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效决策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提问难度
课堂上,教师提问的难度如果过大,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打击其自信心,降低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而问题难度过小,则会使学生过于自信,对问题不屑一顾,影响其对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失去了提问的意义。在设置问题过程中对“度”的不合理把握严重影响了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二)提问频率
在课堂上,频繁提问虽然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师生之间进行充分的对话和交流,但是实践证明,过于频繁的提问会使课堂变成讨论的场所,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回答过于盲目,导致课堂上的重点难以突出,学习的难点得不到化解,同时表面活跃热闹的课堂降低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教学目标的实现受到制约。
(三)提问时间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在提问后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就匆忙要学生回答,导致学生思维混乱,精神紧张,无法正确回答问题,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纠正错误或教师提问后给予学生大量时间思考,致使课堂进度被耽误,这些都是低效的,影响教学成果的提问。
(四)开放性和封闭性问题
在提问时,问题的开放程度也会影响深套教学有效性。开放性问题有很多个答案,封闭性问题有一个或几个答案,在教学过程中,对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过少,会影响学生观察、分析及处理问题能力的提高,对开放性问题设置过多,又会影响课堂秩序,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此,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层次有针对性的设置封闭和开放性问题,否则提问就会失去其效益。
二、高中数学课堂上有效性提问的策略
通过对影响提问有效性的因素进行分析,特提出以下策略:
(一)问题难度适宜,梯度适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及层次,以学生的知识建构及思维水平作为设计问题的基点,使问题的设计既不会让学生感觉太难而丧失信心,也不会因过于简单而毫不重视,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更清晰、更透彻。比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时,可以举出“1,3,5,7,9….”、“3、3、3、3、3…”一些特例,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推断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另一方面,在安排问题时,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够循序渐进。如,在讲解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采取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方法设置出有梯度、有层次的系列问题,使问题的难度得到降低。同时,还要注意问题之间的关联和过渡,使学生在单个思考的同时能够实现思维系统化。
(二)问题密度适当,角度合理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不在于多,而在于科学与否。有效性的提问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因此,课堂上教师要合理安排问题,掌握好提问时机,使问题的提出能够发挥出最佳的课堂效果;另一方面,对问题的设计还要选择好角度,使新旧知识能够相互连接,知识点之间能够顺利过渡,使学生在认真的思考下能够实现知识的内化转移。如在学习球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设置圆的相关问题,使学生由旧知识推导出新知识,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协调。
(三)提问切入点适宜,等待时间适当
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是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提问时要把握好时机,从而获得最好的效果。
1. 兴趣点提问。学生的兴趣点是指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其兴趣,调动其积极性的知识点,在学生的兴趣点提问能够充分激起其求知欲,使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课堂,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学习“概率”的相关知识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不透明袋子里共有红色小球3个,黄色小球2个,绿色小球1个,从中任意摸三个,摸到1红1黄1绿的概率有多少?”,在设置问题过后,可以告诉学生,街边公园里就有类似的抽奖活动,因为学生对这种场景并不陌生,自然会激发起对概率的探究热情。
篇2
1.借助图表创设信息差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图表或表格的方式创造信息差。例如,操练句型“When do you …?I…at…”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表格,引导学生相互调查作息时间并填写表格。调查活动能促使语言交际信息差的自然产生,有利于激发学生语言交流的欲望。
2.通过竞猜游戏创设信息差
猜谜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猜谜过程中,交际一方通过猜测,获取另一方的信息,填补交际双方的信息差,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例如:在学习书、铅笔等等的单词时,事先用小手帕把铅笔、书等盖起来,慢慢的一点点地露出来,一边露,一边让学生猜说,最后老师教授。此外,竞猜的形式还有很多,如:看看猜猜(look and guess), 听听猜猜(listen and guess),摸摸猜猜(touch and guess),尝尝猜猜(taste and guess),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创设信息差。
3.在情景对话中创设信息差
情景往往能较好地体现语言交际的信息差,促使学生在充满信息差的语境中自然、真实地开展语言交际活动。在情景对话之前,必须作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学生要能够通过教师的教授掌握活动所必须掌握的单词和句型,理解它们的含义,才能够在活动中恰当的使用。进而,教师布置活动的任务,通过合作,使用语言功能句式获取未知信息。
二、情景化问题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际。如果我们能够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真实地运用语言,必将激发学生真实的兴趣,从而取得令人欣慰的成效。《英语课程标准》重点强调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各种情景没有创设好,甚至没有创设,最终导致学与运用脱节,或者误导学生。
创设情景,最常用的是直观情景创设法,即利用图片、实物、投影,录像等为学生创设出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的情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一般的名词如动物名、文具用品名、交通工具名称,教学时更需要采用此法。总之,直观教学以其生动、形象的特点,深深吸引了学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是创设情景的最佳方法。如在教学句式Can I have a pear?Yes, you can时引入所学的水果食品,把它们搬进课堂。先用Have a pear,请学生吃,再用Can I have a pear? 句式让学生要东西吃,活学活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吃得有劲,学得有效。
三、互动性和主体性问题
篇3
一、目前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1.部分学生对英语及英语课不感兴趣,学生上课缺乏激情,上课无精打采,学生很少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很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计划和规定自己的学习时间。
部分教师为学生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度,教师通过一份试卷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因此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学校课堂教学环节仍然停留在新授课——作业/检测——讲解——新授课的模式上,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少,学生不能主动克服一些不利学习的情感因素,比方说英语基础差、在英语练习中犯了错误、受到教师的责备和同学的讥笑等等现象。一些学生能适当地利用课外辅导用书,但很少有机会借助于词典、网络或其它媒体,或与他人合作探究,缺乏自主学习中的元认知策略,如课前预习、及时复习、经常反思总结、定期检查、选择有效的学习途径、同步检测计划实施。
3.学生很少组织一些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沙龙、英语小品赛、英语书法、作文、听力竞赛,很少收听英文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希望英语、CCTV-9国际频道),学唱英文歌曲,阅读英文报刊和英文短篇小说,大部分高中仍然只关注对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关注考试分数的高低,忽视了英语交际功能的重要性。
4.部分教师,尤其是一些工作时间较长的老教师,教育思想僵化,仍然在“填鸭式”教学和“题海”战术中徘徊,他们不敢解放思想、解放学生、解放自己,也就是他们不敢把课堂开放,不敢活跃课堂,所以他们不怕反复领读一个单词,一句一句地讲解每篇文章,生怕丢掉一个知识点,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
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培养学生的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能坚定学生的信心,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兴趣的培养教师是关键,有人认为兴趣是天生的,但无可否认兴趣也是可以靠后天培养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基础差、阅历浅,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不十分清楚,他们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是自然而然的,那么教师与学生进行一次倾心交谈,做一次游戏,播放一首英文歌曲,放一部英文电影等等也许就能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有一次活动课上,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两首英文歌曲Take me to your heart和God is a girl,这两首歌曲旋律优美动听,不少学生不仅会唱,而且把不懂的歌词都通过词典查阅出来了,这样的活动自然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电教设备和教学媒体营造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环境,形象生动的语言学习环境能迅速唤醒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要,进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身临其境,充分联想,进入角色,展开活动。
其次,教师要打造高效激情的课堂,巧用激励机制营造高效和谐的课堂,丰富学生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个性。情感激励能让学生有安全感(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有胜任感(如我努力,我就行),有成就感(学有所获,争取高效),有愉悦感(心情舒畅,乐在其中)。
赞扬和鼓励不仅仅是一种导学手段,更重要的是表达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发自内心的关爱。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把赞赏与表扬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赞扬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口头表扬,有张榜公布,有登台亮相或授予称号,这些手段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顾虑,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习的热情。
2.培养学生的情感策略和学习策略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可见情感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自主性学习中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的情感态度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是点亮学生心灵的火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在教学牛津版教材第二模块Unit 3 Project部分设计这样的导学活动单:(1)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2)与学生就杨利伟的生平进行问答式讨论;(3)让学生讨论以下问题:①杨利伟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②求学时生活状况如何?③取得了哪些成就?④key words呈现在黑板上;⑤学生继续思考我们应该怎么做?讨论问题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及里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通过朗读讨论等活动能使学生真正感悟到杨利伟奋斗的艰辛与人格的伟大及其奋斗价值所在,这样设计语言课能将学生的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和学生情感态度的教育融为一体,达到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升华,学生争相抢答、畅谈理想,热闹非凡,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古希腊生物学家、哲学家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创设情景,引起共鸣,才能激发出思考的活力。
除了情感策略还有认知策略,高效英语课堂是一种互动式、开放式、任务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对学生有方位的引导,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学生既要有书面检测,也要有面试检测。对学生的评价要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和自我评价四个部分综合评价,鼓励为主,发展第一。高效课堂活动单导学的课堂模式要求学生学习理念更新,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推荐一些辅导用书、词典、英文报刊、电影、歌曲和网络资源等等,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和鉴赏能力。
