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客家饮食文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客家音乐具有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特色鲜明等特点。1.历史悠久。客家音乐的形成与客家民系的发展是同步的,也就是说自西晋、北宋以来,客家音乐已有逾千年的历史。2.种类繁多。客家音乐经过不断发展, 内容越来越丰富、种类越来越多。客家音乐包括客家器乐、客家山歌、客家小调、说唱音乐、民间戏曲、歌舞音乐以及宗教音乐。3.特色鲜明。与其他中国民歌一样, 客家音乐同样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客家先民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都与赣闽粤边区的风俗文化、生产方式紧密相连, 由此而形成千差万别的“地域色彩”,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国家语境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后简称《意见》),其中的附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平等暂行办法》(后简称《暂行办法》)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为:“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暂行办法》列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的六类,与《公约》定义的五项一致,另外一项为“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其具体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流传形式是由人类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曾经被誉为历史文化‘活化石’和‘民族记忆的背影’。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要具备以下的三个条件:①必须是世代相传的,至少有一百年的历史;②与广大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③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的,是‘活态的’”。《意见》还明确了在“非遗”工作中“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更多的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得到挖掘。客家音乐就是依托于艺人表演而存在的极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音乐在赣、闽、粤等地域的流传、改造、提升,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演绎与积淀,逐渐成为我国传统音乐领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代表品种之一。客家音乐的理论与实践具有客家人的特色,尤其是客家音乐特有的传承方式和通过音乐所进行的文化传承方式,格外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因此,探讨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对于弘扬客家文化,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非遗政策下的客家音乐保护问题
客家音乐作为客家文化的一颗明珠,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甚至濒临消亡的境地。造成这些民间艺术“珍宝”日渐衰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表演内容受地域语言的限制。传统客家音乐的表演形式多是客家方言为主要表现方式,而受到大众文化以及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影响,客家方言也呈式微趋势,因此在本区域内的传承受到冲击。二是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多方的因素导致地方政府支持艺术组织经常是短期行为。客家音乐大多数流传于民间, 因为没能得到政府足够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 对其的研究和保护就经常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客家音乐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同时又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因此,如何对客家音乐进行有效保护成了客家音乐能否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关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政策层面的立法保障
国家已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但是目前也只有较为单一、零散的法律规章,相关配套的法规还未完善,完整的体系还未健全。因此,我国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体系建设,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加规范化、系统化。针对客家音乐的保护也应先着眼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特别是在客家人居住集中的省份,应制定保护客家音乐的法规制度,从资金、教育、客家文化保护等方面来有力保障客家音乐继续生存和健康发展。我们可以考虑在国家和省市的财政预算法律中,特别是地方省市的财政预算中给客家音乐的保护留出预算空间。同时,也可以在有关法律考虑设定这样的制度,即对有利于客家音乐保护的行为,如挖掘、发现和维护客家音乐的行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可获得法律明确规定的奖励。
