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专业培训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管理专业培训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管理专业培训

篇1

十五期间开展的工商管理培训,既不同于“九五”期间的一般管理知识培训,又不同于国际流行的MBA学历教育,它是新世纪以培养市场竞争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充分发挥人力资本作用,全面改善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知识结构,提升企业高层经理人员管理能力,大力培养中国企业家,打造中国企业家阶层的一种战略性管理培训。因此,这套专门为职业经理人培训编写的系列教材应体现实用性、针对性、继承性、超前性,力求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

第一,教材种类和内容要创新,要充分反映6个方面的要求:充分反映现代工商管理理论与方法的最新进展;充分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动态;充分反映党的十六大的方针政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充分反映我国企业现时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充分反映新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科技革命;充分反映我国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和挑战的需要。

第二,教材的内容要立足企业的需要,以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为中心。教材的内容不一定是最前沿的问题,但一定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定是高深的学问,但一定有企业可以运用的策略和方式、方法;不一定是全面的和面面俱到的,但一定要能够有助于提高企业经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一定需要充分的展开,但一定要便于教和学。新教材注重培养实证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而非纯粹理论水平和专项管理能力的训练,力求深入浅出,内容少而精,理论与案例有机结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开。

第三,教材充分体现对“九五”教材的继承与完善。九五期间的12本教材是国家经贸委培训司精心组织编写的,体现出集体的智慧和水平,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教材将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新的系列教材将在原有12本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重构与编写,而不是对于原有教材的一般修订,是对原有教材内容的扬弃,而不是照搬原教材的体例和模式。

二、新的系列教材的种类

建议新的系列教材包括如下12种:l、现代企业制度;2、企业战略管理;3、跨国经营;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5、企业信息化:6、公司理财;7、企业运营管理;8、现代市场营销;9、现代经理人法律基础;10、企业领导方法与艺术;11、经理人商务英语;12、企业文化与伦理。

我们建议编写这12种教材是基于以下考虑:

第一,出于企业经理人员需要从总体上系统地把握企业的考虑,涉及到企业环境、制度和战略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开设的课程和相应的教材包括现代企业制度(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企业文化与伦理、企业战略、现代经理人法律基础等。

第二,围绕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培训目标,开设的课程和相应的教材包括公司理财(含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运营管理(含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等)、现代市场营销等。

第三,围绕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本,强化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训目标,开设的课程和相应的教材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企业领导方法与艺术(含学习型企业设计)等。

第四,为了落实贯彻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要求,加速企业实现信息化进程这一培训目标,结合新经济的特点,开设的课程和相应的教材有企业信息化(含电子商务)。

第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且,加速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也是十六大报告的要求,为此,开设的课程和相应的教材有跨国经营和经理人商务英语。

三、教材的体例要求

l、教材核心内容主要针对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少而精,不要求系统性和完整性,处理好学科前沿理论与基础理论、理论与操作实践、全球化与本土实践之间的关系;

2、教材内容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要有对企业面临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建议,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思路和办法,一般性的理论分析和展开不作为重点。内容编排突出重点和难点,不要面面俱到;

3、按照涉及到的问题依次展开,每一个问题方面都应有教学目的要求和解决的途径;

4、标题文字力求简洁明了,内文要求清新活泼;

5、图、表作为内文的主要展开方式,要直观、简洁;

6、每一章附一个案例分析。编入的案例力求简短,以国内企业的案例为主,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分支机构案例亦可。根据材料编写的案例,要标注材料来源,资料、数据要真实可靠;

7、引文一律采取尾注方式,在该章结束处标注引文的出处,参考文献在教材的最后列出;

8、每本教材的字数控制在20万字左右。

四、编写教材的组织与领导

建议成立国家经贸委经理学院系列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和教材编写委员会,两委会的组织人员与职能建议如下:

l、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

主任委员:蒋黔贵(国家经贸委副主任)、吴用可(国家经贸委培训司司长)

副主任委员:培训司各位副司长、各经理学院院长、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

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在国家经贸委的领导下,组建教材编写委员会;确定整个系列教材编写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编撰原则;申报立项;审定教材。

2、教材编写委员会:

参加这套教材的具体编写人员是来自6家经理学院和2家重点培训基地及国内著名普通高校的相关专业的专家教授,确定以主编负责制为教材编写的基本形式,充分体现集体智慧与主编个人责任制相结合。

编写委员会负责拟定教学方案、教学大纲、教材编写。书稿完成后,由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审定并提出修改意见。

教材编写的日常协调工作由培训司确定某一院校具体负责。

五、编写教材的分工与工作程序

l、在2003年元月完成这项工作的立项,争取获得国家经贸委关于将这套教材编写工作列为国家经贸委2003年度培训工作项目和科研项目的正式文件。

2、2003年元月召开由国家经贸委培训司主持的会议,组建该套教材的编写指导委员会和编写委员会,并就写作任务进行明确分工。

3、拟定的12门课程经会议审查认可后,由培训司组织各经理学院和重点培训基地按照“均衡分布,各尽所长”的原则,由各家经理学院和重点培训基地相关专业的资深专家组成每本书的写作班子,经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审查后,正式下文下达编写任务。各经理学院和重点培训基地与培训司签订任务责任书,保证按期高质量的完成编写任务。

4、经审查确认的各写作专班由各册教材主编主持召开专门会议,编写出每册教材的大纲和写作计划,由编写指导委员会审查通过后,由各书编写班子正式执行编写任务。落实任务的整个工作在2003年春节前完成。

5、写作、审稿、定稿、出版等整个工作流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03年3月一12月,编写出各册教材的活页讲义,并投入试用;

第二阶段,试用三个季度或一年后,在评估修订的基础上,于2004年9月底正式交由出版社出版该套教材;

篇2

Discussion on mine ventilatio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technical personnel training way

SHI Honglin LI Rongqiang

(Fengfeng Jizhong Energy Group,Handan Hebei 056107,China)

Abstract: by analyzing the causes and management of coal mine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coal mine gas accident prone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he training of technical staff, strengthen coal mine ventilation, improve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technology, service quality and the way.

