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心理因素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个体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影响个体学习心理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心理老化,“在成年期的发展中,老化是最明显且最突出的发展现象,也是影响成人学习活动最重要的一部分”。②心理老化相比生理老化而言,更具有根本的意义。个体对老化的知觉水平决定了后者对成人发展和学习的作用程度。在成人学习中,心理老化的积极意义主要通过认知、情绪以及动机等内部因素展开。
(一)认知能力
认知对于成人学习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传统观点认为,成人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由此得出成人发展和学习的可能性会缺失的结论。就感知能力的研究而言,总体来说,成人感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尤其是成人晚期,由于成人生理老化引起视力、听力、嗅味觉能力的衰退,直接影响了信息的摄入量以及信息的加工处理速度等。而关于成人记忆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一般意义上,记忆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的,但最近也出现了一些认知心理学家的反证。进入成年后,“成人的机械识记的减退幅度较大,而且开始减退年龄也较早;理解识记减退的幅度较小,减退的年龄较晚;总体而言成人在机械识记方面不如青少年,而意义识记则超过青少年。”③实验研究表明,成人倾向于有意义地学习,即运用已有经验与知识保持和再现新材料信息。在此意义上,对于成人而言,如果没有生理障碍,学习能力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一般而言,认知心理学是阐述智力的本质和过程的,它是关于智力的理论。自从桑代克对成人学习的心理论证后,应该说成人智力的研究伴随成人学习过程研究的始终。韦克斯勒、卡特尔、沙伊、阿纳尼叶夫等人进一步深化了此领域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智力理论是卡特尔的流体与晶体智力理论和沙伊的成人智力适应理论。卡特尔提出的晶体智力以积累经验或获取知识为基础,是通过学习或训练获得的,有效地论证了成人学习的合法性。而沙伊则从皮亚杰智力适应的前提出发,提出智力下降在60岁后才逐步明显。这一系列研究有效地反驳了成人乏能论、成人大儿童论等错误观念。成人认知能力对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成人教育工作者对成人认知规律的有效认识,可以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成人教学、成人课程、教材以及成人教育目的的有效性和科学化。
(二)情绪因素
成人情绪问题是比较低级的情感形式,它往往由外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整合作用而成,是成人特性的表征。影响成人学习的情绪也是多元的,包括了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反应。成人学习的情绪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霍尔认为,成年初期的情绪由青年期的“疾风怒涛”,逐步过渡到“相对平稳,定型化”。而到成年中期,成人能够依据情境体验具体地权衡、调节、判断或压抑自己的情绪,由于生理上的更年期、疾病、老化、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成年中期易产生一系列的情绪障碍,此时,学习活动更应关注对危机的克服。进入成人晚期后,随着老人的退休,其情绪更具有个性化特色,从共性上看,老年期情绪更多地以情绪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老年学习和老年教育更多地应关注老年人的情绪、态度的调整。当前,针对成人的教学、考试,尤其是对老年人的教育存在普教化倾向,忽略了成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性,导致了成人对学习焦虑、恐惧、厌恶等情绪。
(三)动机因素
目前,有关成人学习动机的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类型研究多着眼于社会因素的规限。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学习理论有米勒的势力场分析论、霍尔的学习取向模式、鲁滨逊的期待价量模式、布谢尔的一致模式、塔夫的预期效益论和克罗丝的连锁反应模式等,这些理论的出发点都是社会因素与成人个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又有自身不同的侧重点。如米勒强调社会阶级或成人社会职责的变化产生的学习动机需求;鲁滨逊关注学习动机的强度和变化;克罗丝分析了影响成人学习的有关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成人学习动机在学习环境中具体的运作机制,可划分为动机的产生、动机保持与强化以及动机归因三个过程,这些过程并非一次性终结的,而是在循环往复地发生作用。其中具体到动机的产生而言,由于成人在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的变化上将持续一生,诸如社会职责的履行、工作训练、社会变迁、突发事件等都能诱发出一定的需求和满足感,也就是说,各类相关社会因素经过成人认知加工,产生动机需求,由此进入下一过程。动机产生后,多方面的成人学习障碍问题——最根本的是对学习需求的认知问题——制约了成人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引导,也就出现了成人学习动机的强度问题,它是利弊因素在成人认知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后转向学习动机的归因问题,也就是成人在学习体验过程中的价值判断问题,内部的积极努力、能力的结果、外部的好运、机遇的归因等都可以产生继续积极学习的动机,反之,则会阻碍成人继续学习,使得已有的经验变为不利的消极因素。对动机作用机制的正确认识,一方面,可为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成人学习的目标取向提供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能为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提供若干思路。
二、社会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社会心理因素对于成人个体内部与成人学习心理具有生态环境的保障意义,是复杂的集合体,具有多样、多元性,也成为当前成人社会心理学者研究的热点。成人学习行为是自我动机与外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成人学习需求来自于生活环境中良好的社会心理结构和氛围。有效地整合各类社会心理因素,使其形成一个合理的作用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社会期望、社会群体和教师心理。
(一)社会期望
成人学习相对儿童学习而言,具有更多的社会规定性,在这个意义上,成人学习具有道德价值的功能,尤其是随着终身学习理念在社会上的普遍认可以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学习已经被作为成人的一种生存的基本权利,学习是一把生存的钥匙。社会的价值观念要求成人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一方面,来自企业、职业领域的科学论证以及人力资本开发理论表明,成人教育水平的提高能带来生产的高效益和产品的高质量,这直接导致了社会对成人学习的认可;另一方面,社会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文主义的回归,导致成人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教育和学习上升为人的重要生活方式。两方面的整合引发了广泛的社会期望。心理学对成人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研究大多建立在社会对成人发展与学习的高期望值基础上,每一个具体阶段都规定了一定的发展任务,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完成这些任务。从这一意义上说,社会的积极期望具有规范和制约成人学习的功能。因此,有效的社会期望能够促进成人学习的顺利展开,这一作用形式尤其适用于社区教育。
(二)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对于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成人学习本质上属于社会行为,学习场所主要在群体组织中,相对于儿童学习而言,学习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性。社会心理学对群体界定为“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学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个以上的人群”。④这里讨论的是成人群体。社会环境中群体是多样的,依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库的划分,群体分为首属群体以及后续研究者提出的次属群体。前者指单个人直接生活在其中,与群体成员有充分的直接交往和亲密人际关系的群体,如家庭、邻里、成人朋友群体等,是建立在自然的人际交往基础上的;后者则是针对前者提出的按照一定的规范建立的,有明确的社会结构的群体,如工厂、学校、单位组织等,是成人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成人个体从这个群体中获得角色地位、社会身份以及自我概念等,这一类群体往往成为大规模成人学习的发动者。就群体形成过程而言,群体建立组织化的结构是以社会影响的有效性为前提来预设的,群体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莱茨曼等人的“人群聚合体”演化发展而来的,而所谓聚合体是指偶然聚合的人群,它们往往没有共同的目标和依存关系或隶属感,也不存在结构化和社会角色分化的问题。随后群体基于共同的目的、隶属需求、压力情境以及群体的工具价值等形成有组织的结构化群体。群体中存在个体与群体的相互关系以及个体与个体的互动关系等作用形式,群体的文化、知识资源等通过传播、交流、讨论等形式便具有教育和学习的意义。而且群体思维、群体的凝聚力、心理气氛、士气以及态度倾向等对成人的学习具有规范引导作用,因为研究表明,群体中成人之间存在阶级、阶层纬度的隶属关系、强势因素与弱势因素的制约关系以及同辈群体的融合关系等,出现了从众、服从、依从以及群体极化等社会心理现象,最终群体实现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两大类功能。社会性的大规模学习、培训行为,尤其是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以及由于社会变迁、社会流动、社会转型引发的学习需求等,都应该是这一意义上的功能结果。群体中的交友小组、讨论小组、学习小组等形式正是依靠成人互学实现的教育功能,当然,我们也需要考虑对消极意义和因素的预防和排除。
(三)教师心理
教师心理主要研究教师自身的心理倾向与特征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就成人教师而言,他们的社会角色从神坛上走向了成人学习者,成人教育之父诺尔斯把成人教师的形象描绘为“作为艺术家的角色、作为促进者的角色、作为批评分析家的角色以及作为学习者的角色”。成人教师与学员之间是一种合作的、平等的、相互影响和共同探索的伙伴关系。成人学习者的独特规定性制约了成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心理行为。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成人学习者的心理特性,同时也不能遮蔽教师自身的心理特征。当前,成人教师多是专职与兼职教师的混合体。叶忠海教授的研究表明,我国成人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层次不高,专业教师与公共教师的比重结构不合理,这导致了成人教师的社会地位偏低,不利于成人教育教学工作。成人教师的心理素养向来是研究工作者或机构关注的焦点,因为成人教师的个性素质对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优秀的成人教师有比较敏锐的教育机智,能够认可成人学习者的体验、特性,尊重成人学习者的人格、热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学技能,能够使“成人学习者学习动机‘内在爆发’,学习气氛‘和谐高涨’,学习过程‘有效控制’,学习意义‘不断发现’”。⑤
[注释]
①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3-31.
