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循证医学实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循证医学是20世纪新兴医学的分支学科,对促进临床医学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被认为是为每位患者做出最佳诊疗决策的一种医疗模式[1],其实质是利用循证医学方法对临床研究后发表的大量论文和数据进行归纳总结,为疾病的治疗找出最佳证据,从而帮助医师进行临床决策[2-3]。循证医学价值的实现过程是运用临床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检索、阅读和评价相关的医学文献,科学地寻找能有效解决临床问题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并将成果用于作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从而科学地指导临床实践。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临床不仅使患者获得最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治疗,也会有助于提高医师自学效果和诊疗水平,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医师[4-5]。
1传统循证医学实践存在的问题
循证医学必须通过医学工作者的循证实践才能实现,这就意味着医师需要敏感地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检索资料和评估文献,得到现有最好的证据并应用于临床实践,这也是早期循证医学的重点任务。经过20多年的实践证明,依靠医学实践者自己检索文献、获取证据的方式在循证医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并不是实现循证医学最有效的方法[6]。①随着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循证医学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同时新的诊疗方法和药物制剂研究文献也层出不穷,医学文献出版量每天达到8000篇[7],但文献质量存在良莠不齐、驳杂分散的问题[8-9],由于检索平台和模式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信息中筛选出最恰当和最优质的证据成为循证医学实践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②作为主要循证医学实践者的医院医务人员,其首要任务是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医学实践,而不是放在收集、整理和评估文献。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医疗实践者更希望由专业的循证医学评价人员或者高职业素质的图书馆情报人员进行证据检索和评价工作[10]。③循证医学实践者大多没有足够的时间检索文献[11],并且缺乏各种平台和检索方法技巧,无法收集和选择循证医学信息资源[12],甚至无法找到循证医学资源的出处。这种矛盾必然导致现行医学模式仍然停留在经验医学的状态,严重阻碍临床实践向循证医学模式过渡的进程。
2循证医学教育及实践在国内外差异
欧美医学生培养体系是精英式教育[13],需要经过11年甚至更长的学制,经过严格的实习和资格考试才能够成为具有处方权主治医师[14]。在长学制的精英式教育中,医学生需要规范地学习流行病学、统计学、文献检索和循证医学方面的知识[15],以便掌握搜索、评价医学文献的技能,为未来的临床循证决策打下良好的知识和技能储备。由于欧美就医大多实行预约制[16],临床医师每周就诊量相对较少,所以除了诊疗工作,医师有相对充裕的时间针对临床问题进行循证医学研究,以发现解决临床诊疗问题的方法。在我国,医学生在经过5年的本科学制、3年的硕士学制和3年的博士学制学习后,工作一年后,如通过临床医师资格考试,就可以进行临床诊疗。我国医学教育中的大多数的情况是,文献检索是选修课,流行病学和统计学虽然是必修课,但是学时都比较短[17],循证医学课程也是在21世纪后才逐渐开设[18]。这些情况使得本科学历的医师很难具备循证技巧用于临床决策诊疗,所以当面对临床问题时,常常向专家咨询后做出决策。硕士和博士学历的医师虽然因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掌握更多的科研思维和技巧,由于我国高级别医院的门诊量大和工作量繁重的原因,高学历医师没有时间查阅文献,常常根据经验或者向上级医师、专家或者导师咨询后进行决策[19](表1)。
3基于医学图书馆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的局限性
医学院校的图书馆有着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和网络资源,是获取现代医学信息的主要场所[20]。同时,循证医学证据收集与传统的医学检索相比,不仅需要较高的检索方法和技巧,并涉及图书情报方面的技术,而医学图书馆员具有图书情报专业的优势和长期工作积累丰富的检索经验,所以图书馆为循证医学服务的模式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支持[21-23]。循证医学实践服务过程需要具有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和检索方面的知识的人员共同参与完成。而图书馆情报人员在知识背景、检索和评价专业技能、外语水平和循证医学资源等方面还存在局限性,特别是缺乏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和统计学的背景[21]。循证医学实践要求图书馆员积极参与到医疗活动中,提供切实可行服务。要成为合格的服务医学实践的临床医学图书馆员,不仅要为临床医师提供高质量的证据信息,还要参与查房、病历讨论,帮助临床医师妥善解决问题,更要针对医师的信息服务要求,主动提供咨询服务,以满足临床医师应用最新证据进行治疗决策和管理决策的需要。显然,图书馆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尚不够完善,难以满足广大医务人员日益增长的循证医学信息服务需求。
4基于医院循证医学小组医学信息服务的模式的探讨
4.1医院循证医学小组的素质要求基于临床循证过程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建议建立专业化的循证医学小组为临床提供信息服务,这个小组应具备以下要求。①有一定的临床医学背景,对循证医学理解更透彻;②扎实的流行病学、统计学知识,能对证据等级有充分的认识,能按照证据评价标准对医学证据进行科学的评价;③具有良好的文献检索基础,能对检索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搜索。同时,循证医学小组要建立在医院,这样小组人员可以定期参加临床查房工作,依据临床实际诊疗情况进行科学的证据的评价,也便于小组人员及时与临床医师对循证过程进行商讨和调整。临床查房工作不仅有利于提高小组人员的临床知识水平,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医护人员的循证医学意识和思维。
4.2医院循证小组信息服务流程建立在医院的循证医学小组医学信息服务模式国内尚未见报道。将以往的循证医学信息服务模式流程与实际医院的临床工作相结合,提出基于医院循证医学小组的信息服务流程。①循证小组成员参加临床医师的定期查房工作,了解临床方面的知识,并主动提供最新的临床诊疗信息;②临床医师进行查房讨论,发现诊疗问题,循证小组人员参与查房讨论,便于后续提供高质量的证据提供服务,临床医师制定PICOS(PatientInterventionCon-trolOutcomeStudydesign)并提交给小组成员;③小组根据PICOS制定检索策略,依据“5s”证据等级金字塔[3](系统、总结、摘要、综述、研究),从上至下寻找最佳证据;④对检索证据结果进行筛选和评价;⑤如果没有公认的最佳证据,如临床指南、《临床证据》等,对原始研究证据进行定性或者定量分析,并形成初步总结;⑥与临床医师对总结进行商讨,形成最终书面报告;⑦临床医师依据循证报告,做出最终临床决策(图1)。
5循证医学服务的改进方面
5.1循证医学的全方位检索需要丰富的数据库资源[24]现在,只有医学院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医学信息资源[20],而大多数医院图书馆经费有限,资源不是很充足[25],限制循证医学证据的获取。此外现有的被动的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循证医疗实践的需要。
5.2强化医务人员循证医学知识的普及医务人员需要有循证医学思维,以便有利于循证医学小组与临床医师对决策报告进行探讨,所以应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增加医务人员的循证意识,做到广泛宣传、全员培训、积极引导。建议可以通过系统规范的医院培训班向医师传授循证医学知识。
篇2
循证医学是一种科学化的临床医学观,其思想和严格的方法学为临床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它提倡的随机对照试验及系统评价等对临床医疗产生重要影响。中医内科教学期是中医医学生向准医生转变的关键阶段。此前,他们已经经历了2~3年的中、西医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及医学统计学、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训练,具备较好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接受能力。利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方法科学严谨地设计临床试验方案,在临床上依据最新、最佳的证据来选择干预措施,是中医医师应该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因此对中医医学生进行循证医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2、在教学中实践循证医学
