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工业油市场分析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工业油市场分析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工业油市场分析

篇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市场占有率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和企业在市场中的实力。通过市场占有率的四个影响因素可以对市场占有率进行定量地分析,从而可以了解我国工业品市场占有率的具体情况,而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的龙头经济圈,故分析长三角经济圈的工业品市场占有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测定方法

1、市场占有率分析模型。设Y0、X0、Z0、I0分别为某地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品销售额、工业生产要素投入量,并记P、P、P分别为该地工业增加值率、工业产品销售率、工业生产率,则:

P=X0/Y0,P=Z0/Y0,P=X0/I0

同理,设Y、X、Z、I分别为全国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工业品销售额、工业生产要素投入量,并记PY、PZ、PX分别为全国工业增加值率、工业产品销售率、工业生产率,则:

PY=X/Y,PZ=Z/Y,PX=X/I

记P0为该地工业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则:P0=Z0/Z。可得:

P0=(PY/P)(P/PZ)(P/PX)(I0/I)(1)

记A0=PY/P为工业增加值率因子;B0=P/PZ为产品销售率因子;C0=P/PX为工业生产率因子;D0=I0/I为生产要素占用率,则(1)式为:

P0=A0B0C0D0(2)

上式即为该地工业品市场占有率分析模型,我们将市场占有率分解为增加值率因子、产品销售率因子、生产率因子以及生产要素占有率四大因素,从而我们可以通过这四大因素对市场占有率进行定量分析。

2、生产率模型。我们通过柯布-道格拉斯函数(Y=ALK)来分析生产率模型。其中,Y为产出,L为劳动投入,K为资金投入,、为L、K的产出弹性系数,A为结构参数。

根据全国31个省市工业增加值Y、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L、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K的资料,使用eviews软件拟合我国省市地区工业的生产函数为:

Y=0.77L0.3742K0.7729(3)

归一化处理后的全国各省市工业综合要素生产率模型为:

P=PP(4)

其中,PL、PK分别为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

记P0、P、P分别为某地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P、PL、PK分别为全国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金生产率,则该地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因子为:

C====EF(5)

其中E0、F0分别为该地的劳动生产率因子和资金生产率因子。

由此可得全国31个省市工业综合要素生产率因子。

二、实证分析

由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到全国31个省市工业品市场占有率,其中江苏工业品市场占有率最高(13.45%),市场占有率最低(0.01%),市场占有率超过10%的省份有3个,分别是江苏(13.45%)、广东(12.84%)和山东(12.27%)。下面以长三角经济圈一市二省工业品市场占有率分析为例,并与京津冀经济圈进行比较。(表1)

1、上海市。2008年上海市工业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为5.01%,居全国第5位;其中增加值率因子为1.25,产品销售率因子为1.01,劳动生产率因子为1.15,资金生产率因子为0.84;劳动占有率为3.44%,资金占有率为4.71%。数据显示,上海市工业品增加值率因子、产品销售率因子、劳动生产率因子均高于全国;而资金生产率因子低于全国;劳动占有率、资金占有率虽低于市场占有率,但占比较大。这表明增加值率因子、劳动占有率、资金占有率对其市场占有率的贡献大,而资金生产率因子低是制约其市场占有率的主要因素。

2、江苏省。市场占有率为13.45%,居全国第1位;其中增加值率因子为1.04,产品销售率因子为1.01,劳动生产率因子为1.03,资金生产率因子为1.19;劳动占有率为12.49%,资金占有率为10.86%。数据显示,江苏省的工业品增加值率因子、产品销售率因子、劳动生产率因子、资金生产率因子均高于全国;劳动占有率、资金占有率虽低于市场占有率,但占比非常大。这表明增加值率因子、劳动占有率、资金占有率对市场占有率的贡献大;前四项因子均高于全国,劳动占有率、资金占有率占比均非常大,显然,这是江苏排第1的原因。

3、浙江省。市场占有率为8.03%,居全国第4位;其中增加值率因子为1.27,产品销售率因子为1.00,劳动生产率因子为0.69,资金生产率因子为0.92;劳动占有率为9.22%,资金占有率为6.88%。数据显示,浙江省的工业品增加值率因子高于全国;产品销售率因子与全国持平;劳动生产率因子、资金生产率因子均低于全国;劳动占有率高于市场占有率,而资金占有率低于市场占有率,但占比均非常大。这表明增加值率因子、劳动占有率、资金占有率对市场占有率的贡献大,劳动生产率因子、资金生产率因子低是制约其市场占有率的主要因素。

由此可知,在长三角经济圈中,制约上海工业品市场占有率的主要因素是资金效率,制约浙江工业品市场占有率的主要因素是劳动效率、资金效率。(表2)

