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玉石文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当前情况下,中国人民一直以来都在复兴中华民族,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国梦的要求也较高。为了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在对中国传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传播和分享的过程中,英语教学的工作人员有必要将中国优秀的文化传授给学生,从而可以有效地加强中国和世界之间的联系。
1.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就是生活在一定范围的文化历史中的人,对文化会产生一定的自知之明的感觉,并且对文化的发展和未来都有一定的认识。在对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且把中国传统的文化和英语相互结合,从而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并且把中国传统的文化传播和对外弘扬,采取英语创新来对中国文化进行反映的措施,不断地培养高校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2.教学素材
在教学的教材选择的过程中,一方面不仅仅需要侧重对中美文化背景的相关文章进行分析,同时还应该注重一些国外作者撰写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章,比如关于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并且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教材中。文化的弘扬和传播不仅仅要吸收一些外来的文化,还必须要对中国的特色用英语进行有效的表达,以此来对中国文化进行弘扬传播。总的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并且以课堂实践为主要的目标,努力营造一个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平台。
3.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学习的环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交际活动可以有效地对学习的人提供一定的基础,这种机会可以使得学生在课堂环境中对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使用。老师必须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相关的文学作品、文化背景和社会的相关关系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对中西方的文化进行对比。
4.明确中国文化教学的目的
虽然在我国高校英语学习中,在教学大纲中对英语教材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却没有很具体地将相关的细节问题进行分析和对比,从而使得管理的思想存在着一定的零散性,并且整个的教学系统的目标都缺乏一定的系统性的模式,从而导致高校的英语老师对教学的活动仅仅是依靠个人的爱好。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融入和渗透,使得对整个中国传统的文化都缺乏了一定的整体的感知,从而会严重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对高校英语教学进行明确化。
5.规范英语课程教学
在对欧美一些国家进行英语教育的过程中,一些学习使用的课程教材是具有兼容性的教材,在进行外语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设置一些独立性的课程,这样就可以将本国的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其中,从而可以使得本土文化可以传播的更好。除此之外,在我国高校英语课程教材编写的过程中,也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课程的质量,培养专业性的人才。
篇2
(6)正文文字:另起页。
(7)论文标题:用二号黑体加粗,居中排列,上空一行;下标明年级、专业、作者,作者姓名另起一行,四号楷体,居中排列;下空两行接正文。正文文字一般用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
(8)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二)”,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以下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1),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为避免与注释相互混淆,不可用“①”。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9)注释:正文中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统一为“①”,同时在本页留出适当行数,用横线与正文分开,空两格后定出相应的注号,再写注文。注号以页为单位排序,每个注文各占一段,用小5号宋体。引用文章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某年第几期〈例如 : ①龚祥瑞:《论行政合理性原则》, 载《法学杂志》1987年第1期。);引用着作时,注文的顺序为:作者、着作名称、出版者、某年第几版、页数 ( 例如:② [ 英 ] 威廉·韦德着:《行政法》,楚剑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年版,第5页。)。
(10)附录
篇3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1]。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只有实施有差异的教育,才能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让学生在差异中成为他自己。通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以及基本实验的操作练习,基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差异,我们将其由低到高划分为4个阶段,即4个“能级”:“入门”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使得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确保“能级相应”。所谓“能级相应”,就是教师的“教”必须与学生实验时“做”的“能级”最大程度的匹配,从而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为了不伤害学生的自尊,不给学生“贴标签”,学生应有的“能级”只是教师心中的“底牌”,而不在任何场合下公示,实验时也不绝对按“能级”的高低进行分组,可根据实验的需要“同质”或“异质”结合,合作完成实验内容。教学工作不仅是“来料加工”,有时还要善于因“料”而异、“选料加工”。“能级”匹配,才能获得实验教学的预期效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验现象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有“坡度”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例1:“金属的性质”教学中一个环节,将金属Cu丝、Fe丝和Al箔加热后,颜色有何变化?有哪些现象发生?说明什么问题?【学生分组实验】学生1:Cu丝加热后变黑,被氧化,生成CuO。学生2:Fe丝加热后有点发黑,生成Fe3O4。(学生质疑:生成物不一定是Fe3O4,还可能是Fe2O3)学生3:Al箔加热后表面变暗,而且有种奇怪的现象发生,Al箔变软,在火焰中可以晃动而不掉落。【资料卡】酒精灯火焰的温度:700℃-800℃,Al2O3的熔点2050℃,Al的熔点660℃。(师生讨论Al箔加热变软,在火焰中晃动而不掉落的原因)Al箔加热后的实验现象,不同实验“能级”学生的解释可能各异,尤其是需要将物理、化学的知识综合起来思考,对于“能级”较低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在设计问题以及安排“同质”、“异质”学生实验时,要充分兼顾到学生的差异性和问题的层次性。
