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实践理论研究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实践理论研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实践理论研究

篇1

这一点已在秘书学教材中得到广泛体现。比如,杨树森所著《秘书学概论教程》直接将“秘书工作内容的变化”写入教材,诸如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信息科学的引入,信息工作成为秘书部门最为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谈判事务、公共关系成为秘书工作的新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页(站)管理成为秘书工作内容之一等[1],对秘书工作具体内容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概括。

另一方面,针对秘书制度建设、国家秘书职业标准的变化等,秘书理论研究者也从理论角度进行了解读,客观地评价了其理论地位和作用。比如,关于《国家秘书职业标准》中的“秘书”定义,何宝梅持肯定态度[2],常崇宜和杨树森持批评态度[3],就是研究者们对秘书实践的新变化所作出的反应。

2、以秘书学研究对象和秘书工作内容的新变化为契机,及时发展秘书理论

这一点在“秘书的定义”这一问题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秘书学初创时期,秘书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名称之一”[4],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并且有了国家职业标准。必须指出的是,我们是在占有了有关秘书工作内容的新材料之后来不断发展秘书学基础理论的,但并不是说有了新材料,秘书学基础理论就要全面翻新。新材料到底带来基础理论的哪些变化,还要看现有理论是不是对新材料依然有解释力。随着秘书学科的不断成熟,基础理论翻新的空间日益缩小,充分发挥现有理论的解释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我们也应及时审视和调整现有的秘书学基础理论。比如,把文字的出现作为秘书起源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许多学者依然坚持的观点。其推理过程是:文字的出现是文书出现的前提条件,而公务文书处理是远古时期典型的、重要的秘书工作,所以,文字的出现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之所以有这种论断,是因为秘书学初创时期,文书工作确实是党政机关秘书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文书的出现作为秘书工作起源的必要条件之一,以当时的认识水平来看确有其合理性。但是,今天的秘书工作已有了很大变化,虽然学界关于秘书的定义和秘书工作的具体内容还没有完全形成共识,但在上传下达、会务工作、接待工作、调查研究等与文书工作一样,也是典型的秘书工作这一点上是没有疑义的。然而,上传下达、会务工作、接待工作等并非必须借助文字进行,则“文字的出现是秘书工作起源的必要条件之一”的论断就需要改进了,所以不少论者提出了新的见解[5]。说来似乎很简单,但树立这种反省意识,尤其是要根据秘书工作实际去反省基础理论,甚至把自己以前坚持的观点推倒重来,就需要一定的学术勇气。

3、秘书学的实践性也要求秘书理论研究者关注当下秘书工作中的新问题

用秘书理论指导秘书工作实践,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来就是秘书理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秘书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就是社会向秘书理论研究者提出的新课题,但是学界对此似乎不很敏感。比如,2008年9月15日上午10时,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消息瞬间传遍世界各地,但10分钟之后,德国国家发展银行居然仍依循以前达成的协议,通过计算机自动付款系统向这家公司即将冻结的银行账户转入3亿欧元,德国发展银行因此被媒体称为“最愚蠢的银行”。一家奉命调查此事的法律事务所递交的调查报告,详细记录了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之后的10分钟里这家银行的职员都在干什么,其中包括董事会秘书和负责处理这项业务的高级经理手下的文员。如果秘书理论研究者能以此为个案和契机,就结构复杂的组织面临突发事件时其秘书该如何迅速作出反应这一问题,从秘书学角度进行深入探究,那么不仅是给秘书上了一堂课,也会为秘书理论研究作出贡献。但时至今日未看到有分量的论文,当前秘书理论界的敏感程度可见一斑。

4、做好秘书学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公众更加全面地了解秘书职业,理解秘书和秘书工作,从而提高秘书职业声望

近30年的时间对于一门学科的成长而言毕竟太短,秘书学学科还太年轻,许多基础理论研究还在争鸣当中,所以秘书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没有被提上日程。虽然我国秘书从业人员的队伍日益壮大,秘书职业离大众越来越近,但是人们对秘书的误解还很深。比如,笔者所在学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专业方向分流,有师范和文秘两个方向可以选择。尽管之前多次动员,结果只有20%的学生选择秘书方向,而且选择师范方向的学生毫无例外地拒绝调剂。经私下了解,很多同学是因为家长不同意才选择师范方向的。

最具代表性的拒绝理由有四种:

1.领导、企业老总多为男性,年轻女孩给他们当秘书家长不放心;

2.秘书是吃青春饭的,现在选了这个方向,到四五十岁不做秘书工作,再找工作就难了;

3.男生当秘书没出息,端茶倒水接电话是女孩子的事情;

4.秘书就是丫鬟,干的是侍候人的活儿,怕受气。学生家长的意见基本代表了社会上普通民众对秘书职业的理解。笔者浅见,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秘书行业自身的某些消极现象;二是公众对秘书工作缺乏起码的了解。那么,这些消极现象是因何而起,怎样预防;如何提高秘书的职业声望,如何进行全社会范围内的秘书教育,这就不仅仅是秘书学知识的普及问题,更是当下社会向秘书学界提出的新课题。

总之,我们应该加强实践意识,以此推进秘书理论研究,提高秘书职业声望,为当下的秘书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注释:

[1]杨树森《秘书学概论教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何宝梅《秘书定义述评》,《秘书》2006年第9期。

[3]常崇宜的批评见其专论《秘书定义的再探讨》(《秘书》2006年第9期),以及《关于我国秘书职业定义的再探讨》(《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杨树森的批评见其教材《秘书学概论教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天下]

篇2

来自耶鲁大学戏剧学院的维多利亚・诺兰教授和纽约戏剧发展基金发展总监安・特莱茨是美国著名的艺术管理专家,她们围绕美国当代戏剧艺术能力状况进行研究,通过问题假设和调研,既设置了六个能力的一般性的关照,同时叉涉及如何论证和确认这六个能力的状况,并且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国外艺术管理的专家的研究,首先表现出视野的开阔,既有宏观的国家层面的政策研究,也有微观的实际运行与操作的研究,既有纵向研究,也有横向研究;其次是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把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大众心理学等有机结合为一体;又次,能够超越单一的研究角度,上升到一个综合的、全面把握的角度。

来自国内40余所院校及出版社、文化企业的学者环绕跨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管理这一核心命题展开演讲和深入的研讨,其中又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跨文化语境下中国艺术管理的宏观审视。涉及这一命题演讲的学者从国内外艺术管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出发,高屋建瓴地分析艺术管理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种种现象和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上海戏剧学院黄昌勇教授从对我国艺术管理专业学科建设梳理开始,基于中西比较的视角、艺术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论的自觉以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等。提出了“一个基本判断”、“三个发展维度”、“三大问题”的总体观察。上海交通大学胡惠林教授认为,跨文化本身是流动的。虚拟空间的形成加快了艺术流动的速度,形成艺术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艺术管理具有现代性与社会性,其制度创新值得研究;艺术具有意识形态性,并非专指政治意识形态,而是一种价值体系。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指出,应当科学辨析宏观艺术管理和微观艺术管理的关系,重视对艺术活动客观规律的掌控。不能把艺术管理者等同于行政管理,应当从行政管理的模式和理念里面超越出来;要确立艺术管理的基本理念,科学设置艺术管理学科;要充分认识艺术管理人才的特有品质,重视该类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济南大学江奔东教授强调,艺术与文化管理,需要重视文化规制的问题,要有制衡效果的标准,各机构职责划分是否清楚,规制出台的政策是否合理;内容规制应当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即先进文化的标准;文化产业规制需要有立法实施和统一的完整性;面对文化规制,需要科学地掌控政府、文化企业和文化消费者三者之间的博弈。山东艺术学院田川流教授深入论述了宏观艺术管理与围观艺术管理的关系。二者在管理的特征、管理主体与客体、管理使命和方式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二者是制导被制导的关系,又是相互协同的关系:二者会出现一些冲突与摩擦,应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磨合与化解,使之产生更大的活力。上海师范大学方华从社会学与文化研究领域切入研究艺术管理的状况,这一过程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现象早已引起社会学家和文化研究者的关注。上海师范大学刘素华作了中美国家艺术基金的比较研究,指出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五十年兴衰表明多元文化与共同价值的协调是国家文化治理中的棘手问题,而中国国家艺术基金如何在价值认同的框架中激发文化活力,既是其直面的挑战,也是其肩负的使命。

第二,跨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管理的发展趋向。较多学者针对艺术管理某个方面的现状与问题,予以深入的剖析,许多观点具有深刻的创见。天津音乐学院张蓓荔教授认为跨文化传播要确立科学的理念和标准,寻找相同的精神内涵与情感共鸣;要凝聚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多方力量构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格局,用好交流贸易等多种方式;要科学设计项目、制定合理的指标、突出重点、分阶段、分批次推进,突出品牌战略,市场战略,合作战略和媒体战略。山东艺术学院李丕字教授针对我国政府大力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指出要跳出旧有的“内向型研究”的局限,以开放的心态开拓“外向型研究”,充分发挥双向视域研究的互补优势,同时积极开展中外合作研究,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中国文联出版社朱庆社长讲述了基于互联网的艺术资源管理。中国文联出版社建立的“中国文学艺术+互联网”这一平台要为每一位艺术家或艺术学家免费做唯一个人的官网,精准和广泛地传播交流学术成果。他认为互联网时代应当拓展艺术管理的视野,建立宏大的艺术资源库和艺术交流的巨大平台,这正是科学管理的体现。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张建军教授切人中国外流文物的回归这一命题,认为具有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其间既有不同文化碰撞,也有相互的认同。为了实现更多文物的回归,应当审时度势,调动政府、民间各方面的力量,加大科学管理与运筹的力度,实施行之有效的举措。四川音乐学院廖勇教授探讨了员工与组织、组织内各部门和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提出构建一个有利于组织高效运作的内外管理生态是现代管理的关键,而遵照相应的组织制度设计和管理生态模式进行秩序井然的有效管理,则为管理的生态法则。

第三,跨文化语境下的艺术创意、生产与营销。该课题涉及到艺术管理具体运作的诸多问题,从创意与策划、生产与运营到传播与营销,引发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篇3

这一点已在秘书学教材中得到广泛体现。比如,杨树森所著《秘书学概论教程》直接将“秘书工作内容的变化”写入教材,诸如改革开放后,随着西方信息科学的引入,信息工作成为秘书部门最为重要的常规工作之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谈判事务、公共关系成为秘书工作的新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页(站)管理成为秘书工作内容之一等[1],对秘书工作具体内容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概括。

另一方面,针对秘书制度建设、国家秘书职业标准的变化等,秘书理论研究者也从理论角度进行了解读,客观地评价了其理论地位和作用。比如,关于《国家秘书职业标准》中的“秘书”定义,何宝梅持肯定态度[2],常崇宜和杨树森持批评态度[3],就是研究者们对秘书实践的新变化所作出的反应。

