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生心理健康实例分析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实例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生心理健康实例分析

篇1

一、案例介绍

学生王红(化名),女,21岁,在大二下学期即将去医院实习。王红非常渴望去北京的医院实习,于是刚刚得知北京某医院要来就第一个报了名,并且在面试那天还精心准备了一番。但最后的结果却让王红大失所望――她没有被选上。当天晚上,王红就在宿舍哭了很久。之后又有其他医院前来招人,王红要好的同学都劝她再去试一下,但王红根本不愿去,她觉得自己根本不行,再去面试肯定也被刷下来。自此之后王红一直情绪低落、茶饭不思、有时候自己还默默的掉眼泪。后来发现一向遵守纪律的王红多次旷课。

二、案例分析

(一)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走向成熟而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具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1.自我意识日趋成熟但仍具有片面性。在这个阶段,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尚未真正成熟,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获得成功时会极度自信,可一旦遭遇挫折,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感;2.大学生自身存在多种矛盾,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自尊与自卑的双重矛盾等等。年轻人都会有自己的理想,对事物都会有自己一个想当然的认识。然而理想与现实常常是不相符的,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缺乏、自我评价能力不足,当他们发现现实远非自己所想象的那么美好,自己也并非想象的那么出色和伟大时就会引发很多心理上、情感上的苦恼,进而出现心理问题。同样,王红也具有大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她仅仅因为一次面试失败就改变了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很失败、很没用,不敢再去尝试,甚至出现了自暴自弃的苗头。

(二)抗挫折能力亟待提高。

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是渴望独立的、渴望获得成功的。然而,自幼在“温室”里长大的大学生,在生活和心理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对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当学习、生活、情感上遇到问题和挫折时,由于找不到一个合理的排泄途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困境和挫折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在内心积蓄、发酵,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同时,“80”、“90”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在她们身上倾注了更多的爱,大多数孩子从小都是一帆风顺的,父母为他们安排好了一切,让他们失去了体验挫折的机会,也因此降低了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一旦遭遇失败,他们就无所适从、倍受打击、甚至一蹶不振。

三、具体心理辅导措施

(一)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为了解决王红的问题,需要与她进行细致的沟通交流。首先,让她尽可能地倾诉,通过宣泄的方式将压抑在内心的负面情绪首先释放出来。宣泄是处理情绪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只有通过宣泄减少、排除它们,不受它们的伤害。并且,只有对情绪适度宣泄之后才能较理智、合理地处理情绪。当王红尽情表达完自己的想法之后,可以采用开放式提问、共情、解释等心理咨询技术,表示“我完全能够理解你的感受”,“有很多同学也遇到了像你一样的情况”,尽可能地拉近与王红的心理距离。之后,向她介绍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成熟、矛盾心理等一般心理特点,向她解释为什么她会出现一系列的负性情绪。

(二)合理情绪疗法。

王红的心理问题表面是因为面试没有通过引起的,实际上却是由于自己的不合理认知导致的,因此我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来解决王红的心理问题。首先向王红解释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人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与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态度和看法有关,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其引发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也不同,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目前存在的各种症状,才能改善自己的情绪。王红也有不合理的信念,如“我必须获得成功”的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地认为“一旦失败自己就一无是处”、一旦不好的事发生了就糟糕至极等不合理信念,需帮助她认清其信念的不合理性,进而放弃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实现助人自助。

(三)提高抗挫折能力。

通过事件分析可以看出,王红的抗挫折能力较差,这也是目前许多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认识到这一问题之后,需要鼓励王红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鼓励她积极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以适应即将开始的实习、工作等生活。抗挫折能力的提高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要认识到挫折的存在是普遍的、必然的;其次,要看到挫折的两面性。挫折的确会给人打击,但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抵抗挫折,获得经验和知识,增长才干,变得更加成熟;最后,当挫折真正发生时,可以有几种办法加以克服:积极面对;适时调整期望值;接受自己;精神宣泄。

四、案例启示

(一)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和学生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但遗憾的是,现实中仍有许多教师和学生,一提及心理辅导,就认为是对心理障碍的咨询与治疗,甚至有学生把“做心理咨询”与“心理有毛病”等同起来,当个别学生遇到心理困惑和情绪波动等困难时,不愿、不敢、不懂向老师和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寻求帮助的现象是很普遍的。还有一些学生工作者虽然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但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不多,认为所学到的心理咨询知识仅仅适用于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而自己的班级没有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因此认为心理咨询知识是没有用的。实际上,心理健康知识不仅可以用来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大多数学生获得心理发展、心理成熟,而大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为主导的模式已成为我国各高校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积极开展发展性心理辅导。

促进个体成长、学习和发展是发展性心理辅导的三个重要目标。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是针对所有发展中的个体,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完善。发展性心理辅导主张辅导的核心是成长问题而不是健康问题。因此,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的建构,是以青年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基础的,是顺应青年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模式。心理健康工作是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未来的工作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助人自助”,帮助学生获得心理的成长和人格的完善。发展性心理辅导的途径是比较广泛的,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做心理测评、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创建心理辅导网页、团体咨询等。

(三)完善DPI三维模式。

DPI三维模式即心理发展―心理预防―心理干预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国际心理学联合会早在1984年就曾指出:“心理教育强调发展的模式。其心理教育的目的在于努力帮助辅导对象扫除正常成长过程中的障碍,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心理预防的实质则是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免疫力,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引导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克服困难,学会适应环境,防患于未然。而心理干预则是针对那些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心理机能失调及心理上有严重障碍的学生。干预的重点是矫治,是纠正与治疗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失常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教育运作机制,要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遵循DPI三维模式,集心理发展、预防、干预为一体,真正做到心理健康工作不留死角。

五、结束语

据全国心理卫生协会统计,有心理失衡或障碍的大学生占全国大学生总人数的1/4以上,最高时期达34%。特别是近几年,由于心理健康问题造成的大学生自杀现象屡见不鲜,而心理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高校和学生工作者,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责无旁贷,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理念、方向和方法,才能避免事倍功半、劳而无功,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完善人格,真正帮助学生从容面对未来。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精神卫生;健康教育;课程;学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加剧,致使

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各高校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普遍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该课程教学也因此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本文立足于课程实效性目标,着眼于课程建设,对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

1 课程定位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解析心理异常现象。这就将心理健康意识放在了首位,是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相符的。从我国的现状看,很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从未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说跨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几乎是空白。所以,依照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宗旨,从入校之日起就应该使学生接受系统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需要和社会要求出发,在大学新生中开展以心理健康必修课为基础的普及教育,其他各年级开展以选修课为辅的系列教育、以活动化课程为补充的实践训练、以报告讲座为拓展的学术活动,从而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2 课程目标

