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技创新管理体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概况
以“完善体制、明确目标、保证实施”,确保完成年度指标为目标,我矿通过建立合理的科技创新管理机构,完善管理机制,强化激励制度,实行全员参与科技创新,切实做到了企业高产高效,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实现了企业和谐发展、快速发展、持续发展。
二、建立健全创新网络,规划科技创新目标
(一)完善组织管理机构。成立了以矿长挂帅的科技创新管理委员会,下设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和管理成果评审委员会,环保科技中心作为日常工作管理部门。构建从员工、区队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专业部门工程技术人员、专业负责人到高层管理者的六级工作管理体系。
(二)创新计划。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根据集团公司通知要求,已编制2014-2015年技术创新规划
(三)项目管理。按照关于报送2012年科技工作总结及2013年科技计划的通知要求,认真筛选各专业上报的2013年科技项目,并按立项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格式规范填写,按规定要求提交。立项的项目统一按计划进度进行实施,及时按要求申请鉴定、验收、报奖。并对项目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按要求报验。
项目费用按项目进度每月各专业上报经费预算,并按要求进行经费管理,各种研发支出经费票据做到认真核实,特别是科研人工费、材料费用、电费等各种费用支出做好经费归集。
(四)成果管理。按照集团公司关于2013年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申报工作的通知,及时总结创新成果,并择优选取本单位已鉴定的一项科技项目按时进行网上申报。并对成果和知识产权按照保密制度进行严格保密。2012年科技成果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均已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安全效益,且科技成果转化手续齐全,资料完备。
(五)知识产权。专利成果的申报是按照集团公司技术研发部专利办公室通知要求,由单位或个人将专利材料经生产矿长、总工程师审签后,报环保科技中心登记汇总,由环保科技中心统一报送集团公司技术研发部专利办公室办理,对已授权的专利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在《协庄煤矿科技进步管理办法》第七章专利成果的管理中,专门列出了专利转让规定。
(六)技术交流。环保科技中心对矿各专业及个人的科技信息,严格审核,做到内容填写规范、充实。对发表技术信息资料的期刊统一归档,并分类汇总,满足本企业科技信息查询、检索要求。矿与各高等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合作关系,委托院校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时,均严格按照要求签订合同,合作形式具体、可操作,权责明确。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矿指派科技人员进行外出交流学习,交流学习中均是关于煤炭行业最新科技成果与前沿研究方向等有针对性的内容。
矿还定期向各专业各单位收集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合理化建议,对择优选取的建议进行汇总归档保存
(七)人才培养。为满足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发展的要求,科技组专门制定了科技管理培训PPT课件,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培训,学习形式分采取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笔记书写认真规范。
根据集团公司通知要求,为深入了解在机电设备检修、安装过程中,创新检修、安装施工工艺及方法,应用先进成熟的检修专用工具、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合理的专业化工艺流程的具体情况,以便在全集团公司推广应用。机电运营部下发了关于上报“四新”技术的通知,要求各单位负责人亲自组织有关人员,认真总结以往检修、安装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每个单位都要上报成果,形成文字材料报机电运营部。
(八)检查考核。制定了《技术创新工作自评管理制度》。并认真按照《集团公司技术创新工作季度检查表》所列内容逐项准备迎检材料,进行自查打分。对于自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均按要求填写技术创新工作季度检查问题整改情况表,并按要求作出自查情况书面总结。
(九)奖励。为激发广大员工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矿在《协庄煤矿科技进步管理办法》中拿出一章的篇幅对奖励范围、标准等进行详细说明。矿每年召开一届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总结全矿上届科技工作,部署下届的科技规划及任务,并对优秀技术成果和管理成果、优秀科技创新人员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进行表彰奖励。对月度创新成果和发表的论文,矿每季度进行一次评选、奖励;对获得上级授予的荣誉、奖励的成果进行嘉奖,每季度兑现一次奖励。
篇2
一、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管理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社会力量的发挥,政府在国家科技发展中职能的定位,科技资源的使用和监督等,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仍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第二,科技创新的宏观决策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科技管理体制官僚化,科技和经济在国家层次上的决策机制中存在许多弊端;缺乏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机构,不能就科技发展和科技体制的总体设计、战略重点提供政策建议与咨询意见。第三,各创新主体适应制度变革的基础薄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研院所的运行机制还不适应科研活动多样化的特点。科技管理僵化,人才活力难以激发,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规律。
分析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旧制度的问题和制度变迁引出的问题。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这些科技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走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科技管理之路, 我国的科技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二、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重建科技体系、促进科技自身的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对科研活动分层次管理,以商业运作模式促进科研活动的发展应该成为未来改革的重点。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从其核心内容来讲,主要是设定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理清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价值链,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创新体系,构建具有灵活的、可调整的科技宏观管理的作用机制。
在确立新的科技管理体制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确立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发展中的职能界限,通过立法维护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秩序,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引导科技发展方向及社会资源配置,确立国家在重大平台技术、共性技术、公共技术领域的供给作用,确立国家宏观科技管理制度,规范科研机构体系,建立起对科技计划、重大科技项目和研究单位进行监督和评估的制度。同时,动员社会资源发展科技,包括科学共同体或各级科协的作用,利用企业家和富有的个人的捐助资金作为科技投入的重要补充,鼓励非营利研究机构和民营科技单位从事科研。
在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让人实现“人尽其才”的和谐状态,也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使命。适应体制完善、经济转型和新科技革命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 在设定行为主体关系时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全面的覆盖性与强有力的粘合性、以及比较宽松、有容忍度、开放性等特征, 有助于加强科技创新与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机结合, 促进创新活力。
三、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的科技管理体系是基于传统的工业化时代的工作模式建立起来的,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信息化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必然选择。实行信息化管理后必然会由于手段的创新而有创新的科技管理方法,这将导致科技管理改革,提升相关部门的科技管理能力和水平。一个信息化的科技管理体制,既能实现对科研管理信息的高效、全面管理,满足决策者对科研信息的把握决策。同时又能了解掌握科技工作者的动态,提高科技竞争的能力。因此,科技管理信息化除了解决目前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放科技人员生产力、提高行政能力以外,必将起到引领未来的作用。
信息化战略思维是推动科技管理创新,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实现科研机构高绩效的直接动力,为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增加了有效的手段。
综上所述,科技管理创新应遵从市场经济法则,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等。依靠市场导向,注重发挥社会力量,为科技与经济结合创造条件。在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信息化构建了开放式的科技管理体系,也为科技管理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梁建伟 马文建:管理绩效与科技管理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6
篇3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新的教研模式,除部分实践早、操作成熟学校外,很多学校还在学习摸索之中,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如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变为“集体聊天”、“教案抄袭、拼盘”等,学校领导层往往有好心办坏事的无力之感,如何让集体备课走上正轨,结合我校集体备课成功经验,我认为一方面学校应创新管理体制,形成“外因”;再从政治学习、奖惩制度上下功夫,促发“内因”。内外结合,使集体备课朝预设方向发展。
1.激发动机、顺势利导
集体备课是新生事物,教师也是学习者,也需要激发兴趣;不少教师已工作多年,有自己的教学套路,要改变他们的固有习惯,需要降低他们的抵触情绪。政治、业务学习是教师思想教育的前沿阵地,领导者可从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利弊比较、其他学校集体备课成功成果、本校教改展望等方面逐步渗透学校教改思想,扭转教师陈旧观念,产生探究欲望。
领导层在准备实施集体备课前要对集体备课充分调研,通过对已施行集体备课外校的实地观摩,网络、报刊等媒体相关案例的学习,了解实施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外校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外校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出现的问题可以预防,这样自校才能少走弯路,更快走向成功。
集体备课有其成长的过程,领导层不能急功近利,要给其发展、成长过程;要放低身段,走进自身专业学科组集体备课一线、贴近普通教师,加以指导、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改革弊制、合理补偿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对待学生方面,可以武断讲,所有教师都是无私的。只要学生肯问、肯学,绝对都是倾囊相授。哪怕学生所问自己不能解决问题,也要请教其他同仁、专家,弄懂弄通后传授给学生。
同行是冤家,教师也是社会人,同行之间,也有作为人所必有的私心。我将自己辛勤摸索出的成果无私奉献出来了,我与他人之间的优势就会缩短,评先评优就不会得到优先。那如何让教师将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潜心钻研成果最大限度奉献出来,共同提高呢?一味强制只能使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化,我们应当正视教师的这种私心。正是由于这份私心,这部分教师才比其他教师更静得下心来研究教材,分析学生,改良教法,才能从普通教师中脱颖而出。如果我们扼杀了这份私心,他们也就失去了奋斗的方向,长此以往,也会沦落为普通一员。因此学校管理者需要善于利用评先评优的荣誉和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杠杆调节作用,从制度上补偿这部分教师的付出。可以在荣誉对象的选择上先向优秀学科组倾斜,再在这部分组内根据学科组提升情况、贡献大小综合产生,而不是直接举荐到个人;年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也应该先向优秀学科组倾斜。这样操作,一方面增强了教研组、备课组的凝聚力,使教师意识到,首先我是学科组一员,然后才是学校的一员,有了学科组的光荣才有个人的荣誉,让教师个体潜意识中产生奉献的愿望。另一方面,学科组内其他教师站在他人肩膀上,少走弯路,快速成长,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继而产生自我进取动机;先进教师要继续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就需要更加努力进修、钻研,从而使得整个学科组迸发勃勃生机。河南开封求实学校独创的“整体达标”考核办法就让教师关心集体达标胜过关心自己的分数。个人执教班级考得再好,而其他人的班级考得不好,那么考得最好的老师也没有奖金。教师就把集体达标作为一种尊严和荣耀,看作是小组团结合作的标志。这样集体备课的“合力”被有效激发,教师在自然、从容的合作分享中达到双赢或多赢的理想境界。
3.平等对待、关爱鼓励
篇4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不仅仅是自身经济效益提高的需要,更是参与市场竞争,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从企业经济管理体系的作用和范围来看,企业的领导层在制定管理措施时就必须要结合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效益目标以及产品开发研究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以确保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管理者还要依据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对经济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在时展下不断创新和完善,促使其作用最大化发挥,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1.2 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考核
