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对农业发展的建议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其三,中韩农产品贸易受政策影响较大。由于韩国农业发展空间有限,粮食安全又关乎国家安全,所以政府对本国农业保护力度大,主要体现在进口限制、对农产品出口的巨额补贴,以及农业扶持政策等方面。这些措施在保护国内农产品的同时,造成韩国国内的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加之农村年轻劳动力不断流失使劳动力老龄化严重,最终导致韩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较为弱小,农业结构调整比较缓慢。相对来说,中国的农业保护支持力度较小,比较价格明显偏低,推动了两国间农产品贸易。但是,当中国农产品威胁到韩国农产品的销售时,韩政府或是农业协会就会寻求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对农产品贸易施加影响。
其四,短期内中韩农产品贸易格局不会改变。尽管贸易争端不断,但是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近,农产品资源存在互补,消费习惯相似,我国农产品价格低廉。短期内这种竞争优势不会消失,因此农产品贸易格局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
延边对韩农产品进出口的比重呈逐年增大趋势,是韩国进出口农产品的重点地区之一。私营企业在延边州对韩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外商投资企业对韩进出口涨幅明显,2013年两者合计占延边对韩贸易总额的98.8%。据统计,2014年上半年,延边州在吉林省对韩贸易整体下行的压力下,农产品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对韩出口农产品4501万美元,同比增长26.9%;出口水海产品1468万美元,同比增长16.6%。数据表明,延边州对韩出口贸易方面,农产品及水海产品的发展潜力比较大。今后随着中韩自贸区的落实,关税等贸易壁垒的取消,我州农产品的出口量将大增,我州应抓住这机遇,抢占市场先机。
二、中韩农产品贸易对我国发展的利好因素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我国而言,意义重大。从当前来说,现实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促进我国的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提高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增加就业;其次是中韩自贸区的建立有利于规范我国的市场,促进良性竞争,优势互补;最后,建立自由贸易区能促进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在我国周围构建一个友善、和谐的发展氛围。
中韩实行农产品自由贸易,对发展延边现代农业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有利于促进农业领域投资和引进韩资。二是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贸易,优化贸易环境,扩大贸易空间。三是有利于引进韩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012年4月在韩国召开的首届中日韩农业部长会议上,三国就粮食安全、动植物疫病防护、应对自然灾害等重点领域合作达成诸多共识。中韩自贸区协定将逐步打破高技术贸易壁垒,推进建立农业政策分享和自然灾害信息共享平台。这将有助于延边引进韩国的育种、加工等比较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四是有利于提升延边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经过多年的努力,延边农业具备了承接资本和先进技术的基本条件。一是专业农场和农业机械的普及,有利于农业实现规模化;二是延边特有的生态条件,国家级生态示范州和国家级质量示范州的建设,以及国家生态功能区的定位,有利于延边提升农业的标准化、市场化水平,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三是延边在吸引韩资方面已经有良好的基础。这必将吸引韩资和城乡资本扩大农业投资,推动延边外向型农业加快发展。
三、对策建议
1、打造中国延边韩国商品集散地
在这方面,延边具有得天独厚的硬件、软件优势,建议依托延边农业科技示范园龙井核心区,综合运用延吉国家级高新技术区、珲春出口加工区等政策,采取“零售和批发相结合、线上线下交易相结合”的模式,广泛发动在延边和从延边走出去的企业家,集中精力,打造中国延边韩货集散基地,同时建设若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并考虑在韩国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使之成为中韩产业互动合作区。一是建议州政府借鉴国内其它先进地区的做法,制定政策,调动全州的积极性,形成一盘棋,一个步调。二是海关、商检等部门应合力支持,确保保质期短的食品顺利顺畅通关。三是完善物流仓储基地建设。
2、争取建设中韩自贸区先行区
中韩双方初步同意将山东威海市和韩国仁川市列为中韩自贸区先行区,重点在通关模式和服务贸易领域进行探索。同时,有关方面有意将烟台、青岛、大连、盐城、延边列为第二批中韩FTA先行区,这对延边发展是利好机遇,建议“先行先试”,积极争取。抓紧梳理我州在服务贸易、现代农业和其它方面上的先发优势,摸清我州在自然人移动(主要含劳务、旅游两方面)、金融及货币往来、投资便利化、文化交流、服务外包及电子商务、现代农业等方面的底数,在此基础上,启动编制《延边州建设中韩FTA先行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促进省政府加强与商务部、发改委、外交部沟通,争取纳入相关谈判计划,早日启动实施。选定韩国与延边在城市整体实力、产业结构等方面接近的城市,由政府间签订合作协议,进行全方位合作。
3、大力发展我州农产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
《中韩自贸协定》中包含电子商务相关章节,中国首家中韩电子商务平台已于2014年初落户青岛,目前已有150家韩国企业入驻。发展电子商务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中的必然趋势。建议我州进一步加快对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涉及的一系列配套措施的研究制定工作,培育相关人才。推动延吉市申报成为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对韩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将成为我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4、积极引进韩国农业企业投资,重视培植企业主体
延边企业在开拓韩国市场方面,有语言、文化传统、社会情感、了解韩国社情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我州应大力培植企业主体,开拓韩国农产品市场。韩资企业投资延边农业具有一定的基础,中韩自贸区谈判能够大大改善我州投资环境,促进韩资进一步流入延边,应抓紧包装优势项目,加强与韩国相关企业或协会的对接工作,加大对韩招商引资的力度。而且,制定优惠政策,提高服务水平,支持对韩经贸企业发展。面对中韩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延边企业必须积极修炼内功,提高应对能力。
5、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
篇2
11创意农业是农业还是创意产业
创意农业最开始是由创意产业学者而非农业学家提出的,这就为“创意农业”印上了深深的“文化创意”的标签。诚然许多学者在定义创意农业的时候都强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融入创意,但事实上更多的研究成果仍然着重于产品创意。人们更乐于发现一种新的产业模式所带动的经济增长,而忽略了农业本身所特有的安全性、自然性和无可替代的本质。
创意农业所涵盖的内容和领域是很广阔的,但究其本质和核心应该是属于农业范畴内的,是将创意和文化的元素融合到农业的各个领域中。当然创意农业也不应该仅仅拘泥于此,还应该包括农业经济学以及文化创意产业中与农业相关的部分。
12创意农业服务的对象
文化创意产业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而农民作为创意农业的参与者和服务对象,在创意农业中同样占有主体地位和作用。如上所述,通过发展创意农业,能够增强农村经济实力,进一步实现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收入的增长;但不能忽视的是通过发展创意农业,能够实现对农民精神生活的丰富以及自身素质的提升。
13创意农业发展的区位选择
前文我们指出创意农业是由文化创意产业学者提出的,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不难发现,文化创意产业都是在发达地区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使得创意农业的研究和发展也同样从发达地区开始,而在这些地区发展的创意农业则清一色地变成了“特色种植”“农业观光”“生态采摘”等,属于“郊区农业”和“农业旅游”的范畴之内,这显然是对创意农业片面、狭隘的理解和应用。
既然创意农业的主体是农业,就应该首先在农业主产区和广大农村地区推广和发展,而这些地区往往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形而上学地套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在发达地区推广创意农业显然是不合适的。
综上所述,创意农业是以农业为主,广泛地推广和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以实现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足的新兴农业模式。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是对于创意农业进行概念式的表述,而是本文对创意农业核心问题认识的总结和说明。
2吉林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农产品转化成经济效益的能力较差
虽然吉林省的农产品产量实现了稳定快速的增长,但由于转化经济效益的能力不足,导致了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产量的增长。“高产量、低回报”已经成为吉林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2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
吉林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起步较晚,吉林省农业的机械化水平低,且发展速度缓慢,这导致一方面农产品的产量提高不上去,?r产品的生产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使得基础农业占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抑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析出。
23农民的人均收入偏低,普遍素质不高
吉林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并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但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相比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目前吉林省农村人口普遍的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下(含初中),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人口基本上都留在城市里,这使得农村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文化素质不高。这种由于教育缺失导致素质不高,从而影响到农业经济发展,进一步减缓了农民的收入增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特别是农民整体素质不高会直接影响到创意农业的实施和发展。
3吉林省发展创意农业建议
31逐步形成创意农业产业集群
创意农业是对整个农业科研、生产、销售体系进行创新,现有的以家庭为基础的农业生产单位各自为战,大大提高了推广创意农业的难度和成本。建立创意农业产业集群是发展创意农业的前提和基础。不同于文化创意产业在城市的集群发展路径,由于农民生产生活空间相对固定,在区位上实现集群效应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创意农业的产业集群具体表现形式为“龙头企业/生产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由龙头企业或行业组织指导农户进行统一的生产和销售。从实现路径上看,初期主要依靠政府的引导和扶持,组织小规模试点,待试点成功后再大规模推广。
32在农业生产各环节充分融入文化元素和科技创新
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而创意农业更依赖于科技创新,特别是转化和普及的能力。文化体现出地域性,融入文化元素的农业生产会创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这种差异性是农产品价值的一种体现。
充分理解和把握市场需求,努力发展高科技含量和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是吉林省创意农业必须坚持的道路。为此要鼓励龙头企业或生产组织与广大相关院校、科研单位保持紧密联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为一体的创意农业科技文化创新体系。
33建立独特的创意农业品牌
篇3
1 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而我国的体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虽然发展前景较好,但是,经过20多年的建设,其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产品、经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竞争力,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不相适应。
2 休闲农业的主要特点