3.实施绿色评价
运用“绿色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学生化学实验能力,也是人文关怀的一种体现。经过2年多的实践,笔者在课题组主持人的引领下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期末学生素质报告书考试成绩表中增设了“实验能力”栏目,化学学科的成绩由传统的单纯笔试成绩改为“笔试”+“实验”两部分的综合评判,“实验能力”的评价倾向于既记录效果(掌握了什么),也记录过程(怎样掌握的),突出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自我评价与他人互评相结合,以自我评价为主;即时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即时性评价为主;过去与现在相结合,以发展性评价为主;个体需求与面向全体相结合,以个体差异性需要评价为主。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操作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反思与评估、合作与交流7个方面,通过以下5个维度进行评价,即:技能值(是否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兴趣值(是否促进化学学习愿望的提升);方法值(是否从实验中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启示并实现知识迁移);容量值(是否带动更丰富的化学学习);意义值(是否促进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校园网“实验园地”栏目中还开辟“技能财富”子栏目,每个学生都设有自己的账号和密码,可以随时登录进行“自我评价”,查看老师给予的评分及已“进账”的累计“财富”,以便自觉调整在实验过程中的活动表现和行为。多元化的绿色评价,突出了学生成长进步的变化,满足了不同学生差异性发展需要,促使学生内因的转变,改变教师仅凭学业考试成绩“印象看人”的片面观念和教学行为,促进了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4.凸显人文关怀实验过程中将学生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就是人
文关怀的最好体现,强化爱惜生命、爱护环境的意识,使得化学实验教学有了人情味,不会出现“看到火焰就害怕,见到酸碱就抖擞,听到响声就惊慌”的场面,使得学生更喜爱化学的学习、喜爱做化学实验。实验的改进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也要充分体现人文性。如做气体爆炸实验时,用塑料瓶代替玻璃瓶或加安全防护罩;做可燃性气体燃烧实验时,在导管内安放细铜丝用于防爆或在气路中装一简易防爆器等。例2: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的分组实验,设置了如下环节:[实验操作]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现象,从而判断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CO2气体。[操作要领]均匀用力吹气,边吹气、边停顿、边观察。停顿时嘴要离开吹气管。[组织讨论]为什么要“均匀用力吹气”?为什么要“边吹气、边停顿”?为什么“停顿时嘴要离开吹气管”?[教师讲解]若吹气不均匀或用力过猛,会使容器里面的液体喷在脸上;停顿时嘴若不离开吹气管,稍有吸气就会突然倒吸一口溶液。因为石灰水呈碱性,喷在脸上或吸进胃里,都会伤害身体,造成事故的发生。
篇4
1.2受众解决严肃新闻的有效手段
要把严肃新闻公之大众,必须考虑大众的接受水平和接受习惯。用一味的“灌输”新闻的方式,并不能引出严肃新闻的教育目的,新闻即使播出去也不会被受众所注意。“说天下”则用最适合的方法,激发受众的兴趣,让受众对严肃新闻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刺激,从而让受众能够对这种类型的新闻产生需求。如此一来,也就可以将受众的被动需求新闻转换成为主动状态。另外,通过轻松、调侃的方式,将新闻进行娱乐化处理,不仅能够让受众产生兴趣,还能够达到受众真正吸收新闻信息的这一目的。
1.3有利于缩短新闻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距离
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在媒体和受众间架起了一道友好的桥梁,并给受众提供了一个参与的平台,让受众可以积极的参与到节目当中,对新闻进行评价与讨论,从而使受众产生与媒体的心理接近感。比如:“说天下”在播出的过程当中,电视屏幕下方会滚动播出受众对该节目的意见与评价,让受众在观看新闻的同时,也能够参与到其中,真正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综上可以看出:新闻的“娱乐化”倾向是十分重要的,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任何事物都要辩证的看,有利必有弊。因此,新闻的“娱乐化”,也是存在着一定弊端的。
2探究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弊端
对娱乐化的追求与倾向,是当前新闻界最典型的变化与方向之一。有关研究人员就明确指出:过多的做娱乐性新闻等同于一种慢性毒药,长期受到这种新闻的影响,会导致大众慢慢遗忘自己生活在怎么样的世界、怎么样的社会中,甚至还会让人蒙蔽双眼,无法正确面对挑战,同时也失去了努力进取的意志。所以,我们在享受娱乐化新闻带给我们的轻松与愉悦之感时,还应当严格抵制娱乐化新闻的负面影响,避免被其涤荡掉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其次,媒体用社会责任换取了经济利益,而公众则失去了参考的依据,得到了“娱乐”麻木。如此一来,传媒的公信力以及社会的监测功能等作用,也将会在新闻“娱乐化”的浪潮之下尽被弱化。
篇5
在大多数人那里,电子传播媒介的崛起通常被视为一种进步的标志。这不仅因为电影、广播、电视或者互联网相继为大众的日常现实制造了巨大的快乐;更为重要的是,新型传播媒介的问世往往是与进一步的民主和开放联系在一起的。历史证明,媒介的垄断时常导致符号的垄断;反之,符号的解放必然吁求媒介的解放。相对于报纸,电视显然提供了一个远为广泛的公共空间。不同的性别、年龄、文化阶层都可能围绕电视形成种种共同体。电视分别被视为称职的安慰者、孤独者的伴侣、新闻中心或者良师益友。尽管如此,许多人仍然抱怨电视是一种单向的发射。电视仍然垄断了信息的收集、组织、编辑、诠释和。因此,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再度激动了人们。许多人看到,计算机互联网正在将这些权力归还大众。互联网是无中心、无权威的。互联网不仅最大限度地敞开了门户,而且,互联网的特征是大众与传播媒介的互动。
