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信息系统质量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2方法
1.2.1岗位设置
根据工作需求设立下收下送岗、回收分类岗、普通清洗岗、腔镜清洗岗、质检岗、普通包装岗、专科包装岗、敷料包装岗、手术包装岗、灭菌岗、发放岗、仓库管理岗,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1.2.2管理追溯系统介绍
消毒供应追溯管理系统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条形码技术等手段对灭菌包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整个生产过程及流转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对处理过程中的每一个工作环节进行记录,在发现一个灭菌包出现质量问题时,能及时地通过包上的条形码迅速地追溯该灭菌包的清洗、消毒、灭菌、发放流程,责任到人,并在关键环节对人员行为进行质量控制。
1.2.3岗位人员及操作权限设定
在追溯管理系统中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岗位设定,分别配置人员条形码工牌。按照工作区域的不同设置为操作员,操作权限仅限于该工作区域内的操作,如灭菌器只允许消毒员操作,其他没有设置灭菌权限的人员,在灭菌登记界面中扫描工牌操作,系统会自动报警提示。区域组长则设置为管理员,对各区域内工作人员的操作进行管理,发现错误操作及时更正。护士长及软件维护人员则设置为超级管理员,对科室内各岗位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对不规范操作及时制止并纠正。
1.2.4工作流程中的应用
在器械处理的回收→分类→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发放流程中,各岗位人员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必须扫描自己的工牌,将处理器械的信息加载进灭菌包条形码中,通过电脑系统对各环节工作随时随地进行数据记录。
1.2.5质量控制
追溯系统在工作的关键节点进行质量控制。回收人员或打包人员在接触不熟悉的物品时,可在系统操作界面扫描器械包条码,操作界面便图文并茂地出现对应的器械包、包内物品及检查要点,方便了工作人员检查和物品的识别与确认。消毒员灭菌物品时,按照灭菌物品的性能和特点,选择不同灭菌设备,扫描各类待灭菌物品包上的条码标签,选择灭菌程序进入灭菌过程。若将不同灭菌方式的物品扫描进同一灭菌程序时将有预警提示。灭菌结束,必须由消毒员扫描工号,观察灭菌物品是否合格,不合格则不可入无菌库,扫描不合格包条码,生成不合格包数据库,回到清洗结束状态,待重新检查包装。发放区人员发放物品时,扫描各类物品包上的条码,如为失效包,则信息提示为不在无菌库,不可发放;如发放数与回收数不符,则会显示部分发放或提示发放数超过申领数,及时提醒发放人员正确发放。植入物发放时,在外来器械管理界面提示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1.2.6数据分析与改进
在统计子系统中能对工作量按照器械件数、器械包数、辅料包数等进行统计,对清洗质量、无菌包质量缺陷进行自动汇总,并以柱状图、饼状图等形式进行对比呈现,以便管理者进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讨论
2.1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差错的发生
追溯系统运用前,清洗、包装、灭菌各类物品、设备运行参数均需手工记录,常出现数据记录不完整。工作人员执行各项操作前扫描带有个人信息的条形码工牌,减少了靠手工操作的事务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人员通过语音提示可判断扫描成功与否,利用图片、文字说明引导正确识别、分类、清洗及包装等操作,各关键环节的预警,保证正确的清洗、灭菌方式,减少了差错的发生。
2.2督促工作人员规范操作,确保工作质量
回收、分类、清洗、检查、包装、灭菌、发放各个环节紧紧相扣,每一个操作环节不可跳跃,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人员进行操作,人员信息与物品信息进行关联,储存在物品条形码上,在使用追溯系统工作中能有效约束和监督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规范操作,记录完整,准确追踪,为管理人员认定人员责任带来依据,避免了人员工作的随意性,责任明确,责任到人,也从客观上督导工作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学术活动,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
2.3实施绩效考核,提高服务质量及工作人员满意度
科室在使用追溯系统前,工作量手工记录费时、费力、不准确,只能采取定性考核,奖金分配按护士、消毒员、普工分不同档次,同档内平均分配,各档次之间相差较大,技工、普工工作积极性低。实行绩效考评后,奖金以定量考核为主,辅以定性考核,根据工作项目的技术含量、风险、难易度给予不同分值,如下送班分值最低为0.7分,腔镜清洗班最高为1.0分。追溯系统对人员的工作量有效记录,提供客观、真实、准确的数据,体现了大家的工作能力及付出的工作量,既提高了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又提高了各类人员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了服务质量与改进,使临床满意度不断提高。
篇2
传统质量管理主要关注企业内部产品、服务及过程,对企业内部流程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企业所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相关学者与实践者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关注的焦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而开始强调通过整合上游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供应商、下游顾客及顾客的顾客,以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Kaynak和Hartley,2008)。已有实证研究表明,质量管理的有效运用对供应链整体绩效及单一企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Robinson和Malhotra,2005;Flynn,2005)。因此,如何在供应链情境下实施质量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与提升绩效的关键。
本文基于文献的系统梳理,从供应链质量管理内涵、供应商质量管理、供应链设计与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指出未来值得关注的几个方向,以期有利于国内学者了解和掌握国外供应链质量管理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二、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内涵
供应链质量管理(SCQM)源于早期的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理念、思想及方法在供应链情境下的拓展与延伸。基于文献回顾不难发现,SCQM的整合研究并不多见,对其概念目前尚未达成共识。综合已有研究(Robinson和Malhotra,2005;Foster,2008;Kuei等,2008),SCQM是指通过供应链渠道成员之间的协调与整合,以实现顾客满意并提升供应链整体绩效,以及单一企业绩效的过程。基于流程的视角,SCQM主要包括供应商质量管理、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以及顾客质量管理3个层面。它不仅关注过程技术与方法,而且强调渠道价值的创造(为中间及最终顾客创造价值),这从其发展演化过程,以及不同阶段关注点的变化亦可看出,见图1。
基于对于供应链质量管理内涵的不同认识,众多学者开始对SCQM的研究主题及构成维度进行探讨。例如,Robinson和Malhotra(2005)基于文献分析提出,交流与合作活动、过程整合与管理、管理与领导、战略以及最佳实践是其4个研究主题;之后,诸多学者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拓展与完善,见表1、图20Kuei等(2008&2011)提出全球SCQM概念框架的4个维度,即供应链能力(产品质量、交付可靠性、供应商-购买商信任、运作效率、交付价值与客户创新)、关键成功因素(顾客关注、信息系统质量、供应商关系、外部关注的过程整合、供应链质量领导)、战略组成(质量管理文化、技术管理、供应商参与、供应链结构设计、战略规划),以及供应链质量实践、活动、计划(供应商-购买商质量会议、质量数据与报告、供应链质量办公室、供应链优化、政策部署)。总之,供应链质量管理内涵的界定与维度的划分为后续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供应商质量管理
目前,供应商质量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
Curkovic和Handfield(1996)较早分析了IS09000和波多里奇奖标准在供应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通过对北美314个企业调查数据的对比验证,认为波多里奇奖标准提供了一个实施供应商质量评价较为全面的框架,IS09000标准难以测量质量管理的一些关键领域,如战略规划、员工参与、质量结果和顾客满意。基于此,后续研究逐步提出了供应商选择与评价的相关标准与参考指标。比如,Chin等(2006)开发了基于web的供应商管理与评价系统,提出管理供应商质量的评价准则(战略联盟、供应商发展、供应商监控)和关键因素(购买商-供应商合作关系、技术和信息分享;外包战略、潜在供应商评价、供应商激励;供应商绩效测量、供应商绩效提升)。Lo和YeUng(2006)提出供应商质量管理的3个维度、10个关键因素,即:供应商选择(质量文化、质量系统)、供应商发展(直接参与、信誉、采购实践、购买商-供应商互动)与供应商整合(战略方向、购买商-供应商关系、运作、联盟)。
(二〉供应商行为对质量与绩效的影响
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必须提高供应的可靠性和质量,由此导致外包及与关键供应商战略联盟的形成。Kannan和Tan(2004)发现供应链联盟者和未联盟者在对待供应商和质量管理的态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对企业绩效的关键维度具有直接和显著的影响。Lai等(2005)认为,稳定的关系与供应商质量承诺正向关联,当供应商对购买企业的供应确定性感知较强时,这种联系较强,资产专有性和交易频率对此没有影响。Prahinski和Fan(2007)则从供应商角度探究了交流质量的作用及其对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评价内容和频率会影响交流质量和供应商承诺,供应商承诺对交流质量和供应商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中介作用。总体来看,目前在这个领域的研究相对比较零散,供应商行为对质量与绩效的关系路径与影响机理尚不清晰。
四、供应链设计与优化
髙效的供应链设计是供应链管理成功应用的前提,而产品、服务及过程质量对供应链的长期成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在保证以致提升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供应链的设计与优化,巳经成为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最近十年来,这一分支的发展更加迅速。例如,Lee和Whang(2005)将TQM应用于供应链管理和运营设计,从而以低成本实现较高的供应链安全;Rong等(2006)通过模拟食品质量退化,提出将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应用于食品供应链生产和分配计划的制定;Batson和McGough(2007)借鉴质量工程学思想,构建供应链质量模型用于质量预测与质量改进;Vorst等(2009)基于食品质量、可持续性和物流不确定性的考虑,提出食品供应链重新设计的仿真模型;Das和Sengupta(2010)提出基于质量约束的供应链设计模型;Franca等(2010)基于质量风险和利润最大化双重考虑,引人了多目标随机供应链模型,对供应链质量、利润和顾客满意进行综合评价和优化;Hung(2011)结合作业成本法和经济激励方案,运用0-1目标规划模型提出全球供应链质量管理最优激励体系;Xie等(2011)运用博弈论思想,分析竞争性供应链结构设计和质量改进策略的选择机制;Dai等(2012)基于产品质量和保修范围的双重约束,提出运用单周期模型在集中、分散两种情境下对供应链进行优化;Wang和Li(2012)提出将动态产品质量(食品货架期)定价模型应用于易腐食品供应链的设计,以减少食品损坏和最大化零售商利润。
总体来看,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供应链初始设计,以及后期优化与改进两个阶段,侧重于质量管理理念与相关模型的应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该方向研究出现两个重要特征:首先,在研究方法上,注重质量管理理念与数学、经济学、运筹学模型的融合,以拓展研究思路与研究视角;其次,引人时间维度,开始关注供应链全生命周期内的设计与优化问题。
五、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针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未来的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还有很多方面值得进一步深人探究。
(一)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概念框架。供应链质量管理内涵与外延的清晰界定是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的基础。现有研究对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内涵及其维度构成尚未达成共识。诸多学者大多都是根据各自需要,借鉴甚至是照搬传统质量管理要素,然而在供应链情境下的适用性值得商榷,因此,未来的研究迫切需要构建供应链质量管理的概念框架。
篇3
2商务模式变革:从连续改进到企业再造
过去十年中商务环境转变的标志之一是全面质量管理(TQM)向业务流程再造(BPR)发展,如图1示。与传统强调对现有过程逐渐改进不同,BPR侧重于基于信息技术对企业流程作整体性的重新设计。
从逐渐改进到企业再造
全面质量管理(TQM)业务流程再造(BPR)
改变程度增量激烈
起点现有流程从零开始
频率一次性/连续一次性
所需时间短长
参与方式自底向上自顶向下
典型范围狭窄跨职能部门
风险中等高
主要发起方式统计控制信息技术
改变类型文化文化/结构
但BPR也不能算作最终答案,它没有提供向基于Internet和万维网的商务的转变策略。SAP之类的BPR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发了许多ERP系统,注重企业内的数据收集和信息共享,但也损失了信息处理的灵活性。一些新兴的软件企业如Siebel开发了外部信息流功能和信息接口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和供应链管理系统(SCM),与注重内部功能集成的ERP系统互补,创造了一种无缝集成的电子商务环境。目前看来制约这种商务环境的重要因素是系统的灵活性、信息接口的柔性(包括企业内外部)。
过去四十年中增强企业智能的信息处理模式经历了三阶段:自动化、流程合理化和企业再造。但这些还不足以应付商务模式变革的挑战。在网络经济时代外部市场信息有时甚至比企业提品和服务的商务逻辑更重要。“原子经济”正向“比特经济”发展,“砖加水泥的百货店”正向“鼠标加水泥”发展,我们必须对传统经济因素从更准确的角度作出再评价,信息资产、知识资产、无形资产等让很多虚拟企业短时间内创造了传统方式无法想象的价值。新的、成功商业模式是否存在某种规律?
