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科经典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共4个学时,在时间安排上以典型高分子材料的形貌观察为主要环节。
2观察分析高分子材料典型样品
实际操作和样品演示相互结合,是实验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占据过半的实验课时。对于不同学科,需要调整透射电镜操作技术的侧重点,并演示相应学科的典型样品。这一点在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并不能实现。
1)最典型的样品是超薄切片样品,以硫化顺丁橡胶样品为例,观察目的是30份N330在硫化顺丁橡胶中的分布规律、粒径、聚集态。首先,应在LowMag模式下仔细寻找大而薄的切片,越“透明”说明越薄,切片尽量连续。如果没有合适的切片,后续的观察意义不大。这一环节耗时长,很关键。其次,把选择的切片进行放大,图中小的分散颗粒是炭黑,背后灰白连续的区域是橡胶背底。背底越白,说明切片越薄。拍照时,注意选择切片薄而均匀的区域,也就是背底尽量“白”而灰度均匀。
2)很多高分子样品需要在较低放大倍数(如几千倍)下观察,例如,NBR/PLA共混材料,观察分散相在基体相中的分布。这时,需要先调整电镜束斑尺寸,在合适电子束强度下进行观察并拍照。此外,观察两相共混结构时,有时需要染色处理,提高两相衬度对比。
3)高分子材料样品的透射电镜图片衬度较弱,例如,高分子乳液中的颗粒、高分子材料纤维,颗粒或线的轮廓不清晰,图片整体衬度不强,这时,需要适当加大欠焦量,以图片清晰而不出现明显白边为标准。
4)高分子结晶材料的多晶衍射环比较微弱,在观察和拍照时需要增强束斑强度并采用挡针。
3与扫描电镜结合,综合分析材料的微观组织
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同属于电子显微学的范畴,都是用来观察材料显微组织与结构的重要工具。扫描电镜图片就如同对物体照相的照片,得到的是表面的立体三维图像,只能看到表面,不能看见内部。而透射电镜图片是二维的图像,没有立体感,看到表面的同时也能看到内部,就像底片一样。对于高分子学科,透射电镜观察形貌存在诸多不足,主要原因有如下三方面:
(1)图片的衬度比较弱;
(2)超薄切片的成功率较低,限制了透射电镜的观察;
(3)切片的厚薄会直接影响样品的分析结果,产生虚假信息。例如,对于橡胶切片,切片的厚薄将直接影响图片中炭黑颗粒的多少与团聚程度,并不能完全真实、直观地反映橡胶切片中炭黑颗粒的团聚度与分布。因此,建议与扫描电镜结合,以全面反映样品的微观组织。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都能观察橡胶材料中炭黑颗粒的分布规律和聚集态。扫描电镜观察橡胶冷冻淬断的断面,制样简单。能反映样品断面上炭黑颗粒的分散,直观清楚、立体感强。透射电镜观察橡胶的冷冻超薄切片,样品制备较难,且受切片成功率与厚薄的限制。反映橡胶内部炭黑颗粒的分散,优点是颗粒边界清晰,更容易观察分布与团聚,计算颗粒尺寸更精确,直径为20~50nm。两者结合,能全面直观地反映橡胶内炭黑分散情况和团聚程度,并准确计算粒径。
篇2
论文研究的意义:分为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理论指导意义是对以往研究的拓展和深入,实践研究意义是对当前工作开展的指导作用。
国内外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主要是简要介绍别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并作出合理的评价。主要技巧有: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化合物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怎样摸清该领域的主流呢?建议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一是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能够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社科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博士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罗仆人就积累有一份研究中国政策过程的书单,还特别记录了图书分类号码和藏书地点。同时,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看过一些文献以后,我们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自己看到的东西都陈述出来,像竹筒倒豆子一样,洋洋洒洒,蔚为壮观。仿佛一定要向读者证明自己劳苦功高。我写过十多万字的文献综述,后来发觉真正有意义的不过数千字。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面乱花渐欲迷人眼,曲径通幽不知所终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研究的主要内容
提出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观点。具体的研究方向中要提出有创新价值的观点。并且,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论文采用的关键技术路线
关键技术路线是论文研究的方法。一般有文献综述法,调研法,实证法等。具体的内容需要你按照研究内容而定。
参考文献
论文写作前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在第二步的文献综述里,也会涉及到参考文献的引用。在次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按照特定的格式整理。
整理开题报告的格式
开题报告有特殊的格式要求。举例说明:
一、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1、 2、 3、 4、 5、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2、3、4、
四、参考文献
[1]、[2]、[3]、[4]
篇3
教育部于1982年启动“高校文科图书引进专款”(以下简称“文科专款”)项目,其宗旨是逐步建立起完整的人文社科外文图书文献信息保障体系,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教学和科研服务,为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水平服务。中山大学是文科专款项目的区域中心,从文科专款项目受益良多。本文以中山大学为例,以读者对人文社科外文图书的需求和利用情况为基础,通过定量统计和案例分析,获得文科专款项目对于人文社科资源建设和科学研究的保障与促进情况,并提出文科专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发展对策。
2 文科专款对外文图书的保障作用
人文社科教学和科研对文献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很高。在文献类型上,人文社科研究对图书的依赖程度显著高于自然科学。外文图书对于提高人文社科教学及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教学和科研与国际接轨的基本保证。由于外文图书价格相对较高,科研人员对图书馆馆藏的依赖性较大。
2.1经费的持续性保障
2000年之前,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文献购置经费较为匮乏,图书馆年度校拨总文献购置经费不到700万元。虽然自2001年开始经费有了增长,至2012年,校拨总文献购置经费达到3000万元,部分年度的外文图书购置费用亦超过200万元,但随着电子资源建设的发展,电子资源采购经费占图书馆资源建设费的比例越来越高,从2002年的不到100万元,到2010年的超过1000万元,外文图书购置经费受到较大影响。图书馆为保障资源连续性要求较高的中外文报刊订购以及为满足高校教学需要的中文图书的订购规模,有时甚至难以安排经费进行最基本的外文图书订购。因此,文科专款在不同时期都是图书馆外文图书资源建设的重要经费来源。
1982—2012年,中山大学图书馆使用文科专款订购人文社科外文图书47050册,同期使用校拨经费订购114211册,文科专款订购比例高达41.2%。另外,1996—2000年,图书馆还使用文科专款订购95种,平均每年11292万美元的人文社科专业期刊,这在当时学校经费不足的条件下,保证了人文社科师生对外文科专款业期刊的需求。三十年来,中山大学图书馆的文科专款经费持续增长:1982—1993年每年配额为4.05万美元,1993—2002年每年配额为5005万美元,2003—2008年每年配额为11,25万美元,2009年至今,作为区域中心承担了文科专款协调采购的任务,同时得到协调采购配额每年近7万美元,图书馆每年获得文科专款额度共约为18万美元。
三十年来文科专款额度的增加,带来了图书馆人文社科外文图书数量年均入藏量的增长。中山大学文科专款的馆藏量由1982年的每年入藏1984册发展到2012年的2993册,从而保证了我馆人文社科外文图书馆藏规模的持续发展。
2.2馆藏结构的优化保障
在持续性经费保障的基础上,文科专款外文图书已经从保障数量的层次上升到馆藏结构优化的层次,这既体现在各馆馆藏资源结构的优化,又体现在全国范围内文科专款资源结构的协调发展。一方面,三十年来在文科专款自主采购经费的支持下,从语种和学科方面为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持续性保障,使各馆资源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优化;另一方面,近年来增加的文科专款协调采购项目更是从资源在全国的布局方面进行协调,在微观和宏的层面保障了资源的结构优化和可持的发展。此外,大型特藏项目的开展,为珍稀外文资源的采购提供了保障,进一步优化了资源结构,提高了馆藏资源的质量。从我馆文科专款配置情况来看可窥见一斑(见表1)。
3 人文社科外文图书需求及保障情况分析
3.1人文社科外文图书利用的定量分析
中山大学图书馆于2004年底完成总馆改扩建后重新开馆,实行藏阅一体的管理模式。虽然很多读者是以馆内阅览并摘抄或复印部分内容的方式利用外文文献资源,但是外文图书的外借情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文图书的利用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人文社科外文图书的外借量自2005年以来持续上升,到2008年达到最高,从2009年开始有所下降,2010年和2011年下降幅度较大。外借量的下降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及图书馆资源类型的转变有一定关系:除保持Ebrary电子图书、Emerald电子系列丛书、netlibrary电子图书等多个电子图书数据库之外,我馆于2009年参与CASHL组织的MyLibrary电子书的集团采购,该集团共享人文社科外文图书4484种,2010年增加到8144种,读者年下载量达到10332篇。到2011年,该集团共享人文社科外文图书达到12569种。电子图书对纸质图书利用和外借已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香港8所大学图书馆联合借阅系统“港书网”图书外借统计也反映出同样的趋势。部分海外赠书基于文献保护等原因(如哈佛大学喜乐斯赠书专藏)不外借等,对外借服务也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受电子资源建设经费大幅增加和总经费多年零增长的影响,我馆2008—2011年人文社科外文图书采购主要依托文科专款和海外赠书,人文社科外文图书年采购种数明显下降。
3.2人文社科外文图书需求的对比分析
国外有图书馆专家指出,在合作馆藏发展中考虑读者需求,在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能提高使用效率,减少重复采购,增加资源的可获取性并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中山大学图书馆外文图书核心馆藏建设除为本校学生、教学及科研人员提供服务外,还通过各种文献共建共享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用户提供服务,为人文社科教学与科研提供基本保障。
2000年,图书馆就文科专款购买人文社科外文图书的使用效益进行了一次调查。此次调查面向院系,侧重于院系教学科研人员对文科专款图书的采购意见和使用效益,共收回调查表46份,其中教授15份,副教授21份,讲师6份,研究生4份。从调查表反馈情况看,教学、科研较为活跃的人员对文科专款图书的关注度也较高。在文科专款图书采购意见方面,除普遍认为应增加采购经费外,不同院系还提出了具体建议,如增加教科书采购、增加工具书采购、增加经典著作采购、增加港台书采购等,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我馆人文社科外文图书的保障与读者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应考虑尽可能增加经费投入。同期,教育部社科司图书引进办的学者钱进就提出了图书类型是影响图书引进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进一步说明除了学术专著外,教材、工具书等也应该是外文图书采购的重要对象。
