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等学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明确教学目标。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及掌握必要的与自身学习和生活相关的心理知识。这样,既可以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赋予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学生的心理能力,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应对现实社会的挑战。
2.改善教材和课程。心理学教材的选择应该尽可能从实际生活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课程设计层面,将心理学课程教学分为理论知识学习、团队活动与分析、心理测试与实践调查等多个封面,最大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改革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再将理论讲述当作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灵活变更或者添加教学内容,并注意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沟通、注意教学氛围的预设与教学情境的再现、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尽可能地增加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群体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先着眼于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再传授学生们心理学知识。因此,教学重点将不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而是教导学生如何运用心理学理论来解决身边的问题。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在此基础上穿插启发式教学、心理学实验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效率。
4.改善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应用心理学。在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在保证理论知识教授完整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同时开展丰富的理论实践活动。这要求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使学生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开展自我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这个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在小组学习中,鼓励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沟通与交流,最大程度地发挥各成员的创造性,共同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运用心理学知识应对现实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5.完善课程考核机制。在学生的学习评价过程中,要改革传统教学评价中以试卷考试方式为评价唯一标准,这样的考试方式标准过于单一,没有顾及学生的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因此,将多种评价标准为一体,实施多元化的、综合性的、发展性的评价指标,以学生自身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为重要标准进行综合考核。具体到学习成绩的评定中,要突出学生的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成绩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表现方面,教师应依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和课堂参与度给予分数;试卷考试方面,可以在标准化试题之外加入一定比例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的题型;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可以依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条件具备的学校可以采取课外实践等,条件不足的也可以采用课堂模拟等方式考查学生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能力。
篇2
1.2政府投入不足,高校发展资金缺乏。在高校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与教育发展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在上世纪末不仅未达到预定目标,在本世纪还出现了“不增反降”的趋势:2003年3.28%,2004年278%,2005年降至2.16%。财政拨款是我国高校赖以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其他渠道资金来源数量非常有限,上述情况的出现导致各高校发展资金严重缺乏。
1.3高校筹资政策放宽,允许高校借贷。国家《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运用金融、信贷手段,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政策的放开,正好迎合了各高校“等米下锅”的现状,大规模的银校合作得以开展,“银行信贷资金”大量的涌入高校。
1.4高校自身资源不清晰,贷款规模过大,偿债能力不足。当前,许多高校领导对学校的资源心中无数,不考虑资产的保值、增值,盲目贪大,不顾实际情况,一哄而上,导致短期内立项过多,重复建设项目频现,资金需求过大,相应贷款规模过大。由于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不足,建设项目的效益评价不完善,导致后期的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不畅,甚至出现不能偿还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正常事业发展。
2.高校债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2.1政府应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增强高校抵御债务风险的能力。在当前阶段,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是各高校资金的主要来源,对于促进高校事业发展,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应加大对各高校的财政拨款力度,直接增强高校抵御债务风险的能力。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帮助高校偿还全部贷款本息或偿还部分贷款本金或利息的方式,缓解各高校现实状况下的财务压力,化解其债务风险。
2.2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完善高校项目论证机制。各级政府部门应从国家整体发展规划出发,对各高校的新校区建设、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等项目建立完备的事前论证机制,保证所有的建设项目均为有效项目,杜绝无效项目、重复建设项目的出现,避免个别高校发展过程中目标过高、规模过大、不切实际、超越当地经济发展实际、资金严重浪费的过激行为,确保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2.3各高校应积极开源节流,树立自主还贷的意识。各高校的领导层及财务人员应树立明确的自主还贷责任和意识,认识到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给自身发展带来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按合同履行按期还本付息的责任。对已发生的贷款,除积极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外,更应该开源节流,建设节约型校园。注重项目论证,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建“最合适的项目”,而不是“最好”的项目,避免资源闲置浪费,用好每一分钱,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2.4各高校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债务风险。各高校应以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开发的“高等学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为依据,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确定适当的贷款资金使用情况预警系数,另处配合以相应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随时掌控项目建设进程中的贷款风险指数,一旦出现风险警报,马上对建设项目进行调整,优化资金结构,消除将会出现的贷款风险。
参考文献
[1]廖晓莉、何清生、岳红梅.高等院校债务风险管理研究,财务与金融,2009.3
[2]朱荣、张向达.高校财务危机的根源分析和预警研究,教育财会研究,2009.3
[3]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05年12月21日
[4]邬大光.高校贷款的理性思考和解决方略,教育研究,2007.4
篇3
2.注重人才投资的预算
通常计算大学生某年平均培养费用的方法是以某年经费实际支出数除以该年在校学生的平均人数计算,也只是人才投资的预算内部分,不能被认为是培养大学生的成本,因为基建投资、其他各项一次性投资都未反映在年终决算中,也就是说没有反映在当年的经费支出数之内;另外其他各项投资虽然都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却不全为当年学生受益。所以高等学校所要核定的成本不象企业计算的那种“全部成本”,也不是为培养学生所耗费用的简单总和,而是一种部分的活动成本。高等学校的成本概念既是广义的,又是特指的。它是指高等学校为培养每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发生的通过学校管理活动能够有效控制的那部分费用支出,全部成本法不能适用高等学校的成本核算,而活动成本法则能满足和适应高等学校成本核算的要求。
二、高等学校成本核算方法———“活动成本法”
活动成本法起源于美国本世纪30年代,在国外广泛运用,其主要特点是:第一,经济责任明确,便于成本管理。一般地讲活动成本是各基层单位的可控成本,固定成本是管理当局的可控成本。第二,没有强制性的统一会计制度,成本计算简单固定成本的必分摊。第三,活动成本法是一种部分成本法,它与全部成本法相对称,活动成本法是包括变动费用,只有与业务量有关的变动费用才构成产品的成本要素。可见,这些特点都是满足高等学校成本核算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在运用中可以扬其长、避其短,及时总结经验,为高等学校科学管理开辟一条新路子。深入研究成本习性,是正确划分活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用好活动成本法的关键所在。应用活动成本法的前提条件是将成本按其习性划分成活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所谓成本习性是指成本额对业务量总数的依存关系。凡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增减成正比例变动的是活动成本,凡成本总额不随业务量变动,在短期内相对稳定的是固定成本,介于两者之间的是混合成本,对于混合成本还要采取一定方法继续分解。这是关键的一步,也是困难较大、问题较多的一步。
1.高等学校成本如何划分
从高等学校的经费分配角度来看,除一次性补助、基本建设投资外,基本上是“人头经费”,即上级主管单位按照当年在校学生人数的平均数乘以一定的预算标准计算出来的。学校得到这笔经费后,再按照先保证人员经费后,根据财力情况安排其他的原则进行经费再分配。从经费使用职能看,高等学校的经费可大致分为三大部分,即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而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合在一起就是前面所说的“人头经费”。其中人员经费中的本专科学生助学金,公用经费中的公务费、业务费、其他费用等开支状况除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算定额和学生人数外,还与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以上这几项应是活动成本,人员经费中的工资则不同,虽然它也包括在“人头经费”中,但就其详细的开支内容来看,它与当年在校学生人数没有密切关系,是学校开办就必须按期开支的约束性成本,这种管理体制和性质是由我国现行的人事制度和工资政策所造成的。由于它一般不受基层管理活动的影响,所以是固定成本。人员经费中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差额补助费等,也都是固定成本。高等学校的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具有同企业一样的性质,在其使用过程中能连续在若干个生产周期内发挥作用,并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其价值随着磨损程度逐渐消耗,并且消耗的价值要求得以充分的补偿。高等学校的这种补偿是靠国家拨款来实现的,它包括在每年的设备购置费和修缮费中,可见高等学校每年的设备购置费和修缮费是为了当年保持学校一定的规模和能力以及发展需要的支出,包括补偿和发展两部分,类似企业中的大修理基金、折旧基金和企业生产发展基金,因此从这点分析,这两项的实标开支作为当年学生的培养成本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解决的办法是实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实行后提取的折旧费和大修理费才近似反映学校当年为培养学生用于固定资产方面的实际耗费,但现行的财务制度是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不实行折旧,因而设备购置费和修缮费也应是固定成本。到此为止,对高等学校的全部成本按其习性做以下划分:
