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

篇1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培养模式

一、引言

在全球环保、能源危机的巨大压力下,半导体照明LED(LightEmittingDiode)已被公认为是健康、节能、环保的照明革命。在各国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下,相关企业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加速市场渗透。2015年全球LED照明市场规模已达257亿美元,渗透率为31%,预计2016年将达305亿美元,渗透率可提升至36%。国内LED产业也蓬勃发展,2013年下半年进入稳定发展期,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LED行业的主要生产基地。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与沉淀,我国LED行业缺乏的不是资金和设备,而是人才,尤其是高级技术人才。照明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但人才培养不可一蹴而就。仅通过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临时培养人才,不仅难度大,而且容易出现人才流动,让企业有许多的顾虑和矛盾。因此,广大高等院校应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尽快设置和完善相关专业体系,成为培养我国LED人才的主体。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立足于“一线工程师”培养的客观需求,新建本科院校本身也需向应用型职业教育转型,LED应用人才的培养应走深层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之路。作为一种独特的模式,校企合作是学校本位模式和企业本位模式的优势结合[1]。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原则,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和人才培训过程中,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搭建校企双赢合作平台,同时和企业建立有效的监管约束机制,保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效果。为了适应长三角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理学院在2010年申报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针对LED产业链,课程覆盖光、电、热、材料等专业领域,以培养掌握LED技术和光电检测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满足长三角LED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服务。这项举措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践行转型,立足应用,定位半导体照明,服务地方,实现“新型”转型发展工程是教育部力主实施的旨在推动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应用科技大学战略改革的重大项目[2]。本校坚持以“应用技术”为本,强化内涵建设,走出了一条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发展之路。在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文件的指导下,本校进行了“二次转型”,形成了“依托行业、服务企业,培养一线工程师为主的高端应用技术人才”的办学特色。理学院建立专业初期,坚决执行教育部和学院的指导方针,坚定走“工程应用”的发展方向之路。在进行广泛的学科调研和市场考察后,学院领导及相关专家充分分析长三角经济结构调整和急需人才结构,确定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以LED封装和检测为切入点,面向LED上、中、下整个产业链,以传授LED专业前沿知识和应用操作技能为主,培养LED行业各层次应用技术人才,适应科技新兴行业的发展对急需人才的需求,为长三角经济发展服务,力争实现从“新建”专业到“新型”专业的跃迁。

(二)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用”之路,开放办学,协同发展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LED上中游企业的主要集中地之一,也是最大投资开发区之一。其环境优良,劳动力富集,并拥有上海、扬州、宁波、杭州四大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聚集了众多外延芯片制造和封装企业,产业链条齐备,规模宏大,急需LED行业相关人才。目前,上海市已在半导体芯片制造和封装应用方面呈现出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与企业群,也需要LED专业技术人员。这些区域的LED行业经济结构为本专业提供了校企合作必备的实施平台。校企合作,是最有效、最快捷的应用技术人员的培训方式[3]。一方面,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体现了社会的需求和市场的选择,引导人才结构的合理调整,同时提供LED行业先进生产技术和一流的生产工艺,体现企业的引导价值。另一方面,学院利用自身教育资源,结合企业反馈与需求,与企业环境相融合,在校企实践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合行业、企业所需的应用技术人才,实现了学校的教育价值。由此可见,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是一种“双赢”模式。校企合作,能做到学校与企业信息、资源共享,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学校提供场地和教育资源,实现了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优势互补,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

(三)以市场为驱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科研思维创新,学生教育创新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LED行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生产规模和市场渗透率不断扩大。但由于LED产业链生产加工门槛低,简单重复生产现象严重,导致市场竞争激烈,盈利空间降低,许多企业处于倒闭边缘。在此境况下,LED企业求生存要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是技术创新。企业须面向市场需求,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空间。教师研发团队可将研究场地建立在企业生产线上,以企业的产品需求来引导研发方向,将产品研发作为科研的驱动力。教师把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的过程汇编成教学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一手资料,同时学生也可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过程。这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

(四)以实习基地为平台,推行企业导师制,提升学生综合实力,引导学生创业和就业

企业实习基地是校内教学资源的有力补充,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阵地,是行业认同感和企业文化形成培育的载体,是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是校企合作培养应用人才的重要纽带[4]。要想有效地发挥实习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作用,除了通过组织、制度和监控等手段来严格监控实习基地的各种工作正常运行外[5],合理的学生指导和学习的模式也非常关键。企业导师制就是非常有效地一种现代化学徒培养模式。学院聘请企业资深的工程师、技术骨干、人事经理作为学生的企业指导教师。企业导师通过亲身传授,不仅将自己的技术、技能传授给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同时也将企业文化、社会责任传递给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技术,行业的认知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也不断增强,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此学习模式能使毕业生具有较高素质,容易获得较高层次的岗位,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对于勇于创业的学生,企业导师可帮助分析行业发展动态,指导创业方向,提供相应人脉资源,使学生实现创业梦想。

三、人才培养体系取得的成绩

我校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充分证明了“产学研用”是校企结合的有效模式。理学院立足LED产业结构、发展态势及人才需求,努力打造生产、学习、科研、应用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校企在人才培养、生产实训、技术研发,实践应用等方面的多赢,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

(一)改变传统教学框架,完善专业课程和实验室建设,引入LED先进理论和工艺设计理论

以《LED照明技术及实验》课程为例,其主要内容包括LED固晶、焊线、点胶等封装工艺、提高外量子效率的因素及常用方法、FlipChip、涂敷点胶、CSP等先进的封装技术等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并建立了“LED封装与可靠性实验室”。本课程教学活动包括三个环节:(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完成;(2)LED封装流程的感知认识和生产见习,在浙江亿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完成;(3)LED封装流程和光电检测技术实践,在“LED封装与可靠性实验室”完成。此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掌握LED封装相关的理论基础、技术关键和技术前沿,熟练完成LED封装生产线各工艺的实际操作,能够快速成为一线操作员。至今,已建设完成LED封装与可靠性实验室、LED设计与应用实验室、光电热设计模拟实验室、固体发光材料研究实验室、光电综合实验室及工程光学实验室,并投入教学实践活动中。本专业编纂的教材主要有《LED外延片及芯片生产工艺》、《LED照明技术及实验》、《LED电源驱动》、《计算机辅助光学设计》、《LED散热设计》(部分教材待出版)。总之,本专业从学科特点及行业发展出发,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两方面来完善教学活动,不但具有完善的理论基础,且覆盖行业基本技术和生产工艺,同时兼顾行业前沿及发展态势。

(二)公司高管参与课程设计和考核机制管理,将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和公司管理机制有机结合,用准公司模式来进行实验流程管理及成绩考核

为使课程内容与企业生产相对接,围绕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进行课程设计。本专业进行了6门“校企合作课程”和“校企联合开设实验项目”的申报建设及教学活动。校企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和制定课程大纲,共同开展教材和指导书的建设工作共同建立课程试题库,并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企业人员参与授课时数不少于总课时的1/3,且将公司的规范管理制度引用到课程考核中,强化过程考核,将生产标准作为试验考核的主要内容。通过此类教学活动,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及时更新和增加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标准、新技术、新工具和新流程。

(三)以校企联盟和实习基地为基础,将实验内容和公司流水线有机结合,实现公司见习—实验室实习—公司流水线顶岗实习,以探索培养初级技能人员模式

产业系统较学校教育系统更直接面对生产实践、工艺流程、技术创新的实际,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与高科技开发部门更是立足于科技的前沿。专业建设至今,我院和上游企业(上海博恩世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晶能光电(江西)有限公司、晶品光电(常州)有限公司)、中游企业(浙江亿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游公司诺臣光电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亚明照明有限公司、嘉兴天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上海产业化基地、嘉善恒杰热管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嘉熙光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南京光研软件系统有限公司、上海坤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建立了专业实习基地。将实验操作部分和企业生产线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LED相关产业生产流程,并参与生产实践,同时体验了企业先进技术、前沿工艺、社会需求、市场导向、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考核机制,培养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此教学模式丰富了大学教育体系,形成了较完整的社会需求的应用人才培养体系。

(四)专业教师分工负责LED上中下游不同领域,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通过申请国家支持项目以及和企业的合作项目,以学校为主体发展校企合作研发平台,培育科研创新团队,共建企业创新孵化器

到目前为止,本专业已有5名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脱产1年的“产学研践习”,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并形成LED封装及设计、LED光学设计、LED散热设计、固体发光材料、LED照明灯具设计及光学测量等研究团队。申请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上海市科研支持项目,10项企业合作项目及联盟计划项目。教师科研能力显著提高,并且和企业联合进行技术攻关,为企业解决在生产、管理中的技术性难题,实现企业的产品和工艺创新。

(五)立足LED行业,夯实学生基本知识,激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中、高级研发人才,促使学生带着技术和成果去择业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本专业提出层次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吸收学习能力较强、立足于本专业发展的学生,使其参与到科研项目,组建学生创新团队,参与企业冠名的设计大赛、学生技能大赛等活动,并且深入企业,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企业技术学习及设计,并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课题申请,立足使其成为中高级研发人才,并取得丰厚成果。目前为止,学生申请的上海市和校级创新项目已达30多项,专利13项,为企业设计产品3项,参与企业冠名大赛26人。此培养方式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并有多名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著名企业。

四、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生产提供了培养人才的实际需求,企业需求指导校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促进企业和人才的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服务企业和社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LED相关专业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深层次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的高效管理和学校事务的冗长审批对接不太融洽等,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努力,探讨更加健全合理的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靳晋.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4):112.

