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城乡规划体系的构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教育教学的专门性进行研究探索,找到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创新精神的最佳方法,使专业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规划专业设置存在问题及不足
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目标,如当前有很多高校是将该专业的学生培养成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能在研究院、高校或是企事业单位进行深造或是从事研究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解决社会实际问题。而对于以后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集中于资源的开发利用、环境检测与保护以及城乡区域规划等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相对应的工作领域主要是环保、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交通等关系社会发展的政府机构。
1.专业设置不合理,实践性不明晰
当前,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人才主要是为环境部门培养,房地产开发或是项目管理专业主要是为房地产部门培养人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国土部门培养人才,城市规划和建筑专业则主要是为城建部门培养人才。这些专业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专门部门培养人才,没有进行交叉人才的培养,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有对口的就业方向。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则是在专业课的设置上进行了交叉,对学生进行的是多方面的培养而不是专门的培养,这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就业选择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学生的就业难度,就业方向没有针对性。
2.课程设计不严谨,特色性不明显
尽管有不少学习开始了这一专业,但从所开始改专业的高校的课程设计来看,还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方面该专业的主要课程是由地理、环境与规划等专业领域的主要课程构成的,课程设计的主要标准之一是全而不是专业性,因此课程设计没有突出点;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环节,并没有针对该专业选择合适的实践课程或是创新。此外,专业选修课杂而乱,且比重过大;必修课与选修课安排不合理,选修课主要集中于5、6两个学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
二、优化环境专业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对策
该专业针对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低等问题进行了课程优化改革,使得该专业课程设计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利用涉及面广的优势着重社会民生问题的研究与解决,不仅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的复合人才,使学生具有更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而且关注社会问题,将与我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与时代接轨,与社会接轨。
1.优化设计课程体系,提高科学性
根据该学科的特点,对选修课划分了三大类: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乡镇规划、乡土地理学、景观设计、社区规划与管理和居住区规划等课程各2个学分,30学时,这是第一大类城乡规划与管理课程;环境规划管理、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人居环境评价、土地评价与管理和环境生态学构成了第二大类,即环境规划管理,每门课程都是30学时,相应的也是2个学分;最后第三大类则是由土地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项目评估、生态经济等经济学领域相关课程构成的经济管理科学,每门课程30学时,共2个学分。另外,对选修课的选课,学生在6、7、8三个学期根据已有的专业的知识和自己的特长与未来的就业选择进行课程选择,自主性更大。除了这些课程可供选择外,学生也可以选修其他院系的课程,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建立完善专业实践机制,提高实操性
该专业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因此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一般有学校实验和社会实习两个方面,任课教师课根据实际需要,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中或是让学生到社会单位中实习。如齐齐哈尔大学于2010年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课程进行了调整,在专业必修课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将实验课时增加10学时;而对房地产测量学和地籍管理学也增加了实验课时,前者增加12个学时,后者增加了16个学时,但这两门课总的学时保持不变。从课程学时调整中可以看出,该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的调整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就业。
三、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特别是对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了解和研究剖析,进一步弄清了该专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为了结合国家倡导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目标,笔者认为当前有必要重视和完善对该专业课程体系结构的重构和优化,进而为培养具有资源环境和城乡管理专业性知识和实战型人才的培养做些有益的实践与尝试。
参考文献
篇2
2.我国目前城乡规划体系结构特征论述
依照我国首都在发达城市地位的扭转现实进行客观评价,由于申办奥运会以来,已经完全有能力处理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事务,根据国务院审核标准透析,在城市规划区域内部实施这类管理已经成为当下流行之举,有关政府必须保证针对其进行长期有效监督、引导,最终形成具备全新发展活力的新格局意志。这已经充分显示,关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事业发展,是完善城乡一体化进程不可或缺的制备资源,使得中心城市、村庄、乡镇之间的合作、交流体制更加健全,规划中需要全面覆盖的职责任务也因此得到有力拆解,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系统化发展来讲大有裨益,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引导媒介。
2.1统筹规划细务中综合性职责的强化
根据我国城乡改革条例观察,涉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章程理念得到再次重复性彰显,在此基础上,有关协调细节中的利益结构要梳理完全,尽量将社会既定阶段发展目标与人民生活环境有机结合,使得城市与公民长远利益得到有效呼应。城乡规划中不可否认,需要将局部与整体、近期与后期细节掌控完全,经过统一解析之后,为经济与社会、历史与现代关系做出稳步疏导,保证城乡空间资源在第一时间内实现合理化配置;对于近期制度性安排任务与长远归控计划要尽量明确,避免建筑时序出现严重紊乱结果,并重点跟进城乡基础、公共设施搭建条件,为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合理的住房空间。
2.2科学民主决策活动的监督
涉及依法行政的民主机制传统要做好长期维护,尤其在面对全国大面积区域推行阶段环节中,必须彰显政策执行力度,这是法治性政府建设以来需要秉承的关键意志理念。城乡统一、和谐规划作为分散利益元素的整合举止,是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公共策略而衍生的健全体系架构,使得内部执行与监督结构能够互相牵制,不致于造成一些弊端隐患问题。透过对照新条例准则进行客观分析,尤其在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力度环节中,需要联合专家科学咨询制度以及社会公示渠道、责任明确机制进行公众参与权力的维护。例如:北京在深化我国公民参与体制过程中,在科学民主决策流程中加以重点叙述,并且在执行流程中主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程序调整以及审批工序等都打理得井井有条,真正稳固了规划细务的严肃性地位。
3.涉及城乡规划的细化职责内容以及完善措施分析
3.1细化职责内容梳理
我国在明确改革规范条例内涵中明确阐述,城乡规划工作必须保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交接秩序,技术验证标准、公众参与能度以及科学决策手段等要建立必要的沟通、交流机制。回忆我国过往城市规划经验,其中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导地位无可厚非,使得上述机理协调关系得到充分彰显,城市协调、稳定潜质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后续系统要涵交接节奏恰到好处。上述细节要点就是目前规划职务的具体指导方向,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在专家科学认证结果出来之后,联合各类部门,包括交通、经济、政府单位在内,共同调节信息公布出口,在有效的社会监督视角下,在权责、程序具体化的背景下操刀后续一切细致化工作内容。文中一直强调的就是公众参与实效,其实这就是贯彻民主政治概念的必然要求,更是政府智能、服务合理转换的前提保障,能够针对既定管理模式以及服务政策做出科学评估,进而全面应对现下城乡规划活动中面临的各类技术、经济元素冲撞危机。我国后期市场建设活动不断活跃,整体利益体系转向清晰化显像样式,当然此类规划手段作为政府调试利益关系的必要疏通媒介,更需要针对公众最基本利益标准进行全力维护,将任何阻塞因素消除,争取建立一种较为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架构。
3.2改善举措分析
篇3
And lead to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urba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coordination of the elaboration
Liu jun Li hai wei
Abstract: The author has been engaged in engineering design, has in recent years has presided over the design: the Beijing-Guangzhou railway crossing Chuzhou Mingguang Road Interchange, across the Beijing-Shanghai railway Zoucheng thirty meters bridge, Yanzhou across the new stone railway overpass north moat, through the Long sea-rail interchange and across the street Kaifeng thirteen Zheng West Temple ditch off the bridge Loening specifically to highway bridges, and so many involved in Luoyang rail Project, in the design process, deeply felt, strid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construction, both many railways have gradually restricting som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so all through the city, more and more demand for more rail, also led to a series of railway safety issues, in 2010 the Ministry of Railways has issue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2010] No. 146 "On cross railway lines across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designed to inform," the official documents, made a cross-over high-speed rail on the lower-speed rail, road principles and applicable regulations. In this paper, the needle of the above, by Song County, Luoyang expressway to connect to the Zhengzhou-Xi'an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across the bridge caused by Luo passenger safety issues specifically related to the analysis of the bridge, a few thoughts from a design point of view.
