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人际交往规划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自我中心倾向。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习惯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对别人期望过高,要求过严,而对自我要求过低。这种自我为中心的态度,给他们的人际交往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以至于部分大学新生很难真正适应大学的环境和集体生活。
(二)功利化倾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深化,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注重人际交往的物质实惠。“有用即真理”的实用功利价值观在当前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占有一定的市场。
(三)消极闭塞倾向。当前部分大学生缺乏交往的主动性,甚至将孤独作为了一种“时尚”,由此引发出一系列的人际交往问题。由于缺少交流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消极闭塞,不与别人沟通,常常容易导致性格的偏执,从而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处于危机之中。
(四)虚拟淡漠倾向。网络虚拟交往具有两面性,在扩大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与对象的同时,也易使大学生出现忽视了现实的人际关系,表现出逃避现实的心理现象。大学生一旦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受阻,就会转向虚拟社会寻求安慰和满足,淡漠面对现实人际环境,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他们更加沉溺于网络,脱离现实,最终导致退缩孤僻、自我封闭,人际关系出现淡漠与疏离。
二、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不适原因分析
(一)社会的因素。一方面,新人口政策下的家庭生活和社区环境往往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加上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情感的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物质利益的交换,带着功利的色彩与同学交往等。
(二)家庭的因素 。在进入大学之前的中学阶段,家长、学校和学生的全部心思就是升学,过分注重他们的学习成绩,忽略了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因此造成交往面的狭窄,不少学生进入大学后也很难改变,尤其对异性之间交往的非科学教育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大学新生的交往。
(三)校园环境因素。大学具有比较开放的学习环境,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吸纳多方面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处理不当就会产生矛盾。与中学比,大学的管理模式较为松散,强调个人的兴趣与发展。大学是走向社会的桥梁,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与社会人员交往,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象成分较为复杂。
(四)大学生自身心理因素。当前校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等。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的特殊时期,已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大学生自身心理不健康,是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不适的主要原因。
三、调适大学新生人际关系不适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充分认识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殊性,引导他们积极适应从原初较为简单的人际关系向新的较复杂的人际关系过渡的过程。对大学生来讲,适应新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环境的要求,也是个体逐渐走向成熟并向成人转化的必要条件。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对大学生加以正确引导,使其摆脱社会的一些不良因素对其人际关系的影响。学校层面,对大学生的教育应从一味的知识灌输转移到注重其能力的培养。如多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工作。家庭层面,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与父母的关系上。父母或是大学生都应主动与对方进行交流,探讨,以增进彼此的亲切感。
篇2
影响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原因
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讲究发挥人的自主性;市场经济讲究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些特征反映在大学生中,表现为大学生自我意识强,注重表现自我,关注自我价值与彼此之间利益关系。教育环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个人教育环境对自己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行应试教育,存在激烈的升学竞争,学校、教师、家长往往不注意学生综合素质、健康人格的培养,导致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先天不足。文化背景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使学生养成不同的学习、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例如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的学生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在学习、生活习惯方面往往有一定差异,甚至在性格上也有着明显不同,进而影响着他们日常生活和集体学习生活的和谐,甚至互不相容,同学之间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认知不成熟。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认知过于理想化,交际过程中过于自我。当代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期望值高,过于理想化,经常用美好愿望的尺度来衡量现实。大学校园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不是真空地带,这样由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大,他们在人际交往上产生了偏见,造成了对现实人际关系状况产生种种看法甚至不满,这种不满反过来又对他们的人际交往带来消极影响,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同时,许多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往往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注重自己的需求,自尊心强,敏感性高,喜欢争强好胜,集体观念淡薄,缺乏容忍、合作精神,不能正确处理与同学、老师关系。心理问题。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嫉妒心理、自闭心理与自卑心理。
建立良好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途径
重视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整体规划校园布局,以优美的外观让人心旷神怡,以深刻的内涵给人以启迪、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其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应该通过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网内容,指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正确认识网络交往;加强周末文化广场建设,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促进大学生交往,增强彼此之间认识与友谊;大学教师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而且注重与学生沟通,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教师形成牢固的“以生为本”校园文化理念,关心学生,注意树立良好教师形象,以言传身教正面影响学生。其三,建立与完善心理咨询系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要通过开设心理教育课程,设立专门心理咨询机构,聘请心理学专家、专业老师,成立心理俱乐部等途径建立与完善心理咨询系统[2]。正确认识自我。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有充分认识,才能对自己有合理的定位,才能处理好各种关系。因此,大学生应该经常分析自己,反省自己,认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同时应该虚心听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审视自己,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其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人际交往中,通过后天培养的内在素质所产生的魅力,跟与生俱来的美貌所产生的魅力相比,更具有持久性和感召力[3]。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不断丰富知识,积极在实践中提高素养,努力培养真诚、谦虚、热情、宽容优良品质,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品质高尚,受人尊敬、喜爱的人。这是增强自身人格魅力、实现成功交往的基础。其二,加强交往技能。大学生应该熟练掌握以下人际交往的技巧,保证正确处理好各种大学生人际关系:(1)平等交往;(2)学会尊重;(3)待人真诚;(4)宽容大度;(5)善于聆听。综上所述,良好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建立与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当代大学生相当重要。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育人环境;大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建立良好的大学生人际关系,并有力地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作者:张菁 单位: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
篇3
在大学的校园生活中,每一个大学生都生活在人际关系网中,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依存于人际交往,大学生人际交往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更具社会性,然而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一旦受挫就表现为自我否定和苦闷焦虑陷入困境,并因此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必须充分认识和了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
(一)自我意识较强
民办应用科技大学招收的学生大部分家庭经济情况较好,并且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为“95”后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方式是“有求必应”,这就造成大学生们普遍自我意识较强。所以,当他们一旦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时,就会产生很多消极不良的情绪。民办应用科技大学的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各方面均落后于公立高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若民办应用科技大学的大学生生活在友好融洽的人际关系中,有利于学生们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人格,反之,大学生们会比较压抑和敏感,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换位思考并缺乏包容性,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二)功利化突显
随着近年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办应用科技大学也一直在扩招,招收的学生整体素质相较于公办院校略差。他们对于知识并不是那么渴望,初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们在学习方面更是茫然,面对周围一切新的事物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什么,怎么做,不懂得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只是碌碌无为的打发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理想和人生价值浪费在虚度的时光里,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同时大学生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就业的压力,逐渐开始重视人际交往的物质实惠,“有用即交往”、“有求即结识”、“互相利用”等功利意识增强,没有强烈的集体和个人荣誉感。
(三)过度依赖虚拟网络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技术的时代,大学生是网络技术最主要的使用者之一,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大学生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它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但是,网络技术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导致了大学生沉迷网络,对现实人际关系感到疏离和冷漠等消极影响的出现。民办应用科技大学大部分学生们的经济条件都不错,电脑和手机之类的高科技产品更多,这些网络科技产品的普及为大学生们拓宽了交往渠道,但是同时大学生在现实世界与网络虚拟世界间自我的冲突也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一些大学生沉溺于网络虚拟的人际关系,忽略甚至回避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导致在现实人际交往时会引发焦虑、恐怖、神经症等一系列严重心理问题。
二、民办应用科技大学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的影响
内向、自卑是造成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这些曾经怀揣公办大学梦的学生只能到民办应用科技大学来,内心的不情愿、不甘使得部分学生在交往中,尤其是面对陌生人时由于自卑感而自信缺失。影响他们人际关系建立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情绪、人格障碍及交往能力等,受以上多种情绪的影响,经常处于压抑状态,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常作出不明智的举动,导致和周围人的关系紧张,甚至人际关系破裂,友谊终止。
(二)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子女在与同伴或其他人交往时出现问题,往往就是因为父母本身在交往上存在问题。单亲子女的心理问题也常常表现为不同类型的人际交往障碍。不同方式的家庭教育同样会影响子女的人际交往,父母越多地温和对待、理解子女,子女的社交兴趣就越广泛,相反,子女在家庭里得到的是拒绝否认、惩罚和严厉的教育方式,那么子女将不善于交际。并且在民办科技大学中,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知识面广,竞争意识强,也更爱表现自己,更善于人际交往,同时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教育背景和家庭所在地等也有很大不同,这都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三)学校因素的影响
