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才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从当前我国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很多企业对人才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意识淡薄,把人力资源管理简单地理解为招聘人才、发放工资,没有做好人才被聘用之后的培训工作、激励工作,导致他们的工作不够熟练,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不仅使得他们的工作效率太低,长此以往,还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这点来看,党政人才管理也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很多党政机关在人才录用完毕之后,便将人才置于不闻不顾之中,没有对相关人员进行思想上的指导,也没有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工作培训,使得他们在刚开始工作时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做些什么,久而久之便形成慵懒、散漫的工作习惯,没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心上,损害了党政机关的形象。
2.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企业高层对于员工的薪酬规划不够详细,导致员工出现对薪酬不满的现象,还有些员工对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感到厌倦和疲惫,感觉不到对未来的信息和希望,这种心理大大降低了企业员工做作的积极性,对于企业的进步和发展都有着不良影响。从这方面看,党政人才管理也存在相似的问题,很多党政机关的人员被录用后,感觉现在的这份工作比较稳定,从心理上就有所懈怠,在实际工作中,整天重复地进行同样的工作,时间一长就产生了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心理,而党政机关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提不起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影响了党政机关的工作效率,在人民中的口碑渐渐变差。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对党政人才管理的启示
1.不断加强管理意识
篇2
2.要摆正“德”与“才”
选拔任用时,要以“德”为前提、以“德”为先决,既要看德,又要视才;既要看表现,又要视实绩。人才有同样的能力,谁在德方面表现突出就提拔重用谁,失去了“德”,也就失去了资格。“德”能正其身,才能胜其任。“德”决定着才的施展方向,“才”要以“德”引领,才能干好工作。当今,社会上曾出现“干事的不如会说的;务实的不如玩虚的;正直不阿的不如投机钻营的”负面现象,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员工有看法,也往往集中在“德”上。员工的观察最清楚、感受最深切、答案最真实。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要认清那些阳奉阴违的无德之人、那些争抢功劳的缺德之人、那些吹牛拍马的失德之人。对于已在岗位上有思想品德问题的人,必须坚决调整下来;对于“德”不合格的人,坚决不能选拔重任,绝不能出于爱才、惜才,而忽视了德的素质,以致埋下隐患。有德有才要重用,有德无才可培养用,有才无德坚决不能用。要加强自身品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不断提高处理各种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才能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
3.要识别人品德行
要准确识别一个人的人品德行,要注重横向比较,在比较中鉴别,在实践中评判。“德”的核心就是党性,“德”就是“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德”与“才”相比,“德”是第一位,是先决条件。领导者要有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人才,特别是潜在人才。要用全面的、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观察人才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表现,坚持全面与重点、显能与潜能、优点与缺点、领导与职工相统一的观点,正确识别人才。厚德载物,德比智慧、知识和能力更为重要。智慧再高,无德就失去了光彩;知识再多,无德就无法发挥作用;能力再强,无德就会使才能害人害己。没有德,才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做人只有讲德,才能安身立命;当官只有重德,才能凝聚人心。要深入员工、慧眼识别,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现实表现和个人利益方面,识别人才的人品德行。要深入了解、客观分析,作出准确的评价,才能把“老实人”与“老好人”区分开来,进入领导的视野,得到组织关注,才能确保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员工信得过”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二、选人才,必须坚持“选贤任能、唯才是举”
选贤任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引导正确的用人观,重用对党忠诚、对民负责、对已严格和“贤”人才;对加快企业发展有思路、有办法、有成效的“能”人才。
1.要拓宽选人视野慧眼方能识英才。在现实中,人才往往不事张扬,不争荣誉,如果领导者视野不宽,就容易把人才看成庸才,难怪韩愈曾以“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感叹人才的埋没。一是用识人的慧眼。要出于公心,对企业负责,把众多的人才,汇聚到企业发展中来,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识才是关键。要通过深入基层,走访员工群众,了解人才;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能力,去发现人才;通过重要岗位上的表现,去观察人才;通过突发事件和关键时刻,去考验人才。二是考核评价方法。要借鉴现代人才学、管理科学等知识,建立科学的考核测评方法,对人才考核测评实行定量化、具体化,多层次、多方面、多渠道的评价人才,使之能挤干“水分”,考出实情。三是科学选人机制。要减少识人失误,关键在于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注意群众公论,采取多种途径,让员工参与荐贤举能。要拓展选拔人才的监督渠道,防止个别人选人,靠少数人选人,少数人说了算。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完善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公开招考等制度,让素质好的人有舞台,干好事的人有作为,让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组织的视野。
2.要有用人的胆略
领导者不仅要善于识人,还应该敢于用人。要敢于任用年轻有为的人,年轻人思想活跃、敢于创新、工作有干劲。要敢于用曾犯过错误的人,积累了经验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要敢于用反对过自己的人,会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情结,怀有报答知遇之恩。一是破除习惯。常规不破,人才难得。要尊重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又要把握优秀人才的特殊规律,选拔人才要讲台阶,论资历,是人才积累工作经验所必需的,也不能搞形式主义。对优秀人才敢于破格,讲台阶而不抠台阶,论资历而不唯资历,大胆把人才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二是破除偏见。企业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也需要各类专业人才,人才用非所长,如牛负重,劳而无功;人才用其所长,如鱼得水,成绩斐然,做到量才使用。三要破除杂念。要勇于冲破陈旧观念和习惯势力,还表现在自我否定、超越自我的精神上。选贤任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挑战,要对优秀人才的才华和潜能,要有宽广的胸怀,让有潜能人才提拔上来,锻炼培养,做好传帮带,超越和取代自己,一旦人才堪当大任,自己不妨主动让贤,后来居上、后继有人,是社会进步、企业兴旺的标志。
3.要广聚天下贤才
优秀人才带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和新的作风,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人才的聚集取决于用人机制、优惠待遇和适应环境。一是在用人上。要打破固定思维和传统限制,不管人才来自何方,不为私情所困、不掺杂个人恩怨、不以个人好恶和亲疏用人,要多看其所长、多看其优点,为我所用。要破除狭隘思维方式,习惯盯着“熟人”,倾向选择“身边人”,狭隘考虑“小帮派”。二是在待遇上。“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有与利益有关。”利益是事业的终极目的,利益是人才价值的体现,没有高薪吸引不了人才,只有高薪也留不住人才。要实行人才的优惠政策,应考虑人才的知识水平、技能经验的差别,衡量人才不同的技能,体现人才的自我价值。三是在环境上。“梧桐引凤”,要想引来金凤凰,首要栽得梧桐树。引进人才还要留住人才,留住人才比引进人才更重要。人才引进来了,不仅要有待遇,也要有环境,有舞台,才能留得住。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营造“人人重视人才,人人追求成才”的氛围,通过“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等一系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人才提供一个温馨大家庭的环境。
4.要强化育人力度
“立身、立业,必先养德”,人的一生重在立德,贵在养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贤”和“能”不是天生的,要抓好人才的选拔管理,有意识、有重点、有计划培养人才,必须有更多的措施、更快的步伐、更大的作为,才能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要求。一是注意发掘“潜在人才”。一个人才的成长,必须经历一定的岗位锻炼,一段时间的工作考验,一些重大事件的历练,要坚持做到推选后备,在动态中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对于成长期的人才,要实践锻炼;对于发展期的人才,要大胆举荐;对于成熟期的人才,要提拔重任。二是要有针对性的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要有目的地让优秀人才下基层锻炼,多岗位的交流,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为人才提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环境。三是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人才成长有一个过程,企业必须着眼于育人。要有选择地强化跟踪,筛选出“潜在人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企业发展提供栋梁之才,使人才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实践锻炼,有胆识、有闯劲,勇于改革,引导各类人才爱岗、敬业、奉献,才能造就出新时期的一代又一代合格接班人。
三、用好才,必须坚持“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知人善任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和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要善于识别德才、选拔人才和用好人才,务必知人善任。知人是基础,是用人的依据;善任是目的,是用人的核心。不知人就无以善任,对一个人作出相应的评价,就应有其相应的岗位,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位置上。
1.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不同的人才在能力、性格和行为上各有差异,就应要求科学配置人力资源,以满足人才自我发展的需要。一是要“寸有所长,尺有所短”。要坚持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坚决破除“任人唯全”的束缚,树立“看人看主流、看本质、看潜力”的观念,对人才看大功而不计小过;重大节而不求全美。在现实中,人才因学识、经历、年龄的个性的不同,具有不同的个体优势,或擅长协调、或精于业务、或勇于创新,一旦放错了位置,小则屈才,大则误事,必须根据人才的特点合理使用。二是要“量才录用,适才所用”。每个人的能力和特长有高低之别,工作岗位有难易繁简之分,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让所有人才各得其用,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既保证人岗的最佳相适,又发挥人才的能力,达到人岗匹配的最佳绩效。三是要“不求所全,但求所长”。根据人才的不同素质、才识和能力,安排相应的岗位,从“短”中见长、扬“长”补短。“用得其人”,让所有人才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对应、个人素质与群体素质相匹配、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一致,使事业因人而发展,人因事业而闪光。