2.1 立足农村,面向市民 休闲农业其所在地都在农村或城乡结合部,利用的资源主要是田园景观、生态环境,以此为基础提供服务与休闲,表现为围绕城市发展的特征。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向其提供休闲体验活动,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对农业、农村生活的认知、体验需求。
2.2 围绕农业,提供休闲 休闲农业策划设计的活动主要是基于农、林、牧、渔的生产活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生活展开的,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领域,经营方式灵活、多样。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业也是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2.3 文化教育,拓展功能 随着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休闲娱乐活动,其文化传承、生态环保、科普教育等功能也逐渐得到发挥。特别是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休闲农业,在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农业休闲山庄还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建立了科普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3 休闲农业的功能定位
3.1 经济功能 休闲农业利用资源、提品、开展活动创造价值,带来财富,这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休闲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功能拓展与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的多功能性。休闲农业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使农民以旅游为主业、种植为副业;农民的身份可以从务农转变成农商并举,农户可以独立经营,也可以形成私营企业;吸引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
3.2 休闲功能 休闲农业提供观光、休息、娱乐等休闲活动,这是其创造财富具有经济性的重要前提。城市居民休闲,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结构,包括观光采摘农业、大棚生态餐厅、农家乐、农家大院、民俗村、垂钓鲜食等,带动了观赏经济作物种植、蔬菜瓜果消费、家禽家畜消费、餐饮住宿接待、民俗文化消费的全面发展,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使乡村风貌成为旅游本底,用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用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用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将乡村装点成旅游度假腹地;乡村民居成为观光体验产品,乡村民居与本地资源及文化特色相结合,形成产业型、环保型、生态型、文化型、现代型发展思路。把农村的生产、生活资料转换成具有观光、体验、休闲价值的旅游产品,并且在一定区域内要差异化发展。具体有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旅游、村落乡镇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科普教育旅游等模式。
3.3 教育功能 休闲农业可以使人认知动植物、农事耕种、养殖等农业生产活动,甚至可以引入亲子教育等活动,尤其可以有效地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普教育与实践活动。
3.4 环保功能 休闲农业的存在本身就具有生态和环保功能,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休闲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新家园的重要举措。
3.5 文化功能 特色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拯救地方乡土民俗文化,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较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休闲农业可以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并且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农村文化。我国农村蕴含70%的旅游资源,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也是培养新型消费业态,提高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
3.6 社会功能 休闲农业开展活动增进人与人的了解与沟通,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和谐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面貌耳目一新,促进水、电、路、网等硬、软件条件的改善。休闲农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成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有效途径与载体。
3.7 健康功能 休闲农业之地不仅可以让人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和开展体育锻炼,更能提供绿色、有机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有些特色药膳等食疗项目的开发,也能增进其健康功能的发挥。
3.8 城乡交流功能 休闲农业的发展为城乡互动交流提供了平台和纽带,有利益城乡一体化与社会和谐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城里游客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提高农民素质。
4 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明确发展思路 休闲农业是横跨一、二、三产业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是顺应社会需求,促进农民增收,着力改善民生的民生产业,也是拓展农业功能,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休闲农业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各地在发展休闲农业时,应本着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目标市场的细分、选择与定位,按照差异化竞争的策略,提质增效,实现资源产品化、产品乡土化、营运规划化、服务组织化、社会化。尽可能利用和开发当地更加有效的休闲农业资源,策划体验活动、创新产品设计,办出特色和水平,使休闲农业的乡味更香、农味更浓。
4.2 把握发展原则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本着以农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立足农业、扎根农村,利用开发农业、农村土地与文化资源,惠及农民,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要讲究科学发展、合理规划、规范有序的原则。要在结合当地物资、文化的资源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导向,按能力、讲科学、上项目。要遵循生态环保的原则,不能破坏资源环境,要始终相信环境越好越值钱、越能做强做大。要将一、二、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实现休闲与乡村旅游融合,休闲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4.3 做好发展重点 休闲农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要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升、提炼、整理,合理布局分区,完善发展规划,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要进一步发挥休闲农业的示范创建,培养优秀品牌,实现样本带动。要强化休闲农业产业人才培训,重点培训休闲农业发展建设的规划设计专门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如:企业家、管理者、职业经理人等)。
参考文献
[1]何伟.休闲农业的特点及淮安市休闲农业发展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8.
篇4
一、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休闲农业”一词最早在台湾使用,是指利用农村设备和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和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村和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
近年来,哈尔滨市休闲农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扩大,休闲农业的类型也在不断拓展,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既展现了哈尔滨地区特有的民俗风貌,又满足了游客的多元化需求。哈尔滨市休闲农业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我市的休闲农业已经形成了由农业旅游示范点、农家乐、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共同构建的发展格局,发展态势良好。我市拥有东金集团葡萄王国和省森工总局平山鹿苑两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正大集团绿海田园、延寿县欣悦山庄、尚志市元宝“中国文化第一村”、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等九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有尚志市吕家围子、南岗区红旗满族乡、呼兰区黄土山和宾县二龙山马家村等规模较大的农家乐近百家;有道里区太安村、道外区民主乡朝鲜族村、香坊区黄河村等新农村建设试点九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
(一)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这种发展模式一般被传统的认为是“农家乐”,是一种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为主要内容的休闲农业。
1.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原因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政府开始提高对休闲农业的认识并积极制定政策措施以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此外,积极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有效缓解劳动力的转移问题。由于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具有投资少,收益快的特点,城市周边闲置劳动力开始参与到休闲农业的经营,“农家乐”这种经营模式应运而生。
2.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第一,地域特色显著、内容多样。我省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自然条件使得野生生物资源、水果、蔬菜种类繁多,为发展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自然条件,也产生了不同的农事活动和传统习俗,使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具有多样性的特征。第二,客源市场丰富、游客重游率较高。农务参与型休闲农业多处于城市近郊,出行方便,往返时间短、花费较小。大部分城市居民可以利用周末、“五一”黄金周和“国庆”黄金周和带薪假期这几类公共假期体验“农家乐”的休闲活动,使游客既能休闲观光又能亲身体验农作活动。
(二)乡土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1.乡土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原因
黑龙江省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不同的地域环境和多民族类型形成了广泛的农业民俗。发展乡土民俗型休闲农业不仅能够促进传统农业的升级与发展,而且对于保存传统民俗文化和传承农业生产具有积极的作用。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乡朝鲜族村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2.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优点与缺陷
哈尔滨市民俗与人文资源丰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建筑、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罕见的民风习俗都极大丰富了我市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的内容。
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第一,当地对于本土的民俗保护意识仍然比较薄弱,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农村的传统本质。第二,休闲农业经营者的品牌意识还比较薄弱,对于休闲农业的开发项目和农产品容易跟风经营,对具有乡土特色的产品尚未进行充分挖掘,没有树立地区的特色品牌。第三,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多数以农户自主经营为主,自主开发与管理导致了民俗体验型休闲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科学的指导与统一管理。
