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人才培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学历人才培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学历人才培养

篇1

一、文献阅读在高学历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一)文献阅读是高学历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中素质教育的核心

课程,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课程设置则是教育目标真正落实的切实举措。文献阅读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是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具有大众化教育的性质。人们往往倾向于把那些大众化性质的知识、观念、本领和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因此,文献阅读应该体现在高学历人才课程设计中,且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在高学历人才培养方案中广泛寻找可能的“载体课程”,将文献阅读的教育目标、有关要素或某些方法整合于其中,构建一个课程体系。

教育的基点应定位于培养人们从事终身学习的能力,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则对教育与教学理念提出了挑战。因此,高学历人才素质教育还应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相连,从而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进行的,那么将文献阅读作为对高学历人才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则准确地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把握了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高校针对高学历人才的文献阅读应增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尤其是应将文献阅读能力作为课程结构的基本支撑点并有机地融合到各门学科中,使之成为培养高学历人才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教育的现代化和课程的自身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文献阅读,并将其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二)文献阅读是现今高学历人才教育“基础学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基础学力”这一术语是由日本学者率先提出并使用的,按照日本学者国分一太郎《捍卫基础学力》一书最初的界定,基础学力就是作为一切学习基础的3R(读、写、算)技能及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联系到教学实际,所谓的“基础学力”也可以理解成为原典性的专业基础知识,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它的高低成正比,即基础学力与专业基础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合二为一的。

为了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适应信息化社会,能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必要的信息,高学历人才就必须具备相应的文献阅读能力。因此,文献阅读能力是构成新时代高学历人才适应未来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完善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学力。

二、文献阅读在高学历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加强高学历人才文献阅读的重要性

1.文献阅读能力的高低是决定高学历人才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从文献阅读的定义看,具有文献阅读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在知识海洋中学习并能获得有益知识的人。高学历人才资料需求的特点是专业性强、信息量大、学科门类多而且交叉性强,获得资源既要有溯源性又要有新颖性,要满足这样特殊的资源需求,高学历人才就必须具有较强的文献阅读能力,并且能对大量的资源加以准确地比较、分析、鉴别、吸收和利用,而不至于迷失在网络资源的大海中。

2.文献阅读能力是高学历人才科研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有调查显示,高学历人才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按重要程度由大到小排序,前5项依次为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1]。由此可见,文献阅读能力在高学历人才科研能力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文献阅读是其他几项能力的助推器和催化剂。此外,良好的阅读敏感度和迅速的文献阅读处理能力也使研究者能更好地把握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重点、难点和趋势,推动学术发展和理论创新。

3.从文献检索的角度来看,文献阅读是增强高学历人才情报意识的重要途径,是提高高学历人才阅读利用能力的重要手段。

高学历人才是图书馆里最为活跃的情报用户,是我国高校中最渴求资源的群体之一。高学历人才教育不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这一群体素质高、思维活跃、专业基础扎实,他们也成为我国科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群体之一[2]。然而现在许多高学历人才在获取文献资料时,常遇到各种困难。如有的高学历人才由于其文献检索知识尚不系统,对国内外一些重要检索工具掌握不熟练,检索技能欠佳,所以检索出来的文献往往和自己的研究课题关联性差,真正需要的文献检索不出来[2]。因此,很有必要在高学历人才中结合各专业特点进行文献阅读技巧能力和利用的教育,节省人力、物力和科研经费,缩短科研进程。

4.从教书育人的角度来看,文献阅读符合高学历人才培养目标。

文献阅读就是培养高学历人才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高学历人才自我超越的创新本领。很多学生经过四年本科教育升入高学历人才阶段后仍不懂如何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写论文还需另外开课辅导。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由大学过渡到高学历人才教育后该如何发展,如何拥有自主学习能力。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科技快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短的局面,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知识”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这充分体现出在高学历人才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渗透文献阅读培养的目的。

(二)加强高学历人才文献阅读的必要性

1.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文献阅读是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和基本人权,是终身学习的核心要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通过一系列活动倡导和推动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2005年,在埃及亚历山大城召开的“国际高级信息素质和终身学习研讨会”中将文献阅读称为终身学习的核心――“它能使人们在整个一生中有效地寻求、评价、利用和创造资源,以便达到其个人的、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目标。它是数字社会的一种基本人权,能促进所有国家的社会内涵。”因此可以说文献阅读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后对高学历人才提出的一项基本素质要求,也是终身学习的前提条件。

2.从工作组织的角度来看,文献阅读是高学历人才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的重要竞争手段。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文献阅读成为继土地、资本、能源之后的重要资源之一,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文献阅读成为当今劳动者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无论是竞争性情报、知识管理还是学习型组织,其基本核心都是对阅读的处理。高学历人才若要以后更好地参与信息社会的竞争,就必须具备这样的文献阅读。它不仅能使高学历人才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拓展研究范围,而且对以后的工作学习有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作用,也就是终身学习所强调的“自我导向学习”。

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文献阅读是现代信息社会的本质和迫切需要。

大量网络信息资源的产生和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使网络阅读、网络出书、网络购物、网络娱乐和网络交流等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新的生活方式。由于网络社会的特殊性,一系列随之而来的若干问题也将在资源发展过程中出现,高学历人才作为未来新知识和新文化生产传播的重要力量,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需要掌握文献阅读能力,并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或解决这些问题。

4.从资源演化的角度来看,文献阅读是现代社会成员面对资源爆炸的基本生存能力。

从资源的角度来看,特别需要文献阅读的状况有两种:一种情况是资源特别少而且分布比较分散,这种情况下需要获取、集中、组织和创造阅读的能力;另一种情况是资源特别多,已经到了爆炸的程度,没有文献阅读的人会湮没于大量资源的海洋,这要求高学历人才除了要有检索获取资源的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如何对文献资源进行鉴别、评估、分析、使用和创新,这也成为当代高学历人才能够走入社会的基本生存能力。

三、结束语

文献阅读不仅应被视为是对高学历人才基本文化教育的一种补充,还应被视为是在信息时代对高学历人才教育观念的重新定义以及对高学历人才教育过程的重新设计和构建。因此,面对信息时代海量信息异常丰富的严峻挑战,培养高学历人才文献阅读能力已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文献阅读也成为当前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成为信息时代每个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因此,高等院校更加注重把文献阅读纳入到高学历人才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之中,探索多种渠道与途径,不断强化高学历人才文献阅读能力与技能,使得高学历人才自觉主动地把提升信息素养作为自身学习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孟万金.高学历人才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调查研究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1(6):58-62.

[2] 沈梅,刘理顺. 对高学历人才信息素养教育的思考[J]. 图书馆学研究,2003(9):80-83.

