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企业发展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数字化企业发展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数字化企业发展

篇1

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已成为企业的宝贵资产。从国家政策层面上看,我国已经有多个文件涉及企业数字化的进程。而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提出了加快数字化进程的相关计划。领先一步的企业,在数字化问题上已经成为传统企业转变为数字化企业的先锋。企业应该从四个方面重点推进数字化进程:①自上而下推行企业数字文化;②分阶段向数字化转型;③创新基于企业数据基础的商业模式;④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敏捷数字化供应链体系。

2我国制造型企业现状

我国制造型企业采用传统研发模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设计和工艺部门没有统一的三维设计工具,导致设计数据类型繁多,实现数据交互非常困难;(2)缺乏统一的三维设计规范与标准,不利于数据的管理和交流,工作效率较低;(3)没有规范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缺乏有效的知识和信息管理平台,产品开发流程不完善,数据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缺乏有效的设计任务规划、分配和评审环节;(4)没有工艺仿真验证,工艺的合理性及优化装配路线等只有在实物加工时或加工后才能得到验证;(5)没有虚拟仿真环节,物理验证消耗成本大,很多质量问题无法提前预见,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批量召回。

3西门子数字化企业集成解决方案

所谓数字化企业,是指那些由于使用数字技术,改变并极大拓宽自身战略选择的企业。数字化企业具有自身的战略特点,建立了一种企业模式,能够以新的方式创造并捕捉利润,建立新的、强大的客户和员工价值理念。更重要的是,数字化企业应当具有独特性。我国工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借鉴西门子数字化企业集成解决方案,为数字化转型创造了技术上的先决条件。在离散工业和过程工业的各个领域,西门子正携手客户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无论企业何种规模,何种行业,落地工业4.0的时机已经成熟。西门子是全球领先的技术企业,170年来不断致力于卓越的工程技术、创新、品质、可靠和国际化发展。西门子业务遍及全球,专注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作为世界最大的高效能源和资源节约型技术供应商之一,西门子在高效发电和输电解决方案、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以及工业自动化、驱动和软件解决方案等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西门子还是影像诊断设备,如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系统,以及实验室诊断和临床信息技术领域领先的供应商。西门子作为全球数字化顶级供应商,其数字创新平台能为数字化企业在软件方面奠定基础。这一平台可以在产品性能、产品开发和生产运营等方面培养持续的创造力。西门子数字化企业集成解决方案支持企业从产品设计、生产规划、生产工程、生产实施直至服务的各个环节打造一致、无缝的数据平台,形成基于模型的虚拟企业和基于自动化技术的现实企业镜像。西门子形象地称之为数字化双胞胎,完整真实地再现整个企业,从而帮助企业在实际投入生产之前即能在虚拟环境中优化、仿真和测试,在生产过程中也可以同步优化整个流程,最终实现高效的柔性生产,并快速创新上市,锻造企业的持久竞争力。西门子持续将新组织和新技术高效地融入其行业领先的数字化企业软件套件中,帮助企业为产品和生产线创造全面、精确的数字化双胞胎,占据行业优势。

4数字化企业发展路径

总结我国制造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时的经验,一般会经历设计数字化、装配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几个阶段,最终实现数字化智能工厂。鉴于我国制造业现状,推荐按以下路径进行数字化转型:(1)逐步引入西门子数字化企业软件套件,应用于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并制定应用标准和规范;(2)将产品三维模型打造为传递下游生产活动所需详细信息的恰当载体,企业所有部门和团队都使用三维模型作为信息传递途径;(3)将所有流程数据通过生产生命周期管理软件进行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虚拟仿真过程提前;(4)在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帮助下,设计和工艺人员在生产生命周期管理统一的虚拟平台上进行产品设计、工艺设计、仿真与模拟验证;(5)引入本地化技术支持,贴合企业实际需求,进行知识库定制、模板制作、工艺流程定制及二次开发等。西门子数字化产品套件支持制造企业产品开发全过程,但是企业的需求远不止于此,如何更好地将数字化软件与企业当前的需求结合起来,进行流程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协同开发,这才是重点。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和痛点,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立足企业现状、基于西门子工业软件产品的效率倍增数字化转型服务。效率倍增指基于西门子软件平台的深度数字化应用服务,结合用户企业产品的特点和需求,帮助用户实现真正基于三维的研发,建立真正的虚拟数字研发流程体系和数据包规范。效率倍增的核心是根据企业业务流程和产品特点,基于MBD(ModelBasedDefinition)规范,构建企业级模型产品知识体系,对市场和客户需求、生产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数据化处理,成为可统计、可计算、可分析的数据。同时对制造环节实现知识结构化,与信息数据对称,逐步取代人在制造过程中的重复性工作,帮助企业实现敏捷、精准的设计制造。最终建立以数字化模型为基础、以数字化流程为效率、以物料清单为核心、以上下游协同为关键的制造全过程。按企业的业务场景,具体分为以下版块:基于MBD的快速研发设计、基于MBD知识工程的工程设计、基于MBD的仿真行业应用、基于MBD的工装仿真设计、基于MBD的模具快速设计、基于MBD的结构化工艺设计、基于MBD的工艺仿真优化、基于MBD的制造规划设计、基于MBD的质量规划工程、面向企业的增材制造应用、面向企业的数字化服务。

5基于MBD的设计工艺一体化解决方案

MBD指用集成的三维实体模型来完整表达产品定义信息,详细规定三维实体模型中产品尺寸、公差的标注规则和工艺信息的表达方法。MBD使三维实体模型成为生产制造过程中的唯一依据,改变了传统以二维工程图纸为主、以三维实体模型为辅的制造方法,使集成化的三维数字化实体模型成为生产过程中的主要依据,对数据管理及设计下游的活动,包括工艺规划、车间生产等产生重大影响。应用基于MBD的设计工艺一体化解决方案,企业逐渐实现三维数字化产品定义、三维数字化工艺开发和三维数字化数据应用,形成一个完整且基于MBD的三维数字化设计、工艺、制造技术应用体系。

5.1汽轮机公司

某汽轮机公司作为机械工业100强和全国三大汽轮机制造基地之一,现有总资产逾120亿元和7000余名员工,专业技术人员2500余名,中高级人员占48%,主要生产设备2500余台,其中大、精、稀设备和数控机床500余台。经过40年的建设发展,该公司现已具备了各等级火电汽轮机、核电汽轮机开发研制和批量生产的综合实力。自建立以来,公司已累计生产各种类型机组660余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25%,产品遍及全国各地,并出口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伊朗、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国,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使用性能均受到国内外用户的普遍好评。该公司在数字化制造方面起步较早,已经在部分车间成功实现了数控机床联网的工作。尽管如此,在数字化制造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如下:(1)设计平台不统一,数据格式不统一,数据交换困难,很难实现协同办公,重复工作量大;(2)技术准备流程较长,工作流程几乎为单线条模式,设计数据传递到工艺、采购、生产等部门的流程长;(3)零件三维模型重用性差,同一个零件,设计部门要建模,工艺部门要建模,重复劳动量较大。针对该公司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对叶片谱系归纳总结,梳理叶片工程设计业务流程,建立叶片参数化要素库,实现模块化驱动,为叶片智能快速设计做好准备。开发叶片知识设计平台,实现叶片的自动创建、智能编辑等设计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叶片设计的工作效率。具体实施效果如下:(1)统一了软件平台,使数据沟通没有障碍;(2)建立完整的叶片三维设计规范,规范了叶片的设计流程;(3)开发基于知识工程的叶片设计、工艺一体化平台,实现叶片全三维设计和工艺设计,完全实现数据重用;(4)利用叶片结构化知识模板技术,实现叶片三维模型自动创建;(5)基于产品知识体系,实现叶片尺寸自动标注;(6)自动生成叶片三维结构化工艺;(7)帮助企业建立了基于叶片三维模型的设计、工艺知识体系。通过效率倍增数字化技术服务,该公司叶片分厂建立了快速设计、快速工艺一体化平台,叶片设计、工艺编制效率提升了80%,交货期缩短了20%。该公司研发了统一平台,协助梳理叶片需求数据化,建立基于叶片三维模型的结构化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基于MBD的叶片敏捷精准化制造。由此,该汽轮机公司向数字化转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5.2仪器仪表公司

