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机械设计研发岗位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机械设计研发岗位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机械设计研发岗位

篇1

工业实现智能化是21世纪的发展目标。在机械制造技术方面,智能化的实现就是能够进行自动化加工,它是通过人为对其进行数字化、模拟控制,由机械对机床进行加工。它最大的优势是加工中可以对模拟人类思维,对基本的问题进行判断,然后做出决策,解决问题。这大大减少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减少许多以前需要人工干预才能解决的问题。工业设计的智能化主要在工作效率、智能诊断、智能修复、智能监测等方面予以体现。

1.2数字化

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结果都是以数字化的形式来保存。在机械设计制造业中,这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主要通过图片、声音、数据等手段来对资源进行重组、整合。在对产品进行仿真模拟时,利用数字化生产模式来对生产力进行分析,这些方式可以清晰地将产品的设计理念以及功能呈现在人们面前,进而使消费者可以对产品的质量以及性能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但是对于相关操作人员来说,更注重产品加工与质量。通过网络信息数据,将企业的产品与同类型产品进行比较,寻找出新的改造方向,构思出新的产品理念。

1.3模块化

现代制造业产品的种类琳琅满目,数量也非常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对产品设计的复杂度。在研发的过程中,许多新产品在研发初期都需要利用标准单元。标准单元也被称之为模块,模块化的应用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扩展性和适应性。由于模块化地研究方式可以简化产品的复杂程度,以免发生多种产品研发混乱的情况出现。它有利于组织实现规模化生产,目前已广泛受到工业设计方面的青睐。

2现阶段工业设计和制造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分析

2.1综合运用分析

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之间的关系属于相辅相成。在实际应用中,只有两者实现更好地融合,才能实现双赢的局面,使得设计水平和技术水平都能提升。在工业设计方面,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相关操作岗位的人员要对机械设计制造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并了解整体的设计制造流程。并且利用这些理论知识来对工业设计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使操作更加规范化,主要体现在产品结构设计、产品外观设计、产品性能等方面。通过这种方式设计出来的产品不仅满足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需求,而且能够大大提高操作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另外,根据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来设计出具有相应功能的产品,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进而增加产品的接受度。在工业中应用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时,要综合考虑多项因素,了解每种因素对技术应用的影响程度,充分应用人机工程学的理论知识,增强技术实施的可靠性。除此之外,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前提条件是不能破坏环境。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为具体目标,根据人、技术、环境、市场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做出最科学、合理的决策。

2.2相互影响和制约分析

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不是两个等同的概念,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范畴。但是在实际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两者实现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工业设计是综合性较强、技术复杂的学科,在实际的研发中需要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支持和帮助,才能运行地更好。产品的工业设计是要以科学的技术知道为前提,不然难以成功实施。因此工业设计时,要了解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使用步骤和方法,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产品不仅在结构、外形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性能方面能够得到改善,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进而提升产品的自身价值;②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牵扯范围比较广,它主要是借助大量的机器设备以及人员来完成任务。为了使操作行为符合规范化的要求,需要以扎实的工业设计知识为基础。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指导,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机械制造成果。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和工业设计是共同作用的关系,两者之间不断协调是实现我国工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

3结束语

为了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下去,不断研发新产品是一项有效地举措。工程师不仅要注重对制造技术的使用,同时要学会利用工程设计的知识来设计出富有创意的产品,进而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将工业设计与机械制造技术进行优势互补,以此来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力。虽然我国的自动化水平还有待提高,工业制造还难以实现完全智能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外部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为制造业带来很大的挑战和机遇。因此企业和国家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技术与设计相结合的应用,加大研发的投入,结合具体情况来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促进机械设计制造业的未来发展。

篇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C-0056-02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大部分毕业生在地方区域企业就业,工作岗位有初次就业岗位、发展岗位和拓展岗位三个层次的岗位,具体岗位主要为普通机床操作工、数控机床操作工、产品质量检测员、产品售后服务员、工艺装备设计员等八种。随着汽车等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壮大,企业急需应用型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为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高职教育必须将专业建设主动融入地方工业产业链,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推进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本文就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改革中专业课程的合理化设置进行探讨。

一、专业培养目标

高职的机制专业即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该专业是面向工程机械、通用机械、汽车制造业等机械行业,培养从事零件制造、产品质量检测、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工艺装备设计、产品售后服务、产品销售、生产管理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专业课程设计

目前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课程设计是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入开展社会调研与工作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需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系统设计专业课程结构,梳理出专业理论教学部分和实践教学部分;与企业合作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确定课程目标和主要内容。

三、专业课程结构

该专业专业课程结构为“1+3”结构。“1”为专业基础平台,“3”为机械加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综合实践三个阶段。归纳出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

其中,机械制图与测绘、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零件数控车削加工(含考证)、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设计为核心课程,其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就业岗位的胜任能力。各高职院校在这些课程改革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各专业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们之间怎样更好的衔接、过渡,使各科教学组织更合理,教学资源能充分利用,使学生能由浅入深,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各阶段的专业课程。

四、专业课程安排

(一)第一阶段。即第一学期,新生进入该专业学习的开始,文化基础课程较多,只能同时开设机械制图与测绘(第一阶段)、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零件手工制作(即钳工实训)三门专业课,在机械制图与测绘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两门理论课学习到中后期,即机械制图与测绘课程进行到组合体部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讲授完材料牌号、性能及功用部分,可将2周的机械零件手工制作实训课有机的插入,按图样进行零件手工制作。机械制图与测绘课程的看图能力在机械零件手工制作实训中得到实践提高,各种材料的使用性能在机械零件手工制作实训中得到亲身感知,为后继专业课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奠定初步的基础。

(二)第二阶段。即第二学期,开设有机械制图与测绘(第二阶段)、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第一阶段)、机械加工设备与刀具、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四门理论课,还有零件普通车削加工和零件普通铣、磨加工两门实训课程。这两门实训课要求学生能看懂图纸,按图加工,正确使用及维护设备与刀具,加工过程中会熟练使用量具进行测量,所以开设的四门理论课实际是为实训课服务,理论课是为实训提供足够的理论指导,再进行两门实训课教学,这样理论知识在实训中及时得到认知应用,对掌握基本操作技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打牢基础。

(三)第三阶段。即第三学期,开设有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第二阶段)、液压与气动技术应用、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第一阶段)三门主要理论课和零件数控车削加工、零件数控铣削加工、专业顶岗实习三门实训实践课。此阶段的实训课时增加,实训内容也由简单零件进入到复杂零件的加工,加工时必须考虑制造工艺过程的合理安排及夹具的正确使用,同时开始使用数控机床等先进设备,要求掌握其特性,能熟练、正确规范的使用。同期开设的专业理论课同样为实训课提供足够的理论指导,应该在实训前合理安排开设,此阶段的课程学习将为学生今后独立完成各种零件全部加工的工作能力的提升打下稳坚实基础。

(四)第四阶段。即第四学期,开设有机械制造工艺及夹具(第二阶段)、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逆向设计、专业顶岗实习、零件数控铣削加工(含考证)等课程,以零件数控铣削加工完成零件的设计到加工全过程为主线,先插入相关理论课程学习,到最后完成产品加工,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习,逐渐具备产品设计、独立编程、编制工艺及操作加工的综合能力,为今后从事产品设计研发等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五)第五阶段。即第五、六学期,开设毕业设计与制作和预就业顶岗实习两门课,教师可用预就业顶岗实习的部分内容作为毕业设计与制作的课题同时进行,相辅相成。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在这两门课程中得到检验,课程的开设提升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工作打下全面扎实的基础。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各阶段课程结构安排图如图2所示。

五、教改教学效果

篇3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概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以培养现代机械工程师为目的,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一门综合技术学科。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应用能力,既能从事工业一线的设计制造,还能完成工程管理和经营销售等任务。该专业担负着为机械制造输送工程人才的重任,人才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机械产品的质量,对振兴我国机械工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1.国家政策引导

