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经济学经济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经济学经济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经济学经济管理

篇1

计量经济学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和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方法与电脑技术,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为主要手段,定量分析研究具有随机性特性的经济变量关系。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计量经济学和应用经济计量学。理论经济计量学主要研究如何运用、改造和发展数理统计的方法,使之成为随机经济关系测定的特殊方法。应用计量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以反映事实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用经济计量方法研究经济数学模型的实用化或探索实证经济规律。

通过这门课程教学,学生能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并能够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经济预测、结构分析和政策模拟评价。具体来说,一是具有扎实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功底,为经济学其他课程的学习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二是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提高经济计量分析能力和水平,为将来进行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二、计量经济学教学存在问题

(一)老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据统计,从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至2008年,一共有62位经济学家获得此荣誉,直接对计量经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贡献的达10余人。当前许多世界一流大学的经济学院在其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应用数学工具去思考和描述经济问题和政策的能力。例如,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认为,现代经济学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数学的广泛应用,学生必须学会用数学工具描述和发展经济学理论。而与国外相比,国内高校对学生的数量分析方法不够重视,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为例,很多老师和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无非就是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提不出什么创新的思想和成果,轻视定量分析。

(二)对计量软件学习不重视。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学习该课程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能熟练地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并进行预测,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经济领域、社会领域相关问题。计量经济学课程涉及大量的数学理论的推导和证明,如果用手工去推导和证明,工作量非常大,而且非常复杂。如多元线性回归中,运用最小二乘法去估计参数,很难解出各参数具体的表达式。使用计量软件则可大大减少复杂的计算过程,将搜集到的数据输入软件,输入程序或点击就能力建立复杂的计量经济模型。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科生来说,学习的计量软件种类不必多,一种就足够,比如EVIEWS,这是一个专业的计量统计软件,操作非常方便,不需要编辑复杂的程序,只需点击按钮就能完成模型的建立和数据的预测,比较适宜于本科生。

(三)计量经济学课程学时偏少。

计量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被并列为中国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必修的三门经济学核心课程,然而计量经济学的课时却少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课时。海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计量经济学仅为32学时(而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48学时)。在这短短的32课时内,即使只是向学生讲授经典的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更不用说另外辟出时间供学生上机实习软件操作了。

(四)基础课程知识缺乏。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学生必须学习宏微观经济学、数学(主要是线性代数)、统计学和电脑技术等课程。实际上,大部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在高中是文科生(以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有近60%左右的学生在高中是文科生),上大学之前的数学基础较弱,对数学学习有厌烦心理。虽然进入高校后学习了数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知识,但大部分学生很难掌握好。特别是统计学中关于现价与不变价的转换,环比指数与定基指数,以及定基指数之间的变换,很多同学没有掌握好。由于缺乏这些课程知识,学习计量经济学失去了一定的基础,这是导致大部分学生难以学好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一个重要因素。

(五)偏重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

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有两种现象,一是偏重理论和方法,在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二是偏重实际应用,忽略对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的讲解。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经济学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强调理论与应用并重,既强调计量经济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又重视解决实际问题。以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级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开设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只有理论课时,没有实验或实践课时。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不少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只是一门理论课程,与实践几乎没有关系,从而在思想上轻视实验教学;其次,纯粹的理论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导致学生表面上听懂了老师讲授的理论,一旦自己通过建立模型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却无从下手,从而对该课程产生厌倦情绪。通过增加合理的实验教学,学生不仅能及时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而且能发现问题和加深对理论理解,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计量经济学在实践中的用处,能够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对计量经济学与相关学科关系的认识不明确。

大部分老师和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要远远低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对计量经济学与相关学科关系的认识不明确。如,不少人认为计量经济学仅仅是经济学实证研究的技术分析工具,没有意识到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定量研究方法论的重要性;特别是很多人不清楚计量经济学与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之间的关系,由于大部分计量经济学教材涉及大量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侧重于数学证明和推导,因此很多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就是数学或统计学。如果老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说明,那些对数学厌烦的学生也会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三、提高计量经济学教学效率的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以适应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要求,应当从多方面探索“计量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正确认识计量经济学。

实际上,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数学、电脑技术和统计学的相结合的综合学科,经济学为计量经济学研究提供了相关理论和经验,数学和电脑技术是计量经济学的工具和方法,统计学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特别是数据的调查、整理、汇总和分析及其变量的统计显著性检验。计量经济学学会的创始人Fisher(1993)在《计量经济学》期刊的创刊号中指出:“计量经济学学会的目标是促进各界实现对经济问题定性与定量研究和实证与定量研究的统一,促使计量经济学能像自然科学那样,使用严谨的思考方式从事研究,……只有将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三个要素互相融合,才能发挥各自的威力,才构成了计量经济学。”在对计量软件如EVIEWS、SPSS、SAS、STATA等的结果分析中,要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对结果进行解释和检验,判断所建立的计量模型是否符合经济学理论。

(二)注重EDP教学模式在课程中的应用。

EDP(Exploration-Discussion-Practice)教学模式是指利用“探究―讨论―实践”三环节有机组织教学的一套教学模式,其教育理念为着眼于学生对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深刻掌握和灵活应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使教学过程变得富有活力和创造性。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性、学生的主动性和过程的互动性,老师适时转化角色,由原来的知识授课者转变为引导者和问题咨询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EDP教学模式各环节中,教师与学生不断进行教学信息和知识的交流与反馈,形成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适当增加课程时间。

由于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应适当地增加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时间,可以将现在的32学时增加到48学时。课时安排上: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比例为3∶1,即理论课时32学时,实验课时16学时。这样既能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又能进行实验操作。

(四)加强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

计量经济学课程一般在大三开设,而作为基础知识的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课程往往都是在大一、大二开设。由于时间上的间断,很多学生早就忘记了这些理论知识。而这些基础理论知识的缺乏造成了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产生畏惧心理。因此,应加强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等基础课程知识的学习。首先,老师要求学生课后及时地对基础课程进行复习,对基本的理论和原理有所了解。其次,老师在上课期间,应对线性代数、微积分、统计学、经济学等相关知识做系统复习。特别是针对学生数学基本薄弱的特点,加强对线性回归分析的复习,使学生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第三,应选择优秀责任心强的教师来讲授数学、经济学和统计学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注重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案例教学是衔接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一个有效的中介环节,在讲授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从现实生活中选择典型案例,如上学期某班级某门课程学习成绩的因素分析,CPI上涨对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等等。案例教学一方面能让学生了解计量经济学在现实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为实验教学奠定基础,学生可以根据典型案例进行上机操作,触类旁通,掌握计量经济模型建立和预测的方法和技巧,强化学习的效果。最后,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总结,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时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加强实验课教学,建立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制度,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与计量软件紧密结合。

计量经济学课程既强调理论知识,又重视实验教学,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理论知识是学习计量经济学的基础,而实验教学又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延伸,反过来有利于正确理解理论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合理衔接理论和实验,在时间安排上,根据教学内容来合理安排教学实验,每章结束后要安排一次上机实验课。首先,由老师结合实际案例运用计量软件进行现场演示,对环节、过程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解释。其次,老师演示结束后,由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地完成实验内容,并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结果和实验心得,或实验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等等。通过建立撰写实验报告制度,老师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洪永淼.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经济研究,2007,(5):139-153.

[2]孙文杰.我国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进与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1):46-47.

[3]董美双.注重应用能力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及反思[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127-129.

[4]彭长生.文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问题与改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6):15-18.

[5]方雯.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159-160.

[6]苏方林.浅析西部地方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实验过程中的若干典型问题――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J].科技致富向导,2010,(30):77,79.

[7]高春玲.浅析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统计与咨询,2010,(1):32-33.

[8]石仁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11):165-166.

[9]冉丛波.论《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与学[J].中国经贸导刊,2010,(1):105.

[10]孙建.经管类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建设优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24):135-136.

[11]曾海舰.经管类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统计与咨询,2010,(4):24-25.

[12]张长青.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4):148-150.

[13]宋圣学.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0,(9):90,92.

[14]魏下海.关于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1,(3):15.

[15]梁云芳.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58,60.

[16]黄建锋.本科《计量经济学》:浅议如何提高教学效果[J].科技经济市场,2007,(10):139-140.

[17]张兵.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7):25.

[18]刘明广.本科《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J].统计与咨询,2008,(2):76-77.

[19]胡荣才,王亚雄.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统计教育,2006,(9):20-22.

