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危机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危机管理论文

篇1

关于旅游危机管理,大多数旅游目的地管理层仅仅看成是目的地在非常态下的一种反应。其主要表现为:危机管理是非常态的管理活动,是一种权宜之计,是事后补救措施,危机管理只会对旅游目的地发展增加成本负担等等。其实,这是对危机管理的一种偏见。事实上,危机管理固然会造成短期目的地管理成本增加,但就长期而言,它不仅能规避危机和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失、加快目的地危机后的恢复时间,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危机管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

二、旅游危机管理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

危机管理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即危机预防、危机应对、目的地重建或恢复(危机救治),来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

(一)旅游危机预防

危机预防是旅游游危机管理中的开端,主要是构建预警机制,尽可能做到危机规避,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在此过程中,旅游目的地往往形成许多竞争优势。

1.预警机制有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产品的竞争力。预警机制的建立健全有利于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甚至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这不管是对目的地的生产产品(有形和无形产品)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大有裨益。预警机制除用来防范危机,还可以将其用做保障环境质量和保障产品质量等用途。

2.危机预防是目的地附加利益竞争优势的保证。所谓附加利益就是指对度假的满足超出了基本利益以外的利益。则附加利益竞争优势就是指通过附加的和持续的情感利益所获得的竞争优势,它很难被模仿。在旅游目的地竞争激烈的今天,许多目的地在基本利益方面一般都是可以替代得,这使得附加利益竞争优势成为目的地竞争取胜的一个法宝。

3.危机预防有利于增加目的地的知名度。旅游经济是体验经济,顾客在目的地旅游就是为了体验和享受生活。因此,游客对目的地的满意度就体现在该地的“体验”和“享受”两方面上。危机管理在预防阶段的功能主要是清除可预见且可控制的潜在的危机毒瘤,降低危机发生的概率,使目的地拥有较高的安全感。再加上拥有居安思危的领导和职工─他们的真诚和热情─使目的地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让顾客体验和享受等价满质的服务,购买货真价实的商品。科扎克(MetinKozak,2001)在研究旅游者满意度、之前的访问经历以及重游意愿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发现,游客之前的旅游经历与满意度也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不难理解,因为游客对某目的地有较高的满意度,他就会产生重游或重温该目的地,并且向亲朋好友,甚至陌生人推荐该目的地。结果是,该目的地不仅与游客建立了长期关系,而且还能增加该地的知名度,增加新顾客。

(二)旅游危机应对

危机事件的突发性、不确定性和破坏性等特点,导致许多危机事件发生不可避免。这就有必要做好危机管理,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能减轻危机事件的危害度,还能在其中寻找机会。

1.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前任CEO奥古斯丁说过:“每次危机的本身既包含着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企业危机管理的精髓”。Faulkner指出:“依据混沌理论,危机管理实质上被看作是一个创造过程”。有效的危机管理可以减轻危机负面后果,并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对旅游目的地而言,无论来自外部还是内部的危机冲击,都可视为“创造性破坏”。

2.危机事件促进旅游目的地管理更完善。危机事件的爆发往往能暴露目的地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如,SARS的爆发,就暴露了中国在应对大规模公共危机方面,缺乏足够的应对措施和经验,更重要的,是缺乏一个专业的危机预警和处理机制。这可以使目的地地管理者更真实全面地了解自己,清楚地看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这一过程可以使目的地战略分析更全面,战略制定与选择更加准确,战略实施与控制更加到位,从而从整体上提高目的地的战略管理水平,为培育与保护目的地竞争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这一过程可以为目的地管理者提供创新的勇气和思路,在目的地内部达成创新共识,为目的地找到创新的突破点,切实提高旅游目的地竞争力。

(三)旅游目的地恢复

旅游目的地恢复是旅游危机管理的最后阶段。危机管理的建立健全能加快旅游目的地恢复。著名旅游经济学家科恩曾言:“一个为危机做准备的组织,从危机中恢复过来的速度比没有做准备的组织要快两到三倍,且花费的财力和人力成本也明显的减少。”

当今,旅游目的地竞争激烈异常,谁在危机中先恢复起来,少受危机事件的影响,谁就取得先入为主的优势。对旅游目的地而言,时间就是优势,是一种营销成本。目的地恢复时间越短,它消耗的时间成本就越少。旅游危机管理除了在旅游目的地恢复过程中产生时间成本优势外,它还能正如科恩所言的那样,减少在目的地恢复过程中花费的财力和人力成本。所以,危机管理创造了恢复后的旅游目的地成本优势,增加了它的竞争力。

三、结论

危机管理是旅游目的地常规管理的延伸,是目的地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危机管理不仅是目的地规避危机,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进行危机处理救治的主要途径,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危机管理还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措施。做好危机管理首先就得意识到这一点。因为,只有意识到这一点,目的地管理者才会对危机管理开怀接受,才会投入精力和财力去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

参考文献:

[1]李继红.我国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理论探讨.东南亚研究,2005.

[2]李树民,温秀.论我国旅游业突发性危机预警机制建构.西北大学学报,2004,(5).

篇2

触发事件的爆发标志着危机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高度的不确定性,也正由于高度的不确定性,管理者与公众可能会感到困惑、惊讶、震惊、紧张甚至迷茫。随着利益关系的变化,公众心理也产生了极大的波动,激动、害怕、愤怒、悲伤、失落等情绪充斥其间,起伏不定。管理者面对着公众失控的情绪,即将瓦解的信任关系,必须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作出紧急决策,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回应公众。然而,毕竟是在信息极度缺乏的混乱情景下作出的判断,管理者面对着不为熟知的新环境常常会感到无可适从,呈现出反应迟缓,应对不及时的现状,进而失去了采取行动的黄金时间。有的管理者没有开拓思路,妄想用以往的常规思路来解决新出现的危机,实际上却很少能够奏效。因为危机本身就是对新的异化信号没有及时反馈而导致的现有应对系统失调的一种情境,常规方法早已失去了应有的协调能力与作用。公众情感波动的产生与利益关系失衡、信息不对称有一定的关联。尤其是后者,当公众对信息的急切需求随着触发事件的爆发而中断,原有的解释模式不再奏效,公众与政府等社会组织的信任关系就此一步步的瓦解。因此,优化信息传播渠道成为了重中之重。信息可以让参与的公众观察他人在危机中如何表现,听取他人作出合理的解释,来对危机的威胁程度的进行精确化判断。同时信息也可以通过增强管理者的信心来使其直面危机,相信局势还是在参与者的控制之下的,从而提高应对能力。由于不确定性,危机管理者通常不得不在缺乏信息的情况下作出反应和采取应对措施,这些反应的实施形式可能会加剧损害也可能会有利于后续的积极行动。但是不管何种效果,管理者只有在做了以后才能理解一项决策的效果到底怎样?而这些实施的形式通常体现为:管理者的公开承诺,具体的解决能力,公众对政府的期望这三个方面。触发事件以后,管理者最初的反应与解释可能成为公开承诺,通过媒体的传播不断得到固化。而这些公开承诺常常体现为一些不可更改的断言,一些有关技术、操作及能力公开的看法发表。承诺一旦做出往往就难以撤销、难以否认甚至难以修改。倘若因为履行承诺的能力不够或者公众的期望过高导致信任关系的变化,那么公共部门只能被迫地不遗余力地支持原先的承诺,并为这些承诺提供辩护和解释,但是却不能撤销、否认或是修改。经过上述分析,本人认为在危机事中阶段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改善危机沟通:(1)多部门间的相互配合与协作。(2)公共信息的披露与舆论的正向引导。(3)公众诉求渠道的拓新与利益的协调。(4)公众情绪的疏导与理性化处置。(5)职责的准确界定与执行力的有效提高。首先可以增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将引起危机的利益矛盾梳理清晰,形成一种多部门整体配合,协同处理的机制,集中“诊断”,联合治理,从而达到疏导民怨,化解矛盾的效果。对于民众传递合理诉求的渠道也要保证畅通和多样化,以免民怨因一时无法疏导而致日后的聚集爆发。其次,加强政府部门面向公众的沟通机制建设。面对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要有及时主动披露的习惯,要有一套完善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来正当的引导舆论的走向,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对于公众正当的情绪波澜要通过沟通及时的把控,并作出理性的处置。甚至要建立一支具有心理疏导专业资格的专家团队来服务群众,以及时消解不良情绪的蔓延。第三,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置过程也要加强上下沟通,和平行沟通。对指挥中心的指令要领会和恰当的执行,对处置中的突况要及时的分辨和上报。对于闹事群众的处置行为也要合情合理,疏导为主,暴力控制为辅,严格限定在法律的框架下执行。

篇3

(二)档案馆的危机管理是全程管理而非某一阶段的管理

危机生命周期理论指出,危机从出现到结束过程有不同阶段,且不同阶段有不同特征。危机管理需要按阶段确定工作重点。档案馆应根据各种征兆来辨别危机,并着手处理。许多档案馆投入大量精力于危机后的救治及恢复工作,殊不知,有些损失本可以避免的。档案馆危机管理应是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处理的连续链条,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等于危机后的救治,也不仅是危机前的预防。

(三)档案馆危机管理是全员管理而非某部门的管理

危机管理作为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将其纳入到所制定的法规、制度、方针、政策中。档案馆领导者是危机管理中主要的管理主体,领导者的危机意识、创新管理能力、专业技能以及对技术发展和外界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决定了档案馆危机管理的有效性。档案馆工作人员是档案业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要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加工整合、组织、提供利用,因此需要熟练掌握相关信息技术、正确操作各种信息系统,时刻注意保护档案实体安全及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营造有益于危机管理的组织文化。除此以外,档案馆危机管理还涉及档案界研究人员、学术团体、学会、协会、社会公众以及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有关政府部门、电信管理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实现这些主体在分工基础上的通力合作是进行有效危机管理的基本策略。

二、改进我国档案馆危机管理的策略

(一)优化档案馆管理危机的管理

管理危机是由于档案馆管理水平落后,思想意识保守,管理体制不健全,责权利不明确,缺乏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缺乏可供借鉴的标准等原因而造成的危机,实现档案馆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上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首先,提升战略规划水平。战略规划是在全面了解档案馆所处环境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制定面向未来的使命、远景、目标、战略及其实施计划的思维过程与框架。提升战略规划水平,档案馆应主要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准确定位,即根据本馆的组织结构、人员素质、服务能力、馆藏状况、研究与开发能力、设备与财务状况、档案馆外部环境特征等,制定其长期与短期发展目标。二是在战略规划中要突出数字资源管理开发与创新档案馆服务,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三是强化评估体系,监督战略规划的实施过程,以确保其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次,创新档案馆组织结构。传统的档案馆组织结构,是根据档案在档案馆的流动而进行的分工,因为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而不免会存在重复劳动、责任推诿现象。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要对机关档案机构和人员进行有效整合,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能。”创新组织结构是在档案业务流程重组的基础上,对档案馆组织结构进行的改革,使档案馆成为一个紧凑、富有弹性的组织。最后,完善管理制度。“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制度是档案馆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是档案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档案馆所面临的管理危机、档案实体及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危机、资源危机、服务危机等都需要通过制定、执行完善的制度而减免。