②董守文,等.成人学习学[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126-128.
篇2
一、美术教师的教学兴趣
对美术教学的兴趣,是美术教师创造性地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美术教师对美术学科和美术教学法的研究兴趣,对所教学生的情感,往往是教学兴趣的中心。这种兴趣不仅促使美术教师积极、刻苦地钻研美术专业知识技能,认真、负责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且促使美术教师接近学生,研究学生美术心理和美术学习的发展规律,从而探寻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专业兴趣,往往也会萌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对国画有兴趣的教师,会引起学生对国画发生兴趣,对设计有兴趣的教师同样也会引起学生对设计发生兴趣。
美术教师的兴趣不应局限于美术学科,更不应局限于某一画种,而应具有广阔的求知兴趣。如美术教师应有一定的文学兴趣,缺乏文学修养的教师,语言不生动、不丰富,难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再如,音乐、摄影、书法、集邮等都与美术有密切的内在联系,美术教师若对此有广泛的兴趣,必然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艺术爱好,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因此,美术教师的兴趣广,不仅有助于教师本身对美术教育工作产生稳定、持久的兴趣,而且对学生学习美术的活动具有一种积极有效的推动力量。
二、美术教师的教学情感
美术教师的教学情感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感染作用,是教师重要的职业素质之一。
美术教师的教学情感,首先体现在对美术教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它与美术教师的职业兴趣,对于教育年轻一代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有关。作为教师应该具有一种高尚的敬业精神,才会具有良好的情感品质。
事实证明,做一名“美术教育家”要比做一名“画家”难得多。一个美术教师能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看到自己培养的学生能把所学的美术知识技能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的时候,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美术教师有了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自豪感,就会产生踏实的工作作风、坚定的工作志向,这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三、美术教师的工作意志
美术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必定会遇到各种主客观困难,特别是在当前教师待遇偏低、美术学科在学校教育中还十分薄弱、教学环境和条件尚未得到彻底改善的情况下,美术教师没有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意志,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
美术教师的工作意志主要应具备以下四点:1.具有完成美术教学任务的明确目的性和力求达到这一目的的坚定意向,这是动员自己全部力量以克服教学工作困难的内部条件。2.具有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的果断性和坚定性,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的内在力量。3.具有沉着、自制、耐心和一贯的坚持性,这是美术教师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有效地影响学生的重要品质。4.美术教师具有的工作精力和毅力,这是影响教育和教学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当前,学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困难很多,有来自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等方面的许多现实问题,针对这些暂时无法立即解决的困难和障碍,教师的工作意志的培养就更为重要。
四、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
美术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技能,自身应掌握美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为全面而扎实的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表现能力,掌握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教学方法,具有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了解国内外美术教育的发展动向,胜任学校美术教育和教学工作,并能组织学生的课外和校外美术活动。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是他们业务规格的基本内容,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指标,具体包括:1.掌握美术历史和美术理论的基本知识,如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心理学、美术技法理论。2.掌握绘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素描、色彩画、中国画、版画等画种。3.是掌握设计与工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设计与工艺基础、现代艺术设计、现代工艺制作。4.掌握教育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美术教育学、美术教材教法、教育实习等。
五、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从事学校美术教育活动的实际工作能力,也是美术教师区别于其他职业的工作能力。它主要包括:
1.具有多方面的组织能力,以保证美术教育和教学工作有条理、有系统地进行。其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编写和使用教材,以及组织课堂教学方面。
2.全面掌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如理解和运用教材的能力、编写教材教案的能力、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审美教育能力、启迪学生进行视觉思维的能力等。
3.具有善于了解个性和美术学习心理的观察能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个性和学习心理的发展是一种学习的历程,由于美术学习的活动性强,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过程明显,学生在纪律、意志、耐力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应善于及时观察到学生某些不良反应的预兆,尽可能事先防止学生纪律和学习上某些差错的发生。
4.具有敏感、迅速而准确的分析、比较和判断能力。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比较、判断视觉造型艺术形象的基本要素和特征,而且需要美术教师灵活机智地应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
5.具有教学的创造与想象能力。美术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一样,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手持金钥匙的人”,这意味着美术教师是打开学生心扉的智者,应该富有教学方面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6.具有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和非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这对所有学科的教师来说,都是有必要的。
六、美术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
现代社会的一切活动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这个进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美术教师若要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准和教学素质,必须从凭经验办事转向以科学为依据的轨道上来,这就要开展科学研究,这是美术教师创造优异工作成绩的重要条件。