篇2

目前,农村不断的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状况,要想革新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现状和工作,就要对农村、农民、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了解实情,针对最新的问题及时的解决问题和颁布一些新的法规和政策,进而对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因而,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村稳定等关系重大的问题进行最深入调查、系统的分析。同时还要大量的搜集有关农村经济管理发展所需要的信息,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和监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时更新相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库还可以为党、政府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提供重要的依据,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管理发展。

3改善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体系

政府部门只有在合理的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体系下,才能对农村经济进行有效的管理。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要想适应这种体制,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体制就要不断地得到完善。同时,政府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精简政府机构及人员来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的规范化。对于那些自己经营的乡镇所,要逐渐让他们实现自主发展、独立营销,进而脱离财政供养的模式。只有通过具体的措施来说改变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科学文化知识在任何发展中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想农村经济管理得到有效发展,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不够高,农村经济管理发展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不断改善和农村的教育体制和加大教育工作,进而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

篇3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学生就业压力与人才市场需求,逐步调整其培养目标和方向,陆续开设《经济学》课程。《经济学》课程的开设,一方面促进了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培养朝向市场需求的方向演变,另一方面也对该课程提出了不同于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的要求。因此,分析和研究《经济学》课程在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课程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对于进一步开展好《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使之更好地适应高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很有必要的。

总体来说,目前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的建设普遍存在一些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如学生相关知识欠缺、课程受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材适用性有待提高、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等,其中教学内容改革和教材建设问题尤为突出。

学术界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内容和体系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革新等方面,有关成果散见于少量期刊论文和调研报告。其分析思路主要是对现有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的“部分改造”,也即根据专业需要取舍课程内容、安排教学体系,同时强调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提高教学效果中的地位和作用。而真正适用于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需要的高质量、通俗化、简明化,兼具普适性与针对性的《经济学》教材亟待建设。

经济学素养往往是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短板”。本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为教育决策提供理论指导与智力支持;同时,对于提高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水平,提升高校办学实力,推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具有广泛的意义。

一、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相关知识欠缺,对经济学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讲,经济学是相对较新的领域。学生通常对其具有较强的求知欲,但往往由于缺乏必要的先导课程与相关基础知识,极易造成教师授课过程中因学生对学习内容生疏、理解掌握困难,讲授效果不佳。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30%左右的高校把《经济学》作为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选修课程开设,部分院校还没有开设。由此可见,我国多数高校至今尚未把培养和提高经济学素养列入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即使已经开设的院校,也在课程实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与其他课程相比,《经济学》课程的地位有待提高。

(二)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材适用性有待提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经济学教育的氛围显著提升,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经济学教育也有一定的发展。但相比之下,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教材适用性有待提高。

目前,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主要是参照经济管理类专业设置的,并不具有自己的特点,也没有现成的课程内容体系可供参考。总体来看,现行授课方案及内容主要采取经济管理类专业通常使用教材,如《西方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等的简明或压缩版本,因此,在内容的广度、深度、专业普适度以及与专业建设方案中其他课程的配合上均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目前,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仍然停留在理论教学、集中授课的传统模式上,缺乏案例教学、实景教学、多媒体互动等现代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无论是从《经济学》课程本身的特点,还是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习的特殊需求,都迫切需要在相关领域推陈出新。

二、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建设改革思路

从上述问题出发,以下分别从课程地位和作用、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践环节建设等方面,提出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改革思路。

(一)充分认识《经济学》课程在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的实质是综合能力和素质的竞争,缺乏经济学素养的非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势必会被市场淘汰。为此,应充分认识《经济学》课程在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慎重规划、统筹考虑,科学地制订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处理好《经济学》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为培养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重视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

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是优质课程建设的核心。除引进高质量的外文教材与参考资料作为教学参考书外,应集中力量编写高质量、高水平的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教材。

具体来说,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应体现经济学学科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前沿性,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并兼顾不同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普适性。在内容的撰写上,应把握通俗易懂、难易适中、面向实践、能力优先等原则。

(三)加速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优质课程建设的关键和切入点。应改革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大胆尝试与创新,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质疑式等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的互动性,积极开展案例教学和专题讲座;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数字技术和新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应积极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与平台运营商、技术服务商展开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打造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在线教育平台,实现师生互动、资源共享;同时,加强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和图书资料建设,为教学改革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和教学环境。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质课程必然要求具备一支结构合理、敬业爱岗、学术和教学水平高的教学梯队。对于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经济学》课程来说,应特别强调“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

1.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对于从事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教师来说,一方面应具有较为宽广和深厚的经济学学术功底,另一方面还要具备密切结合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特点组织教学的能力。因此,任课教师必须成为“双师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授课,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多数任课教师往往只具备其中的一种核心能力,例如由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兼任或非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只能在自身专业范围内对课程内容做有限诠释。真正具备双专业知识的教师微乎其微。

改变这一现状的具体措施包括:为讲授《经济学》课程的教师提供在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听课学习的机会,鼓励他们到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际工作中培养和提高;拓宽非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师的理论视野,积极邀请他们参加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实践;从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相关的行业或科研机构中选拔和聘任一批管理经验丰富、专业素质突出的优秀人才担任学业导师;建立校际之间的“双师型”教师兼课制度,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办学效益。

2.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

应采取人才引进、继续教育、项目合作等手段,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和教学水平。具体措施包括:积极引进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学名师;鼓励青年教师进修深造;通过合作开展教育教学项目研究;鼓励教师进行改革,拓宽教学思路、手段与办法。

(五)教学实践环节建设

教学实践环节是优质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结合经济学特点,加强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重视实践基地建设

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经济学实践性教学环节,特别重视非经济管理类专业配套实践基地建设,通过实践,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经济学素养与能力。此外,还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拓宽实习渠道,建立相关实习基地。

2.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经济学》课程主讲教师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大力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在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中,建议每年举办与经济学相关的学术节,开展辩论会、模拟交易等活动。

篇4

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建立在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基础上的交叉学科,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认知神经科学飞速迅猛地发展,同时,它又与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交叉融合,使得神经经济学和神经管理学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文献的考察,来介绍神经经济学和神经管理学的基础――神经科学(主要是认知神经科学)以及神经经济学和神经管理学的发展及其应用。本文的框架大致如下:第一节介绍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基本技术和方法;第二节介绍认知神经科学在劳动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和信任经济学等方面的最新发展和应用;第三节介绍神经决策管理学及其研究基础;第四节介绍神经经济学和神经管理学未来研究的趋势;第五节是本文的小结。

一、认知神经科学的基本观点和学科渗透

神经经济学和神经管理学的生理基础是神经科学,而认知神经科学是神经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对脑神经系统的智能活动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和计算模拟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

大量研究表明一种功能常需要脑的多种结构参与,同时脑的一个结构单位可以参与多种功能。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以两个基本观点为基础:第一、脑的结构与功能具有多层次性,而且大脑结构的多层次性导致了其功能的多层次性;第二、脑的结构是脑功能的基础,但结构与功能之间不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有很多,如神经磁场学与磁源成像、光学成像、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神经图象分析、事件相关电位(ERP)等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fMRI和ERP。fMRI在认知神经科学中的应用包括:感觉和运动皮层的fMRI研究、听觉及语言加工的fMRI研究、学习和记忆等认知过程的fMRI研究等等。

认知神经科学虽然刚刚诞生,但它的发展十分迅速。如发达国家美国、德国、英国等都积极对认知神经科学进行研究,对此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像在德国,1997年投资5000万马克兴建的猴实验室内同时具有专门的fMRI和一百多套脑细胞电活动记录的仪器,这说明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认知神经科学要取得进步,就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研究手段,利用更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

二、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对经济学科研究的拓展和深入

在传统经济学中,人类经济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其效用最大化,序数效用论和显示性偏好理论解释人们对效用的排序问题;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但其研究结论的有效性常常受到质疑。如今随着神经科学研究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类的心理感受和思维活动的测量已经日益可能,从而使我们以一种新的角度理解人类的思想和行为。通过神经经济学研究,可以了解到传统经济学不能精确解释的问题,神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很广,比较典型的有在劳动经济学、金融学,信任研究等方面。

(一)在劳动力供给行为决策和劳动力市场的应用

劳动供给是劳动经济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劳动供给中工作时间的决策理论描述的是在既定的时间资源下,劳动者如何对自己的劳动供给时间和闲暇进行分配,以达到自己效用的最大化。在劳动供给中涉及到许多人的行为和选择,因此也可以通过神经科学对人的劳动供给行为下的神经基础进行研究。Conver和Shizgal曾利用劳动供给理论模型解释对大脑进行电流刺激所产生的报酬的价值。通过设计,使得老鼠只有在呈指数分布的间隔结束时处在按住控制杆的状态,才能获得电流刺激,这样老鼠为了获得每个报酬,必须放弃实验者控制的闲暇时间。老鼠劳动和闲暇的预算线是线性的,从而得出老鼠的劳动供给的分配决定。Conver和Shizgal的研究为劳动经济学中劳动供给时间的决策理论提供了一个有利证明。同时它也对这个理论提供了不少补充,如在劳动供给和闲暇之间的时间分配不仅取决于工资率的变化,还受到闲暇机会的影响。在增加闲暇时的活动种类后,对劳动报酬和闲暇的时间分配就面临更多选择。除此之外,研究者还对延期贴现、替代率的估计以及行为分配方程等进行了探讨。

运用神经科学对劳动市场上的歧视进行研究,发现歧视是自主性的。神经经济学认为劳动力市场歧视不是一种喜好或统计上的捷径,而被假定为一种神经联系,神经经济学对劳动力歧视的研究表明歧视的产生受到人们无意识感情的影响,是人们情感对劳动力市场有作用的一个很好的证明。

(二)在金融风险偏好方面的应用

神经经济学能够为金融学提供神经学的理论基础,把人们的金融决策行为用神经学的观点加以分析运用,从而以更科学的方法对待和处理金融决策问题。在对金融决策过程的神经经济学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大脑的前额叶系统与金融决策有密切关系。

