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立体化教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立体化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立体化教学论文

篇1

2.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具象思维教学法”,提高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能力。“具象思维教学法”是指用右脑的形象思维展现并促进左脑的逻辑思维,同时建立二者的平衡关系,使左右脑均衡发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知识面广,画面形象生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优势,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帮助教师进行优质的多媒体教学活动。韩宏宇教授指出“学科思维训练的内容是:思维器官、思维心理、思维形式、思维方法、思维品质训练成为各个学科、各年级进行学科思维训练的实验变量,即自变量”,将学科思维训练与学科教学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任何创新都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始于灵感形象,成于抽象思维,综合就是创新。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抽象概念、公理定理与感性形象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便于学生理解、创新。例如,初中数学立体几何教学中,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如果仅仅依靠课本上的文字和图形,以及老师在黑板上的画图讲解,很难给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建立一种清晰的空间感觉,而Flash课件的优势恰恰在这里。采用色彩丰富的动画演示,帮助学生顺利理解空间几何体被空间平面所截,形成截面的位置以及形状,并且通过闪动相应的线条,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截面的轮廓。这个课件,首先采用类比的方法,用日常生活中“刀切豆腐块”的动画,很自然地引入了“空间平面截几何体”的数学知识,达到了化抽象为形象的目的,便于学生理解。在讲初中物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节时,通过常见的投影仪和放大镜的工作场景引入有关凸透镜知识,通过精确、清晰的实验现象,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变幻的光学世界,通过光屏与蜡烛的不断变换,逐步使学生明白凸透镜成像的真正规律。为什么同样一个凸透镜,既可以使物体放大,也可以使物体变小?为什么有时候可以用光屏接收真实存在的实像,而某些时候又接收不到?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这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可以迎刃而解。

3.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优化教学过程。①使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更准确、更清晰。在化学演示实验中,有许多放出气体、产生沉淀、发生变色现象的实验,在课堂上做这些实验,总是有部分学生对实验中产生的现象看不清楚,而且有时候实验也不一定成功。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呈现清晰可见的实验效果,提高细微现象的可见度,使学生对实验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②模拟无法操作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有些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按常规演示难以完成或实现,但借助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可以减少污染;如氯气、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这时可借助动画模拟小白鼠中毒死亡的过程。对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如接触法制硫酸、合成氨工业等,大多数学生都未见过,缺乏感性认识,而用多媒体技术可形象、逼真地再现每一个生产环节,对于各个环节也可以反复演示或局部放大。

篇2

首先应该摸清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持能,生活经验、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再进行教学设计。包括目标设计、内容设计、学习的情景设计,教师与学生互动设计、复习设计、实验活动设计、作业设计等。现有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而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老师处于引导的地位。现就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这一小节的教学内容设计老师与学生互动这一环节:

老师活动:出示问题,创设良好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1)、复习提问酸有哪些五条通性?(2)、出示本节实验的用药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NaOH的化学性质。(3)、指导学生完成以下实验:A、氢氧化钠与指示剂的反应。B、氢氧化钠溶与CO2的反应(学生可以用嘴吹),C、氢氧化钠与酸反应(中和反应)D、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反应。

学生活动:1、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再设NaOH的化学性质。2、积极完成各个实验,有问题请老师指导。并记录现象。思考讨论得出结论:NaOH共有四条化学反应性质。本环节设计主要以实验来提问、探讨、通过老师的引导,进行学法指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达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宗旨。

二、课堂教学的学生为主,切实变“讲堂”为“学堂”。

过去的课堂教学绝大多数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或“一言堂”老师把知识传授给一个个的容器,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只是应付考试,分数还可以,而实际能力欠佳。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皆不敢提及。教学陷入了误区,忽略了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思想,有感情,是一个可以点燃的火把,要达到教学的宗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变“讲堂”为“学堂”教学才能圆满完成。因此,课堂教学首先应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再根据课型的不同,找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最佳切入点。

(1)、如教学化学肥料这一节内容,作为本校所有学生都是农民的子弟。对化学肥料这节内容并不陌生,因此采用的学生自学,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的解决怎样才能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

(2)、在复习课中仍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摒弃以往,教师讲解知识、结构、进而分析例题,学生练习的课堂复习模式。如《溶液》一章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复习中,先让学生回忆知识点,可以自己查阅教材,笔记,也可以闭目搜寻,也可以两人讨论。也可以多人合作。将本章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整理出知识网络。再由老师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根据学生答情况掌握到差异方面,及时进行学法指导。可以设出以下问题:

你能举出一种溶液吗,说出其中的溶质,溶剂。

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你有几种方法,使它成为饱和溶液?

30℃时KNO3的溶解度是45.8g,它表示什么意义?

固体KNO3的溶解度曲线有哪些用途?

结晶有几种方法?

2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6.4%,其含义如何?

