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档案管理绩效考核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档案管理绩效考核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档案管理绩效考核

篇1

档案是人类活动的记录,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的重要依据。借助档案,能够更好的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随着时展,档案的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及变化,面对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何有效将绩效考核工作引入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绩效考核的概念

绩效考核(performance examine)也称成绩或成果测评,是企业为了实现生产经营目的,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承担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企业在制定发展规划、战略目标时,为了更好的完成这个目标,需要把目标分阶段分解到各部门,最终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实行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职工的工作、学习、成长、效率、发展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能充分发挥职工的潜能和积极性,更好地达到工作目标。

二、档案工作实施绩效考核的意义

科学规范的管理档案,是衡量一个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档案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在单位管理各项活动中都发挥了很好的凭证、依据、借鉴、参考等作用。将档案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管理,可加大对档案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一是加强档案管理。通过考核办法的制定和落实,可进一步明确档案工作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二是起到强化激励作用。通过绩效考核的奖优罚劣,促使档案管理人员更加积极、主动、规范地完成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w档及利用等工作;三是发挥导向作用。以档案工作规范化为绩效考核标准,规范工作行为,确立工作方向。为了适应发展形势需要,对档案工作做出适时和全面的评价,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发现与规范要求的差距,来寻求更为有效的服务新途径,提高档案利用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发挥档案的作用,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四是进一步提高监控约束作用。通过绩效考核,对档案工作过程、环节、质量及效率等方面进行监督,获得反馈信息,从而约束并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达到促进调整和改进档案工作的目的。

三、建立完善档案管理绩效考核体系的有效措施

在档案管理中推行绩效考核,关键在于“分解目标、落实责任”,也就是将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立卷、利用等工作,纳入单位的工作计划,纳入领导工作议程,纳入有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通过实施目标及过程考核,实现档案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目标。

1.档案管理中绩效考核的流程分析。绩效考核具有程序化和规范化的特点,应按照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描述――对职工进行岗位培训――将工作量化,指标具体到人员身上――考核内容的分类――明确工作目标及达到的效果――从工作的态度(主动性、合作、团队、敬业等)、工作成果、工作效率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给出具体的评价结果和档次――给职工申诉的机会。

2.明确考核目的,正确制定绩效目标。目标应具有挑战性和可接受性。没有挑战性,不能激发档案人员的动力,发挥其潜能,因此,要合理加压,适当提高目标的难度;没有可接受性,难以获得每位档案人员最大程度的理解和认同,影响实现目标的主观能动性。

3.规范绩效标准,合理设计标准细则。

在设计绩效标准细则时,要考虑使档案人员的工作结果与单位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绩效指标设计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工作分析基础上,针对各岗位、职称所特有的重要程度,再进行绩效标准及细则的设计。在绩效考核的设计中,可以采用历史数据参考法,但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及时修正或调整;也可以采用德尔菲法。

4.建立档案人员指标评价体系,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较为全面、客观的指标评价体系。在指标评价中体系要兼顾短期与长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鼓励职工通过较长时期的艰苦劳动创造出高质量、高水平、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对人才的成长要有引导、激励和约束的机制。

5.确定科学的考核周期和考核方法。一是不同的绩效指标需要不同的考核周期,对于可以用质量、数量、时效等指标来进行评价,需要在较短的时期内进行考核,例如一个月。其好处一是对被考核者有较清晰的记录,避免考绩主观性;二是对工作的产出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对于工作行为的考核,则应在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进行考核,例如半年或一年,因为人的行为指标具有相对稳定性,需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论。不过,应在平时进行一些简单的行为记录,作为考核时的依据。因此,考核工作应该以平时考核为基础,结合年度考核,从整体上对管理人员做出客观评价。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要转变观念,提高对绩效考核工作的认识,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促使单位职工转变档案管理,更好地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绩效管理研究, 探索适合新形势和新情况的管理模式,可以为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小丽.我国建立档案资格证书的探讨[J].档案与建设,2006,4.

篇2

1.科技档案是大学科研管理活动的重要保证。科技档案是进行科研的重要依据,是科研活动的必要条件,建立完整的科研档案是科研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做好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加强科研档案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2.科技档案是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依据。科技档案是高校各种科研活动经验的结晶,它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依据。如科研档案中专家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我们不断改进科技改革,从而不断提高科研实力;科技档案管理部门系统地整理本校已获得的研究成果, 科学准确地描述研究课题的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可使课题的后继研究人员在相关研究上避免重复劳动,为其深入研究提供切实的信息服务。

