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施工控制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工程情况综述
本工程位于深圳龙岗大工业区,道路主线全长2052.22m,路幅宽度60m,为城市Ⅰ级主干道,车行道结构形式为沥青柔性路面,结构层总厚度为67cm。各层组合如下:表面层为改性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6)4cm;中面层为中粒式改性沥青砼(AC-25)6cm;下面层为粗粒式沥青碎石(AM-30)7cm;基层为6%水泥稳定石粉渣25cm;垫层为4%水泥稳定石粉渣25cm。
二、工程重点、难点分析
1、原材料质量控制的难点
(1)设计上要求矿粉填料采用石灰岩机制,中、下面层集料采用石灰岩石料。深圳市为花岗岩地区,在集料的采集上存在一定困难。
(2)由于改性沥青对基质沥青、花岗岩、石灰岩石料、碎石、石屑、砂、矿粉、改性剂、添加剂等配比质量要求高,如何在众多厂家中选择优质原材料供应商及改性沥青生产商存在一定难度。
2、选择好的改性沥青施工单位较难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运输、摊铺和压实等施工作业必须采用机械化施工,对施工单位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人员素质等要求较高。
3、改性沥青施工质量控制的难点
(1)改性沥青混合料粘度较高,各工序的施工温度均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要求高,贮存、运输期间的降温不应超过10℃,生产厂至施工现场的距离较长,深圳交通繁忙,气候变化大,混合料贮藏温度控制难。
(2)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与摊铺机械的性能密切相关,深圳市沥青摊铺机械型号多种,性能不一。如何选择性能良好的施工机械,是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重点。
(3)沥青摊铺时必须均匀、连续,工人素质必须高,要能正确判断摊铺界面。
三、施工质量控制
1、施工前准备工作
SMA施工前,除按普通沥青混合料进行常规检查外,还应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木质素纤维须在室内架空堆放,严格防潮,保持干燥;改性剂SBS存放时间不宜太长,以防止老化;对木质素纤维添加设备进行计量定标,木质素纤维添加设备不得受潮;改性沥青运输温度不低于150℃,保温贮存温度不低于140℃,不得长时间存放;对现场加工的改性沥青必须不间断地搅拌,以防改性剂离析;制作好的改性沥青的温度应满足沥青泵输送及喷嘴喷出的要求。
2、SMA混合料沥青含量的控制
设计沥青混合料的难点在于保证其坚硬的矿物骨架和合适的沥青用量。实际操作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每天SMA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及时了解各项技术指标。
3、SMA的制拌
生产SMA采用的间歇式沥青拌和机额定生产能力为200t/h,实际生产能力为133~155t/h。在采用间歇式沥青拌和机时,SMA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生产的主要区别是:
木质素纤维的分散拌匀非常重要;SMA不应在贮料仓里储备时间过长,数量不宜过多;采用人工添加木质素纤维易产生由于人为因素而少加或多加的现象,从而影响SMA的使用品质;采用机械添加木质素纤维应防止输送管道堵塞;要准确掌握施工温度。
4、SMA的摊铺和碾压成型
SMA的摊铺与普通沥青混凝土相同。由于使用了SBS改性沥青及纤维稳定剂,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宜为160℃~180℃,温度低于140℃的混合料禁止使用。当路表温度低于5℃时,不宜摊铺改性沥青SMA;SMA的摊铺厚度应根据试验路的数据来确定。SMA的碾压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
四、监理重点暨监理措施
1、事前控制
(1)配合建设单位组织好工程招投标,严格把好资格预审关,通过公开竞争择优选择综合实力强的施工企业,确保施工企业中标后能够胜任本工程的各项工作。
(2)审核施工单位的专项施工技术方案、进场设备的性能、数量是否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并审核施工单位选择的沥青材料厂的生产资质,考察厂家的生产设备性能、质量管理水平、生产能力、社会信誉等方面内容。
(3)监理工程师对改性沥青采用的原材料进行全面控制,所有原材料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许使用。
(4)全面开工前,按照设计配合比,在工程现场选择不少于150m的路段进行试铺,试压,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各项检验、检测。
(5)加强施工人员及机械操作手的质量意识,保证按施工规范施工。
2、事中控制
(1)旁站监理延伸到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厂,控制好沥青砼原材料的贮存、运输等环节。
(2)对施工过程实施旁站监理,重点检查混合料到场的温度。
(3)按照试验路段确认技术指标,监督施工过程。
(4)按规定要求取样检验,并进行密实度、回弹弯沉值等检测,对每一面层进行隐蔽验收。
3、事后控制
(1)对沥青砼路面工程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进行抽芯检验。
篇2
武警水电指挥部受水利部委托,在建设期间履行该项目主管职责,武警水电指挥部成立武警水电部队工程指挥部负责现场协调管理;自治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为质量监督单位;水利部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为设计单位;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咨询公司为监理单位;武警水电第三总队为施工总承包单位;满拉水利枢纽管理局负责运行管理。
满拉水利枢纽工程各参建单位克服高寒缺氧、气候恶劣等极端艰苦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地质条件,密切配合,共同努力,顺利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工程经受了2000年年楚河近百年一遇的洪水考验,大坝等主要建筑物运行正常。
2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情况
水利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满拉工程的建设质量高度重视,几年来对满拉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是卓有成效的。自1996年武警水电指挥部代部行使建设单位管理职能以来,高度重视工程的建设质量,并于1996年3月与水利部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签订了《满拉水利枢纽永久工程施工监理合同》,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质量管理体制。
武警水电三总队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为了进一步健全施工单位内部质量管理机构,完善内部质量管理机制,确保满拉工程的建设目标和施工质量,1996年初武警水电三总队成立了满拉工程指挥所,具体负责、指挥满拉工程的施工、管理,施工单位内部严格施行三检制度。为保证质量管理部门的正常工作,施工单位各级质量管理部门配备了必要的技术力量。
工程监理单位严格质量控制程序,参与工程日常验收和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组织分部工程的验收工作,在施工中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规程规范施工,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因此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创造了先决条件。
质量监督单位本着“监督、帮助、促进”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工程质量用数据说话的工作方针,采取巡回监督的方式,对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了质量检查与监督。