篇3

2.现行教材不利于教师组织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高职课程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设计理念上,充分突出了职业性的特点,体现了行业、企业的需求。但由于学科性影响时间之长,影响的程度之深,导致目前高职教材在内容取舍上,形式编排上,还存在着本科教学的影子,致使理论内容较多、较深,动手训练、实训内容较少,职业化的特点不明显。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时的限制等因素,照顾了理论内容就没有了实训实践,兼顾了实训环节就无法讲透理论内容。这样的限制和困难更多地体现于教学中,导致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难以连贯地贯彻下去。

3.现有师资结构制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现在,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师资多数由传统师范类教师组成,没有企业工作经验,也鲜有职业教育经验。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开展了“双师”培训工作,但培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正在高职院校大力发展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仍然没有走出教师本位模式的束缚,使得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难以深入开展下去,从而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高职体育教育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1.围绕职业能力培养,改革高职体育课程教学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16号)的文件精神指出:高职教育的培养是适应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适应岗位的职业能力,要面向职业岗位设置课程,做好课程设计计划。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教学的一项内容,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明确培养目标。

2.搞好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把课堂搬到工地、车间、工作现场,让学生在更真实或更仿真的环境中,学习课程理论的同时,锻炼动手能力,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了做到这一点,实训室或实习车间是最好的课堂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首先要发挥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指导功能,从政策、资金、人员、制度等方面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提供保障。其次,学校要与企业建立良性的联动、合作机制。学校为企业培训毕业生及顶岗实习生,企业为学校派出兼职教师,提供实习场地及机会、见习课堂等便利条件,在互利互惠的同时学校要把握让企业先赢的前提,做好校企的深度融合。如此才能做到不论是在学校的课堂,还是企业的车间,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深入开展下去。

篇4

1.从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通过传授双基知识和技能,着重发展智能素质。把加强“双基”教育与发展培养智能素质统一起来。化学教学重点是培养“四种能力”(即观察、思维、自学和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观察能力是基础,实验能力是手段,思维能力是核心,自学能力是关键,创新是目的。

2.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表现在:①教学程序的设计;②是否吃透“两头”,熟练地运用教法;③能否因材施教,分类推进;④能否体现化学学科教育教学规律;⑤能否适度把握化学与其他跨学科知识能力的切系和综合。

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表现在:①学习动机、目标是否明确;②求知欲是否强烈;③自学习惯品质是否优化;④学习任务是否完成;⑤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是否增强。

3.从以授课为己任转变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教育教学中,应善于应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去认识物质世界的存在、变化及规律,结合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史和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自然和高科技中的广泛应用,进行科学思维和品质的教育。

4.从教学目的是“学会”转变为“会学”,使“学会”与“会学”统一起来。要引导学生遵循科学的认识论,以本学科为主干,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及探究的方法去认识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总之,要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目标,我们必须彻底克服传统的“重授予,轻自学”、“重教法,轻学法”、“重智力,轻非智力”、“重应试,轻素质”、“重终端,轻过程”、“重单科,轻综合”等观念和做法。

二、在教育观念素质化的指导下,进一步强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当前,我国的化学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发展很不平衡,现状并不完全适应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考改革的实际仍然是在素质教育的大目标下,进一步强化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1.强化设疑,设问研究,抓好过程教学

要实现教学过程优质化,必须强化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分解、设疑、设问和联系的研究。因为,依据现代教学论的观点,任何教学内容及过程都可用一个个恰当的问题呈现出来。教师在编拟自学思考题或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和练习讲评教学中的设疑、设问,可不断地促使学生存疑、质疑,激活学生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导之于科学认识探究的方法,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要切实编拟设计好本学科、本课时教学内容的问题,包含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科内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小综合。然后,立足本学科,跨入外学科(一门、两门或多门),以本课时知识的切入点、联系学生接触到的事物及现象编拟设计综合性适度的问题。如果本课时教学内容并不存在跨学科知识的切入点和关联性,或者从某一层面或角度切入难度过大,就应放弃或暂时放弃这种跨学科综合设问、设疑的编拟设置,以免影响本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2.在强化本学科知识结构研究的同时,抓好整体教学

所谓整体教育,就是反映学科素质形成的教学或相关学科综合素质形成的教学。伴随着高考对综合能力素质测试要求的逐步提高,整体教学的探讨也必须逐步深入。在学科增多、学时减少、学业减负、综合素质增强的情况下,必须抓好整体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素质化。

(1)要以素质、能力形成为出发点,加强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改革的研究。在备课、授课、作业、辅导等常规教学的过程中,强化本学科的双基和能力,力求每个环节做到少而精。搞好单元整体教学,把握学科本身独特性的知识结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内在联系,形成学科性知识网络化和学习、认识方法科学化。克服过去常规教学中重知识面、死记硬背,轻学能、搞题海和脱离实际的做法。

(2)强化各学科协同教学研究,抓好整体教学。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而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是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如出现的并且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错综复杂的,是各种因素的综合,是一变化发展的过程。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存在状况及其变化发展过程的揭示,必然要涉及到学科内容部分的关系,涉及到学科之间的联系,涉及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所以建议组建精干的“综合科目”教研小组,开展课题研究探讨活动。如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是从不同角度来研究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不同层面及其特征的。一方面可从知识结合点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可从综合能力试测题编制方面进行研究,还可组织一定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3)组织部分尖子生参与教学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关注教学改革与社会的发展。这样不仅使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的整体性网络联系,而且可强化学生关注不断涌现的新信息、新观点和新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心,还有利于在整体教学过程中起到带动全体学生的作用,让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3.强化学科共性研究,抓好实验教学

各学科的结构、功能是不同的,单学科和跨学科问题有其特殊性,有不能互代的一面,但还有相互渗透、切入、存异求同的一面。我们在立足本学科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应强化学科共性的研究,以便逐步实现教学过程高效化,或不久的将来为“综合课程”的编辑工作起到铺路石子的作用。理、化、生理科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强化研究。

(1)学科知识和表达形式的结合点的主要表现:

①物质的微粒结构。如分子运动论、原子及原子核结构等知识三科都有不同的形式的表达。

②概念与规律的结合。三科有许多相同或相通的概念,如质量、温度、密度、比热、功和能等;三科也有一些普遍适用,只不过不同的学科在不同的部分有不同表达形式的规律。如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等。

