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透析病人的护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我院的854例血液透析患者(包括各种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以及部分药物中毒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一共作了854次透析。具体患者资料为:男性患者532例,女性患者为322例,年龄范围为18―82岁。在各个年龄段,急性肾衰病例数、慢性肾衰病例数以及药物中毒病例数为:(1)18―30岁:82例;(2)30―50岁:184例;(3)50―70岁:233例;(4)70岁以上:355例。
1.2 方法
1.2.1 危险源的识别危险源的识别是在已确认危险源的前提下进行的一个特定性过程,其实质是找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是否会产生排斥反应、组织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血液透析机的不安全性、外界因素对患者的危害及其在管理护理上的缺陷。危险源的识别是较为复杂的血液透析前期工作,它不仅需要收集各类可能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而且还要查阅血液透析的相关标准,从中找出有不符合的危险源。总的来说,危险源识别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患者安全、环境安全以及机械设备安全等方面。
1.2.2 风险评估在对患者进行上述危险源识别后,就需以识别的危险源为基础资料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流程为:(1)风险评估方法确立:查阅相关专业书籍及法律法规,查找透析过程中常见护理安全事故原因,并组织科室护士进行深入讨论与交流,调查研究患者既往发生过的护理安全事件以及潜在的不安全因素。(2)风险因素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即护理、透析机操作、护理意外事件以及突发事件处理不当。风险评估最终目的就是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上述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方面,即人为因素及系统因素。人为因素包括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抗风险的能力,另外,患者不遵医行为也是构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如透析间期不注意控制水分摄入造成水潴留过多,透析当日注射胰岛素等;系统因素主要来源于透析机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管理机制上的不完善以及监控制度的不科学等方面。
2风险护理管理对策
2.1加强经常性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积极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如组织透析室的全体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文件书写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深入学习和交流,定期地邀请资深专家来我院进行讲座以及一些定期的医学义务护理的社会活动。通过举行各种活动,不仅锻炼了护理人员的实践技能,又在意识或思想层面提高了她们的风险防范意识。
2.2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血液透析中出现的各种异常现象经过对本院854例血液透析患者回顾性分析,在实际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异常现象,并提出相应措施:(1)恶心欲呕吐的策略:血液透析中务必要避免患者产生低血压,而且在血流量控制时要按照患者自身的情况,如血管粗细以及患者的适应能力等进行血液透析时间的延长。(2)断电、断水时的策略:断电时,透析室应进行双路供电,定期地对透析机进行维护与保养;断水时,立即将透析机改为旁路或者单超程序。(3)血液时的感染策略:定期进行空气细菌的培养,对透析液进行检测。
3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评估过程以及护理管理对策的实际应用,首先我院透析科室的全体护理人员有了护理风险防范意识以及风险护理管理上的经验,并将这些管理策略应用于我院透析科的854名患者,患者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身体健康方面都取得了较大地好转,而且护理缺陷完全减少(由往常的12例减少至1例),且护理满意度也由原来的89.9%上升至现在的99.5%。
4讨论
血液透析是一门专科性、技术性以及风险性较强的医疗工作,护理人员的工作也起着举足轻重之作用,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管理尤其是风险护理管理,是需要专科性的知识、技能以及强烈的责任心的。因此,实施风险管理,必须抓住“以人为本”的理念。血液透析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责任性很强的工作,只有我们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风险意识,继续探索出更好的防范对策,才能降低血液透析过程中的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篇2
1 肢体功能障碍妒理
这里所说的肢体功能障碍多为脑卒中后的肢体功能障碍。对此类病人做内瘘首选患侧肢体,保留健侧肢体,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更需要加强患肢的护理。患肢位的摆放,活动度由小到大,以患者不疼痛为度,以减轻病人痛苦,同时也要利于护士进行操作。摆放好后进行穿刺。穿刺针加强固定,以免穿刺针脱出血管外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观察内瘘有无肿胀渗血。为保证血流量和透析过程顺利进行,患肢必要时给予绷带约束,绷带松紧适宜。透析过程中保持管路通畅,患者翻身时,避免管路扭曲、打折、受压。对活动不便,肢体功能未恢复者,血液透析治疗前后可予以轮椅接送,护士协助搀扶。结合内瘘护理的要求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恢复身体功能,消除抑郁情绪,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2 精神障碍护理
精神障碍患者大多数情绪多变,除一般的护理外,还必须给予更多的关心照顾。精神障碍的患者必须有专人护理,由于患者多有恐惧,焦虑,不安,烦躁等情绪,对陌生的环境和事物缺乏安全感,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患者熟悉和信任的人陪伴,如:家人,亲戚,朋友。以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护士要对精神障碍病人的病情特点和思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注意安全,保护和自我保护,不能让病人独处。对烦躁不安患者穿刺时在家属的协助下,转移其注意力,快速准确的进针,稳妥固定。注意观察内瘘和管路情况,以免过度活动造成内瘘肿胀和针管脱出。内瘘侧肢体或四肢给予绷带约束,松紧适度。烦躁时加床栏,以免坠床,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精神障碍患者表达能力差,透析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出现异常举动或不安情绪应加强注意,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 时处理,避免发生不同程度的透析并发症。嘱咐家属加强看护,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患者无论何时都不能离开家属的视线。
3 失明护理
失明的患者缺乏信任和安全感,多疑,护理要格外细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唤起患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的信任,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失明的患者对声音尤为敏感,对其产生不安或疑问的声响,应多做解释,使其消除不安情绪。护士进行操作前、中、后,都应向患者说明操作的项目、目的、过程和进程,以消除其疑虑。失明患者透析前后应有专人送进,送出治疗区,并做好准备工作。以免不必要的损伤。
4 聋哑护理
在透析治疗过程中与聋哑患者的交流是个大问题,因此,对她们要更有耐心。了解病人自身情况和受教育程度。对识字者,有文化基础的患者可用笔书写,进行文字交流。对识字不多者,我们可进行最简便,双方易懂的手势或手语进行交流。透析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操作完毕后将呼叫器放在思者容易触及的地方,亦应患者必要时使用。透析过程中随时用文字或手势询问患者,如有任何需要或问题立即为其解决。
5 小结
篇3
1.1 早期否认心理最初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不相信自己以往健壮的身体要靠“机器”来维持生命,对血液透析有抵触心理,透析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如失衡综合征等症状,让患者害怕,当病情稍有缓解就自作主张减少透析次数,致使氮质血症加重,导致心力衰竭等并发证出现过早,从而加重病情。
1.2 中期患者有暴躁,恐惧,焦虑心理,由于长期固定时间的透析治疗,使患者产生易激惹,失眠、头痛,食欲不振,血压升高等症状,从而影响透析效果。
1.3 晚期绝望,冷漠,自暴自弃心理,由于长期透析而疾病不能根治,并发症多,而家人的关心日渐减少,使患者认为自己是“废人”,产生绝望的轻生念头,在治疗上不配合,经常和医务人员发脾气,暴饮暴食,使透析期间体重大大增加。2 护理措施
