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外建筑差异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

篇1

笔者通过对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搜集整理,发现三个规律:第一、在一些有分量的专著中涉及鸡公山,界定鸡公山的性质,涉及“鸡公山德产处理”问题,另外在一些传教士的回忆录中间有论述;第二、将四大避暑地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从宏观角度探寻避暑地的开辟、发展、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问题;第三、从各种不同侧面来探索鸡公山的情况,比如说文化、经济、旅游、建筑、生物学、外交等角度研究鸡公山。具体表现如下:

一、总体性研究

在总体性研究中,如费成康主编的《中国租界史》,该书是国内较早一本对“避暑地”进行定义的学术专著,详细论述了“避暑地”与“租界”在风貌、开辟、法律制度、行政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在其他关于租界史研究的几本专著中都多少涉及了一点关于鸡公山的内容。日本学者川岛真在《近代中国外交的形成》一书相关章节中提到了“鸡公山案”,作者的侧重点是在分析“一战”结束后在德国避暑房屋分配过程中交涉署的作用,以及中央与地方、地方交涉员与中央的微妙关系;此外,鸡公山的开发与西方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时生活在鸡公山的美国路德宗传教士回国后保存了关于鸡公山的部分档案,另有一部分传教士在回忆录中也有关于鸡公山的相关记载。研究美国文化的齐小新的《口述历史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美国传教士》,书中专门一章论及鸡公山,通过在鸡公山生活过的传教士的亲口叙述,使我们对鸡公山的那段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综合比较研究

此方面多将鸡公山和其他三个避暑地结合起来研究。浙江大学李南的博士论文《中国近代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建筑活动研究》一文从建筑学的角度,详细论述了鸡公山等四大避暑地的开辟过程以及不同时期的建筑活动;苏州大学吕晓玲的博士论文《近代中国避暑度假研究(1895一1937年)》该文侧重在旅游史和社会史方面,全面勾勒了近代避暑度假的概貌,论述了四大避暑胜地的概况,分析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效应,进一步论述了四大避暑胜地的收回过程;最值得一提的是张慧真的硕士学位论文《近代中国避暑地的形成与发展》一文,是目前国内少有的以“避暑地”为研究对象的专题论文,主要从中外关系、社会史、旅游史的角度考察了近代中国避暑地的历史,相关章节论述到了鸡公山的开辟、收回交涉过程,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其在台湾地区,其所运用的资料多为中研院近史所所藏的外交档案,然而,近代地方交涉的部分档案多保存在大陆地区,像湖北档案管里面保存了许多关于鸡公山、湖北交涉署的档案资料。由于她无法取得,所以缺乏档案资料的相互印证,得出论点难免有点偏颇。以上论文均把四大避暑胜地结合起来研究,在论述避暑地的形成过程中对鸡公山租地交涉都多少涉及,且所引资料基本相似,除了张慧真在行文所引资料中运用了部分外交档案,其他均未涉及。此外还有几篇硕士学位论文,例如,浙江大学自然地理学院李灿的《四大避暑圣地比较研究》等等,在此不在一一列举。除了学位论文之外,还有一些期刊论文,介绍四大避暑地,这方面的论文也有许多。

三、专题性研究

鸡公山的专题性研究,起步于1985年,相关的专著有《鸡公山志》、《鸡公山》、《到鸡公山看老别墅》、《鸡公山史海拾贝》等一系列著作,但目前我们通常把它们列入资料范围。

篇2

文化是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称,是在一个社会漫长的形成演变中产生和发展的产物;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因此要真正学会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体现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此语言的精髓。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渗透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国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因此,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方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

下面先来看一个对白:一个外国人称赞一个中国人Your wife is beautiful , 中国人用where ? where ? ( 哪里? 哪里?) 来回答,于是外国人说:From head to toe (从头到脚都美) ,中国人又谦虚地说:Not to be seen ,not to be seen (不见得,不见得) 。这样的对话显然是由于说话方对中西方社会习俗差异的不了解而引起的。在美国,称赞对方或对方的家人是很重要的一种社交习惯,被人们称赞时,要表示乐于接受并愉快地感谢,不要急于否认或自贬,也不应表现得扭捏不安。而在中国,听到别人的赞美总要谦虚一下,因为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因此如果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异,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就会产生误解和歧义,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以致闹出了笑话。

就文化差异的内容来说,涉及面非常广,从中西方的文学、音乐、美术、雕塑、建筑风格和人们的衣、食、住、交友、娱乐、节日等风土人情到日常见面问候、称赞、致谢、道歉等生活习惯,还有中西方各自独特的委婉语、禁忌语乃至体态语言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时对待同一个词汇、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英美人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差异。通常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如ambition(野心)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我们常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美国人却常取褒义表示“有雄心壮志”;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以谦逊为美德,中国人在待人接物,举止言行总考虑温文尔雅,通常会用“You are overpraising me.”(过奖)来应酬,这往往会让说话者感到你在怀疑他的判断力;抑或是用“Where? Where?”来回答,弄得外国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对隐私的界定差异: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Where are you going?)和“你在干什么?”(What are you doing?)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称谓上的差异;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同样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张医生”、“王护士”称为Doctor Zhang,Nurse Wang。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如 :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在美国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于别人所送的礼物,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欣然道谢。 ( Thank you , I really appreciate it) 。在讲英语的国家,谈天气是很保险的搭话方式,如:——Lovely weather, isn’t it? 又如:中国人也喜欢用“去哪啊?”打招呼,如果和你的外国朋友说“Where are you going?”大部分人会不太高兴,有甚者会说“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还有禁忌话题: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最明显的禁忌话题要数“How old are you?”。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能觉得很正常,可是对于说英语的国家人来讲他们更注重“个人隐私”,因此多半情况下,他们会告诉你“It’s a secret.”

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确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进一步说,在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时,学生好比是整个建筑,文化是建筑风格,语言是建筑实体,而老师就是建筑设计师。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自如得体地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因素,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赋予语言以情感色彩,使学生带着趣味情感学习,这样学生对所学语言材料的印象就会深刻而牢固,理解也会透彻而容易,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笔者认为:可以在课堂上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例如red 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红色象征着激情。但在英语中的红色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 (引人生气的事) 。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感谢、谦虚、赞扬、表示关心 、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

在课堂上,同学们可以交流与角色表演,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课外活动的形式更是多样化,可以让学生欣赏或学唱英文歌曲。诵读英文诗歌,排练英文短剧。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戌林海. 翻译与文化背景知识. 外语教学与研究.

[2]张蓉.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渗透.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3]罗明燕.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策略.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4]张红玲. 跨文化外语教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篇3

1.1 基坑深度越来越大

为提高有限的建筑地块的利用率,很多建筑都朝着地下空间发展,地下3~4层已属常见[1],6~7层的地下室也不断出现,基坑深度多大于10m,有些建筑的深基坑深度甚至已经超过地面建筑高度。

1.2 地质条件较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建筑物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根据城市规划需要进行相应的建设,因此,很多深基坑工程只能建设在地质条件较差的位置,极大地增加了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难度。

1.3 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周围环境复杂

在很多情况下,建筑企业在基坑周边已经建成或者正在建设其它工程,而在这种情况下,再次进行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的建设,不仅导致深基坑支护结构自身安全可能难以保证,同时还可能对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产生影响。

2. 深基坑支护结构优化方案设计

2.1 深基坑支护结构优化方案的选择

表1 常见深基坑支护结构形式特点

[结构形式\&适用条件和特点\&土钉墙\&施工快速、成本低,但是一般应用在基坑深度小于15m的深基坑

支护工程中,而且在软土基坑中不能应用。\&水泥土墙\&利用搅拌桩和旋喷组合形式施工,

适用于深度小于6m的基坑支护工程。\&排桩\&适用于规模小以及排桩桩顶要求较低的基坑。\&双排桩\&刚度较大,尤其适用于地下存在障碍物无法施工的情况。\&地下连续墙\&整体性较强,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基坑支护工程。\&]

在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支护方案的优化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地层土壤特性差异以及地下水等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对此,需要综合考虑施工地点的实际地质条件来选择最优的支护方案,表1给出了常用支护结构形式的适用条件和特点。

2.2 支护结构方案的优化

深基坑支护结构工程的设计方案主要包括成本、工期、环境、可靠性、复杂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的部分因素属于模糊因素,可以通过多目标决策模糊集理论进行评价,从而获取最佳的基坑支护结构方案。

根据指标总权重,对实际工程中各支护方案对优的隶属度的大小分别进行计算,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最后选择对优隶属度值最大的支护方案作为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方案。

3. 结语

论文分析了基于多目标决策的模糊层次分析方案进行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通过实践的应用,证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实现深基坑支护结构方案的优选和设计,对保证工程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周传波. 武汉地铁站深基坑支护结构参数优化系统研究[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2(06): 1267-1275.

[2] 李军权.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优化设计[J]. 中外建筑, 2016(02):112-113.

