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普通护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普通护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普通护理

篇1

术后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只有对其做出客观定量评价,才能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评估应由专门受过训练并熟悉各项评估技术的人员承担。论文百事通疼痛不是单纯的生理现象,而是受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独特主观感受,并且手术种类、创伤程度、手术部位和术后天数也影响着疼痛的强度,因此评估疼痛时,既要评估疼痛发生的部位、性质和强度并记录,还要考虑影响正确评估疼痛的影响因素。

针对不同患者选择合理有效的疼痛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可以提高准确性,减短疼痛管理过程。疼痛评估的准确性与参与管理的护士的可信度和态度相关。医护人员在疼痛处理中值得信任的态度及其令人满意的服务也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积极因素,可较为准确地获得患者的信息,从而有效地提高评估。

1.1 视觉模拟评分法:

该方法比较灵敏,有可比性。具体做法是:在纸上画一条10cm的横线,一端表示无痛,另一端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请病人根据自己的感觉在此横线上划一记号,以表示疼痛程度。

1.2 口述评分法:让病人自己诉说疼痛程度,按0~10分次序报告,0分时表示无痛,10分时为剧痛。此法比较简单,但是不易发现细微的变化。

1.3 米吉尔(MIGILL)疼痛问答法:即0=无痛;1=有疼痛感,但不严重;2=轻微疼痛,病人不舒服;3=疼痛,病人痛苦;4=疼痛较剧,有恐惧感;5=剧痛。

2 疼痛控制措施药物止痛法

2.1 口服给药法:此法是一种患者可接受的易行方法,但镇痛效果不理想,仅适用于浅表小手术引起的轻度疼痛。

2.2 肌肉注射法:此法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适用于术后中、重度疼痛的患者。但镇痛作用短暂,需反复给药。

2.3 患者自控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PCA已在国外应用10余年,发展较快,目前已达较成熟阶段,国内镇痛泵也在逐步推广使用。PCA是采用程序化的注射泵(微量泵),通过静脉内、硬膜外腔或皮下注射止痛药物,来达到患者自我控制镇痛的目的,有效率可达91.77%。

2.4 硬膜外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PCEA是通过硬膜外导管直接将药液注入硬膜外腔,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多用于硬膜外麻醉术后的病人。但当硬膜外导管偏向一侧时,局麻药不能很好的扩散,可导致肢体麻木感。

3 术后疼痛护理

3.1 疼痛护理管理现状:

据有关调查,外科术后80%的患者反映镇痛不足,50%以上患者术后72h仍疼痛不止。研究发现,尽管临床镇痛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镇痛效果却不容乐观,如接受PCA(患者自控镇痛)者仍然有75%的患者疼痛等级为5~10分。护士对疼痛知识的了解和对镇痛药物的使用缺乏足够的认识。

3.2 疼痛的护理措施

3.2.1 心理护理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护士主动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尊重其对疼痛的反应,教会有关疼痛知识,使之掌握自控能力,并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语言与举止支持患者,设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痛阈值。对强烈克制的患者予以鼓励,并让他们,以此转移疼痛。

3.2.2 采用药物止痛措施的护理护士应掌握药理知识,正确应用,对原因清楚的疼痛采用预防性用药,且剂量小,比疼痛后给药效果好;对诊断不明的疼痛不随意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症状,慎用成瘾药物;尽量去除引起疼痛的原因,解除疼痛的刺激。 论文百事通

3.2.3 一般护理病人摆好舒适,使肌肉放松,肌张力降低,肢体手术的病人应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和疼痛,观察包扎松紧度及末梢血运情况。对术后病人,护士要认真检查导管是否固定妥当。给病人更衣、翻身等操作要小心保护,防止滑脱或扭曲。操作中尽量避免给患者增加痛苦。术后切口痛一般于2~3d后逐渐减轻,若患者持续疼痛应寻找原因,及时处理。

3.2.4 预见性护理对手术病人而言,术前是提供疼痛教育的最佳时机。应强调疼痛处理的重要性,识别病人的教育需求,教授病人有关预防、处理疼痛及成瘾等知识,以消除误区。告知病人有责任与医务人员沟通疼痛情况及疼痛处理是否有效,与病人共同确定现实的舒适-功能(comfort-function)目标,即病人能够维持在完成基本康复或生活活动时的疼痛水平,例如:将手术病人深呼吸或移动的舒适-功能目标设为3,超过该水平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缓解病人疼痛。

4 小结

疼痛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生理反应,常常是反映护患关系的指征,护理人员必须意识到自身在患者疼痛中所起的作用。随着人们对生命价值和生活质量的认识提高,患者的疼痛也将会日益被重视。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更新知识,重新认识疼痛,使疼痛患者获得体贴和细心的照顾。

参考文献

[1] 朱丽霞,高凤莉.癌痛控制的状况及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26-228

篇2

患者实施前后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比较实施前,护理风险事故发生17例,占7.1%;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理风险事故发生5例,占2.1%。与实施前相比,护理风险事故发生率明显减少(χ2=4.05,P<0.05)。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满意度比较实施前护理质量满意度为70.8%,实施后护理质量满意度为98.8%,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篇3

