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中所有生物实验总结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情景化教学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案例体会课堂所学的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增强学生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丰富想象力。那么,情景化教学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运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形象化体验,变抽象为具体
高中生物中的模型众多,不仅要求学生要有平面感觉,而且对学生的空间立体感觉要求极高,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陷入了没有丝毫感觉的盲区。蛋白质二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本身的折叠和盘绕的方式,主要由α-螺旋、β-折叠、β-转角组成。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家里带来了儿童积木,简单构造了可旋转、可拆分的二级结构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楚,一目了然。在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学习上,如果仅仅用语言来表达往往过于晦涩,让学生迷迷糊糊,一头雾水,既说不清楚,也听不明白。为此,我制作了幻灯片课件,分步骤地展示了DNA的单位、单链、平面和立体结构,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通过这种情景再现,将抽象的、难以想象的结构变成了具体的、直观的结构,学生对于DNA的模型有了更直观、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和了解,学习的趣味性大增,学生学习的效果非常显著。
二、问题式设计,变枯燥为趣味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地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不仅能够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问题设计的巧妙性,即设计的问题难度适中,问题太简单,让学生不假思索便能轻易回答,难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太难,让学生望而生畏,想破脑子也想不出。因此,设计的问题既要形式新颖、方式灵活、富有趣味性,又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比如,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试验中,我提出了问题: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为何要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为何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用棉塞塞紧试管口?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这样的问题层层递进,富有趣味性,学生非常自觉积极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去,急于通过实验去回答提出的问题,不仅深刻领会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且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的实验原理,而且对步骤的记忆非常清楚。
三、情景化演绎,变复杂为简单
不具备任何兴趣吸引力的强制说教式教学,常常会打击甚至消除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厌学情绪,实际学习效果往往难以保证。种群和群落是非常不容易区分的。种群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落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在种群和群落概念的学习上,为了区分清楚,我给学生举了一个例子,就是种群可以理解为: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而群落可以理解为: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这样学生对于二者的关系就非常明确了。再如,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包括Zn,Mo,Cu,B,Fe,Mn,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总结了口诀“新木桶碰铁门”,并拿着班级小垃圾桶撞门,这样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细菌由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组成,放线菌由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为了方便记忆,我编成了“细球杆,放线立织衣”的记忆方法,并把毛衣缠在了拖把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总结顺口溜,配之以平常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动作演绎,高中生物将变得灵动活泼、浅显易懂。
篇2
二、开展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活动
高中生物知识虽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将现实生活作为入手点,从实际生活出发有效引导学生展开具有生活性的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生活的前提下还清楚地认识生物知识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感悟高中生物知识所具备的实用性.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能力水平,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题材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有机地将生物知识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生活变成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比如,教师在教授《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一知识时.首先可以开展小组探讨的活动,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人类主要依靠什么维系生命并作出总结,同时还要举例加以说明;第二,开展全班交流活动,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小组代表面向全班交流生活中一些能够维持生命的物质的相关案例……最后一个环节是开展学科内容与身边事物相联系的演讲活动.在生物课堂上开展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不仅促使课本知识同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起来,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地去关注和探究生活,并且可以充分地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篇3
(各种膜所含蛋白质、脂质的比例与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以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物质能否通过细胞膜,并不是取决于分子的大小,而是根据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3种方式:①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②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绿色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4.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5.制备纯净的细胞膜常用的材料:应选用人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原因是:因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制备的方法:将选取的材料放入清水中,由于细胞内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将吸水涨破,再用离心的方法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6.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
细胞癌变的指标之一是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超过正常值
7.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
功能: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
8.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还有很多酶。
功能: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如提供ATP、核苷酸、氨基酸等。
9.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10.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细胞内膜面积;
在线粒体的内膜、基质中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别是有氧呼吸第三、二阶段的场所,生物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车间”。
11.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
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含少量的DNA、RNA。在类囊体薄膜(基粒)上有色素和与光合作用光反应有关的酶,是光反应场所;在基质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暗反应有关的酶,是暗反应场所。由圆饼状的囊状结构堆叠而成基粒,增大膜面积。
12.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相同点:①具有双层膜结构②都含少量的DNA和RNA,具有遗传的相对独立性
③都能产生ATP,都属于能量转换器。
13.内质网:在结构上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功能:①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②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内质网是蛋白质空间结构形成的场所)
14.核糖体:无膜结构,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外蛋白(即分泌蛋白如消化酶、胰岛素、生长激素、抗体等);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是胞内蛋白(如呼吸氧化酶、血红蛋白等)。
15.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运输。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但功能不同:植物: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动物: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16.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如衣藻、团藻等)中。
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17.液泡:单层膜,成熟的植物有中央大液泡。
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
18.溶酶体:消化车间,内含许多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病菌。
19.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与分泌蛋白合成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有的细胞器:叶绿体、大液泡)
判断低等植物细胞的依据:既有细胞壁、叶绿体或液泡,又有中心体
具双层膜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膜(具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无膜结构(不含磷脂分子)的细胞器:中心体、核糖体
产生ATP的结构: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产生ATP的细胞器:叶绿体、线粒体)
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产生ATP的场所:线粒体、细胞质基质
产生水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有水参与反应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等)
含有核酸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核糖体中只有RNA,且含RNA最多)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合成载体)、线粒体(产生能量)
与细胞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线粒体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有色体中只含类胡萝卜素)储藏细胞营养物质的细胞器:液泡
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高尔基体;可合成糖类的细胞器:叶绿体、高尔基体
在光镜下可见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细胞板、染色体
(核糖体的结构太小,光镜下看不见)
20.细胞功能的差异,主要是由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21.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形成场所是内质网;成熟蛋白质的形成场所是高尔基体。
22.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途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3.生物膜的转化中心是内质网。
可直接转化的膜:内质网膜和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内质网膜和线粒体膜;
可间接转化的膜(以囊泡形式转化的膜):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24.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等共同构成(也包括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囊泡)
25.生物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26.生物膜系统的功能:①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②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③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得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27.研究生物膜的意义:①在工业上,模拟生物膜进行海水淡化、污水处理②在医学上,用人工合成的膜材料代替病变器官(如用于治疗尿毒症的透析型人工肾,当病人的血液流经人工肾时,血液透析膜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让干净的血液返回病人体内)③在农业上,研究生物膜寻找改善农作物品质的新途径。
(运用的原理都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28.将海水稀释用于无土栽培的设想变为现实的重要意义:节约淡水资源(或利用海水资源);
如用这种稀释的海水栽培植物,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有:①稀释的比例②稀释后所含离子的种类和数量是否满足蔬菜生长的需要。
29.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30.细胞核的结构:包括核膜(双层膜)、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染色质。
(细胞核是细胞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细胞核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1.核孔的作用: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的物质:mRNA;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DNA聚合酶、解旋酶等。通过核孔进行物质交换时经过的膜结构为0层
而葡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进出细胞核必须通过核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经过2层膜)
32.染色体的主要成分:DNA和蛋白质;
染色质是容易被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甲基绿等)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关系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33.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植物的筛管细胞中没有细胞核;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2生物十项经典理论
1.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推动着生物的进化,它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2.种内斗争,对于失败的个体来说是有害的,甚至会造成死亡,但是,对于整个种群的生存是有利的。
3.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4.生物与生存环境的关系是:适应环境,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在改变环境。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
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7.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8.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
9.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10.所有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既有大量的生物,还有赖以生存的无机环境,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3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1928年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
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夹膜,有毒性
R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无夹膜,无毒性
2、实验过程(看书)
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
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
1、实验过程:
2、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
三、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四、减数分裂的过程
1、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篇4
生物概念是人们对生物及生理现象本质特征的认识。正确的生物概念, 既是新教材中生物学知识的组成部分,又为获得更系统的生物学知识奠定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和掌握概念对于学好带点文科色彩的生物是十分重要的。许多教师学者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作了大量的关于生物概念教学方面的研究,但往往忽视其能力因素,忽视学生学习时应具备的,多种多样能力的培养,过多地依赖于记忆这一单一学法,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照本宣科的叙述性教法和文字解释的文字学教法。笔者认为,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学习,经历了一个学会到会学的形成 能力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会学又是自学能力的标志,而培养生物概念学习的能力过程,正是未来学生独立学习与研究的起点。没有把握学习对象及其基本概念的能力,是不可能深入到学科深层知识体系中去的。 另外,学生从学习到工作,选择终生的研究方向,兴趣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兴趣的激发的最高层次是源于学生对学科知识和学习方法本身的热爱与钻研中的乐趣。生物教学这一层次兴趣的激发,往往需要学生从枯燥,单调的概念学习过程中去体验丰富的知识内涵和科学方法的真谛。当然,要达到这一目的难度是极大的 。也正如此,培养生物概念教学中的能力这一课题是极有价值的。
综上所述,注重生物概念教学中的能力培养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生物学习能力的培养从概念教学入手 ,其价值极高。 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依据学生学习生物概念时普遍的,共同的认知规律,依据学生认知过程中所必备的某些专项能力,对中学生物教学中概念的构建总结出一些生物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现列举如下:
一、要点法
这类概念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数量巨大,其一般的认知规律为通过阅读概括出概念的知识要点,加以记忆。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归纳及记忆能力。本法适用于那些文字叙述繁琐,但内容平淡无奇,能力与认知过程难度不高的概念学习。
培养能力的方法及认知过程:第一,阅读课本中的概念叙述。(学生基本可以理解,但未必能记住。)第二,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概念的若干要点。(学生把握住了概念的精髓。)第三,要求学生将要点带到课本或实例中去检验,以免由于轻率所产生的遗漏或科学性错误。(学生体验了概括与记忆的学习过程。)
例如,酶的概念: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可以让学生自己找出这句话中的三个要点:活细胞,催化作用,有机物。然后引导学生对这三个要点进行一一剖析。“活细胞”这是酶产生的场所,凡是活的细胞都能产生酶,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就不能,要注意的是,活细胞产生并不一定就在活细胞中作用,如肠道中的酶;"催化作用"是酶的功能,要讲清催化作用只是改变反应的速度,在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并不发生变化;"有机物"则是酶的本质,主要是蛋白质,也有RNA,但很少,高中生物教材上所列举的常见的酶都是蛋白质,如动物的消化酶。再如,等位基因的概念: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引导学生概括出以下两点:首先,等位基因必须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而且必须在相同位置上,非同源染色体上或是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绝对没有等位基因;其次,存在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并不一定就是等位基因,如果两个基因不是控制相对性状,则是相同基因。再给出一些例子让他们判断是否属于等位基因。
二、对比法
对比分析是一种古老的思维方式,随着研究的深入,它具有了更加深刻而科学的含义, 由对比分析发展为对比剖析。学生在遇到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差异的概念时,其正确认知过程是明确表面关联与表面差异,再由表及里地解剖分析,抓住它们本质差异与联系。其中"剖析"又是关键环节,否则会半途而废。该方法可培养学生比较与分析两项思维能力。“剖析”则是培养学生运用已知条件,深入探究本质的分析能力的体现。本法主要用于一些容易相互混淆的概念。
培养能力的方法及认知过程:第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概念叙述。(学生感到两个概念容易混淆,难于区分。)第二,要求学生指出它们的表面差异。(学生产生比较差异的思维过程。)第三,引导( 提问质量是关键。)学生由表及里地剖析两者的本质区别。(学生产生比较思维的深化过程,抓住了两者的内在 差异。)第四,要求学生反向分析概念间的表面联系。(学生通过逆向思维抓住共同的表象特征。)第五,引导学生剖析两者的本质联系。(学生通过老师设问的分析,掌握了两个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第六,回到课本的概念中,单独地概括出每一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学生通过对比剖析法的运用,准确地掌握了每个概念。)
例如,反射与反射弧。从表面看,两个概念只差一个字。通过引导,学生对两个概念进行剖析,可抓住二者的本质区别:“反射”是动物体对刺激所发生的反应,是一个过程,是一种方式,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而反射弧则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再进一步剖析二者的本质联系,可学生会得知反射正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再回到各自的定义中,把握其内涵,强调学法的应用与能力形成的关系。
又如,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群落则是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要明晰这两个概念,就要剖析两者关键的不同之处:同在一个区域内,前者是同种生物,而后者包括所有生物。在对比过程中,我们最好结合一些实例,如一个池塘中所有鲤鱼属于一个种群,而该池塘内所有生物才构成一个群落。最后找出二者的联系:群落由不同的种群组成。
三、因果法
因果推理是学生常用的逻辑思维模式,在教学中屡见不鲜,故迁移性极强。学生学习此类概念时,只有经过明确概念构成因子,推导出因子之间因果的逻辑关系的过程,才能掌握概念。本法适用于存在成因规律的生物概念学习,对培养学生推理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很有好处。
培养能力的方法及认知过程:第一,教师提出概念。(学生感到内容复杂)第二, 要求学生找出概念中的组成因子。(完成此项工作,学生把握了概念的构成要点。)第三,教师提因,学生求果,也可逆推,提果导因。(学生通过连续地因果推理过程,掌握了概念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第四,回到概念中来,学生独立完成推理过程。(学生巩固了方法,掌握了概念。)
如减数分裂这个概念: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的过程。此概念中,有性生殖是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生物,减数分裂发生的时间是在有性生殖细胞产生时,减数分裂的主要行为则是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这里面存在两处逻辑关系:一,所谓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在分裂后会减少一半,根据已有知识,细胞要进行分裂,染色体都会复制的,何以复制了再分裂却导致数目减半呢,其原因就是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二,为什么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时有减数分裂呢,有性生殖是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过程的,既然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不会导致后代染色体数目加倍,那么在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时必然要经过减数分裂。最后让学生自已推理,得出完整的概念。
四、实例归纳法
本类概念是研究者通过大量实例的反复研究,逐步归纳,概括出事物共同本质特征而得出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它的正确认知渠道是重视前人提出概念时所经历的艰辛过程。当然,这一过程在教师的设计与引导下,其周期大大地缩短了。在实现认知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实例归纳与概括的抽象思维能力。
培养能力的方法及认知过程:第一,教师提出概念。(此时学生还不能准确地理解概念的内涵。 )第二,让学生依据初步的理解判断一些难度较小的实例是否属于本概念的范畴。(大多数学生都能给出正确的结论。)第三,再次讲解概念。(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与实例判断,初步理解了概念。)第四,教师提出一些难度较大的实例让学生再次判断。(部分学生犹豫不决。)第五,组织学生讨论,并提出判断理由。(学生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第六,教师指出概念的抽象内涵。(此时学生才真正理解掌握了概念。)第七,教师讲解实例归纳出概念的学法与所需能力,并强调学者们提出此类概念的真实过程并不神秘,进行非智力因素的 培养。(学生受到启发,产生学法与能力的萌芽。)
例如,提出相对性状的概念后,先让学生判断人的单眼皮与双眼皮,狗的黄毛与黑毛等是否属于相对性状,而后再次讲解此概念,再让他们判断猫的黄毛与狗的黑毛,狗的黑毛与卷毛等是否属于相对性状,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判断及理由。最后,教师给出概念的内涵,学法,能力培养目标,并提出应用方法学习新概念的 要求。
五、动画法
篇5
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内容,其中包含四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一)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存在。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
无论何种生物,它们的身体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以及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每一种生物时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形式,生物体的其它各种生命活动,如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等,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生物体自身生命活动的调节,也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实现的。新大纲中关于生命的物质性的内容很多,充分说明生物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运动着的物质。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宇宙间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同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着。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
生物体自身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物体的内部结构之间、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之间、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虽然生物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各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谁也不能孤立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界中的生物,虽然形态各异,多种多样,但都体现了统一性,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都遵循共同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所有生物都依赖于它的生活环境而生存;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影响着它周围的环境。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知道,无论是生物体内部还是生物之间,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三)永恒发展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一成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变化发展的趋势是复杂的代替简单的,高级的代替低级的,有生命力的代替无生命力的。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也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
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细胞的水平来看,细胞有分裂、生长、分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个体水平来看,生物个体有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物种的水平来看,生物界种类繁多的物种是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而来的;从生态系统的水平来看,有群落的演替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等。
由上述可知,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仅如此,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四)对立统一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内部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矛盾,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在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这一观点:
第一,同化与异化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是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组成的。同化作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两种作用是相互对立的、不同的生命活动过程,但是又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它们在生物体内是同时、偶联进行的,共同决定着生物体的存在和延续。
第二,遗传和变异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属于生物体的稳定性、保守性;变异特性则属于生物体的前进性、创造性。两者是相互对立的。但是,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遗传又是过去发生的变异积累的结果,因此,两者又是相互统一的。正因为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的区别;又因为生物具有变异性,才可能产生新的性状,并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因此,遗传性和变异性这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整个生物界的变化发展,是生物界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进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第三,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生物体受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它必须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也时刻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可见,生物体与其生活环境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而认识到对立统一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内部存在的、推动其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要体现好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面的教学目标
新大纲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通过生物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新大纲同时指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关于生物与环境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关于生物界的发展的科学事实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应该按照新大纲规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学目标的要求、认真研究新编高中生物教材的改革,编写好新教材。
(二)要选择和组织好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知识内容
高中生物学教材是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如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永恒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每一个观点可以反映在不同的生物知识内容中。例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部分知识内容都包含着这个观点。同一部分知识内容,又可以同时反映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既可以反映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又可以反映事物是永恒变化的,还可以反映同一事物的内部是对立统一的。那么,应该通过哪些知识内容、进行哪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呢?怎样才能既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而又使教学具有重点,既能体现各个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又不面面俱到呢?这就成为我们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高中生物教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特点和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即重点进行哪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关于这一点新大纲已有规定,本文在第一部分也有叙述,这里不再重复。然后,解决这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需要通过哪些知识内容来体现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在选择和组织知识内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每个观点都应该有一组知识点来说明。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观点建立在众多事实的基础上,而使学生体会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