民办应用科技大学有其独特的校园文化,不同的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为人处世与人际交往方面产生着不同的影响。步入大学后,大学生们没有了升学压力,应该着重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但民办应用科技大学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开展的人际交往讲座和团体活动也流于形式,不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难以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随着大学扩招,在校大学生越来越多,师生之间缺乏沟通,学生的心理问题容易被忽视,发生自我认知偏差,引起焦虑、紧张、猜疑等不良情绪反应,影响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三、提高民办应用科技大学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
(一)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
民办应用科技大学学生要明确认识到人际交往在个人发展中的深刻影响,加强自身个性的了解,明确交往的程度,学习借鉴他人人际交往经验,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首先,自身成长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没有人能够天生完美,在成长过程中总是经历磨难才能够成就完美,衡量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看他能否解决问题;其次,要在实际情况中改善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精神饱满的状态,言谈举止文明,态度诚恳大方,学会倾听他人,形成良好的交往风度;在人际交往中主动的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欣赏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与包容他人。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健全的人格。
(二)注重家庭教育,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家庭教育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培养出身心健康孩子的可能性会更大。子女在家庭中一般会经历诞生、成长到独立的过程,家长在平时生活中的举止言谈都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充分考虑到对子女的榜样作用。首先,父母应以身作则,对家人以诚相待,帮助子女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其次,对待子女宽严有度,既能够满足孩子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能够使用正确的方式纠正、约束和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诉求,给子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创造环境;最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能够倾听子女的内心世界,与孩子建立恰当的交流关系及方式,帮助孩子克服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培养子女积极的意志品质。
(三)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高等教育不仅要培养专业性强的应用型人才,更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社会功能完善的合格公民。民办高校在做好学生专业培养、思政工作的同时,还应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跟进。首先,要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科学、积极的掌握人际交往技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大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活动条件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创造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正确引导学生与人交往;最后,完善心理咨询体系,普及心理咨询。
篇4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及分析
当今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部分学生缺乏交往的能力,有的因人际交往问题,无法正常学习。以下是几种最常见的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
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满往双方的需要,是在互相尊重、互谅互让、以诚相待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而有的大学生却常常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总希望周围的人围着自己转,只从自己的角度认识事物和看待问题,对待事件具有极强的主观性。这类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吹自擂、装腔作势、盛气凌人、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对方的需要,这样的交往必定会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大学生要纠正自我认知的偏差,不仅要正确认识自我,还要客观认识他人。
2.自卑心理
自卑就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这是大学生对于自身的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却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卑心理的学生缺乏自信,做事胆怯,优柔寡断,遇到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侮辱,更是甘咽苦果、忍气吞声;也有部分学生以盛气凌人的架势掩盖心中的脆弱。还有的学生自卑是因为凡事期望值过高,在交往中总想把自己的形象塑造得完美,惧怕丢丑、受挫或遭到他人的拒绝与耻笑,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因而常将社交圈子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面对这些情况,大学生要认识到“人无完人”,并正确认知自己,增强自信,用积极的态度与同学交往。
3.嫉妒别人
嫉妒是对条件比自己好的人产生的一种怨恨和愤怒交织的复合情绪,这是消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对他人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报以嫉恨,乃至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行为。嫉妒容易使人产生痛苦、忧伤、攻击性言论和行为,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如有的同学在恋爱竞争中失败,转而恶语中伤他人等。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超过别人,但有些人对超过自己的人不服,自己却无力改变现状,于是,采取报复行为,以此来满足心理需要。这种心理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和厌恶,使交往变得困难。嫉妒心强的学生要从自身做起,提高修养,用正当、合法和理智的手段将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
4.猜疑心态
猜疑是对别人不信任的一种情感体验。有猜疑心理者在思维上常进行毫无事实根据和缺乏合理逻辑的判断推理,经常捕风捉影、牵强附会和无中生有;在情感上表现为高度的敏感和不安,总怀疑某人某事在威胁自己而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常常无端地怀疑别人在威胁自己的名誉、地位、声望,把别人的举动都与自己联系起来并看成是自己的障碍。猜疑心理者给人的感觉是心胸狭隘,气度窄小,不坦率,不暴露思想,过分注意自己的得失。如此抱着怀疑的态度与人交往,势必导致多疑的心理障碍,可以表现为自我暗示、缺乏自信等。克服这种心理,要加强锻炼,做到心胸开阔,如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培养豁达乐观的人格、消除对他人的偏见等。
5.性格孤僻
孤僻也会导致交往障碍,具体表现为孤芳自赏,自命清高,结果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与人不合群,待人不随和。或是由于行为习惯上的某种怪僻使人难以接受。这样从心理、行为上与他人有着屏障,缺乏交往的愿望和兴趣,将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封闭的人一般不愿和别人交谈,也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出现寡言少语的现象。如出现这种情况,要努力让自己融入集体,其次还要克服自负、自尊或自傲的心态,积极与他人交往。
6.怕被拒绝
这是一种在人际交往中以不安全感为主要感受的模式。有这种感受的人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处处怕被别人伤害。这是一种幼稚的、不成熟的人际交往模式。在人际交往中总是担心别人不理睬、不热情。当他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与人接触时,如果遇到对方大方热情地回应,尚能鼓舞信心,如果对方也拘谨,不那样热情,就会揣测别人是不是不喜欢自己?如果真如此,那就先封闭自己。于是,他会采取一种妥协的处理方式,在惴惴不安中更加退缩。另一种人际交往不安全感的表现形式是认为世人都很狡猾,担心自己被利用、被欺骗。这类人总是不信任别人,感到社会复杂、人心难测,自己不像别人那样狡猾,怕吃亏。与同往时,总是在想别人是否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与异往时,又在想别人对我有什么企图等。
7.过分依赖
众所周知,人际交往是以相互支持、互为收益为前提的,而有些人却过多依赖他人,以致成为别人的负担。这类人可能对某个人很依赖,也可能非选择性地依赖任意一个人,凡事言听计从,唯唯诺诺,完全失去了自我,目的是想从所依赖的对象身上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与庇护,而自己却从没给对方一些心理支持;并不愿意也不允许自己依赖的人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惟恐自己被“抛弃”。结果会使被依附对象有一种束缚感,甚至成为一种负担,并产生一种想摆脱这种关系的强烈愿望,最终导致亲密关系的破裂,而许多心理脆弱者难以承受这种打击,出现心理冲突。这是一种儿童对成人的幼稚的行为方式。
二、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
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种种问题,可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缓解或解除,从而使之学会客观地看待、完善自己,并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品质。
1.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
积极、主动、良好的交往观是健康交往的基础,大学生应培养主动交往的勇气,坦诚自律,互助互爱,平等交往,达到团结同学、自我发展的目标。生活中,大家都愿意与性格良好的人交往,没有人愿意与自私、虚伪、狡猾、性情粗暴、心胸狭隘的人打交道。大学生应该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多读书,读好书。多向阅历丰富的长者学习。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品质高,有安全感,能取得别人信任的人。良好的个性特征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促进作用,反之有阻碍作用。
2.遵循交往原则,积极主动交流
大学生要加强自我训练,提高心理素质,遵循诚实守信、理解宽容、、真诚互助和平等待人的原则。正所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人际关系好的人,一般都诚实守信。在交往中要胸怀宽广,学会换位思考,要把交往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并信任对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热情之手,像雪中送炭一样给以物质或精神的慰藉。有些学生性格内向腼腆,不善交谈,或和人交谈时没合适的话题,这样很难在短期内赢得朋友。因此,大学生要积极参与交流,寻找交往双方共同的话题来讨论,避免冷场。如社会新闻、体育赛事等,从彼此的谈话中找到双方共同的兴趣点,增进彼此的了解。
3.提升沟通能力
有人说:人的生活和生命的质量,取决于他的沟通能力及影响力。和其他任何能力一样,沟通能力可以在后天的学习、塑造中获得和提升。首先,大学生应当拓展阅读面,选修一些有关课程,如《管理沟通》、《人际沟通与礼仪》、《公共关系学》等课程,帮助自己了解关于沟通的理论知识;其次,建立自身的语言词库,学会在恰当的时间和地点用得体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效地处理人际关系;再次,学会用温文而雅的举止、真诚亲切的微笑等身体语言来强化沟通。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能有效避免一些可能发生的“不愉快”。
4.学会有效地倾听
倾听是对对方的尊重和欣赏,对于交谈的双方,积极倾听能让对方认为你是一个值得谈话的人,无形中提高你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加深彼此的感情。人际关系学者认为“倾听”是维持人际关系的有效法宝。在与人沟通时,不要打断对方的谈话,要等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力求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并表示关心、理解和同情;不要轻易地与对方争论或枉加评论。
5.善于赞美和表扬
赞美是一种有效的交往技巧,它能有效地缩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渴望被人赏识是人最基本的天性”。适时的赞美可以增进彼此的吸引力。真诚地赞美对方,但是不要夸大,让对方感觉你是出自真心。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6.学会宽恕和道歉
人与人的处境是不同的,所选择的做事方式也各不相同,朋友之间出现一些不愉快的小冲突也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处处以自己的想法为标准去看待和要求别人,难免产生矛盾。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这样就会理解别人的言行。在不涉及原则性的事情上,对别人的选择多一点尊重,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隔阂,这是朋友关系延续的保证。衷心的道歉不仅可以弥补破裂的人际关系,还能促进感情,从而达到心理相容。
7.学会微笑和感谢
微笑是人际关系的剂,微笑可以让自己的语言易于接受,并给予对方更多的理解。如果一个人总是绷着一张脸,同学肯定就会望而生畏,久而久之,就没人愿意和他交往了。恰当地运用感谢,这也是增近人际关系的细节行为。当别人帮了自己的忙,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应该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真诚感谢,感谢可以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三、结语
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大学生同样离不开人际交往。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人际交往是一门艺术,大学生要积极储备各种交往品质,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提高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营造良好的大学人际氛围,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倪嘉波.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02).
[2]杜鹃.关于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与人际交往问题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3).