某仪器仪表公司成立于1999年,其前身是1965年从上海、江苏、辽宁等地内迁的热工仪表总厂,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重点布局的三大仪器仪表制造基地之一,主要生产和经营工业自动化仪表及控制装置。工业自动控制装置制造业跨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两大领域,其整体发展水平不仅体现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而且维系着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智能制造、实现产业升级,以及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是21世纪大国竞争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该公司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十分坎坷,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表现如下:(1)缺少三维产品设计,产品可靠性低;(2)手工搭建物料清单,与模型、图纸没有关联,错误率及返工率高;(3)订单选配参数不统一,产品系列多,导致设计冗余度高,产品零部件通用性低;(4)二维工艺编制较粗糙,且仅有零件通用工艺,无法指导现场生产。采用基于MBD的设计工艺一体化解决方案,帮助该公司解决了上述问题,具体表现在对球阀阀体部件类别归纳总结,梳理球阀选型设计业务流程,建立阀体部件及各个零部件的参数化模板,实现产品级模块化驱动,为阀体部件智能装配做好准备。开发知识设计平台,根据工程物料清单实现阀体部件和管道附件的智能装配、智能工程图等设计工作,极大地提高了搭建物料清单和球阀设计的工作效率,降低返工率。开发工艺平台,根据产品模型实现快速搭建和重用产品零件工艺。具体实施效果如下:(1)采用规范标准和统一平台,实现了知识驱动、经验积累,以及没有障碍的数据沟通;(2)建立完整的球阀三维设计规范、二维制图规范、检查规范,规范了产品的设计流程;(3)开发基于球阀产品的工程设计、工艺一体化平台,实现球阀全三维设计和快速工艺,完全实现数据重用;(4)基于客户订单及产品参数信息进行判断,快速搭建产品物料清单数据结构,利用产品工程物料清单及产品结构化知识模板技术,实现阀体部件和管道附件的三维模型智能装配;(5)快速生成球阀零件的三维结构化工艺;(6)帮助该公司建立了基于球阀三维模型的工程设计、工艺知识体系。通过效率倍增数字化技术服务,该公司建立了球阀自动搭建物料清单、快速设计和快速工艺一体化平台,球阀物料清单搭建、设计,以及工艺编制效率提升了80%,交货期缩短了20%。该公司建立了协同设计平台,梳理客户标准产品参数信息,快速搭建产品物料清单,并实现基于球阀产品级的三维模型库快速设计,建立三维结构化工艺,进而实现基于MBD的球阀敏捷精准化制造。由此,公司走上了更可靠、更高效的数字化转型之道。

6基于MBD的仿真行业应用

6.1电机

电机设计是一个复杂的多物理场问题,涉及的领域包括电磁、结构、控制、流体和温度等。随着新材料、新工艺及各种电机新技术的发展,电机设计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同时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电机设计的要求,必须借助于现代仿真技术才能解决设计中的各种问题。通过数字化仿真软件,可以分析电机组件的静态刚度和强度、冲击刚度和强度,以仿真来验证客户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6.2汽车零部件

从智能电子、信息娱乐、电信到高级软件等领域,车辆制造商正在为今天的消费者不断推出突破性的创新科技。同时,面对日益增长的燃料费用和严峻的环境问题,汽车制造商需要重新设计汽车系统,包括空气动力学、发动机、传动装置、车身、乘客舒适性及电气电子系统等。数字化仿真软件针对汽车零部件进行静态刚度和强度分析、动态刚度和强度分析、模态分析、多体动力学分析及疲劳分析,通过仿真验证客户设计方案,确认零部件失效的原因,并验证改进方案。

7基于MBD的模具快速设计

篇2

随着我国的煤炭能源的加工、利用技术的日益成熟,煤炭在清洁能源技术利用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高,使得其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的地位不可动摇。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沁水鑫基煤业有限公司在这样的大背景环境下,必须及时进行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探索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矿山的发展,引进生产自动化、安全监测监控和管理信息系统。

1 信息化建设的经济学基础

信息化应用的经济学基础是边际成本法则,即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条件之下,边际成本随着分工专业化的程度而降低;拓展信息化是指在相同的技术条件下,改变交易范围,观察到的成本变化,或者是改变成本观察的交易范围变化。对于信息化的建设与研究,要通过效率与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反应出信息化的1+1>2这一“倍增器”的本质特征。

2 数字矿山的简要介绍

数字矿山又称为智慧矿山,它是建立在矿山数字化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它以能够完成矿山企业所有的信息的准确整理和采集、智能化服务、自动化的操控、可视化的发展、规范化的集成、网络化的传输为主要的工作目标。(1)智能化的服务。智能化的服务是针对人工服务所提出的。(2)自动化的操作。(3)可视化的展现。(4)规范化集成。

3 煤炭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与数字矿山的发展的相关建议与对策

3.1 建立矿井数据自动采集和更新系统

矿山数据的基本特征是动态变化和多源异构,因而,必须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建立起不同的数据采集系统。对于固有信息的采集,可以针对矿井测量、地质勘探所产生的基础数据,如钻孔、水文、测量、地质等,进行图纸矢量化的处理,建立起信息化的地测管理系统3DGIS数字矿山系统支持下列几种基础数据的采集:(1)根据采掘工程平面图,手动采集数据生成三维图形。(2)根据地测数据库,自动生成三维图形。(3)自动识别CAD图纸,生成三维图形。

3.2 煤炭企业要加大技术与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

煤炭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与数字矿山发展方面,要注重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比例,力求保证企业在数字建设方面拥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与技术支撑。企业单元技术投入应该向着集成性、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煤炭企业在技术投入方面,应该由过去的注重短期效益、单元技术方面,向着全局的、整体的信息化建设方面倾斜,尤其是关注信息集成与整合方面的投入,应该由单纯的战术层面的投入,转向决策层、战略层、战术层的重点综合。

篇3

当今的世界经济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朝着全球市场一体化、企业生存数字化、商业竞争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以互联网、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为代表,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核心的新经济迅速发展。站在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瞬息万变的宏观环境之中,企业需要一种全新的营销观念。这种营销观念应该能够有效的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能够更关心客户的内心,并能在供需双方之间搭起互动的桥梁。可以说,数字营销的就是顺着这种潮流应运而生的。

所谓数字营销,就是指借助于互联网络、电脑通信技术和数字交互式媒体来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数字营销将尽可能地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最有效、最省钱地谋求新的市场的开拓和新的消费者的挖掘。

数字营销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的革命,而且包含了更深层的观念革命。它是目标管销、直接营销、分散营销、客户导向营销、双向互动营销、远程或全球营销、虚拟营销、无纸化交易、客户参与式营销的综合。数字营销赋予了营销组合以新的内涵,其功能主要有信息交换、网上购买、网上出版、电子货币、网上广告、企业公关等,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的主要营销方式和发展趋势。数字营销具有如下特点:

集成性实现了前台与后台的紧密集成,这种集成是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基础。可实现由商品信息至收款、售后服务一气呵成,因此也是一种全程的营销渠道。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络将不同的传播营销活动进行统一设计规划和协调实施,避免不同传播的不一致性而产生的消极影响。

个性化服务数字营销按照客户的需要提供个性化的产品,还可跟踪每个客户的销售习惯和爱好,推荐相关产品。网络上的促销是一种低成本与人性化的营销方式。

更丰富的产品信息互联网可以提供当前产品详尽的规格、技术指标、保修信息、使用方法等,甚至对常见的问题提供解答。用户可以方便地通过互联网查找产品、价格、品牌等。

更大的选择空间数字营销将不受货架和库存的限制,提供巨大的产品展示和销售的舞厅,使客户提供几乎无限的选择空间。

更低廉的成本优势在网上信息,代价有限,将产品直接向消费者推销,可缩短分销环节,的信息谁都可以自主地索取,可拓宽销售范围,这样可以节省促销费用,从而降低成本,使产品具有价格竞争力。前来访问的大多是对此类产品感兴趣的客户,受众准确,避免了许多无用的信息传递,也可节省费用。还可根据订货情况来调整库存量,降低库存费用。