(二)优化档案馆资源危机的管理

首先,优化馆藏资源建设。一方面,综合档案馆、高校档案馆、专门档案馆、城建档案馆等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在资源建设方面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档案馆应根据本馆定位建设馆藏,如综合档案馆作为社会记忆保存的主要场所,其资源体系也应是多维的,要能反映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应将数字档案资源与传统档案资源进行整合。大量档案以电子邮件、音(视)频等电子形式生成、传输、利用,这些记录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在构建社会记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喜的是,数字档案资源的建设在上海、青岛等地的档案馆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次,完善档案组织存储效果。组织是使档案资源程序化的过程,是其可用的前提。档案组织是为了更好地揭示和利用档案及其价值,然而,大多数档案组织是专业性有余而可用性不足。笔者在访问国内大多数档案信息网站时发现,各档案馆能够从多个角度组织档案信息,进而提供多个检索途径,如分类号、档号、关键词、责任者、发文时间等,但这些组织方式无不是从档案工作的角度出发,很少用户能真正了解这些术语的含义,更别说利用这些途径检索档案了。因此完善档案信息组织效果,应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从完善馆藏分类体系、优化档案著录效果、优化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采用XML等资源描述方法等方面入手。

(三)优化档案实体及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安全危机的管理

档案实体及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是档案馆赖以存在的前提。近年来,由于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致使库房及档案实体遭遇灭顶之灾的事件已不罕见。病毒、黑客、不正当操作等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造成的损失有时也是致命的。应对这些危机,档案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档案馆基础设施的安全建设。档案馆建筑设计及分区布局必须严格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JGJ25-2000)》以及相关标准进行,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相适应的防火、防盗、除尘、加湿、空气净化等设备设施,做好日常的防护工作,确保各种形式的档案在保管、利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其次,确保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信息系统环境下,档案著录、档案检索、原件的批量扫描与批量挂接、鉴定销毁等业务活动中有一大部分是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来实现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档案工作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还会增强。因此,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保证机房的安全。在《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中,根据机房所承载服务的重要性将其分为A、B、C、D四个等级,并对各级机房制定明确的设计规范。档案馆应为本馆机房选择合适级别并严格执行设计规范。除此之外,还应从机房选址、机房抗震防洪、防雷电、电磁屏蔽、通风、供电、防火、排水以及安全保卫系统等方面确保机房的安全。第二,保证计算机服务器、网络交换设备、存储设备、通信设施等硬件的安全。除了要采用质量合格的产品外,还必须要做好日常的监测、维护工作,以及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第三,保证软件系统的安全,可以从定时升级、杀毒、合理划分使用权限、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管理制度、用户培训等方面入手,防止各种有意或无意行为对管理系统造成的损害。

(四)优化档案馆服务危机的管理

为了避免在网络时代惨遭淘汰,档案馆必须转变服务观念,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方式。首先,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档案在支持决策及业务运营方面价值日益凸显,这就要求档案馆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条理化、精细化的品格、较高的沟通能力和业务水平,还应该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多维的知识结构、较强的专业素养及沟通能力,主动将档案信息及信息产品推送出去,实现档案多元的价值。在天津、浙江等省市实施的《天津市档案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实施办法》、《浙江省档案管理岗位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等规定,就有利于提高档案实践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及理论素养。其次,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服务方式。数字环境下,用户需求个性化越来越强,但档案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若能将日前较流行的微博、微信以及一些即时交流的方式整合到档案馆服务体系中,必将大大拉近档案馆与用户的距离。另外,档案馆应承担起社会教育的职能,目前档案馆大多是通过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展览、讲座等方式实现的,这些方式的受益人群有限。而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档案信息网站是履行其教育职能的重要阵地,如在NARA网站中,有“数字化教室”这一板块,并根据用户类型(如教师、学生、科研人员、军人等)提供不同的内容,这对我国档案馆服务领域的拓展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篇4

1.2方法

从4R危机管理理论的缩减、预备、反应、恢复4个阶段对风险管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缩减阶段

重视护理安全评估的管理。对各类急诊患者实施特异性的安全评估,如对活动受限、体质瘦弱的患者使用Braden压疮危险评估表进行评估和监测,对危重患者进行早期预警评分,对易发生坠床、跌倒的患者采用相应的评估表对其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和监测,旨在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负面情况。完善护理安全的相关制度,加强护理安全环境建设,保证各种护理仪器设备尤其是急救仪器设备的性能正常,在护理实践中不断改善护理组织系统。鼓励几近失误事件上报,通过总结分析,改善组织系统,杜绝类似不良事件再次发生。

1.2.2预备阶段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成立风险控制和检查小组,运用逻辑推理和分析方法预测风险发生的系数,发出预警信号,以提示护理人员采取风险对策,做好风险处理的准备,以最大限度地防止风险的发生。加强对科室护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做好与护理人员职称、岗位相适应的管理与培训:加强对新入院的年轻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组织安全知识培训课程,提高其操作技能水平;重视高年资护理人员的榜样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积极引导和教育低年资护理人员。

1.2.3反应阶段

按照三级补救的流程处理各种护理风险事件。三级补救流程是根据风险事件的严重程度,分为现场自救、现场他救和事后补救。实施三级补救的管理办法能够对风险事件作出及时地反应,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对事件补救。

1.2.4恢复阶段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尽量减少对护理人员的惩罚,以使其尽快地恢复到正常的工作状态。护理系统的恢复,则通过根因分析法、鱼骨图等风险分析的方法对事件的起因进行深入发掘,找出组织管理内部的缺陷,并跟踪和监督后续的改进工作。

1.3观察指标

比较2组护理不良事件、护理投诉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服务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篇5

1.2市场营销危机的表现

企业生产和经营是一个系统工程,市场营销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都非常多样。造成企业营销危机市场营销中危机管理的探讨魏炳(浙江海洋学院A12市场营销,浙江舟山316022)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内部因素,如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经营管理战略、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企业外部因素如行业宏观发展环境、企业微观营销环境等。常见的市场营销危机表现形式有:第一,产品危机。由于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失误,导致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损害消费者利益和安全的危机形式,即为产品危机。第二,财务危机。因财务管理、财务投资、融资失误而导致的企业财力浪费、资金流断裂和融资困难等,都属于企业营销危机的范畴。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链条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财务危机对企业的危害也最大。第三,合作危机。合作危机指因市场、行业发展出现新问题,企业上下游合作伙伴出现分离,进而导致企业难以应对同行业挑战压力而出现的危机。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市场环境中,用合同约束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实现双方共赢,是解决合作危机的有效手段。第四,信用危机。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因法律意识地下而生产伪劣产品或者没有履行对消费者的相关承诺,都有可能引发企业信用危机。第五,突发危机。突发危机指难以预测的突发性危机,如地震、台风、暴风雪等自然灾害造成的营销危机。第六,人力资源危机。由于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在市场营销中,常常会出现士气低下、人员退出、骨干流失等现象,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严重打击。

2.市场营销中危机管理原则和管理程序

2.1市场营销中的危机管理原则

现代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稳操胜算,除了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在危机出现后还要能遵循危机管理原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危机的危害降至最低。那么,在市场营销危机管理,企业应遵循那些原则呢?笔者认为,在营销危机管理中,企业应遵循的原则有:第一,快速反应原则。在危机管理中,速度是最重要的,当危机降临时,企业要在第一时间觉察、发现危机并快速找出危机根源,然后结合相关信息分析和预测危机的发展走势,制定可行的危机应变计划,将危机管理限制在可控范围内。第二,诚信原则。在诚信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今天,为了取得公众和新闻媒体的信任,在危机应对、处理过程中,企业应坚持诚信原则,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公布危机管理信息,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虚假隐瞒而再度引发公众质疑。第三,主动沟通,勇担责任。沟通是危机管理的中心内容,即使是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企业也必须具有高度的沟通意识,加强与一线营销人员、媒体、股东、政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第四,系统管理原则。建立制度化、系统化的危机管理制度,是确保企业危机管理能够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因此,企业应加强危机管理机构和制度建设,以提高企业危机应对能力。

2.2市场营销中危机管理程序

不论企业营销危机预测措施多么完善,也难以避免营销危机的出现。那么,当危机真正来临时,企业要做的有哪些呢?笔者认为:首先是识别和确认危机,即确认危机发生的环境、原因,危机种类、现状、后果和影响,判断危机的受害者、可能牵涉的对象、可能危机的资源,并确保这些这些对象和资源能及时受到保护。其次,控制危机,这就要求企业以最快速度成立危机管理小组,布置危机控制工作,并选出一人(最好是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担任公司发言人,统一对外口径,及时向客户、员工、商家、媒体通报危机处理信息。再次,就是解决危机。在当事人和公众冷静下来之后,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态蔓延并着手解决危机。这就需要危机处理小组认真调查危机发生的前因后果,积极邀请第三方、公证机构、权威人士参与调查,寻找正确的危机补救措施,如召回产品、给受害者以补贴、做出赔偿承诺等,并使所有关注事件的人都能了解事件进展。最后,是危机的善后管理。总结经验教训是危机善后管理的重点,其次是优化营销环节,调整企业系统、鼓舞员工士气等。总之,即使是在危机过后、企业恢复了正常经营秩序后,企业要积极吸收危机管理经验,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和解决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防止危机再次发生。

3.提高企业市场营销危机管理能力的策略

3.1建立健全企业危机管理机制和管理机构

为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要根据经营和管理实际,提高企业危机应变和处理能力。与此同时,企业危机管理机构还要做好企业危机应对宣传,而企业则要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一方面做好产品与服务,不盲目追求高额利润,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和产量。一方面要制定长期的危机管理流程预案,提高企业危机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2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环境虽然不是造成危机的唯一原因,但是内部管理漏洞却是企业营销危机产生的根源。因此,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创新上,进一步加强各部门的监督和联系,加强对市场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尤其是产品供应链和供货端衔接是否流畅、产品质检是否合格等,以免留下危机祸患;强化企业营销人员培训、教育工作,引进先进的营销模式,提高营销管理工作效率。企业要确保能通过营销人员教育和培训,提高营销人员危机意识、协同行动能力和责任意识,使营销人员在营销工作中规范自身言行、贯彻落实企业诚信经营理念,服务客户,造福社会。