[2]张今朝,朱海燕,谢林明,等.高校转型期校外实习基地大学生就业能力孵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03):227-230.

[3]康亚华.校企合作,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大学(研究版),2014,(09):53-57.

篇2

一、“互惠互利”是实施“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

高职院校实施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是缓解当地就业难和招工难的有效举措。是在政府部门的牵引下,借助高职院校的科教实力及利用企业的实践平台,迅速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地方经济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科技人才,更需要面广量大的技能型实用人才,校企双方立足当地发展实际,发挥各自优势,创造高水平的产学合作、能够培育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人才。

实现政产学研合作办学的关键点是做到互惠互利,即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都能从办学过程中获得自己的利益,否则,很难长期坚持下去。在实施政产学研合作办学过程中,政府起引导作用,即由政府牵头推动开放创新平台,搭建并出台相关政策来推动学校教育与产业的有缝对接,提高高职院校知识与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企业起主导作用,即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寻找更适合企业发展的合作方式,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过程,以高校的人才、研究成果输出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方向,提高高职教育与地方产业发展的融合度;学校起着主体作用,即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更适应社会企业的发展需求,以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完成对行业内的转型需求,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服务地方产业”是实施“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立足点。

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产业的支持,我院坐落于江苏省宜兴市,地处长三角中心位置,是我国著名的“陶都”,并建有以陶瓷产业为主、规划面积达12平方公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宜兴市拥有陶瓷及非金属材料类生产企业达千余家,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中贡献较大的产业部门之一,人才需求量很大。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我院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创建于1958年的我院陶瓷工艺(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从建校至今,依托陶都宜兴当地的有效资源,已培养了数千名陶瓷工艺专业技术人才,为当地的陶瓷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面对地方经济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行业的发展需要,我院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按照现代陶瓷类企业所需人才的要求,在企业行业专家的参与下,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产业。

三、“教学模式改革”是实施“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高职院校,都深刻认识到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面临新的考验,需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适合高职院校教育的教学模式,为此,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教学体系改革

为适应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以职业素质为本、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切实转变观念,大胆进行教育创新的探索。重视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引入企业案例开展项目教学,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之中。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训练职业能力,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研究训练等项目,支持和鼓励学生进入实训中心或基地进行科学研究,把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纳入教师的某项课题的研究之中,让学生亲自参加教师的科学研究,加快技艺实践与专业的融合。

2.课程体系改革

通过实践,探索综合课程建设的新思路,建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同确定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校企紧密合作,共同开发符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在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学生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掌握融合于实践行动中的新知识、新技能,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政、产、学合作”是实施“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高职教育主要为当地经济服务,就要针对地方经济发展设置相应的专业和进行人才规格设计,但仅依靠学校自身力量则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为了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必须在政府的介入下,实现学校与产业群体的有效联合。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实施政产学研合作的措施主要有:

1.健全校企互动合作机制

依托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我院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健全了校企互动合作机制,通过多方合作共育人才,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工学结合方式始终体现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指导,资助优秀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一些受资助的大学生毕业后直接到所资助的企业就业,实现政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紧密结合。

2.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以本地区陶瓷行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的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学校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3.聘请企业兼职教师

聘请企业中兼具专业理论和丰富实践技能的业务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承担部分校内实践教学指导及校外学生顶岗实习指导工作,并且开展专业讲座与职前培训,同时,学校每年都派出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锻炼,借助合作单位的设备、设施、项目指导培训学生。

4.合作开发课程

校企双方共同编写工学结合校本教材与实训指导书,参与从校本教材名称确定、市场调研、大纲编写与审定、教材体例设计、教材编写、案例提供、审稿、论证的全过程。参与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学生各项实训的具体操作和自主学习。参与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建设、指导学生技能实训、指导学生参观企业、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等具体工作,为专业的建设发展和培养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提供师资保障。

此外,学院与企业开展生产项目联合开发、科研项目联合攻关,同时充分利用学院先进的教学资源和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陶瓷工艺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等为载体,为企业提供学历教育和技术培训。

总之,实施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多种多样,各院校应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点找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政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实施政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必须兼顾政府、企业、学校三方的利益诉求,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如此才能调动各方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积极性,共同推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洪才,朱如龙.政产学研合作:高职发展的新模式[J].教育学术月刊,2011(9).

[2]刘全胜,陈玉平,王怀宝.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1).

篇3

1传统精英教育观念的制约

我国是一个以精英教育为传统理念的国家,受以往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的产学研教育也力主采用精英教育模式,以培养精英为崇高使命。虽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不断推动,我国也开始努力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发展,然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却又阻碍着我国教育的进步和腾飞,影响了人才培养规格多样化的发展,制约了我国多类型,多层次,全方位人才模式的培养,从而限制了人才培养策略的有效实施。

2人才培养模式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对于科技和知识的依赖程度也日趋加深。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较之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国国情的限制,很多企业对劳动力的管理只是基于传统模式,很难根据实际需求对劳动力进行合理高效的使用。这一方面限制了企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吸收,另一方面也削弱了企业对于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说,经济发展水平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所起的影响是极为不利的。

3课程设置不合理,品牌专业打造意识较弱

地方高校在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方面,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没有立足于本校的基础,有针对性的开设专业,打造品牌专业。这不利于培养专业人才,往往使得培养的人才的专业能力过于相近或者毫无特色可言,与用人单位的人才缺口不相匹配,造成人才闲置或人才外流,这与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宗旨是不相吻合的。

4教学督导制度不够健全

很多高校在实行产学研之后,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环节有所增加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不够全面、不够科学等问题。由于企业对学校督导工作的参与较少,尤其是在实习等环节缺乏有效的教学督查,对于教学过程督查不到位,从而使得学校的教学质量较低,教学管理不到位,实习监管不严,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课程仅仅局限于特定的显性课程,对于隐性课程缺乏及时有效的督导,从而使得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地方高校应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度。

5教学方法单一,偏重于理论教学

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部分高校在对于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教学方法单一,缺少行之有效的举措;偏重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创新。我们需要的是一大批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所培养的新人,需要的是一大批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突出的优质人才。教学方法单一,则很难培养出顺应社会发展的新型社会所需人才。

6高校教师思想观念更新较慢,功利性思想严重

目前,高校的教师大多把精力投放到教学上,把自己的思想封闭于固定有限的空间,既不太重视关注市场对于劳动力的需求,也忽视了和社会的交往。多数教师功利化思想比较严重,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不纯,往往是为了评定职称,应付年度考核而进行的,而不是为了切实解决行业存在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这一方面对教师的教育理念产生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间接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由原来的内部动机转变为外部动机。

二解决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对策

各高校想要调整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全面有序发展,应从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出发,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学研合作道路,而不是照搬、模仿重点大学或其他学校的结合模式,切实采取有效举措来整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其在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主要应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入手来进行分析。

1积极更新教育理念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普及,精英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脱离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的宗旨应该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只是某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已经越来越不顺应我们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和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人才规模也是格格不入的。身为高校的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全面育人观,坚定自己的教育信仰,尊重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名学生,真的以育人为乐趣。

2政府应加大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扶持

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并不完全成熟的条件下,政府的引导扶持,对其良性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应该对产学研教育由形式上的扶持转为内涵上的帮扶,保障学校在市场中有较大的活动空间,增大学校在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中的自,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等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创造更为便利和良好的条件。

3优化学科设置,打造特色专业

我国的各地高校应该着力于对行业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调查,着眼于本学校的固有特色和基础,有意识、有针对性的设置本校的专业课程。例如设计培养方案,我们首先应该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以体现不同种类,不同类型专业的特点;其次,以加强基础为目标,尽可能设置有效夯实基础的课程;再次,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多层次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课程的设置以及专业的打造方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真正的突出本校的亮点,实现产学研教育培养人才的宗旨。

4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度

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督导机制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督导的监督、检查、评估和咨询作用,满足院校全面监控教学过程,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培养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的需要。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制订教学督导章程,明确它的性质、任务、职责;二是根据教学督导章程的要求,设置教学督导机构,确定它在院校的地位,聘请高素质的教学督导员;三是学习和掌握国家有关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熟悉教学规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知道本院校的专业设置、实践训练体系,培养和提高教学督导员综合素质;四是根据本院校教学实际,制订学期教学督导计划,确定督导重点,引进和运用全面质量管理先进理念,运用科学有效的措施对教学管理和教学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强化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主动性与开创性,提高教学效绩。

5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

不同领域或者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往往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教师可依据具体的可操作目标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不应局限于某一特定的方法。尤其是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相关高校,教师更应该积极主动大胆地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不应墨守陈规,闭门造车。在教学环节上,应该强化实践教学,不应该仅仅偏重于理论的传授,应该理论与实践并重,不断的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增加校外实训和实习环节,切实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目前许多高校教师为了评职称、加薪而科研,而非为了科研而科研,功利化思想严重,这对人才的培样是有不利影响的。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学校应该对教师悉心关怀学生及有高度敬业精神加以表扬并传承,有效的培训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特别是在创新精神和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二是加强理论学习,通过学习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改变陈旧的教学方式,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教师正确应对教学和社会发展新形势、从容解答新问题。三是加强校本培训,通过结合学校实际和教师教学实践的个案研究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四是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通过科研引领教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教师尽快走出低谷。

总之,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我国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结合,逐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的重要举措。各高校应该立足经济的发展,着重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突破,有组织地进行科研,切实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把握机遇,赢得发展主动权,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丽华.政府主导产学研合作的思路与对策浅析[J].老区建设,2009(12):13-14.