2.要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用好人首要以信任人为基础。用人不疑就要予以充分信任,信任可以给人以精神鼓舞,只有信任别人的人才能被人所信任。信任是一种催化剂,增强自信心,它能给以巨大的精神鼓励,使人达到忘我工作的程度。领导者对所用之人要授予相应的职责和权力,让他们放手工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才能才华尽溢,成就事业。一是用而不信,势必压抑。用人不疑的关键在于领导者要充分信任自己的下属,为其下属解决后顾之忧,感觉到领导者对自己的信任,若得不到领导的信任,是绝对不可能发挥全部才能,其聪明才智必然受到限制,造成埋没和浪费人才。二是用而任之,有职有权。经过全面考察录用的人才,领导者应大胆让其施展才华,有信任才有干劲,只要下属不违背原则,让其有职有权,真正感到在其位、谋其政;有其权、明其责。否则,不仅阻碍其才能的发挥,还会影响领导者事业的成功。三是明责授权,信任人才。智者用其谋,勇者用其威。现代企业各项工作千头万绪,领导者不可能包办一切,一定要大胆、充分地使用人才,既然用之,就要明责授权,无需求全责备,才能发挥人才的作用。
3.要做到“组合人才,集聚效应”
企业需要人才,人才成就企业。用好一个人就会带动一大片;配好一个班子,就会焕然一新。人才不仅有一个量才使用的问题,还有一个合理组合问题,才能发挥其集聚效应。一是优势互补。在工作中,把两个能力、经历、性格、年龄相当的人才放在一起工作,很容易“碰撞”,如果一柔一刚,一男一女组合,结果就不一样。领导者要重视个体素质、群体结构,还要注意组合人才的知识结构、年龄层次、专业类型、性格特点等合理搭配,才能产生互补效应。二是。本着为职工谋福利、为企业谋发展,工作中难免会产生矛盾,引起误解。要做到有事多沟通、工作多商量、意见多交换,求大同,存小异,及时消除误会和隔阂,做到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要视野开阔、敢闯敢干,有一股“闯”劲;细腻平和、平稳推进,有一股“忍”劲,才能形成合作协调的良好关系。三是集聚效应。每一个人都珍惜在一起工作的机会,关键是团结共事、风雨同舟;平等相待,不搞亲疏;一视同仁、顾全大局。要凝聚班子集体的智慧,遇到难题帮助化解,遇到责任主动承担,遇到荣誉多一分谦让,班子成员的相互弥补才能达到1+1>2的效果。
4.要做到“能上能下,盘活人才”
在用人过程中,再高明的领导者也有可能失误的时候,一旦发现不适合的人虚占其位,就要坚决将其撤换。要坚持用制度来规范,用标准来衡量,用考核来评价,用措施来解决,为谁该“下”,凭什么“下”,提供“说法”,避免随意性。一是解决能“下”的问题。要准确评价人才的“德、能、勤、绩、廉”等综合考核指标,正确界定人才不称职或不胜任现职的具体标准,加强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通过民主测评、综合考核等多种方法确定什么人应该下、怎样下,拓宽人才“下”的渠道,让“下”的人心服口服。二是“盘活”出口,疏通渠道。要推行优胜劣汰、“平者让,庸者下”,让人才自觉树立危机感、使命感,在增长才干上下功夫。对那些工作表现、能力、业绩和职工反映都一般、甚至差的人才,从现职岗位上调整下来;对一些年龄偏大、或表现不突出的人才,及时进行调整。三是实行人才的动态管理。盘活用好现有人才,解决好紧缺人才的培养,让有本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发展空间。以良好的用人观念,聚集各类人才,方可洼则盈,少则多,变人才洼地为人才高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篇3
面对与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的人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相对滞后。从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三个方面衡量我国人才市场的发育程度,目前我国人才市场发育度偏低,具体表现在:
(一)市场价格机制尚未形成
其主要表征为,同一地区的不同行业的人才价格,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不同地区人才价格,同一地区的不同所有制单位的人才价格,在较长时段内都处于非均衡状态,存在过大的差距。主要原因在于:
1、全社会人才价格,人才供求信息的汇集与尚未成为公共产品,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价格信息传递的渠道不畅,不能及时反映及预测人才供需数量、结构的状况和趋势。
2、人才评价的社会化,市场化机制还未形成。体制内的人才评价多数仍在沿用学历、职称标准,体制外的人才标准更重视经历、能力和绩效,致使体制内与体制外的人才价格形成较大的反差。
3、薪酬制度不透明。用人单位的市场报价一般只限于工资水平,而津贴、奖金及福利则处于隐秘状态,从而扭曲了人才市场价格。
(二)人才供求机制不健全
1、全国统一的人才市场均未形成,存在着人才就业和流动的区域性壁垒,严重限制了全国市场容量的扩大,增加了交易费用。目前政府所属人才中介机构掌握人才信息的主渠道,但各自为政,相互封闭,使人才信息局限于本地区内,妨碍了人才信息的全社会流通。户籍管理、社会保险制度、职业资格认定、市场准入等行政壁垒也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人才流动。
2、人才市场格局存在“场内”与“场外”的市场份额倒挂。目前,全国人才中介机构场内成交率约为15%左右,即使考虑人才多次求职的因素,场内成交率也不会高于30%。70%以上的场外成交多数是通过社会人际网络进行的,不仅交易成本过高,不符合市场公开、公平原则。
(三)人才竞争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人才市场上,市场主体的信用与道德问题一直困扰着人才市场成熟与发展。人才在流动中由于缺乏道德与自律意识,引起各类人事争议及知识产权纠纷;用人单位与人才互不信任,缺乏承诺,将契约关系视同儿戏。为了应对人才泡沫,企业对人才许诺不切实际的待遇和机会。市场竞争机制的不完善,还表现为人才不正当竞争。如职业经理人利用信息不对称损害委托人利益,人员流动之中窃取机密,带走客户等行为;人才中介机构信息披露不真实,用人单位以“土政策”限制人才流动等。
因此,由于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远未形成,还难以完全承担人才配置的基础。
二、人才市场发育程度偏低的原因
(一)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人才市场发育的环境不成熟
政府宏观调控滞后的主要表现:一是政策不规范,缺乏相配套的完备的政策法规,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二是对市场主体的引导、开发、培育滞后。三是缺乏总量控制,人才市场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失衡。四是结构调整不到位,没有充分运用产业政策、分配手段、经济手段引导人才的合理布局。
这样势必造成人才市场的发育环境不成熟:
1、人才市场的社会支撑体系不成熟,特别是户籍的管理、住房的问题以及社会保险制度等尚未同步健全起来;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目前的人事机制还存在着许多不符合市场规则的地方;政府对人才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还发挥得不到位,一些管理人员尚未真正树立市场经济理念。
2、人才市场的市场规则不够成熟,人才市场上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法治体制不够完善。
3、人才市场的市场伦理道德不够成熟,我国人才市场上的各方诚信度偏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过高。市场中介的欺诈行为、逐利行为、短视行为都很严重。
(二)人才市场的主体到位速度缓慢
从人才的需求方来看,由于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改革滞后,人才管理配置60%以上依靠行政权力。用人机制仍然处于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尚未完全走向市场。而用人主体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一些“三资”、民营企业,其用人数量不可与前述单位相比,而从择业主体看,对人才市场的信任度没有树立起来,多数的就业方式仍以社会关系和各种各样的人际网络为主,而且户籍、档案等人为因素又降低了人才流动率,需求双方主体还不能完全以市场导向自主决策,影响了我国人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三)人才供需的结构性失衡
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人才市场又滞留着千千万万的求职者。随着高校扩招之后学生毕业人数的增多,这种状况还在加剧。同时,低端的技术劳务人才市场也出现了结构性失衡,熟练的蓝领技术工人供不应求。人才的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初次就业失业交织在一起,使得我国人才供求结构性失衡问题更加复杂,解决难度更大。造成我国人才供求结构性失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对人才的特定结构性需求与人才培养供给的不对应,以及人才的就业期望与社会需求之间失衡,整个社会的人才培养与开发体系结构性失衡。
(四)人才市场的渠道不畅
主要表现在:
1、人才流动的市场化导向需求与人才市场由政府主导的现状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我国人才市场以政府行为为主导,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多为垄断型实体,为人才流动提供专业化服务的业务收入所占的比重很小,人才中介服务市场市场化程度低。
2、人才中介服务需求多样化与国内人才中介服务产品单一的矛盾。目前我国人才市场的服务内容和方式单一,大多只能提供人才招聘和求职信息、代管人事档案等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服务产品,各类人才交流大会仍然处于大集市水平,成交率低。不适应现代人才市场需要的服务方式。3、人才价值发现、复归以及对人才的信用需求增加与人才市场评价机制缺失的矛盾。人才价值需要在人才市场上得到客观的显现与界定,他的道德与信用水平的积累更需要获得验证。但我国人才市场上没有形成人才价格与价值的指示器,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对人才信用价值的考证也无从着手。
此外,我国人才市场上缺乏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渠道,不能及时提供反映及预测人才供需数量、结构的状况和趋势的确切信息。需求方的信息不能及时传达到供给方,人才根据需要对自身知识和技能结构、就业区域与行业选择以及就业期望的调整更加滞后。
三、加快我国人才市场培育和发展的对策
(一)政府转换职能,强化宏观调控
政府的职能不是办市场、中介机构,而是制定必要的政策,保证人才市场健康、有序地运作和发展。
1、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抓好人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发展环境。培育人才市场体系,监管人才市场的运行和维护平等竞争。调节人才的社会分配,组织人才的社会保障。制定和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保证人才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加强政府对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政府部门应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手段,拓宽服务范围,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各类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全方位服务。
3、改善和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流秩序。
4、加强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当前急需提高立法层次,建立行业标准,规范取费方式,尊重和保护人才中介服务方法的创造性发明。同时,要抓紧建立人才安全体系。人才资源作为国家的战略性资源,不可能完全自由交易,必须有安全体系作保障。在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制定和完善规范中介服务、反不正当竞争的管理规章,逐步实现人才市场的政策性规范向法制性规范转变,审批管理向资质管理转变,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