(1)固定成本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设备购置费和修缮费;
(2)活动成本包括:人民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和其他费用等。这里提到的费用只是国家教育投资的一部分,如象离退休人员费用、科研课题费(包括补助费)等未涉及,因为它们与当年学生培养无关,应另法核算。
2.消耗性开支应该成为高等学校成本要素重点
活动成本法将高等学校的人民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其他费用等消耗性开支作为成本要素重点加以核算控制,符合“尽可能节省各项消耗性开支,保证重点开支的需要”的原则。据统计,高等学校以上这几类开支占全部教育事业费的三分之一左右。由于它们都是纯消耗性的费用,因此它们的节约是完全意义上的节约,是应该花大力气管好用好的。值得提到的是高等学校的广大财务工作者一直就比较重视对这类成本的控制,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只是由于没有重视从理论方面去总结,有了好经验,但因为是各自为政,自成体系,自立标准,不能说服人,在推广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现在,活动成本法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3.成本资料可进行校际比较
这是考核高等学校经济效益的指标之一。由于活动成本只将变动成本作为成本要素,故人才单位成本就等于总变动成本除以在校平均学生人数。这样计算排除了由于学校规模、投资、新老等因素不同而造成的成本差别,避免了按照传统方法(全部成本法)计算成本时最使人感到“问题多,而不好解决”的难题,为同类学校之间的成本比较提供了可能。一般地说,在同类学校中消耗性开支具有较大的共性,这部分费用消耗较低的应视为管理控制水平较高。目前各类高等学校消耗性费用存在较大的差异,除了地区、专业的原因外,主要是管理水平差异的反映。今后如果定期进行校际间横向比较,相信定会有成效。
篇4
PER研究的对象是学习物理的过程以及教学活动如何影响该过程,采用科学的方法探测、甄别学生在学习物理课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困难,揭示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动力学过程,评价学习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关于物理学习的认知理论,用于开发新课程、新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研究工具。PER是围绕学生和学习过程进行的,在我国是一个相对陌生的研究领域。由物理学家开拓出来的PER继承了物理学的研究传统与方法,强调观察、数据采集与分析,并重视应用。PER有实验和理论两个研究方向。实验方面的主要工作是采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结合的方法,来测试、记录并了解物理学习过程。定性的实验研究是针对少量典型学生进行,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与跟踪调查,记录物理学习(包括学生的思维)过程。为了实时地了解学生的思维,可采用“边想边说”实验,即要求学生看到教师给定的测试后,不停地用语言表达头脑中的思路,直至给出解答。通过录像、录音等方法记录实验全过程,并予以保存。定量的实验研究主要面向大量学生,使用标准教学测量工具进行各种测试,了解学生整体掌握知识的平均水平,以分析、评价学习效果。现在,PER已获得了大量相关实验数据。400多年前,开普勒基于第谷毕生积累的天文学数据,归纳出了著名的开普勒三定律。今天,PER也在积累着各种关于物理学习的数据,为揭示和控制物理学习过程进行准备。开拓PER的物理学家们明白,如果没有理论研究,PER不过就是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系列反复实验。PER理论研究方面以马里兰大学的Redish,Hammer和Elby等人的工作最为著名,他们研究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先天直觉是什么,学生头脑中的概念是怎样演化的等问题。当然,PER理论还处于起步阶段,它的发展依赖于更多的实验数据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3“物理教育研究”给高等学校物理教学带来的新生机
PER使物理教学理念、教学技术与环境、教学方法、教材等方面获得了许多进步,本文集中介绍物理教学理念、教学技术与环境这两个方面的进展,因为这两个方面国内较少涉及,且与美国差异较大。PER使物理教学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的内容安排等等都必须经过实际教学过程的科学化测试和检验,并以学生的学习收益为最终判断标准。也就是说,衡量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教师讲授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只有被大量教学实验数据验证的、使学生获得更高学习收益的方法才是令人信服的。翻开美国的《物理评论专辑——物理教育研究》、《美国物理杂志》等期刊,可以找到对物理教学的各种测量。例如:通过分析6000名左右学生的学习收益,发现交互式教学方法的效果优于传统的讲授式方法[9];哈佛大学Mazur小组用十年的数据表明,Mazur发明的同伴教学法(PeerInstruction,简称PI)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解决问题[10]。一些测量结果还挑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大多数人看来,掌握知识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学生科学推理能力和知识状况的实际测量表明,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传统教学,对于培养科学推理能力没有帮助[11,12]。对于学生学习收益的测量数据表明,采用传统讲授式方法,学生的学习收益很低[13];有趣的是,测量结果还显示,学生的学习收益和学习困难基本上与任课教师没有关系[13,14]。早在1933年,美国著名教授F.K.Richtmyer写道:“教学,我说,是艺术,而不是科学,……教学绝不能被称为科学[15]”。这仍然是目前很多人对于物理教学的认识。PER使这个观点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被更新了。CarlWieman是美国科学院科学教育委员会主席,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在《知识的诅咒——为什么对于教学的直觉经常失效》一文中写道[16]:“聪明的物理界已经找到了在初始直觉失效的领域取得进展的方法,例如,原子结构的发现。这个方法在于细致地、客观地进行实验测量并利用得到的数据完善我们的认知和直觉。对于物理教学,这意味着要着眼于显示人们是如何学习的数据,着眼于显示学生是怎样学到或学不到物理知识的数据”。物理教学也要从已有的各种数据出发,而不能仅凭直觉。PER将科学理念注入于物理教学之中。PER催生了各种标准教学测试工具的研发。就像可以利用电压表显示电压值一样,教学测量需要测试工具。这些测试工具实际上是针对某一部分物理知识的诊断性测试题目,其功能类似于物理实验中的各种测量设备。美国已经研发出来的测试工具有:FCI(测试牛顿力学概念)、BEMMA(测试电磁学概念)、LCTSR(测试科学推理能力)等等[17]。当然,教学测试工具的有效性也要经过测试才能被认可。FCI刚刚研发出来后,教师们感觉题目设计过于简单,有侮于学生的智商,以致于不乐意使用它。但是,实测结果与教师们的预期并不一致。哈佛大学的测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哈佛大学物理系EricMa-zur教授偶然看到了PER的相关研究,对自己的学生进行了FCI测试,结果是学生们的得分很低,甚至低于期中考试成绩。Mazur教授认为,期中考试比FCI更难、更复杂。惊讶之余,Mazur教授着手改变教学方法,发明了著名的同伴教学法[18]。此后,标准测试工具的开发受到重视。除了测量物理知识的工具外,还有一些工具用于测试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如科罗拉多大学关于学习科学课程的态度测试(CLASS),马里兰大学的物理期望测试(MPEX)等。尽管对于教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等方面还有一些批评意见,但是总体上认可了测量工具在物理教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测量工具的开发,教学测量方法也逐渐定型,如判定教学收益的前测—后测法,统计理论在物理教学研究中的应用等等。Hake提出了一种测量学生学习收益的方法[9]。他利用测试工具,在学习开始前进行测量,称为前测,以了解学习开始前的情况;学习结束后,再次进行测试,称为后测。他定义学习收益g为g=sˉf-sˉiT-sˉi,其中sˉi为班级学生前测平均分,sˉf为后测平均分,T为测试题目的总分。g0.7为高学习收益,0.3g<0.7为中等收益,g<0.3为低收益。将其与统计方法结合,便可以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规范测量。这个方法已经被物理教育界的许多人用来做教学研究。PER的研究结果表明,交互式教学在许多方面都优于传统讲授式教学。为了开展交互式教学,在美国开发出了一种新教学技术——课堂交互反馈系统,也叫做clicker。北美大约有800所大学、百余万学生曾使用clicker在课堂上学习。课堂交互反馈系统利用无线电发射、接收系统以及配套软件,实现了课堂上多个学生与教师间的集体实时互动[19]。课堂上,教师首先设置问题,之后学生通过手持发射器发射答案,教师利用接收器接收来自学生的多路反馈信号(如图2)。经过计算机处理接收信号后,全体学生的结果被实时地显示在教室的大屏幕上,同时每个学生的反馈信息均被记录下来,逐节课积累后,形成各个学生的电子学习档案。该教学技术不仅支持了大班互动教学,而且还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材的改革,目前,课堂交互反馈系统中的题目已经出现在了美国大学物理教材中,供教师和学生使用[20]。交互式教学的实施还导致了教室布局的变化,以讲台为焦点的传统教室布局被更改,代之以圆桌为主体,集讲授、课堂演示和学生小组学习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室。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物理课教室布局如图3所示[21]。目前,麻省理工学院的TEAL教室,俄亥俄州立大学的PALET教室等均采用了类似的教室布局。此外,在美国还开发出了物理工作室、网络作业系统、三维立体演示等方面的教学技术。
篇5
2.重科研轻教学
在教学和科研之间也存在厚此薄彼的现象。根据洪堡的理念,现代的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和”,教学与研究同时在大学内进行,二者合一,而且学术自由,大学完全以知识及学术为最终的目的,而非实务的人才培育。教学与科研应该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但是实际落实在具体的高校和教师身上,二者之间是会产生矛盾和冲突的。就高校整体而言,自1999年高校扩招开始,我国高校已不具备洪堡时代大学所具有的的特点:学生少,素质好,师资雄厚,经费充足,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还不是很密切。现代大学学生人数庞大,且质量参差不齐,师资有限,经费紧张。就同一教师而言,时间、精力有限,如果学校过于强调科研,教师就不免顾此失彼,权衡利弊二者取其一。因此,归根结底,目前高校的职称评价机制还有很多问题。主要依赖于一些可以量化的硬性指标,使得“重科研”开始在教师中形成一种风气。高校应该搞科研,但对教师应该因人而异,以教学为主或者以科研为主,由教师自主选择,也可教学、科研轮流进行,使教师不至于两端分化,二者脱节。
二、以制度改革为角度的解决办法
1.导师制度与激励制度
对于生师比过高而言,既然短期内不可能大面积缩小招生数量,那么只能从制度建设入手,更好地进行管理。首先,建立导师制可以有效的缓和学生学习上无从下手的状态,导师制的好处在于,导师是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辅导员以外接触较为频繁的对象之一,导师在教学内容和研究方向上又与学生的专业知识一致,熟悉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这是导师区别于其他教师的特点。并且导师与学生的比例设置要合理,指导的好坏也要与其教师评价,职称评定,奖励等挂钩,以激发指导教师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其次要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管理学中激励的原理来自于利益者对超额利益的追求,那么教师也有对超额利益的需求。在这一点上,改革教师的绩效工资考核,把教师的工作数量和质量直接与其收入和晋升挂钩,注重教学质量,从而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2.改良学分制