2012年,图书馆再次进行读者需求调查。此次调查受访的人文社科读者共271人,其中初级职称的教师有15位,占样本总数的5.5%,中级职称的教师有63位,占样本总数的23.2%,副高职称的教师有119位,占样本总数43.9%,正高职称的教师74人,占样本总数的27.3%。调查结果同样显示出读者需要图书馆增加教科书采购、增加工具书采购、增加经典著作采购等。此外,读者调查还表明,在目前电子资源普遍使用的情况下,仍有必要坚持和保障人文社科外文纸本图书的持续增长。
3.3人文社科外文图书文献保障率的SSCI分析
文献保障率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机构(如图书馆或者共建共享组织)供给文献,满足文献情报需求以支持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它是一个比率,是与某个国家、地区或机构的读者使用文献情况分不开的。其公式为:文献保障率一一定时期内可提供文献种数/一定时期内用户使用文献种数×100%。
本研究以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参照,对中山大学人文社科外文图书的保障情况进行研究。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是ISI核心的三大引文索引数据库之一,收录了社会科学领域内2100多种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刊物。中山大学学者在SS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变化也可从一个侧面反映文献资源建设(包括外文图书资源建设)对科研的保障和促进作用。2005年到2012年,中山大学人文社科研究SSCI收录论文呈明显上升趋势,从2005年的19篇,持续上升到2012年的174篇(详见图2)。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文科专款图书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保障作用,本文选取了2011年SSCI收录的中山大学心理学和精神病学领域的研究文献,对其引用的外文图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在核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具有极高被引率的经典图书在国内各个图书馆均没有馆藏,如1988年普林汉诺出版公司(Plenum Press)出版的SocialPsychology Proceedings等。
为了反映电子图书馆藏对科研的影响,我们将表3中的144篇外文图书引文与中山大学图书馆的电子图书馆藏进行了比对,结果出乎意料,仅3本外文图书有电子馆藏。我们认为可能的原因包括:基于电子资源的易检索性,用户对电子图书的利用多在于知识点的查询,并未对电子图书进行系统研读,而这方面电子期刊具有更高的创新性和可参考性;由于电子图书目前的销售以出版社打包销售为主,不能像纸本外文图书订购那样由院系学科专家和图书馆学科采访员精挑细选: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电子馆藏对出版社的覆盖面有限造成实际的外文电子图书保障率较低。
3.4 人文社科外文图书对科研保障的案例分析
2000年前后是国内各高校主要依靠文科专款进行外文馆藏资源建设的时期。就中山大学而言,在当时资金不足带来的资源数量不足和结构失衡的情况下,文科专款项目不但从资金层面保障了资源数量的发展,更从效用层面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的进步与发展。
人类学系的一位副教授借鉴G.M.Foster等著的Medical Anthropology和L.G.Moore著的TheBiocultural Basis of Health两部专著,在人类学系引进了“医学人类学”这门新学科,将其列为硕士研究生的一个研究方向,并以上述两本专著为主要参考书,结合国内的研究成果,编著了教材《医学人类学导论》正式出版;东南亚研究所的一位教授指导硕士生对T.S.Raffles所著History of Java进行深入研究,选题“莱佛士的爪哇统治观——莱佛士《爪哇史》研究”并发表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空白;国际商务系的一位教授反馈,D.Greenaway等著的Surveys in International Trade一书对国际直接投资(FDI)的最新理论作了系统分析,院系将其部分内容列入本科教学中,并组织研究生对其中重要观点进行了讨论,深化了教学和研究内容。
2009年以来,随着文科专款协调采购项目及后续大型特藏的开展,我校哲学、历史、管理学和东南亚研究等学科的外文图书馆藏资源建设,从馆藏结构设计和入藏数量方面保障了能为各层次用户提供既覆盖基础又保障专门的馆藏建设路线。
以哲学专业为例,在哲学外文图书保障经费增长的条件下,2011-2012年问,图书馆通过与哲学系师生的多次访谈与商榷,确定了哲学方面外文图书的馆藏体系结构,从低到高分为工具资源、经典收藏和领域专业研究资源等三个层次;在文科专款协调采购项目的引导下,资源建设更从哲学研究文献需求的特点进行考虑,着力进行哲学资源的回溯建设,从而构建起哲学领域较为完整的外文资源收藏和保障体系。此外,图书馆还进行了哲学外文书的全球出版情况分析,确定了核心出版社及非正式出版资源的来源,从出版源头上保障哲学领域外文图书资源的完整性。在文科专款资金的支持和系统采购思想的引导下,中山大学哲学学科外文图书资源得到很好的发展,哲学系的一名香港学者就曾盛赞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哲学外文资源馆藏是可与香港地区媲美的学科馆藏之一。
在大型特藏建设方面,中山大学更深受文科专款项目惠及。2009年至今,中山大学图书馆购买的大型特藏land legislation in mandate palestine、Woman and Victorian values,1837-1910、Dis—coveries in the Judaean Desert等,相关文献在提交前的意见收集时就已经得到历史、考古、中文领域众多老师的支持与肯定。在随后几年的时间内,中山大学教师在这些文献资源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果,例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古英国贵族特权领地研究”、“法国旧制度时期荒政研究(1560—1789)”就是这些有价值的文献所催生的最直接的成果。此外,2011年所订购的文献China and the West:Th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rchive:From the Second Historical Archives,Nanjing,China,相信对于中山大学传统优势领域中国史研究更具有发挥不可估量的价值。
4 文科专款发展策略展望
过去三十年中,文科专款从国家层面为高校人文社科的发展提供了具体而基础的保障。随着文科专款保障的持续和增长,以及读者需求的增长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有必要对文科专款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本研究从中山大学图书馆工作实践出发,对文科专款项目发展提出几点策略。
4.1文科专款馆藏发展政策与各馆资源发展政策相融合
文科专款经费的持续性保障,使人文社科外文资源成为文科专款受惠高校的馆藏结构的重要部分,也势必对各馆自身的资源发展规划产生影响。规划和协调文科专款经费与自有经费的关系,对各自经费所采购的文献范围进行长远规划,可充分发挥资金和协调服务网络的优势。
国内不少高校图书馆的人文社科外文图书主要通过文科专款经费、自主经费购买和捐赠与交换等多种形式收藏,如辽宁大学图书馆就是通过文科专款经费购买、“亚洲之桥”捐赠等途径获取人文社科外文图书馆藏的。在受赠资源方面,中山大学图书馆2004年接受哈佛大学哈佛学院捐赠喜乐斯专藏外文图书13万余册,2008年接受香港8所大学联合捐赠外文图书3万余册。此外,2009年争取到学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985专项经费订购外文图书4866册等。赠书与专项经费购书为图书馆带来了较为丰富的资源,但由于其来源不稳定,并不能作为馆藏结构完善的主体策略。在正常经费方面,馆内经费在电子资源经费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造成纸本图书采购资金的缩减,直至2012年,中山大学图书馆外文资源采购经费才有所增加。因而,在自主经费和文科专款经费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图书馆馆藏结构进行长期规划。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科专款和自有经费进行中期和短期分配,形成以馆藏结构为导向的各馆资源保障策略。
4.2文科专款馆藏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从我馆2000年和2012年前后两次的读者需求和使用调查来看,人文社科读者对资源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期刊或是数据库来满足的。而无论是外文社科期刊或是数据库,其价格较高,个人或是资源建设经费不足的中小型高校图书馆也难以承担。因而,从资源结构优化的层面而言,有必要进一步补充期刊资源和数据库资源,并探讨这些资源的服务机制;另一方面,文科专款对于资源的保障还应突破对于复本的限制。Connell提到,2007年Carroll大学提出的馆藏发展政策中,就把流通量在8次以上的书推荐给兄弟学校作为购入参考,可见,对于有较高使用价值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应当放开采购数量的限制。此外,由于我国文献资源分布的地区不均,有必要在数量和种类上对资源稀缺地区进行倾斜;而在语种方面,钟建法等学者已经提出了小语种文献不足的问题,并提出从采编上突破瓶颈。我们认为有必要联合国内小语种教学和研究能力较强的高校,通过基于文科专款系统的联合编目解决大部分学校由于小语种文献编目困难而带来的系列问题。
4.3文科专款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文科专款项目三十年来为全国高校人文社科资源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也收到了客观的成效。在强调资源采购、布局和联合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提高资源的使用率,提高文科专款资金和资源的效用值得我们关注。有必要从全国馆藏布局开始考虑文献利用率问题,通过馆藏布局与各校优势学科结合,荐购机制的建立,以及文献利用的宣传推广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文献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5 结论
篇4
每家的设计也都体现出了各自学校的特色。
上期我们介绍了大部分学校通识教育是在两个层面开展的:
实验班(院系)和全校,
本期我们也从这两个层面来看看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
一、 全校层面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大学的通识教育领域可以分为四大块:人文、社科、理科和工科,各个学校大致都按这些领域来开设课程,但有着差别。
上海交通大学的设置最接近这个模式。从2009级开始,上海交大推出四大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模块,共一百多门课程。
人文学科课程――主要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领域,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方法、以历史的眼光认识事物;让学生了解哲学分析的方法,培养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鉴赏力、想象力、表现力、沟通和交流能力。
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涵盖政治、经济、法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使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方法,以加强对当代人类行为的理解,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教学方法上,则借助于某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课程――主要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学科和众多的工程技术领域,使学生通过对所涉领域的总体上的理解,认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
数学或逻辑学课程――数学教学的重点是数学思想和思想方法,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中的重大时间及数学家的创见和发明,了解数学的文化功能和思想价值,以及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学课程则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并能够识别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提高思辨能力。