基于网络的创业者大都知道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但从成功案例来看商务模式的创新更是赢得全球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着要求我们必须应用新的价值规律衡量其供应链和客户关系,这就不仅仅是业务流程的调整,而要重新思考整个业务模型和组织间的信息流。
3从业务过程再设计到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边际收益递增”理论的提出者安瑟(BrianArthur)认为这是一个“重新思考和再造一切”的时代,企业都基于信息开展业务,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审查、调整业务开展的方式,以适应环境激烈改变。现阶段尽管延续以往的、按预先定义好的模式开展商务也能成功,但从长远看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对环境的清晰认识,并相应地调整战略目标和开展业务的方式。史蒂夫(SteveKerr)曾在《计划评论》期刊上对业务战略的现状作过精辟的分析:“世界发展得很快,有时你根本没法预测...,因此我们更多强调对外界的快速响应,而不再是完全靠计划工作。我们对世界的变化感到吃惊,但这中吃惊也是意料中的事情。”
虚拟公司、商业生态系统和.com公司的快速发展就是业务规则变化的典型例子。环境的非连续性、跳跃式变化使得昨天的最佳实践也许成为明天公司前进的障碍,公司要根据业务和信息体系结构的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学会充分利用现有知识和新知识。
4从信息处理到知识创造
知识管理论文和专著常把组织过去的历史知识作为预测非连续变化环境的工具,并以此决定将来的行动方案。但从信息系统和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这种观点存在很大的问题,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三种神话是:
神话1:知识管理技术能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适当的人。应该说这种观点只适合过时的商业模式;在相对稳定的市场中业务呈现增量变化,高级主管们能通过检查历史数据预测发展趋势。但信息时代的商务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必须以更灵活的方式应付,而不可能建立一套系统去对什么时间什么人需要什么信息作出预测。
神话2:知识管理技术能存储知识员工的智能和业务经验。数据库和群件技术能存储一些零碎数据,但目前还无法存储有意义的决策模式;而且信息特别是知识与应用环境密切相关,同样的信息在不同时间或环境中不同人会有不同反映。存储知识需要知识型员工有分享知识的愿望和将知识明确表达出来的能力,后一个过程太难实现。
神话3:知识管理技术能有效实现知识员工经验和知识的传播。这种论断也是建立在预测信息需求的基础上。虽然信息技术能协助员工交换零星信息,但在一些重要的商业决策中不能有效进行包含复杂数据结构的通信。从另一个角度看,即使有编译好的数据信息,也不能保证每位员工愿意利用。过去的研究表明尽管有内容详实的报告和数据库,大部分高级经理都喜欢通过与他们认为知识渊博的人探讨交互过程来决策。仅以一种统一的方式保存数据有利于理解信息,但妨碍了商务模式的创新,也不利于知识库的更新和新知识的创造。
5向切实可行的知识管理迈进
将知识管理同技术紧密联系到一起只会对计算机硬软件厂商产生好处。最近《首席信息官》杂志的一份访谈录中提到“过多强调技术会迷失关键成功因素”。几年前Intranet、LotusNoes和微软的MS-Exchange被看作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工具,现在技术上谈的更多的是知识门户、智能和基于“推送”的技术(push-basedtechnologies);尽管技术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大部分组织还是在寻找一些简单问题的答案:如何扑获、存储和转移知识?如何确保知识工作者共享知识?为了找到答案,组织必须清楚知识和信息的区别,这种区别不仅仅是语义上的,而对企业信息过量环境中的成功具有决定意义。前一段时间很多媒体和网络主管争夺“眼球”、“注意力”和虚拟社区,在电子商务时代真正稀缺的资源不是信息,而是人的注意力。因此要很好地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创造和创新、把知识成功应用到具有市场的新产品和服务中去。知识管理能通过结合数据、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和人的创造创新能力,提高组织在非连续性变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适应性和竞争能力。
与传统方式不同,这个定义从知识管理产出的角度分析了与商务模式创新的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会有很多选择来实施电子商务战略,如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系统(SCM)和销售链管理等。
6根据电子商务战略实施知识管理
目前对知识管理的理解很多是基于过时的商务模型,这会对电子商务产生负面影响。下表说明了商务模型的变化和发展。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分析知识管理的基本假设,调整相应战略以适应新电子商务的需要。
传统商务电子商务
商务战略预测提高应变能力
信息技术集中式分散式
高层管理的角色顺从自我控制
组织知识过程应用创造与更新
公司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
组织设计结构化适度“混乱”
6.1商务战略的转变
商务市场的发展变化要求从不同角度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输出信息。与传统强调和依靠长期预测不同,在“新”世界开展商务要多用“场景规划”(scenarioplanning)之类的技术理解未来的演变。但这并不是是说要完全消除组织的计划,而是利用场景模拟来发现备选方案的局限性。组织仍会制定计划,但不会完全依赖这些计划,这种观点在一些新诞生的、基于Intranet的公司中更明显,这些公司经常会审查其商业模式,敏锐地观察市场并积极响应是成功企业的共同特征,它们也能更快地创造知识,发现“商务理论”与动态变化环境的差异。
6.2技术使用模式的转变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增加,很多企业将一些规律的日常办公流程电子化到信息系统中,这些流程一般采取“最佳实践”的形式。但用静态的计算机系统描述动态商务环境的流程往往使业务处理不太灵活。随着商务环境非连续、跳跃式变化,信息系统往往成为组织进化的障碍。我们必须考虑设计能适应商务环境动态变化的信息系统。动态定价系统、比较购物就考虑了市场数据的动态发展和变化;但这样的系统仍需要按结构化方式具体表示市场数据。不论是外购还是自行开发,都要有效协调现有技术和新技术,跟上商务环境的快速变化和发展。
迈肯锡的观点是:企业信息系统必须从支持事务处理、集成商务逻辑和工作流向支持员工通讯和在线学习的系统转移。这种柔性技术和系统才能支持实践社区(communitiesofpractice,cop),由组织雇员和外界专家组成的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网络。毫无疑问,建设虚拟的消费者社区是要优先考虑的,福特和通用汽车就是这样做的。
6.3高层管理角色的转变
管理学学者和经理们不再过多强调业务开展的惯例,因为命令-控制系统和惯例往往不能适应商务环境的剧烈变化。高层经理要从命令-控制的角色向“感觉和响应”转移。如果说知识在信念和承诺方面区别于信息的话,组织应重点强调员工对组织远景的承诺,而不是强求适应规则和所谓的“最佳实践”。
高层经理应把组织看作员工社区,这种社区能产生不同信息,还要让他们访问组织信息。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商务环境快速变化,高级经理的决策和底层实施是分开的。对信息存在多种不同理解可有多种方案响应业务环境的动态改变。
6.4组织知识过程的转变
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最佳实践有利于处理可预料的环境,在信息系统的早期阶段就要开发最佳实践。但商务环境的快速变化往往要求“做正确的事情,而不一定保证所做事情正确”。在重新评价关键假设的基础上,重点要强调更新现有知识、创造新知识并在商务中应用,而不是传统“旧经济”中在知识库中存储知识,需要知识的人从知识库取出后再加上重新理解的过程。
传统信息处理模型在给定一个问题后往往基于业务环境寻求解决方案。相反,在新环境中要从当前已有知识寻求解决方案,个人会从处理模型得出不同结论,但组织的远景规划确保了这些不同的理解向一个方向发展。
6.5组织资产的转移版权所有
彼德.德鲁克认为知识对个人、对经济都是最宝贵的资产,传统的经济要素包括土地、劳动力和资本都没有消失,只是变得次要了,很多组织在重新评估其资产。现实中一些网络企业的实际有形资产有限,但获得了数倍于传统企业的价值。传统的计量方法不能有效度量知识资产的价值,网络公司和其它信息技术企业的成功来源于“回报增加”。传统生产因素受规模和范围的限制呈现边际收益递减的倾向,相反信息资产和知识资产遵循不同的经济规律而表现出收益递增的倾向。这是因为知识“外化”的结果,随着用户网络成员的增加,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服务,也就创造了更多的价值。
6.6组织设计的转变
传统经济遵循控制结构,新的商务环境要求组织保持适当“混乱”,就象凯利在《失去控制》一书中描述的缺乏固定结构和外部控制。这种组织只有少量规则、一些信息和大量的自由。在新的商务环境中,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者能进行“自我设计”,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并重新评估和审视方案的产生过程。这样通过鼓励实验、重新思考,这种过程促进了行动反思和新知识创造。通过这种方式质疑所有假设,不是遵循传统的最佳实践而是寻求更好、更适合动态环境的解决方案。
篇4
《新巴塞尔协议》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强调了风险与资本的对应关系;二是要求所有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率达到8%,除信用风险以外,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也应按风险敞口计入资本;三是提出了第一支柱即最低资本要求的计算,第二支柱监督检查和第三支柱市场纪律;四是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按标准法、初级法和高级法分别给出了不同的风险计算“菜单”,使得商业银行有更大的选择路径和空间。目前,新协议所体现的风险和资本概念与管理技术已经成为全球大部分银行从事风险管理,以及监管部门进行银行监管的重要参照。
《新巴塞尔协议》的核心是内部评级法,它代表着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其实质上是一套以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为基础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及资本监管方法。是由银行专门的风险评估人员,运用一定的评级方法,对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按时、足额履行相关合同的能力和意愿进行综合评价,并用简单的评级符号表示信用风险的大小。从国际银行界来看,常用的内部评级方法分为三类:模型评级法、定性评级法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级法,目前,世界先进银行大多采用模型评级法。
内部评级法是建立在风险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基础之上,是对传统风险管理模式的革命性变革,代表了国际化大银行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以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为例:商业银行应估计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预期损失(EL)和非预期损失(UL)等关键性指标,这些指标不仅是计算资本充足率的重要依据,在银行内部的授信审批、贷款定价、限额管理、风险预警等信贷管理流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决策支持作用,而且也是制定信贷政策体系、计提准备金、分配经济资本以及实施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或经济增加值(EVA)管理的重要基础。随着《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内部评级模型和系统将获得进一步发展。
二、内部评级法对我国的影响
《新巴塞尔协议》代表了监管理论中的先进理念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逐渐完善的风险管理最佳实践,代表了新的监管趋势和要求。作为事实上被国际金融界普遍认同的国际标准,各国的商业银行只有遵循《新巴塞尔协议》、满足其标准和要求,才能在日趋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巴塞尔协议》可能会对我国的资本流动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新巴塞尔协议》还会对我国的海外分行和附属机构的经营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不仅仅是来自市场的压力。”
具体来说,《新巴塞尔协议》对我国产生如下影响:
1、暴露我国商业银行充足率问题
根据新协议框架测算,同一银行根据内部评级法计算的风险资产较原先要减少2到3个百分点,对于一些经营状况更好的大银行,其下降将会更加明显。而资产质量较差的银行,其资产风险权重的总体水平将会有大幅度提高,导致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下降。
2、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融资的成本
由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与会计制度同发达国家存在差异,外国评级机构不一定能对中国企业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一旦这些企业的信用等级跌至B级以下,对它们的债权将被确定为150%的风险权重,从而影响外资流入。
3、对我国的金融监管提出挑战
从金融监管体系来看,发达国家有一套涵盖内部约束、外部约束以及社会监管的监管体系,称为银行监管的“三道防线”。而我国由于国有银行所有者缺位,失去了第一道防线,从监管方式来看,新协议要求以风险监管为主,而我国监管当局对银行业的监管以合规性监管为主,偏离了国际监管的发展方向。
4、对我国的信用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内部评级法必须建立在企业和个人提供真实数据基础上,而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严重制约因素即是缺乏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尽快建立完备的社会信用体系。
5、对相关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风险评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国外经验看,实施内部评级法的银行必须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稳定的专家队伍,它由宏观经济专家、产业经济专家、金融工程师、财务分析师等组成。而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人才结构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明显不足,亟待培养。
6、对信息披露制度的挑战
强化信息披露和市场约束是新协议的重要内容。严格意义上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并没有向社会公开披露信息的义务。但加入WTO后,随着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最终都要向社会公开披露信息,这是不可扭转的趋势。因此,规范经营行为,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又一挑战。
三、应对新资本协议和内部评级法的建议
1、改进现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
自2004年起全面实行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对提升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很多不足。现阶段国内银行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对五级分类法进行改进:一是细分贷款;二是加强定量分析,减少主观判断比重,以提高分类结果的可操作性和客观性;三是逐步建立两维评级体系。
2、加强内部评级体系的研究和开发
内部评级体系尽管只是《新巴塞尔协议》提出的一种资本监管方式,但它作为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技术,代表着未来10年银行业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发展方向,其实施有助于商业银行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于银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以及提升行业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加快建立和完善内部风险评级体系,扩大风险评估和分析的范围,为业务决策提供依据。
3、不断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
《新巴塞尔协议》所要求的内部评级法不是简单的开发一套评级系统,而是要将内部评级方法和系统工具切实运用到业务流程中去,发挥其决策支持作用。故国内银行在实施过程中应坚持制度与系统同步推进、配套建设的原则。安博尔中诚信建议,一是逐步建立独立垂直的信贷审批、风险管理和审计部门,保证监管政策不受短期经营利润目标的影响,为科学实施内部评级法提供制度和机构上的保证。二是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组织协调相关业务部门,研究制定内部评级在信贷政策、产品定价、限额管理、准备金计提、经济资本分配、绩效考核、资本充足率测算等方面应用与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与内部评级系统相配套的管理体系。
4、积极推进并完善内部评级基础数据库
数据基础是内部评级系统成功运行的保证,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储备严重不足,且缺乏规范性、质量不高,这些问题如不及早解决,将严重制约内部评级系统的应用。因此,国内银行在建立内部评价系统过程中,一要加快数据的清洗和补录工作,拓宽数据收集渠道;二要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建立并实行完整、统一的数据标准,确保数据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三是利用信息技术,逐步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5、建立符合国情的内部风险评级模型
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关键,是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内部评级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对风险进行量化。我国银行在建立模型时,一是要借鉴国外模型的理论方法和设计思路;二是必须结合本国实际,充分考虑诸如利率市场化进程、企业财务欺诈现象、数据积累不足、数据质量不高、金融市场发展不充分、道德风险偏高、区域风险差异显著等特有现象,开发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模型框架和参数体系。
