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档案专项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档案专项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档案专项管理

篇1

1.2专项档案人员素质较低

项目管理部门或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大都为临时抽调、身兼数职、没有经专业培训,不懂档案业务,影响归档质量。

1.3专项档案管理规范化不强

中医药专项涉及子项目多,时效性强,项目执行过程中有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等多环节,形成资料也多,如项目申报书、中医药项目专项资金有关文件、项目工作任务方案、任务书、建设方案、实施方案、经费下拨的文件、中期检查报告、考核评估、验收结题报告,验收成果证明,成果登记,获奖情况等,各环节的档案资料收集不及时,归档文件材料签署日期不符合要求,缺归档章,卷内目录题名填写不规范。

1.4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部分项目申报单位档案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有档案管理部门的单位对项目档案缺乏有效监督和指导,未组织专项检查工作。专项档案归档机制,无人及时接管档案,造成专项档案管理缺失。

1.5与项目同步管理或超前管理未能实现

在项目筹备期和项目进行过程中,由于不重视项目档案和项目同步管理,对于项目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一种超前管理的意识,造成档案资料整理不及时,文件材料的复印件较多,原件较少。在档案管理工作前期投入精力不足,项目后期才开始突击收集、整理档案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最典型的例子是很多项目都是在快结题时,集中几天时间突击做好档案资料,以便应付结题验收。

2中医药专项档案管理的特点

2.1专业性

具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例如国家科技“973”计划专项,在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基础理论研究中,建立了COPD、老年性肺炎、恶性肿瘤基于病人报告及医生报告、病症结合的临床评价指标体系。这三个评价体系从文献研究到问卷调查都产生许多专业性很强的文件材料和原始数据,应根据项目特点将各环节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分别进行收集、整理、归档,根据验收规则,每个环节都应该有独立、系统、完整的档案资料。项目承担单位对这些专业性强的文件材料应坚持“平时立卷,定期归档”和“随办随归”的原则,将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已处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分门别类地归入预备立卷类目内。

2.2复杂性

有些中医药项目涉及未公布的关键技术、配方等为部或国家秘密内容,对形成的文件材料收集有着较高保密要求。例如在973计划中的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对煎煮时间、给药剂量、提取方法、炮制品种、配伍方式等科研人员应做好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归档。

2.3连续性

完整的中医药项目需经过申报、审批、研究、分析、结题等阶段,使许多专项档案成为跨年度,各个项目的前后形成周期长,跨度大。例如2010年国家重点投资40亿建设16个国家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项目建设周期3年,各级项目参建单位应根据《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相关要求,做到各时期档案工作与科研、设计、基建、勘察等工作的同步管理。一般跨年度的建设项目,应放在针对建设项目的第一年归档。本年度作下年度的项目计划、预算应放在针对的下年度归档。

3专项档案科学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3.1做好专项档案“三纳入”“四同步”

“三纳入”:将专项档案工作纳入专项建设计划;将专项各类文件材料形成、积累和归档要求纳入专项工作计划;将专项工作各类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要求纳入各部门和单位专项工作职责和有关人员岗位职责进行考核。“四同步”:要将专项档案管理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总结验收。项目申报单位要坚持将档案管理和项目开展同布置、同整理,做到项目建设和档案管理同步进行,保证项目档案的齐全、完整。同时将项目档案纳入项目结题验收考核,对项目档案不齐分散的项目单位,不予验收结题或推迟验收结题。

3.2建立健全专项档案文件材料归档机制

按照国家档案局的有关规定,及时制定或修订专项档案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目录,做到应收尽收、应归尽归。项目和建设与参与单位可参考《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范》等,会同主管单位负责编制相应种类的专项档案归档范围和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专项档案数字化、专项档案立卷编制操作流程、专项档案保管期限、专项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规范、专项档案的开发利用等工作制度。

3.3各负其责,分级管理

要加强专项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创新整合专项档案资源,实现专项档案资源管理的新模式。探索建立专项档案国家级—省级—建设单位三级统一的远程管理平台,各项目单位可以充分利用该平台,完成对专项档案资料的报送,对项目文件资料的形成、流转、归档、移交、保管、利用等全过程管控、监督;各项目建设单位在报送档案资料时,可按照归档要求向上级项目主管单位移交原件或复制件。根据专项档案管理规定,制定项目材料归档分类方案,统一档案装具和项目档案录入格式等,完善检查、考核机制,明晰项目管理部门和申报单位归档范围和责任,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归口负责、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档案工作体制,确保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进中医药项目档案事业协调发展。

3.4发挥信息网络支撑功能

建设数字档案馆(室)是档案信息化的重点。(1)积极配合国家电子政务示范工程建设,开展项目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探索,包括项目建设人员与档案人员管理一体化、纸质项目文件与纸质档案管理一体化、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一体化,将项目文件材料的动态管理与档案的静态管理相结合,从中最大限度有效地加强项目档案的前端控制,同时更有效地通过前端过程控制保证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系统。(2)通过对项目执行过程文档分类,进行档案数字化扫描,建立电子档案目录,形成电子文件自动导入相应专项档案管理系统,切实推进档案存储数字化和利用网络化。同时将电子文件目录通过专项档案远程管理平台上报有关项目管理部门,形成中医药专项电子档案库,以平台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式,支撑全国、各省中医药专项执行监督管理和跨省远程档案查询等业务,积极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检索查询效率,方便各单位、各部门查考和利用,为专项下一阶段工作提供前端指导。

篇2

二、事业单位财务专项资金档案管理现状

(一)档案管理传统化

互联网经济下,档案管理也需要实现网络化。但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尚未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模式,未能与数字化信息技术相接轨。这种传统化主要表现为系统信息化和财务人员信息化两方面:一是档案管理方式过于陈旧,个别单位仍然沿用上世纪90年代的手工记账、整理、归档方式,且仍采用纸质档案形式,这样既不安全,又占用库存成本,部分单位虽然采用微机操作,但缺少输出设备;二是档案管理人员老化,信息技术要求单位人员必须具有现代网络技术操作能力,而当前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通常是准退休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单位难以实现财务人员信息化。

(二)监管片面化

监管是单位防范档案管理风险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但事业单位当下呈现出三方面不足:一是监管设备落后,在大数据智能时代仍然采用手工签字的事后监管方式,显然已经落后于部分违规手段;二是违规代价小,公款私存现象近几年虽然加大了惩罚力度,但仍局限于任中监管,未延伸至任后;三是监管主体只是财务部门或审计部门,难以形成监管的长效化、常态化,甚至财务部门或审计部门作后,监管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三)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

事业单位中有两种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现象:一是白条抵库现象,这就使得财务账面金额大于实际库存现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账实不符,难以入档,尤其此类现象发生在跨会计年度期间,档案管理更加复杂;二是公款私存现象,主要表现为专款挪为私用和专款挪为其他项目用,这直接导致会计档案账证、账实、账账均不一致,甚至出现跨项目入账,使得档案管理难度呈现几何级增加。