③问题处理的结合。三科对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借助模型、图表等,对规律用语言描述、表格、公式和图示的表达等等。

(2)物、化、生三科综合考试命题的三维构架,也为学科素质化教学改革的整体教学模式。因教学过程和测试命题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其目标是使学生把握各学科的整体知识网络,形成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综合能力。

①可首先从相应学科知识或再次相关学科知识网络出发,设问、设疑展开教学过程或取材命题。一个问题立足某学科或多学科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从多层面、多角度、多方法去设问、设疑或取材作为自学思考和测试命题的知识背景。

②可以广泛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生产、健康、环保、高新科技和自然生态的材料为背景,从认识角度和探究解决方法的层面设问、设疑,展开教学过程或取材命题。

(3)理、化、生三科都是实验科学,立足实验探究方法的结合,抓好实验教学。

“科学起源于实验”。实验是科学实践的一部分,也是检验科学真理的唯一标准。揭示事物存在、变化及创造的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使学生“一通百通”,终身受益。

①开足教材全部实验,强化实验技能训练。应创造条件,克服困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仪器使用和实验操作技能练习机会。只有通过多次反复的严格训练,才能形成良好的实验技能。

②将教材中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强化实验思维的力度。

探索性的实验要求学生根据问题确定实验的目的,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实验的设计,恰当地选择仪器和器材,合理的设计实验步骤和正确的动手操作;在实验中进行正确的观察和记录;实验后对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作出明确的解释、结论或评价。

③加强实验习题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能力。

篇5

技能既是知识形成的基础。又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载体。初中学生学习化学主要是培养其基本技能,如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和简单仪器的连接等基本实验操作。其中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实验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长期训练。因此在设计实验教学情景时,主要是要注重实验教学的探究功能。重在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与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理解科学知识的本质。而不在于让学生通过几次探究活动去获取多少知识,对于初中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型化实验,科学合理处置废弃物,设计更为理想的实验装置及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并在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增强学生环保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微型化实验,防治污染。微型化实验是通过实验操作技术以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取所需的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具有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节省实验材料和时间、减少污染、安全等优点,其所需试剂的用量是常规实验用量的十分之一至千分之一,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时,介绍科学家发现空气成分的历史,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虽然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他没有摆脱“燃素学说”的束缚,与真理失之交臂,遗憾终生。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没有受传统观念的束缚,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氧气大约占五分之一体积.氮气大约占五分之四体积。1982年,英国科学家雷利又发现从含氮化合物中制得氮气每升重1.2505g,而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在相同情况下,每升重1.2572g,两者相差几毫克.超过实验误差范围.他经过反复实验.从空气中发现了氩等稀有气体。

参考文献:

[1]刘永军.初中化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J].甘肃教育,2007,(04)

[2]刘桂兰.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6)

篇6

1.教学目标和教学观念的实际化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老师就是教学的中心,拥有对课堂的绝对支配权,单方面地传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外语教育理论表明,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条件的干扰,其中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方法、输入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各种情感变化等等。所以,打破传统的教学观点是首要任务。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端正学习的动机。无论在课堂教学还是课外学习中,都要为学生营造一定的语言交际氛围,为学生创建能够使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学习英语不是为了通过考试、获得各种证书,而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策略,为学生今后能够自主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目标设置上,也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学目标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评估的指导、制约和标准。高校中文理科专业兼有,我们将学生能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一般要求作为高校英语的教学目标,并且还要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以及翻译能力,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也要体现出这几个方面的考核内容。

2.教学模式立体化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老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创建出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学生在这个情境下相互协作和相互沟通,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了解到的教学信息进行意义建构,然后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积极练习自己掌握的技能。在各种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了知识的运用者和主动建构者,而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学生最后掌握的知识不是由老师直接传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对象。老师创建的情境必须对学生意义建构有帮助,协作要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中。学生要开展小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要通过会话和协商来一起完成学习目标。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中,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帮助呈现教学信息,促进老师顺利完成教学过程,还能够帮助学生收集信息、查阅资料,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进行会话交流和合作学习,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解决各种困难的工具。开设校园网还能够提供全面的互动、沟通环境和工具,如内部留言,方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沟通、资源共享。为了创建有效的使用过程和良好的语言环境,使用电子教案和电子教材让原本静态的知识活动起来。比如可以使用蓝鸽多媒体教学系统,这个系统具有非常突出的教学功能。通过这个系统能够进行现代化的授课,让学生的多个感官同时参与到学习当中,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体会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在根本上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教学合作。

篇7

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准确掌握,这样才能把握好教学总体思路,突出教学重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梯度,使难点简单化,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动脑思考,师生互动以达到教与学的共鸣,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授课水平也是十分关键的。有的教师自身水平有限,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有些教师只教学,几乎不从事科学研究,所以出现教研不结合的情况,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教学与科研有效结合起来,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学生会产生怀疑,这门课程几乎就是公式的推导,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用得上吗?笔者多年来从事半导体纳米晶的科学研究,比如在热力学第二定律学习的时候,我会告诉学生,化学势在晶体成核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势必须达到某一个具体值,成核过程才会发生,成核之后的生长过程,化学势又不能过高,否则容易产生其他过程的自成核,降低化学势的有效手段就是降低单体浓度和反应温度。对一个抽象的理论,可以从多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如怎样由热功转换的不可逆性的开尔文说法到理解一切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怎样由热传导的不可逆性的克劳修斯说法到理解一切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比如,通过讲述各类永动机的不可能实现性,进一步阐释任何事物的进行都具有一定的方向和限度的实质。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师在教学中尊重接受知识的主体,紧抓教学要点原则。

