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效沟通技能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纵观电信运营商的历届工程部门领导,在长期的项目经历中,都积累了优良的沟通能力;横看兄弟分公司的诸位同仁,也是游刃有余。由此可见,良好的沟通能力对于个人的发展前景也是至关重要的。
由此可见,积极有效的沟通对于电信运营商的项目成败、甚至企业运营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是沟通?为什么项目沟通管理这么重要?什么是有效的沟通?怎样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做好沟通工作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参阅了一些文献,研究即如果如下。
一、沟通、有效沟通的概念
《韦氏大辞典》中沟通是"文字、文句或消息的交通,思想或意见的交换。"桑德拉-黑贝尔斯、里查德-威沃尔在《有效沟通》一书中进一步定义沟通是"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这种过程不仅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包含形体语言、个人的习气和方式、物质环境--即赋予信息含义的任何东西。"
管理学家西蒙则认为,沟通"可视为任何一种程序、组织中的一成员,将其所决定意见或前提,传送给其他有关成员。"在此借用概念:用任何方法或形式,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如人或电脑)传递、交换或分享任何种类的信息的任何过程,就叫做沟通。如果传递、交换、分享成功,则沟通成功,该沟通是有效沟通 (许成绩等,2003)。
二、项目沟通、项目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项目沟通是项目组织为了实现项目的一次性的目标,以项目经理为核心,在项目干系人之间基于合同和专业技术上进行的信息的传递,并获得理解的过程(沈晓青等,2007)。项目沟通管理是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神经中枢(张涛等,2006)。 有效沟通是在人、思想和信息之间建立连接,是进行项目全面管理的纽带,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王庭军、贾小波,2008)。
完成一个项目通常需要项目经理、项目人员、客户、供应商等众多成员的共同努力,根据项目本身大小有时候会一人兼多职,但通常情况是一个角色有多名成员,它再有更具体的分工。对于大型项目则会设有众多子项目,每个子项目都由上述人员结构构成,其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职责,任何环节的错误疏忽都会影响整个进程。沟通在此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便愈发值得重视。毫不夸张地说,它甚至对项目是否能够顺利完成都起到了一定的决定性作用。如同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沟通得好能成为项目顺利甚至超前完成因素,体现出组织或团队的1+1>2;而缺少沟通或沟通低效不仅会消减了个体工作的成果,有时甚至会导致整个项目失败。如上文所述,沟通在项目中不仅仅包括了信息传递环节,还是项目本身组成的一部分,如何有效、高效地沟通是直接关系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的非技术条件。
三、提高沟通技能
美国学者亚历山德拉博士和奥康纳博士1987年提出"白金法则":在人际交往中成为受欢迎者,就必须做到交往对象需要什么,我们就在合法的条件下,有效地去满足对方什么。金正昆认为:交往要以对方为中心,要学会换位思考,否则只会适得其反(周宝,2007)。
沟通技能如此重要,那么应该怎样提高沟通技能呢。一般来说,可以分为沟通技巧与沟通能力两个方面。
(一)沟通技巧
沟通技巧一般分为语言技巧(或者语言交往)与肢体技巧(或者非语言交往)。语言交往通常以达意的功能为主,即主要传递消息性和评价性信息,而非语言交往一般传情的功能为主,即主要是传递情感性信息,行为主体更多的是不自觉的。
1、语言技巧
沟通的语言技巧在沟通领域被广泛应用,小到宝宝与妈妈的对话,大到国家元首之间的博弈,语言技巧从人类语言诞生的一刻,就被广泛地应用在生活的每个角落。现在分析语言技巧的三个重要部分:
(1)学会赞美。赞美是沟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的本质里最大的驱动力,就是让他觉得自己很重要。"但是,需要注意三点:第一,应从具体事情入手,准确的发现对方的优点,哪怕非常细微,而不是泛泛而谈。切入的领域可以很宽泛,对方的人品,行为,过往成就,伴侣或后代等等,但是必须要翔实具体,这样才能让对方感到你的真挚、亲切与可信。研究表明,赞美用语翔实具体,会让对方感到真挚、亲切、可信。第二,最需要赞美的不是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人,而是那些因为才能埋没而产生自卑或者身处逆境的人,他们平时很难听到一句赞美之词。第三,赞美的效果在于相机行事、适可而止。做到"美酒饮到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
(2)引起共鸣与互动。金正昆认为检验沟通的最佳效果,就是互动。互动就是你所做出的沟通努力,在交往对象那里产生了共鸣,并得到良性反馈(周宝,2007)。人际沟通专家、卡耐基中华区负责人黑幼龙认为,要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记得要引发别人的谈话兴趣,也就是多谈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并让他有一吐为快的机会,而且最好的方法就是真诚的提问(孙秀英,2007)。
(3)善于倾听。渴望理解是人的一种本能,当讲话者感到你对他的言论很感兴趣时,将与你进一步加深交流(李淑娴、焦弘,2006)。所以有经验的项目经理都知道,善于倾听,也是沟通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集中精力去听,并积极投入判断、思考,才能领会讲话者的意图。只有领会了讲话者的意图,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从这个意义上讲,听的能力比说的能力更为重要(孙秀英,2007)。有效地倾听需要掌握以下四点技巧:一是鼓励。鼓励必须贯彻到整个沟通过程里,肯定对方的观点;表达我们的兴趣和对对方的关注;称赞对方,对于促进对方表达意愿都是至关重要的。二是询问。在听对方说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询问的方式、探索的方式,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并可以引导对方的谈话方向,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三是回应。回应的目的是告诉对方你在听,同时确定对方完全了解你的意思。我们在听对方说的时候,要不断地采用热词去回应对方,比如"啊哈","这样啊","原来这样啊","我也这样想呢";在回应对方的时候眼睛要注意对方;要不断地带思考性地对对方点头示意。四是重述。重述对方所讲的话一般用于讨论结束的时候,确定没有误解对方的意思。是为了澄清双方的理解是否一致;也是为了强调重要内容;表达对所讨论的内容的重视(刘环宇,2007)。
2、肢体技巧
(1)笑容的魔力。你笑得越多,其他人对你的态度就会越友好。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微笑其实是在向对方传递一种表示谦恭、顺从的信号(金正昆,2005)。无论是在何种文化的影响之下,人在撒谎时,会比平时都笑得更少,或者根本不笑。而那些清白无辜的人在说真话的时候反倒会增加微笑的频率。这是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微笑植根于人们妥协与顺从的心理,所以,那些诚实清白的人会试图以真诚的微笑来平复海关缉私人员激动的心境,而出于抗拒心理,那些以走私为职业的人则会减少微笑以及其他肢体动作以防暴露自己。(亚伦-皮斯、芭芭拉-皮斯,2008)同样的道理,当你驾车驶至红绿灯前时,一辆警车开了过来,停在了你的车旁--这个时候,即使你没有违反交通规则,警车的出现也会让你感到心慌。于是,你会反射性地马上堆起满脸的笑容,而这也就有力地证明了微笑完全可以由意识所控制。
既然笑容在日常的沟通中频繁出现,那么,我们针对常见的几种微笑背后的含义进行总结。其一,抿唇笑,人在露出这种笑容时,双唇紧闭且向后拉伸,形成一条直线,完全看不见双唇后的牙齿。女性使用这种微笑的频率较高。这种笑容的内在含义是,笑容者隐藏了某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或是他不想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想法或观点。女性在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人而又不想让对方知道这一点的时候,通常会露出这样的笑容。而且这是一种明显的拒绝信号。其二,歪脸笑,人在露出这种微笑时,左边(或右边)的眉毛向上扬起,与此同时,由于左侧(或右边)的颧肌的收缩,他左边(或右边)的脸颊上便浮现出了一种看似为微笑的表情。微笑者在传递挖苦与讽刺的信号。其三,张口大笑(或者开口大笑):人在张口大笑时,嘴巴张开,下巴低垂,嘴角上扬,给人一种很开心的感觉;但是,他(或她)的眼角没有细纹。这种笑容看起来有些不太自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皮笑肉不笑"。这是一种假装的笑容,假装的开心。其四,斜瞄式的微笑:微笑时双唇紧闭,同时还低下头,歪向一侧,并且斜着眼睛向上望。这样的笑容会让人联想到年少时的俏皮和心思暗藏。这种笑容,女性和少年使用较多,他(或她)在传递腼腆害羞的信号。其五,憨笑(傻呵呵的笑容):眼睛眯成一条线,或者一个小月形,下巴上扬,嘴角上扬,嘴巴微张,露出几个牙齿,鼻孔微张,身体稍微向后倾。这是一种满足、舒服的笑容。其六,开怀大笑:嘴巴大张,嘴角上扬,眼角细纹明显。这是开心快乐的笑容。请注意与张口大笑的区别:眼角是否出现明显细纹。
(二)正确运用双手(手臂与手掌)
经验告诉我们双手在日常交往非常重要。亚伦-皮斯认为:双手与大脑之间的联系远远超出了身体的其他任何部位。所以,仔细研究双手传递的肢体含义,是研究沟通的一个重要内容。(亚伦-皮斯、芭芭拉-皮斯,2008)
常见双手含义有以下几种:
(1)手插口袋:人在交谈时,如果手插口袋,通常表示他(或她)对话题不感兴趣,而且迫切希望结束话题。
(2)双臂交叉抱胸:这代表的是一种消极、拘谨、紧张的心理。而且,无论你的态度如何,将双臂交叉抱于胸前的动作往往会被当成是否定态度和消极思想的标志。这会大大降低你的可信程度,在沟通中,会带来事倍功半的麻烦。如果,客户出现这种姿势,那我们知道,必须要尽快转换我们的话题或者交谈方式,甚至尽快结束交谈。