第二,每个观点都要选择1~2个能够明显体现这个观点的典型内容,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重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等是体现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典型内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与环境”等是体现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的典型内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体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典型内容;“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则是体现对立统一观点的典型内容。通过这些典型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初步的理解,然后再引导他们在同类型内容的教学中,举一反三地逐步加深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第三,选择的内容可以有部分的交叉,也就是说,同一部分知识可以排在不同的观点组里,用来说明几个观点。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各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之间的联系性。
确定了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选择和组织好了与之相对应的知识内容,就能使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具有计划性,既有观点又有充分的事实,既全面又有重点,切实得到落实。
(三)要努力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材中的表达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是空洞地说教式进行的,而是要密切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的,结合得越紧密,教学效果越好。怎样才能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要在章节的教学目标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知识要能明显地、充分地说明观点,而观点则可以贴切地、深入地解释知识。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进化”与“永恒变化”的观点,就具有内在联系,可以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很重要,如果教学目标的知识与观点没有内在的联系,就很难使教材的知识与观点有机结合。
篇6
1、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依据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重视对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等考查基本知识;识图题、实验题考查基本技能;试题涵盖所有学过的章节知识,考察面较广。
2、关注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物科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试题强调了生物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合理膳食问题;呼吸方面的知识渗透到家庭装修、空气污染及体育锻炼等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调查亲人的性状、转基因食品、等),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有意引领和锻炼学生学习和养成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3、关注学生能力培养
在具体的真实情景中设中综合性问题,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科学食用胡萝卜、购买包装食品的注意事项、各种营养缺乏症的解决;列表比较归纳不同种类动物生殖方式及发育方式的异同、利用遗传图解说明基因的显性和隐形影响形状的规律等),突出学生对识图能力的考查,如识图作答题;实验题中各步骤现象的变化情况及其分析等。
三、试题的结构
本次试题七年级共设七道大题,49道小题,满分100分,其中客观性题目占56分,主观性题目占44分。:
四、试题作答情况分析:答卷反映出的学生学习情况:
1、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说明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但仍有错误出现,如七年级的“胚胎发育的场所”、“营养缺乏症的预防”等。八年级的“人体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涵义”、尤其是“遗传图解”的书写说明错误更多。
2、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不够。七年级的第七大题实际应用题中的三个小题都是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前两个小题较简单,答案有一定开放性,学生所答较好。第三小题要求学生了解各种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及各营养物质的作用,答案唯一,学生所答失分较多。八年级的第五题“进化树”要求学生要灵活应用学过的各类生物的特点及在进化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学生失分较多。
3、探究能力有待提高。七年级第六题实验题“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是一个经典的探究性实验,几乎所用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这个实验。由于生物是非中考学科,很多教师都不愿做实验,既操心又费力。因此本题失分较多。
4、读图、识图分析能力差。七年级第四题识图题、第六题实验题;八年级第五题都有图,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读图、识图分析能力差。
5、分析归纳能力不强。八年级第四题填表题要求学生将不同种类动物生殖发育特点归类,并填到表格中,由于学生这方面能力不足,失分较普遍。
6、八年级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理解、遗传图解的训练不到位
不到位,导致遗传图解的错误,失分较多。
7、另外,学生答题的书面语言不够科学准确(分析说明题、识图作答、实验题、实际应用题),也不同程度造成失分。
五、教学启示与建议
从试卷分析来看上,可以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多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把理论问题置于鲜活的实际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去积极地思考或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要注意多模拟生活实际活动,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加强双基教学
要重视对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本次监测可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有很大欠缺,反映出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此的训练不到位,不上实验课。同时一些学校课时没有开足,教师只能“并课”或“精讲”,影响了教学质量。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本次监测虽然这方面试题分数较低,但实验题失分较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科学实验的教学;要有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探究方案的设计的训练,养成良好的、科学的意识和思维习惯。
4、由于遗传学部分是初中阶段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同时也是生物学较为重要的部分,进入高中还要进一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这部分的教学,想方设法使学生接受理解并掌握(尤其是遗传图解),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生物试卷分析(二)
通过学生试卷可以看出我们教学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基础知识不牢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习生物学的各种能力都必须依赖于扎实的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根本就无从谈起。在这次会考中,由于没有理解和掌握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因而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失误。
(二)审题能力差,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不强
有部分考生由于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注意学习,因此在考试过程中表现出审题不认真、解题不规范,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如七年级22题,由于学生不能对图像所给信息正确反馈,所以回答不对。
(三)语言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学生答题语言表达不规范、表述混乱,用其他语言代替、词不达意,生物专用词语书写错误较多。如文字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而导致扣分。
(四)不重视实验课教学,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差
以后的教学努力方向:
(一)关注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关注全体、尊重每一名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教学上应多激励,少指责,更不能贬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认真倾听,并耐心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要根据学生思想变化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时机,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激励学生,使他们自觉自愿努力学好生物学。
(二)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训练教学规范性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法得当,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教师要利用教材中设置的讨论指导学生读书思考,挖掘教材中隐藏的信息,指导学生会预习教材,会列举内容提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训练教学中,必须加强规范化训练,注意多给学生留有消化的余地,做到稳扎稳打,狠抓知识和能力双落实;注重强化训练;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充分暴露错误和薄弱环节,使学生在知错、纠错过程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
(三)加强实验课教学,注重实验探究性
注重演示实验的示范作用,向演示实验要质量。做演示实验时,教师应从生命现象、原理、生理变化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理解掌握生命运动规律。在实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并会描述实验现象,分清现象与结论的不同,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细微的实验现象,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实验计划、进行科学探究,得出结论。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生物学概念,探究生物学原理。
注意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在实验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教师应有选择性地将部分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索性实验,按课题解决方案信息交换处理结果论证问题解决的程序进行研究。针对某一个问题的实验教学,先提出研究课题,交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研究方案,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教师不要评价其正误和优劣,而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选择实验材料和仪器,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得出实验过程的繁简、实验结果的正误来评价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并在实践中修正,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完善。
(四)重视认知迁移,提高思维灵活性
初中各学科虽然是分立的,但是各学科之间又是有联系的,是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作为一个生物学教师,既要注重本学科的教学,又要注意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本学科内的应用,尤其是语文、物理、化学、地理等知识在生物学学科中应用非常广,这些学科中的知识或多或少地体现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如生命现象、运动规律的表述需要简洁而又有逻辑性的书面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生物体结构、仿生学与物理知识相关联,生物的生理变化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生物的生态环境内容又与地理知识相联系。
生物试卷分析(三)
本次生物期末考试主要学生的基础知识,难易适中,知识点突出重点,很好的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题量比较适宜,知识点灵活,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习能力有帮助。
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尽量与实际相联系,突出重点,加强训练,具体措施:
1、抓基础,重应用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生物知识加强理解,对需要识记要求学生一定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2、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篇7
(一)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
而就目前形势看,我们的生物教育,由于国情决定了中小学的大班额教学,于是造成了知识、技能差异较大,兴趣各异的学生接受着相同的生物教育的模式。久而久之,必然导致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分化越来越提前,从而也就造成了素质教育的“两全一主动”难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面对21世纪的生物教育,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是要承认差异,张扬个性,提高素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能有效地,全面地提高高中学生的生物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丢弃传统的生物教育模式,而进行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生物“分层递进”教学模式是全面提高高中学生生物素质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学校发展的需要
现在各级地区学校和学校都在研究课堂教学的改革,我校经过深思后并在浙江省教研专家张丰主任和区教研室徐和平主任等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经过全面调研,反复研究,从2009年起我校确定了教改行动为“114”课堂导学模式。
(三)原有教学模式的弊端
目前实行的班级授课制,使班级生物教学的划一性和学生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①忽视各类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差异,用统一的程序,统一的标准制造“标准件”,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②不公平对待学生学习生物的差异,学生已显露出来的某些优势素质得不到重视,学生存在的发展上的缺陷得不到补偿,严重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难以培育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③虽然承认差异,但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造成时间、空间、资源的浪费。英国现代教育家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说:“一些教育努力的根本目的应该是帮助学生尽可能达到最高度的个人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尝试用“分层递进”式教学,以其达到“异步教学,同步达标”的目的。
(四)学生现状
我校是一所省三级重点高中,在生物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不少的。诸如: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个体能力差异大,两极分化极为严重;能听懂老师的讲解但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套着老师传授方法解决问题,但不会自己创设新方法灵活地解决问题;习惯听老师讲而不会主动学习;尤其是对老师而言教学的难度非常难把握,“难”会造成大部分学生听不懂,易则不能满足部分基础稍好的学生。所以在生物教学中,为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乐,因材施教显得尤为重要,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是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教学策略,这是改变我校学生学习现状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概述
(一)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的概念界定
所谓的以导学案为载体的生物“分层递进”教学策略是在班级授课制不变的条件下在以导学案中预习作业和课堂课后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适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不断提高的教学策略。
(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策略的主要矛盾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的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学要求与学生的学习可能性之间的矛盾。而“分层递进”教学,就是要协调这两者关系,使之相互适应,达到推进教学过程的有效展开。
(三)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前提条件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是在“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的,良性的发展”的教育观念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在“分层递进”教学中,有三个前提:首先,要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不仅生物认知结构上的差异,也有在对新的生物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应而建构新的生物认知结构上能力差异,还有思维方式、兴趣、爱好、习惯等个性品质的差异;其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生物,只要提供良好的生物学习环境,采取不同的对学生学习障碍的矫正策略,不同的学生都会有提高;第三,要求教师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生物教学环境,体现学生为主的教学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来适应老师所创设的、单调的、唯一的教学环境。
(四)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思考
1. 学生学习生物是有差异的,造成差异的形式和原因也各不相同。因此,导学案的设计要有层次差异,教师的教也要有差异才能适应学生的学。
2. 尽管学生个体差异明显,但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都具备有待发掘的发展潜能。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形成一种有利于促进各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递进”的机制,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正如水位差异可发电一样,学生的差异也是一种可供利用的资源。在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在得到别人的指导、帮助,受到他人智慧启发的同时,用自己的知识、技能、智慧去帮助别人。这样就能形成一种各层次学生各展所长、互相弥补、互相促进、共同递进的学习氛围。
三、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理论构建
(一)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1. 理论依据。(1)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达到掌握的程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得不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生物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提高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学习达到掌握所学内容的必需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学习机会等。高中生物“分层递进”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
(2)层次性原理。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层次性原理”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交流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元素层次(词语交流);命题层次(语句交流);模式层次(语句网络交流),师生交流必须在同层次下才能顺利进行,即交流双方必须有“共同语言”。在每个班级中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了所有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教师必须提供不同层次的交流内容,“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好形式。
(3)主体性教育思想。主体性教育思想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超越,它的特征表现为科学性、民主性和活动性。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围绕“分层”是手段,“递进”是目的展开学习;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构建、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让各层次学生都体会生物“分层递进”教学成功的喜悦,逐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终达到不分层。
(4)现代心理学理论。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学习的本身就包括情感、兴趣、个体差异等多方面。通过创设情景,调动学生追求成功的潜在积极性,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思维兴趣,而这种积极性和兴趣则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最主要的内在动力。原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科鲁捷茨基对儿童的研究实验表明他们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由于学生先天的遗传素质及环境教育条件的不同,因而学生学习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在完成同一教学活动所具有的能力的差异,与同一学生在不同型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能力的差异。
2. 现实基础。我校从2009年起就开始实行“114”课堂导学模式:
“1”指秉持一个理念——以学为主。
“1”指以一个载体——导学案。
“4”指课堂四个要素——导、议、练、理。
以学为主包含了三个意思: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随学定。因此,借助于这个新课堂改革的大背景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我们认为:(1)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是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2)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法是教师生物教学与学生生物学习的现实需要。(3)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法是抓住生物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4)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和其它教学一样,应坚持诸如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但它还应坚持自己特有的原则。
1. 自主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在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我选择层次,选择的权力在学生自己的手中,适当的时候教师加以指导。只有在学生选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后,他们才能爱我所选,乐我所学,才能真正感到学习面前人人平等。
2. 浮动性原则。层次选择不是固定不变的,最初选择时,有的同学可能对自己把握不好,允许学生进行第二次选择,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再次选择。浮动性原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生物“分层递进”教学是对每个学生负责,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操作策略
(一)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学生分层
学生分层的依据是学生学习生物的差异和学习可能性水平为主,即学业成绩和潜在的学习能力为主,但不忽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学生分层的途径是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它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在学生分层中需充分体现自主性原则,教师应注意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明白分组是动态的,可以根据其变化逐层递进,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经过与学生一个学期左右的接触,在对学生全方位考察基础上,在我心中初步形成分层框架。但在具体的操作时,担心分层会产生“标签效应”。为抑制其负面影响,可以先采用暗显明隐性分层方法,即在教师心目中将学生分层上、中、下三层(在学生中我把这三层叫金牌、银牌、铜牌),通过教学活动,向学生阐明生物“分层递进”教学的思想和目的,当学生真正体验到生物“分层递进”教学的目标是定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尤其对学困生充满更多的爱心、信心和耐心时,结合多次学业成绩分析后,学生也会自己定层,最终体现自主性原则。但这种隐性分层也不是固定的,随着教学内容变化,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和智能的变化,情感态度、意志品质发展而变化,比如同一个学生学习生物遗传计算、生物实验设计的效率也有显著差异等情况,所以学生的分层也是浮动的,据情而变,动态平衡。
(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目标分层
目标分层指的是确定与各层次学生实际可能性相适应的生物“分层递进”教学目标。它包含生物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将生物课程标准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和会考要求定为基础目标,这就是“近标靠本”,适用于低层和中层部分学生,将生物课程标准中所有教学要求和高考要求确定为层次目标,这就是“达标拓本”,适用于中层部分和上层学生。前者是共同性目标,具有普适性,属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后者是选择性目标,具有挑战性,属应用范畴,有较多的能力、智力及创造力含量。目标分层由教师把握,但与学生分层联系密切。对班上三个层次的学生设置了如下三种学习目标。(具体见表一)
表一各层次的教学目标(以必修二《减数分裂》教学为例)
(三)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教学分层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是在班级建制不变的情况下实施的。是以班级的集体教学为主,小组教学、个别辅导互相谦顾的教学形式,是因材施教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具体表现。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通过把全班学生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分为几个层次,然后根据各层次学生的情况设计导学案、授课内容和目标进行教学。
实施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重要的是要优化师生关系,使课堂中有一个师生真诚友好的学习环境,民主的教风与学风,使学生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心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在学生中树立自己的威望。
因此,施教是同步的,用足够的时间保证基础目标的落实,重在以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形式让下层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每节课用于层次目标的教学时间总是少于前者,有时给出思路点到为止,有时给出方向话梅生津。生物中重要概念、定理的教学,力求做到“起点低,内涵深”。具体的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方法如下:
1.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教学流程。整个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最重要的一环是教学分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采用的操作方式是“合——分——合——分”,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分为A组(下层、部分中层)、B层(部分中层、上层),然后对A、B两组进行有合有分,有静有动,直辖统一的教学,其结构操作流程如下:
表二合分法教学流程表(具体流程见表二)
(注:“动”是直接教学,“静”是间接教学)
这样的结构教学,主要有三个特点:
①程序性。学生的学习过程,总是有复习旧知,引入新知,而学习新知、应用新知和调控新知,逐步向前推进。
②针对性。从丛向活动过程看,A、B两组都是有序的,从总体上看,都是针对A、B两组学生的学习实际而进行的。特别是第一次“分”(学新),采取了A组的“动——静”与B组的“静——动”相结合的两步过程,更是针对这两个组学习发展的实际需要而按排的。A组先“动”,进行启发诱发,精讲解疑,学生初步掌握了新知,紧接着就要阅读消化,练习巩固,所以加了一个“静”;B组先“静”,经历了“自学”、“互议”与“尝试练习”,接着就需要检查交流,研讨点拨即“动”,所以,以“分”、“合”两个层次的编排,是科学的、合理的。
③灵活性。即分合式教学内容,应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而灵活应用,决不是一层不变的模式。
2.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教学分层课堂提问具有指向性。提问是师生间最直接的信息交流方式,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也从中检查自己的学习活动。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简单的问题应该让下层的学生回答,使他们也有机会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同时,给上层学生的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
有时,对于同一个问题,也要着眼差异注意提问的顺序。如:示范性回答(通过高层次学生为低层次学生提供方法和思路);模仿性回答(在示范性回答后,让中、下层学生复述再现,强化记忆理解);激发性回答(先请下层学生回答,利用其中的错误,激发高层次学生进一步思考)。
3.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教学分层中组建学习集体。
①建立互助合作小组。一般一个小组有二位下层的学生,三位中层的学生和一位上层的学生,上层学生当组长,中、下层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
②使用技能的培养。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使用技能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掌握一些使用技能。包括倾听他人的见解,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从讨论中捕捉信息等。
③组际交流。小组讨论后进行组际交流,每组派数名代表陈述本组的解法或思想,各组互相补充,通过交流使得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信息流通量加大。
④组际合理流动。学生的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种动态平衡。在阶段考虑的基础上,对有较大进步的学生可让他(她)升高一个层次,对退步较大的学生作降级处理,把组际的合理流动作为一种外在刺激,激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将学生靠自己的独立活动不能解决,但经过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发展水平,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并指出“教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但都必须坚持启发式,触及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努力创设“心愤口悱”的情境,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生物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
对学习困难学生,要具体引导、分段启发、逐步完成、回授小结;对中等学生提示方法,延迟判断;对上层学生点拨思路,独立完成。实施高中生物“分层递进”教学的教学分层,还要注意教学时间分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分段时间上,实行教学重点对象调整。比如,在课内练习时,通过“台上”、“台下”相结合的方式,让下层学生更多地在“台下”辅导中获益,让中层学生较多地在台上板演,让上层学生参与评讲,使不同层的学生都享有成功的机会,克服教学要求一刀切的弊病。
(四)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作业分层
作业是生物课堂教学的铺垫和延伸,对学生所学的生物知识起启发、巩固、发展、深化作用。作业的设置要遵循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外作业也相应的分三个层次,即基本练习题(含补缺补漏题)、巩固理解题、综合深化题。为此我在设计导学案时针对预习作业和课后训练设计如下三个层次的作业。(具体作业见附录一、二)
附录一:预习作业设计(以《植物激素调节——生长素的发现》新课教学为例)
一、预习及反馈
1. 1880年,达尔文的向光性实
【基本练习题】问题探究:通过实验分析,请归纳出达尔文父子实验的结论,以及他们所作的假设?
结论:(1)
(2)
假设:
2. 1913年,波森和詹森的实验。问题探究:
【基本练习题】(1)波森和詹森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综合深化题】(2)有人认为该实验不够严谨,原因在于没有考虑到所用的明胶和云母片对实验的影响,请你再设计两个实验,并写出实验结果,使实验更加严谨。
(请在上面方框内绘制出对照试验)
3. 1926年,温特实验:【基本练习题】问题探究:仔细预读该实验回答:
①温特借用 (材料)来探究苗尖是否有生长物质的存在。
②该实验还能证明苗尖的弯曲方向还与该物质的 有关。
4. 确定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
5. 对向光性的解释: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弯向光源生长,这个现象被解释为“光线能够使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为什么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是因为向光侧的生长素在光的影响下被分解了,还是向光侧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了。为此,有人做了下述实验:
(一)实验步骤: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放在空白琼脂切块上,分别放在黑暗中和单侧光下(见下图)。
(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d、e和f用一生长素不能透过的薄玻璃片将胚芽鞘分割;琼脂下方的数字表示琼脂块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量]请回答:
【基本练习题】(1)图a和b说明什么?
【基本练习题】(2)图b和d说明什么?
【巩固理解题】(3)图e和f说明什么?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
【综合深化题】(4)结合所有实验请在右图中用箭头画出生长素的运输方向以及弯曲方向,并口述理由。
设计意图:本导学案的的层次设计主要体现在导学案中对五大实验的层层贯穿的设计,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实验中得出结论,并予以梳理。
从达尔文父子的实验 波森和詹森的实验 温特实验 郭葛实验 生长素横向运输实验,使学生在实验的引导下,得出生长素的一些规律,最终通过梳理使学生明白:生长素由尖端产生,能向下运输并作用于尖端以下,引起尖端以下部位生长和弯曲;生长素在尖端还可以横向运输,由向光部位想背光部位运输;弯曲的程度与生长素的浓度有关等等规律。通过对这些实验探究后得出的规律就可以解决我上课时一开始呈现的植物向光性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掌握真正意义上的植物向光性的知识点。
教学反思:能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层层设置生长素的相关实验,使学生比较容易的得出相关的结论,同时又设置了一些相对有点思维量的题目,如:我对詹森和波森实验的科学性的怀疑,使学生感觉到并非所有的科学家所做的科学实验都是毫无漏洞的,意在让学生大胆的怀疑增强学生对科学的追求,属于层次较高学生的题目。又譬如,最后我设置了一个综合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利用前面的所有结论来完成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而且是通过作图的形式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附录二:课后作业设计(以《免疫》复习课教学为例)
1. 人体免疫反应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下图有关曲线中,哪一项最有可能是错误的是( ).