(二)传承层面的研究与教育
1.对客家音乐的科学研究是整个客家音乐保护工作的基石。我们只有了解客家音乐的历史、特点等等,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保护和传承。客家音乐的种类繁多,我们就更应该对其进行梳理,寻找其本质的东西。现在以客家山歌为中心,从文学、比较、歌手到传承等方面全方位的展开了大量研究。但这些成果还未涵盖客家音乐的方方面面,研究的方法、研究主体等也较为单一。因此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应加强对客家音乐的科研工作。就具体研究工作而言,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回归客家音乐的生活世界。客家音乐是“活态”的,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的,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应该走入客家音乐的形成、发展的生活世界,去真正感受、认识、了解客家音乐。第二,研究主体的多元化。以往对客家音乐的研究基本上以学者为主,而音乐的主体,即歌手(传承人)和听众严重缺席。他们对客家音乐的理解应该在客家音乐知识体系中享有重要地位。
2.文化的传承本质上是个教育问题。我们也常有这样的疑虑:客家音乐是否后继有人? 传承人的培养就是教育问题。客家音乐的发展与传承需要教育培养传承人,同时客家音乐的发展更需要科学研究和群众基础,这些都需要客家音乐走进学校。我们应当在客家人聚居地省市的学校专门开设有关客家音乐的课程,或将客家文化和客家音乐编入有关音乐和相关的本土教材中。在中小学阶段让孩子们接触和了解客家文化和客家音乐,到大学阶段就可以让他们进行有关研究或者专业的学习,成为客家音乐传承人。
(三)传播层面的媒介与宣传
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国家层面是法律与政策的宣传,这点在上文中有所阐述,而在微观层面则是传统技艺的有效传递。因此,就客家音乐的宣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媒介宣传。进入21世纪,电视、报纸等都是较为传统的宣传方式了,我们除了充分利用这些传统的宣传阵地以外,需要加强对互联网这个宣传途径加以合理而充分的利用。比如建立国家和省市各层面的关于客家音乐的官方网站,同时也积极鼓励民间建立有关网站。网站的建立可以让全世界的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全面了解客家音乐,并可以随时关注新进展。这是一个十分简便但又非常有效的宣传途径。
第二,走入市场。将客家音乐推入市场既可以获得客家音乐生存和发展的资金支持,又可以在市场中获取更多地听众和爱好者,为它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在走入市场过程中,我们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更新内容、表演形式等,但同时还应保存好客家音乐的“原滋原味”。创新与保存表面上是矛盾的,其实从根本上讲是统一的,因为客家音乐是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的,它本身就会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而更新,可以说客家音乐本身就具有保持传统和创新变化的特质,这也是客家音乐能生存千余年的原因之一。
四、结语
篇2
如皋这个“中国长寿之乡”,一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立即震惊海内外,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建设中的如皋港,如何抓住机遇,发扬地方特色文化,构建长寿文化产业,对推动本地的经济的快步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下面我从自然、人文、历史等方面论述长寿文化,从而切合实际地析出长寿文化产业的构建思路。
(1),如皋长寿文化与中华文化。文化即“以文化之”,以文来改变社会和自然,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可以分成很多类,诸如中华文化、民族文化、长寿文化、盆景文化、江海文化、饮食文化。论文格式。。论文格式。。每一种文化都凝聚着此文化的精神、灵魂、性格、习俗等精髓。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又离不开特定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环境,是人们在共同从事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中华文化体现的是龙的协和性精神,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清代马彇<绎史>卷一引<无运历年纪>认为:盘古开天劈地,死后献出身躯,造福人类。“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为四极,五体为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作为开天劈地的创生神,龙是多种自然物象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是融合、协和、团结、凝聚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精神的载体。而中华文化的古老哲学就是将世界分为天地阴阳两极,《易经。系辞上》:“一阴一阳谓之道”,已经注意到事物的两面及两面之间的转化关系。易经里的“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龙跃在渊”“飞龙在天”说龙何时积蓄力量,又何时能够腾飞等,反映了事物发展的过程。龙有一个从神物到皇权再到品德涵养和祥瑞和谐的体现过程,成为现代社会中华儿女腾飞、祥瑞、振奋、开拓的文化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婚姻、服装、雕刻、建筑等,民间有舞龙灯、坐龙船的习俗。
