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初中音乐教学反思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让孩子找回上好音乐课的自信
我们要走进孩子们的寰宇,要给孩子们多一点的微笑,跟学生交朋友,让其充满自信!很多学生并不是讨厌音乐课,而是对音乐课堂没有信心而失掉兴趣的,这就须要我们老师去给予更多的爱心和关怀!谁都不愿整天面对一个面无表情的人,老师的微笑不仅能留给学生深刻的映像还能带给学生信心和勇气。我们要走进学生的寰宇去,就要和学生一样,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他们对音乐的观念,了解学生的想法,知晓他们对美的感受、领会他们的需求,才能在课堂上使学生快乐的上课,在课堂上感受美,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
二、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
教师希望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感受快乐。要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首先就需要老师摆拖传统的教学理念,学生并不是机器,不能像传统的教学一样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使出浑身解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就要求老师能在课堂上建立优异的学习氛围和优秀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快乐、在课堂中感受美。同时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让音乐课,融入当代音乐,捉住学生审美观,时常的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在山歌、民摇及相干教学中,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优秀的翻唱、生动的讲授去打动学生们的内心.傍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必须要注重用多媒体帮助教学,开拓学生们的视野,需要老师“以情激情”,这样就可以引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配合教学.那么这样就会变成活泼、杰出的学习气氛,也就达到了杰出的效果.最直接的勾引出学生的情感,这些都取决于老师教学的科学性、技巧性与多样性,以及基本功水平的高低。
三、刺激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刺激学生的学习的渴望性,使学生对音乐渴望,使学生自主的去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快乐。要想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就必须去关注学生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细心观察与备课了!备课考察的是我们老师的功底,只有备课了,这样才知道重点难点使这些重点变得生动,让学生感受快乐;使音乐课上得有滋有味!学生的兴趣爱好其实很简单,但是要激起他们的兴趣需要老师绞尽脑汁去完成,可以把难懂的节拍变成好听的童谣;可以把死板的乐理知识变成有趣的游戏;把难唱的歌曲使其在律动舞蹈中学会;把难以明白的管弦乐曲在动画片中获得领会……有了这些宝贝,学生们的兴趣必定高涨。
四、做个热爱音乐的音乐老师
老师更是要存眷自身,不仅需要要热爱音乐,还需要和学生做朋友,才能让学生和你一起在音乐的国度里畅所欲言!老师不仅要对音乐热爱,还要让自己学生对音乐热爱,热爱音乐的老师才能使学生共同热爱音乐,做一个热爱音乐的老师,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引起共鸣,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美,认识美,体验美。
五、总结
想要提高音乐课堂的质量,必需要走出传统教学理念,作为老师不仅要做好本身的工作,在工作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并找出适合学生最优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感受快乐、体验美感、丰富想象力。老师应该走进学生的世界中,在学生的世界中,播种、培育、收获。使学生热爱音乐
参考文献:
篇2
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是引发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及热情的导火线,也是学生体验音乐和参与音乐活动的第一个重要步骤。良好的导入会使学生从上课之初就被深深吸引。
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过程,音乐课要生动活泼,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光靠老师能说、会唱、会跳让学生动起来,不能闲着,要说动,那可动的内容可真不少。
篇3
一、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优秀作品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更新,各种视听产品层出不穷。现在的中学生几乎人手一个MP4,能接触到更多的音乐作品。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打破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扬长避短,灵活教学。
在教唱欣赏教材歌曲时,可以投其所好地加入一些适合中学生学唱的通俗歌曲,如郑智化的《我的未来不是梦》、黄征的《奔跑》、杨培安的《我相信》、许美静的《阳光总在风雨后》等一系列积极向上的歌曲。还可以安排一次小小的文艺汇演,教过的、没教过的都可以唱。现在很多学生在课外都学过其他的器乐,还有不少学习舞蹈的学生,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来表演。这样学生既展示了自己的才能,也能给别的同学带来更多的见识。
二、优化乐理知识教学
在初中音乐课中,学生们最不喜欢学的就是乐理了。有些乐理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起来的确比较困难,于是,我在教学五线谱时尝试着把英语带入其中,把四个间的音名连起来就是英语里的Face,然后我便让学生自己再来组合,看看还能组合成什么单词。这节课学生们都觉得很神奇,原来五线谱课这么有意思。我还在课堂上渗透游戏,如课中的识谱练习,如果只是把乐谱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读,练习的过程就会非常的枯燥。因此,笔者设计了音阶楼梯学唱谱的时候就搬出来,高音就站在高处,低音就站在低处,这样更形象的体现了高音和低音特点,更容易让学生掌握。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篇4
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生动的音乐艺术形象最容易被少年儿童所接受,通过音乐教学可以发展儿童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才能,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在初中阶段,如果要让学生花过多的精力来学好音乐课是不现实的,但是如何使音乐教育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活力,在 “减负增效”背景下,“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创设情境,用好“范唱”