[2]袁赞礼,林建成.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10(11):237-242.

[3]仲伟俊,梅姝娥,谢园园.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模式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8):174-181.

篇4

1.学生与岗位实现“零距离”。高职人才教育模式的根本是对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人才培养要与企业实际岗位保持高度一致。课程体系构建严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突出教学效果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基础课程以“工学结合”为指导,专业课注重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切实掌握岗位技能,高度适应岗位需要,通过“顶岗实习”等形式,与岗位真正对接,实现“零距离”。

2.学生与企业实现“零距离”。“就业”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开展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重点是突出教学与企业的衔接,直接面向市场办学,企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企业应用何种技术,学校即开设何种技能课程,通过学校教育体系的不断调节完善,实现学生充分就业,出校门即进厂门的目标。

3.学生与行业实现“零距离”。现代企业呈现出行业广阔、岗位细化的特点,一个行业中往往包含了多种职位、工种等,具有很强的延伸性。高职学生将不局限于简单的“一次就业,终身不变”的状况,而会出现再次择业、职业晋升,甚至自主创业等情况。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并进行延伸培养,使学生“零距离”融入整个行业之中,形成入职、变职、升职的良性发展局面。

学与研相结合,实现学生三种能力提升

1.提升基础能力。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根本是熟练掌握基础工作能力(包括认知力、执行力、动手能力等)、能够完成一项整体性工作任务的能力、问题解决的能力。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下,存在重理论知识教学,轻科研探索的现象,出现了学生学习了原理、工艺、技术,但不能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的问题。因此,从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方向出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设第二课堂,让学生动手实践,真正理解机电设备的相关知识技能,掌握一定的学习和研究方法。

2.提升性能力。学生毕业后,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称为提升性能力,包括团结协作能力、任务组织、优化能力,一定的职业迁移能力和工作中把握机遇的能力。岗位责任意识、团队协作能力是胜任工作、履行职责的重要条件,是学生真正融入职业的核心技能。例如,机电专业在教学上主要应用顶岗实习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提升性能力。结合学校和地区的特点,与本地区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或订单培养协议,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实训设备、指导教师,并积极参与人才培养,以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竞争力,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在合作的过程中,也能发现一些有能力、有修养、有文化且熟悉企业文化的合适人才。

3.提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衡量机电一体化人才质量的一个重要要素,现代制造业既需要具备较强的问题分析能力、调研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创新能力。学校机电专业学生主要参与的技能竞赛有:全国生产线设计与调试竞赛和北京市智能机器人技能竞赛等。这些技能竞赛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开阔和提升了他们的就业门路。

研与产相结合,实现校企利益“共赢”

1.校中厂模式,教学优势互补。校企合作不仅能使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到实际的工作情景中去,而且还可以通过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开展任教指导。学校与恩布拉科雪花有限公司合作订单培养学生,实现学校师资、技能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厂中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系十分密切,一些企业直接参与办学,企业将部分车间直接转变为学校实训教室或科研室,学校通过南方航空公司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工学并进、任务驱动、产学一体、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真正使高职教育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发挥厂中校的优势,对企业中的技术直接进行研究应用,完善企业生产技术工艺,调整优化岗位和技能组合形式,以学校的科研优势服务于企业,促进企业的发展。

3.联合共建模式,多方利益共享。校企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实验研发基地等途径,是联合共建的典型模式。校企联合共建,由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研究分析,确定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实训室建设等内容,通过开发新课程,合作开展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将课程改革、精品课程建设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研究工作相结合,举办技能竞赛。同时,学校优化了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设备的建设水平;企业的技术得到进一步延伸,构建了自己的学习、培训基地;学生在共建模式下能够直接接受学校和企业传授的知识,进入企业培训基地学习,构建良好的社会关系,真正实现了利益的共享。

产学研相互结合,构建科学人才培养模式

1.技能竞赛与课程相互促进,构建专业主干课程。通过对近两年来自全国、全市“生产线设计安装与调试”技能竞赛题目的研究分析,笔者发现竞赛题目的综合性、难度、参数精度的要求都有所提高,而且偏重于PLC控制技术、电路设计等综合设计应用,不仅仅是某个知识点。因此,需要以“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为原则来设置和调整课程。在机电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把技能竞赛项目当作教学的主要案例和研究对象,主动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和技能竞赛项目相结合,力求使每门主干课程都有对应的典型技能竞赛项目作为教学案例,从而达到“技能竞赛”与“课程”相互促进,相互联动。

篇5

我国工程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质量较低,学生工程意识缺乏,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人才培养质量等指标与世界水平相距甚远,毕业生只有10%可以达到跨国公司的用人标准 。[1]目前,学校教育与学生毕业后实际工作需求之间严重脱节,这一点地方院校表现尤其突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地方院校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地方院校的师资队伍,绝大部分是由学校直接进入学校的学者,没有从事过实际生产,缺乏工程经验和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学中很难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其次,地方院校缺乏完备的实践教学环境。大多数院校没有专门的实习工厂,生产实习都是临时联系一些工厂,而这些工厂大多只能参观,因此难以完成实习教学任务。最后,地方院校的学生对工程实践重视不够。由于地方院校参与工程实际的机会很少,使得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实验和毕业设计的重视不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实验流于形式,毕业设计只重视理论设计。

工程教育是培养工程师的,而工程师的核心能力就是工程能力。[2]因此,地方院校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面向工业生产的人才培养,即理论知识学习应服务于工业生产,使学生的工程能力得到较充分的发展,素质得到较全面的提高,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基本的思想方法。[3]要想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在其毕业后能直接服务于生产,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从实际生产中去获得这种能力。这一点所有工科院校都认识到了,而且许多地方院校都与企业合作办学,但是效果都不理想。企业要考虑生产效益,学生很难参与实际生产,只能走马观花,难以获得实际应用能力。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提出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以实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适应工业生产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指导下,由教育对象、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质量评价标准等要素构成并且集中体现为教育教学模式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组织过程的总称。[3][4]在上述要素中,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对象是本科生,其他要素涉及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评价体系以及教学方式方法四个方面。这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就是指着眼于服务地方,培养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工程,至少是合格的工程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符合实际生产需求,同时兼顾本学科的学习思想和研究方法,以满足学生日后的继续教育需要;评价体系应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二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学方式应突出有利于教师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面向工业生产的人才培养。

这种培养模式中所说的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就是指生产、教学、研究为一体,相互服务、相互支持,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实际生产中,真正获得实际生产的经验;整个学校教育能够从培养生产实际需要去安排所有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的研究工作应体现在为完成培养目标服务,为生产实际服务。

二、面向工业生产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方法

地方院校面向工业生产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围绕上述四要素展开,原则是简单、有效、可行。

(一)面向工业生产的培养目标[5]-[10]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发展,企业生产的规模和产品加工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造成了我国工程教育规模庞大却依然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现状。一方面企业抱怨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实际能力不能胜任工作需要;另一方面学生抱怨没机会动手,没机会到企业参与实践。于是地方本科院校担负起了面向工业生产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9]这就要求地方院校工程教育必须以企业人才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导向制订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能从事项目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5]

(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学校的专业设置要按照市场需求和企业要求进行调节和改革,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紧缺人才。[10]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需要考虑基础理论教学、专业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环节,对学生重点突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每门课程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思想的掌握,最终达到会用基本理论及基本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会撰写技术文档等目标。强调学生能力培养,包括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运用能力、实践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尤其强调自学能力培养。最后,不能忘记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培养。

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以高校为主,实践教学环节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设计采用双导师制,由高校教师和企业高级工程师共同完成,企业高级工程师负责课题及设计实施,高校教师负责论文写作及答辩、评审。[11]

(三)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评价主要是对实施教育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和测评。它是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检测手段。评价体系包括两方面的评价:一是对学生通过既定模式培养后取得的成绩的评价,二是对培养模式的评价。[11]

1.对学生学习后取得成绩的评价。根据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过程的特点,对不同阶段、不同课程的学生成绩测评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1)理论课程的测评以笔试闭卷方式为主。主要考评学生对学科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考评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实验课程的测评采用实验操作加实验报告的方式来综合评定。实验操作由实验教师根据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操作、问题分析处理、现象及数据记录处理等来进行评价。实验报告根据学生完成时间、书写、格式、图表规范程度、现象数据记录、数据处理分析等来进行评价。最后给出综合成绩。(3)实践环节由企业根据学生实践情况给出评定,最后由学校进行相应折算。(4)学生的毕业设计测评要以学生的毕业设计报告为依据,采用答辩的方式,由答辩小组成员来评级。