2. 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
B.效应B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
C.记忆细胞在免疫的全过程中都能发挥作用
D.T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
3.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效应B细胞(浆细胞)
B. 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经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的抗体
C. 人体的巨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D. 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淋巴细胞发挥免疫效应
4. 如果给人体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
A. 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 辅T细胞接受刺激后能释放蛋白质类物质促进活化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C. 巨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 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5. 【巩固理解题】人体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的第二次刺激后
A.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B.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
C.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D. 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
6. 下图甲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抗体产生、病毒增殖与疾病程度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①a、b、c中表示疾病程度的曲线是 ,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 。
②再次感染与初次感染相比,体内抗体产生明显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③在初次感染前一周给人体注射相应的疫苗,因而在感染后人体没有明显病症出现,是因为人体内已有 ,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 。
④【综合深化题】请在图乙中用曲线表示出(3)条件下,人体内抗体产生与疾病程度关系(用文字注明对应曲线名称)
(五)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辅导分层
在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辅导是学生巩固和掌握生物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辅导过程中也应体现分层辅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我在课外辅导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利用一些生物史知识,如《红绿色盲的发现》、《孟德尔的简介》、《生长素发现的探究过程》、《光合作用的发现史》等,激发他们向生物家学习,提高全体学生对生物的认识,形成强烈学好生物的愿望。
2. 从培养学生意志和毅力入手,帮助下层学生排除自卑感,村立自信心。由于生物连贯性很强,而且需要一定推理演绎能力。下层学生往往是多次受过失败和挫折,自卑心理严重,信心不足。为此,用历代科学家历尽艰辛,百折不挠地进行科学研究的故事教育学生,使学生从中受到感触。然后教师采取鼓励、监督、指导等系列手段,帮助学生战胜困难,使学生的毅力在实现“长远目标”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自觉的学习习惯。
3. 抓好预习、课堂教学、作业巩固、检查、补缺、提高环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要求上层、中层部分学生对概念要熟练掌握,理解其本质,会叙述、会举例、会应用。对运算法则,要知道是怎样归纳出来的,并能亲自推导一遍;对例题要亲手演算一遍,力求从理论上和方法上搞清楚。对中层部分、下层的学生帮助指导复习旧知识,列出自学提纲,要求他们基本上能搞清概念、定理等,能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对于看不懂,搞不清知识,请上层、中层的同学、老师或课堂上提出来帮助解决。
在设计课时计划时,以中层、下层的学生水平为基准,同时考虑兼顾上层学生水平的措施。生物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螺旋上升的教学基本规律,要求不过高,坡度要小,要保证上层的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不等待,中层、下层的学生能得到辅导。在处理课堂例题和练习时,将题目分解成几组最基本的练习题,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下层组学生为中心,上层、中层的学生配合完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和欣慰,便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愿望和信心。对于各个层次的作业中存在问题,课堂教学中作必要解答,或在各组中当面批改,然后发下作业。同时,在班级中树立起几面由差变好的典型,使学习生物有困难的学生从完成作业中体会到独立完成作业的乐趣,由此激起中层、下层学生学好生物的愿望和信心。
对各个层次的要求和目的一定要明确,作业要适量,设计一些引导他们思考、探索的问题,以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达到“跳一跳,够得到”的境地。哪些题布置给哪一组,哪些题什么时候布置都要斟酌,真正使每层次学生做到一题一得,甚至一题多得。
对于检查中问题出现较多的层次或“实际”与“要求”有较大距离的同学,在平时教学活动中,要格外花时间帮助补缺。对下层,则从最低点开始进行辅导,帮助上层和下层的学生结成学习对子,互帮导学。另外,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生物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能够学好生物的信心。对课堂上吃不饱的上层学生,在课后辅导中,则加强对他们知识的提高和综合;课后编拟一些提高性的生物思考题,让他们相互研究,思考和探索。
4. 创设提问题的良好氛围。李政道教授说:“我们学习知识,目的是要做“学问”,学习,就是学习问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生物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应具有亲和力,从外界环境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和谐的提出和探讨问题的氛围,应鼓励学生对所学的东西大胆质疑,对学生的质疑、好问、多问、深问、怪问,应持肯定的态度。不会赞美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赞美是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生长剂。对不善提问的下层学生,鼓励他们勇敢提问题并认真帮助他们分析问题,一旦问题指出,抓住闪光点,教师应大张旗鼓地表扬、鼓励。这时,学生便有一种成就感。对好问却抓不住要点的中层学生,应耐心引导;对提出好问题的上层学生,应鼓励他们大胆创新,使学生真正实现主体回归。
5. 辅导“学法”与非智力因素紧密结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态度、信心、刻苦努力、毅力、意志、压力、学习环境、师生关系等非智力因素的状态如何,常比智力高低更能预测他们的发展,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它是一切学习活动和智力活动的激发剂,是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学法”的重要保证。布鲁纳在《教育过程》这一名著中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态度、好奇心以及情感在促进学生智慧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这些方面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师本身的感染熏陶,是其它任何教学手段都代替不了的。”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因此,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热情和信心点燃学生的热情,不歧视学生,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于上进,变被动为主动。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每点成绩都要给予充分肯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就会产生向上的力量,达到“愿学”。教学中,如下层学生对问题感到困难时,“等一等”,再进行疏导;在课堂中,如上层学生意见发生分歧时,“议一议”,再去统一认识;思维出现偏差时,“导一导”,再进行纠正。
6. 抓总结。通过反思概念,反思定理,反思例题,深入理解所学内容;通过总结、概括、归纳、提炼要点与精华,发现联系与区别。指导上层学生养成课堂总结、单元总结、章节总结、册书总结、学段总结、检测总结、认识块总结等等良好习惯。帮助中层、下层学生首先学会课堂、单元、检测书面小结。
(六)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评价分层
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的分层评价是“分层递进”教学的重要环节,评价坚持鼓励性原则,具有总结、反馈、矫正、提高的功能。抓好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对下层学生以表扬为主,使其得到成功的喜悦;对中等成绩以上学生以鼓励为主,发挥多层促进作用,增强其竞争意识。在评价时,不以名次论优劣,而是以递进幅度为标准,进行评价。即使幅度微小,也不要吝啬表扬的微笑、赞许的目光。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1. 整体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新的“课标”突出生物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提出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生物修养。因此,若想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时就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长期的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生物学习质量的评价,明显存在以分数定优劣,以检测评价教学知识作为反映学生生物学习水平的标准,以至学生的能力、智力、习惯等重要素质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和提高。新课改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对生物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评价,更要注重生物学习中的其它因素的评价。其中一是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二是非智力因素,如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三是生物学习中获得的思想、审美等方面的素质。
2.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往的教学评价常常是“年终算总帐”。“帐”固然是算出来了,但学生算得毫无个性、毫无创造力。因为考试只是一张卷子,它不可能对学生较长时期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检测,所以就出现了评价的片面性和偶然性。形成性评价着眼于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在实践中我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评价。(1)成长记录袋方式,收集能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成长记录与分析(包括自己特有的解题方法、印象最深刻的学习体验、最满意的作业、提出最有挑战性的问题、最难忘的的一次讨论……等)。让学生记录和反思自己成长历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信心,特别是下层和中下层学生。(2)答辩(包括学生设计的实践活动和调查报告)。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亲身体验中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3)作业(长周期作业和短周期作业)。长周期作业是可以让学生在一周至两周时间内完成一项作业。如估算一家或一个城市每周生活垃圾的重量;探究那些垃圾可自然溶解,那些垃圾不能被自然溶解,新科技领域中有那些处理垃圾的方法等。然后写一份调查报告,作为年终评价的一项依据。再加上平时的短周期作业(包括学生自己设计的)完成情况,一起作综合评价。(4)集体评议(包括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评与来自家长的信息)。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5)测验与考试。以上几项按百分比估算后再加上平时与年终的测验考试分数就可以对学生进终结性评价了。
3. 个案评价。对比较特殊的学困生和优等生进行重点考察,跟踪记录的作业完成率,作业差错率进行的个别谈话式评价或评语评价。通过评价能发现学生优点和潜能,为分层升降提供依据,有助于克服群体中倾向性问题,矫正和调节教学设计。因此恰如其分的评价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五、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实践与研究的收获
(一)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分层递进”教学带来了学生群体性素质的提高
“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近一年来的生物“分层递进”教学,使我悟出了这句话的更深刻的涵义。“分层递进”教学实行至今,实验班的学生无论从知识、品德,还是到心理,让我感到他们各方面的素质确确实实在发生着变化。实施分层教学一年来,实验班下层学生在减少,上层在增多。(比较结果见表三)实验班的生物成绩在逐步提高,为此我抽取了200年第二学期、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实验班与对照班考试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试卷为杭州市普高统考卷)。(结果见表四)
表三 实验班各层人数在实验初、实验半年后、实验一年后的比较(实验班共56人)
表四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生物成绩比较
结果表明一年的实践实验班学生的生物素质确实有很大的提高。
(二)生物“分层递进”教学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1. 生物“分层递进”教学促进教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分层递进”教学是一种改革,是一种新事物,要接受它就迫使教师多想、多看、多学,在干中学,在学中变,在变中提高。
2. 生物“分层递进”教学促进教学科研工作,激励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六、生物“分层递进”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体会
1. 生物“分层递进”教学过程中,必须花大力气抓好每一个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防止学生的分化,尽可能缩小学生学习之间的差异,要求教师必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各方面情况,特别是要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建立生物“分层递进”教学的学生档案,对学生的各方面变化进行跟踪,要帮助下层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 实施生物“分层递进”教学,必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设计合理的导学案是关键。实践证明,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仅仅采用“分层递进”的方法是不够的,同时还需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在生物“分层递进”教学中,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各自的目标在同一时段进行学习,所以合理的课堂教学程序尤为重要,如能把各种功能的教学活动模式灵活应用,便能使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特定知识的需要。
3. 生物“分层递进”教学不仅要重视解决困难生问题,也要加强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培养。从理论上讲,生物“分层递进”教学不仅对困难生学业成绩提高有利,而且也有利于尖子生的培养。但从实践结果来看,得益最多的是中层学生,优等生常被作为中层学生的教学资源来使用。因此,在生物“分层递进”教学中,怎样加强尖子生的培养成了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课堂上,鼓励尖子生加大学习密度,进行独立地学习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促使他们进行专题研究和深入研究,发展成为自主学习者。
4. 要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此基础上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做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在教会学生学习和指导学法上下功夫,要有计划地让各层次的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交流,并引导各层次学生之间互相帮助,鼓励上层学生为下层学生辅导。
5. 使用生物“分层递进”教学,在测验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试卷,学生不会因为自己测验成绩过低而抬不起头,不少学生都愿意选择上一个小组的试题,以显示自己在学习上的进步,逐步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教师必须提醒学生,不能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6. 由于分组的情况随时因学生的成绩而改变,上一层的学生不愿降到下一层去,这样便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教学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因而学习的提高也较快。但须体现出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意见。
总之,一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用先进的教育观、学生观、发展观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才能创造适合学生的生物教育,才能通过课堂落实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21世纪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朱慕菊等.北师大出
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2] 《现代教学的模式与研究》.高文等.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年6
月第一版.
[3] 《教育新理念》.袁振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4] 《现代教学设计论》.盛群力、李志强.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月第一版.
[5] 《高中生心理学》.林崇德.浙江出版社.
[6] 《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郭景扬,练丽娟,陈振国编著.学
林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篇8
细胞代谢是高中生物知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和必考点。本部分的所有知识点均有考查的可能性,尤其是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相关试题大多围绕酶的特性、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展开,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发生的部位、产物、影响因素、相互联系及实验探究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查,此类试题在设计时易与其他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考查。
I.上图表示在20 ℃条件下,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A、B植物相比,受影响较大的是 植物。
(2)当光照强度为a时,比较A、B植物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A、MB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A、NB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A MB、NA NB(填 “>”“
II.科学家通过对绿色植物转换CO2的研究知道: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绿色植物对外界CO2的转换为定值(实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外界CO2量×转换率+呼吸作用CO2释放量);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CO2来自外界与呼吸作用两方面。已测得呼吸作用释放CO2为0.6 μmol/h,现用红外测量仪在恒温、不同光照下测得如下的数据,实际光合量用葡萄糖表示。
(3)从表中数据的对比可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当光照强度为1 klx时,实际光合量都为0.1 μmol/h,原因是 。当光照强度为2 klx、实际光合量为0.27 μmol/h时,植物从外界吸收CO2为 μmol/h,植物对外界CO2转换率为 。
(4)设外界CO2浓度为6.0 μmol/h,则该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实际光合量为 μmol/h。
【解题分析】
(1)由图可知,A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光饱和点远大于B植物,因此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受影响较大的是A植物。
(2)光照强度为a时,A、B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相等,因此有机物积累速率相等,有机物合成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比较图中(0,-4)点CO2释放量,不难发现A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比B植物大,因此此光照强度下A植物有机物合成速率大于B植物有机物合成速率。
(3)表中涉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和外界CO2浓度。当光照强度为1 klx时,光照强度较低,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有限,影响了暗反应速率,因此即使外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实际光合量也不会增加。当光照强度为2 klx、实际光合量为0.27 μmol/h时,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为0.27
μmol/h×6=1.62μmol/h,已知呼吸作用释放CO2为0.6 μmol/h,则植物从外界吸收CO2为1.62μmol/h-0.6μmol/h=1.02μmol/h;植物对外界CO2转换率为1.02/1.2=0.85。
(4)若外界CO2浓度为6.0 μmol/h,则该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实际光合量为(6.0μmol/h×0.85+0.6μmol/h)/6=0.95μmol/h。
【参考答案】
(1)A (2)= > (3)外界CO2的浓度、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为限制因素,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中所需的CO2全部由呼吸作用提供 1.02 0.85 (4)0.95
【抢分策略】
1.通过知识迁移法,建构细胞代谢的整体性知识体系。高中生物中细胞的代谢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光合作用、细胞呼吸、酶和物质跨膜运输。复习时,通过C6H12O6、O2、CO2等物质建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联系;细胞呼吸产生的ATP是包括主动运输在内的除去光合作用暗反应之外的生命活动的主要的直接能量来源,于是可通过ATP将细胞呼吸和物质跨膜运输联系起来;在上述生命活动过程中,都需要酶的催化作用,且贯穿细胞代谢的始终。
2.运用联想的思维方法建构物质跨膜运输的模型。在掌握细胞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础上,理解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通过对水和无机盐两种物质跨膜运输的研究,弄清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的结论。在此基础上,研究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从运输方向、所需条件、建构数学模型和常见实例四个角度把握知识,并进一步拓展到大分子的运输方式(胞吞、胞吐)上,建立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知识网络。
3.从实验角度认识酶。无论是酶的化学本质、特性(高效性、专一性),还是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都可以设计相关的实验进行验证或探究,因此要牢固掌握相关实验的设计原则、分析思路、注意事项。同时还要注意诸如将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转换为坐标曲线图等不同表达形式间的相互转换等识图、图文转换能力的培养。
4.多角度分析和认识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一要动态地理解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原理,分析各种外界条件对这两种生理过程的影响,并能用准确的表达方式阐述各种因素的影响及结果;二要借助图、表等形式,更直观地从整体上把握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及联系,从而加深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理解;三要善于运用比较法,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如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比较等;四要善于归类和整理,如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中[H]、ATP、C6H12O6、O2、CO2的来源及去向等;五要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外界因素(温度、CO2浓度、光照等)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影响的实验探究。
热点2
在命题思路上,遗传规律类试题重在考查对遗传规律的理性思考,对单纯的遗传概念的考查占比逐年减少。命题角度主要集中在给予亲代基因型确定子代中不同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计算,以及以伴性遗传为背景,结合遗传规律进行实验设计等。突出高中遗传部分的实验设计思想,充分体现高中生物理性思维的过程是当前各地高考命题的趋势所在。
例2 青蒿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开黄花的青蒿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 。
(2)现有AABB、aaBB和aabb三个纯种白色青蒿品种,为了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程序:
Ⅰ.选择 和 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1种子;
Ⅱ.F1种子种下得F1植株,F1随机得F2种子;
Ⅲ.F2种子种下得F2植株, F2自交,然后选择开黄色花植株的种子混合留种;
Ⅳ.重复步骤Ⅲ若干代,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①F1植株能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原因是 。
②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③若F2与基因型为aabb的白色品种杂交,测交后代的分离比为 。
④F2植株中,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 。
⑤有同学认为这不是一个最佳方案,你能在原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以缩短培育年限吗?请简要概述你的方案。 。
【解题分析】
(1)由图示可知,A bb开黄花,其余基因型个体均开白花。(2)选取AABB和aabb的植株杂交得F1,自交得F2,因为A和a、B和b分别位于3号和1号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F2中白色(9A B + 3aaB +1aabb)∶黄色(3A bb)=13∶3,黄花植株中有1/3AAbb、2/3Aabb,自交后代中黄色纯合子=1/3+2/3×1/4=1/2。
【参考答案】
(1)AAbb或Aabb (2)Ⅰ.AABB aabb Ⅳ. ①A和a、B和b分别位于3号和1号染色体上,产生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②白色∶黄色=13∶3 ③白色∶黄色=3∶1 ④1/2 ⑤方案一:对F2中开黄花植株分开留种和播种,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的即为纯种。方案二:取F1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成熟后开黄花的植株即为纯种。方案三:对F2中开黄花的植株进行测交,判断是否纯合,对纯合的进行标记,下一年再留种。(任取一种方案即可)
【抢分策略】
1.运用联想迁移法建构遗传规律的知识体系。复习遗传规律时,要从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体会和认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用现代遗传学观点回扣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并比较两大定律的内在联系,熟练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总结遗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比例关系及相关推理,由此推导出亲代的方式及其基因型,并将其应用到解决问题之中;挖掘两大定律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决基因自由组合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的概率计算、亲子代基因型的判断以及系谱图的判断等问题。
2.采用归纳、总结和比较的方法复习生物变异。复习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物变异的实例较多,复习时要掌握相关实例与各考点之间的关系,如三倍体西瓜与多倍体知识之间的关系;二是生物变异部分的概念多,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易位、倒位等,因此要做好概念的复习,挖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比较概念的区别和联系;三是列表总结归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本质、原因、应用及意义,进一步联系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中的植物体细胞杂交等,拓宽变异的视野。
3.建构细胞质遗传与细胞核遗传、相对性状中的显性与隐性、非等位基因存在位置、等位基因位于染色体类型、显性突变与隐性突变、环境因素影响与基因控制性状和染色体基因缺失与基因突变等判断性实验设计的模板,掌握科学的实验设计方法,提高解题的针对性。
4.采用列表比较方式复习与育种有关的知识。复习时从依据原理、常用方法、育种程序、优缺点等方面比较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育种方式。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杂交育种也是遗传规律的具体应用,体现了遗传和变异的综合思想,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5.多角度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复习过程中,一是要做好概念的复习,如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与变异、适者生存、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物种、隔离、地理隔离、生殖隔离等;二是要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异同,以及共同进化理论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相关知识;三是要明确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是区别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依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时,挖掘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深化遗传规律相关知识的纽带。
热点3
从命题思路上看,高考试题对该热点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理解、掌握和再现兴奋的产生、传导和传递的机制及特点等重要知识上,并考查利用已有知识分析信息材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实验的考查主要体现在验证和探究各激素的生理功能;与社会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对免疫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建构并分析生物模型、信息材料并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是目前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向之一。试题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对本部分知识的单独考查,又有与其他部分知识的综合考查。