龙的精神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理性和早熟的特征,从盘古劈开混沌的阴阳世界看,《周易》和《老子》则是开启中华文化哲理智慧的钥匙。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可道,非常道”,有大道方有大德,德者寿,“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还提出“贵柔守雌”的道德规范,认为水是天下最柔的东西,但可以冲毁一切坚强的东西。这叫以柔克刚,太极拳的精神从此化来,成为养生的拳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心思想是“仁者,人也”。仁者寿。以人为本正是中华文化的主体精神,与天主教的“神文化”和印度的“鬼文化”是不同的。我国古代用来规范人与人的
“五伦”“十义”,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劈除被统治
者利用的工具外,在权利和义务上是有道理的,对社会和谐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
无论儒家的孔孟,还是道家的老庄,都主张和谐,中华文化讲究的就是人自然的和谐。人本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由儒道两种主导中华文化看,如皋长寿文化透出两点信息:一是尊老爱幼在如皋早成风气,即仁者寿;二是“天人合一”思想左右了如皋人的心态,渗透到如皋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与天同寿。
(2),如皋长寿文化与江海文化。南通地处长江下游和沿海的江海平原,江海文化代表了南通地区的特色文化。江海文化既有长江流域的源远流长,又有海般的博大精深。水具有鲜活和精深沉稳的特性,表现为文化浸润的内质性。同时浪花飞溅,激情澎湃,张扬个性,表现为文化骨胳的外显性。中国河网密度最高的是长江三角州,江海平原上的城市是水流出来的骄子,江河雕塑了美丽的江海平原。江海平原地处黄淮与长江及东海的交汇地带,有过多次的海陆变迁,人们与水沙交往深厚,对百川归海、细流与博大、水流如血管、一路滋润、生命之源等文化情有独钟。
江海平原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南北中心地带,文化上的最大特点是兼融性历史上,战争迫使人口流动此地是重要因素,如公元473年,越灭吴,向北移民,形成吴文化北上的趋势。晋时战乱频繁,北方人口又南迁,必定南北文化相遇。这里举个例子,福建永定县的土楼,上百户人家住在一栋楼里,里一层外四层的巨大的团楼,都是战争南流的客家人,他们住在一起,易守易攻,对付外来势力。那么,江海平原历史上,流离失所的人们,更是向往社会的和谐、安定、融合是可想而知的。江海文化兼融了中原文化(特别是齐鲁文化)和吴文化(即良渚文化)的优点,形成了兼融互补的开放性文化。
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工具上的三角犁、半月形镰刀,至今江海地区还能见到,上世纪大量使用,现在多被机械化代替。植物上表现为水稻、蚕丝、菱角、葫芦等。齐鲁文化(大汶口文化),农业以种植、饲养猪最为发达,鱼盐业也很重要,水井大量使用,酿酒、纺织是手工业。
由江海文化的特点看,如皋长寿文化透出追求安逸、涵养兼容的信息,从而渗透到饮食、起居等生活的各个方面,慢慢显示出独特的长寿文化来。
(3),如皋长寿文化与自然条件。如皋的自然条件对长寿文化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土壤和气候两个要素上。
先说土壤,如皋是江海平原上有名的高沙土地带,是战争年代'苏中七捷'的主战场和革命老区。地质学家认为“由废黄河下游及淮河下游泥沙冲击摆尾形成的”。沿长江一线,多为水中陆洲变迁而成。如皋可谓“百川归沙”。高沙土是一种干粉型的细沙土,特点是漏水、贫瘦、高低不平。旱作物产量低,过去是南通地区最贫的县。谚语:“一场大雨泪汪汪,三日无水尘飞扬,有女莫嫁高沙土有儿他乡做新郎。”解放后,如皋人民提出削平高沙土的口号,开民河、修渠道、筑鱼塘。。。改变了高沙土的面貌。论文格式。高沙土的种植以杂为特征,有一年十八谷之称:大麦、小麦、元麦、高梁、荞麦、大豆、绿豆、豌豆、蚕豆、玉米、花生、山芋、萝卜、甜菜、芝麻、赤豆等,经济价值不高。自如皋长寿之乡发现后,中国微量元素学会对其土壤及农作物进行化验分析,惊奇的发现:河流冲击物的土壤含有多种矿物质,使果疏含有多种有益元素,让人体细胞免受氧化损害,保持免疫力。主要是镉、铅、汞含量极低,而硒含量极高。植物学家惊奇的发现如皋的土壤尤宜银杏树的生长。来到如皋您会发现家家有种银杏树的习惯。儿时就知道,九华镇赵家村有银杏树围径可放18辆独轮车的事实。神奇的高沙土给如皋长寿文化透出的信息就是:土是长寿文化的金元宝。
再说气候,如皋位于北纬32C,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4C左右,气候温和,舒适宜人。年降水1056毫米左右,雨水充沛,空气清新。需要强调的是,它的理想的人居之地是人长寿的自然基础,只是因素之一。也就是说世界人居理想的气候的地方很多,但并不都是长寿之乡。如皋与广西的长寿之乡巴马相比,情况不一样。巴马在山区,是封闭的自然环境,用天然氧吧来调节城市的喧嚣,开发长寿旅游文化。如皋在平原,是非封闭性的自然环境,树木沿河网格状覆盖,圈起网格状的绿色农田,又多一层网格状的
河流环绕,是另一种形式的自然景观。奇妙的是,如皋人同时把花卉盆景的氧吧搬进室内,净化现代社会的空气。如皋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花卉盆景之都”,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花卉盆景基地。这就说明,如皋长寿文化不仅只自然的,而且是人文的、历史的、开放的、社会的。诸如如派盆景、哨口风筝等艺术形式不是一天形成的,也就是说如皋人民的艺术审美情趣不是一天就有的,审美愉悦是人的健康长寿重要因素,所谓书画长寿,道理是一样的。如皋长寿文化的这种非封闭的自然性、沿海平原的唯一性、人文情怀的深厚性,对当今社会有着更大的指导意义,对如皋长寿文化的开发有着更广阔的空间。