2.1前期教学重视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是高素质的临床医生、最佳的研究证据、临床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和知识、患者的参与这四大要素构成。教师首先将循证医学理念融入课堂教育,介绍循证医学的产生背景及发展过程,帮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循证医学的优势,引导学生如何将循证医学与中医内科学习实践联系,重点是了解循证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精神,初步了解循证医学实践的一些基本步骤,包括如何检索证据,如何评价及应用证据。同时强调学生加强对流行病学、文献检索以及中医基础理论等基础课的学习和应用。
2.2中期教学利用循证医学的模式寻找中医证据: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在前期教学中逐渐让学生接受,在学生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方法基础上,中期教学中按循证医学的原则,强调按证据办事,而证据就是已有的研究结果。目前,中医学的证据有三类。第一类是四大经典,尤其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基本上是现在中医学证据当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证据。第二类是四大经典之外的医学著作。第三类证据是按照现代科学思维方式研究所得到的临床证据。逐渐培养学生在中医内科学习和临床见习实践中重视证据质量的意识和运用证据的能力。
篇3
随着医学理论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临床急诊医师认为在急诊医学临床实践中应用循证医学可以有效的提高其工作效率,对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循证医学最核心的理念是在做临床决策的过程中,应当依据真实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做决定,这样就可以确保决策的科学化[1]。一般来说急诊医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还需要具有正确判断处理病人的专业能力,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医院的急救工作质量,因此在急诊医学临床实践中,急诊医师应当了解如何运用循证医学,从而采用最先进的理念指导急救工作[2]。
二、循证医学的概念
循证医学主要是根据真实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从而做出科学的医疗决策。在急诊工作中急诊医师不能只是根据个人经验以及病人的需求,就匆忙作出医疗决策,而是在此基础上根据客观科学的证据做出严谨科学的决策,在实际工作中每一个急诊医师需要充分利用最先进以及最有效的证据作出诊断结果以及治疗方案[3]。
三、在急诊医学临床实践中应用循证医学的必要性
3.1急救医学经过不断发展后的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不但的向前发展,同时环境污染程度越来越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由于种种原因人们的病情越来越复杂,这就意味着急诊医师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病情,所以急救医学也需要不断的发展,而在急诊医学临床实践中应用循证医学可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医疗决策,这样就可以对病人实施安全以及有效的诊疗措施[4]。
3.2急救医学本身的要求
急救医学临床实践中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多,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急诊医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一般来说急诊医生除了要具有多学科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正确判断处理患者的能力,除此之外急诊医生还需要依据确切、可信以及实用的临床证据,以此对急救施治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在急诊医学临床实践中应用循证医学是必然趋势[5]。
3.3急救医学知识领域研究的要求
当前有一部分人对循证医学的理解还不够透彻,这部分人认为随机对照试验试验即循证医学的一个核心内容,还有小部分人认为系统评价即循证医学的一个核心内容,这是一种不全面的理解。循证医学要求急诊医生在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诊断以及治疗的过程中,不仅要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作出决策,同时还需要结合真实的最新证据作出决策。
四、循证医学在急诊医学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急诊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循证医学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提出临床实践中的问题,急诊医师在对病人进行诊治的过程中,需要询问病人的相关临床症状,同时检查病人各方面的体征,进而在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以及病人的发病机制,对病人的病情进行诊断,这就是发现问题的一个过程;第二个步骤是解决问题,在提出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以后,急诊医师还需要对如何解决该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急诊医师不仅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经验,同时还需要结合真实有效的相关问题文献,从而提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第三个步骤是对文献进行评价[6]。
五、循证医学在急诊临床实践中人才培养的作用
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有效的指导急诊人才的培养,首先注重急诊人才能力的全面发展,对急诊医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学科专业能力进行全面的培训,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不仅需要培训医疗急救知识,而且还需要培训抢救技术等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培训急诊医师如何在临床实践中灵活的运用循证医学思维,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急诊工作质量[7];其次是先培养一支专业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能力强的急诊队伍,然后使其在急诊临床实践中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再次组织急诊医师的讨论会,在这过程中各个急诊医师互相分享各自遇到的难题,从而大家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彼此之间互相交流有关急诊的工作经验[8];最后举办一个关于急诊医师的专业技能大赛,这样可以使急诊医师了解到最新的急诊专业技能,可以加强各个急诊医师之间的交流,并且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好胜心,从而促使其不断的学习新的急诊知识,最终可以使急诊医师能够熟练的掌握各种急诊技能。
六、循证医学理念在指导急诊临床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篇4
1.2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全部实习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学生独立填写并当场收回,共计发放问卷120份,全部收回,有效率达100%。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对循证医学的熟知情况,循证医学在超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循证医学联合超声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等。
1.3数据分析
调查问卷经编码后录入计算机,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主要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篇5
1.1关于防褥疮垫
1.1.1问题的提出骨科住院患者卧床时间相对较长,多数骨折后的患者由于疼痛或牵引制动,不愿意活动或活动受到限制或因为年老体弱、有时导致褥疮发生。有4例体质量50kg以上女性患者,因股骨颈骨折行牵引术,予卧气垫床,抬臀困难,术后24~48h发现患侧臀部皮肤潮湿,出现湿疹样改变,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皮肤。1例抬臀不配合且未用气垫床患者术后8h发现其骶尾部有4crn×4crll皮肤发红区,压之不褪,触痛明显,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皮肤。
