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矫正技术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矫正技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矫正技术论文

篇1

二、网络技术条件下的中职政治教学研究

1.网络技术与政治课题内容相结合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预习性的作业,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对所要接触的政治原理概念进行一个大致的了解,目的是为教学成功打下扎实的基础。之后,教师便可利用网络技术来构建情境教学模式,将学生一步步引导到之前所学理论知识上,通过生动的表述方式,由浅入深进行进一步深层次的政治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PPT或者视频的形式把所看内容与已经掌握的其他政治学原理结合起来,形成自我的政治原理体系,加强学生对整个政治学科的透彻了解,进而增强学生对政治学科的探索性。

2.创新课件提高政治课的趣味性中职时期的学生往都热衷于一些时尚流行的事物,政治学科总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无聊沉闷的感觉,更难谈兴趣。此时中职政治教师就应该利用丰富的网络知识,将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时事事件通过图片和视频制成教学课件传授于学生,这样在结合政治课本的前提下,学生们更乐于接受,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其次可以教学利用微信、微博、QQ等网络平台来随时咨询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继而及时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中职政治教学的效果,更加有效的开展中职政治的教学工作。

3.利用网络技术教学真正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不管任何时期,政治学科都始终贯穿在我们整个学习生涯中,由此看见政治学习的重要性。其中“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更是各位教师老生常谈的内容。教师一遍遍的强调这一观点,就是因为在课堂上我们更多的是学习理论轻于实践,尤其是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政治教学。这一点作为中职教师来说非常重要,而解决这一难点更是让中职政治教师绞尽脑汁。网络技术条件的产生就轻松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在课堂上老是通过播放一些时事政治,国内外新闻来联系所学理论知识,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还对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4.实现教师多渠道、多手段教学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网络技术与政治教学的整合,实现了声形并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一步实现了有效性的教学目的。网络技术条件下的政治教学,使得政治教学更加具有开放性、自主性,教师通过多渠道、多手段进行教学完成网络知识的运用与整合,更为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堂营造出一种和谐活跃的氛围,使得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掌握,这样更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同时,中职时期的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教师应该合理运用网络技术将学生的思想带动起来,进而确保政治教学工作有效合理的进行。

篇2

美术是一门艺术造型学科,也是视觉感官艺术。美术教学都是以具体的感官形象为原型,形象的视觉效果直接影响美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美术课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能够陶冶学生情感,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于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作用,近年来,美术教育越来越受重视,在初级中学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全面性等特点,特别是网络的发展。网络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首先,网络的资料是动态的,网络上的资料始终处于更新状态。它总是最前沿、最流行的学习素材。其次,网络资料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选择空间。再次,网络资料是形象生动的,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信息技术应用于美术学科教学中,将课堂教学引向互联网,提高美术教学效率。

(三)学生的感官需求

美术是具有审美艺术的视觉形象。美术作品需要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美术教学必须将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作为教具,为学生提供感官刺激,让学生产生审美体验。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将那些价值昂贵的艺术品展示出来,或演示作品的制作步骤和作品效果,这样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远高于教师的讲解。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信息,将枯燥抽象的美术审美教育变得生动有趣,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习兴趣,优化了学习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整合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的整合可以实现教学统计和教学实施等各个教学活动的信息技术化。

(一)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美术教学设计

1.美术学科是直观性、形象性强的学科。在美术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利用网络搜集教学所需要素材,为教学设计提供资料。这是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的基础。通过网络查找素材,上网搜集素材,以获取大量的教学数据,使教学设计更加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课前资料准备充分,为美术教学实施提供良好的平台。

2.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中,教师个体行为、所有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内容的分析理解因个体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强教师间的合作备课,交流教学心得可以开阔教师的设计思路,开发教师的思维;可以修正传统意义上的认识误区,有利于美术教学开展;可以为教师间的交流研讨提供技术支持,使教学活动具有互动性与开放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1.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真实生动的问题情境,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优化教学内容,加强美术学科的艺术感染力。利用信息技术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创设课堂情境可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为美术教学活动实施提供条件。例如,对美术流派通过动画片和视频等形式展示。

2.信息技术可以将复杂的美术知识生动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教师可以利用演示文稿、Flash、Autowave等工具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自行学习美术知识,让学生在合作、交互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为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提供帮助。