(3)摊开手掌(掌心向上):这是一种用来表示妥协、服从和善意的手势。亚伦-皮斯认为,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角度来看,人们通常以此来告知对方:我的手中并没有武器。当你向某人提出移动某物的要求时,对方肯定不会因为你的要求而有感到有压力,更不会因此而有被胁迫的感觉。所以,在面对陌生合作伙伴或者在要求同事做事的时候,这种姿势会极大的舒缓对方的抵触情绪。
(4)摊开手掌(掌心向下):这是表示权威与地位的强势动作。我们在日常的使用中要非常小心,除非你的职权高于对方,而且是非常紧迫的事情,否则这个姿势会带来很强烈的抵触甚至反抗的心理。
(5)合拳伸指:当你将手握成一个拳头,只留出一个手指时,做出的合拳伸指,这是一个强烈的迫使人妥协的动作;而且这个姿势通常还会伴随有举臂,挥拳等动作。这种姿势最容易引起听话人的反感,建议慎重使用。
(三)妙用空间与距离
人们常常把专属于自己的区域或者空间视为自己的领地,仿佛这块领地就是他身体的延伸。在每个人的周围都会存在着这样的领地,比如用篱笆围起来的住宅、私家轿车的内部、自己的专属卧房和椅子,身体周围看不见摸不着的那一圈空气。为此,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创立了一个学科"空间关系学"。所以,如果我们可以了解人类对个人空间的那种微妙感觉,就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而且在跟别人进行面对面的交往时,也能更准确地预判他们的反应。
一般来说空间距离分为4种:
(1)私密空间:私密空间的半径大小为15厘米至45厘米。在所有不同模式的个人空间中,私密空间的间距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人们对于这个空间有着格外强烈的防护心理,就像对待自己的私有财产一样。只有在感情上与我们特别亲近的人或者动物才会被允许进入这个空间,比如恋人、父母、配偶、孩子、密友、亲戚和宠物等。因此,工作中的沟通,这种距离通常是要避免的。
(2)私人空间:私人空间的半径大小为0.46米至1.2米。我们在公司聚餐、其他友好的社交场合,或者拥挤的会议室,通常会与他人保持这样的距离。如果是工作因素引起这种空间,人们通常的忍受时间有限,时间过长会引起烦躁不安的情绪,所以,如果在拥挤的会议室里开会,应该速战速决。
(3)社交空间:社交空间的半径大小为1.22米至3.6米。在跟不太熟悉的人打交道时,我们会跟他们保持这样的距离,例如初次见面的人、上门维修的水管工或木匠、邮递员、街边便利店的店主、新来的同事等。因此,我们在面对陌生客户的时候,保持这个距离比较适宜。
(4)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半径大小为3.6米以上。当我们在一大群人面前发言时,我们往往会选择这个区域,因为大于3.6米的间距会让我们感觉比较舒服。
经验告诉我们,办公环境的座位安排有如下惯例:(1)同一级别则同等待遇。如果资源允许,正职会略高,独享一个办公室之类的。(2)职位的差别,由座位或位置体现。通常情况下,办公室越往里面(走廊的尽头等),办公桌越靠里(房间的最里面等),职位越高,反之亦然。总之,有点中央集权的味道。而且我们发现:每次新换办公座位,同一级别的员工,座位距离领导越近的,必然心理距离也与领导走的越近。
四、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主要分为心理准备、沟通方式因人而异差别对待、做好长期的沟通维系、创造双赢、保持良好状态等五个方面。
(一)心理准备
经验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抓主要矛盾,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有什么样思想,就有什么样的工作状态。所以,在从事沟通工作也需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金正昆,2005)心理准备主要分为零售意识与合理有效处理冲突两个方面。
1、零售意识
沟通最有成效的方式,就是一对一的沟通,就是所谓的零售意识。笔者引用美国前总统"林登-约翰逊"的话为佐证:"他们不懂得一对一的单独会面是最有可能赢得对方的支持,他们以为那种情形下都是强迫而不是诱导,因而,他们错过了为采取最后行动而铺平道路的良机。"([美]克里思-马修斯,2003)
2、合理有效处理冲突
(1)及时准确的反击。在沟通中出现误会甚至是污蔑的情况必然存在,解决这种情况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及时地、准确地进行回应,甚至是反驳。项目中的沟通问题大部分都是由于不熟悉造成的。陌生的客户,陌生的项目团队成员,大家彼此不熟悉对方的工作方式,不熟悉对方的表达方式,因此出现误会的情况在所难免,所以,及时有效的回应是必须而且有效的。([美]克里思-马修斯,2003)"对任何飞来之箭,都要一一反击。"比尔-克林顿(前美国总统)。
(2)举灯照亮自己的问题。项目中,出现问题是必然,怎样积极有效的处理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呢。克里斯-马修斯认为做你自己不幸消息的送信者,总让比别人来传播你的坏消息更好。当陷入疑云时,尽快地从中解脱出来。如果你做了某件你的老板或者你的客户不喜欢看到的事情,最好的办法就是你自己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他。这会给他一个极好的松弛紧张情绪的机会。因为,你的行动表明你没有想方设法对他隐瞒什么。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防止他因为从其它人那里得到消息而出现震惊或者尴尬的现象。
(3)如何安抚他人的愤怒情绪。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你大可以通过某些抬高对方、降低自己身份的刻意言行,尽量避免冒犯他人。可是,在现实工作与生活中,这往往是不够的。亚伦・皮斯认为:安抚他人的愤怒情绪,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离开你的领域,走向对方的领域。这点非常重要,如果在处理冲突的时候,固执地站在己方的领域,比如办公桌或者柜台后面,那么只会带来一种结果,加剧对方的愤怒情绪。二是略微向对方屈体,身体上处于谦恭的状态。人们通常对在自己面前谦恭的人,会产生满足与宽容的情绪,这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三是摊开手掌,注意掌心向上。从上文可知,这是一种用来表示妥协、服从和善意的姿势。四是真诚的同对方解释、沟通。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此外,笔者还有一个小秘诀,在与对方面谈时,侧面沟通效果最好,即注意身体与对方保持45度的角度,尽量避免直接面对面。经验表明,这样既可以保持私密距离,也可以避免因为正面相对引起的对立心理。
(二)沟通方式因人而异,差别对待
在人际交往中,由于文化、地域等因素必然会存在沟通习惯不同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在沟通中,沟通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差别对待。那么,无论是主随客便或者是客随主便,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做到摆正位置,端正态度(金正昆,2005)。
亚伦-皮斯认为:由于文化差异的缘故,对肢体语言的误解可能会让你陷入尴尬的境地,所以,明智的做法就是你应该在对他人的肢体语言和动作下结论之前,首先考虑对方的文化背景,从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三)做好长期的沟通维系
克里斯-马修斯认为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关系很容易被破坏殆尽,即使没有发生明显的背叛行为,也有可能这样。因此,持之以恒的联系和给予,刻意维持个人或者商业联系是非常重要的,哪怕是一张小小的圣诞卡;但是,如果没有这种表示,彼此的信任关系就会烟消云散。所以,经常性的、不简单的向客户、同事表现自己的关心,从而不断的给彼此的关系注入新鲜的活力是项目沟通的一项必须的能力。
(四)创造双赢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A-哈里斯指出,人们在交往中会表现四种的人生态度,这四种态度是:"我不行,你行"或"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也不行"或"我不好,你也不好";"我行,你不行"或"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也行"或"我好,你也好"。"相互作用分析"心理学认为,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只有"我行,你也行"或"我好,你也好"的人生态度,才是健康的人生态度。在组织内部就应该提倡这种健康的人生态度。由此可见,"双赢"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的沟通方式。
(五)保持良好状态
项目中的沟通是一项持续的、时时刻刻的工作,要想把这项工作做好,必须注意保持自己良好的状态。这时,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健康的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点不再赘述(王强,2008)。
2、心态健康
金正昆认为:心态健康很重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任何人要学会与别人合作的能力,必须以和为贵,与人为善,要有"君子和而不同"的开放心态(周宝,2007)。而且工作中肯定会出现难以沟通的人,甚至再三努力也会毫无进展。我们学会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苛责自己,不怨天尤人,不急于求成,相信事情肯定会有转机(王强,2008)。
3、温暖的人情
我们处在一个儒家文化的社会,人情始终是重要的生存根本。所以,无论是不是工作中的人情,都会带来极大的精神力量(王强,2008)。 比如与客户联谊吃饭,很多项目经理在项目成功以前,大范围的、频繁的与客户的项目干系人吃饭,以期透过联谊的方式,获得项目干系人的支持。但是,他们经常忽略了项目成功以后的客户关系维系,任何一个项目的成功,客户的项目干系人都付出了他们的工作,成功以后的联谊,并对客户表达感谢,更能加深与客户的互动,达到建立长久可靠联系的效果。
4、过硬的功夫
业务能力是项目成员的根本,拥有好的沟通能力是建立在业务过关的基础上的,没有过硬的功夫,即使拥有再好的沟通能力,也都是花拳绣腿,不堪一击(王强,2008)。
参考文献:
[1]许成绩,等.现代项目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
[2]沈晓青,等.项目管理中的有效沟通[J].财经界,2007,(8).