普通外科临床护理工作直接关系着患者健康,工作时任何疏忽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造成护理事故的发生。因此,针对普通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加以防范,只有良好科学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1 普通外科临床护理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缺乏责任心,专业人才流失严重

普通外科要求护理人员要具备急诊科和妇产科护士的“急”、内科护士的“细”、儿科护士的“暖”,因为护理的服务对象有急诊患者、手术患者、老年性高危并发症患者等,普通外科护理工作的繁琐、细碎,使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如护理人员在工作时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有章不循。普通外科护理工作技术性强、压力大、风险大、风险大、夜班多、待遇低等综合因素,并且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给护理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压心理力,体力精力透支,身心疲惫,导致护士对工作的行为和态度发生了改变,出现易怒、脾气暴躁等不良情绪,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职业效能降低,极易出现护理的不安全效果,以至于护理人员严重流失。

1.2老年性病人并发症多,造成普通外科临床护理工作存在风险性

虽然我过普通外科护理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普通外科是以老年性病人及急性腹痛为主要特征,并伴有急性全身症状等一系列表现的一种多发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变化多和病因复杂等特点,工作预见性难,易造成工作忙乱、态度急躁、解释不细致、记录不完善等,以及病人自身因素,自然性社会因素、人为因素等许多因素影响,从而存在不可预测的危险,均可导致意外的发生,意外的发生,意外后果严重,有时造成的远期后果不可弥补。

1.3护理

1.3.1术前护理

1.3.1.1术前呼吸系统的护理。老年患者因为排痰能力相对较弱,在呼吸到分泌物多的情况下,不仅会妨碍换气,术后也容易发生肺不张。因此在术前要求患者戒烟,并服用抗生素治疗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情况严重的患者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雾化吸入以改善排痰功能。如果。如果有呼吸道感染,应积极控制炎症。

1.3.2术后护理

1.3.2.1基本生命体征监测。注意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老年患者抵抗力低下,术后体温常出现异常。比如发热可高达38-40℃,心脏、动脉和循环血量,可通过对脉搏的监测来实现。而呼吸不同,表示术后病症不同,例如呼吸深且慢,表示可能是急性腹膜炎、膈下感染或低氧酸中毒。很多患者有高血压老年疾病,患者生理性血压增高,对术后恢复极为不利。因此,观察是要注意基础血压的高低【1】。

1.3.2.2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控制。急腹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呕吐、腹痛、不能进食和腹腔渗出的情况,很容易发生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在术前、术中、术后都要进行监测和及时补充,否则容易导致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2】。

1.3.2.3注意胃肠道功能恢复。腹部大手术后,常因卧床不起,胃肠功能减退,进食少、应用抗生素等引起腹胀和便秘【2】。

1.3.2.4切口的观察。普通外科患者多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切口愈合差晚。当有腹内压增高时,常突然发生腹膜撕裂致切口裂开或切口疝,甚至因肠管嵌顿于缝线之间引起肠坏死。为预防起见,可在围手术期少量多次输血或血浆等。肝肾功能正常时,可每静滴复方氨基酸、人血白蛋白,以纠正低蛋白血症,有利于切口愈合。切口必须加张力缝线线并应用腹带包扎。术后预防防治剧烈咳嗽、腹胀、便秘和尿潴留;缝线一般于2周左右拆线。一旦裂开应即时再次手术,按上述步骤缝合。有嵌顿坏死肠管者一并切除【3】。

1.3.2.5吻合口瘘。普通外科患者常有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动脉硬化、肠管供血不足,常发生消化管道吻合口瘘。结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较高,预防中可继续纠正低蛋白血症,并遵守晚下床、晚进食、晚拔胃管、腹腔引流管、侧卧位的原则,以减轻吻合口的张力,可有效防止吻合口瘘发生。若一旦发生,轻者,经腹腔引流管严密观察,以期自愈;重者应及时行肠外置造瘘术。

1.3.2.6尿管护理。绝大部分患者术后存在排尿困难,所以术后多会留置尿管。要保持清洁,引流管及时更换,必要时行膀胱冲洗,会留置尿管。要保持清洁,引流管及时更换,必要时行膀胱冲洗,以防止尿路的逆行感染。

1.3.2.7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和压疮。普通外科病人术后如果病情允许,就及早进行适当的运动或者按摩,可以防止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另外,由于老年患者的皮肤组织特点,很容易发生压疮。所以当患者病情稳定后要对定时更换,定时给卧床患者翻身,注意观察受压部位及皮肤【4】。

2 普通外科临床护理措施

2.1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拟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的培养,制定巡视签名卡,督促按时巡视,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同事对于普通外科护理专科操作必须全面熟练掌握,便于在临床工作中灵活应用。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地努力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技术素质,从而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的产生。因此,要想每名护理人员都精通业务,必须加强普通外科护士的业务技能专业培训。

