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测绘硕士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根据人才培养标准,借鉴我国的测绘行业目前正处于升级转型期,各事业单位、国企、民营企业单位都亟需掌握基础理论、能从事高新技术工程的人才。从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两方面入手,设计以下培养模式。
2.1“高校+企业+项目”模式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与企业联合培养。以校企共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或联合实验室为培养平台,充分利用校企双方在人才、技术、设备和环境方面的资源,优势互补,以企业的生产或科研项目为牵引,通过共同承担科研项目或共同完成生产项目,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良好的工程环境,营造真实的工程氛围,同时创造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合作双赢。这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让企业能够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联合培养中得到利益,尝到甜头,弥补企业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方面的投入,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
2.2“培养+就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兼顾研究生和企业双方利益,保证企业能引进需要的专业人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企业双方有合作意向后,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企业投入一定的培养经费,指定专门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第二导师,实际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科研项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必须到企业任职若干年。这样,如果是在职学员就读新模式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更容易得到企业的支持,有利于校企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非在职人员也能较好地解决本人的就业问题,一举两得。
3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建设
按照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课程设置文件精神,以培养测绘工程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遵循实用性、针对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原则,融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和“CDIO”工程教育理念,参照国家“注册测绘师”任职资格标准,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
3.1课程设置突出职业色彩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因其生源的特殊背景,所应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和专业知识的深度以及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特点,导致了其课程体系构建必须遵循以下规律:课程教学从强调学科内容转变为强调学生的经验和体验;课程体系从单一教材转向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因素的整合;关注学生职业背景及工程体验,在课程教学中加重职业的色彩,强调理论性和职业性的完美统一。
3.2课程体系构建
1)以企业需求和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由于专业学位硕士教育作为具有显著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所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入手,认真分析行业背景、企业技术现状和人才需求,根据国家及行业发展需求确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职业所需要的“构想—设计—实现—运行”能力为主线,对照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分析与目标设计;提炼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要素,明确理论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安排和学位论文方向等内容,以此构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2)按模块化组织教学内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应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改变以往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体系的传统,按照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技术和能力,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学科知识重组。为此,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设置从行业发展需求出发,在遵循学科和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基础上,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课程体系。在组织课程体系时,实现教学内容的模块化。1)公共必修课模块:主要包含自然辩证法、外业、知识产权课程。与此同时,设置信息检索、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工程建设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等公共选修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品德、较高的学术基础、较好的职业素养,重在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科学意识和必要的知识修养。2)基础理论模块:主要包括应用数理统计、高等应用测量、现代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工程课程,主要目的是夯实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为专业课学习创造条件。3)专业课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课以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适当把“注册测绘师”职业资格认证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归纳、凝练,融合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及相关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若干模块化课程,为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应试打下基础,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与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内容的衔接,使学生具备一些岗位需要的专项知识和能力;根据学生可能的就业去向,设置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研究及应用、地理信息工程、遥感信息工程、GNSS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向模块课程供学生选择。4)学位论文与专业实践模块:这一模块是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环节,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它是在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在企业的综合实践,结合自己所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进一步锻炼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职业综合能力。
3.3与职业任职资格对接
形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职业素质指导与训练研究是新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之一。依据国家“注册测绘师”资格认证标准,以“测绘工程案例”教学及以满足“注册测绘师”任职资格为核心设计课程教学体系,补齐测绘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国家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困难之短板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能顺利通过任职资格考试,获得国家承认的任职资格,同时提高他们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项目的管理能力。
3.4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手段还是课程教学,它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形式。以往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缺失在课程教学方面较为突出,为避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一直存在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间不能兼顾的矛盾,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构建要以提高学生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继承测绘工程学院办学传统,发挥专业学科优势,利用合作企业测绘工程项目资源,产学研结合,企业深度参与理论与实践课程设置、实施及管理,构建测绘专项设计实践、工程项目设计实践、工程项目实施实践、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测绘新技术应用创新实践等实践教学体系,以企业为主导,全面参与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实施。
篇2
Research and Design on Early Warning Analysis of Oilfield Model
WEI Jun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Karam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Karamay 833600,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in our country most of the oil producing region has entered the mid-late production mining, at this tim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io of oil to meet the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ving, must be early warning analysis for oilfield production in a timely and effective manner. This paper presents a oilfield early warning analysis model, the model us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method for early warning oil block in the process of oilfield development.And for single-well pumping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analysis of the various problems that may arise, and thus can detect abnormalities in the production of abnormal events in the early stages, in order to be alert and tak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in advance, in order to achieve oil production the high-yiel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has high prediction accuracy.
Key words: early warning analysis model; SVM; diagnosis
1 概述
在油田生产开发过程中,产量预警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油田开发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对产量做出准确地预测。实时的动态监控和准确的产量预测是合理调整油田规划和制定方案,实现优化开发和管理的重要依据[1]。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诸多成果,部分油田已经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了自己的网络管理平台[2]。但是,现有的产量预警系统是利用本地系统数据库中从油田公司的数据库中提取的数据进行预警,这样就使得产量监控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虽然已经达到了预警的效果,但在实时性上还有待提高。
为了提高油田油井、井区、作业区及采油厂的石油采收率,缩短发现生产状况异常状态的时滞性,及时诊断与发现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影响程度,本文提出一种油田预警分析模型,该模型在油田异常事件的初期能够给出预警信号,提前分析处理潜在隐患,以此来提高油田的采收效率。
2 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预警目标的确定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对于单井和区块的预警分析模型,不难看出其核心的部分就是利用预警算法模型从大量历史数据之中挖掘出预警相关知识,获取的预警知识存入专家知识库中以便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监测,然后根据设计的预警策略就可以对实际井况采取是否生成预警信息的决定。基于预警知识挖掘的油田产量预警机制如图1所示[3]。
2.2 油井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在油田生产过程中,影响油井单井产量的主要因素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将其分为地质因素、人为因素和外部因素等[4]。地质因素主要包括井段长度、组合厚度、组合层数等;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注采井距、注采比、储量动用程度、水驱控制程度等;外部因为主要包括天气因素、机械故障、线路停电等。油田产量主要影响因素如下图2所示。
2)选择核参数
本文采用径向基函数作为支持向量机的核函数,径向基核函数的参数γ与c的选择本文主要采用3-折交叉验证法[8],通过训练样本集训练支持向量机,得到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并通过测试样本集对支持向量机分类器进行测试,最终分类准确率为3次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将测试结果准确率高的参数组合作为最优值。
3)经过样本数据测试后,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区块预警模型。
3.2 基于标准井的单井预警模型的建立
油田预警分析模型对单井的预警主要是采用对抽油机的预测诊断技术,其主要思路是对井下泵功图进行识别和分类,但是这种方法常常只能在异常情况已经发生的时候,示功图特征有较大改变的时候才能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此时产量已经大幅下降。本文希望在油井产量波动初期给出异常预警,所以仅仅依靠示功图的特征提取和判断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本文主要采取的预警思路是通过计算实际井和标准井的抽油机设备在当前井况下各子系统的效率,然后对两者进行对比并结合示功图进行异常判断。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抽油机效率产生较小波动时就可以发现,比单一利用示功图方法能达到更高的预警效果[9]。
基于标准井的单井预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抽油机井各子系统效率计算
抽油机井各子系统效率包括地面各子系统效率和井下各子系统效率。地面各子系统效率分析包括带传动效率计算模型、减速箱效率计算模型、四连杆效率计算模型、电机效率计算模型;井下各子系统效率分析包括抽油杆效率计算模型、抽油泵效率计算模型[10]。
2)标准井井上功图计算
在获得标准井井下功图之后需要预测标准井井上功图,这时需要改变波动方程的初始边界条件,已知抽油杆完整的数学模型如下[11]:
由表2可知:仿真计算所得抽油机各子系统效率与测试所得各子系统效率较吻合。标准井计算公式准确性较高,和实际标准井误差小,所以基于标准井的单井预警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5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一种油田预警分析模型,该模型包括区块预警和单井预警两个部分。有效的预警了油田生产过程中的产量变化,并且油田开发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对产量做出准确地预测。实时的动态监控和准确的产量预测为后期合理调整油田规划和制定优化方案给出了重要依据,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志超,刘志斌,赵正文.油田产量监控预测预警系统[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08,60(4):30-31.
[2] 常彦荣,李允,彭炎,等.油田生产产量监控体系及预警系统[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6,28(3):34-37.
[3] Y. Hong , R. F. Adler.Towards an early-warning system for global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rainfall and earthquak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2007(7):3713-3719.
[4] Wang Yubin,Gan Zhengting,Su Kehe,Wen Zhenyi.An adjustable contracted CI method[J].Science in China(Series B),1999(6):649-655.
[5] GPoupinet G.Sauvage,J.P.Cauzac.Development of an early-warning system for monitoring remote volcanoes [J].Annals of Geophysics,1996(4)24-25.