美术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首先应该是从事美术教育和教学研究的能力。因此,美术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教学科研与探索的能力主要包括:1.自修与自学提高的能力;2.收集教学资料与获取信息的能力;3.开展教学实验、进行教学改革的能力;4.综合分析信息资料的能力;5.编写教材和撰写论文的能力;6.确定教育科研选题,组织或承担课题研究工作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对于美术教师加强学科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它能使我们在吸取古今中外美术教育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和发现新的美术教育方式和方法,有利于发展和创造适应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术教育。
总之,美术教师的心理因素并不止这些,例如教学观、治世态度、性格、身体等因素也都是教师成功地进行美术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从美术教师的心理因素来看,它是一个范围相当广泛,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各种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都要求每一个美术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学习提高,力求自我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威信。
参考文献:
篇3
商标是指由文字、图形及其组合等构成,使用于商品或服务上,用于区别不同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所生产或经营的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一种标记。随着国际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大量的公司企业需要走入或跨出国门,其产品在他乡异国是否能成功地开拓市场、占领市场,树立起品牌的良好形象,除了媒介的广告之外,商标的翻译妥当与否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如美国学者艾·里斯所言:“一个译名的好坏,在销售业绩上有千百万美元的差异”。
二、商标翻译需注重心理因素
1.民族文化心理
商标翻译受民族文化心理的制约。由于各个民族经历了各自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因此在国内外贸易中,很可能同一种商标的产品在一个国家或民族倍受青睐,而在另一个国家或民族却遭受冷落,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商标时要充分考虑文化及历史背景。例如:“凤凰”在我国传说中是一种神异动物,代表“运气、快乐和优雅”,人们相信骑“凤凰”自行车能带来好运气,而在西方文化传说中凤凰是一种不死鸟,有“再生”、“复活”等意思,因此该商品在西方无人问津也就不奇怪了。相似的例子还有“白象”(在西方是无用而累赘的东西)、“喜鹊”(在西方指喋喋不休令人厌烦之人)等。
2.消费心理
商标翻译对消费者的心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一个好的商标翻译应该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给消费者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起到促销作用。例如:中国传统商品“帆船”地毯,当初出口时翻译成“Junk”,结果销售状况很不理想,原来在西方,“Junk”除了“帆船”,还有“垃圾”之意,试问有谁愿意买“垃圾”呢?后来将商标译成“Junco”,则很快打开了销路。另外,有些商标译名直接以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极易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舒肤佳(香皂),健力宝(饮料),光明(灯具),金嗓子(药物),美佳雅(衣物),跳跳宝(玩具)等。
3.审美心理
商标翻译除具有实用性外,必须考虑到大众的审美心理,要体现一种简洁明快的美。其表达既要精炼准确,还需要有艺术性,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们在看到或听到商标名称时就能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联想,从而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达到推销产品的目的,这在商标翻译中是非常重要的。美国有一种化妆品“Revlon”被巧妙地译成“露华浓”,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揽露华浓”这一著名的诗句,使译名充满了汉语文化色彩,浪漫而又典雅。再如洗发水商标“飘柔”、“海飞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发丝的飘逸飞扬,极具艺术性,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堪称声意俱佳的商标翻译典范。
三、相关翻译策略
商标是文化的一种表达形式和传播工具,商标翻译是把原语(SourceLanguage)商标转换成目的语(TargetLanguage)商标,由于这种翻译涉及到在两个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之间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因此在翻译上尤其要注意对其中的心理因素进行研究,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1.坚持“等效”翻译原则,兼顾英汉文化差异
在西方翻译理论中,翻译等值是一个核心概念。1961年麦休·阿洛德就指出:“翻译作品对我们的影响应该与原作对其最初读者的影响一致”。因此在商标翻译中应始终坚持“等效”原则,即商标的译名必须能够产生与原牌名一样或近似的功能。同时应适当兼顾英汉文化差异,采取符合其民族文化心理的翻译方法,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文化,这些文化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文化的独特性。如“玉兔”商标翻译成“MoonRabbit”而不是“JadeRabbit”,正是兼顾了中国文化中“玉兔”是生活在月宫的兔子,是月的代称,将它译成MoonRabbit,不易产生异解,不会误认为是玉做成的兔子。2.尊重中外风俗人情,迎合消费心理
中华民族历来喜欢吉利祥和的字眼,所以外国商品要想进入中国市场,并取得一席之地,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就必须迎合中国消费者的民族文化习俗和消费心理,在商标翻译中选用“金”、“龙”、“美”、“佳”、“福”、“康”、“利”等吉利字眼,无疑会更容易赢得消费市场,目前比较成功的例子有:Goldlion(服装)——金利来,Lactov(饮料)——乐口福,Konka(电器)——康佳,Marlboro(香烟)——万宝路等。西方文化中的哲学、艺术和文学语言注重的则是自然时空,尤其偏重空间、物质、事实的自然真实性,这就导致西方的商标文化重视真实自然和感官愉悦,更强调功能效用和实用价值,经常采用具有褒扬意义的形容词或名词来揭示商品的质量、品级、效能、新颖性、实用性、产地等特征。例如:Sprite(雪碧,美国饮料名),源自sprit(全力冲刺)与spirit(元气、精神),兼有精灵活力之意,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揭示了产品的功效特点。
3.讲究音韵与神韵的贯通,增强审美情趣
从翻译的实践看,较好的广告商标翻译应该能在两种不同文化的巧妙融合上做到音韵与神韵的结合。如Simmons翻译成“席梦思”,不仅音与原文相似,而且“席梦思”让人联想到甜美的梦幻。
再如美国的Coca-Cola饮料,翻译成汉语是“可口可乐”,此译文不仅同英文本身的商标音似,韵似,而且节奏感强烈,琅琅上口,最重要的是,此译文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传达了快乐向上的乐观情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为了达到音韵与神韵的贯通,在商标翻译中,翻译方法应该不拘形式,灵活多样,翻译时尽量选取能激起消费者美好联想的谐音词汇或词组,汉字中有很多同音异义字,在翻译时可自由选择发音响亮、意境优美的字来表现:Arche译为“雅倩”、Pantene译为“潘婷”,既保留了原音音节的响亮,同时选用“倩”、“婷”等表现女性的秀美汉字更突出了化妆品的商品特色,迎合了消费者的审美趣味,使得消费者在享受产品的同时还能体会其中的美感。
4.翻译中要注意避免触犯目标市场的文化禁忌