3.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不仅要向学生揭示教材的实质,而且要教他们去思考,使他们也能够独立地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讲解某一种现象、事件或规律性,要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首先要能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建立自信心,改进学习方法,完善学习策略,同时必须让学生在课前对活动单导学内容进行充分的预习,做到不预习不上课,预习不充分不上课,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还可以通过工具书(辅导用书、词典、网络)等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另外,学生要不断地对以前学过的内容天天回顾,周周总结,温故而知新,温故而创新,阶段考试前要系统地复习本阶段的内容,这样英语学习就能记得牢,得心应手,其次复习要有侧重,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复习方法多种多样,英语的复习可以通过听、说、读、写多种方法交叉进行,全面提升自己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4.转变英语教师的教学思想,提高教师素质
英语45分钟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应该由学生来主宰,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学生相互间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等活动,教师真正的作用是组织、引导、点拨、拓宽、提升和纠错。教师要有教学机智,能及时把握时机、创设情境、提出疑点、科学引导。教师对自己的知识面,对教材的把握度,处理教学中的突况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要进一步提高。教师要加强自我进修,提高英语语言水平和学习有关学科理论。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阅读英文报刊,看英文节目,听英文广播,订阅英语教科研杂志;备课组应组织集体学习,观看教学录像,教材培训录像,组织评课、听课、说课活动,开展“示范课”、“创优课”活动,通过这些措施来提高教师素质和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
陶行知先生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毕业后可以持续发展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用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这种能力不仅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对各类创新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4
1 数据挖掘概念及理论
数据挖掘也称为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近几年来随着数据库和人工智能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技术,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主要是利用各种知识发现算法从数据库数据中发现有关的知识。目前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有:关联规则法、粗糙集方法、分类方法、聚类方法、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树法、遗传算法等。
数据挖掘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数据准备、采掘操作、结果表达和解释。整个采掘过程是个反复精练的过程,离不开用户的参与。数据挖掘使挖掘大型数据库中的大量数据变得更加容易,挖掘人员并不需要经过多年的统计分析或数据分析方面的训练。
2 数据挖掘技术在高职院校管理决策上的应用
高职院校管理数据挖掘的任务,可以划分成4个层次:数据分析、知识发现、决策支持和管理智能。数据挖掘技术在高职院校管理决策上的应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2.1 新生入学预测
随着高考人数的下降,高职院校生源成为衡量学校管理指标之一。低生源给学校在入学管理、课程安排、财务管理等方面造成了困难。为此,为了有效地制定有关政策,做好学前准备,许多学校在招生结束后都会对其进行跟踪访问,根据学生的信息背景对学生入学情况进行预测,如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发现学生生源地、学校和学生背景等对学生的入学有影响作用。
2.2 学习成果评估
目前,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效果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成为高效管理重点之一。近几年来,许多学者尝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提高评估效度。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他们通过复杂的教育媒体收集丰富的与学生学习行为有关的数据,然后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
2.3 学生毕业预测
尽管高职院校相比本科院校要求没那么严格,但学生的保留率和毕业率都很难达到100%。学生离开的原因很多,例如为了寻求自己理想的大学而转学、学习成绩达不到要求而辍学、家庭经济出现困境而弃学等等。这对学校的办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许多高职院校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保留率和毕业率。其中之一就是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有关调查信息进行分析来了解学生离开的原因,并预测具有高风险辍学的学生,然后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提高学习成绩提供经济资助、排除心理障碍、进行专业调整,等等)使他们圆满完成学业。近些年来,数据挖掘技术在类似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些研究表明,数据挖掘技术的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统计方法。
2.4 在校学习生活及毕业后经历问卷调查
利用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毕业后经历进行调查研究可以为高校提高管理效果的方法之一。调查结果对学校制定相关政策,并采取措施来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调查内容以及方法(如网络方法与信函方法)对学生决定是否回复问卷影响最大。
3 结语
数据挖掘技术在高职院校管理决策上的应用是一个富有前景的研究领域,目前只是取得了初步成果,有大量的理论与方法需要深入研究。
3.1 数据仓库与时空数据挖掘
由于数据的日益增多和管理的细化,各种数据库需要集成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也有着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的现象,数据仓库和时空数据挖掘的研究是今后数据挖掘发展的必然趋势。
3.2 知识的可视化表示与用户的参与性
研究所发现知识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进行图形可视化。但可视化仍是一个不成熟的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有效的决策过程往往需要多次交互和多次反复使数据挖掘的结果准确并易于表达,实现在多抽象层次上交互挖掘知识。目前许多知识发现系统和工具缺乏与用户的交互,难以有效利用领域知识,所以数据挖掘技术的可视化易识别性应增强。
3.3 网络数据挖掘
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急剧增长,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如何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然而,目前中英文搜索引擎均存在查准率、查全率不高的现象,这种现状无法适应用户对高质量的网络信息服务的需求;同时电子商务以及各种网络信息服务迅速兴起,原有的网络信息处理与组织技术无法赶上这样的发展趋势,网络数据挖掘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并迅速成为网络信息检索、信息服务领域的热点之一。
参考文献:
[1]David Hand,Heikki Mannila,Padhraic Smyth.数据挖掘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篇5
由于高校就业评估问题涉及相关因素繁多,评价难度较大,传统的评估决策方法对于这种多属性决策问题解决效果往往不很理想,因此将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应用于高校就业评估中,对于深刻分析就业优势,评价就业标准,总结就业经验,实现自主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高校就业问题的历史成因
自1977年我国高考制度恢复,以及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也随之逐年增多。2000年以来,高校连续扩招,造成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压力和难度;人才地位的提高,伴随着人才争夺加剧,计划配置减少,使市场配置增多。
(二)高校就业现状分析
第一,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地域不平衡性决定着我国的就业形势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同时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取向就业乐观度差异明显。
第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促使高等教育的各项工作得到了同样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多,就业竞争愈演愈烈,高校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面对当前的大环境,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仍然较高。
(三)影响高校就业的现实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是一个人出生后面对的第一个环境,家庭境况、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日常行为都会对孩子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影响孩子对职业的选择和定位。
2.学校教育
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学水平以及老师的行为举止对于正在逐渐学习和接触新事物的孩子来说都可能成为左右其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的因素。
3.社会环境
社会形势的变化和金融走势的情况都会给市场带来很大的冲击和挑战,而这时就需要学生把握信息和机会,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同时正确处理就业观与社会形势变化的关系。
4.性别
由于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一些职业不适合女性去工作,同时女性需要生育和抚养孩子,而企业还要在这方面给予一些较男性特殊的待遇,因此性别因素对于就业来说还占一些比重。
5.工作经验
企业需要高效运转,当然会选取能更迅速融入集体的员工,这对于应届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学生应该为这种因素影响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模糊多属性决策
(一)多属性决策
多属性决策是多准则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多目标决策一起构成了多准则决策体系,是运筹学与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不确定多属性决策理论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随机型、模糊型以及描述性决策理论与方法。其实质是:利用已有的决策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一组有限个备选方案进行排序或择优。自1957年Churchman等人提出多属性决策以来,基于经典多属性决策(含群决策)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已趋于完善,然而,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人类思维的模糊性,我们遇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大部分是不确定的、模糊的,称之为模糊多属性决策。
多属性决策是指在考虑多个属性的情况下,选择最优备选方案或进行方案排序的决策问题,是现代决策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和方法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1]。
(二)模糊属性
在模糊多属性决策中,人们在对诸如学生的综合素质、汽车的性能等进行评估时,一般喜欢直接用“优”“良”“差”等模糊语言形式给出,即从模糊语言评估角度定性描述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由于这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目前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几十年来,有关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模糊多属性决策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上,目前都还很不成熟,仍面临着新的挑战,尤其是有关决策方法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针对模糊多属性决策中存在的问题与研究热点,探索科学的决策方法和理论,不但可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还可促进模糊决策科学的发展。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类思维的模型性,对属性值为三角模糊数的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2]。如文献[3]对属性权重不能完全确知、属性值为三角模糊数且决策者对方案有偏好信息的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进行了研究。但是对于属性权重和属性值均为三角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报道较少。为此,本文给出了有关三角模糊数的运算,借鉴了三角模糊数距离等概念,给出了一种三角模糊数决策矩阵的规范化公式,然后引入理想点的思想[4],提出了基于理想点的三角模糊数多指标决策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所需信息小,易于计算机或计算器上实现。
三、基于GIOWA算子三角模糊决策算法
(二)基于有序加权平均算子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6-7]
基于上述模糊语言标度和GIOWA算子给出多属性群决策方法,步骤如下。(1)对于某一个多属性决策问题,属性xi在学生uj下的模糊语言评估为rij(k),建立相应的评估矩阵Rk。(2)利用GIOWA算子g对评估矩阵Rk中第i行信息进行集结,得到属性xi的综合属性评估ri(k)(i∈N,k=1,2,…,t)。(3)对ri进行排序,选出调查结果中对高校就业影响较大的属性。
四、算法应用