例3 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翁建平教授为代表的胰岛素分泌研究组在血糖调节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科学研究人员认为在持续高血糖刺激下,胰岛素的分泌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血糖升高后,胰岛素分泌量立即增加,5 min内可增加10倍,所释放的激素主要来源于胰岛B细胞内贮藏的激素。
第二阶段:5~15 min内,胰岛素的分泌量逐渐下降。
第三阶段:15 min后,胰岛素的分泌量再次增多,在2~3 h达到高峰,并持续较长的时间,分泌速率也远大于第一阶段。这主要是胰岛素基因大量表达的结果。
第四阶段:倘若高血糖持续一周左右,胰岛素的分泌量还会进一步增加,这是由于长时间的高血糖刺激胰岛B细胞增殖所致。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阶段释放的激素主要是贮藏于胰岛B细胞内的激素。这些激素的合成与分泌直接与 (具膜细胞器)有关,首先分泌进入的内环境是 。
(2)胰岛素基因从来不在胰岛A细胞中表达,一种解释是胰岛A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上游的相应序列已被修饰,以致RNA聚合酶不能识别和结合上去,无法启动 过程,该过程 (“需要”或“不需要”)解旋酶参与。
(3)在第三阶段胰岛素基因表达过程中,从细胞核来到细胞质和从核糖体进入内质网的物质分别是 。
(4)胰岛B细胞属于分化的细胞,该分化的细胞是否仍然保留分裂能力? 。
(5)若某人患有自身免疫病,产生的抗体破坏了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则与正常人相比,病人的胰岛素分泌量将 。
(6)已知胰岛B细胞的活动还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则在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中,在直接支配胰岛B细胞的神经纤维中兴奋传导的特点是 。
(7)切除健康狗的胰脏,2天后狗出现糖尿病的一切症状。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由此推测: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请写出该实验的对照组: 。
【解题分析】
(1)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后进入内质网初步加工,再进入高尔基体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出去,但核糖体没有生物膜。胰岛B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
(2)胰岛A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与胰岛素基因上游的相应序列进行特异性结合,RNA聚合酶具有解旋功能,因此转录时不需解旋酶参与。
(3)胰岛素基因转录形成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或多肽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进入内质网。
(4)从第四阶段的资料“长时间的高血糖刺激胰岛B细胞增殖”可知:已分化的胰岛B细胞仍保留分裂能力。
(5)抗体破坏了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使胰岛B细胞无法与受体细胞结合,因而病人的胰岛素分泌量将增大(上升)。
(6)胰岛B细胞的活动还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刺激来自感受器,在直接支配胰岛B细胞的传出神经纤维中兴奋传导是单向的。
(7)实验组注射了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的胰岛素,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用于该试验的溶剂。
【参考答案】
(1)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组织液 (2)转录 不需要 (3)mRNA和肽链(或多肽) (4)仍然保留分裂能力 (5)增大(上升) (6)单向的 (7)只注射等量用于该试验的溶剂
【抢分策略】
1.由“稳态”这一核心概念入手,建构个体水平调节的知识体系。理解机体稳态的重要意义,明确个体水平上的稳态主要包括理化性质(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及化学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蛋白质等),由此综合分析血糖调节、水盐调节、体温调节等具体实例,通过这些实例理解分级调节、反馈调节、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等概念以及代谢与调节(如糖代谢与血糖调节)的关系,从而认识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通过比较、归纳等方法复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基础知识,结合具体实例建构神经―体液调节的知识模型。复习时,要围绕调节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和调节机理这条主线展开。在复习神经调节时,要按照反射――反射弧――过程――机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兴奋在低级神经中枢中的传导――兴奋在高级神经中枢中的传导)――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这条主线进行归纳,并具体落实到动物的行为、内环境的稳态、人类活动等内容中,挖掘人体在调节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因果关系,将静态的个别生理反应变成一种动态的生理过程。在复习激素调节时,除了掌握各种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种类、作用以及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体液调节的机理,还应归纳、比较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从根本上理解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都是一种在神经―体液调节下的动态平衡。
3.多角度理解免疫调节。通过比较、归纳法建构免疫调节的概念体系,如免疫系统的组成、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人体的三道防线的比较、抗原和抗体的比较、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细胞的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等;通过“串珠成线法”,复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原理和过程,注意图文信息转换和知识的迁移,如在解答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问题(如艾滋病、甲型流感、禽流感等传染病,免疫预防,器官移植)时,要做到学以致用;通过抗体、淋巴因子等功能蛋白,联系“中心法则”和蛋白质的有关知识,建构学科内的知识体系。
4.采用联想迁移法建构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网络。分析生长素发现的有关实验,初步认识植物激素调节,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特点,理解外界因素(光照、重力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由此总结出什么是植物激素,并进一步拓展到其他植物激素及其作用,建构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体系。
热点4
从命题思路上看,以某一生态系统案例为背景,主要考查对食物链、食物网的分析和计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计算,物质循环途径,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等知识。
例4 研究发现,每升天然水中含0.01毫克汞或者0.1毫克的杀虫剂,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某研究小组开展了某湖泊中环境问题的研究,他们首先选取了该湖泊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并对其进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分析;然后又请当地湖泊研究所的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2种污染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4)分析上表,你认为这一湖泊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针对这一问题,你将提出什么样的保护或改善建议? 。
【解题分析】
(1)先确定小球藻为生产者,再根据消化道中的食物组成确定消费者的类型(初级,次级……),最后写出具体的食物链(网)。
(2)B的食物比例C∶E=1∶1时,设B中的能量为x,则需要C的能量为1/2x÷0.1+1/2x÷0.1÷0.1=55x;B的食物比例C∶E=2∶1时,设B中的能量为y,则需要C的能量为2/3y÷0.1+1/3y÷0.1÷0.1=40y;据题意C中的能量不变,则55x=40y,y/x=1.375。
(3)据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非生物成分(大气中的CO2)。①过程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②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在生产者和大气中的CO2之间是以CO2形式循环的,即①②是以CO2形式循环的,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均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中,即⑥和⑤以CO2的形式进入大气中。
(4)根据表格可知,污染物为重金属离子(汞)和杀虫剂污染。可以从源头上、污染后的处理方法等方面考虑。此题为开放性的问题,只要合理即可。
【参考答案】
(1) 捕食和竞争
(2)1.375
(3)①②⑤⑥ 光合作用 分解者
(4)重金属离子(汞)和杀虫剂污染 防止重金属离子、杀虫剂等有害物质进入水体(其他合理答案也得分)
【抢分策略】
1.通过“串珠成线法”,建构生态知识网络图。复习时,根据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主线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把知识串联起来,形成有效的知识网络,从而形成完整的认识和记忆体系。重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掌握,进行比较和区分。对于重要概念,要通过各种实例或事实弄清其内涵和外延。如复习生态系统的功能时,明确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形式进行的,因此应该联系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内容,建立生态和代谢的联系,建构学科内的知识体系。
2.采用建构数学模型和概念图的方式复习种群和群落。在熟练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及发生的原因的基础上,能根据“S”形、“J”形曲线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和规律解释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如根据鱼种群的生长规律及市场特点,确定投料的时间、捕捞的时机,利用种群“S”形增长的“K”值,扩大需保护动物的种群数量或限制有害动物的种群密度等。从理解概念的从属关系入手,比较记忆种群的特征、群落结构和演替等知识。
3.复习生态系统时,打破章节限制,建构跨章节的知识体系。一是遵循“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挖掘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营养结构)与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内在联系,理解和利用生态系统三大功能的基本原理解释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一步分析结构和功能与稳定性(生态平衡)的关系;二是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与细胞亚显微结构、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细胞代谢知识相联系,建立宏观和微观的知识体系。
4.运用生态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等知识进行综合,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注意收集有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如人口问题、生态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沙尘暴、温室效应、西部大开发的环境问题、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酸雨的形成与污染等问题,能用生态学知识解释或解决这些问题。
热点5
从命题内容上看,实验设计类试题趋向多元化,但仍以设计对照实验为主,其次也会出现观察类、模拟类、调查类实验设计。其中自变量如何操纵、因变量如何检测、无关变量如何控制,仍是实验设计考查的核心。从命题思路上看,近几年的实验题常结合考纲中重要的知识点,从多个角度命制。在考查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考查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分析等能力,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虽然试题难度有所降低,但是实验题仍然是高考必考的内容。
例5 背景资料:①科学研究表明,两栖类蝌蚪的皮肤生理变色是指个体体色对环境的适应性颜色反应,这是由细胞色素的释放与收集决定的,细胞黑色素是调节两栖类蝌蚪体色的主要细胞色素。②借助显微镜我们可以看到细胞色素分布的变化。③明亮和黑暗是两种对比突出而又极为简单的环境背景。在明亮处两栖类蝌蚪体色变浅;在黑暗处两栖类蝌蚪体色变深。试根据资料,设计实验,证明两栖类蝌蚪皮肤的变色是否与松果体细胞的分泌物(褪黑激素)有关系(两栖类蝌蚪的松果体有感光作用)。
材料用具:两栖类蝌蚪、手术刀、伤口缝合针线、光照后松果体的组织提取液、灯光、暗室、光照后非松果体组织提取液、玻璃水槽、注射器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黑暗环境中的两栖类蝌蚪分成两组,分别置于光照和黑暗环境中,三小时后取出,先用肉眼观察体色变化。
第二步,证明两栖类蝌蚪皮肤的变色是否与松果体有关,具体做法如下: ,观察体色变化,记录结果。
实验预期及结论: 。
第三步,若上一步证明两栖类蝌蚪皮肤的变色与松果体有关,则继续证明两栖类蝌蚪皮肤的变色是否与松果体细胞的分泌物有关,具体做法如下: ,观察体色变化,记录结果。
实验预期及结论: 。
【解题分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审题:一是题干中有“证明”和“是否”两个字眼,学生易受“证明”的干扰,错误的把探究性实验理解为验证性实验。二是要读懂问题,即第二步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完成的,应设置自身对照,设置对照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三是完成第三步实验时要弄清实验材料是光照后松果体的组织提取液和光照后非松果体组织提取液,因此,设计实验时要在避光的条件下进行。
【参考答案】
第二步:将黑暗中的两栖类蝌蚪的松果体摘除并缝合,黑暗中待伤口愈合后,分成A、B两组,分别置于光照和黑暗环境中,三小时后取出
实验预期及结论:①若A、B两组处理后均无体色变化,说明变色与松果体有关;②若A、B两组处理后,现象与第一步相同,说明变色与松果体无关
第三步:将黑暗中的两栖类蝌蚪的松果体摘除并缝合,黑暗中待伤口愈合后,分成A、B两组,分别注入适量的光照后松果体的组织提取液和等量的光照后非松果体组织提取液,分别置于光照和黑暗环境中,三小时后取出
实验预期及结论:①若A、B两组处理后的结果相同,说明两栖类蝌蚪皮肤的变色与松果体细胞的分泌物无关;②若A变色而B不变色,说明两栖类蝌蚪皮肤的变色与松果体细胞的分泌物有关
【抢分策略】
1.强化基础实验的识记、理解和应用。复习时,首先要将教材中的实验进行分析归纳,然后对其中每一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进行比较记忆,认真领会每个实验的设计思想,并总结实验方法,做到举一反三。
篇9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021-03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历史并不像牛津大学、哈佛大学那样悠久,规模也不如伦敦大学、斯坦福大学那样庞大,却在当今全球高等教育中处于领先地位。在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最新的2011~2012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荣登榜首。因此,分析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发展模式及其特色,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加州理工学院的办学历史及理念形成
(一)社区学校阶段
1891年,加州理工学院成立,前身是色罗珀工艺学院,由语法学校、高中、教师训练学校、商业学校、初级学校和一个俱乐部的晚间和暑期课程班六个部分构成。当时的加州理工学院只是一所社区学校,其办学目的是为学校周边居民提供就业训练项目和素质修养提高等教育活动。
(二)技术学校阶段
1907年,在科学界因著书立说创立了新天文学而名声鹊起的科学家海耳加入该校校董会,为该校的发展提供了转机。受海耳“把学校建设成一所高水平的技术学校”思想的影响,学校解散了商业、师资训练、中小学课程学校,只保留理工学院,并完善理工学院的发展,开设了电机工程课,开始了该校的转型发展。
1911年,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该校视察时说:“我希望看到像色罗珀这样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每100名学生中有99名比一般人做得更好;我希望看到能够开凿巴拿马运河与在国内兴建大型水利工程的人;我更希望看到剩下的那第100位学生受过良好的科学文化熏陶,成为像你们伟大的天文学家海勒那样的人。”①罗斯福总统的此次讲话对该校的办学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学校开始致力于培养罗斯福所说的那“第100位学生”。
(三)转型发展阶段
1920年,该校改名为“加州理工学院”,随后开始致力于追求最重要的科学研究,定下了“培养创造型的科学家或工程师,以应教育、管理和工业发展之急需”的培养目标。学院在原有的工程学科的特色基础上,发展建立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来促进特色专业的发展。随着学科发展,学校逐渐扩充了英语、历史、经济学课程,慢慢形成了该校“小而精”的办学特色。
(四)稳健提升阶段
加州理工学院至今仍遵循着“学科不求过多,范围不求过宽,严格保证学生入学和学习质量”的办学方针。而追求最重要的科学研究成为加州理工学院至今不变的目标。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扩大规模是不可避免的,但董事会坚持谨慎而稳健的政策,规定只有达到与物理系和化学系同等水平情况下才允许建立新系。加州理工学院的每一位校长都有向董事会保证遵守学校的传统,把学校办成一个小但水平很高的学校。②20世纪末,加州理工学院已跃居美国一流大学前列。一流大学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因为大学都有自身的规律,大学的发展是一个量化累积的过程。加州理工学院建立至今也只有一百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能够在短短的一百多年发展中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其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二、加州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
(一)独特的“小而精”模式
加州理工学院从人数到规模等方面都体现其“小”的特色。学院只有50.18公顷土地面积(约等于700余亩,相当于我国一个市级示范性高中的面积),从1920年的10名研究生、35名本科生发展到现在的1000余名研究生、900余名本科生的规模。师生比例大体上保持在1∶3的基础上。其院系设置也极为简单,仅有六大学系:生物学、化学及化学工程系、工程与应用科学、地质学及行星学、人类学和社会科学、物理数学和天文学。加州理工学院保持在校生规模两千余名,但学院的教授和毕业生中分别有31人32次(鲍林曾两次获奖)获得诺贝尔奖,平均每1000名毕业学生中有1个诺贝尔奖得主,比例为世界大学之冠。加州理工学院虽然只有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共900名,但其有66个国家科学院院士、33个国家工程院院士和80个国家艺术科学院院士,相当于现今全体教师的36.7%,这在全美乃至全球都是首屈一指的。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费曼、密立根、盖尔曼,著名的天文学家哈雷、遗传学的鼻祖摩尔根、火箭专家冯・卡门都曾执教于此。加州理工学院虽然只有生物学、化学及化学工程系等六大学系,但是该院研究生课程门门都出类拔萃。正是因为“小而精”,加州理工学院才为这些成绩的取得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独特的学科建设
1.建立引领时代前沿的学科。加州理工学院从建校以来,就定下了“培养创造型的科学家或工程师,以应教育、管理和工业发展之急需”的培养目标,并结合学院自身的优势,进行时代最需要的科学研究。20世纪20年代重点发展天文学、物理学和生物遗传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学校结合国际一线前沿,重点发展国防科学;20世纪50年代,又致力于空间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进行研究。学校时刻都能够及时地感知和掌握不同的时展要求和科学发展规律,并能够及时作出战略调整,从而使该校的发展紧跟时展的步伐,始终保持在学科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为优势学科发展创立支撑学科。加州理工学院为了使优势学科得到更好的发展,积极带动一批非优势学科的发展。20世纪初,学校在转型发展时,解散了商业、师资训练、中小学课程学校,只保留理工学院。为了理工学科的有力发展,学院开设了电机工程等课程来支撑理工学科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学院在原有的工程学科的特色基础上,相继建立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来促进特色学科专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学院引进了政治学、经济学等国际一流学者,以社会科学来支撑原有理工学科的发展。这些非优势学科不仅得到了自身的发展,而且对优势学科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这样一举两得的学科建立,为该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3.注重不同学科间的渗透。加州理工学院认为科学研究应该打破并超越旧的学科界限,于是特别注重不同学科间的渗透与交流,追求自身有优势、时代最需要的科学研究。化学家诺耶斯提倡开设生物课,并致力于生物化学的研究;化学家鲍林基于量子理论创造了化学键理论;遗传学家摩尔根鼓励研究者同那些所学专业与自己不同的生物学家协作攻关,产生了遗传学学科。不仅如此,学院还在原有理工专业的基础上,增设了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生项目。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学院引进的几位从事跨学科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的经济学家与政治学家鼓励学生将天赋用于经济学与政治学领域的发展,并把这些学科的原理与物理学、公共政策等诸多学科结合起来,形成了更加鲜明的研究特色。③
(三)独特的培养模式
1.注重学生基础学科的学习。加州理工学院认为本科教学课程是为学生提供较渊博的知识面,从而使学生适应不同工作的需要。因此,所有专业的本科生入学后都会进行一到两年的通识教育。入学后,除了本专业的课程学习之外,还需学习数学、物理学和人文社科方面的基础课程。例如,理工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要求修够108个学分的文科课程。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专业知识的拓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重视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加州理工学院不仅注重学生基础学科的学习,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学院实施的“暑期本科生研究奖学金项目”为本科生提供了参与科研的机会。本科生可以向学校进行项目申请,并获得一定的资金支持。项目结束后,学生需提交书面报告,总结在项目中的研究方法、最终效果等。加州理工学院的本科生都能够积极地参加这种项目,有些还能将自己的科研汇报发表到一定的学术期刊上。这种项目建设让学生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四)独特的资源建设
1.一流教师的引进。要想发展成一流的大学,就必须要拥有一批一流的教师。加州理工学院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始终拥有着一批国际化的科学家,这也是学院走向国际一流的一个不能或缺的因素。从海耳、鲍林、诺耶斯、密里根的到来,带动了学院天文、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到地震学家古腾伯格斯的到来,使世界地震研究中心逐步转移到加州理工学院;再到美国航空技术的先驱冯卡门的加入,加州理工又带动了美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一位位一流大师带来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一门学科的建立,更带来了一种思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他们周围的老师和学生。正是有了这些国际一流科学家的加入,学院才得以培养了一流的科学家与工程师。
2.一流实验室的建设。在加州理工学院,科学是其永不改变的主题。创建至今,学院拥有了一批世界顶尖的实验室和研究所,三十多个实验室、研究所都有一流的设备和科研力量。学院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和宇航研究中心是该领域的世界研究中心;著名的实验室还有古根海姆实验室、物理研究中心等。许多著名科学家都在这里完成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如在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望远镜――盖克望远镜的帮助下,天文学家施密特发现了类星体、学院科学家绘制了天文图。
三、加州理工学院办学理念、特色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启示
加州理工学院能够荣登世界大学排名的榜首,是与时俱进、调整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结果。它确立了自己“小而精”的办学特色和以科学为主题的办学理念,使其在当代知识经济的竞争中首屈一指。研究其发展,旨在为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提供参考及启示。
(一)准确定位――规模与质量的把握
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重在质量的提升,并非规模的扩大。总理曾强调过:“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④学校规模的大小与质量不一定能够形成正比,就像加州理工学院的建设,其规模并不大,却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目前,我国高校不断地扩张校园占地面积、扩大招生人数、求大求全的发展。广阔的校园面积,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壮大的学生规模,降低了生源的质量;求大求全的发展模式,影响了特色学科的发展。再加上随着人口生育高峰的逐渐逝去,每年高考人数也将会缓慢逐年递减。这样一味地扩大学校规模,不利于一流大学建设。作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高校,不应把重点放在规模的扩张上,而应在与时俱进地对学校规模进行合理把握的基础上,发展学校特色、提升教育质量,为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科研、育人环境。
(二)汲取精华――学校特色的确定
加州理工学院的办学特色告诉我们,一流大学的建设不在于规模的大小,更不在于学科门类的多寡,关键在于要有自己的特色,并保持自己的特色发展。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大学办学特色应该理解为:大学在培养人才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办学气度、作风和办学特征的集合。⑤牛津大学副校长科林・卢卡斯在“21世纪高等教育――大学校长论坛”上说:“面对日益多变的社会现实,一些大学变得越来越相似,这种状况令人担忧。”⑥在高等教育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保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理念,才能使大学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加州理工学院在发展初期就确定了自身的特色和发展方向,这为其成为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创造了必要条件。因此,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应该找准定位,把学校的特色学科做大做强。
(三)出类拔萃――优势学科的发展
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不会都是一流的,但是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必须有一流学科。一所高校要在国内或国际成为一流,最重要的是要在一、两个学科领域首先突破,真正达到国内或国际一流,并带动其他学科整体上水平。从大学学科的构建框架来看,它的体系一般由主题学科、主干学科、支撑学科、特色学科几个部分组成。主体学科是大学的基本要求。主干学科一般体现了大学的优势和特色,并且影响着大学的发展。支撑学科为学校的主体学科、主干学科、特色学科提供支持。从此可以看出,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在当今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州理工学院不仅拥有自己结合时展的优势学科,而且围绕优势特色学科的发展,建设了一批服务于优势特色学科的支撑学科。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中,应有自己的特色优势学科。在研究型大学中,特色学科不求多,但求有优势、特色明显。同时还要突出重点,依托优势学科创建品牌专业。当然,在建立特色优势学科发展的同时,也应像加州理工带动一批支撑学科的发展,这将有力地促进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建立。
(四)和谐互融――交叉学科的融合
学科建设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基础性工程。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在突出优势学科的基础上还应注重各学科的交融与和谐发展,这样可以打破专业的界限进行科研立项,以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综合性的人才。加州理工学院通过学科间的相互融合,创新了互融学科的发展。多学科交叉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和主要驱动力,在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中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和有效性。高校具有学科门类齐全、科技人才集聚的比较优势,是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承担多学科交叉项目的一支重要力量。⑦在如今的社会,“创新”已成为发展的主旋律,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有利于创新的产生。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已经拥有比较齐全的学科门类和强大的科技人才团队,在此背景和基础上,通过交叉学科的和谐互融,不仅能提高高校科研竞争力,也将大大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五)拔尖创新――精英人才的培养
所谓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具有高尚品德、博专知识、创新能力,具有明确的目标选择、长期的优势积累和突出的创新业绩,被社会承认的在学术、技术、企业和管理等方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精英人才。⑧研究型大学的建设要想取得最终的成果,不仅需要优质的教师、特色的学科、丰硕的科研成果,还需要培养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加州理工学院始终遵循“培养创造型的科学家或工程师,以应教育、管理和工业发展之急需”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了一批批优秀顶尖的科学家、工程师等。因此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首要任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是体现研究型大学教育的直接成果。当今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研究型大学建设要结合自身特色,在一批一流教师的带领下,通过科研、重大工程项目等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更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只有在坚持自我办学特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进行学科间的交叉互融、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进行身体力行的改革,才能早日建成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注释]
①蓝劲松.小而精的学府何以也成功――对加州理工学院崛起的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3(1):67.
②李敏.小而精:加州理工学院的定位与特色发展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4):41.
③徐敦楷.高水平特色型高校构建研究型大学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Z1):29.
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EB/OL].news.省略/newscenter/2009-01/04/content_10601461_1.htm,2009-01-04/2012-01-05.
⑤论我国大学办学特色领域的扩展[J].教育与职业,2008(21):20.
⑥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279.
⑦管晓霞.我国高校多学科交叉项目组织与管理方法研究[DB/OL].省略/grid2008/detail.aspxfilename=1011110138.nh&dbname=CDFDLAST 2011,2011-05-01.
⑧周其凤,王战军,翟亚军,等.研究型大学与高等教育强国[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85.
[参考文献]
[1]李敏,周朝成.精英教育:加州理工学院的文化性格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
[2]张廷朝.加州理工学院:精英教育的典范[J].教育与职业,2010(28).
[3]张典兵.我国大学办学特色研究的进展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2).
[4]朱清时.用一流的眼光紧盯机制和内涵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3(12).