与一般课程比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其特殊性。首先,从教学效果的时间性角度分析,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现实性,不但要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而且更应在大学生当前的生活中发挥现实性作用。其次,从教学效果的针对性角度分析,主要在研究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针对他们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的领域进行指导式教学,以切实提高大学生应对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实际能力。第三,从教学效果的表现形式分析,其教学效果具有综合性,即通过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大学生应对各种心理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且应使其具备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科学认识能力,进而为其未来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打下科学的心理认识基础。因此,该课程教学结果的表现形式应具有认识内隐性与行为外显性相结合的综合特征,这就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以围绕着理论与技能相结合来确立,即课程教学既能提高大学生科学认识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加大学生应对各种心理冲突和问题的实践技能。

3 课程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具体的技能和本领,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所以课程的内容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各高校这些年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广泛调查,结果均显示,大学生的主要的心理问题依次为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恋爱与性问题、自我问题和生涯规划问题等[1]。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具体安排上,还应该考虑到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目前,高校开设的有关“心理”方面的课程很多,如《人际交往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健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用心理学》等。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课程名称不一样,但讲授的内容大同小异,致使不少学生重复选课。课堂教学是一个综合过程,在高校师资紧缺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显然不符合高校的办学原则。当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多开一些与“心理”相关的选修课,但学校必须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防止造成学生学习上的混乱。尽管许多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有帮助,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最系统最直接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因此各高校应优化学校

资源。

4 教学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而是实际应用课;不是说教课,而是师生互动课。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切忌为了达到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而“满堂灌”和“一言堂”。课堂上积极的师生互动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带着自身的实际问题进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有机会提出自己的疑惑与问题,在教师的指引下共同讨论,从而掌握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勇于创新,针对学生的特点,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重视学生个体经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课堂理论讲授、心理测试、心理影片录像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演讲、辩论、训练、新概念作业、网上辅导等,都是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

5 教学评价

许多高校在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忽视该课程的专业特殊性,常常以传统课程的评价模式来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的关注点主要是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教师课堂教学的“表演性”,如,任课教师的语言表达等;在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则主要关注笔试分数的量化评价,忽视对实际心理技能和心理健康维护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导向使许多大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发生方向性错误,只突出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相关技能的发展,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

由于人的心理具有内隐性特性,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结果同样具有内隐的特性,这在客观上给课程教学结果的评价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在本课程的教学评价特别是学生学业评价中,以单一考试的量化手段对大学生的学习进行分等划类的传统评价方式是不恰当的。该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要求必须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大学生经教学之后对自己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这不仅是课程评价的基本要求,还是课程实施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历史不到20 a,但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在许多高校都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但还有不少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进行深入研究,将对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能产生积极影响。

篇3

一、对象

随机抽取校二年级篮球选修班的同学共10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50名,女生50名,平均年龄(19.3±1.6)。对照班为同级平行班。

二、方法

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用合作性学习和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比实验。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和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接球、投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研究工作的要求。按均衡、自愿的原则进行分组,适当调整,使各小组成员在掌握程度的排序上形成一定层次梯队,有利于相互的帮教活动的开展,使小组具有一定的凝聚力。两班均由同一教师执教,实验中尽可能保证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授课时数、场地器材、测试标准等条件相同。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评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实行0~4分计分法,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测试数据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教学操作流程如下:

对各组的成绩进行统计与评价,作出相应的表扬与总结。

三、结果

1. 实验班实验前后SCL-90因子分比较

实验班实验前与对照班比较SCL-90因子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实验后的测试成绩为考察实验班试验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将研究对象SCL-90的各因子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各因子得分中,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三项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各项心理因子得分交织实验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见表1)。

表1 实验班实验前后SCL-90因子分比较

2.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2显示实验班男生与女生SCL-90因子分比较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合作学习锻炼均能产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效应。

表2 实验班男女生SCL-90因子分比较

四、讨论

合作学习营造的学习氛围,保证了学生在宽松、愉快、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习,结合篮球运动的集体性和对抗性特点,注重小组成员之间的愉快合作性和行为的合理性,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和意志力的磨练如流畅体验, 运动愉跃感等, 这些都具有促进形成良好心境的功效, 这种功效具有一定的迁移作用,其激烈竞争的过程使参与者在与同伴的团结协作和融洽相处中,发挥个人潜能和创造性思维活动,体验体育的精神和乐趣,从而获得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成功感。对实验前后的心理因子进行差异性检验以及后测各项心理因子得分较之实验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合作学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建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针对性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大学生进行锻炼,从而培养出身心俱佳的优秀大学毕业生。

【参考文献】

篇4

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课题来讲,加强对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各高校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紧迫性。首先,各高校应该正确的了解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主要工作任务。同样的,高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对本院校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制作出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例如: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活动等。通过类似的活动,帮助大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心理意识,提高大学的综合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概率。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随着社会的逐渐进步,社会压力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了人们心理疾病的不断出现,因此大学生具有成熟思想意识的人,其所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能忽略的。根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心理压力过大

第一,外部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是属于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国家,而且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中,所以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高校大学生在读书期间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并且受到自身家庭环境、所选专业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毕业后的就业观点和工作选择等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但是,有一部分学生在面对社会激烈竞争时感到焦虑不安,导致在找工作时出现缺乏自信、盲目寻找等心理问题。

第二,内部环境的影响。根据现在大学教育情况来看,大多数院校都把英语过级、计算机过级等考试作为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判断标准,甚至有的院校还把能否考取这两个证实作为学生获得学士资格证的首要条件。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在摆脱了高中的学习负担之后又受到了来自社会与学校的双重压力,从而导致学生的神经更加紧张以及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二)心理承受能力弱

当代很多大学生在学业以及生活中都崇尚完美与成功,并且在家被家人所宠爱着,但是有一部分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过多的注重学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教育,导致了一些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都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容易丧失斗志。当代大多数高校都采用的是封闭式管理,导致学生在面对风雨时容易一蹶不振。大多数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其在面对困难时不能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而是变得焦躁不安,情绪低落等,甚至有的学生逐渐发展成心理疾病。所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三)心理调节能力差

大学对于社会的认识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知识的增加会变得更深入,并且在此过程中对逐渐的形成自身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这时候他们对于学习以及生活中的不同事物或者事件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这些看法都趋向于理想化,与现实有了一定的偏差。当大学生认识到这些差距时,会变得焦虑不安,这是因为自身个体没有达到所预期的目标所产生的不安。随着这种理想与现实差距的不断积累,则逐渐会成一种严重的心理负担,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的问题,例如:人际交往问题、情感问题、金钱问题等。人本身的心理内容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形成的,其主要由社会思想政治、文化背景、道德约束以及风俗文化等组成的。所以大学在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应该主动去了解周围环境,在不违背社会规定的前提下去追去自身的发展;相反的,一味的逃避现实容易缺乏正确的判断意识,导致心理疾病的出现。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措施