针对高校就业影响因素分析,给出的多种影响因素,并对其中五个待评估属性进行评估,由3位学生进行评估测试,得到评估矩阵R1,如表2所示。
模糊语言评估排序:x4>x1>x2=x3>x5影响最大因素x4;按数排序:x4>x1>x2>x3>x5,影响最大因素x4。
篇6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拓展以及全球化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决策变得愈来愈复杂,决策者因此遇到了从未有过的挑战。美国高校最早感受到了这种渴求。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院校研究应运而生,并在过去十多年得以大力实践和快速推广。这为大学将“数据驱动决策”(Data-Driven Decision Making)理念融入到决策过程中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这一决策模式的使用对大学提高决策绩效发挥了积极作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例如,2010年共有普通大学、专门学院2,358所,比2000年增加1,317所;在校学生数是2000年的四倍。又如,高校的办学自愈来愈大,并已经不同程度地实施“多元共治”的管理模式。诸如此类的变化要求高校各级人员必须优化决策模式,调整决策思维,提高管理绩效。本文将介绍大学决策的理论背景,以及如何在大学决策中有效地利用“数据驱动决策”模式和院校研究成果来达到优化决策过程和提高决策效度的目的,旨在为中国高校进一步推广科学的决策模式,进而提高决策绩效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大学决策理论背景
大学决策所涵盖内容的广泛性和决策者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决策模式的多元化,且没有一个统一的范式。早期的学者认为“”模式在大学决策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使用这个模式的决策者通过理性的过程来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选择最有利于组织目标的策略。但这个模式的前提假设是决策者须拥有决策过程赖以依靠的组织信息、相关的职业技能以及制定决策的权威,这也是“”决策模式中决策者应该具备的理性认知能力所在。不难看出,在这个过程中,决策者的个人意向和主观见解有先入为主之嫌。第二种模式是“学院型”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大学视为由个体和不同的群体组成的“集团”,如管理层、教师等。每个成员或者群体拥有不同的专长,在组织内扮演不同的角色,但他们所追求的大学发展目标相同。鉴于此,虽然他们在决策的初级阶段可能持有不同的主张,但为了共同愿望,他们会搁置争议、达成共识。在这个模式中,决策过程是一个“合意”过程,所制定的决策可能会代表大多数决策者的利益,但并不一定是“足够好的”或者“最好的”决策。第三种模式是“政治型”模式。Baldridge认为,大学的管理层、教师、学生各代表了一个“权力集团”或者“利益”群体,他们为了各自群体的利益试图影响决策过程。与“学院型”模式不同的是,他们的争端难以通过“合意”程序解决,而必须通过“扩散”程序完成,如对抗、折中、谈判以及法律手段。决策过程错综复杂,效率低下。第四种模式是“有组织的无政府型”(Organized Anarchies)模式。Cohen和March认为,大学由一群“有组织的无政府”机构组成。在这样的机构内,权利结构易变,组织缺乏运行目标,人们无法达成共识。因此,决策程序无章可循,是随意性的。这种决策模式又被称为“垃圾桶”模式,决策方案多,但使用成效低。
毋庸置疑,上面阐述的四种模式在不同的大学背景和决策文化氛围中各有利弊,但是,它们基本上都是基于“理性”35论(在四种模式中,“有组织的无政府型”模式包含的理性元素最少),因而它们共同的弱点是缺乏使用有力的决策支撑依据。事实上,Simon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强调,检索支持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要求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而管理者实际上仅仅是以“有限理性”为基础,努力做“足够好”的决定而已。为了突破“有限理性”的禁锢,从上世纪中叶开始,许多部门开始对数据进行整合,努力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来补充决策者的知识和智慧,为决策过程提供更有效的决策依据。例如,美国“研究与发展”项目(Researeh and Development Proiect,后来简称为RAND)在1948年脱离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公司而独立后,成立了非营利的智囊机构,并开始利用数据分析结果为教育、环境以及国家安全政策的制定服务。这可能是较早的提供“数据驱动决策”支持的专业部门,尽管当时这个术语还不存在。又如,20世纪50年代,卡耐基技术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直接催生了计算机决策支持工具;1965年IBM公司360计算机的问世开启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新纪元,为决策模式的革新提供了动力;特别具有影响力的技术支持还属20世纪90年代左右诞生的“商业智能”理念及其后来的广泛实践。毫无疑问,计算机技术大大降低了“信息”成本,成为决策者突破纯理性决策模式的推手。笔者将这个模式暂且称为“知会理性”(Informed Rationality)模式。美国大学的院校研究几乎与计算机技术相伴而生,并与“商业智能”理念同步发展。这种以大学自查为目的的研究活动为前面阐述的大学理性决策模式提供了改进的条件。
需要进一步阐述的是,无论是以个人经验为主导的“理性”决策模式,还是以数据系统为支撑的“知会理性”决策模式,都面临决策绩效的评价问题。有学者认为,对决策绩效的评价应基于对“决策过程”的评价,但也有学者坚持“决策产生的结果”是评价决策绩效的关键指标。持后一种观点的学者强调,决策过程必须考虑决策所产生的潜在成果,因为这些成果实际上是决策者制定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决策的前提。而决策一旦得以实施,人们将更关注决策产生的结果,而非制定这项决策的程序。行为主义决策研究者也辩解,如果一项好的决策过程更具备制定出好的决策的条件,那么从逻辑上讲,好的结果也更有可能出自于好的决策。因此,以决策所产生的结果为标准对决策绩效进行评价,实际上也暗含了对决策程序的评价。坚持以“决策过程”为标准的观点是基于“责任归因”的视角,即决策的执行结果并非决策者所能完全掌控,所以决策者仅能对他们制定决策的行为负责,也就是制定决策的过程,而非实施决策的过程及结果㈣。另外,坚持这一标准的学者也断言,好的决策程序更有助于制定出好的决策。有鉴于此,提高决策绩效的关键是提高决策过程的科学性,其策略之一是在决策过程中用数据分析所得的信息替性决策所依赖的决策者的自我认知经验㈣。事实上,早在大约半个世纪之前,学者就发现统计模型(如线性方程)对未来的预测比所有专家的自我认知判断都更加准确。这也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即如何通过有效地利用院校研究和“数据驱动决策”模式为大学决策者提供可以用来弥补和完善他们认知经验所缺乏的信息、知识和智慧,从而提高决策过程的“知会理性”效度和信度,进而提高决策绩效。
三、院校研究:数据熔炉、决策平台
院校研究最早兴起于美国,特别是1965年美国院校研究学会的成立为其发展壮大树立了里程碑。经过大约半个世纪的实践和探索,院校研究已成为美国高校管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院校研究最初的任务是开展大学“自查”和“自我研究”,目前已拓展到“知彼”的研究领域,即通过与“同等”大学进行研究和比较,制定参照指标。无论是“知己”还是“知彼”,院校研究的终极目标是为大学的决策服务。根据调查,82%的美国院校研究部门负责人通过辨析决策问题、提供决策信息、评审决策实施方案等形式参与大学的决策过程。1999年,Volkwein从目的与服务对象以及组织角色与文化两个维度将院校研究的功能总结为以下四项:通过描述大学情况,院校研究机构扮演信息权威的角色;通过支持决策过程,院校研究机构扮演政策评价和分析的角色;通过向社会呈现大学的成功案例来增强大学的透明度,院校研究机构扮演信息者的角色;通过向大学提供办学绩效的证据和具有借鉴性的建议,院校研究机构扮演科研的角色。2003年,Serban提出了院校研究的第五项功能,即院校智能体系开发的功能,如数据系统的开发和管理、研究结果的总结等。在这项功能中,院校研究机构扮演知识管理者的角色。这项功能将院校研究的数据收集功能提高到信息的产出和知识、智慧的创造管理功能的层面。
显而易见,上面阐述的五项功能都与数据有关。因此,数据是院校研究的基石。若缺乏数据,院校研究将寸步难行。但原始数据本身对决策产生的作用极为有限。特别是在数据以指数形式增长的今天,决策者在使用数据时应更加慎重。因此,数据整合、挖掘、分析以及与决策背景有机融合,对提高数据的使用价值和成果极其重要。事实上,从数据到信息挖掘,再到知识创新和智慧凝聚是提高院校研究绩效的重要飞跃,也是院校研究在大学决策中发挥作用的关键途径。图1显示了数据、大学背景知识以及院校研究与决策者的接近程度之间的关系对院校研究绩效以及决策支持成效的影响。左下角的圆圈表示:在数据与大学背景知识没有结合,院校研究人员与决策者趋于零接近的情况下,院校研究的决策支持程度最低;院校研究从数据分析得来的信息只能回答“发现了什么”的问题。当数据与大学背景知识(组织结构、决策程序等院校事务)有一定的联系,院校研究人员与决策者之间有一定程度的接近时,院校研究在决策中能发挥较好的作用;院校研究可以回答“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当数据与大学背景知识(组织结构、决策程序等院校事务)紧密地联系起来,院校研究人员与决策者之间有密切的配合时,才会出现多维度的决策支持模式,方能达到最佳支持效果;院校研究可以回答“能做什么”的问题。
无需赘言,院校研究既是决策的平台,又是数据的熔炉。或者说,院校研究既是集成,也是冶炼。但需要再次强调的是,院校研究发挥的作用仍然是以服务为主,是为决策者提供信息,完善和强化他们凭借工作经验积累的可用于决策的知识和智慧。因此,决策者采纳什么样的决策模式仍然是影响决策绩效的关键因素。“数据驱动决策”模式即为最佳选择。
四、“数据驱动决策”模式:以史为镜、以据为策
“数据驱动决策”模式是指决策者以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所得到的信息和证据为依据制定决策的一种形式。在很多情况下,是通过历史性数据的分析来预测未来。因此,“数据驱动决策”模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史为镜”、“以据为策”。这个模式在工商业界的实践取得了可喜成功,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但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高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方面。
“数据驱动决策”模式的运行机制包括复杂的数据应用和整合过程。上世纪80年代由Ackoff提出的“数据一信息一知识一智慧”(Data-Information—Knowledge-Wisdom)关系的“金字塔”模式对我们理解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和理论架构有借鉴意义。数据居于“金字塔”底部,是人们通过对研究对象或者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事进行观察、了解从而获取的有关资料。信息是对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加以梳理和整合,并对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所获得的资讯。只有将资料进行加工转换成信息时,数据资料才能发挥人们期待的作用,才能帮助我们回答和解决问题,并为我们提供制定相关政策的基本依据。知识是对信息进行深加工而得到的产品,是将信息的功能从单纯的“使用性”转换到“指导性”而衍生的一种更加有益的结果。更具体地说,人们通过应用信息实践,并把它们有目的地转换成知识后,就有可能掌握某一机制的运作程式,并拥有控制某一体系的“能力”,最终解答复杂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智慧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使用上面阐述的“知识”并进行高度提炼和自我反省所得到的总结性成果。它在决策制定模式中发挥的作用是“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因此,“智慧”具有更加长远的意义,对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所产生的影响更大。
图2展示了“数据驱动决策”模式的运行机制,共包括五个步骤。第一步是明确决策目标以及所要回答的相关问题,并确定回答每一个问题所需要的信息。例如,在对某一专业课设置进行调整时,决策目标可能是优化课程设置。因此,学生注册课程的情况(如过去十年中每年注修课程的学生数)、对课程的满意程度、同类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体系以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可能是决策者所要依据的重要信息。第二步是针对信息需求收集、整合相关数据。在通常情况下,如果大学拥有较为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用于提炼这些信息的大部分数据都可以从支持系统中整合,如注课学生数、课程满意度等。但在很多情况下,院校研究人员也需要从其他渠道收集决策支持系统所没有的数据,如同类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数据。第三步是对数据进行加工,提炼有价值的、可以用来支持决策的信息。例如,涉及专业课调整的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可能包括:过去十年学生注修每门课程的变化趋势;不同背景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学生是否期待开设新的课程;课程设置与其他学校同类专业相比在数量、组成上的差别;等等。需要强调的是,研究人员还要将这些信息与本校的发展目标以及办学特色结合起来,信息才得以在决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四个步骤是向决策者展示信息。在获取上面的信息后,院校研究人员可以用图表、文字等形式通过电子邮件、会议向决策者展示结果。为了提高信息的实用性,院校研究人员通常也会参与第五个步骤,即实质性的决策过程。从“数据一信息一知识—智慧”的模式来说,这个过程实质上是与职能部门共同总结经验、产生可以用于预测未来的“知识”和“智慧”的开始。
最后需要强调两点:一是如图2下端的左向箭头所示,这个运行机制实际上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每一步都可能对之前各部分的工作提出质疑和增加额外的数据需求,直到达到最佳效果;二是“数据驱动决策”模式的运行机制需要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和“商业智能”体系的支撑。计算机技术包括服务器、储存设备、网络等硬件设备以及构建数据仓储和数据分析的计算机软件(如Oracle、IBM等数据仓储开发软件,SAS、SPSS等数据分析软件以及Business Objects等数据用户使用软件等)。“商业智能”体系的数据应用和分析功能包括数据在线分析处理(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商业运行绩效管理(Business Performance Management)、基准分析(Benchmarking)、分析智能(Analytics)、预测分析智能(Predictive Analytics)、数据挖掘(Data Mining)等。
“数据驱动决策”模式在提高决策绩效方面有四大特征:通过“历史”判断未来,提高决策的长效和持续性绩效;通过“证据”制定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和准确性绩效;通过“模拟”验证决策,提高决策的实践性绩效;通过“跟踪”评价决策,使决策更加全面、完善。院校研究的发展为“数据驱动决策”模式在高校中的推广奠定了“技术”条件,智能系统的建设为“数据驱动决策”模式的实施提供了“硬件”支持。不可否认。如何将“数据驱动决策”模式有效地贯穿在大学的决策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大学决策的民主程度),但能否有效地开展院校研究是问题的关键。
五、院校研究与“数据驱动决策”模式的“联姻”机制:加州大学的经验