篇10
UTeach项目是当今美国非常成功的,具有创新性的教师教育项目,该项目于1997年首创于德克萨斯州大学,是一种培养中学阶段科学,数学和计算机教师的新方法。UTeach项目是一个学业发展项目,在大学中作为独立的机构发挥职能,由德克萨斯州大学的自然科学学院和教育学院(Colleges of Natural Sciences and Education)合作实施与管理。创办之初,UTeach项目的目标是最广泛地吸收数学、科学、工程、技术以及计算机专业领域的优秀学生进入中学教育职业领域,为他们提供以实践为主的高级课程,并通过提供多种支持,促进持续的专业性发展来维系他们的教师职业。项目所建立的“教学文凭计划”(Teaching Degree Plan)使参与项目的学生能够通过四年的学习同时获得科学学士文凭以及中学教师资格证。经过多年的发展,该项目吸引了许多优秀的本科学生,以及对数学和科学教育改革感兴趣的研究人员的参与。鉴于UTeach项目的高效性,该项目现已在全美21所大学成功推广。[3]
一、UTeach的培养对象与培养项目[4]
UTeach项目的培养对象可以分为三类,分别为德克萨斯州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exas)的本科学生,已经持有学士学位、并希望获得中学数学、科学和计算机教学资格证的人员以及在职的中学数学、科学和计算机科学教师。UTeach项目所提供的证书如下:初中(4~8年级)数学,复合型科学(Composite Science)(可教授生物、化学、物理以及地质学中的任意学科) 以及生命科学 (只能够教授生物学科)教师资格证书;高中(9~12年级)数学、生命科学(可教授生物、化学、物理以及地质学中任意学科)、物理科学(仅限化学和物理学科)以及物理/数学(仅限数学或者物理学科)教师资格证书 ,共7类。因此,德克萨斯州大学的非数学、物理、生物以及化学专业的学生(如工程学等其他理工科专业,艺术类等文科专业的学生)既可以通过转换到数学、物理、生物以及化学专业学习,进而参与该项目;也可以保持原专业,通过修习相关的课程而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具体情况根据个人的计划而定。
UTeach项目所实施的具体的培养项目丰富多样,其中以本科生教师资格培养项目为主体,在此基础之上又进一步扩展,形成了理科教育优秀教师项目(Master of Arts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Program)、实习项目(UTeach Internships)、入门培训服务(UTeach Induction Services)以及UTeach外延活动(UTeach Outreach Initiatives)。
理科教育优秀教师项目主要开展暑期优秀教师培养活动,是为了培养下一代优秀教师而设计的项目。该项目的课程由大学教师以及具有丰富的中学教学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共同设计,所开设的课程着力于使参与者能够在中学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运用所学的高级知识。现已开设培养项目的学科主要有生物,物理、化学、地球/环境科学以及数学。每个暑期,UTeach 项目将根据申请者的需求开设一门新学科的培养项目。理科教育优秀教师项目通过四个学期的学习以及三个为期九周的暑期培训而完成,培训活动的形式有上课、讨论、参与大学研究小组以及实验等。除了暑期培训,参与者在四个学期的时间中要完成6个小时的在线学习任务。项目结束时,每位参与者需要完成一份能够体现出将自身习得的高级知识与中学数学和科学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报告。
实习是UTeach项目中必不可少的培养内容。UTeach为参与者提供独特的实习机会。每周,参与项目的学生为奥斯丁地区(Austin Area)进行教育服务的非营利性机构提供10~20个小时的服务工作。参与者可以从各种工作机会中选择,例如辅助教材的开发,直接参与家庭教育工作,在当地的博物馆提供引导服务,或者是参与辅导学生学业的课后学习项目等。实习项目使得UTeach的学生和奥斯丁社区的组织机构都能够从中受益。
入门培训服务是为UTeach项目的毕业生继续提供个性化支持的项目。该项目的实施目标是:第一,增加UTeach毕业生中继续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人数;第二,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质量;第三,推动新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具体而言,入门培训服务所提供的服务包含指导课堂设计,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及步骤,课堂中多样技术的运用,学习资料的发放与回收,如何利用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指导教学,咨询骨干教师以及申请专业发展机会等方面的内容。
UTeach外延活动是指那些参与在社区中推广数学和科学学习的项目。这些活动包含:UTeach小学课堂扩展活动,科学奥林匹克,奥斯丁独立学区与德克萨斯州大学的合作项目,社区参与以及夏令营活动。
二、UTeach项目的课程设置
吸引理科专业的学生进入教育行业的一个较大的障碍就是学生需要在理科专业学习之外额外修习1年(第五年)的课业。UTeach项目的设计所蕴含的理念就是通过个别化培养,集中的教学实习以及相关的理工科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能够加速进行。这一理念的实现得益于UTeach项目设计的一套具有独特内容和学习顺序的课程,这种课程使得学生通过120~126个小时的学习能够同时获得理工科专业文凭和中学教师资格证。
UTeach课程系列强调对教师应该具有的能力的全面培养,同时体现出专业领域的特点,此课程系列是专门为中学理科教师的培养而设计的,对学业的评估着眼于平时的学习情况。从第一学期开始,学生就需要参与多种实习,由骨干教师在中小学的实际教学环境中对其进行指导和监督,从而使得他们熟悉中小学学生的文化和情感发展。
UTeach项目所开设的课程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宣讲课程;教育类课程;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宣讲课程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对教师职业的兴趣,吸引他们投身理科教育事业,是为项目招生而设立的。对于希望参加UTeach项目的学生,最初他们将学习两门宣讲课程:第一步(Step 1)与第二步(Step 2)。这两门课程免费提供给参与的学生,教师为他们介绍优秀探究性课程案例,讲授相关教育学概念。
教育类的系列课程都采用整合性的方法将学习内容与教育学知识进行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以及科学和数学学科之间所蕴含的关系。课程由从事数学和科学教育研究的科研人员授课,由骨干教师进行辅导。
专业内容课程与教育学课程同时展开,为理科教师提供了尤为重要的知识内容,能够满足各州对理科教师不同的要求标准,每门课程都使得数学与科学之间的关联明了化。
学生在开始教学实习(每天4个小时,每周进行一次研讨)之前要完成40个小时的课堂观察以及现场教学设计的学习任务。教学实习推崇合作,反思以及共享的精神。通过使用标准的教师发展量规,学生们能够从专业的观察员,骨干教师以及指导教师那里得到大量的反馈信息。UTeach项目课程的具体描述如表1。[5]
三、UTeach的学业管理与评估
为了对参与UTeach项目的学生的学业进行及时有效地管理,UTeach项目为每位学生建立了电子文件夹,用以学生记录以及上传自己学习过程中各种形式的文件资料。完善电子文件夹是学生的学习任务,通过该文件夹,可以展示自身习得的教学技能以及对学科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如何完善并提交各自的文件夹内容,UTeach项目提供了专门的指导手册,供学生参考。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共需要完善两个电子文件夹,即初级文件夹与最终文件夹。与初级文件夹相比,后者的内容需要更有深度,质量更高且更专业。UTeach项目将聘请具有中学理科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评估人员,定期对学生在各自文件夹中提交的内容进行评估。学生的电子文件夹由七个部分构成,具体描述如表2。[6]
除了利用电子文件夹对参与项目的学生进行评估之外,UTeach项目还从平时的课程任务,测试成绩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评估。
四、UTeach项目实施的保障
UTeach项目的成功得益于一个完善的教育计划,一套协同合作的管理机制,一流的教学以及一系列校内校外的有力支持。其中,优质的培养教师以及广泛的社会支持是促进该项目发展的重要基础。
UTeach项目的师资力量雄厚,包含研究型和经验型的授课教师以及来自教学一线的指导教师。所有的课程由参与理科教学研究及教学实践的教师,具有丰富中学课堂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以及非终身制讲习教师进行授课,为参与项目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并监督其实习。该项目已经与当地学区的300名指导教师建立了合作关系,指导教师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对其进行现场指导。因此,各种类型的教师既保证了学员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教育理论知识,同时也为他们的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校外各界为UTeach项目提供的支持主要有教育资源以及培养资金两种形式。UTeach项目与奥斯丁独立学区中的许多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包含大学、中小学、博物馆、教育部门、自然科学中心、俱乐部和科研院所等。这些机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最为主要的是提供了大量的实习机会,每一学期都会有200名以上的学生进入奥斯丁地区几乎每一所中小学进行实践。当前,该地区为UTeach项目提供教育实习机会的机构已经达到了39个。UTeach项目还得到22个校外机构的捐助,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实施德克萨斯州大学以及政府教育部门所提供的资金中无法资助的项目,如创建新的培养项目、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提供教学硬件设施等。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资助实习项目,每一学期,UTeach项目将资助80~100个实习岗位,如果没有各界慷慨的资助,这无法实现。
五、启示
1.大学文理学院合力培养教师
UTeach项目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了大学文理学院在培养理科教师方面的作用。德克萨斯州大学的自然科学学院和教育学院的联手合作培养实现了教育理论知识与各理科专业知识的整合与相互渗透,使得UTeach项目在强化学生的学科教育的同时,也注重了普通教育理论的教育。学生在培养的过程中既获得了过硬的理科专业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教师资格能力,进而提高了教师教育的效率与质量。
2.吸收中小学教师为教师教育的师资力量
UTeach项目吸纳奥斯丁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作为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能够借助教育一线的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及其成长经历为参与项目的学生提供及时且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职业具有临床实践性的特点,教育实习是教师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在此过程中,中小学教师是教师培养方面有益的师资力量。他们熟悉教育实践环境,且具有教师成长切身的体验,因此,他们能够及时发现新教师的问题,能够为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最为直接的辅导与支持。
3.为新教师提供持续的支持
UTeach项目对教师的培养并不因学生的毕业而终止。该项目将在毕业生进入教师工作岗位之后仍为曾经参与过项目的学生提供各种帮助,以解决新教师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使其顺利地实现由学习向工作实践的过渡,并进一步引导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与此同时,UTeach项目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关教师教育与成长的优秀团体,参与者能够在其中自由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以及丰富的教育资源。在UTeach项目持续的支持之下,进入教师职业的毕业生中有80%的人员在任职五年之后仍继续工作在教师岗位上。
参考文献
[1]http:///wiki/National_Math_ and_Science_Initiative
[2][3]http:///uteach
[4]http://s.utexas.edu/About/Programs
篇11
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思维艺术,其整体有机思维是相当发达的,以致“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天生的自发的辩证论者。”[2] [1]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的思想家除了运用整体有机思维艺术外,更发展了形式逻辑思维艺术,形成为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这种思维艺术的特点,按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的解释:“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处理假说而不只是单纯的处理客体,”[3][1]从仅仅可能的真实性中“抓住各种可能的变换,并且只凭想象或演绎的事件去同化现实,”[4]③并引出必要的结论,从而构成假说——演绎推理程序。西方第一个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在几何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同时,揭开了这种思维艺术的序幕。英国著名希腊数学史家希思在总结泰勒斯在几何学上的发展的贡献时指出:“几何学开始成为建立在一般性命题之上的一门演绎科学。”[5][1]毕泰戈拉及其学派推进了这种思维艺术,而亚里士多德在制定形式逻辑这门学科的同时,制定了以形式、分析、演绎为特征的思维艺术。后来欧几里德又进一步把这种思维艺术贯彻和运用到几何学中,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思维艺术。
这种以形式逻辑为主要工具的思维艺术,对西方、特别是对西方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科学的发展基础之一,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的伟大成就。正由于这种思维艺术的强有力的影响,即使进入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奴婢;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也并末能从根本上否认理性和形式思维的作用,它主要是运用形式逻辑的艺术,从外在的权威,即教会所肯定和解释的圣经出发,演绎、推论出事实。这种思维艺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继续发挥着其特有的重要作用。
总之,西方思维传统中既有整体有机思维艺术,也有形式思维艺术,但后者长期以来占着主导地位,并对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特别是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等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当这种思维艺术发展成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时,就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以及提高人的认识能力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向更高一级的整体有机思维艺术,即辩证逻辑发展。即便这样,这种形式分析思维仍未丧失其价值。它在相当广泛的,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是必要的。以往古希腊和15、16世纪以来,西方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就是明证,因此今后还可以继续作出贡献。就西方来讲,当前更为需要的是运用辩证思维,因为无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已进入需要进行广泛综合的时代。正像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学会辩证地思维的自然科学家到现在还屈指可数,因此“不仅哲学,而且一切科学,现在都必须在自己的特殊领域内揭示这个不断的转变过程的运动规律。[6][1]只有运用唯物主义的辩证逻辑,才能做到这一点。
2.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
与西方传统思维艺术一样,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在人类思维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比较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特征,正确概括和科学评价我国传统思维艺术的长处和短处,探索它在现时代的转换趋向,使其更适应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实践,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是指自古代延续下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或思维定势。其基本特征,在于经验整合型的主体意向性。就基本模式及其方法而言,它是经验综合型的整体辩证思维;就基本程序和定势而言,则是意向性的直觉、意象思维和主体内向思维;两者的相结合,体现了我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面貌。中国传统思维的经验综合性同西方的理性分析思维相对立,它倾向于对感性经验作抽象的整体把握,而不是对经验事实作具体的概念析;它重视对感性经验的直接超越,却又同经验保持着直接联系;它主张在主客体的统一中把握整体系统及其动态平衡,却忽视了主客体的对立以及概念系统的逻辑性和形式化,因而缺乏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中国传统思维的意向性从“天人合一”的整体模式出发,导向自我反思而不是对象性认识。它突出了思维的主体因素,而不是对象因素;突出了主体的意向活动及其价值判断,而不是认识主体对客观实体的定向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有点像西方的现象学,但却没有现象学那样的意识“还原”和“悬搁”;它不仅承认对象客体和本质、本体是存在的,而且把自我和自然本体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整体系统。
经验综合的最终结果,把人和自然界(包括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因而表现为整体辩证思维。李约瑟认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到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7][1]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最显著优点在于辩证思维。这种辩证特性,主要包含两点:一是整体思维。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强调整体观点,认为世界(天地)是一个整体,人和物也都是一个整体,整体包含许多部分,各部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而构成一个整体,想了解各部分,必须了解整体。“天人合一”是这种整体思维的根本特点。人和自然界不是处在主客体的对立中,而是处在完全统一的整体结构中,两者可以互相转换,是一个双向调节的系统,即人依靠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亦有待于人的调整安排。这表现在思维艺术上,虽然有形上与形下、体和用之分,但形上不离开下,本体不离作用,浑然一体,不能区分。二是相反相成思维。它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研究问题,就要注意所研究的对象的两个方面。同时认为所有对立的两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老子的“反者道之动”,被看作是重要的思维原则。在以后的发展中,又提出了“无独必有对”、“物极必反”和“一”与“两”的命题。
显然,传统思维艺术并不都是保守、落后和消极的,它不仅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和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且对整个世界历史都具有价值和意义。除上述辩证思维对我国古代科学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外,经验整合型的整体思维同当代的系统论整体思维也有某种相似,它不仅在人体生命科学如中医学中具有生命力,而且对于其它综合性科学也有启发意义。再如直觉思维、意象思维不仅在伦理学、美学和艺术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同当代符号学有某种联系。它是科学思维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至于主体意向思维,对于确立认识的主体性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中国传统思维毕竟是前科学的直观性思维,而不是建立在近代工业社会及其科学基础上的科学思维。因此,必须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科学理论及其思维成果,彻底改变传统思维的模式。
首先,必须补上形式思维这一环节。正如在经济的发展上,我们不能跳过“商品经济”这一环节一样,在思维的发展上,我们也不能超越“形式思维”这一阶段。而且,历史的辩证法还在于,经济上的“商品化”与思维上的“形式化”,在西方几乎是同步产生的,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形式思维把人类思维从笼统的整体性推向细节性、定量化,体现出思维的精确性。黑格尔把思维的形式化过程称为“知性思维”或“理智”。辩证法一方面是对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知性有限性的否定。可以说,没有发达的知性思维过程,就不会产生作为对知性思维的扬弃的辩证法。现代的辩证思维之所以不是古代的直观的朴素的辩证法,原因就在于它是在知性思维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用思维发展的一般过程来对照我国传统思维艺术,不难发现它的要害之处在于缺乏知性思维的充分发展这一环节。它的优点是整体性、系统性、辩证性,但却是立足于直观性、类比性的基础上,因而只能是朴素的辩证思维。而“扬弃”这种朴素的辩证思维,只能是它的否定方面——知性思维。明朝徐光启意识到了中国思维艺术的这一弱点,认为西方科学的长处在于严密的逻辑体系,并把这一思维方式比喻为绣鸳鸯的“金针”,而中国人没有掌握住这一“金针”。因此,加强我们思维中的形式化、定量化、确定性和程序化、模式化的因素,是提高中华民族思维艺术水平,把朴素的辩证思维提高到科学的辩证思维的必经环节和阶段。
其次,必须注重科学技术知识。严复在比较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与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时,认为就思维对象或内容而言,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就在于以“古纸堆”为对象与以“自然界”为对象的区别。西方科学技术在明代以前并无超越中国人之处,后来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了,其原因是西方科学叫人面向自然界、宇宙,而中国人则皓首穷经。中国人普遍认为,科学技术无论多么高明总不过属于“艺”和“器”的部分,这部分本属学问的“粗迹”,懂得不算稀奇,不懂不为可耻;只有“真心诚意”的大道理,“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纶,才是最有价值的大学问。于是造成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畸形状态:科学研究、创造发明不被鼓励,它只能自生自灭,循环迭现;知识分子很少有人以全副精力致力于此,结果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始终是感性的,缺乏理论和逻辑,往往不能形成科学公理。尽管四大发明源于中国,但却没能引起科技变革,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关系、思维艺术的巨大变革。约克多·雨果说:“在欧洲,一有一种发现,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中国人要改革自己的思维传统,提高思维艺术水平,必须要从“古纸堆”中跳出来,改变轻视、打击和冷遇科学技术的恶习,要象西方人那样,面向自然界、宇宙、努力钻研和认真学习科学技术。
我们要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取西方思维的成果,以发展、改造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使之更为科学化、现代化。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在改造传统思维过程中还必须做出以下努力:
第一,要站在现代思维的水平上对思维传统进行反思。一方面,我们对思维艺术的调整改造,无需简单重复西方曾经走过的路。我们必须运用的观点,站在现代思维和现代实践的高度上,对西方已经走过的思维道路以及现在的思维趋向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站在现代实践和现代思维水平上,自主地展开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思维艺术的交流。在现代的信息条件下,人类思维正不断趋于同步化;但这种同步性、统一性是以多样性、差异性为基础的。我们要形成的是以哲学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的现代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具有世界意义的作用。
第二,要把思维艺术的变革与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活动方式的变革结合起来。思维艺术的变革决不是单项的,而是社会整个变革中的一项。现代思维的特点之一,便是它与行为、生活和活动的紧密结合,并具有较快的转化节奏和周期。马克思指出:“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8][1]思维艺术的变革本身,就是人们要求变革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的体现;思维艺术只有与活动方式结合起来,才展现出变革的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思维的形成,已有五、六千年的光辉历史。挖掘埋藏于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宝藏,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开放性的现代化思维,不仅需要同世界上其它民族的思维进行交流,也需要吸取传统思维中的精华。可以确信,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中,完全能挖掘出可供借鉴的珍品,并使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放异彩。
二、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及文化背景
1.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
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比较研究,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任何一种思维艺术,都是一定时代的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因而都具有某种合理性,同时也都具有某种局限性。从纵向来看,后起的思维艺术,并不能全盘否定、推翻先前的思维艺术,正如高级的社会运动的出现并不能否定低级的机械运动的作用一样。从横向来看,不同地域的思维艺术,在整个人类思维的发展中,都只是一个方面或一个侧面,不宜硬去比较孰优孰劣。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各种思维艺术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之间的结合和互补,开辟了人类科学思维的道路。因此,在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比较研究中,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思维艺术的特点、历史作用及发展趋势。
为了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有必要将中国与西欧两种学术思潮及思维艺术变迁的基本路线作个粗略的划分:
在中国,公元前2000-221年,即由殷周的巫史文化到春秋战国诸子文化的兴起,为中国学术思潮与思维艺术开源的第一阶段,这是由原始宗教到理性觉醒的时期;大约公元前206-公无1644年,即由两汉儒学经术的发展经魏晋隋唐时期儒、释、道的斗争,直至宋明思辨“儒学——理学”,为中国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是以带神学色彩的儒学与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从公元1644-1919年,即由清代古文与今文经学至对儒学的批判,是中国思维发展的第三阶段,这是西方近代民主思潮与科学技术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时期。
在西欧,从大约公元前3000-100年,即由古希腊英雄神话时代到古典希腊哲学、科学、艺术的启蒙兴盛,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一阶段,这是由原始宗教到理性的觉醒的时期;从大约公元前100-公元1000年,即由古希腊、罗马哲学与基督教的融合,到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形成,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是僧侣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神学的时期;从大约公元1100-1600年,即由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导致的文艺复兴到近代实验科学的诞生,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三阶段,这是理性复活和科学兴起的时期。
上述中西方学术思潮与思维艺术变迁的脉络基本上是相似或相同的。只是在中国,带宗教色彩的儒学——理学统治时期比西欧中世纪神学统治时期更长(约长800年)。不过,就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具体内容来看,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第一,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以人伦为中心,呈现出以天道与人道相结合的主客体互溶的致思倾向;而西方传统思维艺术崇尚自然,呈现出以自然为主要对象的致思倾向。
中国古代的灾难性气候,象梦魇一样压抑着一代又一代的先民们。人们无力战胜自然,于是在幻想中寄希望于人间的英雄。随着原始英雄的崇拜。中国传统思维中重视人伦、轻视自然的倾向也由此而萌发。这种轻自然、重伦常,反天道、重人道的社会思潮,在春秋时展为一种普遍的时代精神。在古代思维中,这种以人道、伦常为视觉焦点的特征,经过长期历史的积淀,以逻辑的格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一种致思倾向,成为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显著特点。愈到后来,这种思维艺术就愈成熟,愈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广义上说,思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它与中国人文文化是互为表里的;从狭义上说,由这种思维艺术所建构的哲学,是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是致意于做人的“明智之学”。
中国文化具有人文主义特点。但这种人文主义不同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注重社会的人格,而不是注重个体的人格。人们习惯于从关系中去体验一切,把人看成群体的分子、群体的角色,而不是单个的个体,得出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的自觉的互动个体的结论,并把仁爱、正义、宽容、和谐、义务、贡献之类纳入这种认识中,认为每个人都是所属关系的派生物,他的命运同群体息息相关。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练就的思维艺术,必然深深地打上此种文化的印记。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致思倾向,多侧重于向内探求,认为价值之源内在于一己之心,因此十分注重“修身”,即认识自身、完善自我,由此出发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伦理原则是第一位的,“善”与“不善”是一切社会行为和科学活动的准绳,“内圣外王”是修身、内省的最高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有“反求诸己”、“反求自识”、“反身而诚”的功夫。
但是这种内倾性,并不突出独立个体的地位,相反,群体是包括个体的;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其价值标准是伦常秩序。“崇善”的极境,一方面是内心、本心的完善;另一方面是外在行为(视、听、言、动)必须符于“礼”,即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礼”成了修身、内省的标准。这两者的关系是,伦常秩序(“礼”)不是由外面强加给个人的,而是个人通过修身、内省自然地推出来的,因而个人也就自觉地、诚心地服从它。人们既然以伦理道德为纲常,自然界、功利等等就都在视野之外了。思维的中心内容,便只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这是农业——宗法社会里思维艺术的典型特点。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内倾性,也不是完全排斥自然,除了少数唯物主义哲学家将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来研究,一般来说,主导方面是将自然包容于心,“万物皆备于我”,以人为天,天人合一,还原为心。西方人把自我意识与意识对象(自然界)的界线划得很清,因此他们有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中国人则基本上不在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界之间划出鸿沟,在传统的思维艺术中,这两个世界是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的。当然,在中国思维发展史上,也有将两者分离的。
中国传统的思维艺术,从反天道、重人道,发展到将客体自然(天道)化为主体人心(人道),使主客体互溶,这样,自然也就失去了感性的形式,而被人化为具有伦理本质的东西。这是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一个基本倾向。
在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由于受到自然的恩赐,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态度,却不象中国原始民众那样始终受到灾难性气候的威胁而产生对立情绪。因此,从古希腊开始,就形成了探索自然知识的学术传统。古希腊的文献记载和哲人们的著作残篇都说明自然界是这些思想家研究的对象。恩格斯说:“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9][1]古希腊文明衰落以后,其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思维传统却一直在西方延续下来。特别是进入近代以后,作为自然科学的哲学家比比皆是。到了现代、当代,这个特点更加突出。爱因斯坦说过,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几乎都是哲学家。爱因斯坦本人就是一个例子。这种情况在中国是极少有的。自孔子以降,到近现代以至当代,思想家兼自然科学家的廖若晨星。中国古代的人们当然也研究自然,但大都把自然与社会的政治伦理相联系、相附会,从现实的利益需要来看待自然。而西方的人们大都是为了纯粹的追求知识而探索自然的奥秘,把自然界视为比较独立的研究对象。显然,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与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视觉焦点是不一样的。中国近代以后在科学方面的长期落伍,固然与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有密切关系,但也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视觉焦点不在自然界这一重要原因。
崇尚自然,研究自然,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自然科学的发展又发反过来促进了思维艺术的发展。在古希腊,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自然现象的总联系还没有在细节方面得到证明,世界被看成是从某种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在思维艺术上,就表现为天然的纯朴的形式,表现为整体上的朴素的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到15世纪下半叶,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一直到18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力学和数学,各门自然科学正处在材料的搜集阶段。这种状况影响到思维艺术,就形成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维传统。18世纪下半叶以后,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阶段发展到整理材料、各学科互相综合和渗透的阶段,自然科学系统地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在这种背景下,“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的和循环中运动着。”[10][1]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艺术,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科学基础上产生的。
西方思维艺术中的崇尚自然,以自然为视觉焦点的致思倾向,是十分重要的特点,它不仅加速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科学与民主的传统。
第二,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特点;而西方思维艺术则具有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特点。
人类思维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一般说来,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源于原始的生产方式。原始人类的生产实践水平和科学认识水平都极低,原始人对自然未有精细的认识。在原始人类面前,自然界是一个神秘的、不可战胜的整体力量。同时,原始人分化主客体的水平非常有限。因而这一时期的思维就具有意会体悟的直觉性、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和朦胧猜测的模糊性。
这种特点,在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的思维艺术中都存在。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天然纯朴”的“天才直觉”的思维艺术,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在15世纪以后逐渐被一种追求局部性、精确性、实证性的思维艺术所代替。在中国,自然科学在古代取得辉煌成就之后,到近代却没有获得长足的进展,即没有象西方那样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科学的停滞不前,以及农业型自然经济的长期延续,“大一统”宗法社会的不断加强,使中国传统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相反却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有代表性的特点。
意会体悟的直觉性。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思维具有内倾性;而直觉性则与内倾性有密切的关系。内倾性强调向内寻找,如“反求诸己”、“反求自识”、“反身而诚”等,这种内省的方式往往不能用明确的言语表达,即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人们也就只能靠感觉、体验、意会、领悟来把握它,而毋需理性逻辑思维的成分,因而往往带有神秘色彩。直觉虽然直到现代仍然是人类多种思维艺术的一种,在认识世界中不可缺少,但如果片面加以夸大,把它作为认识的唯一源泉,否定推理思维和实践活动在认识的作用,这样就歪曲了直觉思维的本质,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在中国,自然科学没有发展成为近代形态,没有一个分门别类作精确研究的阶段。进入近代以后,也就一直保持了整体性思维特点。整体性思维对世界的把握是笼统的而不是精确的。整体性思维把世界看成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一个整体,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流转的过程。它注重自然和谐,习惯于融会贯通地把握事物,而不主张从局部、细节上把握事物。它把人同自然界结合为一体,主张人参与自然界;自然界渗透于人“心”,所谓“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现代思维虽然也强调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但它是在认识各个细节的基础上对整体的科学把握。而中国传统思维的整体观并没有经过对整体的剖析,其思维水平依然停留在早期朴素的认识阶段,因而有待向现代思维靠拢。
朦胧猜测的模糊性。以整体性为特点的中国传统思维往往固执于对事物的质的判断,而忽视对事物作量的分析;描述事物不求准确清晰而往往带有朦胧的猜测成份;其思维范畴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在方法上,则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而疏于推理、鄙薄形肖。这种思维艺术只能给人们提供关于事物的模糊整体图景,缺乏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由于历史的局限而存在着很多缺陷,但综观人类思维发展的全景,这种思维艺术是人们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也可以向更高水平发展。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在某些相应的场合有它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往往是其它思维艺术所不能代替的。在中国哲学史上,多数哲学家注重对事物的总体把握,注重事物的运动和联系,与这种思维艺术有着密切联系。
在中国,思维艺术的发展历程,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基本上是一以贯之地渐进发展;而西方思维艺术的发展历程却不一样,古希腊思维传统和西方近代思维传统有明显差别。近代以后,由于经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西方思维艺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古希腊时期形成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思维传统,在近代科学冲击下几乎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与近代自然科学相适应的,以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为特点的思维艺术。
以古代科学以经验为主不同,近代科学以理性为主,十分重视实验的或实证的方法和归纳的方法对科学发展的作用。这个方法的创始人是英国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在他看来,感觉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因此实验科学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本身就是实验的科学;任何可靠的真理都必须用大量事实作依据,然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材料,把单一的、个别的东西上升到一般,上升到理论。培根开创的重视观察和实验、重视例证和归纳的科学方法论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直到现代,它依然是西方思维艺术的主流。
近代以后,西方思维艺术除了突出实证性以外,由于受到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的影响,还形成了局部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特点。从15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末,是西方自然科学分门别类地搜集材料的阶段。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等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发展得最快、最成熟的是力学,它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后的第一门独立科学。所有这些学科,都是孤立地、静止地进行研究的,每个学科都只看到自己领域里的局部材料,而没有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运动着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功又使得机械力学规律被片面夸大并用来说明一切自然现象。自然科学发展的这种状况,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思维艺术。培根和洛克最先把这种孤立的、静止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研究方法带到哲学领域,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运用和发挥,积淀在人们的深层心理结构中,成为西方思维艺术中一个重要方面。
自然科学的分门别类和量化发展,也带来了思维艺术上的精确性特点。近代数学的巨大发展,正是由近代自然科学对精确性的要求所致。天文学、力学、生物学、化学等科学领域,都需要精确的计算。近代的力学家几乎都在数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同时,由于实证思潮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某一理论的建立,必须有精确的经验事实支持。这种对于精确性的追求,在西方思维艺术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直到今天,对于无论什么结论,西方人几乎都会问:有没有数字根据?统计是否精确?