(三)科普教育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北大荒现代农业园是哈尔滨市科普教育型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科普教育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这种发展模式通常依靠现代高科技设施、生产流程与高新技术,使游客在参观体验现代科技成果的同时,还能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流程,尤其对学生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四)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1.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出现在大、中城市的周边区域,规模大且内容丰富。面对城市居民高层次与多样化的休闲需求,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发展规模逐渐壮大。以观光采摘型发展模式为经营模式的休闲农庄和农场不断丰富瓜果和蔬菜等农产品的种类,以满足城市居民多方面的需求。哈尔滨市松北区万宝镇葡萄王国便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的优点与缺陷
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地处大、中城市近郊,交通便利。城市居民利用周末或其他闲暇时间既可以欣赏农村的自然风光,又可以采摘新鲜绿色的水果和蔬菜。花费少、时间短便能融入自然,放松身心,因此对城市居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哈尔滨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也存在如下缺陷:季节性较强;基础设施不完善、服务水平较低;经营不规范,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与扶持,大多数休闲农庄均为自发式开发与经营。
三、哈尔滨市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哈尔滨市发展休闲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加快发展哈尔滨市休闲农业应科学规划、正确指导、合理定位、大力扶持,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推动、充满活力”的休闲农业发展新局面,全力打造生态旅游、绿色旅游、文化旅游,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的需求。
(一)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
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一是贯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的原则,重视环境开发与环境保护,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二是对乡村文化资源要深入挖掘,突出乡村原生态特色,增强本地区的旅游吸引力。三是重视对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生态环境和景观的过度开发,强化对原始环境的保护。休闲农业综合性强,波及面广,为了引导其健康发展,政府应当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对休闲农业进行综合管理。对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资源、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科学评估和预测,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对休闲农业进行统一规划和正确引导,合理开发,实行规范化管理。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哈尔滨市休闲产业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改善休闲农业的硬环境,为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应以交通、景区设施、综合配套设施和接待设施为重点,提高景区可进入性和服务接待质量。同时,改善旅游环境及接待设施的卫生条件,完善水电设施,使厨房、餐厅、卧室、浴室、厕所及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达到接待标准,满足游客对饮食卫生、生活方便、住宿安全、信息顺畅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高休闲农业整体的产业竞争力,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打造产品品牌和精品项目
目前大部分休闲企业欠缺品牌意识,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品牌化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没有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休闲产品。在突出乡村的自然景观优势的同时,更要体现乡村传统文化积累的深厚底蕴,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的内涵。在发展过程中,要善于借鉴和吸取先进地区的成功发展经验,突出地方特色与优势,形成休闲农业精品项目,满足游客高层次、高品位的休闲需求。
(四)加大对休闲农业的宣传力度
采取多种营销方式对休闲农业进行广泛宣传策划,提高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是充分利用“哈洽会”、“哈尔滨之夏旅游文化节”、“冰雪节”等会展经济发展的机遇开展各类丰富的宣传活动;二是形成休闲农业旅游景点与旅行社的合作机制,借助旅行社的品牌与影响力,对休闲农业景点进行深层开发,扩大营销活动的辐射范围,以吸引客源;三是建议成立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自律、市场营销、协调服务等方面的影响与作用,积极探索“政府+行业协会+旅游景点+旅行社”的运行模式。通过以上途径,着力倡导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主题的休闲农业旅游,打造哈尔滨市“春赏花、夏耕耘、秋摘果、冬滑雪”的四季休闲农业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王红姝,田甜.对哈尔滨市休闲农业的认识与思考[J].旅游经济,2012,(1).
篇5
创意农业的内涵就是将科技、文化、知识产权、人的创造力等各项资源通过创意的手法变成生产要素,投入到农业,提高产业附加值,创造财富。具体说,创意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以创意为核心,将农业生产和艺术创意相结合,生产创意农产品和设计创意农业活动,以提升产业附加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
二、河南省发展创意农业的基本思路
发展创意农业应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为“两大引擎”,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这样才能开创出一条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创新之路。创意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在于通过创意把文化艺术活动、农业技术、农产品、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联接起来,形成多层次的全景产业链,而不仅仅停留于表面。结合河南农业发展特点,河南发展创意农业的思路应突出以下几方面:
(一)农业生产创意要体现“形神兼备”。河南发展创意农业,首先是对传统优势农业更好地保留和提升。
1、在区域定位上,既体现“资源”的优势,又反映“市场”的意愿。
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做大做强做优市场前景广阔、特色鲜明的优势主导农产品,逐步调减市场需求量少、经济效益差、产业化程度低的农产品。
2、在农业模式上,既强调生态的科学,又关注生态的和谐。
河南少数地区的循环农业很有创意,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按照专业的说法,循环农业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农业发展模式。
(二)农业科技创意要关注农产品产前的技术专利和产后的增值技术。
1、要关注农产品产前的技术专利。同样是生产水稻,可以生产粮食,也可以是生产种子;同样是养牛,可以销售牛肉和牛奶,也可以提供胚胎移植。
2、要关注农产品产后的增值技术。据估算,河南目前近90%的农业科研都集中在产中阶段,而美国农业科研的70%集中在产后阶段,由于产后科研力量和科研项目严重不足,河南还有许多特色农产品的特色和增值能力没有研发出来,这将影响河南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今后河南还要加强农产品产后的技术研究,提升其保鲜和加工能力,开发和引进农产品分类、分级、清洗、打蜡设备,提高产品档次,增加其产后附加值。
(三)农业服务创意要对接第二产业,联通第三产业。河南农业经济效益普遍不高,增产不增收现象严重。今后应发展农业服务创意,带动农村商业、交通运输、建筑、服务、食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让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
1、对接第二产业。“公司+订单+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让农民不愁农产品的销路,一些龙头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要求,使更多的农民掌握了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工商系统各部门要在大型企业副食品采购、帮助郊区改良农机具、提升郊区农产品加工水平等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条件的地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应相对独立起来,形成社会专业化服务产业,建立农业社会化一条龙服务工程。
2、联通第三产业。河南商品市场相对发达,但连接农户的市场却很落后。商务部组织启动“农超对接”活动,即由大型商业企业直接与农民及经济合作组织建立采购关系。根据商务部的计划,到2012年,试点企业鲜活农产品产地直接采购比例达到50%以上。以超市等新型业态为中心促进城市农产品零售业发展,将地域品牌形象与连锁超市的整体品牌、连锁企业的整体形象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分散的农产品经营者无法比拟的。河南可以探索整合城市菜篮子工程等,鼓励批发市场试行配送服务,建立覆盖城市的农业生产、农产品营销和农资物流的配送网络。
(四)农业产品创意要“内外兼修”。
1、创意农产品首先要搞好“外形创意”。河南农产品加工要由粗放式向创意农产品深加工转化。大力扶持以各类植物果实为本体,形成独特视觉艺术形式的各类农产品开发、农业观光、农产品包装等创意农业产业,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努力实现农业价值实现形式的根本性转变。
2、要在农产品“内涵创意”上下功夫,使之更具价值。很多外在创意易于模仿,不免流于表面文章。因此,结合河南地域特点,更应强化文脉和地缘优势,发展更具文化内涵的河南本土创意农产品。通过农作物品种改良、科技运用以及地方文史、民俗等多文化元素的结合,引发人们对创意农产品的感悟,体验原乡生活的鲜奇成果,将农业产业与地方自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创意性配置,充分调动各类文化元素的作用,使之具有生动、鲜活的美感。
三、河南省发展创意农业的对策建议
在河南发展创意农业的过程中,政府也应更多扮演引导与推动的作用,要从政策上对创意农业的发展给予积极支持。
(一)促进土地流转,为创意农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土地空间
农民可以携地入股,加入创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行列。农民也可以将承包土地委托给专业合作社经营,由专业合作社代表农民与创意农业企业紧密合作。在用地性质的认定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组织深度调研和科学分析,制定有关条例,对创意农业用地政策给予明确的规定。
(二)财税政策
继续对农业园区给予财政支持,鼓励发展发展创意农业。与过去财政支持农业园区修建道路、温室等基础设施不一样,对创意农业的财政支持资金,可以有较大的比例用于园区的知识产权投入和研发费用的补贴。此外,还支持创意农业园区参加会展,举办会展。对创意农业产业链中非农环节的生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可在一定时期内享受农业环节的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对创意农业领域有关人员知识产权的转让收入,视同于农业技术转让予以税费优惠。
(三)科技政策
科技部门应将创意农业的研发工作列入科技计划项目支持范围。建议其他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加强河南创意农业的立项研究工作,促进农业、科技和文化的有机融合,也是河南在创意农业方面保持领先全国的优势。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创意农业知识产权的申报与保护。建议政府对有关创意农业专利申请与保护费用予以补贴。
(四)人才与教育政策
为鼓励国内外优秀创新创意人才落户河南,应研究制定人才招揽计划并配套相关政策。需要组建专家团队,研究制定创意农业人才的评判标准和评定程序,对应聘人员进行甄别筛选。要进一步鼓励河南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引进和聘请创意经营、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对于创意农业的专业人才的户籍评分,建议可以给予适当加分。在教育政策方面,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不仅对发展河南创意农业,就是对创建创新型国家,都非常重要。建议高中大学的入学门槛,加大对持有发明专利的青少年的优惠力度。
(五)加强合作,实施创意农业人才支撑工程
