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社会体育专业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社会体育专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社会体育专业论文

篇1

1.2研究方法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情况进行了研究.试图找出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对实习工作的重视程度

(1)实习学校.

实习学校对实习的有效管理,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实践课程的设置情况,在实习时间、地点、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布置与安排,并在实习开展的过程中对上述过程做必要的监督与调整,以保证实习顺利进行的活动.因此,做好学生实习的组织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多数教师认为,实习前的动员和实习计划的完善是影响实习质量的主要因素.调查中发现有近25%的学校对实习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计划中实习时间和次数安排不合理;二是对学生实习前宣传动员力度不够;三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应急预案不当;四是安排教师指导和督促、检查不得力;五是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价体系.

(2)指导教师.

由于实习学校的不重视,也导致部分实习指导的教师不重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的带队指导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高,影响专业实习的质量.调查中发现有36.4%的教师对学生实习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教学任务繁重不能及时下到实习点,即使是到实习点也是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指导根本不到位;二是没有针对具体的案例来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是对学生实习的全过程缺乏有效的管理,疏于监督;四是实习过程中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力度不够,没有达到最佳的实习效果.

(3)实习学生.

由于就业形势不乐观,直接导致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调查发现,有近40%的学生认为专业实习是可有可无的,对他们的就业没有什么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敢于吃苦、敢于拼搏、敢于争先、勤奋好学的精神,在实习单位的工作和学习态度不认真,缺乏敬业精神;二是实习的思想意识淡漠,认为无所谓,只是在实习之初到实习单位报道后就毫无踪影,无所事事;三是在学校期间准备不足,对工作岗位上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应对措施不得力,面对实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对的措施不多,甚至是没有办法;四是缺少实际工作的经验,不善于观察与学结等,工作业绩不突出,这样实习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用人单位.通过调查发现有40%的单位对实习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到该单位实习的学生往往是本单位职工的子女,或者有其他的社会关系,碍于情面,不得不接收,接收后也不安排具体的工作,只是在实习结束后给盖个章、写个鉴定了事;二是把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用而不导”;三是安排与专业无关的人进行指导,往往有失偏颇.即使是安排专人来指导,指导人员或是无指导经验、或是指导不认真,敷衍应付,失去了实习的本来意义.

2.2实习安排的时间和次数

资料显示,英国的一些师范学院的实习分几个阶段,普遍采用的形式是第一年安排四周,第二年安排五周,第三年安排六周,教育实习32周以上;日本等国也有类似的作法,法国初高教师培养(2年)教育实习500课时,中等教师培养(2年)教育实习300课时以上.调查中发现多数的学校采用一次性实习,而且是安排在第八学期,实习时间为12周,除去校内预备实习和实习结束的总结与成绩评定,真正用于实习的时间只有十周左右.在十周的时间里学生既要在实习单位完成实习任务,又要参加各种毕业生就业洽谈会选择用人单位,同时他们还要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查阅资料、论文的写作、答辩等一系列的活动,时间非常紧.此时,毕业论文、实习与择业往往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两者相衡取其重,就业放在了主要地位,实习就被放在了次要地位.加上各个方面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最终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一部分学校将实习安排在第六或第七学期,但也是一次性实习.只有2~3所院校安排了两次或多次实习,收到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2.3实习的管理模式

目前全国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实习模式大多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模式.调查中发现有部分院校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也有部分学校采用混合编组和顶岗实习的模式,这些模式都有其各自的优缺点.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为了保证学生实习与就业有机结合,许多学校普遍采取了“自主分散”的实习形式,从效果看这种形式是灵活有余,监管和指导不足,往往是“放羊式”的实习形式,并没有达到实习的真正目的和效果,并没有实质性地发挥实习的作用.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环节的优化策略

3.1建立健全实习管理规定,加强毕业实习过程控制

建立和健全实习管理规定是保证毕业实习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第一,建立和健全实习管理规定.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实习的操作和流程,使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管理.第二,要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召开全体学生的实习动员大会,详细讲解实习的目的、意义、实习的主要内容、实习要求和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要求学生充分认识毕业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其次,做好预备实习工作.此时要多假设一些情境,要求指导教师与学生一起研究方案,指导学生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第三,规范实习过程管理,加强教育实习的质量监控.由于实习的整体周期较长,实习点分散,带队教师不可能长期驻点管理,整个实习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管,实习往往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因此,要做到严格管理,加强实习的质量监控.除安排1~2名学生干部作为负责人与学校和指导教师沟通外,学校还要派出检查组,采取不定期走访抽查、咨询实习单位等方式来掌握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整体表现.既要检查学生的实习状况,也要检查指导教师深入实习点的指导情况,使整个实习环节达到“监管一体化、信息畅通化”的良好状态,从而确保专业实习质量的不断提高.

3.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指导队伍

作为一门新兴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相比,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专任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能指导专业实习的教师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同时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经费不足等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导致指导教师对实习工作同样不重视,走过场、应付了事,学生的实习得不到很好地指导,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我们要挑选一些具有丰富社会体育实践经验、有一定的专业实践水平的教师来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其次,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采用选派2~3名教师到实习单位挂职锻炼的方式,来增强教师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和专业实践经验,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指导水平.

3.3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是完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习工作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成立较晚,许多高校在对待专业实习方面还没有脱离体育教育专业实习的桎梏,缺乏创新性和开拓精神.同时,由于重视程度不足,检查、督促和指导不到位,经费紧缺等原因,造成了当前大多数高校没有建立足够实习基地.只好采取分散的实习方式,这种实习方式是在实习前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地点,实习的地点和人员都较为分散,实习学校无法派出更多的教师进行指导和管理,从而导致实习效果较差.其解决办法是:由高校牵头与体育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健身俱乐部等在双方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稳定的社会体育实习基地.学校选派教师与实习基地的专业人员联合组成实习指导小组,共同制订实习的指导计划和实施步骤,协作指导实习生的专业实习.

3.4丰富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延长实习时间

在国家大力提倡体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我们重点强调专业实习不仅仅为学生就业作准备,也不仅仅为了演练和检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教学理论和实际职业技能水平,应该向提升国家国民经济转移而设计,将着眼点放在自己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上,为自己的未来职业和人生发展奠定一个稳固的良好的基础.因此,实习的内容和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目前多数高校在实习形式上仍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方式,或者是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针对上述情况,一些高校规范了管理模式,对教育实习的形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实行开放式实习或顶岗实习的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都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我们要丰富实习的内容和形式,采用分阶段实习或者延长实习时间,加强对毕业生的实习和教师指导工作的检查等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篇2

1.2社会实践环节

社会体育是体育学科的重要分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遵循中国市场经济和全民健身蓬勃发展而兴起的,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社会体育领域。根据办学要求和社会市场的需要,普通高校均把专业社会实践列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划中,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并且部分高校时常根据社会需要对社会实践方案加以改进和完善。社会实践对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社会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巩固专业学生的理论、技能知识,提高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而且为学生今后的求职道路做了良好铺垫。但各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社会实践环节还处在探索阶段,针对本专业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上还存在着基地缺乏、时间偏短、内容单一以及教学实践指导教师能力欠缺等突出问题,从而制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健康发展。因此,加深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实习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不仅能够顺应社会发展需求,而且能促进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2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

2.1用人单位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居民收入上涨,人们对于体育方面的需求逐渐趋向多元化、现代化,居民健身意识越来越高,愈来愈多的群众开始参与到休闲体育、健身娱乐的行列中,并且对参加的运动健身项目的需求提升,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势必提高。通过对相关就业单位调查中了解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主要面向大众体育领域,尤其是社区体育指导、群众体育及体育产业相关领域。通过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展现状的了解,发现现阶段社会体育的发展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体育专业组织管理比较复杂,考虑到人员多、范围广、素质水平良莠不齐,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综合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社会实践能力,而且要具备人际沟通、组织管理、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还要拥有一定的文字语言功底和计算机相关技能的运动,才能达到社会的市场需要。

2.2社会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调查

2.2.1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以及社区体育的开发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职在2001年8月份正式列入中国职业分类体系中,现阶段关于体育总局印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中16次提及要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倡导发展全民健身指导队伍,建立体育健身指导站和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组织,推进社区体育健身站(点)规范化建设。在通知的目标任务中明确指出:吸引、组织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的工作人员加入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行列中,争取使获取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员注册数目增长到一百万以上。由此可见,当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培养一批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近年来,我国各类居民健身活动场所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员大多以老年人群为主,如现阶段比较流行的广场舞。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现阶段社会相关单位对于社区经营性体育设施场馆的建设呈现正增长的趋势,然而,通过深入了解,对专业的管理人员和健身指导人员在社区健身设施管理相对缺乏,但是随着国家加大对社区体育开发和建设的高度重视,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2.2.2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类人才需求

“体育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可以提供一种用于第三产业广泛的就业机会,具有巨大的潜在需求,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优势。”在市场经济发展较好的西方发达国家,体育早就成为经济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产生,各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体育产业的范畴也随之壮大,以及不断被开发的体育经济方面的功能,更进一步促进了体育产业快速化、国际化的发展。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甚至部分国家将体育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发展。由此可知,体育产业在将来的发展中拥有巨大的就业前景。依据产业结构理论,随着国民经济成长阶段的上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层次的升级,我国体育产业会不断发展壮大,有关社会体育产业就业需求会日益明显。近年来,各地区通过开发体育经济功能,开拓体育市场,引导体育消费等措施,积极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在相关体育领域范畴均有较大的进步。在体育市场逐步提高,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的预期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于健身市场的开发和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需求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向。参考国外体育产业强大的就业效应和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美好趋势均表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中体育产业经营开发、管理类人才培养适应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