商标是企业与消费者相互沟通的一座桥梁,在日益频繁的跨文化营销过程中,由于不同目标市场文化背景差异,因商标翻译触犯文化禁忌而导致营销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在商标翻译中应注意避免触犯目标市场的文化禁忌。例如:受东西方文化传统、、语言崇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数字的神化存在着东西方的差异。在我国有“666”、“999”、“金六福”、“三元”、“三枪”、“十三香”等这些数字用作商标的商品,在欧美则能够见到以“7-Up”、“MildSeven”、“7-Eleven”等为商标的商品,但要把“666”、“十三香”这样的商品出口到英美就会遇到麻烦,因为“six”象征魔鬼、thirteen是不吉利的数字,而three在贝宁、博茨瓦纳等地视为不吉祥数。又如,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忌用猪、狗作商标等;日本人忌讳荷花和狐狸,而喜欢樱花、乌龟和鸭子;英国人不喜欢大象、颇喜欢熊猫;意大利和西班牙人忌用,喜欢玫瑰花;俄罗斯人则认为黄色的蔷薇花意味绝交和不吉利;法国和比利时人认为核桃、孔雀和是不祥之物;北非一些国家忌讳狗的图案等等,各种禁忌无奇不有,在商标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
四、结语
好的商标翻译体现了翻译技术与审美艺术的完美结合,同时可带来好的商品效应。只有善于揣摩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尊重民族心理,恰到好处地运用商标翻译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增强商标的审美情趣,才能在商战中独领,引导消费、促进消费。一种好的商品,加上一个动听上口的名字,无异于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篇4
1人的心理基本需求与室内环境的关系
这里的“环境”狭义是指建筑物为人所提供的特定环境,广义是指社会环境(如: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等)概念,这个“环境”包括建筑物外空间。建筑空间是相对于建筑实体而言,空间(尤其是内部空间)大多有固定的形态,而“环境”所指的却为不一定指某种具体的空间形态。因为有时空间形态尽管不变,但环境气氛可能因设计手法变换而迥异。室内设计遇到的问题有些可能与空间无关,然而与环境有关,比如改换一块窗帘的色彩或纹样,并不一定使室内空间发生什么变化,但也许一下子改变了室内环境气氛。
人对建筑最基本的心理需求是什么?要先从原始的生理需求谈起。自从人类脱离穴居,巢居的原始状态而学会构筑自己的遮蔽物——房屋以来,建筑材料和建造方式经历了千百年来的变迁。然而,建筑最基本的结构,如围护空间、支撑屋顶的实体和屋顶本身,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它是人在大自然界中为自己构筑的掩蔽体,遮挡风雨,躲避兽害是最原始的动能需要,安全感和围护感恐怕是人类最原始的空间心理感受。人随之会产生对建筑的坚固感、稳定感、实体感。不过这些围护实体所构成的空间的形态变化是太丰富了。如人类在猿人时代学会用火,随后在建筑中给火以重要位置,温暖和光明的环境给人以亲切感(时至今日,欧美住宅建筑许多仍保留壁炉的设计,有些甚至是纯装饰物)。
随着建造技术的进步,建筑的跨度、面积有所增加,人懂得了使房屋各部位更适应人体的尺度,并懂得了更合理地利用空间。并且对建筑环境有了精神上,审美上的要求。这种综合感觉,回顾原始人类的心理感受并与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加以比较,在这方面人类并没有走出多远。比如我们今天的卧室,一般人都要求有安全感、围护感。我们愿意处在亲切的、有人情味的环境中,而讨厌令人疏远的、冷冰冰的环境。一个宜人的环境必须处处适合人体尺度,因为人是以自身为尺寸来度量空间,尺度感可以说是人下意识的一种感觉。至于舒适,这种感觉只有在温度、湿度、光线、尺度、体量、色调、触感诸方面都基本合乎人的要求的建筑环境中才能产生这种感觉。我们在设计的过程当中经常会对某一个空间中出现的体量进行反复的调整,几十毫米的体谅差别在空间中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我们要求舒适,也要求美,舒适是美的前提条件之一。在美感要求方面,现代人的心理是很复杂的,由于所处地域、生活习惯、文化传统、民族精神、气质、风俗、、政治观念、人生哲学、经济、文化水准、个人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人们评价建筑环境的美学标准可能五花八门,难求一致,但是人基本的需求是具有共性的。这种共性,应该说是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对自己观察到的任何信息符号产生的一种共性的反映,这更是我们设计时应该牢牢把握住的。
2空间视觉的一些特点
我们要研究空间与心理的关系,首先应对人视觉的生理、心理机制应该有所了解。据心理学家研究,人的空间观念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婴儿在出生后九到十八个月时,从了解外物的永久性到体察物与我的关系,这才确定了空间的存在。这时形成的空间观念,是以自我为中心,认识不到空间的客观独立性。一直要到九至十岁时,由于种种身体运动的经验,空间完全是自己身外的客观世界的观念才建立起来。
人对空间距离、大小的判断,无须触觉介入,凭视觉就能大致判断,这和眼睛积累的运动经验有关。我们知道,人双眼有一定的间距,左、右眼视网膜上映出的同一对象的两个映像稍有差异,这样看到的对象才有立体感。由于对象愈近夹角愈大,若无法判断距离和大小,则夹角愈小。看很远的东西则双眼视轴趋于平行,双眼视差趋于零,对象的立体感也趋于消失。由于眼的这种生理机制,人才得以判断距离。还有人观察较远的对象,没有适当的参照物的尺度,则必须是人所熟悉的,如人体,或与人体成一定比例的某物体,象汽车、建筑的门窗之类。人观察和判断对象的空间位置时,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也起一定作用。如透视的消失规律,对象轮廓的清晰程度,细部的可分辨程度(细密度),视觉的同时对比作用,远近物体重叠而产生的遮挡效应,色彩冷暖的习惯感受(由于空气对光线的折射,愈远的物体愈呈现天空的蓝色调)等等,这些都会影响人对空间的视觉感受和判断。
人眼的视域是有一定范围的,根据对人双眼视野的测定,最佳水平视域在60°夹角左右,在垂直方向的视角一般不大于45°,即人与观察对象的距离至少要和对象的高度相等,才能获得真实、完整的印象。人对不同的颜色视野范围不同,白色最大,视角达90°,黄、蓝、红、绿等色依次递减。不同颜色的不同心理效应,也是造成空间开敞或收敛效果的重要因素。
室内设计必须考虑人的视野、视线,懂得最佳视区的利用。譬如设计壁画、悬挂画幅或陈放观赏品,必须考虑观赏距离,保证看整体、看细节都能有适当位置;画幅、陈设品的位置高低要尽量在人平视的范围之内,避免过高或过低引起观赏者不舒适和产生视觉畸变。
日本学者曾把各种画面呈现给被试者,利用电视眼球标记摄像机对人视轴方向进行测定,得出了很有趣的结果,发现人眼注视点的运动具有以下的性质:不论画面呈现时间长短,注视点停的地方,主要集中在黑白交界的部分,尤其集中在拐角处。若在画面内有运动的图形,或者在画面内存在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的图形,则视线容易集中在这些地方。图形存在一些不规则性,注视点也容易往这些地方去。注视点在画面内主要集中之处,是对视网膜、大脑皮层视区或上丘等神经元起强烈反映及有某些特征的画面部分。
这些发现,对我们从事室内设计应当有所启发。在室内空间中易引起注视的部位应作为重点装饰的部位,例如不同质地、不同色彩材料的交界处,空间各个面相交、拐角处等,尤其应该精心处理。3空间设计与心理调度
我们创造一个建筑空间,想把美的信息传达给身临其境者,就一定要懂得空间形象和环境气氛的心理效应,并有意识地对人的心理活动进行安排和调度。在这一问题具体展开之前,概括分析一下不同空间形象的心理效应还是必要的。
空间的形状基本取决于其平面。平面规整的,像正方形、正六角形、正八角形、圆形,令人感到形体明确、肯定,并有一种向心感或放射感,安稳而无方向性。这类空间适于表达严肃、隆重等气氛,在空间序列中有停顿或结束的感觉,其上部覆盖形式可以是平的、球面穹隆的、角锥或圆锥体的等等。矩形平面的空间,横向的有展示、迎接的感觉,纵向的一般具有导向性,其上部覆盖形式可以是平的,三角形空间序列中有结束的感觉。三角形平面较罕见,会造成透视错觉。还有不规整的形状,任意的曲面、螺旋形或比较复杂的矩形组合,则令人感到自然、活泼、无拘无束,也许会有向某方向运动或的或拱形的。半圆形平面的空间有围抱感,用在延伸的感觉(视形状而定)。
空间的大小、高矮也有不同的心理效应:大,气魄、自由、舒展、开朗;过大则空旷,令人产生自身的渺小、孤独感。小,亲切、围护感强、富于私密性;过小则局促、憋闷。高,崇高、隆重、神圣、向上升腾;过高则与过大毛病近似,甚至令人有恐怖感。低,尺度宜人、舒适、安全;过低则有压迫感。
从空间的形状和容积(体积)来分析,空间气氛的形成还有更多的因素在起作用,如明暗、色彩、装饰效果等等。因为人的空间感受是一种综合的心理活动,不是简单的数学或物理量的迭加,我们对某建筑空间进行评价时,往往要具体环境具体分析。空间感又常常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对同一环境可能会有完全相反的反应。
4空间设计与视觉信息
篇5
②“感觉良好”,推杯换盏中安全抛脑后
众所周知,酒后是严禁驾车的,但仍有部分人,侥幸的认为少喝点没问题,其实,这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侥幸心理。当我们翻开一本本的事故案卷,会发现在一些驾车肇事的案例中,属酒后肇事的比重很大。其原因之一是他们时常在生意场上奔波,礼尚往来多,应酬多,随着在“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的吆五喝六声中,自然不自然的就推杯换盏起来;二是自律意识差,他们普遍没能从内心深处认识到酒后驾车的危害性,而错误的认为,喝酒开车是正常的,发生交通事故只是偶然,更有自不量力、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经常吹嘘:喝点酒开车更稳当。就因这些荒谬的逻辑,酒后驾车肇事,也就不在话下了。
