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前景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前景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前景

篇1

电子信息产业包含各行各业,其中有雷达相关、通信相关、传媒相关、计算机自动化相关、电子仪器相关、电子元件等等多个行业。

1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历史

在历史长河中,电子信息产业历史最悠久的是早期的德国。在电子信息理论上,德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甚至赶超当时发展最为迅猛的美国,例如,早在1888年德国就有物理学家研究出先进的电磁波理论。然而不幸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的电子信息行业也受到相应的波及,战后,德国电子行业虽然是民用企业,但实际上还是主要服务于军用电子信息产业。直至1957年,德国受邀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时成立了联邦国防,正式开始了军用电子信息产业时代。此时,国内的龙头信息企业之一西门子开始将发展方向渐渐扭转于通信产业。其他企业则积极加入研发军用信息产业的大军中,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一片繁荣。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我国国内电子产业起步较晚。1984年以后,中国的电子信息行业进入一个比较活跃的时期,渐渐将生产研发技术改为自主产业,国产的电子产品,无论是民用还是军用,都越来越多,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据有关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电子行业比较以前起步初已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已经有实力和信心位居国际水平。

2 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规划

电子信息行业的规划是一个比较系统的过程。首先要分析电子行业目前分别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形式。近年来,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比如国内比较发达的一线城市例如深圳、上海和北京,都已经形成自己独特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和电子信息企业群落。每年的电子信息产值在全市生产总值中已经占了很大的比重。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也存在有一些不足。例如,虽然国内自主信息产权越来越完善,但我们的电子信息设备与国际上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信息产业虽然有政府的扶持,但是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体系仍然不甚完善。这就导致了目前国内信息产业虽然稳定进步,但是总局面仍然有一些混乱的死角存在。另一方面,国际竞争形势也日益严峻。竞争国的迅猛发展,外来企业和信息产业的入侵,都是一把双刃剑,需要利用这个不足来刺激国内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在国际,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目前发展较乐观。在经济危机之后,信息产业发展较为平稳,但仍未恢复到危机发生之前的水平。纵观国际,日本推出“i-Japan”战术,在国际形势下发展逆流而上,而韩国和英国也相继将信息产业和传统工业集合在一起作为今后发展的发展方向。所以,这是一个能带来巨大优势的产业。国内信息产业走向国际的愿望日益迫切。电子信息行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相对于能耗型企业,电子信息行业将产生更少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占地要求也不严格特殊。所以,我国具有特殊的优势来发展。

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势必要将信息产业和传统工业企业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影响,这才是正确的发展路子。

回首这几年的信息业发展,中国已具有相当优厚的发展基础,已经处于蓄势待发的蓬勃时期,这时就应当紧紧抓住信息产业发达国家向我国渗透的机会。我国目前拥有大量的劳动力和企业发展土地,发展空间乐观,并且,应当利用二三线城市资源充足的优点,积极扩大产业链,渗透到任何有利用价值和资源的城市,眼光不能仅仅停留于南方沿海发达城市,中部中小城市更加具有发展优势。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最为活跃的地方是珠江三角州等沿海地区,应当将这类资源丰富的城市复制产业到信息产业还比较空缺的城市中去。

3相关应对措施

1)加强国内市场的稳定发展,同时扩大国际市场。避免国内市场被外来信息产业侵蚀;2)加大国内技术研发的投资,鼓励高技术水平人才。身为企业管理者,应当具有长远的眼光来扩大内需,并且适时为企业注入新鲜的元素。广泛吸纳高新技术人才。政府应当鼓励计算机信息相关教育,培养更多更优秀的高技术高素质人才;3)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支持自主创新,鼓励各种产业突破;4)与国际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局面。相互成长,相互帮助。同时不能为了保护国内的自主产业,就拒绝外来信息产业的入驻。外企的进入虽然会提升国内的竞争力,使竞争形势更加严峻,但这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应该合理利用,促进自我发展。

4 结论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处处都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对于数字化的今天,信息产业更是处于先锋位置,所以国内的电子产业应当积极发展国内,走向国外,争取形成具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的产业链。然而纯粹靠走扩张路线显然是不明智的计划。这时应当利用中部城市广阔的资源环境,将信息产业发展渗透到更加广泛的区域,例如自动化控制设备、环境数字化检测、污染监察信息化等等。同时也应当长远地将发展方向转战国际,利用国际紧张而又多变的机遇,利用政府出台的扶助政策,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天津市电子信息产业高速成长[J].数码世界,2008,7(23).

篇2

尽管信息产业被列为蓬莱市的五个新兴产业之一。但它的产业规模不大、层次较低、企业规模较小、产业链条短、产品单一、附加值低。一句话,蓬莱市电子信息制造业水平不高,信息产业基础薄弱。

对于一个县级市来说,产品单一是几乎每个产业都面临的问题。在信息产业上,产品生产工序局限于原材料的初级加工或原部件的简单组装、调试,产品附加值较低。例如:蓬泰股份在微细漆包线加工方面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生产工序仅限于将粗铜丝初步加工成漆包线,产品刨去成本后附加值不高,而订单厂商将漆包线简单缠绕成电感线圈再销售,中间利润却比漆包线的加工环节更为可观。电感线圈制作环节简单且无技术含量,如果蓬泰股份能将漆包线制作和电感线圈制作两个生产环节连续起来,产品附加值将成倍提高。

企业少、规模小,必然会使信息产业难以形成产业链。截至目前,蓬莱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仅有4家,从产品类上看,4家企业的产品又分属于信息行业的4个不同类别,相互之间无法形成配套,无法形成产业链条。这种一盘散沙的状况严重影响了产业发展的速度,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建立。

软件行业属于低投入、高回报的行业。软件产品的成功研发、市场拓展离不开高科技人才,离不开赖以发展的大规模、具有知名度的软件园,更离不开畅通的大型融资渠道。以上是软件行业稳步发展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可是,蓬莱作为县级市,发展软件行业缺乏浓厚的氛围,缺乏高学历专业人才的支撑,缺乏资金的融资渠道,仅有的两家软件企业也是以网站没计为主,发展艰难。

此外,原材料采购区域太远,制约行业发展。国内信息制造业原材料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区域,特别是深圳、东莞、广州、佛山等地。蓬莱市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企业采购原材料路程远、周期长、运费高,连带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环节,制约了企业发展。

综上昕述,蓬莱市信息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底子薄、基础差,无区位优势,不是产业聚集地,没有形成产业链,产品属于产业链底端,大部分企业没有自主研发产品,缺乏乙歧术,特别是软件行业,高科技人才短缺,融资力量不足。这一系列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几乎都可以归因于县级信息产业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乏力和技术水平落后。作为典型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行业,信息产业对于企业的技术实力有很高要求。然而,国内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开发高端产品方面投入有限。自主技术的缺乏导致“黄金产业”只能产出低档产品。当然,其他县级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基本雷同。

带动效应

虽然蓬莱市信息产业起步较晚、底子薄、基础差,但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全市信息产业仍然具有规模化发展的良好空间和发展前景。