1997年成立满拉水利枢纽管理局,其职责之一是参与工程质量监督。几年来,主要工作是坚持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周生产协调会、工程技术专题讨论会和70余项分部工程验收工作:检查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督促解决。2000年9月份成立自治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同年11月份组织6名质量监督员并邀请水利部建管总站的3名质量监督专家,重点对满拉水利枢纽工程的项目划分、质检原始资料、质量评定资料和各参建单位的质量保证(检查)体系进行了抽检、核查,进一步规范了工程质量评定工作。之后又组织质量监督员对工程质量进行了全面监督,并形成了质量监督报告。
满拉工程建设体制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控制手段有效,施工过程把关严格,发现问题处理及时,措施得当。各参建单位密切配合,实事求是,共同为创建一个优质的工程而精心工作。
3工程施工质量分析评定
3.1项目划分
满拉水利枢纽工程分为土质心墙堆石坝、泄洪洞、引水隧洞及压力管道、地面发电厂房工程、地面升压变电站工程、交通工程、永久性生活及辅生产房屋共7个单位工程,81个分部工程,2891个单元工程。
3.2质量评定结果
满拉水利枢纽单元工程累计评定2891个,全部达到合格标准,其中2410个达到优良标准,单元工程综合优良率为83.36%。分部工程共评定81个,全部合格,其中64个优良,优良率79.01%。
工程质量评定采用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的形式。所评定的7个单位工程全部达到合格标准,其中5个单位工程达到优良标准,且土质心墙堆石坝、泄洪洞、引水隧洞及压力管道工程和地面发电厂房工程4个主要单位工程均达到优良标准,单位工程优良率71.43%。
3.3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试块检测及取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见证的方式。共取混凝土抗压试件813组(试验结果见表1);取S4抗修试件4组、S6试件20组、S8试件5组,抗冻D200试件5组、D250试件5组,试验结果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表1混凝土试块试验结果
3.4主要材料质量
主要材料质量检测采用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见证的方式。
(1)水泥:工程主要采用甘肃永登水泥厂生产的永登牌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及拉萨水泥厂生产的拉萨牌5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共取样185组,试验结果均符合国标要求。
(2)钢材:工程主要采用成都钢铁厂、邯郸钢铁集团公司、天津舜丰钢铁公司等厂生产的钢材。共取样试验99组,其中1996年6月份一批φ14钢材30t及2000年4月份一批φ12钢材16t,试验结果不符合国标要求,作退货处理,其余试验结果均符合国标要求。
(3)砂石骨料:工程砂料采用甲不拉料场及曲水料场砂,甲不拉砂料细度模数在2.76~3.14之间,曲水砂细度模数在1.59~2.74之间。共取样38组,试验结果均符合设计及水工规范的要求。
满拉水利枢纽工程粗骨料采用甲不拉料场,共取样242组,试验结果符合水工规范的要求。
3.5机电设备、金属结构采购及安装质量
满拉水利枢纽工程机电设备采购工作,由武警水电指挥部统一组织。
主要机电设备均通过集中询价、货比三家的方式选定。其中水轮发电机组、110kV主变压器、110kV高压开关设备、发电机控制保护测量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等,分别由重庆水轮机厂、西安变压器厂、西安高压开关厂、阿继股份有限公司及南瑞集团等国内资信度高,且具备高海拔产品制造经验的厂家生产,基本保证了满拉工程主要机电设备的质量。在安装过程中,工程建设严格实行参建的安装单位内部三检制度、监理终检制度及质量监督制度,积极推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度,并实施有效的过程控制,基本上杜绝了违章违规现象,确保按设计文件及规程规范施工。
4主要质量问题处理情况
4.13号、4号机组座环质量问题
(1)问题
进场后的3号、4号机组座环,局部凹陷超标,平整度差,不满足设计要求。
(2)处理措施及结果
返厂处理并使之满足设计要求。返厂处理后经设计、监理、安装及管理运行单位联合验收,设备制造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4.2大坝使用不合格填筑料问题
(1)问题
上游4207.00m~4207.80m高程堆石料约3000m3细料偏多,部分石料粒径偏小,含泥量偏高,级配差,经检测单位鉴定为不合格料;下游4207.000m~4207.400m高程,约200m3碎石过渡料含有泥质粉砂岩,不满足设计要求。
(2)处理措施及结果
上述不合格料已按监理工程师要求,全部挖除后重新填筑。处理后质量等级重新评定为优良。
4.3泄洪洞侧槽使用不合格橡胶止水带问题
(1)问题
在泄洪洞侧槽桩号分别为0~070.450m、0~060.45、0~50.45m、0~040.450m四条伸缩缝使用的橡胶止水带老化现象严重,经鉴定为再生橡胶止水带。
(2)处理措施及结果
设计要求凿除伸缩缝处宽1.0m;深0.5m范围内混凝土,重新更换合格橡胶止水带并浇筑同标号混凝土。施工单位在监理工程师现场监督下,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处理后质量满足设计要求。质量评定为合格。
4.4泄洪洞下平段底板混凝土表面质量问题
(1)问题
泄洪洞下平段为施工导流洞的一部分,混凝土表面存在部分表层裂缝、错台和导流期运行造成的部分洞段混凝土底板表面破坏等质量问题。
(2)处理措施及结果
建设、设计、监理及施工等单位在下闸蓄水后共同研究,提出了凿去破坏混凝土至底板钢筋后5cm,涂CS-601混凝土界面处理剂,然后用C30细石混凝土回填的处理措施,并进行了认真处理,处理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处理后经建设、设计、监理、运行管理及施工等单位联合检查验收,认为能满足泄洪洞安全运行的需要。2001年3月,根据水利部的指示精神,各有关单位对泄洪洞全线进行了断水检查,检查结果表明,泄洪洞运行状况良好,下闸蓄水后的缺陷处理部位未发生破坏。
篇3
⑴模板要求
①模板要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准确。
②施工前应做好模板设计,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住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荷载。
⑵施工要求
①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涂隔离剂,并严禁隔离剂粘污钢筋与砼接槎处。
②模板在其支架的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支撑。
③模板安装过程中,其拼缝不应漏浆且不应大于2.5mm,相邻两模板表面高低差不应大于2mm。
④对于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砼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应为跨度的1/1000-3/1000。
⑤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不得遗漏且要保证安装准确牢固。
⑥在浇筑砼之前,模板应先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内的杂物要清除干净。
⑦模板拆除时侧模不得损坏砼构件的棱角,底模应在砼达到要求强度后方可拆除。
⒉钢筋工程
⑴材料要求
①钢筋进场时,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均有标志。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直径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质量,并按现行国家有关规定,抽取试样作力学性能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②施工中所用的钢筋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⑵钢筋加工要求
①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无油渍。
③Ⅰ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
④箍筋应作135°弯钩,平直部分不应小于箍筋直径d的10倍.