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是加州大学的总部,是一个纯行政性质的管理部门。它的主要职责是宏观管理10所分校的财务和正常运行事务,并支持各分校以及国家实验室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更具体地说,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支持大学董事会、学术委员会以及校长办公室本身的决策运行机制。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从决策的角度来说,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具有很高的民主程度,权力结构属于松散型,决策者对证据极为重视。这些特征决定了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数据驱动决策”模式和院校研究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一)院校研究机构及工作职责
在2009年之前,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的院校研究部门类似于Volkwein在2008年所描述的“精细繁杂”模式,也就是说,从事院校研究的30多位工作人员分布在各职能部门。这种建制的优点是从事院校研究的人员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决策者。如前所述,院校研究人员与决策者的接近程度越高,其研究对决策的支持也愈加有效。笔者对此也有深刻体会。这种建制的缺点是:在开展一些综合性的研究项目时,各部门院校研究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往往有一定难度;另外,院校研究人员长期在单一研究领域工作,也会造成他们智能结构的失调,即缺乏院校研究所必需的对大学全局发展的认知智能。为此,2009年校长办公室进行机构改革时,将所有职能部门的院校研究人员合并,成立了专门的院校研究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属于中层领导,隶属校长直接管理,在编人员15位。院校研究涵盖五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招生政策与学生学业评价、入学管理、财务管理、人事制度研究以及大学科研项目分析研究。另外,院校研究办公室负责加州大学“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 System,简称DSS)的开发工作(具体实施工作由信息中心负责)。事实证明,重组后的院校研究办公室在提高决策绩效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院校研究办公室在2012年又进行了一次调整:将学术规划办公室并入院校研究办公室,成立了学术规划与决策支持办公室,在编人员扩大到20多位;办公室主任职务从中层升级为副校级,隶属教务长兼常务副校长管理。显而易见,这项变动的主要目的是要进一步加强院校研究对加州大学决策支持的力度,特别是希望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这项改革实际上也反映了美国院校研究目前的发展趋势。例如,斯坦福大学新近成立了院校研究与决策支持部门。
(二)院校研究与“数据驱动决策”模式的“联姻”机制
图3展示了加州大学院校研究与“数据驱动决策”模式的“联姻”运行机制,包括五个步骤。第一步是确定目标。在通常情况下,大学董事会、各种委员会、校级领导、职能部门等需要制定政策或者寻求解决重大问题的方案时,会提出一系列与决策有关的问题,然后院校研究办公室与职能部门共同分析和研究决策目标以及相关的信息需求。有时,决策者也会直接要求院校研究办公室提供信息。第二步是收集数据。在了解了信息需求之后,院校研究办公室开始收集可以获取相关信息的数据。对绝大多数决策问题所需要的信息,院校研究办公室可以从加州大学DSS储存的数据中获取。但在许多情况下,院校研究部门也需要针对问题收集其他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加州大学的DSS储存了10所分校数以亿计的教师、学生、工资、财务、科研等方面的数据。系统由院校研究办公室和信息中心合作开发和建立。除此之外,院校研究办公室的内部分享数据库以及研究人员的个体数据库也储存了大量的从国家(如中学后教育综合数据系统IPEDS)、州(如基础教育数据)、考试机构(如SAT、ACT成绩等)等部门收集或者采购到的数据。这些数据与内部数据结合,为挖掘信息提供了庞大的资源。第三步是数据挖掘。这个过程是在不计其数的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的过程。值得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是如何将数据的整合和分析过程以及分析结果与决策问题和大学的背景联系起来。为此,院校研究办公室在前面提到的每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配置了一位负责人。这些负责人都在各自分担的领域内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不仅对该领域的数据系统了如指掌,而且谙熟大学的相关政策、未来的发展目标以及该领域的决策过程。第四步是展示信息。信息挖掘完成后,项目负责人需要向决策者汇报信息、诠释结果。目前,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所用的数据报告系统是Business Objects。用户以及决策者均可通过这个系统直接浏览和下载相关报告。但对一些复杂的分析结果,项目负责人需要通过会议向决策者展示。值得强调的是,在项目负责人展示结果时,决策者也希望了解信息挖掘的方法,并以此来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第五步是决策。获取信息后,决策者将进入实质性的决策阶段,院校研究人员也会参加相关的讨论过程,并随时解释信息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图3虽然没有明确显示,但这个决策运行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并且经常通过“模拟”来验证决策的可行性。
显然,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的院校研究与“数据驱动决策”模式达到了“高端联姻”的状态。虽然笔者暂时没有足够的实证性数据来量化“高端联姻”提高决策绩效的程度,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数据和信息,如果没有密集的院校研究,如果没有科学、民主的决策文化,这种“高端联姻”终究无法实现,许多决策也几乎无法得以科学地制定。
六、总结与启示
综上所述,院校研究以校本自查和同伴比较为出发点,以数据分析为研究基础,以提供决策支持为研究重任。院校研究是数据的熔炉,是决策的平台,为大学决策者“知己知彼”提供了有效途径。“数据驱动决策”模式是指决策者以通过对相关历史性数据的分析所得到的信息和证据为依据制定决策的一种形式。因此,“数据驱动决策”模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史为镜”、“以据为策”。它有利于决策程序的合理化和科学化。院校研究与“数据驱动决策”模式的“高端联姻”对传统的“理性”决策模式发展到“知会理性”模式的进程有所助益。它有助于减少“”模式中以决策者主观见解为主所导致的谬误,打消“学院型”模式中决策者必须权衡个体利益的顾虑,排除“政治型”模式中决策者之间的消极对抗情绪,改善“有组织的无政府”模式中出现的决策方案多、使用成效低的缺点。但为了达到二者的“高端联姻”,大学必须从决策理念、院校研究和智能体系的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篇7
一、现在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很多高校,都已经建立了学生管理工作体系,但是随着社会市场发展和高校扩招的进行,学生管理的内容在不断增加,这也给学生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以往的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1.学生需求和管理体系存在显著矛盾
我国高校在管理学生时,往往采取刚性的管理方式,对学生一致性要求很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对独立性、差异性以及选择性的需要,并且通过较为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对学生的言行进行约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思想的复杂性,没有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结果也往往会适得其反。学生将学校的管理当成是约束,很难理解学校的行为,也不愿意配合,这也增加了学生管理的难度[1]。
2.管理方法落后
由于,我国高校在管理学生时,长期采用刚性管理的手段,这也导致了辅导员无法深入的了解学生思想情况,也无法找到学生问题产生的本质,一味的认为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思想存在问题,在和学生交流时,也往往会主导谈话过程,学生较为被动。这也导致了辅导员没有真正的关心到学生的需要,硬性的管教远远超过了对学生的关心,导致师生隔阂的出现,很难互相理解。很多教师在管理学生时,虽然非常努力,但是取得的效果却差强人意,很难获得学生理解,给工作开展带来很大困难。
3.管理人员素质没有保证
高校进行学生管理,针对的是成年大学生,而大学生比较复杂,管理人员想要做好学生管理便必须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但现在很多高校中,学生管理队伍编制较少,管理岗位也存在严重问题,甚至很多管理人员没有参加过相关的培训,管理人员不但经验较少,理论水平还比较低下,工作过程中方法也比较单一,很难胜任学生管理工作。
二、做好大学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
1.完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
在新时代,我国大学校园开放性很强,学生和学生、学生和学校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这也要求进行学生管理时必须根据相关的法律制度来进行主体关系的规范和调节。这样能够让每个人都全面的了解自己在学生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2]。随着大学教育的发展,高校管理工作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探索,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在进行大学生管理时,存在的问题和空白较多,配套政策比较少,这也给学生管理的进行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此外,还有很多已经制定的规章制度欠缺严密性,并且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导致其权威性严重欠缺,这也给学生管理进行带来了严重影响。
2.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高校扩招的不断进行,学生数量不断的增多,这给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想要推动学校的发展,切实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提高管理人才的素质,这样才可能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的开创。所以,学校必须认识到学生管理工作队伍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切实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并根据需要进行学生管理队伍的培养,深入的分析学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找到有效措施。学校应该将学生作为管理的中心,并进行学生中心管理理念的树立,进行专业学生管理队伍建设[3]。此外,还必须确保分工的明确,制定合理高效的管理工作体制,将现代化教育手段运用进去,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确保管理工作能够高效和顺利的开展。
3.重视学生能动性发挥,采取学生自治手段进行学生管理
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学生自治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管理中去,学生“被管理”的逆反心理也能够减轻。学生自治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生管理中去,能够改变以往学生管理过程中学生被动的地位。以往高校管理学生时,往往以教师为领导进行学生管理,也就是某个教师时学生管理的中心,并从这个教师出发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较为被动。这便要求重视学生积极性的激发,以学生自治为主,辅导员和班主任发挥好自身的辅助作用。这样学生不但是管理人员还是被管理人员,其管理积极性也会有明显提高。这样不但可以切实增加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给其将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结语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进行,特别是大规模的扩招后,高校在进行学生管理时,存在的问题比较多,除了本文中提到的问题,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给学生管理更好进行造成了严重影响。但是随着时展,国家愈加重视高等教育,不断的完善相关制度,进行政策方面的引导,这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效率提高奠定了基础。学校也应该重视教师学生管理技能的提高,确保培养的教师能够很好的解决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做好学生管理,给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婷,蔡江雪,魏洪杨.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西部科技,2011,(36):82+17.
篇8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对办学条件的急迫要求,通过银行贷款扩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高校发展的主要途径。高校通过银行贷款克服了因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困难,实现了自我跨越式发展,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是,贷款规模的急剧膨胀对国家金融秩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同时高校巨额贷款也成为目前困扰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现实性问题。
一、高校贷款现状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教育规模快速增加,而国家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增长规模与之不相适应,使高校出现了巨大的资金缺口。商业银行面对超额准备金率,急于减少闲置资金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高校具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信用等级,收入稳定且受政府的担保和支持,最受银行青睐。目前,多数高校贷款数额大,少则数千万,多则数十亿。吉林大学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2007年3月底自曝负债数额高达30亿元。
根据《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的社会蓝皮书称,2005年我国公办高校贷款在1500亿元至2000亿元之间,到2006年底高校贷款规模为4500-5000亿元。教育部直属高校贷款数额一般均高于地方高校。原因在于部属高校能够得到政府重点扶持,贷款风险相对较低,银行担心程度不高,贷款额度随意性大。高校往往对自己的偿还能力估计不足,“狮子大张口”的巨额贷款,使高校负债如同滚雪球,越滚越大,高校不得不借今天的钱还明天的债。
此外,地方高校随扩招人数急剧增加,其基础设施相对不足与在校生人数增长较快两者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急需国家财政拨款以外的资金来解决自身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银行对高校承担风险能力的预期较高,因此对地方高校放款也相对较高。高校对贷款的如何应用缺乏长期、合理的统筹安排,片面追求办学规模,重复建设导致资金浪费严重。
二、高校巨额贷款引发的问题
高校贷款目的就是应对扩招所带来的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但巨额贷款具有两面性,是一把双刃剑,不适当贷款可引起种种问题。
1 对高教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学校信用和信誉的影响