[6] 黄琼英.支持向量机多分类学习算法的研究及应用[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7] 王惠文,孟洁.多元线性回归的预测建模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4):500-504.
[8] 黄培之.具有预测功能的曲线矢量数据压缩方法[J].测绘学报,1995(4):316-320.
篇3
当然,随着学习的深入,陈先生治学之严谨,逻辑之严密,用功之勤苦,成果之重大,让我大为震动,对陈先生的敬佩,更是出于对其学识的高山仰止。在论文开题之时,《大木作制度研究》已译了大半,对《营造法式》的材份和大木制度,越来越着迷,硕士论文的主题即定为“朝鲜半岛高丽时代木构建筑与营造法式大木制度的比较”,其核心是分析朝鲜半岛高丽时代的木构建筑是否也采用了类似于《营造法式》的材份制度;如果是,它们又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又说明了什么。得益于陈先生在《大木作制度研究》中所揭示的研究线索、研究方法,所记载的实测数据、图纸,我顺利地完成了论文,对中国唐宋以来的木构建筑成就以及对朝鲜半岛的影响,有了更深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刺激了我对建筑史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而这很可能将是我一生的职业。
如今我也在学校里教建筑史课了。看着一些同学昏昏噩噩,上建筑史课就翘课或者睡大觉,一如当年的我,不由得慨叹命运之巧;而接触过的某些功成名就的建筑师对建筑史的无知和蔑视,更是让我遗憾叹息。这些年朦朦胧胧地感到,建筑史的学习和研究,何尝仅仅有学术上的意义?又何尝仅仅是给建筑师提供一些“设计灵感”和“文化符号”?我们今天的建筑大致可分为五种,一种当然是设计和建造均属上层的精品,可惜为数不多,更多的或者是外国建筑师随心所欲的试验和玩笑,或者是对西方古典和现代建筑的郢书燕说、邯郸学步或者是对我们自身传统的胡乱肢解和拼贴,或者是毫无水准的粗制滥造和平庸,怎么会是这样呢?为了摆脱这种窘困,我们天天在喊建筑设计创新、创新天天都在发明各种“学说”、“主义”,可成效如何呢?我们有世界最多的人口、最忙的工地,却出不了多少能够享誉世界的建筑师,这是为什么呢?好大喜功的城市、畸形变态的建筑导致我们的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趋短缺、社会矛盾加剧……这一切难道不都因为是我们迷失了建筑的正道而导致的结果吗?而建筑的正道在哪里?不学习和研究建筑史能搞明白吗?建筑系学生晟初、最重要的一课难道不该是建筑史吗?而建筑史的教学内容,难道就只能是风格编年史吗?……可惜的是,在这钱潮鼎沸的时代里,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无暇思辨这些问题了。我们中的很多人不再有陈先生那一代学人那样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了,不再有那样的勇气和毅力了,不再有那样的牺牲精神了。而这不单单是一个人的问题,也决非一群人的问题,而且是我们的社会不需要这些了。令人难过的对比就是,我们一个月就能写完好几篇论文,一年就能完成好几个课题,而陈先生一生就出过那么几本书;看着书桌上那不算太厚的几本书,翻着那一张张用鸭嘴笔绘制而成的精美绝伦的测绘图,读着那一叠叠密密麻麻写满铅笔字批注但从未发表的手稿,我不由得额头出汗,惭愧之意难以遏制,敬畏之心油然而生――陈先生!夫子之墙,高几许?
夫子之,墙高几许?这远不是我能回答的问题。值陈先生逝世10周年之际,作为末学后进,对于建筑历史别说未能得窥堂奥,就是学术宫殿的外墙亦未触摸,只能遥遥拜望,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所以不敢妄论陈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地位,上述文字仅仅杂录些陈先生著作对我的影响而已。
篇4
植被在地球占很大的比例,陆地表面的植被遥感观测和记录的第一表层,是遥感图像反映的最直接的信息。作为地理环境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植被,与一定的气候、地貌、土壤条件相适应,受多种因素控制,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最大,对其他因素的变化反映也最敏感。因此人们往往通过研究的地表植被的分布情况、生长的健康状况、植被不同季节的NDVI值的变化来分析和植被相关的地理环境变化, 通过研究地物各种的信息来研究与之相关的地理环境的状况,为地表的植被分布、地表沉降监测、全球变化、地表植被覆盖变化监测等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参数数据。
2 NDVI在矿区地表植被分类中的应用
3 基于NDVI的矿区地表植被指数提取
3.1 基于NDVI的监督分类训练样本的提取
密度分割是一种用于影像密度分层显示的彩色增强技术。原理是将具有连续色调的单色影像按一定密度范围分割成若干等级,经分层设色显示出一种新彩色影像。常用于航空像片、多光谱扫描影像和热红外扫描影像等单色影像的彩色增强。因地物光谱特性是由其影像密度(灰度)反映的,而人眼对灰度的辨别能力不足以充分利用影像灰度的细微差别所提供的地物特征信息,故密度分割是一种有助于目视判读的影像密度分析方法。
结论
本文通过经NDVI处理的常村矿、石圪节矿、王庄矿、五阳矿、漳村矿五个矿区的SPOT2/4卫星遥感影像的研究,依据矿区植被类别对应的NDVI值进行的监督分类,分析植被分类结果表明:
(1)、矿区地表的植被受季节的影像是十分的明显的,其植被的NDVI值随着季节的不同的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从这些变化规律中我们可以知道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地表植被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2)对于矿区的植被分类,我们必须把季节因素和气候水分考虑进去,因此矿区植被类别处于动态变化当中。同时也说明基于NDVI方法提取监督分类的训练样本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3)由于冬季和春季初期植被指数比较低,可以选择这个季节做地表矿物的岩性分析和解译,有利于排除植被因素的干扰。
参考文献:
[1]赵英时.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3.
[2]孙家柄.遥感原理与应用[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张晓克,胡海峰,康立勋,马 超,李方方. 基于SPOT卫星影像的矿区植被指数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3):48-51.
[4]郑玉坤. 多时相AVHRR-NDVI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在土地覆盖分类中的应用[M].硕士论文.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4):40-43.
[5]卫亚星,王莉霞,刘闯. 基于MODIS NDVI时序数据的青海省草地分级[J].资源科学.2008,30(5):689-693.
篇5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探索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研究生教育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在研究生培养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教案、培养方式、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导师指导方式、学位论文标准、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加强创新研究[1],促使我国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目前,我国一些工科专业招收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两类硕士研究生,此外由于专业间交叉研究等需求,不同专业本科毕业生进入同一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形成同一专业在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具备不同专业基础和培养目标的现状,通过控制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培养环节[2],[3],来完成并检验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而在硕士研究生课堂课程教学上却大都采取统一授课、同等评价等本科教学方式,既影响教学效果,又不利于在教学中培养研究生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
因此,本文结合“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卫星大地测量基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探讨以“研究型”和“工程任务”相结合的组合式教学方式,以有效提升研究生理论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由于计算机微处理与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新型材料、数值算法等方面的飞速发展,一些工科专业硕士学位课程理论与实践技术更新较快,加上课程改革与调整,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压缩,导致最终演变成课堂讲座。学生了解了专业新技术与新理论、开阔专业视野,却难以通过该课程学习系统掌握某一专业方向的研发基础,或解决某类专业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讲授基本原理,注重专业课程前沿理论与技术,并顾及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区分学习任务,是研究生个性化教学培养的保证。
《卫星大地测量基础》课程主要讲授卫星定位理论与技术及其在大地测量领域中的应用。近十年,“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专业全国优秀硕士论文中有1/5与卫星定位理论和技术相关。GNSS数据处理与应用研究已成为该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的主要研究领域。目前,卫星定位技术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与变化时期:GPS、GLONASS、Galileo、北斗等系统已经或正将实现全功能[4];网络RTK(VRS)、PPP、PPK、快速静态、多系统联合网平差等GNSS新技术不仅理论研究趋于成熟,且已在一些测绘项目中应用,原有GPS静态、单基站RTK等教学内容可能导致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不能胜任GNSS工程任务;同时,在讲座式授课方式下工学硕士研究生难以锻炼计算机编程能力,开展GNSS理论算法或拓展应用研究,降低其创新能力。故有必要建立最新的、培养研究型与工程应用高素质人才的课程教学内容。此外,依据宁津生院士对“测绘工程”专业认证的论述,各高校应扬长避短,建设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在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应用上也可考虑向本校优势学科倾斜。
二、设计双向、组合式教学内容
工学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侧重于研究能力的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则强调工程应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5]。研究生课程体系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作为一门专业学位课程除强调理论学习外,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启发与培养,及最新工程实践技术传授更具重要作用。
1.公共教学内容
工科专业学位课程基本原理与基本理论、与课程相关的当前理论与技术最新进展状况,是硕士研究生必须掌握或了解的专业背景知识。《卫星大地测量基础》硕士学位课程为2个学分共32个学时,此部分设置4~5次课,以讲座方式介绍课程理论基础与前沿内容,如图1公共教学内容所示。无论工学硕士与工程硕士,还是有无本专业知识背景,此部分教学内容皆可起到入门或回顾,并激发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创新思考。