1、稳定现有的农村农业技术人才队伍。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村农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待遇,使他们安心于农业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组织并培训这支队伍,使他们认识到,现代农业的发展,既要靠农业技术,更要靠文化创意。要实现由单纯的农技人才向综合型的创意农业人才转变。
2、建立创意农业人才的引进和聘请机制。鼓励和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引进和聘请创意农业高级人才。重点吸引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又具备宽阔的国际视野的海外留学人员。
3、建立创意农业人才的激励机制。政府应设立“创意农业人才奖励基金”,对在创意农业产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门人才、教育培训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等给予奖励。
4、组建和培养创意农业开发专业团队。创意农业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单靠农民民间的创意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能“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创意农业开发专业团队培植机制。从项目策划、价值分析、市场定位、设计建造、招商营运等方面,为创意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5、建立创意农业人才培养机制。通过高等院校来培养创意农业人才,是发展创意农业、解决创意农业人才匮乏的重要战略。要尽快建设创意农业的相关学科,设置相关的专业。建议推广“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需求地委托学校培养,学校可以采用“专业班”+“实验班”的方式,在学生归属自己专业班级建制的同时;又依据学生的就业地域、就业层次等现状,建立一个集中的“实验班”,学习和培训相应的创意农业知识。 (下转第208页)(上接第170页)
6、建立创意农业人才多元培训机制。建立劳动、教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经合组织等多元培训机制,制订创意农业人才培训规划。采取定向、委培、实习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大力开展以文化传承、艺术创作为主的内容,和以经营管理为主的外贸知识、语言能力、市场拓展、世贸规则等内容的专业培训以及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主的技术知识等内容的技能培训。
(六)整合资源,延伸创意农业产业链条
1、以创意产业的渗透融合功能建设创意农业产业链。以特色农产品和农业园区为核心,构建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的较完善的产业体系。
篇6
1.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筹资成本较高。目前;国务院规定农发行的资金来源渠道包括:资本金,业务范围内开户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发行金融债券,财政支农资金,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贷款,境外筹资等。从表面上看,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筹集具有多元化特征,实际上,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当前农发行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向中央银行借款。即:由农发行总行负责向人民银行统借统还,各基层行则通过直接向总行申请系统内借款满足资金需求。在主要依赖中央银行供应资金的情况下,一方面加大了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压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农发行的资金运营成本,制约了其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的空间,长期看,不利于农发行的生存和发展。
2.贷款投向单一,且资产规模呈萎缩之势。农发行成立之初,其信贷资金运用曲工商业贷款和开发性贷款两大部分构成。1998年以来,为了配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对粮棉油收购资金的管理,国务院决定将开发性贷款和粮棉加工贷款从农发行划出,农发行的职能变成了单一的粮棉油收购资金管理,农发行成为事实上的粮食收购银行。不仅如此,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农发行的粮油贷款业务萎缩现象日益突出。粮食市场放开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独家经营的格局被打破,其他经济主体也参与市场收购,粮食购销企业市场份额的下降必然导致粮食收购量减少;同时,农发行独家供应收购资金的格局也逐渐被打破。今后,随着粮食市场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农发行贷款递减的幅度将会继续增大。这必将对农发行的经营和管理产生深远的。一是收购贷款规模萎缩,使有稳定收息来源的补贴贷款下降,直接造成贷款利息收入的减少,影响农发行的收益;二是有补贴贷款的下降,导致从补贴收入中分割给企业的费用减少,使农发行从企业费用收回不合理占用贷款的空间缩小,资产质量难以改善;三是政策性贷款的减少,表明农发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支农作用日益弱化,迫切需要对其政策性金融支农职能重新定位。
3.信贷资产质量差,经营风险加剧。由于和政策的原因,农发行发放的贷款大多数都是信用、保证贷款,信贷支持的是经济效益较差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棉花企业,业务范围和贷款投向的严格界定性,使农发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较差。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发行的经营风险将进一步加剧。一是增量贷款风险加大。粮棉市场化改革后,大部分粮食品种退出了保护价收购的范围,农发行的信贷资产业务由过去全部为政策性业务变为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并存,甚至以经营性业务为主。此时,农发行的信贷风险更多地转化为市场风险。在目前的企业信用状况下,若没有相应的财政补贴配套措施,一旦市场行情发生变化,企业发生亏损,就会导致贷款损失。二是贷款收息难。市场化改革前,粮食企业支付贷款利息的主要来源是财政补贴,只有很少一部分是通过销售利润支付利息。而改革后,国家将逐步减少乃至取消对粮食企业的财政补贴,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及时足额支付贷款利息,农发行的收息难度会越来越大,业务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对改善农发行业务经营状况的几点建议
(一)拓宽农发行职能范围,增强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当前,无论是从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应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还是从农发行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来看,都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农发行职能。作为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应在继续搞好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前提下,逐步调整政策性贷款结构,支持重点从流通领域向生产领域转移,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竞争能力等方面有所作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国务院对农发行职能准确定位后逐步开办新业务,以增强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
(二)改善负债结构,建立长期、稳定的融资机制。农发行政策性职能的发挥有赖于长期、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因此,农发行应借鉴国外政策性银行筹资的成功经验,增强自主筹资能力,多渠道开辟资金来源,减少对中央银行借款的依赖性,降低资金筹措成本。一是努力组织存款,加强对开户企业管理,清理企业多头开户,限制辅助账户存款额度,最大限度增加企业存款。二是适当增加财政性资金来源比重,争取国家各种形式的支农财政性存款。三是通过发行农业金融债券,从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这应是农发行筹资模式改革的主方向。对筹资成本高于投资收益的差额,财政应给与补贴。四是逐步降低中央银行再贷款的比重,改进中央银行对农发行韵融资方式,从直接提供再贷款向主要通过对农发行发行的债券办理再贴现这种间接方式上转变。五是积极利用境外筹资,统一办理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转贷业务,特别是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和亚洲开发银行对我国的农业项目贷款和扶贫开发贷款的转贷。六是可将邮政储蓄存款划归农发行使用。
篇7
一、西山区观光农业的类型
1、以农家体验为主的观光农业。所谓的农家体验,即经营者通过向旅游者提供农家的生产体验、农作物种植体验、日常生活体验等,让旅游者得到身心放松和休闲娱乐。这种以“农家体验”为形式的观光农业由于体验真实而获得大量旅游者的青睐。
2、以“休闲娱乐”为主的观光农业。“休闲娱乐”观光农业的主要卖点是乡村的碧空,清净的环境,绿树成荫的田园风光。远离城市的喧闹和环境污染,到乡村来看一看走一走,既一饱眼福,又陶冶性情、消除疲劳,是人们亲近自然、回归本性的最佳选择。
3、以“农业生态”为主的观光农业。农业生态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依托,将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为特点的旅游,它是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其特点是将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科技成果相结合,在发展农业的基础上,利用农业和农村景观,吸引旅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式。它以“绿色休闲”为主题,以农业生产为发力点,农业和旅游业合二为一,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西山区观光农业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
1、市场潜力大,参与面宽。在调查的几个片区中显示,参与观光农业的游客中,每个年龄段的数量都不少,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不影响游客参与观光农业。从性别上看,男的占了49%,女的占了51%。从年龄段上来看15岁以内的占7%,25-49岁以内的占43%,50-64岁以内的47%,65岁以上的占3%。从职业上看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占48%,个体经营者占23%,离休者占9%,学生17%,其他占3%。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观光农业旅游者的性别、职业、年龄都呈现出相对均衡的趋势,西山区观光农业发展潜力大。
2、交通工具以自驾车为主。到一个地方旅游,交通工具是一个前提条件,对旅游者的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从我们调查的西山区观光农业交通工具的使用情况来看,自驾车旅游占了68%,徒步占了3%,自行车占了8%,公交车21%。从以上数据可看出,用私家车旅游的游客居多,主要原因是西山区的乡镇离昆明市主城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乘坐公交车不是很方便,骑自行车很累,徒步太远。 西山区观光农业的可进入性还有待加强。
3、旅游活动以群体为主,注重亲情。个人旅游除了有可自由支配收入,足够的闲暇时间外,还有诸多因素,选择哪一种出游方式,反映出旅游的心理需要。根据西山区参加观光农业旅游者的调查分析,单位组织的占21%,以家庭形式出游的占37%,以朋友方式结伴出游的占39%,个人出游的仅占3%。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以家庭形式和单位以及朋友结伴方式的出游是西山区观光农业的主要形式。
4、在旅游选择方面呈现多种选择方式。旅游者在选择观光农业时不局限某一个观光项目,旅游者在旅游项目方面呈现出多种选择方式。在被访问的旅游者中,选择农家体验的占35%,景点游览的占27%,果蔬采摘占12%,参与农事活动的占7%,滑草的占11%,其它的占4%。从这一组数据中可看出,西山区的观光农业从一开始就已经发展成为集观光、游览、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
三、西山区观光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品形式比较单一。观光农业产品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西山区农业观光产品的类型不齐全,目前以观赏型产品为主,参与型、疗养型等产品形式很少。由于产品形式少,因此在满足游客多方面旅游需求方面存在先天缺陷。同时,农业观光产品开发水平低,“农”味不够“重复”建设严重。在我们所调查的西山区,我们发现农家小院90%都是盖着小洋楼,很少看到昆明地区传统的建筑“一颗印”民居。
2、卫生条件差,环保意识不强。农家小院居住条件很差,房间里的被褥发出恶心的臭味并且卫生条件急差,乱扔垃圾,就地排放生活污水,厕所设施简陋。“墙内鸟语花香,墙外白色污染”等问题比较典型。在“休闲娱乐”型观光农业中,游客在感受绿色生态的同时不具有环保意识,对生态造成了一定的破坏。部分旅游者喜欢野外烧烤,这种旅游活动一方面存在火灾隐患,不宜提倡;另一方面,烧烤的烟味和遗留下来的垃圾对环境有破坏。
3、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明显。西山区观光农业的发展缺少政府的统一规划。各观光农业的服务接待单位各自为政,缺乏协作,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