三、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专项资金的档案管理策略

(一)搭建与维护信息管理平台

信息系统平台搭建主要着手于财务人员信息化和业务处理信息化两方面。首先,单位必须招聘年轻财务人员,实现新老交替,强化财务人员网络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部门领导必须重视档案交接、保存、销毁环节,严格把控管理信息系统登录权限,同时必须保障电子账簿与纸质账簿双管齐下,这益于保障档案安全;定期培训单位老员工,加大继续教育力度,强化档案管理服务能力和信息应用能力,专业上鼓励老员工带新员工,信息系统操作上鼓励新员工带老员工。其次,单位必须加大信息技术投入,加快实现单位内部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线上信息传递、实时获取信息,增强电子档案、电子账簿在部门内部的传递、使用频率;强化内部信息技术风险防范意识,组织开展部门信息科技治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信息安全、信息系统开发以及测试和维护、信息科技运行、信息科技外包等方面内部控制,建立健全风险状况的防范机制。

(二)创新监管机制

档案管理的规范与强化需要借助监管机制的创新,这主要体现于三种机制创新:一是科技监管机制创新,积极拓展和提高计算机在档案管理监管领域的应用和使用层次,搭建业务数据平台,实现会计、稽核信息系统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与对接,促进各类业务数据的共享与监测,加快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业务分类监管模型,通过数据+模型分析的数据化监管模式,查找线索、确定重点、精确范围,实现实时监控、动态监控。

二是联动监管机制创新,实施重大项目联动监管机制,在部门间充分实现横向、纵向的协调配合,共享监督成果,一方面建立检查联动机制,强化档案管理、会计、审计等各部门间的沟通交流,有效整合各自资源优势,共同参与项目检查,形成监督合力;另一方面建立监管与业务部门间检查成果的相互反馈机制,实现有效的互补。

三是违规机制创新,以经济审计为切入点,推进监督全覆盖。积极稳步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使经济责任审计从离任审计向任中审计,从事后监督向事中、事前监督的转变,实现审计监督的常态化、长效化,促进部门领导主动作为、有效作为。一方面单位必须建章立制,夯实基础,另一方面要把握重点,有的放矢。以档案流程设计为主线,突出重点机构,以风险为导向,突出重要环节,对不同部门归档时间、准确性、分类有效性配以相应的评价标准,强化违规机制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三)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及其相关工作领域制度

篇3

一是宏观把握档案事业中“基础”与“主体”关系,由“偏重基础”向“突出主体”转变。其标志性事件是从1999年年初开始的全省国家档案馆和省直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三年攻坚”工作,扭转了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始,省档案局比较偏重于对机关、企业事业等档案事业“基础”单位档案工作达标(目标管理)的督促与检查,而对综合档案馆这—档案事业“主体”单位的检查督促不够有力的这—偏差,促进了全省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二是正确把握“业务”与“体制”的关系,从专注“档案业务”向重视“管理体制”转变。其标志性事件有二:其一是及时总结与报道顺德市“三档合一”管理新体制,探索区域性档案资源科学整合之路。其二是首倡镇级建馆全新模式。2006年12月,省档案局在大朗镇召开全省小城镇档案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了镇设立档案馆同时挂市(县)档案馆分馆的模式。会后,经东莞市政府批准,大朗镇成立镇档案馆并加挂东莞市档案馆大朗分馆牌子,省档案局提出的镇级档案工作“一馆两牌”模式成为现实。三是正确处理“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从“立足现实”向“着眼未来”转变。2003年明,省档案局在惠州召开全省档案工作暨馆库建设会议。这是广东省档案事业发展史上第一次专门召开的档案馆库建设工作会议,标志着省档案局对全省档案馆事业已从立足“三年攻坚”时的“现实”,向着眼于“做大做强”档案事业的“未来”转变。

2 管理手段由指导为主向监督为主转变

从1998年起,省档案局陆续开展了达标复查、执法检查、年度评估等活动,将业务指导与行政监督有机结合。并逐步实现由指导为主向监督为主的转变。一是开展档案达标复查,强化对档案工作行政管理。达标复查为防止已达标单位档案工作滑坡起了重要作用,也对档案工作出现明显滑坡单位产生强烈震动,并促使其工作得到及时整改。二是开展档案执法检查,从行政执法检查到人大执法检查,检查力度不断加大。从1999年开始,省档案局组织检查组对省直单位档案工作进行行政执法检查,事后向有关单位发出了监督检查通知书,引起有关单位高度重视。对有些档案工作“老大难”单位,则请省人大有关部门带队执法检查,效果显著。三是开展档案工作年度评估,实现档案行政管理“五个结合”,将行政监督常态化。2004年和2006年,省档案局先后制定和文件,开展对综合档案馆和省直单位档案工作的年度评估。年度评估实现了目标管理和年度评估、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行业主管和专家评估以及档案部门与地方政府(或各单位)的“五个有机结合”,收到很好效果。由于年度评估是一种定期检查,从而实现了档案行政监督的常态化。

3 管理载体由形式单一向形式多样转变

广东省运用于档案行政管理的载体形式很多,其中运用最多、影响最大、管理效果最好的是:

档案达标升级(目标管理)。从1987年起,二十多年来一直没有间断。当然,为了适应新形势要求,省档案局对升级或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和指标不断进行修订和补充。

示范档案馆(单位)创建。2004年在全省开展创建示范档案馆活动,目前已有5个档案馆被省档案局授予“广东省示范档案馆”称号。2009年又在省直单位开展档案工作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目前已有6个单位被省档案局授予“广东省省直档案工作示范单位”称号。

档案工作年度评估。多年实践说明,年度评估使档案行政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有效促进了全省档案馆和省直单位档案工作水平的提高。

项目档案金册奖创建。自2006年该奖项创立以来,已有17个项目获奖,许多在建项目和新开工项目都以争创“金册奖”作为项目档案工作目标,有效促进了全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视野更宽广,工作更主动,管理更到位,管理方式转变对广东档案行政管理影响巨大

1 管理思路由注重微观向关注宏观转变后,视野更宽广

同样的手段和方法,管理思路由注重微观向关注宏观转变后,带来的结果就不一样。例如“三年攻坚”工作,从目的和要求都有别于以往达标升级或目标管理活动。这是一次针对之前一段时间全省档案馆的主体地位不突出,各地档案馆工作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为了促进全省档案馆事业全面协调发展而开展的专项活动,是一项着眼于全省档案事业的宏观决策,是档案管理达标升级活动开展以来省档案局从“注重个体”到“关注整体”的转变。事实证明,这一决策实施效果明显,实现了全省综合档案馆全部达标升级,缩小了全省馆际之间、珠三角地区与山区档案馆之间差距,为全省档案事业全面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可以说,自从管理思路由注重微观向关注宏观转变后,广东档案行政管理的视野也变得更宽广更全面。

2 管理手段由指导为主向监督为主转变后,工作更主动

实践表明,管理手段由指导为主向监督为主转变后。由于提高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主动性,进而增强了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计划性和时效性。首先,由于监督工作是由监督者主动实施的。什么时候进行、对谁实施监督都是由监督者安排,大大提高了工作主动性;其次,由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主动性提高,可以有更多时间思考对全省档案事业的统筹规划,增强了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计划性;第三,由于工作的主动性和计划性提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党委和政府不同时期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一些服务性工作,使档案工作能够紧贴中心,服务中心,避免档案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从而增强了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实践同时表明,管理手段由指导为主向监督为主转变后,档案行政管理效果更加明显。实际工作中,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显得软弱无力的根本原因是档案部门手段“太软”,一旦动“真格”,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3 管理载体由形式单一向形式多样转变后,管理更到位