采取淘汰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保持一定的学习压力,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其得过且过的状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到主动出击;考教分离,把教学和考试分开,任课老师不参与所任课程的期末考试,建立一套包括试题库,自动命题,阅卷,评分成绩管理的考核管理系统,并且实时更新题库,从而杜绝学生在评教上作假或威胁教师;实行真正的选课制,这一点主要是对教师而言,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真正的学分制给学生以充分选择的权力,教师教学的实力在上一级的学生中口口相传,从而为下一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信息,教学能力强的教师被选择的机会多,教学差的教师没有人选,无疑会给教师增加压力和动力,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3.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教师评价中教学质量占得比例少原因在高校行政化上,把高校作为完全的行政机关来管理,套用行政管理模式的各种硬性指标体系,忽视了高校作为学术机构的特殊性,其实质是行政权力对学术事物的过度干涉。因此,去行政化就成为了近年十分热门的话题,教授治校被越来越多的提起,这是改革的一个方面。然而不管是行政化管理还是教授治校,更需要改的是评价主体系统,首先应设置第三方评价,仅由校方或学生主体太过单一并且无约束,设立第三方评价机构独立于学校之外,进行监督,更能保证评价的公平。其次是增加学者在评价中的话语权,保证他们的意见在最终评价中的分量。再次还应该完善评价后反馈体系,评价完成后应有相应的调整手段,比如发现某教师评价结果为不适合教授这门课程怎么办,是否可以给予其进修机会,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考核,如有提高则继续教授课程,如果还是不合适,则考虑转岗,所以还应设置教师流动的上下口和合理的培训制度,对于不适合这个位置的教师,是否考虑调去行政,对于骨干教师特别是青年骨干给予进修提高的机会,这对于防止人才流失也是十分有利的方法。
4.改革职称评价制度
主要是改革评价制度中科研大于教学的倾向,可以将教师分为科研型和教学型,由教师自己选择,在完成基本工作的前提下,对不同类型,不同工作重心的教师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在这里可借鉴英国的作法,擅长教学的评高级讲师,擅长科研的评副教授,虽然称号不同,但二者属同一级别。
篇6
2.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过程具有互动性。
高校内部行政管理就是要调节高校人际关系因素的相互作用,把他们纳入教育所指引的轨道。在高校的人际关系因素中,管理者不仅实施管理,而且要接受来自教师、职工和学生的建议和监督。职工和学生不仅是消极被动地接受管理者的管理,而且还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管理,共同实现高校的办学目的。因此,高校的管理过程,并不是一个单向过程,而是管理者、教师、职工和学生四者之间的互动过程。
3.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绩效具有难评估性。
[2]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结果的绩效考评相较于对教师的劳动结果的考评更为复杂性,不好操作。教师的绩效评估基本可以用两大维度加以测定,一是教学,即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数量与质量;二是研究,教师获得的研究项目或完成的研究成果。对这两者的评估都可以有比较硬性的指标,较具操作性。而对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绩效的评估从结果或行为的角度均很难做到统一的标准,难以评定,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好的绩效评估办法。
二、当前高校内部行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机构庞大,“官本位”思想浓厚。
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大多是沿用科层制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者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势必会导致行政管理权力的泛化,造成对学术事务过多的干涉,产生许多不良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高校的机构设置中,基本上是按照地方政府的模式设置的,如:校办、人事处、财务处、后勤处等,机构庞大,“官本位”思想浓重;二是行政管理的范围较广,多数高校内部行政管理几乎统揽了从招生到分配,从专业设置到学科规划,从人员录用到职称评定、经费分配等所有的事务;三是行政管理人员的地位过高,由于学术机构的成员大多由校长(院长)、处长或系主任等有行政职务的人员组成,致使行政管理人员的地位往往高于学术权威,学术管理权力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出现大学教授争当行政职务的现象。
2.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机制不够和谐,管理理念落后。当前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一般采用校、院(系)两级管理层次,也有部分高校是校、院、所三级管理层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重机构、重权力、重章法而不重视人,是这种管理机制中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这种管理机制强调制定完善、严密的规章制度。高校行政组织通过等级结构进行控制、权力分层、职位分等、层层节制、环环相扣,使所有个人都统一在一个法则系统之内,保证组织的政令通行,这是科层建制的优越之处。但是,这种机制在管理实践中更多地倾向于刚性管理,而将柔性管理置于一边,限制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人变得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成了一个机械的文件执行者,成了文件的奴隶。这种管理机制导致管理层级偏多、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效率低下。
3.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在制约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效率的因素中,人的因素,即高校行政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是最主要的因素。近年来,各高校都比较重视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吸纳了一批受过行政管理高等教育的人才。高校行政管理干部也积极适应变革时代的要求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注重将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运用到管理工作实际中,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观。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比如,高校长期存在着轻视行政管理工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待遇普遍偏低等现象),目前,高校行政管理队伍建设方面总体还是比较滞后,管理者整体素质相对偏低,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普遍偏低,管理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高校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4.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权力与学术权力矛盾失衡,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职能界限模糊。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并行,组成高校特有的权利系统,两者既相互依存又互相排斥。两者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的众多干预,建立以行政权力为中心的决策管理模式,排斥学术权力对学术事务的决策;学术权力对行政事务过分介入,建立以学术权力为中心的决策管理模式,影响行政机构和行政人员按照规章制度高效处理问题能力。目前,多数高校执行的是行政、学术权力并行的整合管理模式。高校内部以行政权力的管理为主,以学术权力的管理为辅,学术权力的作用微乎其微。从多数高校设置的学术性质的机构与委员会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界限是非常模糊的。在实际工作中,学术性机构和学术性委员会经常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
5.高校行政管理人员法律意识较弱,依法治校观念不强。
目前,高校一些行政管理人员依然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以行政手段行使行政管理职责的方法,在思想观念上不认同依法治校的观念,没有形成用法律来解决学校行政纠纷的观念和习惯,因此就导致出现了行政行为违法的现象。[4]同时,有些高校校纪校规缺乏合理性。目前,各个学校都有制定本校的校规校纪的权力,但是由于学校的某些规章和规定还不健全和完善,甚至有的校规会出现与法律抵触的现象,学校的校规规定内容超出了法律所授权的内容。还有,高校普遍缺少一个法律服务部门,在社会中存在着如调解委员会、救助中心、律师事务所这样的机构来解决纠纷,维护个人利益;但是,在高校中,我们却很少设立这样的机构,使有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救助。
6.行政管理信息化技术推进速度慢,行政效率低下。
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仍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人工或半自动化的工作方式,其信息化的水平处于初级阶段,高校办公自动化建设推进缓慢,甚至在推进过程中出现停顿和搁浅现象。高校部门之间条块分割,资源不能实现校内共享,各个部门办公软件相对独立,相互之间缺乏统筹安排,信息交流不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三、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内部行政管理改革举措
1.精简机构,加强管理监督。
首先,应对学校的行政机构进行调整,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改革,对于人员冗多的部门进行合并精简,减少管理的层次。与此同时,向院(系)放权,明确校、院、系的工作重心,强调校对各(院、系)的宏观指导,改变过程管理为目标管理。适当提高院(系)自和运作灵活性,充分发挥基层管理的最大功效。其次,加强行政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强化对权力运行过程和结果的全程监督。重视校内纪检监察、工会、教代会等传统部门的建设和工作发展,充分运用现代网络的快捷与透明,深系基层群众,通过如实反映行政权力运行走向,及时纠正行政权力产生的不良后果。2.转变观念,革新管理模式。首先,改变管理理念,让行政管理人员明确他们的存在是因为有教师和学生,全体师生是他们的“上帝”。行政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淡化“管”的思想,摆脱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思想,强化服务至上的观念。改变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当中,把为师生服务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师生的工作、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为相关合作者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服务。[5]其次革新行政管理模式,将学校行政组织结构扁平化、弹性化、多元化。扁平化可以减少学校行政组织的层次,使决策部门尽量接近教职工和学生,直接为他们服务。弹性化可有效提高行政部门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从而更好地处理突发事件,完成特定的服务目标。多元化比较有助于不同基本价值观念和不同的组织追求之间的矛盾的妥协。高校的结构越是多元化,其调和矛盾的能力就越强。3.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专业管理。首先,要强化行政管理人员的敬业精神,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行政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提高自身的政策水平,而且要善于结合学校和本岗位的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树立起无怨无悔、敬业乐业、孜孜以求、甘于奉献的精神,投入感情,投入精力,方能有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其次,大力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特别是经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逐步推进高校内部行政管理的职业化、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同时,注意优化管理队伍结构,增加懂法、懂经济的人才比重,使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第三,加强管理队伍培训,高校应为行政管理人员做好培训规划,确定管理人员的培训目标,选择合理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定期进行管理业务方面的岗位培训和技能培训,采取不定期的专家讲授、学校内部各部门间优秀管理经验学习交流、到兄弟院校观摩学习等方法,使行政管理人员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而且在个人素质、服务意识、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4.强化学术权威,实现专家治学。