更灵活的市场营销产品的种类、价格和营销手段等可根据客户的需求、竞争环境或库存情况及时调整,网络能超越时空限制与多媒体声光功能范畴,正可发挥行销人员的创新。

篇4

1关于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状况

1.1 Windows 正成为事实上的工控标准平台

微软的技术如 Windows NT、Wind0WS CE和 IntemetExplore 已经正在成为工业控制的标准平台、语言和规范。PC 和网络技术已经在商业和企业管理中得到普及。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基于 PC 的人机界面已经成为主流,基于PC 的控制系统以其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正在被更多的用户所采纳。在控制层采用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平台的好处就是其易于使用和维护以及与办公平台简单的集成。因为在长期的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中我们发现,简洁的操作程序会大大的提高电气自动化的工作效率。

1.2 IEC6113l

标准使得编程接口标准化在IEC6113标准诞生之前,国际上的几百家生产厂商和几百种电气自动化产品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不仅不利于技术的交流,也使得各种不同厂家的不同产品无法进行配置,在这种情况下,IEC6113l标准应运而生了。IEC6113标准不仅统一了各个电气产品的语言,也为接下来的电气自动化产品的生产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参考方式,即无论哪家的电气产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和配件都可以相应的搭配其他厂家的相应配件一起使用。由于 IEC6113l 标准的这一优势,使得它成为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电气生产标准,已经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可和应用。

2 技术与电气工业自动化

PC、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以太网和 In-temet 技术引发了电气自动化的一次又一次革命。正是市场的需求驱动着自动化和IT平台的融合,电子商务的普及将加速着这一过程。信息技术对工业世界的渗透来自于两个独立的方向:一方面是从管理层纵向的渗透。企业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要对当前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存取;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横向扩展到自动化的设备、机器和系统中。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产品所有的层面,不仅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而且包括控制器和仪表。Intemet/Intranet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企业的管理层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可以存取企业的财务、人事等管理数据,也可以对当前生产过程的动态画面进行监控,在第一时间了解最全面和准确的生产信息。虚拟现实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应用,将对未来的自动化产品,如人机界面和设备维护系统的设计产生直接的影响。信息技术革命的原动力是微电子和微处理器的发展。随着微电子和微处理器技术应用的增加,原本定义明确的设备界线,如 PLC、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变的模糊了。相对应的软件结构、通讯能力及易于使用和统一的组态环境变得重要了。软件的重要性在不断提高。

3电气工程的基本设计原则

3.1 优化供配电设计,促进电能合理利用

电气设备的主要运作能源是电能,所以,我们要注意在设计电气工程时尽量的做到节能环保。在能满足该电气工程所有的运行需要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于能源的消耗,提高有限能源的利用率。其次,设备的安全运行,也是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关键,电气线路应有足够的绝缘距离、绝缘强度、负荷能力、热稳定与动稳定的裕度;要保证供电和配电的安全运行,以及要有可靠的防雷装置;防雷设计,在保证系统进行特殊功能运行的情况下,还应有防静电等其他排除意外伤害的措施。

3.2 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减少电能的直接或间接损耗

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应首先满足建筑对运行要求的制定和维护其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尽力减少成本,最大程度的降低和减少各种消耗,这是与设计的合理性密切相关的,也是充分发挥设备功能的一种方法。一般的做法是选用节能设备和减少线路损耗等,所谓选用节能设备就是在系统设计之初,在相同的条件下要尽量选用能耗低的电气设备,从运行的长远角度来考虑节能设计,另外,减少线路损耗是指在运行的过程中,设备间的连接线路的长短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些非功能性的电能损耗量,所以,我们要尽量采用简洁的设计方案,减少线路运行中的电流损耗,节约运行能源。总之,提高电力设备的利用率,减少电能的直接或间接损耗,也是电气系统的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3.3合理调整负荷,提高设备利用率在满足水工建筑物对使用功能的要求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设计时尽可能提高电能质量、合理调整负荷、选取合理的设计系数、在特殊用电的情况下选择合理的节能措施,提高负荷率和设备利用率节约电能。

4现场总线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应用

现场总线,比如说 Profibus、FF 以及 Interbus 等等,都是一种串行的连接智能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以及双向传输的分支结构的通讯总线。从根本上来说,现场总线是通过一根串行电缆将位于中央控制室内的工业计算机、监视 / 控制软件和 PLC 的 CPU 与位于现场的远程 I/O 站、变频器、智能仪表、马达启动器、低压断路器等等连接起来,并且将这些现场设备的大量信息采集到中央控制器上来,而相应的分布式控制意味着 PLC、I/O 模块和现场设备通过总线连接起来,将输入 / 输出模块转换成现场检测器和执行器。

5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大力发展电气传动自动化技术,可以将我国的电气化使用提高到一定的水平,缩短与世界大国的发展距离,实现自主研发,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综合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技术发展方向,我们认为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就是现代分布式、开放式的信息化。分布式的结构可以保证网络中建立起独立的网络,以实现危险分散,促进系统的正常运行;开放化就是要将系统与外界联系,实现各方的网络连接,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而信息化就是实现设备与网络技术结合,实现网络自动化和管控一体化。现代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从价格上赢得优势,我们的电气自动化要吸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为实现自主研发提供条件。如今,我们已经到了开创电气自动化的新时代了,实现自主研发,不再依赖于其他国家的技术支持,是我们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在我国的各个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业的良好发展,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现状来说,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不断的在实践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努力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水平。我们可以利用电气自动化来改变现代工业的发展,节约有效的资源,降低成本费用,以此来获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且,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理论知识,探索了我国乃至国际电气自动化的大体发展趋势,希望给业内同仁提供一个理论参考,当然诸多不足,还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篇5

发展形式作为切入点,简单地探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措施。

关键词:工业电气 自动化 技术 发展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工业电气自动化又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其趋势是朝着信息化和开放化的方向快速发展。一般情况下,工业自动化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以及软件的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经济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步促进了企业管理方面的改革,从而也促进了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化专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专业的适用性比较强。

1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

计算机的发展对当今全球的电气技术的结合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计算机领域出现了OPC技术,即OLEforProcessControl 技术以及微软公司windows 平台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

1.1 编程接口标准化

IEC61131 是编程接口走向正规化的主要原因!由于在全球范围内的PLC厂商较多,各类产品错综复杂,不同厂商之间在编程语言以及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了程序不易管理"代码使用效率低和程序编程周期长的缺点。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之下,IEC61131 标准出现了.IEC61131 目前正被全球范围内的控制系统厂商所接受,并且将会成为一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这也就标志着其他的非标准的编程语言将不会被国际认可,一种全新的语法语义将成为世界的国际化标准.IEC61131的出现促进了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1.2 工控标准平台

微软公司目前多项技术已经逐步推广为工业控制中的标准平台,这些技术主要涉及商业企业管理等多方面内容.PC控制系统由于具有强大的灵活性和广泛的集成性正在全球众多用户中得到推广;另外,其它的技术例如WindomsNT, WindoWSCE以及InternetExplore正在控制层领域得到推广,目前已经在工业控制平台中成为一种标准语言规范,这些技术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操作"使用和维护较为简易,与办公平台的集成相对简单,这些技术上的优势得到用户的一致认可。

2.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工业自动化的利用可以改变现代工业的发展, 使有效资源的利用率得以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费用。由此可以得出,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可带来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主要是结合现代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 使其在计算机网络的操作之下,各个部分紧密配合,实现操作的一体化。这样的一体化技术,可以使机器操作变得更加流畅,能减少人为操作失误。通过计算机编程系统向工作各部分下达指令,是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方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从价格上赢得优势,我们必须吸取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为实现自主研发提供条件。同时,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前进的基础和指导思想,根据每个地区部门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及时发现问题,总结先进的经验,改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寻找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

3.自动化系统的发展策略

3.1 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

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应当可以支持一个自动化项目周期中的设计、实施和测试、调试和开机、运行及维护等各个阶段和环节。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从设计到完成的时间和费用。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还应满足用户另一个重要需求即开发平立于最终的运行平台。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最终用户的需求决定将统一的运行代码下载到硬件PLC、基于Windows NT 的软件PLC、嵌入式NT 系统还是基于Windows CE的控制系统中。在这方面,基于PC 的自动化产品满足了以上要求。