人们还可以利用神经科学研究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了解证券市场信息以及投资者本身的情感状态如何驱动他们做出投资决策,我们也可以由此设计出更加人性化、更具赢利性的市场投资模型。神经经济学能够对预期到的事件所引起的价格异常变化进行研究。投资者的事件预期会刺激神经系统以一种可以预知的方式进行活动,而投资者预期的自我实现使得股票价格呈现“山型”的变化图形,被称为FRLD。我们还可以利用形成的“山型”的价格变化图形,设计出一种投资策略BHS,它包括两种方法:(1)在可预知的利好事件出现之前购买证券并在该预知事件发生时将他们抛售出去;(2)在可预知的利好事件发生前不进行任何操作,等到发生利好事件就立即卖空。

(三)在人际信任研究方面的应用

信任是人类一种很重要的感情,它与人类的经济行为也有着密切的关系。Zak和Fakhar研究发现,信任是经济学家预测贫困的一个很好的工具,贫穷的国家通常是一个低信任度的国家。当信任度很低的时候,很少会有新的投资,就业率也不会得到提高。最近的神经经济学实验证明从陌生人那里得到的一个有意的信任信号与大脑释放的催产素相联系。Spinella等在一个单独的实验中发现从外部控制催产素的水平会大大提高研究对象相信陌生人的可能性。这些实验都表明催产素可以促进人们之间的信任程度。

神经经济学是经济学与神经科学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能够应用于经济学的众多领域。虽然目前神经经济学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困难,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还没有建立,但是随着人们对神经经济学重视程度的越渐高涨,这一困境会得到改善。

三、神经科学对管理决策学的研究渗透

就像经济学一样,管理学的发展也离不开对决定行为的神经活动规律的研究。国际上虽然尚未出现神经管理学的术语,但毫无疑问,神经管理学已经开始慢慢走入人们的视野。从神经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对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的渗透来看,神经科学在决策学、营销学、人工神经网络等方面都获得了巨大发展,推动了相关学科对微观机理的深入探究。目前对神经管理学关注较多的是在神经决策学的认知基础和微观机制方面的应用。

决策科学是管理科学的核心领域之一,认知神经科学与决策科学的结合必将带来神经决策学。神经决策科学主要包括:决策所涉及行为人的风险偏好和价值观的脑神经基础;动态决策的脑神经系统工作模式;与决策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相适应的决策模型研究;决策时动态博弈过程(包括演化博弈过程)的神经机制和模式。

神经科学的发展对于我们了解人们如何做出决策有很大的帮助。人们在做出决策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各种决策带来的风险或收益进行分析,从而做出一个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决策。早期对大脑报酬系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建立运算方程以及其神经化学机制基础,而最近的研究认识到区分报酬的强度和概率的重要性并且分别测试了他们各自对报酬相关的大脑活动的影响。从对多巴胺神经元以及前额脑区底部、纹状体和后扣带回神经元的记录显示神经反应与报酬强度有关。更进一步地,研究结果揭示价值被编码成刺激性的输入整体记录在报酬相关的大脑区域。大量的报酬神经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正效用上,但最近的研究发现评价负效用的补充机制也是存在的。如有证据证明前扣带皮层(ACC)对于很多负效用的信号都有反应。关于神经基础的概率研究一直以来都不充分,但是最近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比如一项研究表明内侧额叶皮层的活动与获得金钱报酬的可能性呈逆向关系。

在神经决策学研究中,很突出的一项就是对药物成瘾性的研究。一直以来人们都有一个困惑:为什么有些人在明知道某项决策会给他们带来不好的后果时,仍然会作出这项决定,更有甚者在这种不好的结果出现后,还有人会重复这种决策。这种行为类似于药物成瘾。行为经济学和神经经济学都对此展开了研究。Bickel等假设两个神经系统――冲动神经系统和执行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竞争的互动可能会导致与药物依赖相符的行为。冲动神经系统对刺激的反应、作出心理的反应以及对感情进行解码都是非常必要的。执行神经系统包括前额叶皮层,前额叶皮层通常被认为与目标的确定、结果的预期和社会控制等有关。冲动神经系统和执行神经系统可以解释成瘾:活动过度的冲动神经系统可能会减弱执行神经系统的相对影响,而当冲动神经系统战胜执行神经系统时,药物依赖就会出现,并随之人们会注重当前的结果。两个竞争脑区域的假说使我们意识到要治疗成瘾应该尽量减少冲动神经系统的活动并且增加执行神经系统的活动。目前的治疗方法大多只在其中一个脑区操作。比如意外事件管理通过对冲动脑区域的运作可能会减少成瘾,而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对执行脑区域的加强可能获得成功。而同时对这两个脑区域进行操作很可能产生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管理科学是以人为中心的,神经管理学以人的行为的神经学研究为核心,强调具体情景,强调个体差异,强调操作层面上行为规律,研究不同时空条件下的被管理对象的演变规律以及达到预期最优的管理方法。神经管理学与神经经济学一样,都以认知神经科学作为解释的微观基础,但两者也存在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神经经济学主要说明基本经济现象的微观基础,而神经管理学是说明管理行为的微观证据。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将对经济管理科学产生重要影响,在神经元层面上进行研究,将给神经科学带来不断地创新,也能不断完善经济管理科学,使人们更加了解人类行为的神经学原因,为人们制定经济管理政策提供更多的理论和实证帮助。

四、神经经济学和神经管理学未来的研究趋势

神经经济学和神经管理学的发展历史都不长,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两个领域的重要性,而且随着神经科学(特别是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研究趋势表现在:

(1)研究内容将更加广泛。目前,神经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已经相当广泛,包括偏好、金融风险、信任等方面,今后神经经济学的研究将涉及经济行为的更多领域,如博弈、购买行为、利他主义等等。神经管理学的研究现今主要集中在神经决策学和神经营销学上,但今后神经人才管理学、神经创新创业管理学、神经病态行为管理学等新的研究内容也将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

(2)研究成果将更加实用。目前神经经济学和神经管理学一般只是对人们行为背后的神经学原理的研究,但对利用这些原理来预测和指导人们行为则缺乏足够了解,这也受到了不少神经经济学反对者的批评。将来神经经济学和神经管理学将会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深入研究,力图使其研究成果对于人们经济行为有着良好的预测和指导作用。

篇5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

一、宏观经济管理意义

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顺应时展规律。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样需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平衡市场的能力。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目标市场调控相关不足部分。由于市场调节的能力有限,又存在弱点,往往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实时性,因此,需要政府加以宏观调控。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政府对国有企业放权,不会过多干涉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决策问题,这样就十分有效的维护了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对市场经济的弊端进行规范,从根本上确保了国有资产以及相关问题的安全性。最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维持市场经济的环境良好与秩序健全。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更好的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国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监督力度与机制。不断促成良好经济竞争环境。

二、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重要性分析

经济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提供桥梁性的作用。同时,也是经济管理部门行为的重要数据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生产管理效率提升,拓展人类智力发展。因此,大量的收集和掌握经济信息对提升生产力以及提升实践效率意义重大。经济信息同样还能够具体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利用效率。是工业发达国家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信息在现代经济环境当中表现出多元化功能的特征,能够开发、增值、预测经济行为相关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当中,信息、物质以及能源作为人类发展的不可或缺重要基础,其中信息的重要性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应用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行为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具体包括计划、决策、监管以及服务等部分。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宏观经济管理实际效率,需要不断健全宏观建立机构机制。经济信息意义重大,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更加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和完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一)构建科学合理经济信息管理网络

在进行经济信息应用措施管理的过程中想要做好信息工作,必然需要具备如何掌握经济信息的能力,而经济信息掌握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收集原则和规范。经济信息的收集工作更加需要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不能贪多求全。盲目的经济信息收集会增加信息管理的负担,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信息管理。同时,经济信息收集还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要充分体现出信息的时间观念。除此之外,经济信息的掌握与收集更加要有针对性,只有有针对性的信息才具有使用价值。另外,经济信息的收集还应当从实际出发,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长期信息收集机制。

(二)建立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宏观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体现经济信息总体正常运行的内部联系和特征的信息。对于宏观经济的管理,要逐步建立一配套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应坚持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的完整性,允许一定的独立性、保证一定的可靠性、讲究经济性的原则。体制改革是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能够实现的保证,所以要加大力度进行体制改革,首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加快国有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不断的改革国有企业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还要改进我国的金融体制,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更要实现财政体制变革,实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良好财政体系,要建成现代国家体制,不断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廉洁性。

(三)加强经济信息导向作用

我国不断加大宏观经济管理力度,最终目的在于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进步。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和控制中一直具有双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只有保证经济信息应用科学合理,才能促进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若应用不当,则会对宏观经济管理起到制约影响。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必须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以经济信息为重要的发展导向,实现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例如,在某地区内进行经济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出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为依据相关部门采取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顺利,推动区域经济整体进步。同时,通过经济信息的引导,能够避免出现局部经济和整体经济冲突的问题。提升局部经济发展效益推动整体经济进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四)加强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基于经济信息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在经济管理中相关部门要注重经济信息引导下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可以进行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有:

①在考虑到宏观经济长效发展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当前的体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②基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可大力倡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便能起到推动国有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作用。

③通过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加强对我国现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使国内金融体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应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具体论述了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管理二者的概念,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问题进行深入性的认识。除此之外,更对经济信息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应用效果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如何应用经济信息加以论述,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从桑弘羊的经济政策看中国古代的宏观管理吴娅茹华夏文化1995-08-15

2、宏观经济管理与中央权威胡影江淮论坛1996-04-15

宏观经济学管理论文范文二: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应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具体论述了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管理二者的概念,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问题进行深入性的认识。

