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护理系毕业生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护理系毕业生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护理系毕业生论文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右江民族医学院2006届护理本科毕业生共有85人均完成了论文的撰写,并按规定参加了答辩。

1.2 成绩评定办法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制定。毕业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答辩小组评分三部分组成,比例分别为3∶2∶5。

1.2.1 论文指导教师评分成绩 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写作态度和论文质量给出成绩,占综合成绩的30%。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共五个等级。

共同要求如下:论文具有统一的书写格式和语言规范,学位论文或学术论文已由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2]进行写作。分级标准:①优秀(90分以上):论文选题明确,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对医疗工作或学术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独到性与现实性,并有一定的新意;论文中心论点突出,论据充足,论证过程逻辑性强,文章结构合理,表述流畅,层次清楚。②良好(80~89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分析比较深入;论文选题明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医疗问题;论文中心突出,论据较充足,论据过程较有逻辑性,文章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表述流畅。③中等(70~79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较明确,分析比较深入;论文选题较明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医疗问题;论文中心较突出,论据较充足,论据过程较有逻辑性,文章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表述流畅。④及格(60~69分):基本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但内容欠充实,论文的论点较明确,尚能联系实际医疗工作;论文资料尚充足、具体,但比较陈旧,缺乏新意,论证不够充分,缺乏说服力,文章有一定的条理,文字尚通顺。⑤不及格(60分以下):论文选题不当,缺乏中心思想和论述主线,结构混乱,层次混淆不清,无逻辑性,主要论据短缺,论点论据脱节或严重搭配不当;论文抄袭他人文章、成果、著作,或直接摘自网络文章。

1.2.2 评阅成绩 这部分成绩由论文答辩小组成员给出。论文答辩小组成员对指导教师的初评成绩做再度评审,以确认成绩的合理性和真实性,该部分成绩占综合成绩的20%。

评审成绩的主要依据和条件有:选题是否恰当,论文主题是否明确,结构是否合理,表述是否流畅;选用资料是否恰当、充分,是否具有代表性;论述的逻辑是否合理;对初评成绩的认可程度如何。

1.2.3 答辩成绩 经过口头答辩,由答辩小组成员根据学生的具体答辩情况给出成绩,并写出具体的答辩意见,这部分成绩占综合成绩的50%。

优:论文答辩中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思路敏捷,重点突出,言简意赅。

良:论文答辩中能够较好地回答问题,并对论文中表述不到位处加以补充。

中等:论文答辩中尚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

及格:论文答辩中基本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

不及格:论文答辩中不能够正确地回答问题。

1.3 问卷调查 本次共发放问卷调查85份,回收率和有效率为100%。问卷调查内容,见表1。

2 结果

2.1 论文类型 本组85篇论文资料中,基础研究类课题5篇,占论文总数5.88%,其余为护理经验介绍、护理体会等共80篇,占论文总数94.12%。

2.2 格式存在的问题 见表2。

2.3 评审结果 见表3。

表1 2006届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问卷调查内容(略)

表2 2006届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书写格式不规范(略)

表3 2006届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分布情况(略)

2.4 问卷调查情况 85人共有70人注意到了论文的标准格式;有68位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论文提出了修改建议,其中建议修改论文内容的有57人次,建议修改格式的有23人次;有30人在学校时参加了科研论文写作的课程学习,15人在学校参加了讲座的学习;仅有12人认为答辩时专家的问题尖锐;75人认为通过答辩将对今后的科研论文写作有促进作用;从论文的设计到完成有4人用了近1年的时间,有2人仅用了10天就完成了从资料的收集到完稿的整个过程;只有36篇有老师参与了论文的设计;指导教师有副主任护师6人,主管护师31人,护师32人,护士14人,其他2人。

3 质量问题分析

3.1 低分原因 本组资料中优秀论文较少,仅占7.06%;中等的比例相对较大,占45.88%;及格占15.29%。得分较低的论文主要有以下原因:①简单的经验介绍或总结。由于学生平时积累不够,对理论性的问题钻研不够深入,因而在分析现实的具体问题时,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持,使得文章缺乏深度,整篇文章泛泛而谈。②虎头蛇尾。即题目大内容小,有的主题包含两个或多个中心,导致论文内容重心不明确,严重影响了论文质量。③存在抄袭现象。虽然不敢整篇抄袭,但有明显的摘录几篇他人同类文章的内容拼凑加工而成,这无论在哪一部分的评分中都大打折扣。④重视不够。有的学生只是把它当作一次较大的作业来对待,用十天或十几天就很快完成,应付了事。⑤答辩准备不充分。答辩前没有对所写的论文相关的文献进行仔细查阅,没有预见到答辩时专家可能提及的问题,以致答辩时茫然无措。

3.2 存在的问题

3.2.1 格式不规范 从表2中看出,共有51人次格式存在缺陷。问卷调查中,虽然有70人承认自己在查阅文献资料时注意到了论文的标准格式,但真正在自己撰写时却疏忽了各个层次、段落的规范格式。引用参考文献的方括号在文中没有按要求放右上角,计量单位不规范,图表不形象直观,不能正确绘制统计图、三线表,参考文献的标点使用混淆不清等等。

3.2.2 论文准备不充分 主要表现在:①学院没有明确说明本组学生在下临床实习时要求写毕业论文,以致很多学生在心里上没有任何准备。在实习的最后三个月,学校才下通知要求护理本科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大部分学生才开始着手准备,因而有创新性的论文很少,护理经验介绍、护理体会的论文占了大部分的比例是不言而喻了,也影响了论文的质量。少部分学生有意识参与科研活动,所以他们一到临床,就主动要求带教老师从选题、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各方面进行指导,这些学生的论文花的时间近乎一年,均为科研方面的论文,完成得也比较满意。②毕业生就业的冲击。本组论文准备时间正是学生求职择业高峰,为了找到接收单位,很多学生将毕业论文放到了次要地位;对于已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来说,普遍认为毕业论文对将来就业已经影响不大,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写作,很多用人单位也要求已签订或意向签订工作单位的学生提前上岗,致使这些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抱着通过就行的想法对待,其完成的论文质量可想而知了[3]。论文的资料准备,论文中论点与中心思想的阐发主要来源于丰富的数据、实例的说明与支撑[4],但本组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缺乏数据的支持、实例的佐证,特别是各种说服力强的资料。

3.2.3 指导教师投入精力不足 本组的指导教师几乎是从事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这些教师不但工作任务繁重,还要照顾家庭,对指导学生的写作有一种顾不过来的感觉,显得精力不够。当然也有部分指导老师责任心不强,没有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从论文的形式和文字上作一般性的指导。

3.2.4 指导教师资历不够 从问卷中得知本组指导教师中,副主任护师6人,主管护师31人,护师32人,护士14人,其他2人。资历较高的副主任护师和主管护师占的比例不足一半,而护士作为指导教师的人数却为数不少。作为低资历的护士,连自己也难写好专业论文,怎么能去指导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呢?按规定,护士和护师是没有资格当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而校方或院方却没有加以管理和控制,致使一些学生在自己写好初稿之后随便请本专业的人员作些指点,这些人员不知不觉之中被冒充了他们的指导教师就事出有因了。

4 讨论

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高低,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反映学生的综合水平和能力,从更深层次分析,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却是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质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校风学风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5]。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毕业论文(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抓起,对毕业论文(设计)的全过程实施质量监控。因此学校必须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4.1 把好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关 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的开端,教师出什么题目,学生选什么题目,对毕业论文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师生都要高度重视毕业论文的选题。只有学生对选题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好奇心和进取心,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就有可能做到创新。本组中有5名学生因为对科研产生兴趣,他们从始至终利用实习的空余时间投入研究,论文具有创新性,质量也较高。

4.2 把好填写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关 毕业论文(设计)的任务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的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总体规划,相当于工程中的设计图,对毕业论文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任务书必须明确规定本课题要完成的任务和需达到的目的,具体技术要求和写作规范,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参考文献目录,具体时间安排(包括开题报告完成时间、初稿和定稿的时间、答辩时间、约定指导学生的时间安排以及联系方式等)[6]。

4.3 把好制定试验(调研)方案关 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完成。指导老师要负责指导学生查阅相关文献及信息,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归类、分析,制定好可行性方案,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理清线路。