在新的国际国内竞争环境下,中国政府作出要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大战略。2015年3月25日,总理组织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部署实施“中国制造2025”,也正是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2016年,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进入了全面实施新阶段。制造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作为制造业中极其重要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对其他技术领域起着支撑性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础,而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推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得以发展的基本保障。政府对机械转型企业作出正确的引导:目前,很多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研发平台建设能力和资源投入严重不足,主要靠模仿和拿来主义,造成低质低效产品进入市场,导致设备保有量和低端产能出现过剩,针对这样的局面,政府要及时制止,对创新型和研发型机械企业政府从政策、资金上予以更大的支持。

2.企业市场主导

我国传统机械行业投资成本低,使得机械制造企业遍地开花,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究其主要原因是是企业没有顺应行业要求开展相关的的人才培养。在中国类似的中小企业有很多,一群没有创造力的人领导者很多的廉价劳动力,为中国创造着廉价的岗位,他们安于现状、不思创新,最终只会被行业新形势所淘汰。于此同时,机械行业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期,暴露了诸多问题。与此对应的是,跨国企业却在高端产品小容量市场掘取丰厚利润,致使我国机械制造工业景气度不断分化,传统产业发展势头不断下降,新兴技术产业发展不断提速。要想在机械制造业出类拔萃,制造企业要科学的提升员工的职业胜任能力,全方位创建技术人员再教育的环境,同时推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形成。而现在,中国企业正处于由传统企业向新型企业转型的初期阶段,企业要顺应行业要求,就必须发展与创新,重视相关的人才培养。机械制造业企业市场的发展趋势一定程度的影响着高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向,这样不仅可以加快推进企业转型,还能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育的方向和计划,而人才是教育的产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与市场[1]。

3.高校积极响应职业标准和教育背离

职业标准是市场企业的需求,国家政府的政策和国外国内经济环境直接影响着市场企业的这一标准。如果高校关于制造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不能紧跟这一标准,培养出的人才就会被市场抛弃。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将直接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程度[2]。(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不再是让学生仅从课堂上学知识,还要通过在实践中自己领会,和工人师傅、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全面系统的安排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的掌握机械制造业中相关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安装运转要求。(2)教学内容优化创新,优化重组专业课程,比如,将《机床数控技术》和《PLC原理和应用》合并为《机床数控技术及PLC》,开设一系列新型技术课程,比如,《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等。大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不仅扩大了知识面,还为将来成为复合型人才做准备。(3)以就业为导向,建设满足就业所需人才要求的师资团队,教师团队的建设应该紧跟机械制造业领域学科的发展,不断吸收新的理念,传授学生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将科研成果应有到实践当中,在考虑学生就业需求的同时,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结束语

当前,国家经济正处于新常态下的稳增长阶段,为适应国家的需要,市场的需要,提高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的竞争,传统的机械方式将被逐渐取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将向着智能化,数字化,微型化,虚拟化,科技化,人性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的发展增加机械装置的功能,从而使得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全面应用到各行各业中,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3]。

参考文献

[1]张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现状反思与前景展望[J].中国科技纵横,2015,(14):231.

篇4

0 引言

机械制造领域是我国各机构技术设备的重要来源,是制造产业的有机构成元素,对我国工业系统的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必须创新机械制造技术,才能够着眼于未来,完成我国科技兴国战略。近年来,我国开始对机械设计制作以及自动化实施研讨与投用,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与一部分发达国家比较,还有进步空间。我国科技领域已经让机械自动化科技与工程体系逐步完善,然而理论层面还必须补充与加强,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是未来的趋势[1]。

1 电脑集成制造

电脑集成制造系统是当代信息科技背景下的新生代制造体系。其以电脑操控代替了人工操控,以充足的、实时的讯息沟通或讯息共享来把企业的创设、工艺、生产厂房、营销管控整合为一个系统,让其协同配合,以提升商品质量、压缩商品研发时间、提升生产质量,保证企业能够从中获利,提升企业的向心力与存活能力[2]。截止到现在,CIMS能够分成信息集成、流程集成、企业集成等三大版块。CIMS能够细分为几个子系统,例如生产运营管控子系统、项目设计子系统、车间自动化子系统等。每个子系统下面还存在小系统。我国投用的863/CIMS应用体系经过了若干年,完成CIMS设计的企业,能够从CIMS科技中获取双效益。例如,蓉城飞机企业、无锡威孚企业等企业在缩减新商品研发时间与商品生产时间、减少冗余存货、提升生产质量等层面获得了极大的成果。[3]另外,我国对CIMS背景下的物流体系、项目需要、项目规划参数库研发、生产与营销管控信息化、商品质量保证系统建设方面都颇有建树。这部分研发作业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CIMS,对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2 敏捷制造

敏捷制造AM指,企业通过当代通讯方式,透过迅速配套各类资源,以高效的模式回应用户需要,让制造更为快速、灵敏。其依靠各类当代科技与模式,最经典的就是虚拟企业的组织模式与虚拟制造的研发模式。敏捷制造是一类新生代生产工艺,是对传统模式的颠覆与延伸,其是柔性作业模式与精密生产方式的完美结合。敏捷制造包含商品制造的机器体系的柔性、职员授权、制作商、供货商等内容。假如说,CIMS偏向于企业内部各机构、各版块间的集成与讯息沟通,敏捷制造就是企业间的集成与讯息沟通[4]。以电脑互联网为支撑,依照动态联盟的模式运转的、分组操作的敏捷制造体系是达成以用户为中心的先进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也是未来最为关键的生产形式。敏捷制造的特点是:(1)灵敏性与迅速回应功能。这类功能源自制造资源的迅速重构,而并非抱薪救火般的现投入、现研发与现引入。而且,这类重构要依靠电脑互联网来完成,是一类光速重构。所以,其可以解读瞬息万变的市场,最快速地响应用户的需求。(2)制造资源的合理使用。因为分布类、互联网化的制造体系达成了资源的跨厂房、跨区域、跨国家的协同作业,能够弥补不足,进而规避了资源的积压,让每一类资源都能够用在“关键版块”[5]。

3 并行工程

并行工程CE,实际上是指在商品的设计时段,透彻解读该商品在制造、装配、营销、应用、售后服务、报废、回收等版块中的“作用”,排查出已有的问题,并进行整合与优化。并行工程的目标是缩减商品研发时间,最佳的情况是商品的研发一次完成。该内容能够通过图1(a)与图1(b)来进行阐述。

图1中,图1(a)是以往商品串行研发流程,图1(b)是使用并行工程的商品研发流程。在以往的商品串行研发阶段,设计中经常会遇到阻碍。要依次序在以后的加工、装配或售后服务中方可被检查出,装配与售后服务(包含维检服务)都费时费力。如此,商品的研发、整改、定型与投用的周期就会增加,并且支出资金庞大。[6]而使用并行系统的商品研发阶段,其在商品的设计流程中就能够依靠电脑仿真,预估所设计的商品在加工、装配、应用与修理等阶段的状况、成果与会遇到的难题,并第一时间进行整改设计,直到达标再投入运行。如此,让商品生产的阶段与应用阶段的缺陷能够提前暴露,返修的几率锐减,或者能够完全规避。

当代制造科技偏向于研究质量、服务、周期与成本,在确保质量、服务的基础上,制造时间、成本变成了竞争的主要内容。传统模式下,新商品的研发要经历实验、设计、制造检查、试行整改、定型等各环节,并串行进行,而并行工程把设计、工艺、制造糅合为一体,运用计算机网络,并行工作,大幅度缩短生产时间。这也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

4 结束语

综上,机械制造技术要坚持技术创新、绿色环保的理念,其是未来机械制造领域的不变的命题,对我国科技强国战略的实现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能够在兼顾环境的基础上完成机械制造技术的创新。机械制造领域应透彻解读国家的科技政策,寻找政策帮扶,完成机械制造技术的换代升级。

参考文献:

[1]尹瑞雪,曹华军,李洪丞等.基于函数化描述的机械制造工艺碳排放特性及其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20(09):2127-2133.