由于国内信息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这为县级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就山东省来看,现拥有1个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青岛市电子信息产业基地;4个国家级信息产业园:济南齐鲁软件园、国家(青岛)通信产业园、国家(青岛)家用电子产品产业园、国家(威海)计算机外设产品产业园。国内较为成熟的信息产业将为蓬莱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强而有力的支撑。

当前的国家政策也有利于蓬莱等县级信息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国家推进的三网融合,还是两化融合,都为蓬莱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蓬莱市主导产业正面临的调结构、转方式,使四大主导产业带动信息产业同步发展成为可能。

在蓬莱,周边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对蓬莱的信息产业将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从周边产业带动层面来看,临近的青岛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态势较猛,现已成为国家级信息产业基地;山东4个国家级信息产业园也将对蓬莱信息产业发展起到辐射作用,同时将会在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尤其是烟台经济开发区已形成以富士康为龙头的计算机信息产业工业园和以LG、浪潮及伊诺特为龙头的手机生产基地,其它电子零配件企业聚集程度也很高。蓬莱距离烟台较近,拥有便利的交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蓬莱能充分接受烟台信息产业带的辐射和带动。

从蓬莱市四大主导产业上看,蓬莱市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迅速、势头强劲、产业带动力强,葡萄酒产业、汽车产业、船舶工业已形成产业聚集区,蓬莱阁旅游区被评为全国首批“五A”级景区之一。在国内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趋势下,蓬莱市四大产业正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在工业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相应的电子信息设备及零配件的需求量也会逐渐加大。

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例,该产业近几年发展迅猛,蓬莱市围绕蓬翔汽车和北奔重卡引进了大批配套企业,但是配套企业大多是机械部件加工,汽车电子配件方面除大庆电子生产汽车线为韩国通用配套外,没有其他生产企业,而汽车需要的电子配件很多,包括传感器、微处理器MPU、执行器和由数十甚至上百个电子元器件及其零部件组成的电控系统。

篇3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19-02

“十二五”时期是丰台区深入贯彻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部署,落实北京市全面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加快向世界城市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丰台区经济和信息化加快发展新的历史机遇期。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是丰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落实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新空间、创新创业创意的新引擎等丰台区功能定位的现实需要、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的必然选择,对于实现丰台区快速崛起具有重大意义。

一、丰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电子信息产业通常分为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两大部类,共计四大类产业:一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二是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三是计算机服务业;四是软件业。以科技园区为主要空间载体的丰台电子信息产业涵盖了以上所有的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和环节。

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效益不断提高。丰台区现有电子信息企业82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3家,从业人数18517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从2004年的24.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2.3亿元,年均增长14.5%,占GDP的比重从7.4%增加到8.3%(图1)。按照8%的国际通用标准,丰台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丰台区的支柱产业。丰台区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从2004年的37.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11.0亿元,年均增长30.9%;利润总额从2004年的1.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1.6亿元,年均增长64.1%;销售利润率整体上不断提高,从2004年的4.2%提高到2008年的10.5%。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为主体、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2008年丰台电子信息产业111.0亿元营业收入中,电子信息制造业18.8亿元,占16.9%;软件及信息服务业92.2亿元,占83.1%。在四大类产业中,计算机服务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软件业所占比重从高到低依次为47.9%、20.3%、16.9%和14.9%。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比重稳步提高。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所占比重从2004年的61.7%提高到2008年的83.1%。

3.园区产业集群初步形成。科技园区电子信息企业数量占丰台区所有电子信息企业数量的近70%,汇聚了电子信息企业575家。四大类产业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业和计算机服务业空间布局相对集中,分别有79.2%、76.6%和64.9%的企业分布在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和计算机服务业布局相对分散,仅有36.1%分布在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

4.产业融合特征进一步显现。与轨道交通、电力能源和金融通信等行业的融合成为丰台电子信息产业的突出特色。2008年丰台区轨道交通等工程应用类电子产业营业收入达43.1亿元,占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的38.8%。其中,工程应用类电子设备制造、工程应用类软件服务、工程应用类系统集成和工程应用类信息服务分别占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的9.3%、6.8%、19.1%和3.6%(表1)。涌现了以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通科技有限公司、中钞特种防伪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几个大型企业集团公司。其中,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4月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是目前国内电源行业第一家上市企业,专注于电力电子及其相关控制技术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该公司现已经成长为龙头企业,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6.06亿元。

5.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已获得初步发展。尤其是与传统优势产业相结合的企业获得很快发展,代表性企业有北京世纪东方国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信城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科创融鑫科技有限公司等。另外,2003年以来宽带产业在短时间内就形成了大规模的用户市场,用户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丰台区宽带产业也有了初步的发展,科技园区已经着手规划宽带产业基地,推进宽带产业的集群发展。

二、丰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产业和企业规模较小,龙头企业缺乏。丰台区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虽然逐年增长,但与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和东城区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丰台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仅是海淀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4.2%,是朝阳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18.7%;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仅为朝阳区24.5%,海淀区的4.4%。丰台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所占GDP的比重不高。电子信息产业产值所占GDP的比重为8.3%,与海淀区、北京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海淀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高达47.6%,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北京市GDP的比重为32.3%。另外,丰台区电子信息企业营业收入超过3000万元的企业仅61家,占全部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数的7.4%;营业收入过3亿元的大型企业仅有5家,仅占全部电子信息产业企业数的0.6%;企业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仅有2家;尚没有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上市公司仅3家。

2.产业竞争优势不强,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通过计算北京市各区电子信息产业区位商可以发现,丰台电子信息产业的区位商仅为24.7,居第5位,远低于北京市平均水平。这说明丰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在北京的竞争优势不强,参见图2。

3.产业布局相对集中,但产业集群发展层次不高。丰台电子信息产业虽然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在总体上有一定程度的集聚,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业和计算机服务业有60%以上的企业集中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但企业之间尚未形成专业化分工,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发展滞后,产业集群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集群效应难以形成。

三、丰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立足丰台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完整、结构特色鲜明的发展基础,紧紧抓住当前面临的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科技北京以及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好机遇,按照“资源统筹、产业集群、特色鲜明、项目带动”的原则,以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优先培育和发展金融信息服务业、快速壮大轨道交通、文化创意等工程应用类电子产业,加快市场、物流等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大力培育物联网、宽带应用等新兴产业。

2.加强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完善产业发展环境。要搭建国际水准的信息基础设施,在完善宽带网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加强包括数据中心和数据出口、双机热备份网络核心接入、1000M高速园区光纤网络等网络建设;推进信息技术在丰台的示范应用,包括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覆盖、下一代互联网和三网融合等。要放宽行业协会的审批标准,引导企业自发的组成行业协会或产业联盟;要通过财税政策上给予优惠等方式引导行业协会增强服务职能,真正成为政府和产业发展的桥梁,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同时要出台财政优惠政策吸引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商务中介机构入驻。

3.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要为电子信息技术人才完善高水平的生产和生活娱乐基础设施,包括大面积公共绿地、高档社区、高标准购物休闲中心等;建立公共交流平台,如网络交流平台、咖啡馆和体育馆等;组建专业社团、俱乐部和专业人才联盟等。另外,要积极与北京市相关部门沟通,寻求解决企业重点科研骨干人才在丰台落户的“绿色通道”。另外,要积极引进电子信息技术类国际高端人才:一是要创建留学人员创业园,支持电子信息相关海外人才回国创业;二是聘请国内外高级电子信息技术类专家来丰台服务;三是建立高端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重点解决高端人才的户口、教育和医疗等问题。