2.2.3休闲体育领域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潜在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加,使得精神水平逐渐上升,在金钱和时间上充裕的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越来越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变,开始希望得到身心的满足。对于不同的休闲方式需要不同种类的休闲服务与产品,休闲体育大多是围绕体育休闲娱乐的需求,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波动较大。综观当下,全球老龄化人口不断加剧,人们对于休闲体育方面的知识更加重视,尤其是老年人和女性对休闲体育的参与更是不断增长,在体育康复领域,体育康复保健的功能也愈来愈得到关注。研究表明,无论是经济繁荣还是衰退,娱乐需求是恒定的。面向未来,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将在休闲体育中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的对比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主要还是依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计划及规定来实现,这导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办学过程中缺乏自,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进而导致教育输出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另外从调查中发现,目前多所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培养主要定位为“高级复合型”或“专门”人才,而社会体育领域真正需求的是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前的社会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目标定位显然与社会对实际需求相脱节。那么高校能否主动迎合社会需求,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来适应社会需求,这成为目前本专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3.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的差异

目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社区体育健身指导、体育产业、休闲体育领域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虽然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才培养理论设计与社会需求相吻合,但是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社会体育指导员并不被社会体育认可,人们对于社会体育指导员了解较少,社会上实际能为社会体育指导提供的专职岗位更是少之又少。随着社会体育的快速发展,体育产业也得到相应提高,这种结果的产生必然对从事体育产业的专业人才要求严格。但是现阶段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体育产业的培养并没有突出体现出来,只是浅显的涉及其中的一部分,对学生掌握体育产业开发经营、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方面知识的效果起到阻碍作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毕业生达不到体育产业相关就业单位对专业素质能力的要求。在休闲体育方面,虽然休闲体育拥有很大的潜力市场,但是限于专业办学模式,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这方面涉及较少,只有部分院校开设体育旅游的相关专业,并没有结合休闲体育的需求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因此,应加强对此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设置,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培养对口人才,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3.2专业课程设置、社会实践与市场需求的对比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主要依据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学科设置的,但是对于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基础理论知识、体育产业、休闲体育等方面课程设置所占比例不高,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查了解到社会需要大量的大众体育健身指导咨询、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体育赛事策划、休闲体育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所以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育设置中应体现出对这些方面能力培养的课程方案,使学生具备的能力更加专业性,并体现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差异性。因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要求较高,可见社会实践环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占比重较高。但现阶段专业社会实践现状是缺乏对社会实践的重视,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完整,缺少校内外社会实践的机会。由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起步较晚,拥有的社会实践资源较少,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很难找到非常对口的实习基地,这导致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社会实践效果较差。

篇3

魏祝颖《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一一以天津体育学院2008—2011届学生为例》中发现学生论文在研究领域上学校体育类和运动训练类的所占比重未50%〜60%,其中学校体育类的比运动训练类的少,社会体育、心理学、生理学及其他方面共占40%。大部分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确定选题,来源单一,缺乏创新性。赵永才在《高校体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情况的调查研究得出:体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教学训练类选题较稳定,社会体育类和基础理论类的选题有增多趋势,传统技战术分析的选题有下降趋势,学生选题呈方向多元化,但学生选题方式更多依赖于教师建议,研究方法局限于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单一的方式,而体育专业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成为了困扰学生选题的主要原因。

周小平在《湛江师院体育系毕业论文选题热点与走向》中得出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研究仍然是广大体育教育和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随着社会与体育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体育消费和产业的开发也成为广大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从上述文献我们可以看出,从20世纪80年代至现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各方面既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也产生了些许变化,例如:在选题方向上,技、战术类的比重开始呈下降趋势,体育教学训练类、社会体育类的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在选题方式上,学生依旧趋向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的途径或是指导老师的建议获取选题,通过思索创新进行选题的比重少;在研究方法上,大量集中于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学生研究手段仍然比较单一。

2.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及存在的问题相关研究

胥志敏《浅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一文中列出了学生在论文撰写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实践性,针对性不强,论文成果一般。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朱少华,龙昆等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分析一一以南昌大学2008—2010届毕业论文为例》表明学生论文在研究领域偏重于体育教育方面,研究方法单一,实验研究能力严重不足,并且在论文结构、规范性、逻辑性等方面均普遍存在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

戴卫东在《提高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建议》中提到高校本科生论文存在的问题有:论文的选题过于理论化;论文抄袭,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相关的论文写作技巧;指导教师投入不够;未形成论文质量考核体系。并提出高校教学部门的失范,师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不重视,学生论文写作系统训练的缺乏等原因。

从上述文献可了解到,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一直都存在,并且普遍呈下滑趋势,大部分研究主要是从选题和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选题存在陈旧、重复,缺乏创新等问题,如何提高学生选题的质量,完善过程管理体系方面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热点。

3.非体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质量问题相关研究

夏光祥等在《教育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一一以S大学2010-2012届为例》提出:学生部分选题脱离专业培养目标、缺乏实际应用价值、选题研究内容“撞车”、选题陈旧,个别选题范围过大,可操作性不强。董秀茹在《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分析》一文中阐述学生选题出现大而广,题目越大越好写的误区。鼓励学生在感兴趣的研究方向选题,但选题不能过于陈旧或追求热点问题,选题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适宜。

张菁《英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问题探讨》中提到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存在态度不端正认真、论文质量低劣等问题。郭剑平、姜艳《论如何提高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中提到学生论文存在选题重复、缺乏新意、过于宽泛等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包括学生无暇专心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毕业实习定位出现偏差、图书资料方面的缺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大部分本科生的选题研究方向与本身专业关联紧密,能够围绕本专业的特色展开研究,不足之处仍然是有的选题内容过于陈旧,缺乏创新点,或是题目太大,学生亦难以把握其深度和广度。同时论文撰写时间的安排与学生考研、找工作的时间冲突、师生的态度等亦是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原因。

篇4

研究目的

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题目。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选题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的质量。选择什么样的课题、如何选择毕业论文课题是高职学生和指导教师最为头疼的问题。本文以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社会体育系2009、2010级78名学生的毕业选题为例,分析和讨论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选题问题的对策。

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云南体职院社体系运动康复专业、体育保健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社会体育专业2009、2010级学生78份毕业论文和开题报告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2009、2010级社体系学生78篇毕业论文和开题报告。

2.数理统计法。对收集到的78篇毕业论文和开题报告按论文的选题、研究方向、研究方法、选题来源、指导教师等进行分类、归纳、统计处理,运用Excel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3.访谈法。与2009、2010级社体系学生、指导教师、系领导及教学秘书进行访谈,了解相关情况。

4.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课题来源、指导教师对学生论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类高职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

从下页图1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运动康复、大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管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日趋高涨,健身房、大众健身器材、各种体育场馆日益增多,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如社会体育辅导人才、体育保健人才、体育康复人才、体育管理人才等,这为社会体育发展创造了机会。另外,目前从事社会体育研究的成果和文献逐渐增多,特别是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以来,体育科研人员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客观上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参考资料。

1.选题基本吻合专业。我院自2009年设立社会体育系,分社会体育、运动康复、体育服务与管理、体育保健四个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是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运动康复专业主要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培养可在各类医疗康复保健部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大型健身场馆、健康保险业、学校、体育健身及运动休闲场所等从事健康科学和康复体育相关的指导、服务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能适应体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有一定组织实践能力,能组织一定规模体育比赛、展会等经营活动和独立经营、管理中小规模体育产业的专门技术应用型人才;体育保健主要包括体育卫生、保健按摩、体育疗法、体育伤病的预防和处理,主要培养运用医学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在体育健身及运动休闲场所从事体育保健康复的咨询、指导、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

在调查中,分别有74%、57%的体育保健、运动康复专业学生选择了运动创伤及康复体育方向的研究;分别有69%、100%的社会体育、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选择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群体开展全民健身体育锻炼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只有10%的学生选择了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仪器设备等方面无人问津。大部分学生的选题围绕各自专业的培养目标,重在解决我院社体系在教学和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性问题。

我们的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平常就给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围绕着专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在《体育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讲到选题原则时,特别强调注意选题的实用价值,选题不能脱离学生的专业知识,没有专业知识作支撑是写不出好论文的,要选择自己专业领域熟悉的、有条件完成的而且结合自己将来希望从业的方向和感兴趣的问题。例如,2010级运动康复专业的一个学生,希望毕业后在昆阳开一家保健康复中心,其选题即为《昆阳镇保健康复中心的市场调查研究》。他利用在昆阳实习机会,从保健康复中心的市场饱有度、选址、价位、服务、管理等方面对已有的6家中心进行调查研究;2009级社会体育专业的一个学生,所练专项是高尔夫,毕业意向留校从事高尔夫教练工作,其选题《云南体职院高尔夫专业学生学情分析》,对所要任教的对象进行非常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2.题目雷同扎堆。学生选择的毕业论文题目均是由学生提供,没有经过集中讨论,同届学生中选题出现“扎堆”现象,不同届学生也出现选题相近相似的现象。主要集中在康复和保健专业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占10%,施加因素有用推拿手法的、按摩与运动结合的,研究对象有青少年、中年妇女,有对病因案例分析的,又有对治疗效果进行个案研究的。虽然各有侧重,但雷同现象可见一斑。我校康复和保健专业学生从大一开始就在体育康复理疗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实践,这个基地对社会开放,来校健身的人很多,运动后往往会在实训基地作放松,腰椎疾病、颈椎病、肩关节疾病、膝关节损伤、网球肘等是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比较多的案例。