首先,要强化学术权威,高校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以规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行使范围和运作机制,要让行政权力不再主导重大学术事务,行政权力要将学术事务决策权归还给学术组织。为此,高校要建立健全各级学术组织,并真正赋予其决策职能,选拔学术上有造诣、有责任心的教授充实到各种委员会中来,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其次,高校学术组织的构成需进一步优化,在高校学术组织中,“双肩挑”干部,其角色期望中的行政管理意识可能会影响委员会在学术管理中发挥民主管理职能。对此,我们应该淡化学术组织的行政色彩,体现行政和学术分工的原则,学术组织的成员应以学术人员特别是学术带头人为主,除了适当考虑学科的覆盖面以外,不应过多地为“双肩挑”人员预留席位,学校领导应不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第三,借鉴国外高校行政管理的经验,高校应成立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学校治理委员会,一般学术建设方面的事务应交由学校治理委员会处理、决定,如教师职称评聘、项目评审、学科建设等,学校行政领导不予干预。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亦应广泛听取学校治理委员会的意见,并经由学校治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学校行政主管领导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学校未来发展战略与目标的制定上,为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和服务,两者互不干涉,又互为补充,实现专家治学。
5.提高法律意识,实施法制管理。
首先,要坚持法制管理,要求高校内部行政管理部门自觉遵守《宪法》、《高等教育法》等一切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从严;要求高校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协同处理学校内部行政管理的各种法律问题;要求提高管理者的法律意识及法制理念,自觉地用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在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师生员工,尊重他们的权利;有效推进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文明校园建设。其次,要倡导道德管理,要求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来约束每一个高校人的行为,善于把传承“师道尊严”的理念与创新培育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有机结合起来,使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伦理化、精神化和道德化;要求在广大师生中倡导“自治和自律”的道德观念,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个人的道德感和社会的责任感,努力做到慎独自律、爱岗敬业。
6.实行电子行政,提升信息化管理。
首先,要进一步推动高校行政工作电子化、信息化建设,把现代网络技术充分应用到高校各项管理工作中,改变单纯通过文件形式的政务处理方式为现代网络技术处理方式,积极推行信息化管理,以网络充当信息载体和传递管道,加强学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其次,要开展信息化管理“一站式”服务,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各部门应用系统的信息交换和互联互通,打破时空、地域局限,及时收发、处理、和传递信息,保证信息畅通,以实现高效、有权威的学校信息服务。同时,建设一个跨部门、基础性、公益性的数据信息库和办公信息资源库,可以避免数据收集的重复,减轻工作负担,提高行政管理效能,以实现高校行政管理工作高效、有序、有力的开展。第三,要建立信息管理安全体系,维护信息安全,为了更加有效和及时地应对信息安全问题,高校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完整、规范以及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认真地监督实施。除此之外,高校应配备专业人才负责信息安全维护问题。7.加强绩效管理,促进行政管理科学化。[6]首先,要逐步建立健全科学而人性化的行政管理人员考核测评体系。在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要善于把战略目标与行政管理人员个人的发展目标有机衔接起来,帮助他们准确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工作的不足,找到发展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更加有效地工作,达到开发行政管理人员潜能和提高绩效的目的。绩效管理,减少内耗,建立共同努力的合作团队,形成和谐进取的氛围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其次,要确立评价管理方法和标准,注重评估指标在反映行政人员职业身份特点等方面的信度和效度,真正做到在确保行政人员处于竞争环境的同时,保障其合法权益。行政人员的岗位职责与绩效计划尽可能地量化,减少绩效核算中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通过绩效管理,达到优化考评指标体系,从而促进高校行政管理科学化。第三,尽量采用全方位考核方法,广泛听取和吸纳有关方面的意见,注意与行政人员的沟通对话,力求考评结果的公正与公平,进而达到改进工作、提高整体绩效和全面调动工作主动性的目的。
篇7
一、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控制,我国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一直作为“副科”可有可无地存在,担任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教师也大多数是“兼职”,并不是经过专业艺术训练和理论学习的专业艺术教师,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只是以简单的摹写或自由发挥来应付儿童对艺术的本性渴求,更谈不上系统的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等学习。此外,大多数中小学校艺术课的课时很少,经费严重不足,许多学校每周只有一到二节甚至干脆砍掉艺术课。
高等教育中的艺术普及教育又怎样呢?事实上,刚入学的大学生对艺术史和美学理论知之甚少,对于高雅艺术普遍兴趣不高,甚至于不知如何欣赏,学校也将重点集中在科技教育各课程的教学上,忽视或轻视人文素质教育,“人为地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文理分家,这势必严重地妨碍、制约、损害、摧残乃至扼杀人的本性、人的创造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极不有利于贯彻中央《决定》的精神”。众所周知,这种文理分裂,会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严重失衡,最终如同自然生态一样,失衡会使各个物种急剧退化甚至于导致生物链的断裂,教育的失衡就会导致各学科之间丧失多元化之间的相互支持。
随着我国加入了WTO,中国已进入了世界一体化竞争当中,实际上,经济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与世界先进的教育体制接轨,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科学实践当中缺乏冲动性的创造能力、外向性的表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协调能力。究其深层面的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对于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而艺术教育又是人文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我国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就在《论大学教育》的演讲中指出:“所谓‘人’,就是对于世界社会有他自己的认识、看法,对已往及现在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文学、美术、音乐等都能欣赏,具备这些条件者就是一个‘人”’。众所周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不仅是位杰出的艺术家,而且还是想像力、创造力极为丰富的科学家,他承认是艺术为其科学创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现代人也普遍意识到“艺术活动通过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既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热情,也能有效地诱发人的创造性”。“艺术活动所积淀于人们心中的艺术修养和正在进行的艺术活动,则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为人们灵感的产生提供契机和准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多次著文阐述科学与美的相互关系,他说。在分子等微观世界里,分子结构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排列构成的,科学与美密不可分。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文素质教育的倡导者杨叔子先生也多次呼吁,科技教育必须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科技创新人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则利,相离则弊”。
二、将艺术普教以学科为基础纳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提高艺术素养,开拓人文思想领域,由此担负起艺术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格局中重任,这一教育理念已得到有关教育专家的共识,目前,众多高等院校也已逐渐开设艺术教育课程,但由于没有先前经验作参考,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就实施这一教育理念的最终效果而言,收效甚微。总结起来原因有二:一、学生自身基础薄弱;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之中坚的艺术普教,注定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因此,它既不同于一般艺术院校的纯技法教学,又不同于抽象的美学理论训练,由于本身既是感性的又是精神的东西,其性质规定了对于它的学习必须经过感性的理性认识,方能登堂入室。可以设想,如果用数学的教学方法去教艺术课程,从理论到教条,弄不好就会把一种丰富多彩、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变成干巴巴的东西,但又不能用教化学的教学方法去具体对待艺术课程,弄不好又会走入纯技法训练的死胡同,最终落得空有技法而无思想的“匠人”。因此,在这一新的学科领域的拓展中,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明确确立艺术教育的教育目的。艺术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可以培养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终生受益,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视觉文化意识,使能更充分地体验周围文化世界的多样性,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能够将艺术与历史、文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础辐射其他学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第二,整合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由于当代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大多并未具备多少艺术素养,基础相当薄弱,另一方面,目前高等院校普遍课程任务比较重,不可能让出太多的课时给艺术教育课程,因此,必须整合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使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效益地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一般情况下,艺术教育的课程包括艺术史、艺术欣赏与评论、美学理论、艺术实践与创作等四大部分,为了适应高等院校艺术普教的需求,可以适当调整其课程结构,使艺术教育的四大组成部分有机整合,合理分配至大学四个学年当中。大学一、二年级可侧重于艺术实践和艺术欣赏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之初,从艺术的感性认识人手,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大学三、四年级可侧重于美学理论与艺术评论的课程教学,使学生能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的高度,并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艺术史的课程教学可作为艺术普教的重点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期间。