复旦大学则偏重于人文社科,人文社科的内容也分得更细更专。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是复旦学院通识教育模式的一大亮点,其在通识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复旦大学根据人文精神之传承和学问基础之展示的要求,构建了包含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其主导原则是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
第一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涉及中国文学经典和中国历史经典方面的研讨性课程。“文学经典”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经典两个方面,“历史经典”指中国历史上重要史学家的经典作品。第二模块“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是关于哲学和思想经典的研讨性课程。进入此模块的主要是中国哲学经典和西方哲学经典。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找到一条进入哲学家思想境域的门路。第三模块“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是关于西方文明及其他重要文明的研讨性课程,重在开阔学生在文明比较方面的视野,从而较深入地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文明多元发展、冲突、整合及其在当代的意义。第四模块“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是关于科学与技术的思想基础和历史进程的研讨性课程,重在展示数学思想史、自然科学思想史和技术原理史,以帮助学生领会数学和科学思想的要点,培养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精神。第五模块“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是关于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人类生命的科学与伦理问题的研讨性课程,范围包括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医学及生命伦理学等。第六模块是“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类的课程。进入此模块的艺术门类主要有:音乐、戏曲表演、绘画、雕塑与陶艺、影视、书法、话剧与朗诵等。
以上六大模块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旨在向本科学生展示人类的基础性学问与精神实践领域中的问题及其思考和探索之路,展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演变和人类当代状况的基本性质,并帮助学生获得在祖国语言实践中的生命体验,以引导学生形成天下关怀、文化自觉与学术探讨之精神。
中山大学和复旦大学近似,核心课程四大类中文科类占了四分之三。
中山大学通识课程,将共同核心课程分为四大类,包括“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人类基础与经典阅读”,要求每个学生在每类中选修4个学分,每一类都不能落下,一共16学分。比如“中国文明”大类,包括中国古今的哲学、文学、历史、经济、政治、法律等相关课程。“全球视野”大类,包括世界体系与资本主义、与国别冲突、国际法等。
浙江大学则偏重于理工,四大模块中理工数学模块占四分之三。
自2008年起,浙江大学创建本科生院。新生按大类招生,入学不分专业,并按照专业相关性修类平台基础课程。工科大类平台课程包括:数学模块课程、电类模块课程、力学模块课程、生化模块课程。理科大类平台课程包括:生化模块课程、数粒模块课程。文科大类平台包括:经管模块课程、人文模块课程、法学模块课程,以及数学模块课程。
二、 通识教育实验班(院系)的课程设置
既然肩负着探索实验任务,这些实验班或者院系的课程设置就比全校通识教育的设置更深入,难度更大,还有些特殊的要求。
中山大学的通识教育开展得比较早,很想闯出一番天地。它的博雅学院的课程设置透露出学校教学上的雄心,学生读下来,应该要很花些功夫。
除了国家规定的公共必修课之外,博雅学院为学生开设的课程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经典学习”。开过的课程包括《荷马史诗》《史记》“四书”等,这都是最经典的经典学习。第二部分是“古典语言”,包括一年级的拉丁文、二年级的希腊文以及贯穿始终的古代汉语的学习。学院有时候会开专门的古代文字的课,有时候会借助经典的学习,比如通过《诗经》、《左传》,学习古代汉语的课程。这是博雅学院比较突出的特点,非常强调古典语言的学习在博雅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博雅学院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具有最基本的英语研究能力,所以在学校的公共英语之外还特别为学生开设了学术翻译课程,作业量是每周翻译五页的内容,由任课老师进行逐字逐句的批改。第三部分是“古典研究”,开设过的课程包括“古代希伯来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古典政治哲学”“佛教治国与教化传统”等课程。第四部分课程是“现代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开过的课程包括“民主与”等。另外博雅学院非常强调学生的艺术修养,有许多艺术修养课程,比如书法课,每个学生每周都要写书法作业,有老师批改。另外还有“外国美术史”“绘画技法”“电影欣赏”等修养课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通识教育也很有雄心,它和中山大学一样,有一些致力于通识教育探索的老师,而且它的课程设置显然是借鉴了国外的成熟做法,极力按照通识教育“应该”的样子来设置的。
北航知行文科实验班最核心的课程特别强调最经典的阅读、阐述和读书报告的书写,可以概括为以阅读经典为核心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知行文科实验班一年的通识课程主要分三部分:第一是各4学分的中国文明文化史和西方文明文化史,旨在让学生对中西文明的发展历程有个整体的理解;第二是各16学分的中国经典研读和西方经典研读,分别需要读8本经典著作,每学期中西各一本,经典著作的选择偏古典时期和近代早期,旨在培养学生解读文本和书写的能力;第三是4学分的艺术史与现代艺术,以中西绘画为主,旁及摄影、建筑、陶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想象力。
清华大学的通识教育实验院系新雅学院的课程设置则透露出浓浓的文史意味,也许是为了给占学校大多数的工科同学熏陶些人文气息吧,但这些课程的难度并不低。
新雅书院成立于2014年9月27日,旨在探索通识课程与养成教育协同的综合改革。新雅书院拟在两年内开设20门左右通识课程,以“文明与价值”为主线,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和科学为基础,推及政治、经济、社会和传播,培养清华学生对文明和价值的综合理解与有效表达,在认知、思维、表达和运用方面达到融会贯通的高度。每学期要求学生选修1门,两学年内修完4门(每门3学分,共12学分),同时学生还需完成所在专业自身的培养方案。
2014年秋季学期,新雅书院开设了“史记研读”“早期中国文明”“法律与文学”“艺术的启示”4门课程。2015年春季学期的通识课程则是“西方经典与现代社会”“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与艺术”“器物与生活”“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科学发展与人类文明”等。新雅书院认为,通识教育的最低目标是培养宽口径专业人才,最高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只有当学生每学期的课程总数比较少时,通识课才可能有高要求并达到一定强度,也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 北京大学
篇5
特色一:多年潜心研究的集大成
石磊教授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新媒体艺术与文化硕士点负责人、新媒体研究所所长。2006年7月,他发表了论文《媒介融合,报业发展新支点》,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从那以后,他发表了《从媒介融合看报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报业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报业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构建》、《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产品生产模式之变》、《培育跨媒体跨地域传媒集团路径选择》、《新媒体语境下公共领域重构》等10多篇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论文。2009年10月出版了《新媒体概论》,并被北师大等许多高校作为教材。专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他还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发展对策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研究”、四川省社科项目“媒体融合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战略”、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传媒融合发展研究”,担任“新媒体理论与实务”丛书副主编,四川省精品课程“新媒体概论”第一主讲教师。
2006年初,石磊教授在四川大学攻读文艺与传媒方向博士学位期间,为构思撰写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博士论文,并就相关问题多次与我进行研讨。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刚刚起步,颇具前沿性。2008年上半年他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后,又认真听取了许多老师和同学意见,多次进行修改,终于在2010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这是他长期研究的成果,是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集大成,是报业研究的可喜新成果。
特色二:努力构建数字报业研究的理论体系
该书将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放到数字化生存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报业发展的的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他创造性地提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转型,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战略转型。他不仅强调报业在技术上与新媒体融合,还主张在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上进行重构和再造,破除阻碍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找到数字化的商业模式,构建起报业发展新模式。这样就跳出了一般性的数字化研究,使报业数字化研究具有了厚度和高度。
石磊教授对国内外报业数字化转型历程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并将众多的转型路径精当准确地概括为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在内容融合上,以前单一的报业内容生产变成全媒体的数字内容生产,报业由“报纸业”变成“报道业”。在渠道融合上,以前分散的、各自独立的报纸、广电、新媒体等渠道有效地整合在统一的数字平台上,实现全媒体融合。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将产生跨媒体跨地域的数字化现代传媒集团。这些分析论述,对当前我国传媒改革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特色三:多学科交融,理论联系实际
篇6
我读书的方式和习惯有三个特点,可以叫做三不主义:第一,不务正业,博览群书;第二,不走弯路,直奔大师;第三,不求甚解,为我所用。
第一个特点是不务正业、博览群书。当然,博览群书是一个好听的说法,我的意思是我不受自己专业的限制,什么书都看。从上高中开始就是这样,上大学就更是这样,我上的是北大哲学系,其实我大量看的是文学书,上课的时候也经常偷偷看,那时候特别喜欢俄罗斯文学,西方文学也看。从我当时读书的比例来说,课内花的时间非常少,也就是四分之一,四分之三是课外书,而课外书里面一大半都是文学书。我自己觉得,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没有谁规定你必须干什么,我考上了哲学系,这完全是偶然的,一个人最重要的还是让自己完整一点,没有必要受专业的限制。这一点到后来也没有变,离开学校以后,我在社科院哲学研究所从事哲学工作,我们所对我仍然有这个评价,说周国平不务正业。当然我也搞哲学研究,这是我的专业,我也做,当然也是喜欢,和我的爱好是完全一致的。
