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地质学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地质学专业的特点可以用几个字简单概括:艰苦,人少,就业好。从高考录取就能看出来,很多学生到地质专业学习都是被调剂的,因为大家普遍认为地质专业太艰苦,如此一来,有人考研时就换了其他专业,还有一部分人感受到本科就业很容易而选择了工作,可是很少有别的专业考生愿意跨考进来。因此,跟热门专业相比,地质学专业考研,竞争并不激烈,难度不大,录取分数线也较低。
NO.3 数学不好的人,同样有捷径
高等数学,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对于数学不好的人来说,也有捷径可以选择。笔者在读本科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位同学,他不喜欢数学,但是又想读研究生,于是搜索了很多大学的硕士生招生简章,发现还真有几所高校不用考数学,比如南京大学的构造地质学专业,招生的时候只需要考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和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两门专业课,这对他来说是个难得的机遇。就这样,机遇加努力,他从我们一个地方高校成功考上了南京大学这所名牌大学,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所以,如果你惧怕高数,不妨学学这位聪明的同学,探寻一下人生的捷径。
NO.4 学校不出众,业内有名气
高考的时候,大家往往关注的是大学的排名,可是当你读了四年大学到了考研的时候,才发现专业和就业情况更为重要。名校也有就业很差的专业,相反,很多不出众的大学,却有着很出名的专业,地质学就是如此。因为专业较冷,外界知之甚少,但行业内部却十分认可,我国当年比较著名的几大地质院校――北京地质学院(现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地质学院(现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春地质学院(现已并入吉林大学)、成都地质学院(现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河北地质学院(现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以及当年比较著名的几大煤炭院校――焦作工学院(后迁址并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山西矿业学院(后与太原工业学院合并更名为太原理工大学)、山东矿业学院(现更名为山东科技大学)、焦作矿业学院(现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还有几所石油院校――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现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虽然它们在发展过程中纷纷更名换姓,而且在全国大学总体排名中并不十分出众,但是其地质学相关专业却是非同一般,如今活跃在当前地质战线上的骨干绝大多数毕业于这些院校。
NO.5 海洋地质学――冷门的专业培养稀有人才
地质学本来就属于冷门专业,但是在地质学大类中还有一种更冷门的专业,那就是海洋地质学,它是一门地质学与海洋学交叉的边缘科学,主要研究海岸与海底的地形、海洋沉积物、洋底岩石、海底构造、大洋地质历史和海底矿产资源等,因为专业研究方向十分狭窄,培养单位也非常少,每年毕业的学生也是凤毛麟角,除了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几所沿海大学开设此专业以外,就只剩下山东青岛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和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位于福建厦门的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正是因为毕业生数量有限,每年全国毕业的该专业研究生只不过百十来人,其就业情况十分乐观专业,中石油、中海油等专门从事海洋石油勘探的单位十分青睐该专业的毕业生,这对于那些热爱海洋事业的同学们来说,是个极好的选择,从大家熟悉的大陆地质走向陌生的海洋地质,剑走偏锋,不走寻常路,往往更易于获得事业上的成功。
NO.6 同是地质学,工作分类却迥然不同
在我国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里面,地质学属于学科大类,这其中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理学的地质学包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地球化学专业、古生物与地层学专业、构造地质学专业和第四纪地质学专业共五个专业,工学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包括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三个专业。
显然,理学偏向于理论研究,工学偏向于工程应用,但细分起来会更多。在没有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情况下,硕士阶段的研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找工作的对口单位,但不一定毕业之后就会从事这项工作,这主要取决于你毕业之后所选择的单位的性质,有些单位是主要从事固体矿产资源勘探,有些单位从事石油勘探,有些单位是从事工程地质勘察,有些则是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彼此差别巨大。笔者在读研期间学的就是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其实就是地球物理勘探方向,但是由于工作单位主要从事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所以现在的工作就和当年的研究方向有了很大不同,在工作中就要学习很多新的知识。
NO.7 横向课题也很锻炼人
研究生,本意就是要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掌握一定的科研技能,达到一定的科研水平。但是,在读研的时候,你不一定就能真的参与到科研当中,我国已经形成了庞大的硕士研究生队伍,可是纵向科研课题毕竟十分有限,涉及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大部分学生会参与到导师的横向课题当中。
所谓的横向课题,通常是指各级政府及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委托研究的课题,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的课题,往往时间短、工作方法成熟,这也是很多学生称呼导师为“老板”的原因之一吧。表面上看,从事横向课题貌似研究不够深入,但实际上这样的工作更实用,一旦你毕业参加工作就会发现,原来工作中需要干的活在读研时候都已经干过了,比如说出野外采集岩石样品、野外地质填图、室内编制地质勘察报告等,短短几年的硕士生学习生活,已经将你打造成一个“熟练工”,这对于硕士毕业不想读博深造而直接参加工作的同学而言,更具有实际意义。
NO.8 野外踏勘仍是主要工作内容
“嫁女不嫁地质郎,一年四季到处忙。春夏秋冬不见面,回家一包烂衣裳。”这是地质工作者之间流传的一首自嘲逗趣的打油诗,由此也可见地质工作者们常年跋山涉水、风尘仆仆的辛苦。很多学地质的同学之所以愿意考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希望摆脱艰苦的野外工作环境,以为读研之后就可以在实验室里“享受幸福”,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不仅仅是硕士,哪怕是博士毕业,野外工作也是地质工作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原来的地质三大件――“罗盘、锤子、放大镜”就是野外工作的常用工具,虽然现如今发展出了“GPS、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新三大件,这也是为了方便野外工作。仅以笔者从事的工作为例,在主要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单位里,我们拥有很多知识渊博的博士和硕士,但是在从事每一项课题的研究当中,都必须首先走进野外实地踏勘,取得第一手资料,每个月出差几天甚至每年出差几个月,都是十分常见的事情,因此,希望通过考研而摆脱野外的艰苦工作环境,是徒劳的。
NO.9 女生极少
由于地质学相关专业需要经常出野外,不太适宜于女生工作,所以本科学习这个专业的女生就很少,等到毕业就业的时候,用人单位又很少愿意录用女生,所以造成的局面就是,本科学地质的女生在考研的时候纷纷更换专业,如此一来,读研时期的女生就凤毛麟角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少了女同学的陪伴,你的生活会略显枯燥。
篇2
构造地质学英语词汇的特点
对于上述构词法的分析,在对构造地质学的词汇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可以对其特点做出以下归纳。词汇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元素,是语言最基本的意义单位。在构造地质学中,词汇是专门的术语,很多普通的词汇应用在构造地质学中就有了特定的意义,因而具有专业性。对于非构造地质学专业的学习者来说,可以称之为熟词僻意。如:core原意为果核、核心,地质学中为岩心或地核,意为从地壳中取出的岩石,或地球的核心部分(主要有铁、镍等元素组成)[2]。此外,suture本意为缝线、缝合[3],但在构造地质学里为碰撞缝合带。还有fault(断层),opening(孔缝),cap(盖层),bedding(层理),fold(褶曲),micafish(云母鱼构造)等,这类词看似简单,但往往受本义或非专业词义束缚,不容易理解和记忆[4],因此在学习中要把词汇放到构造地质学的语境和情境中掌握,与日常的意思相区分[5]。除了不同的词义以外,不同场合可能还会有不同的词性,这点也应该加以注意。如base分别有名词和形容词的词性,database数据库(计算机),baselevel基准面(地质学),basemap底图(区域地质学),basemetal有色金属低价金属(矿产)中含义也有不同[6]。因此,在构造地质学词汇的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区分并掌握词汇的不同含义。科技词汇多有抽象性的特点,但是一些形象的构造地质学词汇利于专业词汇的掌握并且是理解地质现象的重要辅助工具。在构造地质学中会使用一些非言语表达如图表,从而使读者对地质现象有更直观的印象,对文章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图表中英语词汇的使用,由于版面空间的限制,尽量使用简短的词汇,这又体现了用词的简洁性。很多地质现象的描述除了图表以外,还可以通过形象的词汇来描述其具体形态,促进读者的理解。如chocolate-tablestructure巧克力方盘构造,为石香肠构造的一种,形状似布满巧克力的方盘。当应变处于双向拉伸时,岩层中的强硬层相对软弱层将向两个方向张裂发育两组石香肠,形成“巧克力方盘”式石香肠构造。通过联想巧克力方块的模式来理解该构造的具体外观,便于理解和记忆。tepeestructure帐篷构造,在剖面上形成低幅度的倒“V”字型构造像个帐篷。类似的词还有boudinage布丁构造(石香肠构造);pinch-and-swell肿缩石香肠构造;centre-to-centremethod心对心法(研究韧性剪切带动力学的一种方法)。这样的词汇表达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在掌握词汇的同时,对相应的地质现象也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前文提到的构造地质学中的缩略词体现了构造地质学英语词汇的简洁性。缩略词言简意赅,减少阅读空间,促进读者的理解。跨文化交际正变得越来越频繁,所以在中文写的文章中出现一些英文缩写词也是不足为怪的,如,MDD(multi-diffusiondomainmodeling)多重扩散域模拟,USGS(USGeologicalSurvey)美国地质调查局等词汇的使用。这些词的翻译也可以称为移译,属于零翻译的一种[7]。移译是把源语中的词语原封不动的移到目的语中。这种翻译手法常见于上述的报刊中。这些英文缩写词跟它们相应的中文单词相比,占了较少的空间。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现象不应过分泛滥,从而维护汉语的纯洁性。