3.3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品牌形象

产品危机是企业营销危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危机形式,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企业经济话题,因为产品质量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可以说,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品牌形象,是最为积极的危机应对方式。这就要求企业严把企业产品生产和经营关,努力提高产品质量,认真做好产品质检、认证工作,积极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群众满意的高质量产品,争取用高品质产品和优质服务吸引消费者,培养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这对企业发展和营销危机管理来说,都是极其有利的。企业品牌与企业形象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品牌打造既需要优质的产品,还需要优质的服务和诚信经营,因此,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在产品营销的过程中,则要坚持诚信经营原则,以树立品牌形象,打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3.4加强企业内部联系与外界沟通,做好对外宣传

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提高信息搜集、传播和处理能力,是提升企业危机管理能力的关键。因此,要以企业内部快速反应机制为依托,加强企业网络管理,提高企业对内传达、对外宣传能力。同时,企业还要加强与用户、员工、媒体、政府机构之间的沟通,尤其要与媒体、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争取通过媒体打造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这就要求企业采取适当的方式与员工沟通,让员工及时获得各种有关企业的准确的信息,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企业内部凝聚力、战斗力;主动与顾客开展长期有效的沟通,以赢取顾客信任;经常与媒体、政府单位之间开展良性互动活动,确保企业内外信息交换和沟通渠道的畅通,以便危机降临时能及时做出反应。

3.5加强企业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

21世纪的市场竞争更多的是企业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与其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决定了企业发展前景和企业利润。一旦企业与供应链成员之间出现纠纷,企业市场营销也必定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可能演变为营销危机,因此,企业要加强与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在供应商选择、材料检查、物流等重要环节,企业都要明确合作伙伴合作原则,通过信息共享实现对营销的全面把控,发现营销中存在的问题;用优质的工作和细化的规范打造双赢型的合作伙伴关系,满足供应链成员的需求,密切双方联系,将危机发生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篇6

3.降低行政过程的交易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任的经济意义在于它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合作的双方必须相互信任,否则达成合作协议及监督合作协议实施的交易成本太高,合作行动就难以发生。合作者之间是否相互信任以及相互信任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合作效率的高低。

二、中国政府信任问题的现状

1.社会政策缺乏稳定性与连续性。当前中国个别地区的政策制定却缺乏严肃性和连续性,导致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陷入混乱的状态,减损既得利益者现有的合法利益,也对政策的目标群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

2.个别官员缺乏基本的行政道德。个别官员的这种行为不仅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而且恶化了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导致民众对政府不满,加剧了政府的信任危机。

3.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个别地区政府官员从本地和本人之私出发,对国家制定的宏观调控政策扭曲执行,变相处理,影响了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败坏了政府信誉。

4.人浮于事,在其位不谋其政。当前中国一些地方政府部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而且在其位不谋其政,严重背离了公务员应有的职责。

5.法律意识淡薄,权大于法。法律法规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权威性,当前中国部分地区政府却无视这一准则,权大于法,目无法纪。

另外,和上访活动的增加也是公众对政府信任缺失的突出表现。往往事发突然,演变迅速。当弱势群体诉求压抑已久,在极端情况下不满情绪被引发时,由于信息不公开,促成了群众与基层政府的对抗,最终失控,产生巨大的社会危害。与增多相随的是上访的大量增加。政府危机处理机制的匮乏,以及在处理危机过程中缺乏诚信和封锁信息的行为,使公众对政府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进一步加深了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中国政府信任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

1.社会转型所引起的各种矛盾是产生政府信任问题的社会背景。中国目前处于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冲突,社会利益分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外来文化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公民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对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政府行政能力和决策水平与社会和公众的价值期待产生了一定的差距。

2.官僚作风和行政权力缺乏制约是产生政府信任问题的根本原因。官僚制是一种纵向管理、等级森严的官本位行政体制,层级过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是其主要特点。在官僚体制下,根深蒂固的封建专制思想自觉不自觉的影响某些官员,最终造成在公共政策决策和执行中出现不道德行为,也直接影响了政策的有效执行,导致政府形象受损、公信力下降。

3.行政道德匮乏和行政文化缺失,是产生政府信任问题的直接原因。行政道德是指国家公务员行使公共权利、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它不仅直接影响行政效率,还直接影响着政府形象和威信。另外,各级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在履行国家职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个构建以政府信任为核心的行政文化氛围的问题。政府往往由于忽视了行政文化氛围的构筑,行政组织及其成员的信用观念在非信用的行政文化氛围里难以确立,无疑就成为构建政府信任的瓶颈。

4.决策能力和执政能力不强是产生政府信任问题的重要原因。在传统体制中,政府决策往往表现为“家长制”和个人专断,很少考虑公共利益和公共目标。尤其是缺乏前瞻性构想和预防能力,政府决策朝令夕改,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决策的透明度不高、暗箱操作过多。政府行政效能与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行政机构内部约束机制不健全,外部制约机制缺乏力度,行败、行政侵权和非法行政现象普遍存在,政府的信任度下降成为必然。

5.诚信立法不足是造成政府信任危机的关键原因。守法是建立政府信用的前提。中国虽然已经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但有关政权机构彼此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确保诚信的法律制度安排,存在许多空缺,政府诚信还没有成为法律所认可和保障的道德规则。

四、重塑中国政府信任的路径

(一)明确定位政府角色

有效政府与有限政府是新世纪政府改革的基本观念与模式,这是化解政府信任危机的基本前提。因此,首先要科学界定各级政府职权,理性确立其管理幅度和层次,继续转变政府管理职能。避免直接干预,精简行政审批,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其次减少政府的交易活动特别是赢利易行为。

(二)构建信任互动关系

从公共关系的角度看,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的构建过程是一个伦理互动的过程[3]。根据正确的原则去构建政府与公民信任互动关系,对于增进政府信任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第一,利益一致性原则。就是政府在行使行政权利过程中要坚持公民利益至上,公民在参与社会事务活动时也应考虑到政府所代表的长远利益和个局利益。第二,客观求实原则。必须是建立在对事实真实把握的基础上,在组织决策时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身政策和价值取向。第三,公开性原则。包括行政决策活动及其过程公开;有关文件、资料、信息情报公开。第四,整体性原则。强调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团结、合作、互动的良性循环,从而使两者能相互信任、共同发展。

(三)建立积极回应机制

这是有效沟通、形成政府信任的重要手段。积极的回应机制能够促进政府与公民的有效沟通、相互信任。建立政府的积极回应机制,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信息公开制度,从制度的角度要求政府必须定期公开有关信息,打破政府对信息资源的垄断,尽可能实现公民

与政府的信息资源对等,使公众更加充分地了解政府的运作和功能,从而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形成良性的沟通。

2.扩大公民参与,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决策参与制度主要就是要参与或影响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必须体现最优化原则,具有稳定性、长效性、连续性特点。只有通过完善参与机制,让广大公民参与其中,才能有利于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增强公民对政府的信心和信任。参与理论的先驱SherryR.Arnstein也认为“公民参与是一种公民权力的运用,是一种权力的再分配,使目前在政治、经济等活动中无法掌握权力的公众,其意见在未来能有机会被列入考量。”Garson和Williams则提出,“公民参与”是在方案的执行和管理方面,政府提供更多施政反馈渠道来回应民意,并使公众能以更直接的方式参与公共事务,接触服务公众的公务机关的行动。

3.建立健全政府信用监督机制。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立法和司法的监督与制约,以确保行政责任的忠实履行,具体可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党政监督。主要监督政府诚信制度的合法与合理性。二是司法监督。司法监督包括事前通过法律手段对政府失信的运行程序展开合法性监督和事后的惩罚性监督,对违法行为、尤其是造成重大后果的政府失信行为予以法律追究。三是群众监督。健全群众监督机制,保证群众的监督权力,强化政府信用。四是媒体监督。新闻媒体具有广泛、高效、经济的监督优势,实施有效的媒体监督能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非政府组织(NGO)是介于市民(公民)、市场、国家(政府)之间的社会自治组织。它主要关注的是公民、社会团体、政府三者关系,应成为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传话筒,避免公民与政府的冲突,协调两者关系,培育两者互信的因素和氛围,积极构筑社会信任体系。

(四)保证政府诚信制度供给

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最终还是要依靠制度,因为,对于公众来说,所能信任的只能是制度[3]。从中国当前的现实来看,化解政府信任危机,建构和保障政府信任关系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一是建设诚信法律责任制度。政府的权力运行应纳入法制轨道,将道德诚信变为制度诚信。弗里德曼指出,“感到程序上的合法性最终导致实质上的赞同规则和我们所谓的信任”[4]。二是完善公务员管理。公务员是政府行为实施的主体,建立公务员守信规则,有利于维护政府诚信。

参考文献:

[1]Nicholson,N.eds.,EncyclopedicDictionaryofOrganizationalBehavior.Malden:BlackwellPublishersInc.1998:584.

[2]何显明.信用政府的逻辑——转型期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现象的制度分析[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8.

[3]张康之,李传军.行政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07-414.

篇7

实行全面危机管理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危机管理要覆盖全面的危机因素;二是强调这些全面的危机因素应站在机构整体的角度进行全面的汇总和整合。这种汇总和整合本质上强调的是针对危机重叠的处理及针对危机相关性的处理和组合投资多样化分散危机的效用。根据全面危机管理框架,全面危机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的影响。这个过程从企业战略制定一直贯穿到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用于识别那些可能影响企业的潜在事件并管理危机,使之在企业的危机偏好之内,从而合理确保企业取得既定的目标。商业银行导入和运用全面危机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危机管理战略必须与银行的业务战略相适应。为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商业银行未来的全面危机管理首先将从完善危机管理战略人手,通过三个主要环节制定和实施危机管理战略。一是根据银行的危机偏好,测算特定业务战略所需的资本金数量。二是根据所需资本金数量建立相应的授信限额体系,通过控制该限额体系的执行,进而将业务危机控制在银行确定的危机偏好内。三是对各条业务线进行危机调整的绩效考核,评估和优化危机战略的实施效果,以平衡危机、收益和增长三者间的关系。

二、全面危机管理的优点

(一)可以大大改进危机——收益分析的质量。全面危机管理便于各级决策人员在决策时都对更广泛的危机状态加以考虑,同时,全面危机管理体系也可帮助解决各业务单位分散的决策者之间合作、协调的问题,并且在理论上可使各层次做出质量更高的危机管理决策,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全面危机管理体系可以使数据收集、测量与处理更加一致。促进审计与监督,使人们在操作中更不易产生错误,防止难以察觉的欺诈行为出现,改善对分支机构的控制。