4.4 把好试验(调研)关 试验(调研)是实施试验(调研)方案,为毕业论文(设计)取得第一手材料的重要环节。学生应注意收集相关的数据、实例,归类记录清楚,为论文的写作作好准备。

4.5 把好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关 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是对整个专业思维的物化,也是反映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关,对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意义重大。写作前应对学生进行一次写作格式标准化教育,使其格式与国际化接轨。指导教师要负责指导学生按规范格式进行写作;初稿完成后,指导教师应认真审阅,对论文的规范格式、理论观点、实践意义、论点论据、结构布局、语言润色等方面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指导,使论文达到格式规范、观点正确,论据充实,条理清楚,数据统计方法适当,文字书写正确、表述流畅。

4.6 把好毕业论文的答辩与成绩评定关 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必须进行答辩,而且答辩前才给学生10min时间对答辩问题作准备,专家提出问题后学生要立即回答。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事先就自己所写的论文及相关问题作广泛的思考和准备,并注意培养自信心,减少不必要的紧张[7]。成绩的评定力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避免指导教师作为答辩专家。杜绝答辩流于形式,对不合格的论文,限期修改后再答辩。

4.7 把好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关 加强和完善管理,一是调整毕业论文的准备及撰写时间,避免与求职择业时间冲突;二是对指导教师的管理上,应安排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并对他们作论文各个阶段的具体责任做出明确要求,还应将教师在指导论文写作中付出的劳动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三是实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中期检查制度,检查毕业论文工作进展情况,抽查指导教师的指导记录等;四是建立奖惩激励制度,对优秀毕业论文给予表彰,推荐发表,并作为评选优秀毕业生的评定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美萍.电大护生毕业论文问题分析与对策[J].现代护理, 2006,12(14):1353.

[2] 国家标准局.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3] 陆富彬.对教学应用型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的思考[J].高教研究,2006,10:59.

[4] 刘振军,张君维,赵志伟.高师院校本科生毕业论文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8(5):125.

[5] 叶志军.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要力求“五位一体”[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6,18(3):108.

篇2

组长:

副组长:

实习指导教师:

二、实习指导教师主要工作及要求

1.学习相关文件和材料,参加实习动员大会,与负责具体指导的学生见面,确定联系方式。

2.指导和督促学生按实习要求完成实习任务,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实习调查报告)的撰写,学生的实习调查报告的撰写过程必须经过指导老师指导和批改。(可以邮件方式联系,但要保留相关记录)

4.在实习期间保持与学生的联系,随时了解学生实习岗位及变动情况。在实习期间至少安排三次对学生实习的检查,并有检查记录。

5.认真填写《实习指导工作记录》,具体与学生的联系,指导和检查工作必须有记录,作为完成工作量的重要依据。

6.认真做好毕业实习调查报告综合成绩的评定。

7.认真做好就业指导(含就业协议书的签定)。

三、实习方式及具体时间安排

1.实习班级:09护理(1)

2.实习方式:为使实习与就业更好地结合,采取分散实习的形式。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应出具三方签名的书面材料(个人申请书,家长同意书和实习单位接受实习的证明书,纸张要求为A4纸),并将材料于5月14日前交到指导老师处。

3.实习时间:2011年5月10日至2011年5月30日。

四、实习期间的有关要求(注意事项)

1.实习是高职教育是一个重要环节,实习期间,实习学生既是在校生,必须遵守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又是实习单位的工作者,必须遵守所在单位的规章制度。

2.注意维护学校和自身形象,不做有损学校形象的任何事情。

3.主动与实习指导老师保持联系,必须在5月14日前向指导教师通报实习岗位和联系方式

4.实习岗位变动应及时通报指导教师,随时保持与老师和学校的联系。

5.不与实习指导教师联系和不通报实习岗位视为未完成实习任务。

6.认真填写《实习笔记》和完成实习调查报告,未提供《实习笔记》和实习报告者,不得给定实习成绩。

7.需由实习单位在毕业生实习鉴定单上加盖公章,否则实习成绩不合格。

8.按时完成实习期间的其它各项工作。

五、毕业实习报告编写要求

提高实习报告的质量,做到实习调查报告在内容和格式上进一步规范化与统一化,特作如下规定:

(一)内容要求(2000-3000)

实习报告的内容至少包括:

1.所在实习单位的基本情况。

2.对自己实习内容的简单介绍。

3.实习中发现的涉及护理管理方面的问题的分析及解决办法。

4.实习的收获。

(二)格式要求

1.纸张规格:一律用A4纸单面打印,一式两份。

2.版面规格:

页边距:上,左,右的边距均为2.5厘米;下边距为2.0厘米。

排版:从左到右横排

装订线:左侧装订

3.字体规格:

文章题目:华文中宋小2号

一级标题:宋体3号,加粗

二级标题:宋体小3号,加粗

三级标题号,宋体4号,加粗

文章正文和参考文献部分:宋体小4号。

段落标题应分行拟写,标题后不得使用标点符号。

4.段落层次

段落层次一般不超过四层,层次序号应使用下列数字标识:

一级标题(第一层):一、二、三、……

二级标题(第二层):(一)(二)(三)……

三级标题(第三层):1.、2、3……

四级标题(第四层):(1)(2)(3)……

5.题目一般在一行内写完。如果论文题目带有副标题的,应当写明副标题,副标题写在标题的下一行,一般也要在一行内写完。

6.正文的写作要求

(A)对正文内容的要求。要求文章观点正确,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章既要有理论分析,又要结合当前经济生活中的实际;文章结构要清晰明了,内容安排得当;对理论论述的深度把握恰当;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不能整投地或大量引用参考文献的内容和观点。

(B)正文的字数不少于3000字。

(C)文章的每一部分用“一”、“二”等表示,每一部分的标题采用黑体四号字。

(D)正文需要用宋体小四号字A4纸打印成文,每页28行,每行33个字。需提交论文一式两份。

7.参考文献的要求

(A)学生应当在论文的正文后面列示本论文写作过程中查阅和利用的主要参考文献。

(B)列示的参考文献必须真实、可靠,有明确的来源依据。

(C)列示参考文献时应当写明文献资料的名称、作者和资料来源。

8.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必须提交电子版给指导。

六、毕业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由系具体组织,并成立答辩小组具体负责。答辩程序如下:

1.确定答辩名单。名单产生有以下几种形式:A、学生申请;B、指导教师确定(每个指导教师至少推荐一名学生参加公开答辩);C、建议成绩为优等。

2.答辩的学生在10-16分钟内向答辩小组进行自述。

3.答辩小组成员向学生提问。

4.学生回答提问。

5.答辩小组成员评议答辩成绩。

篇3

1台湾护理教育层次现状

台湾地区护理教育的院系设置、学历层级以及学分要求划分细致,目标明确。教育体系分高等教育体系与技术职业教育体系两大类。高等教育体系院校设大学护理系,以大学教育为导向,学制4年,要求修满128学分,获学士学位;技术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专科学校学制的“五专”和技术学院或科技大学学制的“二技”与“四技”,偏重技术教育与应用。“五专”招收初中毕业生,修满202~210学分,授予副学士学位。取得副学士的“五专”毕业生再接受2年制的技术教育即“二技”,修满76学分后授予学士学位;“四技”学生修满140学分获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采取弹性学制:硕士2~4年,最低需修满36学分(包括硕士论文6学分);博士4~8年,学位论文12学分,再至少修满36学分,才授予学位[1-2]。

2大仁科技大学的育人实践

大仁科技大学属于技术职业教育体系院校,招收“二技”与“四技”学制的学生。学校地处台湾南部,生源主要来自南部各县、市、乡。护理系学生未来的就业以面向基层医院、社区为主。