篇4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控制、跟踪、分析和考核等管理活动,以达到强化经营管理,完善成本管理制度,提高成本核算水平,降低工程成本,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目的 。由此可见,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积蓄财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1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就是在完成一个工程项目过程中。对所发生的成本费用支出,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考核、分析等进行科学管理的工作,它是以降低成本为宗旨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进行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1.1.1全员性

建筑业成本控制与管理在空间上覆盖施工企业的管理部门及施工项目的各项管理岗位,施工项目成本交给施工项目部管理,企业仍负有对施工项目部的制造成本管理组织、指导、监督的责任。同时企业还需要对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地监督和完善,利用技术、信息、资源来促使项目施工成本降低。同时,全员性还有另一层含义,工程项目施工的每一项活动都会涉及施工成本,每一个管理岗位的工作都与成本管理相关联,负有成本责任。也就是说,成本是业务管理的经济结果。按会计方式进行的归集。是全员工作的结果,而不是会计部门的专属工作。

1.1.2过程性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对象是每一个直接耗费及其关联过程。其控制内容包含成本计划、成本计划的执行、成本监督、成本核算和成本考核。由于成本管理每项活动都要纳入目标管理,遵循PDCA循环,这决定了成本管理的过程性。

1.1.3实时性

没有反馈就没有管理。由于在实际工程中会有许多修改和变化,造成项目成本控制模型发生变化,所以要求成本管理要能够实时地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作出反馈。而反馈必须基于成本信息的实时收集,同时必须实时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调整后作出响应。因此实时性是成本管理的最重要的特性。

1.1.4一次性

工程项目属于单件式、一次性投入的特殊产品,由于每一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条件都不一样,各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和成本形成都将千差万别,很难用统一的模式来评价和预测工程成本,必须。一事一议”。

1.1.5劳动密集性

施工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人员构成较复杂。带领这样一班人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整个工程建设已属不易,还要确保合理的工程利润,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2 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

建筑工程企业为了争夺市场和生存空间,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培育长期竞争优势,而成本控制正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新工具。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是指建筑工程项目从设计到完成期间所需用全部费用之和,包括基础投资、前期各种费用、项目建设中的贷款利息、管理费及其它各种费用等,具体内容如下:

2.1成本预测与决策。

施工项目成本预测是其成本控制的首要环节,是事前控制的环节之一。本预测的目的是预见成本的发展趋势,为成本管理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提供依据。施工项目成本决策是根据成本预测情况,经过认真分析做出决定,确定成本管理目标。成本决策是先提出几个成本目标方案,然后再从中选择理想的成本目标做出决定。

2.2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编制。

成本计划是实现成本目标的具体安排,是成本管理工作的行动纲领,是根据成本预测、决策结果,并考虑企业经营需要和经营水平编制的。成本控制必须以成本计划作标准。

2.3成本计划实施。

施工阶段,依据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等,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控制;即是根据成本计划所作的具体安排,对实施项目的各项费用实施有效控制,不断收集实施信息,并与计划比较,发现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从而实现成本目标。

2.4各项费用的成本控制。

对竣工验收过程发生的费用和保修费用进行控制。以施工项目的职能部门、施工队和生产班组作为成本控制的对象,成本控制的具体内容是日常发生的各种费用和损失,这些费用和损失,都发生在各个部门、施工队和生产班组。

3 加强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

3.1强化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管理应从设计开始,因为设计是工程项目付诸实施的龙头,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设计阶段对投资的影响程度达70%--90%。设计阶段工作水平的标低,设计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到施工阶段投资的多少,而且也影响到项目建成投产以后经济效益的高低。施工项目成本计划是由项目经理组织施工管理人员制定出的计划,它即是对项目施工成本的预测,同时也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目标。工程签约后,公司和项目部同时开展编制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另外编制工程施工任务单和所需机械台班,然后根据上述数据进行对比、校正,再结合现行、当地人工、材料、机械的市场价,测算出工程总实际成本。在制定第一次成本计划时,项目管理人员依据初步拟定的施工方案按分部分项落实成本,项目人员根据项目成本的总汇,将工程施工措施性消耗成本分离,把工程施工措施性消耗作为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组织项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改良,把施工措施性消耗降到最低水平,在落实了项目成本计划后项目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目标进行层层分解。

3.2 抓好项目管理层建设。

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项目部各部室的环节,不仅仅是项目经理一个人的事,而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项目经理集人、财、物、权于一身,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目管理的成败。因此要把选准项目经理、建好项目管理层作为强工程项目管理的“龙头”来建设。同时,注重对员工的教育和宣传,使企业上下真正转变观念,立集约经营、精耕细作和挖潜增效的理念,营造企业整体重视,目部全员参与,施工生产全过程控制成本上升的良好氛围。根据建立成本管理体系的目的和要求,结合成本管理自身的特点,建立成本管理体系。首先,公司层次的组织机构。公司层次的组织机构主要是建立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组织体系的运行,行使管理职能、监督职能。负责确定项目施工责任成本,对成本管理过程进行监督,负责奖罚兑现的审计工作。其次,项目层次的管理机构。项目层次实际上是通常所讲的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层,一般有项目经理部经理、项目总工程师、项目经济师等组成。再次,岗位层次的组织机构。岗位层次的组织机构即项目经理部岗位的设置。由项目经理部根据公司人事部门的工程施工管理办法及工程项目的规模、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项目经理部岗位人员负责完成各岗位的业务工作和落实制度规定的本岗位的成本管理职责和成本降低措施,是成本管理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

3.3加强项目实施中成本控制。

项目经理部要对项目成本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就要依据完善的成本控制计划对分部分项工程作为项目成本的控制对象。首先,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生产管理人员依据成本控制计划下达施工任务单、各限额领料单。加强项目材料管理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一般工程项目,材料成本占工程造价的60%左右,控制工程成本,材料成本尤其重要,如果忽视材料管理,项目成本管理就无从谈起,材料管理必须是全方位、全过程管理。首先,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管理。要做好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的验收,以及实耗人工、实耗材料的数量核对,以保证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绝对准确,为成本控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要对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结算资料与施工预算进行核对,计算分部分项工程的成本差异,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要定期检查各责任部门和责任者的成本控制情况,检查成本控制责、权、利的落实情况。其次,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注重质量成本的控制,质童成本包括控制成本与故障成本,控制成本的产生是为了降低内部故障成本,而预防成本与内部故障成本星现负相关的关系,在成本总数一定的情况下,管理者的目标是尽盘以预防成本换取故障成本,这样虽然成本相同,但企业的综合效益相对是较好的。最后,在现场成本控制中,安全操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安全预防成本的投人虽然并不影响成本控制计划,但它预防了一定的风险费用。

4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建筑市场得到了不断的扩大,不同建筑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已经成为每个建筑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尤其是自实行企业自主报价制度以来,项目成本和工程质量一样也成为一个建筑企业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因而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和管理,是建筑企业抢占建筑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基础。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不但能有效节约建筑材料,也能有效节约建筑时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能源,因而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必然选择。

结束语

总之,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不仅可以改善经营管理,合理补偿施工耗费,保证企业再生产的进行,而且可以提高效益,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控制好施工进度,努力寻找降低工程项目成本的方法和途径,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曹芹.党玲.朱家瑜工程建筑中的成本控制问题初探[期刊论文]-大众科技 2011(1)

[2]张泽国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措施分析探讨[期刊论文]-中外建筑 2010(4)

篇5

一、总述

纵观历史,中外古代建筑普遍存在有明显的差异,不论是形体风格还是和谐审美上都表现出了各自独特的魅力。从目前的视野往前回顾,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建筑皆倾向于地面式的横向发展,表现为重重院落相套形成的巨大建筑群,给人一种宽广无限的感觉。而西方古建筑却都倾向于高度式的竖向发展,表现为体量叠加垂直向上的雄伟单体,给人一种挺拔向上的感觉。面对如此迥异的中西方古建筑形制表现,让我们对于建筑历史文化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概括来讲,历来一个社会或者说一个时期的思想文化都与当时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密不可分,不论是饮食、医疗、服饰、教育还是我们本论文讲的建筑都为统治者们服务。中国古代帝王所居为皇宫,皇宫形制为院落式组合结构,各地民居也是“家国同构”,所建的住宅形制按故宫比例缩小;而在古西方,统治人民思想的是主流基督教文化,统治者非帝王而是教皇,故我们可以从高耸云天的教堂建筑窥见各式各类向上挺拔的西方其他建筑。

二、细述

中国向心式与西方外向式

中国古代建筑以群体组合为优势,其别擅长运用院落组合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和精神目标,其建筑灵魂是庭院式中国古建群体布局。中国庭院建筑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它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生活环境。受正统儒家观念的影响,中国人习于培养不骄不躁的谦虚品质,体现在建筑上,也可以深深的表现出来,不张扬、向心性的庭院或许还有接地气的平铺布局,表现出中国人的内敛性格。可以说,庭院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低位,也就是俗语所说“无庭不成居”。

与中国古建不同,西方古代建筑是呈现开放向高空发展的单体空间格局,采用体量向上和垂直叠加的创作手法,由巨大而富有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的整体布局。由于基督教义中倡导人人平等与西方传统观念中家庭观念的淡薄,所以西方建筑住宅其形制与中国传统庭院式建筑大大不同,没有围墙的实物压迫,没有家长等级的精神威慑,子孙非长辈的附庸,故其形制相比于中国平面布局也较平淡,只是更多的向天空中发展,形成傲然屹立与自然对立的鲜明特征。这与中国古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围合特性截然不同,不仅体现出西方人外向开朗的性格,也通常给居住其中的人一种明亮、通敞的感觉。

中国礼乐文化与西方酒神文化

(1)礼乐文化

中国《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中就点明了中国古建筑城市规划中的整体规划定制,即,表现出礼乐文化中上下尊卑的伦理秩序、讲人治、讲究皇权至上、尊卑等级、人伦道德、主从关系、层次分明的社会秩序等字眼背后的独特文化意义。

北京故宫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代表性建筑之一,在利用建筑群来烘托皇帝崇高与神圣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其主要是在1.6km的轴线上,利用长的、横的、方的不同形状的院落,与不同体型的建筑物相配合,构成连续的、对称的不同气氛的封闭空间。如图1及图2,自午门至神武门南北轴线严谨对称,层次脉络分明,体现封建统治阶级威慑森严的意图,强调了礼制文化的深刻含义。

图1 图2

老北京四合院,其形制如同皇宫,有“家国同构”的意味,也是以其院落组合形式体现封建礼制文化的代表。主要表现为以各个庭院为中心,进行大小、深浅的空间组合变化以形成整个建筑平面。通常一个老北京四合院是三进院落,而当一个院不够就在后面增加一个,要是大家族聚在一起,就主轴线上再旁边分出支轴线,以成为多组院落的并列组合。例如明清时浙江东阳县卢宅即有15公顷占地面积。如图3为正统老北京四合院建筑形制。