1.1.2循证循证护理小组首先仔细分析了引起褥疮的相关因素,然后系统地查阅文献。据所查文献报道:当患者皮肤受压、循环障碍时,如果病床内温度和湿度的升高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因皮肤温度的升高而加快组织代谢,并对氧的需要量增加10%;同时,9.33kPa(70mmHg)的压力持续2h以上可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性。
1.1.3护理干预循证护理小组为该患者采取了下列措施:
予夏天用低温水垫2张,根据自觉温度及时调换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皮肤温度的升高,减少汗液分泌,从而使局部皮肤保持千爽、舒适。波浪形低温水垫,利用水的波动来分散局部皮肤所受到的压力,从而改善血液循环,达到预防压疮的发生,操作简单,取材方便、经济,患者感觉舒适,减压效果好,易于被患者和家属接受。
1.1.4效果12h后,患者骶尾部褥疮触痛明显减轻,红肿范围明显缩小,皮肤温度降低;24h后,骶尾部褥疮完全消失,皮肤温度正常,疼痛消失。2~3d后,臀部湿疹样皮肤消退。
1.2关于液体渗漏、静脉炎
1.2.1问题的提出多数创伤性骨折患肢肿胀明显患者、脊柱损伤患者,治疗上通常静脉滴注20%甘露醇、B一七叶皂甙钠、来立信等抗炎、消肿治疗。因药物刺激性大,易出现静脉炎;翻身易造成液体渗漏。
1.2.2循证循证护理小组查阅文献发现,土豆切片外敷可以减轻肿胀,使条索状发红的静脉炎消退,因土豆中的龙葵素有活血化瘀功效。
1.2.3一护理干预取新鲜生土豆切成薄片,外敷于皮肤处。及时更换干燥土豆片。
1.2.4效果外敷10~12h后肿胀、静脉炎消退。
1.3关于翻身
1.3.1问题的提出因翻身引起疼痛,拒绝翻身。脊柱损伤患者术后当晚怕翻身意外,拒绝翻身。
1.3.2循证当患者皮肤受压、循环障碍时,如果病床内温度和湿度的升高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因皮肤温度的升高而加快组织代谢,并对氧的需要量增加10%;同时,9.33kPa(70mmHg)的压力持续2h以上可引起不可逆的细胞变性。
1.3.3护理干预针对患者制订措施,由患者根据自己减轻躯体活动疼痛的体会,主动活动躯体,防止局部受压时间过长。教会防褥技巧。如下肢牵引患者,鼓励自行抬臀。方法:
患者双肘支撑床面,健侧下肢膝关节屈曲,足底贴床,同时向下用力,腰部收缩向上用力,挺起并抬臀,持续2~3min,每天进行4~5次。护士交班时,检查落实情况。针对抬臀困难患者,协助定时托臀片刻,或鼓励肥胖患者双手伸入臀下,握空拳,垫于两臀部,使尾骶部尽量悬空片刻,偏瘦患者可伸五指分开垫于尾骶部。左右手交替进行。针对脊柱损伤患者术后当晚,鼓励抬臀,定时伸人患者肩胛骨突出部位、枕骨骨突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1.3.4效果翻身个体化、人性化,患者愿意配合。无一例褥疮发生。
1.4关于脂肪栓塞先兆
1.4.1问题的提出1例胫腓骨骨折术患者,患肢肿胀明显。术后次日展出现高热伴于咳,疑似感冒,予以退热、抗病毒处理,患者懒语,误认为高热引发。直至突发大小便失禁,行急诊头颅CT检查,Sa(02)70%,确诊为脂肪栓塞。1例股骨、胫腓骨骨折伴头部外伤患者,神志清,两瞳孔正常,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患肢肿胀明显,患肢制动,行急诊胫腓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后6h,偶发迷糊症状,T38℃,P88次/rain,诉无胸闷不适,R23次/min,Sa(02)94%,予以患肢牵引时突发大小便失禁,意识丧失。复查头颅CT无殊。上述2例患者在大小便失禁前意识均清楚,对答切题,皮肤无任何出血点症状,如何早期发现不典型症状?
1.4.2循证多数脂肪栓塞属于不完全型,仅有部分症状,病情轻微。非典型脂肪栓塞一般于创伤骨折后1~6d,出现低热、心动过速、呼吸加快等非特异症状。仅有轻中度低氧血症,其他临床症状及阳性指标未出现,易漏诊。临床表现:①无呼吸症状。脑症状较轻微,有发热、心动过速、皮肤出血点,可有血氧饱和度下降。②无脑及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加快、低氧血症、发热、心动过速、皮肤出血点。③无明显脑及呼吸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心动过速、皮肤出血点。④无皮肤出血点,最不易确诊。发病先兆:①意识水平。如无脑外伤的骨折患者,突然出现昏迷、抽搐、复视、颈项强直、偏瘫或肌力下降、瞳孔大小不等、括约肌麻痹等均提示脂肪栓塞引起脑缺氧、脑水肿的可能。②呼吸。脂肪栓塞发生于肺部者占100%,均存在缺氧症状。无胸、脑外伤的患者如发现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大于25次/min,并伴有胸痛、胸闷、咳嗽者提示脂肪栓塞的可能。③出血点。脂肪栓塞患者因皮肤毛细血管被脂肪栓塞,血小板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可引起皮肤点状出血。在护理操作时应重点观察下眼睑、颈、前胸、腋等部位。④体温、脉搏。如患者无其他感染迹象,而体温突然高于38℃,脉搏120~200次/min,即提示脂肪栓塞的可能。
1.4.3护理干预制动、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心理护理、补液、抗凝、抗炎、激素等药物应用,病情观察T、P、R、BP、户(02)、p(cch)。新晨
1.4.4效果治疗后,病情好转。低氧血症纠正,患者感觉较好,神志清,无头晕、头痛及烦躁,轻度胸闷,无胸痛及气短,患肢肿胀减轻,末梢循环可。复查血气正常。遇类似情况,护士开拓思路。增强预见性。
2讨论
循证是临床护理的基础,并蕴含在临床护理之中。褥疮是卧床患者的常见问题,但由于导致褥疮的原因不尽相同,所以解决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本例褥疮是通过低温水垫使局部皮肤降温,利用水的波动来分散骶尾部所受到的压力,从而改善血液循环,达到预防褥疮的目的。而液体渗漏、静脉炎极其常见,通过循证找到了取材方便、经济的应对方法。通过对翻身个体化、人性化的循证,对脂肪栓塞先兆循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循证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促使其主动钻研业务,善于寻找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查阅科研文献和资料,并从一系列方案中选出最适合患者的方案来实施护理,达到及时准确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目的。实际上,循证护理提高了护士的判断力、观察力、理解力、科研能力及工作技能,更新并完善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
随着循证护理的逐步实施,仅凭经验进行护理实践无疑将成为历史。加强循证护理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科研的科学性,促进护理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循证护理资源的获取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65—67
[2]铃木美惠子,陈淑英.现代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775
[3]许四平.采取多种措施治疗褥疮[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3,11(1):39
[4]王惠冰.应用循证护理解决骨科住院病人常见问题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175
[5]夏秋欣,黄梦娟.临床护理药理学手册[M].上海: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27
篇6
2.1两组学生教学成果的比较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病理分析考核成绩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学生综合素质的比较
篇7
循证医学(EBM)又称实证医学或证据医学,本意是指遵循证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为在现有的、科学的临床研究证据及个人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对临床疾病进行决策。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研究者首次对循证医学进行了阐述,提出制定临床诊疗措施应依据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对不同地区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进而指导临床实践。其后加拿大研究者对循证医学概念进行了概括,循证医学是指慎重、明智、准确的应用现有的最好的临床研究数据,在充分结合医生的专业技能及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个人价值和愿望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临床诊疗方案[3]。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具有较大区别,传统医学在诊治患者时更加注重临床资料、临床经验及相关的临床知识,而循证医学是在其基础上强调科学研究证据的重要性,其更加科学、规范及合理。随着循证医学概念的不断发展,其已在临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循证医学在外科临床实践中的作用