构造地质词汇的翻译
篇3
主办单位:四川省地质学会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6-0995
国内刊号:51-1273/P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篇4
魏格纳发现,有一种生长在热带的舌羊齿植物,它只能生活在热带地区。但是,在地质史上却曾经生长在格陵兰岛、伦敦、巴黎等地。这些地方的纬度现在都比较高,魏格纳认为,这说明它们是从低纬度地区漂移过来的。蜗牛是一种行动迟缓的动物。在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却有同一种蜗牛,而美洲西部却没有东部的那种蜗牛。非洲西部与美洲东部远隔重洋,蜗牛是不可能漂洋过海的,合理的解释是原来在同一地区生长的同一种蜗牛由于大陆漂移而分开了。
魏格纳也在古气候上找到了证据。在石炭纪年代,南美洲有一次大的冰川活动,在非洲、印度也发现了同一时期的冰川遗迹。而在北美洲、亚洲大陆却找不到这种冰川遗迹。魏格纳认为,当时南美、非洲、印度都是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都处在南极附近,而当时的欧亚大陆、北美都处在低纬度地区,因而没有形成石炭纪冰川。
魏格纳也发现大陆拼合后,在地质上也有很好的吻合。非洲南端的山脉与南美南端的山脉都是二迭纪褶皱成山的,地质构造也完全相同,如把南美洲与非洲拼接起来,它们就成为同一条山脉。
五十年代以来,古地磁学的研究和对岩层的放射性年龄测定,为大陆漂移提供了更多的证据。大陆漂移学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影响下,美国科学家赫斯等人创立了海底扩张学派,提出(资料提供 罗祖德)了海底扩张说。1968年,法国海洋学家勒皮雄进一步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创立了板块构造学派。这个学派认为,地球的外层是岩石圈,它的下面是软流圈。岩石块分成几个大的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板块。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薄弱,因此板块容易漂移。根据板块学说,不仅可以了解大陆海洋的历史,也可以推测世界陆、海的未来。5000万年后,大西洋将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日渐缩小,印度大陆的北端将被挤压进喜玛拉雅山底下,澳洲会向亚洲靠拢、连接,非洲大裂谷将扩大成为海洋,南极洲则稳坐钓鱼台,继续坐镇南极。
篇5
建立CDIO模式下煤矿地质学授课体系
建立CDIO模式下《煤矿地质学》的授课体系,关键是改变教师的传统的教学理念,把CDIO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介绍煤矿生产中有关地质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方法,通过实验和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参与科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把地质工作的新的理论和新方法引入到教学中,同时也要把一些传统的内容压缩或删除,例如删除课程中科普性的传统内容,增加矿物岩石、构造地质、地层等相关方面的新理论、新知识;以新的国家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编码标准替代传统A级、B级、C级、D级储量分级标准等;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煤矿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保护矿区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增加煤矿环境地质的新内容;随着近年来地质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煤矿地质研究中,丰富了手段,提高了精度和可靠性,增加矿井地质信息技术及应用的教学环节,如运用计算机技术编制和管理各种地质图件、介绍物探新知识和新仪器的应用原理和方法;更新传统生产设计规范等[3]。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教学为主,同时结合有关电视录像片和野外、室内实习、实验课等形式综合进行。尽可能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改革传统板书的教学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将多媒体讲授与板书讲授有机结合,通过二者的优势互补,实现有关知识的融合与最佳传授。如利用地形地质图编制地质剖面、编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等方面,均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进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采用实例式、启发式、设疑式等教学方法,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潜能,达到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目的。这种形式可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煤矿地质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努力作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安排与设计各类实验和实践教学内容。为满足精品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内容,依据《煤矿地质学》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四个方面来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一是实验教学环节,这是一个认知性、验证性的实验教学环节,在完成理论课程讲解后,对矿物、岩石等各类标本进行反复的观察和描述,通过这样的实验使学生能掌握各类标本的鉴定特征,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报告;二是野外地质认识实习教学环节,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后,进行野外地质现象的认识和观察,把课堂讲解的内容和实际联系在一起,要求学生依据野外实习的内容编写实习报告;三是课堂及课下作业实践教学环节,这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此环节要求学生能够读懂各种地质图件并运用计算机软件编制各种地质图件、能够从图件中提取各种数据;四是科研实践环节,这是一个提高创新能力的实践环节,部分同学可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科研工作相结合,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网络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模式,更能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加工、分析、创新、利用、交流、的能力,网络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把一些教学资源放到网上,为学生建立自学平台。在网上和同学开辟网上留言、教师电子信箱、QQ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的学习平台。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网络学习课件,供学生课后学习。
CDIO模式下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
篇6
二、实习的主要内容:
㈠张家口—北戴河沿途:
⒈地形变化:冀西北间山盆地—山前平原—滨海平原。
⒉业生产特点:一年一熟—一年两熟。
⒊民建筑:均坐北朝南但张家口房屋北无门窗,而秦皇岛的则南北均有门。
㈡鹰角石下海滩上:
⒈岬角、海湾的侵蚀、堆积:山海关—北戴河间海岸形态为岬湾相间状。受波浪折射作用,岬角处波能汇聚受到侵蚀,海湾处波能副散形成堆积。(实习报告 fanwen.chazidian.com)鹰角石所在处为岬角,其由花岗伟晶岩脉组成,抗侵蚀能力强,形成突出的岬角。
⒉海蚀穴、海蚀崖、海蚀平台:在海水与海岸岩石相交接的地带,致使岩石沿节理及抗蚀性弱的部位发育成凹槽而形成海蚀穴。由于海蚀穴的发展,上部岩体悬空、坠落,形成陡峻的海蚀崖。由此可见,海蚀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就是海岸的后退过程。在海蚀崖后退的同时,在其前方留下一个向海微倾的基岩平台,称海蚀平台。
⒊波浪在浅水区的变形:迎水坡平缓,背水坡陡。
⒋波痕性质:属于流水波痕,形态不均匀,在潜水沉积环境下形成。
⒌岩石的三维节理:此处的岩石节理较发育,其横向、纵向、斜向三方面节理共同发育,三向节理相交处的岩石脆弱,加剧了岩石遭受侵蚀的程度,为形成海蚀地貌提供了有利条件。
㈢鸡冠山:
⒈鸡冠山东南坡中部:早元古代绥中花岗岩的岩性特征为酸性岩浆岩,呈深成的岩基侵入体,属下元古界前的产物,为肉红或灰白色,等粒结构。主要矿物有钾长石(肉红色)、斜长石(灰白色)、石英(透明状)、角闪石、黑云母(黑而薄)等。
⒉鸡冠山东南坡近顶处:晚元古代青白口系景儿峪组与下伏绥中花岗岩的接触面处有很明显的界线,并且是个较平缓的接触面,两者并没有参差不齐或相互穿插的现象。花岗岩体中未发现上覆岩层的俘虏体存在。发育在下面的岩石中的节理也没有延伸到上覆岩层中去;下伏花岗岩其近接触面处和远离接触面处岩石特征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岩体的表面产生高岭土化、绿泥石化等,说明花岗岩体已遭受变质作用;上覆沉积岩未见有变质或任何烘烤现象。底部还有很薄层的小角砾岩,碎块的主要成分却是下伏岩体表面的产物。由此判断其接触类型为沉积接触。
⒊鸡冠山顶采石场:⑴晚元古代景儿峪组岩性特征:本组的主要岩性特征是石英砂岩。其新鲜面呈灰白色,风化面为黄褐色,并带铁锈色,石英含量很高,含有一定量的钾长石,浅绿色海绿石矿物往往肉眼可见。中细粒结构。其底部含少量砾石及小角砾。下粗上细的岩性变化反映了当时的海侵沉积环境。⑵浪成波痕构造:浪成波痕形态对称,波峰尖锐,波谷圆滑,形成于静水条件。