Key words: coal mineventilation training

2013年3至4月,吉林省吉煤集团通化矿业集团公司八宝煤业公司、延边州和龙市庆兴煤矿相继发生瓦斯爆炸事故。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马场煤矿发生瓦斯突出事故,事故累计造成96人死亡。

最近一个时期煤矿瓦斯事故多发的现实再次表明:虽然近几年来煤矿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种种原因,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的最突出问题――重特大瓦斯事故多发问题,尚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煤矿安全形势仍然严峻。

造成煤矿通风瓦斯事故多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随着煤矿的持续开采,部分老矿区矿井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瓦斯压力、含量增大,增加了瓦斯治理的难度。二是个别煤矿安全投入不足,安全装备存在差距。三是个别煤矿重生产,轻安全,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现场安全隐患的产生、累积导致事故的发生。四是部分矿井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才困乏或专业素质差,通风瓦斯技术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煤矿通风瓦斯管理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行业,通风系统管理、瓦斯抽采、煤与瓦斯突出防治、自然发火治理、安全监测监控都需要技术支撑。目前,我国国有煤矿管理、技术人员业务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原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说:“我国的煤炭安全生产问题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问题。”因此,煤炭行业要不断强化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为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驾护航。该文结合峰峰集团实际,仅就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的方式和途径进行探讨,以飧同行。

1 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现状

各级管理、技术人员在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管理、技术人员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或部门的兴衰。矿井通风工作作为煤矿生产中一个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对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但受煤矿特殊工作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煤矿管理、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持续下降,矿井从事通风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能满足需要。通风专业管理人员结构构成比例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足。1995年至2002年,峰峰集团就未能引进一名通风专业本科毕业生,仅引进10余名通风专业中专生。大部分矿井通风技术人员的数量不能满足需要,个别矿井甚至仅有一名通风技术人员。通风专业管理人员结构构成比例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仅为55%。

作为煤炭生产的重要部门之一,通风部门担负着煤炭生产过程中,为生产现场提供适宜的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稀释并排除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发现和消除各种通风事故隐患,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等重要工作。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煤炭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先进的采煤方式应运而生,大量先进的装备被应用到生产现场,煤炭单产迅速提高,瓦斯涌出量也急剧增加。同时随着采深的增加及轻放工艺的应用,瓦斯突出、煤炭自燃等通风事故隐患也越来越严重,这无疑也对通风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煤矿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在新形势下搞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2 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应实现的目标

2.1 提高各级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煤矿通风瓦斯管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对各级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针对现场管理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制订合理的方案、措施,是解决问题,搞好通风工作的基础。管理及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下,也就不能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从而,延误解决问题的时机,甚至使事故进一步扩大,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2.2 提高各级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

通风工作既是一项技术工作,更是一项管理工作。这表现在要搞好通风工作首先要有严格的制度、严密措施、合理的方案。这就需要各级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具有极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各种制度、措施、方案需要有合理的组织、调度,才能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通风工作是在对人的管理过程中不断实现其既定目标的,如何确保被管理者(职工)能积极主动地贯彻上级和单位的工作意图,认真完成本职工作,是各级管理人员应当不断研究的一个课题。这是一种管理的艺术。

2.3 增强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

一个人,尤其是一名管理人员是否有爱岗敬业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是否有搞好本职工作的动力,决定着他能否在各方面(包括专业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只有每一名管理、技术人员都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树立远大的工作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付出自己辛勤的努力,从而,扎扎实实的干好本职工作。

3 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分类及培训方向

按工作性质划分,国有重点煤矿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可分为三类:公司部室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基层单位通风区(科)长、工程技术人员;班组长。上述人员工作性质不同,素质状况不同,培训方式和培训目标也不同。

从工作性质来讲,公司部室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不仅仅包括公司通风业务部室有关人员,还应包括安全监督、矿山救护等相关人员。上述人员的工作性质主要在于对全公司通风安全状况总体把握,对各矿“一通三防”工作进行宏观指导。因此,应在通风安全专业技术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比基层管理、技术人员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公司部室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的方向。

基层单位通风区(科)长、工程技术人员是矿井通风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是矿井通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他们既是各种通风制度、措施、方案的制订者,又是执行者。因此,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矿井“一通三防”工作的安全健康发展。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基层单位通风区(科)长、工程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人员结构不尽合理。区(科)长有半数不是专业技术人员,而技术人员中也有一部分人员是由别的专业转来的。由于近年来分配到国有重点煤矿工作的通风专业大中专生数量不足,个别单位迫不得已由技校生担任技术员工作。因此,加强基层单位区(科)长、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迫在眉睫。培训方向是全面提高其整体专业技术素质。

班组长是兵头将尾,是最基层的管理者,也是各种制度、措施最直接的落实者和监督者。班组长几乎全部来自职工。由于国有重点煤矿用工体制的改革,近几年来,职工(尤其是井下职工)整体素质下降,因此,班组长的素质也有整体下滑的趋势,班组长的基础培训工作应主要由基层区科承担,培训的方向一是使其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素质,二是提高其现场管理水平。

4 对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探讨

4.1 要根据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不同的工作性质、技术业务基础采取各有侧重的培训方法

(1)公司通风业务部室(专业)应明确几名专业技术带头人。专业技术带头人要善于追踪国内外通风安全技术发展的新动态,及时进行学习、消化、吸收,并组织部室(专业)人员学习国内外通风安全新技术、新成果。通风业务部室应制订具体的学习培训计划,利用相应的时间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本部门(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公司应在学习、学术交流、工作及其他方面对专业技术带头人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他们在专业上有所建树,以此推动矿井“一通三防”工作的健康发展。

(2)相对而言,公司部室管理、技术人员、基层单位工程技术人员文化素质较高,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公司应鼓励部室管理、技术人员和基层单位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自学,同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或者把自学作为公司部室管理、技术人员和基层单位区工程技术人员一项基本工作,由公司和部室、基层单位制订相应的考核政策,考核结果与奖励挂钩(包括评选先进、工资晋级、奖金发放等)。

(3)部室(专业)应就煤矿通风安全工作现状、需要本部室(专业)解决的问题定期制订选题,由部室(专业)全部人员(或有关人员)参与研讨,并在本部室(专业)范围内定期召开研讨会,这一过程既是自己的技术业务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的过程,又是相互交流的过程,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4)公司或部室(专业)应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选送有关人员到相应院校进行培训和学习,进行知识提高和更新。

(5)要加强区(科)长、工程技术人员培养,应有计划地选送愿意到煤矿井下工作的高中、技校毕业生到大中专院校相应专业学习并与之签订合同,使他们毕业后到煤矿工作,充实区(科)长、工程技术人员后备队伍。峰峰集团从2002年开始研究培养内部人才问题,2003年向中国矿大输送本科生15人,向河北矿院输送专科生51人。2004年,向中国矿大输送本科生135人,向河北矿院输送专科生135人。按照学习周期,2006年毕业生为51人,2007年毕业生为150人,2008年毕业生为39人。上述人员所学专业为煤矿通风、采矿、地质、机电等专业,学员入学前都在生产一线工作过,有长期的用工协议,并且经过公证处公证,毕业后必须长期为峰峰集团服务。他们毕业后回到峰峰集团,必将对壮大峰峰集团管理、技术队伍,提高管理和技术人员整体素质起到积极作用。