西方思维艺术的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它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起过重大作用,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特点却难免暴露出局限性,如实证性和精确性原则在许多科学领域里(特别是在微观物质领域里)就得不到支持;对局部性的片面夸大,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形而上学,从而阻碍对世界全貌和事物间总体联系的把握。
第三,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疏于逻辑推理,忽视理论体系;而西方思维则强调逻辑推理,重视理论体系。
中国传统思维中意会体悟的直觉性、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和朦胧猜测的模糊性,蕴含着系统思想的萌芽。“大化流行”、“万物化生”,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这些都是对对象世界的比较正确的描述。中国传统思维虽然能系统地整体地思考对象,但却不注重逻辑推理。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思维对事物的把握,往往通过体验、意会和领悟,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而不注意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
诚然,在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发展进程中,逻辑思想曾有过一段辉煌历史,如先秦时期的辩者派和正名派,特别是辩者派中的墨辩逻辑,就曾兴盛一时。在先秦逻辑思想中,不仅有形式逻辑的内容,而且有较发达的辩证逻辑思想,同时还有数理逻辑和语言逻辑的萌芽。墨辩逻辑的“三物”(故、理、类)理论,可与西方的三段论和古印度的因明相媲美。但中国传统的逻辑思维,终究是不发达的、低水平的。其一,中国的逻辑思维不象西方那样有关于思维形式和论证方法的系统完整的理论。《墨辩》虽然是一部逻辑的著作,其中有非常丰富的逻辑思想,但在公理化形式方面是薄弱的,未形成完整的逻辑推理演绎系统和方法论体系。其二,中国传统的逻辑思维艺术,往往与伦理的规范和政治上的刑名法术思想紧密相连,并屈从于伦理和政治,这样就削弱了对逻辑思维艺术的探索。其三,先秦的逻辑理论,大都偏于对某些概念、命题的论争,如名实之争,关于“白马非马”、“离坚白”的争论等。同时,在说明一些逻辑观点和方法时,仍然采取“设象喻理”的办法,用生活故事和文艺形式等形象思维方式阐释甚至代替逻辑规则。其四,“设象喻理”的思维方法妨碍了逻辑向符号化、形式化发展。在中国先秦之后,逻辑思想基本陷于停顿,纯逻辑研究几乎没有了,更谈不上如西方那样发展到近现代逻辑,如概率逻辑、模态逻辑、模糊逻辑、语言逻辑等。
由于疏于逻辑推理,中国自先秦以来一直强调“实用精神”,而缺乏“理性精神”。这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加以分析说明。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十分重视“经世致用”,重现实,重人伦,强调理论必须维护伦理纲纪,必须有益于政治,认为探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眼前的实用。而西方学者往往并不注重学术理论与人们实际利益的直接关联,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希腊人“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 [11]西方很多学者都是为了纯粹的求知去探求客观世界的奥秘。这种学术传统使很多著名的理论体系得以诞生。而中国学术史上,这方面却是个弱点。从形式上看,中国传统思维不重视宏观、系统的理论表达方式,而是采用“设象喻理”、“微言大义”、“语录体”等表达方式。“语录”需作详细注释、发挥,“微言大义”之义蕴何处也不很明确。因此,中国有一门独特的学问,称之为经学,即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之学。形式是由内容所决定的,理论体系的贫乏导致表现形式上的这种状况。
西方的逻辑思维传统发端于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作为传统形式逻辑的奠基人,提出了完整的逻辑理论体系。现代形式逻辑的许多重要内容,在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有了基本面貌。由亚里士多德开创的逻辑学,在西方思维艺术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到近代以后,英国培根对逻辑学又作出了重大发展,他针对亚里士多德逻辑重演绎、轻归纳的特点,第一个系统地制定了经验的归纳法。他的归纳逻辑运用了“三表(本质和存在表、差异表、比较表)法”,并以此丰富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逻辑中的简单枚举归纳法。到19世纪,英国哲学家穆勒把“三表法”推广为契合法、差异法和共变法,同时还创立剩余法,发展了归纳逻辑。逻辑思维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在于是否达到公理化、形式化水平。在西方,早在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就曾试图建立形式的演绎逻辑,并在逻辑的符号化方面作了一些努力,成为数理逻辑的先驱。19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布尔创建了以他命名的逻辑代数系统,使逻辑形式化有了重要发展。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逻辑学家弗雷格第一次表述了具有现代化形式的数理逻辑命题演算体系,即构成了最早的命题逻辑的公理系统。到2O世纪30年代,现代逻辑又取得了几项辉煌的成就。
西方现代逻辑向公理化、形式化的迅速发展,充分说明了重视逻辑思维的传统在西方思维艺术中所占的主导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拿这种思维传统与中国思维传统相比较,就会看到,在中国,逻辑学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现代逻辑的所有成果,几乎全是从西方引进的。从中也可清楚地看出中国思维传统和西方思维传统的明显差别。
西方思维除强调逻辑思维外,还非常重视理论的体系化。西方人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以“求知”、“爱智”为目标,追求理性的享受,着重发展知识论。各种理论体系象一个个螺旋上升的圆圈,绵延在西方思想史的长河中。亚里士多德以博学著称,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著作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认识论和心理学等各个方面。他不仅把各个领域的知识汇合成一个庞大的体系,而且每一领域的知识也自成体系。在他之前,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是人们所熟知的。到中世纪,正统经院哲学系统化,形成了托马斯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再往后,近代西方则是理论体系层出不穷的时代。法国笛卡尔不仅建立了物理学和数学的体系,而且还论证了他的“形而上学”世界观体系,以及以几何学为标本的理性演绎方法体系。英国洛克在巨著《人类理智论》中建立了庞大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理论体系。德国人更不愧是构造理论体系的好手。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著名的先验论。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又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人们所熟知的。现代西方思想家也非常重视知识论理论体系,理论自然科学的发达和哲学派流派的蜂起说明了这一点。
2.西方思维艺术差异的文化背景
中西方思维传统的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其中经济文化背景尤为突出。任何一种类型的思维艺术,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由人们思想活动的逐步演变和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就是说,思维艺术的起源和演变是时代精神变迁的产物,其最深厚的基础固然如马克思所说是“尘世间的粗糙的物质生产”,而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等,则是这种精神同经济基础之间的不同层次的中间环节。分析中西方思维艺术差异的背景,我们既要从经济基础出发,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探究思维艺术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又要从思维艺术所依附的社会子系统着眼,透视社会文明状态对思维艺术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产生于这样的条件:第一,半封闭的大陆型社会地理环境。这种地理环境,与欧洲一些国家的开放性的海洋环境不同,其特点是交通阻隔,信息封闭。自然的隔离带来与外部社会的隔离。第二,既不同于游牧经济,也不同于工商业经济的农业型自然经济。这种农业经济使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包括思维)具有很强的农业社会特征。第三,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这种社会结构使人们注重血缘,膜拜祖先,推崇传统。另外,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对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正是在上述诸条件下形成了与西方思维艺术迥异的中国传统思维艺术。
在几千年的西方文明史上,思维艺术的发展进程呈现出多样化,即使在同一时期内,西方各民族、各国的思维艺术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大。我们分析西方思维艺术的产生条件,只能根据有比较代表性的社会环境对思维艺术的影响,论其大略。第一,西方文明就地域而言,主要是地中海沿岸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海上交通发达,从而大大促进了农业、工商业和航海业的发展。自然的开放带来向外部社会的开放。第二,在欧洲,从古希腊开始,就以工商经济为主。农业经济虽然存在,但对社会历史和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这种经济类型,特别是商业活动,以其纯粹的谋利性质和流动的生活方式,构成了足以摧毁家族社会的血亲温情和世系组织的强大冲击。第三,在整个欧洲没有形成象古代中国那样的统一的社会群体;而是小国林立,各个城邦国家可以结成同盟,但它们从来没有取消自己的国界而混为一体,整个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松散的个体的组合。相应地,整个欧洲世界观的核心就是个体性。对欧洲人来说,凡是不能支配自己和由人摆布的人都是奴隶。所以,不依附于他人才被当作人的最高品格提到首位。广而言之,西方民族,是以个体为本位。第四,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也是西方思维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所有这些,都是与中国历史相异的。正是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与中国传统不同的思维艺术。
三、中西方思维艺术发展的互补融汇趋势
1.中西方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条件
古代,居住在地球上各个不同地域的人们在思维艺术上有着奇妙的巧合:古代中国人和古代希腊人都产生过整体的、模糊的、直观的思维艺术,都把世界看成一个混沌的整体,把某种具体的物(或现象)看成世界的始基;都有朴素的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思想。在此之后,中西方思维艺术逐渐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人类进入到现代社会,思维艺术发展的轨迹似乎又开始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阶段,中西方思维艺术互相吸引,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形成了一种融汇合流、协同发展的趋势。
中西方思维艺术的融汇发展,是以现代科学革命和现代技术革命为背景的,是在当今世界开放与发展的形势下形成的。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电子传播媒介使空间距离的缩短,以及广泛的世界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中西方思维艺术的迅速接近和共同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换言之,现代科学技术及其成果为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沟通和共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中,世界性的广泛、频繁的文化交流,使中西方在发展自身文化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参照系,因而有可能更自觉地反省自身,博采对方之长,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如果说,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开放、文化交流是当代人类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外部条件的话,那么,思维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它对自身不断完善的要求,则是当代人类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内在机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和西方形成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艺术,分别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各执一端。在认识和把握世界过程中,这两种思维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长处,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在很多时候是不可取代的。但是,它们各自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如果不克服这些缺陷,思维就不能充分地、科学地把握外部世界,思维自身也就停止了发展。可是我们知道,正如人类的实践发展是不会停止一样,人类思维的发展也是不会停止的。思维具有至上性,至上性的本质是综合思维的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使人类思维在无限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接近绝对真理。这是一个思维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不同思维艺术的互相取长补短、融汇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而当代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则加速了这一进程。
2.西方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内容
中西方思维发展的互补融汇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人文与科学并重。中国思维传统重人文,以人道、伦常为视觉焦点;西方思维传统重科学,以自然规律为视觉焦点;这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两个侧面、缺一不可。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和科学互相渗透,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致不可分离。即:人文领域中不可避免地涉及自然因素和运用科学分析方法,科学领域中则摆脱不了情感因素和价值评判。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潮,是并驾齐驱的,同时也互相对话,互相吸收和互相补充,愈来愈显示出汇融的趋势。注重科学传统的西方哲学家和科学家,对社会与人的问题也愈益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如关心人类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研究人和人的价值,人的本质和自由等。在中国,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深刻反思强化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大胆的开放政策使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跨进国门,科学主义盛行起来。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一向重视人伦纲常,但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开始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在思考某种理论时,不仅要问:它的社会意义和伦理价值如何?而且还要问:它是不是科学的?它有没有严格精确的论据?
正如中国思维艺术中不能说完全没有科学主义传统一样,西方思维艺术中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人文主义传统。但是,欧洲的人文主义注重个体的人格,从个体去看社会,认为社会应以个体为单元和基础;而中国的人文主义注重社会的人格,把个体看作是社会和群体的分子,从关系中去体验一切。前者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最后把人归于自然性;后者强调人的社会本性,进而把自然也人化为具有伦理本质的东西。这两种人文主义,在当代也有融汇的趋势:西方人逐渐重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关系,而中国人则开始强调个体人格。
其二,模糊与精确并重。一般认为,模糊性是古代思维的特征,精确性是近代思维的特征。实际上,模糊性和精确性都是思维的固有特性,无论在古代、近代、现代思维中都是存在的。在古代,思维的模糊性是朴素的、粗浅的,抑或说是不得已的,当时的人们囿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智力水平,不可能对世界总画面的细节作出精确的说明,因而把世界看成是混沌的整体。不仅思维的对象是模糊的,思维本身也是模糊的。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想精确而不成的时代。现代思维的模糊性则不同,它建立在对外部世界的精确的基础上,同时客观地反映了外部世界发展的某些模糊过程和环节。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为精确而模糊的时代。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模糊性特征,是思维本性的一种表现,它经过长期的延续而得到丰富和发展。但它不象西方思维艺术那样在近代受到过精确的扬弃,因而直到今天,中国思维艺术中的模糊性仍带有古代朴素的色彩。
人类思维的本性要求精确地准确地把握外部世界,以便于在实践中改造外部世界。人类世世代代都在追求精确性,试图使认识尽可能真实地接近客观事物本身。没有精确性也就没有科学的认识,因此精确性是现代思维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另一方面,在客观世界中真实地存在许多模糊性,如在程度、真值、关系等方面,很多时候不可能有精确的结论。这种模糊性表现了事物两极对立的不充分性,或差异的中介过渡性。反映在思维中,就必然会产生思维的模糊性。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就是现代模糊思维的两种形式。传统数学竭力追求精确性,排除模糊性,结果遇到很多不可解决的难题。2 O世纪60年代模糊数学诞生,使数学获得重大发展。模糊数学精确地描述了事物本身的模糊性,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手段,而这一点是传统的精确数学所做不到的。模糊逻辑是对传统逻辑的扬弃,它也为我们提供了现代思维手段。传统逻辑是二值逻辑,它的基本规律是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它要求对任何命题都作非真即假的判断,不考虑第三值或更多值。而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问题的界限是不清晰的甚至是很模糊的,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也存在着多值的模糊的判断。因此模糊逻辑便应运而生。
总之,西方人有精确思维的传统,同时又创立了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开创了现代模糊思维的新阶段;中国人擅长于模糊思维,同时又刻意吸收消化西方人的精确思维艺术。这说明,模糊性和精确性作为人类思维的两种特性,在现代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互相靠拢。
其三,归纳与演绎并重。在西方哲学史上,归纳的传统和演绎的传统都是存在的。近代欧洲发生的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其焦点之一就是思维方法的问题。以培根、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把归纳法作为根本方法,反对演绎法;而以笛卡尔、莱布尼茨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则把演绎法作为根本方法,认为归纳法得出的知识是偶然的,不具有普遍必然性。尖锐对立的两派哲学家由于各自方法的片面性而陷入窘境。但即使在当时,归纳法与演绎法也有互相接近、互相吸收的倾向。洛克把理性演绎隶属于经验归纳之下,对演绎法作出了经验主义的解释。莱布尼茨多少看出演绎法的一些局限性,因而抛弃了“理性直观”的绝对性,容纳了经验归纳法的某些内容。这段历史事实证明,归纳和演绎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不可相互替代,也不可彼此分离。归纳法的缺陷在于,从个别的单称陈述推出一般的全称陈述并无逻辑必然性。演绎法的缺陷在于,它得出的结论的普遍性程度总是超不过演绎前的普遍性程度,而且演绎的前提从何而来是演绎法本身无法证明的。因此归纳法和演绎法必须互相补充,同时并重,才能获得科学的认识。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是重演绎轻归纳的。中国哲学史上的“天”、“道”、“气”、“神”、“有无”、“道器”、“阴阳”、“和同”、“动静”、“常变”、“体用”、“本未”、“一两”、“理气”、“心物”、“所能”、“知行”等,都是进行理性演绎的概念范畴。当然,中国传统演绎法与西方有所不同,意会、领悟的成分比较多,不象西方那样重逻辑、形式和公理。因此,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在归纳和演绎问题上有两点不足:一是轻归纳法的作用;二是在演绎方面缺乏形式化公理化系统。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在思维领域中,片面地偏重归纳或演绎都违背思维规律,现代思维发展的趋势必然是使两者共同深化和互相融汇。
其四,横向和纵向并重。思维本身具有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从时间跨度来说,它的视野向过去和未来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宇宙和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思维的对象,这是思维的纵向性;从空间跨度来说,它的视野遍布宇宙,宏观和微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每个领域,都可能成为思维客体,这是思维的横向性。
对于任何思维对象,纵向把握和横向把握都是不可缺少的。事物有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前因后果,人们必须从过程中即从时间跨度上把握它;一事物与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各种参照系列,人们又必须从横向对比中即从空间跨度上把握它。纵向思维把思维者提升到历史的高度,能鸟瞰事物运动的全过程,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历史性特点;横向思维则使思维者具有宽阔的视野,能洞察事物之间的异同,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历史性特点;横向思维则使思维者具有宽阔的视野,能洞察事物之间的异同,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共时性差异。
在西方,社会开放和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传统,因此很少有思维的地域性屏障。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西方人思维的横向性特征比较明显。在中国,由于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和长期闭关锁国的社会环境,人们的思维视野局限在本土之内,因此偏向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现代思维正将两者结合,成为综合的、全面的、科学的思维。
其五,直觉与逻辑并重。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艺术。直觉思维是人通过知觉对事物进行瞬时的、直接的选择和判断,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联系和关系。逻辑思维则是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及各种逻辑思维方法,在理论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性质、联系和关系。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都是人类思维艺术的必要环节。就直觉而言,有古代直觉和现代直觉之分。古代直觉是一种朴素的、原始的直觉,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而现代直觉则建立在敏锐的知觉能力、明确的思维定势和丰富的经验知识基础之上,现代心理学的成果也说明了直觉的科学性。
在现代思维艺术的发展中,直觉与逻辑的作用彼此不可代替,又具有互相补充的趋势。直觉思维可以在瞬间“恍然大悟”而体验到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高效率地解决问题,它的缺陷是偶然性太强,效果难以保证。逻辑思维可以对事物进行严格科学的推理,能有把握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结论可靠,其缺陷是中间环节太多,不可能得到瞬时效果。直觉思维的长处正好是逻辑思维的短处,直觉思维的短处正好是逻辑思维的长处,两者结合起来,则成为比较完整的思维。
在现代思维中,直觉和逻辑互相渗透、互相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使直觉思维有了更多的直观形式和渠道,更为完善化。在很多情况下,由于逻辑推理过程高度简化、形式化、自动化,经过反复练习,人们凭直觉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直觉思维进一步完善,不再具有神秘的色彩,它的规律也逐渐被人们所揭示,并被人们作为一种逻辑方法运用到科学发现和生产实践中去。
其六,形式化趋势。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形式化是晚期出现的成果,它是现代思维艺术的重要标准。所谓形式化,就是用人工语言(表意符号)代替自然语言,描述事物的结构及其规律,并暂时撇开符号代表的意义而仅着眼于形式,把对事物的研究转换为对符号的研究。形式化是思维艺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形式化必须有几个基本前提:首先,人们对于思维规律有比较透彻的把握,能用简洁的符号表达它的复杂的本质联系;其次,有高度完善的公理系统,使形式化及形式系统有运演的逻辑基础;再次,有严整的演绎理论体系,以适应推理方法与符号公式之间的转换,最后,有高水平的语言学研究成果。
思维的形式化过程,是思维的抽象、概括、一般化的过程,也是思维的分解和深化的过程。现代科学要求语言无歧义地表达概念,用最简明的方式表达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形式化则满足了这一要求,它用符号准确无误地表达某个概念,用符号化的公理系统清晰地揭示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越过了自然语言的障碍,使思维更加精确化、客观化。现代形式化思维的一个重大成果是数理逻辑的诞生,它为人类思维艺术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形式化思维艺术由于舍弃了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而只着眼于形式,又由于它概括了思维的一般形式,因此能被全世界所接受,从而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形式化思维艺术在科学理论的研究甚至科学理论的发现中有重大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现代思维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形式化思维还有力地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思维元素用符号表示,思维过程用形式化的公理系统代替,这样便能输入电子计算机,使电子计算机成为能够“思维”的智能机。人工智能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思维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人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自觉地改造和完善自身的思维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思维的社会机制和生理、心理机制被日益清晰地揭示出来,以至于能通过脑电图破译思维语言,能通过射线摄影透视人脑思维的活动过程。人类思维艺术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夜。我们相信,思维艺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必然会展现出新的前景
转贴于 注 释:
[1]《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57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9页。
[3][4]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2页。
[5] 《希腊数学史》第1卷,牛津1921年版,第129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页。
[7]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337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31页。
篇12
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思维艺术,其整体有机思维是相当发达的,以致“古希腊的哲学家都是天生的自发的辩证论者。”[2][1]但是更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腊的思想家除了运用整体有机思维艺术外,更发展了形式逻辑思维艺术,形成为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这种思维艺术的特点,按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的解释:“主要特征是它们有能力处理假说而不只是单纯的处理客体,”[3][1]从仅仅可能的真实性中“抓住各种可能的变换,并且只凭想象或演绎的事件去同化现实,”[4]③并引出必要的结论,从而构成假说——演绎推理程序。西方第一个哲学家,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在几何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同时,揭开了这种思维艺术的序幕。英国著名希腊数学史家希思在总结泰勒斯在几何学上的发展的贡献时指出:“几何学开始成为建立在一般性命题之上的一门演绎科学。”[5][1]毕泰戈拉及其学派推进了这种思维艺术,而亚里士多德在制定形式逻辑这门学科的同时,制定了以形式、分析、演绎为特征的思维艺术。后来欧几里德又进一步把这种思维艺术贯彻和运用到几何学中,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这种思维艺术。