管理者要具有大局意识,把外部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内部实际状况联系起来进行考虑分析,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科学创新和调整,从而使企业经济管理体系更为科学合理。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大都是由管理层的领导者来直接指定的,同时授予一定的职责,以确保经济管理体系的科学合理,进而更好的实现创新完善,因此,就必须要在市场环境下,进一步强化对经济管理体系的评审和考核,评审的目的是实现企业发展方案和企业实际相一致。
1.3 对产品生产过程的优化和改进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产品生产过程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要实现经济管理体系的优化,就必须要对内部生产过程进行改革和创新。在采购环节,要保证采购活动和管理制度是相一致的,不仅要保证物资采购的质量,而且更要促进企业效益的最大化。除此之外,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健全完善的长远发展方案,对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相应的创新优化。
2.可持续发展下的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创新对策
2.1 创新经济管理组织机制
传统的经济管理组织机制过于强调组织结构的稳定性,这样很容易造成的一个现象就是企业信息的来源单一,具有明显的等级制度,导致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和传达不及时不完整,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合作意识也由此降低,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基于此,企业管理层要结合时展的趋势,对现有的经济管理组织机制进行创新完善,内部各个部门之间要协调合作,一方面要对领导的科学决策和管理思想高效落实,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信息交流的时效性,部门间形成一个有机协作整体。此外,管理层也要积极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实行扁平化、柔性化的组织结构形式,从而促进企业经营效效率的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
2.2 构建资源共享机制
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各部门的协作,而对资源共享机制进行创新完善则是企业在新形势下实现长远健康发展的保障。企业管理层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管理思想,具备正确的竞争意识、风险意识以及合作意识,注重和其他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不断拓展外界交流范围,在相互学习交流中提升自身实力,对之前部门的划分进行优化,积极发挥各个部门的优势,打破部门间的交流限制,确保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从技术、知识以及文化等多个方面来提高内部交流机制的科学性和高效性,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市场环境的客观性要求。
2.3 创新理念和制度的与时俱进
要对经济管理体系进行创新,首先就要对管理制度进行创新,确保了在制度的先进性下才可以保证经营模式、经济目标顺利实现。企业的制度执行力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内部资源组合的科学性,只有保证企业内部创新机制的完善健全,才可以实现内部资源整合的优化,顺应市场变化的要求,一个完整合理的经济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内部激励体系的构建,而且也可以使经济管理体系的创新得到顺利实施,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对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文化氛围的带动来调动员工的参与积极性。
篇5
一、培养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中指出:“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人们希望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也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岗位的创造者”。如何有效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崭新课题。有效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对社会、高校、大学生三方都具有重要意义。对社会来说,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并鼓励其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严峻的就业问题,还可以为他人创造机会。对学校来说,可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学生来说,可以培养自身的创业能力,为以后的就业或者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于创业能力,不同领域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认识。本文认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唐靖、姜彦福博士提出二阶六维度的创业能力模型,二阶指的是创业能力的两大要素,包括机会能力和运营管理能力。其中机会能力包含机会识别能力和机会开发能力两大维度,运营管理能力也包括组织管理能力、战略能力、关系能力和承诺能力四大维度。
创业能力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应具备的创业能力。其中课程体系是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创业能力培养的最直接平台,也是对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和兴趣、提高创业能力最基础的平台。为此,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以课程为载体,将创业能力培养渗透整个教学活动和实践中,不断推动课程体系建设。
二、以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目前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认为工商管理专业应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课程也是围绕这个培养目标设置的。有些依托学校原有的学科背景,比如语言类的院校突出外语优势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工科类院校突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鲜有提出创业型复合型人才。据统计,在开设工商管理专业的 ① 296所普通本科院校中,仅有26所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提出培养创业能力或者创业型人才。通过查阅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或者专业简介等资料,与创业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体系具有三大特点:
(一)课程结构不完善,内容与经济发展相脱节
中国高等院校根据教育部对工商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开设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等11门核心课。为了突出培养创业能力,有些学校加开一门创业管理课程。还有的以创业管理为基础基础,开设中小企业创业实务、企业创业案例分析等选修课。从此看出,以培养创业能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大多以零散的形式融入教学计划,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有些学校将课程进行整合,分别从基础课、学科课程和模块课程三个维度设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目前大部分经典创业教材都是舶来品,国内的教材内容陈旧,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创业环境变化,实用性差。
(二)注重创业理论知识,忽视培养创业实践能力
学校提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口号,有些学校并没有具体落实,不能围绕这一目标建立相配套的课程体系。有的学校没有任何有关创业的课程与培训。课程设置侧重于营销、会计、人力、生产等职能管理课程,这些课程偏向于理论性,缺乏足够的培养创业能力的实践环节。在教育模式上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素质培养,培养学生实际创业能力的实践环节薄弱,有些课程开设了实践环节或第二课堂,也流于形式,其结果是学生的创业能力较差。
(三)创业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结合不紧密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基本素养和专业能力素养,其专业基本能力素养包括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质、政治素质和协作能力,其专业能力素养还有具有组织领导能力、企业运营能力、协调执行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创业能力作为专业目标能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目标能力是创业能力实现的基础,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别。但是课程设置没有合理安排,创业能力课程与专业课程不能交叉融合。存在课程内容重复,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得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时间不足。同时由于院校大部分专业教师缺少创业经验,对创业能力培养缺乏充分理解,加上创业能力培养资料匮乏,他们所设计出来的课程体系也就没能和学生的创业能力紧密结合;即使能够参照个别兄弟院校的课程设置,也还存在实施的可行性问题。
三、以创业能力核心重新打造工商企业专业课程体系
(一)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在课程建设中,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按照创业能力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对应逻辑关系,将相关学科和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应课程,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模式,有利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应该建立“平台课+创业模块”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见表1)。
1.公共平台课。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主要学习三个层次的课程内容:公共基础课、学科平台课和专业平台课。其中公共基础课主要面向所有普通本科学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政治素养、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学科平台课主要面对的是管理类的学生,需要学生掌握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而专业平台课也称专业核心课主要针对的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学生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四大职能。
2.创业模块课程。创业模块课程是根据创业能力培养目标而选择和设置的。工企课程体系在公共平台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必须增加创业模块。创业模块课程体系应由创业理论课程和创业实践课程两大部分组成。创业理论课时根据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目标,为学生掌握创业理论知识而设置的课程性课程,主要由创业管理学、创业教育概论、大学生创业指导等组成。创业实践课程是为了完善学生创业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和技能,培养学生创业个性的课程。主要分为模拟创业实验、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创业教育项目活动课程等方面。
只有通过学习创业理论、掌握创业技能、加强实践,再结合本身专业特点,才能培养创业能力。
(二)开发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应用性特征,而创业能力的形成也离不开实践。所以要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设置多种类型的实习实践活动,突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分层训练的原则,为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技能,要建立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循序渐进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要对创业所涉及到的一系列程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固化、分析、分类、总结,并总结出一套操作性强的实训课程体系。同时按照创业历程排列实践课程,由低到高,由创业申报、创业经营管理体验到创业营销、网络营销、财税等,在大学生创业者中形成持久的积聚效应。实践教学环节开设ERP沙盘专业实验、资本运作实战实验、沟通与谈判实战实验、资本运作实战实验、创新创业模拟与实战等课程。同时要开拓第二课堂,设置创业成功学讲座、工商登记注册讲座等等课程。
(三)以学生竞赛和活动为中心,发展有学分无学时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
以学生竞赛和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课程建设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将竞赛机制纳入教学计划之中,竞赛与常规教学环节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重在围绕赛事和活动,以赛帮练,以促评建。比如温州大学的创业计划大赛和宁波大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创业竞赛、报告、活动的层次,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只要学生参加竞赛和活动,可以给予一定的学分,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创业综合素质,还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大学生中形成持久的积聚效应。
参考文献:
[1] 彭樟林,姚卫华.基于创业能力核心的课程体系的构建[J].前沿,2012,(15).