5、推进政府建立的人才服务机构改革,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目前我国人才市场中政府建立的人才服务机构大部分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社会公益服务与市场经营业务不分,有意或无意地依托政府委托的社会公益职能,在人才市场中参与竞争,导致了事实上的不平等竞争。应当把公益性的人才服务机构与经营性的人才中介机构明确划分开来,人才服务机构作为事业性质的服务部门,接受政府委托,承担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人事公证、人才信用体系建设及人才社会化的具体事务。人才中介机构作为企业性质的经营机构,开展公平竞争,与其他要素市场融会贯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人才大市场
人才市场的统一,是指市场机制能够在全国范围或一个较大区域内畅通无阻地运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是成熟市场的主要特征之一。
统一市场的形成,以减少直至消除各种市场壁垒和非市场壁垒为前提。目前,这两种壁垒在人才就业和流动中都有存在,主要以行政区域壁垒、中心城市壁垒、城乡壁垒的形式出现。全国人才市场被分割成众多的区域性市场,人才市场统筹的最高水平只能达到省级程度,大量存在的是市级,区级甚至小范围的人才市场,由于在信息、资源、利益上不能实现共享,使人才资源配置的效率只能局限于区域市场,无法在全国市场实现。
因此,必须进一步消除各种体制,打破人才市场条块分割的局面,让人才市场与商品市场及各类要素市场相衔接,形成全国统一的人才市场,并与国际人才市场接轨。
(三)创造推动市场主体到位的新机制
尽管人事制度改革不属于人才市场体系建设讨论的范畴,但属于人才市场建设的环境问题。
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四个尊重”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消除制约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发展的政策性、体制,把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员的进出口与市场紧密衔接起来,不断扩大市场招聘选拔的范围,可以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
(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人才服务机构和经营机构的能力建设
要优化从业人员素质,就必须建立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人才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强化职业道德和行业服务标准建设,转变从业人员的观念,从人才市场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探索新型人才市场建设的新路子,致力于人才市场的可持续、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篇4
现阶段温州交运集团的管理性人才和技术性人才以45岁以下为主,特别是技师和高级技师大多为40岁以下年轻员工,说明近几年企业在人才的培养建设、年轻化方面有所建树,这些年轻人才今后将撑起温州交运的明天。46岁以上的管理性人才和技术性人才也达到总数了35.9%,这说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较为理性,在大力培养提拔年轻人才的同时,也重视人才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但是,在中层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中,35岁及以下的年轻干部仅为8人,且36岁至45岁的管理中坚也只有33人,而46岁及以上的则高达106人,占该层次人才的72.2%。如不引起警觉,在中层经营管理人才方面,企业将很快进入青黄不接境地。
(二)中高级人才较少,人才层次较低。
在交运集团近1600名人才赵繁温州市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000队伍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为334人,仅占总数的20%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仅有9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为80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只有18人。另外,在上万工人中,只有78名技师和32名高级技师,只占工人总数的1%。考虑到高职称与高学历具有高度重叠特性,交运集团的中高级人才最多不超过400人,这在高达万人的员工队伍中,比例是非常低下的。但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企业管理理念的转变,近几年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已逐渐成为提拔干部、安排关键岗位的重要条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人才素质偏低。
主要表现为:一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决策力不强;二是创新能力不强,管理机制、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均有待加强;三是管理水平有限,能真正地运用人、才、物、信息等要素,有效提升企业效益的人才不多。
(二)复合型人才匮乏。
现有的管理人才中,大多数是从生产一线中提拔上来的,在抓管理方面常常是捉襟见肘,组织、协调能力有限,往往是精通技术的却不精通管理,精通管理却不精通技术,既精通管理又精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不多。
(三)人才引进机制缺乏。
在温州市掀起“大建设、大投入、大发展”之际,温州交运集团按照市委市政的部署,开建了大量工程项目,但现行企业人才机制因主客观因素难以吸引社会上工程技术、金融等方面的人才。
(四)晋升受限,人才外流严重。
自2010年10月温州市实行机构编制实名制伊始至今,温州交运集团的中层干部因整合重组过渡期职数超编被市有关部门冻结,至今已接近四年了,而且由于整合重组过程中,我们已提前将年龄接近退休的干部进行了分流安置,所以今后几年之内干部职数也不可能因退休而出现空编,意味着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难以提任年轻干部。从现在温州交运集团140多名中层干部中,35岁以下中层干部寥寥无几,而46岁以上的中层管理干部超过七成多的现状看,如果不早作未雨绸缪,很快企业将面临中高级管理人才严重青黄不接问题。另外,企业实行职员和工人身份管理后,职员的补充只能通过社会公开招聘一个渠道,企业内部工人的转岗晋升之路受到阻断,许多上进心强的优秀人才被迫只能参加社会上各种公开招聘实现自己的理想,因而陆陆续续离开了企业,而一些学历较低、年龄较大但业务熟悉的工人因没有上升平台放弃了以往的努力与奋斗。时间一久,怨言和牢骚随之出现,进而影响了企业生产效率,影响了企业稳定。
(五)培训滞后,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现有人才的知识结构大部分都比较单一,互补性较差,知识严重老化,且缺乏专业的学习培训,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三、下一步的对策措施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着重采取以下针对性措施,切实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以促进企业的持续与健康发展。
(一)转变观念,为人才营造良好氛围。
“观念的制约是最大的制约”,企业要发展壮大,需要形成良好的人才观念,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宣传力度,强化意识教育,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切实在集团上下牢固树立起“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形成人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二)采用多种形式广泛选拔人才。
对于集团急需的建设和金融等方面的人才,通过公开招聘方式,向社会攫取优秀人才。对于交通运输类社会稀缺人才,通过单位举荐、公开竞岗、选调等方式,进行内部挖掘、培养。对于高校毕业生资源,通过强化现行的校企合作机制,探索定向代培模式,不断为企业补充优秀的新鲜人才资源。此外,完善集团后备人才库试岗机制,从广大优秀工人中发现、选拔、培养人才苗子,确保人才培养的连续性,确保企业永久活力。
(三)多措并举,为人才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确保各种人才在政治上有地位,在经济上有待遇,在工作上出成绩。积极推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重业绩、重贡献、重能力,按工作绩效、经验技能、智慧学识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多元化分配方式,真正形成与市场接轨的薪酬分配体系。同时还要积极改善工作、生活和人际环境,营造良好氛围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四)加大激励,建立健全人才奖励机制。
积极建立切实可行的人才评选奖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相应的荣誉和物质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管理人才,在提任干部时给予优先考虑,营造以实绩论英雄的良好氛围,产生良好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管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加强培训,努力提升人才素质,协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
教育培训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通过各种教育培训可以使人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并使其亲身感受企业文化,从而增强其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忠诚度。整合重组以来,员工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偏差,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提高造成了影响。这种情况下培训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将采取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和中长期培训相结合,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培训:一是要充分利用交通技术学校等内部资源,对管理人才大力开展企业内部培训;二是积极组织管理人才参加市国资委等有关部门组织的高等级教育培训活动;三是要积极邀请有关教授专家作专题教育培训;四是要积极鼓励全员通过网络等渠道进行自主学习;五是要充分利用会议、报刊、宣传窗等宣传阵地广泛开展教育培训,努力完善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管理能力。
(六)争取政策,为优秀人才消除后顾之忧。
对集团急需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人才,积极主动与市人才办、市国资委、市人力社保局等有关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努力为优秀人才争取“提供住房、优先解决其家属工作、子女进一流学校读书”等优惠政策,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更加安心地从事本职工作。
篇5
1.2人才的绩效考核
医院人才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影响医院的整体竞争力,影响医院工作人员的升迁、任免、调任、加薪。绩效评估给员工明确并强化的工作要求,增强员工责任心。所以,作为医院人才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功能模块,绩效考核模块的开发建设应充分考虑到以医院整体战略目标为出发点,层层细化,直至设置科学合理的员工个人考核指标。考核结果应与员工工作配置挂钩,真正实现“人尽其才”的局面,满足员工考核及述职在网上实现和在线评估,实时录入或共享相关评估信息与数据,自动分析处理,得出较为客观、合理的分析报告,为医院管理提供及时的决策依据。
1.3人才的薪酬管理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入才努力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工作,而薪酬管理正是与完成上述任务息息相关的:因此,在薪酬管理模块建设过程中应确定科学的薪酬标准,规范各类津贴,合理计算,使员工收人与绩效挂钩。
2医院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信息化人才队伍是实现医院人才资源管理信息化的根本:要培养大批医疗卫生信息技术(HIT)专业人才;同时,要进行全员信息化教育和IT技术培训。