篇5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优势以及作用

(一)生产能力强,工作质量高

全新的自动化设施在投入使用后,能够直接分析出输入者的意图,从而指挥各个部分的机器进行自动化生产。比起过去的人力调配和管理,能够在工作效率上得到极大的进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工作体验,调配机器进行生产不再是耗时费力的工作,完全能够满足现在工业生产速率提高对相应设备的要求,并且在系统的统一调配下可以保证生产不出差错,能够提升产品的质量。

(二)应用安全

我们在进行机械设计生产过程中,能否获得经济利益和机械应用过程中是否安全是两个基本点,我们必须要提起十二分的重视,工作中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提升产品的经济收益和使用安全性能。而应用自动化的机械设计生产流程后,能够提升生产流水线的安全性,即使在工作岗位无人监管的时候,也能够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实际应用在农业领域,

(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速度对于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就能够很好的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求,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比起美国的已经比较成熟的农场式农业经营模式,我们国家在农业机械化生产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经过实际的调查和资料的查阅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农业的缺陷大概包括水资源和肥料的浪费两方面,为了解决这种状况,我们可以把自动化的农业机械加以应用并推广开来,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自动化的机械,就能够对每天每个时段的给水量进行非常准确的控制,既能保证农作物正常生长,又能在水的节约方面收到很好的成果。为了全面推进机械设计生产自动化进程,我们要不断的将高精尖的技术引进来,在农业生产上下大功夫,依据多年来农业生产低效化的生产实际,立足于不断发展的高新科技,生产出更加符合现代农业要求、节省资源的自动化农业生产机械,为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高效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在工业领域,机械生产的自动化的优良性能更加能够得到体现。举個例子来说,Pro/E数控加工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数字控制系统的编写,根据工作人员输入的指令和设计图纸,通过信息化的运算,将产品的各项数据转变为数字信号,进而完成整个生产过程。在我们对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和核对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应用到机械生产自动化技术,将能够大大的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时间,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更能够减少生产行业对于人力资源的依赖性,进而减少员工培养以及聘请上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不断推动零件生产行业的迅猛发展。

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创新发展

(一)与大数据产业相互结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分析已经成功的应用到了许多行业之中,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中也可以推广大数据分析,从而提升生产数据的归纳整理和探究速率,为机械生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提到自动化,有的人可能会提到传感器,有的人则会想起网络技术发展,这从一个侧面反应出了自动化系统的多样性和普适性,在我们将大数据分析与机械制造业有机的结合之后,能够节省许多不必要的工作步骤和工作时间,有效的提升工作质量。除了机械生产制造行业以外,大数据还有着许多应用,比如说在结合交通行业的时候,就能够利用自动化的智能传感器、影像传输等等,将交通行业中获取的数据准确、高效的整理归纳出来,而在结合气象预报工作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温度湿度检测系统,收集到大气中的气象变化,进而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准确的预判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

(二)基于“互联网+”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逐渐发展,“互联网+”模式的影响范围逐渐扩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数据信息安全方面的管理备受关注。为了提升设备数据信息安全,大数据不断地研发,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分析处于以及数据信息的深度挖掘相互结合。在这样的技术结合模式下,能够改善传统数据信息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信息模式下,当信息安全出现危机时,系统需要对信息进行事后修补,在信息管理中处于被动地位。而引入了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数据信息的安全进行事前预测。并且,在自动化技术下,基于“互联网+”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够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安全测评,并自动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换言之,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据信息能够进行自动防护。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正在向机电一体化、智能化、模块化、网络化、微型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它增强了机械制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自身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照目前而言,我国的机械技术制造应该克服当前存在的技术问题,不断进行完善,适应世界的发展,加快发展机械制造产业,树立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使中国成长为经济强国。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

指导老师:邓巍伟

篇6

Key words: industrial upgrading;industrial chain post group;differentiation strategy;talent training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4-0094-03

0 引言

专业建设作为联系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纽带,联通了高职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应准确对接产业岗位需求,分析获取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以实现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对接。产业转型升级下,大批技术高度集成的新兴产业业迅速发展,而这些产业往往都具有较长的产业链,产业链不同企业在技术、规模、岗位上就存在显著的区别。以具体企业岗位来定位人才培养,可能会造成人才培养就业面窄,学生的适应能力不足,如果以行业岗位群定位,又会造成培养过于宽泛,学生技术不够专精,难以胜任岗位工作。对此本文借鉴相关营销学理论,即差异化战略,提出了面向产业链岗位群的差异化人才培养策略。

1 差异化战略思想

差异化战略是指为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其核心思想在于分析针对性顾客有价值的独特性。在价值链的某些环节上,企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在整个产业中具有独特性,因而赢得一部分用户的信任,是同产业内的其他企业一时难以与之竞争,使替代品也很难在这个特定的领域与之抗衡。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一方面为行业、企业培养人才,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为个人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撑。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要把握企业和学生两方面的需求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的考虑这些特点,实现差异化的培养。

从企业的方面来看,不同的企业技术、规模具有差异化,因而人才需求也存在差异化。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不同学生兴趣、能力存在差异化,因而个人职业发展意愿也存在差异化,如图1所示。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把握这些关键的差异化因素。

以下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说明专业如何借鉴差异化战略理论,开展差异化人才培养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2 产业链岗位群分析

广东在本轮产业转型升级中,先进装备制造业被列为12个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目前已启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首批总投资330多亿元的13个项目开工。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7546.1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5.7%,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10.9%。针对省内先进装备制造业人才紧缺,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于2012新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先进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储备人才。先进制造装备的定义是:具有感知、分析、推理、决策、控制功能的制造装备,它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深度融合。先进装备制造业就是以设计、开发、制造这类装备产品或成套设备的相关产业。该产业技术集成度高,经济附加值高。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可以根据技术和产品特点将其产业链分为三段。产业链上游为多领域技术高度集成的智能机械制造,以实力较为雄厚的大型企业为主,面向高职生的岗位主要是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和工艺制造岗。产业链中游是在上游产品基础上加以组合集成,以系统控制和接口技术为主,提供各种独立功能模块的全自动或半自动专机,以大、中型企业为主,面向高职生的岗位主要是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和工艺制造岗和机械设计岗位。产业链下游则是面对各行业具体生产需要,以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定制化生产为主要方式,实施针对性非标设计,对上游和中游产品加以选型和集成,属于应用层面的二次开发,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面向高职生的岗位主要是机械设计岗位和工艺制造岗和少量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具体分析见表1。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职学生在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中从事的岗位存在明显差异。

3 差异化能力要求分析

开展差异化能力要求分析,为后续人才培养提供基础。重点以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两项指标进行细化分析。企业调查问卷设计了专业16项相关的专业能力和15项职业综合素质与关键能力,企业专家分别勾选其认为最重要的5项,分析者按照出现频率的百分比换算为百分制。

3.1 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分析

图2数据分析可知大型企业对识图与绘制图纸能力、常用装备操作能力、机械设备的拆装和调试能力以及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要求较高,换算后50~60分。对零件精度检测能力和工程手册查阅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换算后为40~50分。

图3数据分析可知中、小型企业对识图与绘制图纸能力、常用装备操作能力、机械设备的拆装和调试能力以及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零件精度检测能力、工程手册查阅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较高,换算后为50~70分。与大型企业不同的是中、小企业对零部件设计能力、分析和计算能力、自动化机械设计能力、气压传动技术应用能力和编制工艺文件能力同时也有较高的要求,换算后为20~25分。

结合图2、图3统计数据分析可知,识读图纸几乎是从事行业内所有工作的必备能力,因此有很高的要求。

在大型企业中,高职生主要从事的岗位是设备管理、设备维修,因此对常用装备操作能力、机械设备的拆装和调试能力、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具有较高要求。部分高职生从事质检员和生产管理工作,因此对零件精度测量能力和工程手册查阅能力也有较高要求。大型企业的技术层级和信息化程度较高,因此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有较高要求。