[2] 陈嘉川.怎样提升创业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2-09-24.
篇6
一、 高校科研经费的分类
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日趋多元化,主要有以下3方面。
1.纵向科研。指由各级政府部门批准立项,由政府部门(如基金委、科技部、地方科技厅)支持资金的项目。如科技部的“973”及“863”计划、国家和省部的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及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等。
2.横向科研。主要指由各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组研究、从企业单位得到资金支持的科研项目,如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所取得的收入。这是高校在科技创收上的重要内容。
3.高校自筹的配套科研经费。
二、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科研经费缺乏全面准确的成本核算
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人员成本核算不准确。高校的科研人员大多是教学科研双肩挑,但是他们的身份是事业单位编制,其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各项支出均在教育事业支出中核算,这样就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教育事业经费支出。二是实验所用成本核算不准确。由于科研工作与教学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共同使用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图书馆等,发生的从事科研方面所用的固定资产使用费、房费、水费、电费、燃气费等没有计入相关科研成本,造成了科研项目研究成本不实。
2.科研项目经费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项目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与科技人员各成一体
目前,多数高校的科研项目管理部门侧重于项目的申报、立项及一些程序性的工作,对经费使用的效益不是非常重视;财务部门则侧重经费核算,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与经费执行的参与力度不够,对科研资金全过程缺乏综合管理及有效监督;而科技人员在争取到项目后,只重视项目本身的研究,不及时与项目经费相关部门交流项目进展状况,不熟悉相关经费的管理使用办法及法律法规。项目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与科技人员三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各成一体。
3.科研经费重申请,轻预算,预算编制不合理
许多高校认为,科研项目的级别及科研经费的多少象征着学校的实力,是科研人员能力的综合体现,并把职称评定、岗位竞聘等与之挂钩,这就导致了科研经费只重视申请环节,忽略了其他,例如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预算。许多高校在项目进行申报的时候,预算都做的较为随意和模糊,对科研经费的使用进行科学、周密的预算的高校几乎没有。预算编制不合理很容易产生科研经费盲目使用、预算与实际支出差异较大、经费使用效益不高等现象。
4.固定资产重复购置且流失现象较为普遍
由于各项目的负责人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协作,课题组成员存在穿插的现象,并且各课题组需要的设备存在一定的重合,这样就导致有些设备重复购置,造成资源浪费。虽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购置的固定资产进行了验收、登记、入账,但这部分资产的报废、毁损等后续工作无人管理。项目结题时,也没有做好固定资产清理工作,有的甚至将固定资产拆分成专用材料入账,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5.对于纵向科研而言,财政资金拨付较慢,影响课题经费的使用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纵向科研使用资金需要按照批复的年度预算或追加预算来上报用款计划,整个过程较长,需经过多个步骤。但项目自立项后就会产生支出,往往采用其他资金垫付的方式保证科研工作正常的进行,这就形成了项目之间互相挤占经费。而且由于经费下达较晚,预算执行难度大,容易形成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资金。
6.缺乏完善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协同创新的内涵要求高校在发展中必须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然而,当前我国科研的现状却往往是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其他外部科技资源之间缺乏互相分享的机制,使得科技力量分散,无法形成更强有力的科研团队,阻碍了我国科技创新水平的发展。
三、协同创新背景下完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1.对科研经费实行全面成本核算
科研经费的成本不仅包括与项目有关的直接费用,还应包括与研究活动有关的间接费用。推进科研课题的全额成本核算,完整、真实、全面地反映科研课题的成本。一方面,科研人员的工资、津贴、奖金等支出,属于相关科研项目发生的,也要分摊进去,尽量避免科研项目支出挤占高校原本就紧张的事业经费;另一方面,对于使用教学实验室的水、电、暖等,可以按照科研项目实际耗用量分担成本,对于使用房屋、仪器设备等,可以按折旧与项目经费相结合的方法合理分摊。
2.建立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网络平台,财务部门全程介入、对项目进度进行跟踪管理,加强财经法规宣传力度,加强沟通和协作
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信息系统,及时更新项目的申报、立项等工作进度,实现数据共享,对项目经费使用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财务管理部门应对科研项目全过程参与,将项目经费预算设定并实行额度控制,加强财经法规的宣传力度,使科研经费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规范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减少套取科研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发生,实现科研资金的有效监督与使用。
3.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增强预算的约束力
对于每一项科研经费,科研人员在具体使用之前都要进行预算编制,并且将经费落实到具体的细节上,如用于实验材料、差旅费、劳务费等占项目的比例多少。财务部门会根据这份详细的预算通过会计科目的形式对经费的使用进行控制,对不同性质的科研项目按照支出类型、支出结构的不同进行分类管理,保证科研经费预算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使经费能够合理的使用,更好的发挥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预算约束力。
4.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建立固定资产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学校可以组建一个公共实验室,购置些常用设备,如电脑等,以提高科研设备的使用效率。建立固定资产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固定资产购置后必须进行登记、入账并责任到人,严禁以拆分资产的形式套取科研经费,科研经费相关部门应不定期的抽查检验,在科研人员变动或课题结题之后,资产管理部门要及时进行资产清理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由学校统一保管和调配使用,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办法,减少国有资产流失。
5.建立合理的财政额度垫支资金归还制度
对于已经立项而财政资金尚未下达、项目已经启动且发生了费用支出的纵向科研,应当允许科研单位用财政额度资金归还预先垫支的资金。这样,不但能保证科研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有效执行,还会减少科研单位迫于无奈相互挤占项目经费的现象。对于因内部成本核算造成的额度资金结余,允许科研单位在本年度内统筹使用。
篇7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人才模式定位不准确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大学本科教育已经完成从精英到大众的转变,大学生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一般专业人才,而不是精英人才。但多数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定位为:“培养能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等方面工作的专门人才”。很显然,这种定位不够准确,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上的“越位”,尤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更为突出。虽然部分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也开始偏重“应知”、“应会”,要求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进行灵活应用及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又严重不足,在教学中增加了实训内容和实训环节,但大都又流于形式。
(二)专业课程体系不确定,教学内容滞后 纵观现有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都是围绕学科体系进行课程设置,整个教学体系还是围绕教育部的教学任务来进行设计,对于实现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融合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且实践的可操作性以及实施效果都有待进行改善。
未形成统一、系统的规范体系。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和金融知识,但目前各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和教学方向都不尽相同,有的侧重财务会计,有的侧重投资金融,到目前为止,未能形成统一、相对独立、系统的体系。我校2011届财务管理专业虽然设有投融资和理财两个方面,但是在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基本相同。
教材内容偏重上市公司,企业价值评价方式单一。现行财务管理教材中的许多理论和决策方法主要针对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并不适用。首先,在我国市场经济中,中小企业已经逐步占据企业总产值的相当大的部分,而财务管理中的许多决策理论方法根本无法得到应用。其次,对学生而言,毕业后能进入上市公司工作的也是凤毛麟角。最后,现行的财务管理教材上基本都是采用西方理论,而西方与我国企业理财环境差异较大,导致财务管理教学内容与现实工作内容的差距。因此,许多学生在工作之后,会感觉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脱离较大,不能学以致用。
现行财务管理教材中,在进行公司价值评价时,决策的唯一标准是价值,根本不考虑非价值类指标的存在。但在实际生活中,公司在实现企业价值同时,还给社会带来其他问题,如引发环境污染、员工的社会保障不到位、质量下降带来的产品不安全、资源枯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企业不仅应承担社会责任,也应履行其社会价值,这是财务管理决策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另外,财务管理决策大多依赖量化因素,也未能考虑公司文化制度等难以量化的因素。
(三)专业课程间内容交叉重复问题突出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均设置会计课程,恰恰财务管理与某些会计课程如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从内容到方法体系存在着边界交叉和内容重复现象。这种局面不利于财务管理学科体系的优化,导致资源浪费,给实际教学带来很多困难。同时部分高校压缩课时,减少了学生自学与实践时间,降低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学生倦怠情绪的出现。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虽然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但始终没有很好地和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教学模式依旧过于呆板统一。例如,在教学方法上,占主导地位的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方法,图解式、启发式、情境式教学在教学方法中比重不大;在教学管理上,学分制仍是学时制的复制,没有将规定性与选择性很好结合;在教学手段上,虽然也采用计算机等多媒体,但其结果又是将多媒体作为媒体播放器,实际教学过程中又产生人和机、教学内容和方法不相融合的诸多矛盾。
(五)教学评价方式、环节单一 目前财务管理课程考核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而期末考试又主要是对相关概念、相关公式等基础性内容的考查,学生平时放松学习,考试前临阵磨枪考前突击复习,最终也能及格。考试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兴趣,造成学生综合素质低,核心能力差。这种教学评价模式严重脱离了人才培养目标,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牢固理解和掌握。