2.1教学资源

2.1.1硬件设施

①多媒体设备:多媒体教室里设施完善,配备有电脑和高清投影仪,能实现实时上网。学校有专门的多媒体学习平台,教师在课堂上可直接进入该平台使用多媒体课件及教学操作录像,学生也可以进入该平台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师还可通过该平台布置作业,和学生进行实时互动。②实训中心配置:设备齐全先进,材料充足,整洁有序。人体模型功能齐全,如胃、膀胱等空腔脏器采用可卸装的塑料袋,根据教学需要盛放相应液体,学生在进行插胃管和导尿操作时有更直观的体验,可以训练和考查学生对胃排空异常、胃出血、尿液异常等病情观察判断的能力;气道异物模型可供学生练习并正确掌握气道异物急救技能;高仿真多功能模拟人可根据模拟病例设置各种情境:如通过声控可模拟不同患者的咳嗽、喘息、恶心等声音,通过监护系统可出现相应的异常数据变化等。学生练习用的耗材(手套、纱布、棉签、消毒液等)基本是全新用物。有些物品在不影响再次使用时(如纱布),会重新包装、喷印有效日期和封口,作为“合格”用物给学生实训练习。

2.1.2教材资料

观察学生所用的教材,可以归纳为:①版本各异,但都较新;②教材的编者以业界(临床护理)专家为多;③内容图文并茂,护理技术操作图解详细,多以临床的实景拍摄,也有模拟示教,但用物和方法都显示临床最新的现状。因临床护理不断进展,台湾地区对护理教材的更新普遍较快。大仁科技大学对学生教材的选用上,只是建议而没有统一或者指定哪个版本的要求,学生可以自己选择购买、借用相应教材,或打印教师的上课讲义。学校同时很注重专业知识的完善和更新,要求任课教师及时将最新的护理知识、用具以及技能进展等带进课堂,并提供相关资料作为补充教材给学生。

2.1.3师资力量

大仁科技大学很重视护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招聘新的护理教师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同时必须有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年以上的经历。教师分临床带教教师和校内教师。临床带教教师在各家医院或社区负责本校学生的实习带教工作,无带教任务时到学校协助学生实训课的教学和系里一些行政工作;校内教师除了日常教学任务及行政工作,每年还须完成6~9周的临床带教任务。另外还常态化地聘请临床护理督导、主任和专科护理师参与校内授课。

2.2教学特点

2.2.1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亲密,很像朋友。学生对教师用“名字+老师”的格式称呼,显得尊重而亲近。课堂上师生显得平等轻松、互动频繁,学生会随时举手发表自己就讲授内容的疑问和见解,实训课会不时和教师讨论操作方法、技巧等;课后教师和学生相处时间较多,学校无专门的教职工食堂,所以师生经常会共同进餐、运动;教师办公室也是全天对学生开放,学生有需要随时可以找到教师。

2.2.2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自由灵活,理论课期间允许吃早饭、喝饮料,虽然无具体限制,但几乎没有因香味或声音等让人感觉到有学生在教室里进食。实训课学生穿系服上课,听课和练习时学生可以席地而坐,但听课和练习都很认真,很少有私下说话讨论跟课堂无关的话题以及玩手机等现象。

2.2.3教学方法

教师教学目标明确,给学生的作业任务清晰,授课过程轻松活泼、注重互动,上课期间会不时问学生“这样可不可以?有没什么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全人照护”这个人文理念的灌输和言行引导。教学中大多采用临床情境模拟教学和客观结构式临床测验(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处置能力及人文关怀意识等。实训课1名教师一般带教4~8名学生,课前学生自己先观看教学视频,课间教师就关键处做提醒和示范,以学生自己动手练习为主,教师针对学生操作中的差错缺点多予启发式的指导纠正,激发学生思考及正确运用知识。学生练习认真,在护理操作过程中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人文关怀方面做得非常好,与患者交流自然亲切。有些简单的操作项目或者学生掌握比较好了,教师就会随堂抽考学生,作为平时成绩之一。

2.3考试考核

采用学分制,要求清晰而严格,平时缺课、迟到、小考、期中、期末考试都会影响到学分。以基础护理学为例,共5学分,其中“学理”(大陆称为理论)2学分,“技术”3学分。“学理”考试有期中、期末考试,平时还有2~3次的小考,考试题型全部为客观题,总评合格才能拿到2学分;“技术”考核包括技能项目的适应证、注意事项、护理观察要点等相关知识笔试及仿真技能操作考核两部分内容,学习过的技能项目均在备考范围,学生随机抽取考试项目。考纪严明客观,考风良好,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周全细化,方式是按照临床护理流程进行,体现“产学”结合,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处理能力:学生进入考场后,教师展示病例资料,学生快速做出分析并确定操作项目,核对医嘱并执行签名,核对患者并解释,用物准备,进行操作(中间会回答教师的一些提问或者对自己的操作无法体现的知识加以解释等),整理用物。教师根据表现逐项打分。期中、期末及平时抽考和相关知识笔试均合格才能拿到3学分。未通过的学生则根据自己具体情况重修部分或全部,并需要交付不同数额的重修学费。

2.4学生实习

分基护实习、高护实习及“最后一哩”。学生在学完基础护理学后(大二暑假),会去医院进行为期3周的基护实习,即大陆的见习;高护实习即大陆的毕业实习,要求完成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社区护理、精神卫生护理6站点,每站至少3周,学生根据实习要求和各家医院的特点专长进行选择,所以学生会到多家单位进行毕业实习。实习期间主要由学校的临床教师带教,医院的护理人员(台湾学生统称学长、学姐)协助完成实习目标:包括病史采集、护理病历书写、医嘱处理、交接班、常见病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等,考核由双方共同完成,分别占50%~60%、40%~50%;“最后一哩”又称专科选修实习,是学生自己选择就业的医院及科室,实习6周,由医院护理人员带教,相当于岗前培训和岗位适应。

2.5授帽仪式

有幸参加了护理系学生的5.12国际护士节授帽仪式,台湾称为“加冠典礼”,这是学生自己的盛会,全场由学生主持,隆重而活泼。最具特色的是:学校给在护理岗位取得一定成绩的校友颁发各类奖项,统称“大仁之星”,并由他们给学弟学妹加冠,这无疑是一种更加切实的身传言教式的勉励和影响。

3思考和启发

3.1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师的临床实践教学能力

目前,大陆和台湾相似也存在护理教师师资力量不足(包括人力数额不足及临床实践经验不够)现象。很多护理教师在任教前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甚少或者没有,在职期间根据单位规定定期进行的临床实践,也常常由于各种原因只是临床护士的“跟班”或“助手”的角色,少有独立顶岗工作,以致难以深入掌握临床护理的实际工作情况。这些都容易造成教学时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和临床实践整合连接、教学内容跟不上临床进展、与临床实际脱节等现象,势必影响教学效果和整体教学质量。因此,亟需进一步完善护理教师的临床实践机会,拓展成长途径,提升临床实践能力,以更好地进行学校和行业的无缝对接。

3.2发展专科护理教育

台湾地区护理院校专业划分细致,课程设置针对性强,非常注意结合护理学自身的学科特点,重视专业的拓展和人文素养的培育。如针对妇产科的护理,大陆护理院校的护理专业一般仅开设妇产科护理学这门课程,而台北医学大学护理学院则开设了妇女健康照护、产科护理学、孕产期照护3门课程,使学生对该专业的知识、技能可以掌握得更加广泛和精深。部分院校除护理学专业外还设置麻醉护理学、重症监护护理学等专业方向[3]。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尝试在学制、课程和师资3个方面进行改革,发展专科护理体系,扩大护理领域的专业面,以适应临床的发展及医院对专科护理人才的需求。

3.3重视慢性病护理能力的培养

台湾学者提出:教育应注重配合社会的变迁,护理课程应多元化、全民化及务实化、护理教育训练应本土化[4]。目前大陆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是临床常见病、急性病的观察护理及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疏于对慢性病患者的长期管理护理能力的培养。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疾病谱的改变,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民众健康的主要问题,因而增加慢性病的护理所需要的沟通协调能力(与患者、家属、社区或其他医疗团队人员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提供健康教育、协助健康行为建立的技巧,提供连续性照护、护理质量改进、领导和管理能力等课程知识,会让护理教育的目标更符合社会及民众的健康服务需求。

3.4避免护理知识的重复教育

当前大陆护理教育模式中的专升本都有课程或教学内容的重复现象,这造成资源浪费且影响学生学习热情。针对这些学生,是否可以将前期学习过的课程改为选修课,另外增加充实新知识、新进展、未来就业的准备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等课程内容,让学生在知识、能力、思维等各方面都随着学历的提升,而有机会得到突破性的提高和发展。

3.5增加实习单位的选择范围

目前,大陆很多护理院校在学生实习单位的选择上相对比较固定,以附属医院或者二甲以上的综合性医院为主,而随着社会需求的更加多元化,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可以综合学生的文化生活背景,今后的就业区域、方向等,打破自始至终在一所医院实习的模式,有几家特点专长不同的单位让学生轮转,包括社区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养老机构、特殊病种专科医院等。可以让学生对各个工作岗位的性质、特点有更多的感性认识,也有利于学生更快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缩短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距离。

参考文献

[1]李金磊,颜美琼.台湾地区护理教育及认证制度概况[J].中华护理教育,2011,8(9):416.