(二)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见表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首先,由于文献法是进行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且学生论文需以文献综述研究为基础,所以,所有论文都使用了文献资料法。其次,逻辑分析法、访谈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对比法、实证研究法、案例分析法也有少量的运用,说明定性研究逐步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方向转变。大部分学生采用了两种及以上的研究方法,最多用到六种方法。

通过对每篇论文研究方法的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研究方法运用过程中存在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普遍缺少对研究方法的设计,学生对研究方法设计的重要意义和方法的具体运用理解不够透彻;方法选用随意性较大,运用不当或仅把研究方法当摆设、凑格式的现象较为突出。

(三)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见图2)

从图2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论文的选题主要来自查阅文献、指导教师收集的科研及教学实际中的问题以及学生实习工作中的课题等三个方面。从文献综述中移植嫁接式或模仿选题,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熟悉领域和学术水平,或根据自己的课题内容,拟出一些题目任由学生选择。这样做的优点是指导教师能从本专业的特点全面考虑,所选题目较切合学生实际水平,防止选题过偏或过大等问题出现。

学生没有参与指导教师的课题研究,这与我校教师队伍中主要以年轻教师为主,青年教师工作年限少,教学任务重,能用于科研的时间不多,本身获得的科研项目较少有关。

学生也没有从各级科研课题指南中选题,省级国家级课题大多偏向于宏观战略研究,高职学生的理论基础还不够。我校并没有针对学生科研的选题指南,原因在于考虑学校本身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客观研究条件,学生学识水平存在差距,兴趣、爱好、专业的差别,所以,在选题时,建议学生最好选择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主题,以自身的研究能力为标准,在可搜寻的资料范围内确定自己的论文主题,以应用性为导向进行选题,尽量避免那些高深﹑冷僻和空洞的理论研究的课题。

(四)毕业论文研究类型

根据论文研究类型的不同,选题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类。学生论文选题的研究类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基础研究的论文选题占绝对多数,说明基础研究是高职学生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

(五)指导教师对毕业生毕业论文的影响

目前,毕业论文的选题多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协商确立。从下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指导教师指导的选题与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致,也有少数指导教师指导的毕业论文与其从事研究的体育教学方向不一致,这样对其指导学生论文有很大的影响。

有些指导教师自身很少从事科学研究,对现代一些新的科研方法了解不够,指导学生选题时力不从心。首先,指导教师指导的毕业生人数较多,学生论文的选题方向也各式各样,指导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其次,学生论文的选题往往是在《体育科研方法》课程16课时内同步完成,任课教师在这么短时间内只能整体上对体育科研方法给予介绍,大部分要靠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构思,教师只能在选题过程中起引导作用;再次,在短短的一个月左右选题时间仓促,题目确定得相当勉强;最后,指导教师在论文选题指导工作的同时,还担任其他课程的教学任务,造成教师精力不足,指导不够。

结论与建议

1.体育类高职学生选题方向主要集中于运动康复、大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管理。大部分学生的选题围绕各自专业的培养目标,能解决我院社体系在教学和实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性问题。建议尽量剔除雷同和近似题目,各届选题尽量做到推陈出新,多提有创意的选题。强调毕业论文选题的专业性,研究内容、研究领域应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2.大部分学生采用了两种及以上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逐步向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方向转变。但普遍缺少对研究方法的设计,方法选用随意性较大。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体育科研的研究方法、前沿问题、热点问题介绍给学生,并同学生探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方法。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定性或定量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的关系如何结合使用,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题目采用案例进行教学,通过比较和分析加深学生的直观理解。

3.学生论文的选题主要来自查阅文献、指导教师收集的课题及教学实际中的问题以及学生实习实践的问题等三个方面。基础研究是高职学生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建议高职院校选择的题目针对职业岗位,以解决生活、学习、训练中的实际问题为主,研究题目宜小。

4.大多数指导教师指导的选题与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致,也有少数指导教师指导的毕业论文与其从事研究的体育教学方向不一致。建议指导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在学生不知道要研究什么、不知道什么是好的选题、选择合适的研究题目并开展研究存在一定的困难时做到与学生充分沟通,引导学生在自己进行选题之前要先鉴别他人的选题,关注体育行政部门和学术领导机构下达的体育科研项目指南,督促学生阅读体育类核心刊物,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哪些是合适的选题,学生初选题目后分析选题存在哪方面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鉴别、分析、讨论、思考。

撰写毕业论文是高职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虽然体育类高职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能力有限,学生做科研的水平不高,撰写的毕业论文学术价值有限,但学生在应用科学研究方法一步一步地完成论文的过程中,能提高资料查询能力、运用计算机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在生产实践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恰当的选题能够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毕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李正栓.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杨晔.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设计[EB/OL].(2012-05-23)..

[3]张金艳.高职学生英语毕业论文选题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1(21).

作者简介:

篇5

(1)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

(2)研究对象。是主要以吉林省的长春地区、吉林地区、白城地区为研究对象。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吉林省的各主要地区进行实际调查,各高校专业办学规模有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办学规模达到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体系,适应我国东北地区体育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2.2 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

(1)教育内容的构成。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包括普通教育、综合教育和专业教育三部分。由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包括普通教育知识体系、综合教育知识体系和专业教育知识体系。(2)学分、学时修读要求。建议本专业学士学位的修读总学分原则上位160-180学分。教育内容的学分比例见学分分配比例表,各类课程内容学时为2560-2880学时(可按16-18学时/学分计算,本规范以16学时/学分计算)。

2.3 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

(1)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框架。本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构成。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科学基础知识、社会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主要由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管理和体育社会工作等知识构成;专业实践由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构成。

(2)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根据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本规范对专业教育内容知识体系中的不同知识领域做出相应的界定教育内容的设计如下:①基础知识: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能、相关学科。②专业知识: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③专业实践:社会体育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2.4 专业教育内容的课程体系

按照本专业的知识(技能)领域要求,东北地区根据地区特色构建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

(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程,是专业教育内容的基础知识,为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及知识单元概括:课程名称: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能训练、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

基本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基础课程应按照上述内容设置。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应在健身类基本运动项目和球类运动项目中各选一项,每个项目课程建议2个学分。

(2)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重点突出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专业教育内容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应用操作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专业方向课程(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79页)属于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偏重于社会体育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的涉及领域比较广泛,考虑到东北地区不同地区存在的较大差异性,以及社会体育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本规范设置健身与娱乐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建议修读学分为25-30。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基本要求:在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培养方向规格的要求,以某一方向课程为主进行设置,也可以适当兼顾其他方向课程,形成本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主要突出与本专业相关联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拓展与补充,使学生具备较宽的适应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制性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建议修读学分:35-45,限制性选修课程约20学分,任意选修课程约25学分。

(4)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社会调查:在第一学期安排不少于1周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深入实地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社会体育发展情况、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状况、街道或社区体育开展情况、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运作机制与市场发展前景。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在第二学年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见习。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体育企事业单位的机会,了解社会体育所涉及的各类工作岗位的情况。见习期间记录见习日志,完成一份见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践设计:在第三学期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实践设计。专业实践设计包括健身技术指导、体育营销与管理策划、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体育中介服务等内容。主要的目的是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应用机会,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建议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的方向,最少选择一项内容,设计一份完整的策划书和计划书,通过一定的实践,最终形成一份为专业实践设计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习:在第四学期安排不少于10周的专业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安排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岗位主要是管理岗位、技术指导岗位、销售岗位等。实习期间记录实习日志,完成一份实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在第四学年安排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根据学生的选题配备指导老师,并通过论文答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3 结论

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社会体育的生活化主要体现在公益性和社区、单位福利型持续发展、准经营型大幅度增长、商业经营型逐步发展。因此,在此现状下,在高校建立一套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来培养符合东北地区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1)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

(2)研究对象。是主要以吉林省的长春地区、吉林地区、白城地区为研究对象。

2结果与分析

2.1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吉林省的各主要地区进行实际调查,各高校专业办学规模有了迅速的发展,虽然办学规模达到快速发展阶段,但是,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教育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体系,适应我国东北地区体育发展需要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2.2社会体育专业教育内容的总体框架

(1)教育内容的构成。根据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包括普通教育、综合教育和专业教育三部分。由本专业的教育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包括普通教育知识体系、综合教育知识体系和专业教育知识体系。(2)学分、学时修读要求。建议本专业学士学位的修读总学分原则上位160-180学分。教育内容的学分比例见学分分配比例表,各类课程内容学时为2560-2880学时(可按16-18学时/学分计算,本规范以16学时/学分计算)。WwW.133229.coM

2.3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

(1)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框架。本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由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构成。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科学基础知识、社会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主要由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管理和体育社会工作等知识构成;专业实践由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构成。