三、财务管理教学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借鉴国际经验,创新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 人才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理财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等综合业务素质,使其能够从事相关工作。根据学生特点及需求,树立把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结合起来、在满足社会需要前提下促进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观”,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探索分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注意转变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突破传统的“学校评价”人才质量标准,树立现代的“社会评价”人才质量标准,围绕实际职业岗位需要,培养学生至少具有基本业务能力、资金管理能力、财务分析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等基本职业能力,来突出职业基本技能和良好的综合业务素质。
(二)根据社会实践,完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内容 结合企业实际问题更新教学内容。一门学科的发展需要时间的积累,财务管理教学内容偏离实际的问题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但可以通过教师的教学方法来缓解这一问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实践观念,在教学内容中导入企业的实际问题,将企业实际工作中一些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方法引入教学中,增加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如在企业信用体系的评价中,在介绍教材中的5C原则、9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历史上著名的晋商、徽商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构建具有特色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的评价体系等等。其次,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应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及时增加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新内容,以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改进教学内容设计。首先,利用资金管理构建教学流程。在市场经济里,所有的上市与非上市企业都要通过市场来完成采购和销售的业务。因此,企业需要解决何时、何地筹资、筹集多少资金,如何使用和分配资金,来完成资金运转。企业通过市场筹集其所需资金,根据投资决策的项目,将筹集资金投放在资产中。然后,通过人工,将材料加工成产品,产品的销售为企业带来货币资金的流入,最后进行分配收益。具体流转如图1。
其次,利用社会责任体系来完善公司价值评价。企业价值,不仅应包括现有资产的市场价值,还应包括企业未来和潜在资产的市场价值,更应该包括社会价值。这就要求企业核算对象由狭义的“经济责任”延伸为广义的“社会责任”的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体系。在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应将理财环境、组织构架、物流流程、人力资源、企业信用等级分析和财务评价(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分析)等纳入评估体系,特别还应该包括企业的社会价值。企业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同时,更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
(三)优化专业间课程教学体系,合理分配教学内容 针对财务管理课程与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课程存在内容重复交叉现象,需要在教学大纲和授课课时之间进行重新划分。首先,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时,必须明确不同课程的教学重点,将重复的内容进行重新分配,如项目投资的内容应全部列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而管理会计中这部分内容一笔带过。其次,根据教学内容的调整,同步调整教学课时,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的优化资源,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探索教学模式改革,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其一,教学方法中板书教学要占有一定比重。在资金时间价值、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的部分教学内容里,笔者认为用板书教学效果更好。因为,在教师推导公式的过程中,学生会随着推导步骤对知识进行不断的理解和消化。这时,只要学生课堂上注意听讲,课外稍加复习,就能基本上掌握所学内容。但如果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一笔一画推导公式的过程不在了,学生只能看到结果,传递出来的信息量虽然大了,但教学效果大相径庭,所以板书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有。
其二,增加案例教学比重,完善实践教材体系。通过对企业实例的讨论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中引用的案例大都是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的大公司案例,但这样的案例会让学生感觉距离遥远,不能学以致用。所以,教师在设计案例时,要偏重小案例,从学生身边入手。如在讲盈亏保本点计算的时候,以学校食堂的豆浆店为例,分析它的房租、材料、水电、人工,哪些是固定成本,哪些是变动成本,它一月、一天要卖多少杯才能保本。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成功企业的经验,吸取失败企业的教训,这样能使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保证学生学到的东西有用、会用和能用。运用案例教学其过程可以概括为:案例导入——情境创设——讨论案例——诠释总结,具体过程如图2。
其三,增加多媒体教学比重,但注重把握好课堂信息量。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引入“骨架纲要”教学法,注意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掌握好“教”与“悟”的度,“教”的同时要给学生留一些“悟”的时间。教师课前用树形图形式给出教材中的章、节的内容,这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及学生笔记内容。这样,教师在授课时就有充足时间把重点、难点讲透,学生也可专心听讲,不必再忙着做笔记,有效地解决了听课与记笔记的矛盾。另外,借助一些视频资料,郎咸平、叶檀等专家学者都走进了课堂,把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带给学生。笔者认为不能一个课件4、5年都不变,而应该跟踪学科领域的技术发展态势,更新资料来丰富完善教学课件。
其四,加大图解式教学的比重,增强学生数学模型的应用。财务管理课程需要学生掌握财务活动中常用的各种财务工具和模型的应用。因而,在教学中通过图表形式授课,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化,能帮助学生理解讲课中较难理解和较抽象的、多维空间的内容。例如在讲解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式时,利用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与成本的线性关系构成的成本曲线图,利用数学方法求极值,解出最小相关总成本和最佳现金持有量。又例如在资金时间价值的部分教学内容时借助资金时间图表,可以很清楚地看现值、终值的区别,进而看出复利现值终值和不同年金的现值终值的区别。还有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也可使用数学图表方法来讲解。
其五,利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财务管理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成为“当局者”,身临其境。同时,再引入相关概念和原理,学生不会再感觉是知识的灌输。比如在讲解财务报表分析时,可列出多家实训公司的财务报表,让学生通过计算各类财务指标,结合行业指标的参考值,来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对财务状况不佳的公司提出改善意见。在讲解股利分配方案时,通过网络等途径列出某一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案,分析所采用的股利分配方法,将采用的原因和学过的现金流、企业业绩评价指标等内容结合起来分析。这样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角色的身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相互沟通、协作的业务素质。
其六,完善实践性教学,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毕业学生要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实训课程来实现。首先,学校应重视财务管理的实践性教学并加大投入,其实践性教学的方式可以采用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校内实训包括生产性实训和非生产性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包括ERP实训、手工实训、电脑模拟实训、工作情景模拟实训等。实训形式可以采用课程实训、阶段性实训和综合模拟实训等形式,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技能。校外实训包括岗位实训和单位实习。采用订单实习、顶岗实习、自主实习、创业实习等多种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实习工作。其次,开展综合职业技能达标训练,按照工作流程、项目任务、岗位角色确定职业核心技能,将职业技能达标与实训课程结合,强化综合业务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最后,为弥补多数高校实践性师资力量的缺乏,可以定期邀请企业的财务主管,将其自身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际经验,用专题报告的形式与学生分享,改善学生对实训工作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图3所示。
(五)全面考核,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在对学生培养的环节中,期末考试作为衡量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标准和依据之一的教学评价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可以适当地降低难度,并减少考试得分在最终成绩中的比例,引导学生在实践、应用环节多投入精力。在实际教学中应该丰富考核方式,平时以口试的形式检测学生,或要求学生定期提交一些实践报告、案例分析报告,或对工作情景模拟实训的完成结果进行阶段考核。针对财务管理课程中研究的热点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可以论文形式进行,这样不仅为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积累一定素材,也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避免了学生期末考试失误,而整门课程得分很低的情况,给学生一个公平、合理的评价。
篇8
运筹学课程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不同于数学专业的运筹学课程,在管理专业中,该课程的定位是以运筹学理论为基础,以定量分析为支撑,以决策支持为目标的应用性课程。因此,我们对运筹学课程的教学设计突出了“工具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以培养学生熟练应用决策理论和方法及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强化对学生科学管理思维能力的训练,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一、运筹学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分析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运筹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我们发现:运筹学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求解工具上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由数学理论为主转变为以管理决策为主,二是由理论研究为主转变为以应用方法为主,三是以手工或专业化方法求解为主转变为宽平台、普及型的求解方法为主,由此形成了以下三种典型教学模式。
1.重视理论基础的教学模式。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在内容和方法上都非常注重数学理论基础的讲授,基本概念都有严格的数学定义,定理都有推导证明过程。由于数学逻辑严密,因此对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要求较高。运筹学模型以手工求解为主,学生通过手工方式求解各分支模型,可以对运筹学的理论得到深刻的体会,这是进行运筹学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好方法,但限制了运筹学的普及运用。