(三)全面危机管理也可帮助商业银行向其持股人及潜在投资人提供更好的危机信息。银行可以更充分、精确地报告其危机状态,让人们了解银行的危机动向、资本配置及危机防范的措施,使投资人做出更有根据的决策。这样可以增强投资人的信心。

三、我国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缺失现状

(一)全面危机管理理念滞后。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往往将危机管理与业务发展看成是相互对立的,认为危机管理必然阻碍业务发展,业务发展必然排斥危机管理,局部利益至上的本位主义导致危机管理偏好和业务发展政策的过度波动。在这一理念影响下,一部分基层行的危机管理与业务发展被割裂开来,不能妥善处理好危机控制与业务发展的关系。

(二)业务战略与危机战略不匹配。多年来,商业银行在强调以效益为目标的同时,防范和化解不良资产。但在实际工作中,始终没有很好解决扩大业务规模与提高效益的关系、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表现为经营发展政策更多地注重规模、效益,而危机管理往往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管理人员素质还不能满足业务快速发展、危机管理日益变化的需要。表现在全面危机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危机管理为主,对市场危机、操作危机等重视不够;缺乏在危机管理过程中实施差别化的理念,忽略了不同业务、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不仅不能管理好业务危机,反而容易产生新的危机。

(四)危机管理方法较为落后。目前,商业银行在危机管理方面仍比较重视定性分析,如,信用危机管理中,重视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贷款运行的安全性等。这些分析方法在强化危机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危机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危机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危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重滞后,危机管理所需要的大量业务信息缺失,商业银行无法建立相应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型,难以形成危机预警机制,危机管理信息失真,直接影响到危机管理决策的科学性,也为危机管理方法的量化增添了困难。

(五)危机管理部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由于机构设置等方面的原因,各业务部门各自为政、分头管理。危机管理部门并未能总揽全部危机管理工作,对于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危机管理并未起到检查和督导作用。结果一些银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常会由于危机管理系统不能与业务发展同步,导致产生一些不合理的额外危机,甚至是出了危机才去制订相应的危机管理程序。

四、商业银行全面危机管理的有效导入与运用

(一)树立理性、稳健和审慎的危机管理理念。商业银行因危机控制不当而造成倒闭的原因往往并不是因为它缺乏危机控制机制,而主要是因为其从业人员的危机管理意识过于薄弱。因此,商业银行全员自上而下树立科学的危机管理理念十分重要。要通过各种渠道培养所有人员对危机的敏感和了解,并将危机意识贯穿于所有人员的自觉行动中去。商业银行各级管理层应认清防范危机与业务发展间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危机管理的任务就是寻找业务过程的危机点,衡量业务的危机度,从危机管理中创造效益。要在各级管理层中树立危机管理水平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倡导在安全基础上的长期发展才是正确经营之道的理念,改变过去那种重规模轻质量、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做法。必须在员工中大力宣传危机管理理念,牢固树立危机意识,使危机管理理念深入人心,并贯穿于每个分支机构和每个员工的具体工作中,贯穿到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中。全面危机管理的有效施行,要求商业银行树立新的经营指导观念:一是危机观念,转变目前重规模扩张、轻资产质量管理的现象,扭转以很大的资金风险换取相对微薄的利润的经营局面,以危机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重心;二是资本约束观念,加强资本充足性管理,努力提高资产质量,发展中间业务,减轻资本占用压力,形成多元化的收入和盈利结构,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三是成本效益观念,克服不顾成本追求规模指标导致的经营成本偏高、资产质量低下的现实,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四是危机管理关口前移观念,从侧重于事后监控向全过程、全覆盖的危机管理转变。(二)建立科学的危机管理模型。第一,加快危机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危机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考虑国内市场环境,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和历史数据,构建危机管理信息系统,涵盖危机监测、危机分析和不良资产处置等危机管理环节,构建全过程危机管理网络体系,为提高危机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第二,研究开发易于量化、操作性强的危机管理方法,探索建立信用危机计量模型,并在规范危机管理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完成危机管理信息系统与危机计量系统的集成,真正发挥危机监测的预警功能,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危机管理能力。第三,开发具有反欺诈功能的危机监测系统,通过量化和建模的方法,从中甄别出虚假的财务数据,将其剔除出去,保证数据的真实性,从源头扼制住危机的发生,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完善危机内部评级法,充分揭示危机。危机内部评级法是商业银行识别和评估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商业银行应借鉴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危机内部评级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积极探索适合商业银行的危机内部评级体系。主要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完善评级计量模型。商业银行应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评级标准。该标准应考虑不同环境、不同行业对受评对象的影响,涵盖企业赢利能力分析指标、现金流量指标及其他所有与危机相关的因素。由于目前商业银行计量模型开发技术存在局限性,故可借助国内外专业评级公司技术力量,开发危机内部评级计量模型。二是尽快建立和完善评级基础数据库。商业银行要完善数据积累,必须在确保客户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加快对危机内部评级所需数据的收集,并完善对不良客户信息的收集工作。同时,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的资产负债状况、市场环境等情况及时更新客户信息,以便作出准确的危机分析。

(四)大胆引进先进的危机监控和资产保全工具。这是商业银行危机管理水平在短期内得到快速提升的捷径。在危机管理工具和系统方面,商业银行要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开发各类危机评估、计量模型和IT系统,因为危机计量是经济资本、危机限额、危机调整绩效考核等危机控制工具的基础。要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要求,采用现金流贴现模型对所有减值贷款逐笔进行准备,实现对贷款危机的正确评估和有效覆盖;建立危机过滤模式和危机监察名单制度,并依托自行开发的危机监控系统,实现对所有贷款状态变化的迁徙分析。对非信贷资产进行全面危机分类,并实行按月、逐笔和系统化管理,将其纳入危机监控日常工作。

篇8

北京时间2007年6月7日,达能集团声明称接受宗庆后辞去娃哈哈合资企业董事长职务,由达能亚太区总裁范易谋接任董事长。自从2007年4月开始,达能与娃哈哈的矛盾公开化后,事件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一方发通牒,如果不怎样,就启动法律程序,一方放言“遭遇恶意并购,民族品牌危险”。达能、娃哈哈并非个案,其具有典型、普遍的意义。娃哈哈目前的问题不只是一家企业的问题,宗庆后的态度也不是一个中国企业家的态度。中国企业的品牌并购危机时代已经到来了。

二、达能与娃哈哈之间的攻守

法国达能集团:欧洲第三大食品集团,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达能集团开始在中国设厂,以达能为品牌的酸奶在广州及上海均居于领导地位。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创建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1996年,娃哈哈与达能公司、香港百富勤公司共同出资建立5家公司,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包括纯净水、八宝粥等在内的产品。娃哈哈持股49%,亚洲金融风暴之后,百富勤将股权卖给达能,达能跃升到51%的控股地位。当时,达能提出将“娃哈哈”商标权转让给与其合资公司未果后,双方改签一份商标使用合同。正是这一条款,引发了强行收购风波。

达能和娃哈哈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了,但这场对决在签订协议的时候就注定了不可避免。对阵的双方,一边是谙熟法律、资本运作并禀承标准化沟通模式的典型跨国公司,试图通过政府沟通和法律途径获得大股东的权利和尊严;另一边是中国传统的企业家宗庆后和他的团队,他们似乎准备好了背水一战,即便是输掉了品牌,也要让达能陷入舆论的谴责之中。

这场对阵根本就没有在同一个概念范式下展开。达能依靠专业和资本成功的赢得了大股东和对品牌的优势控制地位,而宗庆后更没有像他说的那样中了圈套,他并未在不擅长的地方和达能争夺城池,而是凭借他所发明的“宗式管控体系”牢牢地控制住了娃哈哈的经营权。这个体系不但让娃哈哈合资公司的员工福利和娃哈哈非合资公司的员工福利紧紧的联系起来,而且还让众多实力雄厚的娃哈哈经销商成为宗庆后体系的共同利益者,而不仅仅是合资公司的合作伙伴。一旦情况发生了变化,大股东很难根据自己的地位简单的做出决定。这也就是娃哈哈全国经销商们“跟定宗庆后”的公开声明的原因和力量。这足以令达能这个“并购”高手后背发凉。在中国这样的市场中,经销商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品牌的发展前景,如果事件按照这种轨迹发展,即便是达能得到了品牌,却也失去了市场。

就像大多数的跨国公司一样,达能的决策要素主要是市场、法律和政府关系,很少顾及到中国舆论环境的力量。如果说多年前,达能这样的跨国公司不但是资金和技术的提供者,还是先进管理方法、先进理念甚至先进生活方式的代表,这种优势地位很容易获得政府、传媒和员工的支持;而今天,中国的舆论思潮正在经历对跨国公司认识的改变,不少学者开始怀疑跨国公司过度控制行业领导品牌对中国经济的不良影响,社会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增加。前不久的反对在故宫里经营星巴克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而在这种情况下,不少跨国公司对这种能够生态环境的改变不是浑然不觉,就是毫无作为。达能在这场风波中面对的被动局面和这种企业声誉管理的长期缺位不无关系,以至于在娃哈哈提出的历史贡献指责中处处被动。给公众显示的形象也只是一个维护自己本身利益的商人形象,使其在大众心目中地位下降。在“情”字的较量上,虽然娃哈哈占了绝对的上风,但当一个企业要依靠这种“摇尾乞怜”的方式争取到人民的同情甚至是支持,却也无处不透着悲凉。虽然娃哈哈为民族产业的反强购做出了一个所谓的榜样,但是当维护企业的不是法律,企业家本身,而是发动舆论,让其湮没在人民海洋中,是一种历史的倒退。不少分析人士指出,中华民族的品牌真正壮大需要民族企业充分尊崇诚信、法治和契约精神等市场经济基本原则;制度与规则的确立,才识中国经济长治久安之本。

经济自主、意识多元的峥嵘岁月,企业家都在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去谋求更加强盛、更为宽泛的话语权,此种权力的效力的释放不能仅表现为民族情绪的无节制张扬,而应体现在话语表达的理性与智性。个体的自、组织的多样化和共同目标构成了民主化企业。没有一劳永逸的“安全组织”,未来的公司注定将充满个性、自主与风险,娃哈哈以及宗庆后的真正挑战,在于以实际行动达成商业手段与商业目的的完美平衡。

娃哈哈的觉醒确实给了我们惊喜,他们没有像乐百氏一样的默默不语,这说明我们企业家们已经开始觉悟,开始正视了目前的这种竞争环境,开始寻求自己的出路。但是,娃哈哈的这种做法可以说是相当的不负责任的行为,记得央行行长王小川上任时曾说过“凡是能让市场解决的问题,就让市场来解决”。娃哈哈却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寻求道义的支持,置相关的法规、政策不顾,不得不引起大家的深思。中国企业家的领导才能必将受到各界怀疑,一个感性的企业家或许在创业初期会给企业带来生命活力,但当企业发展壮大后,企业家的理性才是一个企业最根本的财富。三、吸引外资,先保品牌