[3]王庭军,贾小波.浅谈项目管理中的沟通[J].管理观察,2008,(9).
[4]金正昆.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J].现代交际,2007,(1).
[5]张涛,等.有效的沟通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谈专业管理团队如何做好项目沟通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06,(7).
[6]佚名.人际交往--你应该知道的技巧[J].生活,2005,(8).
[7][美]克里思-马修斯.硬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8]王强.圈子圈套1、2、3部及解码篇[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9]亚伦-皮斯,芭芭拉-皮斯.身体语言密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8.
[10]孙秀英.现代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沟通[J].时代经贸,2007,(7).
篇2
1、主动的;勾通能打开心中的结。学校的李岩老师想讲一节县级的公开课,但是学校考虑到当时他的实际情况还不适合讲这节代表学校的课,于是没有让他讲。可就是由于这件事,李岩觉得学校领导对他有看法,在学校不受重视,于是思想上产生了打不开的结。一气之下歇开了病假。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我就主动给李岩打电话,先是关心李岩的身体情况,继而和他解释当时的情况,并希望他能以学校的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赶快上班。经过推心置腹的交流沟通,李岩高高兴兴的上班了,而且又积极主动的参加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在“五四”文艺汇演时学校安排的是一个综艺节目,他和几位音乐老师挤时间抓紧排练,很短时间节目就排好了。演出时负责向台下搬琴的一位老师由于紧张忘了搬琴,后面的同学有些慌乱,只见李岩快步上前把琴抱下了台,节目又顺利地进行下去。坐在观众席上的我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为节目的成功,更为李岩心中的结已悄然打开而高兴。视单位的工作为己任的责任感又回到了他的心中。
篇3
长期以来,公共机构后勤保障经费由财政列支,部分公共机构对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在思想认识上有所欠缺,认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是满足政府计划平衡的调查需要,很少对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进行专项工作检查,统计分析的方法停留于一般统计要求。同时,在机构设置、队伍建设以及具体工作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不相适应。一是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工作非专业人员,均为财务部门所附带,且人员调换较为频繁;二是停留于简单总量上报而丢失了统计分析的指导作用;三是部分公共机构对能源资源消耗统计数据的录入随意性大,对用能人数、单位建筑面积的统计口径把握不准。这些情况的存在直接影响到能源资源消耗统计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用的发挥。
二、对策措施
1、健全完善工作网络。一是要明确相关职责。各公共机构主管部门负责建立涵盖本级公共机构的统计网络体系,各级公共机构分管负责人为能耗统计负责人。二是要配备专门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各公共机构都要配备专门的能耗统计人员。节能统计工作专业性强,无特殊情况人员不得随意变换。三是要配备必要的硬件设备。能耗统计涉及数据量大,办公自动化要求高,所以,必须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以保证业务工作正常开展。
2、着力坚持三项制度。依法搞好能耗统计工作,应侧重建立并执行三项制度:一是能耗统计流程检查制度。对统计项目调整、数据采集、录入、汇总、上报等进行严格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能耗统计工作质量。二是能耗统计分析报告制度。充分利用统计资料,完善分析形式、拓展数据分析的广度与深度、提高分析质量,发挥能耗统计分析决策服务作用。三是能耗统计资料管理制度。对能耗统计资料做好“双备份”,分类存放、专人管理,保证统计资料的连续性、完整性和规范化。县级以上公共机构要定期召开公共机构能源管理负责人会议,邀请专家进行用能效率分析,查找存在问题,挖掘节能潜力,提出改进措施,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提出节能建议。
篇4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183-02
经过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技能掌握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成为文秘类专业实训课堂常见的教学手段。但高职院校文秘类专业学生的培养仍不尽如人意,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教师虽然在课堂中引入了案例分析和情境模拟练习,但却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的证明和体现上,所提供的案例和情境远离学生生活,学生分析能力、应对能力未得到充分挖掘。大部分进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其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和综合素质方面都与一般本科的大学生存在相当的差距。而且在过往的学习经历中有过很多的失败体验,再加上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许多高职文秘专业学生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活既向往又迷惘,对未来的职业能力既渴望又信心不足。那么怎样使这样的状况得到改善或根本的改观呢?本文认为,应对高职实训课堂教学观和学习观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解构,在解构中重建。
一、学习观的解构与重建:学习是一种意义与关系的重建活动
我们有必要重建学习的意义和学习与学生的关系。“学”繁体字为“”,造字意象表示屋内士子双手捧着“爻”(表示《易经》)在读书、辨识和参悟中。《广韵》解释“学”,识也。《说文解学》解释“学”,觉悟也。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习”:“习,鸟数飞也”。学之不已,如鸟数飞也。所以对于孔子的那句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从心理分析的层面可以这样来理解:“学到(知识或技能)并寻求适当的时机在实践中应用它、验证它并完善它,不正是值得快乐的事吗?”可见孔子所倡导的是学以致用的思想,体现的是“学有所用”、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就感。同时“学习”二字揭示了学习的规律即在经验与实践中习得的过程。
日本学者佐藤学将学习定义为一种“意义与关系的重建活动”,即学习是建构客观世界意义的认知性、文化性实践活动,是建构人际关系的社会性、政治性实践活动,是实现自我修养的伦理性、存在性实践活动。个体通过学习,不仅要构建起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培育实现某种抱负的能力,而且使自己作为不可替代的存在,证明其生存的价值,充实自己的人生,使自己无愧于这个社会。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习成为学生追求自我完善的行为而不是被迫和不得不做的事情。从关系论意义上讲,学习是一种对话、交往行为,即学习是个体通过同他人的沟通而展开探究对象意义的行为,具体表现为与客观世界的交往与对话,与他人的交往与对话,与自身的交往与对话。
“动机=期望×价值”的理论也告诉我们,教师必须首先帮助学生欣赏实训活动的价值,并且确保如果学生做出了合理的努力就会在这些活动中取得成功。教师只有把专业知识更具体化、个性化或熟悉化了才可能对学生产生意义。同时教师通过示范、社会化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到努力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把技能发展描绘成未来职业领域逐渐增长的利息,把付出的努力描绘成一种投资而不是冒险,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动机。
二、构筑关注生命的“润泽教室”,实现书本知识与三个方面的沟通
教学观的重建意味着教师必须把教学的实质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因材施教就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施行相应的教育的传统教学观赋予新的内涵。新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为了理解、欣赏和应用知识,教学的本质是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人格和智慧健康发展。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习与发展是一种社会和合作活动,它们是永远不能被“教”给某个人的。它适于学生在他们自己的头脑中构筑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寻找其最近发展区,把握“教学最佳期”以引导学生向着潜在的、最高的水平发展。新型的因材施教观中,“材”不应该是一个单一的、静止不变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它启发我们不仅要以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而教,而且要以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而教,从而使教学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篇5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新的医学教学模式已经形成[1]。伴随医学院校相关专业教育职业化过程,高校一体化医学仪器技能实验平台构建日益紧迫[2][3]。在高校一体化医学仪器技能实验平台建设的同时,加强平台辅助管理系统建设是非常必要的[4]。然而,目前还没有与之相配套的辅助管理体系直接对接使用,课题组根据高校一体化医学仪器技能实验平台管理要求,对相配套的辅助管理体系建设问题进行研究。
一、高校一体化医学仪器技能实验平台建设框架
随着医疗改革进程的深入和医疗服务水准的提升,对医疗器械行业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相适应,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应该对医疗器械行业政策、法规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与认知;不断完善所学专业知识体系,通过系统培训获得从业资格认证,逐步提升医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5]。据此,将高校一体化医学仪器技能实验平台主体框架设定为:实验室体系构建、理论教学体系构建、辅助教学体系构建、辅助管理体系构建和技能量化评价体系构建等五大部分。其中,实验室体系构建为主体,其涵盖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限定选修及其他课程中所有实验室建设设计工作;辅助管理体系构建涵盖学生成绩评价与考核、毕业设计、开发环境建设、实验室管理、产学研协同、社会化服务等设计工作。
二、高校一体化医学仪器技能实验平台建设内容
(一)通识课程实验室建设
通识课程中,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提出通识实验室环境建设问题。计算机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应用标准提高、使用范围扩大,是现代医学仪器诊疗技术水平提升的标志。因此,计算机应用领域技术的学习与开发,是医学生掌握医学仪器技能多的关键。由此,通识实验室的构建则举足轻重。
(二)基础课程实验室建设
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机械制图、C语言程序设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路分析、线性代数、模拟电子技术、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电工学、脉冲数字电子技术、系统解剖学、生理学、工程力学等。基础课程中,以电路分析课程的实验环节为例,学生需要了解和熟悉模块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掌握电路分析、测试方法,了解电路装配、调试过程和模拟信号的处理方法[6],因此标准基础实验室的构建必不可少。
(三)专业课程实验室建设
专业课程包括数据库程序设计、软件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技术与应用、生物医学电子学、数字信号处理、医用仪器原理、检验分析仪器、医用影像设备学等。专业课程中,以生物医学电子学课程实验环节为例,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医学仪器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测试技术,各种医用电子技术、电路分析的基本特点,生物信号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医疗仪器典型电路的设计调试,及医学仪器电气安全性测试,熟练掌握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电气安全性能分析仪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7],因此精密专业实验室的构建为重中之重。
(四)限定选修课程实验室建设
限定选修课程包括数学实验、文献检索、科研设计、医学图像处理、金工实习、医学仪器实验、医用仪器管理与维护、软件综合设计、单片机综合设计。在限定选修课程中,以单片机综合设计为例,在实验环节中,单片机实验系统可以开设单片机软、硬件系列实验,提供教学资源便捷性,让学生了解、掌握微机原理的同时,能够熟练地应用,如单片机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等[8]。
(五)其他课程实验室建设
必要选修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教学中的知识漏洞与困惑,是极好的能量补充;宽泛的兴趣、爱好,可涉猎更多先进的医学应用技术。非限定选修课程中,在医学仪器设备中医用传感器的应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便于学生了解呼吸波、脉搏波、心电和生物电极传感器等基本原理,便于相应技术的学习。
(六)“双创教育”实验室建设
“双创教育”即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教育环节中要有与之相配套的、以“双创教育”实验功能为主体的培育环境构建设计,其中建立小微、可移动型实验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为医学生自主研发、设计、维护和使用测试医学仪器与设备等提供必要硬件支持,有利于激发医学生在医学仪器功能研究方面的创新、创业激情。
三、高校一体化医学仪器技能实验平台辅助管理体系构建
作为高校一体化医学仪器技能实验平台建设的后续工作,健全实验平台相应配套的辅助管理体系,对保证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至关重要。平台辅助管理体系设计应体现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职业化教育的特色。
(一)学生成绩评价与考核
依托实验平台,实现学生成绩评价与考核改革。基于多年专业实验技能管理经验的积累,总结高校医学类学生实验室管理的行为规范,调研广大学生的日常实验技能学习、社会应用实践活动等信息,从而形成评价体系观测点,最终建立一套能够为国内各医学高校所接受的“学生专业实验技能管理”量化评价体系。
(二)毕业设计