(4)如皋长寿文化与历史价值参考。一个非封闭性中国长寿之乡,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的支撑,是不可能的。恰恰它就是长寿文化的精髓。如皋长寿之乡是有历史的,散落在城乡的百岁坊、百岁庄、百岁巷、百岁桥、百岁渠等文化遗址说明了这一点。还产生了许多长寿名人,如三国大司马吕岱97岁,北宋教育家胡爰85岁,清代文学家袁枚109岁。。。甚至有徐神翁列八仙、乐子长奇遇得道的神话传奇。与长寿有关的民俗如过百路、千家米、百岁碗、也随之反映出来。再看2003年的调查:145万人口,百岁以上有251人,90岁以上有4000人,80岁以上有40001人,平均75。5岁。联合国标准为百岁0。75/万人,比之多5。5,比联合国确定的发展中国家63岁的标准多11。5,调查说明长寿之乡是一个长寿历史的延续过程。下面列举几个如皋民间谚语:“鱼在锅中颠,全靠出水鲜。”是说鱼米之乡,水网密布,鱼讲究现捞现蒸。“饱时不忘饥,一干和二稀。”是说饥饿养生,每天以一顿干饭为宜。“掺儿米打了底,吃了能活九十几”如皋以产杂粮吃杂粮著称。“麦见黄,冷蒸尝。”用青麦仁做成的食品。“麦上场,焦雪尝。”用新麦仁先炒后磨份,再调成食品。“鱼上火,肉生痰,豆腐青菜保平安。”“如皋人好奇怪,春来田间割野菜”要数母鸡头菜家家都有。“秋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如皋特产养生萝卜,如皋萝卜干以香甜嫩脆早就名著九州。从如皋传世的三大养生专著《食暜》、《寿世秘典》、《秦定养生论》看,如皋菜系是集淮扬菜、鲁菜和江南苏菜的优点,以养生为核心而形成的淡、杂、鲜、野的四大地方特色。“家有一老,胜过一宝。”是说孝敬老年人成为习贯。“人穷露肉,村穷露屋。”是说对环境养生的关注。“美不美不要紧,只要家中有盆景”是说如皋人的审美情趣和养生心态。“田野不烦躁,手拉风筝听口哨”是说放如派哨口风筝的快乐。“平安求福,自然生寿。”是说天人合一。“八十小弟弟,九十不稀奇,百岁古来稀。”“水长流,树长绿,人长寿。”“横喂萝卜竖喂浆,出得猪肉生奇香。”是说如皋特产萝卜山芋,山芋藤里有浆,对人体有益,用它喂猪,人吃此猪肉特别养生。如式肉松、火腿、香肠为何获国际金牌,是其原因之一。透过如皋的几只谚语,我们看到如皋长寿文化不是单一的,有着深厚的文化底韵,广泛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以上简要分析了如皋长寿文化与自然、人文历史的关系。那么,如皋港作为建设中的新型港口城市,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将如何构建长寿文化及长寿文化产业呢?于是,我作了如下思考:
A利用开放口岸和世界少有的奇特的土壤资源优势,在WTO的世界市场体系中,主打几种世界长寿文化产品名牌,最终将此建设成为世界长寿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出口主要基地,完成沙土变黄金的伟大革命。
B利用如皋港十分发达的海陆交通通道主打长寿文化生态旅游业,重点开发以淡、杂、鲜、野为地方特色的如皋长寿文化养生饮食业。同时,整顿规划江道河港,建设江河网状结构的与饮食文化配套的垂钓休闲型绿色生态系统。
C将长寿文化资源纳入港城建设规划体系中,形成将古典与现代结合、突出地方特色个性的的市容文化景观。
D在构建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的同时,主打特色长寿艺术,形成一系列长寿文化艺术产业和纳入各个系统的长寿文化事业。
篇3
一、导言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也是民俗语言的重要组成组成部分。语言学家温端政认为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合称俗语。“方言中俗语是一种广泛流传在群众口头上,结构相对固定的通俗语句,大多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愿望以及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温端政《古今俗语集成》)温州方言俗语在温州地区产生,与温州当地的风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温州文化系统的产物和结果,也是沟通其他文化成分的媒介。方言俗语是民间文化史的化石,是民间文学创作的工具,同时也是联系地域民俗和民间文化之间的纽带。方言、民俗、俗语和地域文化,是民俗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温州方言俗语概述
温州古称、东瓯、永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温州方言源远流长。今天温州人口中所说的语言,南宋时期已接近今语,宋末永嘉人戴侗(1200-1285)的名著《六书故》大量采录家乡温州方言的俗语、俗字、俗音,充分表明当时温州话已接近今语。国学大师赵元任《现代吴语的研究》(1928)认定温州方言为吴语的一支。王力《中国语文概论》将温州方言列为吴语温台系。1987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编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把吴语分为六片,温州方言为吴语瓯江片。
温州地区的方言种类多,差异大。温州方言主要有瓯语(温州话)、浙南闽语(闽南方言)、畲语(畲族客家话)、蛮话(苍南土语)、蛮讲(泰顺土语)以及大荆话(台州方言)、罗阳话(处衢方言)、金乡话和蒲门话(吴语方言岛)等方言。这里搜集整理的是主要是以“瓯语”为主的方言俗语。温州方言是近两千年悠久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它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并呈现出独特的地方风采。温州方言俗语是温州人民创造并广泛流传在人民生活中的语言材料,包括温州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这些俗语反映了温州人民对事物和生活的共同认识和价值取向。对温州方言俗语的研究和整理,不仅有利于吴语史和汉语史的研究,也可以促进民俗、历史、社会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建设。
温州市文化处于1962年编印了《温州谚语资料》二辑(油印本,仅印50本)作为内部参考资料,在全市范围内收集并整理温州方言谚语资料,涵盖时
生活、习俗、自然、行业等内容。胡崇刚于1980年对收集到的谚语重新整理,编辑成《温州民间谚语资料》和《温州方言成语》。温州民俗大家叶大兵在20世纪末所著《温州民俗大全》对温州民俗进行了细致的阐述。温州俗语作为温州文化的载体,充分体现了温州的文化内涵,笔者拟从温州方言俗语里展现的温州地方产业文化、温州地方地理文化、温州地方民情风俗、以及地方文化心态进行解读,来探讨温州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
三、温州方言俗语里的地方行业文化
(一)温州农耕文化悠久和丰富,田间文化与民间智慧相得益彰。