2.1提高对医院信息化人才重视程度,对医院信息化人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与指导
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医疗卫生信息化人才发展战略;制定医院信息化工作人员编制与结构政策;尽快将医学信息学纳入医学研究和教育计划;将医疗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普芨教育纳入医疗行业继续教育计划;研究出台激励政策,提高医院信息化人才待遇。
2.2适度调整医院信息人才结构
医院信息化工作涉及的业务内容相当广泛,从总体规划、软件开发、网络集成等技术要求较高的业务,到终端硬件故障的简单排除等技术要求相对低的业务,这些业务对技术人员的要求有着很太的区别,从人尽其才的原则出发,信息人才的梯队应该由高到低进行配置。高层次的人才,同时,要根据业务的实际情况充实一些满足日常维护的相对技术能力较弱的人员。建设一支技能互补、各展所能的信息人才队伍。
2.3在使用中培养人才
2.3.1给予医院信息化人才以充分的信任和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机会。医院有大量的信息化开发工作,而不是简单地承包给计算机类的技术公司,而应由医院进行科学规划和自主设计,即使与外部合作,也应采取以“我”为主或以和与计算机技术公司共同开发的方式。充分发挥医院信息化技术人员极高的工作热情,始终处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地位。
2.3.2科学分工。根据医院信息化技术人员的业务特长和技术水平配置工作,实现人尽其才,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4加强医院信息化人才的继续教育与医院人才信息化进程
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人才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加强继续教育,加大岗位自我开发。针对长期从事信息服务工作的人员,为他们组织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
2.5采取多种手段稳定医院信息化人才队伍
2.5.1科学使用信息技术人才。信息化技术工作专业性强,其管理人员自我实现的需求更强烈。应当大胆任用人才,对有能力、有经验的信息技术人才要委以重任,给他们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使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进行自我发展,使他们对医院产生归属感,为医院信息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在稳定信息化科技干部方面,事业留人比其他任何方面都重要。
篇6
1、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物流管理专业设置与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物流专业培养方向的对接,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物流产业人才需求结构需求的对接,物流专业学生能力、技术、知识、素质与物流产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岗位需求的对接,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行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对接。
2、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为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物流管理岗位对接,物流管理岗位横向类型分为:采购、仓储配送、运输、物流信息、国际货代。纵向类型岗位分本三层级:管理员、助理、主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应与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与职业标准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对接。物流管理专业中职、高职、本科层次体系与职业标准层次体系的对接。
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能力类课程与物流管理工作人员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相对接,物流管理专业工程技术类课程与物流管理工作实际操作技术与工程水平相对接。教学过程设计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与生产过程理论体系相对接,实践课程与生产操作过程相对接。物流管理专业实训类课程体系与物流管理生产过程所需要技术进行对接。
篇7
2.人才经验、经历要求
83.2%的用人单位表示需要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为了学生更好地就业,学生一线企业的顶岗实习情况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因此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应高度重视学生顶岗实习,将顶岗实习落到实处。
3.资格证书的要求
由于用人单位的性质不同,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资格证书的要求也各有侧重,但除旅游饭店类企业外,75.2%的用人单位表示希望学生考取导游资格证书,51%的用人单位提出了外语方面的要求,尤其是饭店类企业,希望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能够有较强的外语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其他类证书,例如领队资格证书、旅行社经理资格证书、酒店类资格证书并未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
4.能力要求
本次调查共列举了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沟通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英语口语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文字综合处理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其他能力等九项能力作为选项,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九项能力的排序依次为:较强的沟通能力、扎实的专业知识、应变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英语口语能力、文字综合处理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表达能力、其他能力,可见专业知识仍然还是用人单位关注的重点。
5.课程设置要求
本次调查选择了形象礼仪、导游业务、前厅客房服务、西餐与调酒、高尔夫操作技能、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法规、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心理学、会展服务与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大学英语共15门课程作为选项,被调查对象可进行多项选择。根据用人单位性质的不同,在课程的选择上各有侧重,但总体上导游业务、旅游法规、形象礼仪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普遍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重视,而计算机、思想道德修养这类课程选择的并不多。但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职业规划不容忽视,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订中,可将这部分内容适当地融入到专业课程中。
6.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缺乏经验、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差、工作稳定性差、专业知识不扎实、文字综合处理能力差、其他等七个选项中,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稳定性差两个问题尤其严重,占调查比重的63%,可见这是现阶段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旅游管理专业相关用人单位面临的最大困扰。
篇8
1.1.2教学评价机制缺位,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从学业考核与评价来看,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但又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构成环节,采取什么样的学业考核与评价方式方法以及考核与评价的结果是否客观公正,反过来又对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牵制和制约作用。专业课程考核的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30%)和卷面成绩(70%)组成。其中,平时成绩仅以课堂表现和考勤状况为参照系,而忽视了对应用型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起到强化鼓励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另外,卷面成绩所占综合成绩的比重过大,多数学生仅需在考前临时“抱佛脚”,便能够取得一份不错的成绩,这对于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无任何帮助。
1.2师资力量和教学模式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加强高等院校内涵建设、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大提高大发展的关键期,各高等院校之间的办学水平竞争已更多地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的竞争,而这些方面的竞争都离不开一支优秀而有特色的教师队伍作为后盾。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更为注重知识的实践性、应用性。这就需要一批“双师型”的教师,但目前该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较低。教学过程中,该专业以学术性培养层次教师任课为主,缺乏具有在政府或企事业单位任职经历丰富的“双素质”型教师。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仍以传统的填鸭式、说教式、多媒体教学方法为主,这与学术型本科教学无异,更别说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在对行政管理专业部分学生“希望老师采取的教学方式”的问卷调查中,有59%的同学选择了实践教学,而仅有3%选择传统填鸭式教学。对于本专业的教师来说,进行教学模式变革已经迫在眉睫。
2海南智慧旅游岛建设与应用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改革的相关性
2013年10月,在海南万宁举行的全球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万宁)筹备大会上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建议:“海南不仅要建设国际旅游岛,还要建设智慧岛。”智慧岛建设是实质是以高新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形成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集成系统,提升全岛的感知能力、对突况的应对能力,为岛上民众生活、旅游选择、农业发展等提供指向。海南是一个人口数量适中、地域面积适中的经济单元综合体。国家已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探索建设全国智慧旅游先行试验区,再将海南作为一个大的智慧城市来总体规划、设计、实施,不仅能获得省级管理的权限便利,更能对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产生示范作用。从新加坡建设“智慧国”的经验来看,政府治理和企业互助开发是其成功的核心因素。同样的,海南智慧旅游岛建设也需要智慧的政府和相关技术产业进行资源整合、科学规划。而它们不仅需要有能力的学术性人才进行思考、创新,也需要有立足区域实情,站在应用管理前线进行指导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应用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未来的发展会与政府、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政府———学校”、“学校———企业”连接式双向关系网。首先,为了增强本专业学生的应用性、行业性,扩大实践课程比重也定是大势所趋。其次,由于行政管理对口的岗位有限,大致包括公务员、秘书、行政专员、行政助理、行政主管、前台接待、人事专员等,因此政府、企业行政部门便成了合适的实训基地,开设一定的实训交换课程,对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在课程内容间穿插政企实训课程,便于本专业学生更早接触政府、企业,能够加深学生对政策的理解度和认可度,并积累实践经验。最后,这些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之后的工作中能够推动政策的落实,紧握政策舆论导向。在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当代社会,海南智慧岛的建设便成为国际旅游岛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建设智慧岛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尤其是对面向岗位、应用性强的职业管理人才的需要,也成为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的重要缘由之一。