[3]姜涛,蔡柏岩,金惠玉.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及促进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篇5
家庭环境是一个系统、特定、相对稳定的内在环境,对人的社会化影响极大。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国家,伴随着现代社会的转型,我国经济社会虽然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城乡之间仍然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着城乡不同家庭环境中的“90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一、“90后”大学生个性特点
“90后”大学生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中国大学生,他们是思想活跃、朝气蓬勃、衣食无忧的一代,更是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的一代,他们出生在中国社会剧烈变迁,经济迅猛发展,信息高速发达的特殊时代。这个颇受争议、特点突出、时代感鲜明的群体具有以下个性特点:
1.思想早熟、个性独立、行为自主,依赖心理强,抗挫能力差。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他们自我意识很强,具有较强叛逆意识,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无法摆脱对家庭和他人的依赖,行为表现成熟,心理脆弱。
2.功利务实、理智参与各类活动,观察问题、处理事务时,出现观念和行为的错位。在社会快速转型期,受市场价值观念的影响,“90后”大学生在活动的参与方式上由原来的空泛理想化的热情,转入了对自身价值实现的关注。他们在进行价值评判和选择时,总是以利益作为标尺来衡量。他们指责社会的不公,却回避自己的责任。
3.情感强烈,外显而又张扬,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的表达。社会环境的现实情况造成了“90后”大学生情感上躁动不安、荣誉感强、虚荣心强。他们对喜爱的对象表示热衷,对信服的人表露出钦佩和羡慕,对不平之事表示愤慨的程度强烈。
4.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上趋向于追求时尚,凸显个人爱好。“90后”大学生出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时期,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满足了他们的物质需求;他们掌握的信息和知识更为丰富,使得他们的知识结构更加复杂和多样性。他们既认同传统的价值观,也欣赏当代社会流行的价值观。
5.消费方式呈现多元、实用和前卫方式,人生目标相对模糊。他们青春激情与文化理性并存,强调生活质量、重视充分享受,总是追求浪漫与新奇,接受变化与挑战,绝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和发展方向的规划和认识很模糊。
二、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的差异
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城市和农村大学生对环境适应能力、事物理解能力、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了解家庭环境对“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情况,笔者对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城市学院、兰州工专等6所高校部分在校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660份问卷,收回646份,回收率为97.88%,其中有效问卷为640份,有效率为96.97%。在我们的调研中,来自大中城市的占21.24%,中小城镇的占18.63%,来自农村的占60.13%。通过分析,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的差异表现在
1.城乡大学生人际交往认知存在偏差。在我们的调研中,当问到“在社交场合你是否感到紧张或窘迫”时,来自大中城市的同学认为不会紧张,会很自如,占6.21%;来自中小城镇的同学认为有时候会这样,占71.24%;来自农村的同学认为经常会这样,占23.10%。调研表明,来自城市家庭的学生处于相对开放的环境中,见多识广使他们产生一种优越感,人际交往比较积极。而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缺乏自信心理,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评价过低。
2.城乡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不同。在我们的调研中家庭较富裕的占3.6%,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占66%,贫困生占25%,特困生占5.4%。调查发现,在“90后”大学生交流方式中,来自城市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通过参加各类协会、朋友聚会、社交场合等方式交往。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受经济条件局限,难以在与人交往中“潇洒自如”,而寒酸的外表也常常使他们自惭形秽,主要通过老乡会、发短信、聊QQ等方式进行交往。
3.城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差异。城市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受教育环境良好,接触社会较多,拥有广阔的人际交往圈子和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交际与交友能力、交谈能力和异往能力都要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
4.城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困扰方面体现显著差异。城乡家庭在环境背景、文化习惯、价值观念上存在很大差距。在问卷中,农村学生选择“遭受排挤”的占10.15%,选择“自尊心受损”的占58.24%。“自尊心受损伤”这一问题在问卷选项中城乡大学生相差28.11%。在“交际与交友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38.97%,小城镇占39.93%,农村的占45.71%。在“与异往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23.53%,小城镇占28.49%,农村的占34.86%。在“交谈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24.26%,小城镇占29.65%,农村的占33.14%。在“待人接物困扰”方面,大中城市的占11.76%,小城镇占10.47%,农村的占29.71%。由此看见,城乡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困扰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三、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差异的家庭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在经济文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差异等导致了城乡家庭环境的差异,从而影响城乡“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适应。
1.城乡家庭收入的差异。在城市,大多数家庭则是通过就业方式获得家庭的收入,家庭的共同收入决定了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密切而相互协作。而农村的农业生产收入是家庭经营收入的主要部分,这种家庭生产方式决定了个人收入只占到家庭总收入的一小部分,个人对家庭的依赖程度与城市有区别。这种城乡家庭收入的不同,形成了城乡家庭间观念与行为的差异,从而影响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处理。
2.家庭收入分配方式的差异。农村家庭的收入需要安排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和家庭经营的再生产。城市家庭收入的安排相对较简单,开支也仅仅是日常生活的安排等方面。这种家庭收入分配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
3.城乡生活水平的差异。由于我国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的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上存在差异。从消费层面来看,城市居民逐步从生存消费向发展消费、享乐消费转化;而农村居民生活则由温饱型向舒适型转化。
4.城乡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城市家长偏重于过度关心的教养态度,对子女限制和管束较多;而农村家长则倾向于简单的、惩罚的教育方式。
5.城乡家庭父母教育意识有差距。城市家庭父母大部分都很重视子女的家庭教育,在教育方法上也有一定的选择性。而农村家庭父母对家庭教育的作用认识比较模糊,家庭教育意识不强,对子女的教育侧重于依赖学校和老师。
6.城乡父母对子女教育期望有差异。城市家庭父母对子女抱有较高的期望,对子女的学业和将来的职业要求都很高,期望子女在大学期间学会很好地为人处事,以便为今后适应社会打下基础。农村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通过读书改变自身的生存现状,但由于他们从自身地位和客观可能性出发,不会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
7.城乡家庭父母和子女沟通交流有差异。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新媒体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城市家长重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拉近、融洽了亲子关系。而农村教育条件落后,广大农村父母文化程度低,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使孩子容易受到消极情绪和负面言行的影响。
四、改善城乡家庭“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策略
1.改变家庭教育的误区和偏差,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社会人才的重要素质,是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的重要标志。对于城乡家庭而言,要改变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误区和偏差,应重视孩子作为独立发展主体的特殊需要,将自己的期望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并且能够做到时时和孩子进行沟通,成为孩子的伙伴和引导者,以此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2.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孩子正确处理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不适应的改变,对于城乡家庭环境来讲关键在于改变孩子成长的环境,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庭生活方式。父母要构建和谐的、积极向上家庭生活,孩子就会受到和谐的、进取心的教育。
3.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人际适应能力。一个家庭的人际关系如何,既是德育环境,又是智育环境。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体贴,和睦民主、平等互动、家庭环境和谐温馨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要积极创造民主、催人奋进的家庭气氛,来培养孩子提高人际适应能力。
4.家长要当好子女的素质导师,引导子女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适应能力,正确地认识自我,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技巧,加强自身的交往技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5.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合力,培养子女良好人际关系。在改进家庭教育的同时,需要重视利用其他途径,尤其是学校和社会其他教育机构的替代性作用。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必须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密切配合,才能全面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构建他们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10,(4):111-114.
[2]戴长澜.全国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查报告公布[N].中国青年报,2008-11-12.
[3]赵丽芳,陈国锋.90后大学生的特性及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15):134-136.
篇6
人际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1]。而建立积极的亲密关系,则是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课题[2]。
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在人际交往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指的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能否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解决交往障碍,达成交往目的的信心、预期和自我评估[3]。谢晶[4]指出,人际交往效能感包含两层含义:第一,人际交往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否达到某个交往目标的主观判断;第二,人际交往效能感产生于交往活动发生之前,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交往活动的预期。
依恋(attachment)是个体与特定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此概念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并在习性学的基础上整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与控制论,创立了依恋理论。Hazan和Shaver[5]则将依恋关系拓展到成人领域,认为成人伴侣间出现的情感纽带,同婴儿与其照看者之间出现的情感纽带一样,都是依恋行为系统所导致的。此后,Bartholomew等[6]根据参照系的不同,又将依恋模型分为四类:安全型、倾注型、害怕型和轻视型。相对而言,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会在社会交往中投入更多的努力去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对朋友更加信任和开放,能够保持更长时间的友谊关系,因而在人际关系满意度、社会支持等方面都处于更高的水平[7]。大学生正处在青少年向成人的过渡时期,大学时期能否建立安全型的成人依恋关系,对于其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8]。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个体的人际交往效能感对其交往行为起着控制和调节的作用[3]。成人依恋本质上就是一种成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人际交往效能感无疑会影响成人依恋的质量。因此,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的现状及其相互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成人依恋的心理机制的理解,并为改善亲密关系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择
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在武汉地区两所高校发放问卷245份,有效回收199份,有效回收率81.2% 。其中男生92人,女生106人;人文社科类99人,理工农医类99人;大一60人,大二38人,大三59人,大四42人。