第二个特点是不走弯路、直奔大师。虽然我爱读书,什么书都看,但是无论文学也好,哲学也好,历史也好,我都是瞄准了经典大师,以看他们的书为主。我真的感到,那些大师和一般仅仅比较聪明、有点才华的人的区别太大了。一个人一辈子能够用来读书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像我@样毕业以后可以说是以读书为职业的人,我都觉得很有限,既然这样,你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比较平庸的书上了,就应该直接去找大师。我读的书,大部分是死人写的,读活人的比较少。可是,我觉得这些已经死去的大师其实还活着,甚至比我们这些活人更有生命力。当然,经典里面有些书你不一定喜欢,但是你应该也一定能够找到你喜欢的,可以把经典作为主要的选择范围,从中找到适合你的好书。
有的人说经典著作很难读,怎么办?我的办法是不求甚解、为我所用,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个特点。我做一个课题,当然必须在相关的书籍上下功夫,认真地弄清楚它们的含义。可是,一般的阅读,作为个人的一种精神生活,即使读的是经典,也没有必要去死抠含义是什么。如果在读的过程中你对某些内容不感兴趣,或者读不懂,你可以跳过去,或者就似懂非懂地了解个大概。慢慢地,在这个不求甚解的阅读过程中,你是在受熏陶,你的人文素养是在提高,你理解经典的资源是在不断积累。这个过程你不知道,实际上在悄悄进行,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读那些书丝毫不困难了,读起来非常愉快,可以把它们当闲书一样读了。
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为我所用的过程。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想读书无非是为了吸取精神营养,让自己丰富起来。我自己感觉,读书最愉快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就是在读的过程中,你在所读的书中发现了自己,原来你也有这种体验、这个思想,也有这个好东西,跟大师是一样的。原先你还不太清楚,没有仔细去想,大师促使你发现了这个东西,把你本来已经有、但自己还不清楚的东西给唤醒了,使它变得清晰了,然后你就可以让它更丰满,这样一个过程也就是你的精神成长的过程。所以,阅读本质上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充满了惊喜和愉悦。
篇7
在学校图书馆,还能不时翻到民国时期作品的扫描本,老师提供的讲义也有不少原始文献的影印件,而且广采各家书籍,很多外文书、简体字书籍也都能找到,给学习者提供更为客观真实的材料。说到阅读原始文献,理工科和商科的参考教材基本上是英文原版,在教育学程中许多课程的论文格式也要与最新的APA格式分毫不差,这大概与超过半数的老师有留学经历有关。原版虽然价格不菲,但拿来作为参考书籍,既可以提高英文阅读水平,又将最前沿的知识与客观真实的原典相结合,的确是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一个方法。
面对如此“西化”的氛围,我就读的中文系,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它做到了多学科融合却又能独善其身。上课地点是隶属人文社科学院的人文社科二馆,这里囊括了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外国文学系等,体现了文史哲不分家的传统观念。平时的小作业也很活,比如为诗歌标注上古音并进行吟诵等。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上课要默写,要点评,写随堂作业,课后要交学习报告。很多文学作品都是开专课上一整年的,期末试题中题目数量都只有三到五道,但要依据老师之前介绍的十几种参考资料,让学生从中挑选三到五种名家对作品的解读分析,最后要求提出不同于已有解读的独创见解。
面对时下纷乱的尘俗,推动青年教育工作时,学校有关协会无不展现出入世、活泼的风貌。很多课题利用关涉心灵的作品,如《易经》和一些佛学经典,发挥教育应机教化的本质,让现代的年轻人也能感受心灵能量。我曾加入学校的中智佛学社,每个周末大家会到花莲市中的普莲寺学习禅修,聆听人生智慧,或者参与“小莲子”安亲班的教育辅导工作,或者在一些佛事活动中增进展会处理的能力,有时候也会在“出坡”一同劳作之后,在附近的瑞穗温泉中获得心灵的平和。
花莲“东华大学”,这个东部小城学府的故事,在归来后总会相思。相聚短暂,散却长久。温和内敛,醇厚而有爱的台湾友人啊,照片永远装不完。
我的大学主持人:大雪熊
职务:大学城管家、公仆、头儿
篇8
外研社的人文社科图书出版在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其中“博雅”英汉双语社科丛书因其独特的双语社科出版定位、品位极高的作者队伍,一经问世,便受到学术研究界的肯定。我积极与海内外社科大家及其研究者、图书版权持有人进行接触,先后从台湾纪念馆引进《英文文存》(2011年出版前两卷)、《中国思想史纲要》、《口述自传》等文献作品,从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引进先生《乡土中国》的英文文本。
版权输出,多管齐下:外研社出版物多为外语教育图书,这一特点决定了外研社版权工作引进居多、输出难度大的先天条件。针对版权输出的客观条件,我在工作中另辟蹊径,积极主动发掘对港台的版权输出工作,勤于动脑,定期总结和发送我社新书书讯,2011年度实现对港台输出较大增长。其中凯信集团引进《薄冰英语语法》(台湾名《五亿人都在看英文方法》)荣登台湾图书市场风向标排行榜——金石堂语言类学习图书畅销榜前三甲。《魔鬼英语口语1.2》在港台书店均陈列在显著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港台输出各类方面,实现了文化类图书的突破,先后成功向香港中华书局输出《中国文化读本》《在彼处——大使演讲录》(傅莹大使著)。《中国文化读本》已于2011年出版,且在2011年的香港书展上作为中华书局重点新书推荐。台湾知名人文社科出版社麦田人文也对我社社科图书《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梁思成著)等显示了合作意向。在一系列图书成功落地港台市场的鼓舞下,台湾老牌出版社五南文化、香港三联书店、香港商务印书馆也陆续和外研社就韩日语学习图书、人文社科新作达成出版意向。
在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输出方面,外研社对外汉语学习图书《BCT商务汉语词汇卡片》成功输出日本知名辞书出版社三省堂,实现了外研社对日输出的突破。该品种已于2012年在日本出版,三省堂还为该项目设立了主题网站。目前正与麦克米伦商议厉以宁教授著作海外出版事宜,同时跟进向法国著名出版社罗贝尔输出《精编汉法法汉词典》的工作。在麦克米伦(香港)的穿针引线下,新标准幼儿园到大学的全系列产品也有望落地印度英语教材市场。
版权工作中的一点经验体会
借力书展,寻找机会:入社至今,我已数次独立承担国际书展组织和参展任务,并在2011财年先后承担台北书展、香港书展、法兰克福书展和伦敦语言展的组织工作。在书展工作中做到展前充分准备、展中积极主动、展后及时跟进,力求每次参展都有新收获。其中,2011年法兰克福书展筹备过程中,主动寻找、细心筛选,发掘新资源,与巴西EPU出版社建立关系,并顺利就国内首套巴西葡萄语教材引进达到协议。
开拓合作,百折不挠:人文社科分社出版的作品学术品位高、社会效益大,但是其出版单位大多与外研社以往没有交集,版权关系也往往较为复杂。作为国际部对接人文社科分社的版权经理,我根据分社的需求通过各种途径争取新的合作作伴,邮件没有回音就坚持不停地发信询问、对方杳无音讯就晚上十点来社内加班打越洋电话、参加书展时主动登门拜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两年来,先后与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加州大学出版社、宾州大学出版社、耶鲁大学出版社等建立联络,促成《失落的圆明园》《乡土中国》《英文文存》等学术作品的引进出版。
在工作中,不以公司小而不为,不以项目小而轻视。在接手港台地区项目之后,我积极主动联络、维护、建立、拓展与港台出版同仁的合作关系,擅于利用书展扩展新关系、寻求新项目。最近两个财年中,我社与港台的合作交流明显增多,合作伙伴数量明显提升,已和20余家港台出版社建立合作交流,引进和输出图书品种逐年递增。同时,积极思考,有针对性地根据港台地区的不同特色区别对待:利用台湾图书策划能力强、英日韩语学习类图书有特色的特点,帮助我社综语分社找到优秀台湾图书资源;利用香港地区对中华文化认知的需求,推荐外研社优秀文化社科类图书输出。
接待工作,一丝不苟:常言道,笨鸟先飞早进林。每逢重要项目签约仪式、合作公司高层互访等活动,必早做计划、未雨绸缪。2011财年我正式接手麦克米伦与外研社合作项目,先后圆满完成麦克米伦高层访问、新标准幼儿园英语产品首发仪式、公司合作庆祝晚宴、新标准十周年庆祝典礼等重要接待和活动组织协调工作。
自我总结,不断提高:密切跟进合作伙伴的出版动态,利用书展机会进行考察,并形成自我的思考。2010-2011财年,先后完成《麦格希公司动态调研》《麦克米伦高层变动分析》《书业专攻、就业为王——日本职业学校考察后记》《台北书展攻略》等报告,受到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走出去工作中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表明,截至2011年底,中国引进图书品种数14708种,输出5982种,输出品种和引进品种数之间的差距首次降至1万种以内。这些数据有力地表明:我国出版“走出去”工作成效显著,这也给各大出版机构和版权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怎样进一步提升“走出去”的水平。
正如总署领导在2011年法兰克福书展工作会议上指出的那样,今后的“走出去”工作,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这集中体现出两点:一是优化输出内容,以介绍当代中国发展状况、学术、文化、科技、文艺和研究成果为重点;二是优化图书输出的区域和语种结构。
当前,我国图书“走出去”工作已经到达了“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为尽快促成这一转变,实现出版走出去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优化,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借船出海:图书“走出去”要达到规模效益,关键在于图书在海外的落地、宣传和推广工作。从目前国内出版的实际情况出发,借助海外合作伙伴的市场力量,将输出品种打入海外主流推广和销售渠道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途径。比如,外研社于今年出品的对外汉语教材《汉语入门》,就是外研社和麦格劳-希尔出版集团共同合作编写的汉语学习教材,将借助麦格劳-希尔在北美的发行渠道进入当地主流学校教材市场。外研社与剑桥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厉以宁教授著作《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之路》也依托剑桥在全球的发行网络进入海外图书市场。
篇9
理工科大学有无必要重视发展人文学科?文、史、哲等学科在理工科大学人才培养中占有何种地位?这应是我们国内大学一直思考的基本问题。而在美国MIT和CIT这两所世界著名理工科大学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中,人文社科学科的教育与建设受到了高度重视,为大学培养高素质杰出人才发挥了巨大作用,其成功经验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MIT与CIT 的办学理念
MIT与CIT的成功经验表明,任何一所理工科大学要真正成长为世界一流大学或高水平知名大学,重视并协调发展人文社会学科乃是必经之路。人文学科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益,但却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培养对象的人生境界、人格特征、思维模式等等。理工科大学要培养学生成为科学工作者,更要培养学生的哲学理念、社会信仰和独立的人格精神。因而,具有发展良好的人文学科和丰富多彩的人文教育将成为衡量一所理工科大学的重要指标。
从MIT与CIT的人才培养完整性看,理工科大学的人文学科应该与其他学科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理工科大学注重巩固和发展强势学科,突出学校办学特点,这无疑是正确的,MIT和CIT即是最好的例证。无数的事实证明,真正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人文学科的融入。因此,在理工科大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文、史、哲等学科与理工科似乎只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之别,而无高下、优劣之分。因为这些学科均以其自身的专业优势,共同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智力成长的环境。何况,人文学科对理工科学生的专业发展也并非全无影响,如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教授就曾将其在物理学上的巨大成就归因于国学大师。