2、以秘书学研究对象和秘书工作内容的新变化为契机,及时发展秘书理论。

这一点在“秘书的定义”这一问题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秘书学初创时期,秘书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名称之一”[4],现在已经成为一种职业,并且有了国家职业标准。必须指出的是,我们是在占有了有关秘书工作内容的新材料之后来不断发展秘书学基础理论的,但并不是说有了新材料,秘书学基础理论就要全面翻新。新材料到底带来基础理论的哪些变化,还要看现有理论是不是对新材料依然有解释力。随着秘书学科的不断成熟,基础理论翻新的空间日益缩小,充分发挥现有理论的解释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同时,我们也应及时审视和调整现有的秘书学基础理论。比如,把文字的出现作为秘书起源的必要条件之一,是许多学者依然坚持的观点。其推理过程是:文字的出现是文书出现的前提条件,而公务文书处理是远古时期典型的、重要的秘书工作,所以,文字的出现是秘书工作产生的必要条件之一。之所以有这种论断,是因为秘书学初创时期,文书工作确实是党政机关秘书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文书的出现作为秘书工作起源的必要条件之一,以当时的认识水平来看确有其合理性。但是,今天的秘书工作已有了很大变化,虽然学界关于秘书的定义和秘书工作的具体内容还没有完全形成共识,但在上传下达、会务工作、接待工作、调查研究等与文书工作一样,也是典型的秘书工作这一点上是没有疑义的。然而,上传下达、会务工作、接待工作等并非必须借助文字进行,则“文字的出现是秘书工作起源的必要条件之一”的论断就需要改进了,所以不少论者提出了新的见解[5]。说来似乎很简单,但树立这种反省意识,尤其是要根据秘书工作实际去反省基础理论,甚至把自己以前坚持的观点推倒重来,就需要一定的学术勇气。

3、秘书学的实践性也要求秘书理论研究者关注当下秘书工作中的新问题。

用秘书理论指导秘书工作实践,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来就是秘书理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秘书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就是社会向秘书理论研究者提出的新课题,但是学界对此似乎不很敏感。比如,2008年9月15日上午10时,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消息瞬间传遍世界各地,但10分钟之后,德国国家发展银行居然仍依循以前达成的协议,通过计算机自动付款系统向这家公司即将冻结的银行账户转入3亿欧元,德国发展银行因此被媒体称为“最愚蠢的银行”。一家奉命调查此事的法律事务所递交的调查报告,详细记录了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之后的10分钟里这家银行的职员都在干什么,其中包括董事会秘书和负责处理这项业务的高级经理手下的文员。如果秘书理论研究者能以此为个案和契机,就结构复杂的组织面临突发事件时其秘书该如何迅速作出反应这一问题,从秘书学角度进行深入探究,那么不仅是给秘书上了一堂课,也会为秘书理论研究作出贡献。但时至今日未看到有分量的论文,当前秘书理论界的敏感程度可见一斑。

4、做好秘书学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公众更加全面地了解秘书职业,理解秘书和秘书工作,从而提高秘书职业声望。

近30年的时间对于一门学科的成长而言毕竟太短,秘书学学科还太年轻,许多基础理论研究还在争鸣当中,所以秘书学知识的普及工作没有被提上日程。虽然我国秘书从业人员的队伍日益壮大,秘书职业离大众越来越近,但是人们对秘书的误解还很深。比如,笔者所在学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专业方向分流,有师范和文秘两个方向可以选择。尽管之前多次动员,结果只有20%的学生选择秘书方向,而且选择师范方向的学生毫无例外地拒绝调剂。经私下了解,很多同学是因为家长不同意才选择师范方向的。

最具代表性的拒绝理由有四种:1.领导、企业老总多为男性,年轻女孩给他们当秘书家长不放心;2.秘书是吃青春饭的,现在选了这个方向,到四五十岁不做秘书工作,再找工作就难了;3.男生当秘书没出息,端茶倒水接电话是女孩子的事情;4.秘书就是丫鬟,干的是侍候人的活儿,怕受气。学生家长的意见基本代表了社会上普通民众对秘书职业的理解。笔者浅见,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秘书行业自身的某些消极现象;二是公众对秘书工作缺乏起码的了解。那么,这些消极现象是因何而起,怎样预防;如何提高秘书的职业声望,如何进行全社会范围内的秘书教育,这就不仅仅是秘书学知识的普及问题,更是当下社会向秘书学界提出的新课题。

总之,我们应该加强实践意识,以此推进秘书理论研究,提高秘书职业声望,为当下的秘书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注释:

[1]杨树森《秘书学概论教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何宝梅《秘书定义述评》,《秘书》2006年第9期。

篇4

一、中国饭店业发展历程综述

1.发展综述

回顾我国饭店业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清晰地得知:我国饭店业经历了萌芽阶段、起步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回落阶段、恢复上升阶段、提高上升阶段。

(1)萌芽阶段(1980年以前):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总体数量少、设施陈旧、功能单一、条件简陋、全国地区性分布不平衡。

(2)起步阶段(1980年~1982年):通过引进外资,逐步兴建了一大批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饭店。这一时期的饭店经营管理依然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制约和影响,饭店仍在很大的程度上处于经验管理阶段。

(3)高速发展阶段(1983年~1993年):在这一时期,中国饭店业走过了一个以质的提高为核心内容的发展时期,主要表现为对饭店产品与服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意识及服务方式等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饭店发展还相对处于初级阶段。

(4)回落阶段(1994年~1998年):1993年以后,饭店业逐步完成其利润平均化过程,建设开始回落,同时由于市场不景气、经营不善等方面原因的促动下,盲目建设的恶果已开始突现,饭店业的利润率在逐年下降,1998年全行业出现负利润现象。

(5)恢复上升阶段(1999年~2001):这一时期,行业内的竞争日益加剧,平均房费下降。饭店产品、开发、建设等同质化问题比较严重,也进一步激化了采用简单价格竞争的倾向。在此阶段,饭店行业开始注重人力资源的作用、更加注重员工的培训等问题,旅游教育也为饭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后备军,但我国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及方法问题等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饭店领域的研究质量、范围也不断地提高与拓展,研究成果相对以前更成熟,但总体上还未呈现较高的研究水平,其研究成果应用在饭店产业的实践发展还相对比较薄弱。

(6)提高上升阶段(2002年目前):随着走出97年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行业发展负面影响后,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饭店业的发展。同时,由于景观房地产项目大量涌入、培训中心的转向和社会旅馆升级改造,国际饭店设计公司与投资人员大量进入,以及对饭店建筑及景观环境认识的提高,饭店的建设将不断提高硬件水平,所展示出来的理念与国际饭店行业的发展逐渐接轨。另外,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经济、社会与文化进一步的发展,各种类型的饭店开始得到巨大的发展,并且伴随着对各种新理念,比如体验经济、消费经济与消费社会等的认识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饭店设计、建设与发展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饭店呈现出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在饭店实践中也逐渐意识到特色与产品差异化发展必要性问题。我国饭店业本土自主投资、管理发展起来的饭店单体企业也表现了良好的成绩,并且出现了凯莱、如家等一大批有着良好发展理念、管理技术等的大型饭店集团、也出现了大量的饭店管理公司,它们在国内已经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关注、但与国际饭店管理集团比较来看,在各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2.发展评述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走的是超常规发展的道路,中国饭店业从一开始就是改革开放的窗口行业,也是一种非常规或超常规的路径。同时,在饭店业发展短短的不到三十年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经历了发展道路的转变、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认识与完善,经济发展的转型,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国内竞争国际化进程、国内竞争国际化等问题,从饭店行业的发展萌芽时期迅速地经过了若干了发展阶段,因而也使我国饭店业的发展呈现出相当出的问题与挑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饭店行业发展对科学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研究成果的重要性认识及实践应用尚有待提高和缺乏迫切性,随着竞争地加剧,对饭店实践领域诸如,如何提高饭店企业竞争力、饭店产品竞争力,如何建立饭店产品品牌,如何建立与市场消费观念、需求相匹配的互动与沟通体系等,相关深入的基础研究成果需求将日益提升。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我国饭店业中还处于非理性的竞争环境中,我国饭店业的发展也更多地呈现出简单、最初级竞争手段——价格竞争。另一方面,我国饭店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饭店的竞争还更多地依赖资源的竞争,比如饭店更多的依赖规模、档次、政府的支持、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等来获得竞争优势,利用品牌、战略、竞争力体系等科学管理专业理论仅仅得到重视但未完全应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以及与国际接轨程度进一步提升,将会有力地推动我国饭店业在提高产品吸引力、竞争力理论研究等的成果提升。

(2)我国饭店行业将在产品设计、饭店类型建设与发展等方面需要更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以及更新以往的建设思路,提高在饭店产品开发、设计、建设与发展方面的创新能力与策略,进而提高我国饭店行业的竞争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未来饭店发展实践中,将会迫切地需要更系统、深入地饭店产品内涵与构成体系、开发、建设与发展理论。这是因为,一方面,我国饭店业发展初期以接待团队旅游者为主,因而,我国的大多数饭店都是基本统一的城市观光饭店。但随着国内外饭店市场客源的旅行经验的成熟,行业竞争的加剧,将对更多饭店类型、细分市场饭店产品的需求与品质有提升的要求,比如会议饭店、度假饭店、精品饭店、家庭旅馆、农家乐饭店、经济型饭店、高级商务饭店等。因而,以探究饭店产品内涵与构成,功能,发展趋势等为核心基础理论的饭店产品的设计、开发、竞争力提升等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而迫切;另一方面,随着饭店行业竞争环境不断规范,饭店市场客源对饭店品质与特点的关注,客源对所入住饭店选择权利与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未来饭店的实践中将更多地会趋向关注饭店产品自身品质、设计、特色等的提升与完善,也将进一步对饭店产品构成、饭店产品特色塑造与体现、影响饭店产品设计与开发的观念、提高饭店市场吸引力、饭店产品竞争力提高等基础性理论有着迫切与巨大的需求。目前,随着饭店投资者不断地引进国外饭店设计公司进行饭店开发、建设,以及饭店投资者对大量新近开业饭店、国际饭店管理集团旗舰饭店开发、设计、建设等的考察,已经在实践中逐渐反映出与国际接轨的饭店开发、设计等敏锐意识与经验判断能力,尤其表现在对饭店环境景观、建筑、室内设计与装饰等方面的提高与完善上。比如,九寨沟天堂度假酒店、浙江富春山居度假村等。