(6)班组长主要来自一线职工。近年来,随着国有煤矿用工体制的改革,固定工越来越少。而农民合同工受工作年限、文化水平及用工性质的制约,整体素质较低,大部分人不能胜任班组长工作。根据当前的现状,应有计划地选送一部分中学毕业生,与之签订工作合同后,到技校进行相应专业的培训,毕业后从事通风工作,为基层单位通风班组长提供后备人才。矿山救护大队的工作性质与通风工作相近,受工作性质制约,救护队员年满45周岁后,要调离救护队员工作岗位。相对而言,救护队员文化素质较高,因此,应有计划的对相关救护队员进行通风知识和技能培训,在调离原工作岗位后从事通风工作,为通风班组长提供后备人才。

(7)教培中心要按计划对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其培训的重点应为通风技术理论知识,要充分发挥其师资力量,提高管理、技术人员的技术理论素质。

4.2 应利用国有重点煤矿的教育资源优势,充分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培训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通风专业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公司专业部室、教培中心、基层单位、区科应建立各有侧重的培训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1)公司通风业务部室、教培中心、安全监督局、矿山救护大队应建立“四位一体”的技术安全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大限度的提高培训的效果。

对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既是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更是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业务部室、安全监督局、矿山救护大队专业技术人员具有教培中心教师所不具备的实践经验。因此公司应统一协调,建立业务部室、教培中心、安全监督局、矿山救护大队“四位一体”的技术安全培训体系。即教培中心主要负责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专业部室、安全监督局、矿山救护大队选拔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提高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2)基层单位、区科对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应侧重现场技能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培训。在这方面、基层单位和区科要充分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从而,使培训工作做到扬长避短、各尽所长。

(3)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应积极开展管理、技术人员爱岗敬业教育,并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持之以恒。应创建以“企业是我家”、“矿(厂)兴我荣、矿(厂)衰我耻”等为内容的企业文化,并使之深入人心,从而,真正提高各级管理、技术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3 培训工作要与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相结合

任何一项工作,没有考核也就失去了工作的压力和动力,培训工作也是如此。试想,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专业技术好与不好一个样,还有谁会埋头学习?还有谁会踏实工作?那么,再好的培训机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培训工作必须与相应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相结合。

(1)根据培训的内容,应定期对有关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考核,把考核的结果与其收入挂钩。公司应制订相应的工资激励政策。在工资组成中按一定的比例划分出相应的培训工资,使其发放与培训成绩挂钩。并严格按每个考核时间段(如每季度)进行考核和发放。

(2)建立管理、技术人员培训档案,管理人员、技术的提升、晋级、评选先进都与培训成绩挂钩。

篇3

(一)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培训专业人员角度

目前,很多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培训在培训上主要以统计调查、整理等为主,其中还包括了时间数列、统计推断等知识的内容介绍。就培训人员所选用的培训教材而言,大部分的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专业培训教材在培训理念上落后于当前所提倡的培养理念。教材的知识内容以及知识结构布局也与现在最新的相关专业知识有所出入,特别是知识显得有些落后。很多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专业培训人员在培训中往往只注重专业理论的培训,看不见或者忽视了受培训者的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实践教育。最重要的是,很多统计专业培训人员缺乏专业创新的思想。由于培训人员不重视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专业的实践性教育,因此,很多受培训者也看不到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专业的实践性。其次,很多统计专业培训人员不注意更新自己的培训手段。培训人员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培训考核上缺乏有效的考核方式。很多培训人员目前仍旧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来实现考核,这种考试模式往往无法有效反馈受培训人员的实际操作和运用统计专业知识的能力。

(二)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受培训者角度

很多受培训者在接受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的培训时,有较大的畏难情绪。这种畏难情绪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对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统计专业缺乏足够的重视。很多受培训人员认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工作就只是简单的挨家挨户组织填表,看不到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工作对于国家的政策的重要参考作用。其次,统计专业的知识在客观上存在着晦涩难懂的性质。这就给受培训者造成了一定的理解和接受心理障碍。加上受培训者的日常工作对于受培训者精力的占用,使得受培训者对于统计专业知识的掌握存在着畏难情绪。

三、经济管理统计专业的创新与改革举要分析

(一)优化培训内容

根据相关的培训要求,可以大致将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专业知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其中主要涉及的是统计专业的一般知识。第二部分,是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专业理论和方法的回归分析等,这主要包含的是统计的一般方法。第三部分,也是实践性质最强的一部分,就是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专业中对于实践序列的分析和预测。其中还有人口计划生育统计因素等的相关分析,这些分析中都相对侧重于对统计方法的综合运用。基于这三部分的划分,在统计专业的培训中,就必须根据不同的具体要求,结合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

(二)树立正确的人口计划生育统计专业教与学思想

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工作在统计技能上对于受培训者有着独特的要求。在培训过程中,应该以达到统计专业实用性为主要目的。在培训过程中注意创新培训手段,通过引用生活中的实例以及统计实践例子帮助受培训者更好地掌握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统计专业基础知识。

篇4

二、主要措施

1、专业培训。开展“中国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培训”,与省中小企业局联系,参加由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授权的中国职业经理人省管理中心具体负责举办的“中国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培训班”,每期造送10—20名规模企业副总以上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参加,课程均由国内著名专家、教授、顶尖实战派老师授课。

2、院校培训。组织选送10—20名规模企业总经理或生产技术经理(总监)、科技管理人员参加由省中小企业局主办的“科技企业北大、清华班”,在北大、清华授课。

3、专题培训。与省中小企业局和中小企业协会联系,举办中小企业竞争力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金融风险管控解决方案专题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灌授课,组织150—200名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听讲。

4、专题讲座。与省经信委联系,为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和水平,加快本土中小企业上市进程,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聘请中国人民大学硕士,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中国最早30位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之一,魏舒明来县作“场外市场-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专题讲座,组织全县180家规模企业负责人,乡镇分管工业经济负责人,园区、经济管理部门班子成员参加听讲。

5、体验式培训。具体时间、地点、内容待与省中小企业局联系最后确定后再另行通知。

三、组织实施

1、组织领导:根据我县实施“三百育才计划”,培养百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工作在县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县经信局牵头负责,经济开发区、产业区、各乡镇党委参与。

2、人员选派:参加专业培训体验式培训和院校培训人员分别由县经济开发区,产业区和乡镇选派。

3、培训时间:

(1)“场外市场-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专题讲座,计划在4月份。

(2)体验式培训,计划8月份。

(3)“中小企业转型升级、金融风险管控解决”专题培训,计划在10月份。

篇5

1 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保持企业的发展活力,是每个管理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经济管理对于企业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有很好的处理方式,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帮助甚大,换句话说,企业的经济管理是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经济管理是一项涉及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具有综合性的科学管理活动。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投资、筹资等方面的决策,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战略的选择。纵观实际情况,不管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只要经济管理的好,其效益也一定很高。企业经济管理的制度制定和施实得当,关系着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问题的更好解决方法的具体实施。企业的经济管理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优势,还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制订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能够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当代社会有更好的、更突出的竞争优势。