⑶钢筋的连接
①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
②钢筋焊接前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焊工必须具有焊工上岗证,并在规定的范围内操作。
③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互相错开,其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毫米,否则属同一连接区段,接头面积占全部受力钢筋面积不宜超过50%。
④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折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且不宜位于钢筋的最大弯折处,且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⑤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搭接接头区段的长度为1.3倍的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心点位于该连接区段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接头面积占总受力钢筋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⑥在梁柱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配置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受拉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毫米,受压搭接区段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毫米,当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直径大于25毫米时,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毫米内各设置两个箍筋,间距宜为50毫米。
⑷钢筋绑扎与安装
①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
②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
③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绑扎,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宜位移,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全部扎牢。
④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
⑤钢筋焊接应按有关规定要求进行取样试验,并及时出具试验报告。
砼工程
1、材料要求
①水泥出厂应有合格证,且不得超过三个月,进场后需进行取样进行物理性能试验,及时出具试验报告,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应对水泥进行物理性能检验合格方可用于施工。
②砼应严格按照试验室出具的配比通知单进行拌制并要严格控制水灰比,严格对砼所用材料计量。
③砼应按有关规定充分搅拌。
④砼浇筑前应清除模板上的杂物。
⑤砼浇筑过程中应正确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位置应在砼浇筑前确定并留置在结构受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宜留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的腿下面、吊车梁的上面。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
⑥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应清除已硬化砼表面上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砼层,并加以充分湿润且不得有积水,在砼浇筑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砼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恸柱浇筑前应先在底部填5~10厘米与砼内成分相同的水泥浆。
⑦梁板要整体浇筑,浇砼时要保证砼保护层厚度;砼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即开始浇水养护,梁板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柱可缠塑料膜保持内部水分。
⑧砼振捣要密实,厚度小的构件用平板震动器振捣,柱梁用震动棒振捣。
⑨砼浇筑时,砼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米,应设串筒或溜槽,构件高度过大时,应每隔2~3米留置一处浇灌孔,浇筑过程中,砼不得产生离析现象。
⑩砼应随砼的浇筑在搅拌地点随机取样,按有关规定留置用于检查结构构件砼质量的试块,送试验室试验,及时出具试验报告。
⒌砌体工程(填充墙)
⑴材料要求
①砌块应有出厂合格证,砌块品种强度等级及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砌块进场应按要求进行取样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砌筑砂浆应在砌筑前按设计要求申请配合比,施工中要严格按砂浆配合比通知单对材料进行计量、并充分搅拌。
④施工现场砌块应堆放平整,堆放高度不宜超过2m,有防雨要求的要防止雨淋,并做好排水,砌块保持干净。
②施工要求
①砌筑砂浆搅拌后的稠度以5~7厘米为宜。
②砌筑砂浆应按要求随机取样,留置试块送试验室做试验。现场砌筑砂浆应随拌随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分别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必须分别在拌成后2h和3h内使用完毕。
③砂浆拌成后和使用时均应盛入贮灰器中,如砂浆出现沁水现象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合。
④填充墙砌筑用的空心砖轻骨料砼小型空心砌块应提前1~2d浇水湿润,加气砼砌块砌筑前,应向砌筑面适量浇水。
⑤用轻骨料砼小型空心砌块或蒸压加气砼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应砌烧结普通砖或多孔砖或砼小型空心砌块,或现浇砼坎台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毫米。
⑥墙体砌筑前应先在现场进行试排块,排块的原则是上下错缝,砌块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若砌块长度小于等于300毫米,其搭接长度不小于块长的1/2,搭接长度不足时,应在灰缝中放置拉结钢筋。
⑦砌筑前设立皮数杆皮数杆应立于房屋四角及内外墙交接处,间距以10~15米为宜,砌块应按皮数杆拉线砌筑。
⑧砌块的垂直灰缝厚度以15毫米为宜,不得大于20毫米,水平灰缝厚度可根据墙体与砌块高度确定,但不得大于15毫米亦不应小于10毫米,灰缝要求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⑨砌块排列应尽可能采用主规格,除必要部位外,尽量少镶嵌实心砖砌体,局部需要镶砖的位置易分散、对称,以使砌体受力均匀。砌筑外墙时,不得留脚手眼,可采用里脚手,或双排外脚手,设计规定的洞口,沟槽、通管和预埋件应随砌随留和预埋,不得后凿。
⑩纵横墙整体咬槎砌筑,临时间断可拖斜槎,接槎时,应先清理基面,浇水湿润,然后铺浆接砌,并做到灰缝饱满,因施工需要留置的临时洞口处,每隔两皮砌体应设置2φ6拉筋,拉筋两端分别深入先砌筑墙体及后墙洞砌体各700毫米。框架柱构造柱上的拉结筋,应安放准确牢固,其外露部分应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弯折。墙上埋设电管时,只能垂直埋设,不得水平镂槽,开竖缝时不得锤斧剔凿,电管直径不宜大于25毫米,按规定固定好管阀,用水冲去粉末再用砂浆分遍填实,管阀埋设应在抹灰前完成。
⑶质量要求
①墙体砌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及设计要求。
②砌块排列合理正确,留槎符合规定,接槎牢固平整,灰缝厚度,符合要求。
③预留孔洞及预埋件位置、尺寸准确。
④不同砌筑材料应按照不同的有关规范,标准规定进行施工。
⒍抹灰工程
⑴材料要求
①抹灰用的砂应过筛,不得有杂物。
②所用石灰膏应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
③抹灰用的砂浆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砂浆的配合比和稠度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砂浆中掺用外加剂时,其掺入量应由试验确定。
⑵施工要求
①抹灰砂浆及掺有水泥或石灰膏拌制的砂浆,应控制在初凝前用完。
②木结构与砖石结构,砼结构等相接处基体表面的抹灰,应先铺钉金属网,并绷紧牢固,金属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毫米。
③抹灰前,砖石砼等基体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应清除干净并应做基层表面处理,随即分层抹灰。防止表面空鼓开裂。
④抹灰前应先检查基体表面的平整度,并用于抹灰层相同的砂浆设置标志或标筋。
⑤抹灰前应检查钢木等门窗框位置是否正确,与墙连接是否牢固,连接处的缝隙应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加少量麻刀)分层嵌塞密实。
⑥室内墙面,柱面和门窗洞口的阳角宜用1:2水泥砂浆做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米,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毫米。
⑦外墙、窗台、窗楣、雨蓬阳台、压顶和突出腰线等,上面应做流水坡度,下面应做滴水线或滴水槽,其宽度和深度均不应小于10毫米,并整齐一致。
⑧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的抹灰层,应待前一抹灰层凝结后,方可涂抹后一层;石灰砂浆的抹灰层,应等前一层7、8成干后,方可涂抹后一层。
⑨各种砂浆的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快干、水冲和撞击、振动,凝结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玷污和损坏,水泥砂浆抹灰层应在湿润条件下养护。