⒋鸡冠山北侧悬崖边:⑴地堑的构造特征及地貌表现:该地堑由三组倾向相向的正断层形成。大平台与鸡冠山的岩性组成是一致的,即上部为景儿峪组石英砂岩,下伏绥中花岗岩。前者抗风化能力强,后者抗风化能力弱,致使断面的上下坡度出现不一致,石英砂岩形成陡崖,绥中花岗岩形成缓坡。地堑构造在地貌上表现为谷地形态,称地堑谷。⑵断层崖的形态特征:我们看到的断层崖是剥蚀后退的陡崖,而并非原来的断层面。断层面一般来说应为直线形,但由于后期沟谷的发展,常使断层崖在不同部位产生差异性后退。沟谷处后退快,崖面内凹,沟间部位后退相对缓慢,断层崖外凸,这样就使原来直线形的断层崖变得弯弯曲曲。⑶方山与单面山:通过观察大平台与鸡冠山的岩层为水平岩层故其属于方山。
㈣石门寨:
⒈石门寨西门外200米小采石坑:通过观察奥陶统冶里组顶部的小断层,在确定断层面后我们发现其上盘岩层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故判断其为正断层。
⒉石门寨养鸡场北小沟:下覆的下奥陶统亮甲山组为豹皮石灰岩,为中厚层石灰岩,上覆的中石炭统本溪组的一套粉砂岩、页岩.此处岩层露头不好,只是分界线不明显,从区域上看二者接触关系应为假整合接触。
⒊百印台北100米处探槽西口:⑴接触关系:中石炭统本溪组岩性为细砂岩粉砂岩,颗粒细;上石炭太原组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粗砂结构,颗粒相对较粗。二者接触面上下的两层岩层相互平行,接触面产状致密,岩层沉积没有间断,故属于整合接触。⑵岩性特征:本溪组下部主要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上部则为细砂岩、粉砂岩夹泥质灰岩透镜体,底部含铝土质粘土岩,整套地层中岩石的颜色以深灰色、灰褐色为主。太原组底部岩性为长石石英砂岩,颜色为浅灰,矿物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岩屑砂粒、泥基质。粗砂结构,块状结构。其沉积环境变化方向为从南向北侵入。
⒋百印台西南100米处:太原组长石石英砂岩的岩性特征及球状风化现象:太原组的地层是伴随海退过程形成的。受地壳抬升的影响,具有层次构造的长石石英砂岩突出于地表,因太阳辐射热量的昼夜和季节变化,使地表岩石产生膨胀和收缩,并且岩石表层和内部冷缩有差异,致使岩石表层和内部产生了裂隙,并一层一层地剥落下来,这种作用就是物理风化作用。但这种风化作用,岩石突出的尖角部分三面遭受风化,速度最快;而棱处的两面风化次之;面上风化最慢。这样开始不规则的岩块逐渐会趋于近圆状或椭圆状。之后风化速度各处基本一致,产生均匀的同心圆式的层状剥落。这种现象称之为球状风化。
㈤上庄砣与小傍水崖间的石河河流阶地上:
⒈弯曲河岸凹岸和凸岸的地貌特征:此处为石河河谷的一个弯曲河段。由于河流横向环流的作用,凹岸形成陡崖,凸岸发育了河漫滩,河谷横剖面呈不对称状。
篇7
在大型工程场地选址中的应用大型工程场地一般都位于造山带、盆地构造、盆岭构造这三类构造区带上,它们是由于近地表上地壳的挤压推覆、扩张伸展和剪切走滑的构造变形作用所形成的[2]。造山带一般都作为重大能源工程场地选址区域,资源开发、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等工程的进行决定于造山带的结构、演化和动力学特征。根据造山带的形成机制,其可以分为逆冲推覆型、伸展型和走滑型三大类。其中,逆冲推覆构造中形成的前锋带、冲起块体和飞来峰等构造,它们的变形最强烈,形成的断裂最密集,节理最发育,岩体最破碎;伸展构造的滑覆体前缘和滑来峰的稳定性较差。在进行工程选址时,应尽量避开这些构造不稳定地区。盆地是人类主要聚居区,故其选址更为的重要,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或者地震灾后重建的居民选址工作中,比如三峡移民工程、汶川大地震中灾后重建工程、以及舟曲重大泥石流灾后的重建工程等等,需要特别注意盆地中的不稳定区域、隐伏的活动性断裂等。按成因可将盆地分为压陷盆地、走滑盆地、伸展盆地。其中压陷盆地较为稳定,除了邻近造山带一侧活动性较强;受地壳剪切走滑的影响,走滑盆地活动性较强,一般较不稳定;伸展盆地由于盆地中心地壳减薄、浅层破裂较发育,而盆地边缘则受边界活断层的影响大,所以伸展盆地的中心和边缘稳定性最差。还有,盆地的上下不一致常常导致其转换处发生地震;盆地内部的隐伏断裂常常导致地表发生地裂缝,直接威胁工程建筑的安全稳定,比如大同地裂缝的形成,是由于新生代以来,同盆地受来自青藏高原和太平洋方向的侧向挤压,而导致右旋剪切拉张以及地幔上隆,区内地壳减薄,基底地壳断裂发展到上地幔,再伴随着断陷作用而发生地震和地裂缝。盆岭构造是大陆浅层构造中的重要类型,其由正断层形成地堑、地垒、掀斜和犁式断层等组成,其中隆起区为稳定区,沉降区为非稳定区。
篇8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9665
国内刊号:11-3249/P
邮发代号:82-29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93
期刊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篇9
目前,构造地质学的教学在学生、老师和学校各个环节都存在很多问题,致使构造地质学的教学质量没有得到显著提高。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多年来科研和教学经验,本人提出一些看法和改革建议:
介绍专业应用领域和前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学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生入学时或专业课开课前,尽量抽出一部分时间大致介绍一下专业的概况和本课程的应用领域和前景。可以邀请一些油田工作人员和专业课老师为学生举办一些介绍相关的专业背景知识的讲座,也可以从国际和国内能源发展状况来说明石油工业的重要性。石油作为一种战略物资,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其实质就是对石油能源的争夺。我国现在也高度重视石油工业的发展,把石油作为重要战略物资,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介绍我们所从事的地质勘探专业是石油工业的龙头专业,事关石油工业的突破和发展,这就更依靠年轻一代的大学生努力和拼搏。通过讲解,培养学生的专业理想,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增强学生对所从事专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同时介绍一些学习专业课的方法,特别是对于构造地质学这种专业基础课,它不同于公共基础课,需要学生改变学习思维和方法。
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教学过程,即指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指导学生主要通过认识教学内容从而认识客观世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自身的过程。对于年轻教师而言,通过组织培训交流来积累经验,还可以通过专家组的听课评审来不断提高实际的工作能力。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年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认识的过程,要明确教什么、怎么教,并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提倡参与式的教学,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要避免结论型的过多而问题型的甚少;要避免教学设计过细,教学“弹性区间”较少。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让学生过多的参与进来,变学生的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免去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能更多的开发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智力。总之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强化教师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有助于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显著提高。
篇10
4.K-Ar Geochronology of Mesozoic Mafic Dikes in Shandong Province, Eastern China:Implications for Crustal ExtensionLiu Shen,HU Ruizhong,Zhao Junhong,Feng Caixia
5.SHRIMP Geochronology of Volcanics of the Zhangjiakou and Yixian Formations, Northern Hebei Province, with a Discussion on the Age of the Xing'anling Group of the Great Hinggan Mountains and Volcanic Strata of the Southeastern Coastal Area of ChinaNIU Baogui,HE Zhengjun,SONG Biao,REN Jishun,Xiao Liwei
6.Panorama of the Opening-Closing Tectonics Theory in ChinaYang Weiran,ZHENG Jiandong
7.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 of the Gravity Field in South ChinaYAN Yafen,Wang Guangjie,ZHANG Zhongjie
8.Surplus Space Method:A New Numerical Model for Prediction of Shallow-seated Magmatic BodiesDENG Jun,Huang Dinghua,Wang Qingfei,WAN Li,YAO Lingqing,GAO Bangfei,Liu Yan
9.An Inverse Analy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Medium Parameters and a Simulation of the Crustal Deformatio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Yang Zhiqiang,Chen Jianbing,JU Tianyi,LI Tianwen
10.A Simple Monte Carlo Method for Locat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Critical Slip Surface of a SlopeXIE Mowen
11.Geochemistry of Ore Fluids and Rb-Sr Isotopic Dating for the Wulong Gold Deposit in Liaoning, ChinaWEI Junhao,QIU Xiaoping,GUO Dazhao,Tan Wenjuan