2.研究型教学内容
工科专业学位课程传授的理论与技术其自身也存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算法研究与技术创新,一般离不开计算机辅助编程、计算与控制。工程中仪器设备改造与控制、观测信号捕获、测量数据采集、计算模型优化等都可成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方向。
伪距单点定位既是《卫星大地测量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综合性知识点,也是GPS定位技术在工程领域中已广泛进行应用创新的基础,如旅行导航、物流行车优化、精细农业、安全防盗等等。对于工学硕士、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知识的学生,利用Matlab、VC#、VB或Fortune等编程语言,参考GPS中间交换数据文件RINEX协议进行观测数据的提取、解析、解译与存储,依次建立卫星轨道方程、伪距观测方程等数值计算模型,从而逐步实现伪距单点定位,如图1所示。以课外动手编程为主,课内辅导答疑为辅,设置5~6次课,构建形成性测试项目,既分散集中考核的压力,又锻炼了学生编程与数据处理能力。
3.工程任务型教学内容
提高硕士研究生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实际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国家扩大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动因。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工程硕士将逐步取代工学硕士成为研究生教育主体。购置国内外一流专业设备与数据处理软件,参考现行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培养研究生应用专业设备完成实际工程任务的能力,符合国家对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
GPS网约束(联合)平差、网络RTK定位等是《卫星大地测量基础》课程主要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利用美国Trimble公司开发并发行的Trimble TGO/TBC、Trimble Data Transfer、Trimble Configuration Tools、Trimble Survey Controller等专业软件,掌握GPS数据下载、RINEX数据格式转换、Trimble 5800/R8接收机设置、GPS基线处理、GPS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或联合平差、网络RTK测量与道路放样等,培养能利用GPS专业设备与软件进行GPS(快速)静态定位、网络RTK动态定位等工程应用实践能力,将有利于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此部分教学内容以课外自学软件为主,课内辅导答疑、现场演示等为辅,设置5~6次课,构建形成性测试项目,如图1所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http://,2005
[2]吴瑞林,王建中.研究性教学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10-15
篇6
纵观国外研究生教育,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各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融合趋势。研究生教育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更加趋向多元化、多样化,既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也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某种意义上,学术型硕士生教育成为或正在成为一种过渡性教育,而应用型研究生教育则变为一种终结性教育,他们非常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形成。下面以德国、美国、英国、日本四国为例[1],分析国外主要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德国的研究生教育是学徒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典型代表,它最早源于中世纪大学与行会中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方式。其主要特点是:没有专门的入学考试,“师傅”掌握“徒弟”的录取权,师徒关系亲疏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导师个人能力对研究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在组织管理上导师也因此具有绝对权威。
专业式模式则体现出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美国研究生教育突出的特点之一是非常重视课程的学习,特别是基础理论的学习,确保了学生拥有在其领域独立从事研究的本领。而且,课程覆盖面很广,大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特点之二是研究生要进行跨学科课程的学习。由于很多科学技术需要综合知识,单一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因此,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研究生教育就实行跨学科学习。学生除了学本专业的知识,还要辅修其他专业课程,以提高人才的广泛兴趣和知识水平。
英国研究生的教学形式主要是协作式,通过科学研究,导师团队在研究生培养中起重要作用,淡化教材而博采众长的能力训练,严格的考试淘汰制度,重视研究方法和第一手调查研究,信息化的教学管理,学分制下灵活的学习安排。学生从一入学就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学习,然后就可能的论题进行研究,并且制定论文研究计划,围绕计划做初步实验,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进行论文写作。
日本研究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式培养模式。各高校在招生考试上具有自主性,严格控制研究生的入学质量,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理论和教育目标的结合,以讨论带动学生自学的教学方式,通过参加实践课题提高研究能力,以研究室形式对研究生进行过程管理,鼓励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通过严格的评估制度对研究生质量进行监督。
研究和对比国外各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虽然各种培养模式产生有先后、主次之分,但目前在许多国家,多种培养模式是并存的,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满足了不同培养目标的需要[2]。
2我国现有研究生培养模式
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建立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有质量保证的研究生培养制度。长期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力的教学科研人才。教育模式采取理论学习和学科研究工作相结合的形式。学生先以班级的形式学习一些课程,为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打基础,掌握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导师给学生开出一系列的参考书目。学生围绕研究方向去图书馆查寻资料,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文献。导师定期组织讨论,以研讨会的形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即培养学术型人才,通过建立宽厚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重点培养学生广阔的思维视野,敏锐的观察力和不断进取的创新能力,在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上都有较高的要求。
尽管这种教育模式给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社会和国家对高层次人才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去向已更多地从教学、科研岗位转向实际工作部门。传统的模式必须进行改进和创新突破,即需要加强培养专业型人才,主要是通过相关课程和案例的学习与研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当降低课程学习的深度、广度以及学位论文质量等。
从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硕士研究生教育基本是以面向实际应用为主,教学科研人才更多是来源于博士研究生。但是,不管哪种类型人才的培养,都应该引进竞争机制,加大投资力度,鼓励学生创新,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术型培养模式与应用型培养模式并存是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2009年,国家教育部提出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公布了北京大学等64所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高校名单。综合试点改革工作有利于推动学校转变观念,提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学校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整体优化,从而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类型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3]中,教育部决定自2009年起,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我国自1991年开展专业学位教育以来,专业学位教育种类不断增多,培养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不断增强,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学位教育既要培养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满足他们在职提高、在岗学习的需要,也要培养应届本科毕业生,满足他们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根据不同培养对象,学习方式可以全日制攻读,也可以非全日制攻读。目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在职人员攻读比例偏大、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比例偏小,在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开展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于完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生培养模式分析――以空间中心为例