2.1 给与血透患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很多患者是由于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缺乏,而产生心理疾病,所以对于初次透析的患者,耐心讲解血液透析的过程、方法及作用,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让病人不产生迷茫,恐惧心理;对于长期透析者,根据病人的化验指标告诉病人可以吃的食品有哪些,应该多吃什么,少吃什么,禁忌什么食品,甚至饮水量多少都要讲的很详细,从而达到,病人的体重控制在很理想的范围内。长期透析病人特别应注意内瘘的保护,告知病人保护方法和重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低血压、失衡综合征、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进行血透治疗,不至于惊慌失措。
篇4
引言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不可能完全替代肾脏功能,也不能完全纠正慢性肾衰患者的代谢紊乱,而且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还会出现各种新的并发症,患者常感到沉重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以致影响病人在血液透析期间不能很好的配合。在工作中,我们认识到心理护理是透析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根据病人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的心情舒畅,可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并且有效地提高了血液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一 血液透析病人主要的心理问题
1 恐惧 透析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前,大都怀有紧张恐惧的心理,担心护士的穿刺技术不过硬,扎针时不能一针穿刺成功,给患者造成痛苦。
2 悲观和抑郁 病人长期被疾病缠身,在透析过程中,还要忍受穿刺时引起的痛苦和透析过程中的不适感;其次,还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受到水、盐、饮食的限制;透析后产生的一些并发症,如头痛、发热、恶心等均使病人遭受很大痛苦,对治疗前景感到悲观和失望,从而导致心情抑郁。
3 绝望 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病人需长期治疗,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时间长达4 h,医疗费用高、家庭负担重,致使家庭关系非常紧张,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在病痛和折磨中极度绝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二 心理护理的主要对策
心理护理是一种精细的艺术、特殊的技能。它要求护理人员应具备必要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修养。血液透析病人一般具有治疗时间长、经济花费大、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等特点,特别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急性透析指征以及外源性毒物急性中毒患者,如果抢救治疗不及时,死亡危险性更大。所以血液透析患者很容易出现狂躁、焦虑、恐惧的心理,加重死亡威胁。相反,透析患者情绪稳定,心态良好,能有力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有利于康复,延长生命。
1 心理改变 : 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心理改变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显著不同。虽然两者都依赖透析机生存,但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肾功能有恢复的希望,因此病人的注意力集中于因建立血管通路及透析治疗时的不适感。当不适感消失后,病人及其家属转而担忧肾功能衰竭会持续多少时间以及透析治疗需要持续多少时间。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必须面对这样一个现实:他们将终生依赖肾脏替代治疗。一开始,有些病人会拒绝承认肾功能衰竭的事实,并拒绝接受治疗。另一些病人在度过了一段“悲伤期”后,转而慢慢接受这个现实,开始漫长的治疗过程。对病人进行必要的宣教,使他们了解所患的疾病以及相应的治疗计划,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护患关系 :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除非换肾,否则需维持血液透析至终身。治疗费用很大,有严重并发症,费用更高。病人一进血透室,在心里变化很大,一方面但心医疗费用,另一方面但心风险问题,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为了及时有效地调整控制患者情绪,我们大都在环境、态度、生活习惯等方面作努力。我认为医护人员亲和力的强弱对患者情绪影响非同小可。提高个人修养、学识、为人处事和沟通交流本领,加强工作态度、责任心,注重工作和生活的细节,有耐心、细心和爱心,真正把病人当亲人。提高医护人员的亲和力,优化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人才结构,重视选拔有亲和力的人到血透室从事护理工作。开展必要的职业道德培训,建立规范的考核考评制度并严格执行。作为一名血透室工作者要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一定要树立病人似亲人的品德,不要只想到经济利益,只想到自己的任务完成,更不能对患者的狂躁行为采取以非对非的作法。护理工作者要全面熟悉每一个透析患者的病情、个性、年龄、经济条件、家庭及社会关系,敏锐观察患者每一次异常的反映、举动,充分利用环境条件、病人的渴望有针对性做好沟通、化解工作,营造健康快乐,对生命充满信心的治疗氛围。
3 提高护理的水平 : 技术护理的水平直接作用于透析患者的心理,全面熟悉本院正在使用的各种血透设备的性能特点,熟悉掌握血液透析的基本操作规程。血液透析是通过体外循环迅速地清除体内过多的代谢废物或毒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达到维持内环境稳定和纠正细胞生理功能的目的,很容易出现凝血,漏血,低血压等意外情况,如果处理不及时,将危及病人生命,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掌握不同型号的机器设备,一旦遇到意外,要当机立断及时处置。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配合医生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比如:凝血处置,漏血处置,机器各种报警处置,各种并发症处置等等。要通过对机器设备及患者病情的全面熟悉及动态掌握,对可能发生的问题作出预测,制定预案,随时作好必要的抢救准备工作,对情绪狂躁者实施穿刺手术要准备约束肢体绷带或镇静药品等。做到有备无患,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启动应急预案。练好血管通路穿刺基本功。建立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内瘘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穿刺容易,一般不应存在多大问题,颈内静脉留置永久性双腔导管使用安全,效果好。
4 加强心理护理 : 血透患者的精神压力以及对机器的依附程度多超过了其他疾病,出现不合作行为等。多数患者开始时对血液透析较紧张,有恐惧心理,要充分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介绍有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识,消除恐惧心理,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证透析的充分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患者的心、肺、肝功能及出凝血情况等。在透析过程中要多与病人交谈,探知病人的心理活动,正确引导,必要时给予多虑平等药物。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做到热情,富有同情心,要经常和患者交谈,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好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疾病,正确对待疾病,指导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精神愉快,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延缓疾病的发展。还要做好家属的配合工作,不要将悲观情绪感染患者,要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
三 结束语
总之,心理因素对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医护人员尤其是护士是否具有亲和力,是否具有较高的技术操作水平是重中之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何长民,张训.肾脏替代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8.
[2] 王质刚.血液净化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80-381.
[3] 徐俊冕,吴文源,赵介城,等.医学心理学[M].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86-99.