这种以形式逻辑为主要工具的思维艺术,对西方、特别是对西方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科学的发展基础之一,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的伟大成就。正由于这种思维艺术的强有力的影响,即使进入中世纪哲学成为神学的奴婢;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也并末能从根本上否认理性和形式思维的作用,它主要是运用形式逻辑的艺术,从外在的权威,即教会所肯定和解释的圣经出发,演绎、推论出事实。这种思维艺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继续发挥着其特有的重要作用。
总之,西方思维传统中既有整体有机思维艺术,也有形式思维艺术,但后者长期以来占着主导地位,并对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实践,特别是对数学和自然科学等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当这种思维艺术发展成为一种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时,就成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以及提高人的认识能力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向更高一级的整体有机思维艺术,即辩证逻辑发展。即便这样,这种形式分析思维仍未丧失其价值。它在相当广泛的,各依对象的性质而大小不同的领域中是正当的,甚至是必要的。以往古希腊和15、16世纪以来,西方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中取得的辉煌成绩就是明证,因此今后还可以继续作出贡献。就西方来讲,当前更为需要的是运用辩证思维,因为无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都已进入需要进行广泛综合的时代。正像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学会辩证地思维的自然科学家到现在还屈指可数,因此“不仅哲学,而且一切科学,现在都必须在自己的特殊领域内揭示这个不断的转变过程的运动规律。[6][1]只有运用唯物主义的辩证逻辑,才能做到这一点。
2.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
与西方传统思维艺术一样,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在人类思维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比较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特征,正确概括和科学评价我国传统思维艺术的长处和短处,探索它在现时代的转换趋向,使其更适应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实践,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是指自古代延续下来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或思维定势。其基本特征,在于经验整合型的主体意向性。就基本模式及其方法而言,它是经验综合型的整体辩证思维;就基本程序和定势而言,则是意向性的直觉、意象思维和主体内向思维;两者的相结合,体现了我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基本面貌。中国传统思维的经验综合性同西方的理性分析思维相对立,它倾向于对感性经验作抽象的整体把握,而不是对经验事实作具体的概念析;它重视对感性经验的直接超越,却又同经验保持着直接联系;它主张在主客体的统一中把握整体系统及其动态平衡,却忽视了主客体的对立以及概念系统的逻辑性和形式化,因而缺乏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中国传统思维的意向性从“天人合一”的整体模式出发,导向自我反思而不是对象性认识。它突出了思维的主体因素,而不是对象因素;突出了主体的意向活动及其价值判断,而不是认识主体对客观实体的定向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似乎有点像西方的现象学,但却没有现象学那样的意识“还原”和“悬搁”;它不仅承认对象客体和本质、本体是存在的,而且把自我和自然本体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整体系统。
经验综合的最终结果,把人和自然界(包括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因而表现为整体辩证思维。李约瑟认为:“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到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7][1]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最显著优点在于辩证思维。这种辩证特性,主要包含两点:一是整体思维。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强调整体观点,认为世界(天地)是一个整体,人和物也都是一个整体,整体包含许多部分,各部分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因而构成一个整体,想了解各部分,必须了解整体。“天人合一”是这种整体思维的根本特点。人和自然界不是处在主客体的对立中,而是处在完全统一的整体结构中,两者可以互相转换,是一个双向调节的系统,即人依靠自然界而生存,自然界亦有待于人的调整安排。这表现在思维艺术上,虽然有形上与形下、体和用之分,但形上不离开下,本体不离作用,浑然一体,不能区分。二是相反相成思维。它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研究问题,就要注意所研究的对象的两个方面。同时认为所有对立的两方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包含的。老子的“反者道之动”,被看作是重要的思维原则。在以后的发展中,又提出了“无独必有对”、“物极必反”和“一”与“两”的命题。
显然,传统思维艺术并不都是保守、落后和消极的,它不仅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和风格,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且对整个世界历史都具有价值和意义。除上述辩证思维对我国古代科学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外,经验整合型的整体思维同当代的系统论整体思维也有某种相似,它不仅在人体生命科学如中医学中具有生命力,而且对于其它综合性科学也有启发意义。再如直觉思维、意象思维不仅在伦理学、美学和艺术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且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并且同当代符号学有某种联系。它是科学思维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至于主体意向思维,对于确立认识的主体性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中国传统思维毕竟是前科学的直观性思维,而不是建立在近代工业社会及其科学基础上的科学思维。因此,必须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科学理论及其思维成果,彻底改变传统思维的模式。
首先,必须补上形式思维这一环节。正如在经济的发展上,我们不能跳过“商品经济”这一环节一样,在思维的发展上,我们也不能超越“形式思维”这一阶段。而且,历史的辩证法还在于,经济上的“商品化”与思维上的“形式化”,在西方几乎是同步产生的,两者之间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
形式思维把人类思维从笼统的整体性推向细节性、定量化,体现出思维的精确性。黑格尔把思维的形式化过程称为“知性思维”或“理智”。辩证法一方面是对客观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对知性有限性的否定。可以说,没有发达的知性思维过程,就不会产生作为对知性思维的扬弃的辩证法。现代的辩证思维之所以不是古代的直观的朴素的辩证法,原因就在于它是在知性思维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
用思维发展的一般过程来对照我国传统思维艺术,不难发现它的要害之处在于缺乏知性思维的充分发展这一环节。它的优点是整体性、系统性、辩证性,但却是立足于直观性、类比性的基础上,因而只能是朴素的辩证思维。而“扬弃”这种朴素的辩证思维,只能是它的否定方面——知性思维。明朝徐光启意识到了中国思维艺术的这一弱点,认为西方科学的长处在于严密的逻辑体系,并把这一思维方式比喻为绣鸳鸯的“金针”,而中国人没有掌握住这一“金针”。因此,加强我们思维中的形式化、定量化、确定性和程序化、模式化的因素,是提高中华民族思维艺术水平,把朴素的辩证思维提高到科学的辩证思维的必经环节和阶段。
其次,必须注重科学技术知识。严复在比较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与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时,认为就思维对象或内容而言,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就在于以“古纸堆”为对象与以“自然界”为对象的区别。西方科学技术在明代以前并无超越中国人之处,后来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了,其原因是西方科学叫人面向自然界、宇宙,而中国人则皓首穷经。中国人普遍认为,科学技术无论多么高明总不过属于“艺”和“器”的部分,这部分本属学问的“粗迹”,懂得不算稀奇,不懂不为可耻;只有“真心诚意”的大道理,“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纶,才是最有价值的大学问。于是造成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畸形状态:科学研究、创造发明不被鼓励,它只能自生自灭,循环迭现;知识分子很少有人以全副精力致力于此,结果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始终是感性的,缺乏理论和逻辑,往往不能形成科学公理。尽管四大发明源于中国,但却没能引起科技变革,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关系、思维艺术的巨大变革。约克多?雨果说:“在欧洲,一有一种发现,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中国人要改革自己的思维传统,提高思维艺术水平,必须要从“古纸堆”中跳出来,改变轻视、打击和冷遇科学技术的恶习,要象西方人那样,面向自然界、宇宙、努力钻研和认真学习科学技术。
我们要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取西方思维的成果,以发展、改造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使之更为科学化、现代化。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在改造传统思维过程中还必须做出以下努力:
第一,要站在现代思维的水平上对思维传统进行反思。一方面,我们对思维艺术的调整改造,无需简单重复西方曾经走过的路。我们必须运用的观点,站在现代思维和现代实践的高度上,对西方已经走过的思维道路以及现在的思维趋向进行分析。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站在现代实践和现代思维水平上,自主地展开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思维艺术的交流。在现代的信息条件下,人类思维正不断趋于同步化;但这种同步性、统一性是以多样性、差异性为基础的。我们要形成的是以哲学为基础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的现代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具有世界意义的作用。
第二,要把思维艺术的变革与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活动方式的变革结合起来。思维艺术的变革决不是单项的,而是社会整个变革中的一项。现代思维的特点之一,便是它与行为、生活和活动的紧密结合,并具有较快的转化节奏和周期。马克思指出:“甚至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定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8][1]思维艺术的变革本身,就是人们要求变革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的体现;思维艺术只有与活动方式结合起来,才展现出变革的意义。
中华民族传统思维的形成,已有五、六千年的光辉历史。挖掘埋藏于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宝藏,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开放性的现代化思维,不仅需要同世界上其它民族的思维进行交流,也需要吸取传统思维中的精华。可以确信,从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中,完全能挖掘出可供借鉴的珍品,并使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放异彩。
二、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及文化背景
1.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
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比较研究,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任何一种思维艺术,都是一定时代的一定生产方式的产物,因而都具有某种合理性,同时也都具有某种局限性。从纵向来看,后起的思维艺术,并不能全盘否定、先前的思维艺术,正如高级的社会运动的出现并不能否定低级的机械运动的作用一样。从横向来看,不同地域的思维艺术,在整个人类思维的发展中,都只是一个方面或一个侧面,不宜硬去比较孰优孰劣。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各种思维艺术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之间的结合和互补,开辟了人类科学思维的道路。因此,在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比较研究中,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各种思维艺术的特点、历史作用及发展趋势。
为了从总体上了解和把握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差异,有必要将中国与西欧两种学术思潮及思维艺术变迁的基本路线作个粗略的划分:
在中国,公元前2000-221年,即由殷周的巫史文化到春秋战国诸子文化的兴起,为中国学术思潮与思维艺术开源的第一阶段,这是由原始宗教到理性觉醒的时期;大约公元前206-公无1644年,即由两汉儒学经术的发展经魏晋隋唐时期儒、释、道的斗争,直至宋明思辨“儒学——理学”,为中国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是以带神学色彩的儒学与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从公元1644-1919年,即由清代古文与今文经学至对儒学的批判,是中国思维发展的第三阶段,这是西方近代民主思潮与科学技术开始在中国传播的时期。
在西欧,从大约公元前3000-100年,即由古希腊英雄神话时代到古典希腊哲学、科学、艺术的启蒙兴盛,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一阶段,这是由原始宗教到理性的觉醒的时期;从大约公元前100-公元1000年,即由古希腊、罗马哲学与基督教的融合,到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形成,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这是僧侣主义占统治地位的神学的时期;从大约公元1100-1600年,即由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导致的文艺复兴到近代实验科学的诞生,为西方思维发展的第三阶段,这是理性复活和科学兴起的时期。
上述中西方学术思潮与思维艺术变迁的脉络基本上是相似或相同的。只是在中国,带宗教色彩的儒学——理学统治时期比西欧中世纪神学统治时期更长(约长800年)。不过,就中西方思维艺术的具体内容来看,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第一,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以人伦为中心,呈现出以天道与人道相结合的主客体互溶的致思倾向;而西方传统思维艺术崇尚自然,呈现出以自然为主要对象的致思倾向。
中国古代的灾难性气候,象梦魇一样压抑着一代又一代的先民们。人们无力战胜自然,于是在幻想中寄希望于人间的英雄。随着原始英雄的崇拜。中国传统思维中重视人伦、轻视自然的倾向也由此而萌发。这种轻自然、重伦常,反天道、重人道的社会思潮,在春秋时展为一种普遍的时代精神。在古代思维中,这种以人道、伦常为视觉焦点的特征,经过长期历史的积淀,以逻辑的格的形式固定下来,作为一种致思倾向,成为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显著特点。愈到后来,这种思维艺术就愈成熟,愈具有丰富的内涵。从广义上说,思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它与中国人文文化是互为表里的;从狭义上说,由这种思维艺术所建构的哲学,是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是致意于做人的“明智之学”。
中国文化具有人文主义特点。但这种人文主义不同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注重社会的人格,而不是注重个体的人格。人们习惯于从关系中去体验一切,把人看成群体的分子、群体的角色,而不是单个的个体,得出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的自觉的互动个体的结论,并把仁爱、正义、宽容、和谐、义务、贡献之类纳入这种认识中,认为每个人都是所属关系的派生物,他的命运同群体息息相关。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练就的思维艺术,必然深深地打上此种文化的印记。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致思倾向,多侧重于向内探求,认为价值之源内在于一己之心,因此十分注重“修身”,即认识自身、完善自我,由此出发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伦理原则是第一位的,“善”与“不善”是一切社会行为和科学活动的准绳,“内圣外王”是修身、内省的最高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有“反求诸己”、“反求自识”、“反身而诚”的功夫。
但是这种内倾性,并不突出独立个体的地位,相反,群体是包括个体的;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其价值标准是伦常秩序。“崇善”的极境,一方面是内心、本心的完善;另一方面是外在行为(视、听、言、动)必须符于“礼”,即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礼”成了修身、内省的标准。这两者的关系是,伦常秩序(“礼”)不是由外面强加给个人的,而是个人通过修身、内省自然地推出来的,因而个人也就自觉地、诚心地服从它。人们既然以伦理道德为纲常,自然界、功利等等就都在视野之外了。思维的中心内容,便只是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这是农业——宗法社会里思维艺术的典型特点。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内倾性,也不是完全排斥自然,除了少数唯物主义哲学家将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来研究,一般来说,主导方面是将自然包容于心,“万物皆备于我”,以人为天,天人合一,还原为心。西方人把自我意识与意识对象(自然界)的界线划得很清,因此他们有系统的本体论、认识论。中国人则基本上不在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界之间划出鸿沟,在传统的思维艺术中,这两个世界是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结合的。当然,在中国思维发展史上,也有将两者分离的。
中国传统的思维艺术,从反天道、重人道,发展到将客体自然(天道)化为主体人心(人道),使主客体互溶,这样,自然也就失去了感性的形式,而被人化为具有伦理本质的东西。这是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一个基本倾向。
在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由于受到自然的恩赐,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态度,却不象中国原始民众那样始终受到灾难性气候的威胁而产生对立情绪。因此,从古希腊开始,就形成了探索自然知识的学术传统。古希腊的文献记载和哲人们的著作残篇都说明自然界是这些思想家研究的对象。恩格斯说:“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同时也是自然科学家。”[9][1]古希腊文明衰落以后,其崇尚自然,以自然为研究对象的思维传统却一直在西方延续下来。特别是进入近代以后,作为自然科学的哲学家比比皆是。到了现代、当代,这个特点更加突出。爱因斯坦说过,现代著名的物理学家,几乎都是哲学家。爱因斯坦本人就是一个例子。这种情况在中国是极少有的。自孔子以降,到近现代以至当代,思想家兼自然科学家的廖若晨星。中国古代的人们当然也研究自然,但大都把自然与社会的政治伦理相联系、相附会,从现实的利益需要来看待自然。而西方的人们大都是为了纯粹的追求知识而探索自然的奥秘,把自然界视为比较独立的研究对象。显然,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与西方传统思维艺术的视觉焦点是不一样的。中国近代以后在科学方面的长期落伍,固然与中国长期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有密切关系,但也不能忽视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视觉焦点不在自然界这一重要原因。
崇尚自然,研究自然,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而自然科学的发展又发反过来促进了思维艺术的发展。在古希腊,自然界还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自然现象的总联系还没有在细节方面得到证明,世界被看成是从某种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在思维艺术上,就表现为天然的纯朴的形式,表现为整体上的朴素的辩证法与唯物主义。到15世纪下半叶,近代自然科学诞生,一直到18世纪中叶,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力学和数学,各门自然科学正处在材料的搜集阶段。这种状况影响到思维艺术,就形成机械的、形而上学的思维传统。18世纪下半叶以后,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由搜集材料阶段发展到整理材料、各学科互相综合和渗透的阶段,自然科学系统地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在这种背景下,“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的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的和循环中运动着。”[10][1]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艺术,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科学基础上产生的。
西方思维艺术中的崇尚自然,以自然为视觉焦点的致思倾向,是十分重要的特点,它不仅加速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科学与民主的传统。
第二,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具有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特点;而西方思维艺术则具有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特点。
人类思维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一般说来,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源于原始的生产方式。原始人类的生产实践水平和科学认识水平都极低,原始人对自然未有精细的认识。在原始人类面前,自然界是一个神秘的、不可战胜的整体力量。同时,原始人分化主客体的水平非常有限。因而这一时期的思维就具有意会体悟的直觉性、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和朦胧猜测的模糊性。
这种特点,在古代中国和古代西方的思维艺术中都存在。西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天然纯朴”的“天才直觉”的思维艺术,随着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在15世纪以后逐渐被一种追求局部性、精确性、实证性的思维艺术所代替。在中国,自然科学在古代取得辉煌成就之后,到近代却没有获得长足的进展,即没有象西方那样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自然科学的停滞不前,以及农业型自然经济的长期延续,“大一统”宗法社会的不断加强,使中国传统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相反却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有代表性的特点。
意会体悟的直觉性。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思维具有内倾性;而直觉性则与内倾性有密切的关系。内倾性强调向内寻找,如“反求诸己”、“反求自识”、“反身而诚”等,这种内省的方式往往不能用明确的言语表达,即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人们也就只能靠感觉、体验、意会、领悟来把握它,而毋需理性逻辑思维的成分,因而往往带有神秘色彩。直觉虽然直到现代仍然是人类多种思维艺术的一种,在认识世界中不可缺少,但如果片面加以夸大,把它作为认识的唯一源泉,否定推理思维和实践活动在认识的作用,这样就歪曲了直觉思维的本质,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主观唯心主义。
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在中国,自然科学没有发展成为近代形态,没有一个分门别类作精确研究的阶段。进入近代以后,也就一直保持了整体性思维特点。整体性思维对世界的把握是笼统的而不是精确的。整体性思维把世界看成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一个整体,一个不断变化、不断流转的过程。它注重自然和谐,习惯于融会贯通地把握事物,而不主张从局部、细节上把握事物。它把人同自然界结合为一体,主张人参与自然界;自然界渗透于人“心”,所谓“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现代思维虽然也强调整体性、综合性、系统性,但它是在认识各个细节的基础上对整体的科学把握。而中国传统思维的整体观并没有经过对整体的剖析,其思维水平依然停留在早期朴素的认识阶段,因而有待向现代思维靠拢。
朦胧猜测的模糊性。以整体性为特点的中国传统思维往往固执于对事物的质的判断,而忽视对事物作量的分析;描述事物不求准确清晰而往往带有朦胧的猜测成份;其思维范畴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在方法上,则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而疏于推理、鄙薄形肖。这种思维艺术只能给人们提供关于事物的模糊整体图景,缺乏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由于历史的局限而存在着很多缺陷,但综观人类思维发展的全景,这种思维艺术是人们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手段,它也可以向更高水平发展。思维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在某些相应的场合有它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往往是其它思维艺术所不能代替的。在中国哲学史上,多数哲学家注重对事物的总体把握,注重事物的运动和联系,与这种思维艺术有着密切联系。
在中国,思维艺术的发展历程,没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基本上是一以贯之地渐进发展;而西方思维艺术的发展历程却不一样,古希腊思维传统和西方近代思维传统有明显差别。近代以后,由于经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西方思维艺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古希腊时期形成的直觉性、整体性和模糊性思维传统,在近代科学冲击下几乎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与近代自然科学相适应的,以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为特点的思维艺术。
以古代科学以经验为主不同,近代科学以理性为主,十分重视实验的或实证的方法和归纳的方法对科学发展的作用。这个方法的创始人是英国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培根。在他看来,感觉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因此实验科学具有重要意义,科学本身就是实验的科学;任何可靠的真理都必须用大量事实作依据,然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材料,把单一的、个别的东西上升到一般,上升到理论。培根开创的重视观察和实验、重视例证和归纳的科学方法论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直到现代,它依然是西方思维艺术的主流。
近代以后,西方思维艺术除了突出实证性以外,由于受到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的影响,还形成了局部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特点。从15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末,是西方自然科学分门别类地搜集材料的阶段。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等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发展得最快、最成熟的是力学,它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后的第一门独立科学。所有这些学科,都是孤立地、静止地进行研究的,每个学科都只看到自己领域里的局部材料,而没有把自然界的事物看作是运动着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功又使得机械力学规律被片面夸大并用来说明一切自然现象。自然科学发展的这种状况,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思维艺术。培根和洛克最先把这种孤立的、静止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研究方法带到哲学领域,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运用和发挥,积淀在人们的深层心理结构中,成为西方思维艺术中一个重要方面。
自然科学的分门别类和量化发展,也带来了思维艺术上的精确性特点。近代数学的巨大发展,正是由近代自然科学对精确性的要求所致。天文学、力学、生物学、化学等科学领域,都需要精确的计算。近代的力学家几乎都在数学上有很深的造诣。同时,由于实证思潮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某一理论的建立,必须有精确的经验事实支持。这种对于精确性的追求,在西方思维艺术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以至于直到今天,对于无论什么结论,西方人几乎都会问:有没有数字根据?统计是否精确?