音乐教师的范唱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唱歌学习的积极性。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种地步,音响器材如何先进,这些电声手段都不能代替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正确范唱。因为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其中又有互相感情交流的因素,在义务阶段的学生心目中老师的演唱他们最爱听,通过范唱,师生间的感情就更接近,更容易取得心灵的共鸣。好的“范唱”是提高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的关键。?要完成好的“范唱”,音乐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能够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风格、调式、歌曲的结构、感情与速度的关系。要表现好这首歌曲,应用什么情绪、速度,这些都要求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准备;(2)要有一定的演唱水平。能运用正确感人的声乐技巧,要具有弹跳、强弱、渐强、渐弱,音色变换演唱方法;(3)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乐感。感情表达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这既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修养,它发挥的好,可以弥补演唱技巧的不足,技巧稍差但唱的很有乐感,学生也会听得津津有味。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多听多实践,欣赏多类艺术品种的表演,扩大艺术视野,丰富艺术感情,绘声绘色地完成范唱这一环节,达到启发学生学习唱歌的兴趣。
二、练唱结合,普及“乐理”
篇5
二、中学初任英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存在的问题
中学初任英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反思意识不够。初任教师没有良好的教学反思习惯,把握不住教学反思的机会,教学反思程度不够宽、深,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有些教师的教学反思仍然处于自发阶段,不能保证教学反思的质量,达不到优化教学的目的。第二,教学反思的途径单一。许多教师只是写写教学总结、教学反思日记。教师之间交流仅仅限于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教师很少学习新的教学理论,更没有进行教学研究,很少发表教学论文。
三、制约中学初任英语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发展的因素
1.教师自身原因。
(1)初任教师理论修养不足。初任教师的反思存在反思视角狭窄,反思深度浅,反思方法单一,反思标准模糊等问题,其原因在于初任教师缺乏理论知识的指导,使得其反思局限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程度,很少对自己困惑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分析。但教学反思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不仅应具有课堂教学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而且还应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作支撑,否则,教师的反思只会处于浅层次和低水平,难有深入的提高和实质性的飞跃。因此,初任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学习和接受一定的理论思想来做指导,开阔自己的视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策略、研究方法等问题从宏观的角度进行探讨,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合理化。
(2)初任教师教学反思意识缺乏。由于教学理论的缺乏,初任教师教学反思意识薄弱;部分初任教师将教学看成是一种谋生手段,在教学中表现出被动和消极精神状态,不会去主动反思或深入研究教学;有些初任教师不愿意反思自己的教学主要是因为认识不到教师教学反思的价值,看不到教学反思对教师自身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甚至对反思的价值持怀疑的态度。但无论是何种原因,只要教师缺乏教学反思的意识,他们都不会注重发展与提高自己的教学反思能力。
(3)初任教师教学反思方法欠缺。教师在初任阶段教学热情高涨,但是由于教学经验有限,教学素养不足,使得他们缺乏必要的教学反思方法。“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教师在反思时,没有掌握反思的方法,就会导致反思陷入混乱与无序,或者无从下手,不知围绕什么角度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或者仅凭个人的经验,而个人的经验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狭隘的经验,导致了原地踏步式的反思。这种原地式的反思对教学改进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的意义显然值得怀疑。因此,掌握多样的教学反思方法对于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6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初中音乐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尚存在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难以实现“教学相长”之效我国现行中学音乐教育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虽然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视师生互动,但是仍以“教授”为主,单纯追求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单调、机械,教学过程枯燥、程式化,而对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初中生而言,这种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2.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当前,在我国现行教学体系中,初中音乐教育多被赋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视了初中音乐教育应该以美育为其宗旨,是音乐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这一基本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注重知识、技能等非审美的体验,而忽视情感、兴趣、想象、创造等审美体验,种种误区导致初中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缺失,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二、改变初中教学模式,在课上分析验证
课堂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往往同样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授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方法,不断地分析验证教学教案设计的合理性,不断进行反思并对症下药。课堂教学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有它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优化。因此在课堂上出现的各种意外就可以成为很好的分析材料,为教师不断地实践探索提供帮助。在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努力去构建互动课堂,打破传统的灌输呆板的学习方式,比如大多数学生都没去过非洲,当我们给学生欣赏非洲音乐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感到陌生,此时教师就需要把非洲一些部落的历史、风土人情以及非洲音乐的发展过程讲给学生听,并且为学生示范一些非洲音乐特有的动作,比如用手打鼓等等,并让学生进行模仿参与,从而增加课堂互动性,活跃教学气氛。
三、取长补短,不断对音乐教学进行改善