3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3.1优化课程设置,扩大实践课程比重,推动建设“第二课堂”课程设置是区分学术型和应用型本科的关键所在,在构建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时候一定要有取舍,有所突出。首先,要调整公共基础必修课与专业课与学科基础必修课之间的学时分配。从我国国情出发要兼顾“厚基础”和“强应用”在实际操作上是不可行的,因此,要适当削减一部分公共基础必修课的学时,并将多余的学时调整到其他专业性课程上面,保证专业的“强应用”。其次,充实学科必修基础课课程,扩大专业选修课的课程范围,侧重于学科建设的实践性、应用性。最后,扩大实践课程比重,积极建设第二课堂。对于课程设置而言,就应当在培养方案中增加专业课程学时,调配实践课程比例,安排实践项目。聘请丰富实践经验有较高理论素养政府官员、企业高管来学校开展职业讲座,增加学生对所要从事的职业的认知度。
3.2改革学生毕业条件,促进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挂钩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从业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这对行业性、应用性有突出要求的应用型本科来说更是评判其职业能力的标准之一。从应用型本科建设角度来看,可以将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位证书挂钩,把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毕业的条件之一,最大程度上激发应用型本科学生修习相关课程的积极性。对于应用型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而言,人力资源师、企业信息管理师、项目管理师等可以作为考核标准。
3.3转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特别重视英语教学
3.3.1丰富教学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对行政管理这类涉及面广,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高的专业,传统教学无法满足其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启发式教育,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换位教学、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案例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被视为是未来大学教改的重要方向。案例学习是师生之间进行的双向互动,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育,学生又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对案例发表自己的见解,深化对课程的认识,积累案例经验。例如,在对地方政府治理、行政管理学、信息管理基础等课程的教学时可以结合新加坡智慧国建设的案例,让学生对海南智慧岛建设有初步认识。
3.3.2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实验教学,加快学科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行政管理专业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的可靠途径,大力建设行政管理专业的实验室。行政管理专业来说,可以尝试建立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电子政务实验室、公共政策分析实验室、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室、企业管理模拟实验室等,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3.3.3重视英语教学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依托“六个平台”,其中建设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将对海南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中指出:发挥海南对外开放排头兵的作用,依托博鳌亚洲论坛的品牌优势,全方位开展区域性、国际性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以及高层次的外交外事活动,使海南成为我国立足亚洲、面向世界的重要国际交往平台。要实现《意见》中所提出的目标,必须加大对英语教学的投入。就本专业而言,英语能力培养应该被划为核心内容之一。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适当增设一些口语课程,建立英语口语实验室、情景交际实验室、英文写作实验室等,取代传统的理论式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篇9
1.2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出现偏差
很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偏重于理论的学历教育,对实践环节的教学不甚重视,缺乏科学系统的岗位技能培养体系,理论学习与“工学交替”完全分离开来,学生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当中。此外,高职院校还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无法对实践课程进行科学的检验、评价。还有一些院校则过于强调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得到了强化,却淡化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积累及逻辑思维的训练,学生无法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1.3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之间未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丰富广阔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环境,很多高职院校都与酒店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所采用的实习模式为将学生安排到企业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顶岗实习。酒店企业之所以为实习生保留一定比例的岗位,是为了节省人力成本,学生在酒店企业任职期间的工资待遇较低,与酒店企业正式员工的工资待遇差距较大。旺季期间,酒店企业对员工的需求量大增,急需人员可以即刻上岗就业时,他们会通过雇佣大批酒店专业的实习生来充当廉价的劳动力,以此来满足酒店的人员需求,使其负责酒店基层的服务工作。高职院校与酒店企业之间缺乏深度内容的合作,学生在酒店企业顶岗实习期间,自始至终只能从事一项工作,每天所负责的工作内容单调重复,周而复始,很难在工作中得到科学有效的指导,酒店企业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工作不甚重视,顶岗实习意义不大。
2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各大高校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正在不断的创新完善,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2.1对课程体系进行全新改革,将酒店管理专业的特色体现出来
当前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高校课程体系所安排的课程与市场需求有较大的差异,改革传统课程体系已势在必行。高职院校在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规划教学计划和课堂体系时,首先要符合国家专业目录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学校所设置课程体系的学习具备酒店岗位所必需的能力、知识等技能。高校应该将酒店管理专业所授知识与当前酒店行业的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结构及课程内容,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高校还应该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时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并通过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社会实践当中。
2.2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
高校是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应该将学生培养成能够挖掘自身潜在素质并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工作实践、市场开拓当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领域的分工越来越细化,为满足这一市场需求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设置也应该越来越细化,培养更多的专业型人才,为酒店服务行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进一步明确专业的归属。
2.3完善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
酒店属于服务性质较强的行业,该服务行业对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问题非常重视。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反映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因此,我们在课程设置安排上要考虑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明确酒店服务理念,在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了服务管理、酒店管理概论、餐饮管理、前台与客房管理、酒店经营战略、酒店英语等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社交礼仪、酒店物业管理、酒店规划与设计、康乐管理、食品营养与卫生控制、中外饮食文化、危机管理等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从而增强学生服务意识,分层次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为进一步深造和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提高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
学校应该拓宽与酒店企业的合作渠道,尽量与更多的酒店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并签订实习基地相关协议,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顶岗实习平台,以此来确保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应该多与酒店规模较大、管理较为完善、管理理念较为先进、档次较高、硬件设施较好的高星级酒店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这种高星级酒店企业的服务操作流程、经营等方面都有合理科学的规章制度,管理体系较为成熟,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可以学生很多书本以外的酒店管理知识,使实习生充分感受酒店的企业文化,借鉴该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模式以及相关管理经验,使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生对自身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