6、培养专业化的风险评级队伍
内部评级系统和方法属于各银行的商业秘密,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商业价值,培养并长期拥有一支风险分析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对于内部评级系统的建立、实施、维护和升级等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国内银行一要长期进行储备、培养甚至挖掘这方面的人才,并保持其稳定性;二要更新评级人员的知识体系,逐步提高其素质;三是对稀缺的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考虑从境外招聘。
7、加强对外交流学习,促进资源共享
篇5
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的基层管理者和执行者,担负着管理者、服务者、监督者和协调者等角色,工作任务很重,然而他们在薪酬、尊重、培训等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这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引导高校教学秘书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压力,帮助其缓解压力并提高工作效率,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高校教学秘书的需求分析
压力是指当人们去适应由周围环境引起的刺激时,人们的身体或精神上的生理反应。当人们的期望与现实差距很大或者说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紧张、急躁、逃避、情绪低落等不良反应,进而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压力管理的实质就是引导人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帮助其缓解压力,更有效地完成工作。因此,要对高校教学秘书进行压力管理,必须先对其需求进行分析,找出其压力源。作为知识型员工,教学秘书既有工作上的需求,又有经济和情感上的需求。总的来说,教学秘书比较迫切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合理的薪酬需求。一方面,教学秘书基本上都是年轻老师,年轻老师经济压力比较重,面临着结婚、买房、生子、赡养父母等任务。要很好地完成这些任务,首先要有经济支撑,有较高的薪酬。另一方面,教学秘书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不管是与教学人员还是与社会上有些职业相比,薪酬还是比较低的。据我了解,具有科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学秘书一年的总收入比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学人员要少得多。根据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教学秘书就薪酬进行横向的比较,发现自己对自己所获报酬的感觉与自己对付出的感觉比率(Qp/Ip)小于教学人员和社会上其他职业人员,就会感觉不公平,结果可能会消极怠工。
2.合理的工作任务。教学秘书属于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比较倾向于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中高层需求,比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的实现依赖于其工作的优秀并被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合理的工作任务再加上教学秘书自身的努力可以实现这些需求。
3.希望得到重视的需求。尽管教学秘书的工作很重要,但是教学秘书在高校不太受重视,比如,教学秘书这个岗位的进入门槛比较低,也就是说学校招聘教学秘书的时候在学历、经验和专业背景等方面要求比较低;同样的学历,安置费等待遇却不如教学人员;学校很少给教学秘书提供进修和培训及参加教学管理方面的学术交流的机会;在各种评奖评优方面对教学秘书的考虑比较少,等等。
4.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的需求。教学管理工作不仅具有事务性,而且具有学术性。国内外关于加强高校教学管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发展很快,比如一般管理理论的最新成果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21世纪大学管理文化的建构与创新、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等等。教学秘书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就必须在工作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依赖自学,而且需要靠进修、职业培训和参加全国及省级有关教学管理方面的学术交流会来实现。
5.良好的人际关系需求。教学秘书是连接教务处和二级学院及各系教学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是领导、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起着上传下达、协调各部门及师生之间关系的重要作用。教学秘书面对的是教务处领导和同事、本学院的领导和同事及广大学生,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对于促进其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因此,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教学秘书比较重要和迫切的需求。
二、高校教学秘书的压力现状分析
教学秘书的需求既有物质上的又有精神上的,这些需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压力感。根据我对本校和同城另一个高校的调查发现,目前教学秘书全部认为自己有压力,其中认为压力很大的占80%,认为一般的占15%,认为压力小的占5%。同时,调查资料显示当前教学秘书的压力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工作内源压力和工作外源压力,前者包括工作任务、组织期望等方面,后者包括工作环境、科研任务、工作成就感和社会期望等方面。
1.工作重,责任大。教学秘书的工作内容比较多,从协助教学院长和系主任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和实验大纲、学生注册、教学任务安排、教师课表、正常的教学秩序维护、考试管理到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及教学资料档案的管理和保存,从开学到学期结束基本上都有事做,有时候一天需要同时处理七八件事情,办公室做不完就晚上带回家做。另外,由于高校规模的急剧膨胀,二级学院的教师人数和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这也给教学秘书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工作量。以我院为例,上学期全院教职工人数是75人,学生人数(含本三专业)是3134人,而教学秘书只有1人。教学秘书承担了大量的工作,也就担负着相应的责任。据调查资料显示,所有的教学秘书都认为最大的压力是责任太大,因为在目前这种教学管理体制中教学秘书做出成绩是应该的,而一旦出了教学事故就要受到很重的惩罚。
2.科研任务重。教学秘书的主要工作是教学管理,有的还承担了少量的教学任务。单单教学管理工作就已经让教学秘书不堪重负了,然而,教学秘书跟教学人员一样需要评职称,评职称就得撰写和、申报科研课题、出专著等。教学秘书要做到管理、教学和科研三者同时兼顾,这无论在体力还是脑力上都是一种加倍的付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是加倍的。
3.人际关系处理难度大。教学秘书作为教务处、二级学院领导、老师和学生之间联系的纽带,需要处理多方面的关系,比如教务处和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本学院与其他二级学院之间的关系、本学院师生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关系有些是很难处理得让双方都满意的,比如排课,我们强调人性化管理,所以不少老师提出自己的排课要求,但是如果满足了老师的要求可能就会造成班级课表不合理,教务处会怪罪下来,或者满足了这个老师的要求就可能满足不了另一个老师的要求,那么另一个老师就会不高兴,毕竟能排课的时间就这么五天,而且有一些时间段是限制排课的。在我所做的调查中,当问及“您觉得在工作中存在哪些压力”的时候,所有的教学秘书提到了人际关系不好处理,感觉自己工作做了不少,但是吃力不讨好。
4.低工作成就感。高校教学秘书作为知识型员工,对成就感的需求较普通员工要强烈一些,这种成就感体现在体面的工作、较高的收入及受学校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等方面。事实上,教学秘书是大学老师,工作算是体面,可是工作很累,收入却比同级别职称的教学人员要少,也比社会上有些职业要少。另外,由于种种原因,教学秘书并不像教学人员那样受学校重视。这严重打击了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
三、高校教学秘书的压力管理对策
有报告称工作压力已经变成“21世纪的流行性感冒”。高校教学秘书面临着众多的压力,如果这些压力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就会对教学秘书的身心健康、行为方式和工作效率产生严重的影响。教学秘书的压力既有自身的原因,又有组织(学校)的原因,还有社会的原因,因此,对教学秘书进行压力管理可以从个人、组织(学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来实施。
转贴于
1.从个人层面来说,教学秘书的压力可能是由于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时间管理能力缺乏、对自己的期望过高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调整自己。
第一,积极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应该坚持从平时的小事做起,比如,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客观地看待和评价领导、同事、学生和社会,遇事冷静思考、不急躁。
第二,提高自身的时间管理能力。教学秘书事情比较多,有时候一天能接到七八个甚至十几个通知,这些事情也不可能同时进行,必须先分清轻重缓急,然后将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完成,再去做次重要的次紧急的事情。同时,养成总结经验和制订日计划、周计划甚至是月计划的习惯,因为教学管理工作大多数是程序性工作,比如每个学期开学要补考,期中要准备下一学期的课务安排和期中教学检查,期末要排下一学期的课表,等等,知道这么个程序那就可以提前做准备,不至于到时候多件事情集中到一起而应付不过来。
第三,客观评价自己。教学秘书是文化人,文化人大多数有自命清高、高估自己的习惯,一旦遇到不如意就可能会产生急躁、消沉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如果不予以缓解就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教学秘书要根据学校和社会环境的现状,结合自身的条件和能力,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然后制订人生目标。
2.从组织层面来说,教学秘书的压力主要还是来自于组织(即学校)。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工作压力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可以用倒U字形的压力曲线图来描述,如下图:
压力曲线图显示,在组织绩效达到最高之前压力是与绩效成正相关的,而超过最高绩效之后压力与绩效成负相关。因此,学校应该采取措施缓解教学秘书的压力,使教学秘书的压力维持适当的水平。
第一,适当提高教学秘书的待遇水平。社会对大学教师的期望很高,教师这个名称似乎就意味着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尽管从整体来说教学秘书的收入纵向比较有所提高,但是横向比较却相对不容乐观,尤其是近几年中小学老师和公务员加工资的幅度比较大,而不少大学至今连绩效工资都还没有兑现。
第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实施,一是简化教学秘书的管理工作。教学秘书的工作任务很重,其实有些工作完全是没有必要的,是领导不想改变多年延续下来的习惯或者怕承担责任而强加给教学秘书的。比如现在基本上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教务管理新系统和教材管理新系统等网络化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不仅可以简化教学秘书的工作,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教学事故。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教务处还是要求交打印稿,打印完了又要找办公室主任、教学副院长、院长、处长等人签字盖章,这样太繁琐了,其实教务处可以直接从系统将教材征订资料导出来,然后交给教材经销商订教材。二是改进领导方式。逐渐由当前集权式的领导方式转变为民主式领导方式,当前的领导方式缺乏人性化管理,在这种领导方式下,教学秘书只是教学管理事务的执行者和“消防员”,教学秘书不能真正地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实践中去,也得不到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释放和发挥。
第三,注重教学秘书的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工作。在教师培养方面,学校重视对教学人员的培养而忽视对教学秘书的培养,长此以往会导致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落后,不能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提供服务,因此学校要加强对教学秘书的培养工作。具体来说主要有四种途径:一是鼓励教学秘书继续深造,比如目前只有专科学历的鼓励他们去读本科,目前只有本科学历的鼓励他们去读硕士,等等;二是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教学秘书进行校内培训和指导,比如教育和教学理论的学习、计算机技术培训、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和开发培训等;三是每年或者每学期组织教学秘书去更高水平的学校参观学习;四是由学校出资让教学秘书参加省级的或者全国性的教学管理工作交流会议。
第四,为教学秘书提供压力疏通的渠道。教学秘书平时工作很忙,压力很大,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必须得到有效的释放和缓解,学校可以通过两个途径为教学秘书缓解压力:一是学校教务处利用双休日或者学校运动会的机会组织一些体育或娱乐活动,让教学秘书积极参加,这些活动既可以娱乐身心,又可以结交朋友,缓解工作给其带来的压力;二是学校免费为教学秘书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目前不少高校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是它们主要是面向学生的,其实,老师也会因为工作、家庭等原因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健康讲座和心理辅导等活动也可以让教学秘书的压力得到缓解。
3.从社会层面来说,良好的社会支持能对教学秘书缓解压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对大学老师寄予很高的期望导致教学秘书压力很大,其实老师也是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所以,社会应该首先把教学秘书当做普通人中的一员,然后给教学秘书以信任支持,同时尽力为教学秘书提供财力帮助、物资帮助和其他一些需要,比如由校友会提供资金设立一些“教学管理之星”、“服务之星”等奖励和基金。
参考文献
[1]罗宏.压力管理之路如何走[J].施工企业管理,2008,(10):68-69.
[2]黎江.压力与压力管理[J].市场周刊,2005,(12)(下半月版):102-103.
[3]徐珠君.高校青年教师压力管理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86-88.
[4]吴新炎,李芙蓉.论压力管理的生理学和心理学机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2):119-120.
[5]蓝秀华.教师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J].江西教育科研,2003,(5):24.
[6]胡辑.论教学秘书的作用与素质要求[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4).
篇6
第一章 绪 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到来,世界经济正在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转移,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企业所处的环境也随之变化。知识已逐步成为企业成长和收集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也日益得到学术界与企业界的关注。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在这样一个全新的经济形态下,消费市场多元化和全球化,技术进步突飞猛进,产品生命周期越发缩短,竞争对手日益增加,市场环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不再主要依赖于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传统资源,知识正成为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部分,是企业收集竞争优势的基础。正如Peter F.Drucker 所言,“知识已经成为关键的经济资源,而且是竞争优势的主导性来源,甚至可能是惟一的来源”[1]。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以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为特征的。而企业在这个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时代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使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另一方面,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只有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及时、正确的做出反应,才能掌握竞争主动权。因此,面对挑战,企业必须迎头赶上,相应地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以应对环境的变化。