近十多年广东省档案局之所以不断创新档案行政管理载体,使管理载体逐渐由形式单一向形式多样转变,目的就是根据档案工作管理需要,使不同工作有不同管理载体,从而使档案行政管理更加具有针对性,管理工作更加到位。以2004年开始的综合档案馆年度评估为例。这是对实行多年的“达标升级和目标管理”手段的重要补充,由于年度评估将“全省所有县级以上国家综合档案馆,一律纳入年度评估范围”,改变了达标升级(目标管理)活

动中“鞭打快牛”的现象。同时,“把年度评估结果分别抄送给各馆所在地党委和政府,并建议以年度评估结果为依据对有关的馆进行奖罚”的做法,也使档案行政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有效促进了全省档案馆工作水平的提高。再以项目档案“金册奖”的设立为例。由于切合了当前国家和省对项目档案管理的需要,而且,“金册奖”的设立宗旨、产生方法和激励机制都与其他奖项不同,具有明显特色,因此,在奖项无数的当今,这个纯属“荣誉”的奖项依然引起许多单位领导的重视与关注。

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发挥人的作用,广东档案行政管理方式转变的启示

1 档案行政管理方式必须随环境改变而改变,与时俱进

例如,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省档案局逐渐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了行政监督职能,并逐步实现由指导为主向监督为主的转变。早在1989年国家档案局和国务院法制局就提出“依法治档”概念,但由于当时整个社会“法治”氛围还不浓厚,“依法治档”基本停留在口号上。1997年9月,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后,“依法行政”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基本要求。从1998年起,广东省陆续开展的档案达标复查、执法检查和年度评估等活动,就是省档案局适应“依法治国”大环境要求,进行“依法治档”的具体举措。又如,适应“简政放权”改革要求,省档案局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通过委托或授权将一部分管理权限(如机关档案综台管理省特级评审、档案综合管理达标单位复查、省重点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组织等)下放给各市档案局,并逐步实现由注重微观向关注宏观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党和政府将会有更多新的治国方略出台,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环境都将会发生新变化,档案行政管理方式也必须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不断与时俱进。

2 档案行政管理应以“三个体系”建设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

近十多年以来,广东省档案局一直把搞好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利用工作和档案安全保管工作作为促进档案事业发展重要内容。国家档案局提出建立“两个体系”和“三个体系”要求后,省档案局进一步明确方向,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使“三个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为全省档案资源、档案利用和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提供保障,也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省各级各类档案馆馆藏总量超过2125万卷,省档案馆与广州、深圳市档案馆通过互联网建立的跨馆查阅利用系统已经开通,以档案安全问责制为基础的档案安全体系也已初步建立。在今后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中,应当以“三个体系”建设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兼顾档案工作中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的利益关系。

3 做好档案行政管理必须有开拓创新和勇于进取精神,发挥人的作用

篇4

1 传统人事档案的突出弊端

1.1 人事档案是员工身份的证明,由员工所在单位保管,被迫依附于单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人事档案无论是在企事业单位, 还是政府部门都是员工的身份证明,它根据人事管理的需要建立起来的。个人在国家社会、组织单位的地位和权利都由这一身份证明所决定。但是它都是暂时由单位保管,常常会造成员工被迫依附于单位

1.2 人事档案的所有权普遍认为归属于个人,管理要向其相对人收取管理费

我国传统的社会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往往要向相对人收取管理费用, 而且2005 年出版的《中国人才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由于传统体制下人事档案管理牵涉到组织、人事、劳动、档案等多个主管部门,档案收费管理为政府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常常带来巨大收益。实质上,按照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人事档案应该归国家所有,是不应该收取保管费的。

1.3 人事档案相对人的权利不能合理的保障

在计划经济时代,几乎所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都清一色地规定: 不允许本人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这种规定已经使许多人深受其害。

1.4 人事档案的管理权的比较混乱,且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传统体制下人事档案的管理方式主要分为多头管理和都不管,常常是为了方便流转,仅仅履行档案的收发手续, 缺乏实质性的动态管理机制,内容陈旧, 不能反映相对人的实际情况。

2 现代人事档案改革的解决措施

2.1 建立人事档案之外其他合适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员工考核依据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制约了员工的合理流动和科学考核。现代人事管理部门应该建立人事档案之外的科学、合理、公正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员工考核依据,不单纯依赖于人事档案,这样才可以提高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2 政府应正确界定人事档案的所有权,实行无偿性的管理服务

我国法规规定, 以往形成的人事档案(包括干部档案、学生档案、企业员工档案、士兵档案等) 都应属于国家所有。这样来说,人事档案的管理就没有什么理由向其相对人收取管理费,政府以及所设立的人才流动中心应该提供无偿性的管理。

2.3 突破传统观念的限制,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透明度

修改有关的人事档案管理规范, 删除以往的不合理规定,明确规定人事档案的相对人可以通过授权方式, 查看和合理修改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的人事档案信息内容,确保公民的信息知情权得到应有的体现。

2.4 改革现行的人事档案制度,建立公共部门与非公单位相互分离的管理制度

现代人事管理制度应明确规定所有社会组织都具有建立和保管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权利和责任。对于公共部门的人事档案管理,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集中的管理体制;对于非公单位, 实行统一指导, 各司其职的管理体制;政府系统的档案馆应当成立专门负责管理人事档案的文件信息服务中心。通过让更多的组织和单位都享有管理人事档案的权利,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程度, 改善人事档案内容结构状况, 增强人事档案的社会功能, 使之真正成为组织识别人才、任用人才,了解有关人员工作业绩、能力和水平及其诚信情况的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英玮.周艳.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7(1).

篇5

摘要: 客运专线对于铁路建设的安全性、舒适性,要求更高,因此,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的建设,比一般的铁路工程建设,难度更大,且维护要求更高。鉴于此,在铁路客运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档案管理,要重视起来,这不仅仅为保障施工企业的利益,更重要的,为客运专线后期的维护,提供充足的资料保证,在节省人力、物力的情况下,完成铁路客运项目的管理维护,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

Abstract: The requirements of safety and comfort are higher for railway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S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ailway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is more difficult and the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general railway construction. In view of this, the archives management in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t is not just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but more important for providing abundant information assurance of later maintenance of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later maintenance. In the case of saving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it can complete th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of railway passenger projec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关键词 : 铁路建设;项目档案;档案管理;施工档案管理

Key words: railway construction;project archives;archives management;construction archive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198-02

0 引言

企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企业对于社会潮流和趋势的把握,更需要企业对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改进。工程项目作为一个施工企业的生存基础,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动力,企业工程项目所产生的各项资料的保存,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有着重要意义。企业的项目档案,是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与项目有关的文字、图片或者其他资料,其内容包含了企业施工项目的设计、工程建设日志、技术难点、技术创新,甚至包括施工过程中所创新的管理方式。这些,不仅仅作为该项目建设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施工项目技术和经验的积累,是施工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1 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和档案管理特点