(一)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在我国的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总是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并没有掌握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

笔者建议在大学课程教学内容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门课程,为学习提供系统性的知识讲解,使学生对于健康的心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样的,学校还可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这样可以方便学生更好的进行心理咨询,降低心理疾病的产生机会。

现在高校公共课科目较多,受总课时限制,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存在一定难度。笔者建议可以采用选修课的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全校学生开放;或尝试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课中增设心理健康知识课程。当然,在没有条件单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前,可举办有关专题讲座,如“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大学生成就机动的发展”、“大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的学业成败归依倾向”等,这些内容都与心理健康紧密相关。

现在大多数高校所设立的公共课程较多,但是在时间上又受到专业课程的限制,所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难度。所以笔者在此建议各高校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选修课,向全校所有学生进行开放。同样的,各高校在没有统一安排好课程之前,可以邀请一些心理专家来进行相关讲座,例如:大学生如何控制自身情绪、大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大学生情感意识的建立等,这些相关心理内容对于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有着重要作用。

(二)重视辅导员的作用

由于教学不断改革,各大高校也逐渐开始进行扩招,每年招收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学校的工作人员却在逐渐减少。在大多数院校中,一个辅导员所管理的学生达到了一二百人,并且这些辅导员还兼聘了别的工作。这是一种非常不科学的管理行为,因为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

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在校大学生管理的规定是进行自我管理。但是普遍大学生的思想是不成熟的,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他们不愿意听取家长的忠告以及教育,因此容易养成不健全的心理。这时候辅导员应该尽最大努力去理解与尊重学生,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向学生传授健康的心理意识,为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创造条件。同时辅导员应该为学生作为榜样,以身作则,发挥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及人格魅力来教育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辅导员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则对于学生的教育将会事半功倍。

(三)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科学研究表明,生活方式的好与坏对于大学生能够否形成健康的心理有着重要作用。所谓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指有规律的生活、坚持体育锻炼、科学用脑、注重休息、不吸烟、少喝酒以及注重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心理压力过大,为了确保学习高效的学习,因此需要科学地计划好每天的学习与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所谓科学的用脑是指合理用脑、适度用脑、勤用脑,避免过度用脑导致记忆力的衰退。

(四)加强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

大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情绪状态的调节、适应能力的改善、意志品格的养成等。大学生正处青春年少时期,缺少社会经验,对于事情的处理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这个时期正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其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社会经验以及生活知识,从而导致了人的心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不够完整,所以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焦躁不安的情绪。如果这些心理问题长期这样积累下去,就会逐步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心理障碍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高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意识以及面对问题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促使学生主动的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从而一步步实现人生的目标。

三、结束语

实施素质教育最为重要的措施就是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等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高等院校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心理是高校教育工作正常进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高等院校教学素质的体现。本文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重视辅导员作用等方面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

参考文献:

[1]秦敏燕.新时期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02).

[2]喻问琼.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0,(09).

[3]曹姗.浅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J].东方企业文化, 2010,(03).

篇5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每个人从小都是先接触家庭环境,首先受到家庭教育,不适当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方式极易使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和观念是密切相关的,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家庭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根源性因素,并且影响深刻而久远。因父母离异或者家庭不和睦而带来痛苦与烦恼;或父母人格特质不良,教育方式恶劣;或家人及亲属的过度期望与关注;或长期成长在压抑的环境当中,缺乏被爱与关怀;或家庭经济长期窘迫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学校环境的影响

初高中时期,学生长期处于应试教育体制中,对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高考作用下,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有所提高,而常常忽略了正值青春期的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极易造成学生产生多疑、敏感、自卑、易怒、焦虑,人际交往欠缺等心理问题。当进入大学后,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不懂得与人如何相处,从而导致大学生性格内向,甚至自闭,往往因小事就会对同学产生怨恨心理,甚至发生严重犯罪的后果,或者对未来失去信心,极易产生厌世心理,导致自杀、自残等严重问题。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从而竞争日益剧烈,导致人们的价值观扭曲,而受这种社会环境影响,校园也不再是纯净的一片乐土了。大部分学生出现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导致他们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同学之间严重缺乏关怀与友爱。而社会各个领域激烈的竞争状态,使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步加快,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现实环境认识不清,理想与现实有着严重的差距,他们一面对未来充满期待,但现实又往往使他们缺乏对未来生活、事业的信心,导致大学生产生焦虑感和抑郁感,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措施

(一)建立学校与家庭的沟通桥梁

学校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经常和家长沟通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同时也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这样能够更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行为与思想状况,学校和家长共同创建良好的环境,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正确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要想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在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中,就要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以此来正确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第一,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此来展开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第二,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合理运用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采用科学的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第三,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又要顾及到个体的差异,按学生的性格特征、发展特点,以此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

(三)建立心理咨询室,培养心理专业人才

学校应建立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使其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发展、情感、就业等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并且可以采用学生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开设专题讲座、设立咨询信箱与咨询热线、网络咨询等方式,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引导和教育。

(四)加强大学生的自身修养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应当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学校的社团活动,或者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素质,扩大人际交往,开阔视野,培养自主自强的精神,锻炼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其次,大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再次,要努力完善人格,培养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学会客观看待人与事物,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能够很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完美的人格与良好的个性特点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

总结

大学时代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正值人生的黄金时期,年轻的大学生应该是充满朝气、热情奔放的,但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却有着这样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各种悲剧事件、暴力事件在大学生间时常发生,这提醒着学校和家长应该时常关注学生和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了解大学生的行为和思维动向,以此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及时引导心理健康存在着问题的大学生,使其能够健康成长,拥有年轻人本该拥有的朝气与热情。

【参考文献】

篇6

心理干预已成为21世纪现代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心理健康促进及心理障碍人性化干预模式[1]正在探索中形成并逐步完善。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人性化,就是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障碍类别,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关注个体人格偏差的倾向和原因,帮助学生解决阻碍其潜能开发的心理障碍。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学业的成功,也关系到高等教育和培养人才目标的实现。分析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障碍或人格偏离的原因,对高校人才素质培养、心理健康促进和个体人格完善,提出人性化心理干预建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医学生和师范生的心理健康测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选取青岛大学医学院学生640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同年级学生616名。剔除无效试卷后,医学生有效被试611名(男生311名,女生300名),有效率为95.47%;师范生有效被试585名(男生229名,女生356名),有效测试率为94.97%。