⑩抹灰的平均总厚度不得大于下列规定:
顶棚:现浇砼—15毫米预制砼—18毫米
内墙:普通抹灰—18毫米中级抹灰—20毫米
外墙—20毫米勒脚及突出墙面部分—25毫米
⑶质量要求
①抹灰工程所用材料的品种,面层的颜色及花纹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篇4
一、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设计工作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建设单位应重视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设计前重视工程设计的前期工作,配合设计单位搞好现场测量和勘察,考虑各种对工程建设产生影响的不利因素,使工程设计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尽可能完善、准确,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同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并委派专业人员对设计单位进行监督和督促,以提高设计质量。
(2)设计过程中,实行设计监理,以便及时对设计方案、设计质量进行检查。
(3)设计完毕后,及时组织专家对设计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根据审查意见进行设计修改,并为工程建设提供准确、详细的设计图纸。
二、招标阶段的质量控制
招标阶段的重点是资质审查工作。工程招标时,必须注重对施工单位资质的审查,包括人员素质、技术力量、施工业绩、社会信誉等多个方面。重点是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的经历和经验,在以往的工程施工中是否出现过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是否发生过质量事故等,以确保施工单位的综合能力符合建设单位的要求。
三、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3.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准备是施工阶段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建设单位应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制定施工管理和质量检查制度及措施等,保证管理机制的良好运行。及时组织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同时,督促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人、机、料、法、环等进行审查,确保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3.2对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为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使监理单位能够有效控制工程项目质量,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监理合同的要求开展工作,并赋予监理工程师相应的权力,使监理工程师能够较好地履行监理合同所规定的各项职责,达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建设单位对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主要通过监理报告和现场质量监督、检查来实施。监理工程师应实行以单元工程为基础,以工序控制为手段的标准化、程序化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工程建设质量。建设单位及时进行现场勘察和施工资料抽查,积极参与工程质量检测,参与隐蔽工程、单元工程和分部工程的质量评定与验收,发现间题后通过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限期整改,确保工程资料能够反映工程建设的实际。
3.3对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建设单位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工程监理进行,工程监理依据监理合同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通过控制人、机、料、法、环等进行审查,确保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使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活动完全处在监理控制之中,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通过现场质量检验、落实检验方法、参与分部工程和隐蔽工程验收等措施来控制工程建设质量。成立督察组织,随时对工程建设质量实施督察,防止质量事故的发生。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由参建各方人员参加的工程质量联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对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中,重点督促并配合监理和施工单位做好以下控制工作:
⑴技术交底。按照工程重要程度,单位工程开工前由企业或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全面的技术交底。工程复杂、工期长的工程可按基础、结构、装修几个阶段分别组织技术交底。各分项工程施工前,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参加该项目施工的所有班组和配合工种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图纸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等。通过交底明确对轴线、尺寸、标高、预留孔洞、预埋件、材料规格及配合比等建筑施工要求,明确工序搭接、工种配合、施工方法、施工进度等施工安排,落实质量、安全、节约措施。
⑵材料控制。一、对供货方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定对供货方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定;二、建立材料管理制度;三、对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标识进人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要按型号、品种分区堆放并予以标识;四、材料的检查验收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凡标志不清或认为质量可能有问题的材料,需要进行追踪检验,以确保质量;未经检验和经检验确认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工程设备均不能投入使用。
⑶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管理就是分析和发现影响施工中每道工序质量的异常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这些异常因素被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从而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工序管理的实质是工序质量控制,是为把工序质量的波动限制在要求的范围内所进行的质量控制活动,一旦工序质量波动超出允许范围,立即对影响工序质量波动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问题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使工序质量处于稳定受控状态。另外,工序质量控制还需做好施工中重、难点工序的质量控制。
四、竣工阶段及质保期内的质量控制
4.1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竣工验收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后期工作,是全面考核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首先、应要求各参建单位及时做好分户验收工作,并委托具有相应检侧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全面检测,为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奠定基础;同时组织由参建各方参加的单位工程验收,对工程质量有疑虑的地方,现场进行查验,发现问题尽早处理,消灭质量缺陷;其次、确保客观、公正地评定工程质量等级,使工程质量等级评定能够准确反映工程建设的内在质量;严格按照验收规程进行工程验收,发现质量问题,责令有关单位限期处理。最后、建设单位加强对工程扫尾工作的管理力度,由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按期完工,确保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篇5
1.1、对监理队伍及人员质量的控制
工程建设监理量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活动,从事这种活动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具备建筑、经济、经济管理和法律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状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时刻想到我们所从事每项工作要对国家负责,人民负责;并能够随着生产发展、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己。“打铁先得自身硬”,监理工程师应该是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均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做到一专多能。否则就会在某些问题上“束手无策”。就高层建筑而言,作为总监理要懂得建筑、结构、装饰、地基基础、内部设备(通风空调、通迅、水、电、供气)、给排水和采暖工程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随着监理工作的发展与深入,没有较强综合能力的人是搞不好监理工作的。同时这也是监理人员做好事前控制的先决条件。