温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温州三面环山,东边靠海,周边300公里内非山即海,地处亚热带,冷热适中,雨水充沛,季风显著;是浙江省著名的产茶区和“水果之乡”。温州地方俗语作为温州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淀下来的文化载体,透露出浓烈的农耕文化特征。在农耕生活方式中,温州人总结出相当数量的和农业生产有关的俗语,而这也证明了温州人们对农业的重视,农耕文化又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温州人勤劳朴实的特点和温州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比如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民谣和温州人耳熟能详的儿歌“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午,六月六晒霉臭,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塘糕印壮元。”由于古时农耕生活的影响,温州方言俗语里遗留了很多关于动物形象的俗语,比如“死狗避不过滚汤”讲的是该来的还是会来,躲避也无用;“三斤猫狸拖四斤鸡”是比喻自不量力的行为;“呒毛鸡代鸭愁”是指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还去记挂他人。“抓勿牢老虎在猫身上出气”指的是那些害怕强势,欺负弱势群体的行为。温州话中体现农耕文化的方言俗语主要体现了温州人希望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和温州人在长期劳作中表现出来的生活智慧。
(二)温州人“崇商、勤劳致富、讲求实际”的经商心理和精明的经商手段。
温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商埠。早在唐代,温州就是中日商船进出停泊的重要埠头,宋代绍兴元年建立市舶务,成为全国七个市舶司之一。由于温州农业、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宋代温州就成了著名的滨海贸易城市。温州方言里关于商业、手工业等经济方面的俗语也为数不少,这一点和别的地区的方言俗语产生了一个鲜明对比。温州人独特的经商之道为世人所称颂。“温州模式”是在温州这块土壤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现代温州人苦心探索、发奋创造的成果。从民俗学视角考察,在“温州模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家庭工业、个体经济、专业市场、商贸经济、民间信贷等等要素,乃至精神要素,都与温州民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温州的方言俗语中也反映了温州人崇商的经商心理和精明的经商手段。
温州人奉行勤劳致富,讲求实际。“金三益的字号-硬码”,“靠兄靠妹,不如靠自已手掌手背”,“仓桥老老娘儿,只讲现铜钿儿”、“五月五卖菖蒲――短期生意”,“男人勤,田地角头出黄金;女人勤,猪栏角头出白银”等等。比如“弗怕折(yi),只怕歇”意思是为做生意亏本一点倒不可怕,可怕是不去寻找原因、分析市场,却从此停业;此语激发经商者要有“知难而进”的刻苦精神。温州老一辈深知君子爱财取之以道的道理,总是会告诫后人“吃力铜钿快活用,快活铜钿坐班房”。
温州人深知创业的艰辛,但还是百折不挠,大胆创新。“变变动,有下蓬”,“蓬”是指红火、兴旺的意思。固定在一个工作岗位或一种专业上,时间一久会使人感到单调乏味,调动或变换一下会增强人的新鲜感与推动力,能更好地开拓创新。与“树挪死,人挪活”有点同意。“胆大做将军,胆小做蚊子”、“风头霉头两隔壁”、“只晓得和尚吃馒头,晓弗得和尚求戒”。其中求戒是指用点燃的香在和尚脑门上烫孔留标志,表示永不还俗,求戒是很痛苦难受的过程。而做和尚痛苦的过程我们没看到,一看到他吃馒头就误以为很享受。此话形容我们只看到他人创世成功时的喜悦与幸福,却不知道他人创业时的辛苦与艰难。
早些年,温州出现了一些新俗语 “不找市长找市场”、“不言下岗言办厂”、“能做老板,能睡地板”。这些新俗语从一个侧面说明温州人的精明的经商意识,同样也表达出温州人求生存求发展的谋生攻略。
四、温州方言俗语里的地方地理文化
(一)温州方言俗语体现了温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建筑特色、气候特征和自然风光。
人类群居的生活模式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展开的,语言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打上了深刻的环境烙印。地理环境的变化不同、社会生活的变迁,方言词汇也会相应的继承或更替。由于温州地处吴语区最南部,北方话的影响是从北到南的,作为南部吴语的温州话总比北部吴语保留更多的古老特点。在温州方言俗语里保留了很多旧温州城区的地名和旧貌,为我们研究温州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很多素材。古城温州位于瓯江口,瓯江之口含江心屿、七都、灵昆三颗璀璨的明珠。古城温州城内水系是以三条纵向的河道为骨架,这三条河道为大街河(今解放路)、信河、九山河,均来源于瓯江。这三条纵向主干河道与横向水巷构成城内河道交通网络。古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温州的山水钟灵神秀,不仅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也照顾了温州人民的饮食起居。关于温州水乡的谚语还有“船多碍埠头”和“五六月鞋拖,勿走我南塘街,十二月笼裤,勿走我南塘过”等。
(二)温州方言中浓郁的山水情结成就了温州人的智慧与淳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青山秀水的江南风光养育了温州人的淳朴和智慧。温州人坚定而执着,勤劳勇敢,相信“潮水有定人无定”,“十个指头有长短,山林树木有高低”。比如“我讲东门,你听西角”和“跟拉麻行,退拉南塘”,这两句俗语都有所指,但从字面来看,东门,西角,麻行和南塘也正说明了旧时温州城区的地理位置。“地方小,桥还二爿”,这是一句褒义温州俚语,在温瑞塘河流域一带流传应用得比较广。这里所指“地方”即村落,“爿”就表示一座的意思,比喻某件事物的实际情况超出人们原先的预料,多以夸张的语气对待。“无船不成事,无桥难过里”,成为当时温州村落沿河而建的显著特征。温州方言中很多关于“行船”的俗语,比如“老大(船老大)多,船打翻爻”指的是主事的人太多,事情就办不好,强调做事要有主原则的重要性。
五、温州方言俗语里的地方民情风俗