1.2 方法 测量工具采用由宋维真等[2]修订的“心理健康测查表”(Psychological Health Inventory,PHI),该量表共168题,包括躯体化、抑郁、焦虑、病态人格、疑心、脱离实际和兴奋状态7个临床分量表,以及无法回答的题目数(Q)、说谎分数(L)和诈病或装坏分数(F)3个效度量表。以T分60分作为区分健全人格与偏离人格的临界点,如果某个临床分量表的得分在60分以上,则认定受试者在此方面存在心理异常,如果得分在70分以上,则认定受试者在此方面的问题比较严重。分值越高,问题越严重。测查以班级为单位,由专业人员使用统一指导语进行标准化集体测试。个人笔答,30 min内完成。实发问卷1 256份,剔除Q量表原始分>10的被测试卷,获得有效测试答卷1 196份,有效测试率为95.22%。将原始分转换为相应的T分后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受检对象心理异常(T分>60)检出率为43.39%(519/1 196),心理问题(T分>70)检出率为12.21%(146/1 196)。医学生心理异常和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师范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比较 医学男生的心理异常检出率是54.34%(169/311),高于女生的39.67%(119/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1);师范男生心理异常检出率为48.03%(110/229),高于女生的33.99%(12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P<0.01)。医学男、女生心理异常率高于师范男、女生,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3 不同专业大学生PHI分量表得分异常率比较 医学生前5位心理问题依次为躯体化、抑郁、脱离现实、病态人格和过度兴奋状态,师范生前5位心理问题依次为过度兴奋状态、抑郁、病态人格、躯体化和焦虑。医学生的疑心、躯体化和脱离现实明显高于师范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师范生的过度兴奋状态率高于医学生,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4 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心理异常大学生的PHI分量表得分比较 不同专业同性别比较显示,医学男生的躯体化、脱离现实和疑心高于师范生;医学女生脱离现实、师范女生兴奋状态水平较高(P值均<0.05)。相同专业不同性别比较显示,医学生的躯体化、病态人格和疑心平均分男生高于女生(t值分别为6.61,3.51和5.66,P值均<0.01);师范专业心理异常学生的躯体化水平男生高于女生(t=3.47,P<0.01),病态人格女生高于男生(t=2.02,P<0.05)。见表3。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在校医学生和师范生有心理问题或人格偏差倾向的比例为43.39%,有较严重心理问题比例为12.21%。与以往同类研究[3-4]结果基本一致。在2类专业的群体比较中发现,医学生的心理异常和心理问题检出率均高于师范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显示医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应引起高校足够的重视。

3.1 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共同点 不同专业群体的性别比较显示,医学生和师范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均为男生高于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提示高校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女生,人格不完善的比例较高。这可能与受社会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影响,进入高校后男性比女性对自己今后的成就有较高的期望,因而学业、事业、职业的社会化角色压力感普遍较女性大有关;另外,也与男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人际交流相对不足,因而获得心理支持相对较少等有关。

3.2 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异同点

3.2.1 心理问题严重程度不同 在PHI检出的心理异常(T分>60)的群体中,心理问题比较严重(T分>70)的人群比例各专业不同,医科生约为1/3,而师范生不到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师范生,说明医学生需要心理辅导的人群更多。

3.2.2 心理问题的侧重点不同 医学生的首要心理问题是躯体化,有近50%的心理异常学生会在高度的精神压力下有身体的不适感,即心理问题常以躯体症状反应表现出来。按其出现频数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抑郁、脱离现实和病态人格、过度兴奋状态。师范生的前5位心理问题首推过度兴奋状态,有超过50%的心理异常学生精力过度充沛,表现为乐观、外露、轻松、无拘无束、无压力感,其余依次为抑郁、病态人格、焦虑和躯体化。这可能与男生比例较高的为5年制医学生[5],专业课程的难度和学习考试的紧张度以及就业的压力均高于师范生有关,未受过系统心理学教育的医学生容易倾向于从医学和病理角度解释心理冲突或压力;而女生比例较高的为4年制师范生[6],因学业相对轻松和包括心理学等在内的文科知识涉猎较多,故心理、情绪和人格特点轻松活泼的成分较多,有较多时间和精力参加各项文体活动,人际关系比较融洽,心理支持系统比较完善,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较少,躯体化较轻。

3.2.3 心理问题在各性别组突出表现不同 PHI分量表之一的脱离现实显示异常心理的医学女生平均分高于师范女生(P<0.01)。项目分析表明,医学女生除有医学专业躯体化、疑心较高的特点之外,还有紧张,退缩、企图逃避现实和情绪不稳定的特点。应有针对性地鼓励医学女生勇于与人沟通交流,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患者交流的技能;而过度兴奋则以师范女生为高(P<0.01),表现为精力过度充沛,也不乏轻浮和不扎实的学习、生活姿态,提示在女生较多的师范专业应培养学生稳重和扎实的工作学习风格,减少夸张的、冲动的行为。医学男生躯体化、脱离现实和疑心平均分高于师范男生,显示他们既有男性的心理期望值高,心理调适、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低的特点,又有医学专业学生特有的职业敏感――疑病倾向,容易将心理冲突或心理压力以躯体不适形式表现出来。提示应针对躯体化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给予相应的心理减压辅导帮助。

总之,应根据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适合学生个体人格和社会人格健康发展[7]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帮助不同专业的大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缺陷,提高心理调节能力,以有效应对今后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

4 参考文献

[1] 雎密太,张建新.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模式研究述评.心理科学,2005,28(3):639-642.

[2] 宋维真,张建平.心理健康测查表(PHI)使用指导书.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93:9.

[3] 范存欣,马绍斌.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结果的研究.中国学校卫生,1998,19(4):262.

[4] 刘欣,徐海波.15年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总结.中国心理卫生,2003,17(2):124-126.

[5] 王岚,闫勃,王立金.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6,22(6):433-435.

篇7

单亲家庭有逐步成为一种新家庭的发展趋势。这种家庭以它家庭角色不完整、亲自沟通障碍多以及社会支持的有限性而越来越多的存在于我们城市。城市单亲家庭亲子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例如表现为:自卑、学习焦虑、孤独倾向、抑郁症状、冲动恐怖倾向等,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接下来我将对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造成的影响以及改善措施进行一番分析。

一、城市单亲家庭亲子关系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一)缺少完整的爱

父母双方不在自己的身边,只能得到单方的爱和关心让自己心理很是孤独,看到周围孩子时刻享受着父母的关心,心理既羡慕又嫉妒,同时也很自卑。不敢在同学面前说自己父亲或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不愿在同学面前提及自己的父母,更不想让同学对自己有同情怜悯之心。这样长期下去,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孤独,自闭。

(二)不能正确认识父母关系

大学时期是个体由不成熟青年过渡到稳重成人的关键时期,好多单亲家庭的孩子误以为他们的存在影响了父母的关系,或许没有他的话父母的关系会缓和很多。所以心理老是自责,这样一直的想法会让自己与外界隔离,不能融入社会,心理极度不健康。

(三)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内心想法

由于家庭的不健全,父母的时间精力有限,导致自己内心孤独,缺乏安全感,价值观,人生观也发生变化,慢慢的封闭自己的心理,心理扭曲,自制力弱等,这样自己对自己内心不能正确处理而导致心理不健康。