所以,人们对于解放之中所包含的另一些新型的隐蔽枷锁不易察觉。人们往往忽略了,电子传播媒介的强大功能之中存在强大的控制。的确,电视是一扇观察世界的窗口,这扇窗口正在向人们展示无边无际的经验,人们仿佛从这个窗口跃入一个不同寻常的天地;然而,如果人们察觉到,如此之多的人面对的是同一扇窗口之中的相同景象,那么,人们就会意识到这个窗口隐藏的另一种威力。无论是呼吁、召唤、劝诫还是发号施令,电视的符号体系和传播范围都是无可匹敌的。如果说电视发射台的部分权威来自机械的力量,那么,互联网的无中心网络结构--互联网的进出路径是分散的--同样得到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网络似乎是一个自由出入的空间。海关、边防线、国界、辽阔的海域和崇山峻岭--这些传统的空间栅栏对于互联网已经失效。民族国家赖以划定的地理界限正在被漫不经心地跨越。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技术知识和语种突然显示了比地理位置远为重要的意义。没有一定软件知识和技术的人无法在网络之中自如地驰骋,计算机程序的编写者已经事先指定了人们所能驰骋的范围;另一方面,英语是网络空间的通行语种--不谙英语的人进入网络之后常常空手而归。换言之,只有受过良好教育和通晓英语的人才能更多地享有网络所提供的种种优惠。人们无法想象,一个文盲可以利用网络制造不凡的机遇。这个意义上,网络提供的自由是以享有某些社会条件为前提。这即是另一种新型的限制。因此,在我看来,必须在双重视域之中考察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电子传播媒介的诞生既带来了一种解放,又制造了一种控制;既预示了一种潜在的民主,又剥夺了某些自由;既展开了一个新的地平线,又限定了新的活动区域--双重视域的意义在于,人们的考察既包含了肯定,又提出了批判;既充当伯明翰学派的子弟,又扮演法兰克福学派的传人。也许,人们没有必要急于确定一个结论,一个肯定或者否定电子传播媒介的评价。人们需要的是分析和展开,从而看到哪些方面呈现为一种解放,哪些方面又呈现为一种控制。许多时候,电子传播媒介考察的双重视域几乎同时开启。如同人们意识到的那样,多数电子传播媒介不是逐渐从民主转向保守,从开放转向封闭,或者将局部的微型解放纳入总体性的权威体系;在我看来,二者之间基本不存在某种辩证的转换。电子传播媒介的解放和控制几乎是同时发生的,解放和控制均与电子传播媒介的技术特征联系在一起。电视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如果电视台没有如此强大的发射功率,电视又怎么能得到如此之多观众的拥戴?另一方面,如果电视台运行的费用不是如此之高,广告商又怎么能如此规模地包揽文化权力,裁定电视节目的趣味,甚至充当唯一的裁决?[page_break]
这提示人们充分地关注电子传播媒介的性质。这时,人们迅速地想到了麦克卢汉的著名论点:媒介即信息。媒介传播什么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介的性质所传送的信息。机械的意义不在于机械本身,而在于机械如何为人类所使用。麦克卢汉在这个意义上反复地阐述了印刷术与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例如,"电力时代生活中的新结构和新形貌,越来越多地与机械时代陈旧、线性和切割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相冲突。"电子传播媒介甚至改变了传统的扩张式社会组织模式而产生了彼此纠缠和相互拥挤的内向性"爆炸"。(2)所以,技术程序的意义是决定性的,不同的传播媒介将会改变既有的信息。鲍德里拉形象地阐释了麦克卢汉的观点:"铁路带来的’信息’,并非它运送的煤炭或旅客,而是一种世界观、一种新的结合状态,等等。电视带来的’信息’,并非它传送的画面,而是它造成的新的关系和感知模式、家庭和集团传统结构的改变。"(3)
虽然麦克卢汉的论点曾经遭受异议,但是,媒介的性质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人们至少必须意识到电子传播媒介与葛兰西所说的文化霸权之间的关系。所以,J·希利斯·米勒在麦克卢汉论点之上进一步说:"媒体的变化将改变信息。换个方式说,’媒体就是意识形态’。"J·希利斯·米勒认为,阿尔都塞所说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了出版、无线电和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新的电传技术现在生产出用以取代所有这些的新形式。这些新媒体--电影、电视、因特网--并不仅仅是以未被改变的形式传播意识形态或真实内容的被改动的母体。它们构成它们所’输送’的内容,并任意把那个’内容’改造成该媒体本身所强加的信息的表达。"(4)J·希利斯·米勒察觉到,电子传播媒介不仅决定性地改变了日常生活的肌理,而且大规模侵入政治生活、社区生活和社会生活。"对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抵制全球金融资本主义霸权的各种手段、意识形态、大学、性别、种族和阶级等所有那些问题都由于我的这样一个信念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即新传媒技术是所有这些领域的决定性因素。"
J·希利斯·米勒解释说,衡量电子技术的巨大突破决非仅仅局限于科学范畴。尽管发明者并没有蓄意地制造某种社会变革,或者预见这些发明的后果,但是,这些发明还是制造了一次深刻的文化断裂。J·希利斯·米勒赞同地引述了德里达的观点:电子传播媒介终结了传统的文学、哲学、精神分析学甚至爱情信件。他们认为,上述学科均是与印刷文明乃至民族国家观念、言论自由的权利结合在一起的。电子传播媒介正在刷新这一切。德里达甚至断言,政治制度退居第二位。民族国家的地位没落了。电子传播媒介侵入家庭和民族,混淆了种种内与外的界限。个体、自我、隐私、家庭、工作地点、大学等等无不随之改观。更为严重的是,"它们也威胁到我们的这样一个假定,即政治行动基于某一特定的地域,具有明确边界、种族和文化统一性的一个特定民族国家。"J·希利斯·米勒总结说,"民族国家自治性的衰落或削弱,新的电子社区在电脑空间中的发展,具有新的人类感性的一代人的可能产生--这是新的电传制度产生的三个结果。"有趣的是,J·希利斯·米勒并未像许多思想家那样对于电子技术的未来忧心忡忡;他期望电子传播媒介的开放性可能产生新的革命性联合--因为"新电传技术可能是资本主义创造的,但这种技术超越了创造者而具备了自己的力量和生命。"相对于印刷文明,某些权威可能因为电子传播媒介的启用而得到了千百倍的扩大;但是,这不等于说接受主体的能动性完全消失。人们无宁说,这是一个未确定的因而也充满了创造可能的新型空间--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人们才会充分意识到隐藏于大众之间的潜力。
传播媒介与文化类型之间的历史呼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麦克卢汉认为,石头是穿越纵向时间、粘合许多时代的媒介,纸张却倾向于联结横向的空间,建立政治帝国或者娱乐帝国。(5)的确,新旧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的文化风格不得不追溯至传播媒介的性质与构造。结绳纪事不可能产生微积分,长篇小说不会铭写于甲骨或者竹简之上,机械复制技术的成熟彻底涤除了艺术周围神秘的崇拜气氛,互联网络对于传统的作者与版权等概念提出了重大的挑战。谷腾堡发明的印刷术如何彻底地撼动了宗教、政治、科学和文学,印刷文明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哪些联系,法律、规章制度和特定的民族意识形态如何利用印刷机器得到不断强化,这是许多人倍感兴趣的题目。巍峨的皇宫、朝廷奏议、烽火传讯、旌旗猎猎--这些历史景象与电视机里的竞选政治、电子信息组织的立体战争分别属于不同的文明。如果说,寓所之中的家庭是一个传统的社会空间,那么,这个社会空间正在遭受电子传播媒介--从电话、电视到计算机网络--的彻底改造。从信息的攫取、购物形式到身体的快乐,一系列变异或显或隐地陆续发生。一切都在证实,传播媒介不仅是文化生产与文化传播的工具,同时,传播媒介还决定了文化的类型、风格以及作用于社会现实的方式和范围。[page_break]