(二)研究工具
1. 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
本研究采用谢晶编制的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9]。该问卷由36个项目构成,为6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该量表有六个维度:亲和效能、印象管理效能、利他效能、沟通效能、情绪控制效能、自我价值感。在信度方面,该量表六个维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数在0.56~0.78之间。在效度方面,谢晶等采用郑日昌等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作为效标,结果发现二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82(p<0.01)。由此可见,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在本研究中,六个维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数在0.62~0.72之间。
2. 亲密关系问卷
亲密关系经历问卷(ECR,experienc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scale)是公认的设计较合理、信效度较高的自陈式量表。此量表由Brennan,Clark和Shaver等人编制,共有36个项目,采用7级评分(从非常不赞成到非常赞成)。Brennan等人通过因素分析得到两个维度: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各由18个项目组成,并且两个子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91和0.93。本研究采用李同归等修订的中文版ECR量表[10],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同质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其中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是0.82和0.77。在本研究中,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的克隆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2和0.74。
(三)研究程序
采用随机抽取方式进行取样,量表为纸质自陈式问卷,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测试完成后当场收回问卷。
(四)数据统计
将问卷数据输入计算机后,使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现状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在不同性别、专业、年级上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效能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中间值18分,其中沟通效能的平均得分最高,为25.12分,亲和效能的平均得分最低,为21.89分。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女生在自我印象效能、自我价值感上显著高于男生(t=2.97,p=0.003;t=2.86,p=0.005);但男生在情绪控制上则显著优于女生(t=2.58,p=0.011);人文社科类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显著高于理工农医类学生(t=3.04,p=0.003)。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自我印象效能上存在显著差异,LSD事后检验发现,大一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均值差为2.29,p=0.004。
(二)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现状
对大学生成人依恋在不同性别、专业、年级上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页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低于中间值72分,女生在依恋回避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大二和大三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上的得分要高于其他年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性别、专业的大学生的成人依恋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t=2.11,p=0.036);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成人依恋得分没有显著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进行差异检验,结果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依恋回避上存在显著差异(F (3,195) =3.30,p=0.021),在依恋焦虑上存在边缘显著的差异(F(3,195) =2.57,p=0.056)。LSD事后检验发现,在依恋回避得分上,大一学生和大二学生均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均值差分别为6.27(p=0.008)、6.42(p=0.017)。在依恋焦虑得分上,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和大四学生,均值差分别为5.90(p=0.028)、5.91(p=0.045)。
依据费舍公式,将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上的得分进行转换,可以得到4种成人依恋类型,如表3所示。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的相关
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亲和效能、沟通效能、自我价值感均与依恋回避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印象效能和情绪控制效能与依恋焦虑呈显著负相关。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成人依恋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究人际交往效能感与成人依恋的关系,本研究以人际交往效能感各维度为自变量,分别以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为因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表6所示。
从表5可知,亲和效能、自我价值感对依恋回避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方程的决定系数R2=0.141。从表6可知,自我印象效能对依恋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方程的决定系数R2=0.083。
四、讨论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现状
本研究发现,女生在自我印象效能、自我价值感上显著高于男生。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女生的生理发育早于男生,这一差异反应在心理上,则表现为女生普遍比男生成熟,且自我意识更强[9]。而自我印象效能和自我价值感都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因此女生在这两个方面相对更具优势。
另一方面,本研究发现男生的情绪控制效能显著优于女生,这与谢晶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我们认为,情绪控制效能的性别差异可能与男女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情绪调控模式有关。一般来说,男生的情绪体验较为稳定,在应对情绪变化时更为理性,因而能较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相比之下,女生在人际交往中则可能有更多的情感投入,情绪体验更为细腻,遇到情绪问题时可能比较感性,更倾向于自然地表露出来,因此情绪控制效能感
较低。
本研究发现,人文社科类学生在自我印象效能上显著高于理工农医类学生,这可能与学业压力、社交氛围等因素有关。理工农医类课程相对繁重,学业压力较大,社交范围较小;人文社科类则相对轻松,时间安排上较为自由,用于社交活动的时间也相对较多[11]。
本研究还发现,大三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最低。其原因可能在于,大三阶段的专业课程压力较大,且大部分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前程作出明确的选择:出国,工作,还是读研[12]。因此,在评判、反思乃至重新规划的过程中,大三学生可能会经历较长的迷茫期,导致自我印象效能感降低。
(二)大学生成人依恋的现状
本研究显示,女生在依恋回避维度上的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这可能和中国传统的教养文化有关,女生在人际交往中一般更为含蓄、委婉,而男生则相对主动。值得关注的是,大三学生依恋焦虑得分最高,依恋回避得分最低。正如前文所述,发展亲密关系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多数大三学生来说,学校生活和专业学习都已较为熟悉,主动地追求和发展亲密关系已成为一个重要任务,因此可能导致依恋回避的程度较低。然而,大三阶段的课业负担较大,且面临就业、升学、出国等多方面的抉择,加之不少学生在处理亲密关系时缺乏经验,导致大三学生的整体依恋焦虑现象也最为严重。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中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仅占7.5%,害怕型占52.3%,倾注型和轻视型分别占16.1% 和24.1%,这与国内研究中的依恋类型分布[13,14]相似,以害怕型的比例最大。而在国外研究中,则呈现出不同的分布比例。譬如,Creasey[15]对145对恋人进行依恋类型的测量,发现安全型占40%,轻视型占28%,倾注型占6%,未解决型占26%;Lopez[16]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依恋类型分别为安全型(46%)、惧怕型(20%)、冷漠型(19%)和专注型(15%)。
由此可见,国内外大学生在成人依恋的类型分布上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国外研究中安全型依恋的比例最大,而国内研究中则表现出害怕型依恋比例最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中国文化更强调隐忍、含蓄、谨慎,不鼓励直接的情感表达和强烈的身体接触,导致大学生即便在情感上需要亲密的关系,但在交往过程中又顾虑较多,很难相信他人[14]。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对成人依恋的关系
本研究显示,亲和效能、沟通效能、自我价值感均与依恋回避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印象效能、情绪控制效能与依恋焦虑呈显著负相关。更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亲和效能、自我价值感对依恋回避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我印象效能对依恋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如前所述,发展积极的亲密关系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2]。面对大学生的恋爱和择偶问题时,高校的管理者和学生工作者既不能将大学生恋爱视作洪水猛兽,四处设防,又不能视而不见,消极回避[17]。结合本研究的结论,从提高人际交往效能方面入手,或许能改善大学生的成人依恋模式,帮助他们建立更为积极的、安全的亲密关系。
具体来说,针对那些在依恋回避维度上得分较高的大学生而言,学生工作者可以组织一些联谊活动,帮助他们拓宽交往范围,举办一些社交礼仪和技巧方面的讲座,讲解并示范具体的交往策略,并对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主动表现给予言语鼓励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增强其亲和效能和自我价值感,增强其在交往过程中积极的情感体验,提升交往的自信心,进而减少对亲密关系的回避心理。另一方面,针对那些在依恋焦虑维度上得分较高的大学生而言,学生工作者可以通过前面提到的社交礼仪、技巧讲座来给予学生一般的指导,也可以针对学生在发展亲密关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惑给予具体的建议,帮助他们逐步改善消极的自我印象,进而降低依恋关系中的焦虑心理。
五、结论
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和成人依恋的调查,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 女生在自我印象效能、自我价值感上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情绪控制上则显著优于女生,人文社科类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显著高于理工农医类学生,大一学生的自我印象效能显著高于大三学生;(2)女生在依恋回避上显著高于男生,大三学生在依恋回避上显著低于大一、大二学生,但在依恋焦虑上显著高于大一、大四学生;(3)在具体的依恋类型上,安全型占7.5%,害怕型占52.3%,倾注型和轻视型分别占16.1% 和24.1%;(4)亲和效能、沟通效能、自我价值感均与依恋回避呈显著负相关,自我印象效能、情绪控制效能均与依恋焦虑呈显著负相关;(5)亲和效能、自我价值感对依恋回避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自我印象效能对依恋焦虑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
[1]王君,张洪波,许娟,等. 安徽省大学生心身症状调查[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7):481-481.
[2]贾晓明.学习建立亲密关系: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3(6):67-69.
[3]来燕,边玉芳.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结构及其量表编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04-406.
[4]谢晶,张厚粲.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研究[J].心理研究,2009,1(6):67-71.
[5]Hazan C,Shaver P.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7,52(3):511-524.
[6]Bartholomew K,Horowitz L M. 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1,61(2):226-244.
[7]何腾腾,巩文冰,缪艳君,等.大学生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5):782-784.
[8]李光裕,李俊晓.大学生情侣间亲密关系的信任及期望水平[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293-295.
[9]谢晶,张厚粲.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理论构念与测量[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 (3):330-332.
[10]李同归.成人依恋的测量:亲密关系经历量表 (ECR) 中文版[J].心理学报,2006,38(3):399-406.
[11]周文莉.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评估及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5.
[12]肖志玲.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13]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
[14]王宇.大学生成人依恋现状及其与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8.