2.2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医学技术水平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科技含量的医疗设备层出不穷,医院要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站稳脚步,就必须全面加强医院的硬件建设。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加快现有的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针对性防范措施,检查病区设施,保证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硬件设施的性能和操作,落实对医疗器械的用前检查,治疗中观察,定期故障维修制度、及时维修或报损等,还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问题,避免发生意外的不安全情况,以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

3 讨论

“健康是福,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加强临床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与临床护理水平是医疗管理的战略目标。只有在临床实践中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医学护理队伍和高水平、高素质的护理专业学术团队,提高临床实践中普外科临床护理关键,从而提高普外科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87-288

[2] 王文生,刑艳会.护患沟通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7):96-97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我院普外科自2011年以来收治的患者120例,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在34岁-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学历和病情严重程度等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实施优质护理。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叮嘱患者按时服药、监测患者身体情况变化、术前清洁工作和术后感染防治工作和并发症。如有突况,及时向患者主治医师反应。

1.2.2 优质护理

1.2.2.1 健康教育 为患者讲解手术和治疗方法的具体原理,本次治疗预期达到的疗效和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通过认真仔细的健康教育,患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手术和医疗花费所带来的心理负担和压力,研究显示在一些疾病的术后护理中对患者的疗效有推进作用[2]。

1.2.2.2 舒适护理 手术或较重大的治疗手段必将给患者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造成不小的负担,形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所以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显得尤其重要。护理人员应以普外科患者的舒适为考虑重点,护理工作的安排和实施都要以患者的满意度为指标。从手术疗效上开导患者,使其心情顺畅,放下心理压力。病房要注意清洁,物品摆放和谐有序,使人心情愉悦。与患者交流时注意语气温和、表情丰富和态度谦恭,让患者随时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真诚帮助和呵护。

1.2.2.3 机能恢复锻炼 给患者制定合理可行的锻炼方案,帮助其身体机能的尽早康复。鼓励患者坚持计划进行恢复。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以P

2 结 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对问卷调查反馈的数据分析,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24例(40%),比较满意27例(45%),不满意9例(15%),总体满意度85%;实验组患者非常满意13例(22%),比较满意21例(35%),不满意26例(43%),总体满意度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优质护理在将在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机构普及开来。尤其是普外科,由于其病人疾病种类的多样性和不可预期性,这都对护理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质护理需要掌握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例如,化学,生物学,解剖学和生理学)[3]。在此基础上,护士将其他保健学科(如营养和药理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患者的实际情况中来。医疗保健服务的产业化表现为以低成本为重点,同样护理质量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然而,护理成本是一个明确的变量,但是在同等成本下却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收到更大的回报[4]。对护理质量的定义的问题在于,护理是①无形的且主要由患者的经验体现和验证;②患者和护理人员之间的依赖但长期变化的关系;③由于生产和消费是分不开的所以也难以控制。护理人员应提高康复护理的意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使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5]。

本研究旨在探究优质护理在普通外科的应用效果以及服务体会经验的总结。我们通过抽取我院普外科自2010年以来收治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上实施优质护理,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反馈的数据分析后发现,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24例(40%),比较满意27例(45%),不满意9例(15%),总体满意度85%;实验组患者非常满意13例(22%),比较满意21例(35%),不满意26例(43%),总体满意度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李萍.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6):86-88.

[2] Burhans L M,Alligood M R.Quality nursing care in the words of nurse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10,66(8):1689-1697.

篇5

气道管理是ICU日常重要工作之一,2006年10月~2008年5月,收治了呼吸系统感染或痰液多,黏稠不易咯出,只能借助吸痰才能解决痰液滞留问题的62例患者,经鼻置吸痰管入下呼吸道吸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肺部感染,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10月~2008年5月,我科收治卧床患者108例,男62例,女46例;年龄最小28 d,最大84岁,平均42岁;包括脑出血89例,颅脑损伤19例,其中,意识障碍53例,开颅血肿清除术后16例,留置胃管6例,小儿不配合咳痰者15例,入院时经X线胸片诊断肺部感染25例,经护理评估,有肺部感染危险者83例。

1.2方法

在雾化吸入之后,翻身叩背,其方法是:手五指并拢,手指关节微屈曲,掌成凹式,从肺底由外向内,由下向上轻拍,力量以患者能承受为易,有效振动支气管,使痰液排出,每一肺叶1~3 min,120~180 次/min,时间5~15 min[1]。第二步给患者平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后仰,充分开放气道,两人配合,甲在患者的右侧,乙在患者的左侧,乙手持吸氧面罩置于患者口腔部位,并调氧流量6~8 L/min,甲接通电动吸引器的电源,打开开关连接吸引器管,接吸痰管吸生理盐水,吸引通畅吸净鼻腔部的分泌物,重新更换吸痰管,经鼻腔置吸痰管下至咽喉部时,嘱乙向前下方压喉结,使声门下移,咽部与气道成一直线,在患者吸气时将吸痰管进入气道,见有呛咳在插入3~4 cm给负压吸引(压力10.46~15.9 kPa)。患者会不自主呛咳,深部的痰会随之咳入主气道旋转提拉吸痰管,能充分吸出肺部的痰液,4~6 次/d,同时配合吸痰前雾化吸入20 min,翻身叩背,每2小时1次,对肺部感染者使用药物抗感染治疗。