3.美术教学鼓励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作表达自己思想的舞台和空间。比如,计算机美术作品创作,通过计算机进行绘画创作,它打破了传统意义的美术作品创作的局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创作美术作品的优点,创作出生动形象的艺术形象,从而体现出艺术品的创意。通过计算机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提升学生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使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深度与广度的发展。

篇3

1.正确处理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关系。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学校开销,增加学校的办学效益,提高教学效率,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我国大部分学校都加大投入,对学校进行了现代信息技术的装备,并对老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培训学习,构建了新型的多媒体教学体系,这样原本繁琐的工作环节有所简化,同时有效增强了教学效果,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当然,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导致旧事物的消失,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模式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取代了传统教学模式。信息教育技术数学辅助教学工作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首先体现在教学效率及学生能力的提高方面;其次在学生素质提升方面更合理和科学。但是人们也不能够忽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毕竟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年来也培养了一批批人才。为此,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要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可总结和提炼我们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经验,让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2.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对新时期数学老师的新要求。

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运用,需要具备一定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就需要我们一些部门根据教学实际,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有关专业技能的培训,使老师具备新型的数学素质,并在专业技能方面做到训练有素,这样才能够保障教学工作的质量。新时期的数学教师要主动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通过掌握新的专业知识、教育理念,以及工作方法,使自己更适应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使信息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更好地整合。

3.新时期数学老师的自身素质培养。

在信息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逐渐脱离了传统单一化的工作模式,需要掌握更加多元化的信息教育技术,满足教学对于数学教师的新要求,在信息教育技术数学管理方面需要更重视。同时在职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危机意识,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学习,使自己能够更优秀,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二、做好信息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工作

针对以上信息教育技术对数学教师与数学教学的影响,我们要根据信息教育技术的特别和要求,制定更完善、科学的整合对策是非常必要的,具体分析如下。

1.具备和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技能是时代的需要

在新型数学教学模式出现的同时,整合方式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教学需要与社会需求保持一致,相应地要加大信息信息理论知识的培训,帮助数学老师更好地顺应教学需求。对于当今的数学教师来说,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所要求的,同时是现代教学所必需的,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只有在教学中全面培养数学老师这方面的素质,才能够使其在未来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2.重视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探究性学习。

不管是传统的教学,还是新型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数学老师对教学基础理论的全面掌握是不可或缺的,需要具备坚实的知识理论基础。学校首先需要重视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其次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并积极运用到学习中,运用信息技术这个学习工具打好坚实的基础知识。

3.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延伸教学范围,拓展教学深度。

篇4

理论是伴随着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而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研究委托人与人目标函数不一致且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委托人如何监督和激励人,以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它的基本假设是管理者拥有公司内部信息,有可能利用这些信息不对称为自身谋取利益,即在支出方面增加公司成本;或由于激励不够而降低了生产力,即在产出方面增加公司成本。这两种成本就是公司所增加的成本。理论最早是由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的,早期的理论主要研究Berle-Means范式下的委托冲突问题,即股权分散下强管理者,弱所有者式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后,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公司所有权结构的研究重点在于控股股东是否剥削少数股东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问题和相关的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体制问题(沈艺峰,2005)。

2.成本理论文献综述

(1)股东与管理者的冲突——降低成本假说

成本理论是由Jensen和Meckling(1976)提出的,他们指出两权分离下,股东采取聘用管理者的方式来经营资本。但是,管理层和股东存在利益分歧,并不总是按照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原则去经营公司,而会出于个人效用最大化的动机,为自身谋取利益。两权分离导致了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问题,所有者需要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由此产生成本。

杨熠、沈艺峰(2004)从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公告入手,发现信号理论和自由现金流量假说都能解释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公告效应,但是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比股利信号理论更能解释现金股利公告的市场行为,证实了在我国现金股利也能成为成本的约束机制。

廖理、方芳(2005)发现对于股利增加的宣告事件,过度投资公司的市场欢迎程度明显地强于非过度投资公司,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体现了自由现金流假设的预期。

谢军(2006)以763家上市公司2003年的横截面数据为样本,发现第一大股东能够迫使公司吐出多余的自由现金流,并能根据企业的成长性调整股利政策,支持了自由现金流理论。

罗宏(2007)以2001—2004年沪深两市上市交易的A股公司为样本,经研究发现现金股利能够直接影响公司价值,而且负债和现金股利能够在降低公司自由现金流量水平、抑制内部人在职消费和公司过度投资方面共同发挥作用。