如同历史揭示的那样,早期的统治阶级控制传播媒介的主要目的在于垄断文化和知识,生产维护主导权威的意识形态,并且造就一支加固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文化卫士--巫师、史官、僧侣以及一大批骚人墨客无不程度不同地从属于这一支庞大的队伍。近现代社会,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崛起之后,商业与市场经济愈来愈多地介入传播媒介的争夺战。从报纸、平装书到电视、计算机互联网,文化的生产能力、生产规模和传播范围日益强大,文化的成分与功能也日益复杂。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之间形成的地形图之中,文化是被决定的;文化如同经济活动以及政治活动的副现象。但是,电子传播媒介的运行至少表明,文化的"反作用"--文化对于社会的组织和控制--功能急剧地增强。全球化时代的形成可以部分地视为电子传播媒介的杰作。许多时候,电子技术的胜利怎么估价都不过分。当然,这并非主张文化决定论或者技术至上,但是,人们不得不看到,印刷文明所形成的"文化"、"经济""政治"等一系列传统范畴正在遭到瓦解和重组。电子传播媒介时代,文化与经济之间的边界开始消失,文化生产本身正在成为最为强盛的经济产业之一。电视的影像生产产生了巨额的利润,众多网站竞相涌向股市,这一切无不暗示了电子传播媒介、文化生产与经济的共谋关系。电子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内容是一种"文化",电子传播媒介的运作方式是一种相当典型的经济活动。许多时候,电子传播媒介充分证实了阿多诺对于文化工业的阐述:"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践就在于把裸的赢利动机投放到各种文化形式上。甚至自从这些文化形式一开始作为商品为它们的作者在市场上谋生存的时候起,它们就或多或少已经拥有了这种性质。但是,在那时,它们对利润的追求只是间接的,仍不失它们的自治本质。文化工业带来的新东西是在它的最典型的产品中直截了当地、毋庸乔装地把对于效用的精确的和彻底的算计放在首位。"(6)虽然文化、商品、经济利润、意识形态各个环节的并非一脉相承,但是,人们不得不承认,文化与经济正在前所未有地交织为一体,共存共荣;文化对于物欲的抗拒意义正在缩减乃至丧失。电子传播媒介的符号体系、机械性能、运行费用、传播效果无一不在为文化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合作推波助澜。对于电子传播媒介说来,需要一门政治经济文化学。所以,电子传播媒介对于现实的影响、支配以至于重塑是多维度的。从个体的身份归属、种族文化的面貌、意识形态的建构到国民经济总产值,电子传播媒介正在形成某种核心。这个意义上,出现鲍德里拉式的断言并不奇怪--现实正在变成符号的模仿。无论是反抗还是顺从,这一切乃是人们深陷其中的历史环境。
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子传播媒介--是文化研究的重要区域。尽管"文化研究"的内涵仍然众说纷纭,但是,文化研究已经时髦地成为显学。或许,"文化研究"的概念模糊不定即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这表明了文化研究游离于传统学科的程度--人们无法援引传统学科的范畴予以界定。理查德·约翰生认为,文化研究"必须是跨学科的(有时是反学科的)。"相近的意义上,詹姆逊将文化研究称之为"后学科"。(6)许多时候可以说,文化研究的考察不是以某一学科的疆界为活动半径。这时,人们必须意识到问题的两个方面:第一,文化研究之所以成为显学,至少证明了文化研究的兴盛恰逢其时。无论如何命名这个时代,人们都可以发现,现今所遇到的问题是综合性的。例如,电子传播媒介的考察必须联合文学、符号学、社会学、经济学、传播学,如此等等。换言之,传统的学科地图已经无法分配和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文化研究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描述与分析。尽管跨学科的分析也将产生另一些后继的疑问,但是,至少在目前,文化研究显示了突破学科疆域之后的巨大活力。从考察的对象到考察问题的方式,许多文化研究因为抛开了陈陈相因的程式而富于开创性。其次,文化研究成为显学之后的一个危险是被重新体制化。人们可能重新设立某些文化研究的规章和模式,予以定型,从而为大学或者研究机构再度增添一个新的学科。表面上,学科提供了某种理论框架与学术规范;然而,这一切是知识生产、分类、占有与分配所形成的后果。所以,学科时常有意地呈现了什么,聚焦了什么,或者隐藏了什么,掩盖了什么--学科的所声称的"普遍真理"并非如此地普遍。在我看来,跨学科的意义不在于设立一个超级大型学科,跨学科的意义在于解除既有学科的遮蔽,开启传统学科框架背后的盲区。对于文化研究说来,拒绝体制化--拒绝重新演变为一个固定学科--的动力源于日常现实的启示。日常现实的压力时常使学科的框架摇摇欲坠。文化研究抛开了精英主义、经院主义的习气,文化研究不再依据某个学科的传统版图--例如,文学,历史或者经济学--指定一个超凡的独立舞台,这包含了回归日常现实的企图。考察电子传播媒介的时候,我所搜集的许多材料来自《参考消息》、《南方周末》等日常读物。它们的确不是经典,但是,它们是一个有力的说明--说明电子传播媒介已经多大程度地演变为日常现实的组成部分。当然,回归日常现实决不是撤消理论分析的另一种说法。犀利的理论分析往往是学科给予的不可放弃的遗产。文化研究必须保持日常现实与理论分析之间的强大张力。从历史性演变的描述到有线电视频道某一个黄金时段的娱乐节目,从符号学的阐述到计算机网络虚拟生存的经验,大理论与日常现实的结合无疑是文化研究引人入胜的风格之一。[page_break]
注释:
(1)参见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2、192、23、24页
(2)《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48,259页
(3)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32页
(4)J·希利斯·米勒《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技术制度》,《文艺研究》2000年5期,以下J·希利斯·米勒的引文均出于此文
篇6
沙湖公园植物选择形态美,观赏价值高,以一定景观特色的乡土树种为主,密切配合建筑、道路和地形进行配置,在栽植树量和分布上形成整体上的统一的同时,突出各区的特色。1.汲取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之精粹汲取江南园林精致婉约、小中见大的特色,利用本土文化传承赋予植物寓意来营造植物景观。“泉亭松韵”景点是在湖中心岛上以松科植物形成的松林;对面的小岛上则种植大面积水生植物芦苇;桃花林使人掩映在一片桃林之中,面对一池荷花,春赏桃、夏观荷;樱花林中设计了一座古典园林建筑“烟雨亭”,樱花开放季节,游人可以在亭中欣赏美景。2.大地景观文化艺术区是人流聚集最为集中的区域,设计主要体现林下空间的有机利用。结合广场、出入口等大面积铺装场地种植大型乔木,形成树阵广场,适应了武汉夏热冬冷型气候特征。同时,为了塑造城市的地域性,主广场种植了樱花、重阳木为主的大型乔木,绿化集中的区域选择耐践踏的草种,使绿化草地成为了市民的活动区域。另外,植物设计还结合地形与景观节点进行设计。比如,广场东侧的“宇宙思考花园”沿着地形高差种植了银杏、野黄桂、桂花等高大乔木,树种形式为环形结构;“智慧花园”则以草地造景为主,景观之间高低错落,视线交融形成了别具现代特色的大地景观。3.植物造景利用各种水生植物营造自然湿地景观,滨水生态区结合原有植物采用桂树、银杏,并引入水杉、荷花、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如场地西侧以水杉为背景,将铁路等不良景观屏障;湿地岛屿间点缀荷花、睡莲、千屈菜、黄菖蒲等水生植物;湖心的岛屿以香樟、乌桕、棠梨、苦楝、红果冬青、木本绣球等鸟嗜植物为主,再配以落羽杉、池杉、垂柳、醉鱼草等吸引鸟类所需昆虫的植物,沿岸设计了雁鸭类、絎鹬类栖息的芦苇、金叶苔草、水葱等植物。
篇7
语文课程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个性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教师不能搞“一言堂”,直接把结论塞给学生,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和自由辩论的舞台,要抓住疑点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在讨论、争辩中获取真知灼见;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敢于向权威或老师挑战,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要合乎情理,就给予肯定。在讨论中,要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培养、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二、多向互动,尊重个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受到充分的尊重时,才能把聪明充分地发挥出来。7至14岁的少年儿童,自尊心日益增强,他们喜欢受人尊重;进入高年级后,更是渴望获得人们的信任。为了建立教学民主,增进师生情感的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重压。在语文课堂上非常尊重学生,尽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群体中去,以学生意向为教学导向。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心中的想法成为教学的资源,如在教学《两小儿辩日》时,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但他们说想“演一演”,我采取了他们的意见。结果教室里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他们不但能演现代话版的,还能演文言文版的。经过几个学生的表演、评议之后,全体同学都对故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故事时能脱口而出且讲得生动有趣。同时在课堂上,我还让学生“互提问题”,形成课堂互动。是学生自己弄懂了用来考别人看是否能懂的问题,就说:“我考考大家……”是学生自己不大理解,不懂或是有不同看法的问题,用来请教同学或老师,就说“我请教大家……”学生在其间的表现也是令人惊喜的,从而语文课堂实现了多向互动合作。