第三,融合多学科,促进学科之间相互交流。艺术教育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如果说在艺术史的教学中撇开历史背景、宗教特征、审美心理等不谈,只是就艺术特征而讲解艺术发展史的话,那么课堂教学肯定了无生趣,学生也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所以艺术教育要用跨学科的方法来传授知识,这样,可以把关于艺术作品以及关于政治、宗教、哲学、经济学等知识和社会结构结合起来。例如研究中国山水画的兴起不单单只是研究山水画的绘画风格,还要深入了解魏晋“玄学”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以及士大夫个性情趣的审美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特征等等,研究达芬奇的《最后晚餐》、《蒙娜丽莎》不单单是研究作品的视觉风格,这些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生活和时代,那是个发现和科学的时代,是探索空间观点的时代。画家在揭示直线透视系统的同时,也探索了空间。
所以对于艺术教育的教师而言,不仅仅要吸取文学、艺术、音乐、社会历史等知识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而且还要用社会学科的教育去传授学生研究、思维和决策的技巧。
第四,组织编写一套适合高等院校艺术普教的教材。组织编写一套教学内容上适合于当前高等院校的艺术普教的艺术教材对实施艺术普及教育理念非常重要,就目前已经出版的艺术普教的教材来说,一是不够系统,只局限于艺术史、绘画欣赏等部分,并且不能很好地融合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等学科,对于艺术知识的介绍只能限于粗略、简化而已。二是内容上过于专业化,只是将艺术院校专业教材的内容加以删节、缩略,教材的文字语言过于专业,不够通俗易懂,如此教材会大大降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对其阅读兴趣。如果把艺术史、作品欣赏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用故事情节串连在一起,肯定会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参与。三是过于注重艺术发展的连续性、时代性,忽略了不同艺术之间的比较性。例如大多数艺术史教材都是按时代顺序来叙述,这种形式的优点是保证了时代的连续性,但其缺点是没有注意到艺术之间的比较,无意间就削弱了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的培养。
第五,探索形式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艺术教育在自身特点上不同于其他教育课程,它的教学载体丰富多样,不仅有文字的,还有视觉的、听觉的;不仅有具象的,还有抽象的;不仅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有实践技法知识的传授;不仅可在课堂进行教学,也可走出户外,深入生活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只采用传统的口授教学方法,还应结合技法做示范教学、电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艺术教师应在教学软件的制作上下功夫,结合课程的需求设计出生动有趣的课程方案,引导学生对艺术课程教学的参与热情和互动热情。
篇8
(二)重视给学生管理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美国十分重视为大学生管理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在:美国的各大高等学院每天都有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会,对于一些网上和广告栏里的信息学生也可以很轻松的得到,目的是要他们每天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参加不同的活动,而且,在美国的各大高等学校都建有学生学术活动中心,而在活动中心里,一般都有集休息、学习和娱乐为一体的设施,并且功能齐全,这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从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对于美国式的高等学校大学生管理而言,中国式的大学生管理在那现阶段已经做出了一些改变,网络信息化覆盖面越来越广,各式各样的活动中心也在逐步建立,但是相对于美国而言,中国的高等学校的物质条件还差的很远。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转变因素
(一)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的新变化
在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中,家长式的管理往往深入人心,管理者不论学生是否愿意,总是一意孤行的为学生安排好一切,在这样安排的过程中,管理者没有真正的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进行思考,不了解除了知识上的灌输,刚刚步入成年的大学生更加需要被关注的是生活和思想的上的事情,所以,国家在管理政策上要求与人为本,而教育上也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时,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相处,真正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帮助学生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以此为工作中心的大学生管理工作正是现在大学生管理工作者面临的第一个转变因素。
(二)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明显
目前,90后学生开始步入高等校园,与之前80后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的行为有很明确的目的性,为此他们努力地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素质,与之相对应的,在中国高等院校传统的家长式管理中,管理者对于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完全是一种单向意愿式的管理,学生在管理制实施的政策前并没有真正的自,但是针对当代的90后大学生的管理就不能一概而论了,首要的他们对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已经不在安于仅仅是听从者而没有话语权这么简单了,他们有着明确的要求,就是管理者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下,以前单向发言的管理者就不得不转变之前传统的管理方式,以平等的姿势与其相处并且正确的规范和引导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这样才能做到以缩短管理对象和管理者目标之间的差距,最终达到对于高校大学生的管理工作继续良性发展下去的目标。
三、对于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注重双向沟通而非单一式沟通
笔者认为,想要做好大学生的管理工作首先师生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这个前提下,进行大学生管理的管理者才能拥有一定的号召力并且与学生之间沟通的阻力和难度也会相对减少和降低,在相互尊重的环境下,学生不但可以感受到自身人格的尊严,还可以对管理者产生朋友家人般的信赖感,这样,学生就很有可能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主动找管理者进行沟通,并且接受管理者为其排忧解难,最终建立稳定的心理系统和正确的思维模式。
篇9
一、大学创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大学创业文化建设在我国初露端倪。很多高校都将创业教育融入就业指导课程,做了不少探索,但总体上看,我国高等学校的创业文化建设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四个缺乏。第一是缺乏认识。当前,很多高校老师对创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讲授专业课程才是最重要的,学生也该把主要精力放到专业课的学习上,认为创业是学生毕业后才考虑的事情。部分老师对大学创业文化建设不置可否。还有一些老师虽然认识到了创业的重要意义,由于缺少实际创业体验,对创业文化建设的办法不多,积极性不高。第二是缺乏制度。当前多数高校关于创业文化建设的制度几乎空白,创业文化建设负责部门,主要内容,建立什么样的长效机制等都缺乏明确规定。第三是缺乏师资。我国大部分高校很难从社会其他行业聘请到行业精英到高校任教,高校老师也很难投入大量精力深入行业获取实际经历和体验。尤其缺少通晓理论、善于实践的创业导师。第四是缺乏载体。当前,我国能够创办高水平创业园的大学较少,而以实践为典型特征的体验式教育是开展创业教育的最佳方式,缺少了实践载体,创业文化建设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对绝大多数高校而言,缺少创业实践载体是面临的最大难题。
二、加强大学创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一,创业思想进校园。高校首先应注重舆论宣传,利用校园网、广播、宣传栏、校报校刊等把政府对创业的鼓励扶持政策引入校园,把具有典型代表的创业成功案例引入校园,把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引入校园;同时,广泛挖掘校友资源,把一些创业成功人士请进校园,利用报告会、大讲堂、座谈会、创业大赛等形式,以推进原有校园创业文化与社会创业文化的融合,让内涵更加丰富的创业文化在大学这块沃土上不断茁壮成长。第二,创业知识进教材。创业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创新活动,实践性强,需要运用很多不同学科的知识。学校应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编写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指定阅读书目,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理论知识体系,为大学创业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第三,创业教育进课堂。很多高校都将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组建创业导师队伍,为学生介绍创业案例,分析创业环境,评估创业项目等。引导教师在授课和实习实训过程中渗透创业思想,启发学生结合专业搞创业。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召开创业主题班会、讨论会、创业竞赛、到企业参观学习等形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第四,创业导师进团队。学生在开展创业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组建一个团队,集合团队的智慧来发现机会、调查分析,评估项目,书写创业项目计划书,组织人、财、物等孵化项目。在以上诸环节中,学生会遇到很多很棘手的困难,容易动摇信心。此时如果有创业导师加入学生创业团队,与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寻求解决办法,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创业项目的可行性,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与创业导师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学到一些新的东西。第五,创业实践进社会。大学生创业不能在大学校园里闭门造车,应基于社会需求创业,深入行业企业,深入市场,通过大学和社会两个平台的对撞激发创业火花,选定创业方向。学校也应采取措施,挑选有前景的创业项目帮助孵化,让创业项目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通过这种扩大效应和示范效应,不断增强大学创业文化对社会创业文化的影响。