4、专业的旅游业经营人才缺乏。西山区观光农业的经营者大多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农民,员工就是自己的亲朋好友,缺乏经营管理意识,在产品开发、企业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与游客的期望有不小的差距。
四、 西山区观光农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开发多样化的观光农业产品。对西山区的观光农业资源进行全面梳理,针对不同乡镇的资源特色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比如有古村落的,那就通过古村落文化的打造,来发展古村落文化观光农业;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则通过民俗的展示和复活,来发展民俗风情观光农业。有典型美食的,则可以通过美食的制作和开发,发展品尝型观光农业。
2、重视资源保护,实现观光农业可续发展。发展观光农业,资源保护是第一。资源保护,人人有责。当地的政府、旅游经营者必须深深的认识到当地的农业资源是观光农业的生存之根。[3]政府应该从政策方面对资源保护的行为进行引导与规范;当地老百姓应该从主人翁的角度,在自己做到资源保护的同时,对游客破坏资源的行为进行规劝和制止。同时,旅游经营者应该加强对旅游者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
3、发掘民族文化特色,打造民俗文化精品观光农业。昆明市西山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辖区内居住着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26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丰富,民俗多样性得天独厚。以民俗体验为抓手,重点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打造出别样的游客民俗体验,是发展西山区观光农业的一大特色。
篇8
六盘水市境内最高海拔2900.6米,最低海拔586米,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差异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5℃,夏季平均气温19.7℃,冬季平均气温3℃;年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无霜期200至300天。土壤垂直带谱发育完备度好,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壤和黄棕壤,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5%,高者达到15%以上,氮素营养相应较丰富。野生植物种类繁多,野生药用植物达1899种。银杏、光叶珙桐、红豆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种;金荞麦、天麻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64种,中国特有药用植物49种,贵州特有药用植物15种,少数民族药用植物226种,民间草药82种。野生刺梨、猕猴桃、银杏、红豆杉、山楂、樱桃、葡萄、杨梅在全市均有分布,荣获了中国野生刺梨之乡、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和中国红豆杉之乡称号。
2.区位优势
六盘水市处于滇、黔两省之间,与昆明、成都、重庆、贵阳、南宁五个省会城市的距离约为300-500公里。沪昆高速、杭瑞高速、都香高速、盘兴高速贯穿全境,株六铁路复线、 水柏铁路、 内昆铁路贯穿腹部,沪昆高铁经停盘州,六盘水月照机场通往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大连等15个城市。六盘水具有毗邻5个省会城市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为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提供了良好交通条件。
3.产业优势
自2010年以来,六盘水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蔬菜、茶叶、精品水果等现代高效农业产业。至2016年底,发展茶叶18.1万亩,蔬菜44.87万亩,果园20.83万亩,中药材 11.01万亩,烤烟12.27万亩。建成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32个,建设贵州六盘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创建贵州六盘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培育省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59家,市级农业重点龙头企业20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村覆盖。
4.政策优势
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以股份合作为纽带,努力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以下简称:三变)的农村“三变”改革,鼓励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房屋等资源、资产和自有资金、技能入股经营主体,推进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经过3年多的探索实践,农村“三变”改革激活了农村各类要素资源。自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共对1416.41万亩集体土地、70.81万亩承包地、6.4万亩宅基地、546.1万亩林权进行确权登记,共有36.79万亩集体土地、19.09万亩“四荒地”、40.9万平方米水面和56.88万亩承包土地入股经营主体。2017年,六盘水市被农业部批复增补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是继1987年、1988年全国新一轮农村改革试验区后,贵州省第三个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主要承担农村“三变”改革试验任务。2016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了《贵州省“十三五”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规划》,从国家、省级层面提供了政策支撑。
二、六盘水市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劣势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六盘水市地处贵州西部乌蒙山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地形地貌,山高谷深、坡陡,生态脆弱,耕地破碎。耕地总面积460.6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6亩。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占47%;97%的耕地为山地,石漠化面积占32%。地表河网多呈现河谷深切、河床狭窄、水流急、落差大的特征。耕地未实现全面灌溉,大部分耕地未通机耕道,肥料、种子和收获成果的运输还没有完全实现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需求较大,农业生产成本较高。
2.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足
六盘水市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还未实现零突破,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数量不多,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整体实力弱,科技水平还不高,多数龙头企业还在从事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市?鼍赫?力不强,对当地农业发展带动力不足,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3.农业资源分散
1978年12月,党的召开后,实施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983年,六盘水市农村基本上实行“大包干”家庭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1983年全市农村人均收入90.83元,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230元,33年增长了90.6倍。但是,由于在实践过程中“分”得充分、“统”得不够,导致了农村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模式,给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带来不利。
4.农民对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意识不强
当地大多数农民对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意识不强,在农业基础设施落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的情况下,仍然按照传统方式,种植传统农作物,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现状。对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持观望态度,有的担心种植新作物的产品销售不出去,会造成收入水平下降,导致部分农民对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积极性不高。
三、六盘水市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对策建议
1.持之以恒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抓住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机遇,在省级划定的粮食生产区域外,将25度以上坡耕地,退出低效农作物的种植。结合当地气候、环境、资源禀赋和农业基础条件,发展效益高、覆盖农户广的农业产业。在低海拔河谷地带,积极发展当地红心猕猴桃等精品水果,打造猕猴桃产业带;在中海拔地区,结合全域旅游景区的开发,发展旅游休?e观光农业;在高海拔冷凉地区,布局高寒山区冷凉蔬菜、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根据产业需求,配套发展上下游产业,最大限度延长产业链。
2.持续深化农村“三变”改革
六盘水市作为全国农村“三变”改革的发源地,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按照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要求,以股份合作为纽带,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确认,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动资源变资产,集中农村土地等资源,规模化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量化财政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入股经营主体,推动资金变股金,解决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中资金难题。
3.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篇9
1.1 土地分散经营与农机大规模作业之间存在矛盾
实施后,我国粮食生产得到了保障,但土地经营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单家独户小生产的经营方式,限制了大中型农业机械生产效能的发挥。尽管近年来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要求,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1.2 农机结构不合理
动力机械发展快,配套机械发展慢;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发展快,配套机械发展速度相应慢;耕整机械、播种机械等田间作业机械和运输机械发展较快,栽植机械、收割机械以及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的机械化水平较低。
1.3 区域发展不平衡
辽宁中西部平原和东部山区之间发展存在明显差距,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机械化水平不平衡,单机作业机械与配套农具发展不平衡,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不平衡,种植业与林牧副渔及农村其他各业的机械化水平不平衡,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1.4 农机农艺结合不好
农机作业标准与农艺要求之间存在矛盾,各地种植方式不同,作业标准不一,限制了农机大规模作业,导致农业作业生产率不高,动力资源无法充分发挥,作业成本达不到农民的要求,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
1.5 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农机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和农机装备科技含量的提高,对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因有知识、有技术的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农机驾驶操作队伍老化现象严重,新生力量不足,亟待补充。
2 辽宁农业机械化发展建议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经具备,进入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大发展的历史阶段,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全市农机化向纵深发展。
2.1 加强组织领导,提供资金支持
