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语文教学模式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兴趣作为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因此,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学生的积极参与。首先,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爱玩爱动的特点,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将语文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比赛中,背诵诗歌比赛、写作文比赛等等,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次,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课堂上无法充分集中注意力,在学生溜号或者走神的时候,教师适当地进行提醒,并且引导学生该学习什么,怎样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进而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小学阶段使学生能够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
三、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然而,小学语文课堂时间有限,并且教师也无法带领学生进行更多的课外实践活动,无法置身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语文。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实现语文学习的进步。具体来说,可以创设如下两种情境,一是创设问题情境,充分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增强学习的效果;二是创设生活情境。语文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能够使学生了解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对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篇2
2.树立语文整体教学观。
中学语文教材有篇课文记述一位解牛庖丁。技术可谓炉火纯青,以致博得文惠王“善哉!技盖至此乎”的叫绝之声。如今在我们学员课堂上“解牛”之风仍很盛行。他们以“牛”为“文”,同样练就了“目无全文”的本领,竞也能够做得“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新教材树立的语文整体观,就是让我们教师引导学生把文章当作翱翔于空中的飞鸟去欣赏,浮游于河塘的鱼去品读,纵横沙场的骏马去观照,切勿见鸟就要拔毛,见鱼就要刮鳞,见马就要剖腹、剔骨。正如西方一位美学家所言“当你只是欣赏花辩的时侯,你便失去了花的美丽,你就永远也发现不了美”。
二、改变教学方法
语文新教材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那么对成教学员就必须实施创新素质教育,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形成以师生互动为特征,以引导学生自我学习为出发点的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探求真理的品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创新能力。
1.加大审美鉴赏的力度,探究文本潜在的内蕴
比如以《边城》为代表的作品。《边城》是一曲充满乡土风情的田园牧歌,课文节选部分主要写翠翠伤春感怀,爷爷为孙女张罗婚事,以及天保让婚后乘船远行等,是一副古朴的湘西风俗画卷,以“爱”来重塑一种“人生形式”,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如果我们仅从封建思想给少女带来的压抑、痛苦、愚昧来理解,就大大抹煞了文学的审美功能。文章翠翠对二老的爱是课文主体部分,起先是“凄凉”,源千黄昏时的闲适,白天的忙碌倘可让她忘记一些情事,忙碌后的闲适便滋生出寂寥和惆怅,随着生命的“成熟”,对爱的渴求越发强烈。这种爱萌发千两年前的一次与二老相遇,当这样的“爱”有所待而无所由时,自然倍觉悲伤。随着夜色的降临,心底的那份焦躁、迷茫更增添了翠翠的孤寂感,这种悲伤正是青春期少女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种梦是诗意的,仿佛在各处飘,上了百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翠翠的梦也是实在的,是现实中对二老情爱的真切表达,梦醒之后,叉平添了几分黄昏似的茫然。翠翠的爱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向往”,她痴情的站在“一派清光的露天中”苦等,想象着若有人唱歌,隔溪应和,实在太美了。苦等无望后,她让爷爷吹芦管,唱歌谣,在自我想象的情爱中浸润,情爱绵绵。二老对翠翠的爱,是朦胧的,在夜里,他用醉人的歌喉唱出一曲又一曲心灵的恋歌,让翠翠梦中陶醉,享受到人间“顶美顶甜”的滋味。
2.注重人性的回归,淡化传统阶级意识
以《雷雨》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学作品,如果我们仅从阶级立场去分析,就会使作品牵强附会。关于周朴园对待侍萍的感情,老师们大多能从人性的角度阐释。但文中的两处细节往往被忽视,一处是周朴园认出侍萍后说到“你来千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这句话往往被分析成暴露了资本家的残忍和虚伪,实质上却掩埋了人性的复杂。我想是这样:三十年过去了,周朴园固执地认为自己的心还是年轻的,同样,自己心中的侍萍仍是那个年方十八的梅姑娘,然而侍萍变成了一个老太太。温柔、体贴被一种苍老、倔强所代替,两种形象的对比,周朴园无法接受。更重要的是极度自负要强的周朴园竟然三十年不知自己痴恋的女人的生死,而她一直没再找他,自尊心受到了彻底的伤害。
篇3
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主要以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师既不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了解学生对教授方法的意见。另外,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过于注重文学欣赏,理论性知识的把握,很难让学生认识到语言文学的实用性,继而忽略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所以面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我们需要做几点思考,建立新型教学模式。
篇4
高中语文阅读作为衡量一个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感悟文章中的哲学原理以及人文精神等内涵,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重点。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少教多学教学策略,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并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转型,促使语文阅读发挥作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忽视培养学生能力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学过度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被动按照教师已经预设好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致使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始终停留在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被动状态中,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主体地位被教师替代,与我国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相违背。
(二)过度重视教师讲解
“读”作为语文阅读的精髓,学生只有亲自阅读,感受文章内涵,才能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但是,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会进行范读,学生很难有身临其境、和文章内容产生共鸣的真实感受。教师片面的认为学生读不懂、读不透,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进而代替学生进行阅读,学生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培养长期阅读的习惯。