4、长三角经济圈工业品市场占有率合计为26.5%,京津冀经济圈工业品市场占有率合计为9.12%,几乎是长三角经济圈市场占有率的1/3。数据显示,两个经济圈的市场占有率差别较大主要体现在生产要素占有率上,其中长三角经济圈工业品劳动占有率合计为25.15%,资金占有率合计为22.45%;京津冀经济圈工业品劳动占有率合计为6.49%,资金占有率合计为8.98%;京津冀经济圈工业品劳动占有率是长三角经济圈的25.8%,资金占有率是长三角经济圈的40.01%。长三角经济圈工业增加值率因子为1.14,高于京津冀经济圈工业增加值率因子0.97,表明长三角经济圈企业的增加值率低。长三角经济圈工业劳动生产率因子为0.92,远低于京津冀经济圈工业劳动生产率因子1.44,表明长三角经济圈企业的劳动效率低。长三角经济圈在生产要素占有率上占有巨大优势的基础上,可通过提高其他影响因素尤其是相对薄弱的劳动效率来提高市场占有率,而京津冀经济圈的生产要素占有率相对较弱,主要通过提高生产要素占有率,同时兼顾其他影响因素尤其是相对薄弱的增加值率因子来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结论

通过工业品市场占有率分析可知,提高各地区工业竞争力,即要提高工业品市场占有率,就要提高增加值率因子、产品销售率因子、生产率因子以及生产要素占有率四大因素。从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来看,产品销售率因子的影响明显小于增加值率因子和生产率因子,这表明要提高地区工业竞争力,除加大促销力度外,应把更大精力放在提高生产效率上来,同时要提高要素占有率。

(作者单位:1.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2.内蒙古工业大学)

篇2

二、公开市场业务影响效果的计量分析。在这里我们选取五年期国债利率为因变量,7天正回购利率、3个月期中央银行票据利率、一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利率分别为因变量――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结果表明,央行7天正回购利率、3个月期央行票据利率、一年期中央银行票据利率与五年期国债利率的变动有相关关系,公开市场操作业务相关利率变动引起货币市场利率变动,且7天期正回购利率和一年期票据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的相关系均在0.5以上,为中度相关。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中国人民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在对冲外汇占款、控制货币供应量、调节货币市场利率方面,起到了较为有效的效果。

多种因素对公开市场业务有效性的制约分析

一、交易工具本身的局限性及受到的制约。首先,从国债来看,长期以来,我国国债的持有者以个人为主,而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持有比例较低,这种不合理的持有结构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畅通,另外国债规模发行较小,远远不能满足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需求;其次,政策性金融债的到期还款尚没有足够的保证,这就需要通过“借新债、还旧债”来获得资金,使得发行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有了一定的偏离,并且政策性银行采取的是“微利经营”或“保本经营”原则,这就要求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严格匹配,一般的政策性金融债的期限为5年,而目前使用政策性金融债的国家开发银行的平均贷款年限为10年,两者在期限结构上明显不合理;最后,央行票据是一种短期的、临时性的政策工具,具有到期兑付的压力,因而央行在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进行调节的时候应慎用票据发行方式。

篇3

1.1存在高温易爆物品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高温表面,明火,碰撞,摩擦,火花,雷电等因素的出现都是不可避免的。高温表面主要包含有:高温液体及气体的金属表面,热交换器表面,加热炉炉壁,高温蒸汽管道等。这些物品温度高,散热多,体积大,均为构成着火源的主要因素。而明火主要产生于生产过程中的焊割用火,加热用火以及其他用火,这些明火的使用,大大的增加了火灾的隐患。碰撞摩擦主要是指生产过程中金属物品等的掉落,撞击,设备与设备之间的摩擦损坏,工具之间的撞击,摩擦等。生产中的碰撞与摩擦极易引起火花的产生,火花遇到可燃物品,就大大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此外,雷电所产生的电流及其强大,并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无穷的热量,这种热量会点燃设备及厂房,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1.2危险物质的泄露及扩散

从原料的加工到产品的制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催化剂,试剂,喷漆等液体都是高危液体,而且容易发生泄露与扩散。这些液体一旦发生泄露不仅会腐蚀机器设备而且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应对其进行严格监管。另外,还应注意到真空管的放置位置,如果真空管放置不当,就容易接触到喷溅出的易燃液体,产生安全隐患。

1.3化学反应的产生及潜热的积蓄

化学反应大多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的,然而石油化工行业的工作环境往往会满足这样的条件。因此,许多化学物质会在这样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并放热。这些反应热如不及时移除或者妥当处理,就会使厂房内的温度升高。如果低沸点物质进入到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去就会产生爆炸的危险。另一方面,在冷却催化设备过程中,冷凝水一旦遇到高温油就会立刻气化,这会引起系统内部压强过大,引发爆炸危险。

1.4人为操作失误

人为操作失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参数控制存在失误。整个石油化工产业生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对物理,化学,材料等各个领域的研究。生产参数控制如果得不到保证,那么就不能实现安全高质的生产。2)动火作业监管不力。动火作业是安全隐患最多的一个环节,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操作中,动火作业的手续如果不齐全,必须严格禁止其生产。此外,必须对动火作业的全程进行监督,保证安全,减少隐患。3)清扫作业完成不及时。厂房内有毒气体排放不及时,以及垃圾存放过多等,都易引起火灾事故的发生。因此,对厂房的清理必须按时高效完成,注意厂房通风,减少货物堆放。