传统方法是常规雾化,叩背,经鼻腔吸痰,只能吸出口咽部的分泌物,不能将吸痰管深入气道,充分吸痰,吸痰后听诊:双肺大量痰鸣音,不能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控制肺部感染。

2结果

有肺部感染危险者,用普通吸痰管经鼻入下呼吸道吸痰,肺部听诊无痰鸣音,合并肺感染者3 d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参考痰液黏稠度的判断方法[3],痰液黏稠度明显降低,痰量逐渐减少,肺部听诊呼吸音变清晰。

3护理

3.1危险因素评估

卧床患者第一时间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通过查体了解患者的意识、瘫痪侧肌力、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呼吸音的情况,询问有无吸烟史,通过X线胸片了解感染部位,测量患者的体重,评估患者体质的强弱程度及卧床的时间,确定护理问题:不能自主排痰,有肺部感染的危险。据此制定相关护理措施,使用普通吸痰管经鼻行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引。

3.2吸痰护理

使用前与家属进行沟通,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进行雾化吸入后给予患者侧卧位,充分暴露背部进行叩背,叩背后仰卧位,用普通吸痰管经鼻行下呼吸道吸痰,治疗均在餐前每1~2小时1次或餐后每2小时1次进行鼻饲时采取患者头部抬高45°的,鼻饲后保留1~2 h后进行吸痰。

3.3对有肺部感染危险者的吸痰护理措施

用普通吸痰管经鼻行气道吸痰4 次/d,雾化吸入,翻身、叩背,同时保证摄入量2 000~2 500 ml/d,餐后床头抬高45°,并保持30~60 min。

3.4操作中注意事项

操作中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严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律和血氧饱和度、咳嗽情况,观察患者有无呛咳、气急、发绀等症状,以免短时间内反复吸痰导致出现呼吸困难或颅内压增高或肺动脉高压、支气管痉挛,立即停止操作,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对有管路的患者应注意检查管路的情况。

3.5指导事项

指导清醒患者有效咳痰,对于不能自主咳痰的患者随时给予吸痰,操作完毕帮助患者取舒适。

3.6吸痰器的清洁

吸痰器的清洁,吸痰后用1 000 mg/L的84消毒液进行擦拭备用,定期检查机器完好性。

3.7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根据患者口腔情况,在选择适宜的口腔护理液。为患者做口腔护理2 次/d,口腔护理时注意清洁口咽深部分泌物,可减小口腔内细菌的寄生和繁殖,预防细菌向下移引发下呼吸道感染。

3.8营养支持

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补充脂肪乳、氨基酸、血浆等,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感染的发生[2]。

[参考文献]

[1]刘凤淑.神经外科患者使用排痰仪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6,22(7):16.

篇6

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我院接受常规性胃镜检查的门诊和住院病例177例患者进行实施心理护理并分析,其中男性为85例,女性为92例,年龄16岁-82岁,平均52岁,均无较严重的心肺疾病。在普通胃镜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实施有针对性的胃镜检查前、中、后的心理护理,较为明显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应急反应,保证了胃镜检查的顺利完成。

2心理护理的应用

2.1检查前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接待申请胃镜检查的患者时,微笑服务、态度和蔼,以便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和焦虑情绪。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介绍胃镜检查的必要性、重要性及优点,是患者认识到配合检查的重要意义,并增加勇气和信心以积极配合检查操作。对患者介绍操作医生的临床经验丰富,操作技能熟练,诊断水平较高,以达到消除患者顾虑、缓解紧张、消除恐惧,增强信心和勇气,从而主动配合检查。护理人员对室内温度调节适宜,保持室内卫生,说话声轻音柔,身体靠近患者,使患者感觉医护人员的专业及认真,增强患者对检查的信心。根据患者需要,也可以放些患者喜欢并舒缓的音乐。

介绍内容包括: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胃肠内的异常变化,具有很高的分辨能力,它可以观察到胃粘膜的微细结构,也就是说能观察到胃粘膜的最小解剖单位-胃小区、胃小沟。能精确测定病灶的深度、大小,并可取活组织标本做病理学诊断。电子胃镜使用安全、方便、图像清晰,确诊率高,具有其他检查所无法替代的直接效果。监视器上观察图像,患者本人也可以直接参与观察,这对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检查兴趣和信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心理护理技巧包括:消除患者的担忧,有的患者对医生的操作技术及诊断水平心理上有怀疑的成分,担忧的事情过多和过重。如担心花了钱还受了罪,进行检查后又查不出问题;担心器械消毒不彻底,害怕感染上别的疾病等[1]。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告诉患者,操作医生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向担心被感染的患者做一些关于胃镜的消毒科普性的宣讲:胃镜消毒液2%戊二醛消毒液浸泡消毒,通过验证2%戊二醛对细菌、病毒在2分钟内灭菌率达99.9%,使患者放心的接受检查。做完每一个患者后要通过“水洗-酶洗-水洗-消毒-水洗”五个步骤,消毒做到高效、可靠、安全又不损坏内镜;对有紧张恐惧情绪的患者,要有针对性的给以安慰和鼓励及邀请检查成功者现身说法[2],邀请检查成功者现身说法效果更为突出。