4.加大产业财政扶持力度,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服务体系。应建立一套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引导,覆盖政府担保融资、资本融资以及改制上市等多元化投融资服务体系,从而实现财政投入放大作用,带动银行、风险投资等社会资本进入电子信息产业。政府要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搭建政府担保贷款融资平台,帮助电子信息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并建立企业贷款周转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政府应牵头设立一定数额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并通过参股创业投资企业、跟进投资等方式,围绕中小科技型企业开展股权融资,实现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放大效益,从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政府要针对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进行跟踪培养,出台优惠政策对申请改制上市的企业,给予一定金额的奖励。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四十七批面上资助项目“基于跨国公司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安全问题研究”(20100470108)]

参考文献:

1.李燕,曹永峰.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7)

2.张忠德.陕西省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11)

3.曾建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对策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0(4)

4.康灿华,阮飞制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瓶颈与对策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

篇4

长江经济带包含了长江流域的几个省市,其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不仅是几个省市的协调发展,同时也是长江流域的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问题,就可以进一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战略高度来讲,研究长江经济带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将对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战略指导作用。

一、长江经济带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和总体规划

在长江经济带,较为完整且能力较强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所以长江经济带在第二产业上具有强大的实力,而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则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在长江经济带的欠发达的上游地区,设备制造和通讯设备等较为传统的产业具有足够的基础和优势。另一方面,在长江经济带的欠发达的中游地区,交通运输业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再者,长江经济带的长三角地区不仅是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而且在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所以,从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电子信息产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且在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上占有重要的比重。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电子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要从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角度出发,进行产业发展的调整和优化升级,从而在长江经济带形成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分工格局。

二、长江经济带电子信息产业协调发展

(一)以设置产业链为目标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

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应该以产业链的形成为基础,从而促进产业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就是在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研发、营销和管理等环节,实现长江经济带的地域上的分工,从而促进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就目前来看,长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配置已经初步形成。而在长江经济带的其他一些地区,也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整个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尚未形成,而已经初步形成产业链的长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的的联动性也较差。所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还应该以设置产业链为协调发展的目标。

(二)以实现产业转移为目标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

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该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应以实现产业转移为协调发展的目标。具体来说,就是以产业转移为主导,使资源和生产要素从长江经济带的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而促进整个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一方面,产业的接纳方应该以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进行产业的转入,从而增强当地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实力。另一方面,产业输出方则应该更好的利用腾出的空间和精力来进行高端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不同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共同发展。

(三)以加强产业竞争合作为目标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

进行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链的设置,可以使电子信息产业实现纵向的协调发展。而与此同时,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全面发展,也要以加强产业竞争合作为目标,从而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的横向协调发展。一方面,不同区域的电子信息企业之间的良好竞争关系,将使得各地的电子信息企业以各自优势进行错位的发展,从而实现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和管理等环节的水平分工。另一方面,不同区域的电子信息企业的合作,可以使企业联合进行技术的开发和市场的开拓,从而达成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进而实现企业的共同发展。因此,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既要加强企业间的良性竞争,同时也要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

(四)以组建集团为目标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

所谓的组建集团,其实就是将区域内的产业协调发展转变成企业内部的协调发展的途径。具体来说,就是区域内的企业通过入股和投资等手段,将区域内的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进行跨区域的大规模集团的构建。而这样一来,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企业将对市场需求更为敏感,从而为不同区域的电子产业发展指明方向。但是就目前来看,这样的电子信息企业集团尚没有形成。所以,在进行集团的组建时,企业可以先以优势产业为依托,然后进行小区域范围内的集团式企业的组建,从而逐渐完成大的企业集团的组建。总之,为了促进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电子信息企业要以组建集团为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结论

长江经济带电子信息产业也遇到了产业同构问题严重、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整体产业发展不协调和部分地区资源开发空间有限的发展瓶颈。而为了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长江经济带政府则施行了完善税收政策、给予电子信息产业优惠和维护电子信息产业利益等多种政策。所以,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必将获得产业布局更加合理和产业实现转移及升级的发展前景。最后,从本文的研究来看,长江经济带的电子信息产业应以设置产业链、实现产业转移、加强产业竞争合作和组建集团为发展目标,从而完成产业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带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电子信息不仅成为了产业兴起的决定因素之一,更是产业发展最为活跃的推动力。电子信息工程不仅是工业发展实现产业化的物质基础,更是未来我国实现生产力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因此,下文就电子信息工程的概念、内容、现代化技术发展措施进行重点探讨。

1、电子信息工程的概念及内容概述

作为一门以现代化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控制及其处理等相关内容的学科,电子信息工程主要针对信息的收集、获取、处理,以及电子信息设备及相关系统的开发、设计、应用及其集成技术进行研究。通过电子信息工程这一平台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新产品的开发及其进一步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不仅推动了电子产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推动了产业链的分化及其整合,使得不同行业间的界限逐步模糊化。

2、电子信息工程中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措施分析

为了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必须不断推动电子信息工程中现代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以下就电子信息工程中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措施进行分析。

2.1 不断推动服务及产品的融合及创新

为了实现电子信息工程中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必须不断加强设备产品制造相关企业同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沟通合作,不断推动服务同产品之间的融合及其创新,通过规模化的应用来实现我国通信产品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不断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以实现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发及其制造力的不断增强,通过技术及业务的创新不断推动我国科研平台及其创新服务体系的构建。

2.2 鼓励并推动集成技术及软件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对高新技术企业所认定的标准及其目录不断进行调整,确保电子信息工程相关产品出口退税的力度,不断扩大信贷以及信用保险所发挥的作用和效果,进一步拓展中小规模企业的发债试点,不断完善和健全相关法规及其政策,进一步强化对电子信息产业相关法律法规及其政策的科研力度,确保政府在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过程能够起到引导、保障及其支持的作用,通过对各方力量的不断整合,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

2.3 确保电子信息产业增长过程的稳定性

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品规模最大的制造基地,我国在通信、数字产业及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发展也取得相当可喜的发展成果。但是应当注意的是,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相关产品的出口增速出现了下滑趋势,电子信息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长也出现了大幅度地下滑,因此,如何确保电子信息产业增长过程的稳定性已经成为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巨大挑战。

2.4 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

为了不断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以投融资两种渠道为基础,建立一个专门的电子信息产业成果的转化基金,以不断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中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5 不断加快我国企业信息技术改造的步伐

进一步加强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力度,改革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投入体系,不断优化此领域的投资结构,确保电子信息工程中的重点技术得以不断突破。通过自主创新战略的不断推进,对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持续跟踪,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织和建立。

2.6 不断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不断提高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进行集成化电路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软件行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产权法的建设及其实施力度,通过产权保护制度的实施,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创新相关研究者的创造积极性。