篇7
笔者多年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在工作中发现,制约大学生就业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毕业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到毕业生的自我评估能力、就业期望值、自我推荐能力,甚至是实际工作能力。
目前我们对健康问题特别关注,大家都知道健康是指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对于大学生群体,还要关注他们的另一个健康问题,就是社交健康问题。社交健康应该还不是一个专门的术语。在当今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人们离群宅居,不善交际且有不愿交际进而产生交际困难的现象。交际困难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沟通、专业知识运用(工作)能力。网络的普及,是的交际困难特别在90后大学生群体当中显现的更为明显。
人际交往,也称人际沟通。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根据这一概念,笔者认为,社交健康是指,能够通过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主动积极进行社交,并表现为乐群合群,沟通流畅,受人欢迎,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圈层。社交健康是提高就业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曾一度被视为就业难典型案例的“北大学生卖猪肉”,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其人际交往能力缺乏,如果他具有了健康的社交,绝不会出现此种情况。
二、社交能力在大学生就业过程的具体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认为,大学生社交能力位列五项重要能力之首,并说“大学生社交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与其他能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结合笔者所在独立学院调查情况,总结社交健康对于就业力提高,特别是经管类专业毕业生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卓越的人际交往能力体现了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卓越
卓越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外在表现为自信。一个自信的人应该是对自己的领域掌握的较为扎实的人。作为大学生群体,那些人际交往能力表现卓越的同学,几乎都是专业应用能力卓越的人。现在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是处于相对劣势的,比如很多用人单位招聘简章当中明确要求招聘“二本以上”的毕业生。但是,每年我院很多毕业生在与一些一二本毕业生,甚至重点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中胜出。笔者对此现象作出过随机调查和思考,发现这些同学普遍表现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并同时具有优秀的专业知识及其运用能力。反之,一些上门需要就业推荐的同学,大多数表现出交流沟通能力困难,或者性格内向,不善于交往的特点,其中大多数的专业学习成绩也是平平。当然也有一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需要就业推荐,其原因也在于自我推荐能力的缺乏。
2.人际交往能力的弥补功能
独立学院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般以为,独立学院所开设的专业多是社会需求的热门专业。但是,应正确分析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不要被热门的假象所迷惑,导致就业定位发生偏差;在“热门”专业的就业竞争中,个性与特色十分重要,因此要在择业准备中突出个性和针对性。一般而言,当下的“热门”专业主要是工作环境不错,但竞争也很激烈的专业,一些热门专业学生不愿意放弃“热门”,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就业难。
特别对于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而言,这里所说的突出个性和针对性,就主要指能否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今天的工作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用人单位也希望招聘开通豁达,具备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同事,团队意识和能力强的,大家工作配合会轻松,愉快。即使专业能力稍有欠缺,这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培训等再学习方式弥补,而人际交往能力强则可以弥补就业竞争力。这在现在招聘广告和用人单位实际招聘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3.人际交往能力体现了大学生的自我评估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特别是独立学院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必要。2006年12月14-15日,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和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培训处共同举办的全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培训班上,“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力――生涯发展与规划的理念与实践”是会议的热点和重点。但是,到目前为止,笔者发现,本校毕业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和能力还是比较欠缺,和其他兄弟院校的就业指导老师的交流,这也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在调研和观察中也发现,那些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同学对就业取向明显表现出比较确定。交谈中发现他们对自己的评估也是很现实和肯定的。也就是说,交际过程是一个双向信息沟通的过程,只有自我认识清楚的情况下,我们才能顺利的和周围的人际进行有效的交往。而自我准确评估是职业规划的一个必要前提。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强,表现出职业规划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变增强了。因此,大学生需要锻炼人际交往能力,进而进行自我准确的认识和评估,进而在职场找到自己准确的定位。
4.人际交往能力与就业期望值
就业期望值也是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广受关注的一个概念。期望值偏高更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共识原因。2009年就业统计工作中发现,由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密集推出就业促进措施,使得2009年原本认为特别困难的就业工作进展的反而比上年顺利。这顺利的另一个原因,在浙江省的各次就业会议或培训中总结的,是大学生面临就业岗位的减少,就业期望偏于现实,于是能够及时顺利就业。2010年的大学生就业,以浙江为例,校园招聘岗位数迅速增加,用人单位的需求旺盛,相比较而言,就业统计上看,没有超过上年的同期水平,甚至很多高校反而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更多的是在于就业期望值升高后的观望情绪所致。
但是提前就业的大多数是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同学,而不独是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在就业竞争中,还是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同学优势明显一些。比如公务员考试,很多独立学院的学生能够比名牌高校的毕业生更有竞争力。德清地税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2010年地税招考,人民大学的一位同学考试能力很强,但是面试时说不出来,反而是我们学院的一位上届毕业生和一位今年的应届毕业生被录取了。该工作人员对我院的毕业生是赞赏的,并说,录取毕业生,笔试入围是一个前提,但是关键还是看实际能力。这里的实际能力首先检验的当然就是其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人际交往能力强的同学能够率先实现就业,还在于他们就业期望的现实性。人际交往能力强,需要对社会有一个全面客观理性的认识,这是交际过程中双向信息沟通的另一个方面。有了这样的认识,本人的就业期望值就会更接近客观,就业实现能力当然也会更强。
三、大学生交往能力欠缺现象与原因分析
笔者通过就业管理服务和教学实践中与广大大学生接触,并进行有意识的调研思考,发现大学生交往能力欠缺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离群索居型
离开父母老师保姆式的管理,进入大学后喜欢宅在宿舍,上网,或 “享受”独处的静谧,在校园里很少能见到其身影。久之,产生交际困难,更甚者,或导致难于毕业。
2.自私自利型
现阶段独生子女占据主流,呵护过度的成长环境让很多大学生表现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很难在人群中产生受欢迎的局面。属于自私自利型。
3.自我中心型
从小收到家人老师的夸奖和迁就,另一种表现就是虽然活跃在同学群体中,但是比较少的考虑别人的感受,缺乏换位思考的意识,自我中心,不经意间常伤害到交往的人。
4.学生气浓重型
或是学习型的“书呆子”,或是过于理想化的“不切实际者”,思考处理问题往往不能从身边的环境着手,顾此失彼,或者脱离实际,也较难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5.内倾型
性格内向,表达能力欠缺。在校期间,很多活动他们都愿意参加,但是没有表现自己的能力,除了 个别“密友”外,几乎不能把自己推销给更多的朋友。
6.心理问题倾向型
大学生心理问题也是十分值得注意,并需要各方面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产生心理问题,多数会表现出一定的交际障碍。
四、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途径――努力大学生提高就业力
独立学院采取的是民办管理方式,在人员的精简,特别是行政管理人员的精简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高校的管理模式也给在校学生提供很多自主管理和岗位锻炼的机会。我们可以借助这一管理模式的特点,来增强独立学院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社交健康。
1.社团化的自主管理模式为大学生社交健康搭建优越平台
独立学院的学生总体看家庭环境条件不错,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前已经得到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的锻炼。独立学院与其母体学校相比较,一般在学生管理模式上也更多的倾向于自主管理,学生社团往往更加活跃。我院学生社团容纳学生人数量比较大,比如我院的创业社团有近200人,他们很活跃,是一个有激情的团队,在内部组织架构和运作上,同学的横向交流比较多,另外他们还有很多社会活动,比如直接和企业接触合作,进行创业项目推介的接洽。这些都大大锻炼了组织内部同学沟通表达等方面的人际交往能力。他们在毕业找工作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很多单位也越来越多的要求我们给其推荐学生干部、党员和学生社团成员。像这样的社团在我院非常多。笔者认为,还应该有意识的教育培养并让一些积极性不够高,特别人际交往能力不太强的,性格内倾的同学有机会加入班级或各种社团当中。
2.办公室管理助理为大学生的社交健康提供锻炼岗位
办公室管理助理在独立学院的作用也明显比其母体的实际作用要大。因为机构人员的精简,所以很多老师助理能够承担一些实际工作,得到实际的锻炼。例如,笔者自己的一个助理,是2010届毕业生,大三时来到院就业指导中心。她原来在大一时曾担任过一学期副班长,成绩非常优秀,每年都能够获得二等以上的奖学金。但是,由于办事方式单一,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反而疏远了同学。来到就业指导中心之后,刚开始和人交流会紧张、脸红,在和笔者的交流和众多的同学、用人单位的交流过程中,学会了以恰当的方式来和周边环境的交往能力,并在今年的公务员考试中通过笔试和面试,面试前排名第九,面试后以第一名被录取了。她和她的父母特别感谢笔者,因为他们意识到在就业中心一段时间锻炼对于这位同学的意义。笔者还让一位在自己课程中旷课补考的同学做自己的办公室助理,现在其学习和人际交往能力变化也比较明显。
可以有计划的分批甚至将一些所谓的问题同学纳入到助理行列,是他们能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收到教育和锻炼。
3.强化社会实践的实施和管理,为大学生社交健康培育有机土壤
篇8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教育模式的突破,西方先进思潮的涌入,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念、言行举止和自我定性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变化无疑使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出现了新的挑战。21世纪大学生所需要的情商比例将接近80%,远远超过智商的20%,在影响大学生情商的诸要素中,人际关系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项对山东60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约有12%的大学生曾动过自杀的念头,在导致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诱因中,就业、人际关系、情感排在前三位。[1]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是埋葬在内心的对外不安和扭曲的价值观所造成的消极影响。目前,人际关系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此课题,将从人际关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做以下分析和总结:
(一)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
我们知道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有其固有的属性和价值,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依赖于人际关系。据研究调查发现,当前在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容乐观,轻度人际关系困扰着占38.51%,严重人际关系困扰着占15.06%。[2]其具体现状表现如下:首先,人际关系范围网日益扩大,涵盖社会各个领域。其次,他们心理需求引起对人际关系的渴望,通过各种通讯方式进行人际交往活动。最后,还受社会、学校等客观环境的影响,使人际关系“亮红灯”,因此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二)探究新形势下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汇总国内外对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研究,我们发现:个人自我主义、封闭主义、抱怨心态、偏见主义、不谅解他人、竞争与嫉妒心理、性情孤僻、怀疑与揣测、不安与渴求等不良心境存在于大学生的日常交往中。除了这些来自心理方面的因素外,还深受外在社会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家庭教育的得失,一部分大学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同伴相互平等交流的认可。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网上冲浪又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走进了他们的世界,他们利用网络信息交流,来缓解现实的冷漠。
(三)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现实意义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交际能力的人,就像陆地上的船,永远到不了人生的大海。”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为人处事的能力。[3]大学生正处在一个全面发展的转型年龄阶段,了解欲和尝试欲占其主要心态抉择上。这一时期,通过学习、拓展和交流,形成相互信任和认可的关系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它不仅可以使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获得幸福感。同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员工工作的满足感。学生所处的时期,是其成长过程中精力最为充沛、思维敏捷、情感活跃的关键段,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及时促进大学生体力和脑力的发展,使他们的知识和认知能力、理解和宽容、性格和才能、理性和自觉等方面获得高度的发展和提高。
二、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风气的影响
当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鲜事物的涌入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今大学生所成长的环境和经济条件较为优越,对待人际关系缺乏理性认知,容易以“自我”为中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再加上就业形势的严峻,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大学生关注的不再是和谐的人际关系,而是谁能在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因此社会风气的重视程度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二)学校的管理方式、教学方法、辅导员工作及其他原因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于别校的管理方式,方式不同都会影响到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学校在课程设置的主次和对学生个性发展强调的重点不同,也会影响到其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与选择。每个高校除了遵循中央下发的教育文件,还会根据地方实际,拟定所在区域的教育发展模式。当然每个学校也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办学特色,学校的人文教育、环境背景、教师授课方式、学生理解程度、校内工作人员的行为方式、辅导员工作等等都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当然还有一部分潜在的其他原因。
(三)大学生自身对人际关系的认知程度
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问题的重视和理解程度不尽相同,有的人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有的人“三观”缺乏正确的引导;有的人想拥有和谐的人际交往圈,但因为胆怯、内向、焦虑、不安等情绪左右时,缺乏自信和勇气,反而阻碍了其交友;有的人认为在大学期间,做好自己的事就行,没必要和别人相处等思想;有的人太过左右逢源,太做作,聪明反被,结果导致同学之间的不信任;还有的同学遇到困难时,喜欢逃避等。作为当代大学生,为了更好地投入到社会环境中,就必须把人际关系问题作为必修的课程。
三、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路径
(一)社会应提供公民正确的交往环境
社会是一个大环境,在这个大环境下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需要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既要依靠社会这个大环境的辐射作用,树立健康的人际关系理念,帮助社会成员了解人际交往的真谛,以外养内。同时要及时扼制不良行为影响,并大力宣传开放性和引导性的人际交往观,也要与学校携手共进,高度重视“十三五”规划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并大力发展经济。
(二)学校应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能力
学校是传承教育的主要载体,重视学生的人际关系教育,要采取“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开展相关知识课堂,锻炼学生在虚拟或现实人际关系情景中的交往能力。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生交往心态。最后要开展大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及时解决大学生的现实情感所需,并定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帮助大学生掌握娴熟的交往技巧,提升个人应对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个人应加强自身综合的交往品质
清朝康熙年间的“六尺巷道”广为流传,以此揭示了宽容是人与人之间和谐沟通的桥梁,作为一个即将奔向社会的青年,我们要以宽容的心态包容和接受别人。在健全人格方面,信用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值得信赖的试金石,我们要树立诚实守信的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以此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分析,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一个人的人际关系,不仅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自身的影响,特别是心理因素。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的对世态度和做人准则,也是支配和调节个人行为和处事方式的“杠杆”。建立健全的人际关系网,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意义都是重大的、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王丽萍,黄车白.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135.