篇5
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提高和普及,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是维持生命的一个主要手段,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他们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将承受很大的压力和痛苦,因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精神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能明显减轻其焦虑状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因“进行性少尿二十余天”,拟“肾劳”、“多囊肾”、“高血压病”收住于2010-02-21由轮椅推入病房,精神极差,沉默寡言,胃纳差,营养差,贫血面容,少尿,双下肢水肿,有胸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2 该病人的主要心理问题有:
2.1焦虑忧郁
该病人对疾病预期的威胁以及躯体因素的不良反应造成心里不安,高昂的费用面临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且现今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病人家在偏远农村,家庭条件极差,面对高额的医疗费用,整天愁眉苦脸,感到力不从心;有时因自身形象改变,而忧郁消沉。
2.2悲观绝望
随着透析次数的增加,对病情的预后有所了解,担心病情还会反复,原来的希望逐渐破灭,对透析治疗维持生命感到渺茫和孤独无助。病人担心拖累子女,常伴有罪恶感,对治疗失去信心,对生活失去勇气,表现为不愿配合治疗。
2.3自卑心理
该病人由于身体原因,承担家庭责任的能力下降,不能从事正常工作,觉得成为家人的负担,社会和家庭地位的改变,怕遭人歧视,使自尊心受到伤害。
2.4紧张恐惧
维持性血液透析每次需要用16号针穿刺,病人担心护士的工作能力,
对医院的环境陌生,看到大量的血液引出体外和听到机器设备发出的声响及电脑控制的报警声,对血透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产生强烈的恐惧感。
3 护理对策
3.1以热情、亲切、诚恳和富有同情心的语言和态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介绍血透的治疗原理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鼓励其正确对待疾病,对治疗充满希望和信心。指导患者家属参与护理,给患者以情感支持。帮助病人联系医疗保险,使其费用降到最低。建议病人穿长袖衫,以保持自身形象。鼓励病人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主动与医护合作,积极配合治疗。
3.2支持求生心理。按照马斯洛的原理,生存为人第一需要,应鼓励患者多参与社会活动。在透析过程中要多与患者交谈,探知患者的心理活动,正确引导,消除精神压力。请长年血透,身体状况仍保持良好的病人与其交流,从病友处得到关心和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3医护人员应当起桥梁作用,在进行血透时,医护人员了解情况后,在方便时用良好的言语帮病人解决好家庭危机,让患者享受到家庭的温暖,达到安心治疗的根本目的。指导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使其认为自己仍然有社会价值,减少自卑心理。鼓励病人适当的有规律的锻炼,以减轻心理压力。
3.4提高护士的穿刺水平,力争做到一针见血,在透析过程中要多与病人交谈,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正确引导,要经常和患者交谈,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做好心理护理。在病人透析时间播放电视和音乐,在舒适的环境中度过透析,让患者了解疾病,正确对待疾病,指导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精神愉快,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延缓疾病的发展。
4 护理体会
该病人是一个心理负担很重,文化水平不高的偏远农村人,刚来血透时,总是心事重重,一言不发,不跟别人交流,如果谁言重了,就两眼泪花,我科就对他采取一对一的护理,先把家属的工作做好,才了解到他的小儿子为了给他看病决定不结婚,还有在他查出尿毒症前几天,他的妻子摔成骨折,加上家庭经济条件很差,每次为了赶到城里做血透,他从家里四点多就出发了。我们全科的医护人员都觉得他是一个很特殊的病人,对他特别照顾,非常同情他,帮他多方联系医疗保险,尽量减轻他的经济负担。通过实施以上的护理对策,病人在血透一个月后,情绪逐渐好转,胃纳增加,贫血逐渐改善,能配合治疗,积极主动地配合护士,透析效果明显提高,透析过程平稳,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使病人以正常的心态,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从而延长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篇6
1 临床宣教
1.1 向病人耐心讲解血液透析原理、适应证及过程
告知病人血液透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可有效地清除肾衰竭病人血液中的毒素、多余的盐分和体液,维持钾、钠、氯等化学物质的平衡,并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对于用利尿剂难以控制的水超负荷,用药物难以控制的高钾血症,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co2cp超过13 mmol/l,有明显的尿毒症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等急性肾衰竭者,肾移植前准备,肾移植后排斥反应致肾衰竭的治疗,水潴留、少尿、无尿、高度水肿伴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慢性肾衰竭病人,早期血液透析尤其重要。血液透析是由一台特殊的机器代替病人的肾脏,将血液净化,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病人手臂上的动、静脉经由导管与血液透析机连接起来,血液透析机从病人体内抽出血液,运送到一个特制的过滤装置里,那是由许多细管组成的透析器,也叫人工肾脏。当血液不断流经人工肾脏时,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将被清除。之后,干净的血液将通过透析管道送回体内。
1.2 不良反应
告知病人血液透析是维持生命的一种治疗手段,血液透析不能根治尿毒症,在治疗期间出现不适或并发症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告知病人血液透析也存在一定风险,如血液透析是体外循环治疗,有血液丢失的可能。有时透析器破膜、管道破裂、肝素应用不当、血流量不佳、高凝体质时都可能造成体外失血,也可有低血压、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脑出血、溶血、过敏反应等意外的发生。
1.3 体质量控制
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接受透析,以免加重病情。两次透析之间的体质量增加最好不要超过2~3 kg,以避免或减少透析时可能发生的不适症状。透析是为了减轻身体不适,延长生命,如果体质量增长过多,下一次透析脱出的水就会过多,不良反应就会加重。告知病人透析期间应合理膳食,低盐饮食和限制水的摄入是透析期间控制体质量的重要措施。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是提高血液透析病人长期存活率较为重要的措施,要摄入足够的热量,适当控制钠盐、钾、磷摄入,注意休息,戒烟酒。若情况良好,可参加较轻松工作,适宜运动有利于增加血液透析病人的食欲和体力。
1.4 复查指标
遵医嘱服药,特别是降压药,不可随意变动,坚持定期复查,有时并发症的早期无自我感觉,但是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及时发现,有利于及时调整透析方案和药物干预治疗。应做到每月行一次血常规、生化检查,第3~6周行一次甲状旁腺激素(pth)、铁蛋白、胸部x线片、营养状况以及透析充分性指标肌酐清除率(ccr)、尿素清除指数(kt/v)、平均时间尿素氮浓度(tacurea)等检查,每年行一次心超、肝素系列、b超检查。
2 护理体会
2.1 家庭干预
病人由于心理素质的差异、性格及文化水平的不同,受社会上不当医疗宣传的影响,加之对经济负担较重及家庭生活、学习和工作压力等问题的担忧,以为前途渺茫,导致病人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等一系列不良情绪。我们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宣传疾病知识,通过了解病人的家庭、社会关系及工作情况,寻找原因,解除病人的顾虑。认真聆听病人的倾诉,了解病人的想法,用自己的行动感染病人,增强病人对护士的信任感,解除心理负担,使其认识到顾虑重重只能加重病情,增加并发症的发生,增强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饮食护理
病人对血液透析的不适应及尿毒症本身引起的胃肠道、心血管、肌肉、骨骼、皮肤及神经系统的病变导致病人饮食习惯改变。护士要关心病人的饮食,做好饮食指导,要求病人及家属了解控制饮食对于提高透析质量,降低并发症的重要性。此类病人的饮食原则是高热量、优质蛋白、高钙低磷、低盐低钾、低脂、控制水分。减少食物中钾的含量,减少钠的摄入,弃汤吃菜,不进或少进高盐食物,少用含钠高的调味品,禁食含钠高的食品,不饮或少饮浓茶和咖啡。进食易于消化的食物,严格控制水分摄入,给予饼干、面包等水分少的食物。护士要善于了解病人的需要,做好健康教育,使病人增加对尿毒症及血液透析的认识,减少不良情绪反应。