12.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Source Rocks and Their Control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A Case Study from the Dongying Sag, Eastern ChinaZhu Guangyou,JIN Qiang,ZHANG Shuichang,Dai Jinxing,Zhang Linye,LI Jian
13.Speleogenesis of Selected Caves beneath the Lunan Shilin and Caves of Fenglin Karst in Qiubei, YunnanStanka (S)EBELA,Tadej SLABE,LIU Hong,Petr PRUNER
14.Abstracts of Acta Geologica Sinica (Chinese edition) Vol.78, No.6, 2004
15.Contents of Acta Geologica Sinica Vol.78, Nos.1-6, 2004
1.New Data of Phosphatized Acritarchs from the Ediacaran Doushantuo Formation at Weng'an, Guizhou Province, Southwest China
2.A New Genus of Fossil Cycads Yixianophyllum gen. nov. from the Late Jurassic Yixian Formation, Western Liaoning, China
3.On a New Genus of Basal Neoceratopsian Dinosaur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Gansu Province, China
4.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Red Beds in the Northern Heyuan Basi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5.Field Relationships, Geochemistry, Zircon Ages and Evolution of a Late Archaean to Palaeoproterozoic Lower Crustal Section in the Hengshan Terrain of Northern China
6.Relationships between Basic and Silicic Magmatism in Continental Rift Settings: A Petrogeochemical Study of Carboniferous Post-collisional Rift Silicic Volcanics in Tianshan, NW China
7.SHRIMP Age of Exotic Zircons in the Mengyin Kimberlite, Shandong, and Their Formation
8.Jurassic Intra-plate Basaltic Magmatism in Southeast China: Evidence from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ebu Gabbroite in Southern Jiangxi Province
9.Late Paleozoic Fluid Systems and Their Ore-forming Effects in the Yuebei Basin, Northern Guangdong, China
10.Origin and Distribution of Groundwater Chemical Fields of the Oilfield in the Songliao Basin, NE China
11.Origins of High H2S-bearing Natural Gas in China
12.Abstracts of Acta Geologica Sinica (Chinese Edition) Vol. 79, No. 5, 2005
13.GUIDANCE FOR CONTRIBUTORS
1.A New Ceratopsian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Houcheng Formation of Hebei, ChinaZHAO Xijin,CHENG Zhengwu,XU Xing,Peter J. MAKOVICKY
2.New Fossil Beetles of the Family Ommatidae (Coleoptera: Archostemata) from the Jehol Biota of ChinaTAN Jingjing,REN Dong,SHIH Chungkun,GE Siqin
3.A Basal Titanosauriform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of Guangxi, ChinaMO Jinyou,WANG Wei,HUANG Zhitao,HUANG Xin,XU Xing
4.Discovery of Paleogene Sporopollen from the Matrix Strata of the Naij Tal Group-Complex in the Eastern Kunlun Orogenic BeltGUO Xianpu,WANG Naiwen,DING Xiaozhong,ZHAO Min,WANG Daning
5.Dinomischus from the Middle Cambrian Kaili Biota, Guizhou, ChinaPENG Jin,ZHAO Yuanlong,LIN Jih-Pai
6.The Liaonan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Constitution, Structure and EvolutionLIU Junlai,GUAN Huimei,JI Mo,CAO Shuyun,HU Ling
7.Eruption of the Continental Flood Basalts at ~259 Ma in the Emeishan Large Igneous Province, SW China: Evidence from Laser Microprobe 40Ar/39Ar DatingHOU Zengqian,CHEN Wen,LU Jiren
8.An Important Spreading Event of the Neo-Tethys Ocean during the Late Jurassic and Early Cretaceous: Evidence from Zircon U-Pb SHRIMP Dating on Diabase in Nagarz(e), Southern TibetJIANG Sihong,NIE Fengjun,HU Peng,LIU Yan
9.Lead Isotopic Composition and Lead Source of the Huogeqi Cu-Pb-Zn Deposit, Inner Mongolia, ChinaZHU Xiaoqing,ZHANG Qian,HE Yuliang,ZHU Chaohui
10.S, C, O, H Isotope Data and Noble Gas Studies of the Maoniuping LREE Deposit, Sichuan Province, China: A Mantle Connection for MineralizationTIAN Shihong,DING Tiping,MAO Jingwen,LI Yanhe,YUAN Zhongxin
11.B, Sr, O and H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Formation Waters from the Bachu Bulge in the Tarim BasinCAI Chunfang,PENG Licai,MEI Bowen,XIAO Yingkai
12.Mechanism of Varve Formation and Paleoenvironmental Research at Lake Bolterskardet, Svalbard, the ArcticCHU Guoqiang,LIU Jiaqi,GAO Denyi,SUN Qing
13.Geochemical Indications of Possible Gas Hydrates in the Northeastern South China SeaLU Zhengquan,WU Bihao,ZHU Youhai,QIANG Zuji,WANG Zaimin,ZHANG Fuyuan
14.Pyrite Formation in Organic-rich Clay, Calcitic and Coal-Forming EnvironmentsGordana DEVI(C),Petar PFENDT,Branimir JOVAN(C)I(C)EVI(C),Zoran POPOVIC
15.An In Vitro Investigation of Pulmonary Alveolar Macrophage Cytotoxicity Introduced by Fibrous and Grainy Mineral DustsDONG Faqin,DENG Jianjun,WU Fengchun,PU Xiaoyong,John HUANG,FENG Qiming,HE Xiaochun
16.A Study of Chromium Adsorption on Natural Goethite Biomineralized with Iron BacteriaSUN Zhenya,ZHU Chunshui,HUANG Jiangbo,GONG Wenqi,CHEN Hesheng,MU Shanbin
17.Ferruginous Microspherules in Bauxite at Maochang, Guizhou Province, China: Products of Microbe-Pyrite Interaction?ZHOU Yuefei,WANG Rucheng,LU Jianjun,LI Yiliang
18.Abstracts of Acta Geologica Sinica (Chinese Edition) Vol. 80, No. 7, 2006
19.Abstracts of Acta Geologica Sinica (Chinese Edition) Vol. 80, No. 8, 2006
20.GUIDANCE FOR CONTRIBUTORS
1.Jinfengopteryx Compared to Archaeopteryx, with Comments on the Mosaic Evolution of Long-tailed Avialan BirdsJI Shu'an,JI Qiang
2.New Nodosaurid Dinosaur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Lishui, Zhejiang Province, ChinaL(U) Junchang,JIN Xingsheng,SHENG Yiming,LI Yihong,WANG Guoping,Yoichi AZUMA
3.The First Stegosaur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Shishugou Formation of Xinjiang, ChinaJIA Chengkai,Catherine A. FOSTER,XU Xing,James M. CLARK
4.Precious Fossil-Bearing Beds of the Lower Cretaceous Jiufotang Formation in Western Liaoning Province, ChinaZHANG Lijun,YANG Yajun,ZHANG Lidong,GUO Shengzhe,WANG Wuli,ZHENG Shaolin