[2]王涛,席波,王翠丽,徐立柱.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7,(5):57-61.
篇9
1.1 自卑心理
这种心理是个体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偏低的一种表现,是一种自我否认,对自己没有信心,也对自己不认同的心理表现。自卑表现之一是敏感多疑,过分看重别人对待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对不经意的批评或夸奖会胡乱猜测,导致内心强烈的情感冲突。长期得不到自我价值的体验,内心失衡,又走不出这种阴影,缺少应对能力,因此遇到事情会采取极端的行为来处理,比如打架、自残等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这种心理的形成除了自我认知的因素外,还受家庭经济、成长经历、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类型人在和别人比较的过程中,容易反省自己的短处,忽略自己的长处,从而加重自卑感,进入恶性循环。
1.2 异往中的困惑
在大学,除了正常的恋爱关系,有一部分同学不能正确进行男女生之间的沟通,怕遭非议,而不愿与异流交往。这部分学生因为好奇希望与异往,但是走不出这种不健康的心理,而感到痛苦。
造成这种障碍的原因,除了男女生在智力、情感、个性方面的不同,陈旧的教育观念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和老师都害怕他们早恋影响学习,盲目地反对男女同学的交往。这种好奇和外界环境的阻碍的矛盾性,造成了部分学生对性别的敏感性。
1.3 社交恐惧心理
社交恐惧心理是人在社交活动中渴望与人交往,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不对,或者自己的个性缺陷等原因,致使效果不尽如人意,从而产生的一种恐惧的情感反应, 比如见到生人时脸红、说话紧张。因此经常感到苦恼,害怕与人接触,自己封闭自己,常常陷入焦虑、痛苦之中,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社交恐惧心理有多种成因:性格孤僻者,害怕与人交往,常怀有胆怯心理;或者自尊心较强者,在某次交往中受到重挫,由此产生社交恐惧心理;或者是怕在社交活动中暴露自己的弱点,从而产生一种自我保护性恐惧。
1.4 报复心理
报复心理是指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受到挫折后攻击引起该事件的人,以此发泄内心的怨愤与不满。报复心理的主体一般是心胸狭窄或品质恶劣的人,一般性格暴躁、情绪易激动的人容易产生报复心理。
这种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早期教育环境引起的,由于父母、学校在教育上的措施不当,或是不良的家庭、学校环境使学生的性格情感没能健康成长,导致内心失衡,逐渐演变为仇视他人和社会。
2 对于大学生不良心理的疏导对策
2.1 制定合理目标,帮助学生做好学涯规划、职业规划
缺乏目标,就会造成理想缺失,导致大学生活中迷茫,不思进取,慢慢的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所以在大一入学初,除了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和指导学生做好学涯规划,明确自身的目标,内化为动力,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在阶段目标上,避免因为空虚无目的而产生违纪违法的行为。
在入学初,以专业教育及班会教育为主进行学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对自身合理定位、确立适合自己的大学阶段学习生活的目标,帮助学生制定可行计划。在军训期间,通过座谈、调查问卷、网络等多种平台与学生交流后,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规划做出调整,以期规划能适应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引导学生做出尝试性的职业决策和职业规划,加强学生职业规划的意识。同时职业指导教育选修课能够及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职业素养。鼓励大学生寒暑假期自己走出校门,主动参加用人单位的兼职实习,提前了解自己所欠缺的知识以及尚需锻炼的能力,了解到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
2.2 加强学习自我调节的几种方法
2.2.1 自我激励,树立自信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和长处,仔细挖掘就会发现自己的许多潜能。经常用生活中的哲理、明智的思想观念、先进事迹来激励自己,坚信未来是美好的。面对挫折要客观冷静地直视,不逃避,不自责,分析原因,后果,勇敢地面对下一次。通过自我激励,逐渐树立自立、自强的主体意识,增强自信心,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
2.2.2 注意力转移法
当不良情绪出现时,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积极向上的活动中,比如听音乐、体育锻炼、踏青等,使自己找点新的兴奋点以抵消或冲淡原来的不良情绪,使不良情绪逐 渐消失。
2.2.3 宣泄法
当有不良情绪时,需要适度宣泄,使压抑的心境得到缓解和改善。宣泄是一种良好的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现实生活中宣泄的方法很多,人与人因个体的差异和所处的环境、条件各异,采用宣泄的方式也不同,从小小的一声叹气,到大声痛哭、疾呼、怒吼都可以起到宣泄的作用。或者向你的挚友、师长倾诉你的苦恼和郁闷,使不良情绪得到疏导。在倾诉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2.3 注重心理问题预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是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中心在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惑、减轻心理压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咨询机构的主要工作有:常规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等。心理咨询机构的所有工作是相互联系的,同时进行,协调发展,才能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维护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避免和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
二是大学生心理骨干队伍的建设。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应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对辅导员、班主任等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更多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是开展心理健康普测,及时发现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的心理问题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SCI筛选出的学生,我们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观察和了解,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多和这些学生谈心,给予关心,便于及时发现问题,早期干预治疗,有效解决问题,
四是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普及心理知识,针对常见心理问题举办讲座等,帮助大学生加强认识,正确对待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月活动,加强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以及重视度,同时可以培养更多的愿意帮助同学的学生干部参与到活动中,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的一部分。
五是多途径关注重点人群。在开学初,通过入学教育,班会等等活动,重点发现特殊人群,及时疏导。如具有内向、孤僻、自卑、偏激性格的同学,如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的学生,如身体有残疾的同学等等,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的微小变化,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六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够系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能够介绍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评定,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能够向学生传授正确的科学方法,减少心理问题引起的不良后果;能够帮助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能力,塑造完善人格,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2.4 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只有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使其互相影响、互相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完整良好的教育系统。辅导员处在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应举办锻炼各种素质的活动,在活动中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给学生锻炼平台,帮其克服不健康心理,只要心理问题解决了,思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把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相结合,是预防一般心理问题的关键点。
3 结束语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由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重要阶段,在大学期间学生会遇到人际交往的各种心理障碍,本文详细论述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障碍,同时也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刘韧.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健康问题和对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2]王云辉.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征及问题应对[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04).
[3]邵妍,秦鹏.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探析[J].科技信息,2010(03).