年轻一辈的音乐教师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教学时应吸取年长教师的经验,取长补短。在新课改下,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通常与教材息息相关,绝不能为了追求课堂效果而疏忽了音乐知识的传授,因此,教师要认真备课并仔细设计教学内容。
2、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按其个性气质对其进行个性化教育。注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一起探索音乐的奥秘。
四、基于现代信息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基于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将逐渐的成为初中音乐教育的主流。基于良好的多媒体平台,可以有效的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对于教学情境的设置,多媒体技术有着其独到的优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结合音乐的历史背景,进而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在对贝多芬《月光》片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当时的创作背景,创设出基于音乐本质的情景。同时,基于多媒体的视听平台,教师可以自如的进行音乐教学的转变,以及可以进行多种教学方法并存的教学模式开展。
五、尊重学生对音乐元素理解。
音乐本身就具有多样化,因而在进行音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音乐思维范式。尤其是对于音乐元素的挖掘上,学生需要更多的自主空间,也就是说,在尊重学生的情感的同时,还需要为学生保留足够的自主空间。这样可以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情感与音乐内涵的碰撞来发现音乐本身的内涵和价值。这一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塑造了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与此同时,音乐课堂的教学气氛更加地融洽。
六、体现人文精神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音乐鉴赏课堂上,鉴赏的内容选择应涉及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音乐内容,强调音乐的文化价值与欣赏价值,实现人文教育需要,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例如,在民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可精心设计西北放歌、婉约江南等不同的音乐形式与音乐内容,让学生在对比中提高欣赏能力,既体会到劳动人民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又深刻体会音乐的熏陶。
七、有效的教学评价与反思
反思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反思与评价是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与课堂质量的重要形式。在新音乐课程标准中,要求对课堂教学开展多元性评价,尤其注重过程评价,让学生更注重自己的课堂表现,以此作为课堂考核内容。反思教学是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中获得全新实践高度。通过反思,可让教师获得成长经验。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因此,如果缺乏有效的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就可能停滞不前,无法发挥创造性。
由上可见,音乐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寻找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解决。通过转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技术,实现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相结合,真正发挥音乐的功能与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音乐能力,培养当前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初中音乐教学思想和方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那么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的标准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学生有效进步呢?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初中音乐教师在新课改形势下对教学的反思
新课改后的初中音乐课大多借助了多媒体手段,过多地运用多媒体让教师的范唱少了,教师的即兴伴唱没有了,有的只是热烈的氛围和各种的小活动,让音乐的美消失了。笔者认为,初中音乐课的改革不应该是这样,不应该对以前的教学方式进行全盘否定,而是要在以前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解放思想,研究教学,提高自身的授课能力。因为新课改下的教学对教师的基本功教学要求更高,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技能,还要多学一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且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其更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好地体会音乐的美。“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这是音乐教育重要的指导思想。
初中音乐课的基本理念就是以注重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为核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鼓励学生主动创造,完善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我们一线音乐教师一定要学会反思,学会扬弃,学会取精华,为传统的音乐教育中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初中音乐教师要注重导入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第一个环节,至关重要。如果这个头开不好的话,学生就会对音乐学习缺乏兴趣,教学效果非常不好。所以笔者根据目前的教学内容,经常会酝酿各种不同的导入方法,力求产生使学生眼前一亮的效果。由于方法得当,每一次课学生的学习兴趣都非常高涨,学习效果也非常好。尤其是在讲一些比较传统且不好理解的曲目时,笔者会采用一些新奇的方式作为本节课的开始。如在讲授《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歌时,笔者就运用了这样的开头方式:大家知道同志的诗词吗?学生们齐生答:知道。能朗诵一下吗?于是请几位同学来朗诵一下他们熟知的诗词。笔者对每个学生加以点评,并适时地给予鼓励。接着笔者就通过放录音的形式让学生欣赏了几首诗词,让其充分体会诗词本身的美,从而为学生感受音乐之美埋下了伏笔。这一次课上,学生的兴趣很高涨,一节课下来,都能感受到这首诗词的情感并产生了共鸣,教学效果很好。笔者认为,导入的目的就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把学生巧妙地带到教学内容中去,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走入你的课堂,享受你的课堂之乐,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可以说,一个精彩的导入一定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走入课堂学习,使你的课堂收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探索、积累和归纳,为每一节音乐课都设计一个出色的开头方式。