2.7 不断完善电子信息产业的融资环境

进一步落实经济发展相关政策的实施,不断提高对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信贷支持。不断引导地方政府对于电子信息产业投入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确保信用担保体系发挥有效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对于中小型电子企业所进行的投资或融资服务。以产业基地及其集聚区为依托,确保中小型电子信息企业发债试点的不断扩大。

2.8 鼓励优势企业的重组和并购

不断加强通信、计算机、软件及新型器件等行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和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国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的建立健全。大力推进标准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对于集成、软件、通信等领域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推动优势企业对于我国国内资源地不断整合,鼓励企业“走出去”,同信息技术相关企业兼并或参股,以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际竞争能力的不断增强。

3、结束语

为了实现电子信息工程中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除了上述措施之外,还应对电子信息产业内部的发展规律进行重点关注,将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从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格局出发,将其作为一个重点支柱产业进行看待,除了对电子信息相关技术进行关注外,还应注重对产业的内部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并对电子信息产业所延伸的制造产业的产业链及其服务行业进行深入地研究。此外,以我国产业结构为依据,结合电子信息产业等相关领域来为我国工业的发展进行服务,以实现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霄.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3):8-8

[2] 李国林.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J].硅谷,2012(4):140-140

篇6

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带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电子信息不仅成为了产业兴起的决定因素之一,更是产业发展最为活跃的推动力。电子信息工程不仅是工业发展实现产业化的物质基础,更是未来我国实现生产力跨越发展的重要动力因素之一。因此,下文就电子信息工程的概念、内容、现代化技术发展措施进行重点探讨。

1、电子信息工程的概念及内容概述

作为一门以现代化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控制及其处理等相关内容的学科,电子信息工程主要针对信息的收集、获取、处理,以及电子信息设备及相关系统的开发、设计、应用及其集成技术进行研究。通过电子信息工程这一平台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新产品的开发及其进一步研究。电子信息工程不仅推动了电子产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推动了产业链的分化及其整合,使得不同行业间的界限逐步模糊化。

2、电子信息工程中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措施分析

为了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必须不断推动电子信息工程中现代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以下就电子信息工程中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措施进行分析。

2.1 不断推动服务及产品的融合及创新

为了实现电子信息工程中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必须不断加强设备产品制造相关企业同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沟通合作,不断推动服务同产品之间的融合及其创新,通过规模化的应用来实现我国通信产品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不断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以实现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发及其制造力的不断增强,通过技术及业务的创新不断推动我国科研平台及其创新服务体系的构建。

2.2 鼓励并推动集成技术及软件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对高新技术企业所认定的标准及其目录不断进行调整,确保电子信息工程相关产品出口退税的力度,不断扩大信贷以及信用保险所发挥的作用和效果,进一步拓展中小规模企业的发债试点,不断完善和健全相关法规及其政策,进一步强化对电子信息产业相关法律法规及其政策的科研力度,确保政府在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运行过程能够起到引导、保障及其支持的作用,通过对各方力量的不断整合,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

2.3 确保电子信息产业增长过程的稳定性

作为全球电子信息产品规模最大的制造基地,我国在通信、数字产业及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发展也取得相当可喜的发展成果。但是应当注意的是,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相关产品的出口增速出现了下滑趋势,电子信息产品的销售收入增长也出现了大幅度地下滑,因此,如何确保电子信息产业增长过程的稳定性已经成为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巨大挑战。

2.4 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

为了不断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必须进一步加大政府的投资力度,以投融资两种渠道为基础,建立一个专门的电子信息产业成果的转化基金,以不断推动电子信息产业中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5 不断加快我国企业信息技术改造的步伐

进一步加强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力度,改革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投入体系,不断优化此领域的投资结构,确保电子信息工程中的重点技术得以不断突破。通过自主创新战略的不断推进,对全球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动态进行持续跟踪,鼓励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织和建立。

2.6 不断增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不断提高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重点进行集成化电路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软件行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相关知识的普及,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产权法的建设及其实施力度,通过产权保护制度的实施,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创新相关研究者的创造积极性。

2.7 不断完善电子信息产业的融资环境

进一步落实经济发展相关政策的实施,不断提高对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信贷支持。不断引导地方政府对于电子信息产业投入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确保信用担保体系发挥有效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对于中小型电子企业所进行的投资或融资服务。以产业基地及其集聚区为依托,确保中小型电子信息企业发债试点的不断扩大。

2.8 鼓励优势企业的重组和并购

不断加强通信、计算机、软件及新型器件等行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发展和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国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平台的建立健全。大力推进标准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对于集成、软件、通信等领域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推动优势企业对于我国国内资源地不断整合,鼓励企业“走出去”,同信息技术相关企业兼并或参股,以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际竞争能力的不断增强。

3、结语

为了实现电子信息工程中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除了上述措施之外,还应对电子信息产业内部的发展规律进行重点关注,将优势产业不断做大做强。从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格局出发,将其作为一个重点支柱产业进行看待,除了对电子信息相关技术进行关注外,还应注重对产业的内部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并对电子信息产业所延伸的制造产业的产业链及其服务行业进行深入地研究。此外,以我国产业结构为依据,结合电子信息产业等相关领域来为我国工业的发展进行服务,以实现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霄.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3):8-8

[2]李国林.电子信息工程的现代化技术探讨[J].硅谷,2012(4):140-140

篇7

一、开设新专业的指导思想

在职业院校开设新的专业,应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准则,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积极地探寻市场、发现市场,把供需链条紧紧连在一起。在北京市同层次院校的专业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特,形成品牌,形成特色。专业设置逐步从“条件驱动”型向“发展需求驱动”型转变,即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确定专业设置。从强调我能做什么,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转变为强调需要我做什么,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本着以上指导思想,现提出开设微电子技术与器件专业的一些方案设想。

二、市场需求分析

微电子技术与器件专业,其就业导向涵盖了集成电路和半导体材料产业。根据首都“十一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集成电路、TFT?鄄LCD、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移动通信产业、数字电视产业、半导体照明材料产业和智能交通及汽车电子产业等7个产业是信息产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领域。其中集成电路排在了第一位,半导体照明材料排在了第六位。早在2000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就首次向全球宣布:北京将建设中国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从那时到现在,北京集成电路产业走过了蓬勃兴起的10年,初步建立起了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测试以及装备材料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确立了北京在全国集成电路产业中的重要地位。

以2010年为例,该年北京集成电路产业全产业链实现销售收入245亿元,比2009年增长了31%,产业规模是2000年的20倍左右,占全国的17%。在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品销售收入排名位居全市工业第一,占全市工业23%,而集成电路产业全产业链的销售就占了近四分之一。

目前,北京有各类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约80多家,年总销售收入约90亿元,占全国的1/4。集成电路制造企业3-4(大型)家,实现总销售收入约60亿元,约占全国14%。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2-3家(大型),实现总销售收入约90亿元,约占全国15%。集成电路装备制造企业3-4家(大型),实现销售20多亿元,多项装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另外,还建有生产集成电路关键原料的硅材料科研、生产基地。