2.重视管理应用的教学模式。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注重以管理应用为主,数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同时提供了计算机求解软件,并将求解软件制作成规范的光盘同教材一起提供给学生,便于安装和操作。这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运筹学的教学风格,但这类教学中所采用的求解软件不统一,求解模型的规模相对较小,有些软件的操作还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求解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重视求解方法(技术)的教学模式。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视运筹学模型的求解方法。主要特点就是将各分支模型的求解方法统一到Excel电子表格平台之上,如美国各大学已经普遍采用Excel电子表格作为运筹学模型的求解工具。使用Excel电子表格不仅为推广运筹学的应用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平台,而且已经成为管理运筹学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二、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根据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方向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提升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基本认知,我们将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定位于“以管理学、经济学、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等先导课程为基础,将运筹学理论基础、管理应用与求解方法(技术)高度融合,提高该课程对项目管理、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管理、运营管理、营销管理、创新创业管理等各相关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最后达到学以致用,从而真正塑造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此,我们一改过去“以运筹学模型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推导及证明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解决运筹学模型的工具都是依赖于手工计算”的理念,树立“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应用、突出能力、注重效果”的教学理念,将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决策的基本思想、理论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熟练应用现代科学决策理论和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去分析和解决管理当中的实际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体系设计
在明确课程定位与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运筹学学科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对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将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运用运筹学模型实现管理最优化决策的基本特点,科学安排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案例讨论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在掌握运筹学模型的基础上,突出数学建模能力的训练和计算机工具的应用,重视对实际管理问题的案例分析,从而形成如图1所示的以提升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管理专业运筹学课程体系。从图1可以看出,理论教学与课堂讲授、实验教学与上机操作训练、案例讨论与科研训练、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形成了科学的运筹学教学体系,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该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三部分。理论教学就是对图1中所给出的七类25个运筹学模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的讲解。在强化基础理论的同时,通过数学建模、案例讨论和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MC)、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等各种比赛,加强对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形成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用Excel电子表格工具已经成为管理运筹学的一个明显潮流,为此,我们开发并制作了基于Excel电子表格平台的运筹学求解模板和求解程序各一套。运筹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就是围绕基于Excel电子表格平台的运筹学求解模板和求解程序展开的。如图2所示,运筹学实验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首先介绍Excel的相关基础知识,为不确定型决策模型和风险型决策模型的Excel求解奠定基础。其次是Excel中的插件Solver的功能使用。该插件功能强大,可用于工程上、经济学及其他一些学科中各种问题的优化求解,包括(但不局限于)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等问题,为线性规划及其拓展模型的求解奠定基础。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引导学生编制基于Excel电子表格平台的运筹学模型的求解模板。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应用Excel电子表格平台求解运筹学模型的基本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把实际管理问题概括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学模型以及如何分析和理解计算机输出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灵敏度分析和优化调整,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
篇9
对于供电企业来讲,科技创新是必然之举,也是在整个电力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的有效措施。工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科技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二、工商管理对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作用
(一)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形成科技创新是技术创新以及科研活动的统称,具体指的是借助新型的管理模式以及生产工艺,对新的产品进行研发,为客户提供更高水平以及更高质量的服务。所以,科技创新又被分为技术、知识、管理创新等不同的板块,涵盖着资金、知识、制度等多个不同的要素,是创新元素以及创新的个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复杂体系。在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等多方的支持,营造出科技创新的氛围、提供出科技创新的路径,才能从根本上推进科技创新的步伐。所以,作为现代化的企业,需要不断调整工伤管理的模式,以此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对企业制度体系进行优化,从而有效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形成。
(二)工商管理体系支持科技创新因为科技创新所设计的领域以及主体较为广泛,因此政府在对组织作用进行发挥的基础上,需要积极倡导企业对自身进行科技创新的职责进行明确,准确掌握市场的动向,为科研人员提供明确的研究方向以及流程,科学地支配科研资金,做好科技成果的测评工作。与现代经济市场结合起来,站在内部以及外部体系中对科研成果进行评判。而在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为其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是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指路明灯。
(三)工商管理文化氛围促进科技创新对于现代化的企业来讲,工商管理制度体系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水平,尤其是在文化氛围层次上,企业有必要营造出尊重知识、人才以及科技创新的企业文化,从而有效带动企业人员进行科技创新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需要逐渐构建起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促使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能够被充分激发出来,站在企业内部体系构建的角度上,将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与自身综合水平的提升挂钩。这样不仅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素养水平的提升,也能够完善科技创新的流程,为企业实现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除此之外,以科技创新构建起的企业文化体系将创新的元素充分融入科研活动中,提升了科技创新的连续性,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也能够助力企业更好地应对更加复杂的市场挑战。
三、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应用
(一)强化科研队伍创新意识在供电企业内部,对工商管理体系的研究与探索工作与科技人才息息相关,因此科技创新体系与工商管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随着供电企业工商管理理念的深入贯彻落实,企业逐渐关注高端科研人才的引入,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对人才招聘的渠道进行有效优化,为企业招聘更多高科技技术性人才;其次,对目前在岗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将其打造成一支创新能力强的科研队伍。而这些高水平人才在对工商管理内容进行解读的过程中也能够促使工商管理体系内容以及模式的改革。
(二)用科技创新带动工商管理体系创新供电企业之所以能够实现平稳运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转。随着科技创新机制的出现,科技促进生产的理念得以实践,也是对科技管理体系进行创新的尝试,这主要表现在管理思维拓展、科研项目成果展示等方面。随着科技创新带动工商管理创新工作的深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无形之中得到了提升,核心技术得到了升级,是企业实现长足发展的推动力。
四、结语
作为现代化的企业需要不断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同时做出一定的调整,在创新以及思考中实现前进。供电企业需要正视工商管理体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利用工商管理的内容带动科技创新,并且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在工商管理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促使两者成为互相促进的个体,为企业实现长足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篇10
配置功能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人力资本稀缺,不同活动的目标和任务多样化。体系要努力使具有不同人力资本质量、不同创新偏好、不同个性特征等的人员找到最适合的团队或组织,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个好的管理体系是有活力和生机的,是开放、有弹性的,这就要求体系允许人员自由搭配与组合,为人员寻找合适的实践与理论指导环境并提供激励和途径。能把不同创新意识的人配置到合适的团队或组织,允许把资源投入到锐意创新、配置合理并对科技创新的预期成本较低的团队或组织中。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体系效率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体系效率(E)是指体系收益(R)与体系成本(C)之间的比率。公式表示为:E=R/C如果E>1,说明体系也是活动的投入因素(I),有成本,也有产出成果(Y),因而,体系是有效率的。
1.在制约活动产出成果的多种因素不变时,可以比较增加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前后的活动总产出成果或总收益的变化。如果总产出或总收益增加的部分超过了为建立、维持和实施该体系所花费的成本时,该体系是有效率的。公式表示为:E=(TR-PR)/C,E>1其中,TR:采用了某种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后的活动总产出成果或总收益,PR:之前的活动总产出成果或总收益。