依托实验平台,提升学生毕业设计质量。毕业设计工作是实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前期各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设备拆解与组装、课题设计与应用、故障诊断与修复,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同时也可提升专业教师的指导水准;毕业设计环节成功实施,对课程、专业、学科建设发展会起到支撑作用,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与学校未来定位发展影响深远。
(三)开发环境建设
依托实验平台,优化开发环境建设。研究产品设计、实用新型设计、平台开发系统等,有利于实验平台的广泛应用。如电工电子学实验室、软件仿真学实验室、CPLD开发实验室、单片机系统开发实验室、医学信号采集与医学图像处理实验室等建设问题,有了实验场所或实验平台,才能营造出产品设计开发环境。以嵌入式医学仪器实验箱为例,开发设计性实验、临床应用技能实验等,嵌入式系统开发,不同的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带来了许多附加的开发复杂性[9],同时也给使用者营造出更为广泛的开发环境。
(四)实验室管理
依托实验平台,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使仪器设备的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了管理成效。
人员管理:实验室专人管理,利于保持仪器的完好率和维护保养,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对仪器功能的开发拓展;建立完备的档案资料有助于准确掌握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还可作为仪器设备检修维护的重要参考;开放性管理,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管理,大三学生带动大二学生分别管理重要、次要实验室;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自我学习区域管理。
物品管理:设备更新替换,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其他主控服务区、移动演示区、设备存储区、管理者专区、空调安装区、监控设备区、衣帽更换区、书包等物品存放区等区域管理。
(五)产、学、研融合
依托实验平台,提高产学研成果转化率。产、学、研相互支撑,利用教学与科研成果可以开发小型医学仪器产品,进而开发市场,形成规模化生产等;对产品进行宣传,以便打开销售市场,让消费群体有所认知,如产品系统构成及原理,包括电路、机械、其他材料构成情况;仪器设备与电子器件识别系统的历史发展认识,如硬件发展历史阶段、产品展示设计;可以通过演示文稿、视频、照片、实物等方式宣传。
(六)社会化服务
依托实验平台,增强社会化服务能力。产品研究与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市场占有率等,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研究成果要更多服务于社会。如实验平台实现网上查询、网上预约等功能;设备信息模块便于用户查找符合条件的仪器,实现仪器设备使用的动态管理;服务信息模块可方便用户全面掌握仪器设备的服务领域等信息;预约模块可由管理人员统筹安排仪器的使用时间;服务反馈模块可接受用户对服务过程做出的评价等。
参 考 文 献
[1]黄晓鹂, 李树民.基于数字医学平台的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与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3):18-20.
[2]王保华.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第2版)[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陈浩,李本富.用MSP430 实现腕式心电检测仪的研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5):427-429.
[4]陈洪斌.高校一体化医学仪器技能实验平台建设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32):53-54.
[5]郝冬梅,吴水才.具有行业职业资格的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32):25-26.
[6][7][8]吴效明,张莉莉,劳永华,等.加强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养理工科综合型人才[J].医疗卫生装备,2010(2):115-117.
[9]陈露晨.基于嵌入式系统的医学仪器的设计[J].医疗卫生装备,2005(9):64-65.
篇6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语文教学比较注重听与说,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积累了语言,学会对语言的领悟与理解。所以在语文学习中,不只是学会了听、说能力,同时也学会语言运用能力。语言是人与人交流和沟通的基础,具备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会沟通能力、交际能力,这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和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知识、素质修养等多方面能力。
3.有助于开发学生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语脉清晰、用语严谨,同时也要注重对思维的开发。学生经过语文课文的学习,可以灵活的运用语言,提高了说话效率,掌握了交际能力,这些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技工院校学生沟通能力的现状
技工院校多数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普遍相对较弱,他们的认知能力不强,而且对人际事物的洞察、分析和判断能力也不够,尤其是在遇到问题是,不能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对人际信息的捕捉能力不够,所以对问题很难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这就造成学生处理问题时表现出信心不足,不能够很好地通过人际沟通解决问题。总体上,学生自身对交往的意愿不高,所以沟通和交际能力相对薄弱。在技工院校中,学生往往只关注对技术、专业的学习,对语文不够重视,也缺乏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通过调查发现,技工院校的学生用于语文学习达到一个小时的不到5%,阅读半小时的不到19%,即使有些所谓热爱阅读的学生,往往都是读小说、看漫画等,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三、技工院校语文教学加强学生沟通能力的方法
1.培养阅读能力
技工院校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引经据典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些文学经典可以通过话剧表演等方式,使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个人素养。教师在课堂中要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推荐一些读物,并通过交流和讨论了解学生阅读进度,帮助他们掌握要领。并鼓励学生交流读后感,分享读书经验,进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而且,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他们提高沟通能力的必要条件,个人的认知力与其沟通力是成正比的。沟通的内容不只是信息交换,其中包括知识、技巧和动机等。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发展较快,学生具备了阅读能力,就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认知度,增强理解力,这些是学生人际沟通的基本知识储备。
2.营造沟通环境
现代教学要求以学生为本,教学以沟通方式为主。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决定教授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要持与学生平等的心理定位,鼓励学生发言,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创造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教师首先要通过自身的沟通能力,与学生建立真诚友好的师生关系,保证沟通无障碍,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营造和谐课堂环境。让学生建立信心,放松精神,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外活动或是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抒发观点、建立自信,开发自身的沟通能力。如在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照片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朱自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然后通过让学生观察荷塘月色亭,发表对文章的见解、观点,阐述作者是通过哪些描述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让学生更生动更直接地理解借境抒意的表达手法。学生在组织语言陈述个人见解、观点时,就是对自身沟通能力很好的锻炼和发挥。
3.优化交际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贴近生活地营造交际的氛围,这样可以让学生放松并积极地参与。教师通过创制生活情境、渲染情感,使课堂有如生活现场,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如在讲授老舍的《我的母亲》时,为了理解文中所表述的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以及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母亲对自己的关怀与照顾进行展开描述与表达,切身感受到角色的所要抒发的情感,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好抒感,提高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德育素质。
4.充实业余生活
篇7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016-03
中国教育改革顺应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站在世界范围内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高度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新课改要求教育家们要有新思想、新办法解决我国教育中长期存在的痼疾――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不足。
当今世界,各国以教育立国,以教育兴邦之识已成大势,各种教育改革理论方兴未艾,其中不乏已成为各国学习模式(如美国的教育改革经验)。中国近年来,大力提倡课改,运用高效课堂模式,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之路,已经在理论准备和技术层面取得一定效果。尤其在技术层面,各种方法已经日臻成熟,已经从临摹阶段逐步向“自习”阶段发展,而我们最终走向“自创”。
因此,只有从更深的理论层次方面弄清楚其来源,知其所以然,才能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设计更合理,分组合作学习更符合学生特色,评价标准更加完善。并且,能够使教师、学生向更高、更深层次开拓智力空间,才能尽快从“临摹”阶段走向“自创”阶段。
一、分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及特征
1.组:“组”字从“系”,从“且”,“系”指丝绳,“且”意为加力、使劲,二者合起来,指用力编织绶带。在教学中,“组”就是由学生、导学案(问题)、教师串起来的一个合作团队。
2.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教学的一个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是学生主动合作学习的平台,是以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
3.分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综合运用教
学动态因素,以学生为核心,通过学生、教师各层次之间的互动,促进学习,提高自我学习能力,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4.分组合作学习的特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各种智力水平(一般个体智力分为8种),以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为主线,体现以“生”为本理念,把学生情况、学习氛围、师生、生生关系有机组合到一起,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知识的超市,兴趣的狂欢。
二、分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指导实践的是经过验证的理论。当今,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受两大理论体系的影响,而这两大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注重人格培养,尊重个体差异,人人享有平等教育,造就不同能力的人才,以及多元的评价标准。
(一)中国传统的教育理论体系影响
中国儒家传统的教育思想以孔子为代表。春秋战国时期是孔子生活的时代,思想活跃,各种思想流派层出不穷,且具有兼收并蓄,容纳百川的积极的思想学术氛围。各诸侯国为了立国治国展开了人才争夺,有德有才之人成为那个时代的“潮人”、“达人”。为了满足治国平天下的需求。大儒学家、教育家孔子创办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学校,培养了大批适应当时社会急需的“人才”。概括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
1.孔子把教育确立为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他认为,庶――富――教是立国的根本。“庶”就是劳动力(生产力),“富”就是发展生产经济,“教”就是教化、教育。因此,教育成败关键看教育在治理国家、社会的地位如何。
2.有教无类,打破不平等。他打破只有贵族是聪明人、贵族具有学习能力的不平等教育思想,认为,天赋人心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力。因此,孔子的学生中,有穷的吃不上饭、住不起房的,有士大夫,有有钱人,只要愿意学习,他都以宽怀接纳。
3.兼收并蓄。不论你是天资聪明,还是愚笨,不管你有超常智商,还是智力平平,孔子都来者不拒,他认为“肤良医之门多病人”。
4.开放式教学。教学时间因人而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不分地域、不分种族。
5.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材选择自主性。学有四教:文、行、忠、信。授有“六经”、“六艺”。“六经”侧重文化知识,“六艺”侧重才能、技能培训。
6.教学实践。学以致用,带诸学子游历列国,考察国情、民意,验证所学。
孔子的教学方法(技术层次)也是灵活多样。其核心是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云“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是教学方法的核心。重视个体差异,因其自身特点施教。另外,孔子还有一些很好的课堂教学技法。例如:①谈话、讨论、探索式。(个别谈,聚众谈)②学而知之,知行统一。③启发诱导,循序渐进。(自学(独学)――诱导――领悟――表达――再思考――再领悟(提高))④明确标准(成人,立德),目标、标准深入人心。(评价灵活)⑤举一反三,学无定论。⑥争论、质疑。畅所欲言,质疑老师。⑦教师、学生平等。⑧寓教于乐。教《诗》配乐。
(二)国外在上世纪80年代,对教育改革理论进行行之有效的探索