(三)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语文阅读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将文章段落标记出来,并通过阅读找到文章中的各类句型,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要表达的中心主旨等,学生按照教师固定教学模式,机械地回答教师的问题,不仅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且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也产生了消极影响,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成为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四)练习代替阅读
目前,素质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趋势,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依旧能够看到应试教育的影子,在高中最后阶段尤为突出。为了能够提高高考成绩,主要学科教师都采取题海战术,高中语文阅读主要形成了学生练习和教师讲解为主的模式,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其阅读的主体地位,兴趣荡然无存,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少教多学”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有效对策
阅读作为学生语文知识的重要来源,通过阅读,能够有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少教多学模式,要充分理解和把握少教多学内涵,侧重突出学生阅读主体地位,丰富阅读教学方法等。
(一)突出学生阅读主体地位
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教师读、讲为主,学生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影响阅读效果以及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少教多学的内涵,明确自身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重视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文章产生共鸣,要鼓励学生自主体会和感受文章情感。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在理解上出现错误,教师不要一味否定,要与学生交流其情感和感受,引导学生站在作者或者其生活背景角度去理解文章内涵,例如,在学习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杜甫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及其不幸遭遇,并引导学生理解杜甫在面对那样的窘境下,仍旧心系天下寒士,何时能够脱离无屋可居的困境,以及自己美好愿望的情感,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并用简练的语言将文章中心表达出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突出学生阅读主题地位,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感悟能力,准确理解文章深层含义,增强学生阅读水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丰富阅读教学方法
为了能够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入高效教学方法,例如:通过创建情景,促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首先,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时间阅读,并经常组织学生参与阅读活动,例如:建立读书角、开展阅读比赛等,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进行自主阅读,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同学们互相分享,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其次,合作阅读学习方法的实施主要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学生接受、理解等能力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起阅读,并讨论文章深层次含义,不同的学生的阅读感受是不同的。因此,学生在进行合作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够在体会、思想等方面进行交流,还能够培养学生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了解并认识他人的世界,对于丰富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积极开展教学评价
高中是学生心理相对敏感时期,很在乎教师、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肯定,充分利用评价机制的作用,增强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例如:在讲解某道题时,教师让同学们讲解自己的思路,一些学生虽然思路正确,但是,表述不清晰,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在学生明确方向之后,再通过简练的语言将自己的思路讲出来,通过这种鼓励形式,不仅能够兼顾全体同学,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逐渐喜欢阅读,教师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篇5
一、独立篇目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由课内引出可探究的问题,进而进行研究性的学习。比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一文,新疆乌鲁木齐市师范学校的尹薇老师是这么处理的,她由文中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格里高尔关心着家人,异化为虫形人,最终被亲人抛弃的情节明确格里高尔的悲剧是令人心酸的,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并进而提出基本问题:“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有什么普遍意义?”然后让学生自由交流看法,自由讨论,共同明确研究的方法:采用小组协作方式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影音资源,查找资料,自主研究。分组讨论之后,讨论观点汇总后发到论坛,在课堂上主要是进行小组汇报。
这样的模式既符合新课程标准,而且特别受学生的欢迎。但是,这个模式无论对老师还是学生,都有较高的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电脑使用基础,才能制作网页或演示文稿进行汇报,老师要能精辟地从普通的教材中发现可探讨的问题,而且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既能将作品与时代牵连起来,又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二、基于单元的整体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因涉及的篇目多,所以,涉及的课程资源相对也较多,如果制作成一个单元教学网站也是很有内容的。在这个方面,有的老师做了这样的尝试:如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王立凡老师在教学了一个小说单元后曾设计了这么一个课程,即《小说的线索安排和悬念设置》。首先是提出引导问题,包括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内容问题三个方面,比如:
基本问题:你如何看待人生的起伏?
单元问题:
1、假如本单元小说中的主人公生活在今天,他们的命运将会怎样?
2、命运真的是不公正的么?
3、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最美?
内容问题:
1、《药》、《滑台佚事》、《丰碑》、《染血的汉碑》四篇小说情节结构有何异同?
2、小说的线索安排和悬念设置需要哪些技巧?
3、小说情节结构技巧表达效果如何?
(1)对展示情节有何效果?
(2)对塑造人物有何效果?
(3)对表现主题有何效果?
整个过程耗时一个月,共分四个阶段来完成。第一阶段:明确单元重点、难点(两个课时)。第二阶段:请各小组收集名人生命历程资料,研究影响人物命运的各种因素。第三阶段:开展“命运”话题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激发学生营造美好人生的强烈愿望。第四阶段:“命运”话题作文训练。这个过程能检验学生如下的技能: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反思的能力;熟练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等硬件仪器的操作技能,以及word等软件技术的应用能力;21世纪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协作精神,资源共享的现代意识。