关键词:经济信息;宏观经济管理

一、宏观经济管理意义

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经济发展实际情况,顺应时展规律。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样需要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平衡市场的能力。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目标市场调控相关不足部分。由于市场调节的能力有限,又存在弱点,往往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实时性,因此,需要政府加以宏观调控。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在进行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政府对国有企业放权,不会过多干涉国有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决策问题,这样就十分有效的维护了形成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对市场经济的弊端进行规范,从根本上确保了国有资产以及相关问题的安全性。最后,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能够更好的维持市场经济的环境良好与秩序健全。通过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分配的公平性。更好的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国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监督力度与机制。不断促成良好经济竞争环境。

二、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重要性分析

经济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其能够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部门之间形成良性沟通提供桥梁性的作用。同时,也是经济管理部门行为的重要数据指导。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生产管理效率提升,拓展人类智力发展。因此,大量的收集和掌握经济信息对提升生产力以及提升实践效率意义重大。经济信息同样还能够具体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其能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程度与利用效率。是工业发达国家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发展。与此同时,经济信息在现代经济环境当中表现出多元化功能的特征,能够开发、增值、预测经济行为相关活动。在人类社会生活当中,信息、物质以及能源作为人类发展的不可或缺重要基础,其中信息的重要性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三、基于宏观经济管理条件下的经济信息应用措施

宏观经济管理行为从内容上看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具体包括计划、决策、监管以及服务等部分。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宏观经济管理实际效率,需要不断健全宏观建立机构机制。经济信息意义重大,其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更加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和完善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一)构建科学合理经济信息管理网络

在进行经济信息应用措施管理的过程中想要做好信息工作,必然需要具备如何掌握经济信息的能力,而经济信息掌握同样需要遵循一定的收集原则和规范。经济信息的收集工作更加需要科学的设计与规划,不能贪多求全。盲目的经济信息收集会增加信息管理的负担,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信息管理。同时,经济信息收集还要确保信息的及时性,要充分体现出信息的时间观念。除此之外,经济信息的掌握与收集更加要有针对性,只有有针对性的信息才具有使用价值。另外,经济信息的收集还应当从实际出发,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长期信息收集机制。

(二)建立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

宏观经济信息管理系统是一种在一定范围内体现经济信息总体正常运行的内部联系和特征的信息。对于宏观经济的管理,要逐步建立一配套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应坚持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的完整性,允许一定的独立性、保证一定的可靠性、讲究经济性的原则。体制改革是宏观经济政策效应能够实现的保证,所以要加大力度进行体制改革,首先要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加快国有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要不断的改革国有企业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还要改进我国的金融体制,逐步与国际金融接轨,更要实现财政体制变革,实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良好财政体系,要建成现代国家体制,不断提高政府的效率和廉洁性。

(三)加强经济信息导向作用

我国不断加大宏观经济管理力度,最终目的在于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进步。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在宏观经济管理中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和控制中一直具有双方面的影响,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只有保证经济信息应用科学合理,才能促进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若应用不当,则会对宏观经济管理起到制约影响。因此,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必须要加强经济信息的引导作用,以经济信息为重要的发展导向,实现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例如,在某地区内进行经济信息的收集、整合,分析出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为依据相关部门采取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顺利,推动区域经济整体进步。同时,通过经济信息的引导,能够避免出现局部经济和整体经济冲突的问题。提升局部经济发展效益推动整体经济进步,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四)加强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基于经济信息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在经济管理中相关部门要注重经济信息引导下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可以进行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有:

①在考虑到宏观经济长效发展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当前的体制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措施加强对国有企业体制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的流动性。

②基于我国当前经济体制的发展情况,可大力倡导,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便能起到推动国有经济健康、良好发展的作用。

③通过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加强对我国现有金融体制的改革,使国内金融体制能够与国际接轨,进一步地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经济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当中应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通过具体论述了经济信息与宏观经济管理二者的概念,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性问题进行深入性的认识。除此之外,更对经济信息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管理应用效果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如何应用经济信息加以论述,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

篇6

1.加强教学和人才资源的培养。现代林业经济管理学科建设工作应该注重偏重点,通过对林业经济管理学科的体系建设,为以后林业经济的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保证。根据林业实践的需求,着力培养林业研究生为主,而本科生人才作为研究生方向的基础资源。在林业经济管理的课程建设上,力争对人才的培养的方案,目标以及形式进行规划,同时着重于对于学生林业经济学方法的传授,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发散思维的能力。2.加强林业理论研究。将现代门类学科中分散的林业学科诸如林业社会学,林业经济学以及森林资源经济学等等融合贯通,并且加以引导,使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于林业经济实体的研究中。3.加强实证研究方面。根据国家当前的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研讨林业经济管理的特点和性质,结合一些专业林业院校的优势特点,构建有特色的和整体协调的布局[3]。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重于目前的林业经济管理学科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经济学方面人才的吸纳,以期能够产生在国际上有轰动影响力的林业经济学家。5.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和合作。在国内和国际层面上,积极寻求合作和交流,与国内外知名的林业专家和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沟通,提高林业学科在国际的影响力。

篇7

一、管理经济学对白酒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

(一)服务资源分配管理经济学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即是采取何种方式把企业目前已有的内部资源尽可能地开发利用起来。在参与市场竞争活动的过程中找准自己正确的定位,将受益者与被受益者从单一变为群体,让二者之间形成连接,最终实现双赢。换句话说即是把买卖方式软化融合到不同层面,让被动消费转化为主动消费,让企业能够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白酒企业经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盈利,管理经济学对于生产成本控制而言能够发挥出很大价值,在生产白酒的过程中,如果生产成本调低,必然会影响其质量,应用管理经济学并非偷工减料,而是要求从实际情况着手,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或者优化生产制造流程的方式,在确保白酒质量的基础上来调低生产成本,促进效益提升。

(二)发挥人的作用经济发展规律看上去是无形的,但借助于一个个项目的落实,将其结束数据信息予以分析研究,能够得到具体化的经济规律,从而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予以优化。管理经济学理论认为,不同的人在某一件事的完成效率上也存在差异化,因此更加强调人对于工作结果的影响,对于白酒企业经营管理来说,应当充分发挥出“人”的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一来自然能够促进其工作效率的提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企业内部岗位有高有低,不同职位受到的待遇也各不相同,企业中人的层次差异仅仅是以能力或工作绩效作为暂时的区分,属于自我与他人的区分,即是经济学中提到的群体与个人的不同。之所以存在如此层次划分,目的在于将管理人员与基层职工的岗位责任进行明确,确保企业内部不同部门和岗位的职能予以清晰划分。企业经济效益是员工所提供的,管理人员属于引导者,唯有让各个岗位中的“人”能够发挥出其实际作用和价值,真正照顾他们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出人的作用,才能够确保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确保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三)掌握市场形势白酒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要避免盲目开展,必须充分熟悉了解经营发展需求,有效规避和控制可能存在的风险,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当前市场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必须要保持稳定有效的经营发展状态才能够得以持续前行,我国加入WTO之后,更多企业管理人员开始重视经济管理的价值与作用,企业的经营发展必须要依靠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依旧有部分管理人员存在固化式经营管理理念,若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尽快更新管理理念,必然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在应用管理经济学的过程中,白酒企业要积极进行自我改革与转型,善于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紧跟时展脚步,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来促进企业生命力的提升。比如,白酒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提前进行市场调研工作,了解产品在市场中的饱和度,了解互补品与同类替换产品的基本情况,同时还需要合理预测产品销售各个时间段的价位浮动,在销售初期应当给出一个最高的预期价格,根据产品销售的实际情况和消费者的弹性需求,在合理区间内对产品价格予以调整,确保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四)培养管理思维管理经济学理论的贯彻执行是企业管理人员负责的,白酒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思维,把眼光放得更加长远。对于白酒企业经营管理而言,管理经济学的应用能够促进管理者管理思维的形成,让管理者能够理性分析处理问题,在做任何决策的过程中不掺杂个人情感,真正做到对企业负责。冷静理性的思维能够有效提升执行力,对于各种新理论和新事物的学习效率与接受程度也必然有所提高,可以更容易地认识与了解管理经济学的基本内涵。管理经济学在白酒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能够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给予一定的指导,促进白酒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但对于管理者的要求也相对更高,白酒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能力,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管理经济学的研究中来,同时从过去固有的理论中逐渐研究得到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经营管理方式。企业管理者依托于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市场展开全面深入的调研比较,真正摸清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市场竞争中所具备的优势,进而指导企业经营管理创新转型,结合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发展规划。

二、管理经济学在白酒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经济学应用的关键在于促进企业管理人员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借助于理性思维来强化管理人员的分析能力,树立科学的现代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理性思维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价值,从而以一种更加客观的态度来分析与处理问题。如此一来不仅能够顺利处理好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相关问题,还能够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科学制定产品价格白酒企业要确保自身经济效益,就应当将产品的价格维持在一个科学合理的区间之内,借助于管理经济学理论中的价格原理和供需规律分析能够让白酒企业制定出更加科学的产品定价。第一,借助于价格原理,白酒企业能够对产品不同价格对市场占有度的影响展开全面系统分析,依靠准确全面的数据信息和科学的计算方式来进行市场反应预测,把各个价格的产品投入到市场中去,观察市场反应情况,再结合具体反应,根据企业利益需求和生产成本等因素来实现准确的产品定位。通常来说,白酒企业对需求弹性较弱的产品可以合理提高价格,对弹性充足的产品应当调低价格,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比如说把需求价格弹性在1.2的产品划分成弹性充足,即是产品降价幅度可以导致相应市场需求量发生1.2倍左右的变化,在这一前提下,能够在弹性范围内根据实际经营状况予以合理降低。如此一来就可以灵活利用经济学原理来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促进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选择低价出售或者薄利多销等各种有针对性的方式来助力企业经营发展。