(3)在饭店发展实践中,对于饭店产品质量的评判标准以及品质、功能认识等不断提高与完善,饭店产品的市场满足领域也不断突破传统观念上的局限——主要满足外来旅游者的需要,目前饭店不仅能满足外来旅游者住宿的需要,更成为当地社区交际的中心、当地社会的时尚与奢华的风向标与聚集地,也成为满足综合休闲、娱乐等需求的社会消费场所,甚至有些饭店也已经成为一种梦想之地与梦幻之地,它们能带给消费者更高的精神需求与享受等。另外,饭店的市场领域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在不断地扩大。同时,各种新型消费观念、观念意识价值等都将对饭店产品品质、设计、建设与开发等提出了客观的新要求。比如,对高档饭店硬件设施除了精美、豪华等要求之外,也提出了更高的审美意义上的精神要求,更加推崇饭店产品中的文化含量与表现,视饭店为一种文化的载体,需要从中寻找与体验到历史的纵深感,同时也关注消费者审美情趣地满足。此外,饭店消费者也开始追求饭店产品中孕含的文化符号社会意义及消费意义,全方面的消费感知与体验,追逐一种特殊身心经历与学习的收获与期望等。因而,在未来的饭店实践发展中,客观地需要基于饭店产品理论之上,关注饭店产品开发、设计、建设、发展等理论;也需要形成更多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与能力,比如除了质量与服务之外,还可以借助文化、酒店景观环境、内部装饰、品牌等,可以获得更多的附加价值。目前,我国一些具有前瞻意识的饭店业界人士已经进行了良好的探索,比如,上海天禧嘉福酒店。二、我国饭店领域理论研究综述

1.理论研究综述

在饭店理论研究领域,相关研究人士也随着饭店业的起步、发展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饭店领域的研究主要为以下几方面:

(1)介绍国外理论与实践经验以供国内参考,比如,谷慧敏2001年主编的《世界著名饭店集团管理精要》等。

(2)中外饭店管理比较研究:浙江工商大学管婧婧、郭鲁芳2005年做过《中外酒店业HRM研究进展及比较》等。

(3)饭店行业宏观、中观、微观领域研究都全面展开,介入国家、地区、行业、集团、企业层面饭店发展问题研究:比如,黄静波2007年做过《中国省域星级饭店业的优势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等。

(4)饭店领域技术应用领域研究:比如,林璧属、王赞强2000年做过《中国旅游饭店业Internet应用现状评估》等。

(5)不同等级、类型、规模、产权饭店的发展研究:比如,胡敏2007年做过《乡村民宿经营管理核心资源分析》等。

(6)饭店经营管理方法、手段、科学理论、观念探索、影响因素、评价、投资等方面研究:在此方面尤其在具体诸如对服务与内部管理问题的研究、饭店总体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对饭店环境研究等是占相当数量的,同时,饭店理论研究者也非常注重对新观念进行探索,并注重新观念在饭店领域实践中的应用,比如,随着区域经济及企业集群在其他行业的发展,张俐俐等2006年做过《酒店业竞争力提升的新途径:集群发展》;随着体验经济理论广泛传播,以及对旅游活动文化本质、饭店产品文化性探索的深入,田敏2007年做过《文化元素在旅游饭店空间产品中运用的实证研究》、张明、廖培2006年做过《主题酒店主题文化选择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王燕与唐飞2006年做过《我国精品酒店发展之条件分析》;随着对生态环境与社会责任感问题与观念的关注与认识,陆诤岚与陈天来2002年做过《论“绿色饭店”及其标准的制定》等。

(7)基于管理或其他学科理论,以及新观念进行的在饭店经营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研究:比如,黄燕玲等2006年做过《基于SEM的饭店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研究》等。

(8)在研究方法上,除了定性研究之外,近年来在饭店经营管理领域中也开始逐步引入了定量研究:比如,彭建军与陈浩2004年做过《基于DEA的星级酒店效率研究——以北京、上海、广东相对效率分析为例》等;同时,也在研究中更关注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比如,四川大学旅游规划与开发专业季哲文硕士论过的《主题饭店的规划建设研究——以成都市饭店业为例》等。

(9)在饭店阶段方面不仅进行了饭店发展现状研究,同时也伴随着国家经济转型等宏观背景,开始探索饭店转型、升级、可持续等方面研究。比如,饶勇2002年做过《我国旅游饭店业向成熟转化时期的竞争的竞争特征和战略对策》等。

(10)对饭店业界具体发展实践、成功人物等进行专门介绍与研究:比如,对如家品牌、锦江饭店集团等的介绍、对希尔顿等的人物介绍等。

与此同时,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也开始不断地介入到饭店领域中来,比如,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在硕士论文中曾做过《主题酒店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级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论过《与历史环境相协调的酒店建筑设计——以阙里宾舍、唐华宾馆和苏州喜来登大酒店为例》的研究、南昌大学工业设计系硕士研究生齐瑞过《休闲度假宾馆的配套织物及其陈设设计研究》、2007年北京林业大学室内装饰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章曲做过《现代酒店室内空间中的织毯装饰》、湖南大学建筑系硕士研究生甘露做过度假酒店地域性研究》等。

2.理论研究述评

通过大量阅读饭店理论研究文献,可以得知我国饭店领域的理论研究,从整体看,对于饭店领域的研究已经涉及了几乎所有方面,饭店管理教育也已经成为一个正式的、庞大的培养体系。因而,形成了大量、丰富的饭店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总结、研究教材,但教材水准层次不等,也存在着百家争鸣的现象,反映了饭店领域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普遍共识的基础理论体系和理论基础还未建立。学术研究成果也数量巨大,研究层次也逐渐提高,从地区研究课题到国家课题都有进行,并且也随着香港的回归,出现了大陆饭店业与香港研究机构在饭店理论研究方面的合作趋势。学术成果大多以期刊论文的形式,而研究专著比较少,戴斌做过《国有饭店业重组与集团化管理》等,这也反映饭店理论研究还整体缺乏深入性与系统性,对饭店领域的相关问题研究还仅仅局限在点的认识与思考。随着旅游高等教育尤其是硕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饭店领域进行的相关硕士论文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对饭店领域相关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并形成了一定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推进了饭店从研究点的认识与思考向纵深方向发展。由于博士教育还处于刚开始阶段,相关高质量研究成果还相对缺少,比如东北林业大学李红做过博士论文研究《我国酒店提升国际竞争力研究》、南开大学徐虹做过博士论文研究《饭店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该研究也已出版为专著。少数业界实践人士也参与到饭店领域的论述与观点表达,比如海岩曾出过发表对行业观点的行业书籍——《海“眼”看酒店——关于酒店行业问题的对话》、活跃在饭店业界奚晏平博士也做过一些饭店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并出版过专著。

除此之外,饭店领域理论研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1)饭店领域理论研究在基础研究方面还比较忽略,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对饭店经营管理、产品设计、开发、建设等的认识与提升。比如,饭店产品的内涵与构成、饭店产品构成各部分的内涵及设计、开发、建设等的理念,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对饭店产品如何随着市场消费观念、新价值与认知而发生演变、外延的认识与判断。目前,对饭店概念或内涵的认识还仅仅处于比较笼统的状态,因而对各种饭店类型的认识、建设思路、管理经营模式与方法等也缺乏清晰的认识,饭店产品创新与提升缺乏基础理论。现阶段,在饭店理论研究领域中,对饭店产品内涵、构成等基础理论的研究还相当少,有些研究还仅仅借鉴与引用其他行业产品的内涵,缺乏对饭店产品内涵深入、系统地研究,从而也使得饭店基础理论研究呈现匮乏与薄弱的状态。

(2)在目前的饭店理论研究中,研究方向和成果与饭店业界需求等还有一定的距离与脱节。比如,饭店理论研究人员普遍在产品对饭店企业生存与发展重要性,以及提高饭店产品竞争力对饭店发展的推动方面达成共识。饭店产品及竞争力提升问题是业界尤其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对饭店企业具体实践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与影响作用的理论之一。但在饭店理论研究中,在饭店企业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具体思路、途径、手段等方面,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虽然该方面研究数量巨大,但从整体看大多研究相对比较宽泛,缺乏深入性与系统性。因而,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饭店理论研究对业界的现实指导效果与影响,也影响了我国饭店理论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地位。

(3)我国饭店理论研究还大多以经营管理理论为基础与主流,缺乏与其他学科在饭店领域研究的结合与交叉,因而,在对饭店理论建立与研究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局限。目前,建筑与设计、景观环境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为饭店建设与开发等,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思路与角度,在未来的饭店理论研究中,还有待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以更好地提高饭店理论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饭店业界实践。

(4)饭店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对新的消费理念、观念、理论在饭店实践中的应用问题。从而,在使饭店产品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引导市场需求,创造更多的异质与良好品质、类型饭店的同时,推动饭店实践与理论的发展。目前,饭店理论研究人员已经普遍关注文化、体验、符号与消费社会等对饭店设计、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等的影响与作用,并进行了相关探索,但总体上来说,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与系统化。同时,饭店理论研究还应该关注更多的饭店产品形式,比如精品酒店、主题酒店、农家乐等;也要关注饭店企业发展模式趋势等,比如景观房地产、旅游房地产、旅游企业集聚、区域一体化、CBD发展等对饭店实践的影响。在未来的饭店理论研究中,研究人员需要在饭店实践认识与研究的基础上,将饭店理论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综上所述,饭店实践还需要饭店核心基本理论进行引导与借鉴;对于饭店管理的研究来说,自身的研究框架体系和方法还不完善。未来的饭店服务、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将更为专业,伴随着饭店管理学科的成熟,饭店管理需要发展自己的理论、尤其需要以饭店产品、饭店产品竞争力体系等为核心的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系统以及细致的研究,以展开本领域的研究以更好地为学科发展和饭店管理实践服务。