3.2 通用的网络结构

通用的网络结构对于一个成功的自动化系统来说非常重要。整个企业的网络结构应保证现场控制设备、计算机监督系统、企业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讯畅通无阻。企业管理层可通过Internet/Intranet 对现场设备进行实时监督。在进行系统网络规划时,无论选择与现场设备通讯的现场总线还是与上级计算机或办公系统通讯的以太网,所选择的网络产品必须能够保证从办公自动化环境到控制级直至原件级的整个系统范围内的通讯。而且,在整个网络中贯穿着集成的网络配置和编程、集成的数据管理以及集成的通讯等功能,即所谓的全集成自动化技术。

3.3 标准化的程序接口

标准化的程序接口是成功的自动化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基于Microsoft 的标准和技术, 如Windows2000、OPC、ActiveX 和Windows CE,减少了工程时间和费用,方便了自动化系统和办公系统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在与企业的MES 系统、ERP 系统连接时,基于Pc 平台的自动化解决方案意义非同寻常。使用Windows 2000 作为操作系统,使用TCP/IP 作为办公环境的通讯标准,PC 可以在自动控制和管理平台之间建立一种最好的接口。标准化的程序接口还保证了不同厂家的软硬件产品的数据交换,不需担心它们之间的通讯问题。

4.技术与电气工业自动化

各大网络技术引发了电气自动化的一次又一次革命。正是市场的需求驱动自动化和IT 平台的融合,电子商务的普及将加速这一过程。信息技术对工业世界的渗透来自于两个独立的方向:一方面是从管理层纵向的渗透。企业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要对当前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存取;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横向扩展到自动化的设备、机器和系统中。未来的自动化产品,如人机界面和设备维护系统的设计产生将被虚拟现实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应用带来直接的影响。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的位置,高度看待“工业自动化”。我们在开创工业自动化新局面的时候,需牢牢把握住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道路转变。在保持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 我们中国的企业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寻找一条更为健康,更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因为工业自动化企业,惟有不停地吸收高技术的新营养,方可为开创工业自动化的新局面添加全新的动力。

5总结

总之,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对于工业生产的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正在标准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的道路上快速发展。今后电气自动化技术将呈现分布式"开放化"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有待我国专家学者和工程师朝着这些方向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东娟.探研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J].科技传播,2010, (15).

[2]曹殿春,厚金库.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 (02).

篇6

Key words: electric automation;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development prospect

[中图分类号] F06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我国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现状

从5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研究并应用电气自动化专业,随着社会经济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速,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得到了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及应用极大程度地提高了过我国工业生产领域的科技含量,社会诸多行业及部门都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至今,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逐步成熟,电气自动化产品的编程接口日益标准化,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维护日益简便化,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实现了分布式控制。在电气自动化铲平的生产方面,目前已形成了中低档产品以国内企业为主,产品供中小型项目使用;高中档产品以外企为主,支持大中型项目的市场格局。在应用方面,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楼宇控制系统、港口作业、工业生产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既显示了我国国民经济及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同时也反过来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供需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自动化产业仍需要国家的政策性支持,产业内需结构还不完善,对投资的需求占行业总体需求的比例还比较大,国家的刺激性政策对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影响较大,不利于行业的全面、快速发展。

(二)产品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产品档次低,低端产品的产能过剩,而对于高、中端产品则明显产能不足,电气自动化产品的相关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在自主品牌的建设及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一些企业往往需要进行加工贸易或者贴牌生产才能维持生计,市场竞争力薄弱,对外依存度过高。

(三)产品贸易壁垒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电气自动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契机,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目前,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的日益严峻,我国的电气自动化产品存在贸易壁垒。受西方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的回升速率减缓,各国为保护本国的电气自动化生产企业,在进口产品方面设置了贸易壁垒,这直接影响了我国电气自动化产品的外贸出口业务。

三、促进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发展的策略

(一)调整产品结构

面对我国电气自动化产品档次不高,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而高端产品产能欠缺的问题,企业应注重调整产品结构,加强对高端产品的研发及生产力度,以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促进高、中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同时,应不断地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加快产业的升级和技术的创新,加大自主创新力度,通过提高产品的高科技含量来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行业的发展。

(二)改革和完善生产经营模式

为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就应改革和完善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从今企业生产和经营的规模化,在学习和转化先进技术的前提下,合理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能力,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加强对外贸易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推进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在商贸活动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力自动化企业应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产品的作用,加强电气自动化产品的对外出口贸易。这不仅可以在较大程度上节约人力、物力,对降低贸易成本、提高市场贸易的公平性和透明性具有重要作用,使得贸易双方的沟通交流更加快捷和方便。

(四)促进电气自动化产业的市场化

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同时,应加强企业的体制改革,注重产业市场化的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在加强自身关键技术的开发的同时,通过社会化的协作带动市场化的外包分工、配套产品及零部件生产的市场化等,有计划地研究和开发对重大技术装备的共性制造技术,提高高端装备的自主制造比率,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效率。

四、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前景

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高科技技术,在工业、农业及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直接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电气自动化正向开放化、信息化和分布式方向发展,未来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向系统监控的综合化和系统信息的网络化方向发展。现代电气设备的日益普遍化和系列化,先进的科学技术将推动监控系统逐渐向综合化方向发展,对促进电气化自动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其次,随着数字化技术以及总线技术的日益成熟,系统的网络化及信息化水平将不断提升,这将极大程度地减轻人工操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电气自动化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局面,我们应加强对电气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以促进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工业自动化技术通过运用控制理论仪器仪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来完成工业生产检索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环节,实现产量的增加质量的提高能源消耗的降低安全的保证等目的,是一种包括工业自动化软件硬件和系统三大部分的综合性技术。工业自动化以解决生产效率与一致性问题为主,不管是高速制造业还是灵活定制化企业,都需要依靠自动化技术应用,从而成为现代制造业和自动化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通常工业自动化实现由自动化系统和生产环节的各个自动化设备等,经过组合安装调试而成。换而言之,工业自动化就是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尽量减少人力的操作,充分利用人力以外的能源进行组织,使工业能进行自动生产的过程称。

自我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生产结构、经营理念等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从事自动化行业的企业会有一些新的发展机会,比如系统集成企业会拥有更多的市场选择,以较低的造价提高自身整体系统性能,而另一部分以自主产品发展的企业可能会面临挑战。就整体而言,我国的自动化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仍然非常幼稚和脆弱。

在日益发展的IT 时代,企业对工业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不再是PLC或DCS的自动化孤岛和信息孤岛的单一模式,而是能够提供解决整个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业动化控制等解决方案,减少成本,向用户提供持续增长的利益。如西门子“全集成自动化”(Total Integrated Automation)、三菱“可视化工厂”(e―Factory)、ABB“工业信息系统”(Industrial IT)等。

二 发展现状与不足

随着企业工业自动化过程管理与控制体系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工业自动化之金字塔模型也发生了变化:原来工业自动化系统分为5级,分层归纳为:三层结构企业管理决策层生产执行系统层过程控制系统层和计算机支撑系统(企业网络数据库),企业管理决策系统层生产执行系统层必须建立在设备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基础上实现系统、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集成,提高了企业竞争力。而现在简化为3层, 分别是:计划层――企业资源规划(ERP)、控制层――过程控制系统(PCS)与执行层――制造执行系统 (MES ),它们分别起着制定生产计划、实现逻辑、闭环和过程控制、实施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等作用,这样的模型使得企业的信息具有很好的计划系统,生产有序、经济,最终实现操作过程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加强企业竞争力。

我国企业在工业自动化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如PLC着微型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DCS控制系统到现场总线(FCS)的发展,工业控制自动化软件先进控制技术发展,但与国际自动化行业整体上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业自动化企业规模比较小,难以形成有信誉的品牌产品;

(2)大多数企业没有创新的核心技术,缺乏后劲;

(3)国产系统特别是在应用平台和开放性方面等,总体上与国际著名系统相比差距较大;

(4)国内自动化系统企业综合业务能力和营销能力差,系统产品系列不全

这些发展不足问题,是我国企业自动化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工业自动化技术缺乏创新力和自主研发能力,是我国企业自动化发展关键所在。尽管我国企业工业自动化发展仍不完善,但是工业自动化对我国企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并且具有很大的前景。