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与一般的铁路工程建设,有着明显的区别。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对于施工企业资质要求严格,建设技术难度大,工作接口繁杂且数量庞大。如果按照普通铁路建设施工,不仅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对铁路客运专线未来的管理维护,也会造成一定影响。会增加铁路客运专线的管理难度,提高客运专线的维护成本。所以,在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过程中,要结合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要求,以及未来运行维护的相关特点,完成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在施工过程中,要构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应用适宜的管理体系,保证铁路客运专线施工的质量。加强铁路客运专线施工质量的管理,建立健全好铁路施工项目的档案管理,是一条重要手段。根据我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项目建设从设计筹划到竣工验收,所有的相关资料都要进行收集、整理,最后经过挑选、审核、补充等程序,将资料保存归档。

铁路客运专线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来讲,参与建设的单位数量多,工程建设周期长,相关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国家都有严格要求。在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实施中,会产生大量的文档资料,做好这些文档资料的整理和归档,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工作。

因为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涉及广泛,参与单位和人员数目庞大,持久复杂的建设过程,会产生内容繁杂、联系紧密的文档资料,造就了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所产生的项目档案来源分散、内容广泛、资料价值大等特点。所以,在铁路客运工程最终的竣工验收中,项目档案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铁路客运专线未来的运行发展中,项目档案是一项重要的凭证和依据。同时,如果铁路客运专线,在未来要进行扩建改造,项目档案也是必须的技术资料之一。因此,铁路客运专线的项目档案的收集管理,需要相关施工企业认真负责的完成,保证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档案的质量。收集、整理和保存好铁路客运专线项目档案,不仅对建设企业未来的发展能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同时,对于铁路客运专线管理水平的提升,有重要作用。

2 铁路客运专线项目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档案资料的收集,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因为建设单位所负责的具体项目不同,参与时间存在差异,相关资料的的标准规范并不统一。项目档案整理不规范,甚至会出现有关资料缺失的现象。这给项目档案的整理工作,带来了包括资料收集分散、收集的资料与相关工程的建设实施脱节,资料难以归纳整理等直接影响。

铁路客运专线项目的档案管理,还存在档案制度不够健全,档案管理工作滞后于项目工程建设。虽然,我国铁路管理部门对铁路工程建设的档案管理,制定了制度标准,但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前老旧的制度标准,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的铁路工程建设。一些铁路工程施工企业,没有建立起企业自己的工程档案管理部门,在铁路工程的项目建设中,也没有将项目档案的建设和管理,纳入到企业建设项目中去,严重影响了企业建设工程与项目档案的进度同步。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对施工档案进行管理,造成档案收集管理缺失,等到项目竣工的时候,才对项目施工档案进行突击补充。档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缺乏保证,难以在铁路工程后续的维护建设中,发挥作用。

3 加强铁路客运专线施工企业项目档案管理的措施

要加强施工企业项目档案管理,首先要从思想上,对项目档案重视起来。施工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改变员工对于项目档案不重视的看法。施工企业要在项目实施建设初期,就要开始筹建专门的档案收集管理部门,如项目资料室。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为以后的归档做准备。利用好企业内部档案管理部门的资源,将以往工程结束后“赶”档案现状,转变为工程前期介入对档案进行收集管理的过程,避免在竣工验收过程中突击补充档案所出现的种种问题。

企业内部,对于档案的收集管理,施工企业要投人相关的办公设备,要安排专人对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进行负责。在档案的收集管理中,根据项目档案的来源,做好项目档案的归类整理,明确好档案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企业负责人要对项目档案的收集编制的进度,有一定了解。对重要的项目档案,要做好备份工作。在项目档案完成之后,及时移交给对应接收档案管理部门,保证档案安全。

施工企业的项目档案,内容繁杂,档案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按照档案归纳的相关规范,做好档案条目的细化工作,便于后续的查验利用。因为铁路建设周期长,如果一直等到铁路建设完成之后,才开始对铁路建设所产生的各种文档进行整理归档,工作量巨大,而且也容易出现差错。所以,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中所产生的项目文档,可以按照一个个分项目进行整理归档。当一个分项目建设完工之后,对其在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不仅容易发现档案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项目档案的建设质量,也能大大提供竣工验收时,对项目档案验收的效率。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的持续深入,旅游、物流等与我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尤其是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我国道路运输能力,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对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发展,是一次重要机遇。这个机遇,对于任何施工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如果想要抓住这次机遇,就必须重视好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保证工程项目按时验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代保平,陈光辉,李化.铁路客运专线施工企业项目档案管理[J].科技风,2010(4).

篇6

图书档案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该专业就业主要面向图书馆、档案馆、图书档案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开发与利用等工作。毕业生不仅能够胜任图书馆和档案局专门机构的管理工作,更能胜任企事业单位和厂矿私营企业的文档管理、文秘等专业性工作,就业面广。还可参加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进一步深造。就业去向:国家机关和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等工作。

图书档案管理专业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文献信息的采集能力;

3.具备文献信息的组织能力;

4.具备文献流通管理与服务能力;

篇7

(一)专业技术人员的基础材料: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履历表,学历、学位毕业证书复印件(包括学历变动)、继续教育学分证书、计算机模块成绩单、职称外语成绩单、结业证书的复印件等;各种专业技能考试、考核合格证书、资格证书等,反映专业技术人员个人资历和业务技能水平的各种材料。

(二)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评聘材料:主要指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晋升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包括历次任职资格申报表、评审表、任职资格证书以及聘任证书。

(三)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科研技术的成果材料:主要包括反映专业技术人员业绩的专业工作总结、技术报告、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完成者证书和获奖证书等;

(四)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材料:主要是每年度对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考核登记表。内容有:本人述职、培训、进修学习情况;学术论文及重要技术报告情况;完成主要专业技术工作情况;工作奖惩情况;部门领导评定意见、考核小组审核意见;主管部门领导意见及被考核人意见等。

(五)专业技术人员的其他材料:这类材料指专业人员参加社会各种学术团体及其他兼职的证明材料,社会兼职的聘书以及荣誉证书。

二、建立材料的收集制度

专业技术人员个人业务材料的收集采取随时收集和年终收集的方式。

(一)专业技术人员个人业务材料在每项活动结束后,随时归档。一般情况下,专业技术人员的基础材料、从事科研技术成果材料、参加社会各种学术团体及其他兼职的证明材料、社会兼职的聘书以及荣誉证书等材料由个人主动、及时地将原件或复印件送交档案室,由档案管理人员经过核实并登记后收集归档。

(二)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评聘材料、年度考核材料、奖惩材料等由单位政工人事人员收集,年终移交档案室,并办理移交手续后归档。个人送交、部门移交的归档材料必须真实、准确、完整,能全面反映个人业务活动的过程及结果。为了保证归档材料的真实性,复印件的归档在原则上应核实原件或加盖公章后再进行归档,以示归档材料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三、严格业务档案的整理与保管

(一)整理。专业技术人员个人业务材料的立卷,其方法不同于一般文件材料。应按照业务材料的自然形成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以每人一盒为保存单位,编一个流水号,盒内材料进行编页、填写卷内目录,盒上标明姓名。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这些业务材料规格不齐,应采取灵活组卷的方式,如厚书,只要给予一个标识,有检索代号就行了,因为实质上它已具备了案卷的特征。

(二)保管。专业技术人员个人业务档案由综合档案室集中保管,工作人员调动工作时,其业务档案随人员调出转往新单位。个人一般不能相互借阅,如特殊原因需要,应征得档案室和被借用人的同意。凡申报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必须由档案室提供相关材料,作为评审依据。