三、自由展示,彰显个性
篇8
2、对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的基本要求
1。文献资料的查阅
篇9
1.2文化基础
都市是古老的历史遗存、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彰显其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人文气质。随着都市咖啡馆、酒吧遍地开花,“品质第一”的文化消费观念,显然已在许多市民心中扎下了根。但在奥运文化的辐射下,体育文化消费成为颇具个性化的时尚消费,“与其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在居民生活中颇为流行,让人流汗的运动健身项目也因此成为一大热点。许多体育场馆的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场馆异常火爆,如不预订,根本没有场地,文化消费逐渐成为都市生活中的“黑马”。都市生活中,体育文化需求不再依赖于“需求原则”,而是取决于居民的“欲望原则”。体育文化不仅为居民带来了归属感与安全感,也丰富了都市生活,加速了体育文化消费走向大众化的趋势。
1.3精神基础
都市体育文化丰富都市精神的内涵,都市精神为体育文化发展奠定精神基础。都市体育文化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体育设施的完善,更取决于都市精神的支撑,都市体育文化对外展示的是形象,是吸引人才、资金和旅游的重要方面,对内凝聚的是力量。梦想、创造、竞争的纽约精神;时尚、浪漫、文化的巴黎精神;干练、优雅、合作的东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这些都是都市精神文化的生动展现,深切的体现了都市的传统文化、精神状态、社会风气和人文价值。体育文化不仅拥有都市历史文化的积淀,而且也有自己的精神偶像。姚明就是一种精神的代表,不仅拥有高超的技能,而且凭借个人的魅力展现了中华体育精神,也成为上海市民的精神偶像。1.6教育基础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与教育相伴而生,互为前提,互相激励。都市经济发达,政府对都市的教育投入力度大,体育院校、高等学校以及社团协会等专业素质较高,指导能力较强,同时教育硬件设施配备健全,这些雄厚的教育资源为都市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教育条件。教育是使人“文化化”的活动,体育文化是培养人对真、善、美的认识过程,并从中获得价值观念、思想情感和知识经验的共享,因而获得认同感,提升居民接受教育的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也塑造了都市居民的教育观念,为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精神支撑。都市的教育法规、政策措施较健全,能深刻领悟教育部门的教育思想,顺利的执行和实施教育文件建议,为都市体育文化发展提供有利的教育法规保障。
2都市体育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2.1人文关怀与科技教育的统一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不仅是对经济活动而言,对于文化建设和发展,也应高度重视科技对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体育文化发展中,科技和市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与文化历来如影随形,文化借助科技的力量才能创新和发展,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发展样式带来革命性变化。鸟巢和水立方、世博园等呈现出都市独特的魅力,为体育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并依靠科技教育的力量,以独特的方式展现文化的表现力,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
2.2行政管理与市场调控的统一
实现都市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培育大众化体育文化消费市场,构建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在文化产品、文化要素的创新和配置上,一定要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在宏观层面上建立政府管理、体育协会自律、社会监督的文化管理体制。政府要转变管理职能,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在市场层面上,要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打破按部门、按行政级次划分体育文化资源的体制。改革政府包办体育文化的状况,理顺政府与文化单位、体育协会之间的关系,使各部门组织间各行其道、各负其责,将体育文化产品、服务、文化资金、设施、人才等市场系统有序的运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手抓。
2.3财政投入与企业融资的统一
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提高体育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进一步拓展体育文化投入的来源渠道。调整和优化财政文化支出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支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把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坚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市民为服务对象,推动完善都市社区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以企业的投融资为主体,逐步改变以政府为主体的文化投融资格局,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文化投融资体系。
2.4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统一
都市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和转化再造的能力。对待外来文化,应以都市的实际需要为前提,进行有机的“化学反应”。都市体育文化拥有对外来文化有着强大的整合能力,吸引外来文化,贵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重在实现都市化、本土化。注重把优秀的外来文化与都市的传统体育文化结合起来,融入中国体育文化的元素,打上中华文化的烙印。
篇10