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才能在教学课堂中游刃有余,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顺利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反复完善自己上课的技巧,将物理化学的知识烂熟于心,分清主次,紧抓重点把基本问题讲透彻,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传统的物理化学教学,往往枯燥无味,学生甚至上课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好。因此,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带动学生的思维,比如在渗透压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提问:你们知道海水制盐的淡化原理吗?给植物浇肥,肥料浓度过大往往导致植物死亡是什么原因?甚至,当课堂上遇到一些问题时,我会给学生留一些作业,让学生课后去查阅一些资料,阅读并总结出答案。这样,不仅仅提高了学生的趣味性和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现代教学,多媒体教学以及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教学手段。相对于传统的板书教学,多媒体教学能将文字、声音、图画、视频结合起来,更加生动有趣,教学内容也大大增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一些枯燥的知识点可以较为生动的展现出来,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我们要摒除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勇于尝试新的、有利于传授知识的方法。在热力学第二定律吉布斯自由能的教学中,采用板书学生很难理解,可以采用三维动画,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很直观的让学生掌握这一抽象概念。当然,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往往很难控制教学的进度,一堂课下来,二十多页课件往往不知不觉就讲完了,学生思维跟不上,难以对其逻辑性进行理解。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结合一些传统的板书教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编排,这样上课过程中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总之,应当充分发挥两种教学手段的优点,扬长避短,充分提高教学效果。

篇8

2.增强理解能力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错题其实是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理解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错题管理,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充分意识到化学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反映学生对于相应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二、当下化学错题管理所存在不足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在强调错题管理的重要性,并督促学生进行相关整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由于教师和学生对于错题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使得化学错题管理相关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阻碍了错题管理进一步发挥作用.

1.缺乏充分认识

认识是所有工作开展的前提.只有提高认识,才能使工作取得预期效果.对于化学管理来说,缺乏有效认识,会直接导致学生没有对错题引起足够重视,从而导致错过的题目一错再错,影响学习效果,也浪费了时间.

2.管理方法落后

通过化学教师督促,很多学生已经开始了错题管理工作,但是其管理方法却十分落后.学生虽然准备了专用错题本来记录错题,但是对于一些深层次的总结工作,却没有很好地进行.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只是简单地将错题抄到错题本上,直接附上答案.这样学生只是完成抄写工作,没有整理归纳,错题管理工作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三、化学错题管理工作改进策略

化学错题管理工作最根本的目的是督促和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因此需要教师及时发现错题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且采取相应调整策略.

1.以预防为主

错题管理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减少错题.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有时为了整理错题而整理错题,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教师应该将错题预防工作放在首位.在做题时,学生应该认真检查题目中的条件和细节,尽可能杜绝因马虎粗心所造成的错误,从而使错题可以真正反映出自己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及时进行归纳

对于整理的化学错题,学生需要及时进行归纳和整理.做错的题目需要反复拿出来做,从而强化相应知识点.对于教师来说,需要主动督促和帮助学生对错题进行整理.错题只有经过整理,才能体现出其价值.因此,教师的着力点不应该仅仅放在错题收集工作上,而是应该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归纳和总结上.对学生的错题本,教师要及时进行检查,对于有困难学生,则应帮助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症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能得到提升.

3.建立错题档案

对于教师来说,应及时对学生的错题情况建立相应档案,甚至是一些简单记录.只有这样,才能看出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进行复习和引导.

篇9

(三)实践教学师资不能满足需求具有金融行业从业经历的专业教师的缺乏是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难以取得良好效果的最大障碍。金融行业是高薪行业,优秀人才转投教育行业的几率很小。高校中的教师尽管拥有很高的学位和精湛的理论知识,但大多数都是从高校毕业就直接进入高校工作,缺少实战的经验。另一方面,由于实践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种辅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学校一般也不会花费资源去强化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由于学校在考核教师的业绩时只注重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因此,教师同样缺乏到金融行业中锻炼自己的激励。而且成为一个“双师型”教师并不能为自己的评职评奖增添砝码,反而“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种种原因致使金融学专业在开展实践教学时都面临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当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被安排从事实践教学时,要么流于纸上谈兵,要么容易敷衍了事。

(四)实践教学资源相对缺乏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开展有赖于大量经费的投入。金融业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金融衍生品等宽广的领域,金融产品种类繁杂且更新速度极快。这就要求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实训场地以及实验设备。但现实的情况是,较之改善实践教学的硬件水平,高校更愿意将有限的经费用于规模的扩张。设备不足或陈旧落后严重制约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实验室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加剧了设备的损坏和故障。另外,目前国内关于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适用的教材也比较少见,且这些教材往往难以与购置的软件配套使用。近几年来,高校充分认识到了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就金融学专业而言,校企合作的效果很不理想。原因是金融机构具有特殊性,能够满足进行专业实习并且同意高校前来进行实践教学的金融机构的数量非常少,只有一些保险公司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金融机构基于对自身形象以及业务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是不会接纳大批业务不熟的未毕业本科生的。尽管高校与某些金融机构签订了有关成立实习基地的文件并举行了挂牌仪式等,但金融机构至多也就是对前来实习的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或职业道德培训,校企之间的合作大多流于形式。

(五)实践教学效果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和评价体系闭卷考试几乎是目前金融学专业教学考核唯一的手段,考核的内容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极少涉及到对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实践教学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的设置需要关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但目前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是从理论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处移植过来,对实践教学的管理流于形式,对于社会实践等环节,由于管理难度大,其质量评价更是敷衍了事。