四、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技术

计算机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普遍应用,客观上提出了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专业技术业务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要求,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管理,要改变传统人工操作、手工管理的落后局面,必须实行网络化管理,要建立统一、系统、完整、操作性强的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档案相对纸质档案来说具有储存容量大、节省空间等优点,把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中,实现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检索信息反馈、统计、汇编等管理程序的自动化。专业技术人员可以依据权限在单位内网上登录系统、校对资料、补齐信息、网上提报;各单位(科室)把平时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中形成的有价值的业务资料通过局域网络上传至专业技术人员主管部门。档案管理员在收集纸质材料的同时,收集、拷贝与纸质文件相对应的电子文件一并归档,可以在网上对上传资料进行审核,去伪存真,详细地筛选、整理、下载、录入、编辑、立卷、归档,以保证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齐全、完整,不仅能大大提高工作速度,而且能减少调阅档案的次数,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还能实现档案之间的内容互补,发挥业务档案资料的效用。

篇8

1 专项工作档案整理的必要性

应时代的新发展,社会中的各项工作进展也如日中天,同时开展的一些特殊会议、活动也不断增加,其中一些活动中的记录,召开会议时下发的文件,都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资源,对于突发的疾病和社会事件进行详细记载,归入档案,如果以后发生同样的情况,调出相关档案进行整合即可,专项档案要做到,分门别类的将专项工作档案做到条理清楚,借调查找方便,档案归类一目了然,方便在资料中吸取经验,在问题之初得出最优的处理办法,为了今后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前车之鉴的作用。

2 专项档案整理存在的问题

2.1 专项工作由突发事件转为正常工作后的档案整理归档问题

在某一些专项工作整理成为档案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发展,人们进步,已经不是比较特别的案例,或者已经被冲破,成为日常可以解决的范围,比如曾经爆发的禽流感,已经国家编辑传染病的档案进行管理,那么这一类型的档案该如何整理,是否应该从专项档案中转移到医学中的传染病档案中,还没有明确的规定。

2.2 专项档案有名无实

在档案的整理过程中,专项档案的整理还属于不成熟的阶段,它不像其他档案类别已经有了规范化的管理,档案整理人员的不熟练,对专项档案范围的不熟悉,造成了专项档案整理的有名无实,往往只整理记录了,各项会议中的文件,领导的讲话,一些普通的会议计划总结,而忽略了一写与社会相关事件的,影音文件、实况记录、和与事件相关的重要文件,这样专项档案文件的整理,就存在价值来说与普通档案毫无区别。不能给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帮助。

2.3 管理人员工作懈怠

正因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与众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环境与工作一直在不变的状态,所以档案管理人员对及其容易懈怠,对档案整理工作的懈怠,会导致档案的不完整,整理时,众多有用的档案资源被弃用,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档案的整理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员工一直保持着老旧的整理,不去积极学习新的方式方法,技能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这会给我国的档案带来档案资源滞后的危机。

3 专项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适当的压力激励

目前,许多人都认为高校档案馆是一个比较清闲的地方,没有什么压力的,甚至有的馆员也有这样的看法,工作机会竞争的激烈和就业的压力对其构不成多大威胁,在档案馆岗位设置上也极其不合理,忙闲不均,致使有些人工作中无事闲聊,不思进取,这样就会极大地挫伤爱岗敬业、踏实肯干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只有压力才会产生动力,适当的压力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应该让其领悟到工作懈怠就会而临可能被淘汰的后果,让其改善工作不思进取的局而,同时,也要加大对工作中的积极肯干、爱岗敬业的馆员的奖励,营造出一种积极进取的、和谐的工作氛围,使他们能够看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产生一种成就感和对树立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

3.2 环境激励

由于档案馆工作的特殊性,有的馆员职业懈怠随之而生。因此有计划地安排档案馆员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培训或轮流在不同的岗位或不同地点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变换,可使档案馆员保持好奇心和新鲜感,并且岗位的变换,有利于让员工全而系统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档案馆职业和员工是一种双赢的安排。遇阻代庖的现象,这样长久下去对整个档案事业是不利的。

3.3 建立情感激励机制

碛幸恢О岗敬业的档案人员队伍是高校发展的根本保证,学校管理者应该注重情感上的投入,通过尊重、信任、关心档案人员,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彼此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关心、互相支持融洽的氛围,以激发档案人员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愉快地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积极主动地工作。

3.4 为专项工作档案单独设置全宗

站在综合档案馆的立场上,也可以认为有不少活动过程是由多个主体单位合作进行的,实际上可以将客体看作是这种活动过程的中心,而不是主体。“如果文件数量庞大、独立性强,就可以专门设立时机构的主体全宗,将该项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档案文件都组织进去,就是说,即使可以把不少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件的核心看成是客体,在综合档案馆中也仍然可以按主体全宗的形式去组织它们。”进而,笔者认为不妨直接为专项工作设置客体全宗,如“某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档案”、“某市既往有偿供血人员普查档案”等。

3.5 确档案收集的范围和重占,每种形式的档案分别整理归档

一是必须以本级文件为主,同时兼顾上下级文件;二要特别注重原始调查表、登记表、统计表的收集归档,其中文书档案的整理,原则上可一律按《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执行。

3.6 文件的分类

在整理专项工作档案时,需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原则上按文件的形成时间划分年度。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实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档案,就可按“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分类;第二,专项工作一般不要按组织机构进行分类,一是因为专项工作机构不固定,即使分工明确,后来人利用档案时也会因不清楚其职责分工而带来诸多不便;二是因为在专项工作中有的机构因分工不同,干了很多工作却很少形成档案。所以应尽量按问题进行分类,甚至可以直接按活动自身的阶段来划分整理档案。

结束语

专项档案的产生是顺应时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它可以结合社会的需求,帮助社会更好的发展,从多方面整理出的档案,为今后的相关活动开展提供了经验。同时也因为专项档案的系统性管理为档案管理的整体带来更加系统性的升级,在社会发展中,专项档案的整理与群众息息相关,做好专项档案的整理,提高档案整理人员的素质与工作劲头,认真的对待每一件专项档案,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才能让社会发展更加和谐,更加有条理,为国家的发展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篇9

Keywords: highway maintenance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archive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浙江上(上虞)三(三门)高速公路为G15w常台高速的一部分,纵贯浙江省中东部,全长142公里,是连接绍兴、台州二市的大动脉。为确保高速公路的高质量运行,养护部门每年都要投入多个专项、大修工程对高速公路进行维修保养工作,因而养护专项工程档案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养护工程档案的科学管理,可以更好地为高速公路养护和管理服务。

以浙江上三高速公路新天管理处为例,每年要会有多个专项、大修工程,养护工程档案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需要长期保存,这些工程档案是以后高速公路管理、日常维修的重要依据。养护档案管理人员应根据养护工程档案的特点,直接参与养护工程建设过程的监督和指导工作,确保养护工程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归档,做好养护工程档案的保管工作。本文就高速公路养护工程档案管理提出方法。

1.做好养护专项、大修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

1.1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是确保养护工程档案质量的有利措施。

参与养护专项、大修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和监理单位的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对工程档案的重要性认识及其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加强对施工、监理各阶段档案工作的有序管理,保证归档资料的完整、准确、系统,规范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开发利用工作,养护部门在工程项目开始阶段就必须加强档案意识的宣传和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用规范化、标准化来严格要求养护工程档案资料。