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他综合运用心理学研究方法,对传统的智商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进行扬弃,提出了人不仅具有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而且还具有音乐――节奏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自知――自省能力,交往――交流能力,自然观察能力。①每一个体智能各具特点(同时独立拥有8种智能)。②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环境、社会、自然、教育条件)③智能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解决、创造)。④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看待智能问题的视角。
根据中外教育理论,为了充分展示学生的个体特点,发现、培养、激活个体智慧(智力),把高效的教学设计与培养不同能力的“人”紧密结合,方式、方法很多,当前流行的小班制,分组合作学习法、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社会实践法等都在向同一个目标发展――培养有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有社会交流能力的人。
但是,存在的问题是单一的讲授法,成了“任我行一统课堂”,不能因材施教,对分组合作学习法理解不够,运用不恰当,热热闹闹,达不到目标,课后还得靠作业压,不能体现个体差异;讨论法,漫无边际,没有主线,知识教授不到位;社会实践法走了过场,效果无法评价等等。
只有把中外教育理论与导学案的设计、分组合作学习以及评价方法紧密结合,才能事半功倍。
导学案的设计,核心是既要把知识设计好,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学案要有层次,有充分展示不同特点学生的内容设计。问题设计要有开放性,体现多元性,目的是发展多元智能。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两个重要支柱之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加德纳认为:人类天生具有独立的八种能力,即使是脑损伤的人,也只是一种能力受到了损伤,现代科技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分别管理不同的能力,每个人有与众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关键智能,教育就是要激发这种能力。如果导学案设计脱离课堂主体 ――学生,仅就其知识内容而设计,那就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也背离教学的终极目标――造就不同能力的“人”。导学案的好坏决定了教学目标的是否达成,导学案的高度就是教师水平的高度。
导学案设计体现差异性的主要方法是分层次设计,就不同智力的学生设计相同或不同的问题,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不同的答案。孔子在差异性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智能的学生,设计了因人而异的解决办法,同一问题,却因特点不同的学生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三、高效课堂的第二个重要支柱就是分组合作学习
分组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充分得到尊重,让他们的智力差异和人格得到充分的展示。加德纳认为,每个人的智能潜力各不相同,都会通过不同方式得到展示和实现,都会通过某种对应符号表现为一种能力。因此,分组合作学习绝对不能成为一种形式主义,而必须成为课堂教学实现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使每个学生的优势智能得到展示。
(一)分组合作学习,首先要建立在学生独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预习的基础之上
课堂教学顺利与否,关键看学生对导学案理解的深浅。如果没有充分的课前独学,课前的预习,并通过预习,保证课堂教学中涉及的重点、难点及主要掌握的知识点,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就无法进行课堂教学活动,这节课就是失败的。预习,也是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发挥个体智能差异性的一个具体行为,为课堂教学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二)分组合作学习,要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学习是教授法、探索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时,根据课堂的不同阶段,分别利用不同方法。
第一阶段:(引入导学案):教师要以充满激情的语言 ,诙谐而不失本意的表述,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启发式和讲授法起主导作用,把本节课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清晰地告诉学生,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入问题的探讨阶段。
第二阶段:(讨论、争论),组内、组间进行讨论。教师在其中穿针引线,点拨、组织课堂,主体――学生展开争论、讨论。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心,采取讨论法,引入竞争机制和探索模式,方法灵活,发现疑点,解决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各个层面进行交流。为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要注重一个氛围――热烈,对抗而又有序;两个关系――师生关系,教师导演,学生演员,师生平等;生生关系――同层次对学,不同层次帮学。本环节是充分展示个体智力,人格差异的主要阶段。教师要以赞许、鼓励的方法,让每个参与者都有展示才智的机会,教学秩序自由度要高,提出问题层次要强,解决问题干净彻底。通过争论、探讨,锻炼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在本阶段,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畅所欲言、质疑、举一反三等方法得到运用。
本环节用30分钟时间。但是,教师在掌握进程时,要把握学生的讨论状态和导学案的理解情况,可再拿出5分钟进行初评,纠正一些不正确、低效率的做法,以便在评价阶段能有好的效果。
第三阶段:在争论、探讨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引入点评。点评阶段是探索法的延伸,也是提高阶段,展示各层次的成果。教师应当以不同层次的代表分别进行点评,允许抢评。根据孔子对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一对一对评,让不同个体智能差异有展示机会,也可以更深入了解个体智能差异。在点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教师在点评时,多用肯定的语气,少用否定的语气,不用轻慢的语气。
第四阶段:评价应当是清楚而明白的,应当有一个基本体系,不同科目有不同的标准。必要的定量是可以实行的,但是,不能给学生贴一个好或者不好,优秀或者差生的标签。即使打分,也不要当堂公布,尊重个体的人格,是评价方法的重要点之一。
第五阶段:课后作业。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但又不拘泥于课堂内容,要有开放性、选择性、自由度,作业以社会调查、手工制作、参观学习、读书心得等内容为主,把课堂与社会、家庭联系起来,锻炼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和观察能力等。
四、科学评价
篇8
1、项目团队的组建
1.1、项目团队组建的意义
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美国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说过:能力可以赢得比赛,但团队才能获得冠军;孙子兵法中说“上下同欲者胜”。这都说明,为了实现团队的目标,必须通过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1.2、建立项目管理团队
一个项目管理团队,必须要有一个有远见、善于沟通、有合作精神的项目经理。确定了项目经理后,就要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组建项目团队,物色团队成员,成员要具有多种技能组合,如技术技能、问题解决与决策能力、人际沟通技能等,团队成员之间的技能要有互补性,团队内部要形成彼此相互学习的学习型组织。针对成员的不同技能进行角色定位,明确个人的任务和责任,对于要实现的项目目标,每个团员都有清楚的认识,以项目目标为行动导向,建立起有效的项目组织机构。
2、打造高效执行力团队
项目团队建立以后,项目经理与成员之间以及各个成员之间,必须尽快从单一的个体,打造成为具有超强凝聚力、高效执行力的团队。执行力,就个人而言,就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对于项目则是将长期战略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执行力是项目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 当项目的战略方向已经或基本确定, 这时候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我们所说的执行力主要是团队的执行力而非项目经理和管理者个人的执行力,团队必须是具有执行力的团队,否则就蜕变成为群体或者一盘散沙的团队。
2.1、设立清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进度表
项目目标是团队的灵魂和核心,是团队运行的核心动力,这个目标一定要可实现、可衡量、可检查,不能模棱两可,目标一旦确定,要层层分解落实,为每个团队成员明确工作职责,制定清晰的目标计划及执行计划。
2.2、建章立制,做好绩效考核,完善激励机制
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团队精神形成与维系的内在动力,规则是团队执行力的保障。合理的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主要包括:第一,制度严明,职责明确。有了严明的制度,团队就能有章可循,责任明确了,每个团队成员就能责无旁贷的完成职责内的工作;第二,项目经理对团队成员的合理授权。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成员的潜能;第三,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建立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的,绩效考核是对项目目标进行分解后,落实到各个团队成员个体目标,以此做为团队成员绩效考核的依据。
2.3、营造执行力文化
文化能改变人的意识从而改变人的行为,执行文化是一个项目团队的灵魂,也是团队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良好的团队执行文化,能够发挥其精神凝聚、激励约束等功能,从而不断提升团队竞争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执行文化:第一,讲求速度,提高效率。崇尚行动,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可以允许小的失误,但绝对不允许有拖、等、靠的无作为情况,要关注结果,赏罚分明;第二,注重责任导向。提倡领导问责制,出了问题找出原因并要落实到主要部门和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责任心;第三,加强团队协作,营造家园文化。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信任和关心,让每个团队成员都有主人翁感、归属感和幸福感。第四,提升团队认同感。大到团队的战略决策,小到工作的部署安排,可以让团队成员适当参与,共同商讨制度允许下的做法和措施,使他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断提升他们对团队的认知认同,最大限度地激发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
2.4、倡导真诚沟通,发挥团队合力
有调查表明,组织内部存在的问题有70%左右是由于沟通不力造成的。如何加强团队的沟通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方式,可以面对面的进行语言沟通,也可以通过电话、邮件、信函等方式进行沟通;第二,掌握沟通的技巧。沟通不仅仅是说,而且包括听和理解,只有集中精力去听,积极去判断思考,才能领会对方的意思,过滤掉无用的信息,抓住问题的关键;第三,营造良好融洽的沟通氛围。团队内部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来加强团队成员的良性沟通,使各成员之间能够尽量多的彼此了解, 从而使成员真正融合到团队中,不分彼此,共同努力。
2.5加强项目经理的执行力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直接领导者,负责整个项目的计划、实施,是整个项目的核心。打造高效执行力团队,项目经理的执行示范作用至关重要,如果项目经理的执行力强,就会带动团队中的每个人去提升执行力,反之就会导致团队执行力不强。项目经理不仅要做团队执行力的塑造者,更要善于在团队的建设中做好倡导者、组织者、示范者和激励者的角色。
3、重视团队素质的可持续培养
项目团队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工作岗位,所掌握的技能和能力各不相同,也不一定都是精英,组成项目团队后,项目团队成员要相互协作外,还要相互学习,不断提高团队成员各方面业务水平,可通过培训形成学习型组织,并引入竞争机制,能者上,劣者下,激发团队成员的潜能,打造具有持续创新力的团队。
结束语:
篇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口才课程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JGA16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152-02
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化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培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其教育核心和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即“能力本位”,这与核心理念——注重能力培养的“行动导向”不谋而合,使得行动导向这一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凸显出理论上的科学性和实践中的可行性。
一、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的性质及定位
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是为顺应现代社会和职场工作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实际需求而开设的课程。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1998年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将劳动者的技能分为专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核心能力三个层面,在规定的八项职业核心能力中,“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能力就占据了前两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更是明确指出,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其中“交流沟通”能力正是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高职毕业生应具备的、应职应岗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编写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高职教育开设的课程是“实用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课程”的要求,高职院校所有课程的设置都应基于“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开设口才沟通类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突破自我,当众说话和发表演说,能够用标准规范的普通话与人交流沟通,最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及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学生在各自职业领域内用口头话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具备作为当代合格职业技术人才的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素质。