当前,北京集成电路产业正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国务院2011年4号文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越的外部环境。相信要不了多久北京就会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政府的大力支持,坚实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发展前景,优惠的国家政策,可以说集成电路产业在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产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人才的巨大需求,虽然集成电路产业是知识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但它同样需要大量应用型技术人才。比如集成电路设计,需要大量的程序录入和辅助支持技术人员;集成电路制造,需要大量的高科技设备仪器操作员、工艺技术员、质量检验员和设备维护技术人员;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同样需要大量的高科技设备仪器操作员、工艺技术员、质量检验员和设备维护技术人员。另外,半导体硅材料及单晶硅片的生产等,都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可行性分析

在我院设置微电子技术与器件专业具有非常好的条件并且可行,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院在中专学校升高职院校之前,南校区就有这个专业。因此,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实训资源、招生分配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和经验,设置微电子技术与器件专业可以说是驾轻就熟。

2.该专业的设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契合北京“十一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因此,获得上级单位批准的几率大。

3.在北京“十一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中,7个重点发展领域,集成电路产业排第一,半导体照明材料产业排第六,因此,设置该专业可获得国家和北京市资金的大力支持。

4.分配就业前景良好,正如市场需求分析中所提到的,集成电路产业在整个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占到了四分之一左右,而且,今后将跨越式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该专业毕业学生的就业前景良好。

四、困难及解决途径

在我院设置微电子技术与器件专业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仔细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源问题。微电子技术与器件这一名称,属于比较新的科技名词,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不知道这一专业到底学什么,毕业后干什么。因此,会出现专业招生困难,或招不到相对高素质的学生。

解决办法:一是改专业名称,起一个即通俗易懂,又能代表专业含义的名称,这有一定困难。二是加强宣传,在招生时,宣传材料、现场解说、视频资料等全方位进行,使考生了解北京市的产业政策和就业前景,提高对该专业的认知度。

2.实训问题。微电子技术与器件专业的实训环节比较困难,我们知道现在强调实训模拟真实场景,而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工序非常多,每一道工序的设备仪器都非常昂贵,动则几百万,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场地和资金都是问题。

解决办法:一是计算机模拟,现在多媒体教学设备完善,各种模拟软件很多,通过购买和教师制作等方式来模拟实际工艺,替代昂贵的真实设备仪表。二是下厂实训,校企合作办学是学院发展的方向,我院有良好的基础和得天独厚的条件,北京分布着众多的集成电路设计、生产、测试企业可供我们选择实习参观,而且,我院已经和许多这方面的企业签有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如中国电子集团微电子所,北京飞宇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燕东微电子有限公司等。我院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解决微电子技术与器件专业的实训问题。

参考文献:

篇8

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形成机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创新机理不成熟,致使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难以较好地打造产业链。因此,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的形成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相关阐述

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创新是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才可以更好地提升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因此,我国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我国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中,要找出其特征,并且加强电子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使其可以获得更为宽广的发展前景。其次,我国应该合理地分析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目标,以便可以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的竞争能力。最后,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地完善电子信息产业的链条,以便可以更好地把握电子信息的发展方向。例如在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中,我国可以将电子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引入对学生的教育,这样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并且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在电子信息与教育事业的结合中,通过不断地开发学习软件,可以辅助学生的学习,从而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另外,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中,通过教育事业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融合,还可以促进电子信息技术向着音乐和美术等领域发展,进而可以构建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的产业链条[1]。

二、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的形成机理研究

2.1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基础,电子信息产业通过技术水平的提升,可以提升其在同类行业中的竞争能力。主要是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创新,可以带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从而可以使其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在高中的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知识,而电子信息技术中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较好地使学生通过视频和图片的方式来理解抽象的概念,从而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并且可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2]。

2.2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创新电子信息产业链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组成环节,对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创新即是对传统产业模式的创新。只有不断地加强对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创新,才可以更好地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例如在我国高中教师的教学中,对于抽象的知识难以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从而促进了多媒体事业的发展,进而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带动,致使我国教学软件开发、网络教学软件销售等行业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最终使其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由此可见,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产业链的创新较好地推动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进程[3]。

2.3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创新产业集群是指将产业集合为经营整体,以合作的方式来促进产业的发展。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其逐渐形成了产业集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其形成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其具有区位优势,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其次,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这对于电子信息小型企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在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中,各个企业之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进而可以更好地完善企业的发展。

2.4电子信息产业政策的创新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必须遵循国家的政策支持,只有符合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才可以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同时,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和政策进行调整,可以有效地降低产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并且可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结语

在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中,其会受到政策因素、市场因素和产业自身发展因素的影响,致使其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限制,不利于产业的科学发展和进步。希望通过本文的相关探讨,我国可以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机理进行研究,以便可以更好地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芸.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创新体系构建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3(05):252-256.

篇9

据赛迪顾问研究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IT服务市场取得了快速的增长,2003年实现销售额544亿元。2004年上半年,中国IT服务市场又实现销售额295.9亿元,同比增长44.3%。本届年会调查显示,在IT服务市场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IT服务商与用户的服务理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服务的内涵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会上,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了“第7届中国IT服务市场及用户满意度调查”的最终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IT服务商的竞争力有所加强,IT应用的升级促进了中国IT服务企业的迅速成长,EMC、思科等一批知名品牌在服务战略、服务管理、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等方面都呈现出日趋成熟的魅力。与往年相比,2004年用户对于服务商服务的整体满意度有所提高,从2003年的77.9分上升到2004年的81.1分;同时,对于服务价值的认可度也逐步提升,如对于目前软件服务提供商的服务收费标准,用户的评价是31.9%表示满意,5.8%是非常满意,44.9%是一般;与此同时,一些服务提供商推出的“以旧换新”、全程服务、服务定点、三年现场保修等创新的服务形式,受到了用户的普遍欢迎。但从服务细分市场来看,传统的支持与维护服务满意度普遍低于系统集成、IT教育与培训等专业服务。这表明,随着IT产品应用的日渐普及,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复杂的服务需求,服务模式和内容的创新将日益成为IT企业实施服务专业化战略、拓展用户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目前IT服务市场的发展来看,尽管中国IT市场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服务的价值也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但日益复杂和恶劣的竞争环境和日趋理性和细化的用户需求,都必然加大服务商的人力和资金成本的支出,这就迫使服务商必须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认真思考如何制定企业的服务战略以应对这种变化,如何履行服务承诺、并以优质的服务来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本届年会还评选出了最具价值IT服务品牌奖、最具竞争力奖、产品服务用户满意奖和专业服务用户满意奖等四大奖项,分别有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和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获得各项殊誉。部分获奖名单如下:

一、最具价值IT服务品牌奖

2004年中国最具价值的IT服务品牌企业:

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

二、最具竞争力奖

2004年最具竞争力的IT服务品牌企业:

冠群电脑(中国)有限公司

联想亚信科技有限公司

2004年中国最具竞争力的IT支持与维护服务品牌:

金牌服务

蓝色快车

阳光服务

2004年中国最具竞争力的IT系统集成服务品牌企业 南天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篇10