2.同一所高校,在制约活动产出成果的多种因素保持不变时,采用体系成本大致相同的两种体系,比较所带来的产出或收益的增加量,如果前一种体系下的产出或收益增加量大于后一种,则说明前者比后者更有效率。
3.增加新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后,导致增加的收益与成本,即比较体制变动的边际收益(MR)与边际成本(MC),观察两者的边际效率(ME)。公式表示为:ME=MR/MC如果ME>1,说明这种新体系有效率,进行体系创新在经济学上具有合理性。如果ME=1,说明该体系已达到体系收益的最大边界,没有创新收益了,采用这种新体系没有经济意义。如果存在多个ME>1的新体系可供选择,则应该首选ME值最大的新体系。
策略及建议
1、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完善制度保障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如:可将科技创新活动成绩计入学生学业成绩评定,设置科技学分,建立一套完善的大学生科研课题的申报、立项、经费、指导、评审、验收、奖励和转化等制度来解决活动中的科研经费、指导教师、实验设备、成果认定、专利申请、产权所属和成果转让等实际问题。
篇11
1.工商管理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推进作用
1.1 具有支撑作用
科技创新尽管属于企业管理的一个方面,但由于科技创新涉及方方面面,因而需要各个领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企业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工作,可以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人才等方方面面的保障,进而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比如,一些企业为了能够使科技创新工作得到加强,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了工商管理工作,特别是进一步强化工商管理工作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力度,构建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的深入开展,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
1.2 具有协调作用
对于企业科技创新来说,是一个长期的、漫长的、持续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也需要对企业进行有效的资源融合,进而为科技创新创造条件。企业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工作,可以发挥工商管理的协调作用,使各个方面的智慧、力量凝聚到科技创新中来,比如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才,企业可以通过创新人力资源招聘工作,特别是通过“互联网+人才”的模式,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使各方面人才能够汇聚到企业科技创新中来。工商管理的协调作用还体现在企业可以协调各个部门共同为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努力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1.3 具有引导作用
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更具有竞争力,同时也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这就需要发挥工商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比如通过改革和创新营销管理工作,加强对市场的调查和分析,针对市场需求对企业科技创新提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进而能够引导企业科技创新与市场机制对接;再比如通过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还可以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特别是由于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财务部门可以合理安排科技创新资金,而且也可以向各级政府争取科技创新扶持资金等。
2.科技创新视域下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观念比较落后
对于开展工商管理工作来说,要想更好地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推进作用,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创新工商管理观念,更加重视为科技创新提供服务。但从当前一些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为企业科技创新服务观念比较落后的问题,特别是很多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没有深刻认识到服务于企业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还没有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这已经成为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些企业尽管也强化工商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推进作用,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有效的管理,导致企业科技创新环境不优,特别是相关保障工作做得不够到位,必须会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规范化、持续化以及有效化。
2.2 管理体系相对陈旧
由于我国企业早期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足,而且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没有引起重视,这也直接导致很多企业工商管理体系还在紧紧围绕企业科技创新来展开,工商管理体系陈旧的问题相对比较突出。比如一些企业还没有建立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协调机制,特别是在引导和服务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导致很多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还有一些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的过程中,尽管也认识到应当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和保障,但在落实方面仍然比较落后,比如各个部门还没有对科技创新给予高度重视,在 行业协会和行业商会构建科技创新平台等,使科技创新能够得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等。
2.3 管理方法缺乏创新
要想使工商管理工作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服务,至关重要的就是要不断创新工商管理方法,但目前很多企业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工商管理缺乏创新的问题十分突出。比如一些企业不重视工商管理的系统性,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协调,因而也不可能为科技创新创造有利条件;再比如还有一些企业不重视电子商务体系建设,特别是在开展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相对比较落后,缺乏对市场、客户、顾客需求情况的调查和分析,这也直接导致企业科技创新不符合市场需求,甚至一些企业研发的新产品还没有上市就已经成为落后产品,这主要是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缺乏对技术创新的有效管理和服务。
3.科技创新视域下企业工商管理的优化对策
3.1 创新工商管理观念
科技创新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战略发展能力。这就需要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工商管理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工商管理模式。这就需要企业将工商管理工作与科技创新进行有效的融合,特别是要强化工商管理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协调作用和引导作用,努力为企业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要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大力推动工商管理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着眼于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工商管理机制,努力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创新工商管理理念,还要切实发挥好工商管理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组织和协调功能,特别是要发挥好助手作用,比如企业应当制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对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科技创新进行系统安排和设计,着力提升科技创新的持续性和战略性,同时还要制定更具有针对性、效能性和系统性的科技创新保障措施,进而能够使科技创新工作持续开展,并且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科技创新成果。
3.2 创新工商管理体系
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把健全和完善工商管理体系上升到战略层面,纳入企业战略发展体系当中,不做创新工商管理体系,进而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强大的保障。由于企业科技创新涉及面广,而且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并且需要方方面面的广泛参与,同时还要对企业的各类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因而企业在开展工商管理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使企业科技创新能够拥有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引导和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各部门协调机制,将科技创新纳入各个部门的工作体系当中,共同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形成科技创新的强大工作合力。创新工商管理体系,还要更加高度重视内部体系和外部体系的有机结合,除了要对内部各类科技创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之外,还要更加重视对外部资源的有效利用,比如企业可以加强与其他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再比如还可以依托到更多的外部支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和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
3.3 创新工商管理方法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要想使工商管理工作能够更具有推进作用,至关重要的就是创新工商管理方法。要将“系统理论”应用于工商管理工作当中,强化工商管理工作对科技创新的多元化支撑,比如在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人力、物力、财务保障的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相关方面的系统化应用;要进一步强化工商管理模式创新,特别是要在应用信息技术方面狠下工夫,努力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服务,比如为了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针对性,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市场需求信息、企业产品信息以及相关意见建议等进行收集和分析,为企业更好地开展科技创新提供决策辅助;再比如在开展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要着眼于强化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角度为企业产品创新提出意见和建议。创新工商管理方法,还要更加高度重视企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团队绩效考核机制,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造高绩效科技创新团队,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效率。