5.Miocene Tectonic Evolution from Dextral-Slip Thrusting to Extension in the Nyainqêntanglha Reg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WU Zhenhan,Patrick J. BAROSH,ZHAO Xun,WU Zhonghai,HU Daogong,LIU Qisheng
6.Mesoproterozoic Earthquake Events and Breakup of the Sino-Korean PlateQIAO Xiufu,GAO Linzhi,PENG Yang
7.Sedimentology and Chronology of Paleogene Coarse Clastic Rocks in East-Central Tibe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Early Tectonic UpliftZHOU Jiangyu,WANG Jianghai,K. H. BRIAN,A. YIN,M. S. MATTHEW
8.Provenance of Precambrian Fe- and Al-rich Metapelites in the Yenisey Ridge and Kuznetsk Alatau, Siberia: Geochemical SignaturesIgor I. LIKHANOV,Vladimir V. REVERDATTO
9.Early Indosinian Weiya Gabbro in Eastern Tianshan, China: Elemental and Sr-Nd-O Isotopic Geochemistry,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ZHANG Zunzhong,GU Lianxing,WU Changzhi,ZHAI Jianping,LI Weiqiang,TANG Junhua
10.Diagenesis and Fluid Flow History in Sandstones of the Upper Permian Black Jack Formation, Gunnedah Basin, Eastern AustraliaBAI Guoping,John B. KEENE
11.REE Geochemistry of Sulfides from the Huize Zn-Pb Ore Field, Yunnan Province: Implication for the Sources of Ore-forming MetalsLI Wenbo,HUANG Zhilong,QI Liang
12.In, Sn, Pb and Zn Conten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in Ore-forming Fluids from Some In-rich and In-poor Deposits in ChinaZHANG Qian,ZHU Xiaoqing,HE Yuliang,ZHU Zhaohui
13.Burial Records of Reactive Iron in Cretaceous Black Shales and Oceanic Red Beds from Southern TibetHUANG Yongjian,WANG Chengshan,HU Xiumian,CHEN Xi
14.Modes of Occurrence and Geological Origin of Beryllium in Coals from the Pu'an Coalfield, Guizhou, Southwest ChinaYANG Jianye
15.40Ar/39Ar Dating of the Shaxi Porphyry Cu-Au Deposit in the Southern Tan-Lu Fault Zone, Anhui ProvinceYANG Xiaoyong,ZHENG Yongfei,XIAO Yilin,DU Jianguo,SUN Weidong
16.Carbonate Sequence Stratigraphy of a Back-Arc Basin: A Case Study of the Qom Formation in the Kashan Area, Central IranXU Guoqiang,ZHANG Shaonan,LI Zhongdong,SONG Lailiang,LIU Huimin
17.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Gas Dispersal Zone and Uranium Accumulation in the Northern Ordos Basin, ChinaGAN Huajun,XIAO Xianming,LU Yongchao,JIN Yongbin,TIAN Hui,LIU Dehan
18.Occurrences of Excess 40Ar in Hydrothermal Tourmaline:Interpretations from 40Ar-39Ar Dating Results by Stepwise HeatingQIU Huaning,PU Zhiping,DAI Tongmo
19.Removal of Cadmium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Silicate-incorporated HydroxyapatiteSHI Hebin,ZHONG Hong,LIU Yu,DENG Jinyang
20.GUIDANCE FOR CONTRIBUTORS
1.A New Titanosauriform Sauropod from the Early Late Cretaceous of Dongyang, Zhejiang ProvinceL(U) Junchang,Yoichi AZUMA,CHEN Rongjun,ZHENG Wenjie,JIN Xingsheng
2.New Fossil Beetles of the Family Elateridae from the Jehol Biota of China (Coleoptera: Polyphaga)CHANG Huali,REN Dong
3.New Record of Palaeoscolecids from the Early Cambrian of Yunnan, ChinaHU Shixue,LI Yong,LUO Huilin,FU Xiaoping,YOU Ting,PANG Jiyuan,LIU Qi,Michael STEINER
4.Three New Stoneflies (Insecta: Plecoptera) from the Yixian Formation of Liaoning, ChinaLIU Yushuang,REN Dong,Nina D. SINITSHENKOVA,SHIH Chungkun
5.Annelid from the Neoproterozoic Doushantuo Formation in Northeastern Guizhou, ChinaWANG Yue,WANG Xunlian
6.A New Female Cone, Araucaria beipoiaoensis sp. nov.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Tiaojishan Formation, Beipiao, Western Liaoning, China and Its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ZHENG Shaolin,ZHANG Lidong,ZHANG Wu,YANG Yajun
7.The Most Complete Pistosauroid Skeleton from the Triassic of Yunnan, ChinaZHAO Lijun,Tamaki SATO,LI Chun
8.Chitinozoans from the Fenxiang Formation (Early Ordovician) of Yichang, Hubei Province, ChinaCHEN Xiaohong,Florentin PARIS,ZHANG Miao
9.Sedimentary Featur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Precambrian Non-stromatolitic Carbonate Succession: A Case Study of the Mesoproterozoic Gaoyuzhuang Formation at the Qiangou Section in Yanqing County of BeijingMEI Mingxiang
10.Jurassic Tectonics of North China: A Synthetic ViewZHANG Yueqiao,DONG Shuwen,ZHAO Yue,ZHANG Tian
11.Thick-skinned Contractional Salt Structures in the Kuqa Depression, the Northern Tarim Basin: Constraints from Physical ExperimentsYU Yixin,TANG Liangjie,YANG Wenjing,JIN Wenzheng,PENG Gengxin,LEI Ganglin
12.Jurassic Tectonic Revolution in China and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Yanshan Movement"DONG Shuwen,ZHANG Yueqiao,LONG Changxing,YANG Zhenyu,JI Qiang,WANG Tao,HU Jianming,CHEN Xuanhua
13.Late Mesozoic Thermo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Jueluotage Range,Eastern Xinjiang, Northwest China: Evidence from Apatite Fission Track DataZHU Wenbin,WAN Jinglin,SHU Liangshu,ZHANG Zhiyong,SU Jinbao,SUN Yan,GUO Jichun,ZHANG Xueyun
14.Basin-and Mountain-Building Dynamic Model of "Ramping-Detachment-Compression" in the West Kunlun-Southern Tarim Basin MarginCUI Junwen,LI Pengwu,GUO Xianpu,DING Xiaozhong,TANG Zhemin
15.High Pressure Response of Rutile Polymorphs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Indicating the Subduction Depth of Continental CrustMENG Dawei,WU Xiuling,FAN Xiaoyu,ZHANG Zhengjie,CHEN Hong,MENG Xin,ZHENG Jianping HtTp://
16.Exsolutions of Diopside and Magnetite in Olivine from Mantle Dunite, Luobusa Ophiolite, Tibet, ChinaREN Yufeng,CHEN Fangyuan,YANG Jingsui,GAO Yuanhong