三、初中音乐课堂上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
现在的学生由于各方面学习条件优越,懂的知识特别多,所以我们一定要将教学相长的思想植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课堂教学方式。我们一定摒弃陈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否则只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那样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没有学好音乐学科的欲望。我们初中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情感式教学法,以情动人,充分发掘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多寻求一些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的点,激发学生的情感,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如笔者在给学生讲京剧一课时,亲自拿来一些京剧服饰和脸谱,并设计了一些趣味问题,让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并做上装扮。虽然学生对京剧不陌生,但如此近距离地看脸谱、着服装还是第一次,所以学生的兴趣高涨。这一教学环节从学生感兴趣的动手动脑切入,以接近其生活的竞赛形式来进行,让学生很快进入到了学习状态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8
一 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初中音乐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尚存在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理念——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在我国现行教学体系中,初中音乐教育多被赋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视了初中音乐教育应该以美育为其宗旨,是音乐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这一基本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注重知识、技能等非审美的体验,而忽视情感、兴趣、想象、创造等审美体验,种种误区导致初中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缺失,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2.模式——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难以实现“教学相长”之效
我国现行中学音乐教育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虽然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视师生互动,但是仍以“教授”为主,单纯追求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单调、机械,教学过程枯燥、程式化,而对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初中生而言,这种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二 信息时代初中音乐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相结合,并将研究结果付诸于学校学科教学活动中。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结合,也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支持。
1.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践行“自助化”教学理念
构建主义起源于心理学领域,由瑞士日内瓦学派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最先提出于儿童认知发展领域。演变至今,建构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建构世界。笔者认为,要解决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利局面;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囿于固有的教学理念,研究、学习并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并转化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构建主义”学习的环境和课堂条件,让学生通过这种“自助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利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环境构建和应用领域。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尝试导入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音乐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最终目标。在这种模式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促者的作用;教材则作为学生自我构建的对象;媒介成为创设情景,协作、会话的认知工具。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彼此的关系及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创新性的变化。
2.擅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音乐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是音乐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物质保障。信息化时代,要擅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单一的、教条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摆脱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可以为实践改革和完善音乐课堂教学创造条件,从而达到优化音乐教学之目的;另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音乐课程中的结合,也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电影、幻灯、电脑多媒体等硬件,以及音像制品,光盘、课件等软件,都可以成为初中音乐教学媒体的主流,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直观。例如在《春江花月夜》这节课上,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通过自制的教学课件,将画面与音乐充分结合,情境交融,通过视、听的完美演绎,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意境,并通过关联画面及配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乐曲内涵,学生在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审美体验的同时,也充分读懂了乐曲内涵,体验到了中国古代音乐与相关传统文化那一脉相承的审美情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 结束语