张海燕、陈晓(2008)通过实证分析A股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和董事会中管理层影响的关系及第一大股东是否对管理层的现金股利政策具有监督作用,结果表明管理者表现出不愿发放现金股利的显著倾向,相反第一大股东则偏好发放现金股利;同时证明了管理者和股东之间存在着问题,并且第一大股东对管理层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2)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冲突——利益侵占假说

以上研究多数立足于英美股权分散的资本市场,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展,研究者发现,对于其他法律保护薄弱且股权相对集中的国家,大股东的利益与公司业绩密切相关,大股东在股东大会上有绝对优势震慑或更换管理者(Shliefe、Vistmy,1986),这有利于解决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问题,但是,公司法在股权显著集中时的作用较小,而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了主要的问题(Gugler and Yurtoghi,2003)。

Faccio、Lang和Yong(2001)对欧洲和东亚地区的股利政策象进行研究,发现半数西欧公司以及东亚商业集团不同程度地存在控股股东通过股利政策掠夺外部股东的情况。

我国学者也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由于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在改制的过程中上市公司都保留了国有股的绝对控股地位。因此,国家股股东对股利分配的要求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王化成、李春玲和卢闯,2007)。

有学者发现,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大于50%时,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如果公司不进行股利分配或分配较少的股利,则小股东的权益会被控股股东通过资金拆借或关联交易的方式侵占,因此,现金股利的分配将减少上市公司的资金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可能(李增泉,2004)。

但是,更多学者认为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期很短,保护中小股东的法律体系不健全,股权结构的特殊性很可能会使得现金股利论为非流通股股东掏空工具和套现渠道。

刘峰、贺建刚(2003)以上海资本市场15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越倾向于通过现金股利、关联交易等向大股东输送利益。

陈信元、陈冬华和时旭(2003),张阳(2003),刘峰、贺建刚和魏明海(2004)分别从佛山照明、用友软件和五粮液高派现的案例入手,发现现金股利是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工具,高额现金股利没有提高公司价值。

程敏(2009)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中高股利支付水平,没有缓解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问题,反而成了控股股东进行利益侵占“隧道”的一种合法挖掘工具。

褚诗杰(2010)通过分析研究得出我国上市公司发放现金股利不是出于减少多余的现金流量,而是与大股东套现的需求有关。

刘章胜(2011)认为我国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由国企改制而来,国企在改制上市过程中都采取了国家控股的股权模式。这种特征,可以保证控股股东的利益不受侵蚀,但也为控股股东掏空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提供了可能。在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拥有强势地位的大股东有更大的动机和能力来监督公司管理人员,防止或减少内部人控制,但产生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问题。

上述研究表明,在我国股权高度集中以及股权流通性分置的上市公司中,存在大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这一问题,大股东通过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获得超额报酬的现象。

3.总结

成本假说指出了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由此产生成本。现金股利的支付,减少了管理者可支配的自由现金流,克制了管理者的过度投资行为,从而使股东监督管理者的成本减少。该假说证明了现金股利在降低成本方面的作用,打破了股利是一种利益均占的利润分配的旧认识。但是成本假说的提出是以股权分散、法律与监管制度完备的英美等国的资本市场为基础的,基于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弱的投资者保护法律机制以及弱有效市场下,成本假说有很大的局限性。

利益侵占假说指出了大股东与小股东存在的利益冲突。在股权集中和股权相对集中的国家,所有者与管理者的冲突也相应地转化为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冲突。而且利益侵占假说进一步讨论了法律制度与监管制度的完善等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利益侵占假说也有不足之处。它没有研究投资者持有股票的权利不同对现金股利偏好的差异。无论是成本假说,还是大股东掏空假说,它们研究的股利政策多数集中在现金股利,而其他形式的股利很少涉及。

在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现金股利政策并没有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相应的积极作用,甚至还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由于他们更多的是通过检验股利发放的市场效应来寻找损害的证据,但是,这种检验又往往会受到一些外生变量的影响,使得证据的可信度受到质疑。同时多数国有企业没有制定明确的股利政策,股利政策不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存在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和控股股东掠夺小股东利益的情况,制度科学的股利政策,发展多元化股权结构,建立股权制衡机制,有利于加强对管理者和控股股东的监督和制衡,推动有效率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篇5

1.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因为信息技术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拥有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模拟的优势及特点。动态的图片及声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是因为运用信息技术可以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化解难点。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和某些特殊的地理现象属于高中地理知识的重难点,高中教师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板书、画图很难让学生理解这其中知识的深奥,而采用信息技术可以运用动画把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变的现象化,增强了教学的立体感和动态感。