2 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企业实际的经济管理活动过程中,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经济管理活动效率和质量的原因涉及到多个方面。因此,企业经济管理者只有在认真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透彻、详细的分析,才能够使企业自身的经济管理经验得到加强,从而科学、合理地制定解决方案,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

2.1 企业管理者思想意识薄弱

为了企业的经济利益能够迅速提升,部分企业的负责人往往把生产和销售两个方面看得比经济管理更重要,忽视了经济管理给企业能够带来的效益。然而,企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发展,离开了经济管理的有效指导,企业的经济发展也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有的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经济管理发展优势的意识薄弱,并未真正理解经济管理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只是设立了经济管理部门,却没有给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相应的职责范围和相应的规章制度,使之未能得到更好的经济管理效果。

2.2 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企业经济管理无法得到实质性实现,对加强产品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审核没有更让人信服的说服力,所以企业要想在经营销售上有一定的发展是很难的。由于一些企业高层管理者对经济管理的不重视,未对部门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责任进行实质性的规范,使很多工作人员对经济管理失去信心,因为没有职责范围的划分,出了错误,无法找到相应该对错误负责的工作人员。因此,构建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合理控制产品在生产、质检等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提高企业在激烈竞争环境中的生存机率,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2.3 管理组织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社会在迅速地向前发展,企业管理要想不落后于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也必须紧跟社会的发展。而现在的一些正需发展中的企业,其经济管理制度和落后的经营模式却没有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只是一味的墨守成规,这对企业的经济利益有直接的负面影响。还有一些企业的高层领导只看到一些很表面的现状,对很多细节性的事物不了解,所以在做一些决策性的判断时,容易出现不合理的现象。

2.4 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不到位

由于企业高层领导者的不重视,忽视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人员对技术不熟悉,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标准,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有些企业由于内部管理不当,造成人员流动性大,企业无法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员工无法提高生产技术,从而阻碍了企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3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企业的经济管理是使企业长远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企业经济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都是人为可以避免的,现归纳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3.1 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

对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对企业的发展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够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更好的进行发展管理;二是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管理中所存在的漏洞,以便很快的处理。其主要为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在企业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实施中,根据企业发展所面对的现实状况来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各个职责责任必须严格落实给相关责任夫。第二个方面,经济管理部门所制订的规章制度和监督制度要一并存在。以约束工作人员对工作能严谨认真,使企业经济利益能更好的发展。

3.2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管理

现代社会发展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为了企业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发展,企业必须对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之在提升自身专业技术知识的基础上,还能够学有所用,灵活运用在日常工作中去。此外,企业在聘用人才时,要注重人才的上进心和责任心。同时,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共同研究一个合适企业长远发展的管理方法,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3.3 切合实际的制定经济目标

经济目标的合理化,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的必须条件。因此,经济目标的制定必须实质化,合理化,其主要内容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根据市场实际的需求进行调查评估,以保证产品在此基础上有可以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其次,了解客户的需求和销量,保证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和客户双方的满意度。

篇6

医疗设备经济管理的目的是应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3]。医疗设备的更新、投资决策以及设备使用效益的评价,是医疗设备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

2.1提高设备维护力度

通过经济管理发现要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营,就要加强设备的维护力度。医疗设备一经安装或投入临床使用后,并不能一劳永逸,需要不断地投入人力、物力资源加以保养和维修,以保证其运行条件和质量状态。前期的采购投入只是冰山一角,若后期保障条件不到位,就会引起设备物理性能的退化或损坏。近年来,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结果的分析发现,部分不良事件是属于设备的故障和维护管理不到位引起的,所以提高设备维护力度尤为重要。

2.2提高自主维修能力

通过经济管理降低维修成本,节省维修费用的支出。随着医疗设备规模的不断增加,维修难度加大,维修成本也越来越高。为了降低维修成本,医院需要强化自主维修能力,做好医疗设备的维修,压缩医院的运营成本。同时,因社会分工的细化,医院对少量大型设备购买保修,同厂家签署保修合同也是必要的,维修部门必须严格监管保修合同的执行。因为厂家对维修密码是有控制的,医院将医疗设备的维修服务买进来,但那只是购买了使用权,若自己维修或第三方维修,设备厂家是不允许的。所以维修主管部门应该请医院领导采取相应的对策,即提高自主维修能力,突破密码的限制,以免受制于人。

2.3规范设备定期检测

通过医疗设备的经济管理,可以降低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与赔付,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实力。当前,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要不仅仅停留在“温饱型”上,而是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即安全性、有效性和舒适性。所以相应地对医疗设备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保证设备的安全性、有效性、使用的合理性。医疗设备经济管理的结果使我们认清了医疗设备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医院通过医疗设备的经济管理将采取必要的对策降低或消除医疗设备风险。其质量保证手段包括使用前的检查、质量检测和计量检定三个方面:使用前检查属于临床日常操作规范之一,由操作技术员完成,如呼吸机、麻醉机和高频电刀等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只有确认设备功能正常才能使用;定期检测是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以及功能的测试验证,需要借助于专门的检测仪器,由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完成;因医学计量大都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在国家强制检定目录中,医学计量器具及其相关品种达到50余种,几乎占强检目录的一半。医疗设备周期性计量检定是由医学计量人员完成的一种严格的质量确认形式,其周期通常为1年或2年。检测设备需要建标考核、人员需要资质、机构需要授权和认证,一般通过外部具备资质的机构提供服务。以上3种质量确认形式、方法、成本和完成人员不同,但它们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可以有效地提高医疗设备的安全有效性,促进医疗质量和医院综合效益的提高。

2.4加强操作人员专业培训

经济管理可以对医院医疗设备操作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提供相应依据。绝大多数与医疗设备相关的不良事件首先是医护人员发现的,可见,医护人员在设备质量监管和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医疗设备增加迅速,而医护人员教育背景中,缺少医疗设备应用方面的教育和在职培训,致使临床存在大量与设备相关的安全隐患。在与设备相关的医疗责任事故中,多数是由于使用不当造成的,加强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对“错误使用”、“操作失误”或“人为错误”等问题的解决将会起到推动作用。