在中、小企业中,高职生主要岗位集中在设计研发类和工艺技术类岗位。在从事设计、工艺等技术较高的工作之前,往往需要经历从零件加工、装配、设备管理、质量检测等基层工作的成长期,因此从对机械设备的拆装和调试能力以及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零件精度检测能力、工程手册查阅能力等能力技术具有较高要求。当高职生开始从设计、工艺技术类型岗位时,要求具有较强的零部件设计能力、分析和计算能力、编制工艺文件能力。随着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广东省涌现大量主营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除了基本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机械设计能力、气压传动技术应用能力和CAD/CAM/CAE技术应用能力。

3.2 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对综合素质的要求分析

如图4所示,大型企业不仅要求员工具有强烈的责任与担当、爱岗与敬业、吃苦耐劳、积极主动、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对语言表达、书面表达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如图5所示,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除了要求员工具有责任与担当、爱岗与敬业、吃苦耐劳、积极主动、团队协作、语言表达、书面表达能力外;还需具备较强的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抗压能力、自我学习能力。

责任与担当、爱岗与敬业、吃苦耐劳、积极主动是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属于普遍性要求。

大型企业往往生产规模较大,因此员工的岗位任务都比较单一,一项工作经常是多个岗位一起协助完成,因此对团队协作、语言表达、书面表达能力有较高要求。

而在中、小企业中,高职生大多从事技术层级较高的工作,又因为企业员工不多,经常需要每个员工能胜任多种岗位的工作,因此对对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抗压能力、自我学习能力都有很高要求。

4 差异化策略制定

依据差异化能力要求,即可制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策略。策略的主要措施在于以下几个层面。

4.1 校企协同构建差异人才培养途径 通过与不同类型企业深度合作构建差异化人才培养途径,引入不同类型企业的职业标准和资源,制定面向不同岗位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结合企业资源开展教学,实现校企双方的协同育人。例如,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分别与佛山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建邦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华亚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等不同类型企业合作,通过订单培养、专题培训、合作开发定制课程和资源等多种方式,实现了针对性差异化的协同培养。

4.2 构建多维度专业课程体系 构建多维度专业课程体系,适应从入学阶段基础学习到一年后的差异化能力培养。依据岗位差异需求构建多向递进的课程体系,针对不同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开发设计模块化、菜单式课程。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兴趣、能力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意愿选择相应的课程模块。例如,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就设计了“三条主线、三段递进、两个发展”的课程体系。以机械设计、制造工艺和设备运行与维护为主线,按照三个能力层级设计课程,同时安排个性化选修课程。这样同时满足了企业岗位和学生个体的差异需要(如图6)。

4.3 制定差异化课程实施方案 同一领域课程内容在不同岗位有着不同的应用方式,体现为不同类型的能力。因此要依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在教学中设计差异化的教学项目。如专业核心课程《自动机与自动线》在开展“自动生产线机械手上下料系统”模块的教学时,就设计了三个面向不同岗位的项目。“项目1―按照工况设计机械手气动系统”、“项目2―机机械手执行自动注塑出模工作编程”、“项目3―气动机械手气缸夹紧力不足故障诊断与排除”。教师可以根据岗位和同学的具体需要选择其中一个开展教学。

4.4 构建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 学习评价不仅具有对学习质量进行评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导向作用。因此需要构建校企合作的多元差异化学习评价体系,依据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具体措施选择更加合理的评价方式。例如,专业核心课程《自动机与自动线》考核就设计了多种考核方式,如撰写机械手设计报告、编制个位计算机自动装配线工艺规程、检测自动包装线故障并撰写分析报告。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完成,就可以通过考核。这种差异化的考核评价对学生能力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4.5 为学生开展针对性职业辅导与规划 实施差异培养最终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因此需要为学生开展针对性职业辅导与规划,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如机械设计专业先后聘请20多位企业资深技术专家担任专业学生职业辅导师,每位职业辅导师为十位同学提供职业规划和辅导培训。从入学第一年开始,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同时会通过专题讲座、参观企业、假期实习体验等活动,了解企业主要的岗位以及工作内容。职业辅导师则为学生建立针对性档案,通过观察、谈话以及针对性项目测试的方式,来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力、性格特点,最终为学生提供较为准确、合理的职业发展建议。学生可以参考职业辅导师的意见来选择自己差异化发展目标。由此就良好地将学生的差异性和企业的差异性对接起来。

5 差异化策略实施成效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自2012年开始以试点方式开展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经过为期四年的跟踪调查和比较研究发现成效显著。毕业生能更好适应岗位工作并做出较好的业绩,在大型企业中如佛山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专业12级毕业生在企业组织的技术比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在中小型企业中,多位2012级和2013级毕业生已经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根据麦可思数据统计,专业偏差度仅为5%。目前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以“对接产业、差异定位、协同培养”作为专业建设特色,由于专业特色鲜明,该专业于2016年被广东省教育厅立项为第一批广东省高职教育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并予以300万项目资助。

6 结论

综合考虑企业技术、规模及人才需求差异性和学生兴趣、能力以及职业发展意向的差异性,借鉴营销学理论提出面向产业链岗位群的人才培养差异化策略。该策略能良好地促进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与企业需要的对接,不仅为企业提供高质量人才,也为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近些年,我国高等科学院校的改革力度不断优化,尤其是产业结构的频频变化,高科技信息化覆盖面较广和高等技术院校的普及,使当今人才市场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育能力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基于此,本文结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进行探究,并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希望能帮助提升教学质量,促使高校培养出更多的机械设计制造人才,进而缓解人才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1 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的必要性

由于知识产业的不断更新和突破,使各行业的用人单位在人才的整体水平上需求越来越高,高技能、高素质、高学历的综合型人才是人才市场需求的焦点。虽然我国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历史较长远,院校各专业种类设置繁多,培养了不计其数的机械设计人才,但是学校培养出来的综合型人才所占比例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市场发展需要。

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现状探究

在教育革新理念的引导下,各专科技术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人才的培养。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专业知识的快速更新,给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办学理念、办学层次等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得到长效发展。从现状看,多数高等科研院校学科建立历史悠久,人才发展方向定位较高,拥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水平较高的师资力量,为社会培育出了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研探析能力较强、实践创新资源较广的专业应用型人才。但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介绍如下:人才的最终流向分布于社会科技领域的各个角落,由于受极端专业化的教育倾向,又没有针对性的对其专业实践领域进行高度开发,导致人才资源在刚步入工作岗位时无所适从,没有用武之地。再加上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引导,造成对实际工作缺乏创新思维,不能与现代高科技思路同步发展,缺少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

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

高等科研院校以科研为核心,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实践教学资源的应用性,以满足社会各科技行业领域里的空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应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更好的相结合,培养出学生的特色和优势,更好的迎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具体建议如下:

3.1 优化整合教学体系

当今院校开发的是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高端精英人才,以填补现代科技领域里的人才空缺。其一,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基本条件,内容思路的设计对开发精英人才资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学内容的重点与侧重点,既体现了独立的个体但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思维逻辑紧密相关,环环相扣。教学内容的发展方向应迎合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对自动化和微电子领域的教学。在开发方案中,可以对控制工程、传感器等专业领域添加教学内容,以弥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空缺。其二,优化实践内容。当今社会急需实际应用中操作能力较强的人才,应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继而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各种渠道,加强校方与企业的交流互动,根据企业的生产资源和生产环境,创设校企合作的实践应用平台,利用企业有资深经验的工程人员为学生做实际指导工作,形成良性互补,这样既解决了企业高科技人才的空缺,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层面,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经验,对所学的科学原理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探究,以全新的角度审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彼此相互融合的内涵,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深刻体现。