(2)专业教育内容的知识体系的基本内容。根据东北地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本规范对专业教育内容知识体系中的不同知识领域做出相应的界定教育内容的设计如下:①基础知识: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运动技能、相关学科。②专业知识: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③专业实践:社会体育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践设计、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2.4专业教育内容的课程体系

按照本专业的知识(技能)领域要求,东北地区根据地区特色构建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

(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是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属于必修课程,是专业教育内容的基础知识,为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及知识单元概括:课程名称: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体能训练、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

基本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基础课程应按照上述内容设置。社会体育基本运动项目应在健身类基本运动项目和球类运动项目中各选一项,每个项目课程建议2个学分。

(2)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重点突出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的培养,是专业教育内容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应用操作能力。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专业方向课程(下转第192页)(上接第179页)属于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偏重于社会体育领域中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的涉及领域比较广泛,考虑到东北地区不同地区存在的较大差异性,以及社会体育发展状况的不平衡。本规范设置健身与娱乐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三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建议修读学分为25-30。

专业方向课程及知识单元基本要求:在设置专业方向课程根据培养方向规格的要求,以某一方向课程为主进行设置,也可以适当兼顾其他方向课程,形成本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主要突出与本专业相关联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专业必修课程内容的拓展与补充,使学生具备较宽的适应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专业选修课程分为限制性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建议修读学分:35-45,限制性选修课程约20学分,任意选修课程约25学分。

(4)实践教学内容及体系。

社会调查:在第一学期安排不少于1周的时间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深入实地了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了解社会体育发展情况、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状况、街道或社区体育开展情况、各类体育健身俱乐部的运作机制与市场发展前景。完成一份社会调查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在第二学年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见习。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体育企事业单位的机会,了解社会体育所涉及的各类工作岗位的情况。见习期间记录见习日志,完成一份见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践设计:在第三学期安排不少于2周的专业实践设计。专业实践设计包括健身技术指导、体育营销与管理策划、全民健身活动推广、体育中介服务等内容。主要的目的是为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应用机会,为专业实习奠定基础。建议学生结合专业学习的方向,最少选择一项内容,设计一份完整的策划书和计划书,通过一定的实践,最终形成一份为专业实践设计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专业实习:在第四学期安排不少于10周的专业实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地安排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岗位主要是管理岗位、技术指导岗位、销售岗位等。实习期间记录实习日志,完成一份实习报告。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毕业论文:在第四学年安排毕业论文撰写及答辩。根据学生的选题配备指导老师,并通过论文答辩。以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评定成绩。

3结论

随着东北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健全和完善,社会体育的生活化主要体现在公益性和社区、单位福利型持续发展、准经营型大幅度增长、商业经营型逐步发展。因此,在此现状下,在高校建立一套社会体育专业的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来培养符合东北地区需求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促进东北地区社会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1.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估和监督机制

哈工大体育学硕士教育改革的特点体现在严格,遵循哈工大的校训,对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的严格要求是学校办学宗旨。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完善研究生管理监督机制是改革的重要体现。教学质量评价和监督从两个层面上实现,一方面是研究生院的教学质量评价检查制度和要求,另一方面体育部教学督导组的教学检查评价。按学校教学质量检查要求,每学期开学前,每位任课教师要在网上提交教学日历,研究生院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进度,安排校级教学督导专家检查听课计划,检查课采用不定期的抽查,每学期对每位教师听课1~2次,每学期教学质量检查评价结果及教师提交教学日历情况进行公布。体育部每学期由部教学督导组对所有任课教师也进行严格的教学检查,检查结果与体育部教师年度考核及岗位绩效工资挂钩。通过研究生院和体育部二级教学质量监督,促进了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加强论文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研究生学位论文综合地反映了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的主要方面,也是衡量研究生教育水平的主要指标。要保证质量,必须从源头做起,抓好学位论文过程管理监控,同时严格评审、严格答辩。在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等环节上建立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加强论文的过程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先,毕业论文答辩要通过校外专家的外审,才能报送本专业论文答辩委员会上,得到通过后,报送学科分委员会进行评审要获得三分之二通过,最后报学校学术委员审批。论文开题和论文答辩聘请国内体育学院知名专家和校内外体育专业教授担任评委,并采用预开题和预答辩,再进行正式的答辩过程。另一方面,哈工大制定了论文不端行为检测管理条例,并严格规定论文正文部分文字重复率超过5%,不允许参加论文答辩。对论文的高标准严要求,避免减少了学生完成论文过程中不端行为发生,使学生树立了学术研究的良好正气。提高了论文过程管理水平和毕业论文的质量。

3.加强教育培养过程实践环节,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1)教学训练实践,哈工大体育学硕士生培养目标是定位于体育师资,而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核心和本质,教师要提升其专业水平,就要使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持续地发展。因此,重视对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加强教师职业专业特长的训练,从而使他们能够了解教师的角色,规范并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硕士生在第二学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为本科学生上5~7周的教学实践课,要根据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出教案,并依据教案上课,教师负责对教学实践全过程进行指导。实践课结束前,由体育部组织教授专家组进行考核评价,考核成绩记入研究生培养档案。

(2)积极参加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实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体校,体育俱乐部辅导,社区群体活动指导,社会体育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为4~6周,一般安排在第三至第四学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后要写出3000字实践报告并要经导师审查签字后交研究生院备案并记有学分。

(3)竞赛实践完成1~2项校内外竞赛工作,要参加竞赛的赛前的组织编排、竞赛期间的临场裁判、赛后总结工作,竞赛工作的指导教师负责对硕士研究生参加竞赛工作情况进行考核。

(4)科研实践要求硕士研究生每学期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不少于2次,毕业前在校内外或体育部论文报告会不少于1次,每学期应提交学术报告手册,经导师审核签字。

三、教育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哈工大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教育,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不断发展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1.师资力量问题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由于哈工大体育部几十年主要承担本科生体育课教学和训练任务,近年承担硕士生培养教育的教师,是自身培养的,有能力和资格能参与研究生教学和指导的仅是一小部分教师,而且这部分教师多年来是担任本科生教学,研究生理论课程讲授较为生疏,所以担任研究课程对任课教师都感到压力很大,导致大部分教师都没有积极性参与研究生教学工作。同样,硕士生导师也存在相同问题,导师既要负责学生平时培养教育,更要保证学生毕业论文的完成通过,在目前不断加强论文质量管理,提高论文检查考评形势下,没有多少教师愿意承担硕导的工作。因此,要扩大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师资队伍,必须要有与教师评职考核密切相关政策激励,同时每年要有专用名额引进优秀体育硕士或博士毕业生及国内高校知名教授。要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近期及长远计划,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2.招生困难问题

由于哈工大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分数居高不下,而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分数线基本是其他专业分数相同,在每年高位分数线下报考体育学研究生的学生倍感望而却步,从而导致近年报考人数在逐年减少,招生已经显现出危机状况。学科发展专业的兴旺发达,必须要有保质保量的学生,因此,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要有招生政策的支持,要从专业的发展和实际出发,体育学研究生的招生要与其他专业区别对待,在不影响学校招生计划方案的前提,根据考生情况适当地降低分数,保证每年招生计划完成,再不断提高招生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其他专业学生资源的优势,积极鼓励非体育专业学生跨学科报考体育专业研究生,实现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高级体育人才的发展方向,比如,学经济学的学生,可以对体育产业的成本核算和投资风险有很好的控制;学管理学的学生,更能用管理学的方法和理论来完善体育管理体系;学机械类的学生,可以利用他们的专长提高我国体育健身器材类设计的科技水平等。

篇8

2 专业信息素养的内涵及现状

根据信息素养的层次性特点,不同的人应具有不同的信息素养,不同社会群体的信息素养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参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陈维维、李艺从纵向把信息素养分成三个层次:基础性信息素养、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基础性信息素养是指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的所有人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信息素养,它保证了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则是指人们为了更好地从事一定职业、承担一定工作或者陶冶自己的情操所应具有的应用信息技术的素养”,“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是指人们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开发或设计新的信息系统供他人利用,以服务大众和社会为目的的高层次素养”。[3]蒋荣,王新提出高校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应包括基本信息素养和体育学科信息素养,基本信息素养是指教师必须具备的关于信息论学科的理念、知识、技能和能力;体育学科信息素养可分为教学信息素养、课外体育信息素养、体育科研信息素养等。[4]此外,在学校教育中,除了所有信息行为、信息任务所共有的一般信息素养要求之外,不同专业或学科领域还有特殊的信息素养要求。[5]

据此,我们可将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分为基础性信息素养和专业信息素养,基础性信息素养是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不同专业大学生都应该达到的要求,专业信息素养是不同专业大学生因其专业性要求,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具备的能解决专业信息问题的信息素养。专业信息素养能力属于高层次的信息素养,它是基于学科的专门信息素养,包括了解本学科信息的范畴、类型、常用的信息资源,对本学科文献的内容作出有效评价并对其中的举证作出判断,能够完成本学科学术论文的写作等。[6]