不可否认,外资进入中国的20多年,确实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少的积极意义,即便一些外资并不一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但他们给我们带来的竞争环境也加快了民族产业的崛起。在中国民族企业蓬勃发展,中国市场变得越来越大,而外资的进入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一些负面效应也随之出现,特别是外资已经更多的从当初的合资合作变成了今天的收购,吞并,控股各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近年来,外资并购的目标直指各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并控股他们,这已导致许多重要行业或龙头企业被其控制;或者将这些民族品牌打入冷宫,造成许多民族品派因此小时,或者限制其生产和发展,使这些民族品牌日间萎缩。

“法不禁即可行”,要防止外资企业通过并购从而达到垄断的目的,关键还是要靠法律。目前,我国出台的关于外资并购的条例已经不少,如《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上市公司收购管理方法》等等。

经过修订已实施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是最新的法规,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并购方式、基本制度、审批与登记以及关于反垄断的审查等都做了规定。但是,这许多的条例,规定出自很多不同的部门,实践中很难操作。在达能并购娃哈哈这一事件当中,商务部、杭州市都表示了中立状态,也是使这一事件倍受关注的原因之一。而大家对于事件的发展也是持观望态度。通过立法或强制手段进行干预,将这些民族品牌挽救回来,已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控制外资并购、防止行业垄断符合国外立法潮流和国际惯例。各界对于《发垄断法》的期待已经越来越明显。

除了寄希望于政府,企业自身也应加强对品牌并购的防范意识。首先要彻底弄清楚外资公司究竟想要什么,不可义气用事。当年何伯权对乐百氏的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态度便是使得乐百氏要在我们视线中消失的原因之一。其次,按照国际规则签订收购协议,整个谈判和签订协议的过程必须要由律师全程参与。很多人都凭借自己的“小聪明”独自去签,于是便被外商的陷阱套牢。最后,一定要有合作的底线。企业缺资金,可以找不用控股的投行;缺管理,可以引进经理人,想保持品牌的独立性一定要坚持绝对控股。牛根生的强硬态度,与达能的合作中,坚持蒙牛要51%的股份,具有绝对话语权。

四、结论

中国经济的发展举世瞩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来分杯羹。他们从最初的合资,合作,到现在并购,控股。正在一步步的蚕食着中国民族企业。由于很多企业对于资本运作还处于初级阶段,显然无法与深谙其中奥妙的国际大鳄相抗衡。而政府的作用在目前这种情境下更显得不确定,既无相应的正规立法,又对事态的发展采取不作为的态度,使得中国企业遭遇品牌并购后显的十分慌乱,个别企业甚至走上了向民众呼吁的道路,这都不是一个成熟市场所应呈现给公众的景象。构建一个健全、完整的市场体系对我国目前来说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企业和政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经过大量的实践过程来总结其中规律,完善目前的中国企业自我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高伯海:不缺钱缺品牌——也谈外资对中国品牌的并购[J],中国品牌,2006(1).

[2]江富强:跨国并购狂潮下的中国品牌[J],中国品牌,2007(4).

[3]李璇、陈典魁:跨国并购中的民族品牌法律问题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7(4).

[4]杨曙光、关怀海:外资对中国品牌"弱化"并购策略及企业对策[J],特区经济,2007(2).

[5]曾朝晖:品牌如何规避外资并购陷阱[J],中国品牌与防伪,2007(4).

[6]鲁言:外资并购下的民族品牌出路[J],中国投资,2006(9).

篇9

政府危机管理是政府针对各类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其目的是通过提高政府对危机发生的预见和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性重大气象灾害到来的影响,恢复灾后生产生活秩序,稳定群众情绪。为此,必须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危机。危机与微机管理的概念危机的多样性界定了微机管理的丰富内容。一般说来,危机管理中的“危机”,包括了紧急事态、风险等表述危险状态或者紧急事态的情形。危机相对于人类生活中正常的社会关系、秩序而言,它可以在一个地域发生并造成有限影响,也可以在一国或全球范围内发生,造成全球性影响。简言之,危机就是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非均衡状态。危机影响群众正常生活、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对社会公共安全、稳定造成较大影响,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建立健全危机管理体系,并通过研究危机、危机预警和救治危机恢复社会的均衡状态。危机的特殊性质非预期性,即有关事态即状态的发生时不能或者难以预测的,是一种打乱既有体系或部门分体系运作,对于体系内变量的一种急遽而突然变化的状况。危机性,即该事态含有高度危险,可能构成对社会体制的人生命、身体、财产等要素和技能产生严重的影响,因而,排除这种危险性成为优于其他任何价值取向的行政目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即事态的未来发展推移具有不可叛定性,呈现出各具特色的多样性和变换性,因而要求危机管理的应对策略具有随机应变和具体应对性。紧迫性,即由于可供选择判断的时间有限,一旦放置,就有导致不均衡化、恶化,甚至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因而要求迅速实行救援策略、恢复策略等加以应对,在相当短的时间内作出政策选择。

三、分析危机发生的原因和政府危机管理的过程

⒈危机发生原因

分析危机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由自然产生的,如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由人为引起的,如美国9•11时间。由人为导致的自然危机。这种危机可能占有的比例最大,如由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气候变暖而导致冰川范围减小,海平面抬升,引起气候变化,形成各种气象灾害;人为大量砍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导致风雹、洪涝、干旱频繁发生,诱发地质地震灾害等等。自然危机具有周期性、规律性和不可抗拒性,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自然危机的认识、研究相对较早深入,对自然危机的管理机制也日渐增强。政府职能科技部门基本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自然危机,提前采取决策服务措施,而且能够在自然危机发生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行动,比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天灾能够通过应急系统提前预警和积极救治,把自然危机在城的损失降到最低。关键是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事务中,对这种自然灾害带来的非均衡状态的重视程度,对灾害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和保持该系统正常运转的投入程度,即具有足够的防灾减灾责任意识,监测预测系统、人工影响控制、就职应急预案系统建设的投入资金,等等。

⒉政府微机管理的过程

微机管理过程论将危机管理分解为如下两个层次:

⑴预防减灾和事前准备

①预防建在的措施和对策。为了避免、减少重大天气气象灾害发生危机时减少其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事前措施和对策。如:洪水灾害,其发生可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事前预测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损害。因此,观测体系的建立、发生危害现象的研究、生产自救和政府救灾,是有效预防灾害的措施和对策。②事前准备的措施和对策。为了提高危机等发生时的应对能力,通过危机是的应对体制和活动来减轻损害而进行准备的措施和对策。因为通过预防措施和对策并不能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化为零,因而事前准备非常必要。认真准备气象灾害发生时的应对机制,为提高灾害对能力而采取措施和对策。对于预测到的再燃灾害,在组织人事甚至命令系统等方面,政府必须事前准备与日常工作化不同的非日常工作化的制度。

⑵快速应对和恢复平常

①快速应对。气象灾害来临之前和刚发生之后,为应对紧急情况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有的时候,即使采取了预防减灾的措施和对策,即使做好了事前准备,由于气象灾害事态多样化,也难以穷尽具体细致的问题。一旦发生,与人民生命财产有关的重要价值受威胁,要求快速采取相应措施。②恢复平常。是灾后为恢复平常时期的状态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由于灾害影响的程度和范围不同,所造成的损害也各不相同,因此。恢复平常的任务有轻重之分,对恢复平常阶段的任务和责任设定应该注重合理性。若气象灾害严重的活,要恢复灾前的状况就需要较长时间,甚至可能出现无法完全复原的损害,切不可笼统而抽象地谈责任机制。从恢复平常到复兴的时间轴应该尽可能地缩短。否则政府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将受到质疑。

四、气象灾害政府危机应急管理的重点

气象灾害作为突发事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县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灾害特点、技术能力和财力物力来看,应重视从以下方面加快气象应急体系建设:

⒈提高重大灾害性天气和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着力构建小型雷达、网络通讯为主体的短视灾害性天气预报监测平台。

⒉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快对强对流天气跟踪监测和快速反应能力,建立定点、定时、定量的灾害天气临近预报业务系统。

⒊完善我县监测体系的建设,加大政府投入,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等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即开展人工增雨、消雨、消云、消雹等作业,进一步提高我县人工影响天气水平。“气象部门已经把‘安全气象’作为气象发展战略之一,其核心内容是位军事、生态、能源、粮食、水之源、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全方位的气象预警服务。”“建立气象应急体系,防御重大气象灾害,这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从国家层面上看,目前已建成了由地面观测、地面遥感到高空遥感的立体气象观测体系,分布于全国所有县以上城市的4600多个气象站,极大地提高了地面气象要素监测的时空密度。124个高空探测站点对地面至30公里高空大气的歌中气象要素进行探测,74部先进的多普勒雷达能够同时对2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降水量分布和区域降水量进行较准确的估测,在防汛抗洪及城市积涝防御中发挥重大作用。

五、结论

⒈培养气象灾害危机意识。气象灾害危机意识是灾害预警的起点。人们“好了伤疤忘了痛”往往缺乏危机意识,所以要不断地通过宣传教育,并通过模拟气象灾害危机情势,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气象灾害预警与监测系统,能够使政府和公共培养良好的气象减灾意识,时刻做好防灾减灾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⒉进行预见治理。政府气象灾害预防的目的除了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预警之外,还要预料一个气象灾害解决后的未来可能情势。为此,一方面构建明确的政府部门间气象灾害处理的管辖范围。有助于政府进行及时、有效的预警治理;另一方面加强战略规划、长期预算气象防灾减灾基金,以及时进行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赖程度。

⒊构建我县气象防灾减灾预测预警体系。政府危机管理的最理想状态时将危机消灭在潜伏时期或萌芽时期。这有赖于政府有干部们对气象灾害危机发生与程度、趋势和结果的预警预报能力。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气象灾害影响、危害程度更大,势必要加强就见气象减灾危机管理体系,以降低危机发生的风险和预警成本。

⒋建立一个相对统一、系统的气象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减灾成本,实现气候资源、气象灾害信息共享。这里所谓的成本既包括预备的物质成本,也包括制度成本。同时可以保证决策的有效性和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灾害紧急状态急机制。⒌重大气象灾害的周期性规律,对我县各级政府带来挑战。要勇于面对这种挑战,积极采取措施,动员全社会参与,寻求危机根源,理性选择就职目标,进一步评估可能产生的后果,使整个社会保持了正常和稳定的发展局面,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篇10