在教学方法上,MIT与CIT的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而且更为注重向学生展示怎样学习这一学科,怎样阅读资料以及如何通过写作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在人文学科课程中,特别要提到的是CIT的HPS(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这一课程,它可作为本科生的选修课和研究生的辅修科目,其内容以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为主,但实际上是多学科交叉的合成,吸引了众多师生。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历史发展进程,打好物理学和生物学学习的哲学基础。HPS为学生解决与现代科技紧密联系的历史、哲学问题提供了广泛的教育,为学生探究法律、商业、医学、公共事务做了良好的准备,也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些学习和训练,未来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从中受到了良好的人文教育,其社会活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研究仅靠单一学科难以解决,多学科协同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MIT与CIT学院对跨学科的研究方式非常重视。学校坚决反对以邻为壑的传统系科阻隔,支持和鼓励学科间的交流和沟通。学校的人文和社会学科系仅是按照核心课程的不同大致分为人文和社科两部分,没有行政上的系科严格分制。在课程设置上,依托学校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上的强大优势,两校的社科课程则颇具特色和前沿性。
二、 MIT与CIT的办学模式
这两所大学是办学模式的共同点就是理工科与文科的相互融合。MIT理工学院非常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罗杰斯院长在1865年建校之初为学院规定的宗旨之一便是“提供一般的教育,使其在数学、物理、自然科学、英语和其他现代语言及心理学和政治学基础上,为学生在毕业后能适应任何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因此,学校为学生开设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MIT的本科生一年级不分专业、系科,实行通才教育。二年级时才分到各学院,确定是学工程、建筑还是管理。但无论主修什么,所有学生在学习期间必须修满8门人文、艺术和社科课程,要求拿到72学分才能毕业,占总学分的20%。这8门课程中有3门必须选自以下5大类:文学类,语言、思想和社会准则类,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类,文化与社会研究类,历史类。另外5门属于任意选修课,可在人文社科学院的15个系或教研室所开设的360门课程中选择。涉及人类学、种族研究、艺术与建筑史、心理学、电影和传播媒介、音乐、舞台艺术等26个学科。
CIT理工学院校长谢米尔博士谈及该校学生“接受的是均衡的教育”,认为该校人文和社会科学为学生的素质培养提供了高质量的课程。什么是“均衡的教育”?即在校学生不论其专业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如何,均需接受完备的人文教育,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这既是CIT人才培养的写照,也是一所理工科大学办学理念的深刻反映。CIT规定,所有进入该校学习的学生均需在艺术史、基础人文课程、历史、语言文学、音乐、哲学以及科学史和科学哲学(HPS) 等学科专业范围内修满必修的核心人文课程。要顺利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学生必须修完并通过36学分的人文学科课程、36学分的社会科学课程以及另外36学分的人文学科课程或者社会科学课程。按每门课程9学分计,那么学生在4年中必须修满12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课程才能达到要求。
CIT理工学院为满足学生需要,文、史、哲3个学科的教授开设了各式各样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课程,其中有些课程以中文、法语、德语、日语、拉丁语以及西班牙语讲授。基础人文学科课程(Freshman humanities) 是指包括历史、文学和哲学3个学科在内的核心课程。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是为学外语之外的高级人文学科课程做准备。由于学校的高度重视、教师的渊博知识和认真负责的从业态度以及学生的学习热情,CIT开设的人文课程均具有很高的学术含量和专业水准,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
MIT 最负盛名的工程学院在其教学目标中指出:“对于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工程类的职业肩负着前所未有的令人兴奋和紧急的挑战和机遇。”学院课程设置的重点之一就在于“发展个人的自信和思维的多面性,以为将来知识和职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学校很多本科生取得了本学位之外的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学位。从1970年起,工程学院与自然科学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合作,为一年级学生开设综合课程,该课程目标是为新生提供完整的学习背景,强调不同学科的融合,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它是由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类必修核心课程组成。
这两所理工科大学之所以能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一流人才,之所以能为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之所以能创造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切实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应当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也与建校宗旨、理念和不断完善的模式密切相关。 三、 MIT与CIT 给予我们的启示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历史任务。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才市场对理工科大学的人才规格和人才内涵标准在不断提升,受过良好教育的文理相通的复合型人才将要在未来的社会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2]。中国理工科大学要全面提升培养对象的境界、内涵和层次,MIT和CIT 的教育实践及其成功经验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
结合学校实际建立相适应的文科。由于MIT与CIT发展目标各有千秋,MIT的文科求全求强,这与其学校大规模的特点相适应,并与其理科、工科的数量、类别形成一种三阶的旋转对称的格局。而CIT则力求小而精,秉承质量和控制规模而成为这所学院的发展原则,学院认为这种个性化的取向同样可以保持其优势。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其为数不多的文科专业同样是全美高等教育的精品。因此,我国理工科高校创办文科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构建自己的文理相通课程体系,以一种和谐的人文环境培养出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使得人才不仅适应社会,而且能形成一种积极的力量推动社会科学发展,造福于人类。
坚持一流标准提高师资层次。在MIT发展的历史上坚持一流标准是其始终如一的办学宗旨,其文科如经济学科,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以来,就以一流标准进行严格要求,因此,在50年代末就成为了美国大学最好的经济系之一。CIT 也曾培养了两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我国理工科大学也应本着创办一流的标准建设文科,从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到教学科研等都应如此要求。这需要自由、平等的科研精神,需要营造开放、活跃的学术研究气氛。
重视基础文科建设同时培植特色文科。由于历史与政治因素,致使我国大学长期以来分科形态存在,文科在文科大学,理工科高校建文科并不是与文科大学、综合性大学一较高下,而应有其自己的特点与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是培植与工程、理学直接相关的特色文科并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MIT的文科就是在理工科的方法和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理工院校要培植特色文科,要尊重科学,要将单一的专业技术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篇10
在调查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依据了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标准》附录的《关于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推荐的书目;二是当代符合学生年龄特征、阅读的心理发展水平特征的书目。两方面兼顾题材和体裁的多样性,涉及到政治、哲学、文学、美学、军事、历史、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涵盖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大体裁。
调查阅读对象涉及高二年级12个班,共计660名学生,学生的年龄在16―18岁之间。其中文科两个班,计120人;理科10个班,计540人。
反馈的情况为:①学生对能促进思维、陶冶情操、健全心灵、提升人文素养的经典作品即诵读篇目和课外读物作品读得非常有限。以四大名著为例,调查中只有20%的学生能“完整阅读”《红楼梦》,甚至有10%的学生“未读过”《三国演义》,因没有时间阅读,学生对作品部分了解的比例高达66%。以小说《堂吉诃德》、《巴黎圣母圆》、《复活》、《老人与海》和剧本《哈姆莱特》及文学理论著作《谈美书简》的调查情况来看,“大致了解”和“未读过”的学生分别高达73%、50%、66%、33%和61%及88%;而能“完整阅读”的学生分别仅占5%、20%、16%、25%和18%及1%。学生阅读量少、面窄、质差的情况由此可见一斑。②学生对适合自己年龄特征、口味的流行书、畅销书阅读的量也少。以郭敬明、韩寒、张悦然的作品为例,只有10%的学生能“大致了解”,“未读过”其作品的高达56%。调查中发现并不是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和欲望,是阅读的外部环境使然。其主要原因如当前的“考本位”突出,压倒了一切,学生无暇阅读。阅读的功利性越来越突出。
调查的阅读现状使我们不得不正视:我们的《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与学生的现实存在差距,为考试而读书的功利越来越明显,与《课程标准》的目标产生了悖谬。这种现象使得我们的新课程实施增加了不确定的因素。
二、学生的阅读习惯与《课程标准》中阅读与鉴赏的功能目标之悖谬
《课程标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明确的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要达到这一要求,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吕叔湘先生曾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那么,中学生阅读的习惯是否养成、其现状到底怎样呢?我们从阅读目的、阅读方法及阅读技巧入手展开调查。调查的结果在三个方面较突出:①从阅读目的来看,调查中只有41%的学生在阅读时始终怀有一个明确的阅读目的,近60%的学生阅读时目的不明,阅读停留在较低消遣性阅读层级,离审美阅读几乎背道而驰。古人说“善读者长精神”。培根也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阅读的目的不明导致阅读中蜻蜓点水,肤浅而无深度,更谈不上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②从阅读方法、技巧来看,知道方法而不知应用,阅读过程中技巧欠缺。调查中,能够自觉运用提问法、扫视法、回视法、批注法等方法来加强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提高阅读的速度,增强阅读的记忆效果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只有30%,不到三分之一,比例偏低。阅读中喜欢积累词汇,做摘录笔记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只有13%”;常动笔勾画圈点批注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只有15%;阅读时遇到不懂的词语,会去查词典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只有17%。方法、技巧的缺失导致阅读速度慢,阅读效率低下。速度慢、效率低下导致阅读兴趣的丧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给个性化阅读带来负面影响。