二、城市单亲家庭亲子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

(一)使孩子长期处于学习焦虑状态

家庭都不是完整的,学习又有何用?好多同学都会这样想,学的再好家也不会完整。在学校每天看着周围同学那么幸福,父母那么爱孩子,而自己却不是这样,每每想起这些心情就烦躁郁闷,焦虑不安,只会导致学习退步。

(二)对别人产生焦虑心理

心理总想着我和别的同学不一样,人家家庭和睦,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而我自己和他们不一样,和他们不是一个等级的,无法愉快的交流做朋友,于是自己就刻意避免与他人谈话,焦虑对人。

(三)孤独倾向严重

单亲家庭的孩子即使剩下一方关心自己,总感觉得不到完整的爱,自己心理就感到自卑,自己怜悯自己,于是造成了自己的孤独倾向,不愿意和别人接触。

(四)过敏倾向

人都是这样,总对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很是敏感。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是,每每听到别人讲自己家的那些幸福美好的事时,心理极度过敏,不愿意听,不愿意看到他们的幸福笑容,从而远离这些敏感话题。

(五)冲动倾向

在学校,要是有人说自己没有爸爸或妈妈时就会觉得他们看不起自己,于是心里很是冲动想用暴力证明自己不是容易被人欺负的,这样冲动的行为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由于家庭的不完善而缺失安全感,容易受人唆使而导致冲动犯罪。

(六)恐怖倾向

人心理不健康往往是有特殊原因的,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大多是不健康的,他们会觉得父母生下他是一种过错,他生来就是受罪的,痛苦的,他把一切的不快乐都归因于父母,心理是埋怨的,一但和父母一方争执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三、城市单亲家庭亲子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改善措施

(一)正确认识父母之间的关系

父母离异并不是因为自己,是因为父母的感情兴趣爱好不同,不能在一起好好生活,但是他们各自还是爱你的,你要正确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强扭的瓜不甜。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明白这些道理,理解父母的苦心,他们的分开是为了让彼此更幸福。

(二)、学会在不利条件下逆生长

人都有一种逆欲望,环境越是不利,你就要越努力克服困难,让自己强大起来。单亲家庭孩子也是,特别大学生,大学是一个能学到好多东西的好地方,单亲家庭的孩子有一种独立的欲望,自己能行,不用父母担心,想要改变单亲家庭这种不良的状况。于是,你可以在大学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做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事,这样成功的可能性会很大。

(三)学会与父母沟通

虽然父母不在一块了,但他们仍然是你的爸爸妈妈,他们的精力有限,你要体谅理解他们。见到爸爸或妈妈多和他们交流交流,关心一下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放心的各自生活,放心自己,告诉他们不要自责没有给你完整的家,你们幸福我就幸福。

(四)适当做一些心理咨询

如果自我调节能力不够强,认识不够全面,可以适当的做一些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一种健康的咨询方式,它能帮助自己正确认识自我内心,开导自己努力生活,积极向上,向自己理想的生活迈近。

四、小结

人是正常的一种生物,富含丰富的情感,也许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走到一起是合适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的改变,人的性格各方面也会发生变化,所以久而久之会因为不合而分开,作为孩子的我们要理解体谅父母,他们仍然是爱我们的,我们要做的是努力积极向上的生活,不要让他们为我们担心,既然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何不调整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的变化呢?

篇8

1 引言

价值取向的形成有主客观原因,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取决于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说,价值取向的形成就是价值观的形成,反之亦然。价值观一旦对个人认识与行为具有经常的导向性,它就叫做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也就是价值观对个人行为有定向作用。价值取向是个体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当价值观对人的认知与行为有经常的导向作用时,这时的价值观就是价值取向了,例如:某人持有个人主义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经常地使他做出个人主义的行为,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就有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了。

价值取向的涵义究竟是什么?迄今尚无统一的界说。本文主要采纳用“行为取向”界定价值取向。如:文化人类学家克拉克洪(Kluckhohn)由此认为,价值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值得与不值得意味着人们在认识上面对各种事物现象所做的抉择或所寻求的行动方向,这就是所谓的价值取向。可见价值取向往往是通过选择或比较来确定的。

目前我国研究者对于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关系方面研究的还不够深入。我们作以下假设: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通过价值取向的中介间接实现的。本文通过路径分析的方法,考察两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式。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选取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税务学院、长春大学的660名大学生,回收622份,获得有效问卷579份。

2.2 工具

2.2.1 价值观问卷价值观问卷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张麒于2001年在其硕士论文中编制的。该量表由45个项目组成,含12个一阶因子。整个问卷的内在一致性α系数为0.8524,表明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良好。

2.2.2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BMU)本研究选用中国医科大学岳冬梅等人1993年修订的中文版EMBU,用以评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行为。该量表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良好。

2.2.3 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本文选用适合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由河北师范大学王欣、左晓冬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54个项目组成,含有9个因素。整个问卷的内在一致性α信度系数为0.94。

2.3 数据统计使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相关分析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有密切关系,且相关系数达显著性水平。

3.2 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影响心理健康的模式的路径分析为深入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经由价值取向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的路径,我们进行了3个回归分析,以探讨诸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式。在第一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心理健康进行分析,其具体结果是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M3(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均非常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59和0.216。在第二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3种价值取向进行回归分析,其具体结果首先是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人生活取向的回归分析,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F5(父亲的拒绝、否认)、F2(父亲的惩罚、严厉)和F4(父亲的偏爱被试)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130、-0.095、0.222、-0.122;其次是父母教养方式对社会生活取向的回归分析,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Beta值非常显著(0.130);最后是父母教养方式对权威意志取向的回归分析,M3(母亲的拒绝、否认)、F4(父亲的偏爱被试)和M2(过干涉、过保护)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236、-0.141、0.099。在第三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心理健康进行回归分析,其具体结果是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M3(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均非常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14和0.153;Z1(个人生活价值取向)、Z2(社会生活价值取向)和z3(权威意志取向)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83、-0.085、0.240。从复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Beta值由回归分析1中0.359下降为0.314,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由回归分析1中的0.216下降为0.153,这说明父母教养方式的个别因子经由价值取向的中介影响心理健康。

为了更清晰地看出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特绘制路径分析图,图示如下(图中标志的数据为相应的路径系数以及残差系数)。

4 讨论

篇9

价值取向的形成有主客观原因,人的价值取向直接取决于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说,价值取向的形成就是价值观的形成,反之亦然。价值观一旦对个人认识与行为具有经常的导向性,它就叫做价值取向(Value orientation),也就是价值观对个人行为有定向作用。价值取向是个体价值观的外在表现,当价值观对人的认知与行为有经常的导向作用时,这时的价值观就是价值取向了,例如:某人持有个人主义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经常地使他做出个人主义的行为,那么这时我们就可以说他就有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了。