文化迁徙,或文化变迁是指文化从一个地方和环境传播或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和环境。在这当中,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传播的推动者或实践者。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的四大文明已经随着漫长的历史长河的不断迁移或消融或消失或融入到一种新的文化中,成为新的文化形态。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传播可谓是经典之传。正是因为的巨大生命力,特别是与中国文化的某种可相容性,使得不断中国化,从而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科学理论,成功推动了中国化的理论进程,在实践中丰富了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就是说,文化迁徙是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和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途径。
文化迁徙需要在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中进行。这就是文化迁徙的途径问题。文化迁徙的途径主要包括口头传播、书本传播、潜移默化式地传播和网络传播。
首先,口头传播。这是最原始的文化传播方式。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发达,人类在群居生活中往往是由长者把本族群积累的知识,用口头传授的方法传给下一代。其中,采取的是讲故事的方式。当然,这种知识不能被称之为知识,只能称之为传说。
篇11
口译活动是一个从理解、分析到传达的特殊交际过程,是一种积极、复杂且具有创造性的语言传达活动。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由一种语言形式准确且迅速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其传递的话语信息通过声音、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综合形式得以完成。与通过文字来传达语言意义的笔译相比,口译具有较高的灵活度。这也由口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即口译速度快,现场性、时限性、独立性较强。面对不可预测的交谈话题,文化背景信息,口译员不得不具有较高度即席应变能力,还要不断培养应对交际过程中相关文化因素的跨文化意识,把握文化差异,使受众有效地领会来自另一文化领域的信息。国际著名口译学专家Daniel Gile就曾指出:“译员是‘演员’”,译员必须象演员一样艺术性地把从原语中接受到的信息,在讲台(舞台)上传递给听众。面对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信息,要有效、准确地完成日译过程,译员既需要加强自身语言基本功和知识面的提升,又要切实把握中西文化差异,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灵活艺术地采用口译策略,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二、文化意识对口译者的影响
跨文化意识对口译人员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口译员来说,跨文化意识是他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跨文化意识的有无或程度强弱直接影响译者的翻译质量;同时,它也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外语学习者是否适合从事口译工作,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员的重要准绳。掌握了语言技能的口译者如具备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就可以准确把握翻译尺度,跨越不同文化间的障碍,尽可能地在不同文化间取得文化对等,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译过程中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而且,增强跨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口译员的社会文化能力(包括语用能力和文化创造力两部分)。然而,口译绝非简单的语际信息传输,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极强的心智活动。如果译员只注意语言形式的对等而忽略了转达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就会造成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在口译过程中,交际失利或受阻,除了语言障碍(语音、词汇或语法方面的障碍)方面的问题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文化障碍造成的。在跨语言交际中,语言表达、风俗习惯、体态表情等是文化差异的外部表现形式,在这种形式的背后隐含着更深层的差异,包括价值标准、思维方式、认知差异等。
三、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
为了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际中的桥梁作用,日译者要认识到跨文化意识在口译过程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培养跨文化意识。 (一)坚持“文化溶入”的原则
“文化溶入”是在充分认识异文化的基础上,将自己置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这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口译者具备“移情”的本领,即设身处地体味别人的苦乐和际遇,将自己代人对方的心境,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这是最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核心特点,有利于提高口译者的跨文化适应性。要提高自己的移情本领,首先,口译者要承认并尊重母语文化与异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克服民族中心意识,抛弃有关性别、民族和文化等方面错误甚至歧视性的态度和看法。其次,基于“移情”转瞬即逝、因时而异、因境不同的特点,口译工作者要一直关注跨文化交际中异文化使用者及其现实的交际场景,注意对方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理解对方自然的情感反应。而且,口译者要提高对异文化价值观和风俗习惯、思维模式等的敏感度,避免以自己的文化来解释、评价异文化中他人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另外,口译者要了解跨文化交际双方的交际目的和交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观察分析问题,真正达到“移情”。
(二)培养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篇12
一、 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本土化,是指一些发展较好的跨国或是跨地区的公司、企业,他们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促进本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使本企业的企业文化适应本地区的地域文化,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企业文化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公司,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把本企业扩展到全球各个地区。当他们落户到所选地址之后,这些企业会招收当地的员工,那么企业给当地员工所支付的工资并不是按照该企业在本国所支付的工资标准来进行的,而是按照所迁目的地的工资水平对员工进行工资的发放,这就使[w1]企业文化本土化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拿我国来说,不同的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的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吴越文化,其主要特征就是“柔、雅、细”;与之相对应的是东北地区,该地区的人们相对来说就比较豪爽。那么,企业就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地域文化,使企业文化本土化,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策略。