1.2制定详细的符合实际情况的养护工程档案管理办法,明确标准和要求

根据浙江省交通厅下发的相关文件,结合GB/T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要求,制定适合本单位工程档案的可操作性编制办法。一是细化养护管理部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资料整理范围。二是细化组卷要求,应遵循文件材料的自然形成规律和项目档案的成套性、连续性、系统性的原则,科学分类。三是明确案卷组成部分、格式和具体要求,便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操作。

1.3对养护专项大修工程进行监督和指导。

养护管理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监督,对施工中档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业务指导。例如:要求工程文件原件归档;工程文件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工程文件应采用耐久性强的书写材料,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工程文件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竣工图应完整、准确、清晰、规范、修改到位,与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材料变更、施工及质检记录相符合,做到文、图、物相符等。从而提高了养护工程档案报送的质量,以及成套性和完整性。

1.4做好养护大修、专项工程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养护管理部门对养护大修、专项工程从计划立项、审批到工程验收结束的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档案管理人员对专项大修工程的业主资料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分类、编码、立卷、装订、归档。案卷应由案卷封面和卷脊、案卷卷皮、借阅守则、卷内文件目录、卷内文件及备考表组成。

1.5认真、细致做好养护工程档案验收和整理工作。

养护部门档案管理人员在进行专项、大修工程档案验收时,应重点验收以下内容:工程档案齐全、系统、完整;工程档案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建设活动和工程实际状况;工程档案已整理立卷,立卷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竣工图绘制方法、图式及规格等符合专业技术要求,盖有竣工图章;要求单位或个人签章的文件,其签章手续完备;文件材质、幅面、书写等符合要求。保证养护工程档案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养护档案管理人员对本年度的专项大修工程按照工程名称进行系统整理,并编写科技档案归档目录,方便日后查阅。

2.做好日常维修保养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

2.1小修保养工程档案管理。

虽然小修保养工程档案管理上级没有明确的规范要求,但和专项、大修工程档案管理同等重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日常巡查、路基、路面、沿线设施、桥梁、隧道、边坡等结构物检查、小修工程管理等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文件材料必须书写工整,字迹、线条清晰耐久,表格统一规范,(文字、表格用A4纸)禁止使用圆珠笔、铅笔、红墨水、纯蓝墨水等不能长久保存的书写工具书写。

2.2具体管理方法。每年养护档案管理人员对处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及时收集归类,集中统一保管,对所形成的科技文件材料,收集齐全,核对准确,加以系统整理,组成保管单位。案卷应由案卷封面和卷脊、案卷卷皮、借阅守则、卷内文件目录、卷内文件及备考表组成,案卷封面和卷脊打印后粘贴在对应位置。对日常巡查、路基、路面、沿线设施、桥梁隧道检查、路面检测等资料每年年底编写文件页码,与借阅守则、卷内文件目录、备考表一起用三孔一线方法装订,装订完毕再粘贴案卷卷皮。对安全管理、各种管理办法、养护发文、上级来文等资料可以不装订。编写本年度档案案卷目录,方便查阅。

3.做好养护工程档案保管的管理工作

养护工程档案是科技档案,需要长久保存。养护工程档案的保管工作,就是在集中统一管理原则指导下科学地维护养护工程档案的完整与安全,采取有效的保护技术和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延长养护工程档案寿命的工作。只有做好养护工程档案的保管工作,才能使集中起来的养护工程档案的完整和安全得到可靠的保证,才能满足各方面利用的需要,因而要切实做好养护工程档案的保管工作。

4.利用现代化技术做好养护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

4.1利用软件高效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出现了许多工程档案管理软件。这些工程软件,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很强,可以很好的运用到养护工程档案管理中,使养护工程档案整理更快捷,更完善。

4.2利用网络共享。

通过公司局域网实现养护资料共享,为整个工作展开提供可靠、详实、系统的养护资料,从而提高各人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缩短检索时间,节约管理资金。

5.结语

养护档案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认真学习档案法律法规及相关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档案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才能更好的为高速公路建设和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篇10

在县委、县政府和县扫黑办的领导下,易县住建局立足职能特点,重点打击了住建领域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黑涉恶问题,按照《关于做好市纪委督导组反馈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问题整改工作的通知》(扫黑办[2018]17号)要求,现将我局整改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针对反馈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量化,提高整体工作水平的问题

1、定期召开党组专题会、班子会、领导小组等会议,对本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行分析研究,建立党组、班子成员常态化研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工作机制;

2、结合我局实际和职能特点,对工作部署进行重新梳理,搞好“回头看”,对本单位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进行调整,有针对性的进行再安排、再部署,确保专项斗争真用心、真用力;

3、定期开展扫黑除恶专项督查和日常检查,着力提升机关、基层股室、站两级专项斗争思想认识,强化基层工作部署和落实;

4、进一步细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件件有落实。增强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培训力度,提高整体工作水平。

二、针对反馈的涉黑线索摸排还不够深入,只有上报情况,相关处置情况没有及时跟进和体现的问题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查找宣传死角,对宣传工作再动员、再部署。利用以会代训、会训结合,形式多样的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工作;

2、结合扫黑除恶网格化责任分工,对辖区进行全方位、全领域认真摸排,局扫黑办加强指导、督导,严格落实《易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涉黑涉恶线索处理办法》,依据处理办法和有关规章制度做好线索的分类、报送、移交、核查、上报,及时跟进,做到条条线索有跟进,条条线索有回音。

三、针对反馈的档案管理还欠规范,档案登记不够及时,需要进一步整理并及时更新的问题

1、严格落实住建局扫黑除恶档案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扫黑除恶专项档案,充实档案内容。

2、积极与县扫黑办沟通,按照县扫黑办的标准进行档案的填报、登记、存档。

3.局扫黑办加强指导各股室、站建立完善扫黑除恶专项档案的力度,各股室、站要安排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做好档案整理和保密工作。

四、针对反馈的领导班子分工里没有体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研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会议记录简单的问题

篇11

1.梳理归档流程,确保建设单位内部归档环节畅通

项目文件是建设项目在立项、审批、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全部文件。项目文件的归档工作涉及的部门或单位多而且广,既有建设单位内部有关项目投资、设计、工程、设备采购等管理部门以及生产运营部门,又有外部参加项目建设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既有国内设计、设备制造单位提交的技术资料,又有引进设备、合作制造厂商提供的设备资料。而追溯源头,梳理流程,明确责任,超前控制,则是保证建设项目档案质量之根本。因此,建设单位档案管理部门首当其冲的任务应是根据国家、地方有关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逐项理顺建设单位内部项目文件的归档渠道、制定管理制度、固化业务流程、明确管理职责,确保各类项目文件归档环节畅通。其中,对外部参建单位的归档责任必须落实到与其签订合同的建设单位内部相关职能部门,由相关职能部门在签订合同时提出资料交付和项目文件归档要求,并跟踪、考核。

宝钢《建设项目技术资料管理办法》和《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就是两个从源头控制建设项目档案质量的公司管理制度,该制度明确了项目文件的归档范围、管理流程以及归档责任,为确保建设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奠定了基础。