二、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含义实践教学泛指一切通过自主参与和体验来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品德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方式,其组织方式、举办地点、时间都可随机而定。它的理念是全方位学习,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应有的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各项共通能力以及价值观和态度,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而所谓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包含如下几层含义:(1)将实践教学放到与理论教学等量齐观甚至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去,并将二者综合起来考虑,使二者能够相互配合和补充。(2)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对原本分散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及碎片化的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整合,为实践教学制定单独的教学大纲,明确实践教学整体培养的目标体系,并通过对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达成目标。(3)将系统论的思想运用于实践教学,在对实践教学目标进行详细分解以及实践教学内容进行详细设定的基础上,运用校内校外各种资源,抓住课内课外各种时机,构建起一套全程化、多元化、复合化、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至少要体现出如下三个特征:(1)根据认知的规律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层次并根据不同的层次设置实践教学的模块。(2)将课内实践教学活动与课外实践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设置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并使它们能够紧密地衔接在一起。(3)将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培养机制。从上述三个特征可以看出,要构建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首先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实践教学的层次。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历一个从感性认知到熟练操作再到综合创新的逐层深入的过程,因此,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这种层次性,并以此来设置实践教学的模块。为了让学生对金融业务有一个感性认知,需要针对性地安排基础性实践课程模块,这个模块主要是由企业见习和金融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五笔、点钞、翻打传票、金融礼仪等)组成。通过企业见习这个环节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形成一个初略的感性的认知,通过金融基本技能的训练对金融业务的具体操作形成基本的印象并通过训练为进一步提高打下基础。为了能够让学生达到熟练操作的水平,需要针对性地安排提高性实践课程模块,这个模块主要由金融模拟交易实训、金融统计分析与建模实训、沙盘对抗实训、金融企业会计实训、信息化综合实训、专业实习等环节组成。通过这个模块,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金融业务,并在实验室虚拟仿真的环境下或实习基地真实的环境下完成对这些业务的模拟操作,这个模块对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还需要设置素质拓展实践课程模块。该模块由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社会调查与公益劳动、职业资格与技能培训、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环节组成。通过这个模块,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实践与社会活动结合起来,不仅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在上面述及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企业见习可以安排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金融基本技能训练可以安排在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金融模拟交易实训、金融统计分析与建模实训、沙盘对抗实训、金融企业会计实训、信息化综合实训等提高性训练应该安排在第六、七学期,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而素质拓展模块所涉及的各项活动可以贯穿于第一至第八学期。其中,企业见习、专业实习、社会调查与公益劳动、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必须在校外完成,其他可以在校内的实验室或实训室中进行。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分布于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看成是一个时间上连续、空间上延展、符合人类认知逻辑且相互影响作用的整体。但为了能够实现好的效果,还需要建立一定的保障机制来保障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的运行并建立起有效的反馈、评估、控制机制,对各种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统筹、协调和优化。

三、金融学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机制

(一)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实践教学活动涉及到授课教师、教学秘书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网络中心等不同部门之间的组织协调,因此,对于实践教学的管理必须以二级院为主导,通过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和协调配合方可完成。但由于不同部门在目标和职能上的差异,往往导致效率低下、运转不灵。因此,可以考虑成立专门的实践教学管理中心并配备专职的实验员和专门负责实践教学的教师,专门负责实践教学活动,由中心对实践教学进行整体的设计与规划,并由中心来负责场地的安排、学生的组织、档案的建设等各项工作,涉及到需要其他职能部门配合时,也由中心负责协调。

(二)实践教学激励机制无论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如何完美,都需要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来执行。目前高校开展实践教学所以会受到师资问题的制约,关键在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只有将教师在金融机构的从业、挂职锻炼、实习实践等经历作为评定职称或评定各种奖项的一个重要因子,或作为考核教师业绩的重要指标并与教师的实际收入相联系,才能引起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真正重视,并自觉地加强自身从事实践教学的能力。

篇10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1.2.1.1对照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理论课+实践课+医院见习的培养模式。

1.2.1.2观察组教学方法①教学过程融通:通过“教学做一体化”让护理专业学生从入学开始接触临床实践,并逐渐增加接触临床的时间,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对职业的感悟,提高学生融人职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学习专科护理技能的同时,每月安排1次或2次让学生进入校内实践基地及各专科病区,并根据课程进程有计划地安排科室,见习专科护理或在指导老师的带教下实施专科护理,完成简单的专科护理任务,培养职业认同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②教学情境融通:根据临床护理情境设计情境教学,教学过程充分利用临床的病例资源,按照“展示病例一病例分析一找出健康问题一选择护理措施一制订护理方案一实施方案一观察、记录一分析评价”的护理工作流程组织实施。在校内护理实践基地,模拟各种临床护理情境,让学生练习,然后进入医院临床实践完成真实病例的护理工作,在学生实习前,进行为期2周的岗前教育和强化技能培训,让其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认识护理工作领域的工作任务和培养职业能力。