由于光电信息技术对于增强一个国家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能起到战略性的支撑作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措施,制定相应的光电子科技发展战略,加大对光电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尤其是日本和美国,光电信息战略已从一般“科技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政府在发展光电信息的战略方向选择、战略重点和资源配置及投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建立了一系列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从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对光电信息产业进行扶持,从而加速本国光电信息产业的发展步伐。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光电信息产业虽已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是在技术和产业化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差距,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竞争能力仍然较弱,光电信息产业所需要的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技术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突破。面对当前国际光电信息产业的加速发展,如果我国不在产业化前期的技术发展阶段抓紧跟进,就会失去发展的大好时机,拉大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因此,大力发展光电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迎接新世纪国际经济竞争挑战的一项重要举措。

破茧而出产业基地鹊起

为促进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2004年6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长春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长春从那时起成为目前全国两个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之一。这标志着国家已把长春纳入了全国光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

基地批复后,国家在资金、政策上给予了重点支持和倾斜,截至2008年上半年,长春围绕基地建设向国家申报23个投资项目,获准16个,项目总投资17.80亿元,获国家1.07亿元贷款贴息和2500万元的资金支持。

为了承担和落实国家对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政策和投资,并对基地进行有效运营和管理,长春市政府和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06年3月,以产权和现金入股的形成,成立了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和实施光电子产业基地公共设施建设、经营;开展多种项目的辅导和服务;经营光电子信息产品;承担国家对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政策和投资的落实。

公司建立后,由谁来管理和掌控公司成为一道难题,新公司的管理者需要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与勇于创新的胆识,谁能担此重任呢?决策者们不约而同地把寻觅的目光落在同一个人身上――他就是中国首个笔记本电脑自主品牌“邦甲”的缔造者,被誉为“中国IT界的先驱者”柳天文。

担当重任力推产业前行

柳天文,曾任延边州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国家卫生部预防集团进出口部部长、国家经贸部咨询公司国际合作部总经理、华禹光谷副总裁和海尔集团移动计算机本部部长等职。他是一位政协委员,还是一位学者――国家一级律师、高级经济师、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的兼职教授。他更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获得了美中经济合作组织中国首席企业家、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创新企业家等多种荣誉。

用通俗的标准来衡量,柳天文无疑已是一位成功者。但谦逊的他却这样认为:“我跟光电子信息产业有着不解之缘,如果没有从事光电子信息这个行业,我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现在,我要努力为这个行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在IT业如果论资排辈的话,柳天文显然是“老字辈”。2001年6月,华禹光谷股份有限公司与韩国SEWOO公司合作研发生产出具有时代意义的平板式便携计算机(webpad),这是一款集计算机、手机、上网、电子商务、会议电视、可视电话、数码相机、录像与播放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正是这款产品引领了平板电脑产业的发展,而美国的微软公司在两年后才正式推出同类产品,此时的柳天文正担任华禹光谷的副总裁一职。2003年,考虑到当时笔记本电脑的巨大市场潜力和现有平板电脑的生产环境,在专家考察评估的基础上,柳天文大胆将平板电脑生产线改为笔记本电脑生产线。铸造出中国第一个民族品牌笔记本电脑――“邦甲”笔记本。这是中国真正意义上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国产品牌。“邦甲”的诞生对传统笔记本电脑的OEM模式产生有力冲击,它的面世也成为中国IT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2003~2005年期间,柳天文受海尔集团邀请,出任了海尔集团移动计算机本部部长,在海尔笔记本电脑生产的低迷期,带动其进行二次发展,重新赢得了市场。

在一个行业里锤炼了数十年的人,其资历和能力就如陈年老酒般,愈久愈淳。长期在光电信息领域的摸索与实践,柳天文对中国的光电子信息产业现状与发展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也积累了更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经验。正是基于柳天文在光电子行业所取得的骄人业绩,2005年,长春市政府正式邀请柳天文出任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负责整个基地的运营和管理。

“基地”建设就像一座包罗万象的山峦,是项极其庞杂的系统工程。试想,这个沉沉甸甸的重任,无论落在谁的肩上,都会自觉压得喘不过气。然而,恰恰在柳天文看来,这无形的压力就是紧迫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它不是包袱,不是负累,是机遇,也是舞台,更是挑战!这种压力催促他形成了“拼命三郎”式地工作作风,正是这种兢兢业业的工作劲头、大刀阔斧的开拓魄力和似乎得天独厚的创新能力,开创了吉林省光电产业的崭新局面,基地平台蓝图“呼之欲出”。

平台建设丰盈腾飞羽翼

在访谈中,“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是柳天文董事长不断强调的高频词,这足以表现他对这一平台的肯定与推崇。

要产生,就要有环境;要成长,就要有舞台;要壮大,就要有依托。这是任何事物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即使光电信息这个迅猛发展的行业,也概莫能外。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为光电信息领域企业设立的产业服务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滞缓了我国光电信息产业前进的步伐。

为推动我国光电信息产业加快发展,发挥产业基地集聚及辐射效应,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批复要求和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整体规划,柳天文领导公司提出了“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综合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计划,旨在打造一个为我国光电信息产业发展提供项目研发、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信息咨询、产品检测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这一计划也成为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的重点项目。

平台建设以软件外包人才培训、光电子及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开发、光电子信息工程咨询、光电子信息产业创新4个方面为重点,以“光电信息咨询中心”为辅助,集项目研发、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信息咨询、产品检测等功能于一身,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开发、试验、推广以及产品研制、设计、加工、检测等公共技术支持服务。它是一个面向全社会开放、共享的多学科、多用户、多功能的科技资源保障与服务系统。它整合集成了跨行业、跨学科、跨部门的各类与科技研发活动相关的科技资源,其服务涵盖了技术资源的共享、技术研发的协同合作、技术成果的转化等技术活动的各个方面。

柳天文强调:“由于光电子信息产业在我国尚属新兴产业,目前我国仅有两个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该项目是目前国内光电子领域内惟一一个专门为光电子信息产业提供项目研发、技术支持、人才培训、信息咨询、产品检测的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在国内光电子领域尚属首创,填补了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空白。”

目前,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已先后建立了软件与服务外包培训中心和光电子工程技术中心,其中,软件与服务外包培训中心现已投入运营,光电子工程技术中心正在建设中,2008年年底基本完成初步建设。

内外共振谋求发展路径

一项事业的成功运作亦或是一条产业链的连接契合,究其原因,始于内外共振,成于合力而为。柳天文董事长说: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这个团队带领“基地”推动平台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这些恩泽就如同一盏盏悬在他前行路上的明灯,照耀着他坚定前行。他始终相信,平台的成功建设是内外共振的结果,单靠一己之力是无法完成这一光荣使命的!