③盲目自信,开起“英雄车”、“情绪车”
当我们驾车行驶在道路上不难发现,一些驾驶员因想超车,如果前面的车辆没及时让道,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超越该车后,便心中生怒,从而不顾安全采取突然打方向、突然急刹车等违法行为,想方设法“弄点颜色”给后车看看,让对方“认识认识”,因此造成交通事故也屡见不鲜。20__年2月份,十堰东风公司的刘某,在去襄樊送货的路上,因被后面一辆轿车超车时吃了一把方向,心不服气的刘某觉得自己“冤”,便猛踩油门,想再超过那辆轿车,杀他个“回马枪”,结果不慎与其追尾,自己为此付出了几万元的代价。后来在调查取证时,刘某后悔的对办案民警说:“这次交通事故,就是由于我一时兴起,意气用事,开‘情绪车’、‘英雄车’造成的……”这种出于好胜心理而好胜者,不是盲目自信,其实就是侥幸心理在作怪。
④“小事”不小,凭“相当然”驾车。
当今的许多年轻人,时常在生意场上磨爬滚打,因时常侥幸的认为“见多识广、身经百战”,个别人交通安全意识不高,存在这样的错误观念:他们是干“大事”的人,象闯个红灯、不系安全带等违反交通法规这样的“小事”,可以“忽略不计”。笔者在一次交通专项整治中,曾查到一个驾车闯红灯的年轻人,在笔者向其讲清了违法行车的害处时,那位年轻人却大方的掏出几张百元大钞在我眼前晃动着,不屑一顾的说:“好了好了,我懂了,您歇会儿,不就是罚款吗,我交!”他们的“慷慨”,导致我们的管理工作好被动。可也就是由于这个别不注意“小事”的人们,最终出了“大事”。20__年11月中旬,辖区36岁的王某,从事生意多年,在去襄樊送货时,当其驾车行至安陆一下坡路段时,因疏忽大意,采取措施不当,导致车辆侧翻于路边五米多深沟内,致使双腿骨折,同时全身又被放在驾室里的暖水瓶严重烫伤,车辆报废。笔者在调查取证时,据随行的王某的弟弟讲,当时路面什么情况也没有,只是发生事故前,驾驶员侥幸的认为不会出问题,便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提起旁边的暖水瓶想倒杯水,没想到方向一下失控,就出事了……
篇6
1临床分类
1.1恐癌型
老年人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文献资料分析,7%-10%的老年患者对口腔疼痛和粘膜异常均易联想到是癌症。情绪紧张和压力增加心理负担,贻误有效的治疗时机。
1.2恐惧焦虑
到口腔科就诊,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恐惧焦虑的心理。只是程度不同。因为老年人机体对疼痛承受的能力降低,担心钻牙、拔牙是否疼痛。术后是否出现胀痛感染,镶牙是否能恢复正常咀嚼等。
1.3观点陈旧型
“保全”思想作怪,认为“牙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拔除,拔一个全口就会掉光”认为人老掉牙是自然的,牙痛和松动是上火和衰老的表现。对牙痛不是病的错误理论根深蒂固。一般能挺住就不去医院或自行口服消炎止痛药而延误治疗时机。
1.4孤独,自卑
老年人就诊,尤其是无亲属陪护时,担心治疗时间和次数是否过长过多,担心治疗费用是否会增加子女负担。部分人受经济条件限制被迫放弃口腔疾病的治疗。总觉得自己老了,不中用或“力不从心”,“无能为力”因而焦虑不安,或认为自己已老时日无多而无需治疗。
1.5多疑
由于老年人或多或少因内分泌的改变产生和遗留下更年期综合征的反应,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怀疑,对医生诊断和治疗采取不信任态度,表现为怀疑是否收费过高,怀疑医生的技术水平,怀疑器械是否消毒干净。
1.6自尊心过强
这种情况多见于在职或离职退休的老年干部,因为长期受到别人的重视尊重,在治疗过程中也要求受到特殊待遇,习惯性的命令和否定医护人员的工作。
2应对措施
2.1要消除老年人的恐惧心理和焦虑热情接待来就诊的每一位老人,认真倾听老年人的诉说,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说明疾病的发生,归转和愈后,以便让其了解治疗方案。通过延长沟通时间让患者慢慢习惯口腔医院的就诊环境,带领去看正在治疗的其它患者,观察其他患者的反应以消除紧张情绪。让患者之间多交流沟通治疗时的过程及愈后,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消除恐惧心理,达到治愈目的。
2.2消除孤独感,自卑感在治疗过程中耐心细致的解释,注意语速和音量,增加医患沟通时间。动作轻柔,器械轻拿轻放。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诊疗时间,劳逸结合。增加治疗过程中的休息时间和次数,多聊轻松的话题。交代好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尽量争取家属的配合。使患者感到医务人员对他的关心重视,取得患者的信任,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悲观情绪。并在治疗过程中争取家属的密切配合,消除其悲观的自弃心理,焕发积极的心境,从而达到医患协同的治疗目的。
2.3尊重病人老年人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医务人员应当关心和体贴病人,要给他们同情和谅解,像尊重自己的长辈一样尊重他们,使用尊称,如“刘老”“王老”或您。上下楼轻轻搀扶,做到体贴入微,关心备至,态度和蔼,言语亲切。检查,诊疗操作要轻柔,耐心解释病情以及治疗方案。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并稍稍提高音量以便老年患者听清。
2.4精心制定治疗方案在医生经过全面细致的检查后,应该根据病人就诊时间特点,经济条件及其它个性因素科学合理地帮助病人制定诊疗方案。我们提供的必须是正确的,易于理解的,合适的,有利于增强病人信心的信息。当患者充分了解并获得了自己病情地信息后,患者的选择和医生地建议往往是一致的。当然,医生在向病人解释预定方案的时候,不要忘了把诊疗过程中将会遇到的一些诸如诊次间痛或者牙裂等情况预先告知老年病人,并告诉他们怎样尽量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2.5积极宣传口腔卫生保健知识更新陈旧观念让老年患者了解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重要性让其了解身体疾患能够在口腔中有所体现,而且口腔疾病也同样能够引起其它疾病。在老年这段特殊时期,健康的口腔决定着各种营养的均衡摄入进而影响着机体的健康,增加机体的抵抗力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在这段时期一定要积极做好口腔健康宣教,使其自觉接受口腔保健与治疗,达到防治两全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3结论
人口老年化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展的总趋势。人的衰老是一个生理过程,是生命过程中各器官退行性改变的综合表现,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人口老龄化使老年牙科患者的比例与日俱增,老年人的口腔疾病开始得到重视。老年人口腔疾病预防和治疗原则要求医生必须掌握老年人的特点,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准确无误的治疗原则征得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信任和配合。解除老年患者的精神压力及顾虑,帮助调整心态,使口腔疾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尽管每个患者的心理特点不同,所患疾病与病变阶段也各异,但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通过行为、语言、态度、表情、有责任适时地满足患者需要。对老年人口腔疾病的治疗除具备老年口腔医学知识和经验,还要具备心理学知识。这体现了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的重要价值,也是每个医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参考文献
[1]DouglassCW.解析和处理看牙恐惧心理。口腔健康报道,2002,12(1):11.
篇7
自杀是人类重要的死亡原因,我国每年自杀死亡人数达28.7万,居世界首位[1].自杀未遂者是发生自杀死亡最危险的人群之一,其中25%有重复自杀行为[2].生活事件、抑郁情绪和抑郁症是促发自杀行为的主要因素,而社会支持对应激起缓冲功能,对维持良好的情绪体验有重要意义.我们对一组自杀未遂者生活事件、抑郁状况和社会支持进行评定和比较,以探索心理社会因素对自杀行为的影响,为帮助自杀未遂者消除自杀意念,进行心理干预提供参考.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301/200501以服药、服毒、割腕或其他方式自杀未死亡者,92例.另选同期住院的无自杀行为的患者,按1∶1配比设计,进行病例对照探究.自杀未遂组中男21例(22.8%),女71例(77.2%);对照组中男22例(23.9%),女70例(76.1%),两组间性别无差异(χ2=0.03,P>0.05).自杀未遂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3.3±16.4)岁及(40.1±17.7)岁,两组间无差异(u=1.25,P>0.05).两组在发病至就诊时间、平均住院日、门诊住院例数、职业、婚姻、文化程度、地域等均无差异(P>0.05).