实施政府推动方略,把农机化工作纳入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发展规划,列入重要考核内容,制定激励措施,在政策和投入上加大支持力度;农机部门要把加快提升农机化水平作为当前农机化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精心谋划部署,采取切实举措抓出成效。搞好项目带动,通过农机化示范工程、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工程、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推进工程、农机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保护性耕作和深松作业推进工程,促进农机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2.2 明确主攻方向,突出发展重点
从需求拉动角度看,要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一是围绕粮食生产,重点推广水稻育插秧和玉米联合收获技术。二是加快发展以蔬菜为主的经济作物机械化。三是逐步提高优势特色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四是围绕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重点发展节本增效机械和技术。
2.3 优化农机结构,提升装备水平
应把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和调优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大幅提高和扩大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机械、精细耕整地机械、精量播种机械、田间植保管理机械、玉米收获机械、甜菜收获机械等机械装备数量。要通过国家和地方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关政策、国家和地方农业机械购置财政补贴政策及各种农业机械化发展项目等来优化农业机械装备结构和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
2.4 重视农机农艺,实现交互融合
针对各地自然条件、种植制度、经济水平等实际情况,加强农机与农艺的合作,开展相互配套适应性的探索,充分发挥农机的高效功能和农艺的增产功能。组织农业和农机方面的专家学者,就两者谁应适应谁,找到农机与农艺合适的结合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5 加强人才建设,培育新型农民
培育农机化管理人才,提高政策执行力。培育农机化科技人才,提高创新转化能力和技术支撑作用。培育农机化实用人才,造就一支带头致富本领强、作业服务能力高的农机化实用人才队伍。大力培养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提高农机社会化水平。培训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建立一支经纪人队伍,带动农机化事业发展。
篇10
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目前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亟需将信息化转化为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动力。随着宜都市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农业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是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突破口,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信息化建设道路,加快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目前,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对于加快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促进宜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
1 宜都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宜都市包括2乡7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2个管委会,共有123个村、21个社区。总人口39.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1万人,全市占地面积1 357 km2。自2009年以来,宜都市财政投入农村科技信息化资金330万元。其中226万元用于网络建设,48万元用于广播、电视传输,30万元用于科技培训,16万元用于数据建设,1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目前,全市共有移动手机21.7万部,电信座机3.86万部,铁通座机5 100部,乡镇以下拥有电脑1.89万台,村村都开通了宽带网,配备了投影仪、大喇叭等相应设施。
宜都农业信息化建设以“农技110信息”系统服务为主体,多路径整体推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技110信息”服务系统。指挥中心设在农业局,农业答疑专家32名,其中本地坐台专家4名。配有4部电话,5台电脑,2个显示屏,1个投影仪,2台服务车辆,负责接受农民科技咨询及农业生产事故、农资质量、农产品安全投诉。②“企信通”短信服务系统。重点任务包括传达农业生产中急、特、突发信息,如水稻稻飞虱、柑桔大实蝇防治等。仅极端天气预报,2012年已发送100万条次。③农业远程教育系统。由宜都市农业局、农广校承办,通过互联网建立音频、视频连接农户,目前全市已有50个视频示范点。④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系统。全市各村全部配备了投影仪,有120个村开通了互联网,通过网上连接的方式就地培训党员。⑤广电服务系统。市电视台开辟了专门频道对“三农”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进行滚动播出,具体有《乡村进行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快报》等栏目。市广播电台开通《农家顾问》专栏,配合乡村大喇叭工程,延伸到105个村。⑥报刊服务系统。由市农业局主办的《宜都农业》报,每月2期,每期10 000份免费发放给农民,指导农业生产管理,并及时农产品销售信息。⑦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及时提供农业气象资料,提前预警天气变化。
2 宜都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宜都市农业信息体系已经进入到良性的发展阶段。但与其他地区相比仍存在着信息网络不健全,农村信息量不够,信息采集困难,规范化程度不高,缺乏农村信息化投资主体,组织机构薄弱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多数农民信息化意识淡薄,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较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虽然较以前更加迫切,但从整体来看,增强信息意识仍是我国农业信息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素质较差,多数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妇女、老人成为农村劳动力的主力军,农业生产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上,农民主动掌握信息化技术,为计划生产、产品销售服务滞后[2-3]。
2.2 农业信息结构不合理,无法满足农民需求
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农业信息传播方式仍以单向为主,虽能将各种现代化信息及时快捷地传递给农民,但是却无法及时反馈农民的需求。同时,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对信息需求的涉及面越来越广,而现有的公共服务信息往往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庞大的农民群体对于更精细、更适合当地农业实际的信息需求,从而出现信息细分跟不上公众需求的矛盾[4]。
2.3 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在农村的普及率低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较快,网站和信息系统健全。但是,我国农村经济生活不富裕,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对于添置信息化设备的意识较低。
2.4 缺乏农村信息化人才
我国政府对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重视力度不够,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多数农民利用信息的意识淡薄,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不少村干部缺乏利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农业生产盲目性较大,严重阻碍了农村信息化进程的推进。
3 宜都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对策
3.1 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在宜都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初级阶段,政府必须承担主体角色,充分发挥其组织领导能力,分别从政策扶持、管理协调、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与重视,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面操作:一是政府应加大农业信息系统的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要加大对经济欠发达村的财政支持力度。二是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柑桔、茶叶、水产、畜牧专业合作社,加大农业信息化的投入,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三是切实降低农村地区电信资费,加大“家电下乡”力度,将电脑作为“家电下乡”的重点产品,提高电脑在农村的普及率。
3.2 提高农民信息化应用水平
加大农业信息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积极引导农民自觉利用信息、依靠信息,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①可通过一些运用网络成功增加收益的事例,让农民充分认识到网络与其生产生活的关联。②有关部门应首先主动将信息送上门,当农民通过掌握信息增产增收后,便会自觉地收集信息。通过该方法可促使农民由被动接受信息到主动收集信息。③信息收集方式应由原始向现代化转变。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现代化方式为农民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加快高新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④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工程。通过“百万农民信箱”等重点工程,形成由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商流组成的,并以信息流为核心的全新的流通流程,推动农村的新发展[5]。
3.3 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可从2个方面着手:一是推进涉农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通过跨部门协作,将各项业务放在相应的网站或网页上,让用户通过浏览固定“窗口”就能取得所需要的服务。二是推进信息内容的共建共享。强化涉农行政部门与科研教育单位的协作,在信息采集、加工等方面合理分工,分专题收集信息,通过统一的平台向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3.4 建立有地域特色的地域农业信息系统
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中,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信息系统。逐步建立包含柑桔、茶叶、生猪、山羊、劳动力输出、气象资料、土壤环境、农民承包地管理等内容的地理信息数据库。根据农村的实际生产习惯和当地的技术条件,大力发展地域特色农业。
3.5 加强对农民的信息使用技术培训
农业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对人才的培养,具体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①充分利用大中专院校资源,加强对农业信息化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②大力开展农民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农民信息技术使用技能,加强基层农村信息服务人员队伍建设。同时,有规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加大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使这支队伍成为既掌握信息通信技术,又掌握农业技术的复合型专家。③注重农村信息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稳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机遇,加大对农村信息员的培训力度,并提高整体素质[6-7]。
3.6 加大信息化基础建设力度
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农业信息基础化建设。利用“三电合一”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方向的综合服务模式达到建设公共数据库平台,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开展形式多样、交互性强、个性化的农业信息服务的目的,走低成本农村信息化发展道路。
4 参考文献
[1] 张安.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在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的作用[N].黑龙江日报,2011-08-15(12).