西方思维艺术的实证性、局部性和精确性,是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它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起过重大作用,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特点却难免暴露出局限性,如实证性和精确性原则在许多科学领域里(特别是在微观物质领域里)就得不到支持;对局部性的片面夸大,必然导致机械论和形而上学,从而阻碍对世界全貌和事物间总体联系的把握。
第三,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疏于逻辑推理,忽视理论体系;而西方思维则强调逻辑推理,重视理论体系。
中国传统思维中意会体悟的直觉性、笼统素朴的整体性和朦胧猜测的模糊性,蕴含着系统思想的萌芽。“大化流行”、“万物化生”,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这些都是对对象世界的比较正确的描述。中国传统思维虽然能系统地整体地思考对象,但却不注重逻辑推理。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思维对事物的把握,往往通过体验、意会和领悟,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而不注意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
诚然,在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发展进程中,逻辑思想曾有过一段辉煌历史,如先秦时期的辩者派和正名派,特别是辩者派中的墨辩逻辑,就曾兴盛一时。在先秦逻辑思想中,不仅有形式逻辑的内容,而且有较发达的辩证逻辑思想,同时还有数理逻辑和语言逻辑的萌芽。墨辩逻辑的“三物”(故、理、类)理论,可与西方的三段论和古印度的因明相媲美。但中国传统的逻辑思维,终究是不发达的、低水平的。其一,中国的逻辑思维不象西方那样有关于思维形式和论证方法的系统完整的理论。《墨辩》虽然是一部逻辑的著作,其中有非常丰富的逻辑思想,但在公理化形式方面是薄弱的,未形成完整的逻辑推理演绎系统和方法论体系。其二,中国传统的逻辑思维艺术,往往与伦理的规范和政治上的刑名法术思想紧密相连,并屈从于伦理和政治,这样就削弱了对逻辑思维艺术的探索。其三,先秦的逻辑理论,大都偏于对某些概念、命题的论争,如名实之争,关于“白马非马”、“离坚白”的争论等。同时,在说明一些逻辑观点和方法时,仍然采取“设象喻理”的办法,用生活故事和文艺形式等形象思维方式阐释甚至代替逻辑规则。其四,“设象喻理”的思维方法妨碍了逻辑向符号化、形式化发展。在中国先秦之后,逻辑思想基本陷于停顿,纯逻辑研究几乎没有了,更谈不上如西方那样发展到近现代逻辑,如概率逻辑、模态逻辑、模糊逻辑、语言逻辑等。
由于疏于逻辑推理,中国自先秦以来一直强调“实用精神”,而缺乏“理性精神”。这可以从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加以分析说明。从内容上看,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十分重视“经世致用”,重现实,重人伦,强调理论必须维护伦理纲纪,必须有益于政治,认为探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眼前的实用。而西方学者往往并不注重学术理论与人们实际利益的直接关联,亚里士多德就说过,希腊人“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的目的。”[11]西方很多学者都是为了纯粹的求知去探求客观世界的奥秘。这种学术传统使很多著名的理论体系得以诞生。而中国学术史上,这方面却是个弱点。从形式上看,中国传统思维不重视宏观、系统的理论表达方式,而是采用“设象喻理”、“微言大义”、“语录体”等表达方式。“语录”需作详细注释、发挥,“微言大义”之义蕴何处也不很明确。因此,中国有一门独特的学问,称之为经学,即训解或阐述儒家经典之学。形式是由内容所决定的,理论体系的贫乏导致表现形式上的这种状况。
西方的逻辑思维传统发端于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作为传统形式逻辑的奠基人,提出了完整的逻辑理论体系。现代形式逻辑的许多重要内容,在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那里就有了基本面貌。由亚里士多德开创的逻辑学,在西方思维艺术的发展中产生了深远影响。到近代以后,英国培根对逻辑学又作出了重大发展,他针对亚里士多德逻辑重演绎、轻归纳的特点,第一个系统地制定了经验的归纳法。他的归纳逻辑运用了“三表(本质和存在表、差异表、比较表)法”,并以此丰富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逻辑中的简单枚举归纳法。到19世纪,英国哲学家穆勒把“三表法”推广为契合法、差异法和共变法,同时还创立剩余法,发展了归纳逻辑。逻辑思维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在于是否达到公理化、形式化水平。在西方,早在17世纪末,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就曾试图建立形式的演绎逻辑,并在逻辑的符号化方面作了一些努力,成为数理逻辑的先驱。19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布尔创建了以他命名的逻辑代数系统,使逻辑形式化有了重要发展。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逻辑学家弗雷格第一次表述了具有现代化形式的数理逻辑命题演算体系,即构成了最早的命题逻辑的公理系统。到2O世纪30年代,现代逻辑又取得了几项辉煌的成就。
西方现代逻辑向公理化、形式化的迅速发展,充分说明了重视逻辑思维的传统在西方思维艺术中所占的主导地位和所起的重要作用。拿这种思维传统与中国思维传统相比较,就会看到,在中国,逻辑学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现代逻辑的所有成果,几乎全是从西方引进的。从中也可清楚地看出中国思维传统和西方思维传统的明显差别。
西方思维除强调逻辑思维外,还非常重视理论的体系化。西方人在探索自然界奥秘的过程中以“求知”、“爱智”为目标,追求理性的享受,着重发展知识论。各种理论体系象一个个螺旋上升的圆圈,绵延在西方思想史的长河中。亚里士多德以博学著称,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著作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认识论和心理学等各个方面。他不仅把各个领域的知识汇合成一个庞大的体系,而且每一领域的知识也自成体系。在他之前,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理论体系是人们所熟知的。到中世纪,正统经院哲学系统化,形成了托马斯的神学唯心主义体系。再往后,近代西方则是理论体系层出不穷的时代。法国笛卡尔不仅建立了物理学和数学的体系,而且还论证了他的“形而上学”世界观体系,以及以几何学为标本的理性演绎方法体系。英国洛克在巨著《人类理智论》中建立了庞大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理论体系。德国人更不愧是构造理论体系的好手。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著名的先验论。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包括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又都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理论体系也是人们所熟知的。现代西方思想家也非常重视知识论理论体系,理论自然科学的发达和哲学派流派的蜂起说明了这一点。
2.西方思维艺术差异的文化背景
中西方思维传统的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其中经济文化背景尤为突出。任何一种类型的思维艺术,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由人们思想活动的逐步演变和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就是说,思维艺术的起源和演变是时代精神变迁的产物,其最深厚的基础固然如马克思所说是“尘世间的粗糙的物质生产”,而生产关系、政治法律制度、思想意识等,则是这种精神同经济基础之间的不同层次的中间环节。分析中西方思维艺术差异的背景,我们既要从经济基础出发,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探究思维艺术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又要从思维艺术所依附的社会子系统着眼,透视社会文明状态对思维艺术的影响。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产生于这样的条件:第一,半封闭的大陆型社会地理环境。这种地理环境,与欧洲一些国家的开放性的海洋环境不同,其特点是交通阻隔,信息封闭。自然的隔离带来与外部社会的隔离。第二,既不同于游牧经济,也不同于工商业经济的农业型自然经济。这种农业经济使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包括思维)具有很强的农业社会特征。第三,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这种社会结构使人们注重血缘,膜拜祖先,推崇传统。另外,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对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正是在上述诸条件下形成了与西方思维艺术迥异的中国传统思维艺术。
在几千年的西方文明史上,思维艺术的发展进程呈现出多样化,即使在同一时期内,西方各民族、各国的思维艺术也不尽相同,甚至相差很大。我们分析西方思维艺术的产生条件,只能根据有比较代表性的社会环境对思维艺术的影响,论其大略。第一,西方文明就地域而言,主要是地中海沿岸地区,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海上交通发达,从而大大促进了农业、工商业和航海业的发展。自然的开放带来向外部社会的开放。第二,在欧洲,从古希腊开始,就以工商经济为主。农业经济虽然存在,但对社会历史和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这种经济类型,特别是商业活动,以其纯粹的谋利性质和流动的生活方式,构成了足以摧毁家族社会的血亲温情和世系组织的强大冲击。第三,在整个欧洲没有形成象古代中国那样的统一的社会群体;而是小国林立,各个城邦国家可以结成同盟,但它们从来没有取消自己的国界而混为一体,整个社会可以说是一个松散的个体的组合。相应地,整个欧洲世界观的核心就是个体性。对欧洲人来说,凡是不能支配自己和由人摆布的人都是奴隶。所以,不依附于他人才被当作人的最高品格提到首位。广而言之,西方民族,是以个体为本位。第四,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成就,也是西方思维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所有这些,都是与中国历史相异的。正是在此背景下形成了与中国传统不同的思维艺术。
三、中西方思维艺术发展的互补融汇趋势
1.中西方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条件
古代,居住在地球上各个不同地域的人们在思维艺术上有着奇妙的巧合:古代中国人和古代希腊人都产生过整体的、模糊的、直观的思维艺术,都把世界看成一个混沌的整体,把某种具体的物(或现象)看成世界的始基;都有朴素的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思想。在此之后,中西方思维艺术逐渐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人类进入到现代社会,思维艺术发展的轨迹似乎又开始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阶段,中西方思维艺术互相吸引,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形成了一种融汇合流、协同发展的趋势。
中西方思维艺术的融汇发展,是以现代科学革命和现代技术革命为背景的,是在当今世界开放与发展的形势下形成的。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电子传播媒介使空间距离的缩短,以及广泛的世界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中西方思维艺术的迅速接近和共同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换言之,现代科学技术及其成果为中西方思维艺术的沟通和共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中,世界性的广泛、频繁的文化交流,使中西方在发展自身文化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参照系,因而有可能更自觉地反省自身,博采对方之长,吸收、消化外来文化。
如果说,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开放、文化交流是当代人类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外部条件的话,那么,思维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它对自身不断完善的要求,则是当代人类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内在机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和西方形成了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艺术,分别沿着两个方向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各执一端。在认识和把握世界过程中,这两种思维艺术都有其独特的长处,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在很多时候是不可取代的。但是,它们各自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如果不克服这些缺陷,思维就不能充分地、科学地把握外部世界,思维自身也就停止了发展。可是我们知道,正如人类的实践发展是不会停止一样,人类思维的发展也是不会停止的。思维具有至上性,至上性的本质是综合思维的空间跨度和时间跨度,使人类思维在无限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接近绝对真理。这是一个思维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不同思维艺术的互相取长补短、融汇发展是不可避免的。而当代科学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则加速了这一进程。
2.西方思维艺术融汇发展的内容
中西方思维发展的互补融汇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人文与科学并重。中国思维传统重人文,以人道、伦常为视觉焦点;西方思维传统重科学,以自然规律为视觉焦点;这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两个侧面、缺一不可。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文和科学互相渗透,关系越来越密切,以致不可分离。即:人文领域中不可避免地涉及自然因素和运用科学分析方法,科学领域中则摆脱不了情感因素和价值评判。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潮,是并驾齐驱的,同时也互相对话,互相吸收和互相补充,愈来愈显示出汇融的趋势。注重科学传统的西方哲学家和科学家,对社会与人的问题也愈益表现出强烈的关注,如关心人类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研究人和人的价值,人的本质和自由等。在中国,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深刻反思强化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观念,大胆的开放政策使现代先进科学技术跨进国门,科学主义盛行起来。中国传统思维艺术一向重视人伦纲常,但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开始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在思考某种理论时,不仅要问:它的社会意义和伦理价值如何?而且还要问:它是不是科学的?它有没有严格精确的论据?
正如中国思维艺术中不能说完全没有科学主义传统一样,西方思维艺术中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人文主义传统。但是,欧洲的人文主义注重个体的人格,从个体去看社会,认为社会应以个体为单元和基础;而中国的人文主义注重社会的人格,把个体看作是社会和群体的分子,从关系中去体验一切。前者强调人的自然属性,最后把人归于自然性;后者强调人的社会本性,进而把自然也人化为具有伦理本质的东西。这两种人文主义,在当代也有融汇的趋势:西方人逐渐重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关系,而中国人则开始强调个体人格。
其二,模糊与精确并重。一般认为,模糊性是古代思维的特征,精确性是近代思维的特征。实际上,模糊性和精确性都是思维的固有特性,无论在古代、近代、现代思维中都是存在的。在古代,思维的模糊性是朴素的、粗浅的,抑或说是不得已的,当时的人们囿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智力水平,不可能对世界总画面的细节作出精确的说明,因而把世界看成是混沌的整体。不仅思维的对象是模糊的,思维本身也是模糊的。这个时代可以说是想精确而不成的时代。现代思维的模糊性则不同,它建立在对外部世界的精确的基础上,同时客观地反映了外部世界发展的某些模糊过程和环节。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为精确而模糊的时代。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模糊性特征,是思维本性的一种表现,它经过长期的延续而得到丰富和发展。但它不象西方思维艺术那样在近代受到过精确的扬弃,因而直到今天,中国思维艺术中的模糊性仍带有古代朴素的色彩。
人类思维的本性要求精确地准确地把握外部世界,以便于在实践中改造外部世界。人类世世代代都在追求精确性,试图使认识尽可能真实地接近客观事物本身。没有精确性也就没有科学的认识,因此精确性是现代思维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另一方面,在客观世界中真实地存在许多模糊性,如在程度、真值、关系等方面,很多时候不可能有精确的结论。这种模糊性表现了事物两极对立的不充分性,或差异的中介过渡性。反映在思维中,就必然会产生思维的模糊性。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就是现代模糊思维的两种形式。传统数学竭力追求精确性,排除模糊性,结果遇到很多不可解决的难题。2O世纪60年代模糊数学诞生,使数学获得重大发展。模糊数学精确地描述了事物本身的模糊性,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手段,而这一点是传统的精确数学所做不到的。模糊逻辑是对传统逻辑的扬弃,它也为我们提供了现代思维手段。传统逻辑是二值逻辑,它的基本规律是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它要求对任何命题都作非真即假的判断,不考虑第三值或更多值。而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问题的界限是不清晰的甚至是很模糊的,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也存在着多值的模糊的判断。因此模糊逻辑便应运而生。
总之,西方人有精确思维的传统,同时又创立了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开创了现代模糊思维的新阶段;中国人擅长于模糊思维,同时又刻意吸收消化西方人的精确思维艺术。这说明,模糊性和精确性作为人类思维的两种特性,在现代社会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互相靠拢。
其三,归纳与演绎并重。在西方哲学史上,归纳的传统和演绎的传统都是存在的。近代欧洲发生的经验论和唯理论之争其焦点之一就是思维方法的问题。以培根、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把归纳法作为根本方法,反对演绎法;而以笛卡尔、莱布尼茨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则把演绎法作为根本方法,认为归纳法得出的知识是偶然的,不具有普遍必然性。尖锐对立的两派哲学家由于各自方法的片面性而陷入窘境。但即使在当时,归纳法与演绎法也有互相接近、互相吸收的倾向。洛克把理性演绎隶属于经验归纳之下,对演绎法作出了经验主义的解释。莱布尼茨多少看出演绎法的一些局限性,因而抛弃了“理性直观”的绝对性,容纳了经验归纳法的某些内容。这段历史事实证明,归纳和演绎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不可相互替代,也不可彼此分离。归纳法的缺陷在于,从个别的单称陈述推出一般的全称陈述并无逻辑必然性。演绎法的缺陷在于,它得出的结论的普遍性程度总是超不过演绎前的普遍性程度,而且演绎的前提从何而来是演绎法本身无法证明的。因此归纳法和演绎法必须互相补充,同时并重,才能获得科学的认识。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是重演绎轻归纳的。中国哲学史上的“天”、“道”、“气”、“神”、“有无”、“道器”、“阴阳”、“和同”、“动静”、“常变”、“体用”、“本未”、“一两”、“理气”、“心物”、“所能”、“知行”等,都是进行理性演绎的概念范畴。当然,中国传统演绎法与西方有所不同,意会、领悟的成分比较多,不象西方那样重逻辑、形式和公理。因此,中国传统思维艺术在归纳和演绎问题上有两点不足:一是轻归纳法的作用;二是在演绎方面缺乏形式化公理化系统。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在思维领域中,片面地偏重归纳或演绎都违背思维规律,现代思维发展的趋势必然是使两者共同深化和互相融汇。
其四,横向和纵向并重。思维本身具有时间跨度和空间跨度。从时间跨度来说,它的视野向过去和未来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宇宙和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思维的对象,这是思维的纵向性;从空间跨度来说,它的视野遍布宇宙,宏观和微观,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每个领域,都可能成为思维客体,这是思维的横向性。
对于任何思维对象,纵向把握和横向把握都是不可缺少的。事物有产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有前因后果,人们必须从过程中即从时间跨度上把握它;一事物与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各种参照系列,人们又必须从横向对比中即从空间跨度上把握它。纵向思维把思维者提升到历史的高度,能鸟瞰事物运动的全过程,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历史性特点;横向思维则使思维者具有宽阔的视野,能洞察事物之间的异同,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历史性特点;横向思维则使思维者具有宽阔的视野,能洞察事物之间的异同,有利于把握事物的共时性差异。
在西方,社会开放和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传统,因此很少有思维的地域性屏障。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西方人思维的横向性特征比较明显。在中国,由于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和长期闭关锁国的社会环境,人们的思维视野局限在本土之内,因此偏向纵向思维。横向思维和纵向思维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现代思维正将两者结合,成为综合的、全面的、科学的思维。
其五,直觉与逻辑并重。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艺术。直觉思维是人通过知觉对事物进行瞬时的、直接的选择和判断,从而认识事物的性质、联系和关系。逻辑思维则是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以及各种逻辑思维方法,在理论推演中认识事物的性质、联系和关系。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都是人类思维艺术的必要环节。就直觉而言,有古代直觉和现代直觉之分。古代直觉是一种朴素的、原始的直觉,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而现代直觉则建立在敏锐的知觉能力、明确的思维定势和丰富的经验知识基础之上,现代心理学的成果也说明了直觉的科学性。
在现代思维艺术的发展中,直觉与逻辑的作用彼此不可代替,又具有互相补充的趋势。直觉思维可以在瞬间“恍然大悟”而体验到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高效率地解决问题,它的缺陷是偶然性太强,效果难以保证。逻辑思维可以对事物进行严格科学的推理,能有把握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结论可靠,其缺陷是中间环节太多,不可能得到瞬时效果。直觉思维的长处正好是逻辑思维的短处,直觉思维的短处正好是逻辑思维的长处,两者结合起来,则成为比较完整的思维。
在现代思维中,直觉和逻辑互相渗透、互相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使直觉思维有了更多的直观形式和渠道,更为完善化。在很多情况下,由于逻辑推理过程高度简化、形式化、自动化,经过反复练习,人们凭直觉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直觉思维进一步完善,不再具有神秘的色彩,它的规律也逐渐被人们所揭示,并被人们作为一种逻辑方法运用到科学发现和生产实践中去。
其六,形式化趋势。在人类思维发展史上,形式化是晚期出现的成果,它是现代思维艺术的重要标准。所谓形式化,就是用人工语言(表意符号)代替自然语言,描述事物的结构及其规律,并暂时撇开符号代表的意义而仅着眼于形式,把对事物的研究转换为对符号的研究。形式化是思维艺术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形式化必须有几个基本前提:首先,人们对于思维规律有比较透彻的把握,能用简洁的符号表达它的复杂的本质联系;其次,有高度完善的公理系统,使形式化及形式系统有运演的逻辑基础;再次,有严整的演绎理论体系,以适应推理方法与符号公式之间的转换,最后,有高水平的语言学研究成果。
思维的形式化过程,是思维的抽象、概括、一般化的过程,也是思维的分解和深化的过程。现代科学要求语言无歧义地表达概念,用最简明的方式表达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形式化则满足了这一要求,它用符号准确无误地表达某个概念,用符号化的公理系统清晰地揭示事物内部及事物之间的联系,越过了自然语言的障碍,使思维更加精确化、客观化。现代形式化思维的一个重大成果是数理逻辑的诞生,它为人类思维艺术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形式化思维艺术由于舍弃了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而只着眼于形式,又由于它概括了思维的一般形式,因此能被全世界所接受,从而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形式化思维艺术在科学理论的研究甚至科学理论的发现中有重大作用,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现代思维艺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形式化思维还有力地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思维元素用符号表示,思维过程用形式化的公理系统代替,这样便能输入电子计算机,使电子计算机成为能够“思维”的智能机。人工智能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思维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人类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自觉地改造和完善自身的思维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思维的社会机制和生理、心理机制被日益清晰地揭示出来,以至于能通过脑电图破译思维语言,能通过射线摄影透视人脑思维的活动过程。人类思维艺术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夜。我们相信,思维艺术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必然会展现出新的前景
注释:
[1]《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574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9页。
[3][4]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2页。
[5]《希腊数学史》第1卷,牛津1921年版,第129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页。
[7]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3卷,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337页。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