3.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和增加课堂的容量,是因为传统的教学高中地理教师通过板书,画图浪费很多的课堂时间,而信息技术让高中地理教师可以以课件的形式全面展示课堂内容,既为教师上课节省时间又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同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课堂上,教师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向学生提供多样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地理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应用地图的能力。地理的学习最主要的是使学生能够看懂图和应用地图,从而提高地理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是老师根据课本现有的地图或是通过挂图进行讲解或是在黑板上画图但不精确不规范,这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吃力,同时教师也浪费了时间和精力。采用信息技术可以把地图里的地理现象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一目了然。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把地图放大或缩小和移动,而且可以提高地图的清晰度和区分度。教师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应用地图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目前存在的问题

1.学校的硬件设施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一些乡镇学校,没有经济能力配置好的多媒体网络教室,部分学校甚至没有配置电脑教室。如果连基础的硬件设施都没有,谈何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

2.信息技术学科在大多数学校不受重视。现在学校都追求升学率,学生的学习成绩成为学校关注的问题,信息技术学科不是高考的考试科目,学校不重视,学生自然认为信息技术课学好无所谓。

3.师资力量不足。

4.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资源不足。

5.对整合的认识不深。

四、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的对策

对于整合的认识不深的问题可以采用不同地区分层次分步骤实施信息技术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地理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的整合。运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篇6

(二)网络技术积极拓展了高校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以及手段

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和手段一般都是采用演讲、报告会或者专刊等形式进行知识文化的宣传。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加入了网络,教育的形式也更加的多元化。诸如在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越来越多的开始采用网上听讲座、远程视频交流、热线等等形式、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更多的知识,对其影响也更为深入广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起自身具有的双向传播的功能使得其传播知识的效果更加理想。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效利用该项技术进行学习,可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丰富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网络技术可以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有效开拓了学生的人际交

往范围虽然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上是比较活跃的团体,但是对于生活在广大校园内的学生来说,他们仍然是生活在象牙塔内的群体,平时的社会交往面是相对比较狭窄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教授的思想知识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都很难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和练习。然而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信息技术对大学生的人际交流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利用网络进行人际交流。通过网络交流,大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机会来开拓眼界,接触和学习不同的文化、习俗。不断丰富的知识,不断开拓的眼界可以辅助大学生的思想不断走向成熟,强化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四)网络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观念和思想的更新

网络有利于信息的传播与交流,便捷了大学生们的生活,开阔了眼界,活泼了思想,促进了观念的更新。它极大地刺激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实效意识,落后、封闭、保守的观念被他们抛弃。它也开辟了大学校园文化的新领域,使他们在道德观念、生活态度、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心理发展、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新的发展与提升。

(五)网络技术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更强

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辅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加便捷和快速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好的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就可以更好的为广大学生服务,及时的对他们的思想动态做出积极有效的指导。除此之外,因为信息技术自身具有的信息共享性等特征,可以辅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的了解到学生们的思想动态,然后可以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在网上相关的信息来教育和指导当代大学生,这样可以有效并且快速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时效性。

(六)网络技术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广泛性

网络技术凭借自身多具备的隐匿性和自由性等特征在当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很多出于害羞等心理的学生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可以敞开心扉自由的展露和表白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的沟通有利于思想政治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及时的对学生提出思想的指导。

二、网络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弊端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冲击了当代实体大学的教育主导地位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高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其自身所具备的信息的广泛性极大的冲击了当代实体大学在教育方面的主导地位。信息数量广泛的网路教育极大的湮没了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行列的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网络技术虽然一方面有很多的积极性,但其弊端也是很难避免的。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之下,网络自身具有极大的自由性和无限性,任何的信息都可以借助网络这一平台进行传播,学生由于对信息技术缺乏有效的辨别性,这些良莠不齐的信息很容易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这些都不利于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正常和有效的发挥。

(二)网络技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利于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网络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有效的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另一方面也极易导致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在网络环境之中。网络信息环境的不可控制性常常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这些都在无形之中严重干扰了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以及人生观念。特别是伴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逐渐深入,极易误导广大青年在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时会逐渐迷失方向。

(三)网络技术影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伴随着自身的自由性以及开放性等特征,常常伴随着很多不健康甚至暴力的信息夹杂在其中。这样的环境无疑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不利于当代大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

(四)网络技术支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极易导致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效果下降

篇7

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育、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在这样一种结构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即使是凯洛夫的五段教学论(激发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虽然用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也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

新《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将语文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术强的学科,它要强调的是一种“交际”,而这种“交际”实际上正是人与人之间一种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便体现为师生间的互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如果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那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改变这一弊端,实现师生间真正的教学互动呢?