篇5

一、医院营销的理论研究

通过对医院营销相关理论的探讨,可以加快医院营销本土化进程。孟庆阳等指出:“任何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理论,都是一定时代和历史条件的产物,即都有其借以产生的源和流。”于是,孟庆阳等(2004)提出医院营销“源”论,所谓“源”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发展和历史时期所需要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在这种条件下所需要的发展观。孟庆阳等对医院营销的“源”:即“三论”―――三维论、蛋糕论和竞争论进行了分析。作为医院营销理论而言,需要相关研究人员和医护工作人员深刻地领悟到医院的发展不是单单靠管理者来掌握医院的发展决策,更需要每个人员参与到其中,以自己为一份子,将营销的理论和中心思想牢牢地记在心中,并付诸于实践行动中。在各个岗位要以医院的发展为主导核心,以及病人的满意度为根本出发点,在医院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积极地发挥应有的职能,有益于今后医院营销理论的发展、完善和创新。于是,张洪才(2004)提出医院营销的“流”论,认为医院营销理论的“流”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传统市场营销理论、现代市场营销理论、服务营销理论、整合营销理论和医院营销理论早期研究成果。另外,针对不同类型的医院,要采取不同的营销模式,因为不同医院所依赖的病人群体有所不同,不同特色的医院所面对的也是相对的群体,如果营销理论和实践不能有机地结合,就会丧失一定的病人群体,从而影响到医院的经营管理与发展,同时对这些适应自己的营销模式要在不断地发展中进行探索和完善,让营销模式能够与医院的发展更加协调。徐学虎等(2003)在《现代公立医院营销观》中,提出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医疗服务市场逐渐开放,外资和民营医院逐渐建立,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不断推进,公立医院必须通过更新经营观念和调整策略来寻求一种适合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最佳经营方式。汪慧等(2008)通过SWOT分析,运用 7Ps营销组合模式,提出民营医院必须对医疗服务产品、医疗服务价格、市场定位、医院形象树立、卫生服务人员培养、医疗环境构建、服务过程完善七个方面进行组合,不断扩展营销渠道,提高民营医院的影响力,从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岗位的医护人员和管理者的付出,医院的营销包含在各个细节环节中,医生要以医德、服务理念为准则,护理人员要有爱病人、以医院为家的服务标准,管理者要以每一位医护人员和病人为中心,深刻地认识到医院与病人之中的关系,要从营销的角度来发展。

二、医院营销的实践探讨

医院引入营销以来,由于医院市场营销意识还处在初级阶段,加之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对于医院营销的实践探索还处在一个学习阶段。目前医院在营销方面普遍存在:对医疗服务市场重视度远远不够,医院的经营观念陈旧;缺乏现代营销战略,对医疗服务的谋划不到位等。吴俊(2004)认为,营销观念没有转变,医院营销管理人才缺乏,许多医院没有自己的营销战略,营销方法单一,开拓新市场能力不强是当前医院营销中的主要问题。聂绍芳(2008)认为,我国医院营销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营销意识淡薄,营销观念滞后;第二,营销组织不健全,营销人才缺乏;第三,市场调研不科学,信息反馈不到位;第四,医疗服务同质化,市场开拓能力较弱;第五,医药费用虚高,医疗服务定价不合理;第六,营销手段单一,宣传力度不够;第七,医疗诚信缺失,过度推销现象严重,这些问题都影响和制约着医院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很多学者提出了一些对策。张英(2003)认为我国医院现阶段主要应该普及市场营销知识,加快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逐步开展规范化的市场营销活动,让就医的患者在优质的医疗服务中得到健康的保证,同时也切实让医院、员工、就医的患者获得他们应得的利益。聂绍芳(2008)同时指出,提高医院营销管理水平,一是要树立营销意识,更新营销观念;二是要建立健全专职营销组织,积极培养和引进营销专业人才;三是要充分发挥营销部门的主导作用,实现医院营销手段和营销主体的有效整合;四是要加强诚信教育,完善管理机制,遏制过度医疗推销行为。张灵机(2007)指出,作为县级妇幼保健院,应锁定其专业特色优势,以保健为中心,将临床与保健相结合。颜理海、郑卫(2010)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营销成果为例,探讨了医院的营销管理与实践。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重视营销思想,培养全员营销意识;二是找准市场定位,确立适合医院发展的品牌战略;三是多渠道拓展市场(包括:定点服务、协作、支援帮扶);四是做好内外宣传(包括院报与橱窗宣传、网络宣传、社会活动、媒体宣传);五是重视内部营销。肖燕等(2007)提出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借鉴顾客让渡价值理论来探讨医院的营销策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正确理解顾客让渡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提高顾客价值,降低顾客成本的多种医院营销策略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的忠诚度,最终达到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的,走出一条优质、高效、低耗的医院经营管理之路。

综上所述,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传统的医院营销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医院的发展需要和病人的要求,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采取有效的营销理论,在价格营销、服务营销和整合营销各种理论的组合下进行改革。通过对以上的分析,本文深刻地认识到,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层面的工作,通过对医院的营销模式的构建,能够将医院的发展与医护人员的工作职能以及病人的满意度联系在一起,以服务营销的模式下探索出一条适合医院发展的营销模式,是本文的宗旨所在,也是医院管理者要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孟庆阳,张洪才,吴芳平.医院营销“源”论[J].卫生经济研究,2004,(2):18-19

[2]张洪才.医院营销“流”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19(2):9-10

[3]徐学虎,任俊兰,李选超,左成昌.现代公立医院营销观[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38-39

[4]汪慧,黄淇敏,杨肖璇.民营医院营销战略分析[J].中国医院,2008,12(7):72-75

[5]吴俊.当前医院营销中的问题与对策[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4,15(2):13-14

[6]聂绍芳.我国医院营销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2):55-57

[7]张英.借鉴国外经验确立中国医院营销模式[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1):71-72

[8]张灵机.县级妇幼保健院医院营销策略与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320-322

[9]颜理海,郑卫.医院营销的管理与实践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11):981-982

篇6

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在这儿生活着的古肃慎人,就是满族的祖先,因此,历来就有满族人的“龙兴之地”之称。后经过挹娄、勿吉、蛛韬、女真数千年漫长的历史演化,他们创建和发展了自己的文化。据史料记载,公元1644年,大清定都北京后,关内的战争不断,水旱灾横行,只有关外相对稳定得多,导致大批移民不断涌入关外。促进了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满族文化为主)的交织,使得南北文化相撞击,从而发生了融和变化。这就是形成寒地黑土历史和文化的基础。

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与沉积,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和融合,在这片四季分明而又辽阔的土地上,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如我们比较熟知的有望奎皮影、海伦二人转、海伦剪纸、兰西挂笺、绥棱黑陶、绥棱农民画、兰西亚麻编织等等。这些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艺术构成了一道艺术特色鲜明的、民俗民风浓郁的传统文化风景线。

二、寒地黑土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

由于民间美术的原发性,质朴纯真,直接来源于本地域大众的生活,往往使用最普通的材料,加工不多,又大都为劳动群众所实际应用,因此不同地域的民间美术即使品种一致,也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融合进了本地域独有的审美意识形态。就寒地黑土民间美术来说,它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也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1.海伦剪纸。海伦传统剪纸,取材简单、方便,也可随意创作用手撕纸,满族人过年贴窗花的习俗就是实际上早期的剪纸,在我们黑龙江还保留着春节贴窗花、“挂钱”的习俗。剪纸除了单独的装饰用途之外,其设计出的形式还可用于刺绣、印、雕刻、布镂衣饰花纹等。海伦传统民间剪纸基本是以传统的吉祥如意的图案纹样为主,题材内容一般是以龙凤、花鸟虫鱼、飞禽走兽为主,也有少量的人物。在形式上一般采用对称式的对花、团花为主,体现出平衡、团圆、圆满的朴素审美观念,少量的场景性作品采用非对称形式构图。传统剪纸在方法上一般以剪为主,不需起稿,既使剪制十分复杂的场景作品,也只是做一番简单的设计后即信手拈来,剪随心走,形式多是写意性的简单造型。而海伦现代剪纸则一反传统剪纸艺术的局限性,努力吸取现代绘画的营养,诸如素描、国画、版画和年画等,把传统剪纸的技巧手法与绘画的构图造型结合起来,运用绘画的三维空间造型、布局原则,把倾向于“写意表现”类的剪纸艺术转化为“相对写实”的现实主义创作类型。在内容上,贴近表现重大社会现实事件、表现现实生活。以此开创了剪纸艺术表现的新领域。这就是海伦剪纸艺术的最大艺术特色。

2.绥棱现代黑陶。黑陶的物质构成元素是承载人类生活的土、滋养人类生命的水和照耀人类精神的火。黑陶材料的主要成分是活性炭、氧化硅、氧化铝。它的镂空技术与活性炭的有机结合,可以大量吸附空气中的有毒物。绥棱黑陶的产品有坛、罐、缸、瓶、文化艺术用品、十二生肖珍藏品、各种壁挂、挂盘和雕塑等二百余种,融观赏、使用、珍藏于一体,呈品种多且一品一种特色,每品亦互不相同,体现出了绥棱黑陶鲜明的艺术个性。

绥棱现代黑陶在烧制过程中采用了封窑熏烟渗碳方法,器表呈黑色光泽。它表面磨光,朴实无华,纹饰仅有少数弦纹、划纹或镂孔。黑、薄、光、纽为黑陶的四大特点。其中薄胎黑陶是黑陶的杰出代表。绥棱黑陶在汲取了民间传统的剪纸、刺绣、木雕、年画等工艺美术中的精华基础上,在装饰纹样的创意上,绥棱黑陶既有借鉴。又有发明的创新,成功地把砑光、透雕、刻花、压线、戳花等工艺手法结合在一起,本着整体和谐和艺术结构清楚的原则处理,装饰纹样结构严谨,题材精炼,把传统的“盘长”“大蓼瓣”或“胡椒眼”等几何图案纹样与花卉鱼虫图案铺陈、结合、揉汇到巧夺天工的地步刻画得栩栩如生,用不同的装饰手法互相补充、衬托、搭配得相得益彰,粗犷而生动传神。虽然没有多种颜色变化,但利用空间的结合关系,形成了独特的装饰风格。花纹以图案以圆开光、六角开光为主,以方开光、半开光为辅,有梅、兰、竹、菊、松、龙风、图腾、吉祥纹饰等民间图案近百种,散发出浓郁的寒地黑土文化和塞北乡土气息,同时表现出民间陶瓷艺人的智慧和高超技艺。绥棱黑陶整体设计和谐,结构清楚,层次分明,虽无彩饰,但仍然变化有致,形成了它独特的装饰艺术风格。

3.望奎皮影。清代河北滦州驴皮影传人东北。东北的辽东皮影、辽南皮影、吉林皮影、黑龙江皮影均属滦州影系,他们在造型材料、雕刻风格方面均十分相近。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黑龙江的皮影戏艺人为满足东北百姓审美情趣,大量吸收了本地的审美元素以及当地语言和民间音乐的丰富营养,皮影艺术逐渐地方化。到19世纪中叶,随着皮影戏在本地区的普及,从操纵影人到音乐唱腔、道白等全面改观,形成了高亢、粗犷、激越的望奎皮影独具特色的艺术特色,被誉为“江北派”代表。