2对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及处理办法

石油化工企业中的火灾危险关系到人民的生命与生产安全,建立健全火灾防范系统,找到切实有效的处理办法,势在必行。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成为石油化工企业事故防范的重点。

2.1做好防火安全装置

首先,应完善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系统,以此来应对突发状况,并能防止火灾的不断扩大。其次,应该引进先进设备,依靠科技的力量,提高设备的安全指数。备好防火设备,在安全通道,厂房内都应设置防火设备储存点,以便在危险来临时使用。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次进行模拟演练,学习防火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防火,防爆安全知识。

2.2严格控制生产参数

严格控制生产参数是防范火灾事故的有效途径之一。温度的控制是控制参数工作中的关键,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参数,将温度掌控在一定范围内。防止温度超标不仅能保证生产产品的质量更能提高生产环境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是要严格控制原料配制的比例以及反映速率。选择高质原料,控制反应速度,确保化学反应的操作环节安全顺畅

进行。

2.3减少明火与火源

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明火,从根本上消除着火点。避免设备之间的摩擦,要对工具轻拿轻放,防止沉重的金属物体从高处坠落以及静电的产生,以免产生火花。对动火操作必须进行严格监督,控制系统内的温度与压强,并远离易燃液体与气体。在厂房范围内禁止吸烟,避免明火设备,采用防爆照明设备,从源头上控制火灾事故,消除火灾隐患。除此之外,企业要注意避雷针,避雷网等避雷设备的使用,防止厂房遭到雷击。同时,注意高温物体表面的散热,防止厂房内温度过高。

2.4按时检测设备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设备会出现老化等问题。这就要求企业要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防止设备在实际操作中出现障碍,引发事故。另一方面,要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及职业技能。同时,应配合消防部门的检查,对质量不合格的仪器设备移除车间,停止使用。对出现问题的设备应进行及时维修并对维修场地划出安全界标,以便提醒外来人员,防止误入。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合法运营,加强安全管理。

3结束语

石油化工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我们应给予大力支持。但与此同时,石油化工产业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想要使石油化工产业健康迅速的发展,我们必须找到高效可行的火灾防范措施。然而由于这一产业的特殊性,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在历次火灾事故中找出频发因素,有针对性的加以预防,以此来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篇4

一、中国石油石化企业进军国际市场面临的挑战

在我国加入到WTO以后,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从石油行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力的角度出发,我国面临的压力应从全方面对此进行探讨,并提出最有利的具体措施。

近几年,我国人民一直在讨论油价上升的问题。现在,油价的上升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跨国石油公司都在争先的抢占石油资源,基本上石油丰富的地方资源已经被瓜分殆尽,石油资源也在日益的减少。因此,现在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现在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国都在提升自己国家的竞争力,尤其在石油石化工业方面。由于我国进入WTO后承诺过关税减让等,使得我国的石油石化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我国如何能够在国际市场上闯出一片天空,是一个值得仔细思考和分析的问题。尽早的开拓国际市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化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努力扩大市场份额,扩大企业的规模,实现效益猛增,真正的实现石油石化企业的跨时代意义的发展,是我国石油石化工业开拓国际市场的目标。因此,做好国际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工作,得到相应的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二、中国石油石化企业现状分析

作为国家经济的命脉,石油石化工业在各国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石油市场日趋国际化,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石油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国现今已采用先进的勘探开发技术,大大提高了开采的效益。我国已经初步的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规模相当庞大的工业体系。我国作为全世界第二大消费国,石油石化产业也形成了初步的规模。但是,其中有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加以研究和探讨。

1、规模、技术

炼油厂的规模和技术是支撑石油石化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拥有规模强大、技术先进的炼油厂,可以大大提高工厂的工作效率,节省大量的资金。我国的炼油设备与技术还有待加强,首要的就是研发或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我国的成品油的质量比较低,并且我国的石油中的某些指标与国外的指标相差甚远,因此,技术方面的提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汽车行业和纺织品行业等与石油相关的行业,都在进行不断地发展。因此导致了我国对石油石化企业的要求不断地提高,同时,促进了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大力发展。具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原油的平均消费增长率大幅度提升,大约在5%以上。以上数据充分反映了我国各行各业对石油的大量需求,并达到了依赖的程度,更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3、竞争环境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进程飞一般加快的时代,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应该不断进行改革。我国现今已经颁布了一系列的整改措施,加强了我国市场的规范化与国际化。面对着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我国石油石化行业更是一个重点关注的行业。对市场竞争环境的研究也就成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现在的竞争环境呈现出以下的特点:⑴重组后,世界石油巨头将增强对石油市场的控制力。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石油石化企业进行多次重组,形成了垄断的局面。现在,这些石油大亨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实力,想要控制全球范围内的市场资源,这将对中国的市场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⑵技术领域方面。现在,石油行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产品领域,已经蔓延到了技术领域。现在国外的很多企业争先在我国争取创新主导权,对我国形成了技术包围的趋势。例如,现在在我国所授的很多专利中,国外的企业占绝大多数。我们现在必须在技术方面进行创新突破,加快科技的步伐。