二、 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关系
(一)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企业在一开始建立之初,都是在某一个地域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其企业文化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与其创立者有着巨大的关系,创立者的性格和个性都会影响到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然而,创业者又会受其所生存的地域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在这一个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深深的参透到了本土企业文化之中,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该地的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时,由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流和联系的过程,本土企业文化也会受到外地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影响,这就使得本土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个性慢慢凸显出来。
(二) 载体和载物的关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潜移默化的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当企业的财富和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寻求一种事业和文化上的关怀,比如说给股东、顾客和员工进行分红与关怀,这是最基础的部分。除此之外,企业必然会回报它生存和发展的故乡,比如说对企业的发源地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对该地区的教育和慈善事业做一些贡献等等。因此,从这一角度,企业文化的最终归宿就是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的发展壮大必然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
(三) 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地域文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其往往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而来。地域文化包含面甚广,在短期内,我们无法发现它的变化,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发觉其与以往的不同。相比地域文化而言,企业由于员工相对较少,比较容易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企业文化的发展进程也相对较快。一个企业可以从企业形象识别、理念识别和行为制度识别这三个三个层次上去实施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地域文化相比,企业文化简单很多,因此,对企业文化的创新也相对容易。企业文化一方面继承了很多地域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对地域文化进行创新,二者有机结合。
三、 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 人才本土化
一个企业要进行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完全不同。因此,元企业所在地的员工的语言理解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等肯定不如本地人,企业招聘一些本地员工就显得尤为必要。人才本地化,是跨地区和跨国公司实行本土化经营中最重要的经营战略。
(二) 产品本土化
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对商品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公司实行产品研发本土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产品研发本土化,才能迎合当地人民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可以对新产地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善于发现本地的商机,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新产品,以促进本企业在该地区发展和壮大。
(三) 营销本土化
营销目标顾客本土化和营销体系本土化是营销本土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影响目标顾客的本土化就是要开发本地的顾客,提高本地的产品需求,以达到开发本地市场的目的。营销体系本地化就是要制定适合当地地域特色的营销体系,在当地现有的商业网络和当地经销商熟悉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营销,避免开发新的额营销渠道,规避不必要的营销成本。
(四) 公关本土化
不同地区的公共关系和政治权利不同,因此,公司[w2]要知道当地的公关技能。企业在建立跨国或者是跨地区的公司之前,首先得对该地区的政治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还需要了解该地区民众的基本状况。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知道具体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以树立该企业的企业形象,同时,在和政府打交道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该地可持续发展。
四、 结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企业只有依赖其企业文化,才能获得发展和繁荣。要发展企业的企业文化,就要注意该企业企业文化该地域的地域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二者有机结合,企业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陈兆庆.
文化引领 知行合一 巢湖供电:推动国网公司企业文化落地生根[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11)
[2] 于金明.
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记刘家峡水电厂企业文化建设[J]. 中外企业文化. 2008(04)
[3] 刘丽君.
让企业文化落地有声[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27)
[4] 尚丽,乔婷.