[2]台湾大学护理学系暨研究所.课程安排[EB/OL].[2011-02-01].http://mc.ntu.edu.tw/department/nurse.

篇4

2012年暑假,护理系的老师们调查了长沙市多家医院。各家医院以热情的态度向我们介绍了医院人才现状、岗位设置、医护人才需求数量、人才流失状况等相关情况,使调查组的老师获得了比较真实的人才调查数据。

1.调查内容

1.3医院需求调研

发放问卷138份,回收138份,明确医疗机构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护理学生,将测评项目按重要性依次排序如下(表3)

1.4医院护理服务模式

一律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

1.5医院需要以下专科护理人才

重症监护人才、急诊急救护理技术人才、介入护理人才、新生儿护理人才、伤口造口护理人才、静脉治疗护理人才、血液净化护理技术人才、手术室护理专业人才、精神护理专业人才是医院需要的专科人才。

1.6医院对课程设置的要求

1.6.1临床老师认为:常规课程的基础上,临床护士需要强化的课程有:①基本素质学习领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文素质基础、护理伦理学;②岗位能力学习领域有:护理药理学、基础护理技术、传染病护理学、急救护理技术、老年护理学;③岗位能力拓展学习领域:心理健康、心理与精神护理、通用能力、临床营养学、护理管理学、护理论文设计、护理新进展;

其他: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病、慢性病、临终关怀等课程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2.结论及建议

2.1护士队伍总量不够

由于传统的偏见,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家庭生活的琐事和社会对护士劳动价值的缺乏重视,使护士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不同程度地受到困扰,一些护士频频要求调岗或改行,使很多医院护理人员常常缺乏[1]。根据湖南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全省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比2015年要达到1:1-1:1.1,目前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尚未解决,需要提高护士队伍总量,为我院招生、培训护理人才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2专科护士短缺

在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方面,专科护士优于非专科护士[2]。

专科护士主要从事的领域有专业静脉治疗护理、手术专科护理、麻醉护理、精神科护理、肿瘤护理与癌痛控制护理、骨科护理、腹膜透析护理、艾滋病护理、糖尿病护理、造口护理(包括造口、伤口及失禁护理)、急救护理、感染控制、心脏康复、损伤护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及器官捐赠者护理等十余个方面。目前我国在急诊急救、糖尿病、手术室、感染管理、肿瘤化疗、社区等6个领域发展比较成熟,具备开展专科护士的基础,对于设立专科护士的需求较强;今后可在急诊急救、糖尿病、手术室、感染管理、肿瘤化疗、社区等6个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科护士的培养,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专科指导,并在不断完善中逐步扩大专科护理领域,为今后开设临床护理专家打下基础[3]。经调查了解到:经过培训考核认定的相关专科领域的专科护士人才短缺,具体需求如下:

重症监护人才、急诊急救护理技术人才、介入护理人才、新生儿护理人才、伤口造口护理人才、静脉治疗护理人才、血液净化护理技术人才、手术室护理专业人才、精神护理专业人才。我院可争取获得资质开办专科护士培训班,以满足临床需要。

2.3护理教学应强化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念

责任制整体护理是护士对病人实施责任承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护士的素质要求,通过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内涵,护士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护理专业的内涵[4]。由于各家医院已经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落实护理职责,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倡导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的护理教学应强化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念,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

2.4护理专业需要设置专科方向满足临床需要

专业方向模式教育是新的教育模式,其核心是专业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5]。湖南省护理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是推进老年、慢性病、临终关怀等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探索建立针对老年病、慢性病、临终关怀患者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加强老年病科、临终关怀科的建设,鼓励和扶持护理型老年院的建设。如急重症护理方向:使护生掌握危急重患者的病情观察、抢救配合、各种监护技术(呼吸机监护、心电监护)及常用急救技术(气管插管术的护理、气道护理、心肺复苏术、洗胃术、止血包扎等);社区护理:培养具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健康教育、社区康复、社区护理管理的基本能力,熟悉家庭护理、家庭病床,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保健和临终护理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成为从事社区护理、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专科人才[6]。

我院可开设老年病、慢性病、临终关怀等课程设置,并增加课时,申请到办班资格,争取资质发放康复技能证书、老年护理技能证书等,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满足临床需要。

5.对招生对象的要求

许多医疗机构已意识到,与其让大量中专学历的护士长期边工作边读书,不如一步到位聘用大专毕业生[7]。

由于临床优化护士队伍结构,需要大专及以上层次的护士,且高中毕业后完成护理专业学习的护生更受欢迎,我院初中毕业而就读护理专业的招生规模可以逐步萎缩、并缩减中专层次护生的招生比例。

6. 适当调整课程课时

适当增加护士礼仪、技能综合训练的课时,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及改善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形象气质及操作技能,以更适应临床需要[8]。

强化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文素质基础、护理伦理学、护理药理学、基础护理技术、传染病护理学、急救护理技术、老年护理学、岗位能力拓展学习领域:心理健康、心理与精神护理、通用能力、临床营养学、护理管理学、护理论文设计、护理新进展等课程的学习;重视老年病、慢性病、临终关怀等课程。

我们将根据市场调研结果进行新的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本课题为长沙卫生职业学院院级课题 项目编号YJKT-201201

参考文献

[1]徐美宝 伍施,护士队伍不稳定因素的探索和对策

[2]刘苏君,专科护士研究:从编辑相关论文中获得的启示,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600

[3]李秀华,高敏,郭敬霞等,专科护士发展需求与现状研究2005(15)5:9-12

[4]陆巍,陈湘玉,练敏,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内涵的实践及效果,护理管理杂志,2012(12)5:379-380

[5]蔡汉权,李粉玲.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开展专业方向模式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7(1):35~37.

篇5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风俗、法律、艺术、道德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其它能力和习惯。它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等无不在其语言中体现出来。因此,文化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沟通以及双向的性质决定了英语的学习者必须要学好英语的文化,同时也不能忽视本国语文化。然而,人们发现在实际的沟通中,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对富含中国文化的语言存在空白,即使是学历较高的博士也是如此。因此有人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症。中国文化失语是南京大学从丛教授提出来的。他提出很多高学历的学生,如博士生,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有较高的中国文化素养,却没有文化大国学者应有的独立的文化人格。与外国人的交流中无法体现一种独立的文化人格。不懂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词语的英文表达,不知道“Confucius”就是中国的圣贤孔子,不懂得红楼梦的英文表达。背诵了十来年的英语单词,不懂得油条、包子的说法比比皆是。因此他呼吁:要重视中国文化在英语课堂中的渗透,以便培养英语学习者的独立文化人格,在对外的交流中能有效地传输中国文化。深人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更好地进行沟通。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开设汉语课程,学习中国语言与文化,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作为对外文化交流主体力量的大学生,更有必要学好中国文化,以便在实际的沟通中更好地排除不必要的误解,达到良好沟通的目的。本文试图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角度探索如何进行中国文化因素的渗透。