Keywords: additional displacement; additional stress; surplus capacity; work permit after the settlement
截至201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城郊团组开发的扩城运动的展开,身处工程行业的同行会经常听到或碰到铁路限制了城市发展的情况,为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平衡及沟通铁路两侧城市资源,作为城市交通动脉的城市道路,受铁路路基高低、铁路两边城镇化程度、拆迁占地等客观条件所限,需要修建下穿或者上跨既有铁路的桥梁,有的城市已经把铁路路基穿成了高架桥,有的城市则修建了多座跨越铁路的高架桥。尤其是铁道部2010年度下发的“中铁建设[2010]146号文”对上跨高速铁路提出严格的限制,下穿高速铁路的方式几乎成为各地批复的首选,因而也带来众多铁路安全以及和城市规划冲突问题等。铁路多次提速、大量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拉短了城市的时间及空间距离、提高了社会整体效率、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前车之鉴,因此在高铁、客专、城际等高速铁路纷纷修建的今天,站点选址、线路规划及铁路桥梁建设等,需要充分结合地方政府的城市规划布局,应做好线位及结构安全度的长远预留。本文仅从高速铁路桥梁结构安全分析角度出发,针对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有助于建设管理方及设计方多出精品,希望有益于铁路和地方和谐发展。
1、工程概况
1.1新建道路概况
洛阳至嵩县高速公路连接线位于洛阳市洛阳新区境内,起自孙辛路与开元大道交叉口,向南下穿郑西客运专线洛河特大桥,再过郑屯村、上跨洛宜铁路及规划的腾飞路,终至洛阳至嵩县高速公路起点溢坡附近,全长3.088Km,设计时速100km/h,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
1.2穿越处既有客专桥梁概况
本项目在K0+050处以分幅方式穿越郑西客专洛河特大桥的92#及93#孔,临近桥墩编号为91#~95#,对93#桥墩影响最大,两线交角90度。该处郑西客专洛河特大桥上部结构为跨度32m的简支箱梁,桥下净高12m,各墩之间的净宽均为29.9m。洛河特大桥下部为矩形空心桥墩,每墩均设有10根直径1.0m桩基础,桩长依次为:92桥墩17.5m、93号桥墩18.5m、94号桥墩24.5m。
根据高铁设计资料,93号墩:单桩富余承载力为[P]-P =3502.50KN-3154.08KN=348.42 KN。桥桩工后允许沉降不大于6mm。
1.3 穿越区域自上而下各层岩土依次为:
①黏质黄土(Q4al):硬塑,局部软塑。基本承载力&&=120Kpa。
②粗圆砾土(Q4al+pl):中密―密实,饱和。基本承载力&&=500Kpa。
③黏质黄土(Q3al+pl):硬塑。基本承载力&&=150Kpa。
④粗圆砾土(Q3al+pl):中密―密实,饱和。基本承载力&&=600Kpa。
⑤黏质黄土(Q2dl+pl):中密―密实,饱和。基本承载力&&=250Kpa。
⑥粗圆砾土(Q2al+pl):中密―密实,饱和。基本承载力&&=600Kpa。
⑦泥岩、砂岩(N):全风化,岩石风化呈土状、砂砾状,局部夹全风化砾岩。基本承载力&&=300~350Kpa。
⑧砾岩(N):杂色强风化,泥质胶结,岩心成砾石状。基本承载力&&=350Kpa。
2、各穿越方案引起既有铁路桥桩附加内力及附加竖向位移分析
2.1 方案一:桥梁方式穿越
采用1-40m梁桥(桩柱式台,桩长30m,如图2.1)分幅穿越客专洛河特大桥,单幅桥宽均为14.5m。
2.1.1 新建结构与客专桥墩相对位置关系及分析工况拟定
工况一:拟建桥分幅从客专洛河特大桥92及93孔跨中穿过,如图2.2,新建桥墩桩基距离客专桥墩桩基最近距离为18.47m;
工况二:考虑最不利情况,拟建桥从靠近客专洛河特大桥93号桥墩两侧穿过,桥边缘至93号墩间净距仅为20cm,如图2.3,新建桥墩桩基距离客专桥墩桩基最近距离为15.8m;
2.1.2 定量分析(有限元模拟)
2.1.2.1模型简化
本模拟采用MAIDS-GTS有限元软进行模拟分析,模型的结构为:100m*80m*50m(长*宽*高),单元网格数量为33579个,土体模拟为摩尔库伦本构的四面体单元,桩模拟为弹性本构的线单元,桩土接触模拟为桩接触单元;模型结构如图2.4、图2.5所示:
桩接触面:计算模型中采用梁单元模拟桩基础,桩土作用模拟为摩擦接触面,软件涉及的计算参数主要如下:
最终剪力:输入最大摩擦力,超过该值认为桩土之间摩擦力消失;
剪切刚度模量:面内切向方向刚度系数;
法向刚度模量:面外垂直方向的刚度系数。
荷载:本模型中荷载有自重荷载、恒载及活载长期效应组合产生的桩顶反力模拟为桩顶节点集中力荷载、作用在路面运营车辆的荷载(按公路-I级)模拟为面荷载。
根据郑西客专洛河特大桥竣工图,计算该桥每根墩桩上施加的节点力:92号桩桥墩桩FZ1=2795.55KN,93号桥墩桩FZ2=2810.589KN,94号桥墩桩FZ3=2728.944KN。
新建桥桩上根据桥博软件分析,按最不利情况施加的节点力:FZ=5752.88KN;
台后路基模拟成面荷载:P1= P2=22KN/m3×3m=54KN/m2。
约束:本模型中对土体的前后、左右及下底面进行节点约束,上顶面为自由面;对客专桥桩和新建桥桩进行转角约束,约束方向为Rz。
2.1.2.3运算步骤:
为了更准确的计算出新建公路对原有客专洛河特大桥的影响,将运算过程分五步:
Step1:计算土体在自重作用下应力、位移,然后归零;
Step2:计算客专洛河特大桥桥桩在客专荷载作用下的位移和应力情况;
Step3:把所有的位移和变形清零;
Step4:计算仅考虑新建桥桩(道路)工程时,桩周土体及客专桥桩的轴力、位移;
Step5:计算全部新建工程对客专桥桩及桩周土体的影响。
2.1.2.4 计算分析结果
(1)方案一工况一计算位移、轴力云图与分析(仅选取影响最大的93号墩)
①因新建工程产生的影响―位移
③小结:通过运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模拟计算分析,得出新建桥梁从客专跨中穿过的工况一产生的影响总结如下:(注释:①②③同后)
1)新建公路桥桩的竖直最大位移为-14.04mm,因新建工程产生的最大附加位移:
客专桥92号墩10号桩的最大竖直位移为-0.796mm,影响率①为5.66%;93号桥墩7号桩的最大竖直位移-1.934mm,影响率为13.77%;94号墩4号桩的最大竖直位移为-0.756mm,影响率为5.38%。
2)新建公路桥桩的桩顶轴力为-5745.65KN,因新建工程产生的最大附加轴力③:
92号墩10号桩为-19.11KN;93号墩7号桥桩为-21.7KN;94号桥墩4号桥桩为-17.86KN。
(2)方案一工况二 计算位移、轴力云图与分析
①因新建工程产生的影响―位移
③小结:通过运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模拟计算分析,得出新建桥梁从靠近客专93号墩旁穿过的工况二产生的影响总结如下:
1)新建公路桥桩的竖直最大位移为-16.38mm,因新建工程产生的最大附加位移:
客专桥92号墩10号桩的最大竖直位移为-0.288mm,影响率①为1.75% ②;93号桥墩7号桩的最大竖直位移-3.258mm,影响率为19.89%;94号墩4号桩的最大竖直位移为-0.29mm,影响率为1.77%。
2)新建公路桥桩的桩顶轴力为-5745.65KN,因新建工程产生的最大附加轴力③:
对93号墩7号桩影响最大为-50.052KN;对92号墩及94号墩影响较小,可以忽略。
注释:①影响率=拟建公路桥桩的最大沉降/客专洛河特大桥相应桥桩的最大沉降。
②桩号参考图3.3。
③最大附加轴力为施工完成后的轴力-原有客专洛河特大桥桩的轴力。
2.2方案二、三、四均以道路方式分幅穿越客专洛河特大桥,路基填土高度分别为3m、1m、0.3m,单幅道路宽均为14.0m。工况一:线位从客专跨中穿越,路基的中线距离93号桥墩中线的距离为16.3m;工况二:线位从靠近客专93号墩穿越,路基的中线距离93号桥墩中线的距离为8.7m;
2.2.1工况一、二91~95号墩的桩基顶部最大附加沉降分布曲线图
2.2.3由以上分析数据统计有:既有桥墩距离新建结构越近、路基填土越高则受影响越大;93号墩受影响最大;
3、结论
通过如上运用有限元软件MADIS-GTS对四种穿越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按方案一、三及四,即桥梁方式和1m 、30cm高路基的道路方式穿越客专,产生附加沉降及桩轴力均满足设计要求,均能确保既有客专桥梁安全;按方案二,即3m高路基的道路方式穿越,如果线位不居中布设,偏向93号墩则附加沉降超出6mm,会危及客专桥梁安全,附加轴力在149.3~320.6 KN间,占用单桩承载储备较大,也不利于客专桥梁安全。
(2)鉴于目前建设的城际、客专、高铁等,较常见的上部结构多为32m的标准跨径,根据如上计算分析,采用小于2米高路基的道路穿越,现有设计的变形及承载力富余储备,可确保下穿工程不影响既有铁路桥梁的安全,且新建道路从跨中穿越最安全。
(3)考虑建成后道路路基自重和过往的车辆荷载均直接作用在既有桥桩持力土层上,并且建设中为确保道路压实满足规范质量要求,重型机械设备作业均会对临近桥桩产生负摩阻及相应的扰动影响,因此建议采用桥梁穿越方式为首选,由以上计算分析可知,单孔40m跨桥梁方案能确保下穿工程不影响既有铁路的安全。且建设期间及建成后结构自重或车辆荷载均通过新建桥桩作用在远离既有桥桩的位置,因此产生影响均较小。
(4)对于在建和处于设计阶段的类似铁路桥梁,建议经由城镇时,应充分结合当地近远期规划,除了线位做好预留外,在有规划需求部位建议考虑增加桩基的沉降和承载力富余的储备,如有近期穿越需求处,则可以根据路基填土高度,先做好路基,再实施高速铁路的桥墩。
参考文献
1、陈培炎,徐振华. 地基强度与变形计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78.
2、赖琼华. 岩土的变形模量取值探讨[J].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10).
3、槽汉志.桩的轴的轴向荷载传递及荷载沉降曲线的数值计算方法.岩石工程学报.1986.