这个模式一个学期能使用一次就很不错了。因为耗时太长,而且,需要占用大部分的课余时间。这在很多中学是行不通的。当然,如果认真做起来,会有很好的效果,毕竟学生的能动性充分发挥起来,学生的潜能也能更充分地调动起来。这种模式最好放在高一起始年段来做,可能会比较顺利一些。
三、基于网络的作文教学模式
且不说网络可以给学生提供怎样丰富的资源,单就我们写作中的表达欲望以及评价手段来说,我觉得网络就特别适合写作。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容易展现真实的自我,这样也容易进行真实的表达。我们知道,写作实际上是一种交流的手段,“人的主体性发展只有在与其内外部世界的积极的互动中才能实现”,“网络以其时空上的超越性,构成了一个生态式的学习环境,就像一个韧性的空间结构,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开放环境”。在网络里,每个人的角色都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围中,大家都拥有话语权,平等的话语权促使学生尊重自我,释放自我。
因为网络有及时性的功能,所以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而且,评价手段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是一对多的评价情形,现在是多对多的情况了。每个学生都可以评价其他同学的文章。我通过改造我们学校章杨老师的动态网页模式,建立“精灵梦作文网”,分设“研究性学习”“日常作文”“考场作文”“作文指导”“自由写作实践”等栏目,老师可以通过管理者平台直接进行文章与评语的管理,学生可以通过动态评语直接参与评论。另外,网络上还有很多原创文学网站,比如“榕树下”“中国文学论坛”“我网govoo”“子归原创文学网”等等。这些网站都可以发表文章,而且能得到认真的审阅以及及时的评价。
但这样的网站主要是可以推荐给有写作兴趣的学生,对一般学生不适合。而且,这样的自由度太大,教师不利于掌握学生的创作情况。如果为了教学的方便以及管理的方便,那就必须建立一个网络写作平台。我目前所使用的平台还有一个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学生的文章只能由我上传,这样比较花费我自己的时间,而且,学生的自由度也受到限制。如果能建立一个像那些原创文学网站一样的系统就好了。
四、课外自由的研究性学习
网络普及之后,我尝试过两种的研究性学习辅导模式,一是利用日常的教学时间,比如在开学初布置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然后利用自习课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指导,学期末收集研究性学习成果,并进行评价。二是利用寒暑假时间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开学初收回论文。大部分老师一定都认为第二个方案比较可行,因为这样比较不会占用日常的学习时间。但我尝试过后发现,没有老师指导的研究性学习往往会浮于表面,而且,学生一放假,心比较野,难于静下心来进行认真研究。往往是到假期的最后一个星期才来考虑如何向老师交差的问题。这样,开学后收上来的论文质量特别差。更严重的是,我发现一些学生为了应付作业,还养成了抄袭的坏毛病。倒是第一个方案实施的结果比较喜人。因为学生的研究过程一直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老师也起到了监督作用。
当然,这些研究性学习活动都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比较自觉的学生能通过网络查寻资料,利用电子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能通过网络与同小组的同学交流,从而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形成论文或其他形式成果的学生,收获就更大了,他们不仅培养了一定的信息素养,而且也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选择材料,提炼观点,系统写作的能力。我们不能对每次的活动提出过高的要求,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达到预定的目标。但是,我想大部分学生能有一次不同程度的提高就很好了,就可以说明这些活动是成功的。
篇6
2.基于单元的整体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因涉及的篇目多,所以,涉及的课程资源相对也较多,如果制作成一个单元教学网站也是很有内容的。在这个方面,有的老师做了这样的尝试:如上海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王立凡老师在教学了一个小说单元后曾设计了这么一个课程,即《小说的线索安排和悬念设置》。这个模式一个学期能使用一次就很不错了。
3.基于网络的作文教学模式
且不说网络可以给学生提供怎样丰富的资源,单就我们写作中的表达欲望以及评价手段来说,我觉得网络就特别适合写作。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人们容易展现真实的自我,这样也容易进行真实的表达。我们知道,写作实际上是一种交流的手段,“人的主体性发展只有在与其内外部世界的积极的互动中才能实现”,“网络以其时空上的超越性,构成了一个生态式的学习环境,就像一个韧性的空间结构,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开放环境”。在网络里,每个人的角色都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围中,大家都拥有话语权,平等的话语权促使学生尊重自我,释放自我。因为网络有及时性的功能,所以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而且,评价手段评价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是一对多的评价情形,现在是多对多的情况了。每个学生都可以评价其他同学的文章。我通过改造我们学校章杨老师的动态网页模式,建立“精灵梦作文网”,分设“研究性学习”“日常作文”“考场作文”“作文指导”“自由写作实践”等栏目,老师可以通过管理者平台直接进行文章与评语的管理,学生可以通过动态评语直接参与评论。另外,网络上还有很多原创文学网站,比如“榕树下”“中国文学论坛”“我网govoo”“子归原创文学网”等等。这些网站都可以发表文章,而且能得到认真的审阅以及及时的评价。但这样的网站主要是可以推荐给有写作兴趣的学生,对一般学生不适合。而且,这样的自由度太大,教师不利于掌握学生的创作情况。如果为了教学的方便以及管理的方便,那就必须建立一个网络写作平台。
4.课外自由的研究性学习
网络普及之后,我尝试过两种的研究性学习辅导模式,一是利用日常的教学时间,比如在开学初布置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然后利用自习课的时间进行相应的指导,学期末收集研究性学习成果,并进行评价。二是利用寒暑假时间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开学初收回论文。大部分老师一定都认为第二个方案比较可行,因为这样比较不会占用日常的学习时间。但我尝试过后发现,没有老师指导的研究性学习往往会浮于表面,而且,学生一放假,心比较野,难于静下心来进行认真研究。往往是到假期的最后一个星期才来考虑如何向老师交差的问题。这样,开学后收上来的论文质量特别差。更严重的是,我发现一些学生为了应付作业,还养成了抄袭的坏毛病。倒是第一个方案实施的结果比较喜人。因为学生的研究过程一直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老师也起到了监督作用。
当然,这些研究性学习活动都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计划,比较自觉的学生能通过网络查寻资料,利用电子图书馆阅读相关书籍,能通过网络与同小组的同学交流,从而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形成论文或其他形式成果的学生,收获就更大了,他们不仅培养了一定的信息素养,而且也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选择材料,提炼观点,系统写作的能力。我们不能对每次的活动提出过高的要求,不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达到预定的目标。
5.综合性学习模式
篇7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口语表达能力,体现了教师口语的重要性。我们学校培养的是具有特色的小学教师,教学对象主要是县乡村的学生。教师把小学课堂的教学资源与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从而就会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比如著名的教育学家斯霞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颗颗稻粒多饱满”后,要求学生用“饱满”一词造句,学生只会用植物类词造句,于是教师用身姿语引导学生的思路,从而掌握了该词的意思。但是的学生主要是以藏族学生为主,其母语是藏语,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单纯的用态势语教学学生就理解不了,而且往往告诉给学生词典的解释,虽然解释得很清楚,但是学生还是不能真正的理解,在此可以将意思一样的藏语的词语拿来帮助理解,效果会更好。