3.2 完善师资力量体系

雄厚的师资力量体系是开发高科技人才的基本条件。随着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学校要为社会提供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精英人才,就必须调整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突破。通过对当前的师资力量分析可知,为数较多的机械化教师缺乏全面的工程实际经验,鉴于此,建议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教育措施,提升教师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全面完善师资力量体系,势在必行。具体表现为:一、在教学期间可定期安排教师到实验基地、企业一线生产环节进行实际操作,此举是完善师资力量专业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二、强化校方和专业相对口的企事业单位的互动关系,聘请高级工程师到校方进行知识讲座,阶段性的对教师和学生实验环节进行科研指导,充分利用高级工程师的实践创新经验来提高薄弱的教师新能源。三、调动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相关企业委托类项目的主动性,通过对某些项目的具体研发活动,提升师资力量的探究能力,积累项目研发的实践教学资源。

3.3 建设质量监控体系

由于目前考核制度存在种种问题,加强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势不可挡。首先,对规章制度环节严把关,严格遵守规章管理条例,在教学质量上实行定期考核制,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优化设计,提升优化资源的分配能力。其次,学生在本学期结束时,对本学期各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判,由此来作为教师考核的评判依据。再次,定期开设听课演讲活动,并对演讲质量综合评价分析,以此来发现各专业教师教学质量问题。

结语:

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给各大科技院校培养高技能、高学历等综合素养人才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优化的设计对开发人才资源起着关键作用,雄厚的师资力量体系是开发科技人才的基本条件,机械设计及制造及全自动化应做好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笔者认为,各大高校应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应借鉴“走出去,引进来”的教学措施,进一步提升学生与人才市场接轨的紧密度。本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案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帮助培养集丰富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于一身的精英人才,更快的促进现代科技发展,为我国机械大国向机械强国的迈进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周知进,胡燕平.地方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03:55-57.

[2]杜柳青.面向汽摩产业的机械工程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以重庆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8:149-154.

[3]周知进,胡燕平,康辉民,伍俏平.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体目标探讨[J].大学教育,2014,13:87-89.

[4]刘,李嘉贤,刘广达,董炯.“本科+技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辽东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研究对象[J]. 价值工程,2015,10:253-254.

篇8

随着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计制造与应用成为了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提高,自动化的机械应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机械自动化的发展更代表着机械制造技术的革新。下文就机械设计制造的含义与机械自动化的现状展开分析,就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研究。

二、机械设计制造的发展历程

1、机械自动化的含义

机械自动化是在制造生产的过程中很少、甚至不会用到人力参与的生产过程。自动化发展最初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利用蒸汽技术是最原始的自动化萌芽,通过其利用发展,减少了人力的中间成本,加快了制造与生产的效率,促使了工业生产的一次大变革。而到了20世纪大约70到80 年代,当时企业生存艰难,技术相对落后,制造业承担风险大,制造成本高,其中为减少成本,便出现很多企业运用机械自动化代替人力手工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逐步开始走向了成熟。直至今日,我国各种机械设计制造企业基本上已采用了机械自动化建造生产模式,使厂房车间制造生产的效率达到最大,以图能得到最大的收益。

2、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发展优势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是机械的运用,通过电力或其他形式的能源来使其工作运行。和以前的手工制作或者是半自动制造相对比,能很清晰的得出很多机械自动化所特有的优势。机械自动化具有管理统一化,纯粹的机器,不会像人一样出现各种意外,更加利于一个内部的管理。机械自动化能解放工人的双手,有利于公司的成本控制,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机械制造的人力成本,不会为工人发放薪资,不会为员工福利而做过多的烦恼。机械自动化更大程度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力量,一个企业机械制造的机械自动化有利于公司内部处于一个十分良好公司氛围,会使管理者不在为公司人员的变动而一筹莫展。机械自动化制造能够使企业生产制造的产品更加精密、准确,通过机械的尺量,能更大程度的提升零件的合格率,可以更加有效的节约生产制造的原料成本。

3、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机械制造业现阶段为了企业利益最大化都着眼于发展机械自动化,但是其发展不是很成熟完善,很多地方还需要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现在的机械自动化很多的制造精准度还有一定的欠缺,所生产的产品的精细程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机械自动化的低技术限制了制造生产的效率,相当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机械制造自动化的前进。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会有很多的便利,但是在优势产生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事物总是好与坏同时存在的,所以机械自动化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我国人口多,所以工作问题是我国一直以来的大问题,而机械自动化的出现使得工厂和企业都辞退了大量员工,使得原来很多的工作岗位都消失,没了存在的必要性,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得我国本就十分严重的就业问题更加的危急。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还会使得机械生产制造产业变得门槛更低,让原就火热的行业会有更多的人迅速涌入,造成行业的一时崩溃,然后大量的人力资源流失,造成机械生产制造的颓败。

三、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分析

1、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前面说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机械设计制造将成为机械自动化的主要发展趋势,这也是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升级和提高。当前,很多工业化生产已经开始使用现金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并在应用和生产生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也使得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技术进一步向机电一体化的方向靠拢。以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技术为基础,通过机电一体化的指导,重新组合不同的机械和电子设备,形成电子控制机械,同时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系统控制。可以说,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的机电一体化发展是一种科技的延伸,机电一体化是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智能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的发展方向

事实上,智能化与数字化是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主要特点,也就是说,未来的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会不断向全智能化和全数字化的方向发展。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很多机械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虽然有一定的智能化技术,但出于半智能化,仍需要人的参与,相信在未来,实现全数字化与全智能化的机械设计、制造以及生产操作全过程。同时,数字化的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意义和前景,包括机械制造过程中涉及的图形、技能、数据以及声音等都可以进行数字信息的高校处理,并建立起数字化的模型对产品进行模拟,进而提高设计和制造的效率。除此之外,在机械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尽管预警实现了网络技术的系统化控制,但却没能实现对机械的生产控制网络化。相信在未来,我们更能利用起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等来实现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生产的网络化,最终实现对系统的远程操控目标。

3、机械自动化的前景分析

机械自动化的快速成型会使的采用自动化的机械制造获得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能够让一个企业的行业话语权更加快速的提升,也会代表着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度。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其本身的规模范围很大,如要将企业提升到一个较可观的高度,就必须要注意企业生产转型为机械自动化的类型,这其中不仅会因为转型研究成本高昂,还需要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自动化类型,只有这样的变换才能够让企业具有更超值的转型。我国的科技研究相对落后,需要在自身不断的研究发展下,引进国外的机械自动化相关的科技技术作为借鉴参考,以此来让我国的这个方向的发展产生蜕变。增强行业中智能科技的研发,以此让机械自动化变得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使机械制造业在机械自动化下能制造出更为复杂、精密的物品。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的发展不仅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更对提高我国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智能化、网络化以及数字化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在未来,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生产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断的创新。(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彤.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J]. 中国科技投资,2013,11:106.

[2]刘超.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J]. 河南科技,2013,06:105.

篇9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引入TnPM管理模式推进高职制造类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JGZ06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65—02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条件,实践教学基地应以岗位群需要为依据,以产业和企业为依托进行建设。在整个实践教学系统中,搭建一个生产性实训平台,让学生得以完成综合设计制造训练、生产以及技术服务实践,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岗位职业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的结构体系

机械制造类专业通常包括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专业。该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初始就业岗位主要有操作工、质量检验员等,发展岗位主要有程序员、工艺工装设计员、车间技术管理人员等。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该类专业课程方案可设计成“1+3”结构体系。其中,“1”是指一个平台,即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其作用是帮助学生建立最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为实施后续专业课程教学,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打下坚实基础;“3”是对应操作工、工艺工装设计员以及就业前的综合实践而设置的三个课程模块。相应的,实践教学亦形成“1+3”结构体系,即由“基础实验”—“单项技能训练”—“综合设计制造训练”—“技术服务实践”四个部分构成,形成实验、实训、实习系统化递进的教学体系。

二、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特征

1.生产性或服务性特征。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如企业订单的零件加工,提品设计、检测服务等。实训基地通过生产或服务促进基地和企业生产、技术的对接,缩短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的距离,同时得到一定的经济利益,用于改善教学条件和基地设备设施的维护。生产性实训基地提供的岗位必须是与学生今后工作岗位相同或类似,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场所。