一、当前我国养老保险的财务危机

调查显示,2001年平均每3.65名在职职工“养活”1个退休职工,到2050年这个比例预计将是1.87∶1。到那时怎样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社会保险研究所和博时基金管理公司共同的《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测算与管理》报告书中指出,我国养老保险正面临着比较严重的财务危机。主要包括基金收不抵支且缺口逐年上升,风险赔付能力下降以及养老保险基金陷入危机的省市正逐渐蔓延和加重等。据调查显示,在我国,1997年基金收不抵支的城市有5个,1998年扩大到21个,1999年又增至25个;基金缺口1999年为187亿元,2000年为357亿元。据专家预测,统筹基金在未来25年间将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年均717亿元,总缺口1.8万亿元;按现行退休年龄推算,赤字运行年限将延长28年,年平均1030亿元,总缺口扩大至2.88万亿元。

尽管当前养老保险的财务危机是全世界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共同问题,但比较其他国家而言,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根源以及目前的现实条件,我国的这一财务危机显得尤为严重。

二、我国当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

(一)急于求成的制度转轨带来了超重的历史债务。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财务危机中,一个主要危机就是偿还历史债务的压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转制成本”。1995年国务院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标志着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从现收现付制开始向“统账结合”的模式转变。在转制过程中,由于“老人”和“中人”的退休金权益并没有以养老金形式形成积累,于是就出现了“转制成本”。这一历史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目前还存在争议。①由于统筹基金无法填补这一缺口,所以我们就采用了混账管理模式,统筹账户挤占个人账户资金,实行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这种空账运行就使得统账结合的新制度又回归到本质上的现收现付制。据专家测算,截止到2002年底,国内养老保险累计的个人空账规模为4800多亿元,如果情况得不到改善,到2033年老龄化高峰期,当期支付缺口将达到4400多亿元,空账规模达14万亿元。

导致这一债务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在自上而下的改革中,采取了急于求成的推进方式。改革前,由于“”的破坏,职工养老保险已经退化为单位保障,虽然在“”结束后也出台了一些恢复性的制度规定,但是单位自保的状态并没有改变,还未实现社会统筹。另外,对于中老年职工养老金历史欠账问题也还未找到有效的化解办法。在这样的条件下,就从传统的、由单位负责的养老保障现收现付制一步跨入全新的部分积累模式,显然操之过急。尽管新制度的框架符合我国的长期利益,却因缺乏现实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扎实准备与预案筹划,不仅未能真正解决原有体制下存在的基金不足问题,而且还带来了沉重的转制成本。

(二)基金征缴不力导致的新债务。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是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核心。但基金征缴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基金征缴中的“打折征收”,导致了“新隐性债务”。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对社会养老保险缴费采取“优惠征收”、“打折征收”的办法,加上我国在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等方面存在的“政策漏洞”,形成新参保人员“缴费少、受益多”的财务失衡状态,“新隐性债务”正在大面积生成。根据《深圳特区报》的记者调查,广东一些地方为暂时缓解眼前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对个体户、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新经济组织员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采取“优惠征收”、“打折征收”的办法,即按照社会平均工资的50%征收养老保险金。从表面上看,眼前的支付危机暂时避免了,但是从长期看,“新人”的养老保险在财务上难以达到平衡,这就形成了“新隐性债务”。

其二,社会保险费拖欠、拒缴严重,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率低,导致供款不足。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93年到1999年因养老保险基金收缴率不到位一项,就造成欠收养老基金472亿元。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字,2001年1月8日全国企业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千万元以上的有20余家。国务院体改办宏观司2000年5月的相关数据显示,当时全国累计发生企业欠缴养老金已达376亿元。另外,参保不缴费的情况比较严重,有的省区高达20%,全国总计达800万人。

其三,企业少报、漏报、瞒报上缴基数。按照现行企业社会保险制度的设计,职工工资总额是我国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由于我国劳动报酬非工资化、工资非货币化严重以及劳动保险统计不够规范、准确和完善,就形成了统计工资总额大大小于实际工资总额。另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稳定的缴费工资总额又少于统计工资总额,综合这两种情况,可能使缴费工资总额缩小33%左右。据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检查,1993年漏报733.6万元违纪款中,其中有534.6万元,占72.8%是因企业漏报工资总额所造成的。

(三)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养老保险基金负担系数提高。人口老龄化是全球问题。但我国由于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老龄化问题尤为严重,并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即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是最快的;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是在人均收入水平最低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所以,我国当前面临的老龄化形势最为严峻,其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平衡的冲击也最为严重。这种冲击主要体现在:一是老龄人抚养比②的快速提高使养老基金的支付增加,收缴减少,加重了入不敷出的矛盾。如我国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和2000年的老龄人抚养比分别为7.43%、6.39%、7.98%、8.33%和9.92%。据推算,今后30年我国老龄人抚养比将继续快速升高,到2030年将会超过20%。另一方面,对现行的个人账户积累基金发放的方式提出了挑战。个人账户养老金现行的支付方式假设职工退休后平均只活10年,而且制度规定,10年后个人账户支付给退休者的部分由政府承担,如果未满10年退休者去世了,则家属可以继承其剩余部分。当老龄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大,高寿老人越来越多时,这种只有补贴、没有任何结余的个人养老保险积累制度显然也会给国家带来更大的困难。

(四)提前退休带来的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剪刀差。由于提前退休现象对养老保险基金具有少缴多支双重侵蚀,所以成为当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财务危机的主要根源。据对上海、广东、山东等13个省、市的调查,从1995至1997年3年间,新增离退休人员164.4万人,其中提前退休人员为51.7万人,占当期离退休人员总数的31.4%,年均支付提前退休的养老金为18.8亿元,占当期离退休金总额的23.5%。③

允许提前退休主要是出于缓解就业压力的目的。其他国家也曾经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用鼓励提前退休的办法,解决失业问题,但后来都被实践证明这对解决失业问题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却对养老保险基金造成了极大的侵蚀,致使养老保险发生危机。1982年出版的由美国劳工部就业标准局就业与退休问题专家M·H·莫里森撰写的《老龄经济学——退休的前景》反对提前退休,他强调“退休年龄对退休金费用有相当大的影响。在60岁开始退休,所领退休金的每一美元现值,大约要比65岁退休的高15%;如果55岁退休则将近高30%”。1985年出版的由著名老年经济学家J·H·舒尔茨撰写的《老年经济学》则指出“一旦退休年龄从65岁降低到60岁,退休金费用就要增加50%左右”。

(五)基金投资管理不善,无法满足养老保险基金的刚性调节增长的需求。自1992年开始,各地相继进行了两次养老金计发办法的改革,导致退休金水平上升。另外,为弥补物价和工资指数增长建立的调整机制,也极大地提高了养老基金的需求总量。尤其是2004年上半年,我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7%,通货膨胀率为3%,这给养老保险基金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然而在基金支付需求不断增长的压力之下,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和管理却依然问题多多,困难重重。投资方面,目前我国的养老基金几乎全部用于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受银行存款利率不断下调及国债期限结构影响,基金收益甚微,保值增值困难。个人户收益也不理想,以辽宁的试点为例,2002年底个人户基金全年收益率只有2%,2003年通过协议存款等方式,个人户基金年收益率提高到2.45%,但都远低于7%的平均工资增长率水平。对滚存结余基金的管理方面,也存在管理不善、使用不当的问题,挤占、挪用、虚报、冒领养老保险基金都比较严重。

三、应对当前财务危机的政策建议

据世界银行专家分析,要安全平衡地度过养老保险金支付的高峰期,我国需2万亿元左右的养老保险基金的积累,在近期内我国显然难以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为缓解因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危机对我国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所形成的巨大冲击,我国应采取如下的相应对策:

(一)转变建制理念,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杜绝财务危机的制度根源。

首先,要转变建制理念,实现养老社会化。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危机根源还在于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现行制度的建制理念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大锅饭”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意识形态残余。突出的表现就是政府家长作风,包办一切,管得过多,保得过厚。纵观当今世界,中国恐怕是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最高的国家,财政负担过重,基金压力巨大。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缴费负担,压制了经济活力,同时也打压了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空间。企业负担过重,补充养老保险发展空间狭窄,又反过来造成对基本养老保险的依赖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财政负担,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养老问题是整个社会的责任问题,并不是单纯的政府责任。所以,中国要解决当前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危机,首先要转变建制理念,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提高社会和个人在养老方面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为其他层次的养老保险提供发展的空间,才能减轻企业缴费压力,增强经济活力。

其次,变当前的“统账结合”制度为“统账分离”制度。统账结合模式下的混账管理导致了空账问题,空账的恶性循环是本质上的现收现付,既有可能导致即期养老金待遇的扩张性支付,也无法应对老龄化危机,同时还会阻碍劳动力正常流动。因此,必须实行“统账分离”制度,推行个人户“实账化”,并完善个人账户的有效管理,利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提高个人账户的经济效益,使个人账户资金能够名副其实,能够有效地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债务危机。统账分离后统筹基金的资金支付缺口通过盘活国有资产(包括居民的福利住房)等方式筹集资金解决。

(二)改革退休制度,降低当期支付规模。

首先,要杜绝提前退休。可以通过改革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办法,实行替代率随缴费年限浮动来杜绝提前退休。如以缴费15年作为“门槛”,缴费15年可领取社会平均工资的15%作为基础养老金,每多缴费一年多领1%,如果恶意中断缴费,按照离退休年龄差几年停缴的办法,一年扣0.3%。

其次,要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根据测算,在我国退休年龄每延长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另据测算,如果我们从2015年起,每3年把退休年龄提高1岁,用15年的时间到2030年提高到65岁,其结果将使2030年和2050年的老年赡养系数由37.0和47.5下降到21.1和30.9。我国现阶段男性60岁和女性55岁的退休年龄规定于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仅49岁,而目前已上升到70岁左右,应当说在我国提高退休年龄存在着较大的空间。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的退休年龄也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根据国际卫生组织的调查,当前全世界平均预期寿命是66岁,平均退休年龄为男60.5岁、女58.6岁。而我国当前的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1.4岁,但退休年龄却仅为男60岁、女50岁(女干部55岁)。所以,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的退休年龄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至于提高退休年龄与就业压力的相关性,尚缺乏实证性研究。即使有相关,也可以——更应该通过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以及提高教育年限、推动职业培训等方式加以化解。

(三)加强养老保险基金征缴,拓宽融资渠道,提高基金供给。

首先,加强基金征缴工作。一方面要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资金来源。扩大全社会参保范围有利于筹措资金,而且还可以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稳定社会。因此,只要符合参保条件,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企业、集体企业、事业单位、非公有制经济、自由职业者等都应作为扩面的范围和重点,做到应保尽保。在养老保险征缴方面,新经济组织的职工要和国企职工一视同仁。另一方面,要规范征缴基数,杜绝渗漏。目前参保单位通过瞒报、漏报缴费工资基数逃费的情况比较严重,抽样测算过程中发现1999年缴费工资比1998年降低了5.7%(下降545元),而统计局统计的平均工资增长了11.6%。根据全国参保单位缴费工资与平均工资的统计比较,前者比后者也低了10个百分点。如果将参保单位缴费工资基数严格核实,至少可以使基金增收10%。