2.3 穿刺针护理
告知病人血液透析前必须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不同病人血管条件差异较大,穿刺难度也较大,要向病人预先说明,特别是内瘘的保护是顺利穿刺及维持充足血液透析的重要条件。动静脉内瘘建立后一般3~4周后方可使用,最好2个月后用。动静脉瘘完全成熟一般需1~4个月,在穿刺前应认真选择血管,避开瘢痕、血肿。对于新瘘要做到一次完成穿刺,动脉穿刺点距缝合口至少3 cm以上,动脉穿刺针应逆血流方向穿刺,静脉穿刺点要距动脉穿刺点3~5 cm,动静脉穿刺针尽量避免在同一根血管上,以减少再循环。护士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尽量避免穿刺失败。若穿刺部位稍微隆起,立即停止穿刺,不要拔除注射针,并用冰块冷敷局部,皮下更换注射部位,透析结束后拔针。透析过程中嘱病人翻身时注意避免管路及穿刺部位受压、管路扭曲、折叠,导致血流量不足或透析不充分。护士应随时观察管路及穿刺部位的情况,保证顺利完成透析。熟练的技术、丰富的知识,态度稳重,动作敏捷而不慌张,不仅能解除病人的紧张情绪,还能增强病人对护理人员信任感。
篇7
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是血液的净化技术,可将体内有害和多余的代谢废物、电解质排出体外,使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维持平衡。主要应用于肾功能衰竭、急性药物中毒、肺水肿、肝性脑病等疾病中。该项技术的应用,已有效帮助肾衰竭病人延长生存时间。
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护理,能维持患者良好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透析效果,进而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尤其对于老年患者,更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就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护理提出以下几点方法。
1 饮食护理的注意要点
血液透析患者主要的饮食原则是坚持高热量、高蛋白质、高钙、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低钠、低磷以及水分的合理使用。
1.1提供足够热量和蛋白质
血液透析患者热量摄入要维持在每日125.6kJ~146kJ/kg,蛋白质摄入为每日1.2kg左右,不可少于1.0kg。
蛋白质要摄入优质蛋白,如蛋清、牛奶、鱼肉、瘦肉等,这些蛋白质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较多,能有效合成人体所需蛋白质,产生的废物较少。热量的摄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患者当然的活动量来进行增减。热量的供应主要来源于糖和脂肪,其中糖占主要部分。血液透析的患者应尽量摄入植物油,其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1:5,可有效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1.2控制水的摄入
由于血液透析患者多数少尿甚至无尿的情况。因此必需控制水的摄入。如果体内水分过多,患者无法排出水分,造成水潴留,会使循环负担加重。此外,在血液透析中,由于大量的离子被透析出体外,患者体内水分如果比例过高,则会引起低血压、肌肉痉挛,甚至心律失常。故而,掌握每日进水量是患者和医护人员需要注意的。最好的计算进水量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体重变动,2次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应控制在1.5kg以内为宜[1]。测量患者体重时,尽量在固定时间,固定衣着,以保证体重测定的准确性。
1.3维持电解质平衡
维持电解质平衡需要控制钠、钾、磷的摄入。
钠的增加可导致机体水潴留。限制盐的摄入,可防止透析中出现的并发症,避免高血压的发生。血液透析患者每日盐分摄入为3~5g。
很多患者仅仅在炒菜过程中减少了盐,却忽略了其他高盐食物,如酱类、酱油、咸菜、海带等。
血钾过高可能引起心脏停搏,高血钾占血透病人死因的3%一4%,每周透析1~2次的病人更要注意限制钾的摄入[2]。含钾量较高的食物主要有可可、蔬菜、水果、番薯、咖啡等。血液透析期间要密切监测血钾浓度,并做好及时调整 低磷食物能有效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要避免食入过多的动物肝脏、坚果、豆制品等,还可以通过服用磷结合剂帮助防止血磷过高。
1.4增加维生素的摄入
每一位血液透析的患者,都不免会导致维生素的大量丢失,而维生素的丢失也会引起血钙浓度降低。因此,在饮食护理过程中,要增加患者维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的摄入,一般以药物为主。
2 饮食护理措施
2.1高蛋白饮食
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蛋白饮食,并不仅仅指蛋白质的含量高,还包括很多方面。首先,要选择优质蛋白,减少蛋白质代谢后废物产生的数量;其次,要避免食物所含钠、钾、磷过高。患者的饮食不能单一固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并随时变化,及时根据病情调整。食谱的制定还要结合患者的不同年龄、 性别、 嗜好、 生活饮食习惯和个体营养状况[3]。
2.2增加健康宣教力度
篇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71-02
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血液透析虽属于特效法,能获取缓解病情、延长生命的治疗效果,但因患者的脏器功能已衰退,从而降低了机体血液透析的耐受能力,导致患者在透析治疗期间易出现并发症。由此可见,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全过程实施护理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我院回顾性分析80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透析全过程的护理操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8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男42例,女38例;患者年龄19-68岁,平均(47±3.5)岁;所有患者中,肾病51例(占63.75%),糖尿病29例(占36.25%),患者病程为2-5年,行血液透析1-4年。
1.2 血液透析方法 我院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选择具有针对性治疗的合适膜面积透析器。具体操作步骤:①采用一次性使用的16G内瘘穿刺针,找准下针部位,内瘘的使用要有计划,一般从远心端到近心端进行阶梯式或纽扣式穿刺,然后再回到远心端,如此反复。不要轻易在吻合口附近穿刺和定点穿刺。动脉内瘘穿刺方向针与静脉针穿刺方向可以相同,但不宜选择在同一根血管。动静脉穿刺点的距离10cm以上为宜。双针穿刺原则为患者血液透析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②经血管通路建立后,血液从患者的动脉端通过血管通路引流出体外,后经血液泵的驱动带动下流经透析器。③在透析器中,反方向流动的碳酸氢盐透析液与血液均通过半透膜,后互相交换起到血液净化的作用。④患者行血液透析,血液流量最低维持在200-250ml/min。首次透析血流速度宜适当减慢,可设150-200ml/min.存在严重心律者,可酌情减慢血流速度。⑤常规下,均采用肝素化对患者实行全身抗凝,并观察患者抗凝状况。
2 护理方法
2.1 透析全程护理
2.1.1 透析前 基本操作内容:①患者入院后,我院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该疾病的病理知识及血液透析的具体事项,旨在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及焦虑等负面情绪,减轻家属的担忧之情。②准备血液透析所需仪器、设备,并检查其性能。③室内温度、适度的调控及卫生基础设施的管理需到位。④获取患者个人资料,根据性别、年龄、尿量及是否具有原发病等信息确定药物剂量。动静脉内瘘管闭塞者需积极配合医师进行瘘管修复治疗;临时性静脉插管者,行插管检查,是否已固定良好及有无感染,或重新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血管,确定进针部位,首先予以消毒,后为患者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肝素经患者血管静脉注入首剂。