作者:苗祥坤 崔师锐 单位: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篇10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是教育成本核算的前提。相对于其他物质生产部门来说,高校是比较特殊的生产部门,其产出对象为学生,因此对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教育的结果是高校学生知识的增加和技能的提高,学生是教育成本投入的对象和载体,因此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应该为学生;第二种观点则认为,从高校的功能来看,它是一个提供教育服务、培养学生的机构,学生为其接受的教育服务缴纳一定的费用,学生实质上是教育服务的受体,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才是教育产品,因此将高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作为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针对第一种观点,本文认为如果以学生为成本核算对象,会存在教育投入效益滞后性问题,即高校教育资源的投入与学生质量的提高无法形成时间上的配比一致性。一般来说,学生毕业后的第10-15年教育的投资收益才可能达到最高值。因此,如果以学生为教育成本核算对象,其收益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基于此,本文以高校所提供的教育服务作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并且根据对高校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学生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成本的不同,将成本核算对象细化为对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的学生所提供的教育服务。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范围的明确1.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一般范围。按照《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中的规定,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由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和固定资产折旧四部分组成。其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表1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一般范围2.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范围的特殊问题(1)科研支出是否计入高校教育成本。对于科研支出是否计入以及如何计入高校教育成本的问题,学术界尚无定论。为了方便核算,本文统一按照《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中第三十条的规定来进行处理,即将科研费用的30%计入成本。对于能够计入具体成本项目的,可在具体项目中直接核减;对于无法直接计入具体成本项目的,按照科研费用占学校教育总支出比例的70%对教育培养成本各项支出进行核减。(2)不计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支出:后勤服务相关费用,校办产业费用,离退休人员费用,捐赠、赔偿以及与高等教育无关的附属单位支出费用。高校后勤部门所提供的服务与教育没有直接关系,且现阶段很多高校的后勤工作已经实现社会化,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许多高校的校办产业已完全按照企业模式运作经营,其实质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独立核算实体,其成本支出与高校教育质量提高无直接关系,因此不将其纳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范畴;目前我国高校离退休员工的经费支出主要由财政拨款承担,部分由高校自主承担,但其与高校教育成本无直接关系。因此,以上五项重大支出不应计入高校教育成本。(3)奖助学金纳入教育成本核算范畴。随着国家对高校学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增加,国家财政拨款的相当一部分归入到学生的奖助学金系统中。奖助学金的成本成为高校教育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认为在教育成本核算中应将其全部计入教育成本。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1)折旧范围。计入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范围内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应为与教育服务相关的在用固定资产的折旧额,应将后勤部门、校办产业等与教学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剔除后,再计提折旧。与教育服务相关且需计提折旧的高校固定资产主要有四类,即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其他设备。(2)折旧方法。新制度提出高校固定资产一般应当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按月计提折旧。按照应计提的折旧金额,借记“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为了统一计提方法,本文采用年限平均法对高校固定资产计提折旧。(3)折旧年限。新制度没有统一规定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但规定了图书、档案不计提折旧。因此,本文参照国家发改委200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中对各类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规定执行。
(三)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目前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统计分析法、会计核算法、会计调整法。本文选择会计核算法对高等学校教育成本进行核算。会计核算法是按照新制度的要求,结合高等学校的特点,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计算出教育成本信息的一套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在此方法下高校在进行教育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应遵循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以“事业支出明细”和固定资产的相关会计核算科目为基础,首先确定计入高校教育成本的支出范围与项目,然后设置成本核算账户和相应会计科目,连续而完整地对高校教育成本进行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为高校的教育成本核算提供支持。
(四)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根据高校教育成本的特点以及前文对核算范围和方法的界定,除使用新制度中已有的“预付账款”、“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外,考虑到成本核算科目设置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在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科目体系中,本文还设置了“教育成本”和“间接成本”两个一级科目和其下设的明细科目。各科目的具体核算内容如下:1.“教育成本”科目。该科目是教育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主要用于核算高校提供的全部教育服务的成本。其可按不同的教育成本核算对象(如某学院、某专业等)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在二级科目下按照教育成本核算对象设置人员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公用费用和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四个三级明细科目。支出发生时,借方登记教育成本的直接支出加上由“间接成本”科目转入至本科目的间接支出,贷方登记本期应结转的教育成本。2.“间接成本”科目。本科目核算高等学校提供教育服务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该科目的明细科目设置参照“教育成本”科目设置。该科目主要用于核算通过预付账款科目转入的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所产生的成本。支出发生时,借方登记以上相关间接成本,贷方登记本期应转出至“教育成本”科目的金额,因此至会计期末该账户余额应该为零。3.“预付账款”。本科目核算高校购买商品和服务时预付的款项和未转入固定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的资本性支出,如零星的维修费用。这类支出的受益期限实际上跨越了几个会计期间,需要通过本科目进行核算。本科目借方登记高校预付的各项支出,贷方登记摊销的各项支出,借方余额反映高校尚未摊销的支出。4.“固定资产”科目。本科目用于核算高校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该账户下可按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类别分别设置二级、三级明细科目。借方登记本期新增固定资产,贷方登记本期应减少固定资产,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当期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5.“累计折旧”科目。本科目核算固定资产计提的累计折旧。该账户下仍可按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和类别分别设置二级、三级明细科目。借方登记转出的折旧额,贷方登记当期计提的折旧额,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固定资产的累计计提折旧额。6.“在建工程”科目。本科目核算在建的尚未转入验完工的各项基本建设支出。该账户按照建设项目设置明细账,期末借方余额反映当期尚未完成的基本建设支出金额。
(五)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具体流程。1.收集、整理相关资料。高校在进行教育成本核算之前应将教育成本核算所需的相关资料收集并整理好。相关资料主要来自于学校财务部门日常核算中所产生的财务数据,主要包括:(1)支出明细表。高校的支出明细表主要有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以及资本性支出四大明细项目。在这四个支出项目下又分别设有三级明细项目:人员支出包括支付给教学科研人员、行政后勤人员的基本工资和津贴补助等;公用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包括表1已列示的各项费用;资本性支出包括房屋和建筑物的购建支出、设备购置支出和大型修缮支出等。(2)非财务资料。其主要指从设备、基建、人事、教务等部门获得的相关资料,主要有固定资产的相关明细资料、高校教职工和学生的基数表等。2.归集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项目。根据前文的研究说明,本文对高校事业支出明细表中应计入高校教育成本的支出项目和计入比例进行说明,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对于人员支出、公用支出以及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分别按照上表中的比例计入高校教育成本。而对于高校支出明细表中的资本性支出这一项目,应先将其转入“在建工程”、“固定资产”账户,然后视固定资产是否与教学相关而定,对其计提折旧后将折旧费用计入高校教育成本中。3.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分配教育成本。高校可按照学校、学科、学院、专业四个层次来设计成本计算单,进行教育成本核算。为核算全校一年的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成本,可以开设全校教育成本计算单,如表3所示:在核算各层次(学科、学院、专业)一年的教育总成本和标准学生的生均教育成本时,若某些费用是为了某一个学科、学院或专业培养学生而发生的,则直接计入该学科、学院或专业的教育成本中;如果某些费用是为了几个学科、学院或专业培养学生而发生的,则需将该项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后计入各学科、学院或专业的教育成本中,可以开设成本项目归集分配表和各层次教育成本计算单(见表4和表5)。表4成本项目分配表表5各层次教育成本计算单4.编制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分录第一,人员费用、公共费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的总账和明细账核算。对于这三项教育成本费用中的直接成本,可将表4和表5中相关的直接成本计入“教育成本”总账和明细账,做以下分录:借:教育成本———全校总成本———人员费用/公共费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贷:教育事业支出对于间接成本,在相关的支出发生时或归集成本项目时先计入“间接成本”账户,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后计入“教育成本”的总账和明细账。可做如下分录:借:间接成本贷:教育事业支出(按支出的明细项目)借:教育成本———某学科/某学院/某专业———人员费用/公共费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贷:间接成本第二,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相关核算。在核算高校教育成本时,应将教育事业支出中有关的资本性支出和“在建工程”账户中已办理完竣工验收的基建支出转入“固定资产”账户,并计入相应的明细账。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借:固定资产贷:教育事业支出———固定资产购置在建工程对属于直接成本的固定资产折旧,其折旧费计入教育成本科目核算;属于间接成本的折旧费,先将其计入“间接成本”科目,再将折旧与其他间接成本按照适当分配标准计入教育成本科目核算。编制如下的会计分录:借:教育成本———某学科/某学院/某专业———人员费用/公共费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贷:累计折旧或借:间接成本贷:累计折旧借:教育成本———某学科/某学院/某专业———人员费用/公共费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贷:间接成本5.确定标准学生人数,计算生均教育成本。高校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成本是有差异的,因此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不能简单地按照学生平均人数对成本费用进行分配。按照国家发改委200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教育培养成本监审办法(试行)》的规定,在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时应将各层次的学生人数按一定的折合系数折算成标准学生人数.折算系数表如表6所示:标准学生人数=本科生和专科生人数×1+硕士生人数×1.5+博士生人数×2+留学生人数×36.编制高校教育成本报表。高等学校应以报表的形式对外披露教育成本信息。