价值取向的涵义究竟是什么?迄今尚无统一的界说。本文主要采纳用“行为取向”界定价值取向。如:文化人类学家克拉克洪(Kluckhohn)由此认为,价值是一种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值得与不值得意味着人们在认识上面对各种事物现象所做的抉择或所寻求的行动方向,这就是所谓的价值取向。可见价值取向往往是通过选择或比较来确定的。

目前我国研究者对于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关系方面研究的还不够深入。我们作以下假设:父母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通过价值取向的中介间接实现的。本文通过路径分析的方法,考察两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式。

2 对象与方法

2.1 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选取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税务学院、长春大学的660名大学生,回收622份,获得有效问卷579份。

2.2 工具

2.2.1 价值观问卷价值观问卷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张麒于2001年在其硕士论文中编制的。该量表由45个项目组成,含12个一阶因子。整个问卷的内在一致性α系数为0.8524,表明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良好。

2.2.2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BMU)本研究选用中国医科大学岳冬梅等人1993年修订的中文版EMBU,用以评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行为。该量表的内在一致性信度良好。

2.2.3 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本文选用适合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特点的,由河北师范大学王欣、左晓冬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由54个项目组成,含有9个因素。整个问卷的内在一致性α信度系数为0.94。

2.3 数据统计使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相关分析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与心理健康三者之间有密切关系,且相关系数达显著性水平。

3.2 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影响心理健康的模式的路径分析为深入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经由价值取向间接影响心理健康的路径,我们进行了3个回归分析,以探讨诸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模式。在第一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心理健康进行分析,其具体结果是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M3(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均非常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59和0.216。在第二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3种价值取向进行回归分析,其具体结果首先是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人生活取向的回归分析,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F5(父亲的拒绝、否认)、F2(父亲的惩罚、严厉)和F4(父亲的偏爱被试)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130、-0.095、0.222、-0.122;其次是父母教养方式对社会生活取向的回归分析,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Beta值非常显著(0.130);最后是父母教养方式对权威意志取向的回归分析,M3(母亲的拒绝、否认)、F4(父亲的偏爱被试)和M2(过干涉、过保护)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236、-0.141、0.099。在第三个回归分析中,以父母教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各因子为预测变量,对心理健康进行回归分析,其具体结果是F1(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M3(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均非常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14和0.153;Z1(个人生活价值取向)、Z2(社会生活价值取向)和z3(权威意志取向)的Beta值均显著,其Beta值分别为:-0.383、-0.085、0.240。从复回归分析中可以看出,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的Beta值由回归分析1中0.359下降为0.314,母亲的拒绝、否认的Beta值由回归分析1中的0.216下降为0.153,这说明父母教养方式的个别因子经由价值取向的中介影响心理健康。

为了更清晰地看出父母教养方式、价值取向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特绘制路径分析图,图示如下(图中标志的数据为相应的路径系数以及残差系数)。

4 讨论

篇10

0 引言

高职大学生是大学生的一部分,他们与其他类型的大学生相比有其独特的心理。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高职大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概率在10%至30%之间,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概率也在此区间浮动。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影响高职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障碍之一。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相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文件的要求,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健全的人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实践中我们发现,高职大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课前期望度较高,但课后的调查和回访显示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满意度并不高。究其原因,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以讲授为主,师生互动机会较少,学生很难对其产生兴趣,这样的教育方式也往往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本文尝试将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引入到高职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中,在实践中探索高职大学生自我意识教育的新模式,通过绘画自我分析来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师生互动, 达到促进自我意识发展的目的。

1 高职大学生的特点

高职大学生与其他类型大学生相比,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一般说来,高职大学生是因为高考中较低的分数而失去了进入普通本科或者重点院校就读的机会,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入学初期,他们对学校及专业的认同度不高,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动力,因而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期待也较低。其次,中学阶段畸形的应试教育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并没有随着高考的消失而消失,相反,这些心理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影响到学生的正常发展。另外,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不高,学生的归属感不强,很多家长对于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的期望度也不是很高,包括学生本人对在校期间的学习也没有很高的期望值,这也从侧面上加剧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

2 绘画心理分析技术

绘画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性工具,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是将潜意识的内容可视化的过程。绘画心理分析是绘画者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绘画(或者自由绘画),分析者通过分析绘画作品,反映作者的发展状况、人格等内在状态的一种心理技术。

绘画心理分析在心理学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一方面,绘画分析可以作为一种投射心理测验的方法。国外一些研究表明,绘画作为投射心理测验应用于课堂时,能更好的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例如:由美国心理学家Buck.J.H(1948)提出的房树人测验(House-Tree-Person Technique),通过让来访者画房子、树和人,画出的房树人作品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直接或象征性地反映绘画者的感受和体验。另一方面,绘画心理分析也是一种独特的心理治疗的方法。它不仅可以应用于个体心理治疗, 也可应用于团体心理辅导和治疗。国内外的研究已经证明,绘画心理可以使绘画者的自我形象、自尊和社交能力等得到提高,促进人格的整合。近年来,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将绘画心理分析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3 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对比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有其明显的优势。首先,传统课堂方式主要是通过言语进行,教师单向传递,学生被动接受,较为枯燥,学生积极性不高,教育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绘画心理分析提供了一种直观和具体的表达方式,使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和传递思想,再经由分析者分析,产生双向互动,互动性增强,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预期教育效果。其次,在意识状态下,个体的防御心理比较重,很难进行深入探索。绘画心理分析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潜意识的投射行为,它可以轻易的绕过防御心理,也可以深入揭示人的潜意识。它不会受到绘画者语言、认知能力或绘画技巧的限制,绘画者的表达也就更加真实和自由。

但是,绘画心理分析技术的应用也有其局限性。首先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对分析的教师具有较高的要求,不但要求教师熟练掌握绘画心理分析的理论和技术,还需要掌握团体心理辅导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其次,对绘画的解释要非常慎重。错误的解释很可能对学生造成不利的影响,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另外,绘画技术使用时,教师不能直接“拿来主义”,一定要结合学生情况,同时,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篇11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有当自卑感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到学习和工作的正常进行时,才归之为心理疾病。在人际交往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自身因素评价过低;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不起较强的刺激;谨小慎微、多愁善感,常产生疑忌心理;行为畏缩、瞻前顾后等。

一 自卑心理的主要表现

自卑心理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心理上的消极的自我暗示。其表现在:

1.交往中的自卑心理往往是现实交往受挫,产生消极反应的结果

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常常可能遇到不能克服的障碍,导致交往挫折感的发生。如失恋,常常就会引起失恋者较长时间的不良情绪反应。对待这种爱情挫折,有自卑倾向的人会难以忍受,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或倒霉的命运,因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