对于一个贷款金额数亿的高校来说,光每年需要偿还的利息就高达几千万元,对于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拨款、学生学杂费的高校来说,偿还贷款本金的能力极其有限。公办高校要么没有足够能力偿还贷款,引起财务危机,影响自身发展;要么大胆尝试,采取一些营利性的方式,为高校减轻财务压力,但是这严重违背了高等教育的公平性的原则。这种进退维谷的局面将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的发展。高校在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采取营利最终将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目前高校对贷款产生的高额利息能够按期支付就不错了,按期偿还本金就显得力不从心,高校一般做法是贷款展期,或是借明天的钱还今天的债,这将严重影响自身的信用等级和信誉度。
2 对高校财务的影响
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给予大力支持,允许高校运用财政、金融和信贷等手段,使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鼓励高校利用贷款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改扩建,高校对银行的贷款依赖性程度大。当国家政策发生变化时,经济形势的变化将对巨额贷款的高校带来较高的经济风险。当财政拨款花费殆尽,负债累累的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根本不具备企业的利润补偿和资金循环功能,出现现金流量枯竭、流动资金短缺、日常开支难以维系的局面,高校只能贷新款还旧债,负债积累,若此种方式难以持续时,高额贷款将成为银行新的不良债务,形成新的金融风险,不但给高校带来较大的财务危机,严重影响学校事业的发展,并成为政府沉重的负担。
3 对高校教学教育质量的影响
作为国家事业单位的高校,其贷款主要用于学校新建、扩建或改建。由巨额贷款引发的高校财务危机,学校将会通过扩招学生、增加学费收入或缩减日常开支等办法来解决。目前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已受到限制;每年5000-8000元的学费给许多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通过增加学费来减轻学校经济压力的可能性不大;那么高校为支付巨额贷款产生的利息,只能另谋转嫁危机的办法――不得不对用在培养学生、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方面的日常开支进行缩减,使部分教学科研人员得不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学校整体师资及教学质量下降,这与通过贷款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初衷相违背,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解决高校贷款的对策
高校贷款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高校贷款问题不仅仅是高校自身的问题,它涉及银行、政府乃至千家万户,需要高校、银行、政府三管齐下,兼顾银行与高校的利益,共同努力,着眼于大局,保证高校健康持续地发展。
1 政府加强监管,改革高校运行体制
政府是还贷的最后责任者,高校是贷款的主体,又是贷款的受益体,政府要发挥高校投资的主导作用,加强监督不能让高校盲目扩建,加大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建立相关的保障制度,保证资金能够有效地用于适当的扩建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和教师科研水平上去。
解决高校巨额贷款问题,必须首先依靠政府提高学校融资能力,建立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高校市场运作机制和体制。政府可以尝试对有条件的部分高校进行体制改革,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高校并对其进行税收上的优惠政策,这样既能聚拢社会闲置资金,又能提高高校融资能力,降低财务风险;政府增加教育事业拨款,加大政府贴息力度,学校逐步偿还贷款本金;优化高校的发展环境,建立健全高校融资支持体系,完善教育捐赠等法规,使教育捐赠有法可依,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2 加强风险意识,跟踪调查贷款使用情况
放贷前认真评估高校贷款能力,理性决策,对高校偿还能力做充分必要的可行性评估,防止贷款的主观随意性,充分了解并掌握高校的招生情况、学校声誉、信用等级及高校的会计信息,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贷款风险;放贷后定期跟踪调查贷款使用情况,确保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定期分析贷款高校财务报表,保证贷款利息及本金的安全。另外,督促高校按期还本付息,降低信贷风险。
3 高校加强防范财务风险,多渠道筹集资金,提高融资能力
高校应增强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认清银行贷款的性质,严格控制贷款规模,作为贷款的主体,贷款规模的决策要慎重,要对自己的贷款能力做出客观公正的定位,既不能超出自身的偿债能力,又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运行。投资决策必须做好规划,使高校资金稳健、高效地运作,对债务风险及时做出正确的预测,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并化解风险;坚持综合、统筹和平衡的理念,强化预算管理,量入为出,保持收支平衡。
高校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规划和使用资金,挖掘自身潜力;采用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新产品开发、转让专利技术、引进社会捐赠、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和招收外国留学生增加学费收入等方法缓解资金困难;开源节流,勤俭节约,严格控制招待费、会议费,车辆费等支出;节约建设资金,反对铺张浪费,避免追求形象工程,量力而行,重视成本管理,缩小建设投资规模,优化资源配置。
篇9
事业单位实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全部工资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津补贴和绩效工资四部分组成。其中前三部分根据国家或所在地区统一标准确定,成为相对“固定”的工资,而绩效工资,特别是奖励性绩效工资,需根据员工实绩进行分配。因此,绩效工资的分配是工资改革和绩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已实行二级管理,学校首先根据各二级单位总体绩效在各单位之间进行分配;然后二级单位将本部门所得绩效工资总额在成员之间进行分配。此模式下先后存在两个决策主体:学校和二级单位。经两者依次进行分配方案决策和实施,全校可发放绩效工资总额最终被分配到每一员工账户。在第一步分配中,学校人力资源部门将面临下列问题:分配的流程如何确定?每一分配环节的分配依据和标准是什么?关键决策领域或决策点是什么?这些问题决定政策的内容和重点,决定如何建立和运行决策模型或方法以及具体的分配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供一个实用的分析方法和决策模型,帮助决策者考虑绩效工资各种因素的影响,并通过运行模型来快速比较和评价不同方案,实现合理、高效地完成绩效工资的分配。
二、基础建模
目前,已有学界和业界的专家对绩效工资进行了研究。胡正友(2007)指出绩效工资改革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岗位聘用、绩效评价和工资标准;郭祥林等(2007)指出要以科学的绩效评价为依据,并讨论了绩效评价的复杂性;陶为群等(2008)构建了一个按职工年龄段给予等差型限额的优化模型,其方法对于科学分配绩效工资可以借鉴。其他一些学者对如何合理分配绩效工资提出了一些思路和方法,各类事业单位也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分配方案。但是这些思路和方案大多是具体化的应用案例,如何将其抽象化为决策模型,以系统分析各种决策因素及其影响,建立这些具体方案的“母方案”,要比解读和评价某一种具体方案更具根本性,也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一)分配流程的概念模型
根据当前政策,高校绩效工资是在上级核定的年度绩效工资总额基础上进行分配,按照优先级、时序和计算方法确定具体程序,一般如图1。分配顺序依次是:确定基础性绩效工资;扣除预留的各项全校统一发放的项目;确定学生工作、教辅、管理、后勤等非教学部门的绩效工资;确定体育部和思政教学部的绩效工资;二级学院之间交互分配互换工作量的课酬;最后在二级学院之间进行分配。
(二)二级学院绩效衡量与工资分配
二级学院的绩效通常以教学、科研、学生工作等方面实绩进行衡量。教学绩效又可以通过本院学生人数、学生班级或完成的教学课时来衡量。一般来说,在实行二级管理的高校,学生人数或学生班级是学院教学和日常管理活动强度的基本动因,应该成为教学绩效衡量的基本依据。以某校为例,以学生人数为计算基本教学绩效工资和学生工作绩效工资的基础,具体如下:
1.基本教学绩效工资:即按本学院学生人数计算的应得的教学绩效工资。首先,将学生人数N折算为标准教学班级N/50(50人折算为一个班),分若干档级确定每班给付标准Si;以此计算各二级学院基本教学绩效工资如公式(1)。
R1=■■■·Si (1)
其中:R1为各学院基本教学绩效工资;n为全校二级学院数量;m为基本教学绩效工资档级;Si为某档级绩效工资拨付标准;Nji为某学院在某档级的标准班级数量。
2.学生工作绩效工资:根据学生人数核定标准学工工作定额进而确定学工绩效工资。首先将学生人数N折算为核定专职辅导员人数N/250(按每250人核定一个辅导员);然后按核定辅导员人数和人均绩效工资rt计算各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绩效工资,公式如下。
R2=■■·rp (2)
其中:R2为各学院学生工作绩效工资;rp为全校年度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元/人)。
3.二级学院之间互授课而需交互分配的绩效工资:本项工作的绩效量与教学课时直接相关,可以按二级单位之间交换课时量和全校课酬标准进行分配。
R3=■(Imj-Exj)·rh (3)
其中:R3为各学院学生工作绩效工资;Im为本学院为其他学院承担的课时;Ex为其他学院为本学院承担的课时;rh为原始课酬标准(元/课时)。
(三)其他部门绩效衡量与工资分配
1.体育与思政教学部。这两个教学部门无直接管理的学生和班级,而是面向全校所有二级学院提供公共必修的两课教学,因此只能按照所完成的课时从学校的总额中分得,方法如公式(4)。
R4=(Tt+Ts)·rp (4)
其中:R4为体育思政教学部应得绩效工资;Tt为体育部教师数;Ts为思政部教师数。
2.教辅、管理和后勤部门绩效及校领导等。这些部门完成的是管理和服务工作,提供学校运行的保障支持功能,其绩效主要以本职工作完成情况、年度工作考核评价结果为主,因此这些部门以核定岗位人数、职级为基础确定绩效工资,参照年度考核进行调节。岗位设定和人员定编不是本文讨论的范围,因此以下不进行深入讨论,仅给出计算公式。
R5=■T'j·rp (5)
其中:R5为各职能部门绩效工资;T'为某部门按定编定级核定的标准员工数;p为第一个职能部门;q为最后一个职能部门。
(四)决策重点
本文的目的是试图发现分配过程中的决策重点并提供解决方法。作为理论推测,本文初步认为决策重点或者分配公平性敏感点至少有三个:二级学院之间的分配关系;体育思政教学部的分配关系;教学部门与非教学部门之间的分配关系。上述第一点尤其重要,因为它是学校绩效工资分配的重头戏,且需要进行较复杂的规划。显而易见,规划的重点是公式(1)中每学院班级数的分配档级(m)及各档级分配标准(Si)。以某校为例,其采用了较为简单的两档级设计,但并未确定档级标准或制定标准的方法。这为其未来的政策调整提供了操作空间。本文致力于根据上述可能的单一或多项决策重点,提供一种仿真分析方法,帮助决策者测试可选方案,观察不同方案下的结果及其分析指标,从而在各种方案中斟酌选择最适宜的一种。
三、仿真建模的方法
本文所涉及的问题属于日常管理中的确定性决策,所有已完成或已发生的事项已经统计并作为决策模型的基础数据(常量),所有待定因素(变量)均为确定性因素。因此对这类问题的仿真无需借助复杂仿真工具,Excel即可模拟出分配过程的各主体、对象、分配过程及结果。本文将模型设计为下文中三个相互联系的数据表。
(一)基础数据表
即事先统计各项仿真测算用的基础数据,包括全校性的基础数据和部门基础数据。前者如上级核定本年度绩效工资总额、年度基础性绩效工资、预留年度考核奖和公共选修课津贴等;而部门基础数据包括各部门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及职级、学员之间相互承担教学任务的工作量等。
(二)规划与中间变量表
中间变量表的作用是体现分析过程中依次进行的计算和分析步骤,如表1所示,从上而下呈现了各项中间变量的含义、数据来源、计算方法和运算结果。
大部分数据在表内即可完成计算,但表中最后两行的标准班级分配标准需进行规划求解。这也是上文所述第一项决策重点,其结果直接影响各二级学院之间的利益分配。本例中,分配级次仅分为两级,因此只需进行简单的单变量求解,即表1“V19”行中输入A档分配标准,系统将根据剩余额按B档分配完毕的原则,自动规划出B档分配标准。此时最终结果也将在部门分配表(表2)中显示。
(三)部门分配表
表2是测算各部门应得各项绩效工资最终结果的工具,通过本文第二部分基础模型的公式实现本表各单元的自动计算。
四、一个实例
(一)案例简介
某省属地方高校,本科办学近十年,属于面向应用的教学型大学,现有约1 200名职工。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由上级统一设立为岗位津贴项目,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而奖励性绩效工资先分配到二级学院和教学部等二级单位,再由二级学院、教学部科学合理地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和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对于管理、教辅部门,综合考虑各类岗位工作性质、履职责任和职责要求,分别确定不同岗位不同职级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系数,并据此计算管理、教辅及工勤人员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核拨到管理、教辅部门;然后由各部门按照本单位的绩效考核办法和分配方案自主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按月预发,年终结算。
(二)方案设计
首先,对二级学院两级分档核拨标准进行仿真决策分析。经初步计算,该年度每标准班级平均核拨数可达4.8207万元,于是设计了三种仿真方案如表3。
方案一代表较激进的级差较大的分配思路,方案三是一种平均主义思路,方案二介乎两者之间。实践中可以设定更多测试方案以观察更多仿真结果及其差异。除此以外,对体育思政教学部、职能部门的分配思路亦可设定不同的分配方案,通过仿真结果分析思路和方案的合理性。
(三)结果评价
本例三个方案经仿真计算,结果见表4。简单比较可知,三种方案绩效工资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情况如下:第一种方案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从2.16万元到7.49万元,平均每课时43元至204元;第二种方案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从2.03万元到7.83万元,平均每课时43元至207元;第三种方案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从1.85万元到8.30万元,平均每课时42元至210元。
人均分配额(“人均”栏)反映机构内员工收入均衡程度,与部门和个人贡献有关,也与机构内工作分配不均导致的生产率差异有关。评价和决策取舍时,既不应追求平均主义,应允许一定的收入级差,也要防止同类员工收入差异过大而挫伤部分员工的积极性。
平均每课时分配额(“时均”栏)反映单位课时的工资水平。该指标与绩效贡献无关,主要与工作任务的提供与安排、人员的配置、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具体管理方式和管理措施有关。差异过大说明机构内存在任务分配不均、人员配备失当、工资分配与工作绩效不相匹配等问题。从上述案例看,三种方案均显示在各部门之间存在较大的每课时工资水平的差异,最保守的方案下各部门间差异达到每课时161元(204-43)。该指标差异与人均工资分配额的差异发生的方向一致,说明其也直接导致了不同部门员工之间的分配差距。因此可以判断三个方案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比较而言,第一种方案较之另外两者相对合理。
五、结束语