2.企业性特征。所谓具有企业的特征,是指实训基地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具有完整的企业功能机构,具备独立运营的企业组织形式,实现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这些组织机构能够完成订单产品加工,进行工艺分析和设计、质量检测、设备维护维修等工作,同时这些部门还需统筹安排教学与生产任务。

3.教学性特征。所谓具有教学性特征,是指实训基地必须强调其教学功能。生产的计划性与教学的计划性虽难以实现统一、保持一致,但在实训基地进行的实训或实习,是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必须能够完成教学总目标中的某一分目标。基地产品的选择、设备配置、生产任务的安排直至排班的组织和监督,都应该兼具教学的特点。

三、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

1.“校中厂”型生产性实训基地。(1)校办工厂模式。校办工厂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典型代表,即由学院自筹资金注册成立校办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以学院专业教师为技术依托,实施企业生产、管理。校办工厂生产某种产品(如机床),或者承揽企业某种产品的一个或几个生产环节的加工任务,或者承担部分生产服务。由于是企业化生产,所以从设备配置、现场环境、组织机构、管理运作等方面都与企业接轨,实现完全真实的企业环境。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建立了校办机械厂,实行独立经营核算,企业化管理,利用实训基地设备和师资为柳州工程机械集团等企业配套生产装载机车轮的内齿轮、轮边轴、挡块等零件。这些零件的加工不仅有一定难度,并且有稳定的月需求量。此外,机械厂引进广西玉柴发动机齿轮室盖板类产品,形成稳定的工艺流程,达到每天150件的生产能力。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学生在二年级安排8周时间进行生产实习,按照企业生产模式,每天安排两个班次,每班6个小时,在教师带领下,学生全面参与生产。通过参加真实零件生产,学生不仅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对机械制造工艺、刀具、材料、公差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等理论知识有了更全面、准确的理解,而且建立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体验了完整的工作过程。此外,机械厂生产还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承担基地设备维修、实训耗材等支出,实现教学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2)引企入校模式。这种模式是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由学校提供场地、基础设施等条件,企业投入资金、设备、技术和师资,由企业自主经营,采用企业化生产、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下,学校投入较少的资金,就可以利用企业资源,做到资金和设备投入有保障,规范管理水平高。这种模式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主要模式之一。学院在校内实训基地引入了柳州恒宏模具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中小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业务。该公司投入的设备与学院原有部分设备共同组成了冲压模具设计制造综合实训区,通过该公司承接东风柳汽等汽车企业的模具设计制造任务,模具团队专业教师带领学生一道,与该公司技术人员共同承担模具设计制造工作,既给学生提供了生产性实训的条件,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3)政府资助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这种模式以政府投资为主,学校、企业投资为辅。由政府提供优惠政策及财政资金,以项目运作方式,统筹规划建设,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承担建设和运行管理任务,政府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实行监控。这种模式可以解决学校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有利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高水平建设,提升实训基地装备和管理水平,可以面向社会、面向同类职业院校及专业,实现资源共享。①柳州市政府推动的“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千万元设备值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就是这种模式。由柳州市教育局、财政局共同作为项目管理部门,由学校进行项目建设申报,以三年为建设期,承建单位与政府签订责任状,明确制定了教学、生产、培训、科研等分年度及总建设目标。其中,学院的“汽车零部件精密制造教学工厂”项目已经获得立项,进入建设期。该项目与广西金创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柳州采艾孚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建设一个涵盖以盖板类零件为载体的批量生产模式和以活塞支架类零件为载体的制造岛生产模式,兼顾工装制造和产品研发的教学工厂。

2.“厂中校”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对于设备投资巨大,生产条件要求高,学校难以独立建设的实训基地,可以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采取在企业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模式。学校可以通过投入部分设备,与企业组成完整的生产线,利用企业的全部生产岗位给学生开展生产性实训,达到以局部换取整体的效果。如学院建立在企业的柳职院—福臻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制造实训基地建设,就是典型的“厂中校”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柳州是西南工业重镇,中国汽车零部件加工出口基地,汽车工业成为柳州首个千亿元产业,汽车制造相关企业从业人员在40万人以上。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成为人才需求的热点。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与制造类课程的开设成为该院模具、数控专业的一大特色。而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与制造是高技术、高投入的行业,所需要的生产设备有数控雕铣机、大型数控龙门铣床、大型油压机等,这些设备价格昂贵,单台动辄两三百万元。对于学校来说,要建设具有完整生产工艺流程的此类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经费投入上难以承受。因此,学院与西南地区的模具设计制造的龙头企业——柳州福臻模具有限公司合作,通过投入有限的资金,在“双赢”的前提下共同组建实训基地。学院投入两台数控龙门铣床精加工设备,放置于福臻公司车间内,用来加强企业在模具精加工工序的加工能力。作为对等条件,福臻公司向学院开放整个模具制造过程的所有岗位。此外,由企业提供场地,学院在福臻厂房内建立一个有50台电脑的多媒体教室,可以满足两个班学生每天进行顶岗实习课程教学任务以及承担企业的部分数字化设计工作。企业可提供20个数控加工岗位、40个钳工岗位、10个设备维修岗位、15个机加工岗位。这样,学院福臻实训基地一次就可以容纳约80个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并且在实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岗位的调换实现整个制造流程的实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二年级学生到福臻基地实施8周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顶岗实习”。学生按照企业要求按时上下班,完成师傅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同时,在顶岗工作的过程中,结合企业现场条件,抽出一定时间在福臻厂房内的多媒体教室安排了“覆盖件模具设计与制造”“逆向工程设计”等课程教学,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授课。学生通过这个阶段的顶岗实习与课程教学,接受企业真实环境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在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技能方面明显得到提高。“厂中校”型实训基地建设还存在企业的盈利性目标与学校的公益性目标不一致,企业的生产波动与教学的计划性存在不一致的问题,因此,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建立良好的运行管理机制。

3.研发型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技术中心模式。根据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与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工人不同,不再是以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为主的机械操作者,而是以技术科学为指导的技能型创新人才,是以理论技术和智力技能为主的技术应用型人才。②因此,加强对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要求。

研发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特点是把研究开发和实训教学项目融为一体,把教学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学生通过直接参与产品开发项目或技术服务项目,其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都得到极大提升。学院2007年开始建设了企业服务中心,重点服务中小企业,解决企业产业升级、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等问题。制造类专业成立了机电技术研究所,搭建了先进制造技术服务平台,为众多中小型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项目开发等多种形式的技术服务,很好地为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难题。机电技术研究所设立新产品研发中心、模具技术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中心、数字化应用技术中心、自动化技术中心、数控设备维修技术中心等。技术中心的成员同时也是专业团队教师,中心主任由专业带头人担任,每个技术中心对应1~2个专业,其职能主要是承接或参与企业产品加工、技术开发、设备改造等项目,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推广普及研究成果,承担教师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工作,组织学生参与各项技术服务项目,组织学生参与中心开放式管理,组织专业兴趣小组活动,指导开展各级各类专业(职业)技能比赛等。这种专业技术中心模式以先进技术为导向,紧跟技术与行业发展,训练项目与内容突出创新设计与制作,融“学、做、教”为一体,促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篇10

二、机械设计软件的选择

现在进行三维动画设计的软件非常多,要想提高软件设计水平,一定要根椐企业的发展需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软件。目前通用的软件有以下两种,分别是MAX和CAD,它是由Autodesk公司研发出来,目前已经世界范围内使用,这种软件在造型处理上,动画制作以及渲染着色中功能都非常强大。因此,建模的方式相对比较独特,比较适合基础设计人员方面的操作,这样涵盖了大多数产品的模型,这样可以建造出各种形状的实体模型,但是美中不足,这种软件偏向于艺术层次的设计,但是忽略了机械设计的精度设计,在设计一些高精度产品的时候,软件会表现出精度要求不高,而且过于艺术化。