三 工业自动化对我国企业发展的主要作用

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结合是工业自动化显著特点。因此,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不仅促进信息化发展,又武装传统产业。工业自动化本身不能直接创造效益,但是提升企业生产过程、增加安全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原材料、能源损耗。据权威机构统计,自动化技术投入和企业效益提升产出比约在1:4或1:6之间,尤其是资金密集型企业,起到“四两拨千金”作用。发展工业自动化主要作用有以下方面:

1、工业自动化提升企业整体素质。装备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是企业素质的综合。工业自动化是提高工业企业的综合素质有效途径:如SUPCON集散控制系统,具备过程控制操作优化生产管理,形成高效益高质量的生产指挥系统,有效地提高企业素质,投运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为止,已生产和应用了1100套离散控制系统,产生的效益是18.8亿元。

2、工业自动化调整工业结构升级。工业自动化包含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仪器仪表通信光学声学计量激光等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自动化技术,可以带动众多的技术发展。而且,工业自动化投资金额少效益见效快,还可节约能源。既节能减排,与我国企业发展战略想吻合,又能低投入高产出,对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3、发展工业自动化可以建立一大批企业,如仪器仪表电子计算机产业各类软件产业各类应用软件的企业可以建立起来。发展工业自动化可以改造一大批产业,用工业自动化的软硬件技术,以及它的系统技术,改造冶金电力石化化肥建材等工业部门。发展工业自动化可以拉动一大批产业,如电子元件器件各类接插件产业各类金属加工产业,还有集成电路等等。

四 工业自动化发展空间

随着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我国加入WTO现实,我国企业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1、国际自动化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开拓,会进一步加大工业自动化在企业发展的主角作用

加入WTO后,许多国际著名自动化公司来到中国,不仅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系统,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同时也让企业意识到本土工业自动化产业难以快速发展。国外著名公司将将研发中心、产品中心和制造厂转移到中国,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和系统的成本,使得这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也激发了企业开发自主产品意志,意识到工业自动化发展的作用,加大对自动化的投入,积极应对竞争。

2、国际公司以资本优势收购我国自动化企业,将国内外工业自动化技术发展有机融合

国外大公司一方面积极开拓和占领中国自动化市场,另一方面会利用其雄厚的资本优势收购我国自动化企业,虽有消灭纯本地化企业的风险,但是国内自动化企业将进一步国际化,工业自动化技术将融合国际先进技术,国内企业可以吸取精华,借鉴发展。

3、遵循国际潮流,走开放式技术路线

当今技术发展速度可谓一日千里,而且不平衡,开放化的系统可以保证系统的一部分先达到先进,然后再改进其他部分。随着企业自动化产品或系统开发,工业自动化在企业的发展更多是采用联合开发或集成开发,充分利用自己的核心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进行结合,提高整体性能,降低成本。

总之,虽然近20年来,工业自动化技术和产品应用在我国企业发展中取得了一些进步,同时也在个别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但离形成产业规模和名牌支柱企业还有很大距离。在加入WTO之后,我国多数企业在工业自动化技术方面将重新认识环境和自我重新定位。各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企业的成果,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应用行业,在质量、成本和市场上下大功夫,走专业化发展道路,迅速扩大规模,力争早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致力于发展工业自动化品牌企业。

【参考文献】

[1] 刘会.工业自动化控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应用科学.2010(1)

篇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应运而生,并获得长足的进步,有效推动了我国钢铁、冶金企业的发展,为冶金行业的现代化,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把握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形势,深刻分析其优势和存在问题,掌握其发展趋势,对于顺应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提升应对行业问题的主动与自觉性,有效解决行业问题,推动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既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和重要作用

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控制技术。把这些技术应用到冶金电子控制系统上,使冶金电气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冶金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这正是冶金电子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目的所在。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主要承担监控检测设备的工作状态、发出的报警信号、自动执行操作和自动控制等。在实际的冶金生产过程中,运用电气和电子自动化设备,按事先预定好的程序进行生产操作、监控,使生产设备在无人或者少人的情况下,能够按照事先预定好的程序,进行自动化运转。

(一)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特点

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适应冶金企业生产需要,技术涵盖面很大

冶金企业的生产基本属于流程型,生产过程工艺环节多、连续性强,而且包含有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生产流程存在着各种突变和不确定因素,包括原燃料成分和生产技术条件等都经常发生波动。为确保冶金生产的稳定顺行,需要根据物料、能量、质量要求等,制定最优的生产作业计划,并进行动态的调度。为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需用在生产过程中,推行自动化管理,在方方面面引入电气控制设备,这样,就需用用到电气自动化技术,以满足各个方面的生产控制和管理需要。

2.技术程度高,应用复杂

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比较复杂,既有软件,又需要有硬件,而且不同的环节、细节,要用到不同的技术控制方案,这样才能适应冶金生产设备种类多、工艺过程长、产品质量要求高等状况,真正提高工作效率。这样,就需要工作人员熟悉这些技术,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娴熟的技术技巧。

3.对电子技术依赖性强

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整个过程都需要用到电子技术机技术,否则无法提升其自动化程度。从采集信号的传感器,到信号处理运算的控制器,从监控运算,到结果执行,都与电子技术紧密相关。每个环节都不能离开电子技术的进步。

基于这些特点,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特别强调与时俱进,既要加强冶金企业的基本建设,引入高新技术,又要加大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借以管好用好这些高新技术,提高冶金生产绩效。

(二)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重要作用

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更是非常明显的,至少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大幅度提高运行效率

冶金生产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以后,可以在很多环节和细节,变人工操作为自动化操作,使得钢铁生产、工具机制造等,能大幅度地减少人工,从而不但有效节约生产成本,而且能减少人为因素对机械设备的影响,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增强了管理的科学和规范程度,综合性地提高冶金生产的现代化水平。此外,应用高新自动化技术,还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2.有效提升设备运作效率

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主要引入电子计算机技术,利用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实现了对冶金生产设备及其各项控制的自动化操作,从而使主要的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这就极大地节约人力资源,减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流程及其各个环节的工作效率。电子自动化技术,既能直接干预生产操作,实现无人操作,还能对整个工作系统进行局部和综合监控,实施定位分析,得出生产的电能负荷、机械负荷、过程规范程度、原材料数量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监测数据,提供报警和管控信号,或者自动实施相关调整,以保证设备和过程都能在最佳状态下运行,这样就可以大幅度提升设备运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

3.推进冶金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

冶金生产过程包括了复杂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技术,只有借助电气自动化技术,才能促进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随着冶金生产的改革和发展,许多设备、流程,都需要引入高新技术,才能推进提高其电气自动化水平。例如,钢铁动力厂生产中,需要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其他冶金生产环节也需要大量的继电保护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DCS 系统集成技术等,这些高新技术被引入冶金生产,有效地推进了冶金生产的规模化和现代化。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继续发展,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也更为广泛和深刻,其功能作用更为显著,顺应科技发展和应用的潮流,借以促成冶金生产的现代化,这正是广大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的使命所在。

二、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现状

随着我国冶金企业的发展,冶金生产越来越强调高新技术的应用,以推进其现代化进程。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提升,许多方面取得了创新与突破。

(一)逐步实现生产自动化

冶金生产过程引入自动控制,许多技术被应用到冶金生产的基础控制方面来,特别是以PLC、DCS、工业控制计算机为代表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取代了常规的生产模拟控制,目前已经基本上在冶金企业得到普及。近年发展起来的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等技术,也逐步在冶金生产的自动化系统中应用,分布控制系统结构替代了集中控制,成为自动化发展的主流。

(二)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监测

生产过程的监测,也大量应用了自动化技术。例如,各种流量、鸭梨、温度、重量等数据检测,用上了自动化仪表设施,保证了回路控制、安全生产、能源计量等方面的监测的准确和规范。生产过程的各种预报、报警等,也都引入最新的监管、测量技术和设施,保证了管理、进程的需要。