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是综合运用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研究人们从事各种职业所必备的基本口语交际能力一般规律的应用语言学科。作为现代社会使用频率最高、实用价值最强的沟通类课程,它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方向,淡化传统口才课程“才艺演讲”的舞台表演性质,明确提高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的课程目标,注重凸显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体现以应用实践为主的职业特点,着重训练学生的语言素质和语言技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和水平。可以说,高职口才是实用口才,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彰显出鲜明的职业化教育特色。
二、在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中构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意义
高职教育教学遵循“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的指导方针,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所有课程,都应以从业中习得实际应用的经验与策略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即以过程体验与技能培养为主、理论知识阐述为辅。以切实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为教学目标的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也不例外。而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一种能行之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育模式,将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蕴涵在“行动中”,成为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世界职业教育理论中的一种职业教育模式,是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和策略,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以促进学生的关键能力、职业行为能力发展为目标。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各种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法的统称,它所构建的是一个与培养职业能力紧密相关的行动体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培养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是主动同时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
现代职场中职业核心能力是就业竞争的关键,是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大学生来说,作为职业核心能力项目之一的语言表达与交流沟通能力既是一种智力、交际能力、竞争力,又是一种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起点和择业前景。我国经济现已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效率地提高高职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刻不容缓。因此,在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中构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培养语言使用能力及综合素质意义重大。行动导向教学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根本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注意用行为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训练是口才沟通类课程的核心目标,因此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应在强调学科知识“必需、够用”的前提下,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以“强技能、重实践”为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综合采用项目教学、模拟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尤其是在高职院校普遍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的形势下,行动导向教学不失为帮助学生快速高效地提高交流沟通表达能力的优质高效的教学模式。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中的应用
1.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重构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体系。由于传统学科型的口才沟通类课程体系无法体现高职教育职业属性的教育特点和规律,自然也就无法从根本上实现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预期目标。因此,我们进行了充分调研,并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基于高职教育能力本位的职业属性定位,对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的课程体系从课程名称、教学目标、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重构。重构后的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体系具有“培养目标的应用性、课程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语言学习的层次性”等鲜明的职业化特色,由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学科型体系转型为能力本位的应用型课程体系,体现了“以增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中心,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培养目标,能力本位、“强技能、重实践”的应用型课程体系建构的核心理念,为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2.转换教师角色,重视“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是高职院校新兴的“素质+技能”课程,熟悉并把握口才教学的内在规律是授课教师必备的素质,教师拥有“双师”素质及能力是实践行动导向教学的质量保证。而目前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多是由学科体系培养出来的来自于语言文学等相关文科类专业的教师担任,他们教理论是强项,但教技能则略显经验不足,不能完全胜任行动导向教学要求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同一个教学过程中完成的任务。为此,我们首先要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转换教师角色,使教师尝试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协调者和促进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其次,为实施行动导向教学要培养一支高素质且具备专业资质的教师队伍。要通过安排教师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活动体验生活,了解社会需求及岗位实际操作流程,或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双师”素质。还可以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组建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行动导向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3.整合课程内容,编写任务驱动型教材。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旨在训练学生的与人沟通交流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职业核心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因而我们首先对“演讲与口才”“沟通技巧”等性质或内容相似的课程巧妙地进行优化组合。整合后的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在课程设计总体思路上,打破了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代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的职业教育行动体系课程模式。在内容设计方面,淡化传统口才课“才艺演讲”的舞台表演性质,强调从口才基础突破,在职场沟通中,向生活口才、职业口才倾斜,注重凸显高职教育职业化、实践性特色和专业特点,并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需求。同时,为给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提供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于一体的、便于操作及应用的、突出“能力本位”的口才沟通类课程教学提供便利和依据,编写了《实用口才与职场沟通》教材。在编写模式上,教材突破了强调学科知识系统化、完整性的传统编写体例,学习和借鉴了任务驱动型教材的编写原则和方法,将口才基础知识与口才实际运用的职场沟通情景融合,优化整合集成一个个教学模块,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方式,强化当众说话口才的基础训练,并最终落实在校园、求职、社交、服务、办公室等职场情景的沟通实战演练中。本着基础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教材还增加和细化了口才沟通能力的训练内容及操作环节,为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及学生参与教学及互动创造了教学条件和训练便利。
4.引入项目化教学,自创“高效七步”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组织上,成功将项目教学法引入高职口才沟通课程,并自创“高效七步”的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的运用,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被动局面。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方法能力、学习能力、与人协作以及与人沟通进行项目动作等各种社会能力。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口才沟通课程的实施运用,最为成功的是创建了“高效七步”的教学模式。其具体表现形式为:遵循“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情境体验—发现不足—引导点拨—训练提高—效果检测”的集约型训练过程,以保证教学效果的有效实现。以“口才训练”项目里的“面试口才”教学的“七步”为例。第一步:项目名称,如何构建有效面试?第二步:实践教学,“理论点拨+企业招聘面试视频片段观摩”。第三步:情景体验,包括小组讨论,设定模拟岗位,事先告知岗位职责;面试的具体实施内容及过程(进门;鞠躬问候;根据示意坐下;3分钟自我介绍;回答考官提问;面试结束,鞠躬、致谢、退下。)第四步:发现不足,采用现场观察、微格回放(视频片段)等手段,以自检、互评等方式,发现并指出细节上的不足。第五步:引导点拨,教师点评,归纳做法。第六步:训练提高,重复训练。第七步:效果检测(面试评分标准)。
通过这样规范严谨且注重细节的语言表达训练,真正落实行动导向、任务驱动、互教共学、“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设计思想,最终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和职场工作中的沟通技巧和沟通能力的目的,为真正实现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的本位回归奠定良好的基础。
5.创建行动导向教学环境,落实口才实训设备。教学环境和设备要满足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需要。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必须要有充足而适宜的模拟实训场所和满足分组教学的实训设备,以及适合学习小组讨论的教室,提供可供所有学生活动的教学中展示的媒体、卡片、成果展示的展板等。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情境,以确保师生互动过程中具有充分展示的空间和环境。为此,必须构建良好的实训环境,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落实适用于口才教学的实训环境设计布置和实训设备优化整合。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新建成的人文实训室、专为高职口才沟通课程配备的便携式麦克风及摄像机等设备,为在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口才沟通类课程中的有效运用,核心是在教学活动中用行动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在强调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前提下,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以“强技能、重实践”为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综合采用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并辅以微格回放、重复训练等训练方法,保证教学任务高效、顺利地完成,最终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在人际交往和职场工作中沟通技巧和沟通能力的目的,真正实现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等职业核心能力的本位回归。
[参考文献]
[1]姜金鑫.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践性课程构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职教通讯),2008(5).