在传统临床医学教育中,医生在诊治患者时更加注重个人的临床经验,并在教科书、研究文献及高年资医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处理,导致了某些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能被普及。循证医学是对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它要求医生以临床最新科学证据为指导,在充分结合患者意愿及医师经验的基础上,谨慎、科学、明智的为患者制定临床诊疗方案。要想真正将循证医学应用到外科临床实践中,应注意遵循以下几点原则:①通过详细、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确立问题。②为了解决确定的问题,对相关证据进行搜集及系统性评价。③依据收集的循证医学证据,对制定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进行不断调整。④充分运用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及新的临床诊疗方案对临床实践进行指导。目前,在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RCT)及系统性评价方法已成为循证医学判定某种治疗方法有效的原则,根据大样本观察、对照组设立、随机双盲试验等要求严格进行临床研究,从而获得科学、可靠、客观的临床结果。
3循证医学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循证医学建立的基础为发现、提出及确定问题,其主要目标为解决问题。外科临床教学更应注重对实习医师的启发及指导,使其形成一定的临床思维能力,为日后的临床实践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传统的外科临床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与枯燥,实习医师积极性不高,对问题的思考及解决能力较差,一味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要求。外科循证医学的引入,能将问题导向模式进行应用,通过问题的抛出,能激发实习医师的好奇心和兴趣,使其能够针对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研究与讨论,并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分析、总结相关论点与证据,进而得出最为满意的结果。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转化实习医师的学习模式,使其更加科学、灵巧的掌握知识,并形成自身的、独特的思考模式,为日后的外科临床实践打下夯实基础。大量的临床实践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比较,以学生为主导、以患者为中心的外科循证医学教学方法效果更好,学生对外科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从原来的60%以下上升至90%以上,且患者的满意程度从原来的85%上升至98%以上,极大的改善了诊断的可靠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篇8
1循证医学在肝癌诊断学实践操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肝癌诊断学实践操作课程设计,属于理论联系实践的课程,其在已完成肝癌诊断学的医学理论学习后,通过具体临床实践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该课程开设的目的除了加强和巩固学生的肝癌诊断相关医学知识外,更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作出正确诊断,为以后的具体临床实践工作打好基础。循证医学,主要在于以审慎、明确的态度明智地应用所能检索到的经评价过的真实科学的临床证据对病人作出合理诊治。循证医学及循证思维均与传统的医学教育方式不同,循证医学以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为思考出发点,提出一系列与临床实践相关的问题,并寻找出最好的科学证据,评价、分析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医疗诊治当中。将循证医学引入肝癌诊断学实践课程中,是将枯燥的灌输式教学转为启发式教学,其不仅注重了教课老师在诊治经验、肝癌诊断知识的传授,而且也更能让学生主动学习、更好进行教学互动,使教学过程充满了乐趣,同时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肝癌诊断循证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在自主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中体会并感受到医学研究的务实求真及医学前辈的高尚医德医风,并在潜移默化中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医学观,以规范其以后临床实践行为,而这正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
同时,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社会需要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社会需要更高素质的医学专业人才,因而医学生能在临床实践中贯通循证医学理念[2]并成为一个终身自我教育者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将循证医学理念应用于具体临床实践操作课程中也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
2 循证医学理论在肝癌诊断学实践操作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2.1 培养学生的临床循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
循证医学的具体过程即从纷繁复杂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提出待解决问题,并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科学依据检索,并对其进行正确评价、确定出最有医学价值、最科学的临床依据,之后将这些依据与具体患者情况、临床实践相结合,做出正确、科学、合理的诊疗指导及应用[3]。笔者认为将循证医学引入到具体的临床实践操作课程设计中,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临床循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临床循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是医学教学改革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循证思维是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基础,它将知识系统化、人体整体化,在不断发现、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发展,而创新思维的成果将成为新的科学依据而进一步推动临床实践的向前发展[4]。 因而必须不断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循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可开展关于肝癌诊断的案例讨论,让学生了解到如何发现、提出临床实践问题;如何确定要寻找的文献资料及其检索方法;如何评定所查找到的资料是否可靠、是否正确及是否适用等。同时教师可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运用,创设出多种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将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
2.2 加强循证医学教师队伍建设
循证医学通常涉及多个学科多方面知识,其需要临床医师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借鉴别人经验教训同时,检索和阅读大量文献并进行正确评价,才能真正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的最新的最可靠的医学知识,并合理正确运用于患者身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成为了推进循证医学教育发展的先行者,因而要首先加强循证医学教师队伍建设,并逐步改变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以新的教育理念传授和影响学生,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医学专业人才。
3 结语
将循证医学应用于肝癌诊断学实践操作课程设计中仅仅是一次对医学教育改革的探索。循证医学的发展尚只有10余年,但其对传统医学教育产生了剧烈的冲击和深远的影响。提倡循证医学教育,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医学教育,而是在传统医学教育基础上的不断补充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家良.循证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7.