2.5杜绝医疗浪费现象

医院经济管理可以有效杜绝医疗设备与耗材使用中的浪费现象。通常二级甲等以上的医院,科目齐全,使用设备与耗材的规格、种类相对较多,每年医院在设备与耗材方面的支出约占全院总收入的20%~30%,因此,对设备与耗材的管理及优化是十分必要的。以我院为例,未实行成本核算以前,医院建立了设备与耗材管理库,各个科室在领物单上填写所需物品(一般是不受制约的),各科又将物品存放在了自己的库房,结果在客观上造成了科室之间互相攀比,盲目购置,致使设备使用率低,管理部门也无法及时准确地记录设备与耗材的真实使用情况,从而造成了监管和控制职能不到位,并由此产生诸多问题[4]。在医院实行全成本核算管理的今天,选择购买医疗设备必须学会成本效益分析方法[5],决不能简单按每天做多少检查和治疗、每例收多少钱来计算,必须把相应的成本全部考虑进去。一般来说,成本包括设备折旧、维修(保修)费、一次性耗材、易损耗昂贵配件(如球管、磁控管)、房屋折旧、人员工资、水电费、管理费等;再用总收入除以总成本得出比值,若比值>1,则为赢利[6],若比值<1,则为亏本。实行科室成本核算后,有效地杜绝了设备与耗材的浪费现象,同时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上都取得了显著效果。

3医疗设备经济管理的措施

医疗设备的经济管理贯穿了从设备购入到报废的整个过程。经济管理的内容分类大体有4部分:投资认证部分,即对医疗设备的购入前的认证;运营维护部分,即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对设备维护、维修开支及运营收入;固定资产折旧部分,即医疗设备从开始使用直至报废过程中产生的价值转移;残值回收部分,即装备失去现有使用价值,但还可以产生新的使用价值部分的回收。

3.1设备投资认证

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的迅速发展,新的医疗设备层出不穷,种类繁多,单价从几万元至几千万元,这就给医院选择购买什么样的设备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对欲购置的设备进行充分论证[7]。投资项目是由器材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在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对医疗设备投资项目做出判断和决定。项目决策得当,建成后的项目在使用期内就能发挥良好效益;项目决策失误,建成后的项目就难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医疗设备投资项目建设必须以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质量为目的。

3.2设备运营维护

设备维护的投入是医疗设备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支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要建立“预防性维护”体系。设备在采购、安装调试时就要考虑如何使设备使用得更加方便、长久,如何才能节省开支;同时设备在正常运营过程中,就要对设备加强日常的维护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对于设备投入与支出的逐年变化要注意观察,以便评估设备的最佳更换时机。

3.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将计算出的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医院折旧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应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到医院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医院的经济条件和财力、物力等因素。如果折旧方法选择不合理,不是所提折旧额太低,满足不了医院设备更新及大修理的资金需要,起不到折旧的作用,就是折旧额偏高,影响医院的结余分成[8]。

3.4设备残值回收

篇7

第三条  广州市建设委员会是全市物业管理行业的主管部门,对全市物业管理企业实行统一管理。其职责是:

1.负责对物业管理企业进行资质审查、登记、发证;

2.监督物业管理企业的物业管理、经营活动;

3.协调解决物业管理业务涉及的有关问题。

第四条  对物业管理企业实行等级管理,按照物业管理企业具备的技术经济管理人员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三个等级。

一级物业管理要有10名以上经专业培训的物业管理人员。

二级物业管理要有6名以上经专业培训的物业管理人员。

三级物业管理要有3名以上经专业培训的物业管理人员。

第五条  经专业培训的物业管理人员是指具有建筑、市政、园林绿化、水电、财务等专业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经国家、省、市建设主管部门认可的物业管理专业培训合格的管理人员。

第六条  成立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办理资格审查手续,并实行年检制度。物业公司办理资格审查,需向市建委提出申请,并提供下列文件、资料:

1.申请书。申请书应载明拟设立物业管理企业的名称、所在地、注册资本、业务范围等;

2.市工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

3.经济、技术管理人员的任命或聘用合同书、技术职称证书、物业管理培训证书;

4.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第七条  物业管理企业经审核符合资质条件的,由市建委发给《广州市物业管理企业资质证书》。

第八条  本规定实施前已成立的物业管理企业,应在本规定实施之日起三个月内,按第五条规定补办资质审查手续。

第九条  物业管理企业通过投标承接物业管理任务,也可以接受房地产开发公司、业主委员会或区建委(建设局)的委托进行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企业按如下等级规定承接物业管理业务:

一级物业管理企业可承接管理的物业规模为合计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

二级物业管理企业可承接管理的物业规模为合计建筑面积5万~10万平方米;

三级物业管理企业可承接管理的物业规模为合计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下。

第十条  物业管理企业在承接物业管理业务时,必须与委托单位签订委托管理合同,方可进行物业管理。

第十一条  物业管理企业必须依照物业委托管理合同、市政府有关物业管理法规、技术规范等对物业实行统一管理,为业主及用户提供优质服务,保持管理范围内良好的生活、经营、生产条件和环境。

第十二条  物业管理企业通过收取维护管理费、经营用于物业管理的物业的收入,提供有偿的服务,进行物业的维护管理和社区的服务。

第十三条  物业管理企业对物业管理的收支帐目需委托具备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审查及向委托物业管理的单位、业主和用户报告。

篇8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医院经济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成为医院建设的主要内容。《经济法》要求规范经济行为,保证经济资料准确、真实,提高经济信息工作质量。这就要求经济管理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但从目前现状来看,经济管理信息失真、经济管理秩序混乱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具体到医院行业来说,公立医院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经济管理职业道德水准下降。加强经济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全面提升经济管理人员职业素质刻不容缓。

二、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现状

多数人员能坚持原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但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经济管理人员道德意识淡薄,缺乏钻研精神

由于自身道德水平差异,不熟悉法律、法规,缺乏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一方面不注意加强经济管理法规的学习,就谈不上遵纪守法,更谈不上依法办事;另一方面,缺乏基本的业务素质,对经济管理制度、经济管理准则知之甚少,专业技术能力较差,导致经济管理核算主观随意性较大,经济管理信息质量参差不齐,不能为医院决策者提供所需的、真实的、客观的经济信息。

2、经济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经济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管理工作的质量。由于接受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文化层次不同,来自家庭、社会的教育不同,导致自身修养的不同,造成经济管理人员的价值取向也不同,从而影响经济管理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经济管理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或专业培训,就会默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满足于现状,不注重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技能。最终导致业务知识贫乏,技术水平较低,无法更好的开展业务工作。

3、 医院领导对经济管理人员职业道德不够重视

经济管理人员作为医疗经济管理工作的主体,加强医院经济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建立良好的医疗经济制度,树立医院安全、诚实、可信的形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经济管理人员不重视职业道德建设,丧失了最基本的法制和道德观念,伪造、变更、隐匿、毁损经济管理资料,或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有些经济管理人员违背准则,弄虚作假,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经济管理人员凭证;还有的经济管理人员屈从于单位领导的压力,违背现有的法律法规、提供虚假经济信息资料,致使经济管理人员弄虚作假、丧失应有的职业道德。