绩效工资在工资中占比较大,并与绩效直接挂钩,是目前激励部门和个人的最主要手段。高校在国家和上级单位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政策指导意见自主分配绩效工资。因此,探索科学规范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方法,在分析工资政策基础上,建立整个分配过程的仿真模型,并以此评价可选方案。用案例测试,显著地反映了不同方案仿真结果的差异,容易看出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将这些特定方案及优缺点与学校管理目标和具体情况相匹配,可以找出最合理方案。
【参考文献】
篇10
辅导员的角色认同即辅导员对自身从事的职业认同程度,包括个体和社会对辅导员职业价值的认同程度,使辅导员认识到“自己究竟是干什么的”、这份工作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对处于发展关键期的民办高校而言,辅导员的角色认同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如果辅导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缺乏认同感,就会对个人的前途丧失信心,对辅导员职业产生厌倦,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基础层面的工作得不到保障。正因如此,增强辅导员的角色认同,不仅能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而且对于学校办学质量的整体性提高起到促进性作用。正因如此,民办高校要对辅导员的角色地位做出准确定位,通过明确其主要职责和功能来增强辅导员的自我认同感,从而发挥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学校德育工作质量的真正提高。
一、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接触最多的是辅导员,作为大学生人生导师,辅导员角色在思想政治工作者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生活态度都会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扮演着学生管理者角色的辅导员“是学生品行的示范者,是大学生问题的研究者、组织者、教育者”,要用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导大学生用发展着的眼光去认识和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培养大学生独立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大学生不仅知道自己“要学”,而且做到“会学”;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事务管理,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引导[1]。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楷模和身边最近学习榜样,辅导员要在工作中充分运用情感力量,体察学生、亲近学生、温暖学生、呵护学生,向学生传文明之道,授立身之业,解人生之惑,要帮助大学生总结学习经验、端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规律、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以炽热的真情、浓浓的爱意感化学生,当好学生的“守护神”。作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者,辅导员要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求职能力;对学生的求职方法与技巧进行指导;疏导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压力和困惑;向大学生宣传国家、学校等各方面的就业政策,通报就业需求信息、就业工作程序等信息:为大学生推荐求职单位或岗位;帮助大学生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跟踪考察大学生就业后的发展。因此,辅导员才要准确定位自身角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角色认同的现状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辅导员队伍的稳定状况直接决定了其思想政治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以长春市某民办高校为例,该校辅导员是一支有朝气、有活力、年富力强的辅导员队伍:平均年龄29岁,从事辅导员工作超过5年的占95%,超过60%的辅导员具有研究生学历,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稳定,对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高做出了极大贡献。近年来,长春市某民办高校在党委的领导下,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严格辅导员的准入机制,确保优秀人才能够走上辅导员岗位。在严把入口关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岗位培训,着力提升辅导员的思想境界、业务能力、协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稳步推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使多数辅导员的角色认同感有所提升。
尽管如此,但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辅导员的自身角色认同仍然存在着弱化趋势――缺乏方向感和目标、感到个人事业发展前途比较迷茫、对前途表示担忧、不清楚自己的事业发展方向。正是由于自我角色的迷失,导致这部分辅导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感。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多数辅导员在选择这项职业的原因是就业的压力,认为辅导员职业只是过渡和职业生涯中的跳板,只有少数人是由于喜爱这项职业才从事辅导员工作。正因如此,极少有人愿意将辅导员作为毕生从事的职业,绝大多数辅导员都希望转任专职教师或走上领导岗位。当问及“是否愿意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时,绝大多数辅导员不希望长期从事这一工作[2]。原因在于工作内容琐碎,大到学生的就业、升学、校园安全稳定,小到检查宿舍内务和课堂出勤,工作成效难以得到认可,使辅导员很难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找到职业成就感,对辅导员的角色认同产生消极影响。不仅如此,辅导员角色错位问题在民办高校是普遍存在的,由于没有赋予辅导员岗位教育职能,辅导员无所不教、无所不管、无所不能,责任无上限、工作上无底线;权责不明晰,工作任务的随意,辅导员整日出于应付繁杂事务的状态,没有时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既不能潜心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了解学生群体的新特点、新变化,也不能自觉学习、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规律,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和水平,大大降低了辅导员职业的自我认同。在走访中了解到,不少辅导员是来源于留校工作的本校毕业生,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由于自身与学生年龄差距不大,缺乏号召力和引导力,面对现实生活中学校、社会、家庭相互之间交叉复合作用带给青年学生的苦恼缺乏切实可行的专业化指导,虽然学生表面称其为老师,但内心却不以为然,使这些辅导员处于职业困惑之中,严重影响了辅导员的工作热情,使辅导员角色认同感大大降低。在工作成效方面,辅导员工作在短期内看不到量化的工作成果,使得辅导员工作难以得到及时的肯定和认同,进而产生了较低的自我认同感。在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方面,由于辅导员既不是专职教师也不属于机关干部,没有相关的学科依托处于明显的劣势,使辅导员对个人的进一步发展丧失了信心。
三、提高辅导员角色认同的策略
提高的辅导员角色认同,关键在于辅导员自身对于所从事的职业的正确认识。就辅导员自身而言,要善于自我定位,明确自身存在的价值[3],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善于从思想政治工作中找到乐趣,在工作中转变观念,树立明晰的工作目标,处理好来自家长、学生、单位、社会等不同层面的角色期待,逐步实现角色的自我认同。
民办高校要稳定辅导员队伍进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必须深刻认识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和重要性,下大力气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声望,使辅导员能够认识到其自身存在的价值,认识到辅导员不仅是学生的管理者,更是学生思想上领路人,使辅导员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去。首先要深化对辅导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为辅导员的生活和工作创造便利条件,努力提高辅导员的生活待遇,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来增强辅导员的自我认同感。在工资待遇的调整过程中,要考虑到辅导员岗位的特殊性给予适当倾斜,在绩效补贴方面更加注重分配的公平――长春市某民办高校自2012年秋季学期起调整辅导员绩效工资,设立辅导员完成任务奖,使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有了一定提高。除此之外,要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和表彰奖励制度,对学生满意度高的辅导员给予肯定和褒奖。2012年秋季开学以来,长春市某高校为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建立了辅导员创新基金,激励辅导员队伍中的先进分子,对于有发展潜力的辅导员采取特殊政策,进行重点培养,让优秀人才在优质环境中快速的健康成长,切实增强了辅导员角色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其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过程中,要建立明晰完善的发展晋升制度,确保辅导员在技术职务的评定上与教师、政工干部享有同等的机会,并在某些方面给予适当的照顾,为教学、科研能力强的辅导员提供转岗的机会,使其看到良好的发展前景,提高其角色认同感。长春市某民办高校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定细则中规定,辅导员在课时总数的计算上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执行不同的标准,解决长期困扰辅导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定难的问题,让辅导员通过工资待遇的提高、晋升前景的广阔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而真正从内心认同自己的角色。再次,必须彻底改变现有德育工作方式,各部门要分工明确、权责明晰,做到专项工作专人负责,辅导员各司其职,避免出现“凡是和学生有关的工作全部找辅导员”,把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使辅导员有更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其职业价值[3]。最后,要高度重视辅导员的岗位培训,采取必要的措施对辅导员进行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教育,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辅导员的成就感,自豪感和职业认同感;解决辅导员由于不熟悉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能够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的问题,使辅导员的自身素质真正得到提高。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认同是辅导员工作的内在驱动力,是辅导员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建立高效高质的辅导员队伍的重要因素,只有树立了肯定性的角色认同,才能使辅导员这一群体焕发勃勃生机,从而促进民办高校办学水平的持续提高。
参考文献:
篇1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等学校经费来源渠道呈多样化,办学经费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给高等学校发展和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各经费主管部门对于经费管理要求不相同,一方面使财务人员日常处理的业务不断增加、经济业务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另一方面师生报销时间增加而出现“报销难”现象。
1 高等学校“报销难”的现状
1.1 预算编制不科学
虽然高校管理层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也十分重视预算编制工作,年前已开始部署下一年度的预算计划,至少实行“二上二下”预算申报方式,但是有的职能部门对预算编制重视不够,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认为有钱报销就行。有的为了本部门多争取预算指标巧立项目申报经费、也有的对本部门经济活动及市场的变化没有进行细致的预测及分析不足,或者凭经验申报预算计划,出现了预算计划不足的现象,财务处预算部门对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性质不可能详细了解,无法核准每个部门确实需要的经费。有的项目在上半年已用完指标而无法报销只能往后推,下一年度开账才报销又影响当年指标。有的部门因对个别项目预算计划不周而在报销过程中进行预算调整造成后面报销人员需要等待导致出现“报销难”现象。
1.2 预算控制执行不力
有些高校虽然制定预算管理制度、财务处设立专门的预算科对预算执行进行监管,定期对学校总体预算运行情况和部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严禁各部门不合理超支使用经费。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财务分析只停留在反映一定时期的收支状况和资金结存状况,仅限于提供历史数据和解释财务处信息。而对于影响学校收入变化的因素、支出结构是否合理、配置是否科学等问题缺乏系统分析,对高校经济活动和事业发展状况缺乏规律性认识。[1]高校预算下达后,时有高校领导不全面考虑学校总体规划,随意批准个别部门追加用款计划的情况,致使用年度预算执行超出计划。有的部门个别项目上半年已用完其全年指标,预算执行不按计划,财务审核人员报账过程中遇余额不足,还得耐心地查找可报销的项目,增加了财务审核的时间,影响工作效率。
1.3 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规定脱离实际
随着国家一系列科技改革政策的出台,高校科研项目不断增加、科研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纵向类科研经费主管部门对经费管理有不同的管理办法,特别在劳务费、咨询费等人员支出产生差异,有的项目做了大量工作而劳务费比例却与付出不成正比,老是报怨搞科研不如卖鸡蛋;由于纵向经费在项目结束后收回余额,而属于国库拨款渠道的经费每年年终收回未使用额度下一年度三四月才下拨经费,每支付一笔款都要填一张支票后再上国库网申请支付令,最多时有人报28张发票均为不同的公司,有时上午的支票没开完,下午又有类似的情况出现,造成排队的人可能等几个小时也无法报销。横向经费合同大多对经费预算没详细规定直接费用的分类,也没有规定间接费的比例,项目组除了必要的材料费外,大多以报销会议及调研差旅费支出,有的凑一把发票到财务排队让财务人员挑合格的报销。每到年底或者课题中期检查、结题或为了达到国库资金支付进度,报销成为老师的头等大事,老师让学生停下实验凌晨四五点钟到财务排队,有时出现网上约不到,现场排不到的现象,财务人员也只能利用晚上和周末突击办理报销业务。“报销难”成为对财务处报诉最多的问题。
2 解决财务报销难的办法
2.1 加强预算编制的管理