三、教育教学技能训练要结合藏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训练
国家教委在1992年颁布的《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试行)》中规定,师范类学生的教师口语能力内容上可以分为正音、口语和教学用语三个部分。根据这个规定,结合藏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上:第一阶段针对藏族学生的发音特点,强化学生音准训练,学好普通话的音调。我们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偏远落后的农牧区,因为这些地区基础教育落后,所以许多学生到初中才开始学习汉语,语言的学习环境主要是学校,所以学生普遍存在识字量少、在用汉语说话时语言缺乏连贯性、用汉语说一句话时往往出现语调不准,受母语影响等问题,一方面,教师应当对学生强化个别声母的发音,前鼻韵母的发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声调的发音。尤其是上声和去声的发音,轻声的发音,熟读上声的重要词语和轻声必读音节。反复训练,让学生掌握发音技巧,读准每一个音。上声的变调情况比较复杂,出现的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比较多,在教学上是一个难点,教师应该讲清上声调的变调规律,让学生熟悉变调规律,反复练习,尤其是加强重点词语的训练。轻声声调的变调现象也比较复杂,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作为教师也是要讲清它的变调规律,尤其是轻声调在非上声后的读音学生常把它读成了“34”的调值,教师尤其要强调,从而让学生掌握,特别是掌握必读的轻声音节。尤其是在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时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握声调,声调偏误现象比较明显。存在的问题是阴平和去声的调值基本正确,阳平和上声的调值存在偏误。比如:疾痛、仍然、炎热、谜语、着急等等,这五组词语的第一个音节是阳平音,应该读成“35”的调值,学生往往把它读成近似于“21”的低降调。这里所说的上声调读音的错误和偏误现象主要是指上声调的变调现象。也就是说上声调的变调现象主要有两种:上声在上声前读成“35”的调值,如语法、小鸟、写法等;上升在非上声前(阴平、阳平、去声)读成“21”的调值,如美丽、北京、笔直等。针对上声调的变调的错误读音或者是语音偏误也有两种情况,一是上声调在上声调的“35”的调值往往读成近似于“21”的调值;二是把上声调在非上声调前“21”的调值读成“35”的调值。轻声调的读音也出现错误。轻声是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主要有两种音变:一是轻声在非上声后,读短促的低降调,调值是“31”,比如“他们”、“凳子”、“耳朵”;二是轻声在上声后读为短促的微声调,调值是“34”的调值,比如“我们”、“本事”、“眼睛”等。轻声调的读音是藏族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一是哪些应该读轻声音往往分不清;二是把轻声音在非上声后,应该读低降调的,调值是“31”的几乎读成了“34”的调值。第二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和听辩能力。学生虽然能用汉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但是用汉语表达思想时,常出现辞不达意,语无伦次,甚至用藏语的语序进行汉语表达。其一通过朗读训练,可以使朗读者储存大量的词汇,作品中的恰当的词语、严谨的句式、优美的修辞手法,这些都可以丰富朗读者的知识储备,能够积累语言表达所需要的词汇和材料,而且朗读过程中可以掌握语流语调和朗读的技能技巧,这些都可以提高教师口语的表达能力。藏族学生在进行普通话测试中能读准每一个字、词,但是在读某一个语言片段或是说一句话时,常常出现语调错误的现象,所以每一个字词的读音,只能是说明该字该词的基本的读音,能读准它们的读音,并不能就说明掌握了汉语普通话的基本的语调,汉语的句子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词语的连读才能体现汉语普通话的基本语音特色。因此通过朗读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汉语普通话的基本语调。1.朗读的内容不要难,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由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切合实际的训练内容。2.训练的方式,可以通过教师示范读、播放录音等形式。其二听辩训练。有关言语交际功能的资料表明,在人们日常的言语交际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从这一组数据中我们知道“听”在日常言语交际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在教师口语能力中听辩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听辩训练的内容。一方面字词辩音,可以辩别声调的读音,声母、韵母相同的两个词,声调不同,意义也不同。还可以听辩学生的发音,找出他们的发音特点、语音错误和语音缺陷,帮助纠正。另一方面辩别说话的意图,也就是通过话语表面的含义理解其真正的含义。第三阶段,训练学生学习教学中的常用语体,掌握教学用语和教育用语。教师口语应该贴近小学生,被小学生理解接受,要注意发音规范准确,吐字清晰,词语通俗易懂,语法浅显简单,语速缓慢。教学口语是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工作语言,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配合以目光、手势、表情、动作等体态语的辅助手段。训练并掌握课堂教学环境中使用的导入语、讲授语、过渡语、提问语、应变语、结束语等技能技巧,训练紧紧扣住教学实践,走进小学课堂,找到在实际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现象,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小学教学。教育口语是教师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教育时所运用的语言。训练学生在学校里面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性格、不同特点),不同的场合选取恰当的教育口语,训练的方式有沟通语、启迪语、表扬语、鼓励语、批评语等。
篇8
为探索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促进作用,厘清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要素并建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模型是基本前提。教学能力是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并表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之中。文献分析发现,国外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主要聚焦于“应用模式”“推广策略”“实施途径”等方法建议层面,而且多倾向于依托“校本”或是“跨校”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项目展开研究。当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网上教师学习社群,开展“跨校”教研活动,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已初见端倪。例如,王玉平、陈年兴等人[6]研发了一个基于网络的面对面学习环境———“网络合作学习社群”(CollaborativeCyberCommuni-ty),构建了一个“实践—反思—合作”(Practice,Re-flectionandCollaboration)的网络化培训模式,并选取澳大利亚昆士兰三所高校的8位语言教师参与为期12周的网络化培训。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培训的教师的专业技能有了显著提高,而且自身的教学信念与自我认识有着不同程度的增强。在国内,有关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基本处于引进和了解阶段,缺乏本土化的自主研究意识,即绝大部分的研究文献主要以介绍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情况、实施策略与模式等为主。就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领域内许多新的、有意义的问题而言,系统而深入的探讨还不够。而且,对国外经验的比较、分析、创造性吸收还很不足,缺乏对已有经验模式“移植”的地域文化的深入挖掘,以致研究缺乏一定的深度与广度,研究的可行性也由此受到一定的质疑与批判。