显然,较高专业信息素养的具备更有利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笔者曾对北京高校(调查时间为2005年)和广东省高校(调查时间为2009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专业领域动态的关注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赛事上,而对体育教育的发展及学术性较强的研究关注较少。此外,对专业信息源的相关知识比较缺乏,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熟悉体育类核心期刊(在调查对象中北京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熟悉体育类核心期刊的达93.7%,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达94.6%),很多学生把《田径》、《体坛周刊》《中国教育报》等杂志或报纸当成核心期刊。而且,很多学生不熟悉专业的体育网站。制作课件进行教学已成为当代教师必备的能力,但对此还有不少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掌握不够熟练(在调查对象中对制作课件软件“操作不熟练”或“完全不懂”的北京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达62.7%,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达45.5%)。

以上所提到的“对专业领域动态的关注”、“课件制作软件的操作”、“专业核心期刊和网站的了解”都属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信息素养,由此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信息素养较低,这必将影响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和对专业信息的利用,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信息素养亟待提高。

3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信息素养的提升

3.1 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专业信息素养教育

近年来,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高校一般信息素养教育向专业信息素养教育深化势在必行,从学科专业角度具体化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将成为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必然趋势,并把专业信息素养教育作为更深层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

目前我国体育院校关于信息素养的教育大多停留在文献检索课及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上,显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绝非一门简单的文献检索课及相关信息技术课程能完成,基于专业学习和教育的信息素养教育才是全面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及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专业知识、文献检索、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应该有效融合,建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和核心的系统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完成从信息获得式教育向信息素养系统培训方式的转变。

3.2 加强专业课程与信息素养教育的融合

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认识到,信息素养教育必须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7]近年来,国外融入专业课程的信息素养教学得到推广,国外一流大学多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以专业教师作为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主力,但在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由于缺乏相关领域专业人员和专业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学效果不尽理想,教学内容也未超出传统文献检索课程的范围。[8]而在体育教育领域,由于体育术科教学具有很强身体实践性的特点,在专业课程中嵌入信息素养教育更难以实现。这既有硬件设施限制的原因,也因为术科课主要以身体活动为主,很难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地整合,从而限制了利用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如何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教学中增加解决专业信息问题的要求,如何结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加强专业课程(主要是术科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都将成为体育教育改革新的热点问题。

3.3 在论文撰写中增加信息素养的要求,提高专业信息素养

篇9

Research on Building the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hina’s Full-time Sport Masters Cultivation

WANG-Jian,QU Lu-ping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 Tianjin 300381,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Delphi method and hierarchy analysis and by the process of indicator content selection, weight identification, indicator composition and system verification, the paper proposes the index structure which can provide necessary referenc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postgraduate school. It concluded that:1) The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included six Level-1 indicators (namely, enrollment, tutors composition,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process, academic thesis and social evaluation), eight Level-2 indicators and 33 Level-3 indicators.2) The index, weight and level of this system are reliable and valid. They can reflect the status quo of the cultivation quality of China’s full-time sports masters.

Key words:full-time; master of sports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udent;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简称“体育硕士”)是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体育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2005年清华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等全国21所体育院校首次开展在职体育硕士教育培养试点工作。2009年,教育部再次出台文件强调指出:扩大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开展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迫切需要。这标志着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和教育观念开始由学术型向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转变。[1]就体 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体育学学术性学位教育对比来看,主要体现在职业性、实践应用性和教育对 象的特殊性等特点。[2]目前,我国高校具有招收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学校63所,随着研究生培养类型的增多以及招生规模的增加,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准确定位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目标?如何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论文形式?如何评价和提高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质量?等一系列问题成为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的关键环节。

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特尔菲法构建适合评价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质量的指标体系,以便上述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旨在增强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的质量意识,为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保障,为完善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网等查阅关于全日制体育硕士、在职体育硕士、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和评价指标构建的相关文献,及相关培养方案等资料,为指标的筛选和构建提供参考。

1.2特尔菲法首先,构建全日制体育硕士评价指标内容;然后,请有关专家对问卷内容进行二轮咨询,据此对问卷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其效度和信度;最后,在第三轮调查中,将修订后的专家调查问卷呈送给20名专家,请他们再次进行填写并收回,据此对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内容的筛选和权重的确定。

1.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 13.0和Excel 2003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我国全日制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筛选在查阅文献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由8项一级指标、22项二级指标、46项三级指标构成的专家咨询表,然后请专家评价对各项指标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据此对评价指标内容的一致性进行修改并整合,最后形成一级指标6项(招生情况、导师构成、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学术论文和社会评价),18项二级指标和33项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表3)。

2.2全日制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2.1构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基本信息,也是进行相对重要度计算的重要依据。[3]判断矩阵是以上一级的某一要素作为判断准则,针对本级的要素进行两两比较来确定矩阵元素。其中,判断矩阵B中,Pij(i=1,2,…n,j=1,2,…n)表示对于上层要素Ck而言,Pi对Pj的相对重要性。通常Pij的取值及含义选择1~9比率标度法, 其中,P1代表招生情况、P2代表导师构成、P3代表课程设计、P4代表教学过程、P5代表学术论文、P6代表社会评价。(表1)。

2.2.2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的步骤第一步,根据判断矩阵,用乘积方根法求指标因素的向量近似值Wi′。

W′ i = nPi1Pi2…Pin

W′ 1=51×1/2×1/5×1/2×1/4×1/3=0.25;W2′=0.58;W3′=2.59;

W4′=0.84;W5′=2.21;W6′=1.41

第二步,将指标因素的向量近似值Wi′进行归一化处理,求指标因素权重向量值W ′。

W ′ = ∑ 5 W′ i= 0.25+0.58+2.59+0.84+2.21+1.41=7.89

W1 = 0.03;W2′=0.07;W3′=0.33;W4′=0.11;W5′=0.28;W6′=0.18

第三步,根据公式γmax =∑γi /n ,计算最大特征向量γmax。

γ1=(1×0.03+1/2×0.07+1/5×0.33+1/2×0.11+1/4×0.28+1/3×0.18)÷0.03=9.81

γ2=7.43;γ3=4.45;γ4=6.57;γ5=4.85;γ6=5.48

第四步,计算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指标C.I。γmax=(9.81+7.43+4.45+6.57+4.85+5.48)/ 6=6.430;C.I=(6.430-6)/ (6-1)=0.086,表明该矩阵具有一致性。

第五步,计算C.R。比较C.I(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指标)与R.I(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表2),得出C.R=C.I /R.I=0.086/1.24=0.0693

第六步,结论。C.I和C.R均

2.3全日制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阐释

2.3.1招生情况二级指标包括招生结构(0.13)、招生来源(0.29)和招生考试(0.58)三部分,其中招生考试由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构成,初试由全国统一考试,复试由各招生单位单独组织。复试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综合能力等指标[4]。招生考试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各招生单位的规定执行,在复试过程中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2.3.2导师构成二级指标包括导师结构(0.32 )、导师指导(0.43)和导师来源(0.25)。高水平的导师是培养高水平的研究生的前提,导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业务素质,以精湛水平指导学生。[5]对体育硕士而言,指导教师自身素质、科研水平和指导水平是体育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研究表明,在教学和培养实践中,指导教师通常同时指导多名包括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内的几个年级的研究生,难以保证指导实践和精力,从而降低了培养的质量,与培养要求不吻合。[6]因此,建议采用导师负责制的培养方式,实现以本校老师为主导,校外教师为辅的校内、外共同培养。可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管理者等担任研究生的指导,并承担一定教学任务。

2.3.3 课程设计二级指标有课程内容(0.32)、课程比例(0.20)和课程性质(0.24)。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目标为,掌握扎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有效的设置课程,有利于体育硕士研究生拥有宽厚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本专业范围内的最新的科学研究成就和发展趋势,着重于专业理论、基本规律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但是课程设计应重点突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专业领域的设置宜精不宜多,关键特色要突出,关注本学科前沿的知识和热点,把握其发展趋势和方向,注重交叉学科的学习与运用,积极吸取营养是研究生深造与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7,8,9]

2.3.4教学过程二级指标指标包括教学方法(0.24)和教学评价(0.10),三级指标包括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和现代化程度、课题气氛的活跃程度、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和考核制度的严格程度。由于全日制体育硕士多为应届本科生,为提高其教学和训练的实践能力,建议将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实验与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实践环节,安排多种实践教学和专题讲座。

2.3.5学位论文二级指标有论文选题(0.20)、论文形式(0.52)、论文撰写(0.13)和论文答辩(0.15)四个部分。学位论文的质量既是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效评价的硬指标,也是学术素养和内涵的具体表现。[10]建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应紧密结合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的实践、社会体育竞赛和指导的实际需要,理论结合实践,解决教学、训练实践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等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报告、典型案例分析、大型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等形式。

2.3.6社会评价二级指标有实践能力(0.46)、科研能力(0.32)和创新能力(0.22)三个部分。我、们知道,社会评价主要是体育硕士研究作出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和实践中对其的评价。体育硕士研究培养质量最终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表现,这就对研究生培养单位提出了更好的要求。

2.4全日制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

2.4.1评价的方法抽取北京体育大学、山东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和河北体育学院2009级全日制体育硕士各30名(各120名),进行调查研究。首先,根据指标权重设计调查问卷;然后,通过现场和邮寄的方式将问卷发放给学生并回收,回收有效问卷116份;最后,对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为便于研究,将其评价标准划分为[11]:优(90分及以上)、良(80~89分)、中(70~79分)差(60~69)、不及格(59分以下)。评价时在五个等级上做出判断,即认为在某个评价指标上属于某个级别时,在相应的级别上划“√”。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由于整个评价体系包含一、二、三级指标,故先求出三级指标模糊关系矩阵,再求出二级指标的模糊关系矩阵,然后求出一级指标模糊关系矩阵,并最终计算出评价总分。