首先,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角色转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更多地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即以引导为轴线,以知识传授为内容,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作用可以从提供者的传授者逐步过渡为知识的导航者。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查阅和掌握有关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获得一些教师也不曾掌握的知识,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与远在天边的人进行特定内容的交流,获取对学习的有益指导;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主动地摸索未知空间,丰富自己的知识,训练出良好的信息素质。总而言之,在网络媒体提供的条件下,有效的客观资源更为丰富,学生自身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减少。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表现主要是从前台走到了后台。

第二,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的BBS、社区论坛、聊天室、在线QQ等渠道或者发Email与学生进行同步或异步沟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某问题进行网上讨论,可以与学生进行情感与思想的沟通,也可以在网上进行教学(在学校具备网络教室的条件下),或者进行网上“故事接龙”等等。学生也可以通过QQ、Email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及对调整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从而实现师生间真正的双向互动,而借助传统媒体实现的师生沟通大多数是单向交互的,是教师到学生的,学生的反馈行为一般并不通过传统媒体来实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借助网络可以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交互,甚至可以方便地实现学生与校园围墙以外世界的双向交流。

二、利用信息技术,强化阅读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这一现状将会有圈套的改变。在网络上,存在着远远超出人们需求的信息,只要上网鼠标轻轻一点,古今中外各类文学著作,便尽收眼底。这将给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带给革命性的改变。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阅读教学呢?

首先,要培养学生网上阅读筛选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科学中,过量的信息获取被称为“信息过载”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获取的信息没有好好组织,混乱地堆在脑海中,未经形成知识的信息,从而白白占据大脑空间。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如何准确寻找信息,正确评价信息,并把凌乱的信息组织成结构良好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信息素质。

第二,要利用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活动。如在网上开展主题性研读活动,选择性阅读活动和阅读经验交流活动。其次,主题性研读活动是让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阅读大量有关文本,这种阅读主题丰富灵活,信息容量大,外延宽,传输路径具有辐射性。教师可提供经整理的大量资源,学生可从在网上获取相关资源,可在论坛交流心得,选择性阅读是让学生在网上快速阅读,然后根据需要选取最有用的文章或段落进行精读,这是一种由“面”及“点”的信息输入方式。

三、利用信息技术,改革作文教学模式

篇8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政治课教学中,可以优化政治课的课堂设计,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去的政治课教学的课堂设计局限性很大,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后,可以把老师的构想完全体现在课件中,通过问题的设计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使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课件中强大的交互功能使我们在课件中设计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力所想到的某一问题的很多答案。为学生培养创造力提供了方便。尤其是本溪从去年开始实行班班通工程,教师安装交互式白板系统,互动功能大大增强,对学生的考试卷纸可以实行实时分析,对各种卷纸实行及时投放,对卷纸实行现场批改展示,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三)可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多媒体技术教学中的操作过程是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要解决把抽象的东西转变成形象的东西。必须通过对问题的归纳、分析从而研究出一般性的规律。比如:哲学中关于人生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非常抽象的过程,再加上我国处于社会变革时期,价值观出现了多元化。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在课件中加入一些形象直观的东西,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学习,其抽象思维必然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如何做到多媒体技术与政治课教学的高效融合

为发挥信息技术在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我结合工作实践,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资源的收集与有效利用

多媒体课件需要大量的素材。制作课件之前首先要根据所讲授内容的需要去搜集相关的材料。当今属于信息社会,素材的来源途径很多。通常的途径有互联网、电视、报纸、广播等。最快捷、最方便的要属互联网了。我校较早就开通了互联网并实现了校内联网,也开通了北大附中的教育网站,近日也要引进金太阳资源网,为老师交流查询信息提供了方便,我有许多政治课件的素材都来源于互联网,建议有条件的学校早日开通。在这里特别提醒大家的是,所有的素材和资源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课件的制作要着眼于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切忌为了形式主义的需要而把多媒体课件作为哗众取宠的工具。同时,课件的的制作要系统化,要有衔接、有逻辑性,课件的制作过程不是简单的堆砌素材的过程。换句话说,资源的收集是很简单的,关键是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这些素材。