作者简介:

篇2

一 以能力为本位,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护理教育改革的核心和重点,要改变传统“学科型”的课程模式,构建以护理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即围绕培养目标对护理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按照突出护理、加大人文、强化实践、体现社区的原则设计课程体系。

1.1 重组专业课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打破分科界限,减少分科造成的各科之间的重复,突出护理的整体性、独立性、科学性,以符合护理工作发展方向,如以人的生命周期为特征,设置母婴护理学、儿童护理学、成人护理学和老年护理学。将医学基础课相应重组,如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病理学整合为疾病学基础;护理美学、人际沟通、护理伦理学等整合为护理职业素质。

1.2 加重人文比重:现代护理的整体观念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不仅关注疾病,更关注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环境,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和人格尊严的完善。这就要求护士不仅具有良好的医护知识,还要有稳定的心态和足够的人文知识,才能真正认识人、理解人、关怀人。所以,护理教育应加重人文学科比重,所占课程内容应达25% ,如开设文学欣赏、护理社会学等。

1.3 加大实践教学:护理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要求护理工作者具有较好的医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护士的培养必须注重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侧重实践课,如药理学应突出用药护理,专业课应减少病因病理、临床特征,增加防治原则、护理诊断、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等。

二 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教育教学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的教学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展开。传统的教学观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成了教师单方面的过程。现代教学观是师生共同探讨的交流行为。学生想学什么,需要什么,教师就应传授什么。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探索学生的发展规律,辅导其健康成长。

2.1 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师既能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又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和技能训练。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各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是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经过多年的教学,理论功底都较扎实,而临床操作技能相对较弱;学历层次较低,本科、硕士较少。因此,对教师急需培养,可采用学历教育与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重点本科院校学习和到大型医院临床实践;同时,引进高学历毕业生和从医院调入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逐步建立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技能精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2.2 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模拟教学、案例教学、操作示范教学和CAI 教学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动手、学会探索、学会创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

2.3 全方位实施实践教学:传统的实践教学过多地依附于理论、验证理论,主要是在校内实验室及实训场所训练,这是很难培养出合格技术型人才的)。因此,一是要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基地,包括社区护理实习点;二是要严格掌握点(实验课)+线(课程见习)面(临床综合实习)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由点连线、由线到面、由面扩到整体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三是尽量创造实际工作场景,在校内除在模型人身上做外,可让学生互为患者和护士,按照真实的操作程序组织护理实验教学。

2.4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护理教育首先要培养的是一个较为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一个熟练的工具。因此,除了要学生掌握医护知识、操作技能外,还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有品格素质、管理素质、业务素质、情感素质、科研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这是逐步养成和充实的,但在学校就需要有意地培养和锻炼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如在体育教学中增加形体训练、健美操等,定期开展普通话比赛、演讲比赛、护士职业风范表演等。

三 以考核为手段,检验教学效果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不可仅凭一张试卷作依据,一次考试定结果,而应采取多种考试方式,促进学生完成学业。

3.1 采取多种考试方式: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每一科目的平时考试与期末考试、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要各占一定的比重。考试应采用口试、笔试、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口试可采用课堂提问或组织护理病例讨论等方式进行。面试常与口试相结合,可通过平时观察或设置情景(如留置导尿、静脉输液)对学生从思维方式、态度及技能等方面综合评价。笔试要建立各科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

3.2 注重实践考核:制定护理专业技能考核手册,手册包含所有护理专业学生应掌握的专业技术和能力。平时的每一项实验都要进行出科考试,确保一一过关;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每一科结束时,由医院带教教师对学生进行技能测评。实习结束时,由学校和实习基地共同组成考核小组考核学生,对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3.3 与执业资格考试接轨:我们培养的护士都必须通过国家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执业资格证。因此,教学和考试都必须围绕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学校要建立阶段性综合考核制度,在每学年末和毕业前进行综合能力考核,考核内容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接轨。

总之,高级护理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校上下共同努力,方能培养出专业思想稳定、理论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沈宁,何仲,梁涛,等.统一思想,创立新的护理教育课程体系[J]。中华护理杂志,2000。

[2] 解征.高等护理专业临床实践的理论与实践[J]。国际中华护理学杂志2001。

篇3

当前,被政府层面正式确认为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组织形式是高等职业院校(包括高等专科学校)。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高等教育扩招相伴而生的办学形式,在举办好本科教育的同时,积极参与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组织体制中,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组织体制中寻找自己合适的地位和作用,或许能提升其自身的办学特色,协助政府有效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瓶颈”。

一、独立学院的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院校和社会力量合办的本科层次的新型大学,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发展很快。根据教育部网站公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共有独立学院322所,在校生达216.1万人。

1 独立学院的办学层次

当前,独立学院的办学层次均定位于本科教育,学制四年,着力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大众型人才。根据《高等教育法》对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独立学院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类同于母体学校或其他高校,但更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和校内外实习)。独立学院在上海市纳入二本招生,在外省市纳入三本招生。独立学院按照民办高校标准收取学费,学费相对较贵。

2 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独立学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探索,科学定位自身办学优势,坚持和其他高校的错位办学,主动将人才培养重心“下移”,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形成了基本共识,即基于“有利于不同潜力、不同志向和不同能力学生的协同发展”以及社会对大众型人才的需求素质,提出了以“复合型”、“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具备完整而系统的学科或专业知识与能力,并能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可适应和胜任多个工作领域的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系统掌握某一门学科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专门技能技巧,能将抽象的理论学习转换成具体操作构想或产品构型,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人才;所谓“高技能人才”就是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有精湛的操作技能,并能在工作领域中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这三种类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在适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和强度,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

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独立学院根据生源文化基础水平和能力结构的差异性、多样性特点,构建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学生朝着自己喜好和特长的方向发展。

二、现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组织体制及存在的问题

高技能人才不同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熟练工和一般工人,主要指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熟练掌握、精湛技能、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性难题”是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特性,由此也决定了高技能人才有其特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需要接受系统而全面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现行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体制,经过十多年的理顺、充实和完善,基本形成了以高等职业院校(包括高等专科学校)、技师学院(包括高级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行业的多渠道培养体系。

1 高等职业院校(包括高等专科学校)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纳入国民教育系列,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特色,属专科层次,学制三年,招收高中或中职毕业生。据教育部的2009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2009年全国共有高职(专科)院校1215所,招生数313.4万人,与本科招生数大体相当,在校生964.8万人。高职院校主要承担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要的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教育与训练任务,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高职教育强调理论的“适度、够用”、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与训练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重达到1:1。同时,大多数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教、学、做合一”等培养模式,以使学生在取得专科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取多张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的毕业和就业实现“零距离对接”。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过分强调办学的职业性,忽视其“高等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相当短,甚至不足两年,通识教育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被严重弱化;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过多强调学历和职称,对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传授不够突出,致使大部分高职生既没有受过通才教育的学生所具有的知识面宽、发展后劲足的特点,也没有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所应该具有的在本专业拥有过硬技能、拥有“动手”能力的特点,制约了高职生向高技能人才发展的潜力。

2 技师学院(包括高级培训机构)

近年来,技师学院已成为继高等职业院校外重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组织。技师学院属高级职业培训教育,非国民教育系列,学制2~3年,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部分招收社会在职人员,学生毕业获取多张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和中职毕业证书。技师学院的教育培养目标和高等职业学院基本相同,但技师学院更强调专业(工种)技能训练,技能培养针对性强。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和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的长期经验,使技师学院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有着相对的比较优势,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更适合企业行业的需要。

当前,技师学院在招生工作中受到严重歧视,生源素质普遍不高,部分学校对文化和专业理论教学不够重视,制约了毕业生向高技能人才发展的后劲。

3 企业行业

要使院校毕业生成为真正的高技能人才,离不开企业行业的培养。在中办发(2006)1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健全和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企业行业一方面要积极参与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工作,协助院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承担专业实训和技能培训,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紧密结合工作岗位进行技能培养;另一方面要在企业行业内开辟高技能人才培养多种途径,利用岗位技能培训、比赛竞赛和名师带徒制度等机制,促进高技能人才迅速成长。

三、独立学院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将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独立学院在举办好本科教育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在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积极组织鼓励学生参加各省市举办的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逐渐显露出其培养的优势和特点。可以说,独立学院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将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是对现行高技能人才培养组织

体制的有效补充和完善。

1 独立学院加入现行高技能人才培养组织体制将引领职业教育层次提升

我国现行高技能人才在校培养的最高学历是专科,在校学习时间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迫切需要大量既接受过职业教育,又经历过完整通才教育的专门人才。我国将借鉴国外技术本科的大学发展模式,发展职业教育本科层次乃至职业教育研究生层次。可以说,学历“高移”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独立学院主动适应大众化教育趋势,加入现行高技能人才培养组织体制将引领我国职业教育层次的提升。