三、中国石油石化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及新方案建议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的石油石化企业取得了进步,但还需完善。在改善的过程中,要舍弃保守的、落后的管理体制,根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制定一系列更适合石油企业发展的方针,找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方法。

1、引进先进技术

在技术措施方面,应大力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并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动力。具有合理的科技投资结构是一个公司发展的良好的保障,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于我国石油石化工业进军国际市场,引进先进技术是一个强劲的推动力。

⑴在我国,由于资金方面投入的过少,导致技术的发展被压制。但是,石油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会导致技术的发展过慢,大大影响了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水平。提高石油资源开发和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要大幅度提高科技费用在总投资中的比重,并加大力度对科技的引进、技术的改造、装备的更新等方面进行大力改造。

⑵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将着重点放在科技的研发和创新。首先,我们如果引进了先进的科技,就必须先对此新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先进科技的实力。引进新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手段,而不是目的,通过引进新技术达到对石油石化工业的技术改造,最终达到自主研发和创新的目的,有利的促进科技在石油石化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2、提高管理效率

一个企业的发展情况主要取决于管理水平,只有达到最合理的管理,才能带动一个企业突飞猛进的发展。那么,在管理方面,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⑴调整资源结构。从全球的角度来讲,石油的产量大幅度减少,因此,开发者应该将目光转移到天然气等其他能源。那么,调整资源的结构,也就是所谓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中”,就是这个道理。

⑵调整销售结构。根据商品的流通规律,适当的调整销售结构,建设更灵活更具竞争力的市场结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首先就要改进以前的运作方式,比如说:加强石油销售点的网络建设,使之更加的便利;加强油品运输管道网的建设,更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更新石油石化产品的营销方式等方法。

3、改变营销策略

在石油石化工业的行业中,营销策略能够提升市场竞争力。在企业现存的体制中完善营销策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要开拓国际市场,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出口的增长,采取积极地市场开发战略,抓住市场的实时动态,尽可能的将我国现有品种推向国际市场。

在建立良好的营销策略之后,如何运用又是一个难题。要建立良好的营销渠道,就应该先分析产品技术性、专业性等特点,进而选择适当的模式,接下来就应该考虑市场的具体的状况,如顾客的形式、购买力的具体情况等等。

四、结语

石油石化工业是一项重要的产业,它关乎到民生,并能够影响到国家的安全问题。所以,建设一个更适应时展的石油石化工业体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那么,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其石油石化工业要想开拓市场,并能够在国际市场中立足,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尤其重要。我国现今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进步,各石油企业也都在迈向国际化,继续坚持,我们将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闫笑.世界石油化工市场行情:未来几十年全球关注的热点[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8(01)

篇5

1.1不压井作业原理

不压井作业是指在保持井筒内一定压力,不压(洗)井、不放喷的情况下进行管柱起下的一种先进的井下作业技术。不压井作业主要实现3个关键控制:用密封防喷系统控制井口油套环空压力、用液压加载系统进行管柱上顶起下控制、用管柱堵塞器进行管柱内部压力控制。对于油井而言,不压井作业最大优点在于它可以保护和维持地层的原始产能,避免对油层的污染、减少酸化、压裂等增产措施的次数,为油气田的长期开发和稳定增产提供良好的条件。对高压油水井而言,作业前不需要停注放压,可以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1.2 不压井作业技术概述

1.2.1不压井作业设备简介

目前采油厂在用的不压井作业设备分为两种:一种是油井上作业时井口油压小于1.5 Mpa、水井上作业时井口压力小于3MPa的低压不压井作业设备。主要由低压型密封防喷系统、加载举升系统、工作台系统、液压站系统四部分组成,适用于3MPa以下的水井和1.5MPa以下的油井。

另一种是油井上作业时井口油压不大于5 MPa、水井上作业时井口压力不大于7 MPa的高压不压井作业设备。高压不压井作业设备的组成与低压设备相似,它增加了液压剪切器,具有剪切功能,能够起下1.5m工具串,适合压力高的井。

1.2.2 管柱堵塞工艺

国内管柱大多存在结构复杂、腐蚀比较严重等问题,单一的预置堵塞技术并不适用。经过多年的研究,目前主要形成了六种堵塞工艺:

(1)简单管柱堵塞工艺;(2)分层管柱堵塞工艺;(3)通井、冲砂等中间工序堵塞工艺;(4)自喷转抽完井管柱堵塞工艺。(5)分层注水完井管柱堵塞工艺;(6)化学方法堵塞。

2 不压井作业开展情况及效果

2.1 健全组织机构

为保证不压井作业工作的有序进行,采油厂成立了以主管副厂长为组长的不压井作业工作运行小组,多次组织召开推进会,对不压井作业设备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下步工作方向进行指导,推动不压井作业工作深入开展。组建了4支不压井作业队伍,东区1支、西区3支,并在作业管理中心设立专职人员,负责不压井工作的运行管理和工作量考核,通过加强与设备、安全、地质、工艺、作业大队等单位和部门的协调,确保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2.2 完善制度体系