阅读中目的不明,方法应用不当,技巧缺失,加之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课程的繁重使阅读变成了消遣的行为。阅读的品位和质量呈下降趋势,阅读给人带来的心灵感受和精神思索也越来越少。学生的阅读习惯几乎远离了《课程标准》发展个性阅读的实施,与阅读的功能目标已形成悖谬。
三、阅读过程中阅读主体对文本取向的情趣与理趣的悖谬
个性化的阅读情趣指阅读主体对阅读文本与自己的需要是否相适应而产生的情绪体验及阅读的客体(文本)所承载的不同特质的情感因素。
个性化的阅读理趣指阅读主体在文本阅读时所表现出的理性追求及阅读的客体(文本)所承载的不同特质的思想因素。
个性化的阅读情趣和理趣表现在阅读主体方面的特较好把握,而表现在阅读客体(文本)方面的特征我们又怎么归类呢?因为不同文本,它所表达的情趣和理趣是千变万化的。在这里,我们以文本的体裁为切入点来探讨个性化阅读的情趣和理趣问题,因为同一体裁有其共性的阅读心理学上情趣和理趣特征。例如,散文的“真”,议论文的“理”,说明文的“实”。
个性化阅读中情趣和理趣的调查在自然阅读环境下(非常规测试环境),不设监考。要求被试者只根据自己的情趣和理趣来选择文体和题目。测试前即告诉被试者,不做量化评分。规定测试的时间长度。所选文本近万字,规定时间为60分钟,了解个性化阅读中阅读个体对文体的选择倾向,选取了学生常涉及的文体:散文、小小说、诗歌、社科文、议论文。文体阅读测试结果是:无论是首选,还是第二选择,选择散文的占调查对象的78%,小小说高达84%,其次依次是社科文、议论文、诗歌,分别为15%、12%和9%。
篇11
这些年,博士论文甚至教授们的学术论文惹出的风波可不少。轻则充斥着“八股文”的味道,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满纸假大空,从头到尾套话官话,读来哪里是论文,俨然就是党政会议的公文;重则不乏“文抄公”的身影。2014年8月,一名中国社科院的女博士后,就被知名学术期刊披露其论文全部翻译、照抄外文原著。这两种行为都违反了起码的学术道德,人们往往对其持“零容忍”的态度。人们也会追问,博士们又不是傻子,明知网络时代风险无限大,一不小心就会身败名裂,为什么还要铤而走险大抄小抄呢?
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创新太难。很多领域,比如那位女博士后研究的东西,已经被无数前辈翻来覆去研究得差不多了,似乎出新成果很难。故纸堆就那么几页,毕业的压力、考核的时限,很容易让人抓狂,临时抱佛脚也就只好“一抄了之”。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卤鸡味”带来了有益的启发――科研创新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费劲,很多时候是学者自缚手脚、闭门造车,忘却了科研的规律与乐趣。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这是德国思想家歌德的名句。搞科研、做学问,无非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手段之一。为了研究的方便,人们划分出食品、生物、物理或者经济、法律、哲学等学科的边界。但实际上,各种问题并不是以单一学科的面貌呈现的,比如“卤鸡味”的生产就覆盖了农学、化学、生命科学不同的领域,研究好了,能解决食品生产中“工艺质量稳定性差”的问题。这其实可以激励理工科的学子们,沿着实践线路,抓着学科边界,鼓起勇气做出哪怕一丁点的小创意,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篇12
第一,纳入和辨识儿童文学的新兴文类
儿童文学课程一般都会涉及儿童文学的各类体裁的讲解,主要包括儿童诗歌、儿童散文、童话、儿童小说、儿童戏剧等,自上世纪末以来,一些新的体裁在兴起并得到了蓬勃发展,比如图画书、幻想小说等,这些都应及时补充进入教学范畴。图画书在西方多个国家被列入“视觉素养”课程的重要内容,它作为图文结合的跨界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图画书的翻译和本土创作日益兴盛,被幼儿园和小学老师作为重要素材引进阅读课堂。而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因为幼时基本没有接触过这一儿童文学的类型,所以这是一方需要“扫盲”的领域。他们需要了解优秀的图画书文本,了解图画书基本理论,掌握赏析图画书的方法,并养成在未来的教学中运用这一类文本来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能力。
图画书之外,需要给予关注的另一类重要体裁是幻想小说(fantasy),以往的教材中常把它和童话(fairy tale)混为一谈,但其实二者并不相同。新世纪以来,这一包含幻想元素的文类从童话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儿童文学体裁。将幻想小说与童话相区分,有助于更好地辨别二者各自的美学特征,把握幻想类儿童文学的发展态势。如果说图画书的读者群更偏向于幼儿,幻想小说则更多地偏向于少年。随着上世纪末英国幻想小说“哈利・波特”系列的热潮推动,幻想小说愈演愈烈,如英国作家菲利普・普尔曼的《黑暗物质三部曲》、美国作家斯蒂芬妮・梅尔的《暮光之城》、苏珊・柯林斯的《饥饿游戏》等风靡全球,并催发了各国幻想儿童文学的跟风性创作。幻想小说已然成为当今世界儿童文学创作中的一大分支,成为儿童和青少年争相阅读的一股风潮。将幻想小说从泛指的“童话”中区分出来,依据幻想小说的美学特征对其进行重新解读,会有更确切的把握和更丰富的认知。
第二,关注和分析儿童文学的热点文本
儿童文学课程不应是理论知识的空洞灌输,对学生来说最具有吸引力也最具有信服度的是具体可感的文本。教师在选择文本上,首先考虑的是儿童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因为经典往往代表了一种高超的境界、一种值得信赖的价值判断。对经典文本的细读和阐释不仅可以用生动充实的案例为理论作注,并可以让学生从中把握到评判的依据,即以经典作品所体现的追求和达到的思想和美学的水准为尺度。但是,高校课堂里儿童文学的文本教学不能唯经典是论,还要不断输进新鲜血液,要关注新出现的重要的文学现象和实践中的诸多重要阅读现象,关注当下的热点文本,主要包括两大类:近年获奖作品和畅销作品。
关于获奖作品,在界,人们会普遍关注每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及其代表作品,而在儿童文学界,同样也要及时关注国际儿童文学大奖的获奖情况,如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每两年评审一次的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每年一次的国际林格伦儿童文学纪念奖等。2014年安徒生奖的作家奖获得者是日本的上桥菜穗子,她的代表作是幻想小说《兽之奏者》等,插画奖得主是巴西的罗杰・米罗,代表作如图画书《羽毛》等,显现了高超的艺术水准。国内也设有多个儿童文学奖项,如全国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尽管获奖者并不一定代表最高水平,但是一般而言均会有其独到的文学贡献,藉此可了解儿童文学新的发展与成就,而将近年来中外儿童文学获奖者的创作情形作比较,有助于发现差异或差距。热点文本之二是畅销作品。以小说为例,翻译引进的儿童文学畅销作大多集中于如上文提到的英美幻想小说,其中有一类比较特殊的小说文类是“恐怖小说”,如英国作家达伦・山的《吸血侠传奇》,美国作家的R.L.斯坦的“鸡皮疙瘩”系列等。对于恐怖小说的美学理论和阅读效果需要介绍和讨论,以更好地帮助儿童进行有益的阅读选择。近些年国内的畅销作品主要以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等为代表的校园小说,要和学生一起探讨这种畅销的原因及其作品本身的成败得失,养成学生敏锐的判断力。
文本选择要多元化,不仅要关注外国优秀文本,也要对本土创作多加关注,不能因本土创作的艺术质量总体不如外国的上乘而忽略本土。事实上,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在各个阶段也出现了一些颇有水准的重要作品。如在介绍图画书时,教师常会以获得诸多荣誉的西方和日本的优秀图画书为主要个案来精讲,但也要涉及本国的原创图画书,看到其努力,也看到其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涉猎中外的文本对举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推进中国儿童文学的雄心。
第三,兼顾儿童文学的多种媒介形态
随着媒介传播的多样性发展,儿童文学也有了新的传播形态。儿童文学的阅读已不再满足于传统出版的纸质文本,也延伸到了电子文本,网络儿童文学创作也在迅速发展,如“网络后童话写作”等,阅读对象主要为青少年。网络儿童文学可以随时、更新在个人的博客空间,相对比较自由,但因为没有传统刊物编辑的把关,因此这些网络儿童文学作品的质量很难保证,往往良莠不齐,有些题材和叙事方式对少儿阅读和审美不一定适宜。因此儿童文学课程要关注这一时代性课题,引导学生去分析这种网络儿童文学的特质,看到其价值,也要看到其显在或潜在的问题。
此外,儿童电影也是儿童“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将根据儿童文学改编的儿童影片和原著结合讲授,比较原著和改编的异同,给予学生从文字文本到影像文本的感知,也有助于更好地辨识不同媒介的不同手法以及所能达到的不同的艺术效果。如“哈利・波特”系列,“纳尼亚传奇”系列、《夏洛的网》、《秘密花园》、《仙境之桥》、《草房子》等电影版都拍摄得相当优秀,将小说和善于制造奇观的电影结合观赏和讨论,可以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图画书改编的动画短片能更好地增强学生对于图画书作为“静态动画”艺术的特质的了解,发现动画在视觉和听觉艺术上的配合所能达到的美学效果。另一种倍受儿童(尤其是低幼儿童)欢迎的媒介是系列动画片,如美国的《猫和老鼠》、《海绵宝宝》系列,日本的《樱桃小丸子》、《机器猫》系列,近些年国内原创的系列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等。儿童文学课程对于这些热播的动画片也应给予关注和评析,对其内容和表现艺术的特色、成就或不足进行讨论。对于当下多元媒介表现形式中的儿童文学这一课程内容的添加是一种“接地气”的方式。
第四,培养批评性读者和创作者
高校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于泛泛介绍儿童文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和文本的感性欣赏,应致力于培养“批评性”的儿童文学读者,可介绍研究儿童文学的方法,以指导该课程科研小论文的写作。通过传授儿童文学美学分析的工具,促使大学课堂里的讨论向专门的学术研究转化,即不仅让批评变得有“据”(原理)可依,而且有“具”(方法)可使。中的文学批评理论(如心理分析学、女性主义批评、叙事学、狂欢理论、读者理论等)可以转换性地使用进儿童文学的研究,根据儿童文学的特殊性作选择和调整。玛丽娅・尼古拉耶娃在《儿童文学的美学方法导论》中指出:“美学分析不仅不会阻挠阅读的乐趣,而且通过对文本多重构成机制的深入考察,还会增进对文学的理解。”她通过具体的分析来演示各种理论工具如何才能得以最好的使用,选取了读者熟悉且容易认知的文本特征来安排章节,讨论了各种文本构成元素的美学问题,包括作者、创作、体裁、内容、构思、场景、人物、叙事、语言、媒介、读者共十一种,涉及文学批评所关注的主要层面,并从中挖掘儿童文学美学批评的独特之处。本科生的教学中不一定需要面面俱到地讲授研究方法,但是在具体的文本阅读中可以结合运用理论工具进行深入分析,以提升学生的理论视野和思辨能力。与联系当下儿童文学热点的阅读现象相仿,理论介绍中也应将国际重要的研究成果和前沿的研究动态及时地介绍,开拓学生对于儿童文学研究的多维视角。如讲解英国童话《小熊温尼・菩》,可介绍国外两本从哲学方法来进行研究的专著The Tao of Pooh(《小熊温尼之道》),Winnie the Pooh and Plato(《温尼・菩和柏拉图》)。此二书分别从中国的道家思想和西方的柏拉图思想来解读这部童话,发现其故事背后的哲学底蕴。再比如,讲解“哈利・波特”小说时,可介绍Harry Potter and Philosophy(《哈利・波特的哲学世界》),这种从哲学角度对幻想小说进行的阐释新鲜有趣,且颇有深度。对于这些批评研究方法的介绍,可以给学生方法论的多种启示。
篇13