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是实施财务预算管理的制度保证。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管理办法,并建立与之配套的完整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才能收到实效,使用预算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2]。学校应加强对预算编制工作的宣传工作,使用各职能部门领导认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树立预算管理观念,主动参与预算管理,配合财务部门做好本部门的年度预算计划工作。预算管理部门对各职能上报预算计划进行科学分析、调研,找出原因并提出合理的意见,不能随意增加预算和削减指标。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充分考虑市场变化、国家政策的变动,充分了解各部门的实际需要及学校的整体发展计划,使预算指标编制及时、更科学、贴近预算目标,才能顺利办理经济业务报销,而不需要因办理一项业务多次往返财务处耗费时间。
2.2 确保预算的执行
预算计划经学校批准下达后,各部门必须按照核准的预算指标开支经济业务,杜绝预算外支出。在预算运行过程中确实遇上国家政策调整、市场环境的重大变化致使原预算难以执行或对预算结果产生重大差异的情况,应严格按照预算调整的程序对相关项目预算指标做适当的调整,以保证预算执行的刚性。财务处通过财务软件对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定期向部门主管发送预算运行数据,对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比例与项目研究计划期不同步的要提标课题组按预算进度报销。各部门主管也可登录财务网查询其分管项目开支明细,以便有计划安排报销工作,也避免到财务处排队报销时才发现预算指标超支而浪费时间和造成报销拥堵。
2.3 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灵活性
科研经费拨款管理部门对高校科研项目预算要结合高校的特点,制定相适应的经费管理模式,加强科研绩效评价,对按时完成了科研任务纵向课题,完成了课题结题验收检查的,结余经费应该留在学校用作科研人员的劳动奖励,或者作为学校科研活动的启动资金。横向项目按委托合同完成委托方的实验并提供结果,项目经费中间接费部分应由项目组决定劳务费发放比例预算,避免项目组凑发票来报销。对于那些未按时按质完成科研任务,不管纵向或横向课题,其科研经费由学校统筹安排,以便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议国库拨款提前在1月,以便增加用款时间。提倡同一购货单位实行定期结算付款,如一个月开一张发票并附清单,以便减少报销次数和等候时间。
3 结 论
解决高校 “报销难”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能实现,高校除了建立和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制定清晰的报销流程、增加报销岗位外,各级主管财务的领导也要熟悉高校的财务制度、明确各自负责的经费使用范围和审批权限,能按预算计划审批原始凭证,以提高学校的报销效率,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发展做贡献。
篇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1-0010-0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突出强调国家治理问题。《决定》又进一步指出,要“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学校治理是指学校内外利益相关者参与学校重大决策的结构和过程。可见,决策是学校治理的关键性因素,科W决策十分重要。决策体系一般包括决策系统、监督系统、执行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是决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高校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
一、建立高校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性
对决策支持系统,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理解。笔者认为,决策支持系统为决策者提供所需数据、信息和背景资料,帮助决策者明确决策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且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为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数据、数据系统;知识、技术;人员、机构。
高校决策中的决策支持系统具有特殊重要性。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学校拥有更大的办学自。过去,政府管大学、办大学、评大学,高校主要是执行上级决定,重大问题不需要自己决策,因而也不需要决策支持系统。现在,高等教育实行管办评分离,管办评分离已成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政府管大学,实行“放、管、服”结合。高校办大学,拥有比较充分的办学自,办学中的重大问题需要自己决策。大学之间,办学的定位、目标不同,学科结构、人员结构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每一所大学,都不可能照搬别的大学的经验,需要创造,在创造中决策。这种决策需要比较充分的决策支持。另一方面,高校决策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具有其特殊的复杂性。笔者在研究中,将高校决策的特点概括为五个方面:第一,高校决策是为自由创造条件的决策。高校是学术组织,主要任务是传播知识、创造知识、培养人才。学术活动的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而自由加求知等于创造。自由是创造的前提,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学术自由是学术组织的生命力所在。因而,大学决策要为自由创造条件。第二,高校具有学术、行政、综合三种决策。高校的权力特征之一是学术、行政二元权力结构,学术、行政两种权力具有明显的不同特征,相应的决策也有各自的特点。根据高校决策对象、决策主体及权力结构不同,其决策有学术、行政、综合三种决策。对于纯学术问题,只需要进行真伪判断的问题,通过学术组织,进行学术决策。对于纯行政问题,只需要进行利益、利害判断,通过行政组织,进行政策决策。学校的大量问题,既需要作出真伪判断,又需要作出利害、利益判断,需要学术、行政共同进行综合决策。第三,高校决策容易脱离根本目的。在高校现实的决策中,由于其特殊的环境、条件、组织结构,追求“成人的无限目的”容易被“适应政治需要和经济生存的有限目的”所取代,决策往往容易远离根本目的。第四,高校决策容易在两极中徘徊。高校的很多现象,常常呈现出两极的状态,如理性与人性,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学术型与应用型,适应社会与超越社会,等等。由于决策者价值取向的多元,以及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等原因,决策中容易抓住一极,或者在两极中徘徊[1]。面对如此复杂的现象,高校决策不能停留在经验决策,必须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二、高校决策支持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校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的现状如何?近几年来,华中科技大学院校发展研究中心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了调研,特别是2014年5月起,历时一年多,通过问卷、访谈、询问等多种方式,首次对全国878所本科高校高教研究机构进行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研[2]。调研发现,决策支持系统不健全,是我国高校决策体系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从高校决策支持系统所包括的三个方面来看,在数据、数据系统方面,近几年来,虽然数据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问题仍然不少。如:国家级的教育数据库尚处于建设之中;大学的业务数据库互不联接,形成信息孤岛,导致数据分散、不一致;部分数据不公开,处于保密状态,研究人员不能取得相应的数据;大学基本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分析数据库。在知识、技术方面,决策的有关理论、知识比较零散,缺乏创新;高等教育理论有待深入探究;信息技术中,数据挖掘、在线分析处理、数据汇报等,几乎处于空白。在人员、机构方面,这是决策支持系统建设的重点,有了健全的机构和高水平的人才,就会努力去探索高等教育理论、决策理论、相关信息技术,也能推进数据库的建设。
以下重点从人员、机构方面来进行分析。
我国高校与决策支持相关的机构主要有高教研究所(室)、发展规划处。关于高教研究机构,调查发现,在全国878所本科高校中,设有高教研究机构的有514所,占59%;共有研究人员4578人,其中专职研究人员2311人。514所高校中,设有高等教育硕士点的有100所,占19%;设有高等教育博士点的有20所,占4%。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除培养研究生和进行宏观高等教育研究外,主要任务是受学校领导委托开展专题研究,为领导撰写报告、讲话稿等(见图1)。
高教研究机构本应为学校决策提供支持,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起到这一作用。其主要原因是:机构的定位、职能不清晰,未能进入学校的决策体系;没有形成为高校提供决策服务的长效机制,工作流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不高;由于制度和习惯的影响,高教研究人员对学校决策问题研究积极性不高,能力不足;高校决策中,经验决策的影响根深蒂固,高校领导对决策支持的需求不旺,对高教研究的重视不够。调查发现,大部分本科院校的高教研究机构处于“彷徨”之中,没有找准发展的路径,在学校的地位不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研究人员谈到:高教研究机构“不汤不水,不学术不行政”,“没有职能,不接地气”,“苟延残喘,生存艰险”,学校似乎认为我们“有了不多,没有也可以”,“高教研究发展了三十年了,一直没有找到一条妥当的发展之路。”有的学校领导认为:“高教研究发的文章那么多,很少有说到点子上去的,往往看了几篇就看不下去了。”“他们的研究在云端上,飘在那里,上不接天,下不接地。”“高教所在学校没有什么发言权。”“他们不关注、也不研究学校的问题。”可见,现在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难以担负决策支持的重任。
发展规划处则是近年来教育部重视学校战略规划的产物。大多数学校建立了发展规划处,他们在制订大学章程、战略规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是纯行政部门,在工作中缺乏运用系统的科学方法;因为是发展规划处,大多停留在规划的制订上,容易使规划制订、规划实施、规划评估脱节,从而使规划停留在“纸上画画,墙上挂挂”;做了一些本属学校办公室、学科办、科技处等部门应该做的工作,造成一些工作相互推诿。发展规划处也难以担负学校决策支持的重任。
三、大力发展院校研究
我们认为,应该大力发展院校研究,使之成为高校的决策支持系统,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这是由院校研究的性质所决定的。院校研究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领域。院校研究是通过对本校管理问题开展系统和科学的研究以提高本校管理、决策水平的研究。院校研究是通过收集与分析数据,为决策过程提供支持的一门专业。
院校研究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对院校研究的含义,不同时期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大体有:院校研究是高校进行自我研究的一种形式,目的在于帮助学院和大学广泛而全面地收集有关大学内部运行、资源利用和办学效益的数据和信息[3];院校研究是对高等教育组织或大学的研究,其宗旨是为高等学校提供有益的信息咨询,以改善学校的管理,为学校政策的制定出谋献策[4];院校研究是有组织地收集、记录和分析有关高等教育机构的计划、进程和环境方面的数据及信息的研究活动[5];院校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专门领域,强调整合运用现代管理科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理论和技术方法,对高等教育组织的管理和普遍性问题进行的一种新分析[6];院校研究是专门为改进管理(如规划、政策发展、资源配置以及所有功能领域的管理、决策或评估)提供信息支持的研究,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于高校适应变革能力的贡献,以及为帮助高校适应变革所起的关键性作用[7];院校研究是经由数据收集、分析、报告和相关的参谋工作,促进院校正确决策和有效运行的研究活动[8];院校研究旨在促进对高校的理解,并促使高校计划及其运作不断得到改进[9]。从各种定义来分析,院校研究有其基本特征:院校研究是自我研究、管理研究、咨询研究、应用研究[10]。
根据我国高等学校的现状和需求,院校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院校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与报告;院校年度报告的撰写与研究;院校日常管理中的专题研究;院校研究中新的重大问题研究;院校战略管理研究。
从院校研究的性质、内容看,院校研究带有综合性,院校研究机构完全可以成为高校的决策支持系统。
第二,世界发达国家高校都十分重视院校研究,并使之成为学校决策支持系统。
2016年7月8日,世界院校研究五会会长峰会在长沙举行,中国、美国、欧洲、日本、海外华人院校研究会会长介绍了各自开展院校研究的情况,交流了经验,探讨了合作的途径。大家一致认为,院校研究在学校决策咨询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高校的院校研究具有很多共同特点,可以相互借鉴,携手合作,共同推进。
院校研究起源于美国,早期开展个人自发性的院校研究,1945年起,全国性院校研究形成,1980年开始走向专业化、国际化。现在,美国绝大多数大学都建立了院校研究机构。美国院校研究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发展与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规模密切相关。从组织分析角度看,规模越大,功能越多,组织结构就越复杂,管理也就越复杂。而个人的知识经验、能力、精力是有限的。因此,在学校从小到大、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中,总会碰到管理复杂性超过管理者能力的情况,于是需要别人帮助他搜集信息、分析问题、提供咨询。美国院校研究十分活跃,在学校起到了信息权威、政策分析者、对外信息提供者、决策支持者的作用。美国大学的院校研究,在学校的决策、运行、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欧洲、日本近十年来相继开展院校研究,由于政府重视,发展势头良好。我国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也十分重视院校研究,拔出专款,支持大学开展院校研究。
第三,我国近十多年来,院校研究实践取得初步成效,形成了良好的基础。
2000年华中科技大学成立院校发展研究中心,率先开展院校研究。2003年,在甘肃天水举行了第一次全国院校研究学术研讨会。2007年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近十年来,学会从两个方面推进院校研究[11]。一是推动大学校长、高等教育研究人员参与并开展院校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的同仁通过研讨会、培训班、编写教材、撰写文章、巡回演讲等多种形式,宣传院校研究的意义,介绍院校研究的方法。近一年多以来,为推进院校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组织对全国本科院校高教研究、院校研究机构的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通过调查,摸清了情况,发现了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调查报告在光明日报发表后,引起了广泛的反响。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校长,开始重视院校研究。例如,同济大学校长裴钢院士说:“只有院校研究人员善谋,才有决策中枢机构善断,也才有中国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持续改善”[12]。这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同时,越来越多的高教研究人员,特别是年轻的同志积极参与院校研究,令我们十分欣慰。二是针对我国高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院校研究,推进学校发展。例如,2006年7月在西安召开“大学领导与发展战略”国际学术研讨会,针对战略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从战略规划走向战略管理,将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有C结合起来。这次研讨会对院校研究中的战略规划制订产生了重大影响。2012年7月在武汉召开的“院校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开始将院校研究的重点转向学生,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后,学会又围绕学生学习、教学管理进行了多次研讨。与此同时,学会还定期举办小型研讨会。2016年5月,学会和光明日报社、铜仁学院共同举办了第二次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学术研讨会,深化了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认识。