(二)合理控制生产成本利用边际产量这一经济学原理能够得到企业生产成本,进而指导企业管理者更加科学地开展好成本规划,在确保产品数量的基础上有效减少生产成本,另外,依靠成本领先战略也能够帮助企业有效控制生产成本。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白酒企业要获得更好地生存与发展,能够选择低成本战略,把自身核心技术和控制成本加强销售的策略联系起来,白酒企业需要从如下几点着手:第一,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必须要利用好技术优势,从本质上降低成本,为白酒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其他特色设计提供更多资金,保证产品质量;第二,适当降低在人力资源上的投入,合理优化冗余工作岗位,降低人力成本,促进内部组织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充分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借助于自身生产优势来加快和其他供货单位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增强议价力度,争取减少采购成本;第四,要善于应用企业外部资源,与其他企业展开更多合作交流,弥补自身经营管理中的不足。例如说白酒企业能够把自己的优势与核心技术保留,把其他工序外包给其他企业,从而将更多的力量的资源投入到核心技术的研发中来,确保企业能够维持技术优势,依靠其他企业的专业性来弥补自己的缺陷。站在低成本的层面着手,能够让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三)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管理经济学在白酒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指导企业对产品价格进行合理调整,有助于生产成本的管控,这些作用都间接促进了白酒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应用管理经济学也能够准确了解企业经济效益的走向。生产函数原理能够依靠生产边界值分析来指导企业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确保内部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与此同时,还能够应用长期平均成本函数的经济学原理,依靠分析计算企业最低成本的方式来了解各个产量水平上的最低长期平均水平,从而了解企业生产成本、生产规模、产量经济效益之间的相互关系。站在数学图形的层面来说,该函数属于统一众多“短期”平均成本函数形成曲线,其线性类似于字母“U”。基于变化关系而言,随着产量的持续提升,生产规模报酬也逐渐表现出增长趋势,在这一情况下企业平均成本有所下降;而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加或者其他因素的影响,规模经济慢慢下滑,在这一情况下企业生产的规模报酬并不会发生较大改变,平均成本相对稳定;随着企业的持续发展,优势慢慢减少,生产的规模报酬表现出下降趋势,同时企业平均成本持续提升。白酒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利用上述函数原理对具体生产经营情况展开研究,得出企业在持续提高产量的情况下,平均成本也处于持续降低的趋势,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能够利用生产量降低生产总成本,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让白酒企业能够清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为经济效益的提升打好基础。

篇8

关键词:创新国民;经济管理

1从管理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内容理念的创新。我们比较习惯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无外乎是物资资本以及货币资本的投入产出,对自然资源进行管理,物资资源的流动,货币资金的存取等来进行经济管理,管理内容也仅在于资金的运作、物资的调动,劳动力也是这些运作和调动中的一个内容。这样的国民经济内容单纯以物质和资金流动来当做主线。因为传统的粗放经济模式,人们对于物资的需求比较高,占的比重也比较多,而如今有了变化,因此需要对内容理念进行创新。

2从运行层面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的创新环节

(1)政府组织的变革

政企分开以及政经分开,政府组织不直接参与经济活动领域,由民营企业进入其中,参与竞争,给民众创业提供条件,给经济创新提供基础,清除创新路上的阻碍,提供便利。尤其是政府组织的领导,应该要打破行政垄断,让组织结构退出经济领域。如果政府在经济领域过度的活跃,乃至于与民众争夺利益的时候,那么就不能够让经济的自由全面发展得以实现,从民众可以自由竞争的经济领域中退出来,对民众组织进行扶植,建立社会公共经济组织,促使民众组织得到健康的发展。

(2)国民经济管理组织中的社会自组织生长起来

构成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立第三部门来对法治经济秩序责任进行承担,能够帮助政府缓解负担,同时提升了经济的民主性,对法治社会的完善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也是国民经济管理一直以来都希望能够实现的目的。社会自组织系统是必须存在的,企业和国家之间形成的社会自组织系统能够确保国民经济管理的正常运行。新的国民经济管理组织除了注重上下级关系之外,微观主体活力也是其关注的焦点,希望能够将微观和宏观主体聚合能量给无限放大。

(3)权利平衡和分割的组织结构

政府进行国民经济管理是利用其行政身份,而当其职能发生了转变之后,其有了更多的责任,因此,新的国家经济管理组织中,权利应该划分得更清楚,防止相互之间的推诿现象,避免责任无法追究的情况发生。

3结语

总之,国民经济管理制度理念创新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而创新又是现代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过程,因此我们对国民经济管理理念创新进行了探讨分析,希望能够为其创新和改革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推进国民经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和云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15

2、国民收入核算的政治经济学方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赵峰;姬旭辉;冯志轩;研究2012-08-15

国民经济学管理论文范文二: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充实和完善路径分析

摘要:引入能够反映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以后,结构性矛盾会愈加凸显,乃至会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国民经济管理;现实性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总量、轻结构,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协调等,均与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设计直接相关。随着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质量的追求,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相应地改变发展战略,更新发展观念,充实和完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内容,以符合新时展的要求。

充实和完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现实性

(一)社会问题的突出要求经济增长必须服务于社会发展

总体而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既包含有直接促进生产力进步的经济活动,又包含对生产力进步起间接推动作用的社会活动,或曰非经济活动。前者主要指全部的物质生产、交换、分配、生产性消费以及所有与此有关的服务与管理活动;后者是指与物质生产只有间接联系和非物质的分配、交换和生活性消费活动,以及与经济活动在形式上全然无关的其他活动[2]。这二者共同构成人类社会向前推进的整体内容,当然也内含着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不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人类社会发展都要求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必须相互协调、彼此促进。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是一种相辅相成和彼此依赖的关系,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经济活动是各项社会活动的源泉,社会发展总是依赖于经济发展;反过来看,社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发展。但同时,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又有自身特有的运行和发展规律,不能相互取代。所以,二者之间不会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同步协调的,相反,社会活动同经济活动则往往保持着超前、同步或滞后的关系[2]。不管在一个国家内部的各个时期,还是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都可以看到二者协调与非协调关系的存在。

尽管理论上讲,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应该同步发展、协调运行,但现实中真正将二者很好地兼顾起来则是较为困难的,多数时间往往是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发展,结果较低的社会发展水平严重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二战后世界各国经历的道路来看,这种情况不乏其例。迟至冷战结束后,联合国才日益意识到社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才把包括维持地区和平与发展在内的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提到议事日程。为此,相继召开了一系列涉及社会发展问题的世界首脑会议,如1990年世界儿童问题会议、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1994年的开罗世界人口大会、1995年的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尤其是1995年3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有史以来的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把消除贫困、增加就业和促进社会融合定为此次会议的议题,尽管会议只是通过了没有约束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两个文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严重分歧也未因此完全消除,但是这次全球性的会议无疑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里程碑。进入新世纪后,社会发展问题普遍受到各国政府的大力重视。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诸多林林总总的社会问题同样困扰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化与转型。虽然我们在六五计划以后就将社会发展计划从原有的经济计划体系中划分出来,计划名称也由原来的国民经济计划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但实际工作中仍未将其置于与经济计划同等重要的位置,人们的认识也未真正到位,反映社会发展的指标也不明确、全面,措施更不得力,以至于我国社会发展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社会与经济的非协调发展至今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就必须大力改变经济与社会相互脱节的现象,要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重视社会发展。

(二)资源与环境已成为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约束瓶颈

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社会发展,均离不开资源与环境的因素。资源是人类生产的重要载体,也是生产要素之一。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空间,具有整体性、持续性及相对稳定性等特点。一方面,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可持续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受资源与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也需要巨大的投入,要求经济必须有一定的发展速度,社会发展更要以保护资源与环境为目标,并从环境的质量改善中得到进步。因此,从完整的意义上讲,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有效保护共同构成了含义更加广泛和完整的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

与上述轻视社会发展的问题一样,长期以来,在经济高增长的同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的有效保护同样没有引起世界的高度关注。不仅如此,甚至还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持所谓的高速度,这种增长实际建立在高耗能-低效率极端不平衡的基础上,使全球资源和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浪费和破坏,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环境噪音、气候变暖等,不仅使当前人类的现实生存受到严重威胁,也加剧了代际公平的矛盾。西方国家长期实施的发展战略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已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治理难的惨痛之路。这本是前车之鉴,应当汲取,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挤压下,众多发展中国家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可避免地选择了赶超型战略,国民经济发展多以极端追求高速度、高增长为目标,其结果是经济总量提升的同时也日益付出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沉重代价,诱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更为严峻的是,由于经济结构仍旧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缺乏治理污染所需的资金和技术,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问题困难重重。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曾通过环境道琼斯指数──生命地球指数①来反映环境破坏的情况,结果表明,20世纪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世纪,也是人类对环境破坏最严重的世纪[2]。