[2] 杨军喜,朱晓飞.当前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五大问题[J]信息化建设,2009(4):25-26.
[3] 吴永章.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信息化现状与发展措施[J].农业网络信息,2007(9):68-71.
[4] 项新.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10):36-37.
篇11
从2009年底统计数据来看,冬生产目光温室、普通目光温室、连栋大棚、拱棚所占比例分别为29.6%、22.8%、10.2%、37.4%,总体生产栽培模式与地区提倡填补深冬农产品市场空白的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冬生产面积急需扩大。而以塑料薄膜为主要覆盖材料的连栋大棚在2010年的“4.23”风灾中,损失惨重,其设施简陋,经济效益不高,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设施农业生产栽培模式亟待调整。
以日光温室为例,平均每座占地面积3(667m2)左右,生产面积仅为1(667m2)左右,可利用面积30%~40%,设计建造水平不高;设施栽培机械化程度低,虽然引进和示范应用了温室卷帘机、节水灌溉、增温、补光等机具设备,但设施内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自动控制设备配套不足,缺乏专用的小型化作业机具:同时对适合吐鲁番地区气候环境、抗风能力强的日光温室结构研发还不够。
设施农业用地的连片开发存在困难,尚未形成专业化规模优势。特别是吐鲁番特色农产品,如哈密瓜、葡萄温室种植面积尚未形成规模化,一些基地温室连片小,种植品种杂,规模化、产业化尚未形成。
1.2 设施农业发展资金不足
2009--2010年,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投入建设资金22.22亿元,其中贷款19.77亿元,其他大多为地方财政投入,设施农业投入主要是各县(市)以政府融资平台模式贷款建设(政府融资统一建设),农民认领、地方财政提供担保(财政兜底)的形式为主,资金温棚建设完成后与农民核算建设投入并签订贷款合同,明确收益农户的还款义务,筹资方式比较单一。
近年来,设施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持续、迅猛上升,使设施农业投入成本加大。钢骨架日光温室平均造价5万元左右。且当年生产需温棚棚膜、有机肥、购买种苗等投入7000~8000元。而2009年吐鲁番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5075元,购买力较差;其次,不少农民把建造温室看成是政府的事,存在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1.3 市场营销及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
目前,吐鲁番设施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仍以个体农户为主,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处于起步阶段,生产与销售比较分散,品牌意识薄弱,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衔接问题比较突出,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致使设施产品生产水平、生产规模、仓储运输、深加工、市场销售处于较低层次。设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当前需要。加之政府在市场建设与培育方面的投入不足。设施农业没有形成规范的专业市场与营销网络,统筹规划和调控指导能力较弱,严重制约着设施农业市场化进程。
1.4 设施农业科技含量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落后
吐鲁番地区现有四百多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平均1个农业技术人员,必须为近千名农民服务。且吐鲁番长期以来种植业主要以葡萄、哈密瓜、大田作物为主,掌握设施农业栽培生产的技术人员,特别是精通设施栽培的技术人员较少,还没有形成健全的技术服务体系,从而制约了设施农业的高产、稳产。同时,设施农业生产者大部分文化素质不高、科技意识淡薄,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从种植大田改为设施栽培。对设施栽培所需的系列技术不熟悉,常出现茬口安排不合理,栽培管理失误等。由于缺乏技术支撑,菜农抵御风险的能力也较弱,影响了农民种植积极性。
2 吐鲁番地区发展设施农业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优惠政策扶持。拓宽投融资渠道
今后几年,建议对新建日光温室补贴1~2万元/座,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农户补贴提高到2~3万元/座,补贴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在此基础上,每年递增一定幅度;同时对旧棚改造也拿出一定的资金补贴。在设施农业发展的中后期,重点在新技术应用推广方面实行财政补贴,引导设施农业企业和农户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做大做强设施产业。此外,争取将温室钢骨架、保温被、暖风炉、施肥灌溉、良种(种苗)、加工、冷藏、冷运设备等纳入农机补贴范围,综合补贴占到设施农业建设成本的30%~35%,县市财政再补一点,总体达到50%,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
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鼓励农民进行土地转包、入股,试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抵押贷款,进行设施农业建设。具体说来,可以先对温棚按照建造成本进行资产评估和确权,发放产权证,再以政府颁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所载明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在其上建设的温棚产权证作抵押,经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评估、确权,办理登记后向当地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贷款期限应在集体土地经营权剩余年限以内。贷款抵押率可参照《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规定,不超过70%。
建立农业保险基金,将设施农业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由财政出资设立农业保险基金,用于补贴保险部门的保险费,扩大投保范围,为农村经济的产、供、销全过程提供全方位、立体型的保险服务。也可以将设施农业列入国家政策性保险范围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风险预备金制度,有效分担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经营风险。
2.2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要求,对现有设施农业发展规划进行修订完善,坚持深冬生产型、春秋生产型目光温室和拱棚兼顾发展。在温室结构上,重点研究设计抗风能力强,适应以瓜菜、葡萄为主的吐鲁番特色产品冬生产型日光温室;在种植布局上,根据市场效益,因地制宜,确定区域性主栽品种和种类,大力推行“一村一品”、“几村一品”,科学制定茬口安排,实现均衡上市。在产品结构上,深冬生产型和春秋生产型日光温室以生产果菜为主。适度发展瓜果产品;春秋生产型拱棚生产叶菜,兼顾果菜和瓜果产品的生产。
坚持“改、建”并举,积极推进老棚改造。对以前建成的结构不合理、生产效益低的温室进行全面改造。重点是温室结构改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配套暖风炉和保温覆盖物等技改措施。增强抵御极端恶劣天气的能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产出效益。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主要选择成本低、产量高、品质高、生产周期短、市场价格高、销售快的品种,重点发展西红柿、辣椒、黄瓜、西葫芦、茄子、豇豆、芹菜等常规品种,同时发展面向内地市场生产反季节哈密瓜、葡萄等。
2.3 完善技术服务体系。提高设施农业科技水平
加强地区特别是县乡两级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社会
化服务,选拔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农技人员组成设施农业专家组,开展巡回技术服务,现场解疑释惑;积极鼓励有经验的农民技术员、土专家,通过传帮带,帮助新从业的农民尽快掌握设施农业技术;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技推广人员建设设施农业,按承包责任制方式来推广技术、科技示范、技术培训、农业技术咨询等,与农民进行有效对接,提高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材料的入户率和转化率。
加强设施农业的科学技术研究,提高设施农业科技含量。开展设施瓜菜、葡萄等重点产业科技问题的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提高设施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大适合吐鲁番地区设施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生物农药、新机具如新型目光温室建造、设施瓜菜穴盘基质集约化育苗、果菜嫁接定植、节水灌溉、病虫害物理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4 建立健全市场支撑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强设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着眼于区内外市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采取整体推介、展示展销、交易洽谈、产销对接等方式,扩大农产品市场销售。充分利用有机食品产品认证,瞄准中高档农产品消费市场,提升吐鲁番设施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和占有份额。同时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步伐,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生产大户和经纪人大户牵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销售手段。巩固和扩大销售渠道,实行统一生产、统一标准、统一销售,分拣分级、贮运保鲜、包装、加工,研究市场,提供供求信息服务,逐步建立起健全的农产品“产一供一销”一条龙服务体系,为实现设施农业规模化效益创造条件。
积极发展产业化经营。要加大以设施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为主的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形成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围绕设施农业、葡萄、哈密瓜等特色农业,优化各种生产要素,完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生产者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生产基地、科研单位、推广部门和农户建立的合作关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合作社)、基地(合作社)连农户,即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的运行模式,提高设施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
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和农户增强主体意识和品牌意识,尽快建立地区、县市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帮助农产品出口外向型企业开展与国际接轨的质量体系认证。培育形成一批品牌农产品生产为主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和加工龙头企业,全面提升设施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2.5 严格质量监管,抓好设施农产品质量安全
制定完善设施农业建设标准体系。加强设施农业标准建设。在设施农业建造、生产和运行管理种植等方面,包括温室及配套设施性能、结构、设计、安装、建设、使用标准、设施栽培工艺与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产品质量与监测技术标准等,加快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配套完善地方标准,确保地区主要设施农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都有标准可遵循。同时继续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以基地建设带动周边生产,全程引导按标准组织生产,全面推进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标准。
篇12
主要体现在:小农机制农机化发展我省的多数农村家庭都采用小型农机操作,不仅暴露出大机械和小地块生产方式的矛盾,而且成为我省农机化水平提高和规模化发展的障碍,同时大农机数量少,配套率低,科技含量不高,技术状态差这种现状亟待更新。在政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下,农民购买农业机械呈现出了三多的显著特点,即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多,插秧机、收割机多,高质量、高性能机械多,农机装备结构日益优化。但从总体看,仍存在小型拖拉机多、高性能动力机械少,主机多、配套机具少,农机作业项目单一,缺少高性能复式作业机具,养殖业、林果业、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加工等机械化程度较低。
2.农业装备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研制能力落后于市场需求