2.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地方院校毕业学生最终要进入工业企业和投入生产,而用人单位的满意程度和学生的就业率是对培养模式的最终评价。学校要有专人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测评,以适时解决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并及时拿出调整措施。

(四)教学方式方法

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高科技工具,采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提高课内信息量;在教学方法上,要根据课程教学各环节的特点、效果来合理分散、取舍和安排教学内容,使其重点突出,难点分散[6];在专业课程教学上,引入工程案例教学,以避免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的脱节,同时可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为后期实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2]要加强实践环节,建立实习基地,以实现学生到企业的顶岗实习;加强电子大赛参赛力度,以培养学生的工程热情和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大学生 “自选项目、自主设计、自己动手、自由探索”进行创新实验。

三、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人才培养与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因此校企合作产学研培养模式的研究要与时俱进,与国家经济发展同步。[13]这里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如何确保产学研模式实施过程的措施真正产生效果,要避免简单问题复杂化,避免“壁炉现象”发生。[14]要处理好学校、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双方互利。

第二,要注意产学研结合模式中的“产”是学生真正参与生产,做到顶岗生产,获得真正的工作经验,避免走马观花、流于形式;“学”是学生学习一定要为工程需要服务,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研”首先是确保教学的研究,即怎样确保实现培养目标、实现培养模式的研究,其次才是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以及服务生产的研究。

第三,要注意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充分认识双师型教师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制度。[15]

第四,要脚踏实地,避免目标过高,强调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工程能力培养。在此基础上,有可能再进行提高。要避免按照培养科学家的模式来培养工程师。

四、结语

展望未来,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工科教育肩负着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要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实现高等工科教育新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积极的贡献。[6]

[ 参 考 文 献 ]

[1] 罗高涌,张瑾.基于CIDO模式的校企合作办学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1(5):71-75.

[2] 田浩.CIDO:工科教育发展新模式[J].陕西教育・高教,2011(9):104-106.

[3] 罗文广,胡波,曾文波,叶洪涛.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3(3):15-18.

[4] 宋国利,盖攻琪,苏冬妹.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94.

[5] 王勖瘢谷川.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2(1):143-145.

[6] 陶勇芳,商存慧,崔华华.关于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5(1):54-56.

[7] 张玮,刘世斌,郝晓刚,段滋华.企业大使模式:加强校企合作的新思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71-75.

[8] 竺柏康, 石一民. 地方高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的校企合作机制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136-138.

[9] 唐勇奇,黄绍平,刘国繁,刘建强.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以湖南工程学院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例[J].教育探索,2010(12):72-74.

[10] 吴宾,何婕.“校企合作”的研究进展与趋势[J].教育研究,2009(9):139-141.

[11] 王晓昕.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培养贴近市场的应用型人才[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15-24.

[12] 吴宏岐,李晓斌,王亚云,张昭.电气控制及PLC课程工程案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7):70-71.

篇6

我国的创新人才培养主要由高校承担。然而,高校教师的优势主要在于理论研究,对产业、企业、大型工程的实际科技需求了解不够,因此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前学界纷纷提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办学理念,即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同培养人才,发挥各自优势,使人才培养能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1]但是,目前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规模较小,没有达到社会期望的规模水平。其根本原因在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活动具有外部性,参与人才培养的企业、科研院所并不能得到其人才培养的全部收益。[2]本文首先分析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产生的原因,其次分析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影响及其因素,最后提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矫正措施。

一、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产生的原因

外部性是指某个体(个人或者企业等)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带来危害或利益,而该个体又没有为这一后果支付赔偿或得到报酬,前者称为负外部性,后者称为正外部性。[3]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是指企业、科研院所参与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活动,并给社会上其他单位带来人才收益,而自己却不能由此得到任何经济补偿。[4]显然,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外部性属于正外部性。其原因主要由以下三方面联合产生:

(一)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

为了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企业、科研院所至少需要在三方面加强投入。第一,实验方面的投入。实验是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企业、科研院所购买先进的实验设备,投入必要的实验耗材,设备的折旧与日常实验耗材的消耗构成了企业、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成本。第二,高水平技术人员的指导投入。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利用企业、科研院所技术人员了解实际技术需求的优势,因此,高水平技术人员的指导能够有效解决学生面临的技术难点与重点,融会贯通理论与实践技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是,高水平技术人员往往是企业、科研院所花费重金聘请的,承担的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技术服务方面的任务较重,高水平技术人员对学生的指导投入构成企业、科研院所的机会成本。第三,技术研发的失败成本。企业、科研院所一般会把学生安排在相应的技术项目小组中,项目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又相对独立开发其中的一个子项目,学生由于缺乏经验,技术水平也有限,可能在其负责的子项目

[收稿日期] 2013-11-04;[修回日期] 2013-11-28

[基金项目] 2012年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动力机制与路径研究”(GJY2012001);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产学研用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动力模型及在苏南地区的应用”(2011JSJG106)

[作者简介] 姜鸿(1970-),男,湖北黄梅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政策;刘德光(1979-),男,山东青岛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张韬(1986-),男,贵州贵阳人,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公共财政.

开发中存在失败,增加了企业、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本,学生却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吸取了经验。

(二)人才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当今企业的竞争力主要表现为技术、品牌的竞争,品牌的树立依赖以技术为核心的产品质量,而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的关键在于人才。因此,人才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人才。企业获得人才的途径主要有三个。第一,从学校招聘毕业生。其优点是毕业生数量较大,人才使用成本较低,但大学毕业生往往缺乏经验,知识结构不一定能满足企业的要求,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第二,从社会招聘人才。其优点是这些人员有相关工作经验,马上能为企业带来效益,但是关键人才很难从其他企业挖来,人才使用成本也较高。第三,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这种途径综合了前两种途径的优点,学生在校期间就接受学校和企业的联合教育,既能学习理论知识,又能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一旦毕业后就能很快在企业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就是企业、科研院所愿意扩大投入,与高校一起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动力。

(三)人才具有流动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具有流动性,任何单位都没有限制人才自由选择工作单位的权利,单位只能通过工资待遇、工作条件、事业前景、个人感情等留住人才。因此,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合作培养的人才,毕业以后并不一定能留在原培养单位工作,这些人才可以自由选择其他单位,甚至有可能到原培养单位的竞争对手那里工作,而原培养单位并不能从其他单位索回人才培养费用或得到其他形式的补偿。因此,企业、科研院所从合作培养人才中得到的私人收益小于该活动的社会收益。

二、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影响及其因素

由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存在外部性,人才培养的资源配置就不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看不见的手”在外部性面前失去了作用。

(一)外部性导致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规模偏小

假定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活动的私人收益为GP、私人成本为CP,该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收益为GS、社会成本为CS。由于存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外部性,所以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即GP

从最优决策的角度来看,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活动中,企业人才培养收益最大化的决策原则是私人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P与人才培养边际成本MC相等,即:MRP=MC。而社会人才培养收益最大化的决策原则是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S与人才培养边际成本MC相等,即:MRS=MC。如图1所示,企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P与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S均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由于存在正外部性,MRP在MRS的下方。人才培养边际成本MC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根据企业和社会的最优决策原则,人才培养的均衡点分别为A点和C点,最优人才培养规模分别为QP和QS。因此,从整个社会来看,最优的人才培养规模是QS,而实际上由市场机制决定的企业最优的人才培养规模仅为QP,二者的关系是QP

图1 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影响

(二)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影响因素

从图1中可以看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1.私人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P与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S之间的差距

私人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P与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MRS二者差距越大,意味着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为社会做出的贡献越大,自己获取的人才培养收益相对越小,越不利于调动企业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在图1中表现为MRS曲线位置越高,与MRP曲线之间的距离越大,C点就越往右上方移动,对应的QS就越大,QS与QP之间的差距也就越大。

2.人才培养边际成本曲线MC的弯曲度

假定曲线MC按图1中箭头所示方向加大弯曲度,并假定MC与MRP的交点A不变,则C点向左上方移动,对应的QS变小,QS与QP之间的差距也变小。基本的解释是人才培养边际成本MC的弯曲度越大,表明每新增一个人才,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成本就越高,在边际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人才培养的均衡规模就越小。

三、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外部性的矫正措施

图1表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外部性使得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大于企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从而导致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的人才规模低于社会要求的水平。因此,矫正外部性的基本原则是使企业收益与社会收益一致,主要措施有政府补贴、合并企业或建立企业联盟以及明晰企业的用人权。

(一)政府补贴

外部性的存在使得企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与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不一致,因此解决外部性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的方法来解决。[5]补贴的幅度应等于社会人才培养收益与企业人才培养收益之差。[6]如图1所示,企业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人才培养数量QP不需要政府提供任何补贴,但是对于QS-QP的人才培养数量,政府需要补贴,否则企业就不愿意扩大培养规模,从而达不到社会要求的最优人才培养规模。补贴幅度为ABCD区域表示的面积,其中,ABC区域表示的面积为弥补企业因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招致的损失,ACD区域表示的面积为企业因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带来的额外收益。