人类为了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忽视了生态平衡,造成了环境污染,反过来,环境污染又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工业革命以后的几个世纪里,以西方为代表的全球性工商业扩张活动热衷于对自然界的征服,很少有人认识到人类也只是自然的一体和组成部分,应该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人与自然失衡的加剧所带来的种种经济社会环境问题,才促使人们逐步认识到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迫切与重要,也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但直到1978年才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实现的前景和途径。9年后即1987年2月第八次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才对人类发展及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评价,并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明确界定为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对环境资源需求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用我们现在公认的表述就是,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3]。可见,可持续发展有两个基本点:一是通过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二是这种发展不能以牺牲后代人利益为代价,要为后代人的发展能力考虑。可持续发展虽然起源于环境保护问题,但已超出了单纯的环境保护领域,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思路和理念,它要求人们从全新的角度处理好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从管理的角度来讲,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不能使资源和环境问题游离于管理者的视野之外,必须把其纳入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要像重视经济发展一样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

我国长期以来单纯追求GDP增长而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协调,这主要表现在以往对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指标比例分配失调,过于强调经济增长指标,而缺乏环保指标等的约束,使得诸如生产挣钱,环保花钱,经济上不去,环保搞得再好,也不能算政绩的竭泽而渔式的观点在地方发展中流行。结果是决心在嘴上,行动在会上,落实在纸上。十一五规划前,虽然也召开过数次全国性的环保大会,制定了若干个环境保护发展规划或计划,但总的来说,落实效果非常不理想,一直到十五计划结束时,我国的经济增长乃至社会发展等指标都完成的较好,但唯独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未完成。近几年我国才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问题,将其提到是否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并按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对各级政府的考核进行了补充,增加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低碳发展等方面的指标,说明我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三)经济结构优化与升级严重滞后

人们一般把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从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称为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发展。现代经济发展的特征主要表现是: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急剧变革;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迅速改变,世界经济更趋于一体化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和经济结构的高变动率这两大基本特征。长期以来,众多经济学家都看到了二者的联系,如早期的威廉配第,后来的克拉克,近代的库兹涅茨和钱纳里等,且观点较为一致。但触及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经济学家则出现了较大分歧,以库兹涅茨为代表的经济学认为,现代经济发展本质上是一个总量增长的过程,总量增长比结构变化更为重要,后者是依附于前者的;而以罗斯托为代表的经济学则把结构变动的过程视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认为结构比总量更重要,离开了结构分析,就无法解释总量为什么增长和如何增长[4]。

表面上看这种孰轻孰重的争论意义似乎不大,然而,这场争论的焦点绝非仅仅停留在国民经济的技术剖析层面或方法论意义上,其现实影响是深远的,因为它启发我们必须从总量和结构的辩证关系和交替演进中来寻找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这自然便是与现代经济发展实践密切相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经济发展必然有一个总量问题,但它又不仅如此,如果离开了结构分析,人们就难以正确解释经济总量增长的原因和途径。因而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应该是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总量变化的作用)。这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说明:

第一,总量与结构本身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共同决定着宏观经济运行的态势及质量。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依附的关系,其中总量是结构的基础,而结构则是总量扩大的必要条件。但是,二者并非任何情况下都完全一致,所以把总量与结构割裂开来乃至对立起来都是错误的。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般是通过两种基本方式来进行:一是由新增投资的边际推动所引起的结构变动;二是由传统产业的存量衰减而导致的结构变动。当一国结构变动以前一种方式为主时,宏观经济的总量变动与结构变动便出现不等的非对称性,且结构变动对经济运行的作用要大于总量变动的作用。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变动基本上是以后一种方式为主,在这种情况下,经济调控的重心必须移到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上,否则,就会影响调控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技术创新对总量增长的作用只有通过结构的关联效应才能实现。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创新对于经济总量的增长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新的技术引进一般只能是在某个或某些产业发生,不可能在所有产业之间同时平均分布。因而技术创新也总是首先在特定产业内部出现后,通过各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向其他产业不断拓展,这样就会猛烈激发和推动产业结构发生变动,最终导致经济总量的大幅度增长。如果一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关联度小甚至产业链条断裂,那么就会使技术创新的扩散受阻,也就不可能对经济总量的增长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第三,经济结构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并最终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因此,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本质要求。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结构调整与优化,决不是像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政府可束之高阁,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自发来进行调节,它实际上是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市场变化的要求而自觉、主动地进行调控与管理的过程,因此必须把其纳入到国民经济管理的内容之中,否则就难以实现宏观经济的总量平衡和进一步的发展。

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当前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内容的反思,笔者认为,应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下,对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内容加以充实和完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

1.加大社会发展方面指标的比重。现有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四个内容,仅充分就业目标部分反映了社会发展方面的状况,其他三个基本上都是反映经济方面的,这是造成经济与社会不协调的重要原因。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在国民经济管理目标中加大社会发展方面指标的比重,并逐步将其量化,以引起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对社会问题的高度重视。当然,社会发展是复杂、多方面的,难以通过某一单项指标来反映,开始可以选用若干个指标来反映其主要方面,如国民受教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收入差距、国民享受医疗保障率、国民社会保障程度等。随着发展逐步可借鉴国外的做法,通过计算国民幸福总值①来综合反映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以及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和谐程度。

2.增加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指标。如果说现有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中虽然不多、但毕竟还涉及社会发展某些方面的指标(如充分就业)的话,那么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指标则基本上是空白,上至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所制定的目标,下至对各级政府的具体考核目标,均未考虑对资源的利用状况和环境保护程度,只重视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和总规模的扩大,而并不关心取得这些成果背后所付出的资源与环境代价,投入与产出严重脱节。这些都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完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密切重视资源的合理利用、重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增加这方面的指标,可遵循先单项,后综合;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首先考虑采用单位GDP的能源消耗量、环境污染程度等指标,待条件成熟后,也可考虑用上述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所倡导的生命地球指数来衡量。只有加大对各级政府环保方面考核的力度,才能逐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3.引入能够反映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以后,结构性矛盾会愈加凸显,乃至会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正因如此,各国都把结构是否优化作为经济发展可持续程度和竞争力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然而,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内容中仍只有宏观经济的总量指标,缺乏反映结构性变化的指标。对此,应增设此方面内容。经济结构的内容也很广泛,鉴于我国目前情况,可先考虑选用反映产业结构变动的三次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和反映区域结构变动的三大地带经济占全国经济比重来作为此方面的代表性指标,今后可视发展再进一步细化。

篇9

二、企业管理中的若干经济数学思想

在企业管理中,成本利润、收入需求、价格等经济量是决策中必需考虑的因素。为了达到利润最大、成本最小、价格最合理,就要把握最佳产量、最佳销售量,最佳销售价格,这常用到求函数的最大、最小值问题,即经济学中的最优化问题,其实质就是求得能够使目标函数达到极值时的选择变量的代数值。

1、成本与利润函数

企业成本分为两类,第一类成本的特点是短期内不发生变化,即不随商品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固定成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者的固定工资等);第二类成本的特点是随商品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变动成本(通常有能源费用、原材料费用、劳动者的工资等等)。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为总成本,即TC(q)=FC(q)+VC(q),其中q为企业的产品产量,这就是企业的成本函数。利润就是生产者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剩余部分,即收益与成本之差,L(q)=R(q)-C(q),这就是企业的利润函数。

生产者提供商品的首要目的就是获取利润,决定生产规模也是获得最大的利润。对于生产者来说,成本总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因而生产决策者不能只盲目地追求产量,还需要根据利润的变化情况确定适当的产量指标。利润函数L(q)=R(q)-C(q)=0时,此时生产者既不赢利也不亏损,即收支相抵,我们将满足收支相抵的点称为盈亏平衡点(又称为保本点)。盈亏分析常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定价或生产决策。

2、边际分析

在经济研究中,若以原函数代表成本、收入、利润等,通常称之为总函数,如总成本函数,总收入函数,总利润函数等,而对应的导数就称之为总函数的边际函数。边际是对经济与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数量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边际成本在经济学中,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增加的总成本或增加这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定义为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就是总成本函数在所给定点的导数。边际成本在一定产量水平以下,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产量以上,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此时,成本会随产量的增加越来越高,这是由于在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后,要再增加生产需投资新的设备或增加工人工作时间等造成成本的增高。因而在生产管理中,边际成本的分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需求弹性分析

在经济学中,把某变量对另一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称为弹性。需求函数弹性就是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Ep为需求变化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百分比的比值。需求弹性有其实际的经济含义是表示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其需求量将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经济学中,当Ep<-1时,称需求量富有弹性,也就是价格的变化将会引起需求的较大变化,这时需求量对价格的依赖是很大的,换句话说,适当涨价会使需求较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收入;当-1<Ep<0时,称需求量是缺乏弹性,即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小于价格的相对变化,此时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在适当涨价后,不会使需求量有太大的下降,从而可以增加收入;当Ep=-1时,称需求为单位弹性,这是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基本相等,即商品的涨价或降价对商品的销售基本无大的影响。