2.4.2评价的结果与分析从总评价得分结果得出:总分最高90.26分,最低52.88分,平均78.28分,评价的5个等级人数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学生之间有较大差距。其中,13人为优(90分及以上),56人良(80~89分),35人为中(70~79分),10人为差(60~69),2人为不及格(60分以下)。这一结果说明,该评价体系能够有效的评价体育硕士培养质量的现状,同时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针对性。

从评价结果显示:学术论文得分最高,然后依次是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导师构成和社会评价,最低是招生情况。可以看出,学生的毕业论文整体水平较高,应该继续加强管理和严格要求。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直接影响着培养质量,其中,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分较低,建议课程设置应加强前沿性和应用性知识的内容,同时注重多学科的交叉领域,突出职业能力和专业工作能力;社会评价一项,学生创新能力比较薄弱,由于全日制体育硕士毕业生较少,社会的认可度有待继续提高;导师构成中,导师对学生指导的次数得分较低,这可能与导师指导学生人数过多以及部分导师具有行政职位等原因造成的,这也比较真实的反映了目前体育硕士培养的现状。建议构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型,既可充分发挥用人单位和培养单位的优势,又有利于提高全日制体育硕士的培养质量[12];招生情况是评价培养质量的一个初始性指标,加强生源结构的合理化、招生考试的宽口径和自由度将是研究生招生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同时提示我们,只有加快发展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扩大招生规模才能符合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13]。总之,培养单位应注重课程建设和师资力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2.5本研究的局限性由于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本身的不足,致使本研究构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和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系统。本研究所设计的指标体系,紧紧围绕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和性质及研究生自身特点而制定,但体育硕士专业方向包括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用同一的指标和标准无法保证对其评价的绝对性,及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性,今后需要继续研究;第二,权重的确定是评价中的关键,本文尽管采用了特尔斐法和较为客观的层次分析法,但各指标重要程度的判断仍是少数专家的意见,难免会带来偏差;第三,在验证过程中,由于部分指标难以量化,评价过程不可避免的带有评价的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另外,仅采用研究生自身评价也导致结果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今后研究中,应继续进行专家、导师和用人单位的评价,从而做出更加全面的评价。

3结论

1)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招生情况(0.03)、导师情况(0.07)、课程设计(0.33)、教学过程(0.11)、学位论文(0.28)和社会评价(0.18)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

2)全日制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分别用来评价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招生情况、导师情况、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学术论文和社会评价的状况,及培养质量的整体情况,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3)通过指标筛选、权重确定、体系构建和验证等过程构建的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评价指标体系,其构建过程条理化、层次化和数理化,能够反映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培养质量的现状,可为培养单位的工作提供参考,为提高培养质量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对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征求意见的函[Z] .教学司函[2009] 2号.

[2] 熊蜀蓉.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009-1101.

[3] 郑旗,李吉慧.现代体育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198-201.

[4] 张惠君.对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认识与思考[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7,23(1):68-70.

[5] 李俭川.关于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月[J] .中国研究生,2004,(3):45.

[6] 林贝贝.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J] .运动,2012,1(34):106-107.

[7] 方千华,黄汉升.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5):654-656.

[8] 马光,张云龙,陆燕.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2,3(3):108-110.

[9] 李静.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7):75-78.

[10] 宋杰,孙庆祝.在职体育硕士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 .体育学刊,2006,13(5):139-141.

篇10

1 湖北省各高校中实践教学环节运作模式的现状

调查显示,湖北大学以市场为导向,校办企业和基地有机结合,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致力于体育娱乐、俱乐部健身指导及产业经营方向的建设;武汉体育学院、三峡大学体育学院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践训练3个环节相结合为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及经营方面的人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依托本校的办校资源通过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开展户外运动管理等新型项目的拓展;长江大学注重学生专项技能与实践和师范能力的培养,在本地与“极限体育”合作,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与拓展指导培训,特别是与江浙一带及发达城市的大众健身企业合作,使学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践训练与实践健身指导。

社会体育专业实习安排时间除湖北大学外均在第7学期,持续时间为1―3月不等,主要实习基地在各地体育机关和健身俱乐部导等方向。湖北大学把时间学习安排在第二学年和第四学年,采用穿插式实践教学,主干课程(如休闲运动管理、体育市场营销)教学实践一般安排在该课程所修学期,可以是学期中,也可以是学期后的假期,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感悟体育并且规范调研报告的写作,这样穿插式实践更利于专业知识的应用和巩固。湖北大学将论文撰写安排在第七学期,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利于学生完成论文同时参加研究生考试。总体而言,湖北省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的组织方式体现了我国高校的教学实践模式,组织形式主要为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两种最具代表性的时间模式。

在毕业论文组织方面,无论是在论文撰写还是论文答辩,各高校都是以专业理论知识为重点,以一定的篇幅为基本要求进行的。长江大学学校要求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必须有校企合作项目论文,且数量不低于学生总人数的5%。

2 湖北省各高校中实践教学进行时存在的不足

湖北省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和基地建设相当薄弱,针对性实效性不佳,实践时间偏短等多方面原因都制约着各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运作。

2.1 实践教学课时数安排较少

由于社会体育专业课程涉及面广,课程设置的较多,分散在各个课程学习时间相应会减少,各门课程的实践时间也就相应减少。例如,三峡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对学生开设了不同的选修课以及相应的必修课,如产业经济学、商务谈判、市场营销学等,但是每门课程一周只有一次课,极少部分课有两节;长江大学开设的选修课如体育经纪人、消费者行为学等总学时只有20学时,这样的课时安排让学生没有时间深入了解,仅仅限于对专业知识极小部分的学习。

2.2 教学实践时间偏短

社会体育专业理论知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适应性训练的过程,时间不够学生的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实践能力。时间不够同样会造成学生实践内容难以完成,或者实践能力得不到加强。对学生访谈过程中了解到,学生普遍认为教学实践时间不够,实践环境刚刚熟悉或者实习内容来不及巩固,教学实践就结束了。例如,武汉体育学院的教学实践安排在第四年的第一学期,共两个月,该校有大部分老师及同学反映实习时间太短,不能有效掌握实践能力。相对而言,湖北大学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实践时间就更充裕,该校在大二和大四的时候都安排了有实习阶段,并充分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进行教学实践。

2.3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数量少

大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多样化特征不明显,不能给学生提供合适的锻炼环境,仍有部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还是在学校进行,缺乏针对性。长江大学建立的校外企业实习实践基地也不稳固,学生校外实习实践的地点因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变化而不停的变换。

3 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的发展对策

3.1 建立规范的社会体育教学实践评价体系及规章制度

指导教师在思想上要客观地、公正地对学生实践成绩进行评定。学生教学实践成绩的考评分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本校实习指导老师考评,一为基地实习指导老师考评。两方面共同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两者的综合评价使实践成绩更加客观。

构成形式性教学实践评价系统。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各个实践环节进行评价,在每个实践环节的评价中,指出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做出学生整个实践过程中实践能力的综合评定,形成对学生教学实践成绩的一种形式性评价,体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表现的差异性,对学生自我发展有指导作用。这也能对学校积累丰富翔实的的考评资料,积累制度资源做出贡献。

制定相对统一的评定标准。本校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能力通过考核进行评定,基地指导教师对学生在该实践环节过程中的平时表现进行评定。在每一个实践环节过程中,指导教师都要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组织指导能力、平时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评价,综合后作出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成绩。

通过实践基地对实践过程进行管理,建立规范的教学实践基地检查验收制度以及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奖惩制度。制定《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管理规定》,写明教学实践的目的和实习工作的组织管理及职责。并将院系实习工作指导小组职责、实习指导教师职责、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职责进行细化,责任到人。

3.2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多向联系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在对学生教学实践的指导分配上应采取分组配备,基本上一个实习小组指定一到两名本校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实践中,指导教师要将基本理论以生动的表述传授给学生。在主题调研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理性分析市场形势,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感悟市场的能力。在技能训练的教学实践中,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教学、训练、指导别人进行训练的方法,如错误动作的纠正方法、不同学习对象的指导方法和技巧、教学指导的组织和管理方法等实践中容易碰到的问题。“内陪外引”“双师教学”是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办学中师资建设的一个趋势,摆脱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的困扰,汲取其可借鉴的部分,以市场发展趋势为理论依据制定合适社会体育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明确社会体育专业包含的社会层面,积极将专业建设与体育产业、健身休闲、保健康复挂钩,与社会各阶层社会体育的发展相适应,走出一条适应中国体育发展的特色化道路。

3.3 根据市场需要适当延长教学实践时间

社会体育专业是面向社会培养的市场需求人才的专业,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没有时间作为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就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没有适应市场需要的实践能力将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可以考虑把实习时间分散到各个学年,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阶段性地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独立的实践操作能力,合理有效地设置教学实践环节,根据实践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延长每个教学实践环节的时间,力求学生能把各个实践内容掌握熟练,达到保证教学实践时间的连续性。