(三)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我国冶金生产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使得整个行业的信息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国内外知名的钢铁企业,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控制精度、产品质量,降低资源消耗、生产成本及智能化企业管控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基本的炼铁工序、炼钢工序和轧钢工序等,大体都采用了生产管理计算机技术系统。在生产控制领域,智能仪表、高性能控制器、模型技术、集中管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增强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大型冶金企业如宝钢、武钢等,都建成了主要生产线的MES[MES(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即生产执行系统,是面向离散制造企业(如机械制造、电子电器、航空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和流程生产行业(如化工、制药、石油化工、电力、钢铁制造、能源、水泥等)的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的软件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企业信息化系统,目前在发达国家已经普遍推广。]和产销一体化系统。宝钢更在建立生产经营数据仓库和知识获取等方面,走在了国内冶金产业的前列,开发了数据挖掘系统、基于数据挖掘的质量分析技术、基于数据仓库的客户服务知识库,创建了智能质量设计知识库等,在信息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从总体上看,我国冶金行业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引入,极大地推动了生产自动化进程,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冶金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水平,逐步拉近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距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前景

虽然我国的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各地的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还很不平衡,许多方面亟待改进、优化和提高。这就使得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强,深化改革,优化进程,力取更为丰硕的成果。因此,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和发展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一)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形成日新月异的格局

由于受市场影响,我国冶金工业生产,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因而只能通过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来提升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于是,信息技术必将继续得到重视和强化,相关的高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将更日新月异。特别是在钢铁企业的生产控制领域,智能仪表、高性能控制器、模型技术、集中管控等,将获得更为广泛应用,以增强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未来,在ERP、MES等系统深化应用的基础上,商务智能、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系统,将全面铺开,广泛应用,这将极大地提升钢铁企业应对危机、迎接市场挑战的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将更加普适应用,形成“无处不在”的格局。未来,虚拟化、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为钢铁等冶金企业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进一步提高冶金生产集成控制水平

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面临着进一步更新和发展的挑战,未来将通过冶金生产的系统控制、系统数据挖掘与应用、提升生产效率等方面体现出来。特别是,冶金生产系统的控制要向实时控制方向发展。这需要冶金行业与时俱进,密切关注高科技发展形势,适时引入最新技术,在高端钢铁产品生产中,引入实时控制系统,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快速判断、准确诊断和迅速处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冶金生产自动化水平。同时,拓展数据挖掘。通过改善冶金生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力求对冶金生产过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更大方为的自动控制。数据挖掘主要倾斜于把数学模型、控制算法等,运用到冶金生产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再是推进机电一体化。在控制、测量等方面,逐步去除传统的分离做法,而把机电一体化提上日程,力使生产过程控制、数据测量等,进一步提高其效度和精度。

(三)促成生产自动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

整体的冶金生产自动化程度,包括了生产环节和流程的全部,每个细节都有继续深化技术改造和创新的必要。例如,加强质量检测,需要发展和引入特殊仪器,例如质量在线直接检测仪;采用数据融合技术,对冶金生产进行系统化管理。例如对高炉冶炼,引入数学模型技术、系统可视化技术等,保证冶炼过程全程、全细节的自动实时监控;引入信息和系统工程技术,不断优化操作流程,提高技术性能指标;引入节能技术,建立能量、物料综合优化模型,确定合理化学能输入比例、顶底比例、优化电功率曲线和废钢、铁水比例,以提高冶炼强度,缩短冶炼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引入高精度预报模型技术,针对铁水预处理和炉外精炼的发展要求,要建立化学成分、纯净度、钢水温度等的全线高精度预报模型,并对合金化、造渣、成分调节等,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控制。还要继续优化高效连铸和近终型连铸技术,借以提升电磁连铸自动控制技术。开发新的浇铸技术和铸坯质量保障系统,以实现浇铸技术的接近凝固温度、高均质、高等轴晶化、薄板坯连铸、薄带连铸等浇铸的现代化程度和自动化水平。

(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以往的电气自动化,有相当部分是局限于机械化和电子化,而计算机技术才是新世纪以来主导引入电气自动化程序的。这两者的结合和融汇,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既是增加产品数量所需要,更是节省劳动力资源,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的需要。通过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主导的实现进一步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就可以从整体上改善生产,提高质量。只有电气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融合起来,才能促使生产过程进一步机械化和自动化。特别是,PC客户机、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促进电气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张振华:《创新——电气自动化深化改革的灵魂》,科技与生活,2010(14):80.]。

特别是,我国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更趋向于把信息化和工业化结合起来,实现深度融汇,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推进兼并重组,产业集中度提高,纵向一体化逐渐深入,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逐渐整合,工艺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企业向精细化管理、集约化运营转变。

总之,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程度和水平,也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冶金电气自动化发展好坏和程度,决定着我国冶金工业发展的快慢和质量,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冶金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新,要继续坚持走自主研发,消化吸收相融合,把集成创新、初始创新、综合创新统一起来,加大整体创新的力度,借以促成冶金生产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的更新和发展,实现冶金工业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1 电气及自动化技术对钢铁行业的重要意义

1.1 电气及自动化技术在钢铁行业中的重要应用

最近几年,钢铁业以及单位管制形式以及整体管制思想的改革,自动化操纵体系是现在单位操纵体系的关键构成方面,同时普遍运用在单位制造管制的每个步骤中,重要的运用是:智能化操纵技术,因为钢铁业自身的持续性,大规模化,高效率化等特别性,以往操纵技术在钢铁业中面临着非常大的难题。使用智能化技术能够完善的处理上面的情况。智能化技术主要包含专家体系,模糊操纵,神经网络被普遍的运用在钢铁业中。因为钢铁业拥有大规模化、持续化、高效率化等优势,以往操纵技术在钢铁业中碰到的重大难题,使用智能化技术就可以进行处置上面的情况。智能化操纵技术包含专家体系以及神经网络,模糊操纵等。被普遍的使用到了钢铁业的商品策划以及制造装置中存在品质判断中的很多情况,如:高炉操纵体系、轧钢体系、电炉以及连铸车间、炼钢连铸、轧钢调节体系等。现在,大部分单位开展了智能化操纵技术部分的研究,同时在冷热轧薄板、人工智能操纵、版型在线监测、判别维修养护等部分获取了很大的进步。分散式操纵体系重点是运用一台电脑操纵现场的监测控制电脑和只能操纵连接,能够是单级、双极乃至多级的。使用中央电脑对单位制造程序开展监管,管制,操纵。伴随着监测控制技术的持续向前,分散式操纵体系拥有丰富的性能,不光能够操纵制造程序,对制造程序的调节以及改善处置分为集中控制、监测监管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开放式的操作体系是电脑措施持续前进的程序,也是创建新式构造的系统。关键在于对资料互换程序的撑持。按照观点创建的体系,不光能够完成单位间的信息的同享,还可以完成不一样单位之间商品的交换以及相容。开放式的操作体系经过互联网能够把各式操作设施和电脑进行连接,完成运行,管制,操纵以及政策的合成,经过现场总线技术完成现场仪器以及操纵室操纵设施的连接,同时完成检测以及一致的宗旨。除了上面所讲述的体系外,电气自动化技术在钢铁业的运用关键包含现场总线技术,电脑合成生产体系,交换传送技术。在钢铁业中使用多个高自动化技术能够推动其品质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制造程序的标准化前进,为钢铁业的前进打下科学技术根基。

1.2 电气及自动化技术对钢铁行业的重要意义

伴随着时代的前进,全球开始进入新的科学技术改革时期。资料的关键性持续提高,在运用资料的程序中,得到可信赖精确的资料是处理问题的根本。现在钢铁业的前进,关键是使用各式自动化装置来监视操纵整体的制造程序。推进各个作业环节的作业都能够展现出最佳的作业形态,制造出最佳的工业商品。

电气自动化措施的持续普遍和运用,钢铁单位的资料能够获得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钢铁业制造程度的效率,为钢铁业的前进打下了根基。信息化的持续前进是国内工业化持续前进的关键要素之一,必须全力开展自动化技术,才可以战胜在钢铁业制造形式中的缺点,为信息化建筑营造更好的环境,国内钢铁业的机器化以及工业化的制造整体完成,必须要更加关注自动化水准的建筑,集中运用电脑以及网络技术,软件技术三项技术,才可以更好的促进钢铁业自动化的前进,推动国内根本设备技术建筑的前进,尽管,自动化技术在国内获得了很大的前进,不过在制造中依旧留存着缺点,必须充分解析,才可以实现权衡利弊,拟定科学的政策,提升钢铁自动化建设。