2.加强协同管理,确保外部参建单位资料交付受控

宝钢建设项目管理体系由投资管理、设计管理、工程管理、设备采购、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审计管理、安全管理、环保管理、消防管理以及生产运营等众多部门组成。作为体系成员之一的档案管理部门,对内有关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方面的要求可以通过公司管理制度来制约,而对外(如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单位和国内外设备供应商等)有关建设项目档案管理方面的要求则需要通过体系成员的协同管理、纳入合同来制约。

宝钢《建设项目技术资料管理办法》中明确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在签订设计、设备等合同时须将档案管理部门拟定的公司专业管理标准《国外合同技术资料交付要求》、《国内工厂设计技术资料交付要求》、《国内设备技术资料交付要求》和《技术资料电子文件提供要求》等纳入相应的合同或协议之中,若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对资料交付要求(尤其是电子文件交付要求)不理解的,可邀请档案管理部门参与技术资料交付要求的对外谈判,以确保技术资料(包括电子文件)的交付质量。同时,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负有对合同执行情况的监控责任,档案管理部门参与监控、协同管理,使外部单位的资料交付处于受控状态,建设项目档案的质量也就有了一定的保障。

3.超前培训指导,提高项目文件归档人员质量意识

建设项目档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竣工文件,而竣工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日后技术改造和设备维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竣工文件的主要编制单位是施工单位。因此,宝钢档案管理部门始终将对施工单位的超前培训指导视作控制源头的其中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每一个重大项目建设初期即开展对所有参建单位竣工文件编制的大规模培训指导工作,将竣工文件的编制规范、审核及归档流程等印刷成小册子分发到施工、监理单位,并制作成PPT材料,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全面的培训和讲解,使竣工文件的编制和审核人员不仅能正确理解建设单位对竣工文件编制、审核和归档的具体要求,而且能认识到从竣工文件形成的源头进行文件积累和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归档人员质量意识的提高为建设项目档案完整性和准确性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可见,建设项目档案质量控制必须从源头着手,加强前端控制,强化协同管理,超前培训指导,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过程控制是建设项目档案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1.资料档案一体化管理为过程监控创造了条件

大部分企业建设项目的资料管理与档案管理分属两个机构,资料管理包括国内外各类技术资料的接收、翻译、复制、分发等建设阶段的管理工作,一般隶属于建设系统;而档案管理则是对归档的项目文件进行分类、整理、编目、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等,一般隶属于生产系统。宝钢自20世纪九十年代起将履行资料管理职能的宝钢指挥部工程资料处和履行档案管理的宝钢总厂档案处合二为一,实行集资料与档案管理于一身的一体化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可以说是将档案管理的职能向前延伸到资料管理,档案管理部门在对项目所有技术资料接收、分发的同时,留存一套作为日后核对竣工图完整性的依据,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图纸发生多少变更、升过多少版次,档案管理部门均记录在案。同时,档案管理部门定期参加公司领导主持的设计、工程等例会,一方面能及时掌握设计、施工等动态信息,根据建设进度、节点,把好资料形成、编制、归档等各道工序质量关;另一方面,也将过程管理中的有关问题提请各职能部门协同解决。资料档案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为实施过程监控创造了条件,档案的完整性得到了保障,使以往竣工文件交多少收多少的被动局面得以很大的改观。

2.竣工文件编制过程的检查为档案内在质量消除隐患

宝钢档案管理部门设立专门小组负责对竣工文件的编制单位进行培训指导,对编制质量进行过程检查,对归档文件进行审核签证。其中,对竣工文件编制质量的过程检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前期培训指导工作的拾遗补缺,也是为后期竣工文件归档质量提前把关、消除隐患。过程检查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档案管理人员可直接对口施工单位编制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和答疑;也可对口施工单位项目部,对某一个单项的竣工文件编制质量进行检查,随后将该单项作为样板在该项目部推广;此外,档案管理部门还可同工程管理部门一起进行每季度一次的协同检查,作为工程质量大检查的内容之一,纳入季度考核。过程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与档案有关的复印件、漏签字以及卷内文件排列原则等常见问题外,还有与工程管理有关的表式问题、各类变更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闭环问题等。通过过程检查,将这些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尽量将归档审核时发现问题再费时费力地整改现象降到最低程度,为项目按时竣工验收赢得时间,同时也把好建设项目档案内在质量这一关。

2007年,宝钢建设管理系统一期工程全面投入运行,也为档案资料的过程控制提供了便利。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设计管理、工程管理、设备采购、资料交付、竣工验收计划、节点等信息全部通过系统流转,档案管理部门作为其用户,可以及时地从中获取众多信息为档案资料过程控制所用,并跟踪管理。如:单位工程、设备设施的划分等信息,为档案组卷提供了依据;立项审批、设计、设备采购合同等信息为完整地收集前期文件提供了便利。该系统二期工程将开发与档案管理系统的接口,届时将实现内部管理性文件的电子归档,进一步提高管理效能。

3.以终版图编制竣工图不失为过程控制的又一创举

宝钢从“十五”规划项目开始提出了采用设计终版图编制竣工图的设想并积极付诸实践。设计终版图编制竣工图是指设计单位在项目实物交接后一定期限内,将所有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进行汇总后出设计终版图,其目的在于毫无遗漏地将设计变更反映在最终的一张设计图纸上,施工单位在此基础上编制竣工图,将大大减少对施工图的修改工作量,同时也大大提高竣工图的内在质量。这一创举的推出光靠档案管理部门的努力是万万不够的,必须有设计、工程等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共同研究实施方案,最后联合发文、合力推进才得以有效实施。

近两年,宝钢在实践的基础上又将这一举措进行了完善,即以升版图的形式提供设计图纸,最后一版升版图即为设计终版图。这一举措的推出,主要目的在于缩短编制设计终版图的时间,将实物交接后最终编制终版图改为过程编制升版图,每出一次设计变更即升一次图纸版次。同时,在升版的图纸上标注历次修改记录,并在修改处标上云线。

这一改革创新之举为竣工图质量的过程控制提供了又一条路径,设计变更通知单、图纸上标注的历次修改记录和云线等均为过程控制档案质量的依据。此外,要求设计单位最终提供一套电子版的设计终版图,为档案资料的数字化提供了很大便利,档案管理部门只需将电子文件信息和图像导入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就能为用户提供实时利用,无须再对纸质图纸经扫描后再提供利用,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和档案的内在质量。

后期控制是建设项目档案质量控制的必要环节

1.归档审核签证给予了档案管理部门一票否决权

对施工单位实行交工验收签证是宝钢建设项目管理流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施工单位必须在实物交接后的规定时间内将编制的施工文件和竣工图提交监理审核,并提交生产运营单位复核,然后向档案管理部门归档,经档案管理部门检查合格后按单位工程办理交工验收证书。该交工验收证书上必须有施工、监理、生产运营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工程管理部门等签字、盖章。施工单位在办理完所有单位工程的交工验收证书后该建设项目方能进行财务决算,也就是说档案管理部门具有影响建设项目财务结算的一票否决权。

这一票赋予了档案管理部门的权力,同时也给予了档案管理部门更重的责任。在把这一质量关时,档案管理部门注重的是竣工文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从起初仅仅是对有关档案管理范畴内的内容进行检查,到目前已深入到对施工文件中的变更文件、打桩记录与竣工图的核对等,远远超出了档案管理部门的职责,但当一些漏网问题在这一关卡被截住时,其必要性也同时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同,有人称档案管理人员是监理的监理。档案管理人员在实践中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同时也把好了建设项目档案质量后期控制的第一关。