实际上,上海市教委有关领导在近几年多次提出职业教育本科的理念,明确要求新办本科院校和部分地方高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出台了“鼓励毕业当年高校学生参加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培训和补贴培训费”的相关政策,以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对培养目标层次的“下移”,培养社会急需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2 独立学院是对现行高技能人才培养组织体制的有效充实和完善

独立学院相比于现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组织体制具有三种优势:1)生源优势。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好,整体素质也较高,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强,经过一定时间的技术、技能培训,完全能够达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可以说,独立学院充实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组织体制中能有效解决高技能人才培养中数量和质量“瓶颈”。2)学制优势。独立学院的学制为四年,一般分为八个学期。虽然学生为完成相应的课程和学分,安排了大量课程,但由于学制较长,四年中课时安排相对还是比较宽松的,对培养计划的调整余地较大,适当增减课程设置或学分是可以的,安排职业资格的培训以使学生参加考证考级是完全能实现的。3)培养计划优势。根据《高等教育法》对本科教育的基本要求,独立学院学生前两年主要完成通识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知识,后两年主要完成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同时穿插安排近1/3以上学时数的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系统的学科和专业基础理论,大量的实验实习动手操作为学生参加职业资格的考证考级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实际应用与操作基础。

独立学院的学生在经历通才教育后具有知识面宽、发展后劲足的特点,又接受过良好的职业教育,掌握了本专业(工种)过硬的技能,为向高技能人才方向发展储备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 独立学院是复合型、知识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

高技能人才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三类:在加工、制造、服务等职业领域生产一线,从事技术操作,具有较高技能水平,能够解决操作难题的人员。如车、钳工技师,烹饪师等,属于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企业生产加工一线中掌握一门以上操作技能,能够在生产中从事多工种、多岗位的复杂劳动,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如数控加工技师、机电一体化人才、综合服务一体化人才及新兴的创意和操作一体化人才等,属于复合技能型人才;既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又具备较高操作技能水平的人员,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知识技能型人才,主要分布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职业领域。如网络管理员、信息安全员、高精尖设备操作员、电子仪器制作师等。现行高技能人才培养组织体制由于受学制、生源和培养方案的限制,主要以培养前两类为主,而后两类迫切需要独立学院及其他本科高校来承担。

如前所述,独立学院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既有比较优势,又有学科、专业和师资方面的优势,完全可以承担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是“高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

四、独立学院参与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学生的教育取向

本科教育只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阶段和环节,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在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之后,还要继续进入研究生教育阶段深造,本科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过渡阶段的定位不能抛弃。在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推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不能偏颇地削弱通识基础知识、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处理好“通”与“专”的协调,对需调整、增减的课程要全面综合地分析和评估,以满足不同取向的学生的需求。

2 瞄准社会需要,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篇4

0 引言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院校和社会力量合办的本科层次的新型大学,从1999年出现至今,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努力,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截止到2013年3月,由教育部公布的2013年全国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共有287所,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在地方经济建设人才培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部分独立学院采用按大类招生,打破了原有的招生模式、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从而形成宽基础、交叉复合的独特知识结构,有利于以后的专业深入和创新发展,并在强化教学、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电气信息类各专业为研究的出发点,针对我国该类技能型人才短缺及当今就业形式严峻等问题,探究在独立学院中创建一条“高技能+高学历”相结合的“技能型+技术型”的“双高”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1],为实施国家培养高技能人才工程提供了有效途径。

1 独立学院电气信息类“双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为了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电气信息类人才的真实需求情况,在进行广泛的文献查阅和对用人单位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河北省企业人才需求调查表,围绕该类人才的就业定位、能力素质、专业知识、实践经验、证书水平五个方面展开了问卷调查[2]。从调查结果看,当前企业对该类人才的需求呈现出更为实际的态度,企业招聘该类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依次是调试、设备检测与维修、市场营销,92%的企业认为专业基础知识非常重要,对于专业是否要完全对口表现出了一定的宽容度,企业认为培养专业能力最有效的来源是到工厂或公司实习,其次是工作经历和课程实习,有7.5%的企业非常看重毕业生要有实践经验,同时有12%的企业认为独立学院毕业生应具有相关行业的证书,其次是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证书。

当前,独立学院的办学层次一般定位于学制四年的本科教育,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基本类同于母体学校或其它高校,然而随着全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这无疑给处于重点院校、本科院校和专科、技师学校之间的独立学院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与挑战,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模糊、专业设置定位不准、过分重视学历本位、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弊端、实践环节脱节、校企合作成效不明显等方面,特别是人才就业方面,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如何在日趋紧张的就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是事关独立学院生存的关键[3-5]。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独立学院必须主动将人才培养重心“下移”,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所需要的“双高”型人才上来,要特别重视人才培养的关键参与者——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不断的拓宽就业市场,增加就业率。

2 电气信息类专业“双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针对电气信息类各专业的学科特点,提出建立独立学院电气信息类专业“双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方法,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密切关注企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与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提高不同“顾客”满意度的质量观,构成“双高”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创新学校内部的教育体系构建,树立在现代化和国际化背景下职业素质教育理念,使“双高”人才培养能够满足企业发展和经济转型的要求,推动“双高”人才培养取得实效。

为了实现“双高”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应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采用四种特色鲜明的教育培养模式如下:

2.1.“3+1”培养模式

遵循独立学院“借力错位,开放办学,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学校与企业双体实训的“3+1”人才培养模式,以技术实训为主线,培养创新能力强、与时俱进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2.2.“订单式”培养模式

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可以实行“订单式”培养模式,以企业订单为依据,学校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并根据企业提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制订培养菜单,学生在校学完相应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后,到企业见习,以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实现了“零距离”培养,学院从计划安排、机构设置、过程衔接等管理内容,扩展到人员组织、条件保障、协调处置等保障因素,再深入到教学计划调整、实施职业能力培养、开展科研活动等更深层面的合作项目,按照企业要求量身定做培养计划,实现产学研的深度结合。

2.3.单片机及嵌入式特色方向培养

针对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外的电气信息类各专业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在大二学年增设了单片机及嵌入式专业方向,通过认证模式和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方式,有效地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毕业后,除可就业于传统的工业控制领域外,在国家大力提倡物联网应用之际,还可从事智能家居管理、信息家电开发、数字城市规划、环保物联网等相关工作。

2.4.相关专业的“多证式”教育

独立学院应该在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上作出相应调整,将资格证书考核的内容融入到正常的教学计划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让学生的专业知识达到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规定的要求和标准。

3 结束语

本文将“双高”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引入到独立学院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将“高学历”和“高技能”的双重目标与电气信息类的学科特色相结合,尤其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针对目前独立学院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就业难的现状,为独立院校打造专业人才的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 唐海仕,湛进.普通高校推行职业资格鉴定培养“双高”人才[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5(2):71-73.

[2] 董勇,王昕峰.独立学院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新思路[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27(2):94-98.

[3] 郑忠梅,韦海梅,曹贤中.地方普通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8,188(12):84-88.

[4] 刘惠洲.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现代教育管理,2012,10:90-95.

[5] 李根全,张萍,宋金璠.地方高校工程类专业“一线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2,12:94-98.