2.1.2 透析中 基本操作内容:①患者行血液透析中,医护人员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每小时测量血压一次,记录下数据。间歇性静脉注射或持续性静脉输注追加肝素,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呕吐、周身发冷、出汗或眩晕者,医护人员需立即测量患者血压,及时采取措施,为患者顺利度过4h血液透析提供保障。②加强管理血液透析,专人适时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转状况,确定血液透析液监测系统的完好及空气报警装置处于良好状态。③躁动不安者,为避免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穿刺针滑落引发渗血,需加强四肢固定。④适当的心理安慰与鼓励能促进患者全身放松,增强血液透析期间的耐心。⑤协助患者饮水及饮食,为血液透析提供基础能量支持。引导患者以肢体慢动作方式达到自我减压、放松全身的目的,由头颈、上肢、胸部、胯下及下肢循环渐进减轻肌张力,获取放松。⑥于患者血液透析结束前半小时内停止静脉追加注入肝素。⑦透析中并发症护理。低血压属于透析中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临床大多表现为周身冷汗、呼吸受阻、心跳节奏紊乱、面部无血色及恶心呕吐等,甚至出现意识障碍或昏迷。一旦患者于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医护人员应果断停止超滤,同时降低血流速率,摇低床头,为患者静脉输入100ml-200ml的生理盐水。如血压好转,逐步恢复超滤,期间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无好转立即寻找原因,进行干预处理。肌肉痉挛者多发于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痉挛性疼痛,采取局部热敷、按摩方式予以干预,未起效者,改为静脉输入高渗盐水或高渗糖,其中,高渗糖主要针对非糖尿者[1]。再者,失衡综合征是透析过程中易出现的并发症,患者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血压升高、烦躁及肌肉痉挛等,甚者昏迷或突发死亡。一旦患者出现失衡综合症,予以浓度为50%、剂量为40ml-60ml的葡萄糖静脉输入,也可输入40ml高渗盐水,其中,葡萄糖静脉输入仅针对于非糖尿病者。
2.1.3 透析后 具体操作:①测定患者血液透析效果。经血压测量,低血压者不适宜离开血液透析房,需医师采取应对措施确保血压稳定后方可离开。②穿刺部位渗血者,经医护人员予以适当力量按压渗血处10-15分钟后,经确认无血渗透方可离开血液透析室。③饮食指导。因透析消耗患者大量能量,透析结束后急需制定饮食方案为患者身体提供营养支持,如提倡患者建立高蛋白、高纤维及高矿物饮食结构,适当控制磷与钾的摄入量,同时补充适量维生素[2]。
2.2 心理护理 我院医护人员为患者透析前开展健康宣教,同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告知我院成功案例,增强患者自信心[3]。提高透析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定时询问患者身体感受,获悉是否出现不适;护理患者饮水与进食,顺利完成4h血液透析提供能量支持。透析结束后,引导患者建立高蛋白饮食结构,告知通过饮食辅助能加快身体机能的恢复。
以上论述,80例尿毒症患者经我院于透析前、中、后积极采取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透析,无1例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对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期间给予重视与关怀,能促使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透析效果。
参考文献
篇9
1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血液透析病人59例,其中糖尿病肾病患者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38~75岁。糖尿病肾病患者脑出血死亡3例,心肌梗塞死亡1例,继续行血液透析的患者48例。
2护理
护士要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原发病,针对患者的不同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能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
2.1高钾血症:透析间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胰岛素缺乏及抵抗、醛固酮不足及高血糖时细胞内外液转移,极易发生高血钾症。应做好患者的饮食宣教工作,严格控制饮食,按照血糖浓度调整胰岛素剂量,如出现口角、四肢发麻,应怀疑高血钾症,立即进行血液透析。
2.2高血压: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并且多为容量依赖性高血压。应严格控制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情况,计算好干体重。使患者得到充分透析。透析前当天不服降压药,透析后可酌情服用。血压过高时防止降压幅度过大导致低血压,对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的患者,应警惕高血钾的发生。
2.3感染与营养不良: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因长期高血糖周围血管硬化,血糖控制不好使糖原异生和肌肉分解,蛋白质合成障碍;尿液和透析液中蛋白质的大量丢失使患者发生营养不良,伤口不易愈合,较易感染。穿刺针眼处的修复也较慢,易造成渗血、血肿、穿刺失败、动静脉瘘闭塞和感染。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刺时严格消毒,穿刺前要看清、摸清,提高穿刺成功率。对于动静脉内瘘伤口愈合较差的患者可以延长拆线时间,做好个人卫生防止皮肤感染和口腔感染。增强抵抗力,注意保暖,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增加营养的同时控制好水分、钠盐和钾的摄入。
2.4 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患者发展到尿毒症期往往伴有视网膜病变,患者多伴有视物不清或失明,活动极不方便。应给与患者生活上细致的照顾,同时加强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治疗。有眼底出血的病人早期行无肝素透析,出血停止后用低分子肝素抗凝。
2.5饮食指导:透析期间应限制饮食,且保证食物清淡易消化,严格限制饮水。按标准体重计算进食糖类食物,蛋白质以优质蛋白为主,每天0.7~0.8g/kg比例摄入。严格执行胰岛素治疗,告知患者饮食及胰岛素治疗对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作用。糖尿病透析患者大多伴有高血脂症,故应限制单糖及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同时要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食物提倡用粗制米、面和适量杂粮,忌食葡萄糖、蔗糖、蜜糖及其制品,忌食动物脂肪、少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对伴有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患者应鼓励其少量多餐。
2.6胰岛素的应用: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应根据病情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因为肾功能衰竭时,肾脏对胰岛素灭活受损,胰岛素代谢减慢,造成胰岛素蓄积,同时饮食欠佳,使用胰岛素治疗时易出现低血糖。护士应指导患者使用血糖测定仪测定指端末梢血葡萄糖水平,根据测得的结果调整胰岛素剂量。指导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包括注射时间、部位、注意事项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2.7心理护理:糖尿病肾病患者除了肾功能衰竭以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其他器官损伤,如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炎、视网膜病变等,因而低落、焦虑、抑郁甚至绝望等情绪都容易出现,尤其是大部分患者有视物不清的症状,生活上极不方便。易造成患者和家属丧失治疗信心。护士应该主动讲清血液透析的科学道理,做好有关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耐心做好思想工作,稳定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也要发现患者各种心理问题,给予开导。讲明治疗的长期性、必要性,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当其进入晚期肾衰阶段时,往往伴有其他系统的严重并发症;患者由于尿液中蛋白质的丢失及因糖尿病导致的蛋白质合成障碍,多存在低蛋白血症;肌肉体积总量下降,患者的血肌酐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符,血肌酐水平往往不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此类患者由于蛋白质的缺乏及因肾功能衰退,红细胞生成素生成减少,其贫血、水钠储留及全身中毒等症状均较非糖尿病肾病患者明显。其中水肿比较严重,肾小管功能障碍出现较早,且胰岛素还可以直接增加远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3]。当肌酐>325umol/L时,其进展异常迅速。由于其疾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医护人员更加认真细致地观察和护理,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劝导病人早期血液透析,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加强营养,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切实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篇10