为促进采油厂不压井作业工作的运行,由作业管理中心负责,结合油田新出台的15项不压井作业标准,制定出台了适用与孤岛采油厂《油水井带压作业技术标准》(试行)。该标准详细介绍了采油厂带压作业配套设备性能、选井技术条件、施工前准备工作、标准施工工序和各单位生产运行职责等内容,为今后工作的运行提供了依据。针对带压作业占井周期长,水井施工进度慢的问题,调整带压作业工作量考核基数,充分调动带压作业设备队伍的积极性,保证了工作的有序开展。

2.3 加强职工培训

2012年,为提高采油厂不压井作业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组织作业大队(西区)带压作业队到作业大队(东区)进行了交流学习,并邀请采油院相关专家来到采油厂对工艺所、地质所、作业大队前线干部进行了培训。针对油井方面可以减少油层污染避免产量损失、节省灌入液或压井液数量等方面进行了技术交流,为带压作业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2.4 优化节点运行

针对不压井作业施工周期相对较长、搬家费用高等特点,实行了“单井节点优化、井井衔接优化”的运行模式,将“投堵”节点前提,通过“投堵”节点的前提优化,有效避免了重复搬家和误工。例如中27-4换管柱井,因油管腐蚀严重,上修前先后进行了3次不同位置的投堵,均不成功,直接更换井号,有效避免了重复搬家。在施工过程中,将部分节点合并完成,例如在中27N5与中20C16衔接过程中,通过节点合并共节约一天时间。另外,针对居民区作业晚上施工受限等不利因素,创建并完善了“三早、五优” 的全新居民区作业运行模式,大大提升了居民区内作业运行效率。“三个早”井号安排早计划、动力搬迁早准备、过程准备早落实;“五个优”人员优化、时间优化、衔接优化、方案优化、工序优化,实现了作业生产高速高效运行。

通过以上工作的优化开展,有效提高了不压井作业的运行效率。2012年,采油厂共实施不压井作业300口,其中用带压设备131口、常规小修169口,维护占井周期较实施前降低0.3天,其中城区内维护占井周期降低了0.5天。

2.5 不压井作业取得的效果

利用不压井作业技术,从四个方面,实现了四个突破。

2.5.1 经济效益

2012年,孤岛采油厂共完成不压井作业工作量 300口,其中油井211口,水井89口,共节省压井液费用118万元、节省洗压井车辆费用120万元,减少放溢流,避免外排1.5万方,合计节省费用269.5万元。

另外,211口油井作业井消灭含水恢复期、缩短占产周期避免损失产量1880吨;避免油层伤害减少产量损失6500吨,预计减少产量损失8380吨。

2.5.2 社会效益

一是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实现“绿色作业”,二是保护油藏、保持地层能量,实现无伤害作业,三是提高井控安全等级,实现安全生产,四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改善现场施工环境。

2.5.3 开发效益

一是提升作业运行节奏,确保油藏稳定生产,二是最大程度避免油层伤害,提升单井产能,三是缩短作业占产周期,提高产量贡献率。

3 几点认识

(1)不压井作业较传统井下作业相比,没有外来流体入侵,油气层就没有外来固相、液相和气相的伤害,不会产生新的层间矛盾,地层压力系统不会受到破坏,不需要重新建立平衡,有利于油气井修复后的稳产、高产。

(2)相对于传统的注水井作业,在不放喷、不放溢流的情况下作业,对单井而言不需要卸压,有效解决了污水排放问题,减少了地面污染,降低了注水成本。

(3)对整个注采井网来说,不影响对周边注水受益井、注水站的注入工作,保持了整个注采网络地层压力系统不受破坏,不需要再建立压力平衡,在控水稳油、提高注水时效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4)通过不压井作业工作的全面开展与深入实施,不仅掌握了更加先进的作业技术,而且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6

在炼油企业中,常减压工艺属于不可或缺的装置,是原油加工的首道工序,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该装置所遵循的工艺流程是:通过加热与蒸馏法连续的进行冷凝与汽化,以确保整体原油可以变为各个沸点范围内的油品或者半成品,使原油分离。

一、炼油企业常减压工艺流程火灾危险性

在炼油企业中,常减压工艺流程属于基础方法,主要通过石油多组分混合物的各沸点实施蒸馏工作,电脱盐初馏、减压蒸馏等是其核心步骤,由于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材料与过程均存在明显的火灾可能性,因此必须保证操作流程步骤的规范性。通常情况下,炼油企业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火灾危险性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蒸馏自身潜在火灾爆炸危险

通常情况下,常减压蒸馏有比较繁琐的流程步骤,且用于蒸馏的设备众多,必须严格把关各设备的流程步骤,确保其规范性。实际蒸馏时,设备会产生较高的温度,如此方可实现液压分流的目的,而该过程中常常由于压力过高而发生爆炸、冲液、过热分解现象,有时还会引起自燃,致使火灾难以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若实际蒸馏时,缺乏必要的温度,那么将达不到预期的蒸馏效果,并且会有淹塔情况出现若蒸馏时将大量的原料加入其中,设备就会在超负荷下运转,进而引起沸溢性的火灾事故。对于塔式蒸馏,若存在过多的气体,将造成未经任何冷凝的蒸汽进到受液槽中,进一步加剧了受液槽膨胀爆炸几率,火灾事故在所难免。