2.2检查中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介入指导检查:在检查时,护理人员主动帮助患者取左侧卧位,耐心并温柔指导患者松开衣领和腰带,右腿稍屈,左腿伸直,头稍仰后,使咽部与食管基本成一直线,患者于口角处垫上治疗巾,治疗巾上放置弯盘,患者左手放于头边,右手自然放松,保持正确的检查姿势和,尽量不要抵抗,绝不能用手拔镜子。护理人员可握住患者的右手,并抚摸手背,使患者心理油然而生亲切感和安全感。

心理护理应用于插管护理:嘱咐患者缓慢地用鼻子深呼吸,当插镜至咽部时,因刺激迷走神经患者往往会出现恶心不适,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放松颈部并配合深呼吸,缓解恶心不适,不断鼓励、安慰患者,暗示检查很顺利,很快就会结束。

胃镜操作中的心理护理: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及时指导患者全身放松,用嘴巴哈气,同时告知患者行胃镜检查时产生的这些症状是正常生理反射反应,心理上不要过分害怕和担心。如果有大量唾液分泌,有的患者心理上“爱面子”,感觉到非常不好意思,心理也觉得自己很难堪,这时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心理护理,让其由口角自然流出,不能吞咽,防止误吸、呛咳,不能憋气、睁开眼睛,告知患者行胃镜检查时医生要适当充些气体进入胃内,不要将气嗝出来,从而延长操作时间;有取活检的患者,时间相对较长,护理人员要给于及时的心理干预,告知患者努力坚持是为了检查的更仔细、更彻底。护理人员在于患者沟通的时候,语言应该通俗易懂,建立护患之间的信任感,顺利完成胃镜的检查。

2.3检查后的心理护理检查结束,退镜后护理人员嘱患者吐出口腔分泌物,并协助患者用纸巾擦净。耐心询问病人是否有咽部不适、心悸。并告知患者咽部不适或疼痛会在短时间内明显缓解或消除,对患者的积极配合表示赞赏。患者对检查后出现的咽喉不适感、心悸和急于知道检查结果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交织在一起。护理人员应该用委婉的语言解答所问问题,耐心指导,消除患者在检查后的焦虑心理[3]。告知患者应注意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如呕血、便血,有无腹痛、腹胀,有无重要生命体征改变,如心率、血压等,发现异常立即作相应处理。

3总结

目前临床门诊诊断中,此项检查依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并给患者造成心理和躯体上的不适,会怀疑医生的操作技术与诊断水平,还会担忧器械消毒不严被感染其他疾病等。由此产生的诸多不良心理活动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变快等的躯体应激反应,而直接影响检查结果。对胃镜检查的患者实施贯彻检查前、中、后全程有效的心理护后,患者病人发生躯体、心理应激反应的强度明显减轻,检查效率明显提高,保证了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篇7

1. 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本院接受胃镜治疗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64例患者采用普通胃镜接受的检查, 男44例, 女20例, 年龄15~75岁, 平均年龄(45±5.25)岁;60例患者采用无痛胃镜接受的检查, 男36例, 女24例, 年龄13~72岁, 平均年龄(40±4.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普通胃镜检查的临床护理方法 ①术前护理:护士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护理, 妥善保管患者的随身物品, 嘱咐患者手术前6 h不可进食进水, 手术时胃镜进入舌头根部时要做吞咽的动作, 将手术中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应对方法告知患者, 教导患者采用正确的呼吸方式和, 如果在手术中感到身体不适, 可以举手示意医生, 如果感到呕吐感可以采用深呼吸来进行调节, 一定要告知患者不要紧张、不要烦躁, 以平常心对待治疗, 这对手术的成功非常重要。②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要随时提醒患者保持头部处于稳定不动、全身处于放松的状态, 并且给患者准备口垫, 方便手术时患者轻咬缓解疼痛。另外护士要做的就是观察, 观察患者在手术时的面部表情,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的感觉, 应该报告医生立即停止操作[2]。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之后将患者转移到监护室, 然后对其观察30 min左右, 观察是否有不适。嘱咐患者坚决不能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 避免进行大力运动。