二、高职高专学生对中国文化了解的现状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来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普通高中毕业生,此类学生经过了正规的高中学习,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但英语总体水平不高;另一类是从中专、职业高中升人高职院校的学生,这类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偏低,英语基础尤为薄弱。他们的专业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因此,可能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也多。但是由于很多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因此英语语法的知识还需要巩固与提高。笔者对所执教的医学高职高专学校的学生进行了包括口头、书面的中国文化素质调查后发现:他们对于文化知识,包括英语国家文化以及中国文化有着较浓的兴趣,但是对于文化词汇的了解还很少。笔者调查了英语护理系以及口腔医学系的100名学生发现:这些学生存在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平时阅读或者书本中出现的文化词语如:春节、瓷器、中秋、剪纸等正确率最高,而对于馒头、油条、中药、玉器、佛教、孔子等知之甚少,对于海峡两岸、三好学生、三个代表、四大发明等几乎一无所知。而这些词汇都是选出来的比较常用的中国文化词汇。学习基础好的学生会尽量地用可能的表达写出与中国文化词汇相近的意思,而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则一片空白。在其中一个班级调查时笔者只让他们写出英文单词,而另外一个班级则提示他们可以尽量通过猜测写出意思,结果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结果发现第一个班级学生只写出平时书本出现或者他们记住的单词,而在另外一个班级,学生则发挥了最大的主观能动性,除了写下已学过的词汇外,还各显神通,有很多学生翻译得还比较靠近。

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承担着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任务。而我校英语护理专业方向的学生毕业后可以通过雅思考试到英语国家从事护理工作,有很多使用英语进行沟通的机会,因此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 以及在英语课中学习中国文化也显得更为紧迫而重要。通过文化知识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鉴别能力,培养独立的文化人格,以及更好地学习不同语言的文化。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一,高校应开设一定的人文学科公共选修课,举办人文讲座、演讲,举行各种文化交流活动。高校可以考虑开设一门真正让学生学习、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近年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的较高收视率说明了在当前情况下各个层次、各种职业的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在提高。大学生应注重自身人文修养,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发展健全的人格。另外,大学生应消除“功利主义”的思想,花点时间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积极参加各种人文讲座、文化交流活动等。

第二,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除了学生本身对中国文化重视不够的原因外,还有课堂中缺乏中国文化因素的英语学习内容,使得他们接触的中国文化的内容非常有限。对于非常重视考试成绩的他们在考试中也没有中国文化知识方面的测试,因此,学生没有学习中国文化知识的压力。英语教材中没有中国文化的信息使得教学大纲改革的很有必要。只有教学大纲带动教材以及相关测试的改动,才能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

第三,教师可以在课堂增加中国文化知识的输人。比如在课堂上让学生轮流做一个简短的PPT,介绍中国的文化精徽,可以介绍各自家乡的特色建筑、手工艺、饮食以及民俗风情,或者介绍中国的文学名著,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笔者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发现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有所增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主要起着一个引导作用,因此学生只要课后能坚持学习,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篇6

1 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护理大都来源于综合性大学、医科大学护理系毕业生和医院临床护士等,虽然她们在医疗及护理知识方面能胜任工作,但在实践方面的经验不够完善,因此,掌握护理工作方法,懂得搞好护理日常工作是其基本条件。按照实际情况和经验方面所揭示的病人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具体实践,不断提高个人护理能力和水平。对新分配的护理医生进行高等医学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培训;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省级或国家级护理教师教育培训;组织青年教师观摹老教师授课,并对授课情况进行讲评,使其在讲评中不断吸取好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1.1 加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要培养护理具有从事护理专业的真才实学,就必须精通该领域的知识,此外,还必须有较广博的文化修养,即了解相关学科和一般科学知识,如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有进行社会调查、文献检索、计算机运用等方面的技能。采取的方法是:护理不脱离临床,每年利用工作间隙深入临床,时间3个月,了解临床最新护理进展,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为培养出色的护理打下基础;鼓励青年护理自学,并积极为其提供时间上的保证。

1.2 加强外语学习一定的外语水平是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和进行国际交流的首要条件。定期安排护理到外语学院进修学习,但主要还是鼓励自学,并要求应达到的水平。我院对全体护理进行专门的外语培训并进行考试,与图书馆联系增订原版国外护理杂志。

2 提高护理个人能力

护理工作是一种很艰苦的劳动,它没有什么现成模式,而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还要有独自的研究能力,学习先进的指导思想和护理方式,提高个人素养。应鼓励并安排护理参加全国性的医学经验交流会,以获得最新信息并吸收他人的先进方法,多些文章到杂志刊登或参加全国性学术论文交流,这既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鞭策,使其充分意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不仅需要实际经验,还必须重视理论知识研究。

3 忠诚护理事业

篇7

The proper alloc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nursing human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ospital nursing management reform. During the human resources reform, our hospital conducts an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calculation on the authorized nursing staff of various departments, stipulates the recruitment requirements and positions of nursing management staff and professional staff, define the connotation of nursing positions. We carry out the contract employment system on nurses graduated from technical secondary school, transfer and evaluate the rotated staff properly, and arrange shifts scientifically. Through the above measures, while the service volumes of hospital increased greatly, each nursing service indicator reaches excellent level without obvious increase of on-job nursing staff.

【Key words】nursing human resources, allocation, utilization, reform

加强人事制度变革是深化医院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医疗运行机制的重要组织保证。护理人员占医院职工总数量的三分之一,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与使用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我院在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管理变革。

1 医院人事与分配制度变革思路

医院变革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和医院补偿不足并行,医院服务模式单一与社会多样化服务需求的矛盾,新的医疗保障体制对医疗服务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医院变革的思路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有限的卫生资源,建立起优质、高效、低耗、富有生机和活力的运行机制,强化经营意识,注重成本效益,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我院此次人力资源变革的主要原则是紧缩编制,定编定员,减员增效,强化聘任,竞争上岗,转岗分流,提高效率和效能,建立科学、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

2 合理配置与使用护理人力资源

2.1 积极推行护理变革,增强护理工作活力。

人事制度变革的核心是建立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合理调整人才结构,在护理变革中要以“用人”制度变革为突破口,“分配”制度变革密切配合,建立以聘用制为核心的新型用人机制。我院护理部根据医院变革的总体思路,配合人力资源部合理地测算了护理人员的编制,我们借鉴国内外医院的经验,结合前三年各个科室的工作量,制定了各科室护理人员的编制方案。普通病房每4张床,设1名护士;每40~50张床,设3~4名治疗护士;每60~80门诊人次,设1 名门诊护士;每张ICU床,设2~3名护士;每张手术台设3名护士;承担教学、科研任务的科室,设1~2名教学、科研护士。神经内科、儿科等护理量大的科室在人员编制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特殊的专业科室根据工作量或岗位特点进行配备。如急救中心,我们根据急救医学的发展要求和我院急救中心的设置特点进行配备。我院日急诊量500人次,急诊设A类病人区、B类病人区和C类病人区,分诊护士要根据就诊病人情况,测量生命体征,初步分诊,并将不同类别病人送至不同诊区。因此我们要求急诊护士实行12小时值班制,每班配备8~10名,基本保证了新的急救模式的运转。我院经初步测算全院应配备护士690名,护士与床位之比为1∶0.81。此编制随着护理业务的不断开展还需逐步调整。

2.2 制定护理管理人员的编制标准和聘任资格,加大对护理管理人员的奖惩力度。

我院结合自身学科建设和发展要求,制定了护理管理人员设岗标准和聘任条件。大于50张床位,下设3个以上护理病区,承担护理教学、科研的大科室可设置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应具有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具有主管护师或以上职称,有8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担任过病区护士长,是本科护理质量、教学、科研的总负责人。病区护士长的岗位设置标准为大于20张床,具有独立的护理病区;护士长应具有大专或以上学历,具有护师或以上职称,是本病区护理质量、教学、科研的负责人。门诊各单元不再设护士长,由门诊组长负责相关管理工作。通过此次变革,我院共聘任了10名科护士长、29名病区护士长,减少护士长人数9名。

通过管理岗位编制的制定和护士长聘任资格的确认,护士长们加强了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我院护理部为强化医院管理,制定了护士长的考核标准,从护理质量、教学、科研、自身业务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评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每月全院护理质量考评会也将护理质量的好坏与护士长的奖惩挂勾,考核评价的形式从单一的自我评价向同级评价、直接上级评价转变。

2.3 科学核定护理人员职称比例,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原则。

为适应21世纪护理学科发展需要,我院在定编定员基础上,还科学地核定了护理人员的职称比例。我院目前正副主任护师与主管护师、护师的比例为1∶32∶263,也存在着中高级人员偏少的现状。我们此次初步核定的比例为1∶6∶46,这一比例还将随着护理人员学历水平的提高,逐步向医师(1∶3∶5∶7)职称比例靠拢。我们核定的编制基本做到了每个护理专业配备 1~2名中级职称护士,承担大量教学,科研工作的科室配备1名高级职称护士。