篇4
目前,我国有17所农林高等院校开办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从地域分布上看,华北、东北、华南、华中、西北、西南都有分布[3]。由于院校分布地域广,故采用典型调查与网络查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8所农林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科背景、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及课程安排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农林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上的共性、特点和差异,分析主干课程的设置内容和主要特色,探讨其存在问题和改进的途径等。
二、研究结果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成我国高校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总学分为145~180学分左右,其中普通教育的学分和专业教育的学分基本接近,综合素质教育学时少些。重点大学课内学时比例较低,而一般院校课内学时比例较高。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同一层次不同区域的学校结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可以对学时设置做相应的选择,因此,各学校在统一的专业规范下,教学计划呈现出多样性[3]。我国农林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成主要由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技能课三个模块组成(见表1)。8所农林院校该专业总学分平均值为171.63学分,其中内蒙古农业大学总学分最高(188学分),河北农业大学总学分最低(156.5学分),二者相差31.5学分。从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的比例构成看,8所农林院校该专业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57.14%,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24.82%,而实践课学分占总学分的18.04%,基本符合我国普通高等院校课程设置的要求。但有些院校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河北农业大学,必修课学分34.5,占总学分22.04%,选修课学分100,占总学分63.90%,必修课程设置学分过低,而选修课程设置过多。这虽然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但也会造成该专业学生专业基础和特色不突出。另外,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身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学分设置得高一些,有利于学生技能的培养,但目前一些高校实践学分设置相对过低。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主干课程分析与比较农林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在农学和林学专业的大背景下形成的,主要突出农林资源利用和环境科学,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城乡规划与设计,土地利用规划设计等。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上,依据课程性质,可以分为三大类,即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方向课(见表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为地学基础类和资源环境类课程,如“: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地质地貌”、“自然资源学”“、环境学原理”“、生态学”“、资源学导论”等,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本专业所具有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专业技能课程主要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而设置,是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主要根据各学校的学科背景和专业发展方向开设[4-5]。比较农林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方向课可以看出(表2),8所大学该专业基础课基本都以地理学和环境科学课程为主,主要课程有“自然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经济地理学”、“环境学导论”、“生态学”等。这表明农林高等院校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与该专业的主干学科相一致,符合专业要求。然而,在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方向课设置上各校差异较大,各具特色。如:北京林业大学专业技能课程为“资源环境数据库技术”、“可视化编程语言”、“地理系统基础”、“计算机绘图”、“地理系统设计”和“遥感技术基础”;东北农业大学则以“土地利用规划学”、“环境管理与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原理”、“小区规划”、“人居环境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为主;河北农业大学以“土地经济学”、“电子制图”、“国土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管理科学”、“土地评价”、“土地管理学”、“区域规划”、“地图学”、“资源遥感与信息技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题”为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则以“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镇规划”和“旅游规划”为主。比较主要农林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技能课和专业方向课的组成可以看出,农业院校该专业正在向多元化格局发展,这些与学校自身的专业背景和专业发展方向关系密切。
(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课程分析与比较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地理学专业,其实践技能培养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从8所农林高等院校专业技能实践课程的比较可以看出(表3),实践课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公共实践训练课程,如“军训”、“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生产实践”等,各农林院校间差异不大。其二为专业技能实践课程,分为课程实习、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主要包括“测量学实习”、“自然地理实习”、“地质学实习”、“遥感实习”、“土地评价实习”或“土地规划实习”等,但在各个院校间实践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的差异,特别是个别院校实践课程重点明确,能够较好地达到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目的。
篇5
虽然城乡规划学在2011年才正式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城乡规划实践却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完善。可以说城乡规划专业就是一门先有实践而后有学科的一门科学。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既是国家快速发展壮大的时期,更是城乡规划专业快速发展和完善的时期。国家的发展为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也很好地指导和促进了国家的快速城镇化。面对新形势下国家建设和发展的转型,如何变革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特别是民族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是地方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指出“强化实践、重视能力培养是专业规范的重点。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1)认识调研的能力;(2)规划设计的能力;(3)规划管理的初步能力等。城乡规划专业实践体系包括实践领域、实践单元、知识与技能点三个层次。为此,所有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这“三个能力、三个层次”来进行展开。笔者认为在“三个能力”方面调研能力是基础,规划设计能力是核心,规划管理能力是目标;在“三个层次”中实践领域是对象,实践单元重点,知识与技能点是抓手。
为此,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必须遵循上述的逻辑顺序展开,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从基本的调研能力培训开始到核心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最终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规划管理能力。以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点为突破口,促进若干实践单元的有效实施,培养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领域认知。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业务实践能力。
2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现状及问题
湖北民族学院地处中国西部武陵山欠发达地区,湖北民族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创办于2004年,学制4年,经过10多年的探索、实践,在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先后为国家输送了近千名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为国家快速城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在做出了部分成绩的同时,在专业学科建设方面,特别是专业实践教学方面也还存在众多的不足。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建设美丽中国,以及武陵山地区发展的需要,对武陵山地区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2.1 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经过10多年的教学实践,湖北民族学院先后编制完成了五个版本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在每一轮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中都很重视实践环节。以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版《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主要实践性环节有军事技能训练、暑期社会实践、城市认知实习、测量学课程实习、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城市社会学与调查课程实习、毕业综合考核、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实践设计课程有绘画基础、城市规划实用软件、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场地设计等。所有实验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为30.85%。可见学院对城乡规划专业学生的认识调研能力和规划设计能力都有足够的重视。但是在规划管理的能力培养方面有一定的欠缺。随着湖北民族学院建设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民族大学定位的出台,势必加强应用型专业的培养和转型。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呼之欲出。
2.2 师资力量薄弱,因材施教困难重重
高校城乡规划专业教师稀缺,特别是高学历专业教师更是奇缺,这是当前国内开办有城乡规划专业高校的普遍现象。而湖北民族学院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更是很难引进高学历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时至今日,湖北民族学院城乡规划教研室共有11名专业教师,其中副教授1名,高级实验师2名,讲师3,助教5名。硕士8人,在读博士1人,博士1人。专业构成方面,城市规划专业6人,土建类专业3人,测量学专业2人。在现有的教师构成中具备了一定的学科交叉能力,但是总体上要进行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教学,特别是要因材施教更是困难重重。急需建设一支队伍具有地方专业特色的一流城乡规划专业实践师资力量。
2.3 认识调研环节力度不足
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中,认识调研是基础,是城乡规划专业的敲门砖。就目前的专业认识调研环节来说主要有暑期社会实践、城市认知实习、测量学课程实习、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城市社会学?c调查课程实习、毕业综合考核、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而其中暑假社会实践、城市社会学与调查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以学生自助进行为主,老师只是实践前期指导和后期把关,未能全程参与指导学生实习。城市认知实习与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实习是专业老师全程指导,但是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往往是两个专业老师要指导60个学生实习。老师的指导深度严重不足。
2.4 课程设计总体质量不高,学生规划设计能力不足
对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来说,规划设计能力是核心。目前主要开设有建筑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场地设计等规划设计课程。由于城乡规划学科的知识体系十分庞大,哈佛大学建筑学院的院长曾提到,大约需要1992 年的时间才能培养一个通晓规划各个领域的通才。为此,在有限的师资条件和办学条件下要针对性地教好每一门设计课程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更不用说因材施教。
2.5 忽视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而规划管理能力的提高本身需要全面掌握规划认识调研和规划设计能力。目前,我校与规划管理相关的课程主要就《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一门理论课程,在培养学生规划管理能力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
3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1 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好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必须要有好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支撑。以湖北民族学院建设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民族大学为契机,以《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为指导,结合学校现有师资教学条件及武陵山地区特色制定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理论课程为指导,以培训学生认知调研为基础,规划设计能力为核心,规划管理能力为目标的实践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3.2 因材施教,因师施教,教学相长