篇5

在出版行业中,校对人员的待遇相对较低,人事部门在制定职称系列时,从起点到上限两个方面都压低了校对专业职称的级别。一些出版社对校对工作重视不够。在出台的《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中,虽然提出编校人员按3:1的比例配备,反映了校对人员“量”的规定,但尚缺乏对其“质”的规定,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对队伍的稳定。一些高学历、高水平的业务骨干纷纷离开校对岗位,而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又普遍不愿意从事校对工作,这种状况造成的结果便是严重影响了校对队伍的建设,甚至一些出版社出现校对人员短缺现象,客观上造成校对人员文化层次偏低,业务素质欠缺。

针对市场需求来看,亟待培养出专业的校对人员。中国青年报创业周刊曾在高职院校中针对应届高职毕业生对未来工作的选择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56.6%的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将来会成为白领,只有10.8%的人认为自己将来会成为蓝领,还有32.6%的人表示不确定。“要有很高的工资待遇”、“能从工作中学到更多知识”等等,在择业时最被高职毕业生看重,选择其为重要择业标准的分别占69.9%和68.7%,然后是“适合自己专业所学专长”(约占66.3%)、“工作符合自己的兴趣”( 约占66.2%)、“工作非常稳定”( 约占63.9%),而“工作具有挑战性”仅被33.7%的高职毕业生看重。就这个数据分析,编辑校对专业符合高职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倾向,毕业后从事的工作较为稳定、收入中等,而且在校对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各方面的知识,在校对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增加了知识的积累,可以从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做四年的校对所积累的知识不亚于一个本科生在校系统地学习四年,校对的工作可以很好的提升自我。同时,在现今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形势下,校对专业也能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一、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思路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均从事专科层次教育,培养出的基本是专科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高职教育的思路应是以传授职业技术为基础,根据学生的特点、专业要求训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对就业市场的调查得知,有些很有规模的图书文化公司急需一大批能从事校对工作的专业人才。因此,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在人才目标的指引下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

(二)教学目标管理体系框架

编辑校对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能够熟练进行编辑校对实务操作的能力,要形成以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育目标管理体系。具体要求:

1、必须围绕编辑校对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分解出哪些是从事编校岗位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然后从理论教学到实训环节,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

2、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对学生进行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3、编辑校对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想在就业市场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必须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三者结合。

作为校对人员要掌握的知识很多,但是作为基础不够扎实的专科生,我们也无法提出超越他们接受能力的要求,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编校实用手册》当中的内容作为基础知识,因为《编校实用手册》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可以通过记忆去完成的,同时,为了定期检验学生所积累的知识,我们可以将手册中的关键内容编成题目进行测试以督促记忆;校对工作的能力方面包括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具体包括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社会工作能力(如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和其他一些专业相关能力;素质方面主要包括人格人文素质、专业素质、适应环境的素质。现在用人单位对校对人员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够稳定、长期地从事此项工作,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踏实工作的态度。

(三)课程内容结构体系分析

课程体系是保证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应对完成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设置的课程及相互关系进行全盘考虑,紧紧围绕专业目标定位要求考虑课程体系。我认为具体可将课程体系分成三块:理论教学体系、实践(训)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中专业基础课程应该把真正属于基础性的内容精选出来做较深入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基础进行分层次要求,对于自觉性较高且资质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今后输送到出版社培育出优质人才;对于综合能力不高的学生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的耐心,为今后进入一些图书公司从事基础校对工作输送人才。

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也是高职学生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砝码。在课程的分配上完全可以加大实践(训)课程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使其能快速融入到工作的氛围之中。

素质教育是对学生长远发展的能力进行培养,所以需要将课程独立,并融入到全程教育中。

(四)培养途径

实训环节是编辑校对专业的重要特色,在实训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可以积极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等工作,通过对外承接出版社或图书公司的稿件在学校给学生进行校对,在校对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和执着追求的创新意识,并能够帮助学生寻求到工作的成就感。

(五)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也是对专业课教师的考验。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到相关出版社和企业中进行学习,并将经验所得进行整理,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的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广泛交流中获取知识。

二、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紧围绕学生就业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两方面来设计。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专业建设上要有特色

1、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和特色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如能将个人所学的专业建设成为一个品牌,必将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在择业的过程中也会充满自信。

2、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创设职业岗位环境。可建立编校工作室,主要负责人可以由学生担当,在设立的环境之下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毕业后及时进入角色。

3、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把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放在首位,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学术方面的交流,还可以组织优秀学生去参加行业培训或会议,激发全体学生的求知热情。

4、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要求。如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可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来增减课程。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有创新

要求教学方法要特色鲜明、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三)人才培养模式要有多赢

可采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企业所能提供的教学内容是课堂中无法企及的,这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很好的学习过程。

(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构建要有融合

一则校对人员的招聘信息这样写到“如果你:善疑、多思,任何错误都逃不过你的火眼金睛;如果你:不能容忍图书上的错误,必立刻改之而后快;如果你:喜爱读书,善于从书稿中学到东西;如果你: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必要时能连续工作20小时;如果你:字迹清楚,能埋头工作,精神高度集中;恭喜你!你具备了加入我们的通行证!”由此可见,校对工作是对脑力体力的双重考验。

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方面,应提倡教师主导与学生自学并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课程设置上,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

职业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

社会素质的培养。社会素质既引导个体做人,也引导个体成才。使人形成好的涵养、好的气质,是个体的人成为社会的人,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可通过讲座、选修课、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来培育形成。而心理素质是人的所有素质中最容易产生危机的那一部分。要培养学生成就动机,使学生懂得人人都可以成功;要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实行以性格培养性格,以情绪感染情绪,一个班级里好的氛围占主导势必带动整个班集体的积极因素。

(五)教师队伍建设要有提高

教师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和提高,切实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6—0084—02

收稿日期:2014—01—07

作者简介:梁涛(1975— ),女,广东罗定人。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师,研究方向:税务与财会。

当前,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同步迈进。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国际间的交往日益频繁。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家经济增长迅速,国际间的经济合作、贸易活动日益增加,而与之相伴随的是对于经济方面的专业人才的需要,特别是对会计人才的市场需求,这已成为目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对于国家急需的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高职院校电算化专业就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会计、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计算机科学知识和应用技能,熟悉经济法规,能胜任会计、审计和相关财经类工作的高等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也正在不断地为市场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会计人才。但是,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并能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的高职类创新型专业人才,是我们会计教育工作者需要深思的问题。本文以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例,分析、探讨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从而为社会急需的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一)学生因素

对于高职学校而言,学生均是通过高考进入高等职业院校的,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学生的综合素质也相对较低,在会计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另外,高职院校学生在会计专业课程、技能学习上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不重视会计专业的辅助课程学习,影响了学生就业的综合能力。同时,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这就影响了学生的职业精神的形成,因此,应重视学生这些方面的教育。

(二)学校因素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实施者,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是专业会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我校坚持全面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依据行业定专业,根据岗位定课程。同时,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场室设施,投入使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网中网财务管理实训平台、金融模拟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实质性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并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学习机会,促进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提高。

(三)会计信息化技能因素

会计信息化技能是新时代会计必须掌握的重要技术技能,在会计的实际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专业会计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强化这方面技能的教育,这对于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另外,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系统,会计核算软件的应用推广,推动了整个企事业单位实现信息管理系统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会计信息系统的电算化依靠的是会计核算软件,它具有反映信息全面,数据处理准确、及时、高效等特点。而在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学中就应该强化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提高。

(四)其他因素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还受到教育环境、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社会发展趋向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也是制约和影响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中应重点关注。同时,积极开展有关会计专业发展的各类竞赛实践活动,积极搭建学生发展的平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与提高。

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

(一)加强会计专业教学创新,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学院重视学生的会计专业技术技能的发展与提高,在教学中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加大对外合作交流的力度。同时,学校和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订单式地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这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我院与中山市崇高玩具厂有限公司制订了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教师到企业锻炼的订单式合作模式,以此来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完善办学条件,组建会计服务机构,为学生的会计专业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促进学生会计专业能力的提高