我院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制,各科室按人力资源部下达的岗位、职数进行聘任。实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上岗,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原则。各科室采用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选聘人员。有的科室对护理业务能力强的护士采取高聘,对能力低的护士采取低聘,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积极性。  2.4 明确护理岗位,合理使用合同制护士。

护理部与人力资源部经过多次协商,将护理岗位定为需要运用护理学科理论和技能开展工作,由注册护士承担风险的岗位。此次变革,我院少部分分流到行政、后勤等非护理岗位工作的护理人员不再占用护士编制,而转变为行政、后勤岗位编制,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

为引入竞争机制,我院自1998年开始在中专毕业生中采用合同聘任制。合同护士的来源为正规护校毕业生。聘用期为3年,每年根据其工作表现签订一次协议,工作满3年后,成绩优秀者可转为我院正式职工。聘用期在内科系统、外科系统、急救中心进行轮转。为此,护理部和人力资源部共同制定了周密的培训计划、考评方法和管理办法,以确保培养高质量、全面的护理人才。现我院聘任合同护士49人。

2.5 合理分流转岗人员,建立动态考核机制。

虽然从编制总数看,护理人力缺编。但长期以来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在不同护理岗位也存在忙闲不均,部分护理岗位人员超编,还有部分护士由于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缺陷,科室不再聘任。对于这些需要护理部重新调整护理岗位的人员,我们的指导思想是珍惜专业技术人员,充实临床一线,违纪降级使用,严重者下岗。我们规定护理系统转岗人员由护理部备案,试用期半年,每月护士长从服务态度、工作能力、服务质量、劳动纪律等方面进行考评。试用期给予医院平均奖金的50%,转岗超过两次者,将不再在护理岗位安排工作。无接收科室的人员,将降为护理员使用。 2.6 科学排班,灵活地奖励政策。

为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护理人员,保证工作到位,护理部提出各科室护士长可以根据本科室人员结构、工作性质合理排班。我院实行周六、周日及全年开放门诊、手术室。各科室在科学排班的基础上,采取了各种灵活的倾斜政策,保证了各项护理工作高效、优质完成。如心血管内科根据夜间急诊量大,但科室护士严重不足的情况。为了既解决夜间抢救,护理量大的问题,又节省人力,同时锻炼高年资护士的管理能力,我们实行了护理二线制。高年资护士承担的主要职责是协助、指导值班护士抢救和护理。

篇8

首先,教材选用或编撰要有针对性。现行高职高专的大学语文教材,忽略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特点,忽略不同专业所需语文学科内容的不同。因此,教材的编写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既能体现专业特点,又能满足学生各自职业发展的需要。如我校语文教材的选用或编写,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医学生的专业特点。高专生的语文能力普遍不高,语文基本功较弱,他们在作业或广告栏写作中错别字屡见不鲜,语言表述不当或语法错误司空见惯,文史知识匮乏,人文素质较低,人文精神缺失。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教材的内容应把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语文教材里既要有典范性的文学作品,又要安排口语交际、实用写作等专业需求的基本内容,使教材内容尽可能接近专业需要,如医学专业的大学语文应适当增加中外现当代文学中对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生的职业修养、职业道德能直接产生影响的作品,让学生在接受文学熏陶的同时,自觉地增强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另外,结合学生心理特征,把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当代流行的文学作品、经典文学改编的影视等纳入到教材体系中来,进行有选择地个性化讲解,给语文教学内容注入时代气息,相对语文素质不高的高职高专学生而言,易学而又感兴趣。

其次,教材选用要突出实用性。高职语文教材范文要贴近社会生活,适合职业能力需求。就高职高专生语文技能的培养而言,主要在口语交际、实用写作能力方面。应用写作应该选出本专业需要学习的应用文体,一方面为学生将来求职、应聘做好准备,更重要地是要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医学类高职高专护理生要结合护士岗位的需要,重点培养其与人沟通能力,以及护理文书的规范写作能力;临床医学的学生写作训练重视医学实验报告,医学论文写作指导;口语训练注重培养学生与病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等。药学、中医等专业在教材内容上要适当增加优秀典范的医古文和文言常识。这种切合学生实际与他们专业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仅突出了高职高专语文教学的专业特色,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吕叔湘先生曾说:“要有一种引导学生入门的教材,分量不宜重,内容不易繁琐,要突出重点要害,让学生看了有兴趣,看完确定能入门。不能样样都编入教材里,不能毕其功于一役。”[1]所以,教材编写或选用要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注重实效性。

二大学语文的教学要与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相融合

大学语文作为高职高专生的一门重要的人文素质课,在高职高专生的培养上扮演了很重要的“职业道德导师”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侧重点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

1立足语文的人文性,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相融合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要立足于大学语文的人文性,让学生在“成才”的前提下,必须“成人”。当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在工作中不肯吃苦,不愿奉献,责任意识淡薄,敬业精神亏失,自我意识强盛,缺乏合作互助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之外,还要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格。因为不同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高职高专道德教育应贴近行业、职业的具体要求。我们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始终渗透着对医学生职业品格、职业修养和职业行为的教育。如通过儒家经典的学习,让医学生树立热爱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生命伦理观。用孔子“仁者爱人”的价值观,“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培养医学生正确的职业义利观和职业价值观,从而成长为一名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医务工作者。

另一方面,通过优秀作品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刻地去关注自身,关注生命,铸造健全的人格品质,培育为医者的大爱之心,品味作品中丰富的人生情感,健全医学生的人格品质。[2]如屈原以身殉国、虽九死而未悔的爱国之志;陶渊明淡泊名利的高洁品格和澹远宁静的生活态度;杜甫“宁苦身以利人”的大爱胸襟和人道主义精神;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坚毅的人生信念;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范仲淹“先忧后乐”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先贤的高尚品行和人格操守犹如春风雨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灵,荡涤着他们的灵魂,引领着他们的人生,促使医学生健康职业人格的形成,也促使其高尚职业道德情操和奉献精神的养成,使之成为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医学技能型人才。

2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将语文的实用性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相结合

高职高专院校在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培养他们将来从事职业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大学语文教学应从学生职业生涯和职业需求出发,充分体现其工具价值,加强学生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我校90%的学生来自农村,普通话较差,方言浓重,不善交流,写作基础较差,这对他们将来从事的职业有很大影响。本人在教学中立足课堂,拓展课外,围绕教材,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有所侧重地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

“说”主要通过朗读和开放性题目的设置来培养。语文课中的精美篇章,在老师的指导下,一律教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根据课文特点,或整篇朗读,或重点段落朗读,老师认真听取并纠正其错误。使平时不爱开口的同学开口说话,不说普通话的同学尽量说普通话。此外,老师在课堂上尽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口语表达兴趣;或利用课前3到5分钟演讲,进行口语训练;或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老师点评,提出改正意见以便学生改进。这不仅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要充分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还必须把课外和课内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活动,如护士节、五四青年节等节日的演讲,以及诗歌朗诵比赛、辩论赛等等,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克服恐惧紧张心理,提高心理素质训练,最终让他们在公众场合能谈吐大方得体、自然从容,切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写”通过实际指导、训练来提高。除教会各个专业学生都需要掌握的通用文体之外,主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选取最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与专业相关需重点掌握的文体,有针对性对他们进行指导。护理系的学生必须要严格规范地书写护理文书、体温单、医嘱单、病程记录中的手术清点记录和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在课堂写作训练中,针对每一份护理文书,都必须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医疗系的学生训练医疗文书的书写,如住院病历、门诊病历、处方、各类申请单及报告单等,病历的书写必须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课堂训练,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教师要设置相关的应用文写作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写作,然后互相交流,督促改进提高。使应用文写作活动最大程度地接近于实际应用,接近学生职业需要,让学生感到有用而不乏味。