其次,拓宽融资渠道。要固化财政投入机制,以往政府财政投入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无法保证稳定的基金供应。因此,要固化财政投入。根据基金缺口测算,财政应每年拿出5%,即每年约700亿元,用25年时间逐渐消化掉基金缺口。建议中央以立法形式明确这一财政政策,以保持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还可以通过税收融资,国有资产变现融资以及债券融资等。

(四)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增进基金安全,促进保值增值。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包括行政管理和营运管理。基金行政管理是政府的职能,也就是政府主管部门对基金营运实行监管;基金的营运管理就是业务运作管理,包括核定、收缴、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支付、投资营运管理等。为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我国应尽快统一管理体制,实行养老保险基金行政管理和营运管理分开、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分设的管理体制,使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范化。借鉴国外特别是智利的经验,把基金交由多家非政府部门进行经营并引入竞争机制不失为一条可取的途径。

在基金管理中,尤其要加强对个人户基金的资本化管理运营。个人户的管理应是以户资本化运作为核心的一整套制度法规,包括:合理的管理成本、资本市场投资选择、投资收益、风险防范和金融服务。根据我国目前状况,对养老保险个人户基金的投资管理,采取全部委托方式为宜,即建立受托人、投资管理人和保管人分工负责、互相制约的管理体制,并相应建立一套风险监控制度。受托人,由省级以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充当;投资管理人,从我国现有专业基金管理公司或资产管理公司中选择;保管人,从四大国有独资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选择。个人户基金的资本化市场管理运营可以达到投资回报率和风险防范兼顾的目的。

(五)加强社会保险立法,促进养老保险社会化及可持续发展。应当看到,上文所提到的导致财务危机的众多成因中,大都和社会保险立法不健全有关,比方说提前退休问题、基金征缴问题以及基金管理运营问题。同样,在上文所提到的应对危机的对策中,也大都要依赖法制的保障才能奏效。所以说,加强养老保险乃至整个社会保险的法制化建设应是重中之重、当务之急。社会保险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国家立法机关通过的法律,如《社会保险法》;国家行政机关颁布的法规;地方立法、行政机关出台的地方性法规。对于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险而言,当务之急是制定和出台《社会保险法》。

此外,还要不断地推动养老保险的社会化和可持续性建设,要着眼于养老保险制度的长期稳定,提高政府信用和制度信誉。

注释:

篇11

目前各金融企业普遍出现财务危机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由经营风险造成的,其二,由财务管理失误造成的。

(一)在金融企业经营风险方面

金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财务危机主要表现在:第一,金融企业经营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因此,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在此基础上,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随之出现,进而也极易造成金融企业的财务危机;同时,金融企业的组织管理也存在问题,其中金融产品的质量,组织管理的计划,新技术的开发等因素,均直接影响着金融企业的有效与安全管理,一旦组织管理风险出现,则会诱发金融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市场营销的盲目性。当前,金融企业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其规模在不断扩大,在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营销战略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主要是由于金融企业通过营销,增加了市场的份额,同时市场营销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要以金融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营销策略,但部分金融企业未能重视财务管理,过于关注市场营销,导致市场营销的效果欠佳,财务管理的状况较差,进而造成了金融企业的财务危机。第三,多元化的经营。目前,金融企业的发展逐渐迈向了成熟期,为了实现对经营风险的规避,纷纷实现了经营的多元化,但在多元化经营过程中,未能正确理解理解实物资产投资,同时也忽视了金融资产投资的特点,在此情况下,金融企业的投资缺乏可靠的资金支持,进而极易引发财务危机。第四,核心业务的萎缩。在金融企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因素便是企业的核心业务经营,但众多金融企未关注自身的核心业务,而是利用兼并手段积极拓展市场,此形势下,金融企业的财务危机将不断增多。

(二)在财务管理失误方面

首先,贷款管理的不合理。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环境下,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金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获得发展,增加市场的份额,采取了发放贷款的措施,虽然降低了其资金周转的速度,但在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的不合理,出现了众多的坏账,死账,呆账等,直接影响着金融企业的经营业绩,使其财务危机极易出现。其次,财务杠杆的过度使用。财务危机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不能偿还到期的债务,因此,金融企业的财务危机与财务杠杆的利用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债务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双重的作用,即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也可能造成财务危机,主要是由于当资产利润率小于利率时,举债的负面影响则会出现,金融企业的盈利力将有所降低。最后,财务预警系统的欠缺。该系统的基础是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能够对金融企业发展中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的控制、分析与决策等。它是金融企业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但是部分金融企业的财务报表存在问题,缺乏完整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不能对金融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此时财务预警机制则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进而不能预防财务危机的产生。

三、控制与防范金融企业财务危机的对策

财务危机对金融企业有着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为了实现金融企业的正常、有序经营,控制和防范企业的财务危机,需要对金融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管,同时,要结合金融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财务危机监理机制。下面提出了几点防范财务危机的建议和对策。

(一)树立危机意识。在金融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保持危机意识,在金融企业内部,展开危机教育管理活动,其中企的管理人员与决策人员要高度重视财务危机,在金融企业内部逐渐形成良好的防范财务危机的氛围,并且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严肃的对待,使危机意识逐渐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之中。

(二)提高财务决策水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财务决策是财务管理的关键内容,它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关系着金融企业理财活动的质量与效益,因此,金融企业的财务活动要保证其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决策的科学性、高效性与合理性,可以运用定量分析,决策模型等,也可以对各种决策进行可行性方案的分析与论证,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各种财务决策的技术与方法,使财务方案保持在最优状态,进而才能够保障企业财务决策决策的质量。

篇12

一、新媒体对高校危机管理的影响

(一)新媒体的内涵

正确认识新媒体对高校危机管理带来的影响,首先要对新媒体及其特点有比较全面的理解。所谓的新媒体是指区别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信息传播方式,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利用不断发展的互联网和高速通信网,以各种移动终端设备为主要传播载体的一种新的技术形式下的媒体形态[1]。相较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速度快、信息实时交互性强、信息影响范围广、信息传播自由度高等特点。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得到极大的提高,信息传播的数量呈现爆炸式的增长,其中不可避免地充斥着各类虚假有害信息,这也给了一些别有用心者可乘之机,利用新媒体误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而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新媒体对高校危机管理带来的影响

简单来说,高校危机管理是高校应对各种未知或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其目的在于维护高校正常教学秩序,切实维护高校师生合法权益和高校声誉,是高校平稳、有序运转的重要措施。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下,其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高校危机管理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首先,新媒体的发展增加了高校危机管理的不可控风险。由于新媒体信息传播所具有的系列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对危机事件的掌控能力和处理效果,使得危机从出现到处理所需要的时间大大缩短,危机蔓延的速度进一步加快,极大地压缩了高校危机管理的预警和处理时间。由于难以预料新媒体对高校危机事件最终的发展走向所起到的作用,使得危机事件产生影响的不可控因素大增。其次,新媒体的发展增加了高校危机管理的复杂性。在高校,大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的使用频繁,使得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危机事件在高校之中快速蔓延,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经过朋友圈、微博和QQ空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交网络进一步扩散到高校之外,从而由开始的高校危机事件进一步演变为社会热点事件。这不仅增加了高校对危机事件的监管难度,而且使得高校在处理危机事件时要考量的因素大为增加。如之前发生的安徽芜湖高校女生元旦意外坠亡、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跳楼自杀等危机事件不仅使当事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且极大地损害了高校的声誉,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此外,高校学生正处于塑造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思想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误导,新媒体的发展进一步消除了社会与校园之间的界限,学生卷入社会纠纷事件的可能性较以往更大,这也会加剧高校危机管理的复杂性。再次,新媒体的发展对现有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在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的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在新的危机形态下显得滞后和被动,对危机事件的应对捉襟见肘。但是新媒体也为高校危机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有效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尤其是在高校中的传播特点,对于不断提高高校危机管理能力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危机管理观念落后

由于新媒体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事物,很多高校对新媒体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高校危机管理多停留在日常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没能从危机公关的视角看待高校学生维稳工作,对危机的事前预警和事后的处理措施还不成熟,对新媒体给危机事件造成的负面作用缺乏清晰认识。此外,很多高校教职工在危机管理方面的意识较为淡薄,把高校危机管理同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割裂开来,简单地认为高校危机管理对于高校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是一种浪费,没有认识到高校危机管理对于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3]。

(二)危机管理机制不完善

新媒体时代,高校危机管理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对危机事件的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理措施匮乏两个方面。一方面,很多高校对新媒体认识不充分,没有针对新媒体建立危机预防长效机制,往往是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才进行相应处理,临时成立危机事件处理小组,更有甚者在危机发生时仅由辅导员或学院负责学生工作的领导负责处理,高校各部门缺乏一个系统的危机应对机构。这样不仅会错过危机的最佳处理时间,而且会使得事件借助新媒体进一步蔓延,使事件扩大和复杂化。一些高校对于发生的危机事件没能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以便更好地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校危机事件,在危机发生时提升危机事件的应急响应速度[4]。另一方面,在新媒体时代,很多高校对危机事件的处理结果只是以公文的形式在学校官网这一渠道,对于事件实时处理进展没有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下进行信息同步披露,不利于师生和外界公众对事件的理解和认识,甚至出现误解和谣言等不利情况。

(三)危机管理能效较低

造成高校危机管理能效低的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没有一个高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往往是在危机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时才加以重视,以致贻误了危机的处理时机。二是危机管理者对新媒体的理解和认识层面较浅,对新媒体在危机事件中所起作用还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三是高校危机管理者很多都是兼职教职工,缺乏专业的高校危机管理技能和相关培训,应对危机事件的处理手段较单一。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危机管理应对措施

(一)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高校危机事件的预警

完善的危机预警机制对提高高校的危机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在原有高校危机预警机制的基础上,一是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及时相关信息和高校相关决策,加强对高校师生的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同时依托学校宣传处、学生处和团委等部门定期与高校危机事件和相关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主题信息,正确疏导负面信息,积极宣传正能量,进一步增强高校师生对学校的凝聚力。二是组织专职人员加强对新媒体平台上的各种信息的搜集、分析,对各种信息进行甄别,及时发现可能出现校园危机事件的危险信息,并立即启动应对危机事件的预警机制,防患于未然。三是借助新媒体平台,完善师生和高校领导层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及时消弭师生对学校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相关决策的不满因素,同时积极吸纳、听取师生对学校发展建设中所提出的相关建议,进一步增强师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信任度,防止出现因上下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出现的有损学校声誉和师生利益的危机事件。