17.SAED and HRTEM Investigation of PalygorskiteCHEN Tao,WANG Hejing,ZHANG Xiaoping,ZHENG Nan 18.Petrologic and REE Geochemical Characters of Burnt RocksHUANG Lei,LIU Chiyang,YANG Lei,ZHAO Junfeng,FANG Jianjun
19.Precise Dating and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Caledonian Shangyou Pluton in South Jiangxi ProvinceMAO Jianren,ZENG Qingtao,LI Zilong,HU Qing,ZHAO Xilin,YE Haimin
20.SHRIMP U-Pb Zircon Dating of the Tula Granite Pluton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Altun Fault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WU Suoping,WU Cailai,WANG Meiying,CHEN Qilong,Joseph L. WOODEN
21.Geochemistry and SHRIMP Zircon U-Pb Age of Post-Collisional Granites in the Southwest Tianshan Orogenic Belt of China: Examples from the Heiyingshan and Laohutai PlutonsLONG Lingli,GAO Jun,WANG Jingbin,QIAN Qing,XIONG Xianming,WANG Yuwang,WANG Lijuan,GAO Liming
22.Zircon LA-ICP MS U-Pb Age, Sr-Nd-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and Geochemistry of the Triassic Post-collisional Wulong Adakitic Granodiorite in the South Qinling, Central China, and Its PetrogenesisQIN Jiangfeng,LAI Shaocong,WANG Juan,LI Yongfei
23.Estimating Influence of Crystallizing Latent Heat on Cooling-Crystallizing Process of a Granitic Melt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ZHANG Bangtong,WU Junqi,LING Hongfei,CHEN Peirong
24.Archean Mass-independent Fractionation of Sulfur Isotope:New Evidence of Bedded Sulfide Deposits in the Yanlingguan-Shihezhuang area of Xintai, Shandong ProvinceLI Yanhe,HOU Kejun,WAN Defang,YUE Guoliang
25.Geochemical Mapping: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Analytical RequirementsXIE Xuejing,CHENG Hangxin,LIU Dawen
1.A Baby Pterodactyloid Pterosaur from the Yixian Formation of Ningcheng, Inner Mongolia, ChinaL(U) Junchang
2.A New Theropod Dinosaur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Lufeng, Yunnan, ChinaWU Xiao-chun,Philip J.CURRIE,DONG Zhiming,PAN Shigang,WANG Tao
3.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est with Membrane Attachment on Cretaceous Pterodactyloid NyctosaurusXING Lida,WU Jianghao,LU Yi,L(U) Junchang,JI Qiang
4.New Fossil Palaeontinids from the Middle Jurassic of Daohugou, Inner Mongolia, China(Insecta, Hemiptera)WANG Ying,REN Dong
5.Evolution of Dentary Diastema in Iguanodontian DinosaursKatsuhiro KUBOTA,Yoshitsugu KOBAYASHI
6.Revision of the Clam Shrimp Genus Magumbonia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of the Luanping Basin,Hebei,Northern ChinaLI Gang,SHEN Yanbin,LIU Yongqing,Peter BENGTSON,Helmut WILLEMS,Hiramichi HIRAN0
7.Yarlongite:A New Metallic Carbide MineralSHI Nicheng,BAI Wenji,LI Guowu,XIONG Ming,FANG Qingsong,YANG Jingsui,MA Zhesheng,RONG He
8.Phase Equilibria of Hornblende-Bearing Eclogite in the Western Dabie Mountain,Central ChinaZHANG Jingsen,WEI Chunjing,LOU Yuxing,SU Xiangli
9.Diagenesis and Evolution of the Holocene Coquinite from the Haishan Island,Eastern Guangdong,ChinaSUN Jinlong,XU Huilong,QIU Xuelin,ZHAN Wenhuan,LI Yamin
10.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in the Micangshan Foreland,South ChinaXU Huaming,LIU Shu,QU Guosheng,LI Yanfeng,SUN Gang,LIU Kang
11.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Middle Frontal Area of the Longmen Mountain Thrust Belt, Western Sichuan Basin, ChinaJIN Wenzheng,TANG Liangjie,YANG Keming,WAN Guimei,L(U) ZhiZhou,YU Yixinx
12.Oxygen and Hydrogen Isotopes of Waters in the Ordos Basin,China: Implications for Recharge of Groundwater in the North of Cretaceous Groundwater BasinYANG Yuncheng,SHEN Zhaoli,WENG Dongguang,HOU Guangcai,ZHAO Zhenhong,WANG Dong,PANG Zhonghe
13.Variations of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the Contents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Tota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in Soil Samples during Their PreservationTAO Qianye,LI Yumei,WANG Guo'an,QIAO Yuhui,LIU Tung-Sheng
14.Tectonic Landform of Quaternary Lak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Deformation in the Northern Qinghai-Tibet PlateauWANG An,WANG Guocan,LI Dewei,XIE Defan,LIU Demin
15.A Climatic Sequence Stratigraphic Model in the Terrestrial Lacustrine Basin:A Case Study of Green River Formation,Uinta Basin,USAWANG Junling,ZHENG Herong,XIAO Huanqin,ZHONG Guohong,Ronald STEEL,YIN Peigui
16.Accumulation Mechanisms and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Giant Puguang Gas Field, Sichuan Basin, ChinaHAO Fang,GUO Tonglou,DU Chunguo,ZOU Huayao,CAI Xunyu,ZHU Yangming,LI Pingping,WANG Chunwu,ZHANG Yuanchun
17.Origin and Accumulation of Natural Gases in the Upper Paleozoic Strata of the Ordos Basin in Central ChinaZHU Yangming,WANG Jibao,LIU Xinse,ZHANG Wenzheng
篇11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三大支柱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地壳或岩石圈的地质构造,包括由内力作用所形成的褶皱、断层、节理等各种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成因机制、分布规律和演化历史等[1],是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支柱。对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而言,在掌握构造地质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还必须补充石油勘探构造知识,才能更符合专业的从业要求。本文通过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教学现状的分析及笔者多年的教学科研体会,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提高“构造地质学”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改革方法与建议。
一、“构造地质学”教学现状