新课标下,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要摆脱先前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不相宜”的尴尬局面,就要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结合在信息时代初中生对于音乐的特殊诉求,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广泛灵活的渠道,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引入构建主义教学理念及相关教学模式,采取新手段多角度转变音乐教学方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笔者提出的通过构建主义教学理念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而实现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结合校本实际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不要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能不顾及课堂内容,为理念而理念,为技术而技术,一切教学模式的创新都要为教学内容而服务,教学模式创新,不能从一个误区陷入另一个误区。
篇9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初中音乐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尚存在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理念——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在我国现行教学体系中,初中音乐教育多被赋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视了初中音乐教育应该以美育为其宗旨,是音乐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这一基本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注重知识、技能等非审美的体验,而忽视情感、兴趣、想象、创造等审美体验,种种误区导致初中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缺失,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2.模式——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难以实现“教学相长”之效
我国现行中学音乐教育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虽然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视师生互动,但是仍以“教授”为主,单纯追求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单调、机械,教学过程枯燥、程式化,而对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初中生而言,这种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二信息时代初中音乐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相结合,并将研究结果付诸于学校学科教学活动中。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结合,也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支持。
1.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践行“自助化”教学理念
构建主义起源于心理学领域,由瑞士日内瓦学派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最先提出于儿童认知发展领域。演变至今,建构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建构世界。笔者认为,要解决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利局面;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囿于固有的教学理念,研究、学习并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并转化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构建主义”学习的环境和课堂条件,让学生通过这种“自助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利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环境构建和应用领域。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尝试导入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音乐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最终目标。在这种模式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促者的作用;教材则作为学生自我构建的对象;媒介成为创设情景,协作、会话的认知工具。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彼此的关系及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创新性的变化。
2.擅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音乐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是音乐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物质保障。信息化时代,要擅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单一的、教条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摆脱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可以为实践改革和完善音乐课堂教学创造条件,从而达到优化音乐教学之目的;另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音乐课程中的结合,也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电影、幻灯、电脑多媒体等硬件,以及音像制品,光盘、课件等软件,都可以成为初中音乐教学媒体的主流,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直观。例如在《春江花月夜》这节课上,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通过自制的教学课件,将画面与音乐充分结合,情境交融,通过视、听的完美演绎,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意境,并通过关联画面及配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乐曲内涵,学生在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审美体验的同时,也充分读懂了乐曲内涵,体验到了中国古代音乐与相关传统文化那一脉相承的审美情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新课标下,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进行深刻的教学反思,要摆脱先前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不相宜”的尴尬局面,就要建立适应《新课标》要求的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结合在信息时代初中生对于音乐的特殊诉求,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广泛灵活的渠道,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并通过引入构建主义教学理念及相关教学模式,采取新手段多角度转变音乐教学方式,使师生共同营造和谐、愉快、合作的教学氛围。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笔者提出的通过构建主义教学理念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而实现初中音乐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结合校本实际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不要放之四海而皆准,不能不顾及课堂内容,为理念而理念,为技术而技术,一切教学模式的创新都要为教学内容而服务,教学模式创新,不能从一个误区陷入另一个误区。