4.绥棱农民画。具有很强的装饰性,设色大胆主观,善于用纯色,强调色彩的鲜亮、明快艳丽,色彩饱和度高,但艳而不俗,强调色块间的对比和在对比中和谐统一的效果。以好看和抒情为用色标准,不受自然真实色彩的限制。在构图上画面要求饱满,构成关系和谐统一,极具艺术的审美特征。作品造型夸张、浪漫、雅拙,富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大胆生动,无拘无束,把生活感受和形式语言紧密地融为一体。绥棱农民画还吸收融合了年画、版画、壁画、民年剪纸、民间花布等艺术特点。在绘画表现的手法上具有原始性。黑龙江农民画多取材于人物、动物、花鸟等,这也构成黑龙江农民画的三个基本要素,最有特点的是农民画突破了传统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比例、结构关系原理,而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变立体为平面,根据作者的想象任意进行构图。画面不按照绘画中的透视法则和三度空间,善用饱满、对称、平面和多点观察的构图方法。一幅画里可以出现多个角度观察的物体,追求饱满、协调、变异、和谐的艺术效果。在形象造型上,既有现代构图中的点、线、面的结合,又重夸张,讲变形,注重形体动态在画面的艺术表现力。

三、寒地黑土民间美术在美术特色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我院于2005年就成立了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研究所,主要是针对以本地域为中心的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进行研究,多年来,寒地黑土经济与文化研究所对本地域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做了很多深入细致的考察与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研究所下设的民间美术研究室,针对本地域的传统民间美术做了多次的考察工作,特别是对海伦剪纸、绥棱黑陶、绥棱农民画、望奎皮影、绥化木包雕等做了重点考察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第一手的研究资料。在这个基础上,研究室按照不同的民间美术品种成立了各自的项目组,分别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工作,可以说在传统民间美术的发掘、保护、传承工作上取得了一些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在相关的研讨会、作品展览大赛上获得了众多的奖项。

篇7

Key words:mathematics experiment; mathematics course;classification; teaching

一、数学实验的含义及其课程观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起,随着计算机和一些数学软件的逐渐普及,数学教育界开始重视数学实验的教学与研究。时至今日,我们将数学实验界定为:为获得某种数学理论、探求或验证某个数学猜想、解决某类数学问题,运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经由数学思维活动的参与,在典型的环境中或特定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实验可区分为传统数学实验和现代数学实验两大类。传统数学实验是指运用手工的方法如利用实物模型、实物教具等进行操作的演示性模型实验,或使用纸笔通过具体或特殊数学例子进行的思想性实验;现代的数学实验是指以计算机(器)为工具的实验,具体而言,就是利用计算机或TI图形计算器这些先进的现代技术工具和数学软件为实验手段,以图形演示、数值计算、符号变换等作为实验内容,以数学理论作为实验原理,以实例分析、模拟仿真、归纳发现等作为主要实验形式,旨在探索数学现象、发现数学规律、验证数学结论或辅助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数学学习与研究的实践活动。不难看出,现代数学实验是传统数学实验的技术改造。

新的数学课程观认为,数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聪明才智而不是积累记忆,在于培养知识探索者而不是博学之士,真正重要的事情不是要学生记住一些数学技巧,而是要发展思维,引导探索,提高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创新意识。数学课堂既要充分体现数学内容形式化、抽象化的一面,又要重视数学发现、创造过程中具体化、经验化的一面。学习数学不再只是学习演绎和证明,被动地接受课本上的或教师叙述的现成的结论,还要学习数学过程,不再只是学习经过千锤百炼的纯粹的形式证明,还要学习形式证明之前的一系列带有实验、猜想性质的思考探究过程。所以,数学的探索过程应该成为数学课程的内容。而承载数学探索过程的最好载体当属数学实验,因为借助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如几何画板(对解决有关图形变换及计算有独到之处)、Mathematica(可以进行矩阵、向量运算,还可绘制二维和三维图形,只要给出一个函数解析式,立刻就可看到它的图象)、Matlab(以数值计算见长)或TI图形计算器(可以直观地绘制各种图形,并进行动态演示、轨迹跟踪,能为数学思想提供可视化的图象,使组织和分析数据容易实现,计算更有效和准确),数学探索发现过程能够以数学实验的形式被“教育形态化”。这样,学生可以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数学实验,自己动手、动脑再现数学发现过程,通过提出猜想、检验猜想、获得经验,逐步建构并发展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

不过,目前人们还只是把数学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来研究,把用实验的方式教授数学作为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这种观点下,数学实验的目标就是辅助教学,使数学知识容易获取,而难以实现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只有将数学实验作为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数学实验才有其独立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就是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数学实验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数学实验应纳入到数学课程内容体系来考虑,而不应只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即数学实验应该由辅助教学模式、手段层面上升到课程层面上来研究,进行数学与技术的真正整合。事实上,在国内外大学数学系的专业课程设置中,“数学实验”已成为一门重要课程。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力、在英国曾被广泛使用的数学教科书SMP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每一新内容学习之前,先利用实验性、讨论性材料做准备,然后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直观地、经验性地介绍数学知识。所以,中学数学课程内容中适当增加数学实验内容应该说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原则是有利于对数学的本质的理解。教材可以在处理某些内容时,提倡使用计算器或计算机,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探索数学结论”。这为数学实验进入数学课堂提供了契机和空间。新数学课程标准中设置的函数、微积分、矩阵向量、数据处理、算法分析、数学建模、概率统计、线性规划、数学建模等内容,为数学实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时这些内容借助数学实验又会变得相对容易。如算法优劣的比较可以作为实验的素材,统计中数据处理、方程的近似求解等都是数学实验的好内容。2004年人教版新高中数学教材中已经出现了一些作为阅读材料或实习作业的实验课题,迈出了数学实验进入教学实践可喜的一步。

二、作为课程内容的数学实验的特征分析

数学课程中设置数学实验,目的很明确,就是以实验为载体,展示数学的探索发现过程,使学生亲历这个过程,从中发现数学、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既获得数学知识,又养成探索能力、非逻辑思维能力。

作为课程内容的数学实验,应体现活动化、操作化特征,重视学生在数学实验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积极自主地动脑动手、探索验证、讨论交流实践活动中。

作为课程内容的数学实验,应体现返璞归真的现代数学教育理念,注意构建这样一种问题情境,使学生在其中能够自由地探索,在操作、观察、讨论、交流、归纳、猜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与验证,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通过情境的变换去发现问题、探索规律、验证结论。

作为课程内容的数学实验,应充分体现数学实验的价值。(1)有助于增进对数学的理解。数学实验应为抽象的数学思维提供直观的思维背景,使静态的数学结构表现为时空的动态过程, 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具体化,为学生进行数学论证提供感性的、直觉的材料,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实质性的数学思考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过程、数学本质,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概念和方法。(2)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过程,增强创新能力。数学实验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进入自己“做数学”、体验数学的境界,亲身体验数学创造与发现的过程。在传统数学课程内容设计中,数学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轨迹往往被掩盖,以致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会问,当初的数学家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他们是怎样发现证明方法的?数学实验应通过对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对问题的观察、发现、解决、引申、变化等过程的模拟和实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实践中体验到那条被掩盖了的思维轨迹。(3)有助于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实验过程本身是一个科学研究、探索真理的过程,是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和反思的过程,数学实验应让学生真正从一个旁观者和听众变成一个参与者,真正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4)作为课程内容的数学实验,既要注意揭示数学概念、定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展示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又要与基本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挂钩,有机地和数学知识教学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在实验中发现、探索数学规律,在理论学习中进一步研究、证明这个规律。数学实验不能只局限于将抽象化为形象的演它应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由直观现象去归纳、探索数学知识或通过数学可视化去验证数学结论,经历重新建构数学的过程,达到学好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目的。数学实验应为学生提供获得以下技能和经验的机会:观察、探索、形成顿悟和直觉,作出预测,检验假设,控制变量,模拟。数学实验应充分体现利用实验手段和归纳方法进行数学教育的思想:从若干实例出发—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验—发现其中的规律—提出猜想—验证猜想。

三、数学实验的分类

按照组织形式和地点的不同,数学实验可分为随堂实验、实验室实验和课外实验等。随堂实验就是穿插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数学课程中某一数学主题学习内容前,设置一个与引入主题内容有关的实验情景,在课堂上教师利用数学软件或课件,借助多媒体演示,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实验,或由学生利用图形计算器等便捷工具自行探索的实验。随堂实验的显著特征是内容短小,直接为随后的数学主题服务,通过观察可获得猜想,一般具有启发性、归纳性、直观性。实验室实验指的是围绕一个数学主题组织的较大实验,内容较丰富、内涵较深刻。它的显著特征是具有探索性、过程性。一般需要制定实验计划,在多媒体实验室或计算机房利用数学软件进行操作实验,要求学生观察现象或记录数据,分组讨论实验中所出现的现象或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得出一个结论,并给出合理的数学解释,最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就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尽量做出严格的证明。课外实验相当于通常的数学教材中的课外阅读材料──提供实验材料让学生课外有兴趣去实验探索,或者作为课外作业。

根据实验的目的,数学实验又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检验一个数学判断或结论真伪的实验。教师从新知识的生长点出发,推导出新的结论时,由于结论的抽象性和推理的复杂性,学生在心理上对新知识的接受有障碍,新知识不能很好地内化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通过实验来验证,可使新知识具体化,增进学生对新知识的认可和理解。探究性实验是通过实验来探索、回答一个对学生来说尚不知道答案的数学问题,一般也不提供实验素材,只提供实验的课题,它实际上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探究来学习数学知识的亲身实践的途径,强调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数学理解。这两种实验的区别在于:(1)验证性实验一般伴随概念原理的分析、讨论,耗时一般较少,实验后通常不安排讨论;探究性实验则安排在概念原理之前,为发现、提出概念原理埋下种子,实验后一般要进行小组或班级讨论,讨论分析观察到的现象、收集到的数据和对数据进行解释,提出假说,用时一般较多。(2)验证性实验一般用于验证所给结论,实验在一定程度上是结论的附庸;探究性实验一般开始于一个有刺激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实验的过程受未知的探索结果的吸引或为了理解观察的事实或解决问题产生的好奇心所驱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一般比较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3)验证性实验中,教师往往是主宰者、评论者;探究性实验中,教师往往是咨询者、服务者和提问者,在讨论和辩论时教师可以有意持不同意见,以引导和促进学生去思考。教师和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都会遇到更多的挑战。

四、数学实验的教学

不同的实验类型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不拘一格。如验证性实验通常采用“告诉—验证—应用”的教学模式,在实验中所有的学生都做同样的事情,学生被告知如何操作,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何得出结论,这是一种比较固化的操作模式。 而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一般分为引导探究和开放探究两种教学模式。引导探究式教学一般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提出假说,引导学生朝着教师预先设计的方向提出实验程序,预测可能的结果,学生进行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分析解释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这种模式允许学生在假说提出上和数据解释上去创造。教师的引导并不是刻意地引导出一个唯一的结果,而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理解数学、获得知识。开放探究式教学一般由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设计实验程序并实施实验方案,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将其应用于新的情景加以检验。这种模式强调探索和创造,学生以一种近似数学家发现数学问题的方式进行数学发现学习,不再强调获得正确的结论,而是强调过程和对结论的解释。