“构造地质学”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必修课程,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油气勘探实践的联系也非常紧密。该课程授课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和实习课各占32学时,是典型的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教研组的教师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探索,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但从近几年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反馈信息来看,“构造地质学”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还存在有待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内容单一,行业特色不足
传统的“构造地质学”教学内容以露头构造地质研究为主,而石油勘探构造分析方面的内容相对比较匮乏。对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而言,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基本都与石油勘探行业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尽量做到构造地质学基础理论知识与石油勘探构造分析相结合,对学生专业培养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手段与方法陈旧,学生理解知识困难
“构造地质学”课程具有如下特点:(1)涵盖内容广;(2)空间思维要求高;(3)逻辑性强;(4)实践动手能力强;(5)应用性强。其部分课程内容过于抽象,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三维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学习该课程对学生的数学、力学基础要求较高。而传统教学过程中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使学生感到该门课程内容晦涩难懂,产生了畏难情绪,学习动力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任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生动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
(三)实习与实践偏于课堂理论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领域里的“上层建筑”,同时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2-4]。研究地质构造一般首先要通过精细的观察,进而上升到感性认识,然后通过综合分析、归纳,最终得出理性认识。以往实习、实践环节多以理论为主,例如计算某一个地区的应力大小来推测出应变大小,基本是拿自己的计算结果与前人资料相对比,如果计算结果不一致或相差较大,则需重做。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够形象直观,也不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因此,改变实习实践环节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对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创新型人才非常有意义。
(四)考评体系有待完善
目前学校“构造地质学”在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方面,期末笔试成绩占80%―90%,比例过高,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不努力学习,但通过几天的考前突击也能得高分。这样的评价方式无法真正体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也不利于激发学生过程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完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加大过程学习的评价力度,既能客观科学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也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的策略
结合“构造地质学”的课程特点及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针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和职业发展特点,积极思考和探索,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如下改革建议。
(一)兼顾石油勘探行业特点,充实教学内容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大部分都会从事与石油勘探领域相关的职业或继续深造。因此,要求任课教师在保持“构造地质学”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尽量补充一些石油勘探构造分析方面的知识和内容,尤其要引入教师自己的一些重要科研成果。同时,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参考一些国外教材中的相关教学内容,紧跟国际发展前沿。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掌握含油气盆地地下构造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构造地质学”理论知识在石油勘探过程中实际应用的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为学生下一步的专业学习打好基础。
(二)改进教学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形式
根据“构造地质学”的特点,针对课堂理论教学、实习课教学和课外学习等不同阶段,采取分层次、多元化教学方式。
1.丰富理论教学形式。课堂理论教学充分利用实物模型、野外彩色照片、模拟动画讲解。它们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表现手法灵活等优点,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大帮助。对于学生理解较难的力学分析内容,则以板书推理为主,并结合使用模拟动画进行讲解,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便于学生主动思考。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充分与学生接触和交流,听取他们对讲课内容、手段和方法等的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
2.创新实习模式。实习课主要采取“教师教学为辅,学生动手为主”的教学模式,并多引入与石油勘探构造相关的实例。教师就主要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要点进行讲解和引导性的解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则独立完成各项实习内容要求,锻炼通过动手实践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
3.改变课外教学方法。课外学习采取分组讨论和交流的研讨式教学方法。教师布置课外实习题目,让学生自由分组,分工合作,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某个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并制作成PPT,然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讲解,并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对其进行点评。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的演讲和交流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
“构造地质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构造地质学”是学生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学习该课程前,学生已经通过“普通地质学”、“造岩矿物学”和“普通地质实习”等课程的学习,对地质构造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但实际的地质构造常常复杂多样,因此在授课期间适当安排1―2次野外实习,让学生在野外亲自观察典型的构造实例,既能加深学生对“构造地质学”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为大学二年级短学期的 “综合地质实习”课程抛砖引玉,教学效果会更好。
(四)完善成绩评价体系
“构造地质学”过去的考核方式以期末考核为主,平时成绩一般只占10%―20%。这样的成绩评定方式导致部分学生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常常以考前突击应对考试。这样既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因此笔者尝试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方式,学生的最终课程成绩由平时出勤、课堂讨论、期末讨论、笔试成绩及课内实习等环节各按一定的比例组成。这样既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又调动了学生过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有助于提升课程的学习效果。
“构造地质学”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真正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否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对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和继续深造具有重要意义,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有很大帮助。做好“构造地质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既可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求知欲望,又能够帮助学生做好专业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孙永河,刘玉敏,付晓飞等.关于“构造地质学”课程的教
学现状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2,(5).
[2]邢矿,孙常新.“构造地质学”教学实践及改革――面向
地质工程专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4).