[2]Malathi Srinivasan,Michael Weiner,Philip P.Breitfeld,etal. Ear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该学校2016年7月—2017年6月实施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时的学生中,随机选取37名作为观察组,学生资料如下:性别:男性20名、女性17名。年龄:24~31岁,平均年龄(28.74±1.20)岁。同时选取该学校2015年7月—2016年6月未实施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时的学生37名作为对照组,学生资料如下:性别:男性21名、女性16名。年龄:25~30岁,平均年龄(28.75±1.18)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教学: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临床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知识的了解水平。②带领学生参与中医内科临床实践,带领学生查房、提高学生临床实践技能。观察组实施循证医学教学模式:①提出问题:教师根据中医内科临床实践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总结问题。②寻找证据:自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及科学性。③证据实践: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临床实践过程中,观察实践效果,评价证据的实施效果。④经验总结:总结实践经验,为下一次教学做准备。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生临床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实践知识以及科研知识3项指标。观察两组学生教学方法满意度,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3项指标。
1.4评分方法
理论、实践、科研各100分,得分越高,知识掌握情况越好。
1.5满意度评价
采用学校自制量表评价学生满意度。量表共10分。满意:≥8分。一般:5~7分。不满意:≤4分。1.6统计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临床知识的掌握情况
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得分(98.95±1.03)分、实践知识得分(96.77±1.20)分、科研知识得分(96.17±0.06)分,较对照组相比,中医内科知识得分更高,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学生教学方法满意度
观察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满意。可以认为,采用循证医学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
3讨论
临床实践教学,属于中医内科教学的重点。将临床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1]。常规中医内科临床实践教学方法,与理论教学一般呈分离的状态。临床实践前,教师需在半年甚至1年的时间内,以理论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当学生理论知识考核达标后,教师需带领学生深入到临床实践中,观察实践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2]。采用上述方法教学,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仅能够被动接受教师对课程的安排而学习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降低,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很难提升,对学生中医内科专业素质的培养不利。②理论与实践教学相分离,学生很难将两项知识联系在一起,学习水平低,专业素质差,教学效果有待提高[3]。该研究发现,常规教学方法下,学生理论知识得分(80.24±1.58)分、实践知识得分(79.35±2.39)分、科研知识得分(78.62±0.98)分、教学满意度86.49%。可以看出,学生的中医内科理论水平、实践水平以及科研水平均得到了培养,但知识得分仍存在较大的进步及提升空间。通过对学生教学满意度的观察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学基本比较满意,但满意度同样有待提升。循证医学模式,属于临床实践模式的一种。与常规教学方法相比,对教学科学性的要求更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自身临床教学经验,与证据相结合,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考察证据的可行性,提高自身临床水平,为教学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目前,将循证医学模式应用到中医内科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已经成为了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中医内科临床实践循证医学模式教学方法如下:①提出问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在课后,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相应疾病的特点,提出与疾病治疗及诊断有关的问题。将问题整理在一起,为寻找证据的过程做好准备。②寻找证据:通过查询知网、万方等文献,或阅读相应刊物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证据。结合自身所学校的理论知识,判断证据中所提出的方案,是否具有科学性。将科学性较强的方案整理在一起,使之成为临床实践证据。③证据实践:将所寻找到的证据,应用到临床实践过程中,并观察实践效果。当发现异常时,必须及时停止实践,分析导致异常出现的原因,以免对患者的安全造成影响。④经验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临床实践经验,针对某一类疾病,提出最终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以及科研能力,提高中医内科临床教学质量。将其应用到中医内科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弥补常规教学方法的不足,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以及中医内科临床诊断及治疗专业性的提高,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具体来看,循证医学模式的实施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分析中医内科不同疾病患者的不同特点,分析患者对治疗的需求,对学生自我思考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②学生需要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上,主动的查找文献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证据。需将证据总结整理在一起,使之形成系统的证据体系,以供临床实践所应用。采用上述方法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为学生临床实践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③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在获取理论证据后,及时将其应用到实践操作中,通过对实践效果的观察,能够准确地评估出证据的可行性,能够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素质,得到共同的培养。该文研究发现,实施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后,学生理论知识得分(98.95±1.03)分、实践知识得分(96.77±1.20)分、科研知识得分(96.17±0.06)分、教学满意度100.00%,与常规教学方法相比,教学优势显著(P<0.05)。需注意的是,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问题的提出、证据的寻找以及证据的评价等过程,均需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应扮演课堂主导者的角色,负责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点明教学重点、总结教学难点,以使学生的中医内科知识学习水平,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4结论
综上所述,应将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应用到中医内科临床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使之理论与实践素质,能够得到共同的培养,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其富,邹琴,朱燕.神经内科循证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构建初探[J].海南医学,2015,26(19):2939-2941.