(一)温州方言俗语体现了温州独特的地方节日特色、婚嫁习俗、饮食习惯。
温州隶属瓯越文化区域,历史悠久,民间文化丰富。汉代时,温州建立“东瓯王国”。当时民间“尚巫渎祀”之风甚盛,并有“端午竞渡,用以祈赛”之俗。隋唐时,温州一带“尚歌舞”(《隋志》),并以歌舞娱神。民俗是指在一定社会文化地域中,长久以来人们出于生活的需要,以模式化的方式进行的活动。温州方言俗语里有很多关于体现了温州的风土人情,同时也传授生活智慧和生活经验。“十二月日日好掸新,六月日日好尝新”,“未吃重五粽,破碎慢慢送;吃了重五棕,破袄远远送”等等体现了温州的地方节日特色。温州人强调做人应有的诚信、正义、勿欺穷、谨言慎行。比如“瞒天瞒地,瞒不得隔壁邻舍”、“人难欺,马难骑,勿笑穷人穿破衣”、“敲锣当面响,背后勿讲人”、“眠床角吃糯柿也有人晓得”、“漏缸一条缝,沉船一个洞”、“待人自待自,害人自害自”。
温州人做亲要门当户对。“穷合穷,富合富,卖千张合卖豆腐”。温州人讲求家庭的和谐,“夫妻是个桶,打了箍得拢;人是个缸,打了远远”。同时温州方言俗语里也有很多关于讽刺社会阴暗面。“后生无银难做亲”、“穷官强富户”、“上不正下歪”、“有银有人,官司包赢”、“当路石头有人端”等等反映了温州老百姓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和社会理想。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心理,构成了不同的民俗饮食文化。温州饮食民俗中有独特的喜食海鲜、生食海鲜以及吃鱼禁忌等,信仰民俗中有祈海神,信龙神等都有很强烈的海洋文化气息。表达饮食的俗语有“三十个铜钿买索面―多绞(讲)”,“不当家晓不得柴米贵”,“韭菜园,割不断”等。比如“馄饨担,一株毛竹起三间。一株毛竹起三间,起起三间独自担。前面有个烧汤佬,后面有座七平山。“这是一则为旧时温州走街串巷的馄饨担写照的民间谜语,这些俗语显示了温州社会的饮食文化。
(二)温州人尊老爱幼、讲究礼节、注重“和谐”生活。
礼仪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文化推崇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以“礼”为社会道德的标准。温州人有着讲“礼”的优良传统。礼仪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追求和谐,和谐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这在温州俗语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深知“出门人,处处让三分”、“忍一忍,吃不尽”、“梅天落雨记前晴(情)”。在温州俗语里,和谐就体现在处事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体现在温州人为人处世不偏不倚。温州人认为“家富不如家和”。温州俗语也告诫人们正确的交友之道:“浇树浇根,交友交心”、“朋友千个不多,冤家半个不可”。
温州人注重家庭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别人家金屋,不如自家草屋”、“儿不嫌娘爷丑,人不嫌家乡穷”。作为“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州人保持了“孝”的优良传统。比如“树老根须多,人老见识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温州俗语“只有上孝落,下孝上”是对社会上很多孝行倒挂现象的一记警钟。
六、温州方言俗语里的地方文化心态
文化心态指的主要是在一定地域里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当然在各地区相一致的,其中也有一些特别的是在本地社会生活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地方的方言谚语集都能集中地表现当地人在以往的岁月中形成的经济思想、政治观念、生活追求的理想。温州人的性格特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温州地处东南沿海,闭塞的交通,落后的手工业和农耕经济,早年许多人漂洋过海去东南亚国家掏金,逐渐了解到海外经营的理念。温州人有非常传统的地方观念,亲帮亲穷帮穷,一人发财全村跟,哪里赚钱哪里旺,一个产品带万家,形成温州特色,事实上就是温州民情特色。
温州方言俗语中蕴含了丰富的温州地方文化内容和文化心理。温州人迷信:“问个佛,打个阂”,温州人把鸭舌称作“鸭赚”,只因“舌”和“折”方言上同音;温州人勤劳:如“天光(早晨)露水白洋洋,宁可日昼(中午)晒太阳;日昼太阳上晒落,宁可黄昏夹暗摸;黄昏蚊虫叫嗡嗡,宁可明朝天光起五更。”绝妙的讽刺了那些好吃懒做、不愿劳动的二流子;温州人坚忍:“忍一忍,吃不尽。” 等等。
七、结语
方言俗语真实地记录了当地人的语言、生活习俗、地名、特有事物等,反映了该地区民众的表达方式、思维方式、民俗事象和感彩,是宝贵的世界文学遗产,也是地域文化研究的极好素材,对语言学、民俗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的研究都极具价值。温州方言俗语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温州社会生活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温州方言俗语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虽然关于温州俗语经常出现在电视,电台和报纸上,但这远远未能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保护方言,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保护民俗文化自身。从方言俗语的角度解读温州的地域文化和经商文化,为研究温州的地方人文和经济文化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基金项目:温州市社科联温州文化研究课题(12wsk193)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惠芳:《中国民间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曲彦斌主编:《中国民俗语言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3]沈克成、沈迦:《温州话》,宁波出版社,2004。
[4]温端政:《古今俗语集成》,《语文研究》 2001年第24期。