2 电气及自动化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发展趋势

2.1 低成本自动化

自动化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发展主要是低成本自动化建设发展的趋势,低成本的自动化并非简单的自动化建设,更多的是科学投资,积极采用高端技术,提高投资收益,减少投资成本,降低投资风险,采用自动化建设模式。低成本自动化发展主要是针对中小型的钢铁企业发展,使得系统更加开放,实现系统模块的发展,从而简洁灵活的系统资源的配置。降低成本的主要目的是控制STD计算机的出现,为中小型企业实现低成本自动化提供很好的选择,在我国工业PC产品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国际低成本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主要包括软量技术,先进的控制技术,IPC控制模块,低成本自动化在CIMS与工业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之中,中小企业受自身经济和资产的限制,对低成本自动化系统有着更为明显的需求,这也决定了低成本系统是钢铁行业电气自动化发展的需要。

2.2 高级控制策略

当前,PID还是普遍的控制策略,但是也有其他的控制策略,例如优化控制,模型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逐渐开始被应用。传统的理论是适应数学模型困难化,复杂化,变化大的整个控制特点,智能控制对总控制程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尤其是对于复杂程度较高的综合控制系统,并且分级控制智能设备,有了明显的经济与技术效果。作为控制发展理论的第三个步骤,智能控制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

2.3 EIC一体化系统

EIC一体化控制打破了传统的计算机、仪表、电气三者之间在控制设备方面的专业界限与分工,解决了DCS系统无法做到的逻辑控制与PLC系统难以对模拟量进行控制的缺点,完全符合被控制设备要求的数据处理、顺序控制、模拟控制作为一个整体的需求,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与操作性。三点一体EIC一体化打破了计算机电气仪表三者之间的明确分工,解决了DCS系统无法做到的逻辑控制盒PLC对模量进行控制的缺点,完全符合被控制被控制设备要求的数据处理,顺序控制,模拟控制等整体的需要,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三点一体化后,传统的三电分离式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了资源简化了工程程序,降低了成本的投入,使得整个钢铁行业的自动化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以上优点决定了EIC综合一体化系统将是钢铁行业电气自动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3 结束语

篇10

1 公司设备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公司的设备管理已经可以实现电子文档管理,但是靠简单的电子文档管理,仅能做到一个平面的记录,很难解决设备记录完整性和连续性的问题,也难以实现精细化的管理目标,在以下几方面都存在问题:

1.设备资产的基础信息管理方面

1.1 利用EXCEL表格管理,各部门之间、各单位之间设备资产信息共享性差,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信息共享的需要。

1.2 EXCEL表格记录的设备台帐设置依据单一,需要按照不同的方式统计时非常麻烦,容易出错。而设备的管理存在着动态的变化,随着管理人员的变动,设备使用单位的变更,造成数据的变动性很大,不但会造成数据的不准确,甚至可能出现信息丢失。

1.3 设备的采购、安装、运行、使用单位的变更、维修、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记录无法集中归档,所以很难做到全程追踪每台设备的全套资料,并实现现代企业设备管理所要求的单台设备的独立绩效考核,对每台设备建立健全设备档案。

1.4 由于各基层单位对机械设备基础数据收集、管理工作水平参差不齐,施工中设备的分散和调动频繁造成基层管理员难以长期坚持“事后立即如实记录”,从而造成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不高,就很难进一步进行各种分析工作,更难对每台设备运行、故障的相关指标、趋势进行分析,不能实现精细化的设备管理要求。

1.5 面对国家政策的对节能降耗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交通运输厅每年都与我们公司签订节能责任书,从2010年开始,节能统计也将纳入统计法的法规范畴。从而对我们公司节能工作的相关报表和设备绩效的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做到单机经济核算,就很难做到报表数据的准确性,更难以真正做到节能降耗,提高每台设备经济效益的管理目的。

2 执行设备资产管理标准

1、公司制订了专门的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和制度,但是靠人工的方式去监督和执行,工作效率低,执行力度不够或成效甚微,缺乏一套自动提醒和自动监督的信息化系统。

2、在对公司各单位使用机械设备的经济指标方面,虽然有绩效考核制度,但是制度的落实和贯彻依旧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依据不充分,无论奖励还是惩罚都难以有一个具体的数据进行量化考核,使机械设备的绩效考核制度难以和目前公司对各单位的其他考核制度接轨,最终造成公司目前在对各单位的综合考评中缺失了这个极为重要的设备绩效考核部分。

3 设备的维修及备件管理

1、维修计划、维修资源未能建立起良好的平衡关系,对委外维修未建立跟踪管理。而且,维修知识库没有建立,维修经验存在推广普及的困难。

2、很难对备件进行合理库存管理,造成备件库存不足或库存过量,库存不足就影响维修造成停机影响生产,库存过量又造成资金积压,给公司带来损失。

3、在设备的维护保养方面,没有一套根据设备本身的要求,能够有计划,到期提醒,并将维护情况及时反馈到公司管理部门的管理体系,难以贯彻落实设备维护工作,造成难以从根本上保障设备的最佳运行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对设备的使用效率。

4 引入信息化系统的必要性

如果引入信息化系统,就能很好的解决以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把管理水平提升到:

1、设备基础信息的电子化管理,实现基础数据的关联统计分析功能。

2、将设备运行数据归档,可以对设备进行定性定量的运行维护管理。

3、对设备运行维护进行定标管理,系统对运行维护进行标准化管理。

4、备件管理同设备维运行维护进行协调管理,解决备件基本储备量。

5、对于委外维修设备,进行追踪管理从而实现维修策略投入最优化。

5 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主要特点

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以设备全过程综合管理为思想、以施工现场——项目部(工程处)——公司设备部三级管理为对象,以先进的B/S体系(即直接用浏览器就可以使用软件,基层使用人员、管理人员不用安装其他的东西)和JAVA技术(最新的通用软件语言,安全性较高),为我公司设备管资产理提供全面的数据共享、资源共享、统一工作标准和设备管理经济技术分析功能,实现全公司设备资产运行、维修资源、备件资源的共享和统一标准的高水平管理。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开放的设备资产树体系,完备的台帐、档案与报表,实现对设备多种不同状态下的管理。

篇11

该书主编汤潮介绍了该书的特点和龙源以人文大众期刊作为发展方向的缘由。他认为,除了人文大众期刊是中国主流的优质内容代表外,期刊的特点是最符合互联网发展生态的,比如期刊的精品权威特征、分众个性化特征,连续出版的更新特征。每一本刊物都有其特定精确的定位,也就是一个精准服务的社区圈子,这与今天移动互联网的特征几乎都是完全重合的。他介绍,《中国人文大众期刊十年数字化发展报告》主要进行了2005-2014这十年期刊数字化阅读数据分析,由国内外机构和个人用户数据构成。用户的阅读行为留下了中国期刊数字化发展较全面和清晰的足迹,这是该书的价值所在。未来,龙源的数据研究需要上升到一个更深的层次,不仅要使用大数据的工具和理论,也要符合当下数字出版、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个性化、智能化和精品化的方向。对于出版业来讲,要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联系起来,特别是非结构化数据将对我们的用户端、社会端和商业化的发展端提供意想不到的可能性。

该书编委会成员李频说,该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方面,它从一个侧面记录了龙源的发展,记录了我们国家大众人文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另一方面,它为我们研究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的传播逻辑和传播规律提供了一个样本。这两个价值是很鲜明的。或许我们现在说龙源的价值、龙源的地位可能还真的早了,在人类期刊传播史上可能还真难找到一个机构,为中国的人文期刊传播做到这么大规模的数字化传播。这里又关联到两点:前不久有学者提到其实在人类传播史上,互联网发展最好的就是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这一点真的很值得我们去思考。龙源正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所以这本书是从侧面记录了龙源;还有一个侧面是记录了龙源的期刊研究,记录了龙源十年的发展和记录了龙源所组织的人文社会期刊传播的研究。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该书编委会成员陈丹对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写的序里关于龙源的评价表示赞同,就是龙源是一个“忠于使命、勇于承担、乐于奉献的企业”。关于这本书的意义,她说,该书是期刊数字化阅读的第一手数据记录。做传播学研究,一手数据的记录更为难得。该书收纳的研究者在2005年、2006年写的文章,现在看起来有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但那是按当时的视角去看的,在那个时间节点上至少是一种记录,是一种原生态的记录和观察。这本书十年梳理下来,其实也是对于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路径的反观。数字内容产业的内容形式,包括技术、终端以及它所涉及的领域甚至包括它的商业模式都在不断完善、不断多元化,此书的价值不可小觑。