篇10
一、循证医学的内涵及其产生的背景
什么是循证医学?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交叉科学,即是遵循证据的临床医学,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与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制定出适合患者的治疗措施。
1992年,David Sackett及同事们在长期的临床流行病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循证医学的概念。同时在英国牛津,Iain Chalmer及同事们在十多年准备工作的基础上开始了为循证医学实践提供可靠证据――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包括Nera.分析(Meta analysis荟萃分析)的Cochrane协作网工作。至今短短17年时间,循证医学席卷了整个医学界、整个全世界;美国《华盛顿邮报》将循证医学称为医学史上又一最杰出成就,将彻底改变21世纪医学实践的模式。
由于循证医学具有将最佳研究证据、临床经验和病人的选择三方面恰当结合的特性,医生的诊治决策会使病人获得最佳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这对既往传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医生仅根据经验、直觉、基础理论或动物试验结果的推理,或零散的、非系统的人体研究结果诊治病人的方式,予以完善和发展,在医学史上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二、循证医学的实践过程
临床医师撰写临床研究论文时,根据要解决的临床问题做好科研设计,根据设计收集病例资料,通过科学的实验方法得出结果,并根据临床实践经验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样的结果才能为他人接受和应用。而这些临床实践经验不仅是自己的经验总结,同时更需要借鉴别人的经验,这就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才能掌握某一领域的最新、最可靠的知识。所得出好的科研结果能帮助临床医师正确地回归应用于治疗的病人,并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如何正确评价这些文献并正确应用于病人的治疗过程,便是循证医学实践的过程。
循证医学研究中最佳最新资料主要包括用系统回顾(systemic review)或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方法获得的经过评价和综合的资料。循证指南是通过循证医学方法制定的针对特定疾病在特定地区或人群中应用的指导原则。实施EBM的步骤包括以下四步:(1)从病人存在的情况提出临床要解决的问题;(2)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3)评价资料的准确性和实用性;(4)在临床上应用这些有用的结果。
三、内分泌学临床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内分泌学科内容繁多、涵盖范围广、疑难问题多、病种表现多样化,进展迅速,许多学生反映难以理解、记忆和掌握。而长期以来,传统的内分泌临床实践模式仍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与个人临床经验相结合的基础上,临床医生所得到的常常是基础理论或动物试验结果的推理,对临床病例的研究也基于个例报道和分散的病例观察性研究和临床经验总结上。人们辨证能力有限,这种实践模式不免带有个人的主观性,无法从大规模的众多的实验研究中得出总体的结果,难以寻找出规律性的临床研究结果。除了医师临床医疗水平提高受到限制,同时也给学生因需掌握繁杂的知识基础所带来的困难外,老师自身的观点不同也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疑惑,增加了对内分泌学掌握的难度。如今,内分泌学科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每年至少有数十万篇内分泌学相关医学文献公开发表。鉴此,在内分泌学临床教学工作中,则更应强调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在临床实践活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循证医学思维,提高内分泌学掌握的程度。
四、循证医学与内分泌学临床实践教学相结合
将循证医学思维具体应用到内分泌学临床教学工作中,老师必须掌握循证医学的知识,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提出临床问题,指导学生检索相关文献,收集证据,并对收集的证据进行真实性与准确性的评判。最后,综合最佳研究证据,得出结论。这样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培养了学生进行循证医学实践的思维,结合实施EBM的步骤,将循证医学与内分泌学临床实践教学完全结合起来。
治疗一例2型糖尿病人,运用循证医学进行内分泌学临床实践教学的全过程:
1 提出临床问题。从病史、体检得到的资料中,正确选择必需的实验室检查和器械检查,确定疾病的原因和诊断,进一步决定采用对病人有效而经济的治疗手段,每一步临床医师每天必须面对并进行抉择,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定夺。如下列门诊病例:一位65岁的男性2型糖尿病病人,肥胖,15年前诊断为糖尿病,2年后发现血压升高,血糖和血压在此过程中未得到良好的控制,目前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24小时尿的微量白蛋白增高。提出问题:为延缓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临床上除了积极控制血糖外,是否需要严格的控制血压?控制多少为宜?
2 收集证据。证据是循证医学的核心问题,如何获得有效的临床证据是实施循证医学的关键。证据的来源可以是研究原著、系统评价报告、实践指南、其他针对治疗指南的综合研究证据或专家意见。收集证据的途径包括期刊、电子光盘检索,及一些未发表的文献,如学术报告、会议论文、毕业论文等。在原著中,前瞻性研究优于回顾性研究;有对照研究优于无对照研究;随机化分组研究优于非随机化分组研究;大样本研究优于小样本研究;当前对照组研究优于历史对照组研究;双盲法研究优于非双盲法研究等。如上例,采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和“随机对照试验”组合的检索策略对循证医学评述(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ew,EB-MR)进行检索,发现UKPDS报告最有价值。UKP-Ds报告结果UKPDS平均随访8.4年的一项结果提示:严格控制血压(758例,140/82mmHg),死亡率下降32%,大血管病变的危险性降低34%,微血管的并发症下降29%~47%。流行病学观察研究,收缩血压每升高10 mmHg,可使2型糖尿病的相关病死率增加19%,心肌梗死率增加13%,外周血管病变率增加30%,微血管病变率增加10%。提示:糖尿病的目标血压应低于普通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提示严格控制血压与严格控制血糖对于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同样重要,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降压治疗应处于高度优先的地位,严格控制血压达到的标准在此后众多的研究试验中证实应在130/80 mmHg以下。
篇11
1对象与方法
1.1观察对象
选择广州医科大学98名进入我院骨外科见习的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作为教学对象,在实施本教学法前,所有学生已系统学习了骨科学及相关基础医学课程,将所有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包括男26名,女23名;年龄21~24岁。实验组采用EBM教学法,包括男28名,女21名;年龄21~24岁。两组均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7版《骨科学》教材,两组在教学总课时、大小课比例及师资配备上均一致,两组在性别、年龄、入学考试成绩及已修课程成绩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课堂讲授为主,按照骨科学教学大纲要求,选择相应病种典型案例进行示教,从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检查方法、诊治思路、手术方式等方面进行讲解,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1.2.2实验组采用EBM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以5人为一学习小组,利用科室的病案库资料、典型病例及图书馆互联网,让学生完成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各个步骤,着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循证医学具体方法:首先课前重点向学生讲解如何应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medline,Cochrane图书馆等数据库查阅文献,利用百度学术、googleschooler等搜素引擎搜索文献,以及如何利用丁香园等专业网站获取文献,指导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文献,掌握阅读和评价医学文献价值的原则和方法。其次针对某实际病例,引导每组学生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必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获得诊断依据,查询文献资料,找到最佳证据,结合患者情况,运用所获得的证据进行诊断并制定诊疗方案,总结临床经验;最后带教医师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及点评,同时酌情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在参观洗手、穿脱隔离衣、手术衣及铺单时讲解规范技术,在带教过程中指导学生完成正规的骨科拆线、换药,在模型上进行外科缝合等技术。
1.3教学效果评价
在临床见习完成后,通过骨科学相关理论知识考试(100分)以及临床实践技能考核(100分)来评估教学效果。理论知识考试试题随机提取自学校试题题库;临床实践技能考核考察学生的医疗病历的书写以及病史采集、骨科查体、影像学资料的阅读、基本技能操作以及病例讨论等方面的能力。最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系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对循证医学的基本认识、医学数据库的使用情况、医学文献的评价、临床技能的掌握、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的开拓,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效率的提升以及对教学方式的评价等8个问题,问题全部为单选。问卷回收率100%。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将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学生骨科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及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理论考试中,实验组得分为(90.24±4.66)分,对照组得分为(84.53±6.80)分,经t检验,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实践技能考核中,实验组学生在医疗病历的书写及病史采集、骨科查体、影像学资料的阅读、基本技能操作以及病例讨论等几部分考核中的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得分为(91.16±4.75)分,对照组得分为(83.67±5.75)分,经t检验,成绩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调查问卷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95%以上的实验组学生对循证医学的有了基本认识、会基本应用医学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并对相关医学文献进行评价,认为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有利于临床技能的掌握,有利于提升自学能力及加强临床思维的开拓,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及学习效率的提升。而对照组学生在对调查问卷问题回答时,对传统的教学法认可度一般。
3讨论
在外科临床教学中,骨科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临床见习教学中骨科学以涉及内容多、概念较抽象,专业性强,专科检查复杂,并且新理论、新技术、新业务发展迅速等特点,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临床带教老师教学的难点。传统的骨科临床教学是以经验医学思想为指导的,突出教师、课堂、教材的重要性,以培养知识经验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使学生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积累知识,缺少创造性实践。授课教师或医生则以顺序性、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型,忽视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从而使得骨科见习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学习,虽然基础理论扎实,基本技能训练的较好,但是创新性和创造能力较差,缺乏自我学习的能力。EBM被称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EBM的核心思想是在医疗决策中将临床证据、个人经验与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意愿三者相结合。EBM的出现也使临床医学研究及临床实践的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教育模式,对培养新世纪高素质医学人才产生了重大影响[3]。在我国当前的临床教育中,EBM教学模式已广泛的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4,5]。因此从实际出发,将EBM教学模式引入我校临床骨科教学中势在必行。EBM与现代骨科相结合形成了循证骨科学,骨科医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高效率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依据,并利用Cochrane数据库进行Meta统计分析,对证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进行严格评价。在学生进入临床见习时候就给学生引入EBM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当前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EBM可以教会医学生如何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更好的提出问题、寻求证据、分析问题、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的能力。在本文中,笔者首次把EBM教学法应用到我院骨科学临床教学中,在教学中,引导和要求学生从我院骨外科既往典型的病例以及日常的真实病例出发,提出问题,包括病因、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查阅资料寻找证据,明确诊治思路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最后的考核结果表明,在骨科学临床见习时候,运用EBM教学法,深受学生的欢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能力,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了骨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新性能力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DavidL,Sackett.Evidencebasedmedicine:howtopracticeandteachEBM〔M〕.ChurchillLivingstone,NewYork,2000.