学徒式培养模式、专业式培养模式、协作式培养模式和教学式培养模式四种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满足了不同的培养目标需要。在许多国家,四种培养模式并存。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的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理念和经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是向社会输送高端人才的迫切需要。福州大学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是一个2000年新组建的学术研究机构,聚集着一批从英国、美国、日本回来的博士学者。200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在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多种模式融合的趋势。成立之初,即为学徒式“一带一”培养模式,学生人数少,导师对学生影响很大,目前空间中心导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即为当时培养的第一批研究生。一直以来,空间中心主要培养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两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由于该专业在国内属于新兴和发展中的学科,并非所有高校都有设立其本科生专业,因此在前几届招收的研究生中,大部分都是从数学、计算机、地学等相关专业跨专业的,学生知识领域覆盖面较广,专业兴趣广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结合了专业式培养模式的优势。同时,空间中心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导师队伍也逐渐形成了不同研究领域和专长方向的课题组,对应的研究生在入学后完成教学式基础理论的培养后,随之跟导师进入到指定课题小组中,与小组中的研究团队共同协作分工,在团队管理方面,空间中心“传帮带”工作非常到位,研究生一进到新的课题组,团队相关成员会负责指导和带领他很快进入状态,研究生在完成课题组项目的同时,完成自己的硕士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空间中心从2009年开始负责专业学位计算机技术领域(信息化工程)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并于2010年新增测绘工程专业学位领域,开始招收和培养在职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经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100多名优秀的硕士毕业生。对中心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可以发现中心就业情况良好,从毕业生服务行业分布情况,超过60%的毕业生就业于高校或与专业领域相关的事业单位,还有30%的毕业生就业于IT、通讯、GIS等相关的国企和公司,就业率达到100%,并且均从事与所学专业有关的职业。
空间中心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之所以在就业上有较强的竞争力,从培养模式上看是有其独特的优势,作为一个以科研为主,只培养研究生没有本科生的一个科研机构,空间中心一直秉承是为“数字福建”及现代社会信息化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宗旨。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注重专业基础理论的培养,同时也注重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每名研究生的培养都会依托于具体的科研项目,每篇硕士论文或者毕业设计都是一个科研项目的一部分,空间中心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把关严格,工作量足,论文质量受到领域专家和老师的好评。研究生在学期间,就可以接触到前沿的学科领域,并展开具有一定深度的研究和探索,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在接触具体科研项目的过程中,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及编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虽然理论上看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就业面窄,但他们多种培养模式融合的模式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拥有一定的优势。
空间中心作为“数字福建”的技术支撑、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学、研联合开放实验室,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面独树一帜,这也为今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提供广阔的平台。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上,空间中心应该更加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组织开展多种模式的联合办学,让企业和行业参与到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学位论文或者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不断培养和增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总结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分析,不难看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正从单一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向学术型与专业型模式并存转变,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会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和模式研究,不管是那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只有从重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有机结合出发,探索新的培养方式,改进培养过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篇7
1 虚拟参考站技术概述
1、虚拟参考站技术
虚拟参考站技术是网络RTK技术中的一种,其基本原理是在三个或更多参考站覆盖范围内(参考站间距离可达到50~70Km),流动站首先进行任意单点定位确定一个概约坐标,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然后通过无线网络将该坐标发送至VRS数据处理中心。处理中心的作用是处理原始观测数据,通过计算机技术,直接计算出各参考站的各种偏差改正。如轨道偏差、多路径效应等,这种技术的使用大大减少测量的误差,并且保证测量数据准确,优势明显,误差模型如下:
①含l个高程因子的三参平面拟合模型
(HlQM3)
dT=a0+alx+a2y+a3h(h为测站高程)既顾及对流层随平面位置的线性变化又考虑对流层随高程的线性变化。
②含1个高程因子的四参曲面拟合模型
(HlQM4)
dT=a0+alx+a2y+a3xy+a4h
相对传统RTK明显优势如下:
1、效率高费用低
从作业过程讲,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我们所接收到的改正信息是由虚拟的VRS所发送,避免了更多多余设备的使用,VRS系统实际上是一种多基站技术。它在处理上利用了多个参考站的联合数据,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为工程建设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投入,有效降低了作业成本,同时,主要的工作特点是提高了RTK作业的机动性与灵活性。并且,在作业过程中节省了由于参考站与移动站距离过长而不得不进行换站的时间。
2、作业精度高
测量工作难点就是数据的精准性,是测量工具开发一直致力研究的问题,也是工作的难点。VRS差分信号传播距离远,这样的好处在于用户不必架设自己的基准站,从而在整体上大大扩展了RTK的作业距离,避免由于距离造成的没必要麻烦。PPM的概念没有了,在VRS网络控制范围内,精度始终在1-2个厘米,使用起来非常便利,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所有的测量点都是基于相同的“参考站”。
3、系统的可靠性高
网络RTK系统可靠性优于传统RTK,因为传统RTK系统的可靠性取决于单个参考站,这使得我们获取测量数据的准确度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由于造成的问题有人为的或者地理条件的,一般情况下很难避免,这就要求我们建立合适的解决方案。网络RTK采用了多个参考站的联合数据,系统的可靠性大大得到了提高。
4、应用范围广
相对来说,网络RTK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被国内的多数工程采用,可见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采用GPS网络RTK技术建立VRS系统,能够完全满足国土整治、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地籍测绘、控制测量以及各种工程建筑物放样等工作的要求,是传统技术达不到的高要求技术水平。
3 网络RTK算法总结
网络RTK技术是建立在多基站和连续运行参考站基础上的,主要的计算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其算法有以下几种形式。
l、1996年,提出用多参考站来消除载波相位定位中与距离相关的系统误差。首先,要了解其工作原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开拓创新技术,其原理是以水平坐标为参数,建立一个载波相位改正数的几何模型。然后,通过对网络所有参考站数据进行最小二乘平差,求出几何模型的“网络系数”。
S=-((X-M)sin(Q+90)-(Y-N)cos(Q+90)
注明参数含义
2、Wanninger在1995年提出了线性内插算法,是在上一种算法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实际研究得出的计算公式。该算法主要针对电离层误差,首先计算网络内参考站(通常指三个参考站)的双差电离层延迟改正数,经过计算机一系列复杂运算。
Ttrop=ΔTZD×MD(ES)+ΔTZW×MW(ES)
注明参数含义
3、条件平差法最早由Raquet在1998年提出,主要的计算原理比较简单化,相对来说比传统的复杂计算有一定的优越性。用于计算伪距以及载波相位观测值的距离相关误差改正数。网络平差法通过处理所有参考站观测值,得到关于系统误差协方差的函数表达式。网络平差方法的优点是通过对误差协方差的分析可以对不同情况下的系统性能进行预测。
4 总结
通过本文的论述,使我们清晰的了解到有效利用虚拟参考站技术(VRS)在工程测量中的重要作用,网络RTK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使测量数据精准度大大提高。要想使测量技术快速的发展,在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开拓创新更好的技术,为工程事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良育.基于虚拟参考站技术的高精度移动定位技术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9(09)
[2]周乐韬;黄丁发.关于Net work GPS的基于WEB技术的解决方案[J].测绘通报,2011(07)
篇8
随着卫星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精度的提高,利用GPS获得地面高程数据已在工程当中广泛应用,而GPS所获得的高程数据是基于WGS-84坐标系下的大地高,并不是我国工程领域所用的正常高,二者存在着差异—高程异常, 此差异主要取决于地理位置和地面地形情况,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差异就大,平原地势平坦区域,差异就小。
基于最新的GOCE卫星重力梯度数据,结合地面重力数据,ICGEM已推出最新高阶重力场模型—EIGEN-6C(1420阶),相对于EGM2008的2190阶,体现的优势在于采用了重力梯度数据—重力位的二阶导数,能直接反映出重力位水准面的曲率与力线弯曲,从而更能反映出地球重力场的精细结构,更能敏感地探测出地球重力场的短波信息。
本文旨在运用“移去-恢复”的方法,通过某一隧道控制测量数据,来分析EGM2008与EIGEN-6C两种不同的重力场模型在拟合高程异常方面的精度问题。
2. 原理与方法
2.1 重力场模型计算高程异常
高程异常是大地水准面与参考椭球体之间的差距,根据布隆斯公式可推出高程异常与扰动位之间的关系:
(1)1
,是似地球面上的正常重力。
式中,GM为地心引力常数;n为地球重力场模型展开的最高阶数,对于高阶Legndre函数计算要特别注意计算的稳定性。