图3

整个四合院以垂花门为节点,由北至南,倒座房为仆役住房、贮藏等,北房为全院中心是家长所居处(据说未出嫁的女子也在此与父母同住),耳房也做储藏所用,东西厢房分为儿子所住,东厢为长子,西厢为次子,倒座属外院,通常为男仆等居住,为便于守门护院只用。整个四合院中轴对称,等级分明,秩序井然,宛如京城规制的缩影。

不管是皇宫还是民居,其建筑格局都是适应着国家政治、社会关系的秩序,都反应出中国古典建筑的等级观念、等级差别,是中国历史上君权胜神权的社会制度造成的独特产物,由此,更深刻的显现出其区别于西方国家文化的独特礼制文化。

(2)酒神文化

如果要谈论西方的酒神文化就要追溯到古希腊文明时代,古希腊文明时代有两大精神文化,一个是阿波罗为形象的日神文化,一个是狄奥尼索斯为代表的酒神文化。这两大精神文化被认为是互补构成为西方文化,是从同一现实分裂出来的两种对立的宗教精神,前者被认为是精神的沉醉,后者则是梦的沉醉。而著名哲学大师尼采认为,在艺术创作中,酒神精神是本质创作的基本动力,而日神只不过是为酒神提供具体象形。早在公元前7世纪,希腊就有了“大酒神节”,每年三月为表示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敬意,都要在雅典举行这项活动。在此活动中,人们打破一切禁忌,狂饮烂醉,追求一种解除个体化束缚、获得与世界本体的融合欢乐。作为艺术创作之一的建筑创作,其文化意义深深地反映出酒神文化的精神特质。

图4图5

图4为西方园林具象之绿化,不规则的几何图案,随意混乱排列,有序井然形成。图5我西方园林具象之水体,其气韵恢宏、灵动感较强,表现为奔放、热烈之势。这两幅图皆是重在表现所筑物在所处大环境中的奢华绮丽、夺目外露之感。

3、“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

中国古建筑构建最重要的理念之一便是“天人合一”的建构思想,在民间主要表现为风水思想的合理运用。下面将以民居中,“门”的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受风水学影响,老北京四合院的外门一般不开在中轴线上,而开在八卦方位的“巽”位上,即东南角的位置。据风水,巽为风,门开在此有助于藏风聚气,按老百姓的说法即可以开门讨平安、顺顺利利,即风水里的“坎宅巽位”。而对于门的设置,也就是说人们在进入大门后走入主人正房的行走路线的设置。通常进大门为一小天井,正对门楼设一影壁(按现在通俗的说法就是大门开进设一遮挡视线的墙以保证主人隐私不让一览无余),穿过隔墙上的门洞,才到轴线上的第一进院落。中国院门之所以如此设置是由于北方风水学的影响,此学说认为鬼(即煞气)走路不会拐弯,所以住宅进门通常为“之”字形路线。不管是怎样的趋吉避凶、祁穰求福,都是表现“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机人文观。

而西方却完全不是如此,西方基督教中的自由观念深入人心,教父通常都会教导教徒们勇于突破自我向上发展,表现在建筑上就形成了不同于我国倾向于地面形制变化的高体量形制。典型的我们可以看他们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以德国的乌尔姆市教堂为例,它高达161米,建筑形制表现为强烈的向上动势。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绝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是城市的文化标志(表明在最黑暗的中世纪获得一点有限的自由)。巨大的空间尺度形成与不近人情的高耸入云建筑高度,都反映除了西方古建中非人性化,人与自然机械相处的环境生存观。

三、结论

在不断发展的现代化今天,建筑业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惊人变化,由此,作为业界有识之士务必做到“以史为鉴,方可知得失”。继承建筑传统,需从深层文化思想内涵入手,合理分析其表象诠释,再结合中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最终将能够得出今后设计的指导内涵。

四、参考文献

1、黄浩.浅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2011

2、黄国红.中西方城市空间特色比较.新建筑,1997

3、朱小雷.形式实验的追问――从中西文化比较视角看当代关注形式的建筑文化现象. 华中建筑,2000

4、俘裕哲.从东西方人聚环境理论的演进中谈建筑师创作思维的变化.建筑学报,1995

篇6

语言和文化是相伴而生的两个相关联的事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近些年来,人们在外语教学中越来越多地意识到语言的文化内涵,及其对语言知识教学的影响。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有其深厚的文化背景,深受其根植的文化影响。因而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教学,而且应包括其文化知识教学。

不少外语教育家认为,是否把跨文化交流纳入外语教学的内容是区别传统外语教学和现代外语教学的主要标志。美国外语教育协会在其提出的外语能力要求中已经把文化归入交流能力的重要内容。交流能力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语言运用能力(听、说、读、写)加上文化素养(社会文化能力)。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即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相互进行交流时,应具有的文化素养,而不至于受文化的影响而出现语言失误或造成误解,使交流难以成功进行。围绕在外语教学与文化素质培养的问题上主要有三种观点:文化教学从属于语言教学,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同时进行,文化教学融入语言教学。尽管这三种观点强调的重点各有侧重,中心各不相同,但有一点却是共通的:就是在外语教学中一定要有文化内涵。我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2000)中规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除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应把英语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的环境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跨文化交际列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英语教学才能达到完整、纯正,才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逐步了解: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作用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应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文化。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在增强语感的同时,适应英美国家的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使交流和沟通不至于受到影响,以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

那么,如何将跨文化教育引入到英语教学中呢?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因此,教师教学中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一)与词语有关的文化。如我国文学巨著《红楼梦》,“TheStoryoftheStone”的译法比“TheDreamoftheRedChamber”的译法就高明的多。因为“红楼梦”这个意思在英美和欧洲读者头脑中引起的联想,与在中国读者引起的联想完全不一样。在英美和欧洲读者群中“红楼梦”的意思是“一个人睡在一间红颜色的房间里”,这一本书也颇能引起他们优美神秘的联想。再如:Heisaverywhiteperson.这里white的意思是正直的、直率的意思。(二)与篇章有关的文化。当读到一些关于建筑或住房一类的文章时,我们要向学生讲清floor一词的含义及英美两国表达方式的异同,常要涉及到“13”这个数字,因某些宗教原因,英美等国认为13不吉利,因此在一些建筑和宾馆内不设13层,也没有13号房间,12之后就是14。这样,我们的学生就可对英美文化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了解。(三)与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例如最简单的几句问语在我们中国人见面寒暄时显得十分自然亲切,而在英美国家的环境中,这一类问题诸如:“Wheredoyoucomefrom?What’syourname?Howoldareyou?”会把对方弄得很尴尬,他们觉得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在这样一些国家,这样一些问题一般只在医院、旅馆、移民局、警察局等地方才会用,但也很少用这种形式问。在需要问及姓名、年龄等问题的场合,一般也只是说“Yourname,please?”或“Maylknowyourname?”,因而,只有了解了对方的交际文化,我们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又不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那么,实现上述目的有那些具体的方法呢?

文化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从而能使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会到新的文化环境中去。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以下两种方法效果很好。

篇7

一、什么是艺术接受

艺术接受即指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二、景观建筑学“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

作为现代科学理论的一部分,景观建筑首先在视觉上给予人们冲击力,在满足人类的视觉享受之后,再言其他。对于其使用者、观赏者,即指服务的对象,要充分考虑其在观看并使用此景观建筑时代感受。这样的感受不仅仅是视觉感受,在很大程度上使用的便捷性更决定了此项设计的成败。因此,与建筑学相同的是,景观建筑也应当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三、艺术接受心理理论特性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一)特性

1.考虑环境中人的行为特征

设计心理学的观点是要了解人的行为习性,考虑人和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的行为特点及规律,对城市环境的营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小路和游步道时会充分考虑人的行走习惯,避免绿地中那些人为踩踏出来的道路等等,逐步对症下药,减少环境设计上的主观性和盲目性。

2.强调可参与性

环境创造是为了人的活动。设计心理学认为创造出来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使用环境,环境设计师经过自己的体验,在创作意向中为公众注入许多实用的环境要素,但这只是诱发环境参与的先导,重要的是为使用过程中群众再创造留有较大的余地,而如果在创作过程中能发挥使用者和群体的创作智慧,将会使环境设计更具有弹性和艺术魅力。

3.重视地方性的原则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环境特征,地方性原则的提出是肯定环境文化多元化的结果。它从不同气候、地理特征等因素解释环境差异的合理性。这些先天性差异原本是各个民族和地域的人们,在历经漫长的适应性发展后,所形成的自然选择,也是当今不同区域形成自己特色的主要条件和历史积淀。评价一个具体的环境设计成功与否,一定要使之与所在环境的总体风貌特色相联系,因为一个城市或地区注定要以环境个性的存在作为资源和文化价值的依据。  (二)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1.基于使用者对于空间的接受心理进行设计

对于人来说,穿着鞋进入的空间是“外部”,脱了鞋进入的空间是“内部”,这一点可以说是生活习惯而学到了的。穿鞋到外面去时,有一种紧张感,脱了鞋就会有一种好不容易的到解放、舒心地回到家里的感觉。

人们总是特别相信自己的眼睛,通过视知觉感受到的事物最容易影响人类的心理活动,但是通过对其功能需求的满足,对设计实际的感受,其实是能够更深地影响接受者的判断和好恶。“内部”和“外部”看似是通过视觉来分辨, 但实际还是根据其功能分区界定的。

2.基于使用者的尺度感官进行设计

宽与高之比(D/H)

当D/H

当D/H=1时,会产生空间匀称之感,显然是空间性质的一个转折点;

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超过2时则产生宽阔的感觉。

3.基于格式塔心理学进行设计

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它强调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合,强调图与底的关系。

园林景观设计平面图中,通常视图形为造景的要素,如建筑,水体等.在这里,我们将它变成背景.景观设计中各元素在平面图中外轮廓线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功能,景观序列等因素,还应该基于图底两者对立统一的背景转换关系-图底倒置关系。它们并不是简单的反应与被反应/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协调,共同创造美好景观的关系,体现一种整体性。在一幅黑白的平面构成中,当你欣赏黑色的部分时,它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可当你去掉黑色的部分,流下的白色部分依然是一幅美观的图案。

四、结语

在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的设计正在走向一个更新的未来。随着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我们对自身生存环境日益迫切的需求而产生的环境设计,是以各种自然、人工环境加以组织、改造、利用,使之更加符合人类的行为和心理需求并具有更高审美价值的一门新学科。其本质是创造,是人的生命力的体现,设计师用挖掘人类最本能的生命力与原动力的开发相结合作为设计的创作来源,以构成各种形式的符号系统为媒介进行思想交流,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人、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魏志芬,王玉洁.浅谈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因素[J].中国园林,2000(8).