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并迅速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已成为目前一个热门的前沿研究领域。同时知识管理在企业经营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通过对企业中知识流的管理和利用,通过知识的应用和创新在不断变化着的环境中求得竞争优势,以此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研究选题是基于实际及理论研究状况而产生,其主旨在于通过对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用机制的研究,引出对企业知识管理的进一步研究。企业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一项重要的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它将推进许多管理理论的纵深发展,如强调企业组织学习,知识共享、交流,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设计的一致性;重新改造企业信息管理理论,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管理企业战略性资产--知识的密切结合等。这将极大地丰富管理学的研究思路、内容与手段,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理论发展。
开展企业知识管理的研究,有助于综合性地、及时地提炼国内外领先企业的管理经验,运用企业知识管理的框架,深层次地把握企业拥有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的秘诀所在,这对推动企业管理的水平进步,加强企业管理,优化企业组织机构和组织文化有着巨大的作用。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国外对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国外对知识管理的研究目前集中在知识管理的实施、知识管理与组织、知识管理与相关领域研究以及知识管理技术和知识管理软件工具的等方面[2]。
(1)知识管理的实施 主要其实施的环境、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实施的步骤和方法,并且采用了案例的方式。
①知识管理实施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即知识管理实施的社会背景,其中包括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等;知识管理实施的内部环境是从组织内部来考虑的,包括组织的结构体系、文化、基础设施等。要成功地实施知识管理,必须构建有利于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和企业文化,为知识管理的实施搭建技术平台。
②目前知识管理实施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是:一、知识管理的标准化问题。知识管理现在在社会还未真正的实现标准化,给不同的组织交流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要制定通用的收集、分类、贮存和共享、交流知识的标准,使组织间的交流成为可能。二、知识管理与技术问题。无论技术多么强大,妄图通过技术解决一切的想法是错误的,技术只是实施知识管理的一种工具,知识管理必须与组织的目标相结合。
③实施知识管理的步骤。根据参考文献分析,知识管理首先要在小范围内实施并且取得成功,然后才能慢慢地扩展到整个组织机构。在实施的过程中要让组织所有的人都理解知识管理,管理层的支持更是至关重要。要通过培训使员工理解知识管理的思想和技能,并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使每一个人都加入到知识管理中来。
(2)知识管理与组织 主要涉及组织环境对知识管理的影响、组织合并中以及合并后知识管理在其中的运行以及其合并对知识管理的影响、知识管理对组织改革及创新的促进作用。目前大多数的知识管理活动是在组织范围内开展的,组织的结构、组织文化及其设施都会对知识管理产生影响。
(3)知识管理与相关领域的研究 涉及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通过人员激励来促进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从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管理中汲取经验;知识管理对信息专业的影响。
1.2.2 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知识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管理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知识管理技术以及知识管理体系。
对中外知识管理研究现状的对比从总体上而言,国内外所处的阶段不同:国内比较重于理论的研究,而国外基本上已经处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阶段。这说明我国知识管理的研究起步较国外晚,现在主要是在解决理论层面上的东西,因此还有一段路要走。目前,全球都将知识管理作为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研究的先进成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跟上时展的步伐。
1.2.3 我国企业知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知识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已经逐步开始推行,并在一些企业中得到较为成功的应用,但是知识管理在我国企业内的全面实施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障碍,其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1) 缺乏系统的管理认识
目前,我国企业实施知识管理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大部分企业经营者管理理念的滞后。从调研情况来看,不少企业的经营者对知识管理理念缺乏基本的了解,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对知识管理的全面实施缺乏系统认识,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仍深陷传统管理之中,尚未意识到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管理理念的滞后使得我国大多数企业知识管理的全面推行难以启动。
(2) 缺乏基本的要素支持
企业建立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需要相应的人、财、物以及技术等要素的支撑,在缺少这些基本要素的条件下,知识管理只能是“空中楼阁”。在调研的企业中,大多数企业尚未制订有效的知识管理战略,没有设立负责知识管理的部门与主管;不少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基本信息传递的初级阶段,缺少先进知识管理工具的支撑,少数企业连基本的内部网都未建立。基本要素的缺乏和技术的落后影响了我国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
(3) 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由于我国现阶段尚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完善阶段,一些企业仍然习惯于传统体制下的管理模式,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年富力强、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得不到充分使用,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企业人力资源和知识资产的浪费与流失。制度安排的滞后导致企业管理体系低效率的运转,不仅无法优化配置物质资源,更无法有效管理企业的知识资源。传统体制下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政策成为制约我国企业知识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除了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等的制约外,我国企业在知识管理实施中还面临产权制度、分配制度不够合理等多种制度问题。
(4) 缺乏共享、交流与创新的企业文化
企业知识的形成、转移和保留根植于组织环境之中,组织环境的特征会影响知识的发育和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知识活动开展的具体组织环境,它在知识集约和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鼓励新知识的创造,并在持续学习的环境中,促进相互信赖关系和统一价值观的形成,从而建立有利于知识共享、交流的氛围,支持了企业的知识创新。因此,企业在知识活动中要注重建立鼓励合作、勇于变革、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然而,从调研来看,我国不少企业在传统体制、政策下形成的保守、沉闷、缺乏活力的企业文化严重影响了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开展。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迫使企业只有不断地提升、保护和创造自己的竞争能力,才能持续生存和发展。企业知识管理作为适应知识经济的管理方法,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知识管理水平的高低已成为决定企业能否赢得竞争的关键,如何卓有成效地进行知识管理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因此,本课题拟由此思路出发,首先明确知识管理和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内容及其影响因素,然后从企业知识管理实施和运作过程的角度分析企业知识管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着重于研究知识管理在企业实施中,可以起什么作用,产生什么影响,从哪些方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形成知识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理论。本研究的大致思路是首先从企业知识实施的四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组合结构的变革、企业文化的营造、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来分析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然后根据知识管理过程的四个步骤及产生的四个功能分析出知识管理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最后总结出加强企业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及其途径。
第二章 企业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概述
2.1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
2.1.1知识管理的内涵
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的微观体现,是对知识及知识过程的管理。知识管理是一个新生事物,从不同侧面、不同的角度,人们对其有不同的看法,如美国德尔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弗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交流提供新的途径[3]。
温迪·布克威茨(Wendi Bukowitz)将知识管理定义为:知识管理是组织运用其知识或智力资本产生财富的过程[4]。
Lotus Notes公司认为,知识管理是当公司面对非连续性变化日益突出的环境时,针对其生存和发展能力等重要方面所采取的一种应对措施,它贯穿于组织的发展进程中,旨在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发明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
美国生产利于质量中心(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er,APQC)将知识管理定义为:以增强竞争力为目标的识别、收集和利用知识的战略和过程。知识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创造、发现和收集公司内部的知识与技能;第二阶段主要是共享、交流和理解收集来的知识与技能以便利用;第三阶段主要是修正这些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运用于新的环境中。
奎达斯认为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是指对各种知识的连续的管理过程,以满足现有和未来的需要,以确认和利用已有的和收集的知识资产,开拓新的机会。知识管理的目标包括六方面:知识的,以使一个组织内的所有成员都应用知识;确保知识在需要时是可得的;推进新知识的有效开发;支持从外部收集知识;确保知识、新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确保组织内部的人知道所需的知识在何处。
虽然人们对知识管理的认识还未达成共识,但上述学者和机构关于知识管理的种种看法,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点:只是管理的对象是知识、信息以及知识的生产、创新、交流、共享、交流、应用等过程。
另外知识管理是注重将知识而不是技术本身或物质产品作为资产进行管理。知识作为资产就意味着将有知识的人即知识工作者作为资产,而对知识工作者来说,其个人、知识和工作三者是合而为一的。因此,知识管理的特点首先表现在知识工作者的特质上。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知识管理可定义为: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按照协作和信任的原则建立起开放的企业内外部交流环境,通过知识共享、交流和应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应变和创新能力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2.1.2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
作为一项新的管理活动,企业知识管理也有自己的特定目标或直接目标,具体包括:
(1)培养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知识经济的生命力和灵魂在于创新。在以技术迅速变化和产品周期不断缩短为特征的知识经济环境中,创新是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为此必须经常鼓励和培育新思想、新主张,最大限度地把企业员工聚集到献计献策和通力合作的活动中来,共同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知识管理的一个关键目标[5]。
(2)增强企业的洞察力和反应能力。由于洞察力已成为企业经营成败的首要变量,所以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在信息不完全和未来不确定的情况下,准确地洞见未来,既要良好的判断力,又要有敏锐的预见力,而判断力和预见力就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和经验中的无形智力资产。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环境中经常出现无法预测的事件,如金融危机的发生,惊人技术的发明,非传统竞争者的出现等。为了把突发事件对自身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并更迅速地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帮助客户做出最好的决断,要求企业能对市场的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这是知识管理的又一个目标。
(3)提高企业效率。知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通过努力获取和共享最好的经验以及可重复使用的知识资产,缩短作业时间并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劳动。效率取决于对个人和群体创造的知识进行收集、综合并提供给其他人再利用的程度。知识管理必须向个人提供借以发现、挖掘和优化已创造的共同知识的工具,并把它们应用于新流程,解决新问题。
(4)提高企业员工技能。一个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提高现有员工和新雇用员工的技能素质和知识水平。为此要通过在职学习、联机培训、远程教育和企业知识网络等方式学习新知识。一个企业如果全力支持和促进这种提高员工技能素质的学习并使之制度化,就是成功的知识管理。
(5)实现企业知识资产价值。知识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必须切实运用知识资产管理的体系与方法来管理知识资源,盘活企业知识资产存量,并实现知识资产的保值和增值,进而大大改善企业的资产结构,提高企业资产质量和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价值。
2.1.3企业知识管理的原则
关于企业知识管理的原则,国内外学者和研究机构都对其作过研究,Davenport 提出了知识管理的十大原则:知识管理的代价高昂;有效的知识管理需要人员和技术的结合;知识管理的高度政治性;知识管理需要知识管理者;知识管理受益于实事求是而不是生搬硬套,受益于市场而不是等级体系;分享和利用知识往往是不自然的行为;知识管理意味着改进知识利用过程;知识使用刚刚开始;知识管理永无穷尽;知识管理需要知识契约[6]。本文认为 Xerox公司所提出三原则能较好的体现知识管理的原则[7]:
(1)积累原则。无论对于组织或个人,知识积累都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对于一个企业,自它成立的第一天起,就会有很多的信息和知识产生。如果没有积累,这些信息和知识就会随着某项具体的工作的结束而消失,或者随着员工的离去而流失。正是这些信息和知识一点一滴的汇聚,才构成了企业的财富,形成了企业的文化、企业价值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一定要注意信息和知识的积累,这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首要条件。由知识积累而形成的知识库、信息库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对象之一。
(2)共享原则。知识共享,是指一个企业内部的信息和知识要尽可能公开,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接触和使用企业的知识和信息。知识共享可以使每一个新项目的运行都能建立在全企业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之上。相反,隐藏自己的知识并疑惑地看待来自他人的知识,是大多数人的天性,这样知识的利用不会使得知识的充分利用。
(3)交流原则。如果企业的知识有积累,能共享,但是没有交流,那么仍然不能算做有效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有利于交流的组织结构和文化氛围,使员工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信息和知识在交流过程中得到融合和升华,使知识交流得到启发和提高。
知识积累是实施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共享是使组织的每个成员都能接触和使用企业的知识和信息;知识交流则是使知识体现其价值的关键环节,它在知识管理的三原则中处于最高层次。只有在交流过程中,员工才能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学习、利用与创新,而创新正是知识管理的最高要求。企业应鼓励员工在交流中了解他人的知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员工产生学习和创造新知识的冲动。这种在交流中培养起来的企业创新能力,将使企业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2.1.4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