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我院成为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单位之一。
1 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和方向
1.1我科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实行优质护理,使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愉快地完成血液透析,保证了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生命。他们的年龄较大,优质服务的目的就是要提高他们对服务的满意率,使他们感觉到护理人员对他们热忱、耐心、细致的服务,使他们内心感受到我们护理人员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他们为中心,以他们的满意为目的。
1.2学习和服务都是没有止境的,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质服务示范工程”的展开,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也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努力示范的平台。示范就是要做出榜样来。作出好的榜样,就是我们优质服务的方向。
2 优质服务的方法和实施
2.1在院领导的安排和组织下,让护士以更多的精力去护理患者,由于没有了患者的家属陪护,所以必须给护士更多的护理时间,而且还必须是优质护理。为此,应该简化不必要的护理文书,使用格式化护理文书,缩短护士在书写文书上所占用的时间。并限制所有的非护理岗位、非护理工作占用护士,最充分的发挥护士的护理作用,做到“人尽其用”。
2.2实行护士包干责任制,每一名护士分管5-6名老年透析病人,包干所管病人的一切治疗、护理等等。包干责任护理强调把患者全面看待。老年患者年龄大,子女工作繁忙,无时间顾及,透析期间多有焦虑不安甚至孤独感。责任护士应及时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并尽力满足,对病人提出的各种问题都应耐心细致的回答。要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透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如饮食、活动等,责任护士要熟悉分管的每位患者的全面情况。
2.3因患者每周接受血液透析2~3次,每次4~5小时,因此在透析前帮助患者清洁穿刺侧肢体,做好个人卫生,生活不能自理者由护士协助。老年患者在透析过程中需要进食,上厕所,护士应协助患者,保护好穿刺针不脱落。
2.4医院积极配合,大力改进护士的工作条件,使用移动电脑、多功能治疗车。使护士能更好落实床边工作制,时刻能在病人的身边,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医院并规范了服务用语,公开基础护理服务项目的内容,使我们的工作得到社会及病人的理解支持与监督。
2.5在护士的培训上,也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护理培训制度,并界定各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落实层级护理。护士长对护士进行持续质量改进考核,科护士长对护士长进行考核,护理部对科护士长进行考核。
3 优质服务的效果
比较实行优质护理模式前、后的病人满意度。2010年1月~6月实行优质护理模式前,因慢性肾功能不全在我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98例,年龄均在60岁以上,每月底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1],回收96份,回收率98%。2010年7月~10月,实行优质护理模式后,在我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老年患者87例,问卷调查回收84份,回收率96.5%。两组在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病情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3.1病人的满意度提高
实行优质护理模式前、后病人满意度经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
由于包干责任任务明确、清晰,便于检查和追究,护士心中任务明确,服务对象明确,工作丝毫不敢马虎。责任感是我们战胜工作中诸多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使我们有勇气排除万难,甚至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2】。包干责任制,由于每名护士分管5-6名病人,服务质量的好坏,通过这5-6名病人的反应就能很清晰的反应出来。不同于功能制护理时期,干好干坏一个样,因为病人及护士的护理是交叉进行的,不容易反映出护士们的工作状况。现在,这5-6位病人的所有要求面对这一名护士,由这一名护士全部负责,他们的要求是否得到妥善解决,病人是否全部满意,或者部分满意,问题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等等,都容易发现、追究和解决。这样,显著提高了每一位护士的责任心,充分地调动了每一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患者的评价,清晰明确到对每一位护士的工作评价,使护士心服口服,她们更明确了自己的工作中的长处及薄弱环节,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更加勤奋学习,真正做到优质护理,护士在辛勤工作中,通过患者对自身工作的肯定,实现自我价值。
3.5护理质量的责任人由护士长一人扩展到护理小组长,避免了护士长整天忙于琐碎事务。由于小组长每天上白班,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对病人的病情掌握清楚,针对病人身心两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连贯性的护理及效果观察。两小组之间进行交叉质量检查,能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欠缺,并能及时纠正,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3】。通过护理持续质量改进,根据原因分析法,前瞻性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3.6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
我们科室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从患者和家属的需要出发,推行包餐制,无陪护制,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得到全面的周到的护理服务。取消陪护工之后,不仅减轻了病人及家属的经济负担,也没有了由于护工不懂专业技能造成的一些麻烦是非,更为患者营造了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解除了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患者与家属的良好反应,必然给医院带来较好的社会影响,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 讨论
4.1明确责任与要求,增强护士的责任心。
为什么过去一个患者出现护理责任不追究,那是因为几名护士都在护理这位病人,责任不易查清,这样护士的工作干好干坏,难以评价,护士的责任心就不会很强,护士干好干坏一个样。实行包干责任制使这一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责任清楚了,干好干坏的效果也明显反映出来,护士的工作绝不敢粗心大意。充分挖掘护士的潜能,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4】。
4.2建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尤其是老年患者,护理责任更重。使他们满意,既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更是我们工作的必须,否则医院是不能生存的。而要把医院办好,就必须让这些患者满意,只有他们满意了,通过他们的语言传递,才能真正建立起我们医院的良好的社会形象。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这才是我们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工作的意义所在。
4.3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能力和自信心
让护士参与同专业的文化活动,既是一种学习,还是一种享受。因此,在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中,首先要充分尊重护士的个体需要,其次要注意发挥护士的潜能,因为每个护士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都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培训者要用欣赏和信任的眼光发现每个护士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帮助护士树立信心,发挥个人的创造性以实现真正的自我。
参考文献:
[1] 江春香,林晓霞,病房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2A):42-44.