1.2、对施工队伍及人员质量的控制
人又是施工的主体。施工人员的素质高低及质量意识强弱都直接影响到工程产品的优劣。监理工程师一定要在“自身硬”的前提下,抓好承包单位承担任务的施工队伍及人员技术资质的审查与控制工作。对项目承包单位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工长、技术员、质量员、安全员、检验、试验人员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等要进行综合考查;对特殊作业(如高空作业等)以及关键部位的施工工艺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安装方面的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进行有关考核评审;对国家规定持证上岗的人员,一定要经审查合格后方可上岗。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坚决要求撤换。综合素质较高的施工队伍,在施工阶段事前控制方面都必须做得十分到位。
二、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设备等的控制
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等,将成为永久性工程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质量应当从采购、加工制造、运输、装卸、存放、检验、使用等方面进行系统地全过程地监督与控制。
2.1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组织上述材料、设备的过程中,监理工程师仅限于索取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和试验报告单是远远够的。首先应监督其选择信誉高、对产品质量有保证的供货厂家。因此,对一般材料在订货前应向监理方申报,并按有关规范要求检查验收;对于重要的材料应提供供试验或签定用样品,有些材料则要求供贷单位提高交理化试验单,经监理方审查认可发出书面认可证明后,方可进行订货采购;对永久性设备、器材或构配件,应在其质量满足有关标准、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情况下订货。
2.2材料、设备进场的质量控制
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等,均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并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要求进行检验、试验,经监理方审查确认后,也应具备有关证书,并按供方提供的技术说明书和质量保证文件进行检查验收,经对其质量确认合格后,方可签暑验收单。对进口的材料、设备的检查、验收,应会同国家商检部门进行。
2.3材料、设备存放条件的控制
从材料、设备等进场,到其使用或施工安装通常都存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在此段时间内,如果对材料、设备等的存放、保管不良或时间较长,将可能导致质量状况的恶化,如损伤、变质、毁坏等。因此,应根据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的特点,按照防潮、防晒、防锈、防腐蚀、通风、温度和湿度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安排适宜的存放环境,以保证其存放期间的质量。同时对进场后的材料、设备等要进行标识、实行挂牌制。标牌上应注明在工程中使用的部位、进场日期、生产厂家、贮存批量、规格、型号、合格证编号、试验报告编号、采购、保管人员姓名等。此外,对刚进场未进行检验试验者须标注“待检”字样;检查、试验合格或不合格产品应标注“合格”或“不合格”字样;经检验、试验后仍不能确定其是否合格的(如对冷拉钢筋检查验收时进行的拉力和冷弯试验中,如有一项指标不符合规范规定时,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各项试验;当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时,则判定该批冷拉钢筋为不合格),须标注“经检验待定”字样。通过标识不仅可及时清退不合格产品,而且可避免不同类型、规格的原料、半成品等混淆、错用,另外,还应根据《建筑施工企业试验室管理规定》的要求对有关原材料、半成品,实行见证取样及送检制度。只有如此,方可对所有材料进行有效控制。
在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监理工程师一定要监督其是否采取了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与手段,以免在此过程中产品雨淋受潮以及擦伤、碰伤及损坏。
三、对设计图纸的事前控制
设计图纸是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而目前某些设计单位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只知时间就是金钱,忘却了质量就是生命,只图多、快、省,而忽视了图纸质量。施工图深度不够、把关不严、质量较差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做好事前控制工作,不仅会使正常施工受阻,降低建筑使用功能,有时甚至会造成严重质量事故。常有错误有:有些设计图纸中建筑图与安装图轴线标注不一致;同一部位建筑图与结构图,以及相同部位的平面图与相应的部面图标高不一致;建筑图预留洞口与结构图、安装图洞口位置不一致;施工图中所列工程做法与施工规范要求不一致;有些框架结构工程,局部钢筋配置错误;有些图纸所选设备的功能与其应发挥的使用功能不相符;有些设计人员因施工实践经验较少,在高层建筑未设计设备层的情况下,将上水、下水、消防、供热等全部管道布置在建筑物地下室走廊外,使施工人员无法合理排列。在设计图纸用词方面有些图纸不管规范是否严禁,一律采用“宜”字(施工规范用词说明中明确规定:“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因此,为了在施工前能发现和减少图纸的差错,防患于未然,事先消除图纸的质量隐患,监理工程师必须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共同做好施工图纸的事前控制工作,其具体内容应包括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
3.1设计交底
设计交底应在工程施工前,由监理工程师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有关人员进行。在此过程中,首先应由设计单位介绍初步设计文件;主管部门及其他部门,如规划、环保的要求;采用的主要设计规范;有关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以及设计意图、结构特点、施工及工艺要求;技术措施和有关注意事项及关键问题;然后由施工单位提出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疑点,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最后经三方研究、商讨,拟定解决办法,写出会议纪要。
3.2图纸会审
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参加的图纸会审工作主要解决:图纸与说明书否齐全;设计是否满足施工规范以及抗震、消防、环保等规定的要求;图纸中有无“错”、“漏”以及相互矛盾、标注不清、相对标高选定不合理之处。例如,在新建工程相对标高土0.000的选定上,若设计人员只考虑周围原有建筑物及永久性路面的高程,而忽视周围排水系统、化粪池、城市排水管网的高程,则往往会造成下水管道坡度不够,排放不畅,甚至造成“倒喝水”的现象。
四、对施工的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方法和工艺的控制
在施工承包单位进行正式开工之前,监理工程师要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方法等进行认真审查。审核其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主要的施工组织技术措施针对性、有效性如何;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质量通病的防治方面有无相应的预防及质量保证措施。在炎夏、严冬、雨季等特殊条件下,对某些特定对象的施工质量与安全(如夏季大体积砼施工防裂、雨季土方回填、冬季砼工程保温等)有无可靠而有效的技术和组织措施;在程序的安排上是否符合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的基本规律;其主要项目施工方法是否可行、适用、经济合理等。
五、其它
篇6
(1)抗爆控制室宜布置在工艺装置的一侧,四周不应同时布置甲、乙类装置,且布置控制室的场地不应低于相邻装置区的地坪。(2)抗爆控制室应独立设置,不得与非抗爆建筑物合并建造。(3)抗爆控制室应至少在两个方向设置人员的安全出口,且不得直接面向甲、乙类工艺装置。(4)抗爆控制室建筑平面宜为矩形布置,层数宜为一层(不应超过两层)。(5)抗爆控制室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6)在人员通道外门的室内侧,应设置隔离前室。(7)活动地板下地面以上(即活动地板与室内基础地面之间)的外墙上不得开设电缆进线洞口。基础墙体洞口应采取封堵措施,并应满足抗爆要求。(8)抗爆控制室的重要房间、一般房间的空调系统宜分开设置。(9)重要房间空调设备的启停及故障报警信号应引至DCS。
3石油化工仪表系统防雷设计规范
(1)控制室建筑物应按GB50057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规定,采取防雷措施。老规范要求为二级。(2)仪表系统设备的安装位置距建筑物外墙的内壁距离应大于1.5m。对于抗爆结构建筑物,仪表系统设备的安装位置距建筑物外墙的内壁距离应大于1.0m。
篇7
1.2泥水加压平衡式顶管施工注意事项
泥水加压平衡式顶管工作原理为采用机械切削泥土并应用水力输送弃土,同时利用泥水压力平衡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控制地表隆起和沉降。在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一是注意掘进机处于停机状态时需要防止泥水流失,以便保持挖掘面稳定。二是施工过程之中,需要注意观察地下水压力变化和挖掘面的稳定状况,并检查泥水浓度和相对密度及进排泥泵流量的正常度。
2地铁穿越类型及其风险
地铁穿越区分为上部穿越和下部穿越,两者区分点是顶管是从隧道上方还是下方穿过,如若是上方穿过就是上部穿越,反之如若是下方穿过就是下部穿越。上下部穿越之间的特征最大区分点是:上部穿越由于集中卸载导致隧道上浮,下部穿越由于地层损失导致隧道下沉;不过两者都会使得隧道差异沉降,形成小曲率半径,进而严重影响隧道使用状况甚至结构安全。以下分别探讨上部穿越和下部穿越风险:
(1)上部穿越风险:一是隧道隆起具有不可恢复性。下部穿越采取二次注浆措施使得下沉隧道恢复,而上部穿越则对隆起部分毫无办法使得下沉复位。二是土质差,稳定所需时间较长,这是缘于施工管道埋深较浅使得土体力学性质较差所致。三是应对措施有限。在隧道上方卸载是其隆起缘由,但由于隧道上方面层不存在加载条件或不能充分实施加载而使得隆起不能下沉复位。
(2)下部穿越风险:一是后期整改周期长。在列车停运期间,遵循多次、多点、均匀原则并采取二次注浆措施来减少扰动性。二是同步注浆存在注浆压力过大而使得周边土体容易劈裂,导致地层损失难以控制。
(3)顶管穿越风险:设计风险包括工作井施工设计和洞口加固设计风险;地质勘察风险包括地质差异和勘察不准或疏漏;施工参数风险包括推进速度、顶进正面土压力、顶进纠偏、管道拼装、出土量、注浆参数等;监测风险包括监测数据不准和监察数据传输不及时;此外还包括材料风险和机械故障风险。
3施工风险控制要点
3.1顶管工作井和顶管接收井
顶管工作井属于顶管施工临时设施,可供顶进设备安放,并对管内土方进行提升处理。而在工作坑设置和顶进形式选择时,需要兼顾多种因素,并按不同的顶进方向区分为单向和多向顶进、调头和对头顶进。顶管接收井的围护结构可采用SMW工法桩进行满堂加固的高压旋喷桩和内插型钢,这样由于顶管施工涉及面较宽,不可避免地影响地铁结构,因此,严禁拔除近地铁侧型钢。
3.2顶进速度
在顶管施工过程之中,要保持匀速缓慢速度,并控制在l0mm/min之内,以保证刀盘对土体的切削,从而减少扰动。而顶进速度的控制可以通过顶管机的液压系统增设节流阀和冷却系统,以对千斤顶顶进油量予以控制并防止油温过高。
3.3顶管正面压力
土仓中的压力须与开挖面的正面水土压力保持平衡,并控制好顶管顶进速度和出土量,如若顶进速度加快而出土率较小,就会增大土体压力而使得地面隆起,反之亦然。因此需要做到:顶进速度保持匀速缓慢,顶进方向予以严格控制,顶管纠偏力尽减少。
3.4顶管纠偏
在顶管施工过程之中,严格遵循顶管施工技术规范,不随意更改施工标准。相对顶管纠偏而言,切实做到顶管顶进l0cm就进行一次纠偏,严格禁止单次大幅度纠偏;顶管纠偏操作要做到“勤”和“微”,对于“勤”而言,不仅对显示屏和指示灯等在内的仪器及其它观察点要做到持续观察,而且集中注意力做到勤动作,保持顶进度缓慢均速,顶进方向按照设计标准进行,不会出现较大偏差。对于“微”而言,保证不会出现大幅度的纠偏和过正纠偏,以便防止出现管接头开口造成漏水和形成S形管道。这样,每次顶管纠偏都要采取小角度纠偏,避免造成轴线弯曲和地面沉降。
3.5同步注浆及置换注浆
对于同步注浆而言,注浆压力需要大于隧道底处的土压力值,以便保证浆体充分渗人周围土体;同时,选择触变性能良好的膨润土制浆材料,并尽力将膨润土泥浆套随机头向前移动,以便形成连续的环状浆套。对于置换注浆而言,是在顶管施工完毕后予以换浆,换浆时间因地点差异而有所不同,对于距离隧道15m之外的地方可以不受时间限制而随时进行换浆,而对于隧道及其前后15m所经之处要在列车停运期间内进行;在换浆期间,如若一旦发现隧道变化过大,需要即时停止换浆。
篇8
根据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迎门滩站降水施工经验及降水效果,结合勘察单位提供的奥体中心站水文地质报告,对奥体中心站基坑降水进行了设计。
2.1试验段迎门滩站降水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试验段世迎门滩站在基坑东部开挖前25d启动降水设备,降水井间距8.0m,降水井深度27.5m,成井直径550mm~600mm,井管直径325mm,降水井内安置26m扬程,3kW潜水泵进行抽水,水泵下置深度为-23.0m,降水初期井内水位下降较快,静水位在-13.0m,抽水当天水位下降至-16.0m,降水3d后水位降至-17.0m~-18.0m,降水周期达到20d时,地下水位下降至19.5m~20.0m,后续水位基本保持在20.0m,无下降趋势,后因基坑开挖深度加深,局部降水井将井内潜水泵下调至-25.0m,水位陆续下降至21.5m~22.0m,据此判断该水位能满足奥体中心站基坑基础的施工要求。
2.2奥体中心站地下水情况本工程地下水位埋深2.76m~5.32m,含水层为卵石层,含水层厚度大于200.0m。为了确保基坑施工中,水位低于基坑底1.0m以下,水位降深在端头井约为17m,标准段约为15.8m。采用基坑外管井井点降水措施完成该工程降水任务。根据前期施工自打井情况,该场地地下静止水位约-12.5m。
2.3降水设计计算参数依据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选定以下参数作为计算依据:1)地下水为阶地孔隙潜水,引用含水层厚度H0=25.0m;2)基坑为条状,长L''''=216.95m,宽B=21.8m;3)水位降深S=16.3m;4)含水层渗透系数K=58m/d。
2.4降水井设计计算1)降水井深度计算。降水井深度(HW)按下式计算:HW=HW1+HW2+HW3+HW4+HW5+HW6。场地地面有一定起伏,基坑开挖深度由西至东逐渐加深,基坑深度为19.8m~22.8m。每节井管长度为2.5m,故降水井深度根据场地高程及井管长度计算综合确定为2个深度:30m,35.0m。其中,HW为降水井深度,m;HW1为基坑深度,m,取19.8m,22.8m;HW2为降水水位距基坑底的距离,m,取1m;HW3为iR0,i为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宜为1/10~1/15,R0为降水井分布范围内等效半径或者降水井间排距的1/2,取0.5m;HW4为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幅,m,取1m;HW5为降水过滤器工作长度,m,取7.5m(含HW4);HW6为沉砂管长度,m,取1m。2)基坑涌水量(Q)。条状基坑潜水含水层流向基坑的涌水量按下列公式计算:Q=KL''''(2H0-S)SR+1.366K(2H0-S)SlgR-lgB()2=21162.7m3/d。其中,R为降水影响半径,R=2S√KH0=1241.4m;K为渗透系数,取58m/d;L''''为基坑长度,取216.95m;B为基坑宽度,取21.8m;S为设计水位降深,取S=16.3m。3)单井最大涌水量(q)。q=120πrsL3。其中,q为单井出水量,m3/d;rs为过滤器半径,m,本工程取0.3m;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本工程取6m。根据计算单井出水量取值为540m3。4)井点数(n)。n=1.1Q/q≈40(眼)。本工程基坑降水井共设置40口,降水井间距在标准段位15m,端头井为10m~11m。
2.5降水井布置1)降水井井位布置。针对奥体中心站距黄河近、施工时处于夏季及兰州地区水泵种类等因素综合考虑,降水井共设置40眼,距主体结构围护桩外缘布设,降水井中心距围护桩外缘3m,井深为30m,35m,车站标准段降水井井深30m,端头井降水井井深35m,降水井间距约为10.0m~11.0m。2)降水井结构。降水井直径设置为0.8m,井深30m,35m,井管直径0.32m,单根井管长2.5m,井管由井底部向上设置高度12.5m为滤水管,其余为隔水管。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明沟。统一排放至市政污水管道内。
3降水施工控制
3.1工艺流程测放井位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钻进成孔清孔换浆下井管埋填滤料洗井试抽。
3.2降水运行管理降水井在基坑开挖前20d进行降水,抽水设备的抽水能力和单井的涌水量相匹配,现场实行24h值班制;抽水连续,值班人员及时做好各项记录。1)降水运行保障措施。a.用电保障。施工现场安装两路工业用电,降水运行中保证一路工业用电停电后另一路工业用电能及时使用,保证停电10min内能将确保降水井正常运转。避免影响降水效果甚至危害基坑安全。b.排水设施。排水设施满足工程降水最大出水量的需求,排水顺畅;缩短降水井与排水设施间距离,减少降水井排水沿程水头损失,降低抽水设备扬程消耗。2)降水运行管理。a.降水井合理布设排水管道,接入施工现场排水设施;b.降水供电系统,配备独立的电源线;c.所有抽水井在供电电箱插座、抽水泵电缆插头及排水管上做好对应的标示;d.降水工人熟悉水泵开启、电路切换,确保降水连续进行,避免因供电原因造成井底突水;e.降水前各降水井均测量其井口标高、静止水位;f.正式降水前必须进行试运行,对于无法满足降水要求的部分进行整改;g.降水井成井一口投入降水运行一口,在基坑正式开挖前20d抽水,及时疏干基坑开挖范围内土体并降低其水位在当前开挖面以下1m;h.做好抽水井流量及观测水位观测数据记录。
4施工监测
4.1信息化施工对降水井水位的动态变化及出水含砂量进行监测,作好记录分析。及时了解和掌握整个场地动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响应,解决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以及基坑的安全稳定。
4.2监测项目1)排水含砂量监测;2)地下水位监测。
5结语
破坏的风险,降低支护结构难度。同时地表沉降、地下水大量流失等也带来了环境影响。施工中要加强监测,有应急处理措施。
1)降水施工如满足不了基础作业要求的处理:局部增设降水井或设集水井明排。
2)基坑降水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周边建(构)筑物附加沉降的处理:监测,科学处理。
篇9
1.2明确施工阶段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内容
要针对施工阶段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的产生机理,建立起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体系,要在人工使用上优化施工阶段的人员配置,合理确定施工人员数量,控制施工阶段管理人员数量,做到对冗余人员的坚决辞退,以此来控制施工阶段成本;要做好用工人员的善后处理,对于完工、辞退的人员要理清经济方面的关系,避免因合同和管理产生经济上的纠纷。在材料费的支出上做到全面核算和控制,在确保材料技术性能的基础上,确定施工材料使用的定额,做到“集团化采购”和“货比三家”,使材料的单价得到有效地控制。在材料的使用环节,应该以提高材料利用率为主动措施减少材料的浪费,也可以利用奖惩的办法抑制材料的非正常使用。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布设、环境、场地方面的管理,使材料的堆放符合安全、操作和施工的需要,在避免材料损失的同时,控制材料在场地内搬运中产生的费用。必须要按照相关标准,合理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用,同时应规范、合理地操作机械设备,减少因不当使用对机械造成的磨损;为了节约机械用油,应做到“人走机停”,可以降低费用;此外,为了避免发生故障之后产生的高额维修费用支出,应该定期维护和保养机械设备,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减少机械设备的磨损,降低其出现故障的概率。总而言之,实际工作中应遵循成本最低化原则开展各项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挖掘各种可能的降低成本的潜力,最终使可能变为现实。例如选择材料供应商和工程分包队伍师要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以求得最低的材料供应价格;施工前严密组织,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使人、材、机都能得到最有效的利用;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及技术降低成本消耗;加强质量管理避免返工损失;除了项目管理部门对成本控制外,还应将技术、安全、经营、人事等部门都调动进来,充分发挥各部门间的协作作用,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1.3做好施工阶段的索赔工作