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内部知识的采集、积累、交流与应用
这是知识管理最普遍的应用。企业内部蕴涵着大量的知识,尤其是在企业职工队伍中有大量的隐性知识积聚。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知识可以转化为效益与资本,因此,能否挖掘隐含在企业中的知识、充分发挥这些知识的作用,是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企业知识的内部管理应该包括:利用各种知识库存放和积累知识;建立内部信息网络以便于员工进行知识交流;制定各种激励政策鼓励员工进行知识交流;放松对员工在知识应用方面的控制,鼓励员工在企业内部进行个人创业,促进知识的应用等。
(2)外部知识管理
外部知识管理一般包括以下的内容:
①建立外部知识网络。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有比较发达的外部知识网络,这些网络关系中存在着大量的知识,可以被企业利用,转化为企业的效益。因此,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加强对网络中知识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外部知识。
②在合作和竞争中学习。企业在加强对外部知识管理的同时,还要经常向外部企业、尤其是合作企业学习,学习其成功的经验,并总结其在发展过程中的教训,促进本企业的健康发展。
③提高企业的对外反应速度。应付千变万化的市场是企业的生存准则。对外反应速度的快慢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对外部知识学习和管理的效率。快速、高效的外部反应系统,可以使企业加强与供应商、用户、专家、政府部门等的联系,最大程度地使其为企业所用。
(4)知识资产的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资产”成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成为创造收益的实际推动力,与市场份额共同成为衡量企业成功的重要标准。知识资产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显性和隐性知识的价值总和,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市场资产(来自客户关系的知识资产)、知识产权资产(纳入法律保护的知识资产)、人力资产(知识资产的主要载体)、基础结构资产(组织的潜在价值) 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是一个持续不断、反复进行的过程,如同企业其他资产的管理,也有自己独特的管理程序。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①确定知识资产。确定知识资产不是简单地知道本企业的知识资产由几部分组成,而是进一步了解这几部分的性质及其内部构成。
②制定知识资产发展计划。知识资产发展计划一般来说包括以下主要内容: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及妨碍目标实现的不利因素;检查缺少哪些知识资产,哪些知识资产处于薄弱状态;设计一种反馈机制,确保及时了解知识资产是否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建立获得知识资产的经常性渠道;制定管理知识资产的组织政策;建立培训员工的制度。
③建立知识资产信息库。它分以下五步来完成:专业技术人员设计知识资产信息库;设计用户界面;信息分类,推广知识资产信息库;培训知识资产信息库管理人员;实施企业内部员工培训计划,使他们能够使用信息库。
④保护知识资产。市场资产的保护主要依靠拥有有关知识产权的权利。知识产权资产通常通过注册专利、商标、版权和签订保密协议来保护。人才资产的保护主要靠优厚的报酬、晋升机会适合的工作、工作成就感、职业发展前景等。组织管理资产的保护主要由控制本企业管理哲学和设计管理流程的主管人来进行。
⑤利用和推广知识资产。知识资产的价值就在于能为企业所用。企业要考虑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它们完成企业的目标,而不是仅仅贮藏在企业的知识库中。企业的主管人员要使知识资产的成长和更新符合企业内部的组织政策,即:每个人应对他所负责的知识资产部分的成长和更新负起责任。
2.2 企业知识管理的运作过程
知识管理涉及四个运作过程,它们是知识集约、知识应用、知识共享、交流和知识创新。知识集约过程是对现有的知识(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 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管理的过程;知识集约过程通常包含了隐形知识显性化和显性知识综合化这两个模式的知识转化。知识应用过程是利用集约而成的显性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显性知识内部化的过程。知识共享、交流过程指通过知识交流和共享、交流来扩展系统整体知识储备的过程。知识创新过程指整体的知识储备扩大并由此产生出新概念、新思想、新体系的过程;知识创新过程是前述三个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通过上面对知识管理的介绍,我们用图2-1来表示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运作过程。
图2-1 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运作过程
从图2-1 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对于企业的价值在于知识本身的增值以及在企业活动中的应用。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为企业对知识的积累、应用、交流和创新的能力,所以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要有效地完成“知识集约———知识应用———知识交流———知识创新”的过程。而企业知识管理则是将企业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于解决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同时不断地扩展企业整体的知识储备,并创造出新知识、新思想,从而在提高企业驾驭知识能力的同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3核心竞争力的概述
2.3.1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
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英国学者哈默尔(G.hmael)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Harvard Business Review)上发表《公司核心能力》(The Core Competene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文,指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的积累性的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集成的多种技术学派的学识”。Mckinsey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 KevinCoin 和 StevenHull 提出:“核心竞争力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流水平实施一到多项核心流程[8]。这一提法,强化了核心竞争力以知识的形式存在于企业的各个方面能力中。他们对于核心竞争力的界定都包括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知识。并且在一个企业诸多竞争优势中,必然有一个核心优势,这个核心优势称之为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竞争力是独有的、不可模仿的、具有与众不同的优势。
正确认识基于“知识”的核心竞争力还需把握住这样一个概念: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动态的知识系统。首先,这个系统是“知”和“识”的有机结合体,所谓的“知”是指实体的和存量的知识,所谓的 “识”是指知识的动态性、周期性和过程性,它是企业己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的结合,这种认知能力本质上就是一种学习能力,“识”比“知”更重要,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识”方面;其次,这个系统应具有较强的新陈代谢功能,它是不断吐故纳新的动态系统,正是由于企业的知识体系的不断新陈代谢才保证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先进性、有效性和持久性。
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本质上是知识专有的,具备知识的一切属性,知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源的核心,只有知识才能最终解释核心竞争力,也唯有知识和知识管理才是核心竞争力的最终的逻辑归宿和源泉。在知识中,企业的那种看来不容易被理解和测度的核心竞争力找到了答案。
2.3.2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和作用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决定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是不同资源的集合体,它所经历的发展轨迹,获取的知识、技能,建立的价值体系也各不相同。这些因素决定了企业不同的核心竞争力,而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又决定了企业的经营范围和领域。企业现有的经营领域是企业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中的选择,是与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所适应的。企业置身于这些能力能够发挥其价值的状态中,企业的资源就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如果企业想要突破这一领域,也必须着眼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关联化、多元化经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建设还可以促使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超越部门利益的局限,更多地从企业整体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着想。
(2)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
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以通过四种途径获得超额利润。首先,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能够凭借核心竞争力所产生的位势使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得各种稀缺资源。其次,由于抓住了竞争的关键环节,对资源的配置也更有效率。再次,作为学习型组织,企业通过学习提高其效率,使其有效地降低各种成本。最后,核竞争力能够为顾客带来长期的、关键性利益,企业通过为消费者创造价值自身也分享到高于其他企业的利润。
(3)维持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就是企业健康成长的过程,它需要在企业发展程中长期的积淀,它孕育于企业文化,深深融合于企业内质之中,为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这种优势既不能通过交易获得,也难于被其他企业仿效,并且还不会随企业人员的变动而转移。核心竞争力的特殊属性和特有机制使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4)提高企业市场竞争位势
市场竞争位势是指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它有助于企业取得比竞争对手更大的经营绩效。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撑着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决定了企业有效的战略活动区域,并产生了企业特有的位势和生命线,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领域延伸。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可以跳出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上寻找突破,能够获得参与竞争的资格和长久的竞争优势,抢占知识经济和未来国际间竞争的制高点。高层次的竞争可以反过来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之形成良性循环。
(5)使企业适应环境变化
核心竞争力与产业组织方式之间的逻辑关系是:①不同组织模式的灵活性和生产力不同;②不同的组织模式具有相应不同的核心竞争力。这些核心竞争力的价值依赖于对未来状况的普遍性预测,因为它把一定的环境适应性融入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中。一般的说,如果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灵活性,那么核心竞争力就可以在相当大的目标范围内发挥作用,而且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也即核心竞争力的生产可以随它们能够提供的服务需求的增长而提高。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僵化而难以扩张,那么企业基本的战略活动空间就会减少,对环境的适应性就差,从而也就更多地倾向于路径依赖。
2.4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比较多,但一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的人力资本和核心员工能力
在知识资本愈益重要的新时代,人力资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造作用也显得日益重要。可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很重要的因素是取决于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势。
二、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就是谁能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去发展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而研发和创新能力就能实现这个目标,原创性研发和创新的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并保持领先的根本源泉。
三、企业的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企业获得信息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决策能力。一个企业不论它拥有多少核心资源,如果不能运用管理能力把它们有效的整合成一个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将是一种资源浪费,而该企业也将注定要失败。因此可以说,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就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
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要素要在企业内部与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有效整合,并于企业的组织文化融为一体,才能形成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在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要素中,经营理念及由此而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是最具生命力、最持久、也是竞争对手最难以模仿和战胜的要素。
第三章 企业知识管理对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3.1 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系统,包含多个层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研究和开发的能力
C. K. Prahalad 和 Gary Hamel认为,核心竟争力的实质是指谁能比竞争对手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去发展企业自身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而研究和开发能力就能实现这个目标,原创性研究开发能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获得持久制造技术或专利技术从而获得持久竞争力,并取得长期高收益的根本源泉。
(2) 不断创新的能力
即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人才资本等资源,进行新产品研发和有效组织生产,不断创造和适应市场,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过程。它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和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
(3) 将知识转化为产品或实现生产力的能力
只有将包括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在内的各种知识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工作方案或产品,各种有关知识的活动才能转化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研发和创新才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
(4) 组织协调企业各个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
面对激烈变化的市场,企业要有优势,必须始终保持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各个部门运转协调、统一、高效、特别是在改革创新方案、新产品新工艺方案以及生产目标形成以后,要及时调动、组织企业所有资源,进行有效、有序运作。
(5) 应变能力
客观环境瞬息万变,企业决策者必须具有对客观环境敏锐的感应能力。与此同时,还必须保持经营方略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即因地、因时、因顾客消费心理的变化而变化。由以上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可见,知识和技术是企业核心竞争实现的内在核心。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如表3-1 所示:
表 3-1 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是企业中知识需求最密集的领域,要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知识获取、处理、积累、传递、共享等过程的管理能力。
不断创新的能力
是在已获取知识的基础上创造产生新的知识,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
利用生产方面的知识将技术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化,是对知识的应用。
组织协调企业各生产要素,
进行有效的生产的能力
通过管理过程的知识将企业的技术能力和生产技巧融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中,需要生产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术。
利用市场环境知识指导合理决策、减少风险,需要知识积累、应用以及创新。
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从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入手,不断地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等。由表中所示关系可知,加强知识管理,实现知识的集约、知识的共享和交流、知识的应用和知识的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途径。而加强企业知识管理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企业人力资源知识化。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最核心的资本,因为人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获得者和执行者,也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人力资源知识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知识管理的观念,是企业实现知识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二、组织结构的调整。组织结构是实行企业知识管理的组织基础。企业知识管理的有效实施,知识的共享、交流与创新,需要企业的组织结构能与知识管理活动相适应,需要所有员工的参与和协调。一个具有灵活反应能力的、合理的组织结构是知识管理的保障。为实现企业的知识管理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三、企业文化的营造。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软的方面,是存在于组织深层的东西,它从精神、道德和思维模式等深层次的方面影响着企业的每位员工行为方式,影响着企业的战略决策和企业的行为。努力营造有利于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的企业文化,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知识管理的顺利进行,努力建造起知识型企业文化。
四、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它是企业知识管理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组织结构调整和企业文化形成的基础。它为知识管理采集、存储和创新的实现做好了物质上的准备,是企业构建以知识为核心资源的基础。
3.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3.2.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
树立人力资本观念,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里最终体现在员工的能力上,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为了更好地适应迅速变化的环境,人力资源管理要进行不断变革,实现核心竞争力提升,而所有这些能力都是以企业员工为载体,通过员工的工作成果体现出来。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状况。离开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便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将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的管理思想。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大的资源、财富和企业组织的中心,知识、技巧和能力是蕴藏在组织内部的要素。所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就是企业在实施知识管理的过程中,要培养和提高员工知识集约、共享、交流、应用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之所以能成为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因为知识掌握在人的头脑之中,知识往往是与人的经历、理解、思考联系在一起的,它还包括思想和感情的因素,人在企业知识管理活动中始终占主导地位。因而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贯穿于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其次,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体现了对人的潜能的开发和利用。人不仅能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创造知识,实现知识的创新。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也使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知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企业实施知识管理为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交流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个人经验的生成和积累,能引发员工知识创新的激情,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升华,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企业在知识管理中必须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注重员工的培训。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以人为本,集中表现在就是以“知识工作者”为中心,关心人、尊重人、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以调动激发知识工作者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加快知识创新的步伐。这就要求企业高层领导、直线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参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设,以变传统的“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3.2.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现代企业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人才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发展潜力、面临危机的处理能力及对外界变化的反应能力,企业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知识管理将致力于把知识财富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类,使企业成员可以方便地查询、发掘和共享、交流已经拥有的知识,防止重复劳动和重复的错误,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可以对现有知识进行改进,甚至形成新的思想,然后经过员工之间,尤其是团队、小组成员间的交流讨论,实现知识创新,再将新知识存储在企业知识仓库中供其他员工学习和利用。这样,知识管理能使企业员工迅速获得成本低廉而优质的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并在组织中营造一个尽可能多地与组织有关的人围绕该组织的发展自愿的进行共同学习的氛围,这种学习一方面可以增强企业的技术实力,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和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赋予企业不断发展的内涵,客观上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水平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一、它实现了企业战略的整合和插入;二、有助于企业文化变革和建立一个学习型文化;三、提高建立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工作场所的学习过程;四、能够提高在变化的组织结构中运行的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化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整合,促进了核心竞争力的发展[9]。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将加大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根据市场竞争情况、知识更新的速度以及企业内部各岗位的不同性质、不同要求以及员工的实际水平,进行相应的业务和技能培训,并且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对员工进行知识的更新与完善,不断地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技术熟练程度,不断地提高员工创造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合理地组织生产和工艺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企业效率的提高,真正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3 组织结构的变革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知识经济社会与工业经济社会的最大区别在于知识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已成为管理的中心环节。企业知识管理要求促进知识的流动,促进员工知识的共享、交流和交流。传统等级制的组织结构具有鲜明的等级和层次结构,企业成员实际上成为整个组织“机器”中的一个并不具有主动性的“零件”,其严格的等级控制方式严重地阻碍了企业内部员工知识的收集、共享、交流和交流,阻碍了员工的创造性思维,影响企业知识创新的进程。等级制组织结构的另一个缺陷是过长的信道,不仅阻碍了知识与信息的有效沟通以及企业对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的反应能力,而且抑制了企业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要求企业组织应具备在一个动态过程中积累、分享、利用和创造新知识的知识战略能力,这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的构建提出了新要求:
其一是企业组织结构要具有可塑性和灵活性,尽可能减少组织结构中的层级,以提高企业的信息传递速度,实现企业组织的高效运作,以利于企业对经营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做出快速响应,从而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近年来,在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中出现了大量在本质上属于目标团队形式的新组织模式,如“灵活特定目标型”(advocacy)、“无限水平组织”(infinitely flatorganization)、“蛛网结构”(spider's web)、“倒金字塔”(inverted pyramid)以及“虚拟组织”(Virtual Organization)模式等。这些新的组织结构的共同特点是都把知识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为增强企业的反应能力,组织结构的设计朝着动态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些新的组织结构与传统的等级制结构相比,采取的是扁平化的组织形式,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能够较好地适应以“3C”(变化、竞争、顾客)为特征的超竞争环境,能够通过复杂的通信基础设施迅速地将技术、人员与管理组合起来,对不断变化的和不可预测的市场环境的客户需求做出迅速有效的和协调的响应。
其二是要有效地实现知识的价值,有利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化,有利于知识的共享、交流,以实现知识创新的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应有专门的人员和部门来进行管理,成立强有力的知识管理项目推进组织,对整个企业的知识管理工作进行规划和实施。
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必然在组织结构上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其实这就是知识创新中管理创新的内容,管理创新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4 企业文化的营造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努力创造有利于实施企业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就需要每位员工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只有通过组织环境营造一种信息共享、学习交流的高效与和谐机制,鼓励员工交流沟通。在交流和沟通中每位员工都将不同程度的受到别人观点、知识的影响,产生激励与凝聚,竞争与合作的效果。管理者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互相尊重、和谐、愉快、进取的氛围,使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感、成就感,让每一位成员都有机会施展才能,使管理模式更加多元化、人性化和柔性化。
正因为知识管理对组织环境的特殊要求,从而使企业文化成为决定知识管理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知识管理需要建立以知识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环境,利用企业员工和集体的智慧,实现知识的集约、共享、交流、应用与创新,在知识创新中谋求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被定义为“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企业成员普遍接受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队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10]这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作用于企业成员行为,为企业成员意识认可。它同组织结构相互作用影响企业成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是企业获得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源泉。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企业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说,员工使知识的承载者,只是拥有的数量、质量和对企业知识创新的贡献程度决定于知识的拥有者。在一个沉闷的、呆滞的组织文化氛围中,人们就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想建立高效、和谐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必须努力营造鼓励知识共享、交流和创新的企业文化环境,逐步形成“自觉合作”与“自觉交流”的价值观。企业知识管理需要一种知识型的企业文化,知识型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按照知识管理的要求所形成的一种“社会亚文化”。它是企业的经营哲学、伦理道德、精神风范、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总和,是企业灵魂和精华的集中反映。知识型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组面:
(1) 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为全体员工确立了基本的价值观、道德规范、企业精神等,作为一种无形的准则,创造了一种共同的文化氛围,对员工起到价值导向、角色规范和引导员工实现知识创新的作用,使企业员工在企业文化所营造的氛围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个企业的团队意识、内部风气和风尚等企业文化内容一旦含有面向知识管理的特点,就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人行为从众化的团队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个人在知识采集、积累、共享、交流、应用、创新过程中产生心理共鸣,进而自我调整、控制自己的行为,自觉展开知识管理活动。
(2) 沟通作用。知识型企业文化的形成有利于加强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充分沟通,化解文化理念上的认知差距,实现各方利益的协调,从而有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相互信任的融洽气氛,有利于企业内部的信息流通和反馈机制的建立,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3) 激励作用。知识型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主,把尊重人作为它的核心内容,它对人的激励是一种内在的激励,是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在员工心目中树立起知识管理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使每个员工从内心深处自觉产生为企业知识管理而努力的意识,形成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强烈责任感和持久驱动力,激励职工不断地进行知识的采集、存储、共享、交流、应用与创新。