三、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及对策

1、提高经济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各项新制度、新准则以及各种先进的经营理念不断推出和创新,医院市场经济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但从公立医院经济管理行业的现状分析,虽然经济管理制度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但职业道德现状并没有根本好转,如经济管理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薄弱,技术职称和业务水平普遍较低。这就要求经济管理人员不断加强对财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提高经济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经济管理工作一项长期性重要任务。

2、建立单位内部财务审计制度,对经济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聘任制和轮换制

根据《经济法》、相关财经制度和纪律的要求,在上级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成立医院内部财务审计小组,定期对单位经济管理制度和财经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审计,特别是在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变更时,要对其在任期内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必要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对于有违法乱纪的财务人员和医院领导,纪检部门应给与严肃的处罚。同时,对医院的财务人员实行岗位轮换制度,防止同一个岗位经济管理人员由于长期担任一个职位而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同时,可以激励不同岗位的经济管理人员不断的进取,也可以加强经济管理人员对医院经济管理业务的全面的了解,提高经济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对于经济管理人员的使用可采用公开招聘和竞争上岗,从而加强经济管理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篇9

一、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涉及到较多的内容,比如资本预算、财务预算和经营预算等预算方面;还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管理、验收管理、建筑质量管理等等的管理方面。经济管理活动具有全面性,加强各个方面的管理,有助于促进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非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对资源进行考核、分配以及控制,可增强建筑工程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之间的协调性,帮助企业既定目标的顺利完成。同时,加强企业建筑工程的经济管理有助于有效进行项目的成本控制,获得更多的经营效益。

二、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奖惩机制的未有有效落实

在一个建筑工程企业之中,权责分离、奖罚分明的奖惩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对本钱的管理。而在现代社会之中,许多的施工企业往往因为部门和岗位之间权责不符合从而无法做到有效的考核制度,这样无法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拖沓倦态的工作态度。并且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对于优秀员工的奖励制度往往没有得到贯彻的落实,只是做了表面的功夫,而因为工作失误而应该得到处罚的员工时常出于情面等原因而不了了之。所以这种奖罚无法贯彻落实的奖惩制度没能充分考虑工作过程中的实际实施效果,这不仅仅对对于员工工作积极性大大挫败,更会使建筑工程本钱管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所以建筑工程企业能否贯彻落实奖惩机制实现真正的权责分离是员工关心的核心问题。

(二)权责分离机制不完善

建筑企业要坚守权责分离的准绳做到奖罚分明,这是促进建筑企业的本钱管理工作深入开展的有效方法。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往往由于各个部门与具体的岗位之间的权益不相映衬,使考核的难度加大,无法考量员工在工作中的优劣性并且造成奖惩模糊的尴尬局面。尤其是国有的施工企业由于大锅饭思想的根深蒂固使得奖惩工作往往一概而过,这种只布置工作而不考虑其效果的做法不仅仅会挫伤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给企业以后的管理工作造成不小的难题和无法估量的严重损失。

三、加强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措施

(一)建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经济管理制度只要包括了现行规则在经济管理中的实际运用、房地产开发与经济运营、项目管理与监理制度、建筑企业的运营管理、工程质量管理决策预测、建筑工程的招投标以及工程合同管理、工程的预算和定额等多方面的内容。建筑工程产品的价值原理以及应用、利润、本钱、售价以及资金时间、等值计算、投资评价计划、建筑企业的本钱管理以及经济的核算和设备更新经济的剖析,项目可行性分析以及资金的筹措,在建设项目结束之后还要对其评价、经济评价以及价值工程等方面进行管理。

(二)引进先进管理人才

针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来说,可以通过积极引进专业人才的方式来提升管理创新水平,对于现代化企业内部的人才引进问题,可以不断地开发新的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多元化的测试方式来获取人才,积极地利用网络化的宣传方式实现企业的宣传和人才的获取,在人才渠道的获取上也可以实现进一步的拓展和创新。针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问题,则是可以根据因人而异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员工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通过科学化的培训机制,针对有发展需求的员工为其提供相关的专业培训和教育机会,为其发展创造基础条件;同时建筑工程企业还可以在内部成立专门的评估小组来进行员工管理制度的构建或通过外聘专家进行指导的方式来落实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的实施。对于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多方面的考察,通过科学化的员工管理制度能够更好的提升管理效果,并且根据内部管理制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问题解决措施,保证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三)完善建筑工程经济管理体系

有效的组织机构的建设是保证经济管理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若没有有效的机构来管理和协调各个部门,经济管理人员就会面临孤独无援、无处下手的尴尬局面,从而导致建筑企业经济管理失控。经济部门是建筑企业经济预算的制定部门和主要执行部门,其他部门要为经济预算提供资料和相关数据,保证经济预算的准确和顺利实施。经济管理中的防护性机制又称为排除开扰控制,指在经济管理活动前,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控制可能产生的差异。排除干扰是最为彻底的一种控制方法。但是排除干扰必须对被控制的对象有绝对控制能力。在建筑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在工程预算之前事先制定的制度、规定、标准都能够作为是排除干扰的手段。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迅猛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也在逐渐增加,这给建筑行业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建筑工程经济管理的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如何实现建筑行业良好经济管理已经成为建筑企业广泛关注的问题,优秀的工程经济管理对于建筑企业效益的扩大以及资源的优化配置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l]李学民等.浅析建筑工程中经济管理的问题现状[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12

[2]刘镇明.刘思远.建筑项目经济管理问题分析[M].北京:中国地质出版社,2012

篇10

1.1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政府部门和农业部门通过对地区农业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并积极向农民群众推广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方法和管理理念,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解放劳动力,在有限的时间和单位面积内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提高农民群众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另外,通过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民群众的种植积极性,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而农村地区的社会福利都是通过财富创造来实现,农民个体通过个人努力,各种需求得到满足,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水平也会发生转变。

1.2从制度上促进农业发展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农业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基础下,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有了强有力的支撑,从而对农村经济发展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保障农村经济发展更加完善,更加规范。农业经济管理是农村以及经济发展为主的中心的地位更加牢固,保障农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并在此基础上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1.3扫除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多重制约因素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而通过有效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扫清道路,使农村经济发展更加顺畅。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产能力不足,是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各个领域发展过程中,土地的不合理规划不合理征用,使得农村地区的农业种植面积逐步减少,影响到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积极性。通过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土地规划更加合理,利用更加高效,降低农民群众的生产成本,减少农村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另外通过开展农村经济管理,能够有效协调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保证农业经济发展更加具备生态化特征。传统的农业工作模式对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农业部门通过对农业生产模式进行有效的规划,逐步转变传统农业生产形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利于保护周围生态环境,从而促使农村经济向着生态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2做好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2.1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农业经济管理和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制定完善企业合理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依托农业经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需要紧跟时展要求,加强农业经济管理方式改革,构建全新的管理体制,让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产量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以此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利用加工手段改变农产品外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展销售市场,丰富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2开展多种形式的融资