[2]MaggioLA,TenCateO,ChenHC,etal.ChallengestoLearn-ingEvidence-BasedMedicineandEducationalApproachestoMeetTheseChallenges:AQualitativeStudyofSelectedEBMCurriculainU.S.andCanadianMedicalSchools〔J〕.AcadMed,2016,91(1):101-106.
[3]王家良.循证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2-205.
篇12
【Key words】 Hemodialysis room; Infection control process management; Evidence-based medicine
血透室是医院感染性疾病发生的高发区。是感染重点监控科室。随着医疗手段的不断提高,各医院透析的患者日益增多,同时透析人群日趋高龄化,感染已成为透析患者死亡的第二位原因[1]。同时在整个医院感染疾病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感染率占第1位。医院感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各医院的重视。目前国内外在医院血透室感染控制中系统的工作流程尚未建立,本课题将最新的医院研究成果和临床工作实践有机的结合。以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建立血透室感染控制的操作流程:在各环节应用,并对效果进行评价。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2009年1~5月、医院住院血透患者的感染发病率;血液透析器复用清洗消毒、血透机出、入口液、手、空气、物表的卫生学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各项监测指标作为对照组;采用循证方法流程管理2009年6~10月流程管理后作为观察组进行对比。
1.2 方法 遵循循证的模式,采取下述实践步骤:找出问题、寻找证据、评价证据、整合证据、评估实施情况、继续改进。
1.2.1 确定医院血透室感染控制工作实践中的问题,找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血液透析器复用清洗消毒、血透用水及透析液的监测、出、入口液的监测、手、空气、物体表面的卫生学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等。
1.2.2 检索相关文献 应用期刊检索系统和网上检索系统, 资源有医学文献检索医学文献检索数据库 (MED LiNE)、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制定的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专门的循证医学网站等,根据提出问题的关键词检索相关文献。
1.2.3 严格评价文献 应用临床流行病学及 EBM质量评价的标准对收集的文献从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适用性及价值上做出具体评价。
1.2.4 整合证据应用最佳证据 从经过严格评价的文献中提取真实、可靠、有应用价值的最佳证据, 用于指导医院血透室感染控制决策的制定。
1.2.5 评估实施情况、继续改进 将实施后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效果进行评估,以避免资源的浪费。
1.3 流程的建立 根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要求;结合循证临床决策方法建立各项流程 11 项。
1.4纳入标准
1.4.1 医院感染发病率 根据卫生部2001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入选两组的患者就诊前均排除感染性疾病。调查人员为从事感染管理专职人员。
1.4.2 卫生学监测 采样方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第3版)第1分册实验技术规范要求执行。
1.5 培训方式 以科室为单位进行培训
1.6 统计学方法 本课题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两样本构成比的比较用χ2检验,使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P
2 结果
2.1 感染控制流程实施前后血透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血透患者感染发生率(%)
组别人数感染感染率%
对照组187189.63
观察组179126.70
注:感染不包括血源性感染
2.2 环境卫生学监测情况见表2。
2.3医院感染控制流程实施前后,室两组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比较见表3。
表2
卫生学监测情况
项目例数
对照组观察组
合格不合格合格率%合格不合格合格率%
P值
手3224875.0031196.87
空气3027390.00300100.00
物体表面3228487.50320100.00
出口液3024680.00300100.00
入口液3026486.67300100.00
表3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
手卫生
实施前实施后
是否执行率是否执行率
P值
接触患者前283246.67372361.67
接触患者后332750.55481280.00
戴手套前263443.33471378.33
脱手套后322753.33421870.00
3 讨论
3.1 循证医学在血透室感染管理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外在医院血透室感染控制中系统的工作流程尚未建立,本课题将最新的医院研究成果和临床工作实践有机的结合。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的标准,以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各部门的操作流程,在各区域应用并对效果进行评价。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研究的日益深入,一种以可靠的、科学的证据为基础的医院感染控制实践正在展开,正以狭义的经验主义模式,转变为依据科学研究的新观念,医院感染控制流程的建立,使感染控制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为院内感染学科的提高,促进了本学科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系统地的工作方法。循证医学的概念是由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David L.Sacktt教授[2]于1992年正式提出,其公认的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证据。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模式,它可以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系统的陈述和表达,选择并严格评估科学论证,为临床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决策和科研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据。并对效果进行科学地、系统地论证。
3.2 把握循证思想的要义,科学应用循证的方法 循证医学的要义在于,医务人员应将其个人知识和经验与最新的可靠研究证据相结合,并以之指导决策,这一过程要求医务人员必须找到相关的研究证据并能确定其可靠性与真实性。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关于在临床介入诊疗中一次性医疗用品能否复用的争论,加拿大学者针对部分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再利用, 从安全性和伦理等方面进行了评估, 发现心导管和气囊可以安全地再次使用。卫生部采纳该报告的建向各地区医学委员会和医院推广, 每年节约 700 万美元[3]。而另有研究则认为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的感染危险性增大,清洁处理后的心导管、球囊等产品的结构发生了改变[4]。可靠的结论源于可靠的证据,Dunn D[5]认为可靠的结论需要双盲的、随即控制的试验、较大的样本量、可靠的资料、明确定义的参数和一定的研究时间才能得出,试验必须是准确地、与现实相似的和容易干预的。卫生部采纳上述研究结果。二OO五年八月十一日卫生部印发《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这些进一步指出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应用循证医学的过程中,医务人员提高应用证据能力的重要性。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灭菌方法并节约医疗资源,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3.3 降低了医院血透患者感染的发生 国内据中山医大附一院、湖南医大附属湘雅医院及福建省人民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例医院感染患者增加医疗费用2400~3200元,延长住院时间15~18 d,2400×0.01×22 644=543 456元 15×0.01×22 644=3397 d,因此经济损失巨大。另外而血透为重症患者免疫低下是易于感染的原因。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越高。长期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易造成正常菌群的紊乱,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细菌发生波动越大,招致更具致病性或抗菌菌株的定植。空气污染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空气不流通、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都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改变了呼吸道的环境,增强了感染的人为因素。本院通过安装空气消毒机,在动态环境下进行空气消毒,空气质量达到卫生部标准要求。使各项流程实施前后对比,表1显示,流程实施前后,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比较,医院感染率下降了2.93%,减少了因感染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表2显示手、空气等卫生学监测质量均达到卫生部标准要求。通过各个环节的控制,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有效地节约发生医院感染治疗的费用。