3.4 以利于学生发展为出发点构建教学实践模式

在教学实践方面应该摒弃传统的教育实习模式,从教学实践环节上培养真正的社会体育人才。教学实践一方面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确自我的专业价值。在教学实践中适当的鼓励是有必要的,包括精神上的支持和物质上的奖励等,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谋取最好的实践机会,物色更好的实践基地。学校在实践前、中、后都有义务有责任管理、保护好学生。所以,教学实践规程以及与实践基地具有法律效益的协议的签订是很有必要的,以保护学生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篇11

2.1定位。必须摆脱与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一致”的实践教学模式,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使毕业生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能够独立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职业活动,所培养的须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2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与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应是吻合的,应围绕学生未来所从事职业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为依据开设相应课程,并制定相应的与之配套的管理办法、授课计划、教法和科学的考试考核办法等。在理论知识具备“综合素养”的原则下,有针对性地对专业所修科目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重新组合,突出知识点、技能点、应用点、提高点,有时间有步骤逐步组织和实施。

2.3实践内容的构建。必须以突出能力为中心,身体素质综合发展为基本,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学生的实践不应只局限于哪个学期,而要贯穿于始终。

2.4指导教师。大多数指导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经验,教学内容不能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给予学生实习实践的指导力度较低,所以,必须制定指导教师的培训计划,并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指导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才能及时有效,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2.5自主学习。入学伊始,应有针对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的能力,并使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实践成为习惯,使学生主动适应,这样会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6实践基地一体化。在注重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同时,应使学生充分参与学校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校内的各类体育竞赛的组织和裁判,使学生了解学校体育的各个环节,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做到校内外实践的一体化。

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3.1相关制度的保障。围绕实践教学的要求,要在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制定有关规定,并科学的组织实施,使计划具有可操作性并能顺利进行。

3.2聘请校外指导教师。以健身俱乐部为例,在此工作的教练员都有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长期聘请这些教练员为校外指导教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2

Abstrac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etrology, statistics and logic analysis a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academic papers on school football (juvenile football). chool football, as part of school sports is a component of education, aiming at training athletes with various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popularization and improvement, we should mobilize the multi force participation of schools, clubs, society and parents, construction modern youth football concept and culture which take the physical exercise as the means,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 learning as the key and the promotion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personality perfection as the goal. On this base, we will foster football-playing population with high level and high quality and train modern skillful football players that are both intellectually and morally well-educated.

Key words: school football; teenagers; amounts of published papers; citation frequency; high frequency cited papers; evaluation

校园足球的提出是基于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现实社会背景,目的是通过发展足球运动来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足球运动以其独有的特点和魅力超越了其他体育运动项目,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在国际足球运动大发展的今天,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却与之相悖,落入了不进而退的怪圈。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数量逐年锐减,1990-1995年,65万人;1995-2000年,61万人;2000-2005年18万人[1]。据中国足协公布的数据显示,在13.8亿中国总人口中足球人口降至2.7万人,注册球员仅有8 000名[2]。中国足球后备人才的严重匮乏,使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鉴于中国足球运动发展状况,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推出和实施校园足球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2014年教育部提出新修订的校园足球改革方案。校园足球及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成为体育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体育专家及学者从制度创新、教体结合、教练员培养、竞赛组织与管理、政府、足协、俱乐部的职能与作用等各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为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采用专业检索,构建检索式为:(U = '校园足球' OR U = '青少年足球'),并将发表时间限定为:检索时间限定在2001年1月1日-2015年12月1日,共检索出文献4 109条。

1.2文献计量法

以CNKI为数据源,采集作者、期刊和机构的发文数据,进行统计、分类、排序及分析研究。

1.3数理统计法

检索出相关论文的发文量、被引频次和高被引频次的论文3项指标的前20名,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归类和排序,并进行分析研究。对各项指标数据,采用秩和比法(RR)排序。通过秩转换,获得无量纲的统计量RR,以RR值对评价对象的优劣进行排序或分档排序。

1.4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文献数据的统计、归纳、排序、综合的逻辑分析,以揭示文献各种特征与关系的方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作者发文量、被引频次RR前20名

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是文献计量学两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发文量反映了作者在该研究领域的科研活跃度和科研产出量,被引频次反映了论文受关注的程度和论文质量。2001-2015年以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为主题共发文3 416篇。统计结果显示,以校园足球为主题的论文2009年以后开始出现爆发式的增长,2009年20篇,随后逐年增长,到2015年猛增至700多篇,在此之前的研究论文大多是以青少年足球为主题词。原因是2009年和2014年实施校园足球规划方案的决策掀起了校园足球的研究热潮。

表1所示,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作者发文被引前20名,位居前列的作者是徐金山、张庆春、何志林、李卫东和董众鸣,5名来自上海体育学院,3名来自北京体育大学,2名来自沈阳体育学院。有12名作者来自专业体育院校,20名作者共124篇,总被引频次2 845。

研究者普遍认为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和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必须回到学校体育和教育的发展轨道上,回归育人为本,充分利用足球这一平台,激励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健全心理、完善人格等多重目标,最终实现教育的完整与学生的全面发展[3]。体育运动在构建青少年持久个人资源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青少年认知功能的提高和智力发展,而且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自信心与幸福感的获得[4]。开展校园足球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让学生在娱乐中喜欢足球,爱踢足球。张庆春认为,少年儿童从一开始就应学会将足球视为一种快乐游戏去体验和享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认识到足球的魅力,也会为他们一生钟爱足球打下基础[5]。 通过开展校园足球运动来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展现学生风貌、体现学生的意志力和体育精神,这是校园足球的本质所在。

开展校园足球要因地制宜。我国在校学生有2.7亿,符合标准场地的学校仅有8 000所,同时缺乏有资质的足球教师。校园足球可开展5人制和7人制小场地足球运动,世界著名球星马拉多纳、罗纳尔多、梅西都是从街头足球走向世界赛场的,他们从小就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成为球星。

[JP3]研究者认为开展校园足球应以普及为主,建立长效机制,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即使全国足球学校达到2万所,即使足球人口达到2 000万,学生还是要一天天长大。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要坚持持久战,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做到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提高基础上的普及,以足球为先导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学生通过校园足球活动能提高其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这为今后学生从事其他体育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从业人员的眼光应放远些,普及足球运动的目的最终还是促进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的全面发展。

开展校园足球要积极宣传足球文化。足球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自然及社会环境孕育出不同类型的足球文化。校园足球孕育的是未来的“足球先生”,而非足球流氓、足球痞子,要避免不良现象对青少年身心的影响,如“年龄造假、以大打小、队员冒名顶替、假球、黑哨、、不服从裁判”等不良行为。这些问题会产生不正当的竞争,败坏足球文化和社会风气,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阻碍中国足球的正常发展。这些问题在研究中多次强调,只是在实践中忽略掉了。中国足球经过了60年的发展,走过了弯路、偏路,道路曲折坎坷,最终兜了一大圈又回到原点,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足球文化和足球理念[10]。

2.2期刊发文量、被引频次及RR前20名

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园地,学者可以在学术期刊发表自己的学术研究,甚至是不同的学术观点和看法。学术期刊传播的学术创新、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推动着学术繁荣。学术期刊所蕴含的学术价值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和旗帜,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人文之光和科学之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6]。现代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和科学训练,这一点从2015年的世界游泳锦标赛和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中国队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出。在世界游泳锦标赛中,中国取得15金、10银、10铜,金牌和奖牌榜首位,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中,中国取得1金7银1铜,奖牌榜排名第四。游泳和田径是体育金牌的大项,过去我们很少在这两个项目上取得奖牌,甚至一度怀疑我们的体质和人种不适合此项运动,然而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在科学指导的训练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人种学说也不攻自破。在中国足球徘徊不前的时候,人们开始质疑中国足球,再次提出“人种”的问题。毫无疑问解决中国足球的问题,需要科学,需要耐心、细致、严谨的科学研究和科学训练。

表2是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期刊发文和被引频次RR前20名。其中,核心期刊有10种,发文252篇,占总发文量733篇的34.38%,被引频次为4 302,占总被引频次5 527的77.84%。核心期刊被引频次高,说明学术论文的质量高、水平高、受关注程度高、学术影响力大。前20名期刊,有9种体育院校的学报,有5种体育科技期刊,这些都是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运动研究的主要期刊。

这些期刊论文对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运动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校园足球的发展应该紧扣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从现代教育要求出发,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主,促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智力发展、人格完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的全面发展的人”[7]。校园足球就是学校体育中的一项运动方式,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形式,不能赋予太多的使命和任务,让学生轻轻松松地上阵,快快乐乐地踢球。足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它有很强的娱乐和教育功能,参与者能够感受到运动的快乐,而家长也希望孩子参加运动来扩大交往的范围,培养完善的人格。“学校体育的根本不在于是否拥有体育天才和体育成绩,而是能够培养健康、阳光、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青少年”[8]。

2.3高被引频次论文前20名

高被引频次的论文是文献计量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反映了论文的研究热点和创新性,说明论文质量高、学术影响力大。表3所示20篇高被引频次的论文有9篇是论述足球训练体系和训练理念的问题;20篇高被引频次的论文,有19篇来自于核心期刊,说明核心期刊具有很强的学术研究导向性及影响力以及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研究者提供了学术研究的趋向。