篇10
【关键词】
团体训练;大学生;人际交往;社交焦虑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一般实践能力之一。大学时期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关键期,大学作为浓缩得微型社会,是提升人际关系的良好阵地。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学生都是初次脱离父母的怀抱,家庭的保护,渴望得到同学的真挚友谊,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认可。但当代的“90后”大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和问题,正处于心理成熟期的他们,往往忽略了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的提升,而以高中时代的交往模式和标准行事。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表现出人际交往的不适应,自我中心严重,不能容纳别人的生活习惯和自己不一致,不能对别人宽容理解,甚至产生误会和冲突,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之一。
团体训练可以通过教育指导、情景模拟等形式将有共同目标的学生聚集到一起,相互学习、模仿、相互支持,从而提升团体中每个成员的心理品质。研究表明团体训练尤其适用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根据群体动力学和社会学习理论的原理,团队的共同支持会给群体中力量较弱的个体提供强大的行动力,个体通过相互学习、模仿,将更容易被他人接受的人际沟通和交往方式纳入自己的行为体系中。从而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团体训练还可以对现实情境进行模拟,通过心理剧、角色扮演等形式解决现实的问题与冲突。本研究探讨团体训练对于提升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性。
1 研究方法
1.1 被试
实验对象为2011级选修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生,总人数128人,随机分成两个班,实验组64人(男生20人,女生44人),控制组64人(男生19人,女生45人)。
1.2 调查工具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等编制本量表。量表共有28个条目,由靳 媛 孙丽岩 王 昭 高 博 王福东 大连医科大学 116044交谈困扰、交际困扰、待人接物困扰和异往困扰四个维度组成,评分采用“是—非”方式,选择“是”计1分,选择“非”计0分。该量表信度效度较好,符合研究要求。
《交往焦虑量表》: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 含有15 个条目, 采用5级评分, Cronbacha 系数超过0. 87。
1.3 实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的前测与后测设计。对实验组进行为期8周的人际关系团体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为避免研究过程给对照组同学带来不必要的成长困扰,在研究结束一定时间后再安排对照组进行相关的团体训练活动。
本研究中的团体训练过程分为4 个阶段。第1 阶段:相互认识,团队建设;第2 阶段:自我认识;第3 阶段:提升自信,学会理解他人;第4 阶段:评估团体训练对团队成员人际关系能力的提升效果。整个活动分为5次进行,每次活动120 分钟,训练方案见表1。
2 研究结果
为了考察团体训练队人际关系的训练效果,本研究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式,分别在训练开始前一周和训练结束后一周进行测量,对比实验前和实验后结果,《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结果见表2。
注:T表示前测与后测分数之间的均值比较, *表示p
由T可知,实验组被试经团体辅导后的人际关系总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其在交谈、交际、待人接物、异往四个维度上的分数变化与辅导前比较达到了显著水平。结合前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在交谈、待人接物及人际关系的总分上差异显著的结论,同时与对照组进行的比较排除了成长等因素的影响,说明实验组被试分数的提高是团体辅导作用的结果。证明团体辅导对改善班级同学人际关系方面有效果。对照组在后测中,待人接物维度分数略有上升,交谈、交际、异往及人际总分方面分数略有下降,对数据进行差异检验,表明人际关系总体水平及其各维度分数没有显著的变化。
将实验组《交往焦虑量表》前测、后测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 检验,结果显示实验前后实验组被试的交往焦虑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显著。
2.1 被试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实验组被试对团体辅导效果进行自我评价,评价分为4个等级:效果很明显、效果较明显、效果不明显、完全无效。64人全部参加了评价,其中48人认为效果很明显,约占75%;14人认为效果较明显,约占21.9%;2人认为效果不明显,约占3.1%;无人认为完全无效。被试反馈的主观评价中,绝大部分成员都表示团体辅导对沟通技巧、人际交往等方面是有效果的,并表示愿意再参加相关的团体辅导。
篇11
1.对自我评价的认知失调
大学生对自我评价方面的失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过高地评价自己;另一种是过低地评价自己。前者会产生自傲心理,认为自己在任何方面都优越于他人,在与同学的交往中总是不自觉地扮演领导者的角色,以居高临下的口吻和心态与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流,并且有极强的权利欲与自尊心,从不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别人的感受,甚至从不尊重和理解他人。因此,他们常常在不经意中伤害了别人,造成了人际之间的冲突和摩擦;后者会产生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自己瞧不起自己。在与人交往中,往往会自惭形秽,不敢主动与人交流,害怕交往失败。于是,封闭自我,缩小人际交往圈子。
2.“我”字优先,过度以自我为中心
在与别人交往时,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在与他人相处时,不顾场合,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就高谈阔论,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不高兴时,就郁郁寡欢,谁都不理,或是乱发脾气,根本不尊重他人,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其实,自我关注的实质是想受人关注,获得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但是当自我关注这种原本是非常自然的需要变得过度时,就容易产生人际关系问题。
3.对他人评价的认知失调
很多大学生在交往中不自觉的都会利用“首因效应”、“光环效应”和“定性效应”去评价他人,使得人际关系紧张。“首因效应”会使我们对人的第一印象难以忘怀,同时会遮盖蒙蔽他人的缺点,使得我们对他人的认知失调。“光环效应”是一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这种以个别推断总体的光环作用,容易造成对人缺乏真实的、全面的认知。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故容易造成对他人认知的失调。
4.对人际关系的认知过度理想化
很多同学对校园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现实生活中,他们一接触到大学人际交往中的矛盾或不足,就感到与自己的理想相差甚远,产生了失望与不满的情绪。有些大学生认为:一个人际关系好的人,一定是与周围任何人没有任何隔膜,被周围所有的人都喜欢的人。于是,有人为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惜一切代价去讨别人欢心,博取别人的好感。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建立在自己对周围的人喜欢的基础上的。一旦发现自己周围的人都是自己讨厌的人,就离群索居,孤芳自赏。这两类人都是缺乏对良好人际关系的科学认知,一旦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无法实现时,就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生活在不满和忧虑的情绪状态中,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认知障碍的调适
1.大学生认知偏差的调适
(1)综合评价他人。一个人的语言通常反映这个人的内心,但有时人会掩饰自己的内心,他所说的话不直接表露他内心所想。这就需要听者善于听“弦外音”,真正听明白对方的意图。人的内心活动是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的内心控制力再强,其行为也总会有所反映,因此我们评价一个人应当综合他的一贯行为表现,不能仅凭一两件事或最初、最近的表现来判断人。
(2)客观评价他人。每个人都喜欢凭自己的喜好与人交往。在交往中也会不自觉地将个人的爱好强加于他人。这就造成了我们在认知他人时会带有某些主观的成分。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遇到的人并不一定都是我们喜欢的人,所以我们应从他人的实际特点和具体情况出发去认知,对其有一个客观的评价,确定比较合适的交往方式。
2.大学生自我认知的调适
(1)全面认识自我。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一个人能够全面的、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准确地评价自己,就能够量力而行,确立合适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扩大自己的交往范围和空间。一是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这是自我认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大学生应正确对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从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进一步认识自我。二是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比较来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达到取长补短,缩小差距的目的。三是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人们不仅可以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也可以从比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中认识自我。四是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参加各种活动时的动机、态度,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取得的成效、成果来分析认识自己。
(2)积极认可自我。大学生如果以积极的态度认可自己,便会形成自尊,如果以消极的态度拒绝自我,便形成自卑。自卑的产生不利于人际交往的进行。一是要积极而准确地评价自我。积极而准确地评价自我是促使产生自尊感,克服自卑感的关键。对自己的长处要充分发挥,对自己的短处要正确对待,既不能护短,也不应因某些短处而灰心。二是要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失败,要有勇气面对挫折,认真总结教训,树立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信心。
(3)努力完善自我。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认可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一是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正确的理想自我是在自我认识、自我认可的基础上,按社会需要和个人的特点来确立自我发展的目标,并通过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地完善自我。二是努力提高现实自我。不断战胜旧的自我,重塑新的自我,既要努力发展自己,又绝不能固守自我,要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服务,勇于承担重任;既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不仅仅追求个人价值,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为国家和民族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三是认真进行自我探究,逐步获得积极的自我统一。自我统一意味着“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统一。大学生在认真探索人生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积极的自我统一,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获取自我统一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和确认“理想自我”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然后与现实自我相对照,最后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缩小差距,最终获得统一。
参考文献:
篇1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高校生源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态势,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个人的能力和素质相对较低、心理脆弱等其中某一或某几方面的原因,而处于不利地位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存在问题较多,给学生本人、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许多消极影响。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上的缺陷是由于其认知上的缺陷引起的。一旦认知得到矫正和改变,情绪和行为就会相应好转,危机得以缓解。[1]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弱势群体自我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他们自我认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育引导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转化,对于促进高校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认知现状分析
(一)问卷统计
利用“大学生自我画像问卷”,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10所大学抽取在校大学生2000名,取得有效问卷为1920份,其中自我定位为弱势的大学生384例,占有效问卷人数的20%。以下为自我定位为弱势的384例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状况统计。
1.你认为自己哪方面存在弱势及成因
人际交往占60%。
成因:多为因自身弱势而自卑,担心受轻视,宁可选择孤独;缺乏交往技巧,交往中受挫后,浅尝辄止。
学业和就业占27%。
成因:多为专业知识的理论功底差;缺乏学习方法的指导;缺乏就业的信心。
心理占10%。
成因:多为所受挫折少,自尊心强,遇到困难和挫折后,难以承受。
贫困占3%。
成因:因自身崇尚拜金主义,导致自信缺失。
2.你认为自己改变弱势状况
80%认为难以改变,15%认为渴望借助外力改变,5%自己在努力改变。
3.你在面临困难和挫折时,大多的选择75%选择逃避,5%选择求助和努力,20%麻木。
4.你自己人生设计的情况
60%从来没有,25%有过,但是难以实现,15%有,正在努力实现。
(二)问卷分析
1.人际交往是较为普遍的问题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认知现状调查显示,贫困不是困扰他们的主因,人际交往是他们中存在的较为普遍问题。他们有强烈的交往需求,但是因弱势而自卑,担心受到轻视或排斥,选择做独行侠。处于归属与爱的需要阶层的人,如果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异化感,疏离感,产生极其痛苦的体验。[2]