篇11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表现为逐渐增多的趋势,糖尿病肾病比例也在逐年上升。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改变表现出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也称之为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1]。该病表现为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其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临床上选用的治疗手段在中后期主要是人工肾血液透析。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相关并发症较多,患者存活几率相对比较低。所以,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尤其是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帮助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56例,均为自愿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年龄最小为35岁,年龄最大为78岁,平均年龄为(54.2±1.4)岁。其中25例为1型糖尿病,31例为2型糖尿病;其中有10例患者合并出现冠心病;6例伴随出现脑血管方面疾病;11例患者合并出现高血压;4例合并神经病变;4例患者伴随出现感染情况;8例合并视网膜方面病变。其中有23例患者合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并发症。全部患者均实行树脂灌流结合血液透析治疗,并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1.2护理措施
1.2.1给予动静脉内瘘护理措施有人把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比作是阿基里斯的脚后跟,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的一个神,这个神刀枪不入,但是他有一个很薄弱的地方就是脚后跟,只要把它脚后跟这个地方捅一下,阿基里斯就没命了,所以对于血液净化来说,血液透析来说,血管通路也是血液透析这个技术的一个薄弱环节,容易出问题,一旦出这个问题,有些恐怕就会要病人的命。由于糖尿病肾病病人动静脉内瘘比较容易出现闭塞情况,并且血管病变比较广泛,所以要加强这一方面的护理工作。护理具体方法:①在静脉系统充分扩张之后采用内瘘,从而确保内瘘效果一般要4-6周。②严密观察患者造瘘肢体血流量以及静脉压改变情况,防止力度过大对造瘘肢体产生压力,防止在内瘘侧肢体实行血压测量及药物注射,避免出现感染、血肿情况、同时避免患者腹泻防止患者出现低血容量。③完成内瘘手术之后采用抗凝剂帮助避免内瘘血栓堵住,并指导病人锻炼手部,用握力器或柔软的皮球,也可以指导患者握拳练习每次循序渐进的练习,尽早促进静脉内瘘成熟。④发现血栓时应尽快进行外科治疗。在进行透析穿刺时必须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同时透析完成后按压要准确按压出血点,防止血肿出现。
1.2实行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措施由于糖尿病肾病病人存在较严重的血管病变,作为临时性血管通路获得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对于慢性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可以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其可充当永久性血管通道。对于中心静脉导管来说,它的并发症是比较多的,所以中心静脉导管是在所有的血管通路里它的并发症是最高的,死亡率也是最高的,同时所花费的医疗费用也是最高的,因为这些并发症都得处理。此阶段病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因此护理工作的重点是预防血栓及感染情况出现。护理措施:①对于插管部位皮肤出现脓性分泌物、红肿或者渗液,应对患者采用庆大霉素进行湿敷,然后给予全身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②每周及每次透析都要对置管出口位置皮肤更换敷料,实行血液透析之前都要对导管处皮肤、导管以及皮肤外露管口进行严格消毒。③完成血液透析之后,为了有效预防血栓出现,采用15ml-25ml生理盐水分别对动脉、静脉进行注射,并使用1.5ml-2.5ml纯肝素进行封管。
1.3相关并发症护理措施在临床血液透析过程中糖尿病肾病病人容易合并出现心血管方面疾病,在血液透析之前也非常容易合并出现多种并发症。所以,在实行血液透析治疗中应密切检测病人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改变情况。在进行透析之前均要求病人停止服用降压药物,对于出现低血压情况者应采用胶体液进行补充治疗低血压,防止出现性低血压情况,使用抗凝剂时应做到准确、合理。在病人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告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做好相关治疗工作。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并做好记录。
1.4实行饮食护理措施糖尿病肾病病人由于需要长时间的透析治疗,并且病程时间长,所以患者体质相对比较弱。所以加强患者饮食护理工作尤其重要,叮嘱患者监测、控制血糖、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不自己调用量遵医嘱调节。同时控制入量。可食用动物蛋白质高的、低脂的、低糖的高维生素食物。同时要保证患者的总热量供应。实行少量多餐方式,合理搭配食物,帮助改善病人体质。不食用可能会导致并发症发生和病情加重的食物。如含糖份高的水果尤其含钾高的瓜果如西瓜、葡萄、结子,西红柿等。禁食油腻、辛辣的食物。重视控制患者体重,防止出现血压升高,从而有效缓解心血管负荷。
1.5实行心理护理糖尿病肾病病人因为患病时间长并且病情相对比较严重,所以比较容易出现害怕、悲观失望以及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护士应多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患者心理所想,尊重病人意见及尊严。并鼓励病人家属积极与病人进行沟通,从而缓解病人孤独感,家属的配合对帮助患者树立治疗及生存信心。帮助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让患者忘记病痛,从而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生活态度,进而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针对病人关注的问题,医护人员应及时、认真回答,帮助解除病人疑问,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1.6实行环境护理工作舒适、宁静、温馨的环境能帮助改变病人情绪感受,可以同病种的患者在一起相互交流疾病相关的经验。使患者消除孤独感使其身心愉悦,提高病人康复效果。病房内应确保空气新鲜、氧气充足,控制好室温及光线,禁止在病区大声喧闹,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清洁的康复环境。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病房中摆放一些小饰品、花卉等帮助修饰病房空间环境,从而帮助改善病人情绪,确保病人身心愉悦。
2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有9例患者因为家庭经济问题而放弃治疗,有6例患者转院治疗,有15例患者因为发生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3讨论
临床上糖尿病肾病多发人群为中老年群人,该疾病护理工作难度大且并发症多。由于病人病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针对患者做好血压、体重、血糖控制及感染预防工作,从而有效确保病人透析疗效。由此可见,常规护理工作及血透析护理工作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有着重要影响。相关研究指出,病人病情改善程度既与治疗药物有着密切联系,其还与病人心理及生理表现情况有着密切关联[2]。所以,在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血液透析治疗,处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之后,还应提高病人身体免疫能力,改善病人体质,从而使患者充分发挥自身康复能力及免疫能力。除此之外,针对病人不良心理表现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
4小结
总之,针对糖尿病肾病病人实行血液透析护理工作,对于患者治疗效果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护理工作能帮助有效降低血压透析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控制病情加重,从而缓解病人病症表现,改善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篇12
整体护理是指护理工作从单纯的对病人生活和疾病的护理,扩展为全面照顾和满足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要。根据这一模式,我科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提供全方位整体护理使病人顺利透析,提高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次观察均系我科长期血液透析病人,男15例,女5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岁,均为尿毒症终末期病人。
1.2 方法
20例病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向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护理效果。
2 护理
2.1 血液透析前的护理
2.1.1 内瘘术后护理向病人讲解内瘘护理的重要性,它是血液透析质量的基本保障,是病人的生命线。内瘘术后早期,尽量穿袖口宽松内衣,抬高术侧肢体,促进静脉回流,以减轻肿胀程度,包扎伤口不宜过大,每日检查吻合口震颤及杂音。术后1~2周每天用术侧手捏握橡皮球3~4次,每次10 min,内瘘穿刺至少应在术后4周。