1. 2. 2 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护理方法 ①术前护理:护士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 了解是否有过敏药剂或者有他慢性病, 嘱咐患者手术前6 h不可饮水。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护理极其重要, 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对于手术的成功也是十分重要的。护士还要帮助医生准备手术要用的仪器和物品, 如镇静剂、氧气、检测仪、气管导管等。②术中护理:通过心电监测仪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以及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 包括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频率、体温变化等[3]。③术后护理:手术结束之后将患者转移到监护室, 然后对其进行观察, 直至患者完全清醒才能够离开。患者出院一定要有家人的陪同, 嘱咐患者术后2 h内不能饮水, 半日内不能进食, 切记不能食用辛辣食物。

2 结果

124例患者中, 经普通胃镜检查的64例患者中, 胃镜检查成功率仅为75%。而经过无痛胃镜检查的60例患者, 通过专业的护理, 胃镜检查的成功率为100%, 患者与家属都对医院的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感到非常满意。

3 讨论

篇8

手术作为普外科的常规治疗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或大或小的创伤,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给患者造成疼痛。而疼痛不仅仅造成感觉上的不舒适,还可引起循环、呼吸系统的功能失调以及代谢和内分泌的紊乱[1]。术后疼痛一般集中在手术后的24~48h,已有学者将其作为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2],因此,术后疼痛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笔者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分析临床上实施的各项术后镇痛干预措施,总结出一套综合护理镇痛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现分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期间普外科收治的常见胃肠道和肝胆手术的患者168例,其中男105例,女63例;年龄在15~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6.8岁;其中阑尾切除术14例,胃大部切除术52例,结肠癌根治术38例,直肠癌根治术25例,肝部分切除术18例,经腹胆囊切除术21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8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84例,对照组8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给予微量镇痛泵静脉镇痛,干预组在微量镇痛泵静脉镇痛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措施。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对照组给予微量镇痛泵静脉镇痛,干预组在微量镇痛泵静脉镇痛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措施。

1.2.2 微量镇痛泵镇痛法:于患者手术后麻醉清醒前,将芬太尼0.8~1mg、哌替啶5 mg、生理盐水100 mL加入镇痛泵, 使镇痛泵的扩张囊扩张至100ml刻度处,离开手术室前为病人推注首次剂量,维持镇痛药物的有效浓度。把镇痛泵通过静脉连接到病人身上后,微量镇痛泵以2~5 mL/h的速度泵入,如果患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可按住自控按钮将镇痛药物快速注入3~5 mL[3]。

1.2.3 综合干预镇痛方法

(1)术前健康教育。手术前给予患者疼痛相关知识的宣教,让患者对疼痛做好心理准备,减轻焦虑情绪。告知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原则,教会患者镇痛泵使用方法。

(2)心理护理。患者回病房后陪伴患者,询问疼痛情况,安慰患者,并告知患者情绪对疼痛的影响,乐观等正面情绪可缓解疼痛,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则会使疼痛加剧[4]。

(3)促进舒适,转移注意力。给予患者舒适的;协助患者翻身,2小时一次;对患者伤口周围和全身肌肉轻轻按摩,加快伤口愈合;指导患者按住伤口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选择患者喜欢的轻柔音乐,使患者心情放松,转移注意力。

(4)家属陪伴和药物止痛。给予患者微量镇痛泵维持预防性镇痛,如患者出现疼痛剧烈难以忍受时,可适当给予药物止痛。

1.2.4 评估方法[5]:采用NRS疼痛评分法:无痛为0分;有疼痛感,但不严重为1分;患者轻微疼痛的不适感为2分;患者有痛苦的疼痛感为3分;疼痛较剧烈为4分,剧痛难以忍受为5分。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和生命体征的改变,综合评估。分别于术后4h、12h、24h、36h、72h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

1.3 统计学分析:用SPSS 1 1.5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处理。将两组评分结果进行组间t检验,p

2 结果

由表中可以看出,两组的疼痛均逐渐减轻,但干预组的疼痛控制情况明显由于对照组。

3 讨论

疼痛对机体是一种有害刺激,通过自主神经的调控作用,能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烦躁不安等,并影响消化系统及内分泌调节,影响到术后患者的恢复。同时,普外科多是肠道或腹部手术,疼痛可使患者不愿呼吸、咳嗽、下床活动等,易引起肺部感染、肠粘连及静脉血栓。因此,术后应积极做好镇痛的治疗和护理。综合干预护理措施通过术前健康教育、心理干预、转移注意力、预防性止痛等方法,可提高镇痛的效果,大大减轻疼痛带来的不良影响,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是一种有效的镇痛方法。

参考文献

[1] 魏大琼,田继书. 不同镇痛给药途径用于术后患者的效果研究[J].华西医学,2010,1.25(1):148~150

[2] 朱丽霞,高凤莉.癌痛控制的现状及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26-228

[3] 孙红霞,何农,刘红玉,刘野,谢燕妮.自控镇痛泵应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10.8(29):7097~7098