[2][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高庆年.造型艺术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

篇8

1 公园概况

广州珠江公园座落在天河区珠江新城,于2000年9月28日对外开放。珠江公园占地面积28公顷,是以绿化造景为主的生态公园,环境优美,格调幽雅。园内六个景区各具特色:风景林区位于公园最高的山地以成片的混交林种植为主,运用各种配植手法及不同的树种,体现不同的季相和花期,形成一个植物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的景区。山上有高耸云霄的英雄树,翠绿茂盛的南洋杉,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景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幅完美的景象。山上的“抱珠楼”,是全园的最高点,登楼眺望,公园美景尽收眼底。山南“积石飞泉”景点以自然的山石砌筑而成,瀑布飞溅而下,溪涧蜿蜒其间,溪涧源头“奔雷”声势浩大,雄伟壮观。山北鲜花丛丛,争鲜斗艳。位于公园中部的“快绿湖”宛如仙境中的一颗明珠。沿湖区设置的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品绿茶室”、“椰风水榭”使岸边的景色更加优美自然。湖面上的曲桥象“初月出云”,而小桥上的三道“波光柱”则象“长虹饮涧”,在阳光的照耀下幻出万紫千红的彩霞,在落羽松、串钱柳和棕榈林的衬托下交辉相映,引人驻足。

2 珠江公园主要植物种类

珠江公园的植物种类极其丰富,约有1050种植物,是广州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公园之一。主要植物种类见表1。

3 珠江公园植物配置的艺术美

3.1 多样统一性原则

植物配置讲究多样统一性原则,即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珠江公园以不同专类园的所运用树种不同。以棕榈园为例,以霸王棕、狐尾椰子、假槟榔为基调树种,大量的重复运用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另外配置了许多其他热带风情的植物如酒瓶椰子、蒲葵、棕竹、散尾葵、苏铁等,林下又种植不同的植物景观,如狐尾椰子下种植龙船花和朱蕉,抑或配置肾蕨和美人蕉,假槟榔下种植朱蕉、皱叶冷水花和鸢尾。不同的林下景观充分表现了植物的多样性。

3.2 协调和对比原则

珠江公园的植物配置讲究植物之间相互的联系与配合。如快绿湖景区,岸边种植有水杉、落羽松,水边种植有水葱、芦苇、香蒲、龟背竹,整个景区给人一种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

珠江公园的植物配置除了讲究协调外,同样善于利用差异和变化来产生对比的效果。如百花园中就利用色彩艳丽的一串红组成植物色块,利用花叶扶桑做绿篱,给人一种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

篇9

Key words: Core area of Waterfront; Space form; Space elements.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首先将滨水核心区的空间形态进行分解、归纳出影响其空间形态的六种最主要的因素,逐一分析其影响方式和所起到的作用,然后又分析了几种最能影响空间形态的客观因素的作用原因及效果,试图将复杂的空间形态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并以新加坡Marina bay和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滨水区为例将组成要素进行类比,对比了两种类型的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并剖析了客观因素在滨水区空间形态形成过程中做起到的作用。

滨水区(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系指“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亦即城镇邻近水体的部分。”滨水区按其毗邻水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滨河区、滨江区、滨湖区和滨海区。

城市核心区是指城市结构的核心地区和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公共建筑和第三产业的集中地,为城市和城市所在区域集中提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活动设施和服务空间,并在空间上有别于城市其它地区,可以代表城市的形象。

城市滨水核心区就是以上两种概念的复合体,城市滨水核心区不但包含了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且蕴含着城市的物质空间和人文景观,且与其他城市核心区不同,为大众提供了行为的释放空间与可选择余地,可缓释形态结构过度复合造成的冲突,并可作为城市特色的一种主题元素,为趋同的城市风貌提供个性化发展的基础。

由于滨水核心区的独特性以及近年来人们对滨水区发展的重视,本文从空间形态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未来的滨水核心区的设计开辟一个新的视角。

二.物质要素及要素组合结构

根据形态学的研究方法,空间形态是研究形式的构成逻辑,把复杂的整体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要素,是研究从局部到整体的分析过程。因此,本文在进行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的研究时,采用了要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要素分析以物质空间的基本元素及其类型特征的呈现为目标。通过阅读、分析滨水核心区的空间形态,提炼滨水核心区的片段得出本文所指的几大空间要素。

滨水核心区空间要素

临水要素 交通要素 生态要素 活动要素

水域 堤岸 街道 绿化景观 建筑 公共空间

本文将影响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的要素分为以下四大项六小项:

2.1空间要素的组合结构

2.1.1紧凑型

临水要素与城市主要活动要素紧密结合,以城市活动要素作为空间形态的核心,自然要素被最大程度的简化。紧凑型以最集约的用地和空间,达到最大限度的产业聚集,是利用水面的开放性赢得经济效益的区域。以这种方式出现的滨水区是因为水于城市中心地价高昂,用地紧张,使得其不得不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创造出最大的经济价值。例如巴尔的摩内港滨水区,是巴尔的摩著名的景区之一,以前是码头,翻新后成为一处集观光、娱乐和购物区于一体的游览区,内港综合了商业和多种娱乐设施,水边高楼林立,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市公共空间。

2.1.2职能型

要素之间的结合相对紧密,各要素得以充分展现。职能型的特点是以滨水区的公共职能为主导因素,主要城市活动要素与临水要素有所分离。绿化起到补充城市自然

要素,调节城市生态平衡的作用,多以公园绿地的形式出现。建筑和绿化要素表现出很强的标志性和形象性。以这种方式出现的滨水区,一般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景观风貌,往往因较大规模的滨水开敞空间而引人注目。(图5)

2.2构成空间形态的要素

2.2.1水域

水域是城市最大的开放空间,也是滨水核心区的景观中心,是核心区的窗口和门户。在设计中要首先考虑水体的特性,如水体的类型,宽度,流量及水质等因素,其次水域作为空间要素的主体,要保证从水上或者对岸观赏沿河景观时水域与周边城市环境保持和谐。卢元义信在《外部空间的设计》中曾提到人的视觉感受跟建筑物距离远近的关系:如人在距建筑物20-30米的距离时可以分辨出单体建筑物,而在1200-1350米的距离上只能看清楚建筑群及轮廓。因此,应根据水体本身尺度对两岸界面进行设计,使水体以及滨水区成为联系城市而非隔离城市的场所。2.2.2堤岸

堤岸是用于保护河岸和堤坝免受河水冲刷作用的构筑物,是滨水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阶段广泛接受的堤岸设计原则:1.生态性:用自然的设计手法,达到满足防洪和景观生态两个目的,严格控制建筑与水体边缘的距离,水边设连续的散步道和绿化林带,使堤岸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满足人们渴求接近自然的愿望。2.整体性:对岸线进行系统的规划,设计线条的走向,在滨水沿线设置连续的绿化林带和休闲步道,丰富视觉景观效果。3.步行优先:机动车道尽量布置在建筑,人行道接近堤岸布置或与堤岸结合布置。4.共享性:通过设计不同形式的滨水活动场所和设施,可以吸引人们接近水面。

2.2.3街道

滨水区交通体系的建立有两重意义,首先是将人们从城市中心区连续不断的引入到滨水区,其次是在滨水区内部组织步行道路让人更容易接触到水或者水域的气氛。因此,作为通向滨水区的途径,道路的格局、公共交通、站点、人行车行的组织、步行体系的建立,是影响滨水空间可达性,决定滨水区人气的重要因素。根据街道职能的差别,可以分四级道路体系:以“路”构成城市的交通骨架,主要进行对外交通联系;以“道”联系城市各组团及开放空间。两侧建筑界面需满足一定景观控制要求;以“街”承担城市组团生活功能,注重人行和非机动车系统,街廓体现繁华,安全的城市意象,以“径”承担慢速、步行及观景需求,强调步行优先。

2.2.4绿化景观

滨水绿化景观的设置,不仅可以改善沿岸生态环境,重塑城市优美景观,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而且能增加城市税收,创造就业机会,促进新的投资,并获得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带动城市其它地区的发展。滨水核心区的景观按其作用类型主要分为两种:城市化景观和生态化景观。滨水核心区景观的设置一般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开放性,滨水景观要向全体市民开放;2.多样性,点线面相结合。点—重点观景场所或被观景对象,如重点建筑、重点环境艺术小品、古树;线—林荫道;面—绿化活动空间,如中心广场、公园等;3.亲水性,景观绿化与水面结合设计。

2.2.5建筑

建筑是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作为空间要素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首先,建筑物是提升滨水区活力的重要组成因素,根据对国外相关案例的研究,城市经济活力离不开“聚集”,城市第三产业有效聚集是经济活力的重要前提,国外滨水核心区的建筑功能多形成以商业、游憩开发为导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业态结构,建筑一般是多种功能的综合体,通过功能的“复合”带来大量的“人气”。