政府补贴有两种发放方式,第一种是直接发放给参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企业、科研院所,第二种是直接发放给学生,再由学生支付给提供合作人才培养的企业、科研院所。[7]第一种方式的优点是直接发放给合作培养人才的单位,学校容易组织与实施,但其缺点是学生缺少选择培养单位的自由,培养单位有可能不认真履行人才培养的责任。第二种方式的优点是学生有选择培养单位的自由,可以促使培养单位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其缺点是国内知名单位很少与高校合作提供有偿人才培养服务,学校很难推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活动。为了避免拿到补贴的学生并不真正到单位接收培养,一般补贴采用教育代金券的形式,即政府根据一定的制度,把一定数额的教育补贴以有价证券的方式发给学生,学生不能持教育代金券从政府或他人那里兑换现金。学生以教育代金券支付培养费用,合作培养人才的单位再把所收集的教育代金券向政府兑换现金,从而获取政府支付的人才培养补贴。

(二)合并企业或建立企业联盟

在存在外部性的条件下,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之所以达不到最优效率配置,是因为市场机制的独立、分散决策不能把外部性考虑进去。如果一个行业企业集中度较高,企业较少,把行业内的企业合并为一个企业或建立企业联盟,则此时的外部性就消失了,即被“内部化”了。合并后的单个企业或企业联盟为了自己的利益,将使自己的人才培养规模确定在其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水平上。而由于此时不存在外部性,所以合并企业或企业联盟的成本与收益就等于社会的成本与收益,于是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相对于合并企业,企业联盟显得松散,但相对于无任何联盟协议的企业,企业联盟又很容易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达成协议,从而消除外部性。例如,在某企业的私人成本CP大于私人收益GP而小于社会收益GS的情况下,联盟内的企业可以达成资金补偿协议,实现帕累托改进。因为该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活动的损失为CP -GP,联盟内其他企业由此而得到的收益为GS -GP。由于GS -GP大于CP -GP,所以联盟协议可以规定:从联盟内其他企业得到的人才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培养人才企业的损失,结果是使社会上其他企业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任何企业的状况变坏。

(三)明晰企业的用人权

根据科思定理,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则无论最初的财产权赋予谁,市场均衡的最终效果都是有效率的。科思定理表明,外部性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是完全明确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性就可能不会发生。虽然人才不属于财产权的范畴,但企业对人才的用人权却与物品的财产权有类似的功能,人才的用人权在体育界被大量运用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于一支球队对其球员拥有用人权,并且球员的转会需要支付转会费,所以一个球队就愿意花费巨资培养自己的球员。如果球队没有用人权,显然球队对球员的培养也会产生很强的外部性,球队也就不可能大力培养球员。同样的道理,企业在与高校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时,如果能够与被培养的学生达成一份就业协议(企业的用人权),即学生毕业后为该企业服务一定年限,如果违反该协议,学生需要支付相应的培养费用。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外部性就被大大降低,企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与社会人才培养边际收益就接近一致,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规模也就接近社会要求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六一.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其动力机制的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1(3):77-79.

[2] 赵秀华.职业教育的外部性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11-16.

[3] 倪清燃.从教育的外部性角度谈政府对教育的补贴问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33-35.

[4] 李卫东.高等教育的外部性与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9(8):22-25.

篇7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13)03012705

十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实现这一伟大目标的关键,这在给高等教育及其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的同时,也给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经济全球化及产业结构全面升级进程的加快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其核心是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学校及学生本人对人才培养的共同追求和价值共识。在现代社会以及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大学已经走出“象牙塔”,越来越多地与企业、研究机构合作,组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共同体”或“产学研合作联盟”。通过共同体与联盟的协同平台而形成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因其与实践结合紧密、创新精神需求较高而成为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并已然成为现代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和必要选择。

一、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与实践价值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以资源整合为手段,因其与社会、市场紧密联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有效合作,是建立科技、经济密切结合的新体制和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的有效措施,相比传统独立模式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

1.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才强国的核心是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学研合作不仅仅是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加强社会多元主体联系的动力机制,更是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动力机制。高等教育承担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神圣使命和重要责任,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需要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需要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科技成果、开展全方位的社会服务、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在高等教育担负的各项强国使命中,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核心,尤其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人才,从而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转变。为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现,为提升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提供坚实的基础。

2.有利于加强社会的关注和参与,使人才培养适应产业行业发展需求

高校关起门来培养人才,容易出现单纯重视理论传授,忽视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提升等不良现象,造成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匹配的后果。一方面民族企业创新人才不足,智力支撑不够,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国际竞争力不强;另一方面,许多高校及科研机构脱离生产实际,重科技合作而轻人才培养的合作,难以将实践平台和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不利于培养支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人才。建立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推动高校主动吸纳和引导社会多元因素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社会主体通过参与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专业调整、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教学科研平台打造、实践教学等环节,推进高校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样既增强了高校办学模式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又吸引了社会主动关心和支持高校人才的培养。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有利于将高校人才培养主动纳入产业行业发展总体战略之中,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科学定位、准确聚焦,形成鲜明的高校人才培养特色。同时,产学研合作有利于高校敏锐把握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高新技术发展潮流和人才培养发展规律,找准高校在未来人才培养中的战略重点,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比较优势。

3.有利于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共同营造宽松自主的人才培养平台和环境

环境是不可替代的教育影响和教育力量,是一种不教之教的教育影响和教育力量,创新实践的平台和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和土壤。大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和素质,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通过实践平台的搭建、大量的实践项目引导和丰富的科技创新活动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氛围。这种宽松、和谐、自主的氛围是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有利土壤。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条块分割的体制及机制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延缓了多行业、多部门联合培养人才的顺利开展。我国产学研各主体之间相互支撑不足,实践基础薄弱,相互支撑照应不够,彼此脱节现象较为严重,传统教育管理体制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也难以形成协调互动,不利于创新人才、尤其是拔尖人才的培养和脱颖而出。产学研合作有利于社会参与高校人才的培养,形成多元主体互动培养与评价模式,建构起发展性、多元性人才培养的评价理念和成才观念,有利于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进一步改革。

二、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合作作为一种基本的教育理念,既是高校和其他社会主体的共同追求,也是培养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的“融合力”。美国国家合作教育委员会指出:“合作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将课堂学习与在公共或私营机构中的工作经历结合起来,允许学生跨界(超出校园范围)培养,面对现实世界获取基本的实践技能,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并确定职业方向。”世界合作教育协会(WACE)描述合作教育指出:“合作教育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实践之中,然后将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和见识带回学校,促进学校教与学。”建立在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本质上讲也是一种合作教育(Cooperative Education),是利用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发挥各自优势,以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性人才为主要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课堂间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环境同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真实实践环境结合起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模式。

1.理论基础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是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的哲学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素养。产学研合作将产业部门的实践经验通过产学研合作进入高校教学视野,成为高校的重要教学资源;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是不断变化的,产学研合作将这种变化提前嵌入到人才培养环节之中,通过新问题和新要求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行业产业的发展同步。人才培养的质量最终要通过社会行业产业的生产实践来考验,人才培养的效用需要用人单位的实践来反馈,人才培养的水平也需要实践运用来证明。

现代社会的复杂模糊性是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学基础。工业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分化,但仅仅依靠传统组织理论强调的精细化分工和专业化原则,很难适应现代复杂社会的发展、学科交叉和大科研的复杂性而越来越依赖于联合的力量。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及快速发展,组织系统日趋复杂,合作的力量和客观要求不断加剧。“具有明确界限的、分散的组织概念被打破,组织正在变成由不定性的独立组织构成的网络……随着网络概念的到来,组织必须被作为一种互相依赖的利害相关者的系统来加以管理。”[1]产学研合作基础上的创新人才培养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无论是学校、企业还是科研单位,都是置于社会大系统下的一个小系统,需要在人才培养这一复杂实践中彼此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和合作。

体验性学习是产学研合作基础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心理学基础。学习者的知识获取,来源于对生活的实践体验,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社会实践环节中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主动积极的学习。产学研合作能够充分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好奇心,有利于建构学生体验性学习的环境和平台。

创新人才全面发展理论是产学研合作基础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基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才培养目标也在不断发展。人类社会早期的教育强调生产技能的获得;阶级分化后,强调培养具有哲学思维和治理之术的统治者,人才培养的目标形成了分化,“个体被分割开来,成为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脑、体的培养被人为地分化。产学研的合作就是现代教育过程和现代生产劳动过程以科技和人才培养为基础进行的密切联系和结合,“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和生产劳动再次结合,这种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个方面,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全面发展成为人才培养的价值追求。