可喜的是,国家已把发展光电信息产业置于重要地位,从2003年就开始加大对光电信息产业的扶持力度。国家“十一五”规划也已明确了发展光电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未来几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光电信息产业的扶持力度。长春市对光电信息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市政府在《关于加快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财政支持、人才流动、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光电信息企业有力的政策支持。另外,长春在光电子、汽车电子、国防电子研发、检测、技术、环境方面的现有基础和条件,在发光学、应用光学、光学仪器方面的科研优势和科技文化等内力蓄备也构成了项目强大的优势资源,为项目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地方各有关部门的全力配合和帮助,以及地方优势的基础条件,这些内外因素的有机架构,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成为平台积极发展的动力源泉。

篇11

一、前言

现如今,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准。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电子信息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很多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我国电子信息技术才能向着未来的发展趋势不断迈进。

二、目前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特点

当前计算机发展的主要特征是表现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有三个特点,分别是高效化、快捷化;智能化、集约化;网络化、数字化。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高效化、快捷化特点,是指在科学的基础上的进行的计算机智能研究。当今计算机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向着智能化迈进,网络技术科技水平主要表现出能够对人类的感觉以及思维进行模仿。还能够像人脑一般进行信息的综合处理,并实现集约化的分析形式。伴随着计算机的深入,使得网络成为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产物。而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动交流,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的数字处理以及网络化技术来实现的。数字化、网络化的特点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作用。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具有高效化、快捷化的特点,主要是体现在对信息的存储以及对多种信息进行整合处理。这是信息技术充分反应出来的快捷化、高效率的科技特点。

三、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

1、居民生活信息化。目前,网络已经是生活“必需品”了。鉴于此种需求,房产开发商已经提出了智能小区建设的规划,为小区住户提供高质量的宽带交互式多媒体信息服务,向用户提供一个实用的网络平台。在智能小区中,居民可以利用此平台实现网上购物、视频在线、远程通讯、远程医疗、视频会议、电子商务、居家办公、异地间的资源共享等,真正地将居民日常生活所关心的工作学习、家庭保健、家庭娱乐等问题廉价、快速地信息化解决。

2、教育信息化。当今,互联网和教育这两种力量的融合促成了教育的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是信息社会的产物,也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的新要求,其出现具有着极强的时代必然性。互联网起源与教育,当年美国西南部四所大学四台计算机的数据交换引发了如今的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由此可见,电子信息技术与教育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如今,学校对学生“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的培养,新的计算机和网络教学模式的推行,全社会广泛开展的信息教育,加上计算机和网络的高度普及应用势必助推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3、日常设备信息化。随着人们对生活信息化的渴求,越来越多的日常设备都或多或少的应用了信息技术。如冰箱的恒温控制系统、彩电的数字网络功能等等。而日渐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汽车更是将信息技术在日常设备中应用发挥到了极点。

四、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问题

1、技术人力严重缺乏

目前,对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出现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技术人才严重欠缺。不可否认,我国在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的确不少,而且还在不断的增加中,从事的种类也比较齐全。但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单一型的人才,所从事的领域也仅仅只是自己擅长的一部分。复合型的人才在我国并不多见,这就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在这些技术人才中,高端电子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的严重欠缺,同样制约我国电子技术的发展。

2、发展环境资源紧缺

发展环境资源的紧缺也是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电子信息产品的假冒伪劣、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盗版产品的走私贩卖以及企业间不良竞争几个方面。这些现象在我国电子信息市场屡见不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潜力。

只有为电子信息技术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才会使电子技术人才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才能推动我国电子信息市场的进步,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竞争能力和整体经济水平。

3、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机构不合理

由于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机构不合理,从而导致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中所研发的产品无法与其他国家的产品相提并论,虽然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总的发展趋势很理想,但是由于电子信息产业机构的不合理,严重的制约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升级,如果想使电子信息技术的产品能够与其他国家的产品相媲美,那么就要打破传统的产业机构,根据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现状,重新构建科学合理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机构。

五、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以其自身易于传播的特点成为一种全球共享性的技术,正是因为这种全球化的特征使得国际经济危机对其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在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中国刚刚起步的电子信息技术同样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作为一种典型的高新技术,该产业在发展中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大、负面影响弱的特点而备受各国青睐,是在当前资源匮乏的经济发展环境中注定有着长远的发展前景。相对于其他的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具有巨大的优势,在该领域投入大量的资源、财力、物力无疑将会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将会快速发展,并且将会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层次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因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在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工艺优化、成品采购及销售等都对于全球化的分工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些先进企业凭借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以及雄厚的企业实力进行信息技术产业的行业优化,将科技含量高的研发和设计工作留在综合能力较强的西方,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低科技含量工作则是转移到拉美及一些亚洲国家,通用产业的调整实现了整个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我国这种形势同样存在,具体的表现则是有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向西部进行优化型产业转移。由此可以推断,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正呈现出层次化、国际化的趋势。

2、产业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建设中,具有相关性的产业在一定的组合下进行集聚可以产生规模效益。对于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来说,只有这种产业在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之后才能以此为跳板实现更为长远的发展。在我国,信息技术产业起步较晚,整个产业处在快速的发展中,在这个过程中,产业化和集成化的发展将会使得行业生存能力增强,在抵抗外部风险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形成产业化之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可以依托信息的内部沟通、内部流程的优化来促进产业的发展,而集成化则是产业化形成的重要基础。目前,全球化的产业竞争愈演愈烈,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只有在形成产业化、集中化之后才能增强自身在经济领域的竞争能力。由此可见,电子信息技术目前以呈现产业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

3、区域性、整体性的发展趋势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依托该技术形成的产业也在迅速的发展着。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区域性的行业组织逐渐的建立。区域性的行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制定统一的行业规范,促进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良性发展,并且致力于整个行业力量的整合优化,使得该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产业。在区域性产业形成的过程中,区域性的集结使得该地区产业呈现出一定的整体性,而在全球化不断地推进中,分割的区域又在信息的流通中形成一个大的整体,使其呈现出全球性的整体性。区域性和整体性也是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六、结语

综上所述,由上文可以看出,随着人类的科技不断发展进步,电子信息技术也随之产生。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使得电子信息技术因其活跃的和极强渗透力的特征应用于各个行业。在科技迅猛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背景下,各类信息技术已步入普通百姓之家,互联网和数字电视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构成成分。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也将更广阔。

参考文献:

[1] 崔磊:《浅谈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出的几点建议》,《知识经济》,2011年11期

篇12

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前景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完全融入于我国的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们已经无法不依赖与这项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不断为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由于这种技术的应用人类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而在当前的环境状态下电子信息技术又会拥有怎样的发展前景呢?下面本文将对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规划,分析这项技术的发展前景。

1电子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所谓“信息”就是对事物运动状态进行形态描述的方法,信息的传递和融合具有其独特的模式和特点。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各类电子设备的出现和普及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带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人们对此技术的依赖程度的认同度也逐渐升高,该技术的应用已经悄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且该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因素,电子信息技术在人们的办公工作、人际交往和生活条件控制等方面都占据十分重要的角色。另外,电子信息技术在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发展的技术上获得了更高程度的发展,使信息的传递工作变得更加便捷、速度更快、交流及融合效果更好。

2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

2.1风险与机遇共存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

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诸多便利条件,所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速度极高,这就造成了电子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发展差距逐渐拉大的情况。与其他行业相比,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速度特别快,基本保持每三年翻一倍的速度高速发展,有时其反战速度还会更快,而其行业内部的技术专利数量也在以庞大的数额不断增加,技术创新成果也在逐年增加,为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始终为技术活力激发奠定坚实的技术,使电子信息行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其技术水平的提高保持稳定的优势。然而,在拥有强大发展优势的同时,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又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尽管这项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但是其创造成果并不增在短期内体现出来,在该技术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投入量又非常大,而其创新成果的收获率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其发展的风险性也非常高。