(4) 凝聚作用。企业文化通过培育组织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成员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个人的行为、思想、感情、信念与整个企业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凝聚成一种无形的合力与整体趋势,以次激发出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11]。正是企业文化这种自我凝聚、自我向心、自我激励的作用,才构成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和不断成功的动力。企业要想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不仅要具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还要求企业领导者建设有利于企业实现知识共享、交流和创新的知识型企业文化,鼓励员工与他人共享、交流自己拥有的知识,并促使员工将知识转化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生产力。
3.5 知识管理基础设施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3.5.1 知识管理基础设施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工具
知识管理基础设施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是指采集、存储、提炼和传递知识的技术和设施。它包括的内容异常繁多,覆盖了知识活动的各个环节,是知识管理有效运作的硬件基础。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将企业的传统经验与信息,以及企业员工所拥有的知识资产整理成企业可共享、交流的知识,在指定的范围内传播,在恰当的时候利用,在利用的过程中再产生新的知识。知识管理涉及知识与信息的识别、清点、收集、存储、学习、整合、规划、流通、共享、交流、创新、评估、监督和保护等环节,仅仅依靠人工的方式难以完成知识管理中对知识和信息处理的要求,必须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其中互联网是这种技术的杰出代表。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信息与知识传播的时空限制,并使得交流的形式更加生动和直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不断涌现,为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互联网(Internet )、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外联网( Extranet )、数据挖掘技术(Data Mining)、信息查询与检索引擎技术(Information Search and Retrieval Engines)、检索技术(Access Technologies) 、 元数据技术 (Metadata) 和 网络通讯技术 (Networking Communications)等,为人们迅速收集知识和信息带来了便利,不仅加快了知识和信息采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拓展了知识和信息采集的空间,同时还有利于对知识和信息的分类、加工和处理,使各种知识和信息变得更加有序,为知识与信息的使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文献管理技术(Document Management),存贮结构技术(Storage Architectures)等,为知识仓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使各种信息和知识可以经过分类后以某种方式存贮起来,供相关人员访问,或以某种形式传播出去以供利用。另外,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是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交流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企业核心知识的产权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利用信息技术为需要进行保护的知识产品授予各种不同的访问权限,就可以达到既方便用户合理使用,又保护知识产品拥有正当权益的目的。知识管理是通过系统地利用这些信息和专门技术所建立的知识管理平台,最大限度地进行知识的共享、交流、应用与创新,实现企业的创新能力、响应能力、生产效率和技能素质的有效改善,从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5.2 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企业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成,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改进和强化了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员的集成管理,对企业固有的经营思想和管理模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最终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体而言,知识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从以下途径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加快产品和技术的创新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知识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随着全球信息跨地区、跨国界之间的流动,给企业创造了无限的商机。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了解市场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的将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及时地反映到决策层,促使企业针对消费者需求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策略,向市场提供高质量、多品种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不易被其他竞争对手模仿的产品和服务。
另外,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各种信息技术,如CAD、CAM、CIMS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使企业生产趋于并行、敏捷、职能和虚拟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这种信息化的生产方式使企业“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和服务成为可能,越来越迎合和满足顾客的独特需求趋势,提供更快捷、更简单和更便宜的多样化产品,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
二、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增强应变能力和运作效率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赢得市场的关键在于速度。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为了达到知识经济时代所要求的速度,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通过组织结构进行的变革,依托知识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组织流程再造,以知识为中心,使供应、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直接面对市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多样化要求,增强了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12]。
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那种传统的以手工方式收集、处理、传递信息的方式显然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知识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能使企业的资源或要素得到最佳整合和优化配置。随着企业信息的生产、收集、整理、分析、利用速度的加快和质量的提高,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科研水平、工艺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了产品的技术和信息含量,也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
三、企业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
企业经营的有效性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在商业实践中,有效性可简单表示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其实质是通过正确的决策和行动对信息作出正确、及时的反应。企业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了跨越域的同步信息交换,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以及各种决策工具如专家系统(ES)、决策支持系统(DSS)、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执行信息系统(EIS)等的应用,使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更加灵活、快捷、广域和开放。人的行为与经营流程组成了一个整体的有机系统,形成信息决策行为三者高度集成化,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方案评价选择能力,拓展了决策者的思维空间,延伸了决策者的智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提高了决策的效益和效率,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经营的有效性[13]。
企业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促进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和组织结构优化,实现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传统的组织结构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失真、缺乏活力、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弊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方式,从而导致组织形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BPR乃至组织结构的重构。同时,企业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极大地调动了组织成员的潜能和积极性,促进了相互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形成了学习型组织,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四、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和决策科学化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1世纪企业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完全取决于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企业的发展依靠的是正确的决策,而决策的基础则是信息。对企业来说怎么比对手早一步获得有效的市场信息显示得尤其关键,这正是信息技术的优势,而这种优势依赖于知识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知识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研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对企业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把企业决策建立在及时、可靠、高效的信息的占有基础之上,进而提高企业的决策科学化水平。
综上所述,企业人力资源知识化、组织结构变革、企业文化的营造和企业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实现企业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四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企业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组织结构调整和企业文化的营造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知识化的最终实现需要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的形成作为基础;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四者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第四章 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实施分析
4.1知识管理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内在作用机理分析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以企业的知识活动为中心的相关能力,那么要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有效完成“知识的采集和编码知识的积累和处理知识的传播和共享知识的创新和应用”这一完整的过程,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引导和约束这四个环节,促进知识生产和流动,使知识在使用中实现价值,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目的,并最终实现营造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终极目标。
(1)知识管理的外化功能——对知识采集和编码的管理功能
知识管理的外化功能是指以外部存储库的形式捕获知识,并根据分类框架或标准来组织它们。它所利用的是强大的搜索工具、数据库管理系统、文件管理系统等。其中,搜索工具用于在 Internet 或其它信息资源上搜索并下载知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文件管理系统用于对所收集到的知识进行分类、编码及储存。[10]外化的结果是使具有相似特征的知识聚集在一起,它的作用最终体现在通过内化或中介使知识寻求者能够得到你所捕获到的知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里的知识既包括存在于企业内部员工头脑中的未编码知识,也包括存在于数据库中的已编码知识,通过这一环节,可以使知识有效集中,这种集中了的知识对于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来说,无异于一个激发创造灵感的知识宝库。这一功能可以说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2)知识管理的内化功能——对知识积累和处理的管理功能
知识管理的内化功能是指设法发现与特定用户需求相关的知识。内化建立在外化的基础上,是对外化结果的深加工。它从外部储存库中挖掘知识,并通过筛选来发现与知识寻求者相关的知识,并以最合适的方式进行重新分类、重新储存。知识管理的内化功能能够使知识的寻求者更方便地获取所需知识,大大提高了知识获取的效率,有效缩短了知识生产的周期,这也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3)知识管理的中介功能——对知识传播和共享的管理功能
知识管理的中介功能是指将知识寻求者与最佳知识源相匹配。这是知识发挥作用的关键性步骤及前提条件。储存于数据库中的静态知识是不能发挥作用的,只有将它与特定的人、特定的过程进行动态匹配,才能实现其蕴含的价值,实现价值增值,最终形成并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知识管理的认知功能——对知识创新和应用的管理功能
知识管理的认知功能是指对经由前三个功能交换得出的知识的创新和应用,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提供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知识创新,知识创新作为一种复杂的商业过程和组织过程,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谋求新的发明,获取新的知识,探索和掌握新的规律,实现知识的价值,为组织以及社会创造新的财富;二是利用所提供的知识形成决策方案,用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一知识应用和创新的关键环节,可以带来企业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的全面提高,因而直接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终效果。以上,可以说是知识管理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机理,其作用的过程可以用图 3 表示。
图 3 知识管理作用机理流程图
通过对知识管理在企业中运作的介绍,我们认为正是知识在企业中的无限循环、流动、创新,才促进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新陈代谢和螺旋上升。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知识管理不仅监督企业内部运作,最大限度地使用企业拥有的资源,而且能够不断提升企业对外部信息和变化的理解、管理和快速反应,从而达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知识管理是“知识集约——知识应用——知识交流——知识创新”四个过程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而知识管理的过程又是与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与市场的变化保持同步的;同时,根据市场变化的情况,进行自我调节。在这个调节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时滞现象,即当前的知识拥有状况是对过去市场的反应,导致企业的行为落后于市场的变化。因此,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要尽可能使企业与市场保持同步变化。企业能否与市场保持同步调的动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果在企业自适应、自调节的过程中,能够与市场保持一致的步调,那么企业就有可能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不能与市场变化保持同步,可能会影响企业已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不断地适应市场变化,不断地进行知识管理,最终将形成企业自身的独特的竞争优势,即核心竞争力。