2.5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篇10
跨文化能力的内涵
在跨文化能力内涵的研究上,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商务技巧和国际管理能力已成为研究的核心。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商务人员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做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商务意识。换言之,反映国际贸易者本土文化的价值观的行为标准已不能满足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了。国际化的企业运作中的各个环节,如: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国际营销、交流决策,都需要较高跨文化意识。在文化研究的范畴内,很多研究者提倡将文化差异概念化,以使学习者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对商务的影响,并为跨文化意识培养奠定基础。
GuyandMattock(1991)提出了地域、宗教和历史是影响文化的三个重要因素。BonvillianandNowlin(1994)则深入的解释了文化差异对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他们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的交际行为、审美观念、时间观念和个人成就观会有所不同。Hofstede对文化差异的实证研究则在该领域最具影响力。他认为,生活在不同文化下的个体受到态度、价值观、文化差异的巨大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从四个维度上互相区别: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Hoecklin(1994)提出文化意识不仅仅是在国际贸易中对文化差异的反映,良好地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贸易组织创造竞争优势的首要条件。
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起决定性影响。以上有关文化意识的文献回顾旨在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者提供一个框架,使他们能更好帮助学生深入、客观的了解和理解文化多样性。应当注意的是,仅仅了解文化差异是不够的。至少,跨文化意识必须转化为跨文化商务技巧才能为商务活动服务。
跨文化商务技巧
对国际商务人才所应具备的商务能力的研究,美国学者Bigelow在此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贡献。Bigelow(1994)提出跨文化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能力应涵盖十个方面:对文化和组织的理解力、适应能力、建立关系能力、系统和多视角的思维能力、态度、敏感性、语言能力、文化影响下的决策能力、外交能力和跨文化能力。Lane与Distefano(1992)在回顾了有关全球国际商务战略管理和国际营销领域中急需解决的人力资源能力问题后,强调了国际商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发展和运用国际商务技巧的能力、管理变化和过渡的能力、在多元文化下进行管理的能力、在各组织结构中设计和运作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在组织中学习与转移知识的能力。显然,良好的跨文化商务技巧能使商务贸易者有效的参与国际贸易事务。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语言、文化、商务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此方面的研究集中揭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方式。冯毅(2004)阐释了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提出从认知层面、价值观层面、语言层面和非语言交际层面构建我国企业跨文化沟通体系的建议。周锰珍(2004)从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意识形态、价值标准、礼貌策略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经济交际在商务话语系统中的表现、作用和影响,并提出了深入了解对方文化和遵循经济市场的共同规约等建议。
诚然,跨文化商务技巧的发展需要在商务环境中得到磨练,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在职培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在培养商务人才时,义不容辞要以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技巧为核心。越来越被首肯的做法是通过跨国合作提供国际商务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参加多文化的小组活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
跨文化管理能力
跨文化管理能力与跨文化商务技巧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强调综观全局的高级管理能力。一个跨国公司跨国投资经营时,他们往往需要融合三种文化: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企业的文化。跨文化管理能力在国际化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黄华,2004)。国际管理能力包括: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能力、在国际贸易管理中协调不同文化的能力和在国际贸易中有效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合格跨国管理人才应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对地方情况快速做出反应、协同学习、转变和适应、跨文化交际、合作与国外经验等素质(Adler和Bartholomew,1992)。
跨文化贸易能力的发展顺序
在国际商务课程中,有效跨文化素养发展途径要求其培养过程必须符合一定的能力发展顺序。Clackworthy(Laughton和Ottewill,2000)的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将跨文化能力发展分为六个阶段(见表1)。
发展的第一阶段被Clackworthy看成为“质疑”或“无知”阶段。他把受训者称为“本地专家”。也就是说,受训者具有较表层的文化差异的认识,而他们行事以本国文化为标准。在“觉察”阶段,学习者逐渐意识到跨文化差异的存在,同时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及存在跨文化技能差距。到了“理解”阶段,学习者开始深入的了解跨文化差异的内涵以及跨文化技能发展的性质和纬度。在“合成”阶段,学习者开始将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进行融合,这些“二元文化专家”开始掌握了以技能为基础的跨文化能力。接着学习者自然的过渡到了“选择”阶段,学习者又被称为综合者,能够自如的融合两种文化,并结合技能方法构建跨文化能力。到了最后的“能手”阶段,学习者能够利用跨文化能力管理国际贸易项目,达到了一个多元文化“领导者”应具有的能力水平要求。
高校国际商务课程是符合市场需要,并急需通过与国际接轨来加强建设的一门学科。对我国高校国际商务课程建设者来说,其挑战在于开发将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和技能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课程内容,,以使学生的跨文化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在采取这种培训理念时,整个程序中的技能发展培训必须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下进行。但是在课程整合与统一的现代国际商务教学下,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在英国,大部分大学的商校开设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些课程的教科书都已将跨文化教学内容独立成章,其他课程则将文化教育很好的融入各个章节中。在美国,不少商学院开设了“国际贸易文化”课程,如圣路易斯大学开设了“欧洲政治和文化环境”、“拉丁美洲政治和文化环境”、“亚太政治和文化环境”和“管理文化差异”等课程,以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能力。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深入到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中汲取经验。下文以Clackworthy的文化能力发展曲线为基础,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培养任务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
从教学的模式来说,我们可将教学分为事实教学、分析教学、实践教学(见表2)。
事实教学
事实教学一般用于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此时往往会对异域文化存在疑问,开始觉察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容易会以固有的本国文化来对异域文化想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的介绍不同的文化,并简单介绍相关的文化理论(如:Hofsted的四维理论),使学生在了解大量的有关跨文化知识的同时建构初步的理论框架。具体的实施方法有讲课、提供相关书籍、播放录像、专题讲座等。
分析教学
分析教学是指以对比分析为手段,深入分析理解国际商务实践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学生对不同的案例加以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跨文化商务的技巧。在此阶段,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育者也可以采取课堂语言训练、比较练习、多媒体交互学习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实践教学
实践学习适用于跨文化能力发展的最后阶段。教师以发展学生多元文化能力为目标。教育学生利用已有的跨文化技能构建正确的文化观。初步参与并利用已有的跨文化能力进行商务实践。这一阶段是针对大三大四开始参加商务实践的学生设计的。教学以参于活动的方式为主。可以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有:跨国小组活动、文化训练自我诊断、角色扮演、国际工作经验、跨国商务谈判模拟等方法。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文化元认知能力,在每一项活动前,让学生事先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事后有反思:做了什么,成功否,学到什么,如何做的更好。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快了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跨文化素质是跨国界合作的必备素质。任何高校的人才培养都应服务于市场需要。忽略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培养模式将导致学生面对挑战无所适从。以上对跨文化能力的内涵界定和发展顺序的分析,以及便于操作的具体教学建议供高校国际经济贸易课程设计者、教材编撰者、一线教育者参考。
参考文献:
1.曾宇平.国家经济与贸易人才独特素质及其培养对策.经济师,2003(11)
篇11
2.人才甄选与评价手段过于单一。
城轨交通企业在招聘工作实施前虽进行过人才盘点和需求预测工作,但缺乏系统的任职资格体系设计和客观的人才评价标准,多数企业也无法熟练的使用人才测评工具和人才甄选方法,更谈不上设计企业岗位胜任力模型和人才测评理论模型。因为人才需求量巨大,多数采用较直观的面试方法,或加以简单的专业知识、能力考试。无法考察出“冰山之下”的个人特质与潜质,人才甄选效度大打折扣。
3.人才保障与激励措施乏力。
城轨交通企业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人员安置工作也逐步到位,人才梯队逐渐形成,企业的激励措施如果无法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匹配,会致使创业期员工干劲减弱,这时,员工开始更多的关心个人利益,希望在个人薪酬、职称晋级、岗位晋升等方面得到更多的回报。如果无法满足,则会选择兼职、跳槽或降低个人绩效等消极对抗方式,使得企业与人才蒙受巨大损失。