对于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来说,办学条件是实施专业教学的关键,应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改善学校的财会专业实验室条件,鼓励学生深入企业实践。同时,完善会计服务机构的建设,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与学习活动,如学生专业社团、学生专业服务站等,适时指导学生的会计专业学习,强化学生学习、培训的专业发展氛围的营造,为学生的就业发展铺平道路。例如,实行“双证书”制度,本专业学生毕业之前,需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师或项目管理员等证书,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职业认证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把教学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并充分利用学院现有erp沙盘模拟实验室、财务预算实验室、财务分析实验室、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等综合实验室,加强学生的实验实践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以及会计专业素质的提高。

(三)加强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人才是具有巨大潜力的优质资源,学院应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人才充实到教学工作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并实行以老带新的制度,充分发挥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传、帮、带的作用,为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当好“引路人”,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利用学校的所有资源与学习培训机会,加大教师在职培训的力度,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例如,我院与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对流签约,加强两院间高层的互访以及学科上的深度合作,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加强硬件资源上的合作,促进教师的业务提高与能力发展,有利于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结束语

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专业会计人才已成为社会急需的专业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也成为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因此,应强化学生的专业技术与理论基础,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加强学生的学习培训,积极鼓励学生实习实践。认真落实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突出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软件应用与推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培训,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人才,以优秀的教师培养卓越的学生,使学生具有诚信、敬业的职业素质,熟练掌握会计实务及电算化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税务、审计、计算机应用等综合能力,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正确分析、处理财务等各项业务,从而促进学生来财会专业技术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伟.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毛华杨.应加快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进行速度[J].财会通讯(综合版),1986(8).

篇7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失衡,技能型人才紧缺的问题已经从幕后走到了前台,“高级技师断层”、“企业招聘高级技工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加快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要任务。而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

一、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目标不明确一直是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不能把目标正确定位在高技能人才上,不能树立“教育应注重能力本位”的思想,以学历求生存,认为学历越高越有用,普遍存在“自领情结”,都想当干部、搞管理、搞科研,不想当工人。

(二)采用传统课程模式。目前。高职院校课程多采用以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必修课为主的传统课程模式。传统的课程模式比较符合教学规律及师生习惯,教师的任务是讲,学生的任务是听,固然可以使学生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但这种模式“重理论、轻能力”,“重讲授、轻实践”,忽视了学生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不注重教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注重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但在高职院校中,有过企业工作经历的老师还为数不多。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主要瞄准各类高等院校的教师,或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们往往会将本科院校的教学方法应用于高职院校,不能适应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要解决这个问题,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在上岗前接受相关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专门培训,以便适应教学需要。

二、案例教学对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难题:有创新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案例教学法可以将书本知识与典型的真实情景相联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是一种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案例教学的这种理念和方式,决定了案例教学能适用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一)案例教学的角色定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除了粉笔、黑板以外,只有幻灯、投影、录音录像这类视听媒体,这类媒体尽管也能做到图、文、声并茂,但缺乏交互性,只能作为教师的演示工具,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学生是被动学习。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就是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是案例的“设计者”和“主持人”,学生则作为一个绝对的主角参与进来,这种角色的转变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案例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首先,案例教学法通过采用真实的、典型的、学生感兴趣的案例,让学生置身于案例的情景中,产生强烈的现实感,进而将理论、原则和方法的讲解寓于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中,使学生能切实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其次,案例解决方案的多样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意识,在民主和谐的讨论气氛中,学生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中,学习者尽管能够记住所学的理论知识,但这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理性思维的认识和收获,是一种单一的、静止的、孤立的抽象认识。案例教学能使理论走向实践,是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使学生从根本上掌握知识。

(三)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传统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知识:实践教学法的着眼点是让学生知道如何做。而案例教学法则是这两种方法最好的结合,注重综合能力培养。案例教学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让学生去摸索、学习处理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对现实问题做出科学决策的能力。在专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现代企业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精诚团结的团队,每一个企业员工都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老师个体与学生个体的交流,而且还有老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交流,整个课堂一直处于动态的过程之中。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智慧和长处,但每个人又都不是完人。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合作、思维相互撞击,这不仅使群体潜力得到开发,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运用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已经在各种教学活动中普遍使用。但是,我们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肤浅性和片面性,在运用时,常常陷入一些误区。因此,要让案例教学法更好地应用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清楚案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一)案例教学不能忽视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事先编写的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论证,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案例教学实施的前提是学生要掌握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没有理论知识的储备,案例教学等于无本之木,空中楼阁。在理论知识普及方面,理论讲授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但是,要充分发挥理论讲授的优势。必须克服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本着案例教学的理念,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渴求。只有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案例教学才能真正成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才能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

(二)案例教学不是放任教学。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辅助和引导的作用,但案例教学不是放任教学,可

以分两点来理解:

1、教师不能放任。有些教师误认为案例教学是轻松教学,因为教师不需要站在讲台上辛苦地讲授,在课堂上只把案例呈现给学生,教师不引导、不总结。其实,案例教学并不意味着教师负担的减轻,而是教师的工作性质和重心发生了变化。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要求更高,教师的任务更重。首先,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能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这需要教师长期地学习和提高;其次,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案例教学的教与学是互动的过程,通过师生相互交流,逐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职业素质:最后,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学组织能力,能发动学生广泛参与讨论,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理论提升,鼓励学生在讨论和探索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学生对案例中所包含的问题进行透彻地思考和理解,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2、学生不能放任。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有些学生由于习惯了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常常感到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缺乏主动性,不肯动脑筋,发言不积极:有些学生积极性很高,但相互间不配合,敷衍了事,把案例课堂当作轻松课堂、趣味课堂。这是案例教学中学生的两种极端表现。因此,教师自如地驾驭和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某一课程的讲授者与实施者,还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三)案例教学需要高素质的案例教学讲师。在案例教学体系中,教师作为基本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的引入者、组织者,统领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当前,案例教学讲师总体素质不高是制约我国案例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教师本身对企业经验和案例教学准备的轻视和投入不足;对案例教学理念理解的偏颇和教学经验不足。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怠好的沟通能力、课堂控制力和细节的把握能力同样是一个案例教学讲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四、正确实施案例教学,培养合格高技能人才

案例教学在实施中大致可分成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概括总结三个基本环节。要想在课堂上成功地使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必须把握好案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一)案例引入。教师依据教学目标,从自己收集的案例中筛选出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材料,然后对案例进行精加工,并通过合适的方式将精心选择的案例展示出来,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案例的展现力求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共鸣,将学生引入一个身临其境的情景和多向思维的空间,为案例讨论奠定基础。

(二)案例讨论。教师努力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让学生成为案例讨论的主角,并注意掌握案例讨论的方向,引导学生剥去案例非本质的细节,揭示其内部特征以及案例与教育理论之间的必然联系。案例分析总体上应该做到实事求是、全面客观、以案论理,切忌就事论事、牵强附会、生搬硬套。

篇8

(一)专业数量增加明显

自从1999年扩招开始,各地方院校纷纷增加专业门类,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这种调整总体是扩张的态势,很多院校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导致一些长于某一学科的院校将教育资源过多投入到其他学科建设中,反而影响了优势学科的发展。“不求最全,但求更全”,片面加剧地方高校间毕业生的激烈竞争,据季芳芳对盐城师范学院所做的调研显示,在10年里,涉及9大学科专业门类,专业数量增加了3.8倍,这里面包括管理学科。

(二)专业重复设置特征明显

地方高校的专业往往是只增不减,导致专业过多,低水平重复建设,不同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个性和特色。当某一专业的培养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其毕业生的职业概率就会减小,对职业的评价,即职业效价也会减小,两者叠加,会造成这一专业毕业生对某一行业的择业动机变弱。根据麦克思研究院2012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8个黄牌专业中,有3个专业为管理学科。也就是说,地方高校管理学科的专业重复建设,已经影响到了本学科学生的就业。