在企业管理运用弹性进行经济分析时,应该考虑以下几点:(1)考虑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商品的性质,如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弹性小,奢侈品、可有可无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商品的替代性强弱,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就越大;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如果一种商品其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越小,则其需求价格弹性越小;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泛,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时间因素,同样的商品,从长期看,其弹性越大,从短期看,其弹性小。(2)考察价格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在产品富有弹性的情况下,提高价格反而使销售收入减少,降价却能增加销售收入。但随着价格的下调,需求价格弹性也随之降低,因此降价促销是有限度的。近几年的彩电大战、VCD大战实际上是降价大战,其结果是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弹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实战依据。(3)考察需求交叉弹性。交叉弹性Exy是指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当企业的产品有互补关系时,就其中一种产品,定价较低可能会减少这部分产品的收益,若其互补品的销量迅速增加,导致企业总的利润增加,则此降价方案可行。Exy越大,说明竞争越激烈。因此,企业决策人员应了解掌握本企业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除了采用灵活的价格策略外,更应把功夫放在开发产品、改进市场、降低成本等方面上,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4、最优化问题

在经济管理中,常常要寻求经济函数在一定范围内的最大、最小值,这就是最优化问题。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决策的最终目的,选择利润最大的产出水平是经济数学在经济管理中最显著的应用。设利润函数为L(q)=R(q)-C(q)(q≧0),为求出使利润最大的产出水平,首先必须满足必要条件,即利润函数的—阶导数等于0,此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其次,还必须满足充分条件,即当利润函数的—阶导数等于0时,二阶导数小于0。满足这样的充分必要条件的产出水平将使利润最大。最优化问题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也经常碰到。

三、运用数学分析方法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决策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

经济学和数学在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门科学,二者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是迥然不同的。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渗透和互相利用。数学作为一种语言和方法,实现了经济理论的模型化,使之对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经济系统能够得以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进行有效的研究,并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直接为经济实践过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数学方法的运用,大大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领域,提高了经济理论的实用价值,从而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发展。

然而,经济学不能变成为一系列抽象假定复杂公式的堆积,因为经济活动的规律纯粹用数学公式是推导不出来的,而且,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实践过程相当复杂和多变,同时还可能会遇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如果能够科学、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和方法,把经济学和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工作的发展。相反,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允许,盲目地生搬硬套各种公式和模型,把错综复杂、或明或暗的经济现象设计成一堆庞大且难以处理的数学符号,可能导致经济学成为一种完全虚构的假说。这样,无论对经济理论研究,还是经济实践过程,都将产生严重的误导作用。

2、正确处理好经济分析中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篇10

作为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可以为后续的专业课奠定理论基础,同时可以使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以提升。即便如此,学生在接触经济学原理这门课后,学习兴趣并不高,教学效果与预期差别太大,学生想学又畏惧它。因此,需要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摸索与研究形成一套既可行又合理的教学方法。

一、 “想学又畏惧它”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从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分析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对于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把学生培养成为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并能熟练运用经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比较重视专业课和实训课,专业基础课的比重很小。经济学原理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连贯性较强的课程,一学期完成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教学,并且完整、生动,教师难以完成此项教学任务,学生也不可能完全吸收精髓,只能大体了解经济学基本理论,至于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当前发生的经济社会问题,那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经济学原理教学效果总不尽如人意。

(二)从经济学原理课程自身特点入手分析

众所周知,经济学原理是一门抽象、逻辑性和系统性较强的课,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包括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揭示了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各种经济活动的规律。由于经济学的理论点环环相扣,前后衔接性较强,一旦掉队后面学习的内容很可能就跟不上。由于课程的这些特点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对一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只要涉及到关于数理逻辑的部分自动就放弃了,导致经济学原理教学总是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入手分析

由于经济管理专业招生是文理兼收, 文科学生偏多,他们与工科类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知识特点和思维方式,大多数学生人文知识丰富,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教学中讲到经济学的一些案例、当今经济形势时,学生非常感兴趣,而讲到逻辑推导、图、表、公式、数学模型等内容时,就觉得很枯燥。个别专业的学生,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开设政治经济学这门课,没有系统地学习经济数学或高等数学等课程,但经济学原理这门课需要这些领域的知识,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习借助数学工具尤其是边际分析法时,教师往往先把导数讲明白再讲边际分析法,费时又费力。学生在学习经济学原理时不会像对待专业课,一般只是听教师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很少有预习且课下翻阅前沿的课外书籍和资料拓展知识面。

(四)从课程的教学模式入手分析

经济学原理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虽然很多教师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但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不起学生的思考,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学中,教师往往照本宣科,不注意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到生活中去并分析当今经济问题,学生没有进行思考,只是死记硬背知识应付考试。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会“纸上谈兵”,达不到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高专院校与普通大学相比,更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许多课程都根据所学的理论课程配备实训环节,但是在高职经济学原理教学中缺乏这一块,整个一学期就是老师在讲理论知识、做习题,要么讲几堂案例分析课,学生只能学到书本上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这样的知识的汲取可以说是没有成效的。而且由于课程自身特点的缘故在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难度。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学原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使教学效益始终在较低的层面上徘徊。

二、提高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学原理教学质量的思考

经济学原理作为经济管理专业必修的基础课,教学质量是授课教师最关注的,学生掌握这门课的精髓并运用于实践中进而提升能力,对后续各门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对经济学原理课程学习的现状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提高经济学原理的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于高职高专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从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与整合

基于高职高专院校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和分析处理现实经济管理问题能力,从事综合及部门经济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经济学原理的教学内容不能像本科院校一样全面系统地去安排,必须进行调整和整合。

我对三届学生进行了教学实验,发现教学效果提高不少。调整思路如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实践课时占了一定比例,教学时数在40~60学时,在一个学期内要把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一并介绍,这就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从事企业的一线操作人员和中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并成为企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后备力量,因此,本课程在教学中,对经济学原理课程内容要“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的思想进行取舍。教学中微观的比重应大一些,在讲授时重点讲经济学基本理论,如经济学的起源、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理论等等,尽量结合一些实例来讲解,淡化理论,重在应用。比如涉及高等数学的公式推导和理论论证,要淡化,通过一些案例讲授经济学原理;联系中国国情,力求洋为中用,力求本土化。在授课过程中用的数据、案例应尽可能采用我国的资料,结合我国的实际进行实证分析,以便于学生学以致用。

(二)结合课程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经济学原理的体系对学生而言是全新的,相对于高中的课程来说是从未接触的,而且其中涉及大量的概念,原理、理论,初学者往往感到迷茫。因此,需要结合经济学原理的课程特点研究一下教学方法。经过几年的探索,得到以下具有借鉴意义的措施:

1.教学方法中要重视课堂导入

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这节课的教学成败。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习思维,活跃课堂气氛,为新课教学起到较好的铺垫作用。

经济学原理理论性较强,抽象且枯燥,通过课堂导入,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节课讲这个内容、跟上节课有什么关系、这节课都讲点啥、能学到什么,那么学生心里会有个方向,思路就能跟上老师。

导入课应力争做到切题、生动,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趣”中学习,在“乐”中求知。

比如,在讲需求理论的时候,可以带学生做个游戏:假如有一台掌上电脑,要调查一下本班的销售状况。先出价5000元,愿意买的同学举一下手,清点人数并通报;把价格降到3000元,买的同学举手,清点人数并通报;现在把它降到1000元,愿意买的举手,并通报。接着问学生通过现场调查发现了什么规律,由学生自己说出这个规律――需求定理,并且告诉学生,它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以此作为开头引入新的内容。结果表明,好的导入可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觉得经济学离我们其实并不远,就会认真学。

2.讲授过程中理论要联系实际,可以增加案例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致

孔子有句话叫“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要想学好经济学,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经济学理论往往比较抽象,有的时候还需要加以晦涩的定量分析来说明,使学生们望而生畏,产生抵触情绪,降低学习效果。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一些抽象的定义、理论,用贴近我们生活的一些事件或是更直白的语言来解释便于同学们理解和接受。

比如,当我们在讲授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的形成过程时,会用很复杂的图形进行讲解。通过我对三届学生的教学实验发现:用复杂的图形讲解后,由于学生看到图就觉得很复杂,当时就放弃不听了,只有那些坚持听的同学最终明白了形成的过程;而配以简便的图形,把厂商比喻成“狼”通过嗅出“利润”的角度去解释“厂商进出一个行业的行为怎样形成长期均衡”,几乎全班同学都能听明白,而且有兴趣听下去。

3.多媒体与黑板相结合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及教学手段的更新,很多老师会倾向于多媒体教学,这种方式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但由于经济学原理课程内容的特点,需要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比如在教学公式推导、曲线的生成等逻辑性较强、内容抽象的课程时,必要的板书是不可或缺的。首先,传统黑板教学模式的优势,是教师的板书、学生的笔记和教师的讲解节奏上基本是一致的,学生与教师的思路具有一定的连贯性,而且教师在板书过程中学生有个思考的过程。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互动的两个角色,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某种程度上破坏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关系,因为老师一面要操作电脑,一面要组织教学,老师关注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会受到削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相对会少一些。上课时老师要避免总站在多媒体展台前,不操作机器时要走到学生中去,讲课时眼睛注视学生,用心和学生进行交流,授课的语音不仅要准确,更要抑扬顿挫、做到优美动听,富于感染力。

所以, 对于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我们要取其长补其短。

总的来说,在高职高专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中,要整合教学内容,改变传统教学方法,要通过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使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到学习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扭转“学生想学又学不进去”的现象,使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朱学君.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6).