4.薪酬水平与市场脱节。
城轨交通企业薪酬水平设计时一般参照当地市平均工资水平,城轨交通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约为市平均工资水平的1.5倍左右。横向对比行业的同岗位工资水平,无法进行动态的调整与管理,薪酬管理策略被动、滞后,缺少系统性与前瞻性,一旦特殊岗位上出现严重的人才流失时,才被迫调高某一岗位的薪资待遇。
二、城轨交通业人才管理对策
1.将人才管理的理念凝练在企业文化中。
从企业文化层面出发,重视人才就是将人才的选拔、薪酬、培养、晋升等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在人才选拔上应不拘一格,强调专业技术能力与团队能力,弱化性别、学历、证书等外部因素。在人才使用上强调“高端人才、高位使用”,根据个人实际能力,不断提高薪资待遇,并突出个人绩效奖金等多种利润分享形式。提供更多的外部培训与脱产学习的机会,通过职业规划与晋升不断激励员工实现个人发展,真正实现基于企业岗位价值与人才价值相匹配的薪酬体系。此外,深入开展员工帮助计划,将其与思政工作、工会活动相结合,从关心人、爱护人的角度出发,对压力大的岗位或应激性职业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与帮助。
2.开发人才测评工具,丰富人才选拔手段。
城轨交通业的特殊岗位,如行车调度、电力调度、电客车司机、行车值班员的人因工程研究与人才测评工具开发与应用,在行业内具有丰富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丰富人才选拔手段就要深入开发人才测评工具并应用于日常选拔中,其中,人格测验包含大五人格测验、16PF、MBTI等,面试包含有结构化面试、行为面试法等,评价中心技术包含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采用相关方法与技术,设计并建立人才评价的长效机制,可大大提高人才选拔的信用、效度,节约企业人力成本。同时,更加科学、客观的进行人才选拔工作。目前已有大量的关于城轨电客车司机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富有意义的理论参考。其中,蔡圣刚提出了地铁驾驶员的基于16PF的职业人格特质模型,王英龙使用九型人格在地铁客车司机招聘中的应用与总结。
3.精神、物质激励并重,搭建人才发展平台。
城轨交通业技术含量高、专业错综复杂,员工多为知识型人才,对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应该以知识管理为引导,提倡工作创新,强调工作过程管理,为员工提供宽松的学习成长环境,促进内部知识交流与分享,在设置专项的奖金、奖状的同时,赋予其更大的工作权力,分配更为重要的工作项目与内容,给予更多的工作自由度和专业话语权,充分激励其发挥职业价值与工作潜力。同时配套搭建好员工晋升通道,为职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骨干、高端型技能人才提供合理的薪资待遇,保证内部岗位间公平性,提高企业人才的成熟度,不断带动企业人才成长,实现人才梯队建设。
篇12
我校在调研北京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中外运北京久凌储运有限公司、顺丰速运河北分公司等企业以及物流相关行业协会、往届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和河北物流发展的需要,立足“双课堂,双实境,校企联动合作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物流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优质核心课程。按照“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衔接与融通”的思想,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以河北省物流企业为纽带,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篇13
引言
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育改革中被重新提起的老问题,因为,传统的实践课程大都基于课堂练习及实验室,忽略了社会实践的环节,实验课程短少,解决问题单一,很难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与社会实际脱节,对大工业生产流程、工艺及材料分析、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缺乏了解,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设计的学科性质要求学生能把设计思想和新的概念变成现实,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物质形象。因此,就需要与实际的生产相结合,了解和熟悉生产过程、营销方式等,除了能熟练地运用设计方法和设计手段(如草图方案、效果图、工程图、模型、样机等)表达设计意图外,还应参与实际的生产活动。因此在实践环节上要选择企业、工厂、设计单位合作,进行模拟或实际的设计-生产-销售训练,大幅度增加实践课时,对一些抽象的理论放在实践中解决,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领会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转化的过程。
多年的实践证明,思维方式和动手能力综合训练能培养出能力型较强的人才,而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最受到社会的欢迎,因此,在实践环节设置上要形成课堂--实验室--社会实践的系统性。[1]
工作室的教学与实践的模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实践环境,它比传统的实践教学拥有更多的自和更广泛的实践教学面,对工作室的建制、操作、管理以及工作室的职责与权利等问题的研究,在如何培养设计艺术人才的实践环境研究的问题上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1.包豪斯的教育启示
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传承了德国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德国包豪斯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对今天的设计教育有启发性意义的东西。这就是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在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教学为研究和实践服务;研究为教学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实践为教学和研究提供验证,同时也为现代设计教育提供可能的经济支持。这种良性循环的教育体系,自包豪斯开始,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西方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所采纳。近些年,我们学习国外的先进教育经验,提倡素质教育,开始认识到这种教育体系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面对我们今天的学生群体,实行三位一体的模式,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更能培养出社会和市场上急需的合格人才。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不但可以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具有相当深厚的理论素养,还可以掌握比较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他们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在今天的社会发展及经济市场条件下,需要的不是书呆子型的学生,而是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我们的学校教育并没有达到社会或者市场需求的标准,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理应由学校完成的教育,但事实上是由大量的中小企业代替学校完成了。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中小企业叫苦不迭,认为自己成了大企业的员工培训基地和人才储备库。但是,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又使这些中小企业无可奈何。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而且在持续升温,折射出现在我们学校教育体制的严重缺陷。
我们今天已经步入信息时代,大量高新技术的出现,也可以使我们直接采取高新技术进行实践教学活动。今天,我们在教育改革中,以适应时代需要为方向,逐步建立起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这既符合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又充分体现了包豪斯艺术设计教育原理。
2.从作坊到工作室的模式
作坊与作坊大师是包豪斯时代的教育特色,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包豪斯认为艺术是教不会的,不过,工艺和手工技巧是能教得会的,这就解释了包豪斯为什么以作坊为基础:"学校为作坊服务,将来还会被作坊所吸纳",在包豪斯里不分教师和学生,只有"大师熟练工人和学校"所以学生们是在实干的过程中去学,他们将会与比较有经验的人进行合作,或在前辈的指导下,通过实际制作物品来学会一些东西,[2]包豪斯时代的作坊是根据在教学中要求掌握的技能所决定的,如金工作坊是要求学生掌握各类金属的加工工艺技术(见图2-1金工作坊);[2]
图2-1金工作坊Fig.2-1MachineWorkshop
图2-2陶艺作坊Fig.2-2CeramicsWorkshop图2-3木工作坊Fig.2-3WoodenWorkshop
陶艺作坊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艺术及陶瓷玻璃的烧制成形技术(见图2-2陶艺作坊);[2]木工作坊是让学生掌握家具的制造方法和技术(见图2-3木工作坊);[2]纺织作坊是指导学生掌握在纤维的编织、加工制造工艺的技能(见图2-4纺织作坊);[2]
图2-4纺织作坊Fig.2-4TextileWorkshop
通过作坊这个特殊的教学场地,不但使学生在技术上掌握各种生产技术、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使教学的成果直接以产品的方式展现,作品的展示取得与企业生产的订单,通过社会这个渠道使教学的成果产生经济效益,为教育的经费的投入作补充。包豪斯的作坊里所生产的产品如墙纸、灯具等曾经是当时流行一时的畅销产品。但作坊的设置,明显带有手工艺的色彩,这与当时受莫里斯发起的"手工艺运动"的影响有关系,作坊的发展有其局限性:
1)注重技术的传授;
2)作坊的命名按某一工艺的名称;
3)缺乏现代化的加工手段;
4)理论上缺乏系统性。
包豪斯的作坊真正走向社会与大工业生产接轨是在德绍时期,作坊逐步摆脱了手工艺的特点走向大工业生产方式。
作坊的形式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的工作室形式的雏型,它完全是一种完全开放式的,具备企业的某种特征和设计公司的基本特征,在硬件设备和环境与符合产生需求,不同的是它又是一个教育的场所,肩负着人才培养的责任,从经济角度上关心,直接与服务于大众和工业界,"接触外部世界,防止它变成一座象牙塔,而且还能让学生们充分做好准备去面对现实生活。"[2]
2.1工作室的概念
工作室是设计教育的一种形式,是以某个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为基础,由著名的专家、教授为核心,组成学科方向研究的师资团队,具备一定的研究、设计、开发实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科研并行工作,学生通过二~三年的基础平台训练后,根据自身的发展条件及社会的需求,选择进入各专业工作室。
在教学的形式上采用开放式,研究的方向由责任教授按专业设立,并由责任教授负责组建研究资料师资群。负责本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的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撰写及实施。
课题来源是根据企业的需求,对企业当前的生产问题,提出课题解决的要求,以课题为中心展开的专业教学。
2.2工作室的功能和任务
(1)功能:是教学与实践的环境,是对外的窗口,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是产、学、研的孵化器。
工作室既是教学实践和场所,又是学校对外联系的窗口,可以通过这处窗口为社会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服务。
(2)任务:专业方向研究、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常规教学任务和实践任务、学术研究、经济收益、设备补充、师资、优化组合。
2.3工作室的教学