2.基本原则

一是系统性原则。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是以高校为主体,联合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应当加强顶层系统设计,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政策,鼓励产学研多元互动和深入合作,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产学研合作的全过程,深入广泛地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是开放性原则。“开放是大学的本质属性”[2],“如果某一高校把融教育于社会视为其内在的教育理想,其主要的教育活动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甚至在某一点上能一定程度地引领社会或业界发展进程,其主要活动、资源等边界延伸到社会之中,这样的高等教育可称为开放式高等教育”[3]。高等教育开放是为了更好地合作,一是向外传播高等教育的价值理念,影响社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二是开放是为了更好的合作,以服务求合作,以合作提升服务品质;三是产学研合作的目的是协同创新,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开放的培养环境,建立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不拘泥和受限于校内的教育教学资源,而通过系统联合,外联内引,构建多主体合作的开放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构建开放的实践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平台,广泛吸纳社会力量,集智聚力,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教学资源开发等人才培养的过程中。

三是个性化原则。创新人才的人格不仅具有个人心理和行为倾向的特质,而且具有主体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特质。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发展学生个性,变被动适应为主动创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和成功经验,以个性教育为依托,为学生创造鼓励独立和容忍错误的宽松育人环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育。

四是实践性原则。创新人才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点要抓住两点,一是创新精神的培育,二是创新能力的增强。创新人才具有实践性、研究性、变革性、前瞻性等个性特征,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创新实践来实现,创新精神的培育也需要通过创新实践来塑造。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中,高校应以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性为突破口,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和激励学生广泛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才。

三、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以重庆邮电大学为例

面对信息化社会的快速推进,面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具有良好信息技术背景的各类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重庆邮电大学依托信息学科的优势和依托信息通信行业的良好合作背景,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深化产学研合作,强化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着力培养服务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各类创新人才。

1.坚持特色发展,科学确定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重庆邮电大学将行业、地方发展的需求与学校学科优势相统一,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出“适应需求,突出特色”的人才培养要求,将社会化和个性化较好地结合在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过程中,既主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服务,又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个性化设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科研与教学相互结合,将科研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把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实践中,强化特色优势;对交叉类和拓展类专业,在专业学习中加强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培养,努力造就以信息技术能力见长的“专业+信息技术”多样化人才。

2.以董事会为平台,构建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学校董事会是学校与社会各界广泛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是社会参与办学、指导学校发展和改革教学内容的重要平台,有利于为学校的发展争取多方面的支持,构筑学校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董事会平台将原有产学研合作由政府统一组织、直接协调,向依靠联盟多方直接参与、双向互动转变;由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等单一的合作,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全面深入的合作转变;由企业提供实习环境、学生进厂实习,向行业企业在高校内部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和平台、开展人才培养深度合作转变。相对紧密的、以高校为依托的产学研联盟形式是产学研合作的高级阶段,它集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优势于一身,有助于资源和技术的互补及有效配置,能够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增强企业的核心创造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4]。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支持下,经重庆市人民政府同意,重庆邮电大学组建了第一届董事会。董事会按照“促进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努力形成“校企联盟”、“校所合作”、“校地联合”、“走进园区”、“银校合作”等运行模式,建立既支持学校建设,又服务行业企业发展、多方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使董事会成为学校与社会各方协同创新的互动纽带,学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发展的支撑平台。

在重庆邮电大学董事单位的支持、指导和直接参与下,为了适应重庆将信息产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打造亚洲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的需要,学校与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商惠普公司共建了“重庆邮电大学惠普软件学院”,惠普公司积极参与教学体系过程改进、课程认证设置、教师培训、学生实训及就业等环节,与学校共建软件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努力创建国家工程实训教育中心,联合培养软件人才。为加快培养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专门人才,为重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服务,学校成立了“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由美国高通、日本尔必达、台湾茂德等5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组成理事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共建微电子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董事单位积极支持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积极搭建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和共建人才培养实验室。学校与渝德科技(重庆)有限公司、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5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华为、中兴、大唐、普天、联想等行业著名企业合作,为学校建立了“中兴通讯西部培训基地”和“大唐电信―重邮”、“华为―重邮”、“上海贝尔―重邮”等近200个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与实验室;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俄罗斯克麦罗沃州立大学、美国西北理工大学、英国伦敦南岸大学等国外40余所高校开展联合人才培养项目。

充分发挥董事单位作用,深入开展建议咨询。通过来校讲学、专题会议、通信资询等方式指导学校办学和学生成长成才。成立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组成的校企合作工程教育指导委员会,科学论证工程教育计划实施方案和专业培养方案,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

建立董事助学平台,激励人才培养创新。各董事单位与学校共同举办各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如思科中国研发有限公司的“思科杯”物联网应用创新设计大赛,中国电信的“天翼视讯”达人集结号活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华为杯”模拟招聘大赛,重庆邮政的邮政贺卡营销策划大赛等。每年提供华为奖学金、动感地带奖学金、联通奖学金、中天科技奖学金、南都奖学金、中国四联重庆川仪奖学金、宇龙酷派精英学子奖学金等各类奖助学金。

3.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包括目的性要索、计划性素索、实施性素索和评价性要索等四个方面,具体包括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培养方式、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等。”[5]高水平的创新与创业人才培养需要高水平的研究实践和产业实践,学校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环境、条件的优化,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了较好的土壤,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67]。

近三年来,学生通过参加系列科技竞赛,获得全国及重庆市的各类奖项400余项,其中挑战杯的总成绩名列全国参赛高校的21位,数学建模连续8年获全国及重庆市奖,奖项数量列重庆市高校前列。2011年数模总成绩列全国第二,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通过发挥董事单位的作用,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出现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华为、中兴、四联集团等大型企业组团来校专场招聘、抢订毕业生的状况。其中,仅中国移动一家单位一年就在学校签约400余人。学校毕业生的素质得到行业及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就业市场不断扩展,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参考文献:

[1]加里斯・摩根.驾驭变革的浪潮[M].崔权醴,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08109.

[2]马陆亭.开放是大学的本质属性[J].辽宁教育研究,2008(4):6.

[3]李培根.论开放式高等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7(9):1.

[4]孙晓梅.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0(1):102104.

篇8

一、产学研合作,三方共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科研单位、学校之间的合作,通常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单位或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三方共育是指政府(科研机构)、学校、用人单位三方联合,共同对人才进行道德教育、职业教育、素质教育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全过程。产学研合作、三方共育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充分发挥加强企业、科研单位、学校之间的合作,在三方联合的基础上培养面向中小企业、金融行业、会计师事务所、非营利组织等基层业务和管理岗位,具有诚信、合作、敬业的职业素质,掌握会计、报税、财务管理、审计等岗位业务,熟悉企业会计核算、纳税申报、财务管理等业务处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能从事会计、税务、财务管理、审计等工作,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产学研合作,三方共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

1. 建立校企合作“互惠共赢”的长效运行机制

组建“校企合作理事会”,按照互惠共赢的指导方针,建立校企合作建设、合作项目运行、管理、激励考核等制度。发挥学院科研优势与人才优势,服务于合作企业,为合作单位提供职工培训、科研咨询等服务;同时解决学生实习实训、教师实践锻炼等多层次合作内容,在校企合作“互惠多赢”长效机制框架下,实现合作发展、互惠共赢效果。

2.构建基于会计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

以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为导向,依托企业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以市场调研与会计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提炼――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制定――课程体系构建思路,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构成由基础素质学习领域课程、岗位职业能力学习领域课程和职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

在对市场 、合作企业及专业毕业生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中小企业的会计工作岗位主要有5个:出纳、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会计监督、财务管理与财务分析。依据学生就业的基本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把出纳作为初始岗位、会计核算作为核心岗位、会计监督作为相关岗位、会计和财务管理及分析作为发展岗位,并对每个职业岗位进行描述。

将职业生涯五个阶段的能力要求进行融合,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引导,提炼20项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其进行描述。按照初学者、一般者、有能力者、熟练者的职业成长规律确定学习范围。在对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基础上,确定21个行动领域。构建了基于会计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3. 教考结合,实现课证融通

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会计岗位的工作要求为基准,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ERP应用资格证书考试内容纳入到课程体系之中,使会计岗位、职业证书、课程体系紧密对接;职业道德培养、专业技能训练、岗位知识学习融为一体。

三、产学研合作,三方共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总结

产学研合作在我国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开展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是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手段。由此,应当逐步建立产学研合作利益与风险分担机制和多元的投资融资机制,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的利益保障机制。由政府发挥产学研合作中的宏观引导作用,确立产学研合作在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调动三方合作的积极性,为他们的合作搭建各种互动和交流平台,营造合作氛围,保障产学研合作有效开展,实现产学研合作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程安林,王婷,刘佳俐. 产学研合作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实施机制探讨[J]. 大学教育. 2014(03)

[2] 胡琼. 地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3] 袁雪飞. 工学结合下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商业会计. 2013(12)

[4] 蒋漱清. “4444工学结合”高职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26)

篇9

我国现在对动画制作、动画软件开发、动画游戏营销及动画产品设计等动漫产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产学研合作式培养动画人才,成为目前有效培养动画人才的方式之一。产学研合作培养能够促进动漫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提高动漫产业人才质量。目前,动漫产业是生机勃发的朝阳产业,对人才需求量大,而我国许多高校开设动漫专业的时间比较短,教学方式沿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毕业之后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求,导致毕业生就业率低。基于此,应实行产学研合作培养的教学理念,企业与高校间加强合作,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方法,以促进毕业生能够更加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我国动漫产业现状