综上所述,在我国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 0 25”战略的新时代,企业必须将科技创新上升到更高层面,特别是着眼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强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促进企业改革创新发展,积极探索更加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的工商管理新路径。尽管很多企业都十分重视科技创新,而且与过去相比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很多企业还没有将工商管理与科技创新进行深度融合,导致科技创新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深入、高效开展。这就需要企业在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工商管理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推进作用,从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新进步的战略高度,着眼于解决企业工商管理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重点要在创新工商管理观念、创新工商管理体系、创新工商管理方法“三个创新”方面取得突破,努力为企业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创造良好条件、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篇12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知识广泛传播的背景下,行业的创新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封闭式创新模式逐渐被打破,并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创新范式——开放式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概念于2003年由哈佛商学院亨利•伽斯柏(HenryChesbrough)提出,指的是当企业在发展新技术时,应同时将内部和外部的创意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同时利用内部和外部两条市场通道进行商业化推广。该模式强调组织的无边界化,认为组织边界是松散的、可渗透的,从而允许组织内外部资源的双向流动,并将企业的研究部门与开发部门看作战略目标高度一致的有机体。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云南中烟技术中心”或“技术中心”)作为云南中烟工业系统的核心研发机构,是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如何提高自身创新及研发能力、获得并扩大在相关研究领域的技术优势是技术中心最核心的命题。2014年4月云南中烟技术中心成立后,提出要以本体组织为核心,利用世界一流的人才、技术、实验室,创建纵横连线、协同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创新资源生态圈。云南中烟技术中心作为中国烟草行业体量最大的研发机构,其人才、流程和资源是支撑开放式创新体系的基础要素,如何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管理和充分连接便成为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石。知识管理体系、“知识+”模式的构建可实现对科技创新的人才、流程、资源的一体化管理和有机融合,对这一命题的解决具有战略性的支撑作用。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和良好运行可以盘活技术中心核心知识资产,提高研发效率,提升中心管理水平,促成良好的学习、创新氛围,逐步将技术中心转变为实际意义上的知识型组织、学习型组织,从而有效提升技术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助力技术中心成为世界一流的烟草研发机构。
二、知识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知识管理既是一项实践,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发展已经有二十年。1986年,知识管理概念首先在联合国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1989年,有关知识管理的论文开始在《斯隆管理评论》,《哈佛商业评论》以及其他刊物上出现。1990年,许多咨询公司开始实施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项目,而且一些著名的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建立了重点知识管理项目。1998年,欧美国家企业开始大规模实施知识管理计划。经过多年的发展,欧美国家企业的知识管理已经成熟,成为了很多知识型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手段和核心能力构建的长效工具、方法和机制。苹果、埃森哲、惠普、通用、IBM、微软、西门子等国际知名企业都是知识管理的最佳实践者。知识管理在中国的起步始于1998年,刚开始主要是学术性的理论研究,从2003年起大量的企业开始自己的知识管理实践之路,国内知识管理实践,其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2006年左右):早期的知识管理常被统称为信息管理,它是以邮件及文档数据库为核心的办公业务自动化管理(OA)的组成部分,重点主要在文档管理,缺乏企业知识管理整体体系方面的内容,例如:企业团队及共享文化,知识管理的激励,评估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的研究。第二阶段(2007~2009年左右):战略和业务流程导向的知识管理阶段,一方面深入到企业业务流程中,强调知识管理与业务流程管理的结合,强调企业知识的显性化;另一方面强调知识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的结合,强调核心能力导向的知识管理建设,并加强了知识管理的激励与评估研究;在信息技术方面,增加了知识仓库、知识地图、知识和业务关联、企业搜索等方面的功能。第三阶段(2010~2015年):越来越关注以人为导向的知识管理应用以及知识管理如何支持知识创新等,强调人员之间的沟通与联系以及企业文化的变革;在信息技术方面,增加了以web2.0为核心的应用,如博客、微博、WIKI、专家、爱问、SNS等功能。第四阶段(未来发展趋势):关注智能化导向的知识管理应用,如数据挖掘、文本挖掘、语义网技术等;大数据的概念提出,丰富了新知识管理体系。大数据的价值在于:因为具有了这些大量的数据而使得我们更容易、更精准、更深入地发现了数据间彼此的关联关系,利用这些挖掘出的关系而带来比数据本身更大价值的信息、知识等。因此大数据应用落脚最终也是离不开知识管理的范畴,同样是沿着“数据->信息->知识->智慧”这个价值链的发展轨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关注和投入知识管理,如联想、青岛啤酒、美的、天狮、上海通用汽车、腾讯、华为、盛大、新浪、海尔、康佳、TCL等都已经关注到知识管理,并投入建设,取得了一些比较可见的价值,通常体现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生产率、改善知识沉淀和储存、提高员工技能和知识、帮助避免重复劳动等方面。相对于庞大的数量,在中国各类组织中,不知道、不了解、没听说过知识管理的占大多数;而知识管理的企业实施案例成功的少,失败的多;但是随着国际企业的示范作用,知识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提升到战略的高度。知识管理对于国内的企业已经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来做、何时来做的问题。2009年的科技文献《烟草行业企业信息化之知识管理初探》首先提出了知识管理在烟草行业的应用探讨[1]。其他可以查到的烟草行业知识管理相关信息如下:2009年由联信永益公司帮助云南曲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实施了知识管理系统项目。2009年由蓝凌公司帮助广西中烟工业有限公司实施了知识管理项目。2010年由深圳市汉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帮助云南省烟草公司玉溪市公司实施了知识管理系统项目。2011年由AMT集团帮助厦门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由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和知识管理流程制度三个核心内容组成的知识管理体系。2012年由蓝凌公司帮助昆明卷烟厂实施了知识管理项目。2013年湖南省烟草公司和长沙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分别实施了知识管理系统项目。2012年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完成了《云南烟草科技知识地图研究与应用》的科技项目。总体而言,烟草行业对知识管理的应用探索才刚刚起步,大部分以信息系统的实施为着力点,以提高知识文档的利用率为目标,具有完整知识管理体系概念的案例较少,而具有云概念,能够支持不限于本体组织的研发生态圈的知识管理体系和知识管理平台还未见到实施案例。
三、技术中心知识管理体系构建
组织知识管理体系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知识管理与组织战略匹配、知识内容识别和盘点、IT平台建设、管理、文化等配套机制设计、知识管理与业务融合等各个方面。
1.知识管理战略规划
组织推进知识管理首先要明确知识管理的战略目标,知识管理战略应当以支撑组织战略的实现作为终极目标,而不是以技术或者知识管理流行概念为导向,避免知识管理成果华而不实。云南中烟技术中心的战略愿景是“打造全球一流技术中心”,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也围绕以上战略进行。技术中心的知识管理愿景定义为:“构建卓越的知识管理体系,成为具有独特知识优势的全球化的技术中心”。即通过构建起卓越的知识管理体系,将知识管理能力内化为技术中心的核心竞争优势,提升技术中心的管理、研发和创新能力,进而助力技术中心“打造全球一流技术中心”这一目标的实现。知识管理战略是一个长期的愿景,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也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因此需要做好长期规划、分步实施的准备。技术中心根据知识管理战略制定了3~5年的中期推进计划,将知识管理体系的构建分为多个阶段,在不同的知识领域进行实施和应用,进而实现全知识领域的覆盖。知识管理体系构建首先在人力资源领域进行试点,进而扩展到管理运营领域,最终向研发领域推广。
2.知识蓝图设计
建立系统、规范、标准的知识分类体系,是开展知识管理的基础和关键工作,也是知识管理平台建设的重要前提。知识管理的对象是组织的知识,只有把知识梳理清楚了,才能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的知识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模式。此外,知识分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决定了知识储存、维护和应用的质效,同时也能够加快知识更新速度,更好地丰富知识管理平台的内容。技术中心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其运营和管理过程中所产生、所使用的知识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因此从组织能力视角出发,从四个维度对技术中心需重点管理的核心知识进行科学识别和体系化的多维分类梳理。(1)项目成果类知识:来源于科研项目产生的成果类知识,包括基础理论成果、专利、应用技术成果、软科学成果等。项目成果是技术中心的核心知识,需全面盘点、评价、再利用。(2)业务运营、职能管理类知识:业务运营和管理能力是组织提高自身效能的一种极为关键的能力。对于技术中心而言,此类知识是指中心管理和业务活动中所产生以及所利用的知识,例如规范管理和业务的标准、制度、流程,各类管理文档、业务成果、业务文件等。(3)人才培养类知识:针对员工的能力素质,可以从“输入-输出”两个视角来分析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输入视角来看,技术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支撑员工能力提升的重要机制,相关的培训类知识是蕴含其中的重要知识内容;从输出视角来看,技术中心的专家网络资源、员工的经验技巧等隐性知识则是体现人员能力素质的重要产出。(4)外部知识:前三类知识多为组织内部知识,除此之外,快速地捕捉、整合外部知识以内化为组织的内部能力,也是组织成长和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技术中心而言,需要整合的外部知识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在运营和管理过程中要遵循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知识,二是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技术前沿信息等,三是来自利益相关者(如竞争对手、客户、合作伙伴等)的知识。
3.管理和文化蓝图设计
为促使知识管理成为技术中心的一种长期持续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行为,需要以知识管理模式为基础,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予以保障。技术中心的知识管理的管理蓝图应清晰勾勒出:知识管理工作由谁来做?要做哪些具体工作?知识管理流程怎样流转?怎样考核和激励员工参与知识管理?(1)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工作需要由专人来完成,因此需设置知识管理组织架构,让各类人员各司其责,共同推进知识管理工作。技术中心基于知识管理建设阶段对相应的组织架构进行设计,第一阶段是知识管理项目推进阶段,主要工作是完成知识管理项目的建设,该阶段的组织架构以项目制搭建,集合多方力量共同建设;第二阶段是知识管理常态化运作阶段,主要工作是对知识管理进行常规化运营,因此设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负责知识管理的专项工作。(2)知识管理流程制度:在构建知识内容规范体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遵循PDCA思想,设计知识运营流程和管理制度。具体而言,技术中心的知识管理流程制度包括知识定义、知识范围界定、知识内容规范、知识全生命周期运营流程、知识管理行为规范、知识管理平台规范、知识安全和保密规范等。(3)知识管理激励办法:适当的激励措施可以激发部门和员工参与知识管理工作的热情,为知识管理添砖加瓦。根据知识管理的实践经验,正向激励对员工知识管理行为的促进更为有效,因此技术中心的知识管理激励以正向激励为主,负向激励为辅。(4)知识管理考核办法:考核办法同激励办法不同,激励更偏重于鼓励员工主动和自发地进行知识管理工作,而考核则将知识管理纳入到员工的日常工作和考核当中,偏向于对知识管理工作进行强约束和强管理。技术中心知识管理的考核的对象包括组织和个人,同时根据技术中心的实际情况,专门增加针对专家的考核,更多地将专家的力量纳入到知识管理工作中来。管理体系是知识管理的保障,文化则是知识管理生根发芽的土壤,良好的知识管理文化氛围能够帮助知识管理在技术中心落地生根,源源不断地为技术中心的核心能力提升提供帮助。技术中心将知识管理文化的内涵定义为“乐于分享、善于总结、勇于创新”,根据文化理念设计员工的知识管理行为准则,并开展多样化的知识管理文化促成和运营推广活动,在组织内部营造一种变革的文化氛围,实现知识管理在组织内部的文化落地和习惯形成。