三大学语文的作业设计、考核方式要与学生专业需求、知识拓展、能力提升相一致

语文学习仅靠课堂有限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课后的指导和实践对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知识的拓展、职业能力的提高大有作用。语文作业要针对学生专业需要精心设计,如在每讲完一章内容后,结合不同院系学生的专业特点,给他们开列书目,如我校临床、护理的学生必读《癌症楼》、《最后的尊严》、《教授的戒指》、《红处方》等以医学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中医药系学生书目有《大医精诚》、《华佗传》、《李时珍传》等文学作品,并要求学生写出心得、体会、感受,或就喜爱的作品进行赏析,可以用来课堂交流,也可将其纳入期末成绩中。其目的让医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文学作品欣赏中受到感染、触动和思想启迪。另外,考核方式可以多样化,如作品赏析、人物评论、时事评论、观后感、口头表达等等,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考试的过程变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提高的过程。一方面促使学生加强课外学习,另一方面扩大了阅读,拓宽了知识,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篇9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和潘懋元教授的三分法理论[8],高等教育可分为两大类型,即普通高等教育(5A)和高等职业教育(5B)。其中,普通高等教育(5A)又细分为学术型高等教育(5A1)和应用型高等教育(5A2)。应用型高等教育(5A2)是介于学术型高等教育(5A1)和高等职业教育(5B)之间的第二种类型的高等教育。由于教育分类中相邻两类教育通常具有许多相同的特质,这为彼此的科学衔接与沟通提供了理论依据。应用型高等教育(5A2)与高等职业教育(5B)是类型不同且层次有别的教育,它们可以衔接的内在依据是教育的职业性和应用性。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其行业指向性,即它强调专业布局适应行业特征,人才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科技服务适应行业功能,采取行业指向性明显的需求驱动型发展模式,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应用性特征。从这点看,应用型高等教育与旨在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性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相同的特性,这是两类教育衔接的内在可能性。高等职业教育通常是专科层次的应用型教育,应用型高等教育则是本科及以上层次的专业性教育,二者层次不同,但内容相通且一脉相承,存在层次的内在递进性。应用型高等教育与学术型高等教育是侧重点不同且包含层次各异的高等教育,两者的培养目标同中存异:应用型高等教育培养运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工作的专业人才,可以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学术型高等教育强调理论学习,旨在培养从本科直达博士各层次的专门学术型人才。尽管如此,它们同属于普通高等教育,这是它们衔接的内在依据。

1.“应用型”与“职业型”高等教育的沟通

从制度建设来看,俄罗斯应用型高等教育(5A2)———文凭专家教育主要由专业学院(Institu-te)承担,也有少量由综合大学和专业大学提供。专业学院早在苏联时期就已存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急剧扩张,原因在于新设的大量非国立高等学校绝大多数属于专业学院。专业学院包括建筑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及其他各种按专业命名的单科性工业学院,以及师范、农林、医药、财经、政法、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种专门学院。据统计,2005年,全俄罗斯专业学院达804所,占全俄罗斯高等学校总数1378所的57.97%。[9]专业学院的任务是在科学、技术和文化等一系列领域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后职业教育,为一定职业活动领域培养高级工作人员,并为其组织再培训和进修,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其重点在于实施基础高等教育的培养计划。专业学院招收高中毕业生,学习期限一般为4-5年,少数为6年,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或专家文凭。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承担机构是高等专科学校(Col-lege),是在那些物质技术基础较发达、整体师资水平较高的中等技术学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高等专科教育性质,是从事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的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学制比以不完全中学教育为基础的中专学制要长,相当于大专人才,与欧美的社区学院相近[10],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国际教育分类标准》的规定,它提供的是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5B)。[11]例如,莫斯科文艺学院、企业学院(在莫斯科)、莫斯科铁路运输学院等均为高等专科学校。据统计,至2012-2013学年度,俄罗斯高等专科学校达679所。[12]在制度层面,实施职业型高等教育的高等专科学校与实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专业学院有着天然的联系,它既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附属于专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并通过国家最终认证后,便可获得相应文凭。持有文凭的毕业生既可直接参加工作,也可到专业学院继续深造。学生可不经考试直接进入专业学院同种专业的第三年级继续学习,并按速成教学大纲继续接受教育,学制可缩短1-2年。就课程设置而言,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计划除开设中等技术学校教育的所有课程外,即涵盖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包括经济和数学,职业学科、专业学科及实践训练等,还包括1年以上更深刻的理论学习和专业训练以及更深入的实践培训。高等专科学校可招收完全中等教育毕业生(11年级)和普通基础教育毕业生(9年级),学习期限分别为3.5-4年和4-4.5年。其中,普通基础教育毕业生(9年级)进入高等专科学校继续深造时,还要学习完全中等教育阶段的学科教育课程。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每年的学习时间是45周,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时间各一半;每周学习54小时,包括上课和独立研究。专业学院是按照基础职业教育大纲实施的,基础职业教育大纲规定了必修课的内容,即包括人文、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一般学科,以及职业学科、专业学科和实习等。从两类院校开设的课程看,两类教育的基本课程相同。事实上,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高等专科学校开设相当于专业学院一、二年级的课程,包括本专业的及信息工艺学、商业活动知识、技能等,属于不完全高等教育层次。[13]可见,高等专科学校也是按基础职业教育大纲实施教育的,只不过高等专科学校是根据不低于高等教育前两年教学量的部分基础职业教育大纲进行的。由于基础职业教育大纲规定了课程内容的最低要求,使得职业型与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沟通自然而顺畅。

2.“应用型”与“学术型”高等教育的沟通

从制度建设看,实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专业学院与实施学术型高等教育的综合大学或专业大学形成阶梯式交叠,即综合大学或专业大学与专业学院前四年教育是相通的,达到基础高等教育层次后,专业学院再向上延伸到文凭专家教育层次,而综合大学或专业大学则再向上延伸至硕士、副博士甚至是科学博士教育层次。事实上,专业学院与综合大学或专业大学密不可分,它既可以是独立设置的,也可以是附属于综合大学或专业大学,从事相对独立的教学科研活动。就课程设置而言,应用型和学术型高等教育的沟通情况可分别从文凭专家教育与科学硕士教育课程设置的共通性,及文凭专家教育与副博士教育课程设置的递进性两方面加以分析。从共通性看,培养目标方面,文凭专家教育和科学硕士教育都属于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的第三层次教育,而第三层次教育是在第二层次教育基础上以“培养能独立从事创造性职业活动的专家为目的”[14],通过“文凭专家”和“科学硕士”两种方式进行培养,文凭专家教育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带有职业性;科学硕士教育注重理论学习,带有学术性。显然,两类教育培养目标的大方向是一致的,即培养“创造性职业活动的专家”,只不过前者侧重于应用型,后者则偏向理论型。在基本教学大纲的一般要求及其必修课最低要求等具体教育标准上,《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规定,“高等职业教育”第三层次分为硕士和文凭专家培养两种。硕士基本教学大纲由相应方向的学士教学大纲和第三级硕士教学大纲构成,课程内容除学士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包括人文、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一般科学性质的学科,也包括具有职业用途的一般职业学科、专业学科和实习”等内容外,还包括“实习、毕业生的科研和(或)科学-教育学活动”等专业培养内容;文凭专家则按现行的分专业培养“文凭专门人才”的教学大纲实施,包括“一般人文、社会-经济的、自然科学的学科、一般职业学科,还有毕业生各种职业活动所规定的专业及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培养”。显然,两类教育大部分科目相同或相似。不仅如此,《高教标准》还规定,“高等职业教育”中每一层次教育的必修内容是由国家教育标准的联邦因素决定的,而文凭专家和科学硕士同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第三层次教育,均以第二层次教育为基础,这不仅意味着两类教育前四年课程是共通的,也表明后1-2年课程中两类教育存在相通之处。由此而观,文凭专家教育与科学硕士教育的主干课程是相同的。以文凭专家和科学硕士示范教学计划为例(如表1所示)。从课程结构看,五年制文凭专家教育与六年制硕士教育的教学总学时数不同,文凭专家教育的教学总学时数为8262学时(通常维持在8800学时左右),硕士培养的教学总学时数为11232学时。但两类教育必修课程相同,只是总学时数有所差别,即公共人文和社会经济课程均为1800学时;培养方向的公共职业课程均为2561学时;普通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文凭专家教育为1853学时,硕士教育为1921学时;专业课程、专业化课程文凭专家教育为1598学时,硕士教育为2691学时。从表1可以看出,文凭专家教育的专业课一般保持在20%左右,专业实习时间较多,这其中结合了高级基础培训(自然科学和普通工程的)和专业培训以及对职业的创造性培养[15];硕士培养因年限长,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更多,还增加了1854学时的科研工作,这反映了硕士在学士基础上更加注重专业科研能力的培养。[16]尽管两类教育相差1161必修学时(占文凭专家教育必修课总学时的14.9%),但必修课内容却大部分相同。可见,文凭专家教育和科学硕士教育不仅培养目标的主导精神相同,课程设置的主体部分也相同,共通性大,渗透性强。从递进性看,培养目标方面,前已述及,“高等职业教育”是在中等(完全)普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上的加深和提高教育程度,培养专门人才;大学后职业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基础上提高公民教育程度学术水平和教学技能水平。显然,这两级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互衔接。而文凭专家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第三层次教育的一种类型,与副博士教育作为大学后职业教育的第一层次教育,尽管侧重点不同(即前者侧重应用型,后者偏向理论型),但不可否认,同为普通高等教育,两类教育的培养目标息息相关,存在内在的层次递进性。在基本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等具体教育标准上,根据2000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颁布的《大学后职业教育各学科国家教育标准模型》和2002年俄联邦政府批准的《大学后职业教育各学科基本教育大纲暂行规定》(见表2),副博士教育的基本教学大纲是由教育职业课程、选修课程、教育实践、科研和学位论文等四部分组成。比较表1和表2不难发现,必修课程中,副博士教育阶段开设的“外语”、“科学史和科学哲学”、“专业课程”等对应于文凭专家教育阶段开设的“外语”、“哲学”、“专业、专业化课程”等;选修课程中,副博士教育阶段开设的“高校教育和心理学”、“信息学”等对应于文凭专家教育阶段开设的“心理学和教育学”、“信息学”等,可见,副博士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与文凭专家教育阶段所开设的课程内容具有共通性和内在继承性与递进性。因此,两类教育得以顺利衔接。当然,文凭专家教育与科学硕士教育的培养规格、要求及目的不同,科学硕士培养侧重于造就科学、教育工作者,而文凭专家培养则侧重于发展和巩固应用职业技术,而且,硕士在入学前需经过2年学术训练,更容易适应副博士教育阶段的学习,而“文凭专家”由原来被定位在应用型培养转向接受学术型副博士教育,转轨跨度较大,学习显得困难些,但却并不因此影响学生升学。