2.2技术研究成本高,生产成本低

信息技术领域是一个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对知识领域要求却非常高,且对该技术进行研究所需要的知识面较广,其中所涉及到的专业和学科领域比较复杂多样,是一个及其庞大的急速系统。因此,该技术产业在研发的过程中所需消耗的自己量巨大,只有资金的投入得到持续稳定的供应才能保证各学科的知识内容向电子信息技术研发的过程中不断输入。然而,尽管技术研发时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但该产业的技术产品的在生产阶段所消耗的资金量与其研发阶段能够形成鲜明对比,与研发阶段庞大的资金投入量相比,生产阶段所需消耗的成本非常低。

2.3能够对用户成本进行锁定

电子信息产业所生产出的产品与其他行业的衍生产品在成本消耗上具有明显差别,电子信息产品能够实现对用户成本的锁定。电子信息产品在使用时会根据研发成果的更新而不断更新,对原有产品进行升级所产生的资金消耗会使产品的具体生产成本增减,产品的转移成本也会随之增加,这就为对用户成本锁定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这种现象已经成为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固定特征,这一点特征与其他传统型行业具有明显的区别。

2.4标准性较强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整个产业也带来了快速的发展,这时候对行业的标准来说越来越规范,依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个时候可以看出标准是非常重要的,谁对标准有控制权,接下来在整个行业就有话语权,在今天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主动地位,因此,可以看出标准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3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前景

3.1技术产品规模化与个性化共同发展

技术产品也遵循规模效益,只有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实现效应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得更多的优势。在该领域,跨国企业优势非常明显,它的产品质量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引起了产品创新的潮流,个性化越来越显现出来,如今,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信息产品公司,其生产发展渐渐形成一定规模,尤其是那些跨国公司,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质量好,而且产量也显现上升趋势。显现出来了规模化、个性化优势。

3.2电子信息技术国际化、网络化发展

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机遇伴随着市场产生,同时也有挑战,这种挑战更多的是人才的争夺,尤其是优秀人才的争夺,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竞争中,以优秀人才为核心,不断的对该领域进行突。这几年跨国集团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依靠跨国的优势,将掌握的技术不断的更新换代,推动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

3.3全球化、梯次化发展趋势

全球化与梯次化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随着该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梯次化也显现出来了,不同的国家在此领域的差异也越来越大,技术分工也越来越明显,技术水平高的基本上掌握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恰恰是接收技术含量低的产品或者是即将过时的产品,这种梯次化越来越明显,这种全球化与梯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了。

4结语

总而言之,电子信息技术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形成并发展的一种现代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实现了对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还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今。电子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还会拥有更大的发展应用空间,并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来源,可以促使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信息工程技术技术发展迅速,使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不断提高。与国外相比,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起步较晚,即便是现在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从实际上进行分析,还存有一定的制约性,缺乏完善的管理与发展体系,这均会对信息工程的持续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基于现代化技术,来对电子信息工程进行研究,实现产业的转型,促进其能够持续有效的发展。

1基于现代电子技术的信息工程

从整体上来对电子工程行业进行分析,虽然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缺乏核心技术作为支撑,存在大量技术需要从国外引进,并不能完全满足持续发展需求。电子工程技术研发作为整个行业发展中薄弱环节,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对各项技术的引进力度,但是受经济与市场等因素限制,各项技术实际应用效率有效,并不能达到企业预期发展要求。而基于现代化电子技术的信息工程,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发展,因为其主要通过雷达、卫星等效先进设备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在传送效果上具有更大的优势,安全性与效率性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1]。基于现代化技术来发展信息工程,可以为电子工程提供全新的业务平台,同时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2信息工程中现代化技术应用主要方向

(1)扩大信息工程应用范围。信息工程发展效率关系着整个社会生产生活质量,在发展过程中除了要接受国家相关扶持外,还应就市场形势需求,来创新完善发展管理体制,加大现代化技术在信息工程研究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在整个研究发展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全面投入到技术开发中去,寻找并确定增加效益的增长点,加大电子信息工程应用领域。通过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整个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规划,确保技术研发与应用的良性循环,缩小国内技术与国外之间的差距。

(2)加大国家相关扶持力度。信息工程可以说是是一项新兴的产业,与其他产业相比,自身运行体制还不完善,各方面基础均比较弱,想要促进其快速稳定的发展,必须要保证国家能够给予一定的扶持,避免市场因素对发展效果的影响。国家应就实际情况,对产业发展前景与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对该行业资金、政策以及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2]。通过加大专业资金的投入,来促进专业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通过政策扶持来激发研究人员参与积极性,利用技术支持来对计算机等相关技术进行更新,满足其发展所需的一切要求,从根本上来促进信息工程产业的发展。

(3)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保证信息工程能够持续顺利的发展,还应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最大程度上来降低外界各因素的影响。现在化技术在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对促进信息工程的持续发展具有必要性,国家与企业均应正确认识这一要求,并采取措施积极配合推动。尤其是国家方面,应对现代化技术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市场行业的健康运营。企业方面则需要从自身角度出发,严格遵循相关政策,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来对自身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来推动信息工程产业的发展。

(4)加大专业人员培养力度。专业技术人才是限制信息工程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作为高新产业,人才往往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需要明确中这一点。信息工程对人才需求量非常大,企业除了在人才市场中招聘外,还需要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帮助其制定培训计划,按照人才培养规划来进行,帮助其实现专业知识的更新,并为其创造更多实践学习的机会,争取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企业还应对自身员工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实现信息产业的创新与进步。

3基于现代化技术信息工程优化要点

(1)产品融合创新。为确保电子信息产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需要针对我国信息工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即在政府扶持基础上,来扩大信息产业发展的空间,即加强信息工程服务与产品的融合与创新。在现有基础上采取措施来提高设备产品制造商与电信运营商之前的交流效果,使其能够长期保持在沟通顺畅的状态,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来促进产品的创新[3]。同时建立完善信息工程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一定规模来促进我国通信产品的生产发展。

(2)企业模式优化。即鼓励产业内优势企业对自身经营生产模式的优化,采取重组与并购的方式,来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与创新能力,有实力来面对发展过程中市场给予的一切冲击。在对模式进行优化时,尤其要注意通信、软件以及计算机相关产业的研究,提高相关技术之间的合作下过,建立起完善的公共信息技术服务平台。国家也应鼓励优势企业之间对国内优势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促进其与国际先进技术的接轨,在根本上来减弱消除专业技术存在的短板。

(3)产业知识产权。提高信息工程相关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这在自主创新发展过程中尤其重要,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将重点建立与发展集成化电路体系上,即实现我国信息工程软件的自主开发,减少专业技术的引进。企业需要具有较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相关权益体系的建立,完善电子信息产品产权保护制度,不但可以促进企业专业方面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激发技术人员的热情。

4结束语

信息工程为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基于现代化技术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确定其在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还需要对其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应确定其发展对环境、资金以及技术等方面因素的要求,基于实际需求,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优化,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确保信息工程技术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环宇.电子信息工程现代化技术研究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