20篇高被引频次的论文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现状、青少年体质、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训练理念及人才培养、教练员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按《校园足球发展规划》,到2020年将产生2 000万足球人口,以千分之二的比例计算,产生青少年足球注册人口4万。校园足球在普及的过程中会有一批孩子追求更高的目标,学习正规足球,进入专业训练。按青少年力量素质、速度和耐力素质、灵敏和柔韧素质生长特点来看,8~10岁是较好发育期,也是接受足球训练的最好时期。但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能够进入职业队,成为足球天才的也只是很少的人。

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历程是艰难曲折的,直到今天依然没有走出困境。要持续开展校园足球,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提高,首先要转变足球理念。在青奥会上指出,让体育价值重新回归,重视个人在体育中的价值提升而非是锦标主义的过分体现。让外国朋友看到中华体育精神和中国人民的意志力,更看到通过赛事收获的其他宝贵附加意义[10]。

足球运动既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也是教育的组成部分。足球运动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它能够“育德、育智、育体、育文化”。“从校园足球到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是普及和提高的过程,是连贯性的,是在培养社会各型人才的同时培养运动员的。在普及的前提下选拔精英梯队进行精英人才的重点培养,在学籍学校不变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通过竞赛进行选拔”[9]。研究人员指出,青少年足球训练是学校、俱乐部、协会、社会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事情。足球发达国家有些成熟的经验值得借鉴。如德国足协大力推动俱乐部、协会和学校间的合作,认真对待文化课的学习,俱乐部配有文化课老师,辅导文化课,同时配有心理教师,当孩子的文化课有缺失时,会停止其足球训练;日本也有青少年足球长期培养规划,建立自上而下、环环相扣的训练体系,他们的理念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足球,喜欢足球,享受足球的过程,接受足球教育,传播足球文化,以更宽的视角来看待足球。反观我国在足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过于看重比分、急功近利、情绪浮躁,违背了青少年足球运动人才成长及培养规律,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缺乏长期的战略性认识。

3结语

在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运动研究领域方面,体育科研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借鉴了不少国外的先进经验,发表了数千篇的研究论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了该研究领域作者和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分布及重点研究领域。具体为,发文作者工作单位以专业体育院校为主,表明专业体育院校是校园足球研究的坚实堡垒,他们拥有强大的研究阵营;文献分布的期刊涉及20种,核心期刊有10种,其中被引频次占77.84%,体现了核心期刊的论文质量及其学术影响力,它们代表了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运动研究的整体水平;高被引频次的论文集中于对校园足球开展现状、青少年体质、训练理念及教练员状况方面的探讨与研究,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从数千篇的研究论文内容来看,发现诸多共同观点,如校园足球既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也是教育[J2.2mm]的组成部分,需要两手抓;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应重视其教育的功能及足球文化和足球理念的传播;校园足球在普及与提高的过程中,要积极寻求俱乐部、体协和社会力量合作培养模式,学校在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的同时培养运动员等。这些观点经过总结提炼,都可形成有关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运动的理论体系,丰富该研究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发祥,侯磊.中国足球运动演变的社会分析[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09.

[2]铁晓林.校园足球活动推广过程中问题的探讨.当代体育科技,2015(16):74-75.

[3]何强.校园足球热的冷思考.体育学刊,2015,22(2):5-10.

[4]郭玉江. 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积极情绪扩建理论模型构建.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31(5):72-76.

[5]张庆春.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47.

[6]邱均平.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49.

[7]刘世宏,陈海. 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31(4):113-118.

篇13

以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更加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师范专业为根本、以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支撑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特色更加鲜明,所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具体措施如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密切关注和科学预测社会、行业的变化趋势,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先导,始终将学生必须做到“把握一个规律(学校体育工作规律)”、“具备两个能力”(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三个基本(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全面适应”(适应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科研、管理与社会体育指导多项内容)为基本准则,不断优化和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为培养中小学合格的体育教师做好顶层设计。以全方位信息反馈为依据,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策略。建立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同类院校、用人单位、实习单位、毕业生、在校生及家长组成的立体型的信息反馈平台,依据各种途径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策略,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以教师培训基地为平台,开展学生毕业后的跟踪培训,延长培养过程。体育教师培训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后持续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体育教育学院是沈阳市教育局指定的体育教师培训基地,十二五期间要对沈阳市近200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目前已完成7期),通过培训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专门的培训网站。网站包括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将对在校学生和本专业的毕业学生免费开放,同时能够互动。通过这种远程教育,真正实现了对毕业生的跟踪培训,延长了培养过程,拓展了培养的空间,为广大毕业生的快速成长搭建了坚实平台。以体育教育专业委员会为依托,整合省内同类院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实施联合培养。2011年9个体育教育专业院系组成的辽宁省体育科学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和辽宁省学校体育学会体育教育专业委员会先后在沈阳体育学院成立。体育教育学院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牵头单位,正在积极倡导和筹划学会成员单位联合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相关事宜,得到了成员单位的高度认可和行动支持。这种联合培养模式可以促进院系之间优势教学资源的共享。共享可以通过互派优秀教师到校讲课、互派学生代表到校学习、组织体育教育专业技能大赛、组织体育教育专业论文报告会等多种途径实现。

3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课程建设突出“以需求为导向、以师范专业技能为基础、以体育专业技能为根本”,通过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造,突破传统课程内容竞技化、理论化给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提高课程社会适应性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以课程内容更新与改造为突破口,建设一批符合当前形势和发展需要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系列教材。具体措施如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在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需求和准确把握就业市场的前提下,适时地对课程的结构进行调整,增加社会适应性高、发展前景广阔、对人才培养规格实现和学生就业贡献率较大的新兴课程,删除社会适应性低、发展空间狭小、对人才培养规格实现和学生就业贡献率较低的陈旧课程,从而实现课程体系的科学化和系统化。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传统课程的更新与改造。以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实际需要为导向,以强化师范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体育技能培养为目标,加强对传统课程(尤其是专项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造,构建符合师范专业特征、体育专业特色突出的课程内容体系和培养策略。以课程内容更新和改造为突破口,加强特色教材建设。以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造为突破口,重点做好传统课程(尤其是传统术科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造,删除部分竞技化、理论化过强、社会适应性较低的教学内容,增加趣味性强、社会适应性强、易操作的教学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新的课程内容体系,为特色教材建设打好基础。以打造精品课程为目标,尝试开发研究性课程和综合性课程。以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导向,依据“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从就业岗位和社会服务的实际需要出发,设计若干综合课程和研究性课程,实施有计划的建设工作,督促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4实践教学改革

建立“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一般性社会实践与专业性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多层次实践体系,搭建实践平台,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具体措施如下:加强基础性专业训练平台建设,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基础性专业训练平台主要包括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专业性社会实践活动,三者相互衔接、互相补充。学生通过第一课堂的课内实习、教育见习、教法观摩、教学体验,掌握体育专业必备的专业实践能力;学生通过第二课堂掌握师范类专业必备的基本技能;学生通过裁判等专业性社会服务活动掌握专业必备的技巧与方法。加强综合性专业实践平台建设,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性专业实践平台主要是指教育实习。实习作为人才培养过程的一个综合性末端环节,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学生教育实习的关键在于实习基地的数量和实习指导过程的质量。因此,要通过双优评选活动(优秀实习基地和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等激励措施来扩大实习基地的规模和提高实习过程指导的质量。2012年,联合共建基地建平县实验中学被辽宁省教育厅评为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典型案例。加强综合性社会实践平台建设,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挖掘社会资源,建立岗前教育与培训基地,通过假期社会实践进行职前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2012年4月,我院与深圳菲普莱体育发展有限公司达成联合培养协议,并于当年9月共同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加强学术实践平台建设,培养学生学术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毕业论文,参加学术论坛、听学术报告、参加论文报告会等都是培养学生学术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完成毕业论文。因此加强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并从论文开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确保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真正得到锻炼。加强社会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专业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宗旨。目前已经完成了8期沈阳市中小学体育教师全员培训和1期的辽宁省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2012年,与沈阳市教育局达成协议,体育教育专业辅修教师专业方向的学生将分批次在沈阳市所属区县进行顶岗实习。

5教学方式改革

改革“教材+教师、课件+教师”等传统教学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知识技能传授和学生能力培养并重,符合体育类课程本质规律,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新型教学方式和授课模式。具体措施如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符合条件的学科类课程教学中尝试“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在强化运动技能掌握和教学能力培养本位目标的指引下,在术科课程的教学中探索“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的最佳实现形式,为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方法保障。以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授课形式,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知识技能运用的针对性。

6教学管理改革

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队伍的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懂专业、熟悉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体育规律的教学管理队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形成教学质量控制的长效机制。具体措施如下:吸收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高层次人才进入教学管理队伍,选派中青年教学管理干部到综合性院校参观学习、到同类院校交流考察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教学管理队伍的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修订和完善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坚持和落实学校教研活动制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听课评课制度、教育教学工作过程性督查制度、教学工作的办公会例会制度、教职工教学例会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专家治学制度、考核激励制度、竞赛制度、科研制度。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由学校、二级学院、教研室等管理部门组成的行政监控体系,以及由教师、学生、社会组成的社会性监控体系。两套监控体系相互支撑、共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