(二)炼油时产生的气体中存在易爆炸的性质

由于常减压蒸馏时,原油会持续的沸腾,致使炼油中同时产生气体和液体,若此时所用设备存在异常情况或工作人员操作失误,都将使气体发生泄漏或液体流出,一遇火源就会出现爆炸事故,一旦炼油设备与炼油场中存在爆炸现象,最终带来的危害将是无法预料的,除了会使企业出现经济损失外,还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三)电脱盐脱水中,易出现火灾爆炸事故

火灾与爆炸事故是电脱盐脱水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现象,由于在电脱盐脱水时需将高电压电场的电气装置配置到高温热油中使用,所以出于安全考虑,必须时刻关注装置与操作流程的规范合理性;如果还没将原油整体灌注到脱水罐中,那么启动高压脱水的电闸时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火灾爆炸事故,直接阻碍了各工作流程的顺利开展。

二、预防炼油企业常减压工艺流程火灾的策略

(一)确保原料和成品使用与生产的安全性

实际中,若通过电脱盐脱水器进行作业,那么事先就要释放存于罐内的所有空气,然后方可通上高压点正常有效运行。若未将空气全部排出,系统运行过程中,罐中的油气一遇空气将出现爆炸事故。此外,使用高压电器前,必须对所用器具进行一番认真详细的查看,以确保其安全可靠性,防止使用过程中绝缘不良问题的发生。如果实际使用时,电场存在较大的强度,应立即将电源关闭,停止运行,不然将引起电火花,给火灾事故带来了可能。蒸馏系统作业之前也必须做一番细致的检查,确保其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通过专业的测试方法测试蒸馏系统的抗压能力,整体达标后方可投入到实际中使用。

(二)确保常减压工艺流程操作的高质量与准确性

由于常减压蒸馏时对温度与压力等各类环境因素有着较高的要求,参数的控制也十分的严格,且各因素间彼此相联系,每一因素都会一定程度上干扰其他因素,所以必须对所有参数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各因素彼此干扰,通过自动化操作方式代替人为操作方式,不断增强作业效率。加热蒸汽过程中,应保证气门开合的合理性,不可太大,否则将使油料迅速蒸发,大量的蒸汽难以得到排放,并且聚集在一起后会给设备造成更多的压力,进而出现膨胀破裂现象。在预防加热炉火灾事故时,应采取以下措施:保证各路的燃料分布均匀,防止管道局部大量受热,并且还要对材料进出口温度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仔细查看炉管内是否存在火苗,并制定针对性的防火策略,降低漏油与鼓泡的发生率。进行点火作业前,应先用氮气置换出存于燃料管线中的空气,并且出于对安全性能的考虑,应将一个可燃性气体浓度自动报警器安装于炉膛内部,这样有助于工作人员调控作业的顺利开展,避免火灾事故。

(三)做好常减压工艺流程使用装置的日常检查与维护工作

实际中,应加强检查与维护常减压工艺流程的使用装置,对设备的配置进行及时更换,如仪表、设备容器等,防止已经损坏的设备依旧在不断运行,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由于加热炉的使用频繁,且炉中常有焦炭的堆积,极易老化,若对其内部存在的附着物没有进行及时全面的清理,将给事故的发生带来机会。此外,还必须注重安全管理,有不少事故隐患的发生都是因为管理不当而致,因此应积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责任制度,全面贯彻落实防火策略,保障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将安全隐患抵制在萌芽之中。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因各类因素的干扰,使得炼油企业常减压蒸馏工艺流程作业中常出现火灾事故,为了提高安全生产效率,应不断提高整个工艺流程的质量水平,无论是所用材料还是生产设备,都必须与规范标准相一致,并且培养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有效使用预防火灾的策略,推动常减压工艺流程正常有序运转。

参考文献

[1] 潘广锋浅析涂料生产工艺中的静电危害及防护措施[J]《广东化工》-2010年6期.

篇7

1.2 分区域油需求变化情况

从2010年到2011年,全球油需求总量下降130万t,其中欧洲下降最为显著,实际需求量下降282.8万t,下降幅度28.57%。美洲(含北美及拉丁美洲)需求量下降254.6万t,下降幅度为20.59%。亚太地区需求量增长405.6万t,增幅为28.57%。亚太地区的增长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其中,中国对亚太地区油增长的贡献超过70%。未来,随着中国产业升级的加速、汽车环保法规日益苛刻、新能源汽车普及,中国油进入低增长有可能成为大概率事件。从全球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及环保法规的苛刻,欧洲和北美油需求量继续萎缩将成为大概率事件。另外,以金砖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虽然油需求可能有所增长,但由于这些经济体基数较小,将难以抵消全球主要经济体油下降带来的需求缺口。因此,未来十年,全球油需求继续萎缩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1.3 各类油需求情况