2.1.2 环境的安排室内保证空气清新,环境清洁,病人正前方安置电视。每日定时开窗通风及紫外线空气消毒。
2.1.3 心理护理尿毒症病人由于长期透析,经济上的负担重,随着时间延长,并发症多,易产生忧虑、恐惧、紧张的心理。透析治疗是一种非生理性状态,血液透析前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讲解相关血液透析知识,有效利用病人的家庭支持系统尤为重要。应鼓励病人战胜这种心理的不安和痛楚,并向病人本人和家属充分解释血液透析治疗的原因及效果,必要时请接受透析治疗疗程较长、效果较好的病人帮助解释以取得病人密切配合。
2.2 血液透析中的护理
2.2.1 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熟练的动静脉穿刺技术是使病人减少痛苦的重要保障。而且内瘘早期感染与手术有关,而后期感染常与穿刺点污染有关[1]。护士每次穿刺应更换部位,严格无菌操作,透析结束时压迫止血要用无菌敷料。对疼痛敏感的病人穿刺前多与其交流,分散注意力或作深呼吸,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
2.2.2 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在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感受及需要,对透析时应急情况应及时处理,如穿刺部位肿胀、针眼渗血、低血压、抽筋、恶心、呕吐、寒战等应配合医生及时采取紧急措施,效果不理想及时回血,保证病人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
2.2.3 血液外渗的护理尽量按压穿破血管的针眼,用绷带固定局部,但要注意血运,冰袋局部冷敷,观察肿胀是否局限,询问疼痛是否减轻,嘱24 h后热敷,并擦喜疗妥。
2.3 血液透析后的护理
2.3.1 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及家属血液透析后在家休养的注意事项,做内瘘的病人第2日温热毛巾湿敷有利于软化血管,发现穿刺点有发红、疼痛时,可局部用75%酒精湿敷[2]。学会用听诊器听血管杂音、触摸血管震颤,如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务人员取得联系并得到及时处理,颈内静脉插管的病人嘱其保持切口处敷料干燥,头颈部活动要限制。血液透析病人用药很多,而药物大部分经肝或肾排泄,所以应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2.3.2 有效利用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我科每年举行一次“肾友会”,欢迎病人及家属参与,加强健康宣教,告知家庭支持系统对病人病情稳定的重要性,鼓励营造家庭休养环境,给予物质和精神支持,让病人视血液透析室为家,视医务人员为亲人。对家庭经济状况极差的病人,给予帮助,并动员医务人员及媒体、社会各界采取募捐的形式共同帮助病人度过难关。
2.4 饮食护理
指导病人合理安排低盐、低磷、优质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控制水摄入量,每日体重增长不超过1 kg,限制摄入饮料、蔬菜及水果,避免钾摄入过多。
3 结果
采用问卷调查法,给每位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回收率100%,结果显示病人满意度达99%。临床资料中病人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的血液透析治疗。
整体护理满足了病人的基本需要,在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基础理念上丰富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内涵,将这一模式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中,使病人感受到每个阶段的护理需要。护理不仅服务于个体,还要面向家庭、社会环境的需要,密切护患关系,才能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护理干预 首次血液透析 舒适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68-01
血液透析是各种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患者主要治疗和赖以生存的方法。首次血液透析治疗尤为重要。初期透析病人大部分存在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通过舒适护理干预,使患者对血透充满信心,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在生理和社会舒适度上得到改善,可减少血透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血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血透室有40例进行首次血液透析病人,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9~89岁,平均年龄44.5岁,急性肾衰竭5例,其余为慢性肾衰竭病人,慢性肾炎20例,高血压肾病5例,梗阻性肾病3例,糖尿病肾病5例,多囊肾2例。
1.2 方法。
1.2.1 护理干预方法。按血液透析护理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认知、情绪和行为的舒适护理干预。
1.2.1.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确立护理干预的基础 病人入院后,重点关注病人心理上的舒适,护理人员帮助病人熟悉病房环境,对患者以热情、诚恳的态度、关心、体贴患者,以取得其信任[1]。
1.2.1.2 患者取决于对血透不了解,害怕疼痛,担心有生命危险而产生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应帮助患者改变认知偏差,以减轻焦虑反应。给患者讲解血液透析相关知识;包括治疗的目的,过程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注意事项,以减轻其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2]。
1.2.1.3 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实施情绪干预。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倾听并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发挥家属的重要作用,鼓励安慰患者,增强治疗信心。
1.2.1.4 指导患者掌握减轻焦虑的方法,实施行为干预。①透析室应安静明亮,宽敞整洁。让患者在血透中感到生理上的舒适。②做好血透中的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评估患者不适部位的原因及程度,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③透析中鼓励患者相互交谈。④透析结束后,根据具体情况交代注意事项,让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增强信任感,使之真正感受到身心舒适[3]。
1.2.2 观察指标。①观察病人透析后的舒适度:采用Zung 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状态评定,累计评分超过常模29.78±0.46分表示有焦虑存在:评分在4分以上,表示不舒适。睡眠情况通过护士观察,难入睡或易醒,需药物帮助入睡为睡眠差。②观察病人透析过程中的并发症。
2 结果
我院40例首次透析病人感受舒适有35例,焦虑1例,睡眠差2例,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1例,高血压1例。
3 讨论
3.1 影响病人舒适度的原因分析。舒适是指人达到生理,心理,灵性上最愉快的健康状态。首次透析的病人都存在焦虑,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血液透析又在陌生的治疗环境和透析机也可以引起病人的应激反应,这些心理、生理、环境的改变引起病人交感神经兴奋,造成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舒适的程度逐步下降,直到最后舒适被不舒适所替代。
3.2 舒适护理干预对病人舒适度的影响。通过从认知、情绪、行为三方面进行舒适护理干预。护理人员以理解、同情、尊重的态度帮助病人,使病人了解血透相关知识,使病人对疾病有充分的认知,同时给予病人情感上的支持,通过积极的自身学习和调节,能缓解负性不良情绪,降低对首次透析的应激反应。提高病人的舒适度,积极配合治疗。
3.3 舒适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影响。由于病人接受舒适护理干预后,对血液透析的认知、不良情绪的缓解以及透析过程中的配合都处于一个正性的应激阶段,减轻了对首次透析的恐惧感,形成良性循环,减少了负性情绪对体内交感神经的刺激,减少了儿茶酚胺等缩血管物质的释放,最终减少了由此导致的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冠脉痉挛引发的胸痛;而透析中的低血压除与循环血容量的减少有关,焦虑及紧张等不良情绪都会引起血管痉挛,回心血量减少,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病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正确认知透析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治疗,减少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4]。
4 结论
在首次透析病人进行舒适护理干预之后,都有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舒适度改善,使得患者并不是很排斥而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减少透析过程中的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娜静.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J].临床合理用药,2012.0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