为了更好地说明数学实验教学,下面给出一个在实验室中进行的探究性实验教学案例。

[实验课题]利用几何画板探求数列和函数的关系。

转贴于

[课题背景]数列是一种离散函数,可以看作是以正整数集(或正整数集的有限子集)为定义域的函数当自变量由小到大依次取值时所对应的一系列函数值,而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函数思想解决数列问题是一种常规而重要的方法。在“数列”单元教学中,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设计数学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主探索数列和函数的关系,体验利用函数思想解决数列问题的优势。

[实验目标]数学实验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函数y=f(x)的图象和由数列an=f(n)生成的点A1(1,a1),A2(2,a2),A3(3,a3),A4(4,a4),…之间的关系理解函数与数列之间的关系,探索并获得利用函数知识解决有关数列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理解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实验准备]包括实验工具和材料(如应用软件、学生用图形计算器),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合理分组,等等。

(1)给每台计算机加装几何画板。

(2)让学生复习几何画板的有关用法,如由坐标构造点,绘制函数图象等。

(3)四人一组,每组一台计算机。

[实验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事先安排的组织形式对实验材料进行操作和实验。对实验现象或数据要认真观察或记录,努力发现与所研究的问题有关的现象或数据中反映出来的规律。本实验通过三个问题的实验探究达到实验课题目的。

问题1:任给一数列的通项公式,例如an=f(n)=n2-2,探求数列的各项与函数y=x2-2的关系。

教师导引:(1)在坐标系中构造出点A1(1,a1),A2(2,a2),A3(3,a3),A4(4,a4),…。

(2)做出函数y=x2-2的图象,观察上述各点和函数图象的关系。

(3)让学生随意更改数列的通项an=f(n),探求点(1,a1),(2,a2),(3,a3),(4,a4),…和对应的函数y=f(x)的图象的关系。

小组讨论:数列an=f(n)和函数y=f(x)之间的关系应该怎样描述。

问题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试探求这个数列从第几项起的数值为正数,前多少项的和最小,即讨论Sn何时有最小值。

教师导引:(1)如果直接计算a1,a2,a3,a4,…,等待你的将是复杂的运算。

(2)作出对应函数f(x)=的图象,从图象上观察问题的结论。

问题3:一个等差数列{an},其通项为an=a1+(n-1)d=dn+a1-d,考察其单调性,并探求Sn是否有最值;如果Sn有最值,n取何值时Sn能够取到最值?

教师导引:由数列通项公式可知其对应函数的解析式为y=f(x)=dx+a1-d(含有两个参数d,a1),是一次函数,其图象为一条直线。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Sn=,对应的函数y=是二次函数,其图象是抛物线。在同一坐标系中做出两函数f(x),g(x)的图象,从图象上探求所讨论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探索,也可在课前用“几何画板”设计好教学课件(如图样式)。如果是后者,实验中只需让学生拖动点A1和D到不同的位置而改变数列的首项和公差,记录a1和d的值,观察图像的变化,将观察结果填入下表,从中发现数列an的各项和Sn各项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基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的观察或数据记录及对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初步作出猜想,并思考个中原因。各小组讨论交流,通过交流最终得到大家认可的结论。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分析指导。(略)

[结果论证]为保证数学的严谨性,尽可能地对实验结论加以理论证明,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略)

在上面的案例中,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操作,探讨发现各种可能的情况。在这一过程中把有关函数的概念作为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中自然“生长”出新的知识──数列和函数的关系,这一知识的生长过程是一种主动的探索过程,不仅使新知识找到了牢固的附着点,而且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得到发展。

五、撰写实验报告

跟一般科学实验一样,学生数学实验也应有实验报告撰写环节。实验报告是实验进程中的最后一步,是实验成果的书面总结和反思。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可以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因此,学生实验一般都应写实验报告。报告中书写的句子和段落应完整,力求行文既清楚又具可读性。报告可采用如下形式:

在数学课程设计与教学中,我们应把握数学教育的时代性,确立数学实验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注重运用实验、直觉、形象思维等形式揭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实验资源,创设数学实验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进行认知学习、发现学习,建构数学知识,使学生从数学实验中体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加深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发展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尚志等著.数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刘绍学主编.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1(A版).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陶维林编著.用几何画板教平面解析几何[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潘懋德主编.计算机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罗新兵.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与对策[J]. 中学数学教与学,2003,(5).

[6]曹一鸣.数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3,(1).

篇8

要真正把教师实践知识这个问题阐述清楚,离不开对知识观的研究定位。笔者认为,只有后现代知识观才能给教师实践知识提供合法化的“生存土壤”。

(一)后现代知识观分析

什么是知识,知识具有怎样的性质?在哲学上,这被称之为知识观的问题。现代知识观是一种追求科学性、客观性和实证性,把科学等同于真理的知识观,它沿袭柏拉图的知识定义,即知识是一种确证了的、真实的信念,知识是超越社会与个体条件限制的普遍真理。它主张衡量知识是否具有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认识对象是否客观、中立,知识是否科学的标准在于是否采用实验、实证、归纳的研究方法。

随着哲学的不断发展,后现代主义崛起,对现代知识观作了深刻分析和深层次批判。后现代知识观不再简单强调知识的实证性,而认为知识具有可证伪性;知识不再是真理,而强调知识的文化性、境域性;知识不再是对认识对象的“镜式”反映,而是由认识者的认识能力、兴趣等所选择和建构的结果。与现代知识观相比,后现代知识状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突出表现在:

1.从客观、公共的知识观到个体性的知识观。

后现代主义放弃了对客观性的追求,认为知识不再是对现实纯粹、客观的反映,而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假设和解释,它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改变,不断出现新的假设和解释。知识离不开个体的交往和实践活动,也离不开个体的个性特征,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个人经验、不同的认识立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知识具有个体性。后现代哲学家波兰尼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认为,知识都是关涉到个人的,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的个体性介入是科学知识不可或缺的、逻辑上必要的组成部分。

2.从普遍性的知识观到情境性的知识观。

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的、普遍性的,知识的应用不受其产生的时间、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后现代知识观则认为,知识是情境性的,任何知识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空间、理论方式、价值体系等因素之中,所有的知识只具有局部的、不确定的或境域特性,这些都不会对知识的形成造成干扰,反而是知识形成的前提,知识只有在具体情境下才是有用的。

(二)后现代知识观对教师知识研究的启示

后现代知识观不再承认权威的存在,而是将知识和人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后现代知识观的影响下,人类个体的认识经验被当作“知识”对待,人们对教师知识的界定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学科知识,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在教师的经验和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强调教师个人的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在教师实践知识的形成中的积极意义。

本研究就是建立在这一知识观之上,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应是被动的,教师知识也绝不是“由研究者给教师的知识”。教师拥有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些知识既有抽象、客观的成分,又有具体、实践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后者。它来源于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现场,是教师对教育经验理论的转化和深化,是理论与实践、经历的融合。

二、教师实践知识

(一)相关概念研究

综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虽然教师实践知识的研究历史并不长,但研究成果甚为丰富。由于研究者研究背景的差异,分析视角和强调重点的不同,因此,所使用的研究概念也就不尽相同:教师缄默知识、教师个人知识、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教师个人实践知识……这种现象一方面表明了问题的复杂性和见解的多样,对于长期以来受到研究者忽视的教师实践知识来说,是可喜的,另一方面缺少统一的术语,使得在交流上存在明显的障碍。正如克兰迪宁所言,使用不同的词语的人们事实上常常指称相同的东西,这些不同的定义阻碍了进一步的建设性对话,所以有必要厘清教师实践知识的一些相关概念。

1.教师缄默知识。

“真正的知识应是明确的、客观的、超然的、非个体的”“凡是知道的就一定能言说,不能说出来的就不是真正的知道”,这是17世纪科学革命以来形成的“完全明确的知识理想”。针对此,波兰尼于1958年在《人的研究》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缄默知识”的概念。他认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公式来表达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达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例如,我们可以从成千上万张脸中认出我们认识的一张脸,但是通常我们却说不出来是如何认出这张脸的。波兰尼由此提出了一个经典的论点:“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所能告诉的。”

波兰尼不仅证明了缄默知识的存在,而且对其特点进行了描述。第一,缄默知识是一种不能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的非逻辑知识,它嵌于实践活动之中,只能在行动中被察觉、被意会;第二,由于缄默知识是一种连知识的接受者、拥有者和使用者也不能清晰表达的知识,因而不能通过培训等正规形式加以传递;第三,缄默知识是人们通过感官或直觉获得的,不能通过理性加以批判反思。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缄默知识理解为:通过行为表现的、不能加以描述的、不能正规传递和反思,我们平时意识不到但又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

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缄默知识,教师对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一定的缄默知识,我们称之为“教师缄默知识”。教师缄默知识可能不在教师清晰的意识范围之内,也无法清楚地表达或理性地加以反思,但它在不知不觉中支配着教师的言行。

2.教师个人实践理论。

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含义基本等同于教师个人所树立的教育观念,指教师对学校教育、教育目的、教与学、学生、学科、自己的角色和责任等观点。教师个人实践理论一旦形成便非常牢固,受外界影响较小,不易改变。因此,教师个人实践理论又可称为“教师个人关于教育的实践理论”,是由个人无数的教育观念组成,但并不等同于教育观念,相比而言,它更强调个体性、实践性。它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为教师个人所享用的关于教育诸方面的认识成果,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教育观念,是与所谓的宏大理论相对的“小理论”,具有个体性、实践性、情境性等特点,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而决定着教师的行为。

3.教师个人实践知识。

加拿大学者康纳利和克兰迪宁在关于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研究中进行了长达二十几年的合作,是研究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中坚力量。他们采用经验哲学的方法,把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看成是经验性的,蕴含在对教师生活的记叙中,因此,对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最好理解就是对它的叙述,以故事的方式来认识教师的生活。康纳利和克兰迪宁对几名教师进行数年的人种志观察和叙事化探究,在与教师共同建构的故事中了解他们的个人实践知识。他们认为,教师个人实践知识“是一种由情境形成的知识,是当我们在经历自己的故事,复述和通过反思再经历那些故事时而去建构和再建构的知识”。他们还创造性地运用了一系列用于表征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术语,如形象、信念、隐喻、惯例、周期、节律、个人哲学、实践原则和叙述连贯性等,形成了一种探讨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新方法。