院校研究的开展,也使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状态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现在,机构设置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少数学校独立设立了院校研究机构,将发展规划制订等任务纳入其中;多数学校发展规划与高教研究所分设;部分学校只设立了发展规划处;127所高校将发展规划处与高教所合并,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分工合作。这为调整院校研究机构、开展院校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由于没有得到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部分大学校长缺乏科学决策观念,数据缺失,研究人员院校研究的水平跟不上要求等原因,院校研究发展仍然比较缓慢,严重地制约了高校决策的科学化。
院校研究的发展,必须得到政府支持,否则,难以深化。希望政府重视、支持院校研究,使之成为高校决策支持系统。为此,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教育部门应重视和支持院校研究,使之成为高校决策体系的决策支持系统。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有的是自下而上,如思想品德课开设,文化素质教育;有的是自上而下,如本科教学评估,高等学校合并,创新创业教育。自下而上的改革,往往比较扎实,深入,但难以推动;自上而下的改革往往发展迅速,易于推动,但容易一哄而起,难以落实。根据中国的国情,成功的改革,往往都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11]。
院校研究开展之初,我们用了几年时间,进行院校研究的研究,探索中国特色院校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随之,以专题研究为实践的突破口,开展院校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我们又从总体上对院校研究的规范发展进行研究,设计方案,并在实践中逐步推进。然而,由于院校研究始终处于一种自发状态,没有得到政府教育部门的有力支持,发展比较缓慢,没有在高校决策中发挥应有的决策支持作用。政府教育部门的支持,主要应体现在:将院校研究纳入教育部门工作的视野,在工作计划、领导讲话及有关文件中体现院校研究,从而引起高校领导的重视;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中,划拨经费,支持一部分高校开展院校研究,为学校决策提供支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建立决策问责制度,促进校长提升科学决策的意识、水平、能力,重视院校研究在决策支持中的作用。
第二,加速国家教育数据库建设,并向院校研究人员开放。
数据是开展院校研究的基础,已成为共识。现在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的重要性、作用更为突显。与传统数据相比,大数据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传统数据基本上是拟态数据,数据的形成高度依赖于研究设计和研究对象对研究设计的反应;相对于所观察的社会行为,数据是事后拟构的结果。大数据则是实态数据,是社会行为者主动生成的,而非之后的构拟;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的数字化”与“数字的社会化”这两个过程相互作用,使数字与社会融为一体,研究社会,离不开数据。
教育部门要推进高校自身重视数据建设,建立全校统一数据库,建设分析数据库,增强获取大数据的能力,为院校研究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应加速国家教育数据库建设,并向院校研究人员开放。学校与社会、其他高校紧密相联,为学校提供决策支持,不仅需要获取本校的数据,还需要获得国家、社会及其他高校的数据,在数据比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三,改革相应的考核晋升机制。
院校研究机构与其他行政、学术机构不同,兼有行政性和学术性。一方面,院校研究机构是学校决策体系的一部分,肩负决策支持的任务,具有行政性。另一方面,院校研究机构不做决策,也不贯彻执行决策,而是通过了解校情,分析学校外部环境的变化,开展专题研究,进行决策咨询,为决策者提供专业化服务。因此,院校研究机构的研究需要专业化。如何处理好机构的行政性与研究的专业化之间的关系,是院校研究面临的突出问题。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对院校研究人员的考核晋升上。
我国大学目前对教职工的考核、晋升,主要有两种路径,一是行政,二是学术。这种考核、晋升制度,导致院校研究人员,要么创造条件争取在行政系统晋升;要么写文章,做课题,带研究生,争取在学术方面晋升。要进行新的人事制度设计,建立相应的考核晋升机制,鼓励院校研究人员在自己岗位上努力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献君.高等学校决策的特点、问题与改进[J].高等教育研究,2014(6):17.
[2] 刘献君,等.教育研究转型迫在眉睫[N].光明日报,2013(15):03-15.
[3] Francis E ROURKE,Glenn E Brooks.The Managerial Revolution in Higher Education[M].Baltimore: John Hopkins Press,1966:44.
[4] JOHN A MUFFO.美国院校研究概述[J].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4(1):1-4.
[5] 胡森.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300.
[6] JOHN M LYONS.Memorandum to Newcomer to the filed Institutional Research[EB/OL].Florida: The 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1976.From http://.
[7] MARVIR W PETERSON.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form improvement to Redesign[A].New Directions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NO.104)[C].San Francisco: Joss-Bass,1999.83-84.
[8] SAUPEJL,MONTGOMERY JR.The Nature and Role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Memo to a College or University[R].Tallahassee,Fla.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1979,3,12.
[9] http:// “About AIR”.
篇13
在“慕课”的浪潮日益汹涌的同时,微课、翻转课堂也涌进教学浪潮,我们不难发现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成绩,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无法回避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
一、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执行者的思想还有待转变。在高校,教师还没完全打破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教死书、死教书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藩篱,冲破传统教育理念的羁绊,在这种环境下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可以说是“穿旧鞋,走新路”,很多教师还没将思想转变过来,课堂教学改革仍停留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简单的形式上,学生没有真正的动起来,综合素质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改革的真正目的没有达到。
2、 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执行过程中热情不高,很多教师是在学校压力、规定课时量的压力下迫于执行,没有真正去想如何才能把课上好,如何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究其原因是现有的高校评价体系中,科研是量化管理,教学缺乏相应的具体评价体系,即使有相对于“名利双收”的科研也显得苍白无力。
3、 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当前的高校课堂教学实践中还是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在教学手段上无非就是插入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幻灯片。整个课堂活动依旧以教师为中心,讲多少,讲什么都由教师决定,学生只是听,做笔记,最多就是回答教师所提的问题,仍然处在被动的接受地位。很多老师、学生找不到更好的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无法做到真正高效的学习。
二、完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上述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点不足,结合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三点解决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改革总是要以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创新为先导,转变教学思想和创新教学理念是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前导和动力。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走出传统教育模式藩篱的束缚,让教育回归本位,才能满足急剧变革的社会对高校输出人才的需要。在教学改革中,我们不要过多的关注课堂内容翻新的数量和形式,要究其教育本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树立“科学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坚持“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一方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以教师为主体,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精神,激发教师的潜能和创造性,让教师的功能满足学生主体的需要, 把传统的知识质量观和能力质量观转变为全面素质质量观,既培养出拔尖的研究型人才,又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满足行业、企业乃至国家、甚至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
2、奖惩结合,建立相关机制。教学管理是高校的核心管理环节,是学校的核心子系统,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贯彻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更是服务于教师和学生的具体工作者,好的教学管理系统可以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使三者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将学校的各方面优势充分发挥。在高校教师是教学改革的组织者,是决定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因此建立促进教学改革的相关机制时不仅要调动学生积极性,更要注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奖惩结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和测评机制。一方面,要站在教师、学院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把物质奖励、精神鼓励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使教学工作更加富有弹性和柔性,而且为教学改革的主体教师注入更多的动力;另一方面,要明确教学工作目标,建立其科学的评教、评管、利益分配、职称职务评聘、工作岗位变换、进修深造等制度,形成合理的压力,充分发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采取这种奖惩结合的方式,在这种动力与压力的融合中,教学改革会有新的进展。
3、运用学习学科知识,推动教学改革。《学习学科》(Learning Sciences)是国际上近30年来发展起来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是在认知科学、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神经学等学科基础上新兴的一门学科,针对学习的复杂性,从不同的视觉采用多种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各种情景下的学习,形成对导致最有效的个人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全面理解,为便于教师运用这些知识更好的设计课堂为便于教师运用这些知识更好的设计课堂,帮助学生高效的学习,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简而言之,学习科学主要是研究“什么是学习,人是如何学习的,怎样才能促进人高效的学习?”
随着学习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学习科学研究不仅为整个教育系统的变革提供了全新的思想资源,而且为教育实践提供了许多新的技术与系统资源的教育干预。在国外,欧美发达国家,学习科学研究的成果已开始影响教学改革,如在教学方法上大力倡导基于真实问题的学习;在国内,2014年的“学习科学国际大会”上Nancy Law介绍香港大学也已经形成了基于学习科学的教育教学创新机制。同时从“学校管理”到“关于学习的领导”,从“教育经费”到“学习资源”,这些术语的变化都昭示了教育观念的转变。面对将要席卷高校的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学习科学的理论研究目的就是指导教育实践,我们应该努力诠释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将学习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学与学习,用学习科学的知识来重新设计我们的课堂,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屈波等:《建立基于“计划-控制-考核”的教学管理执行力体系》,《中国大学教学》2009年第五期
[2]裴新宁. 学习科学研究与基础教育课程变革[J].全球教育展望,2013(1):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