篇10
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学校是各种教学资源较为集中的地方,为了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取得最为优良的教学体验,初中音乐教师在开展音乐教学过程的时候要注意整合、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例如,在新授初一上册第二单元《天山之春》的时候,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利用电子白板向同学们展示天山春景的图像或是音频,营造相关的教学氛围有利于集中学生的上课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成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现有的教学设备和教学环境自主的设计相关教学方案,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更好的教学体验。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初中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音乐水平和音乐学习兴趣展开设计教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
三、安排班级竞赛,巩固学生所学的音乐知识
在一般音乐教师眼中,音乐并不是一门需要复习的科目,可实际上,音乐素养和音乐对于学生压力的减缓的过程和效果是长期才可以看到的,如果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味学习新知识,却并不复习旧知识,就好比丢了西瓜捡芝麻的猴子,最终学到的音乐知识并不多,而初中音乐教师费尽心血研究的教学方案最终收获的效果寥寥。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要及时的帮助学生展开复习的工作,组织班级音乐竞赛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复习方式。组织班级音乐竞赛的过程中,音乐教师作为竞赛的 出题人要将出题的题目紧紧与所学过的音乐知识围绕,以此唤醒旧知识,提高学生的对音乐知识的记忆力,达到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教学目的。
四、师生共同沟通,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学科
不论是学习音乐还是学习数学,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保持一种联系的状态,联系就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始终在同一个频道上,“联系”意味着沟通,意味着师生间的沟通没有阻碍,学生和教师能彼此感应到对方的要求和感召。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沟通期限,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和思维感知音乐学科的优点,同时,师生共同沟通有利于学生向教师直接反馈在教学过程中感觉到的不足之处,有利于教师改善教学方法,更好的为学生设计优良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成效的探索过程是很漫长、艰辛的,初中音乐教师在这样的探索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学生随时随地保持‘沟通’的意识,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师生的沟通可以在课后也可以在课上,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依据学生的表现和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方面获取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的信息,初中音乐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与学生沟通 的过程中要注意营造相对轻松的交谈氛围。
总结:初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的体现不在于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的量,在于音乐对学生整体身心、素质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在音乐中感知音乐世界的 魅力,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更多的借鉴优秀教学方法和不断反思、总结自身教学方法,不断在提高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性方法的能力。不管初中音乐教师在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有效性中采取如何的方法,初中音乐教师始终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从学生实际情况和心理成长特点为出发点,设计和开展更為优良的教学方案。
篇11
通过近年来的素质教育改革,初中音乐教学有了更加开阔的研究视角,多角度的进行审视我们音乐教学方法,把有效性教学方法引入到初中二年级音乐教学中来,这一重要举措对初中音乐欣赏十分有意义。音乐欣赏有利于改善初中的心情、记忆力、审美观等,音乐欣赏教学是教师借助音乐器材,让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感。通过多次欣赏音乐,让学生对音乐有了记忆,并培养了音乐的情感,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这是通过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来加强学生的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只要初中音乐教师能够认真对待,就能从根本上提高初中二年级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初中音乐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并且要率先进行教学方法的革新,加强欣赏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的欣赏有助学生的音乐感的培养,为以后学生走向社会、学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作为初中音乐教师要多专研,以新课程为标准,勇于创新,坚持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程,实现有效性教学。
二、初中二年级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现状分析
1.初中二年级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现状