教与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不同个体有不同特征,不同老师也有不同擅长专业领域和专业设计方向。因此,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因师施教,做到教学相长。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一支专业结构合理、专业背景丰富、年龄搭配合理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
3.3 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
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不仅仅是课堂教学,更多的是要走向课外,走向社会。加强教师与业界的联系,以及学生与业界的联系来提升教学活动的水平。课堂上严把教学理论关,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设计基础理论。课外引导学生拓宽专业视野,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同时,鼓励和带领学生走向社会,通过学校与校外设计企业签订校外实习基地,定期将学生送往相关设计企业进行规划设计实习。此外,也把优秀的规划设计师请进校内,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将这个学习生涯置身于专业实践领域之中。
3.4 严把实?`教学环节和教学实践质量关
严格按照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各项实践教学环节,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严格组织,细心辅导。建立严格的过程质量管理和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学实践环节考评机制。严格要求学生,全面系统掌握现行的城乡规划种类,及各类规划的设计的内容深度要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规划设计能力。
3.5 构建地方实践教学特色
篇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52-02
一、引言
当前中国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城乡建设中的土地集约利用、环境保护、住宅建设、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正变得越来越尖锐,城乡建设变得高度复杂化与综合化,城乡建设急需从粗放的规模扩张向精细的内涵质量提升转变,这就要求建筑设计从城乡的发展趋势、城市的整体性、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的分析入手,在更高的视角、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定义建筑在城乡中的角色,使之和周围环境和谐共生。然而,一些工作内容和建设任务远非建筑学专业所能包容和解决,于是,2011年,城乡规划学从建筑学分离出来,成为与建筑学并列的一级学科,其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内容越来越庞杂,因而,建筑学本科城乡规划教学内容有待优化。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正式施行,意味着传统城乡规划工作理念、方法和思路将不断更新,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意味着建筑学本科城乡规划教学内容要有所更新,在此背景下就需要对传统的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课程进行变革。
二、建筑学本科城乡规划课程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城乡规划课程积极性不高。首先,建筑学本科学生大都认为建筑学专业应重点把建筑设计学好,城乡规划知识对做建筑设计影响不大,学习积极性较差。其次,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与管理的依据,具有极强的政策性、规范性和实践性,因此,理性思考、系统解决城乡建设中的问题是城乡规划类课程教学重点强调的,当学生做设计时,就会感到约束条件太多,自己发挥的余地太小,无法体会在遵守刚性约束下进行创新设计、巧妙解决建设问题的乐趣。最后,在教学目标设置上,对知识目标要求较高,对能力目标要求较低。如“城市规划原理”,当前大多数学校对该课程检验知识目标的方式是闭卷考试,而学生对考试要背诵的枯燥理论不感兴趣,甚至把它当作建筑学课程里“最乏味的课”。
2.思维模式跨度大,学生产生困惑与迷茫。目前多数院校建筑学本科教学是以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为核心展开的,其主线基本是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建筑单体设计到群体组合,因此,建筑设计教学一般从一年级的构成角度的一个方盒子开始空间设计,然后到二年级的工作室、幼儿园、别墅等小型建筑,再到三年级的展览馆、图书馆、体育馆、办公楼等复杂的建筑,最后到四年级,建筑设计课程转向以城乡规划课程为主的住区规划设计和城市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一到三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十分强调从构成角度进行建筑设计,设计题目的基地条件十分简化,对设计限定条件没有明确要求,甚至可以根据构思的需要假想基地条件。这就造成建筑设计中对建设环境的综合分析与利用方面的训练比较薄弱,一些学生形成了把配景当环境、就建筑论建筑的建筑观,没有建立起建筑设计应从建设环境分析开始的环境观、城市观。而四年级的城乡规划类课程强调系统分析、理性、科学决策,其设计过程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往复循环优化的过程,与建筑单体设计理论偏重艺术差别巨大,学生在进入城乡规划理论课程的学习时,由于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内容较粗,理解规划理论较浅,很难在理论知识与设计实践之间快速建构起联系。当设计题目需要考虑的设计要素从单一的建筑要素发展到政策性、综合性极强的城市空间、建筑群体及其他各种相关要素时,学生往往理不出头绪,设计思路很不清晰。
3.知识衔接不顺畅,教学标准无据可循。建筑学本科城乡规划系列主干课程有城市规划原理、住区规划设计、城市设计、中国古典园林分析等。这些课多安排在四年级,各课程之间时间间隔较短,或者知识教授次序颠倒,造成理论学习与设计实践的严重脱节,一些重要理论还没有来得及消化理解和运用到设计课的训练当中,建筑学四年级的设计课业就已结束,造成学生的理论基础匮乏,设计实践能力不高,大大削弱了城乡规划课程教学的意义。如“城市规划原理”课既要讲授城市规划基本知识,又要重点讲授住区规划设计原理,作为后续的“住区规划设计”课的理论基础,理论和实践结合不紧密。
目前各院校按“专指委”的导向性要求都基本上制定了一套有关城乡规划教学的课程体系,但“专指委”对具体课程无具体的要求,“培养目标”“毕业生基本规格”和“培养方案”都是指导意见,这就造成了各校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选用、教学重点、培养方式以及师资配备等方面的差异。目前,除“城市规划原理”课有材外,其他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不同院校、不同教师的授课内容和侧重点差别很大,最终,很难衡量毕业生的实际城乡规划方面的知识构成是否达到“专指委”的“培养目标”要求。
三、建筑学本科城乡规划课程教学探索
针对建筑学本科城乡规划课程教学现状,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课教学团队以适应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导向,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用、考核方式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主要有以下改进措施。
1.激发学习兴趣――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设计实践要求和社会热点。目前除2010 年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厚达712页的《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教材外,其他城乡规划类课程教材内容更新较慢,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如住区规划设计教材,目前从大城市到小城镇的住区建设以小高层、高层为主,而教材却还以底层、多层为主来讲解,理论落后于实践,和实践应用脱节,为此,我们在教学中着重讲解高密度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设计思路与手法。另外,针对“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目标重知识、轻能力,导致学生对枯燥理论不感兴趣的问题,我们采用加强实践教学的措施,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以专业角度去解决问题。为保证教学质量,城乡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内容和课时数都纳入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城市规划原理”采用理论讲授与学生调研、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住区规划设计”课中,住宅类型与居住区布局、环境调研分析作为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实际需求,探寻解决之道,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拓展设计方案构思深度。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如结合国家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将和谐社区、青少年创业住宅区、廉租房住区等纳入教学。
2.培养价值观念、培育思考理性――系列设计课中全程融入建筑价值观、城市观、环境观、技术观。城乡规划类课程培育的设计思维模式与工作方法是系统性分析影响要素,理性、科学判断与设计目标的主要矛盾所在,进而在设计中巧妙地把矛盾化解,是一个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向设计目标迈进的过程,它强调系统分析、理性决策、从宏观到微观逐层深入的思维模式,而这恰和目前缺失明确城市、环境限定条件及建筑价值观的建筑学前三年建筑教育中设计思维模式与工作方法相反。为了融合这两种思维模式,缩小思维跨度,我们采取把城乡规划知识向前渗透和融入,积极参与到前三年的建筑设计教学中去,从建筑设计基础阶段开始,将建筑价值观、城市与环境观念逐步引入,建筑设计与限定条件关联度逐步拓展。在建筑设计入门阶段,主要侧重于自然地理条件、四邻建筑和景观要素的限定;在基础加强阶段,主要侧重于地域环境特征、历史、文化要素以及既定地段环境空间对建筑的制约性;在综合提高阶段,则侧重于建筑价值观、城市群体建筑环境、基地自身地形条件以及规划控制条件的加强。
建筑学本科到四年级已开设了十分全面的建筑技术类课程,为此,在四年级我们也十分重视对技术理性的培育,主要在城乡规划课程中加强了设计软件的应用,培养学生综合思考、科学验证的习惯,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可行。如“住区规划设计”教学中,要求学生结合天正、草图大师、3DMAX等实用性设计软件对住宅日照分析、建筑形体、外部空间及景观竖向等进行研究。
3.形成教学体系――以实践素质能力为导向,创新教学模式,建立有效衔接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我们建立了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立足实践,而又不受限于实际,不满足于用一般的设计原理进行教学和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而是引导学生对某一课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寻找出有效解决问题的着力点、突破点,进行设计创新,使学生在掌握一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扩充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强化思维逻辑,逐步建立研究型设计的一般步骤。教学目标上着重强化能力目标要求,从侧重掌握知识改为提高设计实践能力。
城乡规划研究型实践教学课程包含“城市规划原理”“住区规划设计”“城市设计”三门课。其中,“城市规划原理”48个学时,是建筑学专业基础课。“住区规划设计”56个学时、“城市设计”64个学时,都是建筑学专业必修课。三门课程均在四年级开设。“城市规划原理”和“住区规划设计”在第七学期开设,“城市规划原理”在前半学期、“住区规划设计”在后半学期,使得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城市设计”在第八学期开设,以形成较好知识衔接。每门课都包含基础理论知识概论和设计实践两部分,对重要理论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也能将知识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使得城乡规划类知识和建筑类知识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水平。
三门课教学实践措施如下:(1)“城市规划原理”坚持精讲基础理论知识,然后把学生分组进行专题研究,到实地进行调研并总结,课上专题汇报交流内容,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深入研究某些问题,提高参与度,也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城市的形成、发展规律与理论,城市的用地分类与用地构成,城市的规模、功能、结构与形态,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竖向规划,居住区规划,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历史街区,古建筑保护和城市更新等知识。另外增加了城市综合体、注册城市规划师案例分析等内容,引导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方法,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考核方式从原来的闭卷考试变为专题研究评分。(2)“住区规划设计”紧密联系当前房地产市场实际,选择学校所在城市的实际案例,模拟设计院工作场景,“真题假作”。课程增设了社区调研分析、房地产项目策划和概念构思的学习阶段,培养学生系统的、综合的详细规划研究能力。选择经济适用房社区、住区交流空间、住区道路交通系统等方向进行专题研究,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住区环境理论的基础上,设计更具深度。教学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住宅群布局、公共设施布局、绿地布局、道路交通系统组织等基本知识,并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套住区规划设计图。考核成绩中设调研报告、专项研究成绩,占总分数的30%。(3) “城市设计”课的题目选择教研室实际设计项目,增加了虚拟实际设计过程环节,组织模拟方案投标评审会,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汇报方案并回答教师、同学的问题,增强学生对方案的总结归纳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评判能力。教学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城市设计的阶段、城市设计分析的理论知识,并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一套城市设计图。考核成绩中设调研报告、专项研究成绩,占总分数的30%。
四、结语
建筑学专业的城乡规划课程的教学核心目标在于使建筑学学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城乡建设,从更多的视角、更高的视野去研究建筑。建筑学学科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随着社会及城乡规划理论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教育的研究也将不断深化。我们应积极探索不同时期的教学特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鸿雁.非城市规划专业城市规划原理课程教学实践与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0(3).