2011年,汽车用油需求量占56%,超过工业用油的两倍以上,工艺用油和机械用油分别占10%和5%,脂占全部比重的3%(见图5)。未来,困扰油行业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以软件为核心的智能汽车的普及速度。虽然过去两年,电动汽车进展远远低于人们的预期,但这并没阻挡资本进入这一领域的速度,因为智能电动汽车背后孕育着天量的财富,苹果以软件颠覆诺基亚的案例,如果在汽车领域重演,那么对油行业来说,将产生一个致命的后果,毕竟超过一半以上的油需求来自汽车用油。因此,看似平静的油市场,实际上可谓暗流涌动。2011年12月,对市场始终保持良好嗅觉的埃克森公司,决定将其燃料营销公司与剂及特种石油产品公司合并为一家实体,新公司命名为“ExxonMobil Fuels, Lubricants & Specialties Marketing Co”。这一举措的真实意图我们尚且不得而知,但我们将其理解为埃克森美孚对汽车市场潜在发生变化的一种应对也未尝不可。

1.4原油价格走势

2011年,原油需求较上一年增长0.7%,中国贡献了全球增长的84%。从价格角度看,油价高位震荡,全年WTI油价在75-115美元/每桶之间运行。整体看,1~4月份价格震荡上行,5~9月份下行,从10月初开始,原油价格又开始进入上行轨道,在这背后日本地震引发核泄漏危机、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中东地缘政治的阴晴不定、全球经济复苏之路步履维艰等因素。原油价格的高位震荡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障碍。也使油企业背负起沉重的负担。未来相当长时间内,油企业将面临成本激增和利润下降的双重困扰。

2 中国油市场

2.1 2011年油行业回顾与展望

2.1.1行业概述

2011年,中国油需求量达到690万t,较2010年增长4.5%。市场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整体需求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长幅度明显放缓,这在下半年表现尤为突出。受宏观调控影响,2011年中国商业车市场及工业油市场受到较大的冲击,商用车产销393.36万辆和403.27万辆,同比下降9.94%和6.31%。从油市场占有率方面,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品牌继续领跑中国油市场,产销量分别为186万t和169万t,26.96%和24.49%.两大集团整体市场占有率略有下降,但依然超过50%。从国际品牌看,壳牌在汽机油方面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2011年实现45万t销量。在柴机油方面,壳牌大型经销商策略的实施使其柴机油在三四线市场服务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从而使其柴机油销量增长缓慢。2011年美孚公司情况与壳牌销量情况类似,整体销量实现40万t左右,汽机油增长显著,柴机油增速放缓。BP嘉实多2011年销量依然增长缓慢,仅实现销量20多万t。与BP嘉实多不同,福斯、加德士等几家公司虽然投入力度始终不大,但凭借其与上游汽车OEM良好的关系,这几家公司在汽机油及特殊品种的工业油领域都取得了较快的增长,其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与嘉实多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壳牌旗下的统一公司自从并购以后,就不断的在调整自身的战略定位,始终徘徊在20多万t的销量。

2.1.2 基础油市场

2011年,由于原油价格震荡走高,基础油价格整体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1-5月,基础油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上涨,5月以后,III类基础油价格走势与I、II类基础油价格走势出现分化,I、II类基础油价格开始呈现下跌趋势,III类基础油价格保持相对平稳。

据国家统计局及海关总署数据,2011年中国基础油表观消费量达到743万t,同比下降2.87%,其中国内产量为547万t,同比下降3.04%,进口212万t,同比增长1.85%,出口16万t,同比增长94.57%。

2011年,两大集团分别贡献了176万t和169万t的基础油产量。随着中海油惠州及营口二类基础油的相继投产,中海油基础油产量增长较快,2011年较上年比较激增30%,实现113万t的产量,与两大集团之间的差距缩小。从基础油产量的结构上看,2011年,旺盛的需求使II类基础油需求继续快速增长,产量同比增长74%,达到73万t,环烷基基础油和I类基础油产量出现一定幅度下滑,III类基础油产量占比依然没有实现零突破。

2012-2016年,国内两大集团炼厂改造方向主要是将I类基础油升级为II类基础油,在III类基础油方面的技术依然有待突破。

经历3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基础油进口量开始趋于稳定,2011年,进口基础油总量为212万t,较2010年微增3万t。基础油主要进口国有新加坡、韩国、台湾和日本,占总量的比重超过75%。其中新加坡占比达到27%,稳居榜首,这主要得益于壳牌和美孚的稳定采购。

从企业角度看,壳牌取代美孚成为最大的基础油采购商,达到25.6万t,美孚紧随其后,全年进口量21.3万t,排名3-10位的分别是东方能源、中石化、中石油、道达尔、嘉实多、中化、路路达及盛世华强。从基础油的进口量也进一步看出,嘉实多的衰落,其在国际公司第二集团领头羊的位置正在受到强力冲击。