施工阶段控制成本的一项重要工作即是施工索赔工作。对因业主方及其他非施工方原因造成的损失可提出施工索赔。索赔可能是因为业主的决策失误或是设计变动造成的,也可能因为受市场因素、停电停水、拖欠工程款等影响,导致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付出了额外的费用。一旦发生可索赔的事项,施工单位必须编写好索赔文件,及时提出索赔要求。索赔文件的编写必须要符合实际、有说服力、计算精确、内容充实、简明扼要;参与索赔谈判的人员必须要十分熟悉工程内容、合同条款并注意谈判技巧和方式,以便索赔成功。
篇10
其一,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安排。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促使企业高效运转,同时也是影响企业的财务控制有效性。其二,集权和分权模式的选择。对于集团公司而言,财务控制就涉及到对于企业财务控制权力的分配,具体包括财务决策权、财务考核权、财务监督权、财务奖惩权等等,那么对于集权-分权模式的选择和权力配置问题,是影响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三,具体的控制方式和控制手段的选择和实施。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确定了其财务控制在公司治理层面的模式以及集权-分权模式以后,就是要确定如何保证总体财务控制的实施了,那么具体保证财务总体控制实施的手段就包括预算控制、内部审计、财务风险控制等等。当然,具体的实施工作还会涉及到财务控制相关部门的人员配备情况。通过对人员的控制来保证具体控制手段和控制方法得到有效实施。比如:财务监事委派制-财务主管委派制等。其四,财务控制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任何公司的财务控制模式,都不是一层不变的,随着公司的发展、经营方式的改变以及外部环境的改变,财务控制也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因此就要建立财务控制评价体系并适时作出调整,形成有效的反馈,并及时对企业的财务控制进行调整。
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今天的市场环境而言,一个上市公司的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财务管理做支撑,而财务控制是我们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然而,当前我国的财务控制却依然我国企业财务控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财务控制集权-分权模式两极化严重,管理效率低下就目前而言,我国上市公司在财务控制权力分配模式选择上,两极化现象十分严重。部分企业十分重视权力控制问题,过度集权,他们把大的集团公司就当做是一个大企业管理,而下属企业就当做是没有法人地位的附属工厂或车间,对于领导的财务权力过分集中、绝对化;还有部分企业,他们把大量财物控制权力甚至是核心财物权力都下放到下属企业,放任其自由发展。而不论是权力的过分集中还是过分分化都是不适合企业发展的。对于一个企业,如果过分集权,下属企业如果面财物问题就要走程序层层上报到集团总部,而总部又要层层下达决策来实施,对于核心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决策,这样是有必要的;但是对于普通的市场决策,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很容易错过市场商机。反之,如果公司拥有过大的财务决策权,对于关系到企业重大发展的决策未经过深思熟虑,有可能造成决策失误,这将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让竞争对手有机可乘,妨碍企业进一步发展。因此,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财务控制模式要根据企业的特点以及市场情况而定,并且要灵活调整,保证财务控制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统一。
(二)财务控制缺乏一体性企业按照所有者的意图,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经营需要以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企业与财务有关的经营活动。就我国现状看来,上市公司的财务控制过分看重事后控制,而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事前预算和事中控制置。这就导致许多上市公司虽然有事前预算决策,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过分注重于年度利润指标,特别是全年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等指标,而忽略了具体的季度、月度指标。最终导致,企业中期的经营业绩与预算相比有较大差距,而未进行及时反馈,事中控制流于空谈。而对于事后控制,虽然就事前和事中控制相比,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是在事前和事中控制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即使得到会计资料的辅助而达到预定目标,但有其实质的有效性也让人质疑。如若事前预算事中控制都缺乏效率,那么集团公司对于下属公司的财务控制也就失效。另外,目前上市公司设置的内部财务考核指标过于单一,只注重与经济利益明显相关的指标考核,也影响企业的财务控制的有效性。
篇11
1)成本合理低价原则。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成熟的施工技术,达到施工成本最低,从而实现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
2)全过程管理原则。项目的成本控制要着眼于项目的全过程,是全项目、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要求随着项目的进展而逐步形成,要详尽、严密、连续进行,由于每个项目均是一次性完成,故施工成本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而在完工后再来进行核算,由于很多结算项目无从寻根找据,故会直接影响到成本的管理。
3)目标分解原则。施工前要设定切实可行的成本期望值,成本目标要做到分解到岗、到人,只有明确了目标,施工人员才能依据目标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成本控制。定期对目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偏,将成本置于可控范围。
4)奖惩原则。奖惩机制能有效调动岗位人员的积极能动性,避免拖拉、推诿、懒散现象的发生。各级管理、施工人员按各自的岗位职责进行成本控制,公司及项目部定期检查,对成本控制好的部门、管理人员、班组人员进行奖惩,对于成本偏差,较大的要进行处罚,相反的要进行奖励。只有真正做到奖惩明确,才能使成本控制落到实处。
3成本控制的作用
1)项目成本控制应有始有终,即从项目立项至项目竣工验收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列入成本控制的范畴。精细化控制使过程施工成本始终都处于可控范围,使各种资源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合理配备、合理使用,控制在计划范围内。通过随时检查、核实各项费用,以达到发现差异,纠正偏差,防止施工资源的浪费现象。
2)成本控制主要措施。
a.材料进场验收可以有效降低材料使用损耗,通过对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规格、外观、数量、性能等的验收控制和现场材料的运输、保管以减少使用损耗,提高材料利用率。
b.项目施工材料出库可以采用任务单管理、限额领料单等形式。同时要做好不可预见成本风险的分析和预控,可以采用预留风险费和编制超支控制措施等方式。
c.密切关注施工过程中外在的影响因素如材料价格的浮动、人工费的浮动、机械使用费的差异等。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承包方自身技术、管理和建设方、监理方变更及自然条件变化等也会影响施工成本的变动。
d.提高成本意识,加大管理力度。除了加强成本控制观念的宣传教育工作,还要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勾,建立奖罚责任制度,使每一个责任人都有责任意识、紧迫意识。只有形成全员齐动、全员齐管的管理机制才能将成本控制具体、流畅地执行。
e.承包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每一笔款项的进出均应有严格的流程和记录,尤其是对工程价款的月结和终结均必须进行严格的审核、审批,将成本支出控制在计划成本范围之内。
3)投标阶段项目成本的应用。
a.投标阶段成本管理的应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报价技巧在投标阶段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此阶段的参与部门主要有技术部、造价部、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要充分了解设计图纸的内容和工程量清单的报价范围,为应用投标报价技巧提供技术支持,也为后期施工过程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b.进行成本预测。依据施工图计算出工程量,并对照清单量和市场指导价进行成本预测,得出施工项目直接费,依据施工单位在此项目上所采用的技术措施列出所采取的技术项目,如采用的施工机械、脚手架、排降水措施、基坑围护措施、已有建筑物围护等,计算出工程措施费。同时根据清单和预算得出的工程量,计算出施工项目需要消耗资源的具体数量并计算出其他管理费、规费、税金等,从而计算出工程预算成本,以此作为公司投标报价的合理报价,并为中标后进行施工成本的预测提供依据、对比。