2.2 移去-恢复方法
高程异常可以表示为:
(2)
式中:—高程异常的中长波部分,可以由地球重力场模型计算得到(m);
—高程异常的短波部分,是由地形起伏引起的,称为地形改正项(m);
—残差高程异常(m)。
移去-恢复法基本原理是利用数学模型进行高程转换之前,首先移去通过地球重力场模型获得的高程异常的中长波部分,然后对剩余的部分进行拟合或内插,最后把移去的高程异常部分恢复,得到该点的高程异常,本文并没有考虑地形改正项。把高程异常分为两部分,即
(3)
式中:—用地球重力场模型求得的高程异常(m);
—实测高程异常与地球重力场模型算出的高程异常的差值(m)。
由许多已知正常高()的GPS点,算出高程异常,就可以利用移去-恢复法对待求点的高程异常进行拟合或内插,最后得到待求点的正常高。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 移去:假设有n个GPS水准联测点(既有大地高又有正常高),就能够得到这n个点的高程异常值(1,2,…,n),用地球重力场模型算出这n个点的高程异常的近似值,算出高程异常差值。
(2) 拟合:把求出的n个高程异常差值作为已知数据,从而求出拟合模型的待定系数,再根据拟合函数的数学模型求出待求点的高程异常差值。
(3) 恢复:由地球重力场模型求出待求点上的高程异常的近似值,再和拟合内插求出的高程异常差值相加,得到待求点的最终高程异常值,由公式得到待求点的正常高。
3.计算分析
本文以某铁路隧道洞外控制网为例,由洞口控制网和洞口子网间的联系网组成,同时考虑GPS观测对控制点的具体要求。一共布设了15个GPS控制点,并按照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对各点进行了联测,
由于重力场模型的发展,为了分析与评价这两种重力场模型的精度,单独采用纯几何法(二次曲面法)来进行高程异常拟合,称为方法1;加入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移去-拟合-恢复”法,称为方法2;加入EIGEN-6C地球重力场模型的“移去-拟合-恢复”法,称为方法3。并将计算结果列于下表中,并分别计算各方法的内外符合精度:
(4)
内(外)符合精度—V等于已知点(检核点)高程异常值与通过模型计算出的高程异常的差值,n代表已知点(检核点)个数。
通过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直接采用纯几何法拟合出的结果比较差;而加入了重力场模型改正,精度有了大大地提高,从两个重力场模型拟合的效果来看,内符合精度相差不大,而外符合精度,EGM2008明显优于EIGEN-6C,说明EGM2008模型比较稳定,拟合的高程异常精度高于EIGEN-6C。
4.结束语
本文采用拟合高程异常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模型的精度,同时与纯几何法比较,体现出加入重力场模型的优势,通过实例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 利用重力场模型来拟合高程异常,以此计算正常高,精度有了大大提高,从精度来看,可以达到常规四等水准的要求,同时为局部或区域性大地水准面的精化提供了一个比较高精度的参考模型。
2)从两种模型拟合的精度来看,EGM 2008要优于EIGEN-6C,EIGEN-6C模型是采用GOCE卫星的重力梯度数据计算出来的,而重力梯度数据主要包含的是重力场短波数据,而高程异常数据主要取决与重力场中长波数据,并且其展开的阶数相对低于EGM2008模型,所以精度略低于EGM2008模型。
3) 由于缺少数字高程模型数据,本文并没有考虑地形改正,在后续的研究中将会重点考虑地形改正对重力异常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成,张兴福.EGM2008重力场模型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分析[J].铁道勘察,2009(1)
[2] 龙小林.基于EIGEN-CG03C 地球重力场模型的GPS高程转换算法研究[J].测绘,2008(31):5
[3] 廖超明.浅谈一种区域似大地水准面高程转换精度评价方法[J].测绘科学,2005(36):3
篇9
为了全面查明佛山市某片区的土地面积、房屋建筑面积,建立具有权威性、现势性的房屋调查摸底资料,为该片区旧城区改造提供全面、详细的评估资料,从而推动该片区产业和城市转型升级。该区“旧城镇改造建设中心”决定在该片区开展“三旧”改造房屋调查项目。本文是技术人员在项目实施中的经验与体会。
2 三旧”改造建设的房屋现状
“三旧”改造建设测绘调查就是要对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的土地的权属、用途、使用年限和房产的权属、用途及家庭成员、出租情况、查封抵押的调查,对建筑面积、土地使用面积及权属界线核定等一系列的摸底调查,以利于评估及拆迁,国家和政府都在推进这项民生工程,这原本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然而“三旧”改造建设现状却呈现如下特征:
2.1群众对“三旧”改造的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许多房屋很难联系屋主,调查工作无法开展。
据统计,该片区约1/5的房屋联系不上屋主,他们有出国的,有出省的,有的即使在省内也在外面购买了房屋;还有一部分人即使知道本片区要改造,但是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改造需求不是非常迫切而不愿配合,给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2房产证地址编排不规范或错误,影响了数据汇总时间。
对实地中的同一栋楼,在房产证中可能存在几种命名规则。例如,“新华路2号”和“新华路一座”是同一栋楼,“中山西路二座”、“中山西路2座”、“中山西路2号” 是同一栋楼,“人民一路33号”和“中山中路33号” 是同一栋楼,等等。
2.3没有一张完整的房屋地址图,延误了房产证收集的时间。
对于房屋测绘调查工作而言,房产地址图就是工作的指示图。由于进场时,我们手上只有国土部门提供的地形图,它存在现势性不强、房屋地址信息不全等问题,再加上国土部门提供的国土证信息也没有与房屋地址一致的坐标位置信息,因而对工作的指导性不强。由于不知道测区所包含的地址信息,结果在查找房产证时,一方面是测区内的房产证没有找出来,另一方面找出了许多测区范围外的房产证,延误了房产证收集的时间,影响了整个工期。
2.4不同时期房屋测绘标准不一致,给面积测绘与统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测区内的房屋最老的有民国时期建设的,最新的也有至今还未入住的;不同时期建设房屋测绘标准不一致,房产证上登记的面积有未分摊的、有部分分摊或完全分摊的,有按面积分摊或按户数分摊的,有登记建筑面积无套内面积的,有登记建筑面积与套内面积的等等。现在要统一标准实测,对于上述各种情况必须认真分析、区别对待,给面积测绘与统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 旧城镇改造建设中的房屋调查、面积测绘与统计方法
要做好旧城镇改造建设中的房屋调查、面积测绘与统计方法,项目开展前应根据调研情况组织编写《项目技术实施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制定《项目工作实施要点》和《项目工作实施补充规定》等技术指导文件。由于房屋调查、面积测绘与统计方法等技术工作都有相应文件做指导,故各项工作均能有序进行,极大地方便了工作。
3.1房屋调查方法
入户调查是一项非技术性的工作,一方面需要调查人员有较高的表达沟通技巧,另一方面通过本次调查,还需要给业主留下较好的印象,以方便后续工作的开展。
① 尽快办理《协助调查函》、《通告》等文件和证明,设法解决入户困难的问题。
② 尽快收集地形地籍图、国土证、房产证等资料,以利于统筹安排。
③ 房屋入户调查时多问一句,以免造成工作反复。
3.2房屋面积测绘方法
房屋面积测绘是根据房产证附图核对产权人的房屋是否与现状一致,主要是核对尺寸。如果一致,则实测面积可取房产证面积,土地面积取土地证面积,如果不同,则需要在《房屋测绘调查草图》上绘制出房屋的各层平面图,并认真量取尺寸。面积实测分如下几种情况:
① 房屋加建,主要是指房屋的层数改变以及产权人在自己土地范围内的空白地进行加建。此时,房屋的土地面积多没有变化,当能十分明确确定房屋的加建部分时,可对照房产证附图直接量取加建部分的面积,最终实测面积成果取产权证和加建面积的总和。当不能确定加建部分时,需要对整栋房屋进行测量。
② 房屋多占,主要指产权人在自己土地证规定的界址外进行加建。此时土地和房产面积均发生变化,需要对土地面积和房产面积全部测量。
③ 阳台封闭。对于阳台封闭的情况,在进行面积实测时,需要测量出封闭的面积,则该面积的一半即为产权证上多出的面积。
④ 房屋套内面积测绘方法。
a、房改房。房改房的情况一般来说当时在进行房产测量时,进行了简单的分摊。在核对房屋尺寸无误后,实测套内面积,取房产证面积(建筑面积)与套内面积之差值为分摊面积。
b、商品房。在核对房屋尺寸无误后,取其房产证套内面积为套内面积。
c、独立栋。由于此类型房屋只属于同一产权人所有,不需分摊,则在检测房屋平面图尺寸无误后,取其建筑面积为套内面积。
3.3房屋面积统计方法
① 开发功能丰富的“房屋测绘调查数据入库程序”,以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旧城镇改造建设中心”的要求,我院对测区内的房屋建筑面积做了如公有产权、私人产权、完全产权、非完全产权、学校、大型公建设施、商业部分、无证部分、阳台封闭及加建部分等多项面积汇总的内容,以方便对调查区域做出准确的征收成本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方案。根据作业要求,开发了自动统计上述面积的“房屋测绘调查数据入库程序”。
② 内业校核统计结果,以保证数据计算的正确性。
由于数据量庞大,虽然有专用程序统计,但是作业员在房屋分类时有可能会出现错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内业校核时,就要从多方面做封闭性检核。因为测区房屋建筑总面积是固定的,完全产权与非完全产权总面积之和,公有产权与私人产权总面积之和,无证部分与有证部分总面积之和,商业部分与非商业部分总面积之和应该都等于房屋建筑总面积。如果不符合就要找原因,可能有房屋分类错误等情况,直到解决问题。
③ 外业抽检统计结果,以保证数据测量的正确性。
4 结语
“三旧”改造建设是一项相当繁琐的工程,由于涉及到产权转移、产权拍卖、两证混乱以及可能的利益的再分割等错综复杂的关系,注定了房屋测绘调查者在工作中将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只要我们按照文中的方法,发动多方面的力量做好入户调查与测绘、开发“房屋测绘调查数据入库程序”专用程序做面积统计,将复查的问题将变为简单,从而为三旧”改造建设节省一定的经费和时间,保证对“三旧”房屋进行实地逐项核查,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使“三旧”改造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参考文献:
1、谢戈力.如何实现“三旧”改造中的共赢.中国土地.2011年02期
篇10
一、前言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信息系统与土地储备管理的要求也日益渐高。因此,积极采用科学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是信息系统与土地储管理是十分紧迫的问题。
二、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特点
1、实用性
充分考虑土地储备管理工作的特点,系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在系统架构上采用三层体系结构,在软件开发中采用组件式技术,有利于系统开发、管理、维护、扩充和升级。系统的三层架构(数据层、应用层和表述层)设计,充分展示了系统运行中的松散耦合、即用即连的灵活机制,使用三个链接(数据链、应用链和用户链)实现三层会话,降低用户直接链接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的请求,有效减少服务器负担,提高服务器运行效率,提高系统安全性。
2、面向网络的设计方向
应用Intranet/Internet技术。采用一个终端带动许多用户的方式实现用户界面和用户接口,使用C/S 的连接方式,不受太多的网络限制,同时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3、多途径、全方位的安全措施
使用系统流程安全设计和数据运行安全设计,全方位的安全设计使系统数据万无一失。系统采用常事务处理方式,常事务处理可以减少子系统对服务器的频繁访问,有效地降低了硬件环境的要求。系统全方位提供与各种 GIS 平台及国家空间数据标准的接口,为系统间的数据无缝连接打下了基础。对系统硬件环境要求一般,采用合理的系统结构、优化的系统设计
提高执行效率,降低环境要求。
4、系统可移植性强。
该系统的研究开发,利用成熟的GIS 图形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实现城市管线信息的系统建库、数据编辑、动态更新、地理分析、综合利用等功能。该系统的投入使用将使全省乃至周边的土地储备管理工作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系统设计