4.2 加强企业知识管理的措施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知识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作用日益突出,加强企业知识管理,更加优化配置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每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须面临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利用知识,挖掘知识,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企业知识管理:
一、降低知识管理风险
企业知识管理风险包括:由于没有委派专人负责知识的运营所导致的治理风险和由于“自我管理”分权模式的推行所导致的权力失控、权力架空的分权风险, 没有或不完善的评估体系也会引起管理风险。
随着企业知识管理的深入发展, 西方一些大企业已不单设立信息主( CIO) ,而是还开始设立知识主管(CKO) 。世界著名的大企业如施乐公司、可口可乐公司、IBM公司、通用电器公司、日立公司等都正式设立了CKO一职, 所以设立知识主管一职是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条件。知识主管的主要职责有3 个方面: 制定知识政策, 提供决策支持并帮助员工成长。领先企业的实践经验表明,没有CKO , 企业知识管理将很难成功。
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质是一种管理创新活动, 它包括知识生产的管理、知识组织的管理、知识传播的管理、知识营销的管理、知识应用的管理、知识消费的管理和人力资源的管理。这种创新一方面表现为对原有管理体制的创新,减少管理层次,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另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管理有利于创新的实现。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将削弱高层管理者指挥的统一性和“至高无上”的权威性。由于知识管理是建立在“自我实现的人”假设基础上, 企业赋予员工更大的自由度, 实行员工的“自我管理”,员工因此享有更大的权利和承担更大的责任。如果下属没有足够的知识、技能、责任感和较强的自律能力, 极易导致管理失控以及高层领导权力架空, 甚至导致企业的灭顶之灾。评测工作对于评价知识管理项目的成果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管理控制的依据是测评的结果。项目组成员能够十分明确地指出通过实施“虚拟工作组”项目, 企业节省了哪一笔开销, 在哪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等等。更重要的是, 虽然测度知识管理项目的长期收益十分困难, 但是,通过一些侧面的数据、事实来评价项目价值, 诸如使用者的亲身感受、参与者的热情等, 也能够很好地说明项目带来的收益。
二、提升企业信息化程度
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衡。企业的中间技术层,尤其是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已经初步实现计算机管理,但企业的决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很薄弱;另一方面,企业的末梢如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计算机管理基本上是空白,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格局,这种格局非常不利于企业知识管理目标的实现。目前,从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具体实践来看,我国大多数企业现有的知识管理活动还处于传统管理思想与方法下对知识资源零散的管理,尚未建立起全面的知识管理体系。因此,我国的企业应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以缩短信息在企业内的传播时间,扩大信息传播范围,节省新员工真正进入企业的时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包括设立知识主管和信息主管;调整公司结构;建立一个能为公开交流提供基础的设施完好的网络;建立企业知识库等。
三、加强培养知识管理的专业人才
企业进行知识管理要着力培养自己的知识管理专业人才。知识的主体是人,管理知识的主体也是人,没有合格的知识管理人才,有效的知识管理也就无从谈起。因此,知识管理人才是企业能够成功实现知识管理的关键环节。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专门的知识负责人,那么这个企业的知识管理工程就很难进行。
知识管理人才一定要是复合型的,既要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又要懂宏观经济和微观管理上的理论和方法;既要有良好的外语能力,以便了解和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又要在信息收集管理上有自己的特长。除了从大学和社会上引进人才,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建立正规的培训机制,要有意识的在企业内部的职工中培养,激励更多的人往这个方向前进。知识管理人才跟企业家当然不是矛盾的,有些企业家本身就是知识管理专家,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除了要为这些人才提供良好的待遇外,更重要的是要为他们提供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从管理机制上保证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
4.3 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通过对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在知识经济时代,环境的变革和组织的发展对每一个企业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企业只有致力于完善自身的学习机制和知识管理体系,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的变革、企业文化的建设和知识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适应经济时代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企业必须不断的探索知识管理的关键所在,通过加强知识管理不断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基于上述探索,本文提出加强知识管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几种途径:
一、树立知识资本的新理念。美国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在新的经济体系内,知识并不是和人才、资本、土地并列为制造资源之一,而是惟一有意义的一项资源。”[14]企业领导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知识资本的新理念,使企业内全体员工高度重视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领悟到知识是企业生存、发展和获利的核心资源,意识到自己是知识管理主体的一部分,自觉地把知识的生产、传播、共享、应用和创新作为自身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立有专职人员负责的知识库,注重企业知识的挖掘、学习。学习通常可以分为:显性知识的学习、过程学习和隐性知识的学习。关于Know-what 和Know-why 的知识基本属于显性知识。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学习,才能真正懂得并去运用这些知识。虽然这些知识的学习不能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但它是企业生存及发展所必须的。过程学习,即向经营活动学习。不同的企业由于学习能力的不同,从类似的经营活动中得到的经验教训也是不同的。这些经验教训大部分是方法类的知识,属于企业核心能力的范畴。关于Know-how 和Know-who 的知识属于隐性知识,它们虽然比显性知识难发觉,却是知识的精华和个人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学习组织成功的关键。知识管理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在于如何对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隐性知识进行开发以实现知识共享。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的重点是在对企业的知识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础上致力于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
三、建立高效先进的知识型组织结构,营造“学习型组织”。构建学习型组织,实现企业人力资本不断增值。学习型组织是一种精于知识的创造、吸收和转化的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以个人学习和团队学习为基础的、具有快速增长个人知识和扩张组织功能的自学习机制,是未来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发展的方向。在学习型组织里,每一个成员都愿意把自己获取的知识和组织内的其他人共享,从而使每个人的知识得以扩大,快速促进人力资本的增长。造就学习型组织,也可快速实现组织人力资本的扩张,从而降低企业对关键人才的依赖性,使企业不会因为一位人才的流失导致整个企业瘫痪,同时也有利于构建企业的核心能力,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双赢,最终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和提高[15]。
彼得·圣吉认为,要把企业从传统“权力控制型组织”改造为“学习型组织”,必须进行五项修炼:一是自我超越。学习如何扩展个人的能力,创造出我们想要的结果,并且塑造出一种组织环境,鼓励所有的成员自我发展,实现自己选择的目标和愿景。二是改善心智模式。持续不断地理清、反省以及改进人们内在的世界图像,并且检查内在图像如何影响我们的行动与决策。三是建立共同的愿景。针对我们想创造的未来,以及我们希望据以达成目标的原则和方法,发展共同愿景,并且激起大家对共同愿景承诺的奉献精神。四是团队学习。转转对话及集体思考的技巧,让群体发展出超乎个人才华总和的伟大知识和能力。五是系统思维。思考及形容、了解行为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式。看清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改变系统,以及如何与自然及经济世界中更大的流程相调和[16]。从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源泉。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人才、智慧等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因素,在这种环境下,人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知识的创造者与使用者由于网络的出现使知识能在大范围内为人们所共享,产生了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的巨大力量。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将发生重大转变:
第一,打破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建立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需要,以信息技术为联结和协调手段的临时性动态联盟的组织,它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限制,利用信息网络,把不同地区的现有资源迅速组合成一个统一指挥的经营实体,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或服务。
第二,改变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知识管理特别需要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企业赋予员工充分的自主决策权。为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改革传统的组织模式,使组织结构扁平化。
四、 营造有利于知识共享的组织文化。要建立开放和相互信任的合作环境及科学的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不断使员工对知识创新有新需求,鼓励知识共享和利用。其具体做法有:
第一,建立相互信赖关系,这是促进员工参与知识管理不可缺少的条件。如果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互不信任,双方只考虑自身的利益,员工就不能将自己的隐性知识奉献出来,让其他员工共享,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也就不可能扩展知识储备。因此,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要把内部员工也当成顾客来对待,以创造忠诚顾客的态度与方法对待员工。
第二,奖励制度是促进员工参与知识管理的有效手段。知识的价值是由包含在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含量决定的,而知识来自于每个员工的学习、发明、创新。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调动员工开发、挖掘自己的智力资源以及开发利用企业的知识资源的积极性,从而使企业取得在知识经济下的竞争优势。企业要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既满足员工追求经济利益的需求,又满足员工追求社会效应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同时企业要使这些奖励措施具有长期性、持久性,以促进员工持续不懈地参与知识管理。
结 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知识资源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得关键要素。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实施知识管理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迫使企业只有不断地提升、保护和创造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持续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只有致力于完善自身的学习机制和知识管理体系,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的改造、企业文化的营造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知识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所面临的严峻考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通过对企业知识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一、加强企业知识管理,必须重视知识运作过程的操作。知识管理的运作过程是企业知识积累、应用、共享和创新的过程,是企业真正实现企业资源知识化的关键。从而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企业知识管理,必须需要重新塑造企业组织结构。建立起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是企业实现知识管理的关键。因为,组织结构为知识管理提供运行的平台,是知识共享成为可能,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人才、智慧等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因素,在这种环境下,人类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知识的创造者与使用者由于网络的出现使知识能在大范围内为人们所共享,产生了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的巨大力量。
三、加强企业知识管理,营造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要建立开放和相互信任的合作环境及科学的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不断使员工对知识创新有新需求,鼓励知识共享和利用。
四、加强企业知识管理,必须完善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设施。因为基础设施是知识管理实现的基础。
综上所述,加强知识管理,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构建良好的企业知识管理运作环境;树知识管理观念;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员工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和开发;提高知识产权认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知识管理激励机制。为了中国企业更好的适应知识时代的市场竞争,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知识管理的措施和途径。
参考文献
[1] 彼德·德鲁克. 知识管理[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5.
[2] 左美云. 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 工业企业管理.2000(9).
[3] 张瑞彤,曹宗媛等. 知识管理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4] [美] 温迪·布克威茨,鲁斯·威廉斯. 知识管理[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5] 李延来. 基于知识管理的培养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3,9.
[6] 柯翔. 企业知识管理理论综述[J]. 现代管理科学. 2004,12.
[7] 王德禄. 知识管理——竞争力之源[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8] 凯文·科因,斯蒂芬·霍尔,帕特里夏·克里福德. 亦真亦幻的核心竞争力[M]. 麦肯锡高层管理论丛. 1997.
[9] [英]罗斯玛丽·哈里森,[荷]约瑟夫·凯塞尔.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8. 131—150.
[10] 周三多. 管理学—原理和方法(第三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58—359.
[11] 周三多. 管理学—原理和方法(第四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02—407.
[12] 何苇杭,骆宝珠. 信息化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作用[J] .当代经济,2006.
[13] 荣新华. 企业信息化战略[J] . 工商管理,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