1.2.2评价方法①期末成绩:包括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两部分。两组学生理论课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由任课教师出试题库妇产科护理学共2400题,内科护理学共3200题,其中包括单项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填空题、案例分析题及简答题6类题型,由学校考试中心按照组题原则随机形成考试试卷;实践成绩(含技能操作)由任课教师根据每次实践课考核标准进行评议。②问卷调查。教学结束后向观察组(2010级)学生发放“教学效果调查表”,该调查表白行设置,共8个条目,包括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等方面,调查评价结果为“赞同”“中立”及“反对”,发放问卷709份,回收有效问卷70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1.2.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2.1“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护理职业岗位出发,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将“教学做”有机结合,尝试着“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探索和发现;在“做中学,学中做”中培养了与人协作的团队精神,锻炼了护理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做中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建构知识,提高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学生自主、主动、积极的学习模式回归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2.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在学生实习前进行为期2周的岗前教育和强化技能培训,缩短学生进入医院实习的适应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让学生参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强化职业引导,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并通过病例分析、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学生执业能力。张秀英一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结果显示有95%的学生表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脉络清晰、思路明确、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对操作程序和内容的熟练掌握,在边讲、边学、边做中,理论知识很自然地与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可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2.3“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教与学融于一体,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设疑、讨论、学生动手操作,促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而教师处处通过释疑、引导、点拨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紧跟教师的目标,使知识真正通过理解而获得,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又按照“记忆、理解、应用、创新”的能力层次去发展学生的智能。教师融入到学生中,在有利“做”的实践环境指导学生、电子条、1日期示例支持学生,帮助学生不断从借助支持到摆脱支持,逐渐达到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真正成为教学的主导者,成为学生的学习引导者、点拨者。

篇11

二、实现多媒体教学的各种因素

(一)物的因素

物指的是运用多媒体教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置。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同样,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有现代教育设备和配套软件做坚实的基础。一般要求“六室四系统”。“六室”:(1)普通教室:每班“五机一幕”(即投影仪、录音机、录放机、彩色电视机、多媒体主机、投影银幕)。(2)计算机室:多媒体配置,按最大班额计算需两人一机。(3)多功能电教室: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配有多媒体计算机、录像机、VCD、视频放大器、音频系统、综合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功能的多功能教室。(4)语音实验室:要求64座。(5)声像资料室(兼视听阅览室):面积56平方米以上,配有多媒体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投影仪各一台。(6)设备贮存室:面积56平方米,要求具有防潮、防火、防盗等功能。“四系统”:(1)闭路电视系统。(2)演播系统。(3)计算机网络系统。(4)现代教材系统:各种电教教材成套化、系列化、多媒化,形成教学素材包。

(二)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教学全过程中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参与者。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的决定因素。这就要求:(1)更新教育观念、增强现代教育意识,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需要加强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培训。(2)加强电教技能的培训。电教技能包括媒体操作、教材制作、媒体选用、媒体设计与组合、课堂电化教学设计、实验经验总结等基本技能。培训的方式有自学、讲座和进修。

三、实现多媒体教学的模式

(一)模拟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模拟功能,是较早开发和利用的一种辅助教学功能,特别是传统的电教媒体所特有的,目前学校电化教育辅助教学也基本上属于这种教学模式。

模拟教学模式,主要是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模拟功能把抽象的概念,难以观察清楚的现象,跨越时空的事物,不易实现的实验,通过动画、录像、投影的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获取动态信息,从而形成鲜明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同时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模拟教学,主要适用于跨越时空的事物再现。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所描绘的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物变化及其丰富的物产。教学时,可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录像分别再现春、夏、秋、冬等季节的景物特征及其重点词语的定格画面。像这样运用录像资料来展现其真实画面,学生才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才有破竹之势,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多媒体模拟教学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

(二)个别辅导教学模式

个别辅导教学模式源于斯金纳的机器程序教学法,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诞生和系列配套教学软件、工具软件的形成以及有鉴于目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实现个别化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途径。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交互功能,这是它的一大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提出需要学习的内容,计算机便及时出示学习内容,并且可以向学生提问,对问题进行分析,作出判断,给出反馈。若学生学习遇到困难,它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方面的内容再渡难关。这样循序渐进,学生所学知识就会得到不断的巩固,学习能力也不断提高。

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学内容单调、枯燥,学生难以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写会笔顺、理解字义并用其说话。加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进行个别辅导难以实现,对此,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实现个别辅导教学。如:《我是中国人》一课的识字教学,本文共有五个生字(我、是、爱、国、星),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采用如下步骤:(1)教师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字的音、形、词、义、写、句;(2)学生利用课件进行交互学习,要求学生找准学习的疑难点,请求计算机帮助解决其疑难点;(3)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更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要求首先要做好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设计的程序分支越多,预想的情况就丰富,就越能全面为学生服务,并取得理想的效果。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个性特性、学习方法、学习风格,从而培养一批有个性、有特色、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方法的学生这一目的就会实现了。

(三)新授课教学模式

新授课教学模式的多媒体CAI课件是以教学课题为主要线索,以强化教育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设计,为充分利用计算机硬件资源,尽量发挥软件的表现手法而编写的。新授课教学模式是以CAI课件为主要信息传输源。它以多种方式、不同表现手法对新授课的内容进行加工处理,生动有趣地展现于学生面前,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

如《鹅》这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有鹅的叫声、鹅的形象以及鹅的动作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难以将这丰富的信息表达清楚,而多媒体教学却正好适合表现这些丰富的信息。教学的具体步骤:(1)“曲项”利用动画展现一只白鹅浮在水面上不断伸曲脖子。(2)“曲项向天歌”在前一个动画的基础上,合成鹅叫的声音效果。(3)“白毛”利用一幅静止的大白鹅浮在水面上的图片,突出其白色的羽毛。(4)“白毛浮绿水”展现一只大白鹅浮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突出其“浮”的悠闲的神态。教师在此引导学生观察水、鹅毛的颜色对比以及鹅的悠然动作。(5)“红掌”出示白鹅挥动红色的脚掌向前划水的动作和划水的“哗哗”声。(6)整体讲解这首诗时,出示一幅动画:亭台楼榭,杨柳依依,一个小孩在不断向湖里那群欢叫着的鹅抛撒谷粒。整个教学过程文图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创造出了原诗的意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理解了诗意,同时强化了记忆。