[2]陈启琛.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催化作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2).
篇10
1994年,斯蒂芬·罗宾斯首次提出了“团队”的概念: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在随后的十年里,关于“团队合作”的理念风靡全球。团队是组织为了完成某项重大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而迅速从不同部门或岗位抽调对完成任务有不同优势的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在这个小组中,每个成员对完成任务都发挥着不同的重要作用,只有当相互依赖程度很高,要求成员协同工作,个体的活动和行为必须同其他人密切配合,群体才会成为工作团队。团队作为现代组织的一种有效地工作形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如果要真正发挥团队的优势,还要创建高效的团队,只有高效的团队,才能达成组织的共同愿景,成为组织的发展动力。现在很多企业都提倡打造“狼性团队”,主要看重的是狼性文化中的“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协同作战的团队精神”。一旦攻击目标确定,头狼发号施令,群狼各就各位,嗥叫之声此起彼伏,互为呼应,有序而不乱。待头狼昂首一呼,主攻者奋勇向前,佯攻者避实击虚,助攻者嗥叫助阵。这种高效的团队协作性,使它们在攻击目标时往往无往而不胜。
在动物的世界里,这些团队合作带来的绩效是惊人的,在人类的世界里,我们也要大力提倡团队精神,享受高效团队给我们带来的精彩。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松下幸之助十分强调创立高效团队,公司会在每年正月的一天,由松下带领全体员工,头戴头巾,身着武士上衣,挥舞着旗帜,把货物送出。在目送几百辆货车壮观地驶出厂区的过程中,每个工人都会为自己是这一团体的成员感到骄傲。在给全体员工树立一种团队协作意识的同时,松下公司更是花大力气发动每一个工人的智慧和力量。为达到这一目的,公司建立提案奖金制度,不惜重金在全体员工中征集建设性意见。不过,松下公司建立这一制度的最重要目的,而是希望每个员工都参加管理,这使得员工能从内心有着强烈的归属感,故而工作勤奋认真,将全身心都投入到企业中,而公司则能发挥全体成员的智慧,注意调动每一位员工的能动性,培养协作精神,结成坚强的团队,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使公司不但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电器公司,而且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型跨国公司。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效的团队能够使公司的生产水平和利润增加,使公司的任务完成更快,更彻底,更有效率。
二、高效团队的特征
高效的团队应具备以下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愿景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杰出团队的显著特征就是具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共同的愿景是组织中所有成员的个人愿景的整合,是个人、组织和团队学习和生存的坐标。共同的愿景是一个方向舵,能在组织遭受混乱的时侯,继续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当组织中存在共同的愿景的时候,个人才会对他人的优势予以认可,对他人的缺点相互包容,凝聚力也因此而生。当个体的成长与团队的命运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时,所有成员才会对团队产生归属感。对于个人而言,永远没有完美一词,但是对于团队而言,完美可以用来诠释一个高效的团队,只有建立于组织共同愿景相匹配的团队,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良好的沟通
被誉为“世界第一CEO”的韦尔奇曾经说过:“我比别人高明的地方就,就是我用最廉价的方式,换取了员工宝贵的智慧,这种方式就是沟通。”由此可见沟通对于团队发展的重要作用。沟通是团队内人与人相互传递思想,交换信息从而达到认识的一致,一个团队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看其内部成员是否由良好的沟通。沟通的效果对于团队工作的成败有密切的关系,成员应在相互信任的气氛下工作,公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每个成员都应努力了解别人的看法与观点,通过沟通可以,最终达到共赢,但是团队成员之间由于价值观、信仰、以及行为方式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各个成员之间的冲突总是在所难免的,适当的冲突利于组织的发展,许多新的想法都是由于思想火花的碰撞产生的,但是团队中的冲突应保持在恰当的水平上,我们应当把握好其中的界限,让冲突充分发挥其正面作用,将负面作用缩减到最小程度,通过沟通和协调,达成共识,使团队成员朝着组织的共同目标努力。
3.相互信任
相互信任是指团体中的成员相信彼此的工作能力、个性特点、道德品质。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彼此之间的信任是最难建立的,一旦出现问题,却是又是最容易破坏的,破坏以后要恢复又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建立高效的团队一定要使得团体成员相互信任,只有信任他人才能换来他人的信任,才能在工作中密切配合,并肩作战,在工作中集思广益,博取众长,才能使得团队工作卓有成效。
4.注重团队的学习
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量,知识量迅速膨胀。适应这种快速变化的环境的唯一方法就是补充新知识,学习新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一个团队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加强和外界的信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高效的团队必须要通过学习来不断补充自己的能量。
三、如何构建高效的团队
近年来之所以团队盛行,主要是因为某种工作的任务的完成需要多种技能、经验,由团队做通常比个人做效果更好。在多变的环境中,团队比传统部门结构更灵活,反应更迅速。构建高效的团队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明确团队目标
一个团队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就如航海时没有灯塔,很容易迷失方向和失去效率。明确团队的目标方向,不但能使团队成员团结一致向前看,而且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才干和潜能,自觉克服一切困难,使团队真正达到高效。团队目标的确立取决于公司发展方向的需要,明确的团队目标和系统的实施计划为团队行为提供了指引,也为团队绩效的衡量提供了条件。
2.优化人员的配置
一个高效的团队大约需要三种不同职能或技能的角色:
(1)需要有技术专长的成员,他们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能有效解决团队运作过程中所出现的技术难题。
(2)需要有雷厉风行的领导者,他们能够有效的整合组织的资源,并且站在战略的角度来看待团队的问题,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权衡这些方案,他们能有效地组织并整合整个团队资源,能准确把握组织目标及实施过程。
(3)需要有善解人意的凝聚者,善于调和各种人际关系,当团队成员出现冲突时,凝聚者的作用非常重大,他们能够把团体的成员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团队成员性格的多样化,可能增大团队管理的难度,但也可以大幅度提高团队成功的可能性。任何一种性格特征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工作时,需要互利互助、取长补短、协同作战,这样的团队将成为一个能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无坚不摧的团队。例如在唐僧西天取经的团队中,猪八戒看起来好吃懒做,又贪财又好色,似乎只是个笑料,但他承担了团队减压器的功能,使得漫漫的西天取经的道路不再枯燥。
3.塑造团队精神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团队精神开始在管理界流行。越来越多的组织发现,以团队为基础的工作方式,取得了比以往任何人所预言的都要喜人的效果。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在实现团队目标的过程中相互协作、尽心竭力、雷厉风行的一种精神风貌。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前提下,单打独斗已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如今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和尚在破庙里相遇。面对庙宇的荒废,甲说:“必是和尚不虔,所以菩萨不灵。”乙说:“必是和尚不勤,所以庙产不修。”丙说:“必是和尚不敬,所以香客不多。”。三人争执不下,最后决定留下来各尽所能,看看到底谁说的对。于是甲和尚礼佛念经,乙和尚整理庙务,丙和尚化缘讲经。果然香火渐盛,原来的庙宇也恢复了旧貌。“都因我礼佛虔心,所以菩萨显灵。”甲和尚说。“都因我勤加管理,所以庙宇周全”乙和尚说。“都因我劝世奔走,所以香火众多。”丙和尚说。三人日夜争论,庙里的盛况又逐渐消失了。各奔东西那天,他们总算找到了庙宇荒废的真正原因。这个庙宇的荒废,既非和尚不虔,也不是和尚不勤,更不是和尚不敬,而是和尚不和。他们都坚持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不愿意综合别人的观点,所以他们只有陷入分裂,各行其是,让庙宇再度荒废。只有三个方面的工作都作好,庙宇才能兴隆。企业的发展和成功也需要每个员工共同努力,发扬团队精神,企业才能具有竞争力。
4.强化团队沟通
一个高效团队的运作离不开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沟通是传达信息的桥梁,从团队整体利益出发思考和处理问题,是每个团队成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责任和意识,而且团队意识和技能是可以通过培训予以灌输和培养的,任何一个团队想成功顺利地做成一件事,都离不开沟通。关羽败走麦城,刘备要东征为弟报仇,赵云直谏,刘备不听,显然,赵云与刘备的沟通出现问题,最终诸葛亮苦谏刘备也未能劝住,刘备最终落得命陨白帝城。刘氏团队的沟通出现问题,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导致了刘氏团队的失败。由此可见,一个团队的沟通出现问题,其结果必定导致团队的失败,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没有了沟通,企业的成功无从谈起。
21世纪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比的是团队之间的竞争,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只有建立起优势互补,专业能力完美搭配的“异质性”团队才能使得企业灵活快速地应对市场变化,企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莲,孙慧,王艳著.组织行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
[2]张智慧著.团队精神[M].新华出版社,2007年1月.