近年来,动漫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中央以及地方政府都相继出台扶持动漫产业的政策,动漫产业取得较快发展,产值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国产动画片的产量持续上升。动漫产业的发展不仅对我国的经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就业问题。

二、动漫产业的发展前景

动漫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1],内容扩展能力强,想象力丰富,能够有效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满足其精神需求。相较于文字作品,动漫更加灵动,更受青少年的青睐。我国青少年人口众多,动漫产业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对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动漫产业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动漫作品,其周边产品的市场也很广阔,例如服饰、纪念品、公仔、明信片等,带动多个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动漫产业人才产学研合作培养方法

(一)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动漫产业人才

企业与高校合作教学,高校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以专业的动漫从业人员指导学生,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保障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动漫产业的发展需求。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式:1.高校与企业合办动漫专业的模式。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培养全方位发展的动漫产业人才,使高校培养的动漫人才能够适应动漫企业的发展。2.高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动漫实践基地[2]。通过建立实践基地,高校学生可以在毕业之前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去,把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又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课堂上没有的知识,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

(二)分段式动漫人才培养

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人员,通过阶段式进行教学,结合理论与实践共同完成教学,称为分段式人才培养。我国高校的动漫专业大多是新办的专业,高校的师资力量本身极度匮乏,特别是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理论知识的更是少之又少。面对这一情况,许多高校选择外聘教师,但是兼职教师时间不定,高校的设备不完善,使得学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难以统一。采用分段式动漫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师资、设备等问题,其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1.“2+2”教学模式。学生进入学校后,学习两年的理论知识,后两年到企业进行实践,利用企业的专业资源,开展实训活动。2.“2+1+1”教学模式。前两年进行基础学习,第三年到企业进行产学研结合的学习动漫编程,第四年由企业进行专项的项目培训。3.“3+1+1”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3年的基础课程学习后,顶岗实习1年,实习1年后回到学校,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同时完成毕业设计。

(三)订单式动漫人才培养

高校针对企业的岗位任职要求,进行针对性教学,与企业签订协议,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前两年由学校和企业的老师共同完成教学,第三年学生进入“订单”企业进行项目实训。“订单式”的培养模式,对于动漫企业来说是人才储备,对于高校而言,保障毕业生就业率[3]。“订单式”的培养模式能达到企业、高校和学生间的“三赢”,满足了企业需求,促进高校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动漫专业应该依据实际情况,结合办学特色、师资力量,教学硬件设备的水平,选择合适的产学研合作培养方法,增强与企业间的合作,利用产学研合作培养方式,培养企业所需的动漫产业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合作教育、共同实施重大项目等方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建立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制度,推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渠道,发挥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主体作用,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实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依托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以及重大科研、工程、产业攻关、国际科技合作等项目,重视发挥企业作用,在实践中集聚和培养创新人才。对企业等用人单位接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等实行财税优惠政策。”该文中对今后我国寻找进一步做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指明了前进方向。

1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涵义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就是重点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多种不同教育环境和资源以及在其他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教育形式上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教与学、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的全面素质教育,让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与社会要求完成无缝对接。

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培养出创新人才来。因此,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充分利用好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来共同培养。于是,产学研合作教育便应运而生, 成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模式。

2 产学研合作教育与培养创新人才的关系

2.1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表明,培养人才是由教育情境、资源与条件、过程与方式等构成的系统活动过程。大学教育系统,在培养人才上具有高效简捷的特点, 这也是它的优势。然而,在教育功能上大学很难完备的培养创新人才,它不是一个理想的教育系统。产业与科研系统较之于学校教育系统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直接面对知识、技术创新的实践。而在一些高科技产业与开发部门,这种教育模式更是立足于科技的前沿。将这种优势补充到大学,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一种飞跃。从互补的角度上,以大学、产业和科研三要素的有机结合而组成的更大的教育系统,具有更完备的结构, 也能期待它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优势功能。

2.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产学研合作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组成。创新精神包括创新的意识、动机、目标和意志品质等,决定对创新的主观投入程度。实践能力包括对知识、技术的应用及再创造,具体的方法运用上的实际功能,可以决定创新的成效和价值水平。因此,由于大学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的功能的局限,我们必须使学科教育与知识、技术创新的氛围、过程相结合, 传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从而达到转型目的。产业部门、科研单位与大学实现充分的合作, 那么就可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3如何构建适合我国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3.1大学办出自己的特色,吸引民间企业与大学合作

每个大学都应该有自己的办学优势和特色。英国的很多大学在2002 年采用的增加企业内的博士生数量、为博士生开设企业入门实习、在大学内增设“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以及设立大学技术奖学金等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由于这些学校办学有特色,吸引了许多企业的合作,带来了充足经费,也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在一方面激励了教师能够继续投身于科研,并将科研成果带进课堂中,使学生们能够接触到当今科技前沿;另一方面,充足的教育经费也给予大学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从而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2加强合作过程中的信息沟通与交流

产学研教育得到广泛接受,是由于该教育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一些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如日本的大学教育通过向社会开放、从民间招聘教师、选派民间企业科技人员到大学进修等方式促进了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改革核心之一就是要探索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教育模式,使其培养的人才既有坚实的理论又有必要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介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能够在两种教育环境对学生进行协调培养,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当前日臻倍受各国教育界、经济界和政府的重视,而使它成为在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篇11

黄山学院林学专业起源于安徽省黄山林业学校,具有60多年的办学历史,培养了一大批林业行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林学专业设置2个培养方向即森林资源培育与经营管理方向和城市林业方向,其中森林资源培育与经营管理方向毕业的学生主要进入林业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森林资源培育、森林资源调查和编制经营管理措施;城市林业方向毕业的学生主要进入苗圃、园林公司,从事园林苗木培育、城市绿化施工和养护。

1 建立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零距离”就业

实训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性教学之一。黄山学院构建相对完善的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把实训教学、生产实践、社会服务贯穿到教育全过程,对林业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我院林业类专业设立以来,非常重视院内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近几年来,根据林业类专业行业的特点,与林业类专业生产单位合作,构建了集教学、职业培训、技术推广、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在校外建立起紧密合作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环境,使学生在毕业前就能感受职业环境,熟悉职业特点,激发学习兴趣,为就业后尽快适应工作奠定基础。

2 产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

①参与林区技术服务,为现代林业做出贡献

A、帮助林业部门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

受绩溪县林业局的委托,林学专业师生分赴绩溪县所辖的林场和自然保护区,完成全县森林资源调查任务。

歙县坑口乡人民政府委托林学专业师生对枇杷品种改良进行研究,为该地枇杷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B、参与全省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我院林学专业师生完成了休宁县林权发证的前期工作,为林权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②积极融入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受歙县建设局和小川乡小川村村委会委托,生环学院多次组织林学专业学生深入小川村,在实地调查、测绘、广泛征求村民及当地党政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小川村的实际情况、村两委和村民代表的建设基本思路,对小川村的村居建设和山地综合开发进行详细规划。

3 学研结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创业、创新能力的高低,关键在教师。因此,林业类专业通过吸收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承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科研任务,锻炼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通过完善学生成长导师制,加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指导和管理,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结合起来,使教师对学生论文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确保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质量;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黄山学院林学专业学生结合林学专业老师主持和参与的“微生物防治黄山松红蜘蛛关键技术研究”,“基于废水利用的节水灌溉技术引进”,“安徽省山核桃遗传资源调查编目”,“阔叶箬叶无性繁殖生产技术标准”等课题进行技术研发,完成力所能及的外业调查、数据资料整理、调查报告撰写等工作,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林学专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红豆杉种子育苗、扦插繁殖等技术实践,培育的红豆杉形成了5000株的规模,后续将进行盆景制作等进一步学习。林学专业学生还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黄山绿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参与进行香榧嫁接快繁,油茶苗木繁育等技术研究,现已可进行规模化生产。

黄山学院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有效提升了林学专业教师和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培养了创新人才,增强了学生创业能力,为实现“零距离就业”创造了条件。林学专业学生,在参与森林资源清查及其它大量的专业技能实践、林业类行业技术研发、社会技术服务,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高。林学专业学生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都得到了广泛的好评。经过几年建设黄山学院林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同时也成为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批准的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也是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点专业。

【参考文献】

[1]左健民,张丽娟.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比较研究[J].江苏高教,2002(5):115-117.