国外滨水核心区建筑功能复合一览表

其次,建筑群体布局决定了滨水区实体景观的城市意向。城市的意向是指城市整体布局形态和结构以及由若干个空间标志节点和大环境所形成的空间格局关系,这种关系可以用天际轮廓线来表达,天际线的考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横向天际线要轮廓清晰,有韵律感,对峰顶和峰谷有所控制,可在天际线的“点”设置地标建筑。二是纵深方向要有层次感,要形成”远、中、近“三个层次的建筑景观。

2.2.6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是展示城市面貌的窗口,也是满足市民日常交往的活动场所,还可以提高城市的宜居性,提升周边地区的土地和房产价值,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公共空间的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研究人在空间中的行为特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爱好,提供宜人的尺度,创造特色的空间。在开发时要注意整体性和连续性,提供必要设施,增加空间活力。1973年SASAKI事务所为波士顿城里滨水区的重建区域规划1.8公顷的水滨公园。它连接着市政厅广场和波士顿港。她成为既满足滨水区居民交往生活的需要又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滨水公共空间的成功典范(如上图)。

三.影响空间形态的因素

城市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除了由上述要素组成之外,还受以下几种客观因素的影响。

3.1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文,资源等地理环境,其中,对空间形态影响最大的是地形和气候因素。

地形对地区的形态布局及居民的生活舒适性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地形对气候的也产生一定影响,通常地势越高,温度越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日照较弱。

滨水区的设计应更多地考虑气候因素的差别。因为水是气温调节的重要因素,城市中的河流、水池、雨水、蒸汽,城市排水及土壤和植物中的水分都将影响城市的温、湿度。水面升温慢,也不易降温,蒸发强烈,可以消耗城市很多热量。地区气候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气候调节要求,如热带要通风,寒带需保暖,水的利用方式也多种多样。

3.2历史文化因素

一座城市的厚重感需要历史文化的积淀。历史文化因素包括地理条件、景观构成因素、区域社会构成、传统建筑物、街区人文历史等。

由于滨水核心区土地价值的昂贵,以及在城市中起到城市名片的作用,在建设的过程中更应当要注意文化的延续性,水边的传统建筑和遗迹是滨水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和人们生活的印记,人类共同的文化情感和城市的记忆应被视为城市永恒的标志。

四.以中外两个城市滨水核心区为例阐述其空间形态的异同及原因

4.1两个城市的概况

4.1.1新加坡Marina bay

1973年新加坡政府开始开发滨海中心(Marina Center),作为城市中心办公、会议

和休闲等功能的延续。2001年,新加坡开辟滨海区南部并规划为海湾地区的新中心,作为现有中央商务区的自然衍生部分,以应付现代商务需求,吸引顶级跨国公司转移到这里。

位于新加坡南端的Marina bay,面积约360公顷,是新加坡新的金融与商业区,为企业提供了优越的滨海办公地点,Marina bay地区的建设得到政府大力支持,加之这里设施齐全,结合了商业,休闲,居住,旅游与文化枢纽等多种功能的业态,成为充满活力和富有蓬勃朝气的工作—生活—娱乐的理想环境。

4.1.2于家堡滨水区

于家堡金融区位于天津塘沽区海河北岸,三面临海河,规划占地面积约3.86 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950万平方米。于家堡金融区是集中展示滨海新区形象的标志区,规划突出滨水、人文、生态的特点,形成集金融办公、商业服务、配套公寓、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金融商务中心,将成为中国下一个宏伟经济中心的要地,奠定世界级中心商务商业区基础。

4.2两个区域在空间形态上的异同及原因。

4.2.1两个区域在空间要素上的异同

新加坡Marina bay 地区 于家堡滨水区(西侧)

水域 内湖,以“面”为主形态 河流,以“线”为主形态

堤岸 以硬质的刚性堤岸为主,堤岸与金融中心,酒店,艺术中心,文化区,户外剧场,浮动舞台,码头,公园,堤岸等主体建筑融为一体 以生态公园,刚柔结合型堤岸为主,内设公园,码头,晚间零售,娱乐设施,堤岸与主体建筑相对分离

街道 “路、道、街”三级道路系统 “路、道、街、径”四级道路系统

景观 滨水以城市化的景观为主 滨水以生态化的景观为主

建筑 商业办公,会展酒店,文化娱乐,高档住宅 商业办公,会展酒店,文化行政、公寓

公共空间 The Promontory @Marina bay,the lawn @ Marina bay,浮动舞台,鱼尾狮公园,公共空间多处于岸线之上 滨河公园,北部公园,南部公园,交通公园,公共空间多位于内陆建筑之间

总结:两地区都是由水体作用下要素进行组合而形成的空间形态,建筑的功能也比较一致,区别在于Marina bay的侧重点在于提升堤岸的活力,空间形式更为开放,方法是加强堤岸与建筑之间的联系,丰富建筑类型。而于家堡滨水区比较注重内在空间活力的营造,商业街设置在地块的内部,空间形式相对比较内敛。其次是Marina bay 地区的空间形态更集约,除了其建筑间距非常近这一因素以外,在街道等级的设置,公共空间的选址位置及使用功能上,可以看出政府力求将所有的活跃元素全部集中设置在水面附近。于家堡滨水区在地块内部建立半岛公园,通过滨水通廊将半岛公园与水面联系起来,更注重的是对城市环境的改善。

4.2.2形成差异的原因

上述两个地区形成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是气候原因:新加坡位于东南亚,是马来半岛最南端的一个热带城市岛国。新加坡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相对天津来说,常年气温变化不大,雨量充足,空气湿度高,气候温暖而潮湿,年平均温度在 23-31℃之间,温差很小,一年四季都适合户外活动。而天津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属温带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在四季中,冬季最长,有156~167天;夏季次之,有87~103天,冬季与盛夏不适合户外活动;因此,气候上的差异,导致新加坡Marina bay 更具开放性,由于人们常年都可与水面进行互动,因此建筑物与水面的距离大为缩短,堤岸与建筑的结合性更强。天津由于地处温带,冬夏分明,冬季时水面对建筑具有消极的影响,因而堤岸以滨河公园为主,商业及娱乐设施只是作为丰富堤岸的点缀。

第二是经济性因素的影响,新加坡国土面积只有712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稀缺,Marina bay是填海造陆形成的商业中心,土地的经济性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土地发展强度很大,综合性强,注重建筑功能的复合性,创造尽可能多的有效空间带来更大的城市活力和经济效益。于家堡金融区更注重生态的办公、生活环境的塑造。

第三是水滨功能的定位, Marina bay 被定位为新加坡的“外滩”,以城市化的景观打造滨水商业办公空间。于家堡地区对水滨功能定位为CBD水岸城市公园,以文化休憩功能为主。

五.结语

从国内外两个城市滨水核心区的比较来看,其空间要素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由于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空间要素的内容和相互间的组合也会有差异,这种差异往往是为了更适应城市现状而出现。本文希望通过对滨水核心区空间形态的研究,抛砖引玉,可以给同行们带来一定的思考。

注释

百度百科

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模式探析吴俊勤,何梅

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 邹德慈

参考文献

[1]国外城市滨水区业态布局的经验及借鉴意义——以伊春中心城滨水区规划为例赵广文,柴江豪

[2]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要素黄翼

[3]城市滨水空间规划模式探析吴俊勤,何梅

[4]国外城市形态学概论段进,邱国潮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5]城市滨水区物质空间形态的分析与呈现 韩冬青,刘 华

[6]海河下游塘沽段生态堤岸设计导则 朱琳,龚清宇

[7]城市滨水空间要素整合研究臧月

作者简介

赵秋璐,女,1982.8,硕士,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滨海分院,助理规划师,初级职称

王立科,男,1984.11,本科,天津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师,初级职称

篇10

酒店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是旅游业经营和创造经济价值的重要构成部分。与此同时,酒店又是各种文化要素汇集、碰撞、影响、交融的重要场所。酒店经营管理的真正内核事实上也是文化。文化问题是酒店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面。

中国酒店业经历了风风雨雨30年,走过了起步、量的扩张、粗放经营的初期阶段,正在实现创建品牌的质的提升。酒店高层管理人员逐步认识到品牌创建在树立形象、开拓市场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中的重要作用,纷纷付诸行动:有的在谋求加入国际著名酒店联号,有的在谋求创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品牌。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酒店业经营管理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正在融入国际酒店业大家庭。越来越多的跨国酒店公司进入中国,而中国的酒店业也在不断地走出国门,尝试跨国经营。中国酒店业的国际化一方面会带来各种发展机会,但另一方面也会使我们面临国际化中不可避免的各种风险。

在旅游学术界,与酒店业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也产生了质的提升和飞跃,研究主题、研究水平、研究的国际化程度等各方面都在体现这一提升。例如,2008年以来在广州、深圳等地由旅游学术界和实业界共同举行的提升酒店经营管理和创建酒店品牌方面的几次国际研讨会就是典型的例证。

认真研究和探讨中国酒店业在经营管理提升和品牌创建方面的文化问题,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无疑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中国酒店业经营管理和品牌创建中面临的文化问题

问题一:跨国酒店公司一方面对投资东道国和整个国际酒店业的发展,对资金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信息、技术以及先进管理手段的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另一方面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以至政治等各领域也在产生一系列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如何用好跨国酒店公司这把双刃剑,就成了摆在投资东道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前的一项严峻课题。

问题二:现代科技,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国际酒店业经营管理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现代技术也提高了酒店业国际化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强度和速度。互联网实现了酒店客房预订的全球化,可以使一项最新研发的先进管理技术传遍每一家酒店,但也可以使西方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渗透到全球每一个角落。

问题三:酒店业经营管理的全球一体化和酒店企业文化的多样化如何同时发展的问题。一方面,国际酒店联号在全球各成员酒店使用统一的商标、统一的器具,执行统一的服务标准、统一的财务制度,遵守统一的运营规则;但另一方面,各地的成员酒店又在体现自己独特的风格。目前,中国正有越来越多的酒店加入世界著名酒店联号。如何做到一方面身为该联号的成员,另一方面又体现出独树一帜的中国文化特色?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文化一方面是酒店重要的无形资产,是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但另一方面,酒店经营管理中出现的社会文化问题也越发凸显,可以认为已经到了不容低估的程度。

问题四:酒店业是中国最早与国际接轨,最早接受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的行业,但是中外经营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在管理哲学、管理理念、管理思路、管理制度建设和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和摩擦却始终未能有效地解决。这在人治思想和法治思想的差异,注重群体作用和注重个人作用的差异,对解决矛盾冲突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等方面都能找到足够的例证。

问题五:随着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大型跨国酒店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来华投资。他们能否有效地融入中国的文化环境,站稳脚跟?中国酒店业如何有效地与他们合作?与此同时,他们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要素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对中国会构成哪些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我们能否有效地应对这些影响?