另外,在内容上,主要集中在教学能力的分类、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原因、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方式等方面,且这些研究多是经验式或是建议式的描述,总体上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此外,对于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式的研究尚不多见。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基本保障。信息时代需要教师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与技能。这是信息时代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从人的能力发展三要素(技术素养、知识深化、知识创新)和教育系统六要素(政策、课程、教学法、ICT、组织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纵横两个维度构建起一个教师ICT能力标准(ICTCom-petencyStandardsforTeachers,ICT-CST)[7]框架结构。密舒拉(Mishra,P.)和科勒(Koehler,M.J.)从教师教学知识的视角,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TPCK)[8],认为教师不仅需具备学科内容知识(ContentKnowledge)、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Knowledge)和技术知识(TechnologicalKnowledge)三个独立的知识实体,而应考虑两两之间与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相互重叠形成的四类“新”知识,即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PCK)、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Techno-logicalContentKnowledge,TCK)、整合技术的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PedagogicalKnowledge,TP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CK)。这一概念,为指导信息时代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本研究认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涵括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研究能力三大基本能力,其基础来源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原理与教学方法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分为基础、发展、创新三个阶段,教学能力的发展源于教师教学实践问题的解决,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教学发展与创新平台的支持。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模型如下页图所示。
促进教学能力发展的基本机制
篇9
3.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目前,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机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机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从比例上来看,机试成绩取决定性因素。从近几年的学生试卷分析来看,有的学生平时做实验时,表现得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当不错,但是最后因为对上机考试系统不熟悉,提交试卷时没能按要求正常提交,结果教师在改卷时出现种种情况。例如,有个别学生不小心将原始试卷提交上来,结果教师阅卷时看到是空白的学生答卷;或者有的学生即使将答卷做的非常好,但是没能提交到系统上,导致的后果是试卷出现乱码或根本没有试卷信息,最后上机考试成绩只能以零分记。
4.问题得不到及时反馈。目前,对绝大多数高校来说,类似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选修课授课教师往往是授课完以后就离开教室,等到下一次授课时再和学生见面,几乎没有额外的时间和地点专门和学生沟通,更谈不上深入了解学生每次课上遇到的难点和问题。长此循环,等到下次授课时,教师只能是按照教学大纲来授课,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学生在听课的时候由于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地解决,随着课程进度的一步步深入,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自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1.教材的选定应不拘一格。由于我校大一新生在本学年下学期将会选修程序设计等后续课程,所以教基础知识和Office软件的使用方法等,还应逐步引入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概念,为后续的课程打好基础。如果此时没有适时的引入有关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等到下学期学习程序设计的时候,一方面,教师在教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很多基本概念还要从头讲起,另一方面,学生常常会感到没有头绪,无从下手。这是近年来很多教授程序设计的教师经常会遇到的尴尬情况。因此,在选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时,最好不要统一规划指定通用教材,而应该结合该校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材,而且尽可能按不同的专业来选定适合该专业学生提高自身计算机素养的教材。
2.教学方法多样化。
(1)转换角色,学生上讲台。在传统的大学课堂上,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有时即使老师讲的很精彩,但学生仍然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如果能转换角色,教师在教授基本理论时,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适当地安排互动环节,如请部分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走上讲台,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动手演示当堂课上的内容,教学效果可能会事半功倍。在演示过程中,如果学生出错,教师应及时地进行现场引导。此时,教师应及时鼓励学生,千万不要有畏难情绪,往往出错的时候,就是提升自我的关键时刻,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同时,计算机水平也就会慢慢提高。而教师要把握好引导的尺度,尽量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告知答案。往往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自我计算机应用水平的目的。
(2)由学生参与提供教学案例。在传统的案例驱动教学法中,大部分案例都是由教师来编排和确定的。试想如果能由学生参与,按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学生参与制作教学案例;或者作为授课教师来讲,能在讲授课程之前及时归纳总结出学生平时遇到的此类实际问题,并且能将该问题融入到课件的制作中,这样当教师在讲授案例时,学生很可能会有更大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重视实验课。虽然,在教学安排上,大学计算机课程安排有理论课20学时,上机实验课16学时,但是实验课的学时安排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高校应进一步重视实验课,适当增加实验课的学时,同时让学生有一定时间来消化本次实验课的知识点,并自己对该次实验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交实验报告的同时一并附上目前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有待于教师下一次讲解。有时,甚至可以考虑将理论课搬到机房上,一边讲理论,一边做实验。