1.2方法
使用自编的自杀未遂调查表了解一般人口学资料等.使用社会支持量表[3],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三方面进行评估.使用生活事件量表[3],对1a内所经历的生活事件进行评估,生活事件紧张总值=生活事件频数×刺激强度×持续时间.使用Hamilton抑郁量表[3],对自杀未遂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价.使专心理卫生筛选表[4],初步筛查自杀未遂者中的精神障碍患者.使用DSMⅢR诊断结构式临床晤谈指导手册[5],对目标人进行轴Ⅰ精神障碍诊断.由12名受过心理学专业培训的急诊临床医师和1名精神科主治医师,对自杀未遂组通过询问填写自杀未遂调查表,对照组患者了解相关情况,进行上述各项量表的评定,然后对心理卫生量表筛查阳性者家属了解其具体的病史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精神状况检查,按DSMⅢR诊断标准做出精神病学的临床诊断.排除其伤害目的非自我毁灭和自杀未遂致记忆、智能等意识活动障碍者.测查时向被调查者说明探究的目的及被调查者的权利,并且患者或其合法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收集自杀未遂病例92例,18例急门诊病例,74例急住院病例,其中10例从急诊记录本中查得,采取访问调查方式填写调查表和多项心理问卷,余82例现场评定调查.对照组92例,19例急门诊病例,73例急住院病例,调查过程同自杀未遂组.
统计学处理摘要:全部资料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u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结果
2.1抑郁和精神疾病自杀未遂组中有42例(45.6%)符合DSMⅢR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其中抑郁20例(47.6%)、心境恶劣9例(21.4%)、乙醇依靠3例(7.1%)、焦虑症5例(11.9%)、脑器质性精神病2例(4.8%)、创伤后应激障碍1例(2.4%)和精神分裂症2例(4.8%).在对照组中,符合DSMⅢR精神疾病诊断的只有11例(12.0%),其中抑郁4例(36.4%)、心境恶劣3例(27.3%),和自杀未遂组相比,只有抑郁和心境恶劣有差异(χ2=55.40,P%26lt;0.01).其他,如乙醇依靠、焦虑症、脑器质性精神病等两组无差异.对抑郁严重程度进行比较,按照HAMD分值,自杀未遂组HAMD分数18.7±11.9,对照组6.2±4.8,两组间有差异(u=9.32,P%26lt;0.01).
2.2生活事件评分自杀未遂组在最近1a内有生活事件发生的频数和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分值、生活事件紧张总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ab1).表1自杀未遂者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量表评分(略)
2.3社会支持量表评分比较自杀未遂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的分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ab2).表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略)
2.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自杀未遂组的HAMD分值(x1),过去1a内生活事件频数(x2),正、负性生活事件(x3,x4),生活事件紧张总值(x5)、主观支持分值(x6),客观支持分值(x7),对支持利用度分值(x8)等8个因素为自变量,自杀行为为因变量(y)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在a=0.05的显著水平上筛选出影响自杀行为的主要因素,只有x1,x4,x6三个自变量进入方程,结果提示负性生活事件、主观社会支持和HAMD分值对自杀行为产生主要影响.由Beta可见,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行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主观社会支持和HAMD分值.决定系数R2说明x1,x4,x6解释了y的大部分变异,同时提示尚存其他因素需进一步挖掘,即还有其他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自杀行为的产生(Tab2,B为回归系数,Beta为标准回归系数).
3讨论
自杀行为受心理、社会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相互功能,心理社会因素在自杀行为的产生中起着重要功能.我们选取已采取自杀行为的自杀未遂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量表测量被试产生自杀行为的心理社会因素,对象的选择较好地代表了该人群的总体特征情况,和对照组在相同的调查环境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比性,克服了病例对照探究常见的偏倚.本探究显示,在调查的自杀未遂组中符合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为45.6%,显著低于国外90%报道,而和国内40%~50%的报道相符[6,7].抑郁、心境恶劣、HAMD分数、过去1a内生活事件频数、生活事件紧张总值、负性生活事件分值、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的分值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负性生活事件、主观社会支持缺乏和抑郁严重程度是和自杀行为的发生高度相关的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引起人们的心理压力,破坏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对个体既可能是一个应激事件,同时可能是促发自杀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对自杀未遂者自杀行为起到“扳机”样的功能[7-9],自杀未遂者经历了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生活事件紧张总值也比对照组高,提示负性生活事件的强度刺激对自杀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社会支持是自杀形成的重要保护因素,在精神应激的状况下,良好的社会支持是社会心理刺激一个很好的缓冲系统,社会支持缺乏往往预示情感反应的结局不良,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应激时能从家庭、朋友和同事等处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支持.本探究中自杀未遂者明显缺乏主观社会支持,说明自杀未遂者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足度低,以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也较低.自杀未遂组中抑郁为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且HAMD分数高于对照组,表明抑郁状况、抑郁症是导致自杀行为重要因素,这和国内外探究结果一致[2,6,7,10].自杀行为是在风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彼消此长的影响下,个人素质和应激相互功能的产物,也就是说,个人心理状态(抑郁、缺乏主观社会支持、人格和心理特质等)是自杀未遂行为的内因,达到一定强度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自杀未遂行为的诱发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功能.因此,针对性解决自杀未遂者的心理危机因素,增加社会支持量,避免遭受负性生活事件,提高他们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摆脱困境的勇气,对急诊就诊的自杀未遂者进行心理评估和危机干预,都是减少自杀行为的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1]PhillipsMR,LiXY,ZhangYP,etal.SuicideratesinChina1995-99[J].Lancet,2002;359摘要:835-840.
[2]刘连忠,肖水源.自杀未遂者的随访探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4)摘要:253-256.
LiuLZ,XiaoSY.Afollowupstudyofsuicideattemptors[J].ChinMentHealthJ,2002;16(4)摘要:253-256.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摘要: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摘要:127,101,220-223.
[4]沈渔.精神病学[M].第2版.北京摘要: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摘要:237-238.
[5]SpitzerRL,WilliamsJBW.InstructionmanualforthestructuredclinicalinterviewforDSMⅢR(SCID,6/1/88Revision)[S].NewYork摘要:BiometricsResearchDept.1987.
[6]PitkalaK,LsometsaET,HenrikssonMM,etal.ElderlysuicideinFinland[J].IntPsychogeriatr,2000;12(2)摘要:209-220.
[7]李献云,许永臣,王玉萍,等.农村地区综合医院诊治的自杀未遂病人的特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0)摘要:681-684.
LiXY,XuYC,WangYP,etal.Characteristicsofserioussuicideattemptstreatedingeneralhospitals[J].ChinMenlHealthJ,2002;16(10)摘要:681-684.
[8]刘连忠,肖水源.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自杀未遂者[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2)摘要:103-104.
LiuLZ,XiaoSY.Lifeevents,socialsupportandsuicideattemptors[J].JClinPsycholMed,2002;12(2)摘要:103-104.