总的来说,康纳利和克兰迪宁将研究落实到了教师每日的工作实践中,对教师生活经验进行描述,注重教师对工作实际情景的理解,呈现了真正存在于教师头脑中的知识。他们强调教量个人实践知识的经验性,教师个人实践知识是教师通过以往每天的课堂活动的经验而形成的对各种教育问题的看法与主张,它联结着教师的过去(经验)、现在(当前对教育的看法与主张)和未来(以现有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对未来行动的预期与决定)。教师个体的实践知识“构成了一个人的存在的所有经验知识,它的意义来自一个人的经验历史――包括专业和个人历史――并为其所理解”。因此,个人性、实践性、经验性便构成了该知识的三个主要特性。

(二)教师实践知识的内涵

笔者从知识的来源出发,将知识划分为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对比以上“教师缄默知识”、“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教师个实践知识”等概念,笔者倾向于使用“教师实践知识”这一相对来说较为宽泛的概念。主要原因有:首先,“知识”这一概念要比“理论”宽泛得多,不仅指书本知识或一些可以言说的客观知识,而且包括认识、理解、解释、看法、观点等主观知识。其次,教师实践知识不完全是个人的,还蕴含着一定的共同性。教师实践知识中有一部分是可以由教师说出来与其他教师分享的。最后,虽然教师实践知识的许多内容无法言说,但可意会、可交流,而这些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使用“教师实践知识”这一概念更能反映其复杂性、丰富性和包容性。

基于以上对教师实践知识的相关研究,笔者认为,教师实践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具体来说,教师实践知识是教师在生活世界中,主观的现实认定与需求,融合其自身的生活经验和个人所赋予的经验意义,以自己的语言建构出来的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的知识,它不是别人直接灌输的,而是教师对自身实践的反思和积累,其中,既有教师的个人经验,又有情境知识;既有教师的个人实践愿望和对教育教学的经验探索,又有教师个人的自我思考和感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过去的经验、现在的表现,寓示着其将来可能的行为。它既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又对教育教学起作用。

(三)教师实践知识的基本特性

1.实践性。

就知识的来源和形成而言,实践是孕育教师实践知识的沃土。教师实践知识是教师在实践活动(包括教育教学实践、日常生活实践和学习实践等)中形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倾向。这种知识一旦形成,便直接服务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支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总之,教师实践知识既是在实践中建构的,又是关于实践的,最后还指向实践,在实践中揭示、检验和修正,具有鲜明的实践旨趣。

2.缄默性。

教师实践知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教师个人生活经验和教学实践所获得的感悟与直觉。它存在于教师的观念之中,以隐性的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往往表现为教师面对教育教学场景时的无意识思考或直觉反应。对于教师来说,往往难以清晰地意识到它的存在,即使能够意识到,也难以运用语言、文字将此清晰、正确地陈述出来传递给他人,或者说很难找到恰当的语言对此进行描述。人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强调的正是教师实践知识的“缄默性”这一特性。

3.个人性。

教师实践知识是教师个人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体验、感悟、思考和实践等方式逐步形成的。这一知识蕴含了教师的思想、情感、态度、意志、信念等,是教师个人教育生活的写照,从形成起就打上了教师个人的“烙印”。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在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教育实践中,面对相似或相同的教育问题时,不同的教师由于年龄、成长经历、生活背景等的差异,其处理方式也因人而异。总之,教师实践知识只能是实践中的个人性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人色彩。教师个人的经验和独特感受决定了他的“实践知识”的状况。

4.情景性。

“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说不同的事情,也做不同的事情;不同的环境显示出与情境有关的经验的不同方面”。教师实践知识是一种源于实践的知识,明显具有情景性这一特性。艾尔贝兹曾就这一特性明确提出,教师实践知识“是由一定的实践情景塑造的,也为这一实践情景服务,教师实践知识具有教师情景的行动和决策取向的属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师知识理解为教师对该情景反应的一个函数”。它是以特定年级、特定教师、特定学生、特定教材为对象(内容)而形成的特定情景中的知识,离不开个体与情景的对话。同时,情景性也意味着变化性,教师实践知识在具体的实践情景中支撑着教师个人的行为,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随机应变,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教育对象和教育问题,采取不同的适合特定情景的行为和方法。

5.综合性。

教师实践知识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整合了许多领域的知识,覆盖面广,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教师“对特定问题和任务情景的一种直觉或综合把握”,是一种整合多种知识的集合体,既包含有转化为个人的公共教育知识,又包含有教师自身的体验和来自日常生活的知识;既有教师个人理智的成分,又有非理性(感情、价值观、审美观等)的成分。

参考文献:

[1][英]迈克尔・波兰尼著.徐泽民译.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2][加]康纳利,克兰迪宁著.刘良华,邝译.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经验叙事[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篇9

一、营造创新教育的情境,利用微课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微课这一概念最早被美国高校教学的设计师提出,又被称为微型课程。我国于2010年首次提出微课的概念。微课是以微视频为主要的教学载体,记录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在线视频教学。近年来,随着高校微课教学课程的广泛开展,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积极钻研的思维能力。在课堂实际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课题,设计灵活实用的微课。比如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可以利用已经制作完成的PPT课件,将PPT导入Camtasia软件中,制作成微课视频,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去巩固消化,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通过微课制作应用于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微课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既起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让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了锻炼,而且小组合作模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通过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创新思维

加强发散思维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实践是思维的源泉与动力,只有通过实践才会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去解决问题。比如在机械设计及基础课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增加试验和设计的环节,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相对应的微课形式。

1.机械传动机构的试验

实验装置的设计模式为多种传动组合,如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的组合。通过多种组合形式来完成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轮蜗杆传动的学习。相应的传动环节在重难点部分均可做成微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分消化教材中的重难点部分。

2.机构创意组合设计实验

该实验通过对汽车雨刮器的设计,使学生对平面连杆机构的组成、运动特点及结构特性等问题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机构组合实验部分可以起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的作用。该部分内容可以设计成视频微课,通过录制教师讲解视频的方式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3.轮系部分的创新设计实验

学生通过拆装减速器或者拆装和拼装各个轮系,对轮系结构、类型、特点、应用及传动比的计算与自锁问题、周转轮系齿数的确定等问题,有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该类型实验可以通过录制白板(可汗模式)进行同步录制教学实验过程,从而制作成微课。

三、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及职业素养

篇10

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不断互动使学生能力得以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体验,有目的的主动构建知识、形成能力、调整态度的过程。其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根本,教师作为体验的策划者和引导者,不断引导学生独立学习、查阅资料、进行社会调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程结构调整中,增加实验课程,积极拓展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思维机能训练。通过实验教学环节,注重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系统性,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突出各种分析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加强实际训练,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实践及今后的工作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实践教学的设计一定要遵循:开设的课程实验,能使学生受到综合性、设计性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现代化工具与相应计算机软件在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风险分析、项目评价中的运用,并学习具体操作方法、过程与技巧。技术经济学课程实验计划可安排3次共6个学时,要求每次实验提交作业或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及内容设计如下表:

篇11

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国际上提出了一些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发展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和理论模型,如“驱动力-状态-响应”指标、“人文发展指标”、“国家财富指标体系”、“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的晴雨表”等(王书华等,2002)。这些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及模型已经在评价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与验证。

其中,生态足迹方法主要衡量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和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所消耗的能源所提供的支持,是近20年来定量测量可持续发展领域最重要的进展。生态足迹概念最早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Rees W于1992年提出,之后他和Wackernagel M对这一概念不断完善,又提出了生态足迹理论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该方法因其理论基础科学完善、指标体系简洁统一、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而得到广泛流行和关注,成为以上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概念、模型和计算方法

(一)概念

Catton在1986年提出承载力和人力负荷概念:一个环境的承载能力是其最大持续支持的资源负载。其后主流经济学普遍认为贸易和技术可以扩大生态承载力,因此忽视了承载力的可持续性,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承载力不能支持持续快速增长的人口的情况已经大量出现。Rees W认为,主流(新古典)模型忽视了生态结构和功能,不能妥善解决以上问题,经济发展本身就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集,一个城市的发展依赖于和它具有一定距离其他城市的资源生产力及负面影响,基于这一理念,他提出了生态足迹理论。他和Wackernagel M对生态足迹概念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定义,认为生态足迹是“一个国家范围内给定人口的消费负荷”“……用生产性土地面积来度量一个确定人口或经济规模的资源消费和废物吸收水平的账户工具”。这一概念最终被定义为: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Wackernagel M,1999)。具体的说,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需要消耗一定的自然资源,由此产生的自然压力需要一定的土地面积来支持,这一土地面积就是生态足迹。

(二)模型

生态足迹方法通过对生物生产面积的计算来实现对区域发展可持续性的定量测度。所谓生物生产性面积是指具有生态生产能力的土地或水体,是通过对各种能源和能源消费项目进行折算得到的,主要有以下六种类型:化石能源地、可耕地、牧草地、森林、建成地、海洋。生态足迹方法假设这六种生物生产面积是互斥的,这种互斥性使得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对这六种生物生产面积进行加权求和,其计算结果就是生态足迹。在加权求和过程中对各类生物生产面积乘以一个均衡因子,均衡因子等于全球某一类土地潜在的平均生态生产力和全球土地的平均生态生产力的比值,体现了不同土地类型间生物生产能力的差异。然后通过当量因子把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转换为等价生产力的土地面积,当量因子是指某一类特定空间与世界平均空间的相对产量之比。通过这一转换可以有利于国家或地区间生态足迹的比较。产量因子是一种生产空间类型的局地产量和全球平均产量之比,表示了特定区域各类空间类型单位面积产量超过或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情况。计算出生态足迹之后,通过产量因子计算生态承载力,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来分析可持续发展程度。

生态足迹的一般计算模型(谭兴尧,2009)为:EF=N×ef=N∑(aai)=∑rjAi=N∑(ci/pi)

式中,EF为总的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aai为人均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rj为均衡因子;Ai为第i种消费项目折算的人均占有的生物生产面积;ci为i种商品的人均交易量;pi为i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

(三)计算方法

综合法。最早由Wackernagel M提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利用整合的国家层级的归纳数据的方法,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综合法在国家层级上的应用较为规范,但是由于这种方法一般要涉及到生物质消费对应的足迹、能源消费对应的足迹、净进口商品携带能源对应的足迹和建筑用地对应的足迹,对资料的整体性要求很强,因此不适用于计算较小区域如省、市、县、企业和个人的生态足迹。

成分法。成分法最早由Simmons和Chambers提出,后经Barrett等进行了进一步完善,计算实质与综合法一致,但是改变了综合法从上至下利用整体数据进行分析的方式,在低于国家层级的区域范围内自下而上的利用当地数据计算生态足迹。成分法用生命周期法衡量了该地区的生产、消费行为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其难点在于对消费项目进行分类,当消费项目考虑的越充分时,其结果也就越接近于真实消耗情况。但是由于对消费项目的划分主观性较强,消费项目难以界定,因此其计算结果随机性较大。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依赖于成分列表的完整性和对各组成项目生命周期估价的准确性。