(三)与市场脱节特征明显

一般意义上来说,普通高校具有三重社会功能,即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地方高校的管理学科,更应该强调服务社会的功能。当前,在地方普通高校中,大致存在着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的的基本吻合、供不应求、供过于求的状态。而基本吻合的专业较少,供不应求的专业主要为营销管理和工商管理专业,供过于求的专业主要是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在这三种状态中,供不应求的状态表现为一些专业的培养不足;供过于求的状态表现为一些专业的培养过剩。“人才市场上‘滞销’和‘脱销’共存的现状,反映出人才培养理念的滞后,折射出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衡[3]”。

二、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结构问题出现的原因

学科专业是地方高校实现其教育职能的平台,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上不去,很大程度上是人才培养结构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问题?原因如下:

(一)经济利益趋动性

不仅是管理学科,地方高校其它学科一样受到利益趋动带来的制约。除民营高校外,高校都是按生均比享受拨款,在校生规模越大,享受的拨款越多。于是,地方高校竞相追逐市场热点,竞相增设投入少、成本低、见效快的专业,导致热门专业成为市场的冷门。“文科设置偏好,正是经济成本的因素起了作用”[4],管理学科问题尤其突出。

(二)高等教育的周期性

相对于其它生产性行业,高校的“商品”生产是周期性的。管理学科专业初设时的热门,四年之后很可能发生市场的逆转。加之高校在专业设置和培养规模上的盲目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忽视了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前瞻预测,使得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不能按市场需求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导致各专业对应市场需求出现不均衡分布。

(三)专业缺乏替代性

地方高校管理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了交叉学科的培养,使专业和专业之间的过度细分,变成了学科内专业间的人为阻隔,结果便是毕业生对劳动力市场的相互分割。不同于技术型劳动力,管理学科各专业在市场中的替代性较差,一定程度上使人才培养的结构问题显性化。

三、解决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结构问题的对策

因为管理学科人才培养结构问题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出于使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更加科学化的目的,合理化解决结构问题是一个重要命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宏观上协调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

管理学科做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后起学科,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开始迅速发展,数量和规模大幅提升的同时,教学资源和条件不能同步,使得学生质量受到影响,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顺利就业。“高等教育的理想状态是数量、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5]。然而,四者之间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当数量和规模跨跃发展的时候,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结构往往难以调整。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协调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有序调整结构和效益的落差,是管理学科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保障招生规模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切实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传统认识上,人才培养结构是静态的。在当前的就业背景下,应该视人才培养结构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认识到其与毕业生就业的统一关系、对立关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应对人才培养结构的合理调整应有前瞻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掌握主动权。

(二)微观上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设置

1.培养高质量的营销专业人才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为营销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营销专业人才需求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给我们带来了专业设置调整的启示。“面对营销时代,我国营销管理人才的匮乏现象十分突出”[6]。因此,培养适应市场要求的高素质的营销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调整专业设置,增加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营销专业一直是供不应求的专业,且缺口颇大。建议不仅限于专业培养,另一方面进行跨专业培养,增加其他专业毕业生择业途径;其次,在营销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要着重培养那些既可以从事商品销售,又能够进行市场开发,同时兼备市场调查研究能力和企业经营策划能力的应用型的人才;再次,应加大网络营销人才的培养规模。“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开始延伸到以电子服务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7],加大虚拟和实体销售培养相结合的复合型销售人才培养,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新思路。

2.调整结构与提升能力并重

对于供过于求专业,一方面合理调整培养规模,一方面通过加强学生素质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连续数年供过于求,成为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专业。通过合理调整这些专业的培养规模,使供需差缩小到合理水平,是高校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培养,应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实行跨专业技能培养、职业资格认证等方式,强化他们的就业能力。

3.明确学科培养定位

就业市场对于管理学科毕业生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管理行为做为系统化、专业化的行为,也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活动的层级性特点决定管理人员可以定位到操作层次、技能层次和战略管理层次。“从学校自身来看,高校培养人才要面向现实、面向实践、面向市场,要找到自身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要办出自己的特色”[8]。高校明确管理学科学生的培养定位,也可以使学生明了学科培养目的及未来发展路线,主动参与到自身培养中来。正如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一样,人才培养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教育管理工作者有责任通过开拓性的教育改革措施,为教育事业尽心、为学生未来发展尽力。

[参考文献]

[1]曹洪军.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结构性矛盾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

[2]李家福.大学差异化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41.

[3]程延.畸形的人才高消费[J].经营管理者,2006(12):8-9.

[4]俞俏燕,邬大光.我国高等院校趋同现象解析———以单科性院校发展为例[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1):11-22.

[5]陈启杰.新世纪经济学类、法学、管理学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7.

[6]翟玉强.当前我国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9):13-14.

篇9

一、现代学徒制研究现状

1.国外现代化学徒制的研究。纵观国际上的学徒发展,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家,一般有四种方式:首先就是美国的教育方式,主要采用的是合作的模式,课本理论、实践经验以及工作技巧相互结合,这种教育培养的方式可以针对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培养出来的人才上手快,也能更好的适应工作的要求,并且把学徒、高职学校、企业的责任划分清楚,让他们采用合作的方式来培养人才。其次是英国的教育方式,是采用的学习—实践—学习的模式进行,主要方式就是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之后在相对应的单位进行实践学习,之后再回到学校学习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最后就是澳大利亚的教育方式,澳大利亚的教育方式主要是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标准,之后企业可以针对实际情况,添加学习的内容,最终完成教学内容,已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还有一种就是瑞士的教学模式,也是合作的模式,但是和美国又有所不同,主要合作是学校、本行业、企业,相互配合已达到培养的目的,首先是企业提出需求人才的标准,之后本行业和学校针对这个标准来培养人才,达到企业和学校的合作,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同时在企业进行实践,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2.国内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以及存在的问题。我国随着对高职人才需求的转变,也做出了相应的探索以及调整,以适应社会要求,包含有订单式以及工学交替的方式,虽然如此,在实际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作出调整以及改变。具体如下:2.1课程体系的设置与企业岗位的需要存在着不一致性。课程体系不能适应要求,现在高职酒店专业在教学内容以及方式上询问一定的问题,教学内容上是中职和本科学科的一个压缩,讲解的方式也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一个系统讲解,对本专业的系统化的理念传授不够,也不是针对企业需要进行专业知识的教学,而且侧重于技术的培养,但是综合能力培养不足,在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上还是和传统教学模式差不多,并没有形成适合自己行业的教育模式。2.2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够深入。酒店管理并不是一个纯理论的专业,它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但是现在的教学中,学校和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最直接的联系就是大三的实习,这是唯一在学习阶段可以把理论和时间相结合的一次机会,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的话,高职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很难得到提高。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对策分析