4.知识云管理平台建设
具有大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能够提供进行安全、方便获取知识资源服务的私有云架构的知识云管理平台,是保证技术中心对创新生态圈中最核心的人才、流程和资源进行有效掌控和利用,从而支持整个生态圈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技术中心通过搭建知识管理平台,以支撑对中烟科技创新资源的应用,同时逐步建立智力云、管理云、知识云等应用,实现对中烟研发生态圈中最核心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掌控和利用,并将其转化为技术中心的知识资产,实现知识资产的增值和传承,从而支持整个生态圈的良性发展。技术中心的知识管理平台定位为非业务系统,不承担包括研发设计、专利管理、质量管理等在内的任何业务或管理操作,如产品概念设计、项目计划监控、专利提案评价等。知识管理平台只对各个业务系统中产生的知识和智力资源进行管理,同时将知识管理平台中的知识以及智力资源以服务的方式应用到各个业务系统的业务环节之中。业务系统生产及使用知识,但不管理知识;所有知识将由知识管理平台统一存储及管理,并且提供标准化的知识写入及接出接口供业务系统调用。知识管理平台主要满足技术中心以下几个方面的述求:(1)实现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及应用;(2)实现与工作相关的所有知识的统一管理及应用;(3)提供其他业务系统内知识接入接口;(4)向其他业务系统提供知识及智力资源的场景化接出,如编写立项报告时,推送立项报告编写模板及与当前项目相关的经验案例等,同时,知识管理平台支持随着业务场景应用的深入,以及业务系统的增加,不断扩展更多的场景化应用。
5.“知识+”模式构建
知识来源于业务,并且服务于业务,是否融入并支撑业务通常是知识管理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组织需要在不同的规划期内,找到重点的业务热点或主题来推进知识管理,实现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知识流程的有效衔接和互动。通过对知识管理的深度研究发现,传统的知识管理模式(建立知识仓库-知识上传-知识搜索共享-知识奖励)生命力有限,当前“知识+”模式已成为知识管理发展的前沿方向,是知识管理与业务结合的最新实践形式[2]。“知识+”强调基于各种应用场景的知识连接,连接的核心就是知识的即时化(JustInTime),即让各类知识资源为业务过程提供服务和支撑,同时将业务过程中的知识进行沉淀,形成知识-业务-知识的循环。技术中心作为中国烟草行业体量最大的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活动是其主要的业务活动,也是开放式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首先以科技创新业务为试点,实践知识管理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具体而言,技术中心“知识+科技创新”的建设内容包括:(1)项目申报指南化:梳理云南中烟过往的项目课题,盘点各项目主要的创新点、成果、应用情况。将项目课题的相关信息和成果以类似知网模式的模式展现,在项目申报阶段为科研人员和科技管理部提供科研方向的参考,同时可以进行重复率课题审查等。(2)项目知识模块化:将科技创新项目管理中重复使用的知识(如标准、参数计算模型、标准项目阶段配置等),以及科技创新流程中重复使用的知识(如制度规范、指引模版、最佳实践等)标准化、颗粒化、结构化为知识模块包,满足重复使用的需要,节约工作时间。(3)项目运营协同化:对科技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进行协同管理,实现每个项目的文档、日志、会议纪要、项目经费材料等系统化管理。对跨业务场景之间的知识进行协同调用,如知识录入、填写的过程资料,无需重复录入,可直接应用到其他系统中;又如项目申报书填写完毕后,不管在哪个系统中需要用到,都可以自动调用,无需重复录入。(4)项目成果资产化:构建成果超市,收录云南中烟现有的专利、论文、项目打包成果(综合性的成果),同时与科技创新平台、生产研发系统、实验室管理系统等系统同步集成,收录后续的项目成果。设立项目成果的跟踪和反馈机制、成果再评价机制、二次推广使用机制,实现成果价值最大化。技术中心“知识+科技创新”模式的建立,将知识管理与科技创新深度连接,将知识融入业务,融入场景,助力技术中心知识管理和技术创新水平全面提升,为技术中心开放式创新体系的构建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知识+科技创新”模式的构建也为未来技术中心“知识+”模式的全面建立提供重要的实践经验和前期参考。
四、结语
从“由内到外”到“由外到内”,开放式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正在得到不断的发展和丰富。尤其在当今“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传统行业开始尝试开放式创新。但是总体而言,烟草行业对开放式创新的应用探索才刚刚起步,具有完整开放式创新体系概念的案例较少,而具有云概念,能够支持不限于本体组织的研发生态圈的开放式创新体系和开放式创新平台还未见到实施案例。云南中烟技术中心知识管理体系、“知识+”模式的构建实现了知识管理与科技创新等业务的深度融合,对开放式创新体系的各类要素——人才、流程、资源进行一体化管理和充分连接,让知识服务贯穿于科技创新业务的全生命周期,为技术中心开放式创新资源生态圈的构建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烟草行业知识管理提供重要的实践经验和参考案例。
作者:张海涛 刘奇燕 单位: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信息管理部负责人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信息管理部主任
篇13
1搭平台,建机制,筑牢科技管理基础
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在科技工作实践过程中认识到要想在科技工作方面大有作为,首先必须要建立强有力的管理体系,形成人人能够参与科技工作、人人愿意参与科技工作的好局面,同时要能够涵盖部室、区队、劳模、技能大师、技师、大学生等方方面面的人才,把不同岗位的人才通过管理系统汇集起来,补人之所短,用人之所长,集思广益,解决日常工作中的棘手问题。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科技工作在“3+9+3”(即三个体系、九项制度、三个平台)的管理体系下进行丰富完善,形成了“33459”科技管理新模式(即三个体系、三个平台、四个环节、五项措施、九项制度)。
1.1科技创新三个体系
为了确保科技创新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有强有力的物质、人才、制度保障,首先建立了支撑科技创新工作的三个管理体系。分别是科技创新人才资金保障体系、科技创新攻关体系、大众创新联动体系,这三个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了基础,也为矿井创新创造注入了活力。
1.2科技创新三个平台
为了发挥模范示范引领作用,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在发展中成立了以曲志欣劳模工作室为总领的劳模创新、技能大师、青年创新创效三个工作室平台,充分发挥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在矿井创新驱动、升级转型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为矿井高技能人才施展才华、青年职工创新创效搭建了平台。
1.3四个关键环节
为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从立项到应用的进程,打通科技创新成果全过程管理“脉络”,必须不断优化、简化成果管理的四个关键环节:便捷通畅的申报环节、客观公正的立项鉴定环节、公开透明的公示环节、成果快速推广应用环节。
1.4五项激励措施
为激发矿井全员创新引擎,培育职工创新、创造动力,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共采取了五项激励措施:原创、首创保障措施、“部室+区队”联动措施、成果量化考核措施、成果评选奖励措施、成果命名的荣誉激励措施。
1.5科技创新九项管理制度
在科技创新工作开展过程中,黄陵矿业一号煤矿通过完善创新管理制度,形成了年度科技工作考核制度、科技项目管理考核制度、科技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全员创新管理制度、论文量化考核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专业技术人员成才成长考核制度、科技创新宣传考核制度、科技创新先进评选制度等9大管理制度,为科技创新“培育”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了重要保证。
2激活力,提质量,增添科技创新新动能
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创新工作始终以企业发展理念为纲领,紧贴企业发展的大规划,注重聚焦企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和短板,精准对焦、靶向攻关。以科技项目为突破口,规划好矿井整体的科研方向,保证矿井的科技工作保持在领先位置,同时通过利用好三个平台及全员创新优势,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创新水平,不断改善职工作业环境,提升矿井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干部、职工个人发展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嵌入融合。
2.1丰富科技创新平台,激发创新热情
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科技资源、科技人才、科技装备的地方,具有开放共享、支撑与服务企业科技创新的功能,能在一定范围内发挥创新示范和带动技术攻关的作用;平台建设能有力带动企业技术提升,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1]。因此黄陵矿业一号煤矿一直在加大平台基础条件投入,以三个平台为基础,逐步拓宽平台的使用范围,在原有技术讲座、攻关会议的基础上增加可视化教学、设备升级、改造、研发攻关等内容。同时,对三个工作室的管理制度重新修订,明确年度创新计划、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量化考核目标,丰富三个平台的活动开展形式;并规范科技人力资源管理,选拔优秀创新人才作为技术带头人,目前实现了每年的全员创新成果数量达到200余项、论文数量达到80余篇。通过加大奖励力度,彻底打消平台兼职科技人员思想顾虑,充分激活矿井的创新热情。
2.2优化科技创新人才结构,提升创新质量
创新质量体现了创新带来的价值,是一切科技创新工作的基础,没有质量的科技创新工作就如同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因此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发展必不可少。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的科技管理工作始终以“重培养、强引进、调结构、抓激励”为主要思路,紧紧抓住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三个环节,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各种方式加快科技创新人员成长成才[2]。截至目前黄陵矿业一号煤矿参与技术、科技工作人员共146人,其中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敢于创新的职工也不在少数,但是一些科技项目的攻关还是过于依赖外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因此,增加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需要加强不同岗位、专业之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通过部室与部室联动、部室与区队联动,优化科技创新人才结构,利用创新成果的转化,拓展不同岗位人才的视野、思维,提升矿井整体创新质量。
3挖潜能,改思路,丰富“创新一流”内涵
职工的创新潜能是无限的。黄陵矿业一号煤矿科技创新工作一直坚持“创新不神秘,创新就在身边”的理念,通过对标优秀企业的创新思路,挖掘全员创新潜能,丰富“创新一流”内涵,推动“创新一流”建设[3]。
3.1完善创新机制,挖掘创新潜能
在梳理体制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完善机构和健全人员选拔机制等措施,去杂归核,挖掘全员创新潜能,寻求更加切合黄陵矿业一号煤矿未来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畅通愿创新、能创新的人才成长渠道,建立灵活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4];让创新主体动起来,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
3.2对标提升、开阔创新思路
科技创新工作需要新鲜的创新思路、创新手段、创新模式,没有了创新的思路,就不会有创新的成果。黄陵矿业一号煤矿是陕煤集团,黄陵矿业的一面旗帜,外来对标单位很多,称赞的话语也很多,但我们自身的眼界、思维随着行业或关联行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因此,黄陵矿业一号煤矿不断加大创新思维的培养,向优秀的煤矿企业对标,向“老牌”的煤炭企业对标,学习好的理念,新的思维为“我”所用,形成了符合企业实际的新管理方法和模式。
4结语
创新不只是一句口号,需要全体干部职工思想的重视,需要机制、平台、资金等系统性保障。黄陵矿业一号煤矿通过平台的搭建、体制、机制的完善,筑牢基础,激发活力,努力实现矿井创新由引进创新、合作创新转变为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的局面,提高了企业创新水平,让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矿井的技术攻关能力始终保持在行业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赵华山.科技进步对煤矿安全效能影响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2013.
[2]王海文.科技创新型煤矿的管理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