篇8
大多数人对音乐天生就有兴趣,小学生也是一样,他们爱唱歌、爱跳舞,对一切充满好奇和希望。音乐老师抓住这些特点,在音乐课中选取一些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歌曲,或者开展一些有意义的音乐活动,让小学生在快乐的歌声和趣味盎然的音乐活动中,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健康的心理素质。例如,在教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时,在教会学生如何识谱、如何打拍子的同时,我还通过这首歌醉人的旋律和令人奋发向上的歌词,去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进而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低年级学生中,边用音乐伴奏,边让学生做游戏,老师带领学生玩捉迷藏、老鹰抓小鸡,甚至是玩过家家,营造一种快乐而又和谐的氛围,既让学生们感受到了音乐活动的趣味无穷,又让他们觉得集体生活的无比快乐,从而形成健康良好的个性,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利用音乐课堂培养小学生的自尊心
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样是小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它不仅关系到小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还会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和国家形象。现在的孩子大多是泡在蜜罐中长大的,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不择手段,甚至打诨耍泼的事都做得出,不达目的不罢休。音乐教育可以帮助小学生懂得什么是廉,什么是耻;哪些事可以做,必须做,哪些事不能做,不该做。每一级学生,我所教的第一首歌曲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把这首歌的旋律、歌词的内涵详尽地诠释给他们,告诉学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人都要自尊自爱自强,才能立足于世界。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篇9
在进行播音与主持从业者的心理素质培养方面,应该展开的是高素质培育,真正做到利用广播电视达到正面教育引导广大民众的效果。让播音与主持从业者利用自身的心理素质直接通过节目传播出积极有用的影响。想要培养出一个具有较强心理素质的播音与主持从业者,不仅需要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待人处事的能力,因此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一个科学化、合理化的培养计划才能够达到。首先从培养计划以及培养模式入手,从观念的培养开始,建立一个正确、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其次提升其判断、处理各类社会现象的综合能力,最终培养出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较强的播音与主持从业者。另外,作为一个播音与主持从业者,应该自身进行严格要求,从自身学习开始做起逐渐将自身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播音与主持从业者。播音与主持从业者需要不断的借鉴他人的工作经验防止在演播过程中出现意外,另外还需要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要培养奉献精神、良好的合作意识以及应变能力,特别对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及知识储备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培养能够大大提升播音与主持从业者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同时播音与主持从业者还需要根据听众、观众的喜好及时调整自身心理状态,不断完善自身的主持风格。
篇10
.积极的期待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待会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使他们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不少的研究也表明,教师的期待影响他们对待学生的方式,不同的对待方式又影响学生的学习及心理健康。如果教师对某个学生的期待是积极的,即使他不用语言明确的表达出来,学生也会不知不觉的感受到这种积极的期待信息,心理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从而能健康地发展。反过来,如果教师对某一个学生采取消极的期待和失望的态度,即使他不明确的表达出来,这位学生也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这种信息,从而产生消极悲观的,灰心失望的心理状态,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可见,积极的期待效应不仅仅是教师的一种工作方法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关系到一个教师用什么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去教育和影响他的学生的问题。
.适度的学习压力
篇11
Zhu Wei
【Abstract】The factor of students’ happy mind includes teachers’ language mobiliz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self imagination as well as students’ self discovery and self consciousness. In learning Chinese, teachers should arouse students’ happy mind and emotion and then cultivate their interest in Chinese.
【Keywords】Chinese learning Joviality factor Teacher
青少年对歌星、影星的崇拜,可以到如痴如呆的地步;中老年人对(地方)戏剧的喜爱,可以到如醉如迷的地步。崇拜之余是学习、模仿,喜爱之余是情不自禁地哼唱。尽管两方面崇拜喜爱的对象不一致,但原因却是一致的:对象引起他们的心理愉悦,因而对崇拜、喜爱的对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同上述情况一样,通常情况下,学生在某一学科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肯定在心理上对该学科抱有偏爱、喜悦,以至在行动上执著,进而在思维上也表现出某种快捷、感悟。这种心理上的愉悦感,直接激发人的热情,促使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消除自卑,增强自信,进而对某学科产生浓厚兴趣。可以说,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心理愉悦则是产生兴趣的基点和土壤。伯恩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引起心理愉悦这个根本因素则是不可忽视的。
语文学习中心理愉悦因素的培养,应当引起教师重视。现实情况是,尽管教师强调语文是“工具”,是“基础”,但不少学生仍对数、理、化抱有浓厚的兴趣,而对语文学科则由畏难、淡漠以至到消极厌学。这固然有重理轻文的社会心态的影响,学生自身看重不同科目见效快慢的急功近利思想因素也是原因之一。但是,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学生对语文学科畏难恐惧,兴趣淡薄,恐怕还与语文教师忽视学生心理愉悦因素有很大关系。
没有了学习时的愉悦心理,就产生不了学习的兴趣,心理滋生的只是对被动的逆反,语文学习、课堂听讲则成了纪律约束下的无可奈何的被动接受。恶性循环,其结果必然是对语文学习的消极厌弃。既然孤立呆板的“工具”论、“基础”说引不起学生的思想重视,而心理愉悦却与兴趣息息相通,作为语文教师,从心理愉悦因素的培养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确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学习中的心理愉悦因素,可以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直接影响,可以有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良好亲切的印象,可以是某学科知识对学生的吸引,也可以有偶然的机缘使学生自我发现而产生兴奋、冲动。它可能始于一次深刻的谈话或课堂提问、口头表扬,也可能是在一次成功的考试或试验之后,或者是一次通俗的知识讲座,或者是一次生动的专题报告等等。总之,从心理愉悦因素的产生和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来看,语文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愉悦心理是大有天地可为的。
教师让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课堂。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是教师直接影响学生的过程,但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对本学科产生心理愉悦的过程。不可想象,一节僵化死板的课堂教学能引起学生学习时的愉悦情绪,恐怕连原有的一点热情也会消磨殆尽。所以教师备好一节课,演说家准备一次演讲,实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考虑过,如何引起心理愉悦以增强听讲效果。语文教师尽可以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融知识的丰富性、生动性、灵活性及在社会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于教学,用妙趣横生的语言、轻松自然的性调,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调动愉悦情绪;用语文知识的丰富性、形象表达的生动性唤起他们的求知欲;用生活中信手拈来的活生生的举例,揭示语文知识应用的灵活性和广泛性,激起他们的占有欲。这激动愉悦情绪与强烈的求知欲、占有欲,自然会萌生出对本学科浓厚的兴趣。所以,心理愉悦情绪应算是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思想教育之外的一项副产品,从提高学习兴趣出发,这种愉悦情绪的培养不但不应忽视,还要在备课、授课环节中由不自觉变为自觉。
对学生心理愉悦情绪的培养,除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调动之外,教师本身的形象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不是其外部形态的表体,而是一个教师教学态度、教学风格、课外风范和外表形象的综合。这几方面和谐,学生会在完美中产生一种愉悦;如果出现反差,学生会在失望中潜滋出缕缕沮丧。学生更看重的是前三者而不是后者。一个教态严谨,教学风格轻松自然、生动活泼的教师,课外又能平易近人,对学生和蔼可亲,关怀备至,那么,即使他的外表形象有什么缺陷,也抹不去他在学生心目中的辉煌。他的平易亲切在学生心理上造成的愉悦亲近感,有时甚至会把他的衣着不整、外表邋遢当作一种风度。这说明学生从教师那里接受的不只是知识,还有教师作为师长与他们相处中那颗坦坦荡荡的心。在这坦诚的心灵交流中,学生产生了平等亲切的心理愉悦,由人及“科”,怎能不对这个老师所教科目产生偏爱、发生兴趣呢?抛开教学态度、教学风格、外表形象不谈,教师的课外风范应更注重和学生心灵的交流。如果和蔼而不亲切,平易而不近人,则教师留给学生的只能是个偶像;学生对教师只有敬畏,缺乏平等亲切。那样,对教师所教的学科充其量是“公事公办”式的知识传递与接受,很难产生轻松愉悦的冲动。
篇12