随着基础音乐课程的大力发展,初中音乐欣赏课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音乐教师认真教学的情况下,初中音乐教学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把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理念能够较好地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给初中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然而,通过我们实地调查发现,初中二年级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存在多种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首先是学生在上音乐欣赏课程的时候,学生主要关心的是音乐欣赏的教学内容,初中生在对于鉴赏内容上往往体现出来情绪波动较大,这样让音乐教师在教学上很难控制;其次,是初中生对于目前音乐鉴赏课程中所体现的古典欣赏内容不感兴趣,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都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三,是初中对于所欣赏的音乐内容没有积极地进行探讨和交流,不能用正确的语言把音乐知识体现出来;第四,是学生对于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往往参与度较高,学习的情趣也比较积极,并且能够向其他同学介绍作品的内容。
2.初中二年级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上述的问题与现状是我们主要研究方向和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初中生往往是很喜欢音乐知识,但是不喜欢音乐课程。这是我们音乐教学中应该认真反思的内容,努力使学生融入到初中音乐课程中来。我们要解决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是音乐教师往往没有考虑学生的真正需要,教师总是根据教材的内容来设计课程,没有注意学生的兴趣所在,达不到音乐教学的效果;第二,初中音乐教师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下,并没有很好地转变自己的教师角色,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让学生学到真正的音乐知识;第三,新课改中教材和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要求音乐教师进行教学方法革新,教师没有进行教法的革新,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受到学校目前中考的影响,大多数初中对音乐教学都不太重视,学校和家长主要是抓好文化课程,大部分音乐课程都被主课教师占用,学生的音乐课程没有办法保障。
三、新课程背景下初中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1.运用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欣赏
首先我们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参与演唱,我们在让学生欣赏经典的主体旋律作品时候,这些作品旋律是非常动听学生也很容易掌握,我们再让学生从头到尾听过之后,马上要求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找出来的乐曲进行哼唱,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这个作品的记忆力。音乐欣赏课程并不只是让学生听,要让学生的身体动起来,参与到音乐当中来,让初中生参与到音乐的节奏中来。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除了让学生参与到音乐的演唱中来,还要求学生能够参与到乐器演奏和创作中来,这样的可以在音乐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内心中感受到音乐的优美。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程上,要做到给学生及时鼓励,学生在音乐课程上表现好,教师要及时做出表扬,这样学生获得成就感,如果学生没有积极性和兴趣,教师要及时调整他们的态度,让学生树立起自信的信心。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程上要进行教学分组,分组合作教学有利于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划分开来,教师在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分组教学,这样可以使得全体学生都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并且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所学到知识,可以培养初中生自己的音乐思想。
2.通过对多种作品的欣赏提高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
初中音乐欣赏课程可以结合欣赏民族作品,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教师可以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把民族优秀的音乐作品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多个民族作品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可以给与安排一些儿歌、童话故事等进行音乐配乐。其次,可以让学生接触一些外国音乐作品,让学生多了解一些大型的交响乐和协奏曲等,让初中生早点接触国外的音乐,为学生音乐发展提供空间,对于世界上多重音乐文化的接触,可以让初中生学到不同音乐风格和不同国度的音乐作品,对于学生音乐欣赏的有效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音乐欣赏有效性教学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在一定现代化教学设备允许的条件下,多媒体教育可以让学生欣赏到一个立体的,动画的音乐知识。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多方位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比较直观的欣赏音乐知识,因为多媒体可以较好的设置教学的背景和画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插入画面和音乐,增加了一些动画效果,学生可以对音乐知识加深印象,这些直观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教学中来。
四、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音乐教学,教师要从课堂教学出发,以学生的需要为主,建立一个师生共融的教学课堂。通过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有效的教学组织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音乐课堂上的兴趣,进而培养初中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我们教师要尽快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在教法寻求创新,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我们有这传播音乐知识的责任,在教学实践中要时刻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充分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把音乐课程在初中开展的尽善尽美,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和素质,为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从而实现有效性教学,最终达到中学音乐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白益民.高成效教师的行为特征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 ,(4):31-37.
[2]王斌华.关于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J].外国教育资料, 1997,(2):24-28.
[3]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1):38.
[4]曲铁华,张爽.一种有效教学模式探微[J].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8,(3):57.