1.建立健全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育人机制。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方式和资源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教育大多是偏向于学校教育和职业性教育想结合的方式,达到育人的目的,学校和企业结合一起来培养人才是一个教育的新的探索,学生教育需要有让学生有双重身份,让学生明白学校学习和企业学习的不同,以便更好地适应身份的转换,让这种方式最终构成一种畅销的教育模式,其目的是为了让学徒制度的改革有制度上的保障,教育不是学校一方或者是企业一方的责任,需要共同来完成人才的培养,确定相应的方案,明确好双方的职责,进行分工合作,有目的的培养人才,在新的教育模式培养中,也可以运用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这也是一个新的探索方向,比如:校企可以通过沟通进行教育资源的共享,横向上可以共同进行科研项目的开展,也可以组织企业文化走进校园等活动,促进交流学习的纵向发展,以此来促进其他在教育育人上的积极性,在教育上更加积极主动,加大投入,已达到企业发展的最大化。2.高职酒店专业在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上的重新设计。现代出现的学徒制度保留了教育的高等性以及企业的发展需要性,是他们共同的产物,教育需要结合学生特点以及工作的内容特征来制定相应的教育模式,确定出更加适合学员本身以及适应企业专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体出具培养方案,让课程的结构和实际的要求相结合,让双方能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学习的方式可以和学生学习特点以及学生职业需要进行分类,让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更加适应职业的需求,例如服务性人才需要注重服务能力,技术性人才需要注重技术的教育,酒店管理人才需要注重管理才能的培养,具体可以通过校内定期的培训,校外实践,学徒教育以及到实习培训,一步步递增结合的培养方式完成。3.在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上的创新。教育不应该只是指的学校的教育,它应该包含本职业的各方各面,学生与企业、和本行业、以及学校和企业等,教育也不应该只是在教室进行,在地理位置上,空间结构上都需要有变化,在教室进行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在企业上的学习,也不仅仅是老师传授知识,也需要在企业专业技能过关的主管以及师傅,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更加适合现在发展的需要,不能厚此薄彼,造成教育上的缺失,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应该确定好分工,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学校主要负责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主管师傅主要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高职酒店管理人员不仅仅需要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也不能忽视在实习过程中向师傅学习,就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学习,针对工作的需要针对性进行技能培养,总之,酒店管理是一个实践技能要求比较高的职业,教育的时候需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4.建立运行的保障机制。学校教育也需要加强保障机制,需要把系统的领导和质量进行加强,可以把学校和企业协作的方式,来推动保障制度的实施,在实施上,可以把对老师的工作绩效纳入考核的范围,把教育方式的创新作为主要的保障,具体怎么操作是需要形成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来遵守,以及更好的进行责任划分,和学校合作的单位也应该针对技能要求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让学生的权益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教学质量的监控一级考核制度,需要校企一起来制定,并且规定好各自的分工,已达到携手一起教育育人。实现共同发展。

三、结语

改革的话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国家出具相关的政策,教育部门针对专业特点制定相关的标准,学校依据标准制定好的实施方式才可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要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通过不断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积累经验,通过经验的积累,让国家、行业、以及学校、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发挥积极作用,让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适应现在社会的需求,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篇10

    旅游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可是纵观我国旅游人力资源现状,一方面真正符合时代需要的专业人才极其匮乏,另一方面失业率又居高不下。这就为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高校教学提出了研究课题:如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一、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迅猛,仅2008~2009年,旅游高等院校总量的增长速度就达到了145.02%,但是由于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向社会输出的学生不能与市场接轨,造成旅游专业就业率低的现状。如近三年来,河南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流失率竟高达90%。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特点

    旅游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需要有较高的素质、宽广的知识、多种能力复合在一起的人才。所以要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高校首先要了解具备什么素质才能称之为人才,从而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

    根据目前形势,笔者认为作为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四大特征,分别是综合性、适应性、实用性以及国际性,他们要懂经济、善沟通、会管理、强应用,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高校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体系构建

    (一)树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观

    教育理念对高校旅游管理教育教学起着引导的作用,更新教育理念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目前世界上职教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是能力本位教育。能力本位教育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来确定能力目标。通过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就我国高校旅游管理教育而言,也可以树立“能力本位”教育的人才培养观,请一些旅游业权威人士评估当前旅游市场所需管理人才的群体特征,给出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方向,然后打照一流的旅游师资团队,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人才培养规划。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我国旅游教育事业虽然现在发展迅速,但是起步较晚,专业师资队伍相对薄弱,所以要达到教育目标,必须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目前在我国高校旅游教育中有“三师型”教师队伍的提法,即建设一支集教学名师、实践能师、育人高师于一身的教师队伍,反映出高校对旅游教育师资水平的要求。

    那么如何构建“三师型”教师队伍?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聘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安排学科前沿理论研究以及经济形势分析等方面的讲座,满足学生不同需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②聘请行内专业人士参与教育活动,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③积极鼓励本校专业教师深造或外出学习,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提高学识水平与素养。

    (三)设置多元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不能单一,须适应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1)要保证基础性课程设置比例。教育专家项家祥指出:“在进行学科专业调整时,需要加快设置社会急迫需要的前沿的、新兴的专业,但也不能‘一阵风’把基础、传统学科全部抛开。” 只有让学生掌握雄厚的基础科学知识,才能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其他技能,所以要保证基础性课程设置比例。

    (2)要增加实践课程设置比例。旅游市场需要的是实践型人才,所以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要加强实践课的教学。

    (3)加大选修课设置比例。要成为新时代的旅游管理复合型人才,不能只知道本专业的知识,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信息。所以高校一定要加大选修课设置的比例,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自主选择各门课程,从而优化整体的知识结构。

    (4)增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了让学生走向社会后能尽快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高校必须增设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可以包括就业指导课程、创业教育课程、职业生涯辅导和职业咨询等。

    (四)教学方法要创新

    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不能满足于课堂讲授法,要根据课程设置的不同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等,或将多种方法综合起来运用,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理论知识,锻炼基本技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协调沟通、团队合作等精神。因为旅游专业有涉外的特性,所以还要有双语教学,强化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适应更高层面的市场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培养途径要多样化

    1.让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

    高校要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多创建一些锻炼自己的机会,例如旅游专业的技能大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情景模拟表演等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等。

    2.让学生参与旅游专业实习

    实习途径可以分为校内实训室模拟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训中心可以设置成多功能导游厅、餐饮技能训练室、旅游管理仿真训练室、客房技能训练室和礼仪训练室等。校内实训室模拟主要是结合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实训项目包括;导游技能、旅游礼仪、客房技能、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和餐饮技能训练等。

    高校可与当地的旅游景区、旅行社、饭店共建“旅游教学实践基地”,即校外的实习基地,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工作或管理,在工作实践中检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各种技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有的放矢地加以改进。同时,通过实习,也使学生感受到自我定位与社会对旅游专业人才需求定位的偏差,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必须要建立起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体系,包括树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观,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进行多元化的课程体系设置,创新教学方法和采用多样化的培养途径。只有建立了这个体系,教师明晰了教学的主体方向,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发展目标,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代红.高素质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研究[J].中国商贸,2010(3).

    [2]米 舜.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能力素质及培养途径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0(12).

篇11

一、利用实例引入概念

物理概念是在归纳和总结大量的实例基础上诞生的,高中阶段很多的物理概念在抽象性和概括性方面比起初中阶段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课堂上,如果直接把概念拿过来分析讲解,很多学生一时很难消化概念中高度抽象化的内容。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按照概念形成的规律,从实例中引入概念。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到“位移”这个概念时,就给学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王某周末要和全家一起去某公园郊游,现在有两套出行方案,第一套是自己开车自驾游,只需要开车行走15公里,第二套方案是乘坐公交车,需要行走18公里达到目的性。(教师把两条线路在黑板上画出来,用A、B分别表示起点和终点,第一套自驾游路线用ACB来表示,第二套公交车路线用ADB来表示)然后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两条线路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经过观察指出两条路线的起点和终点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虽然行走的线路完全不同,但两条线路的起点和终点是完全相同的。这样,就得出了路程无法表示物置发生的变化,从而顺利地引出新的概念位移,即位移是表示物置变化的物理量。类似这种可以引出物理概念的生活实例还有很多,如在讲到“超重和失重”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乘坐电梯的时候,当电梯上升的时候,是不是会感到体重增加,而电梯下降的时候,会不会感到体重减轻?这样,通过学生切身体会到的实例来引出“超重”和“失重”的概念。这种通过实例引入概念的方式可以让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浅显易懂,从而有效降低概念的抽象思维难度,提高学生的理解力。