(二)课件制作个性化

我们学校很早就对教师进行了课件制作方面的培训,许多老师掌握了好几种制作方法。例如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等制作软件。至于采用哪一种方法,应结合实际情况。我个人认为这些软件各有特点。Powerpoint和flash所制作的内容占的容量小,便于保存,一般磁盘即可。Authorware课件的保存需要光盘。Powerpoint侧重与幻灯片的制作,Authorware交互功能强大,flas功能强大。在制作政治课件的过程中可以把三者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同一课件的内容,可能所用的素材有所重叠,但课件的设计要有个性化的体现,我们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他人所制作的优秀作品,但不能照抄照搬,制作的课件要体现自己的风格。

篇9

一、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之所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是因为它使得语文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重要作用。在同样的时间内,大地提高了语文教与学的效率,有利于学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综合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二、新的教学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彰显生机。

学生的学习质量,是衡量教师工作优劣的一把尺子。教师为了显示自身的价值,都在不遗余力的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各显神通。他们普遍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他们将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变单一感官刺激为多重感官刺机,变单方面进步为多方面进步,变单一媒体为多媒体,变孤立研究为合作研究,变信息传递为信息交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探究的、基于问题的学习,变基于事实和知识的学习为批评性思考并根据信息决策。这种教学环境的转变使课堂变得多彩生动,使学生的学习富于激情。这样的学习情境怎能不触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怎能不使他们欣喜而又乐于学习呢?

三、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传统的教学,教师是一切的主宰,学生只能无奈而被动的参与教学过程。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到教学步骤,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维护。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彻底打破了这个局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要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实际。这样,才能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才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主动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使学生平等地共享学习资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基础、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方法和发展目标,在开放式的学习空间里创造自主的学习天地。

篇10

现代信息技术以图文并茂、声像具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很容易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扣住学生的心弦,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如讲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让他们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有点儿难度。为了加深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产生认同感,笔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再现某些历史场景。视频一2008年以来,云南、河北、四川、青海等11个省份先后遭受不同程度的地震灾害,其中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震动了中国,震动了世界。房倒屋塌,道路阻断,人民生命危在旦夕;接着播放天灾无情人有情,地震难阻中国心,人民子弟兵冒死突进灾区,道路不通,就步行,公路被阻,就空降,一条条生命道路被筑起,一束束希望之光被点燃;灾区外的百姓也心系受灾同胞,一份份没有姓名的爱心捐款,一拨拨志愿者赶赴灾区。是什么让华夏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无需太多的语言,此时学生感受到的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视频二2010年全国七大流域先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水,道路被水冲断,街道商铺被淹,就连居民家也进水达1米多高,险情严重、损失很大。但是在灾难面前,坚强的中国人没有退缩,暴雨稍退,灾区的群众就开始奋力自救,力争把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党和政府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组织各个部门全力救灾,保护灾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大灾大难面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积极应对,奋力抗争,直面灾害带来的一切困难,进行生产自救,恢复重建在自然灾害面前,中国人民彰显的就是伟大民族精神。视频三播放汪锋的《直到永远》:“别害怕我就站在你身边,心在一起会让我们勇敢”歌曲还没有播完,学生就已经声泪俱下了。这种感情是水到渠成、油然而生的,是触动心灵、震撼灵魂的,是除了现代信息技术,其他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篇11

生齐答:对,解决了。

师:刚才我们做的这些工作就是统计。(板书:统计)

师:解决动物王国的问题用上了统计,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统计了呢?同学们都做了课前预习,先小组按照课前参与题(投影出示课前参与题)交流交流,然后选出小组内最有代表性的统计表,向全班汇报。

课前参与题:

1.这是一张什么统计表?

2.从表中你主要看出了什么?

生1:我们小组我来当代表,我的统计表是我从一年级到四年级的爬长城次数统计表,我想考考大,从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生2:我看出来你爬八达岭长城次数最多,有11次;爬金山岭最少,0次,就是还没去过。另外,你到慕田峪、司马台的次数也比较少,分别只有1次、2次

生1:你说得很好,谢谢你。我还想问问大家,我们刚刚学习了分数,那么我爬慕田峪长城的次数占爬长城总次数的几分之几?