2.人生目标缺失问题较为严重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认知现状调查显示,他们中大多没有人生目标,缺乏正确的努力方向,没有生活的激情。一旦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他们中的一些学生选择逃避,沉迷于游戏、暴力等;还有一些学生陷入情绪的低谷,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另外,还有一些学生急功近利,拜金思想比较严重,侵犯他人的财产和生命健康权,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多为改变弱势的主观努力不足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自我认知现状调查显示,其中大多数人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自己不能解决,也不去主动寻求帮助;他们得到帮助时,多数表现为主观努力不足,过于依赖外部的力量。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由于大学生弱势群体中大多数学生的主观努力不足,导致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对策收效甚微。
总的来说,弱势大学生改变弱势状况的思想和行为总体较为消极,需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引导他们走出认知误区。
三、促大学生弱势群体转化的教育对策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抵制国内外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在解决人生的重大问题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有助于大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热爱生活,辩证地看待困难和挫折,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和未来的我,不断地自我完善和发展,开拓人生的新境界。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人际关系恶化、专业学习困难等问题,一些大学生自己难以解决,很容易产生郁闷和压抑的情绪,需要对他们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知识,使他们了解心理调适的方法,宣泄内心的压抑和痛苦,了解什么情况应主动去心理咨询,由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心理辅导。
此外,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中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追踪档案,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行为消极的大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找出他们消极心理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并加以教育引导。
(三)引导大学生规划设计人生
人生目标能够激发大学生人生前进的动力,不管遇到多大的挫折和困难,都能够矢志不渝地朝着目标奋斗。如果一个大学生没有一个崇高的人生目标,那么他的生活往往就是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内心世界空虚和迷茫;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选择逃避或内心麻木,缺乏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甚至自甘堕落。
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
引导大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不能把自己定位为一成不变的弱势大学生,甘于现状、不思进取,而要积极、努力地发展、完善自我,为自己设计合理的人生目标,将自己的现在与自己的未来目标相比,从中发现自己存在的差距,努力实现奋斗目标;引导大学生用全面的眼光看自己,放大自身的缺点,就容易自卑,缩手不前,放大自身的优点,就容易自傲,不利于进步,激励大学生与周围的强者相比,在比较中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合理地自我评估,才有利于自我发展。
2.引导大学生设计合理的奋斗目标
引导大学生设计合理的人生目标,并设计分阶段的小目标,如果设计的阶段性目标过高,努力之后总是难以达到,往往会产生挫败感,甚至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如果设计的阶段性目标过低,就缺乏奋斗的动力。引导大学生在发现自己的奋斗目标难以实现或轻而易举就能实现时,要及时地调整,促进自我发展。
(四)加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1.使大学生意识到人际交往的必然性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每一个人从他来到人世的那天起,就同周围的人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是不存在的,“我一个人也很精彩”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离开人际交往,我们就无法生活,孤独的人缺乏归属感和幸福感,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2.引导他们掌握交往的心理学原则和技巧
引导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学习交往技巧,并迁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应根据人际交往的功利原则启发学生,如果一个人与他人或集体交往中只得到,不付出的话,长此以往,人际关系很难良好维持。因此,要努力自我发展,积极转变弱势状况,能够助人,乐于助人,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3.加强人际交往的教育培训
设定一定的生活情境,使大学生置身于其中,运用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和技巧,进行演练,指出他们表现好的方面,增强他们人际交往的自我效能感,也要指出其中交往言行的不足,并加以指导,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另外,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学生之间出现人际矛盾,也要及时地了解情况,帮助他们化解矛盾,并引导他们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五)抗挫折教育
1.首先引导大学生正确地看待挫折
挫折具有普遍性,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挫折性的统一,每个人的人生路上都有挫折,要放弃一帆风顺的幻想。引导大学生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挫折,另一方面挫折是人生路上的拦路虎,一方面挫折能磨炼人的心志,使人走向成熟。遇到挫折,要以积极的态度去战胜挫折,努力克服困难,积累人生经验,在克服挫折的磨炼中得到发展。
2.引导大学生如何对待挫折
积极地自我暗示,用名人名言或人生哲理,给自己加油打气,在思想上鼓励自己战胜挫折,以思想上的积极带动行为上的积极努力。遇到挫折,如果自己难以克服,应主动寻求帮助,如某门课学起来很困难,积极与同学和老师探讨学习方法、询问相关辅导书目等。就业信心不足,通过积极参加实习或实践等方式,提高工作能力。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如果一些困难的解决完全依赖他人,自己不做任何努力,对于问题的解决无济于事,自己主观上要努力。
参考文献:
篇13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和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也是加速个体建构认知体系和生存社会化的必要过程。在此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除了直接影响交往双方的物质利益交换之外,还显著的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品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大学生群体当然也不例外。最近两年,2000年前后出生的“千禧宝宝”们将逐步涌入高校,开始至少四年的大学生活。由于00后们享有比前几代人更良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条件,他们将在才华、技能上碾压80、90后,优越感、独立性和脆弱性等特征更加明显。因此,这些被称为“熊孩子”、“早熟儿”的“双0后”们在大学生活中不仅要完善与认知阶段相适应的知识体系结构和技能体系结构,而且还必须要具有适应时代变化特征的更加完善的心理素质以及与之相映衬的人际关系。
1 0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每一代青年都具有不同于他代的异质性特征,以及由此所造成的的价值观差异和人际关系的代际标签。00后大学生经过高等教育大众化红利政策的选拔进入大学校园后,其原有的地缘性人际关系基础逐渐被业缘性人际关系基础所取代。于是,丰富人际交往的内容,扩大同学朋友圈,稳固班级、宿舍小群体友谊,几乎成为了大多数00后大学生业余的必修心理健康课程。因为,这些00后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兄弟姐妹的独生子女,而且还是“421”家庭类型中备受宠爱的对象,所以,他们进入大学后,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人际关系特点带有比较明显的代际特点:
(1)人际关系的共同基础较多。00后大学生在中学时代因各自忙于学习以应付高考,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分歧点较多。跨进同一所大学的同一个专业之后,这些大学生之间奋斗目标和学习动力基本一致,年龄基本相差不大,兴趣、爱好大抵?近,加之四年里同处校园、班级和宿舍且直接交往,也就是说,驱动他们建立、维系、深化人际关系的共同基础较多,因而很容易建立起一种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
(2)人际交往中的精神性成分较多。和80后、90后的大学生相比,00后大学生已经进入了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的年代,他们之间的交往已经不需要依靠实用性物质小礼品为关系前提,更不需要拿任何比较贵重的日常用品来相互交换,因而它根本上不是一种实质性的物质关系,而是一种自身精神匮乏基础上的需要他人弥补和丰富的关系。他们通过相互间的情感信息沟通,慢慢建立起一种和谐、融洽、协调的人际环境,进而达到精神上的相互补充、相互吸引和相互完善的交往目的。
(3)人际对象的文化层次较高。就人际关系的层次来说,和校园外的非大学生群体相比,这些大学生群体的专业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同学间开展人际交往和建立友谊,主要是以感情融通、探求真知、切磋学问、追求崇高以及揭示主客观世界的奥秘等为人际交往的常态内容,这和社会上其他同龄人群之间的吃喝玩乐、攀比享受等较低层次的交往心理相比,00后大学生交往关系的整体文化层次显然较高。
2 0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2.1 知觉偏差
在现实社会的生活中,任何人对交往过程中的人际关系认识都是一个逐步纠偏的发展过程。受时代环境、家庭教育、交往经验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潜移默化影响,在任何人际交往伊始,双方或其中一方都难免会产生一些知觉上的主观错误,从而对人际关系是否建立以及关系的性质和稳固性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有些来自城市的同学在入学初期就想当然的认为农村学生呆板无趣、观念传统、不注意个人卫生等,而一些农村学生则误认为来自大城市的同学个个都时尚新潮、能说会道、爱好广泛等,这显然都是晕轮效应的反映。在这种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影响下,双方在交往中心理上很难处在平等的位置,因而极大地阻碍着同学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2.2闭锁心理
这是内倾型心理活动特征的一种典型表现,是青少年心理成长到青春期后所出现的一种常见心理现象。由于00后大学生大多生活在比较优越的家庭环境中,他们在学习之余几乎整天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为伴,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在虚?M世界里找到朋友聊天和打发时间,久而久之,一些本来就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就开始有意识地把自己的真实感情隐藏起来,拒绝主动接近和接纳别人。同学之间除了少数闺蜜和“死党”外,一般不向别人开放心扉。理由很简单,这些大学生远离家乡独自一人到陌生的城市和校园,一下子接触到来自不同省市且语言、习俗各不相同的同学,肯定需要一段时间的了解和磨合。大学老师不同于中学老师可以整天见面,学生与老师之间有心理上的距离感,平日没事一般是不会主动找老师谈心的,一切事情都要靠自己去思考和处理。人际交往的状态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而忽然变得彼此陌生,有想法和困难不愿启口,因而很容易出现青年期特有的闭锁性心理。
2.3自卑心理
它属于自我意识障碍的一种,起因于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而将自己看得很低。一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而不能独自解决时,便经常郁郁寡欢。一些自我期望过高或对比标准不现实而难以达到时,便灰心丧气、抑制信心。这些同学或因存在某种先天因素(患病、身材矮小、长相不佳等)而感觉好胜心受到挫折,或因追求异性失败后被人奚落责备而感觉遭人疏远或冷落,或政治、学业、文艺上无所建树而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等。另外,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或父母婚姻变故等因素也是少部分大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的一个方面。
2.4 自傲心理
它是由盲目自信而诱发出来的一种不健康自我意识品质。这类大学生或因颜值高而自命不凡,时常对同学指手画脚、言语鄙视;或因家境富而夸夸其谈,总觉得自己见多识广、无所不能;或因能力强而自吹自擂,认为周围同学什么都不行。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自觉地以居高临下、俯视众人的姿态出现,心理上有控制指挥交往对象的需求,久而久之,便逐渐被同学中的小群体疏离而开始孤芳自赏、我行我素、行动诡秘,有的人便由此慢慢产生攻击行为,以“补偿”被人忽视或轻视的优越感。
2.5 妒忌心理
在正常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当个体的物质或精神欲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时,转而对交往对象或竞争对象产生一种不服气、不愉快、自惭、嫉恨的不健康情绪情感体验。这其实是由于好胜心、进取心过分强烈恰遇到挫折后不能正确看待结果进而产生的一种偏执的自我意识品质。00后们能够考入大学尤其是考入211、985名牌大学的学生肯定都曾经是学习中的佼佼者,但在入校之后,面对强手如林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同样优秀的同班同学,一些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便很容易产生忌妒心理。比如,如果其他同学专业成绩比自己好、工作能力比自己强、政治上比自己进步、甚至是人际关系比自己好,妒忌者都会莫名地产生心理失衡和对优秀者的抵触情绪。
2.6 排他心理
00后大学生信息丰富、精力旺盛,社会化程度较之前的80后、90后都高,且大多心智成熟较早,但结构不完整,稳定性较差。因此,喜欢和结交异性同学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是羞羞答答、偷偷摸摸的事情了。这部分同学在校园里一旦陷入情网,就会自觉回避一些同学间多人的交往,参加集体活动的频次和积极性也会降低。有时他们的言行举止可能会引起周围同学的议论,而恋爱的双方又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排他性。因此,为了减少或避免其他同学的无端议论所造成的不团结现象发生,他们往往寻求大多数时间与自己选择的恋爱对象在一起活动,主动排除了学校里、班级里和宿舍里的非必要性集体活动。
3 消除0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心理障碍的路径
最近两年,校园里00后大学生已经不在少数。今后几年,这些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和各种舆论媒体的狂轰滥炸中成长起来的“乖宝宝”们将全面占领大学校园。因此,了解并帮助这些大学生消除人际关系中的心理障碍,不仅有助于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而且也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和顺利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