二、巧设实验理解概念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很多物理概念的形成都来源于反复的实验。在学习概念的时候,我们可以以实验为手段来辅助概念的讲解,这样可以把抽象的物理概念通过实验的手段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出来,从而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例如在讲到“全反射”“临界角”的概念时,笔者给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首先拿出两个表面光亮的铁球,将其中一个铁球浸入装有清水的烧杯中,然后用手电筒从侧面进行照射,结果发现水中的铁球依然十分光亮。接下来,再把另外一只铁球用蜡烛的焰火熏黑,然后将变黑的铁球放在装有清水的烧杯中,结果熏黑的铁球变得比原先浸入的那只铁球更加亮。面对这个现象,学生显然感到非常疑惑,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入“全反射”“临界角”的概念,由于有了前面的实验作铺垫,学生在理解这些概念的时候就显得更加轻松了。

三、利用对比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学习物理概念的过程中,对比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在物理学科中,有很多的概念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例如静电场和重力场、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质量与重量、动量与动能等。通过把这些具有一定相似性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对相似概念的理解深度,还可以有效避免概念的混淆,提高概念的实际运用能力。

四、编制习题巩固概念

概念形成以后并不代表真正掌握了概念,只有真正地学会灵活运用这些概念,才能算得上真正掌握。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为了巩固概念,教师可以结合概念中一些易错点搜集或者编制一些习题。通过做习题,很多原本没有暴露出来的概念理解问题可以更加清楚地显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更好地进行纠错。通过习题练习,不但可以巩固概念,有时候,同一个习题可能会涉及很多个概念,这种综合性的习题演练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如题:有一艘小船要划到河对面去,已知河面宽度是100米,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8m/s,水流的速度是5m/s,现在思考一下,小船如何以最短的距离行驶到对岸?小船如何在最短的时间行驶到对岸?这个习题就不光涉及到力的分解与合成的概念,还涉及到了位移与速度的概念。通过这种综合性的习题演练,可以让学生学会综合地运用各种概念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概念教学是整个物理教学活动的基础,其质量高低与否会直接影响整个物理教学活动的质量。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们一定要正视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地位,在实施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恰当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根据不同的概念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仅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而是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这样才能为他们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成才。

参考文献:

篇12

引言:“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一项根本任务。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创新教学模式可以对学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创新高校人才的培养。

一、正确理解创新教学模式的含义

创新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达到特定教学目的,完成特定教学任务,围绕某一主题所形成的具有比较稳定的结构和程序的能体现教学规律效能的教学活动的规范形式。

二、深刻把握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创新教学模式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三、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学习者积极的主动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理解、去学习,帮助学习者获得独立学习能力,批判的认识能力和行动能力以及自发的继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心理自由安全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中间,同学生坦诚相处,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直率地告诉学生,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理解。2、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感情或意见。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乏味、困惑而产生焦虑、挫折等的感情时,耐心引导学生。当学生对物理一些概念感到枯燥乏味时,我就经常讲一些物理学家的小故事来调节他们的情绪,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用牛顿的名言激励学生积极思考,虚心好学,奋发向上。3、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四、准确把握创新教学模式的师生角色和地位

在创新教学模式中,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当走下讲台,走进学生,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

五、仔细体会创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特征

尽管创新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具体目标,有不同的操作程序,但他们都有一些区别于常规教学模式的特征。

1、主动性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整个过程特别强调主动学习、主体实践的教育价值,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亲身的活动和实践,变被动消极的学为主动积极富于创新的学,使学习成为学生主体的自主活动。

如我在讲电磁感应现象时,先由学生分组实验将螺线管、演示电流计、导线组成一个闭合回路,再将一个条线磁铁插入或拔出螺线管,学生亲自动手,亲眼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后由此得到电磁感应的定义,比起由教师直接将电磁感应的定义告诉学生更有情趣,学生感觉真实自然,学习主动性也增强了。

2、探索性

创新教学模式把学习者置于一定的能培养其创新能力的教学背景中,这种背景中的活动具有探索性。因为创新教学始发于问题,推进于问题,发展于问题,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这是创新教学模式的前提。

如在讲磁现象时,我向学生提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磁现象与电现象之间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分析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电话、电视、银行卡、电视机、电动机、发电机、计算机等,都与电和磁密不可分;在生物体内有生物电,也伴随有生物磁现象。磁现象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有磁共振成像、心磁图、脑磁图等。

3、批判性

创新教学模式是没有现成答案的,不能用传统的、常规的方式解决,它要求重新组织经验,以便产生某种新的、前所未有的、至少以前在思维者头脑中不存在的东西。学完牛顿第三定律,有学生提出:既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为什么当我们用鸡蛋去碰石头时,总是看到鸡蛋磕破了,但石头没有一点破损?苹果成熟后总是落向地面,而不是地球向苹果运动呢?经过激烈讨论分析,不仅解决了问题,也加深了他们对牛顿定律的理解。

4、开放性

篇13

一、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和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对社会发展和职业变更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形成与他们受教育时期得到的培养密切相关,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明确教育应承担的责任。因而在教学中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由“知识传授”向“知识应用”、“知识创新”发展;将“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思想,转为“宽基础多实践”的新型教育思想;将知识教学向知识构建发展。努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善于学习、不断学习的好习惯,并将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终身学习能力作为评价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二、重视学法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古人曾说过:“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些谈的都是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比学习书本上有限的知识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学法指导。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途径很多,主要可采用以下措施。

1.通过各学科、各专业教学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提现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各科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这就要求各学科、各专业的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的渠道,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该学科、该专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接受学习方法的指导。

2.利用专题讲座的形式,或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体系。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或专题讲座是一种有效的形式。从理论上向学生系统地介绍学习方法体系,介绍成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使他们对学习方法有全面的了解并能灵活运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组织各种形式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互相探讨学习方法。教师组织学生总结各自的学习经验,并进行交流,把感性的点滴经验提供到理性上来认识。这样他们就能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探讨,掌握更多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正确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正确掌握学习方法的前提。这就要首先摸清学生在学习习惯上存在的问题,然后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认真加以督促检查,帮助其改正。

三、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决定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通过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进行目的性教育,在于使学生明白学好专业知识及每门功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学生认识学习的社会意义,使学生在学习上直接的近景性的动机,向间接的远景性动机转化。这种比较深刻的学习动机,将会有力地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提高教学艺术,诱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求知欲。新鲜事物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更新与变化,可以不断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和学习激情,教师必须调动多种手段,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这样,才能让学生富有激情地主动探求知识,学习效果自然会提高,学习能力也自然得到培养。

3.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激励学生的进取心。适当运用竞赛,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它可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并提供成功后的喜悦情绪。但是,过多的进行竞赛,甚至滥用竞赛,反而会产生不良后果,损害学生健康。因此,必须慎重、适量,自足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竞赛后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防止产生优越感或自卑感。

4.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当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和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尊心。及时的评价利用了刚刚留下的鲜明记忆表象,使学生进一步产生改进学习的愿望。一般说来,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四、走进学生,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教学是“教”与“学”的关系,课堂上应体现出师生双向的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学中应注重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其次,要敢于放下架子,乐于走近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创造一种宽松、理解、和谐的民主气氛,建立一种新型师生情感关系,用这种特殊的情感关系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五、进行心理疏导,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1.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一方面,学校要开好心理健康课和心理咨询活动。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加强心理学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利用班主任的特殊身份,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此外,任课教师也应积极配合,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克服焦虑,摒弃嫉妒,让学生在心理及个性品质上得到健康发展,从而为积极学习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身体素质好是学习的前提,也是将来就业的基础。但有的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身体素质较差,精神状态不佳,由此不能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提供必要的体育场地和器材,保证锻炼时间,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加强督促,使学生能以健康的身体保证学习。

培养和提供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努力探索和研究,力争培养和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职业教育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海清,施福新.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