2.档案自检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各参建单位的责任

建设项目档案自检是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的前奏曲,这一关的责任主要落在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各职能管理部门身上,由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共同组织建设项目档案自检工作。监理单位负责对竣工文件完整性、准确性的检查,施工单位配合检查;建设单位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对项目前期文件、竣工验收文件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整个项目系统性的检查,设计单位等配合检查,由此将档案自检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位。

建设项目档案自检工作的形式与档案专项验收基本相同,只是角色的不同。在档案专项验收中接受检查的单位或部门的有关人员,在档案自检工作中均是检查组成员。这些成员集多年参与档案专项验收的经验,对国家有关档案管理和验收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认知度,为此,在档案自检工作中均能较好地发挥作用。档案自检工作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必须举一反三,全面整改,若在档案专项验收中再次发现类似问题,则对检查组成员单位进行考核。由于分工明确、条理清晰,建设单位各职能部门和监理单位共同把好了建设项目档案质量后期控制的第二关。

3.档案专项验收给予了档案工作在项目管理中的一席地位

篇12

2.档案制度不健全,档案职责不明确

基建档案涉及范围广、数量大、收集难、专业性强,加之企业的基建项目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期间产生大量文件材料,由于管理人员变动频繁,档案制度不健全,缺少统一的整编标准,档案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对施工单位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归档范围进行指导。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对自己在整个工程建设中所担负的责任不十分明确,或明确但执行不到位,致使档案归档质量不高。此外,有的企业工程项目验收了,档案没有进行专项验收,造成归档资料不完整,为今后工程的维修、改扩建等一系列工作带来隐患。

3.工程项目前期资料收集工作缺乏有效监管

通常在项目前期,工程管理部门尚未成立,档案管理人员也未介入,工程项目建议书及批复、征地批文、勘察记录、招投标文件等前期资料的收集缺乏监管力度。有的文件散落在各职能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文件材料的收集难度加大,甚至丢失,有的甚至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针对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使之在企业生产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1.加强领导,增强档案意识

基建档案是工程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重要的企业管理手段。企业应当加强对基建档案工作的领导,加强档案普法宣传,通过定期组织培训、定期深入基层检查指导,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只有把项目档案工作从源头抓起,才能保证基建档案工作顺利进行。

2.实行基建档案工作全过程管理

将档案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通过对“前端、过程、后期”各个环节的控制,确保基建档案完整性和准确性。

(1)前端控制。就是从各类项目文件形成的源头进行控制,梳理归档流程、加强协同管理,确保外部参建单位资料交付受控。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监控责任,档案管理部门参与监控、协同管理,保障基建档案归档质量。

(2)过程控制。要求各参建单位明确档案人员,建立覆盖全项目的档案管理网络,将有关档案制度和标准及时发到各参建单位,同时,档案管理部门定期参加工程进度例会,一方面能及时掌握动态信息,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把好质量关;另一方面,也将过程管理中的有关问题提请各职能部门协同解决。通过过程检查,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为项目按时竣工验收赢得时间。

篇13

1.配备硬件。建立档案室,添置档案柜(架)、灭火器、空调(或抽湿设备)等硬件设施。

2.成立档案管理机构。明确档案工作分管领导、主管部门、专职档案管理员,各部门设兼职档案员,形成项目档案的工作架构。

3.制定档案制度。结合工程项目具体情况,制定操作性强的档案管理制度。如建设单位制定《项目档案管理办法》、《项目档案编制实施细则》、《项目档案管理考核及奖惩办法》,确定项目档案、竣工图编制套数。各参建单位建立内部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原则和施工用表、填写规范及排序要求。[1]

(二)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档案管理

1.根据广东档案局、广东省交通运输档案信息管理中心相关文件要求编制上报《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工作规划》和《广东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表》、《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表一》。确定项目档案软件,及时进行档案软件安装、调试和项目档案编制、档案软件培训。

2.按照档案工作总体规划来部署管理实施工作。对竣工文档编制进行动态指导、检查,分阶段规范技术管理文件和工程实体资料的质量,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督导,提出档案工作管理目标,同时做好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定期对档案工作完成进度和质量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予以通报,对出现的问题落实整改到位。

3.已经完成的档案要进行及时收集、整理和归档。杜绝拖沓和散漫造成档案丢失、散落。例如工程结束了而资料还散落在工地或者施工人员手中,这种现象就是档案工作的严重失职。监理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就是将档案资料与工程进展进行同步管控,这是一个重要节点。

4.做好项目档案预立卷工作。预立卷工作做得不完善会导致档案工作返工,给档案管理造成混乱和资源浪费。预立卷工作除施工、监理文件外还包括业主前期文件归档鉴定、整理等工作。

5.重视对工程施工关键工序、关键节点的现场拍照,重视竣工图的编制,并根据工程进度及时编制竣工图。

(三)项目交工验收至通车阶段的档案管理

1.对已形成的文件材料全面开展预立卷工作。施工单位须将系统化整理的项目档案(含电子版)连同案卷目录和编制说明提交监理单位审核。

2.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项目档案、案卷目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进行检查审核并形成项目档案质量审核评价报告,提交建设单位。

3.建设单位组织专家审核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交的项目档案,并形成自检报告,同时,作为交工验收备案文件向初步设计审批单位进行备案。

4.建设单位邀请上级主管部门和专家进行项目交工验收阶段档案专项审查,根据审查后的书面评价,对不合格的档案应要求整改,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督促开展交工验收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四)项目通车至档案专项验收的档案管理

1.除竣工资料以及少量未完成的档案外,其余各类档案应完成符合验收和移交标准的组卷和编目。

2.各参建单位对各自档案形成文件的组卷和编目进行自检,按变更批复情况修改完善竣工图,确保竣工图和工程实际情况保持一致;业主组织对档案进行移交工作,防治人员流动后档案的挤压,重点监控竣工图的质量是否达标。

3.建设单位对经系统化整理和排列的所有案卷汇总、编制总目录(含电子版)及项目档案整理情况说明。[2]

4.项目档案具备档案专项验收条件后,建设单位以公文形式向上级公司提出档案专项验收申请(符合《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粤档发[2006]32号文验收条件),并组织项目档案专项验收。

(五)项目档案移交阶段

工程全部完工交付使用并经过缺陷责任保修期和竣工验收后,应完成后续文件的整理组卷。建设单位于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后三个月内,将项目档案原件(含电子版)正式移交营运管理公司及其他单位。

二、公路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要点

(一)构建档案管理机构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工期从几年到十几年不等,时间长、任务重、人员庞杂、分项众多,设立一个专职档案管理机构相当重要,同时配备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和兼职档案人员,及时收集散乱的资料、文件、数据等,然后将这些海量的信息加以规范整理,采用科技手段进行归档,保证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

(二)明确建设单位和参建单位的合同关系,设立档案管理专用经费,将档案管理等纳入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中,与工程款合并进行收支审核管理工作,并实施档案管理工作的奖惩机制,对按照要求完成档案管理工作的单位给予一定奖励,对档案工作做得不好,没有完成档案管理工作的单位给予惩罚。档案管理专用经费管理及奖惩目的是强制参建单位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工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