篇11

Key words: village economy; management; problems; core content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3-0132-01

1农村经济管理的定义

农村经济管理是对农村经济进行的自觉、有组织的宏观管理活动,其根本依据就是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条件、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其基本前提是确定生产发展目标;其管理过程就是对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和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所以,农村经济管理活动就是在国家经济总体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根据本地区的条件和市场经济环境,确定经济发展目标,并采取进行生产要素的重新调控的过程。

2现代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管理机构的设置不适应尽管我国政府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农村地区生产落后,国家要保证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需求,因此运行管理仍然明显带有计划经济运行模式的色彩,尤其是部门分工精细、像铁路警察各管一段,部门分割,彼此交流不畅的现象仍然存在。

2.2 农业政策不配套农村地区由于生产生活滞后,因此,我国农村政策停留于补贴范围,而当前国际化竞争中,粮食生产应当实现从规模到效益上的质的飞跃,而这方面我们缺乏相关的政策,以促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集约化建设,缺乏参与世界粮食市场竞争的优势;

2.3 流通体制不够健全对于农村地区来说,存在着市场机制设施方面比较薄弱,农产品价格标准体系不健全,市场供求信息网络尚未形成等问题。

2.4 缺乏市场竞争的主体由于我国一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还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模式,其中一些仅有的农业合作组织数量少、发展程度低,不具备经济综合实力,与当前全球跨国公司和大的农贸企业相比,显然不具有市场竞争的地位,还不是真正的农业市场竞争主体。

2.5 农村基层管理队伍素质欠缺由于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人才吸引力不强,使得当前农村经济管理队伍文化程度低,接受专业培训机会少,知识结构、思想意识很难适应农村经济管理的需要,更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要求。

2.6 集体在经营和开发中的运用土地、山林、池塘自家庭承包实行后基本上由家庭和个人承包,国家对农民不再征收农村税费。而作为集体能够使用的集中发包、出租的资产大多数是荒滩和湖面。

2.7 村级在资金管理中出现问题很多村级集体资源、固定资产承包租赁合同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使得承包租赁费减少,导致村集体资产不明流失;而尽管一些村严格执行了财务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但是在财务管理上未能对外开放;部分村干部由于缺少专业的培训,造成民主理财意识薄弱,难以有效地贯彻国家的政策。

3现代农村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和建议

3.1 提高认识,加强对农经工作的领导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加强农经管理工作,是把党的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和长期稳定的需要,是化解当前农村矛盾、保持农村稳定的需要,是保护广大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需要。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切实加强对农经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把农经工作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

3.2 加强农经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农经工作体系,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保持农经队伍的稳定。特别是乡镇农经队伍要合理定编定岗定员,确保每个乡镇有专人承担农经管理工作。依据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法”将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各级农经工作机构,应承担起相应的行政管理、行政监督和行政执法及工作指导职能,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强化农经工作手段。

3.3 加强培训,提高农经人员素质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对象、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大力加强农经干部的培训,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有较强工作责任心、勇于开拓进取的农经工作队伍。

3.4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农经执法水平按照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法规制度建设,围绕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河北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河北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河北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规定》等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在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上下工夫。建立起三项工作制度。一是农经执法责任制度。各地要制定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执法岗位和执法责任制,明确岗位执法责任。依据当地的分工,履行好自己的农经执法职责。二是建立工作规章制度。制定一整套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财务管理的执法管理制度和措施,形成科学的操作规程和有效的工作方法,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的落实。三是建立快速准确的信息反馈和办案制度。根据农经工作中涉及的农村热点和难点问题,建立经常性的观察联系点,及时预测和发现问题苗头,及早向党委、政府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3.5 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省、市关于加快农业加工业发展的有关指示精神,认真搞好农产品加工业原料生产基地建设规划,争取国家的支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以蔬菜、种子、食用菌等农业龙型经济为重点,摸清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现状,积极谋划项目,加大扶持力度。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户联接龙头企业、市场的纽带,也是加快龙型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组织形式。今年全市要进一步抓好示范,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12

物业公司在接管物业时,从房地产开发处取得运营资金,在物业管理开始以后,针对服务质量,数量,对业主进行合理性的收费来保证物业的持续良好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物业的服务性收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所有的物业公司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收费,收费的项目也是种类繁多,这样造成业主与物业之间产生或多或少的利益纠纷,阻碍了物业管理的发展进程。

(二)会计科目没有明确的规定目前还有很多物业企业会计制度沿用《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或《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由于我国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模式下,前两种会计制度已经很难满足日益月新的市场管理模式,针对物业经济管理,很难起到全面的检测与监督。同时针对物业的使用财产,公益品等,无法全面的记录备案,导致很多不必要的资产流失,对物业的经济管理,带来一定的打击。

二、物业经济管理当中的解决方案

根据以上两大点问题,结合国内实际水品,针对物业经济管理存在的几大因素的分析,提出的针对性解决方案。

(一)人员培训机制

物业经济管理无论实施何种制度,何种模式,首先离不开人员的控制,只有员工贯彻的执行各种规章制度,不断的完善各种管理上出现的问题,才能使物业经济管理上升一个新的高度。所要要从以下几点下手:1、加强员工的服务意识,物业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服务行业,为了市场不断激烈的竞争,员工必须培养的基本素质就是服务意识,只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2、针对员工的岗位专业培训,要使每一名员工充分了解自己岗位职责是什么,针对不同管理层,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培训。切勿一味按照书本理论进行讲解,要多以实际发生的案例,以及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分析与讲解,让员工更加直观的了解什么是物业经济管理。

(二)加强宣传法律法规

由于物业管理上,业主与物业会发生一些利益纠纷,很多情况大家各持一词,导致物业与业主发生纠纷,甚至移交司法机关,其主要原因在于双方对法律法规的制度保持着模糊的概念,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当双方发生利益纠纷的时候很难有效的使用法律来解决各种纠纷。所以加大力度宣传法律法规,物业人员与业主可以通过现有的各种媒体,包括活动,来提高对物业法的认知与了解。其次针对新型复合型矛盾,在没有相关法律出台前,涉及到重大利益问题时,双方应该将问题移交司法机关,进行调节,以及协调处理解决方案。这样可以进一步减少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还可以进一步细致化了解相关法律,从而更有效的使用法律的权力来保护自己合法的权益。