2.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引起消极的自我暗示

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有些青少年常因个子矮、过胖、五官不正、身体残疾、缺陷等抑制了自己天性的发挥,于是感到精神压力重重,常常怀疑或担心自己的缺陷被人耻笑,因此而离群索居,不敢主动交往或接受友谊。

3.对自我智力估计过低带来的消极暗示

有些青少年由于学业上、工作上成绩平平,无出色表现而过低估计自己的才智水平,甚至导致对整个自我认识消极,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于是在交往中过于拘谨,放不开手脚,担心自己成为笑料或被人算计。

4.对性格与气质自我评价带来消极的自我暗示

自卑者大多对自己的性格、气质特征有些了解。但他们对自身存在的不利于交往,不利于张扬自己个性的性格特征总表现出无能为力的态度。

二 案例分析

现就以我系心理咨询中心“对一位因家庭变故的学生的引导”为例,介绍大学生自卑心理及调适。

1.案例简介

在2012年3月16日,早上笔者刚刚到办公室就接到了铁工高0902班周某伯伯的电话说:“周某父亲在工作中不幸从二楼摔下来而受了重伤,正在医院抢救,给他请假一天。”2012年3月17日早上,周某的伯伯又打来电话说:“因周某父亲在医院抢救无效而死亡,给他请假四天。”我意识到这件事情对周某的打击有多大,在接下来的时间对周某特别关注。

2.案例分析处理

2012年3月19日晚,我在教室召集了铁工高0902班班委成员会议,向班干部了解情况。经班长介绍得知,周某是衡阳市本地学生,平时在班上也有几位要好的同学。班干部会议结束后,我便立即去找了那几位同学了解情况。据同学反映,周某性格比较内向,话语不多。本学期无任何迟到、早退、旷课违纪的现象发生。

2012年3月20日晚,我召集了铁工高0902班全体同学会议,主要讨论了对于周某家庭突发事件,我们能为他做些什么?最后,全班同学决定派几位同学代表去周某家看望和安慰他和他的家人。之后,我还亲自打电话到周某家里,周妈妈的声音很悲伤,我在电话中安慰周妈妈,并说明了全班同学的决定。对此,周妈妈很感动。

2012年3月21日,我和铁工高0902班李某和杨某带着全班同学捐赠的物资到了周某家。我们的这些行为让周某和其家人非常感动。周某也表示自己不会因为这次事件而被打倒,反而会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学习。返校后我安排朋辈辅导员杨某负责帮助周某,随时向我汇报周某的情况。

2012年3月24日,周某第一次返校,空余时间我约他到学院的心理咨询中心进行第一次在校心理辅导和沟通。本次心理辅导主要是给他讲了洪战辉的实例来鼓励他,也和他讲了许多家庭不幸的人如何自学成才、努力奋斗的例子,通过实例结合他的实际情况给予开导。因为之前有过家访,增加了周某对我的信任,此次的谈话效果很理想。但是透过周某的言谈举止仍能感受到他的悲伤。我也在周某第一次返校后主动与周妈妈进行电话联系,将周某的在校情况与家长沟通,周妈妈目前的情绪仍很悲伤,在不断哽咽中与我进行电话交流。周妈妈说:“周爸爸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现在突然离世,周某下一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怎么办?”我安慰了周妈妈,并告诉她要坚强起来,勇敢面对,因为她是孩子们的精神依靠。据我了解,周某父母既没有固定单位,也没有固定收入,母亲因身体不好在家做家务,还有一个姐姐在读高中,爸爸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我能感受到周妈妈最大的担心是接下来的经济来源。在接下来的每次国家级和院级的困难补助活动中,我都优先考虑周某,也告诉周妈妈现在国家有为贫困大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在接下来的每个星期都会约上周某进行一次深入的心理交流。通过近一个月的心理辅导和帮助,周某的情绪已经慢慢稳定下来,也能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目前,周某在校外顶岗实习,据单位负责人反馈,周某在实习单位很认真努力,表现很优秀,现已签订了劳动合同,周某的姐姐也考上了大学,周妈妈也找了一份工作。

3.工作思考和建议

通过周某的事件,使我对我的工作职责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深深体会到这份工作的责任和意义。要做好这份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辅导员要以实际行动关心、体贴学生,赢得学生的信赖,辅导员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2)平时多关注和关心性格内向的学生,多与其谈话,善于看到学生的变化,对其发生的异常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帮助。(3)加强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家庭的变化和情况,把家长当作我们的同事,共同教育与引导,能取得更好的效果。(4)要在班级建立健全消息制度,能让班级的信息及时反馈给辅导员,辅导员要随时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特别是突发事件。(5)在班级培养几位性格开朗热心又信得过的朋辈辅导员,在班级突发事件处理时能充当老师的“左右手”。

参考文献

[1]孙福兵.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4)

篇12

教研室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和研讨,形成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课件等课程资源;组织教师公开课,课程组集体点评、交流教学经验;分教学专题拍摄视频资料,利用网络媒体推广优秀教学经验。经过两年的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课程效果,受到了领导、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在广泛的评价主体中,学生评价至关重要。学生对课程的态度和内在的学习动力,直接决定了学生能否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过程的体验、掌握的方法,转化为实际的心理成长和行为变化,即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心理素质提升。

二、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

笔者经过两年的教学经历,积累相关学生评价数据,主要分为四大块:教务系统中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布置作业《自我心理成长报告》收集学生课程学习后的感悟,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积累的学生评价,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经过对采集数据的梳理分析,发现教务系统中90%教师的学生评价分数在90分以上(满分95分),近70%教师在各下属学院教师学生评价排名中位居前列。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心理课程总体是满意的。

(一)对课程内容的评价

关于课程内容,学生有这样的评价:总体很好,感觉很放松,不必拘谨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在生活中会想起课堂上老师教过的知识,能帮助自己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困惑。有关建议,学生提到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更多地分析与大学生相关的案例来吸引学生降低课程内容的重复度,能突出重点,传授在现实问题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的方法建议在大三时候再增设心理课。

综上所述,学生对心理课程是比较欢迎的,普遍认为课程内容有趣、丰富,与现实生活有联系,但希望在课程内容安排的时间、层次、与生活的紧密性方面能有所改进。

(二)对教学模式的评价

在对教学模式的评价中,学生提到最喜欢上活动课,理论课对心理测试、互动游戏和心理电影等更感兴趣,有学生提到教师在课堂上分享自己个人成长经历,对自己启发很深;有学生评价教师单纯教授心理学知识时,学生容易走神、玩手机等,对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不感兴趣,更不喜欢教师道德说教式地教导学生。学生对心理课程的期望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希望在活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中,掌握更多自我认知、情绪控制、心理调适等方面的技能。