1、系统总体设计
结合对系统的整体分析,在系统设计中,采用多层体系结构,分为技术层、数据层、应用层、用户层。系统总体架构。技术层是系统的理论基石,包括地理信息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网络技术、组件技术、数据库技术等。
数据层是系统的信息集散和传输中心,它保存了全市域范围内的基础空间数据库、应用专题
数据库、标准规范与辅助数据库、描述性数据库。应用层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利用数据层提供的各种信息,为土地整理储备的各项工作提供查询、统计、分析的结果,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提供智能支持。用户层描述了系统的终端用户,包括各级领导、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维护人员和业务承办人员等。
2、关键技术特点
本系统利用自主开发的工作流引擎,结合土地整理储备业务流程特殊情况,可以很好地适应本地化管理需要,有效地满足土地整理储备实际的管理需求。技术是整理储备地块数据可视化展示的基础,可以直观地展示地块的位置分布,只需要浏览器即可。土地整理储备管理中,建立了时序空间数据模型,为土地整理储备地块动态监管提供了信息化管理手段。
四、信息系统与土地储备功能的实现
1、基本地图浏览功能
(一)、地图浏览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地图进行浏览,进行放大、缩小、平移、复位等基本操作。
(二)、鹰眼
通过操作鹰眼,在鹰眼视图上方会出现地图缩略图,其中,鹰眼上方的蓝框表示当前地图窗口范围。可在该视图上拉矩形框以控制篮框的位置,从而改变地图窗口中地图的显示范围。
(四)、地图量算
地图量算功能包括距离量算和面积量算,用户通过鼠标在地图上画出需要量算的距离或者面积,系统会计算出地图距离或面积。
2、土地存量计算功能
土地存量计算功能包括按年度计算存量和按批次计算存量,以按年度计算存量为例,对功能进行演示。按年度计算存量面积的算法是对征地层按年度进行搜,生成临时图层W,图层W与供地层进行叠加(相减)分析,得要临时图层A,图层A与扣除地物层进行叠加(相减)分析,得到临时图层B,图层B与零星地物层进行叠加(相减)分析,得到的结果经过属性处理之后即为该年度的存量面积层。最后删除各临时图层。
3、土地储备数量预测功能
为了优化土地储备系统,降低土地储备成本,增加土地储备收益,利用模糊规划方法,设计完成了收购数量预测解决方案。利用该方案,可在土地储备所需的人力、机械、资金和目标等约束条件带有模糊性的情况下,确定土地储备中工业、住宅及商业用地的数量,为土地储备决策提供依据。利用“储备数量预测”功能模块,在相关参数齐全的情况下,可对各类土地的储备数量及收益进行预测,为土地储备工作者在土地储备决策的过程中提供参考依据。
4、空间查询、分析功能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打缘氖据进行空间查询与分析。例如,利用空间查询功能可以快速找出特定区位的地块;利用空间分析可以分析出某地块进行建设时对土地储备存量等因素的影响。
(一)、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包括两大功能,一是对特定地块进行查询;二是,对土地存量计算功能中计算出的存量进行查询,主要包括按年度查询和按批次查询。空间查询功能运行后输入需要查询的地块编号、索要查询的图层后进行查询。也可以开启模糊查询,查询某图层中地块编号包含关键字的所有地块。
(二)、空间分析
当某一地块投入建设后,会对整个土地储备和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例如造成土地总储备量的减少、某些特定建筑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等。利用空间分析功能可以对这些影响进行预测。例如,在某一地块进行某类工厂的减少后,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噪声污染,利用控件分析中的缓冲区分析可以对污染进行预测与防治。以此为例,进行空间分析功能的演示。
五、结束语
信息系统与土地储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管理的职能和科学的方法,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我们必须将信息系统的关键要素融合到土地储备管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陆启鑫.基于GIS的城市土地储备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信息工程大学博士论文,2008
[2]吴原华,刘立东.基于GIS技术的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
[3]罗宇.基于四层软件结构的城乡用地规划系统耦合机制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9
篇11
与传统控制测量相比,GPS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全天候测量、不需要控制点之间通视等优点,GPS布设控制网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测量中[1]。基线解算是GPS数据处理中至关重要的一步。GPS基线解算过程基本相同,使用的大多数软件是接收机厂家配置的处理软件,本文以南方测绘GPS4.4000数据处理软件为例进行基线解算的。
二、GPS基线解算过程
(一)解算准备
GPS基线解算就是利用GPS观测值,通过数据处理,得到测站的坐标或测站间的基本线向量值。基线准备包括:观测数据的读入、输入数据的检查、设置基线解算的参数[2]。
将GPS接收机记录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选取*.STH格式的文件。然后把观测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初步检查,如有错误立刻进行修改。
接着是基线解算的参数设置,主要有单基线解、卫星截止高度角、电离层改正模型,L1与L2频率选择、解算模糊度的基线长度、时段选择等。
(二)观测值的预处理
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初步检查后,需要进行预处理。目的是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编辑,提取专用信息。预处理主要包括: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平滑滤波的检查,对于一些粗差和无用的观测值进行剔除;GPS卫星轨道方程的标准化;对观测值进行系统误差改正;对观测数据的标准化等等。预处理所采用的方法和模型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最终成果的质量,是提高GPS测量精度的重要环节。
(三)基线解算
采用三差模型法对基线向量进行预求解,然后在采用双差模型对基线向量进行精确求解。对20km以下的基线,常采用所谓的固定双差解,即整周未知数取为整数后的基线平差解。对于30km以上的基线,一般采用浮点双差解即整周数不取整,以实数作为整周值。
三、GPS布设控制网基线计算优化方法
GPS基线解算受很多因素影响,如卫星方面带来的影响、起算点坐标误差过大带来的影响和一些不明因素带来的影响[3]。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先对GPS基线进行结算,然后通过查看基线解算报告,对基线质量进行分析。当自动处理未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可对其进行优化,本文简述了4中可以提高基线精度的方法。
(一)提高起算点坐标精度
在GPS基线解算时,需要一个固定的基线端点作为起始点,一般点为WGS-84坐标系下的坐标值。如该起算点的坐标精度较低,对GPS基线计算的精度会带来影响。根据现阶段的设备情况,要准确定位一个WGS-84点的精确坐标比较困难,可以对测区里的起算点进行两次独立观测或者进行多次长时间的观测,把多次观测的坐标值取平均,作为基线解算的起始点坐标。或者在基线解算时,采用同一个固定的点坐标作为起始值,在进行网平差时引入参数。
(二)删除或优化卫星组合
根据GPS的工作原理,GPS接收机在工作时一般会接收多个卫星的数据,就会对一些卫星观测时间较短,而且接收到的每个卫星的星历时间长短不一。在利用软件进行GPS基线解算时,接收机所接收到的卫星数据都会参加计算,导致解算时部分观测时间短的卫星整周模糊度无法确定,对结算结果产生影响。对于这种现象,可以对卫星组合进行优化或删除。对于卫星数据也不可随意删除,可以根据软件显示的卫星跟踪图,可以较为直观的看到卫星的观测时间。
(三)电离层的延迟改正
电离层对不同长度基线有不同的影响,对短基线进行解算时影响较小,对于中长基线,在进行解算时需要消除电离层的影响。对于电离层影响解算精度的问题,可以对电离层进行延迟改正,比如:利用双频观测进行改正,采用数学模型对电离层带来的影进行修正,或者观测双频值也可以消除电离层对解算带来的影响等。
1.利用双频观测进行改正。对于短基线电离层带来的影响较小,因为基线两个端点的测站距离很近,测站的卫星高度角也基本一样,要消除电离层折射对解算带来的影响,可采用Ll载波进行单频差分进行处理,提高基线解算的精度。中长基线由于两测站的距离较远,电子密度的相关性较差,采用单基线的方法只进行差分是不够的,需要进行双频观测来消除电离层对解算带来的影响,从而获得较高精度的基线。
2.利用电离层模型进行修正。这种方法是指采用固定的数学模型对电离层延迟加以修正,由于电离层的数学模型函数较为复杂,可以消除部分电离层对基线解算带来的影响。
3.利用同步观测值求差进行改正。这种方法较为简单,对同一组卫星利用两台或者多台GPS接收机进行同步观测,在进行基线解算时达到减弱电离层折射影响的目的。
(四)调整控制参数
在对基线解算时,调整卫星截止高度角也是一种提高精度的方法。增大卫星截止高度角可以提高相对观测值的精度,但是也会对解算带来一定的影响,会减弱卫星图形的强度,从而影响到点位坐标的精度。降低卫星截止高度角则可以使中误差值减小,但是会增加对流层误差的影响。所以根据实际的GPS观测情况,来对卫星截止高度角进行调整。增大卫星截止高度的情况适用在在对卫星数目观测的足够多时。如果观测的GPS卫星数目较小,则可以降低卫星截止高度角,来达到让更多卫星参与解算的目的。一般来说,卫星截止高度角以15°较为适宜。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起始点坐标不准确、卫星组合、及电离层延迟造成的基线解算误差、调整卫星高度截止角参数设置这几种情况对基线解算结果带来的影响进行简单分析,并通过动手实际操作对不同因素的影响分别进行调整作。提高GPS控制网基线解算精度,还需要准备判断出影响GPS基线解算结果的主要原因,并进行相对应的处理,来达到获取高精度的定位点坐标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12
土地适宜性评价作为土地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研究土地对某一现状用途或预定用途的适宜程度。197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正式公布的《土地评价纲要》是最为典型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指南。由于土地适宜性评价针对性强,实用性大,应用很广,适宜性评价方法也不断有新的进展。
1评价方法
1.1经验法
评价人员与当地科技人员和有实际经验的人讨论,并依据研究区的具体情况和自己多年土地利用的经验,决定如何将各单项土地质量的适宜等级综合为总的土地适宜等级。该方法的优点是能考虑数学方法所不能包括的各种非数量因子及具体变化情况,缺点是要求评价者对当地条件、土地质量状况和作物生物学特性具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夏敏,2000),而且不可避免的是易造成评价结果的主观性。由于这些局限加上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经验法的受用面越来越小。
徐樵利(1994)在湖北省宜昌县完成的适种柑橘的土地评价系统就采用经验法,参照《土地评价纲要》建立起来的。首先确定影响柑橘生长的限制因素,然后逐项对它们进行分级,最后再综合成总的土地适宜等级。同时,在评价过程中适当考虑管理、投资和柑橘产量等社会经济因素。李秀斌(1989)对黄淮海平原土地做的农业适宜性评价也采用了此法。
1.2极限条件法
该方法主要强调主导因子的作用,运用“木桶原理”,将单项因子评价中的最低等级直接作为综合评价的等级(黑龙江省农、林、牧土地适宜性评价,赵松乔等;江苏省宜兴市南部丘陵山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倪绍祥)。极限条件法简单易操作,能很好体现个别极端决定土地利用适宜性的因素,但该方法未考虑到在一些情况下,土地某种性质的不足可为其他部分所弥补(陈建飞等GIS,1999),因此得出的结论偏于草率和绝对,而且在多数情况下,综合评定出的土地等级偏低。