篇13
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定义和区分
通常,人们把公益性、非营利的文化活动称为文化事业,而把通过资本运营达到利益诉求的文化活动称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本质是一种经济行为。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两个概念提出来,这在文化建设的理论认识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文化具有事业和产业的双重属性。文化产业生产的是文化产品,文化产品通过市场流通而体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文化产品事实上就是精神的载体,人们享受文化产品的过程,其实就是满足精神需求的过程。因而,从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一角度讲,文化产业永远都属于文化事业的范畴。就文化的事业属性来说,它是一种公益性、非营利性、主要由政府部门提供、面向广大百姓、丰富人们日常生活内容的公共产品;就其产业属性来说,文化在一定的外部环境条件具备时,其运营主体能够在自身投入产出的核算和循环中变化发展。2004年我国首次公布《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这些有关活动的集合,并将文化产业界定为核心层、层、相关服务层三个层次,以及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文化用品等十几个行业。从文化产业分类来分析,可以看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2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辅相成的关系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分化是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密切配合、共同存在和发展,也是两者之间关系的基本特征。文化的精神内容与物质内容互为载体,其物质内容只有具有了精神内容时才有价值,而其精神内容则又只有借助于物质内容才能得以存续和传播。任何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都只有在具有了思想光彩与智慧内涵之后,才会获得受众的青睐,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条件是它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必须符合先进文化的要求。文化产业在本质上要与文化事业相协调,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兼顾社会效益。
一般来讲,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对于一个社会、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稳定、延续和发展,起着基础的、能动的促进作用。文化事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要通过和借助于市场或产业化的载体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我国在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领域组建了相当数量的产业集团,这些产业集团在履行使命的过程中,无不借助于现代产业运作机制积极组织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市场竞争,并在竞争中占据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阵地,加大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3 文化事业的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华民族振兴、强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大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公民,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增强综合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文化的客观世界里,存在着一种普遍的纵横联系。任何一种文化形态,无论是艺术文化、历史文化、物质文化还是观念文化,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其自身相对的稳定性,正是这种纵横联系起的作用。它能使每一种文化内容的价值不断成为社会价值的一部分,又把其他文化反馈到这种文化中来,使内部不断调整,这就形成了社会文化群的自动调节机制。但这种自动控制和调节性能还不是文化调控,只有通过政府行为把这种性能社会化,才有可能产生有效的社会调控。社会文化调控的本质是在异文化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时,能够作出极为敏感的反应,并且能够运用社会力量消除异文化的影响;基本法则是培育群体文化的自控能力和群体内聚力的规范,以此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主要方法是经过政府主导文化的中枢调节作用,如决策、指导、信息、咨询、监督等途径,对社会产生控制作用;社会文化调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达到文化发展总体的平衡,从客观总体看,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因此,必须在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运动中实现调控机能。
发展文化事业有一个发展观的问题。文化事业的发展观是关于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它回答什么是文化事业的发展、为谁发展文化事业和怎样发展文化事业等问题。而在这些问题中,首要的问题是为谁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谁是发展的价值主体的问题。毫无疑问,人是文化事业发展的主体,也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客体,离开人的发展,文化事业的发展将无从谈起。因此,文化事业领域要特别注意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文化事业发展的价值主体。正如同志所指出的:“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文化事业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即让其价值主体――人的发展得到最大的满足,这是文化事业改革和发展动力的终极源泉。如同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样遵循社会的、历史的规律。文化事业的发展只有面向公众、面向市场才能繁荣。
发展文化事业第一必须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多层次、多样式的文化活动。积极保护、挖掘、弘扬优秀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第二,要在现有基础上建立和规范文化馆、站评估定级制度,实施分类管理。要加强社会文化事业管理人才培训,使文化事业管理人员素质逐步提高。第三,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以建设小康文化为主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工作。要把农村小康文化建设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健全县、乡(镇)、村三级文化网络,巩固农村社会主义文化阵地。第四,要大力发展少儿文化事业,加强少儿文化工作的行业管理,完善监督保障机制。第五,要充分发挥文化事业单位的核心和辐射作用,大力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事业与产业互动,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赢机制。大力开拓文化事业发展基金等社会扶持力量,为文化事业长足健康发展建立良性运营机制。
4 文化产业如何发展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文化作为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不但已经形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今天,已很难找到没有文化标记的产品,很难找到不借助文化影响的销售,很难找到不体现文化意义的消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政府对人民的组织动员能力、参与国际化程度等,都越来越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综合水平,文化产业日益深刻地融入市场经济的整体。
文化的作用是由其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决定的。文化产业市场化,主要是从经营和运营方式来讲的,它要求文化产业进入市场领域,遵循市场规律。但文化的内容特别是涉及意识形态和精神世界的文化内容,不能简单地交给市场来定夺。文化的内容是多层次的,有的受经济的制约大,有的受经济的制约小。文化对经济具有拉动作用,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层次。文化产业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较高产业关联度的新兴产业,而且文化产业作为联系经济和文化的纽带,其发展有助于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刚刚起步的中国文化产业,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把握住自己的特色优势,扬长避短,确定符合自身实际的正确思路与对策。没有特色的文化,必然缺乏内在的创造力和拓展空间;没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很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生存和发展。第一,结合产业发展的整体要求来把握特色优势。文化产业具有综合性极强的特点,人才、品牌、资本、信息、科技,以及市场需求和拓展水平对原创产品的规模孵化能力等,都将在其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综合性的作用。必须优化配置各种有可开发性的文化资源,选准重点突破口,再利用它们所具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其他领域的良性发展,进而逐步实现整个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第二,必须在坚持各种基本准则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场这一巨大的杠杆,以市场为导向来生产和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从而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引导消费,拓展文化市场,提高市场拓展能力,有效培育市场。第三,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规范化。立法机构和相关行政部门应尽快制定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规范文化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各类文化企业的经营行为,积极引导合法经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各地各行业自发自流开发的状况。同时,要在行政审批、土地使用、市场准入、投融资、市场管理、税收等各个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措施,尽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种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参与发展文化产业,壮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政策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有助于文物古迹的保护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终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制定政策法规时,要充分考虑到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法规。第四,在文化产业中,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文化经纪人的作用,以促进文化产品的市场转化。要发挥现有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使他们的知识、技术、艺术才华有效地成为文化产品生产的基本要素,并使他们能够以知识产权为股本参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要充分发挥民族民间艺人的作用,使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文化产品。第五,在有效保护丰厚资源的前提下,必须积极创造条件,让文化产品在传承创新中发挥其功能,增强其活力。牢牢把握住特色文化产品与主流市场需求的关系,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第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体制与机制保证。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步伐,使其遵循市场规律优化资源配置,调整文化产业资产存量结构和文化产业结构,发展开放型、多层次、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并通过一些市场前景较好的重点发展项目,尽快实现人才、资本、技术和市场的有效整合。对政府主持的有关文化产业项目,应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投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