篇7
英国是城市规划立法与建立现代城市规划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城市规划为许多国家所效仿,而且英国中央集权制和判例式的特征与我国极为相似,国内规划学者向英国学习的热度和兴趣一直都较高。回顾英国自1909年现代城市规划建立以来经历的多次改革,对于国内城市规划的发展将有较大益处。
以英国城市规划法规的进程及其法定规划改革为线索,自19世纪早期开始回顾英国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可将其分为六个阶段:(1)萌芽与城镇规划大纲阶段(19世纪初―1947年);(2)开发规划阶段(1947―1968年);(3)“两级”体系阶段(1968―1985年);(4)“双轨制”阶段(1985―2004年);(5)“新两级”体系阶段(2004-2010年);(6)国家地方体系阶段(2010年至今),具体如下:
1.第一阶段-萌芽与城镇规划大纲阶段(19世纪初―1947年)
19世纪初,工业化使得英国经济蓬勃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城市急剧膨胀,以及公共卫生、住房等诸多城市问题。1848年,英国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公共卫生法》(Public Health Act),并于1875 年对该法进行重新修改; 1875年和1890 年又先后颁布《住房改善法》(Dwellings Improvement Act),它们分别对城市卫生和住房环境作出规定,以解决随着城市膨胀带来的环境卫生和住房问题。
190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规划法――《住房与城镇规划诸法》(The Housing and Town Planning,etc Act 1909),标志着英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建立,同时也标志着城市规划成为政府管理职能的开端。该法授权地方政府编制城镇规划大纲(Town Planning Scheme),以控制新开发地区建设和城市无序蔓延。
开发控制方面,1919年《住房与城镇规划诸法》第一次提出了“过渡开发控制”(Interim Development Control)的政策,允许在规划没有完成编制之前提前进行开发活动,此类“提前开发项目”无需申请规划许可证(Planning Permission)。1922年《城镇规划过渡性开发控制规则》(The Town Planning General Interim Development Order)提出了开发控制的正式内容,即开发必须提交规划申请(Planning Application)并获得规划许可证方可进行。1932年《城乡规划法》将开发控制的范围扩展到城区所有土地。
该阶段城市规划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城市规划机制的从无到有,并逐渐发展成熟,构成英国现代城市规划的萌芽发展阶段;(2)以1909年《住房与城镇规划诸法》为起点,1932年《城乡规划法》为终点,英国城市规划的开发控制完成了它的初始进程。
2.第二阶段-开发规划阶段(1947―1968年)
1947年《城乡规划法》的颁布,为战后英国建立了新的城市规划体系。它提出了一种更为灵活的规划方式――开发规划(Development Plan)。该开发规划为土地利用提供基本框架和开发政策,不涉及具体开发项目。
开发控制方面,1947年城乡规划法颁布后,城市开发控制的工作过程和具体开发控制手段也基本定型。即所有土地开发和建筑项目必须根据开发规划申请规划,并获得开发规划许可。
开发规划阶段较城镇规划大纲阶段具有两大进步之处:(1)开发规划具有更大的约束作用,规划的法律地位得以提高;(2)开发规划不设定具体项目,具有更多的弹性和更大的灵活性。
3.第三阶段-“两级”体系阶段(1968―1985年)
1968年,英国保守党政府颁布了新的《城乡规划法》。该法将1947年开发规划分成两部分,即战略性的结构规划(Structure Plan)和实施性的地方规划(Local Plan),它们构成了英国城市规划的“两级”体系。
1968年后,英国城市规划体系逐渐趋于完善,国家规划政策指引(PPG)、区域规划导则(RPG)、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构成国家、区域、地方三层面的完整规划体系,虽然国家规划政策指引和区域空间导则不是法定规划,但两者对地方层面的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起了较好的政策指引作用。英国城市规划“两级”体系构成具体见下图。
图1:英国城市规划“两级”体系构成
4.第四阶段-“双轨制”阶段(1985―2004年)
为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控制,1985年英国中英政府颁布了新《地方政府法》,该法废除了6个大都市郡议会和大伦敦地区郡议会,分别被32个伦敦自治区议会和36个大都市区议会取代。自此,6个大都市郡和大伦敦地区的郡一级地方政府便被撤销,其下原属区级政府变成自治政府,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辖。
根据1985年《地方政府法》和《城乡规划(修正)法》,这些地区原本由郡政府负责编制的结构规划便不再编制,而是由其区级政府负责编制一种新的规划形式――整体发展规划(Unitary Development Plan);非大都市郡则仍采用原来的由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构成的“两级”体系。如此,英国城市规划体系便保持着结构规划、地方规划和整体发展规划并存的局面,文章将这段时期称之为英国城市规划的“双轨制”阶段。
图2:“双轨制”阶段体系构成
5.第五阶段-“新两级”体系阶段(2004-2010年)
2004年,英国政府颁布《规划和强制性购买法》(Planning and Compulsory Purchase Act),该法取消了结构规划、地方规划和整体发展规划,由地方层面的地方发展框架取代,并且将区域层面的区域空间战略法定化。自此,英国城市规划开始进入由区域空间战略(Regional Space Strategy,简成“RSS”)和地方发展框架(Local Development Framework,简成“LDF”)构成的“新两级”体系阶段。
自2004年《规划与强制性购买法》确立的区域空间战略与地方发展框架的英国城市规划“新两级”体系,也包括三个国家、区域与地方三个层面:国家规划政策(PPS)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指引;区域空间战略是由区域政府编制的区域层面的法定规划,用以指导地方发展框架与地区交通规划;地方发展框架是区级政府编制的地方层面的法定规划,地方发展框架不仅必须在垂直方向与国家与区域的规划政策相一致,还必须在水平方向上与专项规划、战略相协调。
图3::“新两级体系”构成示意图
6.第六阶段-国家地方体系阶段(2010年至今)
截至2006年底,共有5个修订的“区域空间战略”草案提交至中央政府,然而这些草案更像是“区域规划指导”更新,并非真正的“区域空间战略”蓝本。其中,英格兰东部地区提交了第一份区域空间战略,随后又被住房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所“摧毁”;2008年10月,西南地区的“区域空间战略”在公众咨询阶段招致了4000多人的反对,从而使得计划严重推迟。
2010年7月6日,区域空间战略被新执政的保守党和自由政府宣布废除。在2011年下议院报告中提出:“区域空间规划战略的废除给英国规划系统的核心造成了真空,这会对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至少为期数年的深刻影响”,以及“区域空间战略为两种不同的规划层次架起来桥梁,我们所担忧的正是他们这种‘废除’所带来的‘桥梁’中断;这会产生一个惯性,即阻碍经济发展,使得那些尽管存在争论却十分必要的跨区域基础设施更难提供,例如废物处理点、矿物运作区和为吉普赛人和流浪者准备的空间;同时也使得国家住房增加决策难以确定。”
2011年3月《National Planning Policy Framework》,作为地方规划部门和决策者的重要指导文件,它使得规划系统变得更简单。即英国的规划体系构成变成了“国家与地方”垂直衔接体系。
图4:国家地方体系构成示意图
7.结语
纵观一个多世纪以来英国城市规划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经历了从关注微观开发控制走向宏观政策引导的过程演变,以及从“技术”型向“政策”型规划的转变。(1)第一阶段城镇规划大纲需具体到开发项目,内容较细;(2)第二阶段开发规划在城镇规划大纲基础上,补充了宏观层面的战略内容;(3)第三阶段,将开发规划的政策内容统一整合至结构规划,将其详细开发规划的内容直接下放至地方规划;(4)第四阶段,英国中央政府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控制和管理,工党政府进行了一场行政区划大调整,整体发展规划作为结构规划和地方规划的“综合体”,目的是指导经区划调整的大都市区和伦敦自治区;(5)第五阶段,将地方规划和整体发展规划的一系列规划政策整合至地方发展框架,地方发展框架内容要更偏于政策引导;同时为了不加强中央政府的负担,区域层面规划政策的法定化便成为必然;(6)第六阶段,区域层面的空间战略被取消,国家开始行使垂直管理,以及地方政府获得更多自。
试着剖析英国城市规划改革的背后,可能存在以下几个主要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因素,是引起城市规划体系改革的重要的背景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城市规划能适应且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政治因素,是引起英国城市规划改革的决定力量,英国城市规划的数次改革都与英国政治变革密不开分,不论是政府执政党的更替,亦或是期间中央政府权力的下放,还是行政区划的调整;(3)公众认知的觉醒,如果说政治要素是自上至下作用于规划改革,那么公众认知的逐渐觉醒便是自下而上地影响着英国城市规划变革。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城市规划的法定地位不断提升,城乡规划建设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同时,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经济发展与城乡规划建设和城乡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更为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模式成为我们目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发展与完善提出以下五点建议:(1)简化规划等级体系,减少规划层次,使得规划体系更灵活;(2)加强各层次规划内容的衔接,理清规划关系,减少规划“打架”;(3)增加规划弹性,加强宏观政策引导,减少对成熟发展地区的微观控制;(4)加快规划决策速度,规划目标是促进发展而不是阻挠发展;(5)增加公众参与程度,规划编制内容要让公众更易懂。
参考文献
[1] 唐子来. 英国城市规划核心法的历史演进过程[J]. 国外城市规划,2000(1): 10-13.
[2] 吴晓松等. 20 世纪以来英格兰城市规划体系的发展演变[J]. 国外城市规划,2009(5): 45-50.
[3] 缪春胜. 英国城市规划体系改革研究及其借鉴. 硕士论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009.
[4] 张莹.英国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与借鉴. 硕士论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008.
[5] Clara Greed. Introducing Planning.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00.
[6] Mark Tewdwr-Jones. The Planning Polity Planning, Government and the Policy Process. Routledge, UK,2002.
[7] M J Bruton, D J Nicholson. Local Plans and Planning in England[J]. Journal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1984, 27(1): 1-11.
[8] Martin Shingler. Development Control Practice[M]. Development ControlServices Ltd. 1988.
[9] Nigel Taylor. Urban Planning Theory Since 1945[M]. London: Sage, 1998.