篇11
(一)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聋校语文教学效率不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不足是当前聋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本课题从聋生书面语言发展形成机制及培养对策方面开展研究,因此,对于促进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提高聋校语文教学质量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二)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语言学界和教育界关于正常人书面语言发展的研究及成果较为丰富,但在聋人书面语言发展机制及书面语言发展培养对策方面,有深度、有创见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填补了语言学和语言教育学在特殊人群语言发展研究方面的空白,而且还将为聋人教育和聋人书面语言发展与培养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三)开展本课题研究,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聋生学习语言的最大目的是能与人(更多的是健听人)交往、交谈,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只有培养和提高聋生的书面语言发展水平,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因此,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帮助聋生融入主流社会,全面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意义重大。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为把握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我们查阅了2000年至今公开出版发行的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两家特殊教育理论刊物(《中国特殊教育》、《现代特殊教育》),翻阅了特殊教育的相关文献,并通过进行了网络搜寻,在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我们发现:(1)研究者普遍认为,聋生语言水平的提高,关键在聋生书面语言发展的培养上。(2)对聋生书面语言发展培养方面的研究集中在:①聋生掌握书面语言的情况。大量文章主要是罗列聋生在掌握书面语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做一些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②对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调查研究。如阅读能力、书写能力的调查,总体反映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低下,大部分学生九年级毕业时阅读普通报刊还比较困难,写出的句子语法错误很多等。③对提高聋人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教学法的争论与探讨。研究者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教学方法的争论与探讨上,对研究过程的更多关注导致了对研究目的的弱视。④对聋人书面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重提书面语教学法,呼吁直接用书面语教学法来培养聋生的书面语言能力。综观这些研究,大多数研究还停留在教学实践层面的经验描述上,总的来说比较浅层、零碎和粗糙,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撑,缺少对聋人书面语言发展不足原因的机理性的本质分析和系统研究,因而难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聋人书面语言发展问题作出深刻的思考和回答。
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思维与语言》一书中论及关于思维和语言的发展理论时,强调了两种关系:①语言与思维发展的相互关系。语言和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和表现形式,但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词义”和“言语思维”是维果茨基用以表述和分析二者关系的基本概念。维果茨基认为,词义是一种言语思维现象。一方面,言语借助于概括(思维)实现对客观现实本质的反映;另一方面,思维借助于词义来进行,是在言语中实现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儿童的言语和思维的发展经历着先后(前智力运算和前语言运算)、交叉(自我中心语言和内部语言)和重合等不同阶段,但无论是在哪一个阶段,词义的概括化(概念或词义的理解)和系统化的方式及水平既是言语思维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决定言语和思维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在机制。教学的本质及重要作用就在于通过发展人的概括化和系统化能力,促进言语和思维发生结构性的突变和新质的建构。②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基于语言和思维的理论分析和儿童科学概念形成的实证研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实际的智力年龄与他在有帮助的情况下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显示儿童的发展存在一个“最近发展区”。因此,“一种合理的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头,并引导发展”,教学必须面向未来,而不是面向过去。维果茨基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理论对于本课题研究和形成主要观点的影响是深刻和多方面的,概括的说,主要有以下三点:①语言与思维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辨证统一关系。“言语思维”这一概念深刻概括了这种关系。因此,关于聋人书面语言发展的研究应从言语思维的辨证关系入手,但是以往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和片面的,研究语言的就只研究语言,研究思维的就只研究思维,因而就难以从言语和思维的辨证关系把握上深刻揭示聋人书面语言发展的本质和动因。②在言语思维的发展过程中,词义概括化(概念或词义的理解)、系统化的方式及水平,是影响、决定言语和思维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在机制。由于听力障碍和言语障碍造成聋生早期言语发展在数量和质量上(词汇量和语法结构)的不足(可能还有聋人手语对思维发展的负面影响等),因而导致了聋生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的低下,进而造成聋生学习书面语言的困难。书面语言写作过程其实是一种更为高级和复杂的言语思维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研究,不仅使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刻认识聋人书面语言发展的方式和机理,而且可以使我们在认识聋人言语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更加有效的提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培养对策。③聋人的学前教育和学校教育,要立足于聋生语言发展关键期的发现和早期干预,着眼于聋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这样,教学才能事半功倍,聋生的书面语言发展才能更快、更好。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本课题以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思维与语言的发展观点”为理论支撑,以系统的理论思维方式,通过对近年来聋生书面语言发展培养的文献研究和对聋校低、中、高年级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调查入手,考量聋生言语思维的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寻找影响聋生书面语言发展的相关因素,从言语思维的角度,着力分析聋生学习语言的困难和书面语言发展低效的原因,探究他们书面语言发展的内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为全面提高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提供有效对策。具体来说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1)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聋生书面语言发展培养的文献进行梳理和综述研究,明确已有研究的进展、主要成果、不足以及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重点。(2)运用调查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从聋校低、中、高年级聋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的现状调查入手,研究聋生言语思维的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3)运用调查法、观察法、分析综合法,以问卷调查、课堂实录、作业试卷分析、小型座谈会等形式,考察聋校语文课堂教学,分析聋校现行的语文课程教材,了解聋生与语言发展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等,综合研究影响聋生言语思维概括化和系统化水平发展的各项因素,着力揭示聋生书面语言发展低效的原因,探究他们书面语言发展的内在机制。(4)运用访谈法、实验法,针对聋生书面语言发展低效的原因,从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聋校语文课程教材、聋生非智力因素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验证性的实验研究,提出培养聋生书面语言的有效对策。
五、本课题的研究步骤、研究成果及人员分工
篇12
实施网络教学,其教学资源不仅仅来源于教室里的教学课件,更多的是来源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网上信息源。不论地处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是教育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大家都可以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迅速地跟世界教育信息连为一体,获取最新最强的教师和专家资讯。
2.为继续教育提供更为全面、先进的教学理念
当前运用先进的网络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有效远程教学模式,是网络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核心话题。网络教学中更应该注重“生活及教育”、“社会及学校”的教学理念,以有效进行个别化和大众化教学。同时,利用电子教案重复使用化的特性,帮助网络教育学生更全面地对所学知识进行高效复习和巩固,使教学方式达到了最优化。
3.为继续教育提供更为个性、人性的教学环境
在网络教学中,教学双方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教和学。网络教学因为没有时空限制而真正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另一方面,网络教学对于教师来说,在他们的时间安排上也是一次“革命”,因为他们可以充分利用晚上、节假日或其他空余的时间进行教学,对他们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4.为继续教育提供更为快捷、适用的教学信息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教材的编写和印刷周期比较长,而且一本教材常常使用多年,使得有些课本在授课时就已经是过时了的东西而不能适应知识更新的需要。而网络教学中,教师能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随时补充和修改教学内容,把最新的知识、技能、教学信息、教学方法即时迅速地传到网络上,也可根据学生需求开设适应现实需要的最新课程或讲座,使学生能从网上及时获得最新及迫切需要的知识。
5.为继续教育提供更为低廉、高效的教学模式