社区体育是伴随着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社会体育现象。中国的社区体育实践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J989年天津市河东区首次提出“社区体育”概念。社区体育主要指在人们共同生活的一定区域内(相当于微型、基层社区辖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提高居民身心健康水平、巩固和发展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近就便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社区体育的兴起完善了社会体育管理组织系统,减轻了单位的体育负担,推动了体育社会化进程。
社区体育的理论研究与社区体育发展实践几乎同步,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体育学者敏锐的理论嗅觉与较强的问题意识。后北京奥运时期,随着体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体育将会成为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重要载体,对此体育学术界责无旁贷。本文旨在对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进行综述,试图寻求新的研究视角,进一步拓宽研究思路,以期促进该领域研究不断迈向深入。
1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综述
1.1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作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最高级别的立项,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某一领域的研究水平。于是笔者对自体育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首次立项以来的社区体育研究立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试图以此窥见一斑。
看出,在1997年体育学首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时,社区体育研究就获得了1次项目资助,但在此后的12年间获得立项的年次仅为5次,有7年均未获得立项,至今立项总数仅为8项。由此可见,尽管社区体育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时间很早,但立项缺乏连续性且总量较少,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中并未占有一定的地位。
从立项主题来看,具体包括关于学校一社区全民健身联网工程的研究、中国城市经济体制变革与社区体育发展、新兴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社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村落社区的节庆体育与社区活力的研究、我国城市社区体育俱乐部发展机制及其培育对策、新时期中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走向与发展模式研究、我国城市居住区体育场地设施配套建设的法律规制研究。从研究主题可以看出,学者们注重将社区体育研究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相结合,研究领域涉及到城
自1989年社区体育首次作为概念被提出以来就出现了相关的学术论文,但在此后的10年间论文数量并未出现量的飞跃,甚至还有3年出现空白现象。由此可见,20世纪90年代社区体育研究并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21世纪初,随着社区体育的不断发展,社区体育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现象与问题,学术界也相应出现了一股社区体育研究热,论文数量几乎逐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除2006年外)。核心期刊应该能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出科研论文的质量,为此笔者作了进一步统计。表2数据显示,关于社区体育研究的全部论文中核心期刊论文占20%,虽然2003年以前一直占30%以上,但从2004年开始随着论文总量的不断增长出现了持续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高质量的社区体育研究论文数量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1.2.2研究内容
笔者通过对社区体育研究论文的整理与研读,发现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6方面。
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一般是从宏观上、整体上对全国或某些地区社区体育的调查与分析,是社区体育研究的基础。文献研究发现,学者们将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的研究视域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匿乏、经费短缺;社区体育管理者、指导者队伍薄弱;参加社区体育的人群中老年人居多;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不完盖;体育组织管理系统尚不成熟。基于社区体育发展现状与问题,对策主要包括多渠道筹集社区体育经费、建设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培养社区体育管理者与指导者人才、完善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等方面。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市社区、小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城市社区体育是研究重点。
1.2情况
1.2.1论文数量
笔者以“社区体育”为篇名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现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农村社区体育存在的问题,例如经费和场地不足、管理缺位、群众体育意识较淡薄、参与率较低等方面。
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研究。
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研究的视点也主要是城市社区,笔者归纳出学者们提出的几种典型运作模式:3系统4层次模式(笔者注,下同):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结构应由领导、协调及操作3个子系统,以及市、区、街道、锻炼点4个层次组成,街道社区是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关键层次学区体育模式:即以对社区居民开放体育设施为中心的社区体育发展模式,并且是从组织管理到设施利用的体育活动模式,是一种责权利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的社区体育模式广州模式: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增强广州市民的身心健康为宗旨,紧密结合城市文明社区建设,以发展街道社区体育为重点,以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为后盾,形成街、区、市社区体育三位一体同频共振的发展格局;3方合作3种资源模式:构建政府、社区组织、社区成员3方合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3种资源共同支持的社区体育建设理论模式及其保障体系。
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研究。
社区体育组织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是影响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成为了社区体育研究的重点。传统上,街道办事处是社区体育的主要组织机构,而现在,学者们日益发现社区体育组织应朝着基层化、小型化、层次化、服务性方向发展,社区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协会等服务性机构应成为社区体育组织中的主体,例如有学者提出社区体育组织结构应从“街道”向“小区”层次的转化,小区体育组织结构可以“3条线,4个层次”来表示:即居委会一楼组一家庭一个人;小区体协一活动站一项目组织一成员;体育网站一俱乐部一活动小组会员;我国新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的建立应大力培育和发展为
社区开展体育活动提供非营利的社区体育协会、社区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俱乐部)等组织,其性质属于非营利性社会体育服务组织;社区体育组织结构是一种“经纬式结构”,即纵向与横向交叉的网络结构,经纬式组织结构主要由社区体育工作机构、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和社区体育服务机构3种类型组织构成。这些观点应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与社区体育组织变迁相适应,要逐渐“形成以政府导向为主,社区、项目协会都参与社区体育服务的多元化管理体制,并“形成共同管理,共同建设的社会化社区体育管理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尤其是应该“大力培育和发展以社区体育协会和社区体育俱乐部为主体”。
社区体育的相关关系研究。
作为一种社会体育现象,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单位体育等其他体育现象之间应该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例如有学者提出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体育的互相渗透与有机结合,并建立一定的组织和保障措施,达到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体育发展的目的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关系是学者们分析的焦点,二者之间的融合与互动也成为许多学者的共识,并有学者提出要构建以学校向社区居民开放体育设施为中心,并将体育活动从组织管理到设施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的“学校与社区体育俱乐部模式”。
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研究。
在突出以公共服务为核心的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日益重视,于是也有学者开始涉足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例如有学者从余暇运动、体育消费观念、运动方式的多样性、体育服务市场的合理引导,以及弱者体育服务保障系统几个方面讨论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建构;有学者从公众生态意识与健康发展理念、体育设施网络系统、体育活动内容体系、组织保障体系、人才服务体系等方面阐述了社区体育的生态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还有学者指出了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路径与完善途径。尽管学者们所阐述的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内涵不尽相同,但其中所蕴涵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保障公平、多元化与均等化原则是共性特征。
国外社区体育发展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社区体育研究将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在组织形式方面,体育俱乐部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成为社区、学校体育一体化的桥梁,且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俱乐部具有共同特征,即非营利性、俱乐部活动的自愿性和大众性、俱乐部的自主经营和政府扶持。在管理体制方面,美国社区体育的管理体制是行政长官负责,下设专门机构,具体由职能明确的部门进行运作;日本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是三级管理模式,即分为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3类,它们在管理和运行中是相互协作,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场地设施方面上,国外社区体育中心大都被设计成社区公园的一部分,许多设施都与公园融合成有机的整体,健身路径都建在公园,游泳池往往同时成为公园的水上娱乐设施。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向社区开放,社区设施向学校开放,这是欧美国家社区体育的又一显著特征。在项目开展方式方面,美国城市社区体育充分体现了共生性(即体育项目和其他社区服务项目构成机构的项目服务内容)和均衡性(即根据社区人群接受社会资源的多少和身体需要情况进行均衡安排)的特征。通过对中外社区体育研究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就社区体育的许多问题(诸如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当然,国外的许多经验还值得我们继续研究、思考和借鉴。