篇8
一、城乡规划执法的概念
城乡规划执法是规划实施的重要环节,城乡规划执法活动是特定的城乡规划执法部门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法律的规定和法定程序将城乡规划运用具体实施,并监督检查规划实践的合法性的实施,以保障规划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活动。具有特定性、综合性、复杂性的特征。城乡规划实施监督、城乡规划行政检查、城乡规划行政处罚、城乡规划行政处分构成了我国城乡规划的执法活动的基本内容。城乡规划执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行政原则、公开公正原则、比例原则、公众参与原则。
二、我国规划行政执法中的法律困境
1、基于执法主体视角的法律困境
(1)执法主体不明,事权分配不合理。规划主管部门设置各地表现不同,有的为行政机关,有的为事业单位等,在执法力度和执法效力、强度上各有不同。另外,乡、镇人民政府事权分配不合理,有责无权的情形严重。
(2)执法依据冲突、缺失,由于各级政府的利益趋求,制定的实施细则缺乏操作性,对于地方的空间规划也缺乏法律支撑,给执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法律责任设置不合理,有的责任设置缺乏过罚相当原则,导致执法的不公平。
2、基于利害关系人视角的法律困境
规划执法的利害关系人是指权利和义务受到规划执法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组织,既包括行政相对人也包括受到行政行为间接影响的主体。我国法律已经注意到利害关系人在规划实施的重要意义,规划执法势必也与规划利害关系人息息相关,但对于利害关系人参与规划执法仍然缺乏实体法的支撑和程序法的保障。
三、我国城乡规划行政执法有关法律制度完善
1、完善执法主体制度,合理分配事权
首先,完善纵向城乡规划管理部门的设置,实现城乡统筹和城乡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促进横向规划管理部门的统一。如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我国城乡规划执法部门的行政机关主体资格,从国家的层面开始统一设立规划执法部门,建立省-市-县-乡镇的统一管理体系,并对规划管理部门统一命名,明确其执法人员为国家公务员,履行行政职责,并选拔具有规划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进入规划管理和执法部门,提高规划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其次,合理分配乡镇规划部门的事权,将监督、处罚等事权下放,使处于基层,与群众联系更为紧密的乡镇部门真正发挥作用,在分配乡镇其他规划职权的同时更应当赋予相应的监督权和处罚权。
2、完善执法依据,避免法律冲突与缺位
首先,基于现有的我国城乡规划法律法规的现状,完善相应的制度,以统一执法部门的执法依据,避免法律法规之间的互相冲突和法律缺位现象已经迫在眉睫。我国已经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我们应当建立以该法作为主干法的城乡规划法律体系,加强规划主干法及其辅助法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其次,细化相关的法律责任,体现实质公平。既让违法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与责任承担相适应,也限制了规划执法人员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成为规划执法的坚强后盾和有力保障。制识的人才进入规划管理和执法部,提高规划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
3、完善法律责任制度,体现实质公平
篇9
遥感技术是通过人造卫星、飞机等来收集各类地理信息,在开展城市总体规划时,利用遥感技术收集到的规划区域内地下水信息、地震信息、规划场地的稳定性、工程建设的适宜性等,来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建设规模、功能划分等进行总体的部署。通过遥感影像采集信息与数据可以减少野外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城乡规划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遥感技术的应用原理
遥感技术是一门建立在空间科学、信息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学等新技术科学及地球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综合性技术,是现代前沿的科学技术之一。遥感即“遥远的感知”,其通过电磁波、声波、力等形式采集数据。目前,应用最多的还是电磁波,电磁波遥感主要分为了被动遥感和主动遥感。被动遥感主要利用的是太阳辐射能,通过仪器记录地表发射或反射的电磁辐射,主动遥感即为人为发出的的电磁能量,我们所熟知的雷达就是应用的此原理。
遥感的理论基础即为电磁辐射与地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地表特征是十分复杂的,对于不同的波段的能量到达地球表面后,其效果是不一样的,地表会选择性的反射、透射、吸收、折射能量,所以即使是同一物体,其在在不同状态下与电磁波的作用也是不尽相同的。
二、城乡规划遥感监管业务与技术流程
城乡规划动态监管的主要内容是城乡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落实情况,主要技术流程是应用遥感技术,通过同一地区不同时相的遥感影像提取城乡建设变化信息,将变化信息进行地物分类,与监管地区的城乡规划专题资料进行叠加对比分析,辅以外业核查,最后将城乡建设变化的空间位置和规划业务信息提交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为城乡规划的编制、实施、监督和修改提供决策依据。监管业务流程和相关技术流程如下(图1):
三、遥感数据源选取及数据处理
遥感地观测技术作为城市扩展监测的主要手段,提供了丰富的城市扩展变化数据,该技术在城市扩展监测中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采用高分辨率、高光谱遥感数据,对光谱特征非常相似的城市地物和人工目标物加以区分和精细分类,以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变化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时效性。
(一)遥感数据源选取
陆地卫星空间分辨率最高已达到厘米级,电磁波段也由可见光、近红外波段扩展到热红外、微波波段,从二维观测发展到三维观测,从宏观的区域研究开始向复杂的城市区域研究。
遥感数据源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包括价格、空间分辨率、成像时间、波谱分辨率等因素。针对城市规划遥感监测任务,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源是最先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原则上主城区由于建筑物密度较大,地物目标类型多样,通常选用低于1m以下空间分辨率的影像,城市郊区或城乡结合部可选用分辨率在2m左右的数据(见表1)。
为了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结合卫星遥感影像的分辨率和性价比,用于城市规划动态监管性价比比较好的遥感影像数据源组合是:主城区采用高分辨率的IKONOS、QuickBird、GeoEye-1和WorldView2数据,城乡结合部或者规划区范围采用SPOTS数据。
(二)数据处理及信息提取
获取了遥感卫星影像后,首先利用地形图数据对影像进行几何纠正,使得遥感影像的投影方式与地形图、规划图一致,为变化信息提取与分析创造条件;通过配准步骤,使规划所描述的城市功能分区与地理坐标相关联,实现与纠正后的遥感影像数据在同一参考基准下的比对。将配准之后的同一地区的多景影像进行镶嵌工作.使之成为一幅反映被监管区域全貌的完整影像。镶嵌处理之后进行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数据的融合,为后续的变化信息提取做准备。
在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城市规划监管工作中,最核心的图像处理步骤即为遥感图像信息提取与挖掘。通过对城市规划监管业务和技术需求分析,结合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职能和重点工作的要求以及当地实际,确定重点监测目标,例如城市道路、城市绿地、城市水系、城市用地和历史文化名城等。通常监测目标在遥感影像上具有一下几个特征:1.地物光谱特征;2.纹理特征;3.地理空间特征;4.位置分布特征;5.特定空间结构和空间关系。通过以上地物目标特征,选取不同的方法对多时相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变化差异图斑提取,并对这些差异实现地物分类。分类结果与各专题规划图进行对比,并辅以实地核查,最终将量化和定位结果上报行政管理部门。针对目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违法建设大量出现、城乡结合部建设混乱、文物毁坏大拆大建、无规则擅自批建等,遥感技术和多时相影像数据成为了一种实时有效的城市规划监管方式。
四、城乡规划动态监测内容
(一)动态监测的内容及特点 按照城乡规划的分级管理原则和城乡规划监管的实际需要,可以对城市、乡镇等的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尤其是土地利用状况变化的动态监测。对于城乡规划体系,通过借助LANDSAT30M和SPOTlOM叠合卫星照片,就可以动态监测城乡必须要控制开发的地域的建设活动,其中包括湿地、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地域、基本农田的保护、地下矿产分布区等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情况、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所以说,对城乡规划实施管理、进行动态监测是很有必要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城乡规划的有效实施,促进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和监督的规范化和城乡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动态监测还可以提供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提供决策参考。
城乡规划监督管理是一个多方面、完善的体系,其中,动态监控工作的应用必须与城乡规划行政报告制度、城乡规划监督检查制度以及社会监督相结合,以辅助建设行政部监督。
(二)动态监测的技术支持
多年的实践,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建立了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同时还建立了灵活的机载遥感应用体系。从我国内外发展趋势看,遥感信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城乡规划领域,其重要性也在日益增强。该技术主要用于城市基本地形图更新、现状调查与数据管理、规划信息管理、规划执法监察、现状评价与成果变现等方面。在我国,其有几个技术发展趋势:①从数据层到应用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在城乡规划遥感监测业务中日益的有机集成。②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我国城乡建设也在飞速发展,从整体上看,我国正处于城乡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③遥感数据的共享与分发:目前这是一个国际前沿问题,对于我国来说,对这一项的开发利用还不充分,所以要达到共享还比较困难。
就目前的遥感动态监测的应用技术系统,其主要由标准体系层、数据层、核心组件层及应用系统层四层次构成,整个系统是在标准化体系的支撑下,以城乡规划的数据库为核心,并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综合的应用于城乡规划的监测与管理,以实现城乡规划数据的及时更新、处理,为决策提供有效的帮助。
五、总结
二十一世纪我国发展越来越快速,农村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今城乡规划已经落实多年,我国的动态监测工作也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如何合理布局,如何优化空间资源,如何优化配置,成为动态监测最主要的目的。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遥感动态监测体系,但还需要不断的探索,随着我国加大城乡规划遥感监测力度,我国必须有自主卫星数据资源的应用,需要重视相关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使我们的监测更成熟、有效,为建设我国城乡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旭东.遥感技术与城市规划[J].城乡规划,2009(7).
篇10
前言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是指各城乡的产业构成,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和联系。由于各产业之间的构成、联系、比例关系各不相同,他们对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尽相同。 因此,我们可以把包括县域经济的产业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内在结构特征称之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城乡规划是各级政府统筹安排城乡发展的空间布局,做好生态和自然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社会的公正与公平和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城乡规划
1.1、规划体系变化
传统的城市规划中城市和乡村的规划都是遵循“规模预测、空间布局、产业规划和配套设施规划”的规划体系,是基于以城市或乡村的发展为目标的单一路径推演。但是城乡问题相互交叉影响,城乡间的联系也不仅是人口、产业、资源、环境等物质方面,还表现在政策差异等非物质方面,城乡之间的联系是多元与多层次,在整体规划中不可能完全遵循单一的路径,因此县域城乡规划要在多元互动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适合的规划模式。现阶段最主要的城乡一体化规划和专项的城乡统筹规划,其余的基本上是在城镇体系的基础上深化内容,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扩大管制区域,在区域规划的基础上突出空间属性。这些规划基本上实现了空间的全覆盖,将乡村纳入到了规划的范畴,城乡产业整体布局,特别突出农业产业布局,结合地域特征提出了适于乡村发展的模式,并将各支撑系统如交通、市政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等延伸完善到全域覆盖。
1.2、城乡一体化
20世纪80年代,麦基提出了“desakota”概念,即城乡一体化区域。它是一种以区域为基础的城市化现象。这种建立在区域综合发展基础上的城市化形态,实质就是城乡之间的统筹协调和一体化发展。其主要特征是高强度、高频率的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混合的农业和非农业活动,淡化了的城乡差别。它们借助于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带动工业、服务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迅速增长,实现居民活动和生活方式不同程度的转变。其次,城市化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追求经济数字而要使非农人口达到百分之几,不是为城市化而城市化,而是通过城市化改善民生,消除城乡之间的对立,实现城乡一体化。
2、城乡产业结构变化
2.1、农业
规模化、产业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农业产业化的导向是市场,中心内容是提高比较效益,结合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目标是实现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其次,农业有传统的自产自销模式向商业化发展,通过市场机制下的选择以及不断优化,形成了具有地方优势的优质品种,在整个区域内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基地,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加长产业链,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绩效和竞争力,使农业产业走向更大的区域。
2.2、工业
目前,我国的制造业形成了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城市向农村转移的整体局势,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承载了外溢的制造业。迁出的制造业同样也需要规模化的发展,为廉价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而与农村地区紧密相连的距离优势,使农村劳动力农忙回家、农闲进城务工的“两栖”模式,真正从农村和农业户转移出去,实现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非农产业的空间转移和职业转变,增加了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2.3、服务业
除了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出现了更多的生产业和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如金融、物流、设计、信息等生产业和休闲娱乐、文化创意等现代消费业,同时还出现了动漫游戏、移动增值、体等新型服务业。同时,服务体系也提供了相应的就业岗位,在产业的发展中,增加了城市与乡村的联系。更加专业化的生产服务业增加了城市与城市、乡村与乡村之间的联系,更大范围内促进了城乡的协调发展。
3、县域产业结构与城乡规划之间的关系
3.1、规划模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确立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的过程,在同等建设条件下,资源的分配不同将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而城乡规划设计思路的确定对产业结构的发展又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城乡产业结构的合理配置能有效利用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前,我国处于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阶段,经济发展面临着结构性调整。因此,在进行城乡规划建设中,要将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合理作为最根本的目标。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深入实际调研,依据现状布局结构,引导和确立产业部门空间结构,从根本上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和指导作用,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整合,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例如,某县县域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建设最具发展潜力的县域经济特色县”,从项目、品牌、环境三大战略出发,突出扩张工业规模、提升农业级次、放大旅游效应、激活商贸流通,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县城发展格局以来,紧紧依托自身优越的交通区位,合理的产业结构,良好的发展基础,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和吸引投资,大力发展以镇域南北两端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以国道为轴线产业研发生产基地,利用优越的农业条件,发展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种植业和畜牧业,农业现代使农业提级上档,大力发展农业示范园,同时,工业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全镇工业企业达到80余户,初步形成了水泵、碳素、铸造、运输、仓储等多个行业的产业格局,带动了县城整体经济发展。