4.考核方式新探索。经过近几年的考核情况来看,学生仅仅通过学期末的上机成绩很难如实的反映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达不到较理想的测试结果。例如,有的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在平时表现的相当不错,但是由于期末上机考试时,对考试系统提交试卷时操作不当,错过提交时间,结果机试成绩很低,有时甚至不及格。这样,似乎有些不太公平,但是对于机试而言,是全程在线考试,每一位考生几点几分登录,几点几分交卷,系统是实时记录的,一旦考试时间结束,该考生的机试成绩就已经确定了,所以授课教师也没有办法改变结果。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提出以下一些改进措施,仅供参考。
(1)改变考试形式。应逐步改变原有的考试形式,一种方法是可以尝试将总成绩分散到平时实验,具体可以通过教师为每次实验现场打分,最后将几次次实验的平均分当作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成绩,不再设置学期末的机试。
(2)突出动手能力。考试总成绩也可以这样来确定,当学生第一次上机时,教师就布置一个类似于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实验的题目,该题目的设置应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可行性。学生可以先考虑考虑,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有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就可以早点动手做,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也可以展开。等到学期末需要对学生考核时,学生只需要将自己完成的该综合性的设计成果上交,综合性实验的分数就当作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成绩。
5.创造条件反馈问题。为了能让学生听完课以后及时地反馈自己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例如可以利用目前学生经常使用的QQ群和学生及时地在线交流,也可以利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微信功能,及时地查阅学生的问题并在线解决,如果不能在线解决的至少也对学生的问题心中有数,等到下次授课时,将学生遇到的较为集中的问题在课堂上集中统一讲解。此外,如果有些问题需要和学生当面交流的话,教师也尽量地找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可以考虑适当增加授课学时来解决。总之,只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作为授课教师来说,都要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便利。
篇10
教育部在2000年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从2001年起,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跃式发展。
在新形式下,传统的一张嘴、一盒粉笔、一块黑板、一张讲台支撑起来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持续下去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必须与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相结合。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必须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校园网、互联网的优势,使教学更加科学化、趣味化、社会化。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主要缺陷在于重结果而轻过程、重“笔”而轻“口”。为克服这些缺陷,诞生了诸如“英语角”、语音教室等辅助手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收效。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尤其是校园网的普及,为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取得革命性突破提供了有效的硬件条件,有利于英语教学从传统的封闭模式转变为半开放模式或开放模式。
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人具有天生的语言能力,具有用口头和书面表达思想的能力,和把它们联系起来的创造能力。把握并处理好说、写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看,学生的认识活动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感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才能把知识学牢、学好,直至真正掌握。因此,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英语教学模式,应该是“重结果更重视过程”的开放教学模式:在组织形式上将传统课堂和基于网络的虚拟课堂相结合;在学习方式上将课堂学习与远程学习相结合。以学生体验学习方式为主、接受学习方式为辅,鼓励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学习。对教学内容、师生交流、语言环境、评价体系实行全面开放。
一、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扩大教学信息容量,使信息的表现形式交互化、多样化。
实现课堂教学开放的网络条件:
硬件:校园网络、多媒体网络教室(学生每人一机)。
软件:英语多媒体素材资源库及其点播和索引系统。
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经常使用的“情景”引入法由于受条件的局限,在常规课堂中一般只能设计单个场景,不能激发所有学生的兴趣。运用网络技术,可以从素材资源库中索引出与本节课有关的各种“情景”,提供给学生自由点播。如交往型、购物型情景易受女同学的喜欢;体育型情景能吸引体育迷;军事型、旅游型、游戏型、影视片段型情景也都会吸引不同学生,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找到兴趣点。而兴趣一旦与教学目标相联系并被灵活、创意地运用,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教学目标就很容易得到完美的实现。
课堂教学中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为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掌握基本教学内容,往往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每节课的中后期无事可做,这既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也不利于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运用网络教室的功能,可以让学生在完成必要的学习和操练后,随时从资源库中调出检测题进行自我检测,利用相关软件控制,给予检测通过的学生访问资源库中课外阅读、课外活动等素材的权限。
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
1.(3~5分钟)学生复习上一节课内容,然后点播新课引入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2.(5~10分钟)教师讲解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3.(5~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操练。
4.(10~15分钟)教师监督和指导下的学生自行操练;教师打开自我检测系统;对个别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5.(下课前5分钟)未提前通过检测的学生进行统一检测,将检测结果记入数据库。
6.课后,教师对仍未通过检测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
课堂教学的开放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主支配权,有利于因材施教,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师生交流的开放
师生间流畅的交流是教师把握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最有效的手段。通过交流,教师不但可以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信息,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道德品质、治学思想加以影响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通常是作业、试卷的交流多而语言的交流少,仅有的课间和个别辅导等交流形式存在面窄、参与学生少的缺点。运用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多方面、多层次的开放式师生交流。
实现开放式师生交流的网络条件:
教师和学生具有已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校园网具有能够存放教师大容量主页、BBS讨论板、语音聊天室的网络服务器和能接收、发送语音邮件的大容量邮件服务器。