生3:你爬慕田峪长城的次数占爬长城总次数的十四分之二。

篇12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能够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增加了作品的无限魅力,促进学习方式与教育方式的变革,使课堂变得更加的轻松和愉悦,为学生生动、活泼、自主学习创造新的时空,让他们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了熏陶和感染。教学媒体介入语文课堂拓宽了教育时空,为学生多渠道、多层次获取知识提供了可能。只有充分发挥现代媒体的优势,跳出教材、跳出学科,注重生活中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最大限度地拓展语文学习内容,使语文教学富于时代气息,才能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是指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语文课程内容有机结合,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语文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质是以信息技术解决语文课程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它是十分具体的,比如对语文基本功听、说、读、写的训练等等。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快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特别是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整合,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取得的教学成效也最为显著。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丰富学科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生认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可以引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未知世界。

通过参与学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题研究,并结合自己这几年在教学一线中运用课题研究理论进行教学实践而积累的经验来看,对于信息技术与语文的整合探索研究出了一些体会。

首先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现在的网络覆盖无处不在,学生们对网络充满了好奇,因此我就让学生去充分利用着丰富的网络资源,让他们自主去搜集与我们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如作者的生平、代表作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等,以便能更好的理解作品主题。要注意训练他们在短时间内对大量信息的快速浏览能力、把握文章重点的能力。让他们在不断实践中掌握对信息的选择、整理、加工和表达的能力,同时给予及时的信息评价,帮助他们信息素养的形成。

篇13

通说认为,交通肇事罪的客体是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和交通运输安全。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刑法》第133条中有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实际上,“逃逸行为”成为定罪的一个情节。逃逸行为是否仅仅侵害了刑法所要保护的客体: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和交通运输安全?这个问题,也成为一些学者认为要将逃逸行为单独列为一罪的理由。行为人是否逃逸,实际上对交通肇事所造成伤害的被害人有着直接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行为人是最直接也是法律认为最应当保护现场、实施积极救助义务的主体。无论这种救助,比如呼叫救护车、进行简单处理,是否对被害者有实质作用,这种救助义务都是法律所明确的。对于个体而言,法律所要保护的就是被害人的身体健康权和生存权。

交通肇事罪属于我国刑法中“公共安全”类犯罪一章,该章犯罪客体的共性类别在于公共安全。运输秩序和运输安全是否能够包含事发后生命个体的生存权、健康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为交通肇事一旦发生,行为人实际上已经侵害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与安全,事后的逃逸行为所针对的显然不再是交通运输秩序与安全,而是针对生命个体。在这种情况下,既然逃逸行为已经成为定罪的情节之一,法律也明确将这种现场救助作为一种义务,对于这种义务所产生的利好结果在所不问。

笔者认为,个体的生命健康权属于交通运输安全,此处生命健康权的侵害,恰恰是一种不特定的个体,并且这种侵害是直接由于交通肇事行为本身所导致,有密切联系。我们不应把一个系列行为刻意“断章取义”,过分强调个体,忽略行为的连续性以及个体的不特定性,容易把侵害结果要素过分扩大,实际上就产生了对交通肇事罪侵害公共安全本质理解的偏差。因此,强调交通肇事客体的公共性,是十分合理的。

二、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

交通肇事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对于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

首先,行为人必须处在从事交通运输过程中或者与正在进行的交通运输有直接关系。

其次,行为人必须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为(如《城市交通规则》、《机动车管理办法》、《内河避碰规则》、《航海避碰规则》、《渡口守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

再次,必须有重大事故的发生,即必须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后果。此处所谓“发生重大事故”,根据《根据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第1款规定,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解释》第2条第2款规定: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其他特别恶劣情节,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1)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5人以上,负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2)死亡6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60万元以上的。

最后,违章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此处的因果关系,同样适用加重过程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

时下,有关交通肇事的客观行为,存在几个争议问题:

1.交通运输行为是否包含非机动车运输行为。一些学者认为,非机动车驾驶行为造成人员伤亡应当以过失伤害罪、过失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笔者不同意这样的观点。虽然非机动车本身的危害性肯定不如机动车大,但公共安全并不直接取决于交通工具本身。刑法强调针对行为判断一个人的犯罪与否,而不能将犯罪工具的作用局部扩大化。驾驶非机动车造成人员伤亡,其危害结果所指向的对象也是不特定人群,更加具有公共性,尤其我国是拥有非机动车数量众多的国家,更应该对这种公共性安全予以保护。只要是在交通运输过程中违反了交通法规,并且在事故中产生了危害结果,并且具有因果关系,就应当认为构成交通肇事罪。