问题六:随着中国酒店业的强大,也会不断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我们同样也会遇到与投资东道国文化的差异、冲突、沟通与融合问题。中国的跨国酒店公司同样面临在投资东道国能否站稳脚跟,能否有效经营的问题。

问题七:中国酒店业正在努力创建自己的品牌,品牌的核心是文化。响亮的酒店品牌是各种优秀文化要素的结晶,而制成这种结晶的关键技术就是跨文化管理研究。因此,对跨文化管理研究在酒店经营管理提升和品牌创建中的应用需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三、跨文化管理研究在酒店业经营管理提升和品牌创建中的应用

在酒店业的跨文化管理研究中,有两个起到支柱和核心指导作用的理论基础,这就是旅游学基础理论和旅游人类学理论。跨文化管理研究分为理论和应用两个层面: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旅游活动运行中文化现象和文化问题的发生及发展规律、主人和客人的不同文化在行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的体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冲突及其规律;应用研究是在上述理论认识的基础上,对酒店业经营管理和品牌创建中各种文化问题的解决对策。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跨文化管理研究能够实质性地提升经营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实事求是地讲,中国酒店业的从业人员,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为了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始终在做着不懈的努力。从管理制度制定到服务动作设计,从经营战略构思到岗位应知应会,从学习北京建国饭店到突出自身特色,从加入国际酒店联号到创建民族品牌,能想到的全想到了,一些酒店的总经理真可谓绞尽脑汁。但是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这些措施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服务质量”是中国旅游业和酒店业喊了30年的口号,但服务质量却始终没能实质性地改观。究其原因,这些旨在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的措施陷入了3个误区:一是就事论事,治标不治本:二是盲目照搬仿效,与本酒店实际情况不符;三是着眼点始终局限于经济方面。

事实表明,在很多情况下,服务和经营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并不在经济方面而是在文化方面。服务的对象是人,管理从实质上说也是驾御人际关系,而人是文化的载体。酒店的客人和跨国酒店公 司的员工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使他们表现出迥然不同的行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客人对酒店服务有不同的要求,来自不同国家的酒店员工自然会有不同的工作表现。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服务和管理的核心是文化,而跨文化管理研究成果正好能够有效地解决酒店经营管理和服务中主人和客人之间,以及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问题。应当使我们的员工和经营管理人员,尤其是酒店的高级经理掌握跨文化管理的知识和理论,并且将其转化为实际能力,在酒店运作中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实质,从根本上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2、跨文化管理研究能够有效地促进酒店经营管理的国际合作

改革开放以后,酒店业是中国最先与国际接轨、最先利用外资、最先实行国际合作和接受外国管理的行业。我们在这方面受益匪浅。但是30年来,始终有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这就是在酒店的国际合作中经常是难以合拍,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障碍。经常会有一些中外合资酒店的双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不欢而散,经常会有一些国际酒店联号的外方经理与中方人员发生冲突。也经常会有一些外国酒店公司的管理制度在中国酒店的员工中遭遇无声的抵抗。

这种无形的障碍就是文化障碍。在酒店业经营管理的国际合作中,中外双方的文化是有着明显差异的。文化差异具有两面性:如果处理得当,不同文化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吸收,可以形成一种融各方优点和精华的新文化,能够有效地促进双方的合作。但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形成文化冲突,最终很可能使合作归于失败。

跨文化管理研究能够有效地解决酒店经营管理的国际合作中中外双方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问题。利用跨文化管理的相关理论,可以有效地鉴别合作各方所属的文化类型、文化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文化差异的性质和程度,探寻导致文化冲突的原因,巧妙地设计防止或解决文化冲突的对策。利用跨文化管理的研究成果可以使我们将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生成一种全新的酒店管理文化,促进酒店经营管理的国际合作。

3、跨文化管理研究能够优化酒店产品营销

根据市场营销学的原理,每一种产品都有其特定的市场,特定的顾客群体。企图用一种所谓通用的产品去满足所有的顾客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为此要进行市场细分。

中国酒店业在市场营销和市场细分方面曾做了大量工作,我们也在探讨不同类型客人的不同需求,力争提供适销对路的酒店产品。但是在以往的酒店产品营销中,我们经常是仅注意到或仅能理解表面现象,而没能有效地看到顾客不同需求的实质。例如,酒店的餐厅可能知道某些国家、某些民族人民或某些宗教信众的饮食偏好或饮食禁忌但不知原因何在。酒店的客房可能一般性地知道西方人的作息时间和用房习惯与中国人不同,但不知道同属西方的欧美各国在这些方面也是有区别的。酒店经理可能一般性地知道西方客人对个人私事,尤其是个人隐私都比较看重,但却不知道同属西方的德国人和美国人对个人空间的确定范围有明显的不同。正因为如此,我们的酒店服务工作总是出差错。

跨文化管理研究可以使酒店的经营管理人员在酒店产品营销中逐步学会将文化作为市场细分的一个重要标准。逐步掌握不同文化、不同亚文化的顾客群在消费行为、消费习惯、产品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差异及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根源。由于这种掌握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因此,酒店人员能够根据客人所属的国家、民族、社会阶层、职业推断出客人的行为模式和对产品的需求,从而能够有效地针对来自不同文化、不同亚文化的顾客,有的放矢地开发和提供客人愿意接受的酒店产品。

4、跨文化管理研究在酒店硬件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硬件设施是酒店向客人提供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酒店业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真正是付出了大量心血。大楼一座高似一座,设备一家比一家精良,内装修一处比一处豪华。甚至在官方的星级酒店评定标准中也将硬件设施作为首要标准。有些外国游客和业界同行惊叹:中国不少酒店在豪华程度上已经远远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

然而,上述行为又未免陷入了误区。根本的问题是我们过分看重了酒店有形的硬件,却忽视了客人需求的文化差异,也忽视了作为酒店硬件设施灵魂的文化内核。正确的做法是:大到整个酒店建筑物的设计建造,小到一间客房或餐厅的陈设布置,都应重视客人的文化差异。尽可能经过适当调整满足不同文化背景客人的需求,至少不能违犯客人的文化禁忌。然而更重要的是利用文化差异的吸引力来建设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酒店。跨文化管理研究成果可以有效地用于指导酒店硬件设施的建设。当然,这里可能同时会用到建筑心理学、建筑美学、建筑艺术以至宗教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原理。

5、跨文化管理研究提高酒店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随着酒店经营的不断国际化,跨国人力资源管理越发成为酒店人力资源总监们必须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了。总体上看,跨国公司的外派经理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文化差异的态度曾经历过3个阶段:早期是惧怕阶段,认为是跨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难以克服的困难,难以逾越的障碍,甚至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谈之色变。其后,随着经验的积累,进入可驾御阶段,他们逐渐感到可以采取某些手段,有效地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管理难题。跨入新世纪以来,随着跨国经营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扩大,随着先进管理理论的传播和应用,他们对多元文化人力资源进入追求阶段,认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是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中国酒店业的高管人员,特别是人力资源总监或总经理也必须学会应用跨文化管理研究的成果于自己的业务运作中。无论是国内酒店聘用外国员工还是中国酒店经理派驻国外经营,都会越来越多地面临跨国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跨文化管理的理论知识,研究来自不同国家员工各自的文化背景,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的行为特征和可能的工作表现,努力发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的优势和劣势、强项和弱项,努力建设多元文化经营管理团队和工作团队,创造特色管理文化,提升酒店的经营管理效率。

6、以跨文化管理研究成果指导特色项目的设计运作

近10年来,国内一些酒店纷纷在设计和创办主题酒店、主题餐厅、主题活动等特色项目,例如健康主题酒店、科技主题酒店、茶文化主题酒店等不一而足。创办者旨在通过这些特色活动吸引顾客,同时创建自己的品牌。在主题酒店的经营实践和理论探讨中不乏成功的例证。例如,田玉堂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尝试运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创建不同类型的主题酒店,先后撰写了《21世纪瑞海姆国际旅游度假村经营模式》、《度假村的理念与操作实务》、《温泉文化:主题酒店操作实务》等专著。魏小安也出版了《主题酒店》等专著和论文。

各类主题酒店、主题餐厅、主题活动的灵魂都是特色文化。但是以往的失误在于我们对文化的理解过于泛化,似乎什么都可以冠以“文化”,似乎只要与“文化”沾边,贴上“文化”的标签就准能成功。事实上文化人类学理论对文化的概念和层次早已有非常清楚的论述。文化的核心是它的精神层而非器物层。各类主题酒店、主题餐厅、主题活动真正要宣传的,并通过这种宣传吸引顾客的是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观,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意识形态。跨文化管理研究成果可以帮助此类活动的创办者看到问题的实质和精髓,抓住活动的灵魂,利用文化差异理论、文化传播理论、文化涵化理论指导项目的设计和运作。

7、跨文化管理研究在酒店对外投资中的应用

随着酒店业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和中国酒店业的不断强大,中国的酒店经营管理者正在不断地走出国门,寻求海外发展的机会,寻求建立自己的跨国酒店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的成果可以帮助我们的酒店经理人尽量少走前人走过的弯路,较为顺利地实现跨国投资经营的目标。