篇9

篇10

临床路径的概念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CP)是由临床路径小组(the clinical pathway development team,CPDT)里的一组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病种的监测、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有严格的工作顺序和准确的时间要求的照顾计划,保证医疗护理质量达到一定的水平[1]。一般包括诊断、化验及检查项目、药物治疗、医疗干预、护理、监测项目(包括用药效果和出现的不良反应等)、疾病知识教育、治疗阶段目标、时间要求以及运动、饮食、营养、一些需病人协助的康复指导等。根据对象不同,可分为医师、护士和病人三个版本[2]。我护理单元将临床护理路径更加细化,制订成图文并茂的册子,应用于普通外科低年资轮转护士的护理教学中,收到满意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 方 法

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共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疾病的介绍,包括解剖生理、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第二部分为每日的宣教、护理措施、饮食、活动及并发症等内容;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分解说明,如各种护理操作具体方法及风险、发生并发症原因及处理、健康宣教的意义等。普通外科常见疾病按三个部分详细说明并整理成册。

2 临床护理细化表的实施

2.1 组织带教老师学习 护士长在科室内统一培训带教老师,详细掌握临床护理细化表的内容,实现人人达标,标准化。

2.2 基础理论培训 轮转护士进入科室后,带教老师详细讲解“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的内容及学习方法,要求护士完全掌握第一部分内容后进入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需要三天时间。

2.3 技能操作培训 理论培训结束后带教老师对整个普通外科护理操作流程详细讲解并结合临床进行示范,需要三天时间。

2.4 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在临床中应用 轮转护士通过基础理论及操作技能考核后,结合临床护理细化表的相关内容,对住院患者每日制订标准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提供最佳护理服务。

2.5 综合评价 评价改进阶段临床路径实施一定时间以后,要将路径实施后的结果与实施前的数据进行对照并加以分析。其内容主要包括:护理质量评价、工作效率评价、经济指标评价以及病人满意度的评价等,通过评价以改进原有路径或使用改进后的新路径,使“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不断完善,更符合临床护理实际。

3 结 果

对2008年3月――2011年9月在普通外科轮转学习的86名护士在出科前1周进行对“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学习模式的效果评价。有效回收率100%,见表1。

4 讨 论

4.1 规范教学模式,减少教学的盲目性 临床带教以往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带教,难免随意而盲目。“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的应用,规范普通外科低年资护士教学模式,注重临床护理前后衔接的顺序性,增强了教学的系统性。

4.2 保证培训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学习效率 “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对培训内容和要求有具体细致的描述,预期目标和时序明确,且要求规范记录计划目标完成双向认可,例于执行和客观评价,保证培训有效性并明显提高学习效率。

4.3 激发低年资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 “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的使用对低年资护士的整个培训及临床护理有章可循,主动在“临床护理路径细化表”中寻找自己的不足点。

4.4 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因有了严格的时间框架作为指导,同时路径中所列出的每日重点工作一目了然,使护理人员有预见性、有计划的工作,完善了整体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5 临床路径的前景展望

临床路径的推广需要病人与医疗工作者的密切配合。我护理单元所设计的“普通外科护理临床路径细化表”是大量基础研究以及和循证医学、循证护理密切结合,更具普及性的临床路径时刻表。在低年资护士培训过程中促进了护患交流护理路径同时是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规范的内容和向病人公开的形式,保证了护士与病人交流的时间和时机,掌握了细化的普通外科基础知识和技能,使护理教学工作更趋于完善,使护理学科有更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我院普通外科住院患者204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28例,女性患者76例;年龄在38~77岁,平均年龄为(47±4.64)岁。所选患者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患者44例,高中及中专文化109例,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51例。将204例普外科住院患者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如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从护理人员的角度,加大优质护理服务的力度

1.2.1.1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统一全科护理人员的思想;使其能够积极解答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提出的疑问,做到多观察、勤巡视、耐心、微笑,进而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

1.2.1.2加大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以及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定期安排护理人员参与理论知识、技术操作以及服务规范等的培训,进而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1.2.1.3加强安全护理思想的教育,护理人员在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前提下,还需加强护理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提升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能够应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1.2.1.4优化并落实护理的流程;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需实行弹性的排班制,确保排班合理化和人性化;患者增加时,需调整护理人员的数量,让患者感受到护理的专业性,提升患者配合度。

1.2.1.5实施责任制护理,让住院的患者知晓自己的责任护士[1]。

1.2.2从患者的的角度,进行优质护理服务

1.2.2.1入院护理 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应面带微笑向患者讲解住院病房的环境、主治医生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患者到病房后,护理人员还应了解患者疾病的类型、临床症状、心理情况以及家庭条件等;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引导患者及其家属将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提升护患关系。

1.2.2.2术前、术后护理 患者在手术前容易产生紧张、担忧的负面情绪,会影响治疗的疗效。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手术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应注意的事项。术前还需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的咳嗽、如何饮食等;术后,做好患者吸氧以及心电的监护,指导患者正确,如何保持各种导管引流通畅、防止脱管;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的监测,一旦发现患者有不适的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对其进行处理。