专业的教学完全由工作室自行组织,如课程的开设时间、课程内容、考核方式方法、课题案例可直接从实际的课题研究中来,可聘请企业的专家、有丰富经验的工程师作为教师或实践指导教师,可根据企业的需求,把企业的实际课题引入课堂教学。
实行双向选择的形式,学生进入工作室要求达到一定的条件,如专业基础、文化水平、学习、工作态度等(具体条件由工作室根据自身的教学发展提出)。
学生进入工作室后,从专业课的教学到毕业设计都是在工作室的导师指导中完成。
工作室在学生进入前应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及研究课题向学生宣传和公布,引起学生的兴趣。
2.4工作室的管理模式
管理形式:院(系)--专业学科组--工作室(专业方向研究)
院(系)在学科建设上负责发展规划目标、专业学科组建设、制定大纲、教学计划、考核指标建立、聘任责任教授。专业学科组负责专业本学科发展规划、本专业大纲和计划、专业教师团队组建、工作室,工作室负责专业研究方向、教学组织、课题组织实施、对外合作等。
专业学科组的责任教授对院(系)负责,工作室负责人对责任教授负责。
2.5工作室的设置
工作室的设置是以设计类的专业学科为依据,建立相应的专业学科组群,在学科组(主要是以二级学科为组)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方向,建立各个工作室(见图2-5工作室设置)。工作室的开设必须具备研究的基础,包括师资的能力、水平和明确的研究方向及比较充足的项目支持,经过申请及院、系级学术委员会专家的讨论和考核方能开设。
图2-5工作室设置Fig.2-5WorkshopContent
2.6工作室的师资配置
包豪斯的作坊大师必须是天才的工匠、优秀的教师。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人士都出任过包豪斯的"作坊大师",如画家约翰·伊顿,出任形式大师,印刷作坊形式大师里昴耐尔·费尔格,格哈特·马克斯出任陶艺作坊大师。[1]
设计教育的成败及水平的高低关键是由师资的配置水平决定的,合理的师资配置能使教育、教学正常健康发展。学科需求的知识结构会直接决定了师资的配置,作为艺术、技术、经济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工作室的师资来源必须是以这三方面为主。如果按一定的比例去配置就会体现有具体的知识结构上的比例,目前有不少院校在专业办学上实行文理科兼招的办学形式,因而师资的配置及知识结构亦会存在差异,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以理工科的建筑专业为主的师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则是以艺术类文科为主的师资配置,而产品设计则是文理配置较平衡些。如果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师资的配置,就不会产生太大的偏差。组织工作室的学科教师群主要是由责任教授根据学科的研究方向来组织,对工作室助手的学识、能力、素质的提出要求。
师资的问题是办学中的重要问题,教育水平的高低实质是师资水平的高低。良好的师资配置及学风,高水准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都是依靠师资的素质而定。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还相当年轻,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利用现有的条件,多渠道的培训和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是各院校迫切的工作。提高师资素质的方法有:一是在现有的教师中挑选重点培养;二是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培训和吸收国外留学人员来校任教;三是与国内院校之间合作,互派中青年教师;四是吸引社会上的专业人才来校任教,与企业合作,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成果的设计师、工程师;五是公开向国内外聘请工作室责任教授或学科带头人。也可以考虑校际间联合起来办设计专业师资班,联合聘请外国、国内专家到师资班讲学,培养一些高水平的师资就容易实现。
3.工作室的操作与管理
工作室是一个对外的社会实践窗口,社会实践是针对两个不同的层次:一为教师;二为学生。社会实践对设计教育尤为重要,作为学科的建设离不开对社会实践成果的不断归纳、提炼和吸收,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又从实践中得到体验和总结,这样就会不断地充实教学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一个教师,如果几十年如一日地在教室上照本宣科,内容贫泛,意识陈旧,方法单调,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表现。现在的学生最欢迎的教师是除了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学生渴望和追求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层面,借此刺激学习的欲望及兴趣,期望通过社会实践去检验自己的知识价值。作为设计教育,离不开对社会实践的应用,不要"闭门造车",工作室的一切课题均源于社会。"案例教学"就是一种教师通过社会承接的项目、有条件地组织学生参与,或以实题虚做的形式把实践项目融到教学中去。这样使得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力求形成教学、科研、实践和产业化经营为一体的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模式。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工作室的教学势必与经济挂钩,因而也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如何摆正社会实践、创收、教学、研究等的关系,既重要又相当棘手。有不少院校成立了以教学、实践、营利为一体的研究所,事务所以及公司等,教学成果很快通过这些渠道服务于社会,与此同时也把教学的实践融合到实际的操作中。把产、学、研融为一体的办学模式越来越被人们接受,如何处理好工作室的社会实践与教学的关系是设计教育管理中新的课题,要注重其实质及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3.1工作室开放型的教学管理
开放型的教学是工作室的教学模式,是提高设计教育水平和重要环节,教学通过与社会实践联系,使学生直接深入了解现实中的企业发展规模、生产状况、产品生产决策过程、生产工艺流程、经营理念以及市场营销、消费心理、购买力、区域文化、风土人情、国策、国情、新观念、直至复杂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寻社会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工作能力。但是这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乱原有的教学秩序,如:削弱了基础教育,因迎合市场需求而降低创意层次,设计缺乏超前意识,深度不够,更严重的会影响到教学大纲的规范。因此,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到:其一,基础教学时数要保障充分;其二,课题选择要合符教学要求;其三,在教学大纲制定时,拟定目标方向的提下对课程内容、时数规范等尽可能宽松。
宽松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创新意识的外部条件,从课堂到学术上都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较为宽松的环境气氛,减少指令性的课程,缩短学习时数,不使学生整天忙于应付,使他们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支配权,在课堂上组织讨论,开设专题设计讨论课,由教师拟定和编导讨论的要点和提纲,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如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未来空间等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学术上各抒己见,教师不作裁判,只作引导和评价。通过讨论、评价、评估,对热点问题各自提出解决的方式、方法,把所学的知识融到实际解决问题中,形成创新的概念,为进一步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3]
课堂的内容往往会受到时间、环境的制约或受突发事件、临时计划等而变化影响如:聘请专家讲学、顺应新的项目等等,都可能改变原有的程序,在内容上也会有出入,这样必然与原所拟定的教学大纲有冲突。受计划经济时期影响的我国教学大纲的制定往往以严、细、全为荣,每一章节套合每一时数,这种毫无变通及"死板"的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下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教学大纲的制定应留余一定的空间及可塑性,其中对目标、方向的要求可以制定得详细明了些,但对教学的内容、时数就应以宽松为好,还应按照不同的发展时期而制定相应的计划,及时调整内容和时数要求。[1]
3.2工作室的实践与教学环境管理
工作室的实践环境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工作室的教学环境中包括了软、硬二环境,软环境指:教学管理、师资水平、学风建设;硬环境指:教学需求的一切设施如:专业图书室、展示橱窗、电化教学设施、实验设备等等。教学环境的完善要有国家的政策扶持及经济基础。利用好实践环境去辅助完善教学环境的完善,促使教学环境的多元化,弥补经济上的缺陷,加强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扩大知名度,立足社会,促进设计教育的发展。
一般来说,学生在课堂及社会实践的时间应有一定的比例,如大一、二年级以课堂实践为主,大三、四年级则倾向于社会实践。[4]在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中,师生的关系会出现变化,教师既是导师又是合作伙伴、或是老板。学生的地位不可能因为牵涉到经济的问题与教师平起平坐,如:在某项工程竞标中,学生设计的方案中标,那么,师生就可能成为合作伙伴。在实际的设计活动中,经验与资历不等于成功,有时候学生的作品因迎合了市场的某种需求而获认可,但并不等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已达到很高的境界而无需再继续接受教育,因此,在管理上应尽可能明确师生的地位属性,要求教师从中起到主导作用。
3.3工作室的创收与教学管理
工作室通过社会实践而增加利润回报可以提高教师与学生的生活水平及资金积累,对稳定教师队伍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以减少现阶段因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的反差心理所造成的负面作用,并能利用创收改善教学环境,增加与社会的联系。如果管理有序就会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反之则会影响教学,因而对工作室的社会实践规范很有必要。但,如果一味以取消创收行为来满足教学的质量提高,在现实的市场经济环境条件下不但有害,而且会造成恶性循环,如:教师为经济利益而热衷于第二职业,对教学出人不出力,见异思迁等行为。这样会严重影响到教学秩序、水平及学风建设,因此要处理好个人、集体、教学之间的关系,应制定出一整套令三者满意且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在个人、集体利益有保障的同时确保教学质量不受损害。
对工作室的经济管理主要是由院、系级作为行政的主管单位与各个工作室签定一个要求工作室的教学、科研、实践、成果等的各方面完成的指标,首先在完成计划内正常的教学、科研、实践任务外,把所有对外为企业、社会服务的设计、制作的项目纳入科研的管理范畴,采取一种较为宽松的经济管理运作模式,项目的资金绝大部分由工作室自己支配,但应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
(1)工作室的日常管理费用;
(2)项目的成本费用;
(3)参与项目的教师、学生酬劳;
(4)工作室部分设备的购置;
(5)工作室外聘教师的费用;
(6)开展学术交流的经费;
(7)参与设计比赛及各类奖励经费;
(8)教师的学术资助经费。
院、系级根据拟定的项目进行评估、考核,并根据结果从工作室上缴的管理费用中奖励完成的指标较好的工作室。对工作室的鼓励和鞭笞,形成良性的竞争运作机制。
4.结语
包豪斯时代的作坊解决了学生的实践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解决了在当时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经济问题,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技能训练,显然与现代设计教育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因此,要立足解决好培养设计艺术人才的实践教学环境,通过工作室这个特定教学窗口与社会接轨,了解社会的需求,使教学、研究、实践一体化,创造一个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实践环境,培养社会需求的设计艺术人才,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是要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穆荣兵.宁绍强转型期的设计教育管理[C]。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