教师可以在校园内服务器上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内容可包括:教学内容(供学生进行复习、预习和自学)、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的诊断和咨询)、课外阅读(提供大量英语报刊、文章、语音和影像)、写作园地(开展征文、讲评等活动)。纠错天地(将学生易错的地方汇编起来)、链接(提供本校其他教师、外校名师、健康有益的英文站点的链接)等并实时更新。同时开设多个不同主题的BBS讨论板(教师自任或委派英语课代表为板生)。
聊天室。
学生在与教师约定的时间内实名或匿名登录教师的主页进行选择浏览、进入BBS或聊天堂与教师或其他同学交流。同时,学生也可以进入其他班级教师主页同教师或高年级学生交流。通过广泛、多层面的师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有所用,并在应用中去发现、创新。
三、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语言环境的开放
英语学习作为一种语言能力的学习,需要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或情境中习得,其目的之一是用语言叙述事情和表达思想,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在一般教学模式中,创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传统做法有成立课外活动小组(不易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英语故事会或读书报告会(能够培养学生一定的听说能力但偏重于模仿和表演)、“英语角”(现有方法中创造语言环境最成功的方法,其优点是内容和对象比较开放、真实感强、能寓学于乐、能力高低皆宜;最大的缺点是:在完全真实的语言环境下,个性腼腆、性格内向的学生无法参与,从而造成了部分表
现欲较强的学生语言驾驭能力越来越强,而另一部分学生则由于自卑而开口越来越少,语言应用能力不能得到提高)等。而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虚拟语言环境作为现实语言环境的补充,将有利于所有学生听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实现开放式虚拟语言环境的网络条件:
硬件:校园网具有供学生使用的服务器、学生家里具有接入互联网的多媒体电脑(支持全双功通话、语音压缩)。
软件:过滤不健康内容的网络卫士软件;屏蔽中文信息的管理软件;网络电话、语音聊天、ICQ信息发送等综合性网络交流软件。
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社会,在这里很容易做到“只闻其声不知其名”。内向、腼腆的学生完全不需要顾忌“面子”,而大胆地同另一些虚拟的对象用不太熟悉、可能出错的英语交流思想和叙述事情(需要屏蔽中文信息的传输)。
随着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其交流的对象可以逐渐跨班级、跨学校、跨区域直至跨国界,与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进行语言交流,还学生广交学友的自。
四、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师生评价体系的开放
现有评价体系缺少交互的开放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大多仅由教师主观决定,学生对代表自己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成绩几乎没有发言权;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也主要来自于学生考试成绩,而对教师在培养学生素质、能力方面的工作未给予足够肯定,学生对教师大多没有评价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建立起完整的评价体系,使之对教学环节的各方面都是开放的。
实现开放式师生评价体系的网络条件:
硬件:完善的校园网络;教师和学生家里都有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
软件:保存学生评价成绩的数据库;统计学生登录校园网的次数、时间、数据流量,并自动转换一定的分数记入学生评价成绩的数据库;评价成绩数据库的检索系统。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影响着学生的自尊、自强、自信等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可以在学期期中给出学生的初始评价成绩,进入数据库并公布在校园网上。学生本人或家长通过登录随时可查询自己的成绩,并对评价结果表达意见和制定后半学期提高评价成绩的措施。对合理的意见办有些网络交流过程是匿名登录的,并能提供登录时的密码资料等信息;或某次测验、考试发挥失常,但在网上可完成同等难度的试题且成绩确有提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即时更改评价成绩,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权。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可以起到促进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模式、更新知识和观念的作用。利用网络技术,可以从多方面对教师的师德修养、教学能力、教学观念进行考核评价。在校园网上建立教师评价页面,利用网上调查的形式广泛了解各方对教师的评价及其变化情况,学生、家长。教师本人(设置权限,只能进入自我评价页面)。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都可根据实际情况反复对教师进行评价,教师可随时通过访问评价结果统计页面即时了解自己的教学得失、以改进教学工作或提出申辩。从而实现了对教师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
更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五、实现开放式英语教学的条件
1.实现网络开放式英语教学,有赖于完善的校园网络和宽带互联网的发展。现阶段由于国家对于学校信息化设备投资的不足,只有很少一部分学校具备这样的硬件条件。相信随着国家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网络教育的条件会很快成熟起来。
2.需要计算机和互联网更广泛地进入家庭。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普及率还很低。即使在较发达地区也不足20%,但随着IT产业300%的年增长率,计算机进入每个家庭将只是时间问题。
3.需要学生从小学开始,接受全面的计算机操作和网络运用能力的教育。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触电”、“触网”的很少,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教育工作会议”上已提出:从2001年开始,用5~10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吹响了教育向信息时代跨跃的进军号角。
篇11
1.2运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
解剖学实验课的目的是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直观的人体各器官的大置、形态及毗邻关系。采用多媒体辅助课件授课与实验操作同步进行,其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方式。在分析人体运动时,必须明确动作的姿势及其变化过程,才能说明关节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幅度,才能探讨骨骼肌工作与运动变化的规律,对关节运动做出正确的评价[2]。多媒体课件能充分利用其直观、生动、形象的图像展现人体的形态结构,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1.3解剖实验课教学方法
分组学习法: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学生学习观察标本、辨认结构、互相讨论,老师巡回辅导,最后根据对巡回辅导所发现的问题进行答疑。巩固学习法:利用实验课的多媒体设备播放同教学内容有关的电教片,加强对解剖学的认识。
1.4充分利用实验室,解决学生对认知的不足
根据学生所需,安排好实验室的利用时间,不同学生做实验的时数不等。技能不强的可以反复操作,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可以重做实验。如在学习骨骼部分时,骨性标志非常多,难以记住,让学生反复观察、触摸,提高了学习效果。
2在解剖学实践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
2.1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在学生进入解剖实验室时要注重心理辅导,消除学生的焦虑,因一些学生一开始对实验室环境较难适应,对解剖学实验课的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因此在解剖学实验课中要融入人文教育.