CAD是由Autodesk公司发展,主要针对的是二维软件设计,如果只设计到部分三维产品,那么利用MAX可以用多种文件进行相互之间的转换,这样建模功能上就会导致逊色于MAX,相对于一般比较规则的物体。CAD就会比MAX显示出更加强势的功能。它主要有高精度数字输入功能,可以灵活地捕到精确的坐标。因此,非常适合进行规则模型的建模。在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根椐设计人员的相关特点,参照模型设计要求进行对于软件进行适当地选择,对于一些简单的设备基础和管道,可以选择在CAD上时行简单的建模,然后转换格式导入到MAX,然后进行渲染并制成动画,相对较为复杂的结构、文字和流动液体等非规则性物体,一定要选择MAX构建相应的模型。

三、选择合适的人才

经过数据分析,发现企业员工对设计师的招聘的选拔环节存在着分歧,一部分认为好,另一部分认为不好。这说明企业设计师的选拔环节需要设置科学的面试方式,让应聘者能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招聘的公平性。面式的过程有直接面试、严格的笔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

篇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 “机电类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关键节点资源配置与质量控制的探索与实践”(编号:20120202050)的科研成果。

职业教育发展于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水平、市场理性化程度、产业与企业结构、劳动力市场模式,都会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模式、规模、课程。当前,职业教育已成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结合产业发展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职业培训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职业培训体系的建设不是简单地采购实训设备,而是包含了专业开设、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实训中心建设、师资培养、校企合作等环节及其体系建设中获得一定技术支持与服务的整体系统工程。

一、工业设计及制造现状

机械制造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已被国家正式确定为基础产业,并在“十五”规划中列为重点扶持产业。现代工业的发展使各行各业的产品更新速度加快,对产品(机械)的需求量加大。要振兴装备制造业,改变产品结构,都需要发展机械。同时,国内汽车工业、电子信息产业、家电和建材行业及机械工业的高速发展为产品(机械)提供了广阔市场。

“十五”期间,我国机械制造业年均增长率15%,机械制造总产量占全世界总量的8%左右。“十一五”期间,机械行业年增长率在12%~15%。随着汽车、IT、航空灯相关行业领域高速发展,机械行业日新月异、高技术含量机械成为“十二五”的发展重点。2013年增长率保持在15%左右,我国已成为机械生产大国,进入世界领先行列。精密机械已使机械行业成为一个与高新技术产品互为依托产业。

机械行业目前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已进入由量变转向质变、产业加速升级的关键时期,而信息技术则成为提升机械制造技术水平、推动机械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CAD\CAE\CAM一体化技术应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应用,使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

我国机械行业将向大型、精密、复杂、高效、长寿和多功能方向发展,工件生产将向信息化、数字化、精密化、无图纸、自动化方向发展,机械企业将向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品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方向发展。

二、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教育需求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加快广州市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举措,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促进充分就业、建设和谐广州和现代化大都市的必然要求。

由于产品(机械)种类繁多,传统与现代机械企业并存,现代技术的应用程序相差很大。在传统的大中型企业中,高职生大多在机械制造、装配、调试等第一线岗位。但现代企业的大型工具软件集成化程度较高,高职生可从事机械设计、成型工艺与机械制造工艺。目前,在民营小型机械企业,高职生可从事机械设计、成型工艺及制造全程的各个岗位。就业的首选岗位主要有四个:机械设计员――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工艺员――从事机械制造工艺编制、数控机床操作工――从事机械零件的加工、机械装调工――从事机械装配调试工作。

高职院校产品(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要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键是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的问题。为满足社会需要、适应企业生产需求、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技能型人才,学校必须通过改革开设新的内容,培养贴近企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等一线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缩短企业培训时间甚至直接上岗,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笔者建议统一安排,针对制造业行业结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培养适合行业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三、建设思路

1.发展基础。①技术人才需求量大,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的机械人才;②努力打造现代化机械专业,培养新型技能人才,避免与其他院校在传统机械专业上的激烈竞争;③新型产品(机械)设计、检测实训条件已为现代机械专业建设打下一定基础。

2.主要思路。①夯实传统机械类专业建设基础,发展特色;②努力打造先进制造技术专业,开拓新领域;③发展工业设计专业,提升新技能;④结合机械制造专业基础,构建强大的机械专业集群。以企业产品实际生产过程为主线,以先进制造技术为核心,构建“精密检测与产品快速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三维立体创新设计与制作平台,开展对专业群内各模块的指导建设及帮助,促进机械专业建设的系统化大发展。构建从工业产品设计(产品造型设计、逆向工程、快速原型)――机械设计(分模、模流分析、结构设计)――备料(材料性能检测、切割)――产品加工(数控加工、特种加工)――产品检测(精度检测)――装配――成型流程中相关打磨、抛光、修模等工序完整的设计与制造教学与培训体系。

四、综述

目前的逆向工程技术在职业院校专业教学中几乎处于空白,可构建以逆向工程技术、快速原型技术为基础的机械造型设计与快速制造技术模块的课程教学体系,促使高速扫描及数字化系统在逆向工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高速扫描机和机械扫模系统已在我国得到广泛引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该系统提供了从模型或实物扫描到加工出期望的模型所需的诸多功能,大大缩短了机械的研制周期。有些快速扫描系统可安装在已有的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上,高速扫描机的扫描速度最高可达3m/min。扫描系统已成功应用在汽车、摩托车、家电等行业,相信在“十二五”期间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而逆向工程和并行工程将在今后的机械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激光成形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的研发,快速原型制造(RPM)已成为应用广泛的全新制造技术,它基于新颖的离散/堆积(即材料累加)成形思想,能根据零件CAD模型快速自动完成复杂的三维实体制造。RPM是集精密机械制造、计算机、NC技术、激光成形技术和材料科学最新发展于一体的高科技技术,运用RPM技术只需传统加工方法所需时间的1/3、成本的1/4。因此,逆向工程技术与快速制模技术、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相结合,将是传统机械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邵健等.基于特征技术的注塑模具型腔设计制造系统[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3).

[2]朱贺等.塑料模具制品快速创新再设计与逆向工程[J].装备制造技术,2008,(12).

篇12

根据机械工程专业的特点,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富有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总体人才培养要求,提出了“四层十四模块”的课程体系。“四层”是指综合素质培养层、专业能力培养层、创新能力培养层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层,这4个层次的培养通过通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特色教育、创新知识教育、工程知识教育5个阶段完成。“十四模块”是指人文管法社会知识模块、质量安全环保意识模块、基本技能模块、自然科学知识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应用模块、专业训练模块、工程机械模块、起重与运输机械模块、创新知识模块、创新训练模块、工程认知实践模块、工程项目实践模块、工程岗位实践模块。“四层十四模块”的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程体系课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合素质培养综新能力培养创业能力培养专程实践能力培养工通识教育(1-4学期)专业知识教育(4-6学期)专业特色教育(5-7学期)创新知识教育(1-8学期)工程知识教育(3-8学期)人文管法社会知识质量安全环保意识自然科学知识基本技能专业基础专业应用专业训练工程机械创新知识创新训练工程认知实践工程岗位实践工程项目实践思想政治、法规政策、文体卫生、艺术修养课程群质量控制管理、可持续发展、绿色设计与制造课程群外语类、计算机类、信息检索、企业经营管理课程群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电工电子学课程群机械制图、机械原理与设计、机械制造基础、液压与气动、控制理论课程群机械设计、机电系统设计、控制技术、工程测试技术、机器人、CAD/CAM课程群各门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周、毕业设计等TRIZ创新理论与方法、专利写作与申请课程群结构力学、工程机械概论、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混凝土机械课程群起重机与运输机械、电梯设计原理、电梯控制技术课程群教授讲坛、企业家讲坛、各类工程认知实习、实验、设计等前沿知识讲座、各类工程项目训练、实践、各类竞赛等企业管理讲座、工程岗位生产实训、岗前培训、实习等起重与运输机械各类创新实践、科研项目等。