2.逃逸行为的不作为形式。不作为行为在刑法理论中的实质是行为人被法律赋予某种积极的义务,而其没有积极履行该义务,造成了危害结果,并与之产生因果关系的行为。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必然包含了作为的形式。交通运输人员在行车过程中,造成了某种威胁交通运输安全的危险状态,行为人应当积极排除而未排除,致使他人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这种行为,实际上就是不作为的表现形式。

逃逸行为作为交通肇事中最典型的不作为形式,其不作为内容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0条规定:“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值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由此可见,交通肇事的最先义务应当是“停车并保护现场”。接着,如果造成人身伤亡,应当及时救助受伤人员并迅速报警。归纳起来,其义务包含了四层意思:停车、保护现场、救助和报警,这四个义务缺一不可。

三、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但《刑法》第131条重大飞行事故罪、第132条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与交通肇事罪之间已产生特别法条与普通法条的关系,故航空人员违章造成重大飞行事故的成立重大飞行事故罪;铁路职工违章造成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的成立铁路运营安全事故罪,而均不成立交通肇事罪。因此,本罪的主体实际上仅限于航空人员、铁路人员以外的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及其他人员。交通肇事罪中的主体问题,也存在不少争议,如非机车驾驶人员能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已通过客观行为论证,在此不赘)、行人能否构成交通肇事罪以及共犯问题。存在争议和理解上的偏差,主要是因为多数人把行为人之间的关系扩大化了,而不是将危害行为本身作为研究的核心与焦点。在此有必要以行为为研究核心,阐述有关争议。

1.行人能否构成交通肇事罪。行人能否构成交通肇事罪,存在两种不同观点。否定说认为,行人违反交通规则后首先危及的是自身的安全,行人也是受害者。肯定说认为,从立法意图和实际情况看,本罪的规定无疑主要是针对直接从事交通运输活动的违章肇事行为的。行人在路上行走,当然不是交通运输活动,城市交通管理规则不是仅仅规范交通运输活动,也包括行人在公共道路上的行走。笔者支持肯定说:首先没有任何法律禁止行人上路权;其次行为人自身受到伤害与否不影响交通肇事的构成,只要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造成一定危害结果,且存在因果联系,不论行为自身伤害程度如何,都应当构成本罪。

2.乘客能否构成交通肇事罪。乘客能否构成交通肇事罪,要证明乘客是否违反了有关交通运输法规,由于乘客与司机的特殊关系,乘客的过失行为必须是导致危害结果的起因行为,如果起因行为是由于司机引起,在这种情况下乘客有不具有普遍注意义务,则不构成交通肇事。反之,如果乘客的过失行为被证明确实是引起一定危害结果的起因行为,乘客也可以构成交通肇事罪。

四、交通肇事罪的主观罪过――兼评高危驾驶行为的主观罪过

交通肇事罪的主观罪过表现为过失,时下,司法界对高危驾驶行为的主观罪过存在不同认识。如“飙车”与“醉酒”驾驶,前者认定为过失,而后者认定为故意。又如同样是酒醉后驾驶,“三门峡”案一审以“交通肇事罪”定罪,“成都醉驾案”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出现对行为人主观罪过认识上的差异,主要存在两个认识上的误曲:

第一,危害结果左右主观故意。杭州飙车案的危害结果导致了1人死亡,而成都醉驾者导致4人死亡、1人重伤。过失犯罪的成立前提是以一定法定危害结果的产生为前提,然而目前司法界以危害结果的大小左右判断行为人主观故意过失与否,实际上是一种不科学的方法。

第二,醉酒状态决定主观故意。我国刑法实际上将醉酒状态规定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因素,而并不是说,酒醉状态后的行为都是故意行为。酒醉状态不影响刑事责任能力,更不能决定故意与过失。这是完全两个概念。尤其在交通肇事行为中,酒醉后的行为实际上对行为结果仍然持否定的态度,认定过失较为妥当。

认定高危驾驶行为主观罪过,主要是区别行为人故意还是过失,在区别交通肇事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环节上,更要注意行为是否具有“加害性”。高危驾车存在危险性且一般又不具有“加害性”的特征,我们对于高危驾车肇事的处理,只有在有充分证据证明行为人违章驾驶的动机已经偏离了驾车本身并具有利用机动车辆事实加害行为的情况下,才能认定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并认定其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反之,对于高危驾车行为只能以交通肇事罪处理。

参考文献

[1]陈结淼.《刑法应增设交通肇事逃逸罪》.《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第31卷第2期

[2]赵秉志.《刑法各论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