[5]叶大兵主编:《温州市民俗学论文集》,1995。
篇4
一、古村落文化的“和合”体现
中国的古村落,因为历史悠久、文化板块多样、民族众多、环境不同,所以它们形态各异,文化也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古村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是古村落人在日常生活起居当中日益形成的一种文化,是伴随社会历史、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等的变迁而不断选择、成熟的一种文化。古村落作为一种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人类聚居空间,文化自身丰富的内容呈现出文化多样性的差异,同时自身的魅力又能把这些差异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无不让人们赞叹这种古村落的内在、和谐、融洽之美。
(一)人与自然的“和合”
古村落作为独特的中国文化空间,是一种在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指导下,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聚居空间。古村落分布较自由,大都根据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自发形成的。但在建筑选址上就有许多合理之处,如充分考虑地质、地貌、河道、光照、风向、气候、景观等方面,同时还注重协调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构成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的格局,建筑以群山为背景,增添了层次感;以水为前景,开阔了视野,将人和自然融为一体。
基于地理、环境、气候的差异,古村落的人们的居也是因地而制宜。北方地大广袤、山河壮美、人口稀疏,他们宅院朴实、布局离散,大都以四合院、胡同为主;南方多水道,院落很小,粉墙黛瓦、颜色淡雅。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古民居的青墙白瓦、福建和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和蒙古的蒙古包,还有江南的园林。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天人合一”是“和合”思想中重要的基本观念。古村落的人们根据地理气候条件的不同,就地取材进行家园的建设,将人和自然中的冲突很好地融合起来,展现了“和合”思想的精髓。
(二)人和人的“和合”
大多数古村落是由无数个各自为政的小家庭因血缘关系维持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一般说来他们是一村一大姓,代代杂居生活,因而古村落的人们交往中会产生浓浓的情感。古村落大都是封闭的、向内的,折射出对外防御、对内聚合的传统心态,古村落的人淳朴,团结、有向心力。
古村落的人因其特殊的环境和经历,逐渐形成了“顺天时、求地利、崇圣贤、敬祖宗”的思想传统,他们崇信“忠孝廉节”的理念,有严密周祥的家训、家法、族规的制约,所以民风相当的自然、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生活场景也是并不罕见的。古村落里的人都有很强的群体感,深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影响,十分注重孝道,比如客家人,他们尊老爱幼,制定老有所为、老有所养的族规,使老年人能安度幸福的晚年。同时民风淳朴的古村落人们,热情好客。有外人进村时,他们歌舞相迎;离开时,也是鼓乐相送。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合”,在古村落人的一言一行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文化要素的“和合”
古村落文化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层次,具体说来包括传统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村规民约、民俗、节庆、农耕礼仪、传统技艺等内容。这三大层次之间,物质文化层次是基础,精神文化层次是内核,制度文化层次是保障。它们既相互独立,彼此又相互依存、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它们“和合共生”,使得古村落的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创造性。
不同的古村落之间还因为历史、文化、信仰的不同,各有其不同的特色节庆,比如西双版纳的傣族基于对水的崇拜,在节庆活动中形成了一系列水崇拜的祭祀礼仪。泼水节、龙舟赛是他们重要的节庆活动。而哈尼族人对鸟等家禽崇拜,他们常常拿鸡骨头进行占卜凶吉。这些独特的节庆、礼仪,构成了各个古村落之间特有的文化根基,我们要尊重不同的文化,把存在冲突的部分,融合起来,让后人更好地感受这种文化的魅力。
二、当前古村落文化的“境遇”
近年来许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古村落,随着新闻媒介的宣传与推广,逐步被人们所了解向往,并随之兴起了古村落旅游的热潮。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许多方面的问题。比如很多地方政府把古村落承包给旅游公司,他们跟风修建,“涂脂抹粉”、“画蛇添足”、建立了一个又一个豪华的乡村公园,见利忘义,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使得古村落中人与自然、人与人、古村落文化要素之间的“和合”被打破,古村落文化保护迫在眉睫。
(一)旅游开发与古村落文化的冲突
古村落中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一千三百多项国家级“非遗”和七千多项省市县级“非遗”,绝大多数都在古村落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把目光集中在古村落的经济建设、旅游开发上,很少考虑古村落的文化保护问题。现如今古村落的原始性,以及其所附有的文化都在逐渐消解,保护古村落文化刻不容缓。