篇1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和训练,发展同社会实际工作部门的合作培养,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党的十报告也进一步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1]。这一论述,体现了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社会、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人才,建立起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是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如何将产、学、研结合在一起培养创新性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产学研合作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不少高校为培养创新性人才,也相继建立起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非常重视产学研结合,政府大力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合研发,共同培养人才,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服务。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1.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脱离。我国高校人才济济,有大量的专家学者,但高校仍沿袭着旧的教学体制,强调教书育人,以理论知识的传授为主要目的。不少高校的教师对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热情不高,未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教材知识结构陈旧,注重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时代脱节,“高分低能”现象普遍存在,也间接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

2.企业合作的热情不高。目前我国企业管理理念陈旧,导致大多数企业注重短期效应,更倾向于投资“短、平、快”的项目,一旦投入资金,立即希望产出效益,而不愿意投入基础研究,考虑长远利益,管理者不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而高校更具备基础学科研究的优势。企业尚未看到合作教育带来的明显效益,对产学研结合认识不足,把对学生的培训视为额外负担。

3.产学研合作模式单一。不少高校在建立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时,未能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没有积极地与相关企业进行深入的联系和广泛的合作,认真思考及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现行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未能发挥出产学研合作教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优势。

4.创新型人才严重缺乏。在当前急功近利的社会大环境中,产学研办学模式并未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受到传统文化体制的影响,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师将教学和科研对立起来,不能很好地通过科研来引导教学。学生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创新意识的树立,往往造成一大批“高分低能”的毕业生。

二、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目前产学研合作办学模式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必须认清问题的根本,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导向建立起更完善的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更快发展,提高我国高校的科技创新力,促进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

1.促进高校教学改革。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知识结构已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高校应适时定期地调整教学计划,向学生传授最新的实用知识,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研发单位实习,推荐学生去相关岗位接受培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使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辅相成[3]。同样高校也要重视教师的定期“充电”,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通过教学改革,才能将理论知识和创新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

2.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目前,我国高校的产学研结合不能立即与国际接轨,制约因素还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我国不少高校已经与企业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但未能真正利于企业在工程训练方面的纽带作用,绝大部分工程训练都是在校内完成的。要让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必须借助于企业这个实践平台。高校仍然要坚持不懈地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企业可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与高校共建研究所,教师与企业的科研人员一起参加研发,也可以在企业内部办职业技术学院,让高校教师去任教,改变当前企业单纯生产的现状,让高校同企业建立起深入的合作关系。

3.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高校教师除了从事教学工作,还承担了一定的科研项目。有很大一部分的科研任务是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的需求,科研项目可以说是产学研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科研项目研究,培养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通过科研这个平台,建立起与企业的联系,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巩固理论知识,并锻炼了将理论转化成实践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树立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4.发展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大学科技园是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为依托,将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他社会资源优势相结合,是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为社会服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平台[4]。国家应进一步发展大学科技园的支撑服务体系,落实对大学科技园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力量,推动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加速科技成果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要根据国家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政策作为依据,制订与之相配套的可行的规定办法和实施细则。严格按照预期目的和相应的措施实施,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评价体制。充分发挥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发展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互利互惠的良性合作机制,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就能得到全面实施,确保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宋之帅,田合雷,盛义保.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34):17-18.

[2]李伟铭,黎春燕.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05):35-37.

[3]薛二勇.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政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12):59-63.

篇13

产学研用,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生产、学习、科研、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从高校教育的角度上看,产学研用合作的培养模式应该是加强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在人才培养中的联接,整合各种教育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优势,通过这种联动式的合作教育模式,将传统教育中单一的课堂讲授丰富为课堂、实践、科研等有机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

1998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以扩招的方式,步入高速发展的时期,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阶段向大众化教育逐渐转型,如今这种外延式的规模扩张虽然使我国一跃成为了教育大国,却同时也给社会和教育本身带来了很多问题。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经管类人才,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转型的必要途径,而且是当前就业的大势所趋,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产学研用合作培养经管类人才面临的问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得到了国内高校的普遍认可,很多高校在这一模式的探索中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这些突破性的成果主要集中在理工科、医学、农学等自然科学范畴的专业中,而经管类专业的研究范畴属于社会科学,在经管类人才的培养中运用这一模式具有一定的难度,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高校的经管类专业中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面临了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缺乏健全的法律支持和政策导向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社会、企事业单位还是高校,产学研用结合的意识还较为淡薄,覆盖面小,且偏重于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应用型人才的社会效益。实际上,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法律保障和政策扶持是推进产学研用的前提。产学研用合作培养人才,是各方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的有组织的协同合作,产学研用合作培养的本质是一种管理和组织创新,只有通过建立一定的制度,使得各方能够遵循优势互补、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才能深化各方合作。

我国的相关法律与政策体系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缺乏政府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仍然是阻碍我国产学研用合作的重要瓶颈。主要表现在:政策性文件多,法律法规文件少;教育管理部门出台的文件多,执行力度小;倡导性政策和宏观指导性意见多,具体可操作性措施少等。

(二)亟需建立中介服务体系

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的发展,离不开校企合作的强化,但现阶段我国校企合作缺乏一个平台支持,即没有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意味着高校要尽可能地为每一个专业的学生去寻找到相应的合作企业,对其进行实践指导,提供实践岗位,这对于高校来讲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而这项工作本身高校并不擅长,正因为这样,在校企合作的努力上,高校总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即便如此,面对学生数量的庞大,也往往力不从心。目前高校在给学生安排校外实践的环节上普遍存在对企业考察力度不够,安排实习不能对专业细化,实习安排分散、难于管理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使得校企合作的效率和效果大幅降低,甚至部分高校和相关人员滋生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态度。

(三)模拟实训无法和实际工作完美对接

实训教学是在传统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更加倾向于动态化、创新化的教学模式。健全的实训教学体系,在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由于现代企业的分工日益精细,学生在校外实践中往往不能得到完整的职业培训,更多的是某一特定岗位的实战,那么校内的实训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而实训教学的质量也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对接。现阶段,虽然国内高校经管类专业中普遍开设了一些实训课程,但是,往往由于实训形式的单一、资料的陈旧、专业指导的缺乏等问题,使得模拟实训和实际工作产生了较大的脱节,学生并不能从实训课程中获得未来工作的思路,在步入工作岗位时仍然一头雾水。

(四)师资队伍学术能力强而应用能力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高校教师的队伍也越来越庞大,教师这个岗位也成了很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重要的就业选择。随着对高校教师学历上越来越高的要求,很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在毕业后便从一个校门直接走入了另一个校门,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的“无缝链接”。这些青年教师虽然从学术角度可以很好地胜任理论教学任务,但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往往力不从心。这一现象的存在已经成为了掣肘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发展的一大诟病,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很多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的努力将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

三、完善产学研用合作培养经管类人才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策导向

只有逐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的制度支撑体系,激励各方参与产学研用合作培养的内在驱动力,从而打破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围墙”,才能促进各类资源形成合力,最终实现协同共享。

首先,以立法形式奠定合作培养的制度基础,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在明确产学研用合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的基础上,确保产学研用合作政策措施的落实。目前我国出台的法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应尽早研究出台《产学研用合作教育促进条例》,为其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其次,制定推进产学研用合作的激励政策。如制定教师科研兼职管理办法、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鼓励高校教师、教研部门对接合作企业联合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提高和保护产学研用合作各方的积极性。

(二)逐步建立中介服务体系,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之间合作难,究其根本还是因为信息不对称,不管是企业面对数量众多的高校,还是高校面对日益繁荣的市场,想要获得足够的信息都往往有心无力。而事实上,众所周知,校企合作本身对双方来讲是互惠互利的,这种合作所带来的效果也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的。那么,现阶段欠缺的就是中介服务体系这一校企合作的平台。高校和企业之间合作效率和效果的强化,必须依赖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相信这也将是我国教育体制发展中的全新产物。

以我校的会计专业为例,我校的会计专业分为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金融会计、税务会计、会计信息化等六个培养方向,六个方向在校外实践环节的细分对高校来讲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时如果能有完善的中介服务体系,则可事半功倍。笔者认为,校企合作的中介服务体系应该包含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两大部分,而中介机构的任务主要是分析高校和企业的需求信息,开拓合作资源,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估,建立考核体系形成合作档案,对双方责任划分和具体操作等问题给予协调和引导等。

(三)推进实训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保证高仿真模拟实训

校内实训基地要校企共建,产训一体,要想将实训课程的效果发挥到最好,就必须保证实训是高度仿真的模拟实训,通过实训为学生创造模拟工作环境,使其深入了解工作的流程。实训不是单一过程的简单重复,学生的实训资料和环节设置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和调整,同时高校应注重实训的质而非量,为实训类课程配备符合条件的师资,并辅以校外从业人员的辅导,强化实训效果。

就经管类专业而言,高校还应利用现有条件积极丰富学生的实训形式,比如可以通过创立服务于本校师生及周边居民的小型公司,为相关专业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比如一家小型的咖啡馆就可以为会计、物流、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多个专业提供实践机会,利用学校本身的市场资源兼顾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这种校内实践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也便于对学生进行组织和管理。

(四)加强新教师实践培训,积极引进技能型师资

就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应届研究生直接走上教师岗位的现象仍会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就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弥补师资的不足,使师资力量成为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的重要保障。

一方面,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实践培训,青年教师大多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在经验上的欠缺往往只是缺少实践的机会,教育部门应积极组织高校青年教师的实践培训,尤其利用好寒暑假,既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能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同时,实践培训内容应该尽可能的专业化,使青年教师获取的经验能够更快速地运用到教学中来。

另一方面,高校应有计划地引进经验丰富的高职称企业人员来丰富师资力量,鼓励高校教师的校内交流,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氛围,并在固定师资的保障下,辅以流动人员,例如企业高管等,定期参与学校的实习实训指导、行业动态交流等。Z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