1.2.2.3患者舒适度的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选择正确的,并从旁协助患者床上运动,加强肢体功能的锻炼;指导患者家属正确的翻身及拍背方式,引导患者正确咳痰和咳嗽。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需加强巡视的时间,定期更换床单、衣物等;对于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需帮其梳头、擦浴、洗脸以及洗脚等。保持病房内空气的新鲜,定期通风。操作时间要集中,操作前做好告知,动作轻柔,避免影响患者睡眠[2]。

1.2.2.4出院护理 患者出院前需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并做好康复指导。

1.3观察标准 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实行打分制,总分为100分;≥85分为非常满意;61~84分为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进行分析,一般资料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6.67%,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医学模式逐渐的转变,患者对实际的价值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护理质量的改进和发展已成为医院所关注的话题之一[3]。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提出,直接体现了护理服务的精神,本次调查显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进而提升医院社会及经济效益。此外,优质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患者紧张、不安等负面情绪,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能够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

优质护理服务使得护理的工作与患者、临床以及社会贴近,增强了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和沟通的时间多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得到了改善,进而拉近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护理工作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住院患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患者家属不仅要承担经济负担,而且还要承担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陪护工作。但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生活护理由一部分护理人员替代,大大提升了患者生活的质量,减轻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负担,缩短患者住院的周期,提升了病房的周转率。

本次研究表明,对普通外科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4.7%,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3.33%,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不仅能够积极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热情,而且还能改善护患关系。因此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需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落实到位,推动护理工作的创新和完善,从而进一步促进护理事业健康、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因没有专门的配药室、层流操作台,因此,应选择治疗室内相对人流较少,且空气流畅,排风完好处。

2 操作前

按七步洗手法认真刷手,戴一次性帽子,注意将头发完全包裹在帽中,双层一次性口罩(内加垫2块无菌纱布),穿长袖工作服,工作裤,工作鞋完全包裹脚面,戴乳胶手套,手套边沿紧扣工作服处袖口。

3 操作时

根据配置化疗药物的数量,选择大小合适的一次性无菌治疗巾铺于操作台台面,以减少药物污染,准备好注射器、棉签、消毒瓶等配药用品,尽量减少室内走动,检查注射器和针头,要衔接紧密,如抽取5-Fu等针剂化疗药,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上面的药液降至瓶底,垫无菌纱布打开安瓿,打开时将安瓿放低,头部尽量抬高,距离安瓿一定的距离。如果是更生霉素等粉剂药物,应用20ml无菌注射器抽取溶剂,沿瓶壁缓慢推入,防止瓶内压增高使针栓脱出造成药物污染,待药粉浸没后再行摇匀,以防粉末逸出。如果是紫杉醇等油剂,一般用10ml注射器抽取溶剂,将溶剂缓慢注入瓶内,静置3~5分钟,待泡沫消失后再抽吸。抽取时将安瓿或药瓶稍做倾斜,严禁倒置,将针头放置倾斜后低角度,距瓶底保持适当距离,缓慢抽取,一次性抽吸干净,确保化疗药的有效浓度,所抽药液不宜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防止药物外溢。操作时如果药液溢到桌面或地上,应用棉垫吸附药液,局部用清水反复冲洗擦拭。

4 操作后

篇13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5-280-01

普外科(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治疗范围包括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外科手术有创伤性,术后患者会有疼痛感,所以?o理不当容易出现手术感染和患者疼痛加重[1-2]。手术感染在外科很常见,约占所有外科疾病的1/3~1/2,常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其病原菌构成复杂,治疗困难患者舒适度下降。所以加强外科手术护理管理控制手术感染率和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对于外科护理及外科都有重要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普通外科在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患者的资料,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35.50±5.50)岁,其中男18例,女12例,妇科手术患者10例,阑尾手术患者12例,肝脏疾病手术患者8例;试验组30例,平均年龄(30.50±7.30)岁,其中男15例,女15例,妇科手术患者8例,阑尾手术患者11例,肝脏疾病手术患者1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外科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护理、日常基础观察和控制术后感染。

试验组:采用手术护理管理,具体到手术感染控制方式和疼痛护理方式,(1)对手术室布局进行规划,区分为污染区和无菌区,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手术前手术室消毒灭菌,将手术器械用品安排放置合理位置,手术过程中禁止人员进出和来回走动,避免人员走动导致空气中微生物交换,保证空气消毒灭菌合格,从而防止手术感染发生。(2)制定各项无菌监测指标,定期定时监测手术室空气质量,对手术室进行生物采样,保证手术室灭菌消毒后,检测微生物为零。(3)疼痛护理管理,手术前告知患者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疼痛感,对患者进行心理沟通,手术后根据不同病情和手术部位教会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并通过转移注意力、遵医嘱使用止疼药止疼剂等方法进行术后疼痛护理[3]。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感染发生率。(2)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4h的疼痛视觉模拟法评分(VAS)该评分分值范围为0~10分,根据患者的自身疼痛情况评定,0分为无痛、10分为疼痛无法忍受,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3-4]。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感染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手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两次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比较 试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