作为本书的参与者,陈丹也对下一步的数据研究工作提出了思考和期待。她指出,针对目前数据的静态特征,还需要在动态性上下功夫,进一步挖掘动态数据的价值,另外,可以将相关的企业、相关的研究机构都联系起来,在数据的开放性上多做文章。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挖掘数据更多的商业价值。

为传统期刊转型提供参考

《中国期刊年鉴》主编段艳文说:龙源用十年的时间磨一剑,为期刊业界献了一份厚礼。我们的传统期刊人在办刊的时候更多应用传统办刊思维,缺少对读者阅读的数字分析,往往关起门来办刊,凭自己喜好办刊,缺少来自读者反馈的数据。龙源的这份报告通过十年的时间从单刊到单篇,从PC端到移动阅读端,从个体到群体再到城市阅读,为我们展现了读者在线阅读付费阅读的大数据分析,解读了十年付费阅读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为我们科学办刊提供了一个参考。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中国新媒周刊》主编马雪芬说,龙源在国内做数字人文大众期刊的平台本身就填补了一个空白。人文大众期刊相对来讲比较分散,单刊力量薄弱,制作数字传播或者是经营移动产品的开发都很困难,而龙源却将这些人文大众期刊汇聚形成了一个优质内容的集散地。另外,传播的研究是定量与定性并行,如果能够用数据来解决定性的问题,就能够用科学印证主观化的内容,这是龙源数据下一步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工程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兼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课题组办公室主任张凤杰对《中国人文大众期刊十年数字化发展报告》的出版和龙源的社会责任表示高度肯定和赞扬。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的期刊和传统期刊是相生的关系,因为在传统时代成为“过刊”的内容,在数字渠道上还可以无限延伸,为期刊内容提供无限的长尾效应。未来大数据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要把产、学、研各个方面的渠道和力量充分结合起来,将这一研究深入下去,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参考价值。

刊社代表《军事文摘》副社长唐耀说,我们算是龙源TOP00活动以及这本书的受益者,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我们的刊物是小众刊物,正是因为数字化的传播,才让我们找到了信心,让我们看到小众期刊在网络上也有受众人群。对我们来说,这本书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更精确的人群,帮助我们更好地为这类人群服务,这是我从中获得的启发。

篇12

当今时代是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创新突破使得人们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企业管理领域,高效智能数字化模型的使用也将推动企业管理的思维创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我们该如何实践数字化企业管理的创新呢?由吴峰教授编撰的《企业数字化学习研究》(2016年3月科学出版社出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阐述和研究。

《企业数字化学习研究》的篇章结构分成了八个章节。第一章和第八章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系统定义数字化企业学习和管理的研究价值、意义和方法,以及数字化企业在线学习和管理的未来变革发展;第二章是企业数字化学习的理论基础,它从人、技术和管理的角度,分别阐述了数字化学习和管理的意义;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从认知、设计和管理三个角度来传播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第六章则说明了数字化企业在线学习和管理的评估原则和模型。从整本书的内容来看,作者更多的是从在线学习的角度来研究数字化对企业的价值,但笔者认为数字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却不限于此。第一点,也就是作者所秉承的观点,数字化为企业在线培训和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渠道,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作者认为在现代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人才的培训和发展是其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员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个人绩效和团体绩效,这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通常来说,企业的学习培训体系包括企业文化的培训、专业技能的培训、团队协作的培训、领导力的培训等等,而这些在过去只能依靠口口相传的经验或有限的专业书籍,很显然学习效率并不高,覆盖面也较窄,培训的周期性很长,成果不够显著。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融入,企业的学习和培训变成了一个在线的、高效的、动态的系统性智能工程。

数字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使用,将人力资源工作中的培训板块、员工绩效板块、评估板块等集中在在线系统中,让更多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得以共享,让员工培训与工作绩效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企业员工的学习广度和深度得到进一步的增长,在普及在线学习和终身学习概念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第二点,笔者认为数字化还应该广泛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它对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在企业战略中,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个过程,数字化都提供了创新化的管理方法,它的应用是企业摆脱传统管理模式,实现系统集成管理、人工智能管理、大数据管理和实时动态管理的技术前提。现代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内部沟通上的高效。数字化技术大大促进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员工沟通、团队协作上的进步和发展,以当前流行的企业沟通APP为例,它所包含的在线视频会议功能、企业流功能、团队组建功能、项目管理功能、周报月报功能等都是数字化企业管理创新在企业内部沟通和管理上的进步成果。另一方面是企业发展中的资源优化配置。对企业管理而言,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最核心的创新意义就在于企业信息流通方式的改变,统筹管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优化资源的配置,让企业管理减少在上下级沟通和部门合作协调之间的损耗,让企业的资源都能够使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数字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以数字化的模型将企业管理中复杂的经济元素都进行了数据化,针对精确的数据进行统筹分析和管理,从而试图在企业运营的采购、研发、生产、销售各环节达到零库存量、高运转率的结果。

企业数字化管理从根本上创新了企业的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和营销模式,它从技术的层面加速了信息的沟通和共享,提高了企业管理各要素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它正在成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创新来说,《企业数字化学习研究》一书着重于一个侧面,即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问题进行深入解读和探讨,得出数字化在企业人才培训和学习中的应用价值。但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却不限于此,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发展价值还有待更广泛地挖掘和应用,它将进一步融入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整个业务流程中去。无论是个人学习、团队协作,还是企业发展,数字化的创新研究和应用都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让企业管理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被量化、被数字化,被实时掌控,从而让企业制定的战略能够紧跟市场变化,有效布局,确保企业能够可持续地发展壮大。

作者:劳涛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讲师

篇13

(二)企业信息数字化管理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企业信息化具有创新效应。[2]有利于我国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它使得以信息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客观上就要求企业能够依靠信息化管理改变自身,包括研发设计阶段的创新应用,生产过程加工工艺的自动化应用,销售、服务网络化。企业信息化具有优化效应。有利于将企业原有的物质主导型向知识主导型转变。原有企业主要依靠物质和资源实现企业增长,而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合理优化现有资源,强有力地推进产业信息化,资源合理化,生产订单化,从而催发产业的蓬勃发展。企业信息化具有开拓效应。信息化管理能使企业了解国内外发展状况,明确产品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服务于客户。最大限度的占领市场,依靠信息化管理方法适应需求总量和结构的变化,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企业信息化具有整体效应。有利于我国经济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通过网络结构,将国内外产业信息连为一体,实现了全球范围的资源共享,共同开发利用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从而加速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开拓市场,走向世界。信息数字化改革为知识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知识经济发展。

(三)企业信息数字化管理与国民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国民经济现代化进程和企业信息化进程相辅相成。企业信息数字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基础,而国民经济现代化又对企业信息数字化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可以为企业现代化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机会。根据国民经济现代化与企业现代化的内在联系,可知推动和加速企业信息数字化管理是整个国民经济信息化、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让社会可以充分高效地开发和利用现代社会中一切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济进步的信息资源,使信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主要比重。

(四)信息数字化管理方法如何应用

企业信息数字化管理方法的建设基础环境是人的因素、规范化和系统运行平台等。人永远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企业的信息数字化管理方法的建设涉及人的观念、思维方式的转变,设计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的转变,甚至还会涉及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的改变。因此首先需要改变人的经营观念和传统的企业思想。企业需要合理设定信息技术人员的地位,而信息数字化管理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需要有相应的专业人才辅助完成,因此,企业需要合理设定企业信息技术人员的地位。信息化管理需要企业规范基础工作,使企业的基本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规范企业数据,规范企业业务和信息处理流程。建立企业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数字化管理需要建立健全企业软硬件环境,主要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工作站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