1.3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以权重法为中心,即确定各个参评因子及其权重,然后对两者的乘积加总,以和作为分等级的根据。主要分为多因素综合评定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
1.3.1多因素综合评定法(指数和法)
该方法将各参评因子按其对土地适宜性贡献或限制的大小进行经验分级或统计分级并赋值,然后用各参评因子指数之和来表示土地适宜性的高低。最后按照指数和大小排序,以经验确定指数和的分等界线。其中各参评因子及其权重系数的确定可依据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征询法(Delphi)等。采用这些数学方法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尽量准确的权重和指数和,以期尽量准确地评价适宜性等级(夏敏,2000),而且非数量化质量性状数量化和不同计量单元无量纲化使得各参评因子间具有了明显的可比性(何敦煌,1994),缺点在于较极限条件法需增加大量计算过程,在地类复杂、评价单元数量较多的区域工作量明显增加(何敦煌,1994),同时不能考虑到非数量因子的具体变化情况(夏敏,2000),而以和值计算土地质量综合指数往往会掩盖某些特别限制因子对评价目标所造成的质的影响(徐丽莎,2008),层次分析法、Delphi法在确定权重系数时主观性过大。
刘胤汉等(1995)在陕西采用专家征询法对农业土地资源作了综合性适宜性评价,经过两轮征询后确定了坡度、高程等6个指标极其权重系数,最后将农业土地分为最佳适宜、中等适宜和临界适宜三等,并按此法对水稻作了单向性土地适宜性评价。吴燕辉等(2008)以湖北省潜江市为研究范围,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阐述了如何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到了潜江市的适宜性等级图,并单独对农用地、林地、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结果作了分析。
1.3.2模糊综合评判法
这种方法用于评价的原理,是对参评因子和适宜性等级建立隶属函数,对参评因子的评价由参评因子对每一个适宜性等级的隶属度构成,评定结果是参评因子对适宜性等级的隶属值矩阵;参评因子对适宜性的影响大小用权重系数表示,构成权重矩阵,将权重矩阵与隶属值矩阵进行复合运算,得到一个综合评价矩阵,表示该土地单元对每一个适宜性等级的隶属度。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较好地体现了主导因素和综合分析的相结合,比较符合客观实际,通过对参评因素隶属度的计算和模糊矩阵的复合运算得出评价单元对应于各等级的隶属度,其计算过程无需再掺入人为因素,减少了主观性的干扰(陈建飞等,1999)。但是根据实地采集的调查数据对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验证,会发现模型存在一定的误差,有一部分正确的样本数据却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焦利民等,2004)。
E. Van Ranst等(1994)采用该法对泰国半岛的橡胶生产区做了土地适宜性评价。他们创新地根据每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赋予一定的权重系数,并将单项因子的适宜性评价与综合的土地适宜等级结合起来。最后将评价结果与常规的极 限条件法、参数法和多元线性回归的评价结果相比较,得出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准确性较好,从而证明了该法的潜力。P.A.BURROUGH等(1992)采用加拿大阿尔伯塔农业实验农场的数据,分别用布尔数学法和模糊分类法对每个细胞的土地属性进行分类,得出布尔方法比模糊分类拒绝更多的细胞GIS,选取的细胞也不够毗连。而模糊分类法在所有的阶段都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分类的连续变化性也更好。
姚建民(1994)在典型的黄土残塬沟壑区——隰县针对如何利用农作物、果树、林木和牧草开发土地资源问题,重点筛选出原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坡向和海拔高程4个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适宜性评价,划分出土地适宜性开发类型区。刘耀林等(1995)在十堰市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坡荒地,通过对制约土地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分析,依照土地质量满足对预定用途要求的程度,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完成了坡荒地的宜农、宜林、宜牧、宜园4个适宜类的评价。陈建飞等(1999)应用模糊综合评判(Fuzzy Set)法、经验指数和法、极限条件法进行长乐市土地适宜性评价,对不同方法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模糊综合评判的结果与经验指数和的结果有较大的相似性、极限条件法的结论往往过于简单,着重探讨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优点——合理、客观。
1.4人工智能方法
人工智能方法基于自学习、自适应系统的样本学习机制,如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遗传算法、元胞自动机等。刘耀林、焦利民(2004)基于神经网络来构造模糊系统,建立了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根据神经网络误差反向修正的原理,设计和推导了该模型的学习算法,并通过实验证明该模型应用于土地适宜性评价具有高效、客观、准确等优点。次年(2005),两人将计算智能理论引入土地评价领域,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首先基于模糊逻辑和人工神经网络构造了一个模糊神经网络模型,然后采用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训练,能够快速收敛到最优解,对初始的规则库进行修正,形成了一个自学习、自适应的评价系统。
1.5改进后的方法
以上介绍了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常用的基本方法。近年来,鉴于各种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很多学者提出了各种方法相互结合或对原方法加以改进的评价方案,并应用于某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厦门大学何敦煌(1994)在福建龙海适宜性评价中尝试采用了极限条件法和指数和法相结合的两次评价,即用极限条件法评价土地适宜类,用极限条件法和指数和法评价土地适宜等并确定土地限制性(适宜级)是同时进行的。这一方法不仅克服了极限条件法和指数和法的缺点,还相互间起了交叉检验的作用。
南京大学彭补拙等在做中亚热带北缘青梅土地适宜性评价时对盛花期温度和土壤PH值这两项对青梅生产发育有重要限制作用的因素采用极限条件法,对其余的评价因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作必要的因子剔除,得到它们的总适宜等级,最后再对这三项评价的结果按极限条件法进行归总,得到该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宜性等级最后评价结果,该结合体现各土地构成要素的不同贡献,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北大的杜红悦等以攀枝花为例,用模糊数学方法对FAO的农业生态地带法(AEZ)进行改进,并将GIS技术应用于AEZ法中;欧阳进良等针对不同作物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并据评价结果、各类土地的特点及区位和经济因素进行作物种植分区。
2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数学方法的改进和新技术如3S(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ES(专家系统)的应用,给土地评价,尤其是土地适宜性评价带来了飞跃,它们在数据的获得、处理、分析上的强大功能不仅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还使基于大范围的调查评价成为可能。
Jacek Malczewski (2004)对基于GIS的土地适宜型分析做了系统全面的梳理,他先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GIS的知识及其发展过程,然后回顾了基于GIS的土地适宜型评价的相关方法和技术,最后分析了其存在的挑战、未来趋势和前景。胡小华等(1995)通过专家系统的引入、层次分析法的应用以及如何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及图形和属性的结合,实现了多目标土地适宜性的评价。张红旗(1998)在评价柑桔土地适宜性时,结合GIS技术GIS,改变以往仅考虑自然条件的做法,分别建立柑桔土地的自然、经济、社会属性适宜性评价模型及综合评价模型,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为其他类型的单作物(广义)土地适宜性评价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模式。
S.Kalogirou (2002)运用专家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了支持实证研究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LEIGIS软件。该模型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作物土地分类,分为物理评价和经济评价。物理评估选用了17种指标因子,采用布尔分类法,包括了一般种植作物和5种特定作物(小麦,大麦,玉米,棉花种子,甜菜)的评价模型。经济评价考虑了市场限制下的收入最大化问题。专家系统使得评价不同作物时规则可以适当改变,地理信息系统使得空间数据的管理和结果可视化成为可能。该软件支持任何空间数据集的评价和介绍,而且不需要评价者掌握特殊的电脑技能。夏敏(2000)在其硕士论文里探讨了以地理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为技术支持,开发农地适宜性评价专家系统的可行性,在Mapinfo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农地适宜性评价专家系统,并通过了在邳州市的实证研究。
3结论
我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始于50年代,综合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从70年代末全面展开,近l0年来,土地适宜性评价得到了更快的发展,更重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针对特定目标或对象。经验法、极限条件法、多因素综合评定法法、层次分析法等继续得到使用,但通常做适当的改进或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弥补各自的缺陷。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仍然得到了很广的应用,神经网络模型、遗传算法等新方法开始尝试性应用。科技的发展使得3S技术和专家系统等新技术广泛用于土地评价,尤其给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带来了质的飞跃,接下来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仍基于上述技术的支持是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Burrough Pa, Macmillan Ra and Vandeursen W. 1992. Fuzzy Classification Methodsfor Determining Land Suitability from Soil-profile Observations and Topography[J].Journal of Soil Science, 43(2), pp. 193-210
[2]E. Van Ranst, H. Tang, R. Groenemam andS. Sinthurahat. 1996. Application of Fuzzy Logic to Land Suitability for RubberProduction in Peninsular Thailand[J]. Geoderma, 70(1), pp. 1-19