现有的农机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农机工业明显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农机产品有效供给不足,而引进农业机械的地区适应性问题矛盾突出。少量农机工业产品由于技术含量低,存在质量和性能问题,主要体现在技术多,“瓶颈”环节的关键机具产品质量和可靠性较差。
3.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长效发展机制不健全,服务水平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现有的农机服务组织多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农机农田作业组织发展较快,但组织化程度低,管理散乱,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管理模式的经营性农机合作服务组织还处在起步阶段,农机大户联合形成的合作组织还比较少。
造成上诉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民认识不高,投入力不足。由于更新大型农机具投入很大,农民家庭的购买力不足。并且农民对新技术,新机具往往要看到效益后才肯接受,从而造成新技术,新机具推广不快。二是农机利用机制问题。先进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无用武之地,影响大型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三是农机科研、开发、制造能力弱,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求。另外,由于在过去相当长时期国家对农民购买大型农机缺少资金支持、政府扶持,导致大型机具更新缓慢,家家户户争相购买经济使用的小型农机具。
二、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建议与对策
1.优化农业机械化区域布局,促进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优化
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以地貌形态、农业气候、土地利用结构、区域生产专业化为主要指标,依据发展农业的自然经济条件的相对类似性、现代化农业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坚持农业区划原则,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经济有效、保护环境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积极转变农业机械增长方式,坚持农机装备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以增量调整带动存量优化,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走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协调发展的道路。坚持在发展中调整优化结构,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在确保农业机械总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着力调整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种植业机械与农村其他各业所需机械的比例。
2.加快农机科技研究的步伐,促进新机具研发和推广,提高农机科技贡献率
根据不同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需求,研究开发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采用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和先进材料,提高农业机械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系列化、标准化、多功能和质量优良、节约能源、价格合理的农业机械产品;要积极支持引进、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关键零配件和技术;引导、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主选择具有先进性和地区适用性的农业机械,提高农机科技贡献率。
3.依法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
随着2004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法制化轨道,其核心是依法加大投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政府应协调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强农机化的组织领导和宏观管理,加大执法力度,落实法定的各项制度和措施。
4.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群体科技素质
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必须提高农民群体科技素质。实施农民培训工程是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重要基础。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倡导涉农单位为农村、农业提供公益,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群体科技素质,使他们能够尽快掌握新技术、新装备,为推进本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持。
总之,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这项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篇13
农业机械一体化是采用各种动力和配套农机具的配套产品来进行农业生产,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工具的现代化。实现农业机械一体化,既可以减轻劳动生产强度,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产品商品率,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论从解放农业生产力的角度还是从它的实际作用的角度看,大力推进农业机械一体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现阶段发展农业机械一体化,有以下促进作用:①突破农业增产的平静,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增产增效。②合理控制灾害防止,将灾害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③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跨区域农业生产,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④有利于解放农村生产力,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国际农业机械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就已实现了从耕地、播种、施肥、除草到收获以及加工全过程的农业机械一体化。随着互联网技术及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美国等国家的农业机械研发及生产,充分的应用了卫星通讯、遥感技术、电子计算机等高尖技术应用,将这些技术应用到拖拉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上,最终实现农业机械的自动控制、自动监控等无人化操作管理模式,使农业生产减少对于人力资源的依赖性,并且实现快速准确的农业作业,向精准农业方向发展。国际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发展主要有以下趋势:1、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生产全过程实现机械一体化,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2、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更为多样化,蓝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及其相应的技术与机械设备迅速发展。3、注重生态环保,对农业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农业所需的技术与装备迅速发展。4、农业机械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与售后服务广泛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5、农业机械制造采用加工中心、加工与喷漆、焊接自动设备等技术成果,农业机械的制造质量与可靠性逐步提高。6、与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基因工程等科技成果配合的农业机械对新品种的培育起着重要作用。7、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使农业机械一体化的新装备信息得到及时传播,加速各国农业发展技术及农业机械一体化的交流。
三、我国目前农业机械一体化的特点及不足
我国农业机械一体化的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能耗偏高、科技含量偏低、技术落后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只有通过大力提高农业机械一体化高质量水平,才能弥补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差距。
1、我国农业机械一体化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后发优势明显,发展势头迅猛。每年的全国投入农机具总量、参加跨区作业机车数量、机收农作物面积、机收水平和效益均能创造历史最高水平。这代表着我国农业机械一体化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及农民的认可,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农业机械一体化水平进入中级发展新阶段。我国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已经达到42%,而且农业劳动力的从业比重逐年降低,这是农业生产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标志。由于农业机械化的逐年深入,导致农村劳动力已经逐渐富余,其剩余劳动力加入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成为新时代的“农民工”。
3、国际农机企业均将中国视为战略发展地区。随着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耕种,国际农机巨擎已将中国视为其战略发展及业务储备的重要发展地区。无论是产品研发还是业务开展,这些企业已将中国作为发展重点,加大了市场拓展的力度,在农业机械产品设计研发上给予了方向性和标准化的指导。
四、我国农业机械一体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1、以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为主,以环保促开发。采用一体化设计理念及可持续性发展的观念,发展环境保护及耕作技术为主的机械设备,进而减少对于环境造成破坏的农业机械的研发及使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阶段,该阶段正是能源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强度较大的时期。工业污染导致不少农产品原料质量偏低,达不到加工业对农产品质量要求,加工品出口和国内市场销售受影响。而采用研发农业环境保护及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所需的耕种联合作业机械设备、减少化肥使用量的耕作机械等一系列具备环保概念及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机械设备,将成为我国农业机械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工作。
2、加大高技术、信息技术在未来农业上的应用。在工业化和工厂化农产品生产方面,在人工环境下按农作物、畜禽、水产生产期所需,实时进行精确管理,使农产品达到或接近设定的优良品质和性状及高生产率⒊晌农业新技术装备的主流发展方向。
3、研发运用节约型农业技术的机械设备,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开展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活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强新产品研发设计工作,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努力提高产品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使用故障、事故发生率。
4、通过不断加强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制、修订工作,不断提高农机作业效益和水平,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积极发展适宜农机作业的种植方式。培育和规范农机维修市场,逐步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机械维修服务网络。
5、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在排灌、农产品贮藏、加工等方面普遍使用电力及农业机械。
6、重视改良和培育新品种的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加大水土保持、扩大农作物和畜禽的种质资源,改进农、畜、水产品加工和储藏技术等农业技术的研究的经费投入,形成教育、研究、推广三位一体的科技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