3.2、产业结构促进城乡规划可持续发展
近些年来,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一些化工等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企业从城市转入农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使城乡规划建设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生态化建设也是城乡规划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县域产业结构是促进城乡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促进城乡生态环境改善、资源再生,使城乡规划呈现为一个可持续的状态,同时,为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增添新的动力。此外,产业结构与规划设计是紧密相连的,城乡规划布局对产业结构的确立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同时,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又能更好地推动城乡规划合理的布局。
3.3、城乡规划设计能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可以理解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作为规划设计者,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具有前瞻性和建设性,除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外,还应考虑到产业结构中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就业、技术等方面的因素,使他们形成一个产业链条,达到不断循环促进的目的。县域产业结构规划设计不仅要立足本县,而且应参考整个省、市经济产业结构布局,形成一个大的网络框架,这样才能促进其长远的发展。如某镇加快推进试验区、率先发展区、城镇化发展带来的空间机遇、项目机遇、开放机遇和政策机遇,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交通优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市域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生态化,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流通服务业,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4、结束语
城乡规划设计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分布、健康发展,产业结构又能为规划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因此,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应把产业结构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使城乡规划设计和产业结构都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1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的特色化教学之路
相较于教育部属重点高校的优势资源,地方院校特别是中西部院校,受限于地方经济财政等原因,资源优势不明显,则更需要突出其专业教学特色化理念,才能使学生在就业市场和执业初期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根据《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年版)的指导,城乡规划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已定,相应的知识点与指导教材也已达到共识,那么基于不同高校不同办学背景条件下的专业建设,唯有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形成差异化及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2 以“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强能力、专方向”的实践教学理念
长沙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于2002年在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成立,开始四年制招生。2008年由于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城市规划专业划归于土木与建筑学院,同时开始五年制招生。同一学院的相关专业有建筑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因此依托于建筑学与地理学专业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专业,结合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要求,形成“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强能力、专方向”的实践教学理念。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长沙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通过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设计课程的课题实践、实习课程的专题实践三个层次逐步深化实践教学,并形成“详细规划+建筑设计”的微观设计特长,以及“社区规划+村庄建设”的基层管理特长。
3 优化实践教学,突出办学特色
根据《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城规专业规范》)要求,城乡规划专业实践包括认识调研、规划设计、规划管理三个领域。每一个实践环节有相应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具有现状调研、规划设计和规划管理的能力。
3.1 实践教学体系调整
长沙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在《城规专业规范》基础上,通过多样化的实习课程提供,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与特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方向实践课程。
通过古建测绘实习、认识实习、社会调查,以及总规实习及详规实习调研等阶段,训练现状调研能力;通过美术实习、总规实习、详规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训练规划设计能力;通过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社会综合实习等阶段,训练规划管理能力。其中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是根据实习单位实习项目要求,既可能是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也可能是规划管理能力的培养。
表1 长沙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实习实践领域构成
而由于专业教学是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组成,且相辅相成。理论课程为实践课程提供理念基础和内容支撑,而实践课程的设置将为理论课程的实践提供可能。结合实践课程的前置理论课程也为其特色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校结合建筑学办学背景,就业岗位适应性,以及面对往届学生的就业实际,设置中国建筑史、建筑力学、建筑材料、建筑构造等课程的选修,以突出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通过规划时序的调整,在高年级阶段强化城市详细规划实习、景观设计等课程选修,着重锻炼学生的微观规划设计能力。通过第二课堂公共课、公务员基础知识、名城名镇名村、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乡村发展与村镇规划等选修课程,强化学生的社区规划与村庄规划与管理能力。
3.2 实践教学内容调整
在设计课程实践阶段结合教学大纲,根据现阶段实际工程项目,在详细规划课程里面,安排社区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内容;在城市设计课程里面加入景观规划的内容。一方面能保证到高年级阶段因大部分学生选修学分已满,而致使一些专业选修课因为选课学生少而不能开课的情况下,这些专业知识能够在一些相关设计课里面体现。同时也是因为学科知识的关联性,且更能体现实际规划项目发展的需要。
在实践实习课程内,在社会调查内引导学生关注社区规划。在生产实习阶段,针对非规划设计或管理岗位的情况,学生也能结合建筑设计知识,能够从事小型公建或住宅方面的设计。
3.3 实践教学方法调整
篇12
学科升级不仅仅是学科领域本身研究方向和内容的变化问题,它还涉及后续的职业制度设计、职称制度调整、统计项目调整、职务与岗位设置等一系列问题,明确学科升级,就是肯定此类学科在国民生活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其突出的社会地位。当然,学科领域本身也应该珍惜这种荣耀,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内容,打破原有积习,跳跃式思考,以其作出更大的社会贡献带来更丰富的社会成果。
(一)学科调整的积极意义
将城乡规划学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进行设置和建设,是我国国情所在,是从传统的建筑工程类模式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综合发展模式的需求,是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在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纲要》中,将国家“城镇化和城市发展”列为重要的领域。近30 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使我们的国家竞争力不断增强。在未来的发展中,大中小城市和广大的乡村,都急需城乡规划学科的专门人才。将城乡规划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进行建设,这对于解决学科发展被制约的困境,推进当代我国城乡规划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城乡规划领域仍为对学科调整带来的变化做好应对策略
城乡规划学科的升级问题探讨了将近十年,各种行为转变探讨也较为充分。然而,学科调整毕竟是教育领域的问题,源头上的调整完毕到最基层工作行为的转变还是有相当漫长的落实过程的。
二、学科升级后城乡规划行为应该主要思考的问题
学科调整后城乡规划行为需要思考探索的问题繁多而细致,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升级——社会需求使然。我国从1952年设立城市规划专业,其作为工学门类下建筑学一级学科之中的二级学科,已经经历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建筑工程类的知识面已无法应对城乡综合发展的复杂性与多元性。规划工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城乡规划学的知识结构和职业需要已经远远超出了以建筑学为专业主体的传统内容,学科升级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第二,反思——“供需”尚有差距。庞大的需求推动了规划学科和规划行业的发展,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反思,社会对学科的需求有哪些。作为“供给”方,学科的知识构成与社会需求紧紧相连。第三,发展——紧抓核心内涵。城乡规划学升级为一级学科,无疑是让其有了一个更大的发展平台。如何在这个平台上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服务公众是我们应该特别审视的一个问题。发展平台越大,研究领域越广,我们越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核心价值,把握住学科的内涵。保证城市土地和空间的集约利用、综合协调各方利益应该是城乡规划学的核心价值。综合协调是城乡规划学的核心方法,土地和空间利用是其载体。
三、学科升级后城乡规划行为工作原则
第一,城乡规划要为社会、经济、文化综合发展服务。实施城乡规划与城乡综合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据的。没有城乡的不断发展就不可能为实施城乡规划提供物质基础。在编制城乡规划时是否有利于区域综合发展、长远发展,应当成为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城乡规划工作的根本标准。
第二,城乡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从根本上讲,城乡规划的目的是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取得城市建设合理化的最大成果,对于国外的先进经验和优秀的规划设计范例,也应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吸收其精髓实质,而不是盲目追求它的标准和形式。
第三,城乡规划应当贯彻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城乡规划必须树立贯彻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对于每项城市用地必须认真核算。落实各项节水措施。要大力促进城市综合节能,鼓励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完善城市供热体制,重点推进节能降耗。
第四,城乡规划应当贯彻建设人居环境的要求,构建环境友好型城市。城市的合理功能布局是保护城市环境的基础,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和各项特定的环境要求,都可以通过适当的规划方法和环境门槛的提高,把建设开发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五,城乡规划应当贯彻城乡统筹、建设和谐社会的原则。城乡规划不仅要考虑城市设施的逐步现代化,同时要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深入研究日益增长的城市居民各种层面的利益需求和矛盾关系,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条件。要建设和谐社会,还必须处理好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四、学科升级后城乡规划工作行为内容转变
篇1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为新设置的本科专业,定位不清将影响到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本文通过对国家本科培养不同层次、专业内涵以及云南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宏观分析,总结过去云南农业大学该专业三阶段人才培养经验,提出未来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定位,确定培养方向和课程结构体系,明确专业基本课程和方向拓展课程,以供其他地方高校探讨和参考。
关键词 :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专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G 640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5)01.0051.05
收稿日期:2014.08.02修回日期:2014.10.22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作者简介: 吴晓敏(1970—),女,湖北蕲春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11.html
Discussion on the Specialty Orientation of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for the Local University
WU Xiaomin, DONG Ping, LU Xiang, HU Hu
(College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China)
Abstract:
Human Geography and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is a new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In a long term, the specialty has an unclear orientation which has seriously affected on graduate′s job seeking. This article makes macro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t factors such as different levels of national bachelor′s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nnotation and local economic as well as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 this basis, it summarizes the former personal training experience of three stages of this specialty in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then it proposes an idea with a career?orientated under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and main courses structure, as well as basic course and course expanding directions, at last,it offers a discussion and useful reference for other local universities.