(二)完善危机事件信息披露机制,进行正确舆论引导

为避免在师生之间出现各种谣言和非议,防止事件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使事态进一步扩大,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一是应及时利用微信官方公众号、官方微博账号等新媒体平台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相关信息公之于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避免广大师生和外界大众被通过其他渠道获取的不可信信息所误导,争取获得舆论的主导权以及大众的理解和支持,使事件产生的危害降到最低。二是根据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学校相关决策、制度和危机处理的信息传播者和解释者,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正确危机事件相关信息,避免谣言传播、降低危机管理成本,有效利用新媒体切实维护高校声誉和正当权益。同时发挥新闻发言人在高校领导层和师生以及外界大众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作用,形成高校上下之间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学校应对各种危机事件的能力。

(三)加强高校危机管理队伍建设,积极提升管理人员媒体素养

高校危机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进行持续的投入。加强高校危机管理队伍建设和危机管理制度建设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的数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信息的扩散速度十分迅速,对高校危机管理人员的专业要求和媒体素养不断提高。其一,高校应重视对危机管理人员的日常培训和相关专业技能训练工作,使危机管理人员掌握基本的校园危机事件的应对措施,使之具备基本的危机公关素养。在危机发生时,快速进行初步处理,避免因未能及时有效处理使得事态通过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而产生负面影响。其二,高校危机管理人员应加强自身媒体素养,积极面对新媒体对高校危机管理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及时转变思维模式,熟悉各种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使用方法和相应特点,将新媒体平台作为信息、搜集的有力工具。其三,作为高校危机管理人员,应以身作则,以专业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要求自己,在高校师生之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在高校中使用广泛、互动性强等特点,适时传播积极向上信息,利用新媒体对高校师生产生积极影响。当前,有关新媒体时代高校危机管理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对于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危机事件的各种产生形态还处于不断探索阶段,应对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危机事件的机制还不够完善,作为高校危机管理人员,应紧紧把握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危机事件的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危机管理机制,有效维护高校声誉、师生正当权益和安全稳定工作,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作者:荣耕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1]范卫萍,姜德锋.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校园危机传播管理研究[J].新闻传播,2012(3):151.

篇13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

(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新自由主义盛行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理论根源。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大卫·科兹指出,此次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物,也是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盛行结果。我国专家认为,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并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供给过剩与劳动群众有支付手段的需求不足矛盾的对抗性爆发。国纪平指出,新自由主义是一套以复兴传统自由主义思想、以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社会的干预为主要经济政策目标的思潮,强调“最少的政府干预,最大化的市场竞争,金融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由于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新自由主义思潮对这一体系形成了极大影响,并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一些学者认为,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成的国际金融危机,是美国金融衍生品交易体系的过度投机及其管理失控所致,而这些正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放任政策误导的结果。此次金融危机意味着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破产。

(二)美国赤字政策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吴晓求认为,美国的消费理念与这场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脱不了关系,美国依靠美元的特殊地位向外过度举债发展,向内过度贷款消费,这种寅吃卯粮的消费模式和赤字政策最终给本国及全世界酿成苦果。杨圣明指出,美国实行的是赤字财政、高消费和出口管制的政策。美国资本及技术的优势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劣势决定其必须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出口高科技产品,但美国在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却严格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导致贸易逆差与日俱增。为解决财政和贸易双赤字,美国在全球发行美元、国债、股票及金融衍生品,通过这种虚拟渠道使全世界的实体资源流入美国。这种美国生产货币、其他国家生产商品的局面是难以长期持续下去的,为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三)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积累了金融风险。吴晓求指出,未能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之一。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社会资本配置效率和企业经营效率,但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脱节时就会导致危机产生。林毅夫认为,美国未能很好处理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问题,而是用降息刺激房地产,从而造成更大的房地产泡沫。随着这一泡沫的破裂,次贷危机愈演愈烈,最终发展成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

(四)美元的全球流动导致金融危机全球蔓延。吴敬琏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逐渐成为国际主要货币,以硬通货形式遍布全球各地,形成了世界金融体系中的一个个小窟窿。在抛离黄金体系的情况下,美国货币中相当一部分没有对应的财富,泡沫也因此形成,泡沫破裂时经济危机便会产生。吴晓求指出,以美元为主导的单级货币体系会带来全球金融体系结构性的不稳定,美国的GDP在全球份额中所占比例不足25%,但美元却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4%、外贸结算的48%和外汇交易的83%。凭借这一特殊地位,美国可将国内危机转嫁给世界。通过经常账户的长年逆差,美元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向外提供的速度越来越快,美元金融资产也进入加速膨胀的渠道,当从经常项目逆差流出美国的现金又通过金融账户流回美国时,美国本土的债券、股票、金融衍生品等金融资产就会以同样的速度被创造出来,这一过程使美国的金融资产在全球范围内膨胀。如果将美国比作一支股票,运用金融资产总值除以美国GDP算出的市盈率高达30倍左右,具有一定的泡沫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旦资产价格上涨停止和泡沫破灭时,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便难以避免。

(五)金融监管和治理工具的缺失为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隐患。吴颜指出,利己行为必须在一个约定俗成、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框架内活动。在华尔街,这个框架就是金融监管的法规,当“框架”有所扭曲时,在政府的支持和纵容下,华尔街的贪欲变得无限膨胀。师子奇对这种“贪婪”的膨胀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美国央行对抵押贷款标准的降低使相当一部分信用不佳的购房者通过贷款购买房屋;对评级机构监管的放松也增强了产品评级的主观性,评级机构的信用增级促进了次贷衍生品的热销,而市场环境改变后大范围调低评级又极大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加剧了市场恐慌;对银行和证券公司监管的放宽也使其将很多亏损的投资科目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以达到迷惑投资者的目的,而监管者并未制定更详细的规则打击这种有害行为。除美国金融监管的缺位外,全球治理的严重滞后也是金融危机成因之一。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风险扩散效应成倍扩大,客观上要求加强全球治理,改革现行的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对资本流动性的影响。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损失惨重,加之市场信心缺失,使金融机构谨慎放贷,国际金融体系从原来的流动性过剩转变成流动性偏紧,许多欧美金融机构出现资金短缺。由于中国与美国利差的倒挂及我国经济的稳健增长,在早期次贷危机阶段,流入我国的资金不减反增,快速增长的FDI表明外资正加速流入中国。但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元的走强及回流给中国带来了资本逆转的威胁。

(二)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贸易环境恶化:欧元大幅升值削弱了欧元区产品的竞争力。欧盟统计局2008年7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2008年5月份外贸逆差约46亿欧元,大大超过此前预测的10亿欧元逆差。日本财务省的2008年8月份贸易统计速报称,由于进口大幅增加、出口增幅微弱,日本2008年8月份出现了26年来首次月度贸易逆差,逆差额达3240亿日元。金融危机引起的美国市场需求收缩和人民币_升值预期同样影响着中国对外贸易。据我国商务部数据,2008年前8个月中国出口增长22.4%,同比回落5.4%。其中,对美国增长10.6%,回落6.1%,对欧盟出口增长26.3%,回落5.3%。

(三)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金融危机主要从两个方向对世界价格水平产生影亮:一是经济放缓抑制市场需求,缓解国际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二是各国央行降低利率,将增加价格上涨的压力。据世界银行统计,2008年1~7月,全球各种初级产品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其中,能源价格累计上涨48.3%,非能源价格上涨19.4%,农产品价格上涨19.5%。而8~9月,全球初级产品价格有所回落,与7月份相比,9月份能源价格下降23.5%,非能源价格下降11.5%,农产品价格下降13.2%。可见,在早期次贷危机阶段,第二种影响更大。当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市场需求的萎缩使通胀压力有所缓解。

(四)对制造业的影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制造业活动指数2008年10月大幅收缩,降到26年来最低点。欧元区制造业活动指数同期也跌至创纪录的低点,欧元区三个主要经济体的产出量、订单数及就业率均下降,欧元区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降至41.1,是指数建立11年来的最低水平。多数学者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金融危机在给欧美发达国家制度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给其他发达国家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增加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使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008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基本停滞。据IMF测算,发达国家2008年经济增长1.5%,比上年回落1.1%,发展中国家2008年经济增长6.9%,比上年回落1.1%。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背景下,中国亦难独善其身。目前,中国经济总体开放度已超过80%,中国经济与美国及世界经济波动的同步性愈来愈高。2001年以后,中美两国GDP增长率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高于0.9。据经济学家估算,如果美国GDP增速下降1%,中国GDP增速将下降1%至1.33%。2008年10月上旬,国际投行高盛、瑞银、巴克莱的中国区经济学家纷纷发出报告,分别将2009年中国GDP增速调降为8.7%、8%、9%,明显低于以前的预期。

三、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策

(一)把握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适度平衡。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核心原因在于过度的金融创新使虚拟经济的膨胀程度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承载能力。逄锦聚指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首先要妥善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当虚拟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时,虚拟经济发展会促进整个经济发展,当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时则会产生经济泡沫。因此,应根据实体经济发展状况来积极发展虚拟经济,使二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而不能相互脱节。钟茂初认为,当金融规模超过实体经济所需规模后,会加剧整个经济体系的风险。因此,各层面的债务应限定在理性范围内。李杨认为,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应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与实体经济“疏远化”倾向在国内也有所表现。如,债券市场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金融机构自身,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主营业务已经模糊,等等。因此,要切实加强金融业的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有充足的资本储备来应对危机。

(二)改革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弱化美元对全球经济的“捆绑”作用。发源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能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主地位。由于美元的全球流动将风险链条扩展至其他国家,使全球经济、金融都与美国“捆绑”在一起。林毅夫指出,金融危机暴露出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问题,应改革布雷顿森林体系,改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边机构。吴晓求指出,必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构建一个人民币、美元、欧元三足鼎立、有约束力、相互制约的货币体系。

(三)构建适应金融创新和全球资本流动的新监管体制。林毅夫认为,此次危机的发生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风潮有关,应认识金融创新的风险,使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齐头并进。逄锦聚认为,由于金融具有特殊的运作规律,金融创新风险具有一定的严重性。因此,必须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在推进金融创新的同时,预见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并建立监管和防范机制。多数学者认为,除各国应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外,构建全球资本流动的监管机制也十分必要。汤敏指出,目前资本的全球流动规模和速度都在不断增加,过去20多年中,全球GDP年均增长了3.5%,国际贸易年均增长了7%,而国际资本流动年均增长高达14%,但对资本流动的监管却各自为政,对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力度更差,因此建立一个高透明度的、有问责机制的、有效的国际监控资本流动的全球协调机制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