1.2.1不安全因素分析对照阶段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可将不安全因素总结如下:①人员素质因素。部分护理人员不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容易出现未及时了解到新生儿需求的现象,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共有7例新生儿由于护理人员素质不达标而发生不安全事件。②人员配置因素。护士的排班制度无法很好地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不仅会给护理人员带来较大压力,也会影响工作效率,对新生儿的护理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有5例新生儿由于这一原因导致不良事件。③质量管理因素。护理管理者对护理质量监督工作缺乏正确认知,对不安全事件缺乏主动防范意识。共有6例新生儿由于质量管理不当而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1.2.2护理管理在观察阶段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①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技能及工作责任心,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培养护理管理人员的预见性意识;②根据工作需求优化排班制度,并使交接班工作规范化。③将新生儿的护理工作流程化,并落实工作责任制;④制定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评比,并做出相应奖惩处理。
1.3观察指标统计两个阶段新生儿在护理工作中,出现手牌丢失、皮肤划伤、发生感染等不安全事件的新生儿数量;同时调查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阶段45例新生儿发生手牌丢失的数量为2例,发生皮肤划伤及感染的新生儿数量分别为1例、0例,观察阶段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6.7%;对照阶段新生儿的资料显示,共有5例发生手牌丢失,2例皮肤划伤及1例感染新生儿,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为17.8%。观察阶段的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阶段,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阶段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率为93.3%(42/45),对照阶段的护理满意率为84.4%(38/45)。两阶段新生儿护理满意率的组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3.1不安全因素分析结果
3.1.1人员的综合素质新生儿的护理工作难度较大,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护理人员的能力发挥,使新生儿的护理质量下降;且医疗器械的更新速度较快,部分护理人员无法熟练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护理人员出现能力不一现象,导致人员的协作状况出现不和谐现象,不利于新生儿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3.1.2人员配置不合理护理人员数量有限,由于其它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导致某一时段内入院患儿数量的增多,进而出现人手不足现象,增大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几率;且晚间护理人员的数量与白天一致或更少,极易导致晚间护理工作出现纰漏,造成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3.1.3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管理制度不具有实效性,在工作过程中极易出现责任界限模糊,容易引起争吵。同时,交接班模式的混乱,还可能造成资料丢失,使新生儿的对应资料混淆不清,造成安全隐患。
3.2护理管理加强措施
篇13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社会交往的初始阶段和培养文明礼仪的关键场所,培养幼儿能有礼貌的对长辈、亲友、教师及同伴问好,是养成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一环。但“会问好”不该是一贯的“你提醒、我复述式”的问好,而是应由幼儿自发有意识的问好。“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礼到人心暖、无理讨人嫌”这些格言都告诉我们好习惯的养成会影响幼儿的终生。因此,如何培养幼儿“会问好”的习惯已经成为了现在幼儿教育中急需研究的课题。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带孩子来幼儿园时,当孩子还没和老师说“早上好”时,家长就脱口而出提醒孩子“宝宝,要对老师说什么呀?快和老师问好呀”,这样孩子原本准备的自发性问好,就变成了提醒式问好。同样的情况还常常出现在老师组织开课的时候,客人老师来之后,组织教学的老师都会有意识的提醒幼儿问好。有的孩子往往不喜欢或者不愿意家长或老师提醒而问好,长此以往就变得不再主动问好,这个孩子就变成了我们心目中“不会问好”的孩子。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家长和老师不适当的引导,使得幼儿在培养“问好”的习惯中,自己的认知和家长、老师引导发生冲突,反而幼儿承担了“不会问好”的“过错”。因此,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分析孩子不愿意问好的主要原因,对症下药,思考应该做什么来帮助幼儿。
那么幼儿“不会问好”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通过观察、实践,就幼儿“不会问好”的几个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
一、影响幼儿“会问好”的心理因素。
许多幼儿存在“问好”障碍主要表现为:在运用“问好”礼仪上,要么不会主动问好,要么从不向人问好,或是故意视而不见或绕道而行,还有的用表情、姿势、眼神代替问好;有的是高兴时就问好,不高兴时就不问好;有的问好不规范,有口无心,漫不经心,不诚恳,不友善,没称呼,声音小,不使用礼貌用语,并且常常要由长辈或者老师提醒或暗示才向人问好,有时甚至像八哥学语似的模仿长辈的话向人问好。
笔者认为,造成幼儿不会问好的心理障碍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分为自身、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的原因。
1.自身原因
有一些家长,在幼儿遇到“问好”情况时就“代劳”,使孩子缺乏锻炼机会。家长带孩子出门时,遇到熟人或亲戚,家长往往会抢先一步催促孩子:“这是刘叔叔,问刘叔叔好”。这种情形多了,小孩会感到难堪并产生依赖心理,认为一切都有大人来安排,自己只是按家长的要求来做,当然就无需思考,自然就不会主动问好,造成了孩子在“问好“习惯上的惰性,从而不能养成会问好的习惯。
2.家庭的原因
一是家庭缺乏“问好”氛围。家庭成员文化水平不高,素质低,出言不逊,满口脏话,有时见面不问好反而骂人,常吵架、闹矛盾,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关系紧张。二是教育方法不对路。家长一味溺爱娇惯,一贯以孩子为中心,一直亲昵向孩子问好,虽然是示范了“问好”,但是单向的由上而下,没有留给孩子主动问好的机会,关心有余而教育不足,从而造成幼儿不想主动关心问候别人,养不成好的习惯。此外,对于一些内向的孩子,家长老是当着孩子的面说他“害羞”,给他贴标签,也常常使得孩子从心里回避和人问好去适应身上的标签。
3.学校的原因
老师应该了解每个孩子的想法,在培养孩子“问好”的习惯上,需要耐心了解情况,静心对症下药,找到破解问题办法。笔者班上有个稍微有点结巴的孩子,一开始不愿意说话,为了促使他开口说话,我经常就强制他说话,但是他反而更不愿意说话了,一点办法都没有。后来我就从侧面观察他,发现他愿意和小朋友说“你好“、”喂“的话,找到这一突破口后,我就特别为他设计开口游戏,通过和小朋友玩游戏,逐渐培养他“问好”的习惯,坚持了三个月后,这个孩子已经养成了开口问好的习惯
二、排除“不会问好”心理障碍的对策
1.在教学活动中,强调问好习惯养成的直接强化
依据社会学习理论,外部强化是对学习行为的一种直接强化,教学活动就运用了这一理论。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运用班杜拉的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的学习四阶段理论。利用各阶段性规律,对幼儿养成“问好“习惯进行直接强化。主要可以分两个步骤:
首先要说明问好的理由。老师可以借助讲故事、看图画书和在生活中的场景启发孩子。比如,熟人间打招呼是一种礼仪,表示一个人懂礼貌、有修养,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它能使我们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而且,打招呼之后,问候和被问候的人都能感到愉快。
其次要了解幼儿的想法。老师不妨先问问幼儿是怎么想的,然后告诉他具体怎么做。比如,引导幼儿主动问候他喜欢的人,并要求幼儿下一次再见面时主动问候他,如果孩子能迈出这可喜的第一步,接下来就能拓展到一次向两个人问好,逐渐适应问候更多的人。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尽量以转移话题的方式代替指令性的语言,引导不愿意开口的幼儿开口,用兴趣去启发引导,不要用反复的提醒和批评的方式去教育幼儿,因为这大有可能使得幼儿再也不愿意开口问好。
2.家庭要精心创设问好的心理氛围。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一个良好的家长人格形象,将会引导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家长在培养孩子“问好“的习惯,应该善于运用陈鹤琴的教育观点:“小孩子好游戏的,小孩子好模仿的,小孩子好奇的,小孩子喜欢成功的,小孩子喜欢野外生活的,小孩子喜欢合群的,小孩子喜欢称赞的”,树立正确的育子观,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走出爱的误区,不娇惯、溺爱、纵容,不剥夺孩子主动问好的机会。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科学育儿,要挤出时间和精力,利用适当的场合和机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耐心说理引导和渗透,帮孩子找原因,想对策,多鼓励,不需要婆婆妈妈,喋喋不休,点到为止,并且要特别注意发现和关注孩子第一次主动向人问好的良好开端,及时真诚给予肯定赞美,要正视教育可能出现的反复,出现反复要因势利导提要求,并依次递减,做到耐心,不厌其烦,使之有第二次、第三次……最后养成主动问好的良好习惯。
最后,笔者认为,幼儿“会问好“的良好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需要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才能集腋成裘。特别是对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幼儿来说,重复训练尤其重要,那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是行不通的。“会问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形成强有力的“金三角”,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训练,这也是广大老师和家长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冒名芳.市场经济与家庭教育[J]. 江苏社会科学 1994年03期
[2] 薛焕玉.试论家庭教育[J]. 北京教育 1994年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