[3]罗金海,于在平,周鼎武.理论联系实际,深化“构造地质
篇12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学研究改革项目“应用技术型高校资源勘查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编号:153149)和“‘构造地质’课程群一体化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与实践”(编号:17315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5-0012-02
教学标准化是推行教学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地质学专业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推行教育部新一轮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道路上,地质学专业在实践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很难采用虚拟仿真教学来实现学生实践环节,大部分实验需要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真实的岩石、矿物等标本才能有效进行,但为了提升地质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只有加快地质学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化的推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性,才能在提升实践教学效率的同时保障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实践教学标准化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善和改进,才能寻找到最贴切、最有效的地质学专业实践教学方法。
一、实践教学标准化改革的背景
地质学专业实验课程以专业基础实验为主,需要学生亲自认识观察实验标本,才能加深和巩固对地下各类岩石、矿物和地质现象的认识。以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学专业为例,该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隶属于地质学与地质工程校级重点学科,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本科4年修完180学分,其中实践学时49.5学分,占总学分27.5%,实践课程主要包含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设计、专业技能培训以及毕业设计,而在专业基础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限于实验条件或资源的制约,还将面临实验分批进行等问题,因此地质学专业实践教学标准化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实验课堂的主体,能使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实践教学标准化的实施
对不同的实验类型,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此该教学标准化的实施需要“分模块”“分阶段”地进行,针对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实践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设计(实践专周)、毕业设计。
1.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是学生进行地质专业认识与实践的主体实验课程,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从实验过程中学到专业背景和必备的专业技能。在该类教学中必须含有实验预习考核、实验方法和内容、实验结果考核三大环节,然而在常规实验过程中常常忽略了实验预习考核,学生对矿物或岩石标本等实验对象没有宏观的认识,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做得不够充分。只有加强学生实验预习考核,讓学生对实验对象有充分的认识,实验预习重视,才能更好更快地进入矿物和岩石标本的微观现象观察与描述。当然,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采用“问答式”“抽查式”的方式了解学生对难点和重点的掌握情况。对于实验结果的考核,应该考虑到学生的预习和实验完成过程情况,实验态度不端正、存在抄袭的学生要重新进行实验学习,实验结果的考核必须有清晰、合理的考核方式,而且要在实验开始前进行专门的讲解和说明。只有将教案和考核方式联系起来,才能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
2.认知实习。就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学专业来讲,认知实习以野外实习为主导,但会在实习环节中灌输专业要求,让学生开始接触地质工作要领。野外实习是地质学专业学生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主要以野外地质现象认识为主,培养学生用书本知识解释多样的地质现象的能力。教师在实验教学环节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地质认识方法,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主动性。当然,虽然在培养过程中以熟悉地质行业背景为主,但对于地质的学习的专业特点,如野外工作的艰辛、地质工作的严谨等,必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做事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对于野外地质实验教学环节教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予初次接触到专业领域的学生一个积极的榜样,当然这样的教学模式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通过生产实习很好地认识地质专业的同时,在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具有良好的继承性学习模式。
3.课程设计。大学课程设计是针对某一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对于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学专业而言,这样的课程在大学应用型能力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该类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中往往缺乏新意,没有发挥课程设计应该有的培养效果和作用。一般而言,课程设计是综合多门相关课程知识,选择专业技术方法来解决生产过程中某一常见的问题,因此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必须采用“引导式”“自主性”教学方式为主线,教学中减少技术方法的论述,让学生综合相关专业知识,分组进行讨论,在实行正式课程设计前,需要通过教师针对技术方法的考核或论证,进行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的考核要体现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多解性,主要重点放在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即使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学习模式才是课程设计考核要求的重点。
4.生产实习。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学专业生产实习一般是与学校签订人才培养合作的协作单位共同完成,以重庆周边地区地质队为主,此环节的教师是生产单位具有良好生产经验的员工,教师在此环节中主要是协调学生野外学习和野外安全工作,给学生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在此工程中,虽然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但仍主要是培养学生接触单位、接触生产,使学生快速走上岗位,快速上手工作。以前学生实习一般均是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主,生产实习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将前期专业知识更好的和生产环节相适应,能够把地质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矿产资源勘探或区域地质调查等工作中去。
5.毕业设计。重庆科技学院地质学专业针对本科毕业设计进行了探索性改革,首先毕业论文的内容选定加大实践环节的比例,对于一些采用实验、实践方式解决科学问题的论文择优通过初选;其次,增加学生在毕业论文实施过程中实践环节的抽查和质量把控,在毕业答辩环节中必须体现实践环节的实施和完成;在毕业设计推优时,对于论文课题具有实践意义的给予一定程度的偏向,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
三、实践教学标准化实施效果评价
通过对近三年毕业的地质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办给予的结果显示,地质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获得大幅度提升。对196名毕业学生(2014届67人,2015届64人,2016届65人)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184人对实践教学现状感到满意,2016届较2015届、2014届满意度高,平均绩点也逐年呈增长趋势。学校质量评估办反馈显示学生认为实践教学的改革大大提升了自身专业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对专业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同时校企合作单位近两年毕业学生的评价反映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单位企业工作环境和要求,人才培养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下得去、上得来”。
重庆科技学院地球科学系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思想,以建立标准化教学体系为抓手,努力推行教学指南、教案、考核方式等要素的标准化,不断寻求高质、高效的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反复的改革,提升了地质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获得学生、学校以及企业单位的一致好评,为国家地质勘探源源不断地输入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 傅大友,钱素平. 新建本科院校建立标准化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08,(4).
[2] 王佳,刘虹利. “结晶学与矿物学”自主性实验教学方法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6,(9):242-243.
[3] 周祥瑜,吕红. 探索“模块式标准化”教学新模式——重庆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改革思路与初不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41-42.
[4] 王松涛,陈丽丽,孙春莉,等. 标准化教学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2009,22(5):469-470.
[5] 赵红云,金婧,许昆静,等. 本科护生临床标准化教学病房教学模式建设初探[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7):178-180.
[6] 陆发焕,梁福兴. 师范院校汉字规范化标准化教学管理改革探索[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26(1):125-127.
篇13
2.不注意角色转换,教学效果较差
专业课程教育,教师必须从单纯教育者的角色转化为对学生未来工作的参与者、组织者的角色。学生必须从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转换为未来职业培养而接受教育者的角色。我们很多教师仍然习惯于以前的满堂灌,甚至填鸭式的课堂讲授,而学生采取全盘接受,甚至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课程结束时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考核方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到了真正的工作岗位上会感觉大学学习一无所获。因此,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引入到“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有助于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1.目标
(1)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系列以实际科研项目为背景的研究案例,形成一套针对“灾害地质学”课堂教学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方法。
(2)将探究式教学方法贯彻到“灾害地质学”的每一堂课的教学方案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养成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习惯,开启学生心智,开发创造潜能,从而培养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大学生。
2.内容
(1)“灾害地质学”课程的各栏目的建设主要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材料、课程通知、答疑讨论、课程问卷、教学笔记、研究型教学和课程作业,特别是课程资源、答疑讨论、研究性学习、问卷调查等栏目的重点建设。
(2)结合以上各栏目的建设,将具体的科研项目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模式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思想,推进“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的改革。
3.主要特色
(1)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理念。
(2)结合具体的科研项目,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灵活创设问题情境,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环境,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加认识。
(3)落实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流和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4)注重教学反思,教师成为专业课堂教学的研究者。
4.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对学生的认知结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进行研究,了解学生向往、期望的课堂教学方式。
(2)针对探究式教学模式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各个环节间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三、实例研究
1.教学基础
(1)已对“灾害地质学”教学内容进行了探究式教学方案设计,在地质工程专业高年级班的实际课堂教学中加以实施,并通过问卷调查和对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核反馈教学改革尝试的效果。
(2)笔者长期从事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评估与风险分析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结合具体的科研项目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思路
根据本研究内容的选定,通过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解决目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推进“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流程图。通过探究式教学,本课程可以在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通知等栏目做得会比较全面,从而极大地方便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在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答疑讨论和问卷调查等栏目的建设上,本课程不仅提供了全方位的教学材料,而且对于目前该课程的最新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了介绍和探讨。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了学生对于该课程学习的全面了解,包括课程进度、教材选择的难易程度、对于教学在线的使用建议等。
3.教学安排
将“灾害地质学”课程教学(32课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授课前,4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专家咨询,对“灾害地质学”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全面设计。第二阶段(授课中,32课时):按所设计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修正完善设计方案,并通过对参与科研项目的师生进行访谈、调查问卷、问题解决能力检测等方式收集实验效果反馈信息。第三阶段(授课后,2周):在实践—分析—反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设计,完善探究式教学模式及实施策略。
四、教学评价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