首先,在投资东道国考察、筛选和确定各环节中,应将文化调研作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跨文化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对计划中的投资东道国作文化类型识别,根据这些国家的文化类型判断其普通国民,特别是我们的主要业务交往对象的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并据此推断出其思想和行为模式。尤其要注意分析投资东道国和中国文化差异的主要方面。通过这种鉴别和分析,预测在该国的投资经营前景。

第二,我们需要对外派的酒店经理人进行跨文化管理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的系统培训,使他们在投资东道国缩短文化冲击的适应过程,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第三,外派的酒店经理人应当利用所掌握的跨文化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不仅要尽快适应异文化环境下开展业务,更重要的是不断提高驾御文化差异,解决文化冲突的能力,将多元文化化作一种资源,将本国文化和投资东道国文化之精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并在此过程中建立自己的经营管理特色和品牌。

8、以跨文化管理理论指导酒店的品牌创建

酒店品牌响亮的基础是优质、特色以及声誉的强大影响,体现在酒店的管理哲学、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法、产品和服务等各主要方面。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力。

我们可以运用跨文化管理研究成果,促成中华文明和其他各种不同文化中优秀要素的有机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管理哲学、管理理念、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篇11

1 建筑日照间距与日照朝向的关系

日照朝向主要要求能获得良好自然通风和日照。我国地处北温带,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寒冷地区居室避免朝北,不忌西晒,以争取冬季能获得一定质量的日照,并能避风防寒。炎热地区居室要避免西晒,尽量减少太阳对居室及其外墙的直射与辐射。

住宅建筑间距分为正面间距和侧面间距两大类,一般泛指的住宅间距,为正面间距。日照间距则是从日照要求出发的住宅正面间距。住宅的日照要求以“日照标准”表述。决定住宅日照标准的主要因素,一是所处地理纬度,我国地域广大,南北方纬度差有50余度,在高纬度的北方地区比纬度低的南方地区在条件下达到的日照标准难度大得多。二是考虑所处城市的规模大小,大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的矛盾比一般中小城市大。综合上述两大因素,在计量方面,力求提高日照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用性,规定两级“日照标准”,即冬至日和大寒日。“日照标准”则以日照标准日里的日照时数作为控制标准。这样,综合上述“日照标准”可概述为:不同建筑气候地区、不同规模大小的城市地区;在所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内的“有效日照时间带”里,保证住宅建筑底层窗台达到规定的日照时数即为该地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日照标准的制定与我国经济条件和各地自然条件有关,一般都规定必须在冬至日底层住宅能得到满窗日照1小时。日照间距D。就是为了满足日照标准,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必须控制的最小间距,一般用日照间距系数Do/Ho表达。Ho为窗盘与对面房屋最高处的垂直高差。冬至日是一年中太阳高度角最低的一天,如果能在冬至日不被对面的房屋遮档,满足日照标准,其它日子就不会被遮挡了。规定日照时间不少1小时,是为满足一定日光量的要求。同时,由于必要的日照间距系数是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变化的,为了保证1小时的日照,必须选择1小时中最大的间距作为设计间距,在一天之中,正午是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这时的日照间距系数也最小,因此一般都规定在正午前后共1小时作为有效日照时间,也就是11: 30-12: 30。但是在这1小时内,11: 30时的太阳高度角比正午时小,需要的日照间距也比正午时大。而11:30时太阳是斜射在窗面上的,与窗面的垂直线间有一夹角a,称11: 30时太阳方位角,日照间距与房屋的高度之间的关系是按阳光照射方向的距离计算的,房屋间的垂直间即Do,将随着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房屋为正南向,正午时的间距为最小。其中11: 30和12: 30时的间距要大一些,但是与11: 30以前和12: 30以后的时间段相比,正午前后1小时内的间距还是最小的。

由上面的关系可以得到一些启发:假如能把房屋的朝向改为偏东或偏西若干度数,从而使阳光在窗面上有一个较大的夹角,而太阳又能维持一个较大的高度角,就可以在同样满足一个小时满窗日照的情况下,减小房屋的垂直距离。

减少建筑间距最有效也是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缩小日照间距系数,而调整日照朝向可以使所需要的日照系数迅速减小,从而使日照间距迅速降低。

随着建筑朝向角的增大,不同纬度地区满足日照要求所需的日照间距系数大幅度降低,并且在高纬度地区,朝向角较大时,所需要的日照间距系数降低的更多一些。但是朝向角为35。时,出现一个转折点,超过此角度后,所需要的日照间距系数降低趋缓,并随着朝向角的继续增大而开始上扬。另外,朝向角变大时,直射太阳光线与建筑物立面外法线之间的夹角增大,由于窗户的水平采光角的制约,虽然能够保证底层窗台外侧的日照时间,但是使得阳光照进室内的日照时数和日照面积都大打折扣。因此,建筑朝向和建筑间距系数的选择不能单纯以满足底层窗台上的日照时数为依据,还必须考虑到阳光照射进室内的日照时间和日照面积的综合因素,从生理卫生的角度考虑,建筑间距也不能一味地减小。这里的日照间距系数计算是以太阳直射到底层窗台的外侧墙面为依据,而室内的满窗日照应以太阳可照射到底层窗台的内侧面为准,所以此时实际的室内满窗日照时间要大于底层窗台面上日照时间。

2 建筑间距及朝向的设计优化策略

现如今的房地产商都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住宅之间的距离是越来越近,然而规范是不允许打破的,如何在有限的地块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甲方的要求,又能达到规范所规定的条例,这就需要我们设计者费心考虑了。

2.1 正确的建筑朝向。其实,早在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93)制定之时,就已经明确表明了不同建筑朝向的建筑之间的建筑间距是可以不同的。在这里再次列出它俩的关系,只是为了强调,建筑师在设计之初最应该考虑的、最有效的减少建筑间距的方法就是建筑朝向的选择,不同的建筑朝向会给建筑带来不一样的建筑间距以及建筑日照环境。

在建筑朝向改变的同时,建筑纵轴与南北向的夹角随之改变,垂直墙面与直射阳光的及夹角也改变了。当建筑纵轴与南北向的夹角小于 30。时,应该尽量沿建筑两侧布置的,只有一面朝向的住宅,而当垂直墙面与直射阳光的夹角小于10。时,此时的阳光强度与其辐射的能量已经不能满足人体对阳光的要求,因此,此时的阳光不能纳入到日照所需的阳光的范围内。在进行建筑朝向调整时一定要注意以上的问题。

2.2 建筑的形状。建筑形状对建筑日照的影响主要是对自身的建筑日照环境的影响,要减少建筑形体对建筑自设建筑日照环境的影响最主要的是尽量减少自身遮挡形体的出现;其次是注意建筑朝向的布置,有时候建筑朝向的选择非常影响建筑的日照环境,这不仅是在群体建筑布置时很重要,在单体建筑布置时同样很重要,不同的朝向所获得的日照环境是会有天壤之别的;再就是尽量将一些不需要日照要求的房间布置在日照环境相对较差的方向,充分地利用好朝向布置比较需要日照的房间。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国建筑史》属建筑学专业理论课程,为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内容涵盖建筑的技艺、文史、艺术诸多方面知识,拥有理论、实践两大教学体系。一是作为理论课,使学生系统学习建筑理论,了解和掌握中国建筑历史发展的脉络、特点和成就,培养其社会责任、创新意识和人文修养等综合素质;二是作为实践课,使学生学习建筑营建技艺,初步掌握本土建筑的类型及其建造方式,具备分析、评价、借鉴我国传统建筑典型实例构造方式和创作思想的实际能力,进而提升其建筑设计和实际动手水平。当下,随着建筑行业与学科专业的发展,各高校的办学方针、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质量评估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需要开展注重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正确地、创造性地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1]。显然,传统的中国建筑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大多难以达到课程所制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鉴于此,“教育观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由重知识走向重能力”[2],课程赋能教学改革也势在必行。

2“多维赋能”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1“多维赋能”教学模式

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3];坚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所谓教学“赋能”,意即培养能力。就建筑学人才培养来说,即要着力赋予学生活学活用建筑史论,具备高阶思维、综合应用、动手操作、创新创造、适应社会等能力,践行“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3]的现代教育理念。《中国建筑史》教学“多维赋能”何以可能?改革实际探索表明:在教学目标赋能、教学内容赋能、教学方法赋能、教学实践赋能、教学评价赋能等方面均可有所作为,并收到预期成效。