[3]苗雨著.世界500强用人之道[M].地震出版社,2005年10月.
篇11
让组织合作顺畅进行
到如今,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时代可能在慢慢过去,随着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产品知识体系的不断健全,职业化的产品经理在慢慢出现。产品学这一领域在未来会逐渐成为一门新的知识领域,就好比几十年前软件开发技术刚开始普及的时候一样。那时候的程序员可都是多面手,但专业化程度不高;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慢慢产生了职业化程度更高的职能划分。比如后端开发、前端开发等等。产品也是一样,从开始的人人都可做产品经理,逐渐向专业化产品经理过度。
何为专业化,也就是说必须得具备一定的核心技能。产品经理现在遍布于各行各业,对于行业背景的差异化,也导致产品经理处理问题和技能的差异化,就我个人不长的产品经验看来,如下能力是任何行业的产品经理所必须的三项核心技能。
1、让对的事情持续发生
什么叫让对的事情持续发生?在做产品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对于一个设计方案的拿捏,对于技术限制的规避,对于产品节奏与业务和市场节奏的匹配等等,这些环节中的任何一环都有可能导致产品向前推进受阻,而产品经理很多时候扮演的都是这个问题解决者,产品经理需要时刻处于问题一线,对于随机出现的问题有快速应对能力,快速抓住问题核心本质,并给出进一步的行动方案,也就是说,产品经理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是行动派。
虽说需求分析是产品的基本技能,但是需求分析是为了给行动提供最有力的理论依据,对于强执行能力的要求,是确保产品经理让对的事情持续发生的基本前提。那何谓对的事情,按照我不长的产品经验来说,就是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个可扩展的方案,也就是说当前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一个最小化的解决方案,它能解决当下最核心的问题,而且具备让这个解决方案持续优化的空间。产品思维必须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对于随时会遇到的问题,第一反应是有什么方法能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陈述问题本身或者说有哪些外部客观条件的限制。以我不长的产品经验来看,产品经理第一项核心技能就是以上这些,行动派、变通性、问题解决者。
2、让信息高效流动起来
什么叫让信息高效流动起来?都知道,产品经理有一大职责,就是沟通,而沟通的目的就是让信息高效流动起来,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如何使信息的流动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成为信息布道者,确保各个关键角色都能对信息有充分了解,直接决定了是否能让对的事情持续发生。而恰恰挑战就在这里,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所覆盖的沟通面很广,需要对接设计、技术、业务、市场等等,这些专业领域内的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语言系统,产品经理需要时刻切换语系,让自己能在一个正确的频率上对话很重要。
举个例子,对于“后端”一词的理解,从技术的角度说,是服务器端的意思,但是对于前线的业务和市场同学来说,“后端”可能理解的就是后勤支撑了,比如说财务或法务。可以设想这么一个场景,产品经理、程序员和业务人员开会,大家讨论问题,用到各自的专业术语,如果没有产品经理这个翻译,那基本就属于一场失败的沟通。所以,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交叉学科知识的获取很重要,无需过精,但需了解,产品经理是合作促进者,这样才能起到信息中轴的作用。从BOSS到执行层,每一层产品经理都会接触到,对于信息的流程高效起来,产品就会高效起来,整个组织就会高效起来。以我不长的产品经验来看,产品经理第二项核心技能就是以上这些,信息布道者、信息中轴、合作促进者。
3、让组织合作顺畅进行
篇12
以情感管理为纽带来打造高效班组,就是运用对班组成员情感的管理来把对高效班组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整合,从而达到高效班组建设的目标。
二、以“情感管理”打造高效班组
何谓“高效班组”?我们认为高效的班组就是能对企业的目标进行迅速的反应并能够出色的完成班组所负责的任务。高效班组一般都具有以下特征:清晰的共同目标、相关的技能、相互的信任、一致的承诺、良好的沟通、恰当的领导等。
可见,一个班组要想达到高效,良好的工作氛围、互助式的员工关系、畅通的沟通渠道、完善的配套机制等因素是其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如果把一个班组看作是一部机器,这些基础条件就是这部机器不可或缺的“软件”和“硬件”,而情感管理就是让这部机器运转的更快更稳定的“剂”。如何利用情感管理拉动班组绩效呢?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1.尊重和信任组员,开发组员潜能。
尊重和信任组员,是情感管理的基础。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任何人到了一定的阶段都有被尊重的需要,身在底层的组员一旦得到尊重,往往会产生比金钱激励大得多的效果。而信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必须尊重组员的人格与工作意见,相信组员有能力和责任心来完成他的工作。
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挖掘组员的优点和特长,并帮助其不断扩大自身的优点,开发自身的潜能,与之同时,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就会越来越少。这样有助于增长组员的自信心,及时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力,班组人员能力的增强又可以进一步推动班组的发展。
2.有效互动沟通,树立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
情感管理从沟通开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班组长与组员及组员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联络,是情感管理打造高效班组的重要内容。
在组织里营造自由开放、人人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通过谈心、讨论、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都将增强组员的相互了解和感情沟通,减少组员之间、班组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形成情感交融、和谐奋进的局面,有效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让组员参与组织的决策,制定共同的愿景,使其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将企业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到一起,让他们明白他们不是给企业打工,而是在经营自己的事业,追求企业和个人共同的幸福,这样无疑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企业与员工的沟通,班组成员的相互沟通,无疑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班组的和谐,这样的和谐环境,必然是推动班组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3.针对不同员工的不同表现,运用不同的“情感激励”。
班组的管理目标要及时、高质量地完成主要靠班组成员的积极情绪。激励是保持班组成员活力的重要手段。班组激励的方法和手段要采取针对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情感激励”办法。对那些工作有热忱、有事业心的班组成员正向激励比较奏效。对于那些惰性较强、上进心弱的成员负向激励则更为可行。另一方面,当班组内出现不良的工作情绪或违规行为时,应及时制止和纠正,严重的应给予相应的处罚。避免这种“病毒”蔓延,维护团队内部公平、公正、严肃的工作环境。
4.建立一种学习、互助型团队的组织文化,提高班组成员的技能和素质。
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人们虽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经历着不同的生活,但都不可避免情绪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激励、惩罚和沟通多种方式来调节和引导。但若想从根本上降低情绪对班组绩效的负面影响,降低沟通的无形成本,最终依赖于形成一种互助式团队式学习型的组织文化。
而情感管理正是企业形成这种互助式团队式学习型的组织文化的必要条件。企业通过对员工情绪的识别,需求的满足,情感的反应使得互助式团队式学习型的组织文化能够得到孕育发展。
三、以“情感管理”打造高效班组的必要条件
1.完善各种配套制度,为情感管理提供制度平台。
情感管理表面上是管理者通过对员工情绪的管理来实现高绩效的过程,其实还需要各项制度的支撑。各项制度的完善是实现有效情感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比如说,一个民主管理机制给组员提供了多种沟通的渠道,班组成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参与决策,实现信息的双向有效反馈;一个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更好的肯定和激励组员,维护一个公正、公平的工作氛围。除此之外,还有福利制度、职业规划制度、培训制度等等。总之,要把制度建设提到一个战略性的高度,用制度去引导情感管理,避免“情感”泛滥,丧失原则。
2.完善企业硬件,打造完美工作环境。
从工效学的角度分析,工作环境的照明、温度、设备摆放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班组成员的工作效率和情绪。所以,企业应该尽量改善工作环境,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和强度,注重对员工满意度的调查。工作环境好了,情感管理也就容易了,绩效也就随之提高了。
3.对班组长进行关于“情感管理”的相关培训。
情感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否促进高效班组的形成,关键还取决于它的直接运用者,那就是班组长这一关键人物。我们在用“情感管理”增强班组长管理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班组长对班组建设的贡献,从而推动了高效班组的形成。
在利用“情感管理”打造高效班组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对班组长进行相关课程的培训,同时要对班组长的情感能力纳入对其的考核要素之一,如我们可以利用班组成员对班组长的“情感能力”的评价对班组长进行关于“情感能力”的考核。
4.情感管理的实施,需要企业大环境的支持。
篇13
其一、沟通是双向的,有效的沟通不只是勇敢的说来,而来要从问题出发,结合一个人对事情的判断、了解及一个解决的办法,进而有据可依、可据可论来进行沟通,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二、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是有效沟通的前提。任何沟通技巧的实现均需丰富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要让自己说出去的话具有信服力、说服力,才能打动对方,获得对方的认可。
其三、在营销中,客户关系的建立与维护也是重点。需找对人,说对话,做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