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免去了走到学校的路途奔波,可以节省下场地和交通的费用;同时,网络教学因教学过程的重复性和电子信息的复制性而可使学生成本得到最大限度地节约和减轻。另一方面,挂在网上的电子课件与传统教材相比,可以节约学生用于购买书本的开支。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可以把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放出来,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二、继续教育中网络教学的模式分析
现有的网络教学模式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根据听授课时间的一致性、教师授课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学环境和学科之间的联系这些不同维度可以划分出十余种不同的网络教学模式,参考网络教学在会计学、医学、英语教学等广泛使用领域的运用模式,目前继续教育中应用得比较多的网络教学模式是远程教学模式、在线教学模式、个别化教学模式和网上集中授课模式。
1.远程教学模式
继续教育中远程网络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网上教师放置的教学内容,包括电子教案、课程练习、教材重点难点等等。这样学生可根据各自的时间安排和情况进行有选择地学习,这种方式是继续教育中的一个主要的网络教学模式。
2.在线教学模式
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学习在线上,并且将五湖四海的学子集合到一个平台集训,且成本低廉。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应用时代的到来,大规模的、开放的、在线的、课程为主的大数据教育革命的在线教学模式深刻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为师生间和学生间建立起了真实而丰富的学习交流场所。
3.针对化教学模式
在继续教育中,教师可以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和个别化的教学和辅导。同时,教师把教学资料等材料放在互联网上供学生自由下载。此种教学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它既经济又能提高学习效率,且可以跨平台运行一次性编制的教学资料,为成千上万的学习者提供时效性的材料。
4.网上集中授课模式
通过互联网,教师在电脑终端可进行实时的教学和指导,它突破了传统课堂中人数及地点的限制,但因其缺乏真实的课堂氛围及不了解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而受到影响。这种模式可让学生在同一时间聆听教师授课,同时师生间也可以有一些简单的交互。其次,教师可根据在网上集中授课的教学页面中的反馈信息进行解释和应答学生的提问。
三、网络教学应用于继续教育中的问题分析
网络教学虽然有着时间扩展性、资源共享性、手段交互性、对象广泛性等许多传统继续教育模式所不具有的优势,但在实际的教学应用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1.学科和师生之间的差异性问题,可能影响教学质量
尽管在继续教育中采用网络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由于各学科之间、教师的教学习惯和学生的接受习惯存在着差异,这一教学方式显然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所以,实践中各学科应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来决定是否采用网络教学或采用哪种模式的网络教学。此外,采用网络教学这一方式,还要考虑学生群体的差异性问题,诸如网络的有无与宽带速度的快慢问题,学生对电脑和网络的运用能力问题,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时的自控能力等等。针对这些问题,作为开办继续教育的高校,也可以采用网络教学模式与课堂授课相结合的形式。
2.师生和同学之间的距离感问题,可能影响学习兴趣
网络教学过程中,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首先只能是一种单独进行的人机对话模式:即老师面对电脑进行课程和课件设计,学生面对电脑进行课件的学习。即使是老师和学生同时在线交流,给人的直观感觉,仍然是人机对话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使学习者因为难以与老师、同学之间进行良好沟通而产生情感和社交隔离的感觉。在师生交流方面,学员通过电子邮件或BBS等手段与老师进行交流、提出问题,但这些方式很难保证教师能够马上给出答案,学生获得的反馈的实效性差,可能影响到其学习效果和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方式和软件的单一性问题,可能影响教学效果
尽管电脑和网络技术早以普及,但在教与学之间,印刷品仍是人们所习惯的消化吸收知识的载体。网络教学打破了人们的这一传统习惯,如果没有根据学生接受习惯制作一些符合人们感官特性和学习规律的优质教学软件,难免影响教学效果。但是目前很多教学软件的制作者,没有注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优势,还是仅仅沿用课本的组织方式按单一顺序、单一的表达形式将内容堆积起来。这样的软件只是从印刷文字到屏幕文字的一个简单转化,反而降低了教学效果。
4.教学过程和学习环境缺乏监管,可能影响教学安全
目前,尽管各级网监网络正在完善,但从整体上来说,还存在很多漏洞和盲区,缺乏对网络信息的有效和及时管理,五花八门的网络信息,会使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学员陷入网络泥坑,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因此,网络教学应用于继续教育时,网络信息的筛选和控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及时掌握教师的教学准备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是网络教学今后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四、实现优质网络教学的对策
基于网络教学的模式在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需要认真研究实现优质网络教学的对策和措施,以切实发挥网络教学模式的先进性、适应性和开放性,使继续教育为满足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重大贡献。注入网络教学的情感,规范网络教学的过程,加强网络教学的监管,是提高网络教学质量,从而实现优质网络教学的重要措施。
1.注入网络教学的情感,增强学习动力
由于是“人机对话”方式,网络学习容易使学习者产生孤独感,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要对症下药,在教学中注入情感因素。在网络教学初期,教师应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关于课程内容和软件使用方面的指导,使学生一开始就有被关心、被关注的感觉。在学习过程中,教育管理机构要督促教师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讨论区等多种手段,加强教师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要对学习结果进行必要的分析,使学生有学习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要和学校教学一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表彰。形成学校教学的集体气氛,让学生感觉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规范网络教学的过程,确保教学质量
质量始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手段,教学质量始终是摆在第一位的,网络教学自然也不例外,选择经验丰富又熟悉网络教学技术的教师。在课件的开发中,要注意选取声情并茂的多媒体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采用实时双向传送方式和自学课件相结合的方式,以提升学生的接受兴趣。
3.加强网络教学的监督,提高管理水平
和学校教学的管理一样,网络教学的监管水平直接影响着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因此,如何结合我国的教育特点,综合考虑网络技术、网络课程建设、教学效果评价等因素,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采取有效的监督措施,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认为,以下几种监督方案是切实可行的:
①加强学生登录次数与在线学习时间的统计管理。
篇13
(一)两大法系国家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其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认定普遍采用公共行政理论。该理论认为,具有公共职能的组织含有公权力因子,代替政府承担某些专业性很强的事务,具有行政权能,享有行政主体法律地位。两大法系国家用“公务法人”概念界定了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高校作为“公务法人”,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组织,它以公务为基础对中央集权进行限制和分权,既是民事主体,也具有行政主体法律地位。公务法人兼有私法人和公法人的特点,是国家行政主体为了完成特定的行政职能设定的服务性机构,有别于“正式作出决策并发号施令之科层式行政机关”。公务法人具有独立法律人格,享有一定公共权力,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它与相对人之间既存在民事法律关系(私法关系),也具有行政法律关系(公法关系)。公务法人有若干种类,高等学校只是类型之一,校生关系可以借鉴为公务法人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
(二)普通高等学校的公务法人地位笔者认为,我国高等学校与两大法系国家的公立高等学校类似,是依法成立、专门行使教育行政职能的公共管理组织,承担了高等教育的公共职能,含有公权力因子,具有特定的行政权能,除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外,还具有行政主体法律地位。高等学校行使教育行政权和公共管理权时,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与学生之间是行政法律关系。《教育法》第28条规定,高校拥有招生权,学籍管理、奖励、处分权,颁发学业证书权,聘任教师及其奖励、处分权等,这些权力具有明显的单方意志性和强制性,属于教育行政权力,接受行政司法审查。苏林琴指出,高等学校作为“公务法人”,在履行公务权利提供教育服务的过程中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包括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但主要表现为前者,还论述了这种关系在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宿舍管理领域存在的限度和可行性。将学校定义为公务法人,并区分公务法人与其相对人之间不同种类的法律关系,以此界定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将会很好地解决把学校作为事业单位法人的若干困扰。普通高校依公法设立,承担公共职能,拥有一定的行政权限,行使一定的公权力。这种法律地位既满足了国家履行高等教育职能的需要,保证了高校的公益性,又有利于高校自治,保持一定程度的精神自由,避免行政上过于僵化的手续和官僚习气,也容易得到社会的赞助,还有助于司法机关对高校进行必要的监督等。这种观点是高等教育自由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理论界研究的主流。
三、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行政行为界定
(一)行政司法诉讼行为的判定标准高校既是民事主体又是行政主体,许多情况下学生教育管理的公共职能与高校为自身存在和发展而履行的职能混杂在一起。如何界定高校行为是行政行为,还是内部管理行为?在判断高校行为性质前,首先确定应当适用的法律,排除高校依民事法律规范作出的民事行为。高校《合同法》行为不管对相对人的权益造成多大影响,也只能是民事行为,不能视为行政行为。如,因学费、住宿费和教材费的收缴而分别建立起来的服务与消费合同关系、租赁合同关系及委托关系。“非依民事法律规范作出”是甄别行政行为和内部管理行为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高校行使涉及学生受教育权及其他基本权利的重要事项时,受行政诉讼司法审查;除此之外,高校拥有内部裁量权,不受行政诉讼审查,确保办学自的实现。具体界定标准有两条,同时具备这两项条件,方能认定高校在行使这些事项的职权时具有行政主体地位。首先,高校行为损及相对人的基本权利。涉及基本权利的事项学校内部规则无权予以限制或剥夺,只能由法律规定,且这类法律一般属于行政法律规范或来自其授权或委托,所以高校的这类行为属于行政行为。如,高校在行使涉及学生受教育权,涉及校生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学籍管理,因纪律处分影响到文凭和学位证书发放时应受行政诉讼司法审查。其次,高校行为对相对人的权益产生重大影响。衡量标准不以仅对某个学生的影响程度为考量,这种影响带有普遍性、基础性和深远性,即“三性”的判断标准。如高校对学生的记过处分,对有的学生可能影响重大,对有的学生影响不那么严重,不具备“三性”要件,不视为重大影响。关于这方面最好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予以规制。如,台湾地区规定“改变学生身份并损及其受教管理与评价-41-育的机会,属于对宪法中的受教育权有重大影响,发生纠纷时应进行行政诉讼。”这个条件是区分高校内部管理行为和行政行为的主要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