篇11

与其他的学科有所不同,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党校在经济管理教学中,一方面要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执行,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当前的经济形势调整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以提高党校的管理教学的同时,还要在观念上与时俱进,不断地在教学中渗入时代元素,并根据现行市场经济的需要对于教学不断地调整,以从不同的层面,采取必要的技术和方法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以推进党校对于经济管理教学的认识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理性思考。

2.1建立专业化知识结构的经济管理教师队伍

党校的经济管理教学与普通高校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要求学员能够深入领悟到知识的深层次涵义,并能够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经济管理知识基础上的多学科融会贯通,以提高经济管理知识的应用价值。这就有必要建立起党校教师的专业化知识结构,并根据需要适时调整,以使学员对于经济管理知识的学习建立在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并在自身的岗位上将决策人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为了提高党校教师的知识修养,还应鼓励经济管理专业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素养。党校也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进入高校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以充实知识容量。网络技术普及的今天,通过网络学习经济管理知识,不但丰富了原理知识,而且还会不断地更新观念。

2.2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党校教学模式的单一化,使学员进入到党校接受培训成为了一种形式,而没有真正意义实现教育价值。鉴于党校学员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并来自于各行各业,可以将经济管理教学与社会活动挂钩,组织各种活动开展实地教学,充分地将党员社会实践作用发挥出来,将经济管理知识原理填充其中,让学员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对于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国庆节期间,可以组织党校学员观看《开国大典》等类似影片,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将经济管理教学内容渗入其中。将政治、经济与社会学相互贯通,避免了学员僵化地理解知识。为了促进党校学员对于经济管理知识产生认知,可以组织演讲或者征文的形式,督促党校学员自主学习经济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以补充在该知识领域中所存在的空白。

2.3加强党校经济管理教师的管理

党校教师兼职化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党校工作的性质而言,教师从事多项工作的同时,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对于教师的职责予以明确,以使教师一身兼多职的同时,能够在经济管理教学岗位上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特别是党校对于新入党的积极分子要开展有效的启蒙教学,就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实施言传身教。对于中层以上干部的经济管理培训,则要将党建理论研究工作融入其中,以达到更高的知识层次。

篇12

2.学生法律基础知识薄弱。经济法在法学院属于高年级开设的课程,学生都是在学习了法理学、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等基础课后,才开始经济法课程的学习。因为就经济法内容而言,是基础之上的学科。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在开设经济法时没有也不可能安排上述课程,因此学生理解经济法的背景法律知识先天不足。而且有的学校甚至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使经济法成为经管类学生接触的第一门法律类课程,有的学生连什么是“法律”都不懂,学生的基础性法律知识欠缺,特别是对民法的基本概念与规定不了解,就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各种具体的、单行的经济法律。学生学习难度非常大,觉得经济法内容繁多,非常枯燥,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花费大量时间讲解法律术语、法学概念和基础性法学知识,不仅占用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3.课时安排较少。经济法内容多,需要学习的经济法律法规数十个,要求了解的法学理论、法律原则很繁杂;而且经济法涉及的领域广,涉及到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内含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没有经过前期的法律基础理论的学习,在有限的四五十个课时内要将经济法理论基础夯实是很难的,况且经济法的实践操作性也很强,还要留出一部分时间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使得经济法的教学任务显得尤其繁重。

4.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之间的矛盾。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经济法课程的目的在于应用、实践,而不是从事经济法基础理论研究,因此,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经济法理论,并且能运用经济法理论解决经济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经济法教学具有理论与应用的双重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与其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因此,理论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是比较好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缩短书本与实践的差距,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探析

经济法课程教学课时较少,涉及的法律法规繁多,对缺乏必要法律基础知识的经管类专业学生而言,明显地给经济法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要改变目前经济法教学的现状,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开课时间安排要合理

《经济法》课程最好在高年级开设,如大三的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原因有三个:一是《法律基础》课是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的,为学生学习经济法提供了一定的知识铺垫,《经济法》课程应开在《法律基础》之后。二是大一、大二很多专业课学生还没有接触到,对于《经济法》的理解和应用都有一定的困难。把时间定在大三,由于学生已经接受了两年的专业训练,企业管理、证券投资、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等与经济法相关的课程已经开过,学生对《经济法》的理解能力比大一、大二明显增强很多。三是学生对自己将来就业方向有了初步定位,对知识的学习也更注重实用性。经济法的基本知识实践性很强,可以应用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高年级学生学习经济法知识的热情和要求更强烈一些。

(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

第一,应根据经管类专业经济法的教学目标合理选取教学内容。经济法课程教学课时较少,在教学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安排教学内容时应着重选择实用性强的经济法知识。当然注重实用性,并不是说一点不重视经济法的基本理论,毕竟要学好经济法必须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只是说经管类专业的经济法课不能太理论化,特别是那些在法学界有争议的理论不必在课堂上讲解。第二,针对不同专业特点,有重点地、合理地选取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安排,以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来讲,可将经济法课程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法学重要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是经济法的重要基础知识,包括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调整对象、基本原则、经济法律关系。学生在掌握了这两部分基本理论之后,就可以进入具体的部门法学习了。第三部分是经济生活中一些常用、重要的部门法,包括民法、商法、合同法、公司法等。上述三部分是各专业的必讲内容;最后一部分是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内容,则根据不同的专业有选择性地教学,如对于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可将票据法、会计法作为重点;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可以将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争议解决法作为重点;工商管理专业侧重于企业法、破产法的讲授。第三,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来弥补课时上的不足。经济法课程内容较多,完全由教师讲授不仅学时不够,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对某些简单的内容布置学生自学。大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自己需要的知识也有很高的自学热情,如果教师指导得当,自学将成为学生富有效率的学习方式。为了使学生的自学更有效,教师应当提供必要的指导。如:为学生推荐适合的书目,根据教学内容布置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查阅资料,指导学生课后观看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视频或电视节目,如《今日说法》《经济与法》等节目,扩大学生的法律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上合理采用案例教学法

经济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经管类专业学生大多没有形成法律思维模式,理解法律条文间逻辑关系有一定难度,单调枯燥的法律条文也很容易使学生厌烦。因此,在经济法教学中,切忌照本宣科,而应当适量地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真正能够使学生掌握法律规则如何运用和激发学习热情的重要方法,它能够把经济法课程中抽象的原理、概念置于实际情景之中,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案例的选择。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恰当与否十分关键。首先案例应具有典型性。所采用的案例应与所讲授的知识点紧密相关、互相印证。其次案例应具有真实性,贴近生活。这样的案例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二是为了避免案例讨论中出现因学生基础知识不足而冷场或偏离主题的现象,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组织案例教学时,最初可以选一些简单的案例进行分析,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逐步增加案例的综合性和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来选择相关的案例。三是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学时。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学时比大体为5:1。重视案例教学并不意味着否认理论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恰恰相反,法律理论的讲解和阐释相当重要,只有理论与案例有机结合,才能使理论变得生动活泼,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是水融的关系。案例教学和理论讲授的有机结合,必须坚持以理论讲授为主、案例教学为理论讲授的辅助方法的原则,不能把法律课程变成纯粹的案例分析课。从经济法课程针对的教学对象来看,不是法学专业学生,不必要掌握过多的理论知识,但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却一定不能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

篇13

1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济管理的基础学习,注重的是实践教学,而不仅仅是教师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的运用到实践当中。首先是要将在理论课堂学到的知识拿到实际生活当中去检验,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对经济管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会计理论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算平常的开支或是这个学期的学费,让学生进行账目的整理,制成财务报表,然后将制成的财务报表在班级里和同学之间进行比较与学习,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行改正,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基础理论课堂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学校也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与相关的金融企业合作,开展课外教学的实践基地,让学生真正的到企业去实习,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分享收获,使经济管理的课堂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真正的触动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往的经济管理基础知识教学课堂,教材内容有难度,不易理解,教材上的内容较多,如果只注重教材的讲解,很容易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的情绪,这就要求经济管理的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繁多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经济管理课程中的一些不容易理解的知识做成多媒体课件,通过音频、视频等影像资料,以动画效果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例如,教师在讲授企业管理教学中,可以将现代企业管理的成功案例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学生观看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以及现实企业中的管理方式,来增加企业管理的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可以采用生动的教学方法,将经济管理基础当中的一些资产、税收、利率等概念运用符号或者是做成图片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去理解什么是净资产、什么是负债等,例如,可以通过动画效果演示企业利润的计算方式,通过加号或者是减号来记忆是增值还是贬值等,通过这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提高学生对经济管理基础学习的兴趣。

3通过互动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济管理基础知识相对于其他的学科知识来讲,较为单调枯燥,涉及的都是些市场经济理论、企业管理、货币与银行等金融方面的知识,学生对这种抽象的教学内容学起来相对困难些。因此,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对经济管理的学习兴趣,并且促进对经济管理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一种互动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充分的计划与了解,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其次,可以通过分组学习、教师提问等方式,使学生开拓思维,积极的进行探索。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注重的是理论教学,教师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缺少动手实践的机会,而且理论知识过于枯燥,使得课堂效果差,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将经济理论的内容变得浅显明白,使学生能够接受,这是教师在教学中的重点问题。教师也应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具备较高的经济管理知识,来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最后,多开展一些教学活动,例如举办经济管理知识比赛、经济理论辩论赛等活动,通过师生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结论

作为学生,要积极的学习经济管理基础知识,将其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岗位当中,而作为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更好的投入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玉武.基础会计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法新探[J].辽宁高职学报,2006,02(0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