三、高等教育“立交桥”构建的几点思考

1.国家教育标准是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的前提

早在前苏联时期就实行国家统一的标准教学计划和大纲,这曾使地方和学校毫无自主设置课程的权力。俄罗斯独立后,社会转型使得地方权力日益增大,同时也给教育和课程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混乱,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客观上需要国家加以调控,进行必要的规范。因此,规划各级各类高等教育的共同教育空间一直是俄罗斯独立后教育改革和发展始终不懈的追求目标。在俄罗斯政府看来,伴随教育体系和教学机构类型的日益多样化,必须建立起稳定教育体系的调节机制[17],才能规范教育和课程的发展,这种调节机制就是制定国家教育标准。国家教育标准通过对“基本教学大纲的一般要求”、“基本教学大纲必修课的最低要求”、“学习期限”、“毕业生培养内容与水平的最低要求”等方面进行规范,保证了各类型高等教育的基本教育质量。由于国家教育标准对地区的特殊发展、多种类型学校的产生、可选择大纲的制定等均不作限制,而只是对保证教育质量的水平进行规范,给予各类型高校足够的自由空间。也就是说,各种类型高校在其教学计划中所制定的培养学生水平、学习内容广度和深度等可以不同于国家教育标准的规定,但必须不低于国家教育标准的水平。国家教育标准的制定有利于促进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由于教育标准保证了高校培养毕业生的基本质量,不同类型高等教育之间可以横向交流,即学生可在不同类型高等教育之间进行转换;不同层级(或层次)高等教育之间也可纵向沟通,例如,把“硕士毕业考试结果作为研究生考试的成绩”,从而将“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后职业教育联系起来。正是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横向沟通、纵向联结,自然构成了俄罗斯高等教育四通八达的人才成长“立交桥”,这不仅使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灵活而富有弹性,也为俄罗斯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见,国家教育标准的制定是俄罗斯高等教育“立交桥”构建的必要前提。

2.基本必修课程是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的基石

“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后职业教育构成了俄罗斯高等教育。其中,“高等职业教育”由不完全高等教育、基础高等教育和完全高等教育三级相互连续且逐级递进的教育组成。“职业型”高等教育由高等专科学校承担,属于不完全高等教育层次,是根据不低于学士基础职业教育大纲前两年教学量进行的,而学士基础职业教育大纲包括了人文、社会、经济、自然、科学等一般科学性质的学科,以及具有职业用途的一般职业学科、专业学科和实习;“应用型”高等教育由专业学院承担,属于完全高等教育层次,是按文凭专家教育大纲实施教学的,该大纲包括“一般人文、社会-经济的、自然科学的学科、一般职业学科,还有毕业生各种职业活动所规定的专业及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培养”。根据俄罗斯《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的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每一级的基础职业教育课程必修内容由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的联邦因素确定。而基础职业教育课程规定学生应学习如下必修学科:(1)一般人文和社会-经济学科;(2)数学和一般自然科学学科;(3)一般职业学科(供该专业方向或专业培养用的)。(4)专业学科。《高教标准》还规定,联邦部分课程在普通人文-社会经济类课程中所占比例应不少于70%,在普通数学、自然科学类课程及专业基础课中应占80%,其余由地方和学校均分,而专业课则完全由学校设定。[18]显然,联邦政府确定的基础职业教育必修课程将“职业型”与“应用型”高等教育联系起来。而“学术型”高等教育在科学硕士及以下层次,与文凭专家教育都是按基础职业教育大纲实施教育的,因具有共同的基础职业教育必修课程而相互融通,而科学硕士教育与副博士教育作为学术型高等教育的不同层次,由于分别执行《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和《大学后职业教育各学科国家教育标准模型》,所开设课程内容具有内在联系性和递进性,得以顺利联结。概言之,“职业型”和“应用型”高等教育在大学前两年阶段的主体课程———公共基础课大部分相同且均为必修;“应用型”和“学术型”高等教育大学前四年课程相通,大学后1-2年基本必修课程相同;学术型科学硕士教育与副博士教育课程内容具有内在递进性,一脉相承。可见,俄联邦政府确定的基本必修课程是“职业型”、“应用型”和“学术型”高等教育得以顺利衔接和沟通的根本。

3.高等教育鉴定制度是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的保障

俄罗斯保障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通过高等教育鉴定制度来实现的。前苏联解体后,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政局动荡、经济滑坡、教育经费短缺,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滑;另一方面高校(尤其是非国立高校)及其分校的数量急剧增长,有些高校甚至自发更名,大学前、后的培训范围不断扩大等,对教育质量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对此,为规范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俄联邦政府以《教育法》的法律形式确立了高等教育鉴定制度,该制度包括认可、评定与鉴定三个环节。对高等学校来说,认可是前提,即基本办学条件要达标;评定是核心,是高校接受第三个环节———国家鉴定的必要条件,否则,鉴定就无从谈起。评定的目的和内容是确认高校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培养水平和培养内容与《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的相符程度。对高校进行评定的指标包括高校教育大纲的文件保证、培养内容、培养质量、高校内部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督体系,以及高校内部标准文件与教育标准条例和法律要求的相符程度。[19]通过评定的高校可以申请国家鉴定,通过鉴定后即可获得政府拨款。高校鉴定结果往往作为俄联邦政府进行高等教育决策的重要参考,也是政府对高校财政资助的重要依据。换言之,如果高校能证明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达到国家教育标准的要求,就具备了获得政府资助的资格,政府就能为其提供必要的经济资助。正是运用了政府财政拨款的经济杠杆作用,高等教育鉴定制度通过评价和鉴定确保了俄罗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达到《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各级各类高等教育顺利衔接与沟通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