(三)对师资队伍的评价

在分析学生评价中发现,学生对课程的评价谈及对教师的印象比较多。有提到遇到最好的心理课老师,我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有人格魅力,上课很有趣老师幽默、自信、大度、温柔,我们喜欢老师上课认真负责,对我们有耐心。在学生的评语中,基本都是对教师的积极评价,授课教师的人格特点、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评价。

三、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策略

基于以上学生评价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心理课程是受到学生欢迎的,学生们期望经过课程学习,了解自我,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哈佛大学幸福课是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成功案例。笔者借鉴现有文献成果,结合自身研究,对课程优化提出一些建议。

(一)课程目标注重发展性

心理课程初衷是普及心理知识、预防心理问题及疾病,课程目标围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设置。实际绝大部分学生心理是正常的,但会出现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比如自我认知偏差、情绪失控、人际冲突等。心理课程目标应从传统的预防性模式转向发展性模式,重点在于从正面引导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意义,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促进个人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课程教学目的应使学生达到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统一:在知识层面,学生要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和基本知识,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在技能层面,学生要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自我认知技能、压力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情绪管理技能等;在自我认知层面,学生要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课程内容注重针对性

根据课程目标的设定,课程内容安排应减少对问题人格和人格形成消极因素的关注,加强如何培养学生积极人格和人生态度的研究。借鉴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个人把所有的力量都运用到极限而问心无愧的人生态度,它促使一个人热爱自己、热爱他人、热爱世界,拥有快乐和幸福。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野下构建心理课程的内容,总原则是以多元学科背景为基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素材,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做一个懂得幸福、创造幸福和传递幸福的人。在具体内容安排时,要让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如主观幸福感的形成、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社会组织系统的构建等;要和学生分享形成积极人生态度的方法和技能,如养成读书习惯、坚持运动锻炼、旅行增长见识等;要结合学校实际生活展现典型人物故事,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启发学生。课程内容要有理论的指引,更要有与口常生活相联系的鲜活实例来将理论具体化,提高内容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三)课程模式注重主体性

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心理课程不同于一般课程,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性,所以课程教学活动设计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从积极心理学提出的积极情绪体验受到启不,具体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和从容不迫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

积极情绪体验应用于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积极的视角解读口常生活,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口常生活,最终实现积极改变。在知识的教学中要采用双向的、互动的、开放的教学模式,尝试把课堂模拟成团体咨询的场景,鼓励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沟通,学生在师生互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中积极改变认知;丰富课程内容展现形式,通过案例、视频、心理测试、时事新闻等传递信息,将微信、微博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兴媒体带进课堂;增加活动课的比例,活动课的场地可以安排在专门的团体辅导室,也可以设在室外,在自然环境下,学生通过肢体、表情等非语言形式传递信息,增进感情,特别有助于人际交往、团队建设、恋爱等教学专题的教学效果。

篇13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复杂、多变,具有独特性,其引发原因多种多样,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应全面细致地分析其诱因,以便对症下药,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1.学习压力引发的心理焦虑。

很多大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调查显示:大一阶段考试不及格的人数是最多的。目前,很多高校实行的是学分制,即使各个科目都及格如果学分绩点达不到1.5就不能毕业。一些学生由于在大一不及格课程多就有可能降级,有的甚至有不能毕业的危险。这就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部分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当而产生挫败感,由此导致的紧张不安情绪就是焦虑。适度的焦虑水平及必要的觉醒和紧张对人的学习、工作是必要的,但持续而重度的焦虑则会使人丧失自信,干扰正常思维,从而妨碍学习。

2.就业造成的心理压力。

农村牧区收入较低,一个家庭的收入全部用在供孩子读书,父母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大学生承载着改变家庭状况的全部责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是个普遍问题,而要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就更难。这些都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3.人际关系不良导致情绪及人格障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家庭收入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手机与电脑基本普及,而且多数学生的手机都能上网。由此引发的大学生手机依赖、电脑依赖现象特别严重。加之计划生育带来的城市家庭兄弟、姐妹概念淡化、邻里交往缺乏,青少年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他们不善于交际。另外在大学中,人际关系比高中要复杂得多,要求学生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交往,逐步走向社会化。但部分学生不能或很难适应,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人,因而造成人际障碍。人际关系不良会导致沟通缺乏,心理紧张,情绪压抑,产生孤独感,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4.理想和目标的失落。

高中阶段,有明确的高考目标,虽然身心疲惫但目标明确,因而生活紧张但却充实。进入大学后,在新的目标尚未建立之前,学习上提不起兴趣,情绪低落、彷徨迷失。要么陷入网络游戏的泥潭,不能自拔,要么心随“信飞“,不能安定。

5.自我价值感的丧失。

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由于角色的变换,造成心理落差,面对新一轮的排列组合,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无形中会带来心理上的失落,导致自我价值感丧失。

三、运用“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的适用对象是心理基本正常,能够意识到自己心理状态出现失衡,经过及时有效的调节,能够恢复到健康状态的人群。相对同期出生的青年,大学生的心智发展较为成熟,有受高等专业知识教育的优势,完全具备应用“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潜能。帮助大学生通过“自助”方式解决潜在或现存的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大学生“自我修复”的能力,使大学生在“自助”的过程中锻炼应对压力,提高心理素质,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大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探究”,利用网络协助大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辅导”。通过群团组织帮助大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激励”,同时紧密结合目前常用的心理咨询等方式,共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大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探究”提供理论支持。

“自助式心理探究是学生自主选择与自己心理发展、心理问题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取心理知识、掌握心理疏导方法、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心理专业知识最直接、有效、系统的途径,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大学生进行自助式心理探究搭建平台,帮助他们深刻认识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采用积极、成熟的方式加以解决。同时,有效预防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出现消极行为,为未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一些专家认为,大学生开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包括以下内容:对客观心理活动(客观人性)的理解,自我人格的分析和理解,心理危机的干预技术,心理应对,人际交往心理学,沟通技巧,心理诊断技术,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技术,健康教育手段、方法等等。大学生通过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强化心理健康意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积淀素质和经验。

2.创建网络教育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协助大学生完成“自助式心理辅导”。

大学生在完成心理探究、对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需要通过一定渠道完成心理辅导。网络具有虚拟性、匿名性、开发性、便利性以及突出使用者主体性的特点,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使用者的隐私,随时为使用者提供自我宣泄的空间。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有效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创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如开设心理健康专栏、网上在线心理测试和网上在线心理咨询等,提高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主动性,为自助式心理辅导提供有效载体。调查显示,相对于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医院心理科而言,绝大多数大学生首选对象是网络咨询。在网络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的今天,它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越来越多的学校管理部门也开始应用网络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大学生心理测评系统,对大学生进行在线测评,并设有专业的指导教师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反馈,这对于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有效干预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网络虽然具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咨询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难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咨询质量;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使用者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利于身心发展的因素。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逐渐完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并加强管理,保证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发展,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