4)中标后的成本控制管理。
a.进行目标分解。成本控制最有效的控制阶段是在施工过程阶段,成本是以积累的方式形成的,故要想使成本目标得以实现,进行目标分解便是其中的关键一步。目标分解到岗、分解到人可以使成本目标的控制范围更加清晰明了,也可以更好的进行成本核算,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控制成本主要是控制施工资源投入如钢材、水泥、商品混凝土等。将分解后的成本目标落实到岗、到人,对人员用工,材料领用、台班使用都要有记录,费用控制在目标成本以内。
b.及时进行费用索赔。为避免事后索赔造成的纠纷,要及时进行项目变更的签证。目前有一种说法“中标靠低价,赚钱靠索赔”,充分说明索赔在竣工结算中所占的份量。而费用索赔是集技术、能力、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要求各级施工人员相互配合来完成。索赔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索赔要及时、详尽,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也才能减少后期因索赔带来的纠纷。
5)施工中的成本控制与管理。人工费的控制:采用企业内部劳动定额,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充分调动劳动积极性。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作业队的组织管理水平,并实行弹性需求的劳务制度,以达到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节约人工费的目的。材料使用的控制:材料的损耗直接关系到施工成本,严把采购、运输、保管、使用等几个环节,采用定额控制、指标控制、计量控制和包干控制等方法,严格控制材料的采购和使用量,以达到物尽其用、减少浪费、节约成本的目的。施工机械使用费的控制:施工机械使用费用由台班数量和台班单价两方面决定,因此合理安排机械设备进场时间,保证工序之间的衔接,合理安排保养时间,保证施工机械良好运行,这是减少设备闲置和浪费,保证机械使用费有效利用的前提。由于机械费用占施工成本的6%~10%,故合理选择施工机械设备对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6)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与管理。竣工结算的好坏是成本控制与管理在项目施工阶段运行的反映,结算价是中标价与各种变更索赔费用的总和。结算价与财务成本进行对比,可以找出成本超支或节约的关键工序,以便在未来施工中进行借鉴。同时也能发现管理中的不足,进行控制和管理。
4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成本控制观念没有深入人心,项目部人员只关心质量和工期,每月的工程报量也以实际发生量为准,没有同项目的成本目标相挂勾,认为成本控制是企业应当关心的事情,而企业也没有制定与项目成本挂勾的奖罚制度,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故而造成了成本控制停留于文件、制度而无法向项目管理推行的尴尬局面。未来施工企业的发展必然需要依靠“经济竞争”为平台,管理的提高、成本的节约是获得资本积累,企业发展的根本。因此成本控制就显得更为突出和尖锐,积极推行成本管理控制制度,把提高成本控制意识和奖惩机制归入制度管理范畴,以实现“全员管理、全员控制、全员协作”的理念。
篇12
标准设计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技术上成熟,经济上合理,适用范围比较广泛,有统一模式要求的设计,是经大量反复的调查研究、学习科研成果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后提出的。按适用范围分为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地方标准三类。在市政工程项目中采用标准设计有利于提高设计效率。同时,贯彻并实行各种规章制度和经济技术政策,将付诸实践并反响很好的新技术、新结构等推广开来,规范工艺流程,进行机械化生产,缩短建设工期,提高技术水平,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3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指的是在各专业功能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对每个专业的分配投资额进行控制设计。初步设计阶段进行的限额设计是基于设计任务书和经批准的投资估算,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依据是经批准的设计总概算。限额设计对投资控制必不可少,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限额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在不扩大设计规模和提高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时刻有着成本节约的意识,将经济和技术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对设计变更进行严格把关。在运用限额设计时,要调查分析项目的外部环境条件,合理预测项目未来的实施发展状况,及时纠偏。项目后期的运行、维护、修理及管理的成本要计算到投资限额中,使全寿命周期费用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时,合理分解和使用投资限额。限额只是一个参考,如果发现有更好的但是成本更高的设计方案,可报相关部门批准后,可适当增加投资,调整限额。
4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包含功能、成本和价值三个相关要素三者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V=F/C,其中F为功能;C为成本;V为价值。城市化让人们享受城市生活的文明舒适,同时也体验着规划设计不合理带来的交通拥堵、城市内涝等,造成运营成本开支不小。因此,运用价值工程必须把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结合起来,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价值工程日趋成熟,尤其在市政工程设计阶段得到了大量应用。市政工程项目往往有许多设计方案,而功能属性不同所形成的投资额也有所差异,设计方案难以抉择。价值工程的本质是提高项目价值,既不片面追求功能最大化,也不单纯寻求成本最低,而是处理功能和成本的矛盾关系,找到最大价值。运用价值工程,在方案设计阶段便于选择方案,初步设计阶段通过对功能和成本分析,对新设计进行优化,最后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控制工程投资。
5设计概算的编制与审查
设计概算应最大程度地反映出设计内容、施工条件及实际的工程价格,编制设计概算过程中,必须遵照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坚守勤俭节约的底线,正确解读设计概算的目的,严格遵照现阶段工程造价的组成,按照文件和图纸的规定来计算工程量,编制总概算。综合单价核算完成后,应将其与同类型的工程进行对比,如果发现有重列、漏算等错误时,要积极寻找错误出现的原因,并将数据改正,确保计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设计修改完成后,要对概算进行修改。认真地对工程建设条件进行评估,对那些可能影响设计概算准确性的因素应进行细致分析,综合考虑。审查概算一般采用会审方式,首先应该熟悉情况、掌握数据,然后进行分析对比,接着处理概预算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研究、定案、调整概算。概算审查是确定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的重要步骤,既能大大提高投资的利用率,又能很好地控制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
篇13
2这也需要进行材料的成本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材料成本的分析,进行材料成本控制优化工作,实现不同材料成本的控制环节的协调,保证材料的采购招投标模式的应用,进行招投标方式的优化,保证竞争体制的良好性,进行高质量、低价格材料的选择,实现其成本的有效控制。这需要进行材料使用计划的制定,进行限额发料制度的应用。针对施工图设计其工程数量需要,进行材料使用计划的制定,进行相关台账的建立,做好材料的超耗量的分析,进行相关对策的研究,保证材料用量范围的控制,进行材料的日常管理优化,做好材料的分类工作,进行材料的定期清点。
3这就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管理
工作的协调,保证企业的良好生存及其发展,保证质量控制体系的健全,避免施工过程中的修复、返工等情况的出现,避免一些工作上的麻烦。这也需要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应用,针对现场施工特点,进行新技术的引进,进行成本的支出减少,做好成本控制及其管理工作。这就需要做好工程项目的变更及其索赔工作,保证相关专业人员的工作,进行变更索赔工作效益的提升,进行变更、索赔资料的收集整理控制,更有利于其进行变更及其索赔,从而满足现实工作的要求。其对于专业人员的要求是必要高的,其具备相关的技术,能够明确造价的关键点,从而有利于变更索赔工作的开展。这也需要进行工程工期计划的制定,保证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保证施工任务的圆满完成,保证质量环节、安全环节等的协调,需要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施工任务的完成,进行可行性的施工计划的制定,保证有效保证措施的应用,实现施工目标及其计划目标的分析,进行其存在原因的分析,做好成本的控制,进行制定工作计划的应用,避免盲目的施工,进行施工过程中的进度控制,保证工程总工期目标的实现,避免工期的延后等情况,进行成本的控制。为了做好市政工作的成本控制及其管理工作,进行相关因素的考虑是必要的,毕竟市政工程成本控制及其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多的,需要进行工程造价理论的结合,需要进行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的分析,进行成本控制及其管理措施的协调,做好事前预测,优化成本管理方案,加强成本控制,对市政工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行资源优化配置,从根本上做好市政工程成本的控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