2.2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
在观看标本或分组观看标本时,学生要通过分工合作做到人人动手,由浅入深,逐步辨认,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和胆大心细的人文素质。
2.3营造健康的人文环境
师生的身心健康是开展人文教育的重要前提。改善实验室环境,加强通风,完善设备,缓解学生的恐惧心理,使学生认识到在标本上学习是解剖学学习的重要一环,为进行人文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3考试方法的改革
3.1实验考核
篇12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师要在课前先根据所要讲授的课程内容对学生提出各种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去理解和分析问题,最后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通过预习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让学生通过交流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学习。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交流进行适当的引导,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积极的回应和补充,对于学生好的见解和想法进行恰当的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突出三生教育理念新的语文教育教学模式
要以学生文本,在教学中不断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培养和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转变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全面地、健康地发展。
二、充分挖掘语文教学资源
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特点就是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很好的人文性。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将人文精神的讲解放到重要位置,潜移默化地将三生教育的理念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部过程。
(一)生命教育
通过对一些语文课程如“热爱生命”“真正英雄”“敬畏生命”等的学习,让学生对生命重新认识,让学生懂得生命的可贵,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感恩,感恩父母给予自己生命,还要充分利用好生命中的每一天、每一分钟,更加努力地学习。
(二)生存教育
通过相关课程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在我们的人生路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灾难,有自然灾害如地震、雪灾、泥石流、台风等,也有人为灾难如恐怖袭击、突发事件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自救的能力,然后还要在自救的同时学习和学会救人的能力。坚持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征服自然,去征服自我,超越自我,战胜困难。
(三)生活教育
当前的中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宠爱,生活衣食无忧,但是心理却非常敏感和脆弱,甚至很多学生找不到幸福的感觉。针对这些情况,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培养宽容之心,博怀,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及时对其进行正确的疏导和引导。并且通过相关课程的教育引导学生多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分享和合作,能够及时表达自己的情感,分享自己的快乐,健康幸福地生活。
三、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获取生命教育的体验,教师要采用多种手段辅助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要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文本的深处,启发学生思考文本背后的生命意识、生存意识和生活意识,通过阅读使师生的感情随着文本波澜起伏。如:在教学《荷塘月色》这课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配乐范读,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闭着眼睛想象,使自己逐步融入朱自清先生创设的那种独自受用无边荷香月色的感受,将自己融入文本中去,创设一种人文交融的氛围,让学生感悟到生命之美,生活之道。
篇13
2.教学理想与教学效果的差异。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每个人的根。大学语文课程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其人格品质,使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确定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学会与人合作,与现实和谐相处,奠定从业基础,并为职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了解基本的文学文化及文明常识,阅读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规范熟练地运用汉语言文字,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升华思想境界,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成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但是由于社会世俗的影响,就业前景的压力,市场经济的需要,使得学生更加注重“实用性”“功利性”的技能型知识的学习,对似乎“没用”的大学语文的学习热情不高,再加之教学时间的紧张和大班授课的限制,尽管老师费尽心思的讲,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师资力量与学生需求的失衡。
其实很多有识之士都强烈地认识到这样一个现实:现在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他们中很多自私、偏激、冷漠,没有是非观念,缺乏道德自律,不善与人合作等等,这些现象警示我们:对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的熏陶,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文修养是学生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可是目前,大学语文课程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课程一般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带,专门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数量有限,上课形式一般是大班,学生人数多,要想很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或者说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是不可能的。
4.学生兴趣和现实要求的需要。
毋庸置疑,任何一门教学都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现实需要什么,社会重视什么也必须是我们今天要重视的问题。这样才会使我们的教学始终有现实性、有针对性,有活力和生命力。因此改变学生不愿接受、效果不理想的教学模式应属必然。
二.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在教学内容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专题式教学的各专题或以主题或内容为线索,或以作家作品为线索,或以文体为线索,或以文史为线索设计,便于比较、拓展、引导、延伸,强化突出教学导向或倾向,同时,也利于教师灵活自由运用教材,借助专题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对某一专题领域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探究。这样的教学模式主题鲜明,难点、重点更加突出。
2.在教学方法上更为灵活和生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专题讲解式、专题讨论式以及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挣脱教材,改变与中学雷同的按部就班式的作家简介、背景说明、作品思想内容以及艺术特征分析等程式化模式,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参与,提高能力。
3.在师生关系处理上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授课时,适时适量,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学生讨论交流时,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点拨、与学生互动,双向交流。
三.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的可行性
1.教学内容的组织。
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通识课。该课程融合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开放性于一体,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职业养成教育的强化,一方面注重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的组织应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突出重点,要让学生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由文学知识、语言修养、美感品质的提升,进一步升华为个人人生的高雅志趣;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等人文素质。因此教学中选取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性格、涵养真挚感情、锻炼坚强意志等方面的内容。针对实际,舍弃枝蔓,对于中小学已经进行过长期训练的内容,如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训练要敢于放弃。大学语文是人文类课程中综合性最强的科目,教学时间有限,如果要各方兼顾,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
2.教学方法运用。
首先更新观念,改变教师一讲到底,全面权威的观念,以点带面。教师以典型作家、典型作品、典型解读示范、引导、调动、启发学生质疑、参与、讨论、写作。其次是设计教学专题,以大学语文教材为依托,按照一定的原则或线索,坚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的观念,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需求,充分发挥教师的学术兴趣与研究专长,以专题系统课文,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人文素质熏陶。第三是课堂教学与讨论交流。一方面教师的专题讲授,要做到新颖合理,系统全面而又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另一方面讨论交流教学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热情,教师可采取提问对答式、课堂讨论式、课堂辩论式等方式,同时注意精心设计讨论主题,引导、点拨学生讨论过程和结果。
3.教学实施步骤。
(1)确立专题。专题的确立是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基础和前提。专题的确立要求教师要比较深入地对教材进行研究、创造,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专题,各个专题要独立成篇,专题内部要有逻辑性和系统性。(2)准备教案。教师要对每个专题深入钻研,围绕相关专题搜集资料,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组织、编排,备好教学内容。此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和认知水平,使教学有的放矢。(3)专题讲授和研讨。可由教师引导讲授专题,然后学生讨论交流;也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针对专题进行资料搜集,在课堂上进行分组交流、讨论,再由教师小结评点。(4)专题小结。教师在学生讨论结束后,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总结,对课堂的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或延伸。
四.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科学合理地专题化设计。
专题式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为教师所熟悉的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学创新思维是一个促进,同时也是对教师的一个考验。此外,专题式教学要求对大量信息、资料等进行搜集、整理、组织、编排,加大了教师课前的工作量。因此,教师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精心准备,科学合理地设计专题。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的问题。
运用专题式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互动,“习惯了‘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课堂教学模式的部分学生,会因此产生‘知难而退’的想法。”对此,笔者深有同感。如果不改变这种固有的上课习惯和观念,这种教学互动也许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另外还有一些以“获取学分”为目的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差,更容易对课程产生消极怠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