14个模块对应着不同的课程群,通过课程群的建设完成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培养。人文管法社会知识模块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人文修养,通过这个课程群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人文社会素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好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质量安全环保意识模块是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相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基本技能模块是通过大学英语、专业英语、双语教学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能较熟练地应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的能力,尤其是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技术基础课程及其应用实践,使学生具备应用计算机解决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分析、模拟和计算夯实基础;通过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知识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持续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自然科学知识模块是通过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电工电子学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建模求解、设计计算、系统分析与预测能力,为后续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这是工科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功底。专业基础模块是通过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制图、设计、计算、实验、测试、工艺、操作等基本能力。专业应用模块、专业训练模块是通过机械设计、机电系统设计等课程的学习,掌握机械工程设计、制造、性能检测、质量管理的原理与方法,通晓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技术标准、安全技术规范等,使学生基本掌握本专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工程机械模块、起重与运输机械模块是在综合掌握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基础上,通过工程机械、起重与运输机械、电梯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加强工程机械、起重与运输机械的设计制造、检测控制、组织管理等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具备本行业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及管理能力。创新知识模块、创新训练模块是通过TRIZ理论与方法、专利写作与申请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初步具备机械工程专业创新设计与创新制造能力,能够跟踪本领域科技发展前沿和发展趋势。工程认知实践模块、工程项目实践模块、工程岗位实践模块是通过各种教授讲坛、企业家讲坛、前沿知识讲座、企业管理讲座,使学生积累一定的机械工程企业和经济社会环境下的综合工程实践经验,初步培养学生从事机械工程领域新产品开发、生产组织管理、市场经营工作的能力。

根据学校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产学研合作教育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下“四层十四模块”的课程体系,建立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相匹配的课程群,推进人才培养与企业相结合的模式,利用企业高技能人才和专家参与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出高质量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机械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

本文作者:董明晓李瑞川张明勤张瑞军工作单位: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篇13

2企业实际项目校内实训课程改革实施计划

企业实际项目校内实训课程改革的总体实施计划是:学校引入企业实际生产项目,同时按照企业技术部门的技术分配模式对工作进行分解。分别按照相应部门的设计生产工作,相应地对学生分组。以完成不同的零件进行设计,生产和制造。教师依据企业实际工作模式,制定工作规划,让学生明确自身实训工作环节中的各项工作细节,同时在这些环节中予以指导,具体内容包括5个方面:2.1零件基本分析与设计。主要是对拿到的企业实际项目中的产品进行零件结构的分析,其中包括:图形测量、图形绘制,标注尺寸及公差标准。通过基本的测绘工作完成零件的基本内容,在此过程中着重强化学生的实际测绘工具的使用与测绘方案的选择。通过图形绘制,让学生熟练掌握绘图基本技能与绘图过程中的基本规范,同时在图形绘制过程中强化计算机绘图软件的应用,主要包含二维和三维建模软件和分析软件。通过实际测绘工作完成零件的基本内容,着重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基础能力。通过机械设计基础训练,让学生全面掌握专业基础课程,如《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计算机绘图》等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能力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机械设计工程师的岗位能力2.2零件材料与工艺选择根据零件的性能指标要求,让学生通过查阅手册,资料等设计资料。进行材料的选择与确定。随后进行零件的制造方法选择,根据零件的基本特性,让学生分析选择具体的加工方法。比如选择切削加工,冲压加工,或者焊接加工等具体加工方法。最后学生根据选择的加工方法与零件确定的材料进行具体加工工艺过程的设计。在切削成型的加工工艺过程中,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设备的选择,夹具的设计,加工具体工艺路线设计,热处理的方法,检验的方法。在冲压加工工艺的设计过程中,主要是进行模具的设计。通过此过程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整个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2.3夹具与模具设计。学生从本文2.2所述零件。材料与工艺选择中确定的加工方案,进行模具或者夹具的设计。在选择冲压加工方法时主要进行模具设计。具体设计包括:型腔和型芯的设计;型腔壁的工作载荷及各模板尺寸的设计;各种标准件的规格与安装尺寸设计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在切削加工中主要进行夹具的设计:定位方法的选择,夹紧方案的制定,定位元件的选择,夹紧元件的选择等方面的制定。最终制造出模具或者夹具,为进一步的零件制造提供基本的设备。在模具与夹具的设计过程中,让生深刻理解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软件完成。主要包括:三维图形的建模,完成三维建模后,对装配后的产品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产品设计的合理性,最后导出实际加工需求的二维工程图纸。2.4实际生产与加工。学生根据零件工艺的选择及夹具和模具的设计,开始进行具体零部件件的制造。这个过程中主要让学生掌握加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通过普车与铣床的具体操作,使学生掌握普通车床的操作技巧。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深化工艺基础知识,充分了解工艺过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通过钳工的操作,使学生掌握钳工的工作技能。同时在钳工训练时着重强化学生耐心细致,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学生根据确定的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编写数控加工程序。由于数控加工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突出实践能力。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课堂教学单调,课本知识乏味,学生普遍被动式接受灌输内容,教学效果不理想;(2)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内容较少,且实践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脱节,从而导致学生实际工程能力训练不足。因此,原有的教学模式、实践内容及考核方式已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且不能满足企业对学生实习就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学生通过数控加工校内实训操作,完成各项数控机床具体操作,同时解决实际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通过实际加工生产,学生不仅学会常规加工设备的应用,同时掌握数控加工能力。最为主要的是;结合具体实际企业项目,学生掌握解决实际生产加工能力,同时对这个过程遇到的问题予以解决,全面提高工程实践能力。2.5质量检验。当零件加工完成后,对所制造的零件进行质量的检验,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检测方法。同时也通过检测,确定学生做加工的零件是否符合要求。当检测完成后,零件各项指标满足条件后,形成最终的设计加工产品。通过检测,使学生学习和了解几何量测量的多种常用的测量手段及误差处理方法,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获得机械零件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检测过程中,掌握检测原理、操作检测仪器、观察和解释现象、记录和处理检测数据、分析检测结果、书写检测报告等工作,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都有重大意义[7-8]。

3企业实际项目校内实训课程改革的实效

实践表明,通过整个实训过程,使学生掌握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中的基本技巧。全面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同时,通过与企业实际项目的引入,在教学环节形成整套的设计、生产体系。可以此为基础,进行学生实训产品设计,最终形成符合自身优势的品牌特色。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3.1引入企业实际课题,教学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引入企业课程到实训课堂,由企业工程师或技术团队来校和本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采用灵活的方法进行理论或时间方面的介绍。把最先进的理论,技术,传授给学生。学生能够紧跟技术的发展而学习。现已开设引进企业课程《CAE技术分析》,《尺寸工程》等课程融入到实训课程体系中。瞄准前沿科技,紧跟先进制造的时代脉搏。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需求。3.2注重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引入企业实际项目课题,学校与企业保持多方位、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流与合作,学校可以及时掌握市场对人才需求,据此适时调整和完善课程设置,从而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通过以实际项目为纽带,一方面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压缩企业人才需求成本与周期;另一方面拓宽学生就业渠道。3.3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能动性。针对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创立企业实际项目实训课程体系,一方面,理论联系实使学生加深对理论基础只是理解,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学习自主能动性提升明显。相较于传统的校内实训课程,企业实际项目实训课程将生产实际与理论相结合,让学生深刻领悟到机械产品设计与生产中每个环节的作用与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实际项目运作,将大学期间各专业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做到既有单项训练又有综合练习,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真正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4结论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坚持以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为导向,为学生提供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训练平台,从企业引进各类项目,按工程实际要求进行设计、制造,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引入企业实际课题进行校内实训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实践表明,学生校内实训的锻炼后,其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明显,毕业生质量获得用人单位的认可。

作者:于鹏 柴阜桐 张振东 单位: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晓军.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的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2):55-57.

[2]徐永辉.当前我国高校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热点探[J].教育探索,2009,222(12):18-19

[3]赖家胜.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机电类课程教学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10,642(2):182-18

[4]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徐娅萍,王润孝.数控机床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卖践[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4):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