教师在教学新课之前首先要透彻地领悟CAI教材设计的意图。其次,教师在备课的同时要认真地备好媒体(即媒体展示的时机、语言的组织等)。再次,教师在运用CAI课件时,不能以课件为中心,应以文字教材为中心,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四)培训与练习模式

快反馈、强矫正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存贮量大、运算速度快、CAI交互性能好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练习,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方式、结果的正确与否进行立即判断,以矫正思维过程。在问题出示的同时可以充分挖掘多媒体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增强趣味性,增加问题判定的形式,展现语文之美于其中。这样,学生会感到心旷神怡,在一种美的情境中学习,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如学生刚刚学习拼音字母的大写后,很难做到大小写一一对应辨别,当出示大写字母时,先要想一想字母歌中的前后顺序,然后去对应小写字母,再想其发音和写法。我们在此可设计一个多媒体CAI课件进行训练,训练分为三个步骤:(1)出示小写字母时,学生点按小写字母后,出示大写字母,并发其音,示范其写法;(2)将屏幕一分为二,上面出示大写字母,下面出示小写字母,学生判断后,用鼠标点按对应的小写字母,若点按正确,发出“棒!”的鼓励之声,并奖赏10分和一个笑脸;若点按错误,发出“要努力!”,罚一个哭脸,同时展示正确的答案。(3)在屏幕上只出现大写字母或小写字母,要求学生从键盘上输入与之对应的字母。输入还设计了控时程序,要求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输入完毕,否则要在成绩栏扣出一定的分数。这样循序渐进、趣味性较浓且带有一定强度的训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知识的内化。

四、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和形式问题。

多媒体教学要以研究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目标为宗旨,不是研究用更多的媒体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在媒体的选用过程中不能认为媒体越先进,教学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要求做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二)为“电教”而电教问题。

多媒体教学要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不能以运用了电教媒体就说明是电化教学或者运用电教媒体的种类越多、档次越高教学效果就越好,多媒体教学要注重择优性原则,不能认为每次课都得用上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并没有排他性,传统教学的精华我们不摒弃,而要发扬光大。

(三)电教技能滞后问题。

多媒体教学媒体操作技能非常重要,具有良好的媒体操作技能是教师上好一节电教课的前提。教师不但要掌握硬件操作能力,而且还要具有软件设计、制作的一般技能和综合运用各种电教媒体的技能。

篇12

一、演示实验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实验器材不足

实验室里并不是所有的演示实验所需设备都能够配齐,有的演示实验设备只有一套,究其原因,主要是办学经费紧张,学校为了节约资金,在订购实验器材的时候就只征订了一套,这样就造成了实验器材不足,例如有时某一节课会出现两个班的物理课重合,这时由于实验器材的限制,导致只能有一个班级可以使用演示器材进行上课,而另一个班级的任课教师只好不用。另外,有的实验器材由于使用时间太久,次数过多,部分仪器或部件出现损坏,而实验室里由于条件所限,又没有必要的备用部分来加以替换。现在普通高中的物理实验员一般都是由任课教师兼职担任,而任课教师由于平时的工作压力和任务,一般没有多少时间能到实验室对仪器进行检查,对于一些工作原理较为复杂的演示实验仪器,实验员没有必要的维修设备,很多情况下也没有所必须的维修技能,因此导致有的演示实验仪器出现损坏后就只好放置在实验室里,导致演示实验不能开展。

2、照书演示分析而忽略实践

当前高中教育把追求升学率放置在了首要的位置,为了有个好的升学率,为了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比较高的分数,限于条件,教师普遍参照书上的实验插图进行解释和说明,对于书上的演示实验,一些物理教师采取将其画到黑板上,以黑板上的实验图像代替真实演示实验的直观教学法,他们认为这样做能节省做演示实验的时间,可以着重讲解注意事项和原理,继而提高上课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避免演示实验仪器导致的分心问题。

3、演示过程简单

教师在上课做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多数人都是匆匆了事,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教师自己在讲台上做、学生在讲台下观看的形式,演示实验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单一,究其原因,很多情况下是由于教师没有把演示实验的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环节来抓,纯粹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是在讲完一个知识点(例如某个公式或者定理)之后,然后通过演示实验来验证一下所讲授知识的结论。每次做演示实验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指导思想,纯粹是为了做演示实验而做实验。

在课上演示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缺乏和学生的互动,更多的时候教师是把自己置于一个讲解员和演示者的角色。演示实验的过程,其实就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过程,而且演示实验开始之前,很多教师并没有明确向学生们提出观察的要点和需要思考或注意的问题,当演示实验开始的时候,学生们很大程度上就好像在看表演或变魔术演出,当演示实验做完了,“戏”也就结束了,纯粹就是看一个热闹。

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把所有的实验过程都自己包办,学生在下面机械的听讲、观察,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高,更不要说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了。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很难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而且实践动手能力偏低,其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得不到训练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会大打折扣,教师的教学效果反而也不会很理想,最终影响的其实还是物理教师本身的教学质量。