(三)规范物业收费标准

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权威机构规定,所有的物业公司收费全部按自己需求,或者说喜好收费,导致很多物业收费的种类也不一样,致使很多业主与物业发生利益纠纷。但是由于地区和地区不一样,消费水平也不一样,这些都导致了很难统一收费标准,所以收费标准应该参照以下几点来制定标准:1、物业公司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服务程度来决定。2、物业公司与同行业竞争是否过于激烈,如果供大于求,可以适当降价来提高市场份额,如果是供小于求,应该根据物业公司实际情况,以及同行业竞争压力少许调高价格。调高价格应当与业主进行协商沟通,以免造成有损公司形象以及利益纠纷问题。3、当地政府应该根据本市实际水平,帮助物业公司定取标准,这样不仅可以减缓物业与业主压力,还可以为物业经济市场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经济管理项目要明确加强

无论何种管理模式的运作都离不开的经济的运作,换句话说,经济的运转是带动管理运作的前提,所以物业管理首先要做到经济管理,针对经济管理就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1、由于很多物业公司还是沿用《房地产开发企业会计制度》或《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对现如今的多样化市场有着一定的弊病,缺少了各类型明确的分类,而且物业本身是服务行业,服务的类型比较多样化,所以物业管理在“营业成本”会计科目下应该分型共和个营业成本。2、物业不同其他服务行业性质,因为物业需要接受大量的业主固定资产的管理,风险与责任较大,所以物业会计部门一定要加强业主资产的核算,真实性,以及准确性和及时性。为了更好的维护业主的固定资产的完好以及补偿意外损失,会计部门一定要做到核算财产保险的会计事项,处理好递延事项,以及预提、摊销用的会计预算。3、应该在会计科目内设置专项基金,以便于专款专用,一般包括:住宅修缮基金、工艺器材维护专项基金等,应结合实际情况增设相应的科目,以便方面醒目管理。4、严格把握好物业所属资产与业主所属资产的登记,建立明确的科目信息制度,将所有的资产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各科目的登记以便于统一协调管理,又可以一览无余排产各环节出现的问题。使各环节既可以独立拿出来调查,又可以整体进行调查。保证了所有物资的准确性。

篇13

我国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管理,它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由于传统农村社会组织弱化,减弱了矛盾疏导机制,转型之后农村社会关系更加矛盾复杂。我国农村经济先后进行了统分结合式双层经营,这种经营管理有助于集体产权处理和行政支配。但因为我国农村是分散式、小规模经营,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一些农村地区社会文化发展落后。在新农村建设时,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更为重要,创新和改革成为必然。

一、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中的问题

因农村体制创新和改革,新农村建设时,传统农村社会组织明显弱化,农村居民利益诉求更加广泛,致使社会矛盾涌现,农村经济管理出现许多新问题。

1.农业劳动力素质低。我国农村中的新生代居民受过良好教育,生活方式、就业观念和消费理念都有很大改观,愿意去大都市闯荡,获得同等就业与高薪待遇。新生代居民很少有人回到农村去发展农业,故此,从事农业生产多是知识水平低的简单劳动力和老年人。他们不能采取新机械作业,新型种植培养技术不能用在生产生活内,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2.农村土地经营规模小。尽管我国的耕地面积广阔,但许多地方属于丘陵地形。因为人口密集,土地经营基本是小农经营。小农经营存在分散性和独立性特征,无法实现大规模经营。机械作业难度大,现代农业发展缓慢。虽然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低,但因落实了国家的惠农政策,许多农村居民不愿意将土地使用权交予土地承包者,阻碍土地经营规模壮大。土地政策制约限制,一些土地不能发挥原有用途,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利用率低下。

3.农村居民维权意识弱。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征用农村土地、土地案件不断增加。这些情况都是侵占农村居民利益。我国惠农政策在一些地方未严格落实,一些人员,挪用农业补贴。农村居民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解决,而村民的维权团队也无法发挥实际功能,不懂得如何整合社会资源和执政资源,存在无组织状态,难以从根本开展权益保障。

4.公共事业服务缺乏。在建设新农村阶段,我国政府提出需做好农村的公共事业基础建设。这样能够缩小城乡的差距。农村公共事业能够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而我国农村近年来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促进公共事业发展。农村的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有了明显进步。但是,物质和财力缺乏的农村,一些村委会和乡政府没有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受到财力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和城市经济发展距离拉大,难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新经济时代下农村经济管理的创新

1.构建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队伍。首先要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培训,构建高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较强责任心的工作队伍。经济管理人员需参加更高层次学历教育,并加强现代经济规律把握与运用。相关领导干部也要注意引导和示范,促进政府人员创造性学习。同时,经济管理团队还应有稳定性,做到合理定岗、定编和定员,保证有专业人员参与农经管理工作,健全问责制度。

2.对农村经济管理重要性加强认识。农村经济管理是农村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了社会稳定和农民群众切身利益。各地政府应当加强认识,将农村经济工作归入议事内容中。家庭承包经营的双层经营体制需加强完善和稳定,土地承包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凡是涉及农民利益的工作需加强监督。在防范农村经济管理问题时要开展审计监督。各级政府要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管理职能的发挥。

3.完善农村经济管理的相关法规。调解土地纠纷、农村财务审计和监管农村负担都是强政策的行政执法工作。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尽管有相关的法规支持,但农村经济管理的法规较少。我国政府需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顺利开展农村经济管理执法工作,保证农村经济秩序稳定。

4.确保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我国对农村经济管理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总体而言依旧偏紧。土地流转和合作组织建设的财政扶持低,委托的经费少,农村经济管理难以运转。政府应当健全农村的信贷管理,及时放宽农村贷款。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资金前期投资,而这主要渠道是银行信贷投入。故此要规划好支农资金额度和比例,构建硬约束机制,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农产品加工和农村商贸投入是农村经济重要增长点,要深化农产品的价格改革,提升农村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相关部门要解决科技部门和农业部门分散管理现象,以技术指导农村经济组织的运行,为农村经济组织骨干提供现代化专业培训和管理理念。

5.完善政府主导的群众利益维护机制。各级乡政府需构建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协调和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乡政府需强化经济管理服务职能,从根本上凝聚村民意志和代表村民利益,调动群众参与经济事务管理中。需实施村务公开,构建管理人员责任制,村内重大问题要进行讨论,落实好民主监督。农村领导干部要做好调查研究,发现并解决问题,关心民众疾苦,为群众排忧。构建新农村是为了构建服务型政府,这对农村的市场经济完善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三、结束语

时代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农村的经济管理也会发生变化。农村经济管理要紧随时展,工作人员要以良好敬业精神和高度负责态度参与新农村经济管理,并完善和充实农村经济管理内容。通过深入实践,寻找问题本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转型和升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