篇12
一 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初中音乐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尚存在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理念——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在我国现行教学体系中,初中音乐教育多被赋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视了初中音乐教育应该以美育为其宗旨,是音乐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这一基本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注重知识、技能等非审美的体验,而忽视情感、兴趣、想象、创造等审美体验,种种误区导致初中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缺失,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2.模式——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难以实现“教学相长”之效
我国现行中学音乐教育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虽然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视师生互动,但是仍以“教授”为主,单纯追求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单调、机械,教学过程枯燥、程式化,而对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初中生而言,这种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二 信息时代初中音乐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相结合,并将研究结果付诸于学校学科教学活动中。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结合,也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支持。
1.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践行“自助化”教学理念
构建主义起源于心理学领域,由瑞士日内瓦学派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最先提出于儿童认知发展领域。演变至今,建构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建构世界。笔者认为,要解决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利局面;首先要求教育工作者不囿于固有的教学理念,研究、学习并导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并转化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构建主义”学习的环境和课堂条件,让学生通过这种“自助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利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环境构建和应用领域。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尝试导入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音乐知识的意义建构的最终目标。在这种模式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促者的作用;教材则作为学生自我构建的对象;媒介成为创设情景,协作、会话的认知工具。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彼此的关系及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发生了创新性的变化。
2.擅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音乐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是音乐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物质保障。信息化时代,要擅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单一的、教条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摆脱单纯的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一方面,可以为实践改革和完善音乐课堂教学创造条件,从而达到优化音乐教学之目的;另一方面,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音乐课程中的结合,也能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电影、幻灯、电脑多媒体等硬件,以及音像制品,光盘、课件等软件,都可以成为初中音乐教学媒体的主流,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直观。例如在《春江花月夜》这节课上,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通过自制的教学课件,将画面与音乐充分结合,情境交融,通过视、听的完美演绎,让学生感受乐曲的意境,并通过关联画面及配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乐曲内涵,学生在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审美体验的同时,也充分读懂了乐曲内涵,体验到了中国古代音乐与相关传统文化那一脉相承的审美情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篇13
一、当前初中音乐教学中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初中音乐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尚存在诸多不适应时展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难以实现“教学相长”之效
我国现行中学音乐教育基本沿用了专业音乐教育的模式,虽然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视师生互动,但是仍以“教授”为主,单纯追求知识与技能,教学模式单调、机械,教学过程枯燥、程式化,而对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初中生而言,这种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必然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2.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当前,在我国现行教学体系中,初中音乐教育多被赋予了德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功能,并被片面夸大,而忽视了初中音乐教育应该以美育为其宗旨,是音乐文化素养方面的教育这一基本职能。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关注音乐教育的外在价值,特别注重知识、技能等非审美的体验,而忽视情感、兴趣、想象、创造等审美体验,种种误区导致初中音乐课程审美性、艺术性缺失,教学理念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二、信息时代初中音乐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相结合,并将研究结果付诸于学校学科教学活动中。同时,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结合,也为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物质支持。
1.以流行音乐带动音乐欣赏,收获高效课堂
前面有提到,有同学认为现在人手一个移动播放器,要听音乐很方便,还能听自己喜欢的歌,在这句话当中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在高科技进入我们普通人家生活的时代,一个移动播放器确实解决了学生所说的这个问题,但是他们这种所谓的听音乐只是纯粹的娱乐消遣,很少有人会真的去欣赏音乐中的美,因此,音乐课的开设还是很有必要的,老师通过适当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学会欣赏音乐是音乐课教学的核心,这令我反思了两点:其一,就是我们音乐课堂的教学过于随意,只是简单地走走流程;其二,音乐课的教学所选取的切入点不符合现代学生的审美趣向。因此,我认为音乐课的课堂教学必须要创新,而以流行音乐带动音乐欣赏便是我得出的方法。
2.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学生能力的提高包括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切莫以权威自居,应该是摒弃师道尊严。抱着一种教育相长的态度,认真和学生沟通,培养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使学生们的心理自由得到充分发挥,让他们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无拘无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征得到切实的体现。
在课堂上,老师们应该在释放学生的同时释放自己,和学生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欣赏。在语言使用上,应该多用一些能拉近双方之间距离的词句,如“大家的想象力真的很棒。超出了老师的预期”“让我们一起来吧”“请”,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他们就可以充分地在课堂上展现自我。
3.创设环境,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
创新教育的实施要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做条件,这其中的小环境的良好课堂氛围,―个轻松的教学环境可以充分展示教材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创造音乐。在音乐的教学中,老师们要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要提供和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创作空间,老师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情景。学生们跟着老师的创设环境去积极、轻松地探索、想象。这样的情景包括语境和画面。在语境中,老师们可以通过优美流畅的语言风格和极富感情的语调来描绘音乐环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让他们在这个创设环境中,自由想象,深入音乐情景。在画面表现中,可以通过借助一些动画、图片,来简单而形象地演示词曲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