投入产出法。投入产出法最早由Leontief于1931年提出,后来由Bicknell K将这一方法引入到生态足迹计算中。该方法将国内土地类型按生产部门划分为农业用地、林地和退化土地三类。基于投入产出的生态足迹模型,增强了生态足迹模型的结构性。投入产出法的计算结果体现了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和某一固定人口数的持续消费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该方法在概念界定和计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特别是由于难以获取数据因此在现实中应用还不够广泛。

研究实践

(一)空间尺度方面的研究实践

生态足迹法被应用于从全球到各个区域不同的空间尺度研究。Wackernagel M(1997)等对全球人口数量可利用的生态空间和生态占用空间两方面分别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1999年全球人均生态承载力仅为2.2hm2。Begum R等(2009)对马拉西亚的生态足迹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马来西亚人均需要0.304公顷的土地面积来支持资源消费现状,大大低于国家生态足迹账户(NFA)计算出的人均1.13公顷,产生如此大差异的原因是由于这两者计算生态足迹的方法不同,而克服这一计算差异需要获取更为详细的可利用土地数据。生态足迹法于1999年被引入中国,主要被应用于测算省、市级地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贺成龙等(2007)对沪苏浙的可持续发展做了基于生态足迹的评价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该地区已经出现了生态赤字并且超出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载力范围,现有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张志强等(2001)对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西部地区12 个省(区市) 总人口的生态足迹赤字达16215×104km2,反映出人类的生产、生活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之下。

(二)关于计算方法的研究实践

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完善和发展。Barrett S针对成分法消费项目本身难以区分和定义的缺点提出了系统的成分法Stepwise法,把国家的足迹核算分解成直接能源、原材料、废弃物、食物、私人交通、水、建筑用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物流分析,研究物质在不同产业部门、人口与环境之间的流动,从而将消费数据转化为组分。Wiedmann等和Barrett等(2001)提出将货币投入产出分析和现有国家生态足迹账户(NFA)相结合的方法,改进了原有的生态足迹和物流分析法,建立了生态足迹和物流方法与经济活动间联系,反应了由产业间依存关系产生的间接环境影响。Helmut Haberl等(2001)在对奥地利长达70年生态足迹研究中关注了长期时间序列中生态足迹的变化,从而使计算结果更能反映未来趋势。Wackernagel M和Monfreda等人(2006)在研究中区分了全球产量,区域产量和不变产量的含义,将生态足迹的计算推广到时间序列的计算上,弥补了计算指标的静态性的缺点。

结论

(一) 优点

概念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生态足迹法将人类的行为比喻为留在地球上的“脚印”,形象的反映了人类活动所消耗的资源对环境的影响,当土地面积不足以承载人类活动的“巨脚”时,将产生生态赤字,进而可持续发展也将难以维持。

系统性的评价指标。生态足迹法衡量的六种生物生产面积较全面的反应了自然资源内容,通过均衡因子对这些直观的生物生产面积进行测算,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有效地联结起来,体现了人类的经济活动即是生态经济活动的理念。

计算结果的可比性强。通过将各种能源和能源消费项目折算成生物生产面积,并通过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消除不同类型土地和不同地区生产力的差别,能够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域之间的生态足迹状况,从而有助于对比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

模型可操作性强。与其他发展指标体系和方法模型相比,计算生态足迹的资料更易获取且直观形象,通过折算能够将不同的国家和地域能够进行相同的衡量,计算方法可重复性强,因而在现实操作中易于普及。

(二)缺点

描述片面性。Wackernagel M(2006)曾指出生态足迹法没有完全描述自然系统提供资源、消纳废物的功能。另外此方法也忽视了对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的衡量,因此计算出的生态足迹面积应该是小于人类实际占用的生态足迹面积的。生态偏向性。生态足迹法强调了人类生产消费行为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形象以及可持续性,没有衡量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可持续性,也不能体现人类对现有消费模式的满意程度。此外,生态足迹法对温室气体排放与生态足迹的关系定义过于武断,并忽略了土地退化和生态足迹的关系。静态分析无法反应未来趋势。生态足迹法衡量了不同国家或地域某一时点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而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生产消费水平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其没有考虑技术因素这一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对环境的影响,忽略了对以上要素的考虑,生态足迹法对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是缺乏趋势性的。

综上所述,生态足迹法是一个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有力工具,但是此模型也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方面,特别是当涉及到解释一些此模型本身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争论是不可避免的。本文认为,由于计算时误差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应尽可能获取更为详细的资料。在应用该模型时,不能完全按照已有研究的标准设定,而应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对要素情况、衡量指标进行及时调整,使模型的现实解释力得到加强。另外,还应充分考虑国家间、地域间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影响,以此来尽量减少计算误差,使生态足迹法更全面的反应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书华,毛汉英,王忠静.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2(6)

2.Wackernagel M et al.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 [J].Ecological Economics,1999(3)

3.谭兴尧.生态足迹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

4.Wackernagel M,Rees W.Perceptual and structural barriers to investing in natural capital: economics from an ecological footprint perspective[J].Ecological Economics, 1997(1)

5.Begum R et al.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calculations for Malaysia[J].Resources, Conservation & Recycling,2009(53)

6.贺成龙,吴建华.基于生态足迹的沪苏浙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建筑经济,2007(6)

7.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陈东景.中国西部12 省(区市) 的生态足迹[J].地理学报,2001(5)

篇12

[4] 宋恩梅,袁琳.移动的书海: 国内移动图书馆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9):34-48.

[5] 高春玲.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PK[J].图书情报工作,2011(5):63-66.

[6] 陈茫,周力青. 基于WAP2.0的移动数字图书馆应用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0(8):52-56.

[7] 佚名. 报告称iOS和Android占移动市场91%份额[EB/OL].[2012-04-05]..

[8] 朱雯晶,张磊,王晔斌,等.图书馆手机客户端的探索实践[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1(5):13-19.

[9] 茆意宏,吴政,黄水清.手机图书馆的兴起与发展[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3-6.

[10] 马爱芳,杨国美.我国高校图书馆手机服务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211 工程”院校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2):87-90.

[11] 张文彦, 刘钟美, 张瑞贤. 美国手机图书馆的发展概况[J]. 图书馆建设,2009(11):96-98.

[12] 吴政.通用手机图书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1):98-104.

[13] 贺利娜,李源,田增山.基于J2ME和J2EE的手机图书馆研究与设计[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12):63-66.

[14] 丁夷,金永贤.基于Struts+ Spring+ Hibernate 框架的手机图书馆服务系统[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1):77-82.

[15] 王泽贤.手机图书馆系统与ILASII集成接口的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0(5):89-92.

[16] 方玮,张成昱,窦天芳.基于资源整合的手机图书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6):76-80.

[17] 姜海峰.移动图书馆的兴起和解决方案[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6):12-15.

[18] 卢向华,姬晓辉.基于J2ME 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系统设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6):38-41.

[19] 曾莉.大学图书馆移动服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 图书情报工作,2011(5):72-74.

[20] 曾瑞,赵跃龙.基于WAP技术的移动图书馆研究与设计[J].图书情报工作,2009(21):106-109.

[21] 孙丽霞.3G 技术下移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探究[J].情报科学,2010(10):1484-1486.

[22] 黄志景.3G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的新契机―手机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功能的进化[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3):38-41.

[23] 师晓青,谢军红.基于3G 的智能手机移动图书馆创新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9(5):52-54.

篇13

一、现阶段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滞后

在现阶段理论研究向现实转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脱节的问题。主要原因与部分高校的领导、一线教育者、政策宣传者的思想认识有很大的关系。一方面由于部分高校的领导层缺乏对理论研究和实践转化之间的重视,未能将其提高到研究议程;另一方面,由于理论工作者将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当作自身研究之事,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未能充分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很容易导致理论工作不利于社会生活实践,出现相互脱节的情况。

2.政策落实力度不足

在当前的高校理论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中,难度系数颇高。主要的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形式,缺乏有效的导向性政策指导,导致很多工作仍然处于自发的状态之中。虽然、教育部等部门都制定了学科建设、学院建设等相关政策文件,但是这些政策尚未落到实处,导致在开展工作中,实际投入力度严重不足。

3.推介渠道有待完善

在当前的高校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中,由于缺乏有效推介渠道和运转平台,导致转化效率低下。在很多一线工作的反馈中,由于缺乏有效的机会和途径,使得他们即便是主观上想要进行实践转化,但也因为缺乏“用武之地”而最终“无疾而终”。因此他们迫切需要学校和相关部门构建出完善的协同管理机制,构建出高效的创新管理平台,提供更为优质的转化模式和载体,以便于能够全面提高理论成果在转化过程中的社会贡献率和转化率,推动转化效果的稳步提高。

二、高校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的路径

高校是学习和弘扬理论的重要基地,对于理论研究转向实践化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的路径不是单一的,仅仅依靠一部分人的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其转化过程是多方面的,需要有效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有关的管理部门做好转化工作的准备

高校主管思想宣传工作的部门要重视理论向实践转化工作,将其规划纳入日常的议事体系,这是做好转化工作的重要基础。制定出转化工作的发展规划,对于理论创新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研究成果转化等工作进行积极的指导和帮助,逐渐的形成推动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工作的整体优势。同时,高校的主管部门还要加强对于转化工作的政策支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树立起理论研究成果如果不向实践转化就无法发挥应用作用的理念,出台相关的引导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的投入政策,支持马克思理论工作者进行多学科的协同创新,发挥马克思理论研究成果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

2.为转化工作构建出良好的平台

相关的平台保障是确保转化工作顺利进展的载体。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构建出有关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的组织形式,积极构建出转化的工作平台,将有关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于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其二是完善和健全转化工作的方式,逐步地形成转化工作的经验交流机制,将转化工作的有效做法和经验进行推广,使得相关的工作者可以更深入的研究,推动转化工作的进步。其三是将研究成果进行积极的展示,利用成果展示信息交流等形式,做好理论成果和实际工作之间的有效转化,建立转化工作信息交流和咨询平台,对转化工作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科学分配。

3.做好转化工作的贯彻落实

转化工作的落实是最终的落脚点,在这个过程中一是要以转化工作为中心制定出相关的规定,积极引导理论工作者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理论研究,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强化转化工作的有效性。二是要引导理论研究成果服务于当前我国的现实问题,不单纯的以论文期刊的影响因素或者引用率为标准,这样做的目的是理论研究可以为实际的发展需要做出更具有创新性的工作。三要完善和健全转化工作的激励体系,积极引导和支持理论研究工作者申报相关的科研项目、提高研究成果的贡献。

三、结语

理论研究成果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对于理论研究向实践的转化工作。在当前转化工作进展中,高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阵地,但是在转化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最终促进高校理论研究向实践转化路径的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