2.2 细分市场分析与竞争格局

2.2.1、汽机油市场,大局初定,市场期待破局者

由于中国是一个以新车为主导的汽车大国,未来几年,汽机油市场需求将始终保持增长趋势。由于国际公司在与汽车OEM合作过程中获得了先发优势,并将这种优势有效的传递给了消费者,因此,目前中国汽机油市场已经初步形成了两强争霸,多级并存的局面。两强主要指美孚和壳牌,前者几乎垄断了中国高端汽机油市场,而后者是中高端汽机油市场上的王者。第二阵营的BP嘉实多公司由于投入的萎缩已经基本退出了第一阵营的竞争,与福斯、加德士、道达尔等国际公司的差距迅速缩小。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在互联网时代,一个新兴渠道正在演变成为油销售的重要渠道,那就是电子商务平台,这也是汽机油市场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未来,油品牌应充分利用消费者年龄结构的变化和消费习惯变化的契机,绕过现有汽机油行业“霸主”构筑的“马奇诺”防线,在新渠道及传统渠道的变革过程中寻找机会。

随着汽车后市场的成熟和人力成本的提升,汽机油另外一个市场正在加速形成,那就是DIFM市场。从美国的经验看,由于DIFM和DIY将大量帮助车主节省开支,同时,该模式可以借助互联网这一工具有效进行传播,因此,这一市场孕育着巨大的机会,在美国,这一市场的领导者AutoZone、Advance Auto Part、Advance Auto Part被誉为美国的“新三大”汽车公司。经历40年的发展,这些汽配零售商已经成功开创出年营收数百亿美元的市场。未来,中国也存在同样的机会,而一旦这样的零售商出现,一个崭新的、庞大的油销售渠道将诞生,这是需要油公司密切关注的。

2.2.2、工业油:产业升级持续进行中

2011年,工业油需求基本保持稳定,在部分细分品种上依然保持良好增长,如汽车制造业方面的用油需求始终保持旺盛增长,这让福斯等二线国际公司获益。2011年,工业的产业升级让很多企业开始出现更换供货商的情况,这让各个油品牌之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价格战正在被服务战、公关战所替代。为工业油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成为主要油品牌的行动纲领,针对各个行业的讲座、培训、研讨会开始增多,基于各个行业的一站式服务手册开始成为工业油销售人员必备的工具。

从长线看,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进入中后期,工业结构的调整将难以避免。各种工业品产量已经达到峰值,产量的拐点已经隐现。钢铁、水泥、重卡等行业产量占全球40%以上,显然是不可持续的。未来,很多行业用油需求陷入负增长将是中国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后期必然出现的结果。美国和欧盟的发展历程也清晰的证明了这一点。工业油需求的下降与产品结构的改善同步发生,中高端工业油市场所占比重将出现较快增长,而低端油需求可能出现“断崖”式的下跌。

3 中国油市场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3.1 产业升级孕育的机遇与挑战

产业升级是全球发展的必然趋势,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实际过去两年中国产业升级的速度相对较为缓慢,投资驱动钢铁、水泥等重化行业需求继续高歌猛进的增长,这对油企业低端产能的消化是有帮助的。但特别指出的是,产业升级的结果可能导致低端需求永久性的消失,很多行业需求可能下降50%以上。因此,油公司应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产业升级,认真研究低端产能消失后,企业应采取的措施。主动缩减低利润、低附加值的高耗能低端油的供给,提升油的附加值,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将大有裨益。

3.2 基础油价格的巨幅震荡

由于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同时地缘政治冲突频发,导致原油进入百元时代后,不断出现高位震荡,每次波动都会带给基础油价格的大幅度调整,而每次基础油的大幅度涨跌对整个油行业,尤其是盈利能力相对较差的独立油公司来说,都可能带来“致命”的伤害。对油企业来说,摒弃投机心理,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不跟风、不盲从,不投机取巧,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产品与服务的改善,深挖市场,为行业创造更多附加价值,可能是减少波动、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

3.3、汽车渠道的变革

多年来,汽车经销渠道完全受控于制造商,而制造商为了自身的利益疯狂扩建销售网络,导致汽车经销商丰年不丰收,即使市场增长率高达两位数依然有大量的汽车经销商亏损。这种局面已经持续10年之久。自2008年开始,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严重,显然随着汽车低增长时代的到来,汽车经销商普遍亏损将成为一种常态,这使市场上充满了廉价的4S店资源供超大汽车经销商挑选,一场兼并大战自2008年就开始展开,4年后,这些超大汽车经销商集团羽翼逐渐丰满,营收超过百亿的超大汽车经销商数量已经突破21家,排名前3位的汽车经销商营收分别达到640亿、550亿和508亿。这几家超大汽车经销商正在加快向千亿汽车俱乐部的目标迈进。随着,超大汽车经销商的形成,汽车流通领域规则改写时间逐渐临近,短期看,超大汽车经销商虽然难以获得像国美苏宁在家电领域的那种地位,但话语权的提升将是必然,而超大汽车经销商与制造商博弈的一个焦点将集中在采购权方面,跨过制造商直接面向供货商采购配件、油品、轮胎将使超大汽车经销商的盈利能力获得“飞跃”。对油企业来说,提早与超大汽车经销商结盟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油企业渠道的巩固与提升将带来巨大裨益。同时,如果双方携手开发汽车后市场,则可以更好的发挥双方资源的优势,实现价值链的再造。后发优势决定,双方合作可以大胆借鉴美国市场的成功经验与先进模式。

3.4盈亏平衡点的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