Keywords: local universities; specialty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背景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来源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新增地理学科类本科专业, 1999年首届招生,至2009年统计,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包括独立学院、民办院校)已达173所,成为了教育部新增速度最快的专业之一 [1]。由于专业名称涉及理、工及管理多种学科门类,全国开办该本科专业的院系的学科背景多样,包括理学、工学、管理学等,专业培养定位存在多种倾向:在综合性大学、理工院校定位为资源环境规划方向;在具有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科背景定位为城乡规划方向;在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定位为应用数字城乡规划管理方向;在管理学科为背景的院校定位为土地管理方向、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旅游管理方向等[2]。办学十多年来,全国该专业缺乏统一而明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各校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设置专业培养方向,导致对新专业培养人才难以得到社会认可,影响到新专业持久发展。不少院校将各学科的主要课程拼接在一起,没有形成一个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框架,从对毕业生就业来看,主要是专业方向不明,没有对口的行业和岗位[3.4] 。
基于实际情况,2012年教育部新公布的专业目录中,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一分为二,即“070502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070503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两个专业[5],可授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2013年开始,各高校以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为基础,调整新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大学扩招背景下,对于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的专业,厘清专业定位显得非常重要 [6]。
二、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分析
(一)国际国内本科教育定位政策导向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2011》中规定,大学本科(LEVEL6) “3年以上的理论学习期,以具体职业需要为导向,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 [7]”。《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本科教育学业标准规定是:“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在我国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学科背景各高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层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8]:(1)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强调的是理论的应用性,属于理论应用型人才,或称工程研究型人才。其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将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化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人才。(2)教学型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目标介于工程研究型和技能应用型之间的工程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主要从事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和工艺过程的指导、监测、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属于使研究开发的成果转化为产品,在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而必需的人才。(3)高职类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有较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毕业生直接面向就业市场,出国、考研和再深造为少数,因此本科人才培养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困境下,明确的职业定位对于专业定位来说是其关键所在。
(二)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解读
2013年起,新调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专业从名称上看,仍保留了多学科交叉专业特点,理学学位侧重于人文地理,管理学学位侧重于城乡规划。新调整的专业名称可以解读为“基于人文地理学科背景的城乡规划管理 ”,重点是城乡规划管理 [9]。 根据政策确定的本科教育以职业为导向,确定以城乡规划管理作为新专业的职业方向,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
(三)云南地方城乡规划管理人才社会需求分析
在当前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城乡管理人才需求旺盛。1992年以后,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镇800个左右。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为1.72亿人,城镇化率为17.9%,至2011年,城镇化率到51.27%[10],城市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这个阶段,城镇建筑数量多,规模大可谓史无前例。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重大问题,城市建设与环境协调,城乡协调,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新农村建设管理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2008年我国建设部更名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从国家管理层面上,开始了对城乡规划进行全面统筹管理,并从根本上结束“城乡分治”的局面,反映了国家对于城市、镇和乡村建设管理的重视。过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和招生旺盛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该方面人才的迫切需求。
云南属于边疆少数民族省份,资源丰富,但社会经济不发达。城乡建设水平比内地落后较多,2011年云南省城镇化率为36.80%[11],低于同期全国城镇化率15%左右。以县城镇为主体的城镇基本处于农业社会形态。云南教育相对落后,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受教育人数和教育程度低,有些地方甚至不懂普通话,城乡建设的专业技术人才更加缺乏。
云南共有129个县(市、区),建制镇和乡镇1500余个。城乡建设管理基层部门是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要职责是城乡建设管理、规划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每个部门都需要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县住建局主要领导为中专毕业生,技术岗位有本科相关专业学历的仅有1~3人,有些偏远县住建局基本没有土木建筑类本科专业毕业生,乡镇住建所普遍没有具有基本建筑知识的人员,由此可见云南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旺盛。然而,除云南大学以外,其他4所高校该专业学生培养方向定位为矿产资源、林业资源、房地产等,相关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毕业生基本不愿意回地方,因此对口人才供给明显不足。
三、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历程
(一)初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云南农业大学为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办学思想是植根边疆、服务三农,围绕国家和云南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培养边疆民族人才的具有农科优势特色的地方高校。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于2001年正式面向全国招收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除2007年停招以外,至2013年共招生13届。已毕业和在校学生共计 600余人。从2008—2013年招生控制线来看,该专业比学校大部分专业录取分数高,最低控制线高于录取线18分以上,2011年最低控制线超出录取线54分。总体上讲,专业招生容易,生源质量相对较好,学生综合素质高,思维活跃,云南籍生源约占80%以上。
据已毕业的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看,总体就业形势不如其他工科专业,就业难成为学生和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对往届就业情况分析发现,就业去向不够明确,零散分布于县市建设局、规划局、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等、测绘公司等、建筑施工单位等。
(二)专业人才培养发展三阶段
专业招生以来,人才培养方案历经多次的修正与完善,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1—2006年。按照教育部地理学科指导标准下设置的培养计划。以地理学科为基础,课程设置涉及地理、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生反映课程内容宽泛,能力与就业目标指向不明确,毕业生从事专业工作的实际能力有所欠缺。
第二阶段,2007—2012年。对已毕业的学生在就业方向、业务能力两方面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改变按照地理学科的培养思路,确定以城乡规划为培养方向,主导就业方向是县市建设局、规划设计院所、房地产公司等。重新梳理该专业应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特别强调学生毕业能够有“建筑和规划设计方面的”技能。在此原则下,调整课程结构,由原先较多的理论型课程改变为以规划设计为主线,以造型能力、制图表现以及综合设计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实施效果:由于学科背景和师资队伍缺乏,规划及设计课程没有相关教师队伍,导致主干课程不能完全按计划安排。
第三阶段,2013至今。基于学校专业整合,该专业由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调整到建筑工程学院,随着全国专业名称调整,招生专业定为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初步确定专业方向城乡规划管理,授予管理学学位。以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为学科背景,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就业领域等能够有效形成对专业的支撑,明确了城乡规划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为扩大就业面,增加国土与环境管理、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等三个拓展方向,从而确定专业基本课程和拓展方向课程,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结构体系。
四、基于职业导向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
(一)专业定位
结合云南农业大学定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地区定位以云南为主,培养服务于云南边疆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应用型人才。专业培养目标面向规划设计院所、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和房地产行业,掌握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城镇和乡村进行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咨询、房地产开发等行业和部门从事相关技术工作。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素质要求。学生接受通识教育,打下较坚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系统学习城乡规划学科基础课程,掌握扎实的学科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毕业生能从事城乡规划及其相关规划设计机构的业务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土地综合利用和市场服务机构,以及项目策划、决策与工程等部门咨询工作;城乡规划、建设、国土、环保等政府主管部门管理工作;城乡规划的相关教育及研究工作。
2.能力要求。以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城乡规划及管理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表达能力、其他能力(外语运用能力、自学能力)等构成毕业生的专业技能结构。毕业生必须具备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可以拓展到从事建筑类相关行业的技术工作,如国土资源及环境管理、建筑设计、房地产开发管理等领域工作。
3.知识结构要求。在校期间,提供学生三种训练:基本素质训练、工程素质训练和基础研究素质训练,使学生具备三种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最终达到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三)课程结构体系
根据专业定位,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如图1。
专业课程体系分为专业基本课程和方向拓展课程。其中,专业基本课程共计28门,分别为:(1)基本方法工具课程: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建筑与规划制图、构成、美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Photoshop、Sketch up)、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建筑表现技法9门;(2)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课程: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城市建设史、城市环境与生态、人文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原理等12门;(3)城乡规划与管理技能课程:城镇总体规划、城镇详细规划、城镇工程系统规划、城镇道路交通规划、景观规划设计、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设计等7门。专业方向拓展课程8门,分别为:(1)国土与环境管理课程:公共行政学基础、土地评价管理、区域规划;(2)建筑设计方向课程:建筑模型、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3)房地产开发方向课程:房地产策划与管理、工程经济等。
(四)毕业生就业主要领域
就业方向和部门主要有: (1)政府部门:建设局、规划局、土地局、环保局;(2)企业:规划设计院、房地产公司等。(3)考研究生:方向为人文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等;(4)教学科研部门:中学、职业教育、民办大学等。
五、结论与探讨
在我国大学扩招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历经十多年发展过程,反映了新专业发展的缩影。云南农业大学在总结专业定位不清的基础上,初步探索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规律,结合地方城乡建设,明确专业定位和职业方向为城乡规划管理。确定了专业课程结构体系,明确城乡规划管理应用与技能为课程结构主线,结合多样化人才需求,提出国土与环境管理、建筑技术设计和房地产开发三个拓展方向。确定了专业基本方法工具课程、专业基础知识及理论课程和城乡规划与管理技能课程等3个课群。
一个新专业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有些问题往往不是一所大学、一个培养方案就能解决的,而需要全国高等教育管理顶层设计。基于多年的办学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成立全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机构的确立便于研讨本科专业办学普遍性问题的,提出明确的思路和方向。尽快凝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这个“二次新”专业的统一规格,明确专业人才的基础标准和基本要求,指导不同层次的大学所办的该专业人才的基本规格,明确“门槛”和办学方向。
(2)引导专业特色。目前各高校根据自己背景学科,培养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人才,社会对专业认可度不高,毕业生就业时往往“找不着北”。全国统一人才规格便于社会对新专业的认识和接纳,有利于新专业的持续发展。规范的学科和人才培养标准,可以让不同院校该专业的毕业生都找到“归属”和认同,对于新专业而言,共性比“特色”更为重要。
(3)理清与类似专业间的关系。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相近专业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城乡规划”,三个本科名称相近,各高校分清楚其中的差异很困难,更重要的是专业雷同,与“宽口径”培养要求不符。从土木专业办学经验来看,由于它包含房屋建筑、地下建筑以及道路桥梁三个专业方向,毕业生就业面宽,对相关领域专业技术岗位适应性有明显优势,是近来成为热门专业重要原因之一。
[
参考文献]
[1]毕华兴,朱清科.关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4):16.18.
[2]吴晓敏,付云松,倪金卫,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高校教育研究,2009(10):124.125.
[3]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78.82.
[4]谢双玉,刘大均,胡静,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7):173.180.
[5]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2.
[6]林江湧,吴素梅,宋彩萍.专业定位与专业建设——以上海高校为例[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28(4):102.107.
[7]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ISCED2011)[EB/OL]2011.http://uis.unesco.org/Education/pages/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spx.
[8]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