二、高中物理如何进行演示实验的教学优化

演示实验作为高中物理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如果能够合理利用,使其取得理想的效果,则对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素质提高,都有着巨大的提升作用。所以在当前的实际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大力提倡多做演示实验,有时还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大胆的对课本里的演示实验进行改进和完善,以使其更好的适应自己的物理教学工作。

1、充分运用演示实验教学,解决实验教学资源匮乏

演示实验的教学需要数量众多的教学仪器,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里配备的实验仪器也是越来越好,越来越现代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多的演示实验现在在网络上都有了多媒体视频。在现在的物理教学当中,即使实验室里没有演示实验所需的器材,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到相关的视频录像和模拟动画,并通过教室里的多媒体投影播放给学生观看,从而省略了自己的动手演示。

2、引导和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演示实验教学

在演示实验进行的过程当中,可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验内容,如果有的同学看不清楚,例如后排的同学,长此以往,就会使得学生得不到锻炼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不能培养学生正确认真的科学态度,无法提高学生动手探索物理规律的能力。应尽量吸引学生仔细观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逐步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原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与点拨下,化身于上几个世纪的科学家,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验,经过自己的独立探究和思考,从而总结出所要掌握的物理规律。通过这样的变化,可以使得学生在演示实验进行的时候,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会把有关的知识掌握的更为牢靠,同时也会使得自己学会科学的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三、有关高中物理演示教学问题如何优化及未来展望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过程中,操作和示范的主要任务由教师承担。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每天都有很多功课要学习,学习任务和压力较大,很难有太多时间能参与演示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创新。因此,从另一方面给我们物理教师提示:如果想要学生们也能参与进演示实验的开展,有时必须要提前通知他们抽时间做好仪器或设备的准备工作,这对他们的作业时间势必要造成冲击,进而影响到学习时间的分配,甚至其它学科的学习成绩,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规划和统筹能力,能够安排合理学习时间,提高主动探索能力。另外,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如何,有时不限于教师自身采取的教学策略,还与演示实验的合理准确性和学生学习状态密切相关。但只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肯钻研,在演示实验的教学上肯下功夫,则演示实验的教学肯定会对教师的教学带来质的变化。

篇13

即在课堂上,将项目难点重点分条理的展开,通过示范操作及操作注意事项内容的学习后,进行小结,然后在引出一些在理论课上的重要概念,原理解释,通过分析,做到由简入繁,这样学生就能按步骤掌握专业知识。

1.2演示法

即在课题上,通过教师进行示范性实验或操作等方法使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而获得自身所需的知识。它可以让学生获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的知识,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并将抽象理论和实际现象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要求教师课前要做好演示的准备工作,根据课题选择好对应的设备、工具、量具及原材料。

1.3实操法

即学生上完理论课后,紧跟着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机床操作练习,提升自身的操作技能,做到活学活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同时实操时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步骤,强调操作安全,提高实操的时效,实训老师也必须认真巡回指导,加强实训过程的管理,及时的处理实训中的问题,保证实操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数控技术应用理实一体化的实训条件

要有与数控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实训条件。因此要求作为课堂的实训车间要有足够数量的数控机床,必要的教学场地及黑板,条件好的可以有多媒体投影设备。根据就业前景和用人单位需求,该校结合自身现实情况,主要的培养目标为数控操作人员、编程人员、数控设备维护维修方向。按照培养目标的需要,制定了该校的数控设备选择方案,在设备的选择上,按照有利于培训对象熟练使用、操作、维修数控车、铣床为目标,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既考虑机床的规格和配置,同时考虑人才培养所需的机床数量.同时满足合理性、经济性以及教学和企业的需求。在实训工厂内专门设一定面积的讲解场地,包括黑板,座椅,电脑设备等,从硬件上为理实一体化教学师生双方边教、学、做及理论与实训的交替进行提供保障,在条件允许下尽量按照单人单机要求来配置。

3数控技术应用理实一体化课程设置

要具备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设置。《数控编程与加工》课程,必须建立在学生已具备较为熟练的车工基本操作技能及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开展,考虑学校实训条件,借用比较直观的宇龙仿真软件,采用理论课堂教学和宇龙仿真软件教学相结合以及实习课前集中讲解和操作演示与现场巡回指导相结合的形式。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解决。注意每个项目中学生成绩的记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课程的任务包括:(1)掌握常用数控系统特别是FANUC(华中)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铣床的编程方法,并熟练地运用手工编程方法编写较复杂零件加工程序;(2)熟悉常用数控系统FANUC(华中)数控车床、铣床,能够操作面板上的各项按钮,手动输入数控加工程序及修改有关加工参数的设置;(3)能够正确对刀,确定工件坐标系,会对数控加工工艺进行分析与处理、会进行测量及计算、正确选用数控加工刀具及相应的角度、准确完成试切工件的任务、精确对刀偏值及刀补值参数的设置、正确对运行报警识别处理等操作,最终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达到数控初级工理论和技能操作要求。

4数控技术应用理实一体化配套教材

要有与课程相适应的教材与之同步进行。教材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将各个知识点分解成实训课题项目,有计划地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针对该校中等职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要突出与实训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基础知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写适合该校教学实际的校本教材和教案,做到既适合学校教师水平及实训条件的要求,又适合中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能力的要求,同时注意用人单位的具体要求及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着重突出学生潜在能力的培养,以需求为主体,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与组合。

5数控技术应用师资队伍

由于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的项目化处理,从而改变了课时和讲课方式,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仅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还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社会实践技能,而双师型人才是突破点,解决方法应从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层次的学历进修和组织教师利用寒暑假参加省培和国培或进企业顶岗锻炼及技能培训方面入手,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