[3]FAO. A Framwork for Land Evaluation[S]. FAO Soil Bulletin32,Rome, 1976
[4]Jacek Malczewski. 2004. GIS-basedLand-use Suitability Analysis: a CriticalOverview[J]. Progress in Planning, 62(1), pp. 3-65
[5]S. Kalogirou. 2002. Expert Systems and GIS: an Applicationof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J]. Computers, E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 26( 2-3), pp. 89-112
[6]陈建飞,刘卫民.Fuzzy综合评判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应用[J].资源科学,1999,21(4):71-74
[7]杜红悦等.土地农业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以攀枝花为例[J].资源科学,2001,23(5):41-45
[8]何敦煌.关于土地适宜性评价工作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1994,8(6):11-15
[9]胡小华等.GIS支持的多目标土地适宜性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1995,9(5):33-37
[10]焦利民,刘耀林.土地适宜性评价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29(6):513-516
[11]李秀斌等.黄淮海平原土地农业适应性评价[J].自然资源,1989,(4):32-38
[12]刘胤汉等.农业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5,14(3):11-16
[13]刘耀林等.模糊综合评判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应用研究[J].武汉测绘大学学报,1995,20(1):71-75
[14]刘耀林,焦利民.基于计算智能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模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30(4):283-287
[15]倪绍祥著.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6]倪绍祥.近10年来中国土地评价研究的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6):672-683
[17]欧阳进良,宇振荣.基于GIS的县域不同作物土地综合生产力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23(2):97-10
[18]彭补拙等.中亚热带北缘青梅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探讨[J].自然资源,1994,(2):14-21
[19]邱炳文等.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与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5):20-23,44
[20]钱海滨等.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评价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01,15(2):14-19
[21]吴燕辉等.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土地适宜性评价[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8,24(2):232-235,242
[22]徐丽莎.土地适应性评价的理论与评价方法综述[J].今日南国,2008,(9):18-20
[23]夏敏.农地适宜性评价专家系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0
篇13
随着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使得数字化测量技术得到显著的提高。一方面测量技术越来越精确和全面,另一方面测量装置更加实用,便于携带。总的来说,公路测量技术正朝着更加经济性、实用性和高效性的方向发展,今后会取得更大的提高。
1 GPS技术在公路测量领域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公路测量领域中的应用有巨大优势。通过使用这种技术,公路各个测量点之间就不需要通视了。利用GPS技术,公路各测量点的选择受到的限制也将变得越来越少。GPS测量技术本身具有观测时间短,精度高等特点,在运用这种技术进行测量的时候,不仅能够观测到观测站的平面位置,同时还能够观测到观测站的高程。在多次运用这种技术进行测量后,我们发现公路测量距离越短,定位精度就越高,同时观测时间也将越短。这一技术总的来说,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当前GPS技术在公路测量中主要被应用在载波相位测量和外业测量中。当然我们在应用GPS技术的时候也要注意到必须要在空阔位置进行测量,GPS要受到地形限制,这是我们在应用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2 TPS技术在公路测量领域中的应用
TPS技术是由测速仪 ,全站仪 ,电子经纬仪等设备组成的定位系统,又可以叫做全站仪定位系统。TPS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全站仪技术相互融合的产物,它是一种高效的测量技术。在该系统中起核心作用就是全站仪。全站仪本身是电子测距仪,电子计算与光学经纬仪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产物。全站仪主要是用来测量距离,高度和角度的。与其他测量设备不同,TPS测量技术能够实现对高度,角度,距离的三者的有机测量。在测量过程中不仅能够自动测量数据,同时还能够及时存储,转换以及计算。在公路测量领域中用户通过屏幕显示器就可以直接观测到测量结果。在全站仪设备中内置的应用程序和电池是集合在一起的,这样对于提升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TPS技术中全站仪不仅能够实现精确的测量,同时还能够实现计算机与全站仪的自由交换,从而为后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全站仪测量具备多种功能,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是按照固定程序来进行设计的。在公路测量领域中TPS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今这一技术已经成为公路测量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技术。
3 AUTO CAD技术在公路测量领域中的应用
AUTO CAD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它在公路测量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进行精确的定位计算。公路建设中一般都是分成几个标段来进行施工,在这多个标段中平均每一个标段都具有很多桥梁,涵洞等。因而公路测量的任务也将越来越繁重。为了更方便更精确地测量出结果。我们在测量过程中就必须要精确计算出坐标,这是实现有效测量的关键。
AUTO CAD技术就是用来进行坐标定位计算的。采用AUTO CAD技术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采用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测量工作量,提升计算效率,同时还还能够提高计算精度,保证公路施工进度。我们在使用AUTO CAD技术的时候发现,这种技术得出来的数据尺寸更为精确,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能够达到毫米级的精度。这种高精度的测量为公路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同时对与减小人为误差也是很有帮助的。
4 三维实体建模技术在公路测量领域中的应用
公路本身是由纵面、横面与平面,三个方面组成的复杂的几何图形。我们要判断公路的外形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仅要测量公路的平面尺寸,同时还要测量纵面,横面的数据。而要实现对另外两个面的测量就需要通过构建三维模型,动态连续透视图,公路陆续透视图来实现。三维实体建模技术就是一种用来构建立体模型的一种专业技术。采用三维实体建模技术能够构造出完美的几何模型,人们可以实现对这个模型任意剖切,进而能够得到公路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当前人们在公路测量领域普遍采用的是三维实体建模技术来构建三维实体模型。
在公路测量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表现出三维实体模型,工程人员实现应该全面的了解公路建设的基本情况,必须要完善公路建设工程的设计,加快审批速度和施工程序。三维实体模型基本上可以完整地表现出公路设计状态。公路测量过程中不再需要保存二维图,只需要对三维实体模型进行任意剖切就可以完整地得到施工图纸。三维实体模型总的来说能够降低工作量,同时还能够提升测量精度。在公路测量过程中优化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公路测量是为公路设计做准备的,一般意义上公路设计一般要进行反复修改、对比,直到选择出一副最优的设计方案。公路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横断面与实际地面的组合有很大差距,平面中心线由于受到边坡以及地质条件的限制,经常需要调整。此时为了使得设计方案更加美观、可行,在设计过程中工程人员就可以运用三维关联优化的方法来进行设计。在公路施工中影响工程费用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土方量,土方量是公路施工计算的重点,在计算工程费用的时候,为了降低工程费用,就可以运用三维实体模型来计算土方量。利用三维实体模型不仅能够有效地计算出土方量,降低工程费用,同时还具有更加方便快捷的优点。
总结:
公路测量技术是公路建设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公路测量的结果直接决定着公路设计的水平并最终会影响到公路施工质量。因而实现科学的公路测量就显得非常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数字化技术取得了明显进步,尤其是GPS技术,TPS技术,AUTO CAD技术都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步,数字化技术本身的功能日益增多,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它在公路测量技术中的应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本文详细介绍了GPS技术、TPS技术、AUTO CAD技术、三维实体建模技术在公路测量领域中的应用。这些数字化技术在公路测量领域中的应用,使得测量结果更为精确、工作量显著降低、公路测量水平显著提高。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些技术的在公路测量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我们在运用数字化技术的同时必须要注意到,这些技术是有一定的适用条件的,其中GPS技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参考文献
[1] 边小伟,梁孝忠,李道发. RTK 及全站仪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及比较[J]. 山西建筑,2011,( 14) : 75 -76.
[2] 吕福臣,李震章. 数字化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3) : 97 -99.
[3] 贾秀丽. GPSRTK 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 龙岩学院学报,2008,( 3) : 13 -15.
[4]陈明建.三维实体建模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硕士论文,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