2.2“多维赋能”教学改革与实践

2.2.1教学目标赋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2018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文件》也明确了建筑学专业建筑史本科教育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掌握中外建筑历史发展的过程与基本史实,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发展状态、特点和风格的成因,熟悉当代主要建筑理论及代表人物与作品;另一方面熟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既存建筑利用的重要性与基本原则,能够进行建筑的调查、测绘以及初步的保护或改造设计。课程改革立足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培养,多维赋能在目标定位上下功夫,使建筑学应用型本科人才能力培养达到预定的毕业要求。2.2.2教学内容赋能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内容赋能通过专题化教学来承担,以此加强学科专业关联性、提升教学计划灵活性、适应教学目标多样性,扩大教学资源开放性[4],达到多维赋能的效率要求。教学内容分如下5个阶段:第一阶段:砥砺前行——中国建筑史序言。从建筑史代表性作品,到建筑、建筑学发展过程及其演变规律,综述厚重的中国建筑历史,进而汲取前人经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责任感;开启活学活用建筑史论至建筑设计的能动意识。第二阶段: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特征、演变、成就以及知识的表达。分为上栋下宇——中国古代建筑特征、源广流长——古代建筑发展概况、天人合一——建筑意匠3个专题。采用先线上预习,后线下讲授和研讨的教学方法。课后要求学生梳理、拓展所学知识,绘制知识点谱系图表,学习知识的整体架构、相互联系以及逻辑结构图文表达。第三阶段: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的实例与价值。分为匠人营国、乡土中国、庙堂高远、华夏瑰宝、咫尺山林5个专题。内涵认知与体验、分析与解码、转译与思辨,并联系实际安排学生对古城绍兴等地的系列古建筑开展调查,提高学生对传统建筑与文化的价值认知度。第四阶段:中国传统建筑的本土营造技艺的解读与体验。古建“文法”——宋、清建筑做法专题,在史论讲授、研讨的基础上安排学生搭建若干典型古建模型的实践环节,学生撰写小论文,并交流、分享实际动手操作成果与心得体会。第五阶段:近代中国建筑形式和建筑思潮的传承、革新以及本土重构。对近代中国“西风东渐”建筑思潮开展课前线上导读和课堂讨论,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理念及其营造技艺以及中西方理念融合的当代价值和创新应用。课后布置建筑小设计作业,将古建思想和技艺在当代建筑的创新应用作为成绩的核心评价指标,最后完成分享、讨论、评价学生设计作品,同步师生教学反思。在以上教学内容设计中,引入现场考察、制作、设计;文献检索、论文写作、图文表达等环节,把更多的赋能训练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完成理论联系实际并向提升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转化。与此同时,教学还自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进行德育赋能,突出思想引领和价值功能,探索立德与树人、育人与立才相统一的教育实践路径[5]。教学融入央视栏目国家宝藏中的“样式雷”视频,探讨“工匠精神”;融入梁思成、林徽因发现唐代佛光寺的过程,探讨“家国情怀”;尤其是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走进古村、古街、古镇,自觉成为传统建筑与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创新者。2.2.3教学方法赋能课程主要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基本取向开展教学方法改革[6]。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①,整合了线上+线下的教学资源,改变单一史论教学模式和传统作业形式,融入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改造、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等实际案例讲授,同时强化建筑实地调研、古建模型制作、地域建筑设计等实践环节,理论联系实际,有效赋予学生高阶思维、综合应用、动手操作、创新创造、适应社会的实践应用能力。就教学方法赋能而言,改革实践别注重运用以下几个方法的实际运用,培养应用型创新创造人才:一是自主学习法,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线上线下自主查询资料、选择学习内容、整合信息资源、研讨交流,提升专业高阶思维能力;二是团队合作法,学生自行选择成员组建实践团队,以团队合作形式进行相关建筑的考察调研、研讨交流、设计制作、成果展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创造思维、项目集体攻关能力;三是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除了增加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以外,还课内课外联动,借助第二课堂有效补充,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比赛,开展理论、实践、创新一体化运作,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应用、实践创新的能力(图1)。2.2.4教学评价赋能应用型地方高校的教学评价赋能,需要转变观念、勇于创新。不以卷面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把教学实践环节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纳入评价范围。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积极探索对学生自身能力纵向进步与发展的增值评价[7]。改革教学评价中加强赋能,则十分有利于提升专业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水平。首先,个性化多元评价赋能。为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地域特色的建筑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从选题的创新性、理论知识转化应用、绘图质量、语言表达、视频效果等方面,对学生建筑设计能力进行评价考核。基于学生自我发展诸多个性差异,个性化多元评价赋能是在教学评价中一一对应,帮助学生发现兴趣、挖掘潜力、发展特长、大胆创新。其次,全过程纵向评价赋能。教学的全过程是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进行的,具有生成性和发展性,学生求知的日常性、训练的自律性、成长的动态性,其本身蕴含着各种能力的生长,这就需要对其全过程纵向评价赋能,在线自主学习指导、课内外能力实训、地域传统元素批判、设计创新思维形成等方面均可有所作为。再次,开放式激励评价赋能。激励评价是一门艺术,特别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领导之间开放式互动。激励评价赋能展示的正能量,强调“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8];而开放式相互激励评价,可创设出学生的能力感和自信感,进而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篇1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面对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对其施工过程进行管理,需要确定各类问题发生原因,将其作为主要对象确定管理措施,然后从实际情况出发,编织科学可行的方案,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管理,约束人员行为,最大程度上来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现在新型技术工艺以及设备材料应用越发广泛,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实际施工要求,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更新。

1影响建筑施工关键因素

1.1材料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需要大量的材料作为支持,尤其是现在建筑工程工程量不断增加,面对大量且多种类的材料,想要保证其性能和质量达到工程施工要求,必须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工作的实施提供依据。如果材料质量不达标,必定会从根本上对施工效果产生影响。很多承包单位以较低报价中标,在施工阶段为减少成本投入,而选择质量低劣的材料,所采购材料品种、规格以及技术参数等与实际需求差异较大[1]。或者是采购人员职业责任比较低,为收取回扣,放松对材料采购过程的控制,导致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使得工程从根本上埋下了质量隐患。

1.2技术因素

现在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并提高自身竞争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新型技术工艺施工,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业效率,但是也会因为缺乏相关经验而出现质量问题。建筑工程包含了多个专业子系统,需要控制好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定科学的施工方案,来对每个专业、各环节和工序进行指导。同时还要根据所选技术工艺来编制可行的组织方案,确定工艺流程、检测手段等,为施工活动的展开打好基础[2]。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技术方案编制不科学,执行不严格,存在大量的不规范作业行为,再加上现场管理不当,而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较多的问题,直接降低施工综合效果。

1.3人为因素

所有工作的实施均需要由专业人员来完成,如果负责人员综合能力不达标,将会直接对工作效率产生影响,埋下较大质量隐患。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来讲,因为涉及内容众多,具有很强的复杂性与系统性,为有效应对环环相扣的施工作业,必须要安排专业能力强且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以求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其改正,实现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但是现在很多建筑工程对管理以及施工人员的要求比较低,很多能力不足以应对工程施工要求的人员被安排到各岗位上,使得实际施工中因为技能不足、意识较低等原因,而无法满足实际施工要求。

2建筑工程施工常见问题

2.1管理机制不完善

建筑工程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产品,施工周期长、项目多、管理难,想要保证其达到预设效果,必须要对其涉及到的所有内容进行分类,确定管理方向与要点,然后由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将各项管理内容落实到位,保证施工作业实施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但是就建筑工程现行施工管理制度来看,存在明显的缺陷,部门岗位以及管理人员分配不均,现场管理人员数量少,很多甚至是身兼数职,对施工管理工作往往是分身乏术,无法及时发现并制止违规操作行为[3]。并且,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状需求,但是更多的企业将重点放在获取经济效益上,忽视了对管理机制的更新,或者更多的是直接对成功案例的生搬硬套,并不适应本项目管理要求,而造成管理效率低下,产生众多的管理漏洞,无法对施工质量以及作业安全产生作用。

2.2技术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不断更新,科技水平越来越高,各个专业之间的联系也更为密切,在对其进行管理时,必须要在技术更新的同时对各项制度方法同步更新完善。各专业施工均有明确的要求,在进行施工设计时,需要对各专业、各技术进行统一分析和科学安排,保证施工流程和工序设计的可行性,最大程度上来提高施工综合效率,做好不同专业施工活动的科学规划。但是在面对更多新型技术应用的情况,因为缺乏相应经验,或者是直接应用传统方法,导致施工过程考虑不周,很多交叉细节未得到重视,加大了设计与实际施工之间的差异,更容易产生施工变更,加大管理难度的同时,质量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增大。

2.3安全管理不完善

现在高层建筑工程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对象,使得工程施工需要采取更多的露天以及高空作业,对比常规建筑工程,整个施工过程安全隐患更大,必须要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现在部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意识不足,依然将管理重点放在质量与造价上,未确定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各项管理措施编制不全面,无法对施工人员行为进行有效约束,而产生大量的违规行为,不仅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同时更容易形成安全事故。另外,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低,缺乏法律观念,在面对需要承担的法律义务与责任时采取逃避态度,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能够取得的效果比较差。

3建筑工程施工与质量管理要点

3.1落实前期准备工作

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达到预设目标,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将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就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工序各阶段、各专业施工作业的打好基础。应提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掌握地质地形、气候环境以及水文条件,将各项数据作为施工方案编制的依据,提高方案的可行性。同时,还要对比实际条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估,并制定可行的预防方案,便于在问题发生后第一时间动作,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4]。另外,还需要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工艺,收集市场上各项信息,对首次使用的技术、材料进行跟踪分析,掌握各影响因素,确保新型技术、材料可以充分发挥所具有的优势,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3.2施工现场监督管理

一方面,材料验收。确定材料设备对施工作业的影响,前期要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采购,收集并对比各种市场资料,选择口碑良好且具有专业生产资质的单位作为供货商,检查确定材料具有生产合格证、出厂证明以及专业质量验收证明等资料,然后与其签订供货合同。且在进场时进行抽样试验,对不合格材料要及时联系供应商调换,以免造成工期延误。另一方面,施工变更。因为建筑工程涉及到的内容众多,并且存在大量的露天作业,受各项因素影响严重,并不能完全避免变更问题。但是为避免因变更造成质量与造价问题,需要严格审核变更申请,加强对变更签证的管理,待建设单位批准后才可进行变更施工,最大程度上来减少变更问题的发生。

3.3施工人员专业培训

所有施工人员均需要进行职前培训,组织其学习施工方案和图纸,对各环节和专业施工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同时,还要兼顾安全意识的培养,加强安全宣传,在现场悬挂警示标语,尤其是高空作业要设置防护装置,提高施工作业安全性。通过现场监督的方式,对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照专业规范作业,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保证施工质量以及作业安全满足管理要求。

4结束语

建筑工程行为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其施工质量一直都备受人们关注。现在建筑工程建设规模不断加大,各项技术工艺不断更新,为提高施工效率和作业安全,就需要在此背景下,采取措施来对现存各类管理缺陷进行完善,保证技术工艺优势可以得到发挥,提高施工质量与作业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对策探求[J].四川建材,2016(04):241-243.

[2]贾圆臻.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研究[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