现在中国古村落的开发大都是完全的商业化模式,即“政府主导、企业运作、村民参与”的三方合作模式,使得那些最具乡土特色和旅游价值的历史遗迹、风土民情、古宅院落、民歌民调等资源,几乎都由一只或几只外来之手操控,他们像争夺矿产、石油、水力资源一样争夺着古村落。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不久前谈到,古村落现在空前地进入一个消亡的加速期,商机和不良政绩是加速消亡的主要症结。古村落的经济开发不是遵从文化规律而是从眼前的功利出发,而是将其涂脂抹粉,改造得面目全非,有的甚至为了赢得游客喜好,把真古村落搞成假古村落,或是一举荡平建成了一个豪华的乡村公园。
古村落环境本身就有脆弱性,随着旅游开发,尤其是一些地方唯利是图的商人们的过度开发,会对古村落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诸多破坏,皖南的一些古村落就出现了因为乱砍树木造成的山体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古村落的水系萎缩,部分巷道青石板年久失修,排水出现问题,垃圾侵蚀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还有一些村民为了经济收入不惜将自己的祖居还建为餐馆、旅店,长久下去,古村落势必会失去原貌,纯粹依赖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可取的。
(二)旅游开发对古村落人的影响
旅游开发热潮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心村”,很多地方为了旅游开发的需要,将古村落人们从原来的家园中迁出来,单单保留了一座“空壳”。虽然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但失去了原住民的古村落是没有灵魂的。古村落的文化就是古村落人的文化,是在他们的日常起居生活不断形成的,挖掘古村落人高尚的品质和精神,是彰显古村落魅力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古村落人之间的乡情、友情,、亲情,正是古村落内在美的体现,这些却常常被旅游开发者们所不屑一顾。
同时,在旅游开发中,古村落人淳朴的民风也悄然改变着。常年研究云南古村落文化的尹绍亭教授数年前参加一次学术研讨会,谈到文化旅游时,说了在云南早期开发的一些旅游景点中就出现的一种现象:拍照收费,只要有外来者来了,长角苗女人就会立刻穿着盛装出现,并且与游客合照,每张要收取十元钱。这样裸的交易令游客们极不快和反感。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劲的商品经济冲击,古村落人的心态也在改变着,倘若不加以重视,昔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纯真,迟早会受到旅游业的负面侵蚀而走上歧途。
三、“和合”文化在古村落文化保护中的实现
“和合”二字最早见于甲骨文、金文之中,“和合”的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和合的合,指结合、融合、合作。“和合”承认多样、多元事物的差别、冲突,并不断地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追求达到平衡、融合、合气,并化生出新事物。“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为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心灵、文明之间等五大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危机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同样指导着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工作。
在当代,运用文化生态理论去指导古村落文化保护就可以很好地调和古村落中人与自然、人与人、文化要素之间的冲突。古村落文化不能孤立、封闭地保护,而要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美国学者.斯图尔德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指出它主要是“从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文化产生、发展、变异规律的一种学说”。1斯图尔德认为要全面地考虑人口、居住模式、亲属关系结构、土地占有形式及使用制度、技术等文化因素,与环境的联系,将这些因素联系在一起进行整合研究,探讨环境诸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他的学生萨林斯和塞维斯在合著的《文化与进化》中对文化生态学下了定义:“文化生态学应包括各文化之间的关系,超肌体的环境和居住地的自然特征”2。不难看出,文化与环境、社会、自然之间紧密的关系。
古村落文化保护本身就是“活态”的保护,讲究“人地共荣”,不能搞大拆大建,为了迎合旅客需要去设立人为景点,建成豪华的乡村公园;也不要纯粹的“涂脂抹粉”,只在房子外面刷层白灰,就认为可以一白遮百丑,搞“面子工程”。古村落的文化底蕴只有在当地人的精心呵护才能显出它的魅力与个性。要按照当地的传统节庆、风俗习惯开展民俗活动。
文化生态理论强调古村落文化的就地保护、原住民保护,即要求当地村民自发自觉的保护。这样的文化保护,不仅仅是指要在文化的原生地进行保护,更重要的是强调当地民众的积极参与,自力更生和自我主导。只有实现当地民众的参与和自主,才是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人”是古村落一个重要元素,“空心村”是对古村落文化的破坏。只有古村落人住在古村落里,才是最好的保护,才能留住古村落的灵魂。
我们在古村落文化的保护过程中,要处理好古村落各文化要素之间、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用“和合”的思维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用文化生态理论去指导古村落文化的保护工作,协调好古村落文化与旅游的冲突,把古村落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落到实处。古村落文化的保护要眼于未来,帮助我们保留一切有关的文化记忆的原生态,见证文化的延续和继承。
注释: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112.
2托马斯・哈定.文化与进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