3.4 流程的实施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有研究表明:标准洗手的方法,能使医务人员手的菌落符合卫生部的标准要求。强调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一个重要环节,手污染与医院感染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如何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目前国内外有关洗手行为共同关心和研究的焦点 [6] 。在国际上美国1981~1993年发现30万艾滋病患者中,有60%是卫生工作者,因此,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接触感染提出“普遍预防”和“标准预防”的策略[7]。只有有效提高洗手依从性,才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机会。本课题通过手卫生流程的实施,表3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P
4 小结
在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中,循证医学向医院感染者提供了科学地过渡的方法学,应用循证的方法制定医院血透室感染控制工作流程, 科学地进行医院血透室感染管理,降低医院血透患者的感染率,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保障医疗安全。为各级医院血透室的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科学化、规范化的工作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SarnakMJ,Jaber BL.Pulmonary in fections mortalitg amony Patients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es.Chest,2001,120(6):1883-1887.
[2] Evidence-Based Medicine Working Group.Evidence-Based Medicine.A new approach to teaching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JAMA,1992,268:2420-2425.
[3] 王家良.21 世纪的临床医疗 -循证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6-131.
[4] Dunn D.Reprocessing sing-use devices the ethical dilemma.AORN Journal, 2002,75(5):989-999.
篇13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base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72-02
1 职业教育的现状
1.1 实习内容与企业需求脱钩
当今数控技术广泛应用,内容不断更新,当地作为一个老工业区,数控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在整个教育方面都是滞后于工业生产的,淄博市博山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作为一所为地区经济服务的中等职业学校有必要和当地的企业联合提高数控技术的应用水平,实现互利双赢。
1.2 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
学校课程设置一直是遵循上级领导部门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学的课程很多,但不精,不专,这样就导致培养的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往往脱离生产实际,单一强调书本知识,学与用结合不紧密。
2 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2.1 理论价值
首先通过实训基地建设,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毕业后即可顶岗操作,为企业节省后续培训的时间和资金;其次,培养了学生的理论素养与技能素养,可以较早地适应企业生产管理、企I文化及企业的生活节奏。
2.2 实践价值
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人才,学校教育的水平也是衡量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1]。中职数控专业担负着为本地区行业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中职生在校学习主要应以技能操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只有建立一流的适应企业发展的实训基地,才能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最终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3 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
①职业教育的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必须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2]。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校企深度合作,对于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该校通过调查本地区企业发展现状,了解当地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组建专家委员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初步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联姻,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学校内涵,继续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和学生校外实训的管理方法。为学生顺利进入企业实习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学生顺利完成学校和企业的过渡搭建了平台。
②完善专家指导委员会制度,逐渐形成校内校外实训新模式。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加强专业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高级应用人才,该校在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同时,也邀请了地区数控加工方面的专家、企业高管等人员担任本校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对本学科专业科研、技术开发和服务提供咨询,指导、推荐毕业生就业。
③结合实际广泛调研,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形成符合企业生产应用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的开发是对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为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开拓了空间,它所关注的是学生的不同需求,认真分析学生的不同需求后提出不同的指导意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校本教材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内容的新颖和时代性,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体现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师来说,开发校本教材需要教师切实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充分组织素材,用心创作,才能开发出一本优秀的校本教材。开发的过程对教师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④形成了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的工学结合模式,开始在专家指导下完善课程改革方案。文化课改革服务于专业素质培养。首先我们中职学校是学历教育,学生需要完成统一的教学计划。其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因此文化课的主要任务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口语和书面),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最后,文化课要为专业课准备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专业课改革在模块化教学的基础上,突出项目教学的优势。模块化是现代生产常用的一种方式,可以极大地提高产品的集成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我校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和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后,在模块化教学上又有了新的认识。
在专家委员会指导下的数控实训基地建设,为推进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学校也为此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调配教师结构,调整教学方法、督导教学过程,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改革,并在数控专业推行试点,效果显著。
⑤学生校内实训分级考核,制订学生考核办法。在数控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对于学生校内实习提出考核要求,强调过程的实施和控制,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质量意识。
我们学校在学生日常实习过程中进行改革,提出了学生校内实习实行量化考核的方案,将学生根据考核成绩进行分组,每个等级制订详细的考核办法和考核内容,优化考核过程。这样每个等级之间既有竞争,又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校外顶岗实习学生我们也建立了相应的考核机制,用于约束学生的行为,保证学校、企业、学生的共同利益不受影响。对于顶岗实习学生的考核主要根据企业的反馈信息来完成对学生的客观评价。
4 成效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我们的研究课题正是解决学生“知其所用”和“知其谁用”的问题,通过产品生产进实习基地等模式,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产品的用途、要求、用法,从而明确自己的任务,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完成生产。经过我校数控实训基地培训的学生就业率都在99%以上,学生的实习待遇等都有大幅提升,用人单位也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