此外,还有少数文献涉及到社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社区体育俱乐部、社区体育发展趋势、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社区体育经营管理模式、社区体育发展评价等研究内容。
1.3研究简评与新视角
我国社区体育理论研究始于社区体育实践的兴起,随着社区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所面临问题的日益增多,社区体育逐渐成为了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总体来看,近20年我国社区体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为研究时间较早、成果数量较多、研究视域较广且实践性较强等方面,为社区体育发展作出了积极的理论贡献。与此同时,社区体育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一方面表现为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显得比较薄弱,且高质量研究论文数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表现为宏观与中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较多(例如发展现状、运作模式、组织形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相关关系、场地设施、服务体系等),而从微观层面(即社区体育参与者的角度)关注较少。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应该成为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应该成为社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社区体育参与者应该为学术界所重视,因为他们的利益诉求是确定社区体育运作模式、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以及场地设施建设路径等发展思路的重要参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传统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演变为如今的“十大社会阶层”,这也意味着社区体育参与者不是同质的群体,而是在组织资源、经济资源,以及文化资源占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的不同社会阶层,他们具有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在社区体育参与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利益诉求;因此,作为一个经典社会学理论和重要社会现象的“社会分层”,应该成为新时期我国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笔者将在下文中对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2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几点思考
“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内容、形式、形成的层次和分布形态,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质变过程”。社会分层成为了国内外许多社会学者毕生的研究领域,也引起了体育学术界的关注。笔者试图在此提出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几点思考,旨在为今后的实证研究作好理论准备。
2.1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从一个侧面丰富社区体育理论体系。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社会分层理论都为社会学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将这一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应用到社区体育研究领域,可以拓宽社区体育的研究视野,从社会分层的视角丰富社区体育理论体系,进而也有利于促进体育社会学学科建设。
对社区体育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通过对不同社会阶层社区体育参与者体育价值观、体育参与、体育利益诉求等方面的调研,从而可以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寻社区体育的发展策略,开创分层发展社区体育的新思路。
为社会分层理论提供新的实证研究视点。目前,学术界对社会分层的研究一般都是基于政治、经济、职业、文化程度、主观认同、消费及生活方式等标准,社区体育也可为社会分层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实证研究视点。
2.2研究的主要内容
2.2.1 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一般概况
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社会阶层构成。目前对于社区体育
参与者描述较多的是从年龄和性别方面,即参与人群中老年人和妇女居多,那么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社会阶层分布情况如何,哪些社会阶层是主体,这些是首先需要厘清的问题。
各社会阶层参与体育的基本情况。“参与体育”可以操作化为4个层次:认知层次,即对体育的价值取向程度;情感层次,即对体育的喜欢程度;直接参与层次,即对体育运动的直接参加程度;间接参与层次,即对体育运动的间接参加程度。许多研究表明,不同社会阶层在参与体育方面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那么社区体育参与是否依然如此。
各社会阶层的社区体育利益诉求。深入了解各社会阶层的社区体育利益诉求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前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社会阶层的社区体育利益诉求意识、诉求内容、诉求方式、诉求的组织化程度,以及社区体育自身的制度环境等方面。
2.2.2社区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分层与消费及生活方式关系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争论,最为典型的是后现代主义理论与社会再生产理论。前者认为现代社会的消费行为是个性化的或个体化的,阶级或身份的归属并不能机械地决定人们的消费实践;而后者则认为阶级不仅对社会选择过程和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有影响,而且也影响到个人的性情、品位和生活方式。这2种相互对立的理论也凸现了社区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之间关系研究的理论意义,而国内体育学界目前并未对体育参与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这一体育社会学的经典命题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因此,当从社会分层的视角研究社区体育时有必要对这一经典命题进行深入研究,这也是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分别建立体育认知、体育情感、直接参与、间接参与4个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具体分析,即以体育认知、体育情感、直接参与、间接参与为因变量,以社会阶层为自变量,性别、年龄、余暇时间及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控制变量,分别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社会分层与社区体育参与之间的深层关系,同时对影响社区体育参与的其他因素予以关注。
2.2.3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对策研究是社会分层视角下社区体育研究的落脚点,也是重点和难点所在,对策研究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当我们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时至少应该考虑以下问题:1)有赖于建立开放的社会流动机制,逐步形成合理的社区社会阶层结构,这是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2)构建符合各社会阶层居民体育需求的社区体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这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保障;3)制定促进社区居民体育参与的社会分层策略;4)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索社区体育的发展模式;5)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改革社区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6)构建满足各社会阶层利益需求的多元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这6点都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2.3研究的主要方法
在社会分层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研究中可以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面访、电话访问、Email访问)、实地考察法、社会统计分析法(重点是多元回归分析法)等主要研究方法。在此有必要对多元回归分析法进行简要说明。多元回归分析法主要包括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法。多元线性回归通常要求变量在间距测度等级以下,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连续变量,但在多元线性回归中使用定性因变量将严重违反本身假设条件,而Logistic回归法则克服了多元线性回归的缺陷,可以服务于对定性因变量的多元分析;因此,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建立社区体育参与回归模型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多元回归分析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社区体育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时间较早,但数量偏少;
社区体育研究的数量较多,但高质量沦文比例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宏观与中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成果较多,而微观层面(社区体育参与者)的研究相对较少;
社会分层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3.2建议
学术界应该重视社区体育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工作,同时国家社科基金可以考虑给予社区体育研究项目适当的支持;
学术界应该注重高水平社区体育研究成果的产出,不断提高社区体育研究成果的质量;
学术界应适当关注微观层面的社区体育研究,能从社区体育参与者的角度提出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策;
学术界应积极开拓社会分层视角下的社区体育研究领域,从而不断丰富社区体育理论体系,并为社区体育发展实践服务。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