3.科技档案是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基础和支撑。加强高校科研档案管理,是高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强有力的支撑。有助于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形成特色。如在了解教师科研方向及重点后,可以组织、协调相关学科、相近学科的教师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内分工合作,在知识创新上、在新兴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发展上出成果,形成自己的特色。可以密切高校教师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促进全社会更好地认识科技成果对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巨大贡献,从而更加尊重科技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并为科技进步、科研环境的改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地方高校科技档案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有影响力高校的科技档案在学校科研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升了科研的整体管理水平,推动了科技管理的改革,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提高。但绝大部分地方高校对科技档案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科技档案管理意识薄弱,科技档案的数量和质量不高。部分高校科技实力已积累了一定的水平,但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并非是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重点,造成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投入不够,大多停留在项目申报材料和结题材料的简单收集。科研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渐进的积累过程,众多地方高校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但其科技活动并不多,尤其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较为缺乏,而且科研活动的质量偏低,使得形成科技档案数量较少且质量不高。

2.科技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缺乏规范性。科技档案管理具有科研管理和档案管理的双重特点,但科技档案管理对科研管理部门来说并不是日常工作的重点,管理人员配备不足,而对于档案管理部门来说科技档案只是档案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于科技档案开发和管理上的精力不多,导致科技档案管理被边缘化。科技档案建设和管理的制度不够健全,归档的要求、时间、范围、内容及职责等不明确,科技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大。

3.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由于人事编制不足的因素,地方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及学院、系等二层单位均没有设立专门的科研档案管理机构。绝大部分地方高校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是兼职的非专业人员,一方面,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缺少档案管理学的专业知识,不能对资料进行规范地收集、归档;另一方面,兼职人员还承担着许多其他业务工作,难以抽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潜心钻研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导致档案管理不够规范。

4.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科技档案的社会开放功能低效。大多地方高校虽推广应用档案管理软件,但只是限于档案目录信息化管理为主,科技档案还是以纸质为主,处于人工管理状态。科技档案的利用,目前还只停留在记录、保存阶段或仅局限于评职称或者项目结题时提供佐证材料等方面,重保管、轻利用,不能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科研档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

三、加强地方高校科技档案建设和管理的措施

1.加强科技档案的认识和领导,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科技档案的特征与作用是提高科技档案管理水平的前提。传统的管理理念往往把科技档案只作为一种历史材料保存,基本上只能发挥科技档案的借阅、查询、佐证等简单功能,没有对科技成果进行有效的归纳和后续整合,严重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的结合。要通过各种媒体做好宣传工作,使学校领导和各级科技管理人员牢固树立档案观念,充分认识科技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把科技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相应规章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学校要按照《档案法》、《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和档案管理法规,并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建立健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档案管理人员职责和分工, 使得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确保收集的材料客观准确、完整连续。此外,学校还应将科技档案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引入科技档案管理制度及相关人员的职责范围的年度业绩考核机制。

3.加强档案管理的技术开发,提升科技档案的社会服务功能。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开发软件,建立科技档案数据库,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提升科技档案管理的质量。实现科技档案管理的科学有效管理,有助于充分挖掘科技档案潜能,逐步开发科技档案的情报服务、专题服务、咨询证明服务等功能,更好地为地方高校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服务。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加强科研档案成果转化,有利促进科研转化和产学研的结合,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

篇3

2高校档案管理绩效体系的构建策略

绩效考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规范和激励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从而促进档案管理工浅谈高校档案管理绩效体系的构建文/董博宇档案作为高校重要的信息资源,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绩效管理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理念之一,它要求逻辑严谨、程序缜密,其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将大大提升工作实效。有关高校档案管理绩效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备受关注。本文在对高校档案绩效管理现状作出简要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就高校档案管理绩效体系构建策略进行了研究。作实效提升。作者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高校档案管理绩效体系构建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2.1明确目标

高校档案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正确目标地指导下进行,其体系构建应以档案管理机构履行职责情况作为主要评估内容。一般而言,高校档案管理机构同时承担着行政管理与实体管理两种职能,主要包括组织管理、保护保管以及服务建设等。其中,组织管理又涵括了队伍建设、机制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内容。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推动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其素质、作风建设十分重要。高校应逐步实现档案绩效管理制度化、常态化,优化队伍结构的同时提升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保护保管则是针对档案管理工作环境而言的,亦是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服务建设是高校档案管理价值与意义的集中体现。对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而言,绩效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功能,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在这一系列目标地指导下,高校档案管理绩效体系构建应作进一步的扩展和延伸,并形成具体内容。

2.2量化标准

量化组织战略目标形成标准,使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工作期望、表现及发展等方面达成共识,并督促其共同努力,是高校档案绩效管理的基础。具体而言,组织绩效管理标准要求各岗位权责分明,严格审查员工个人技能水平及素质表现情况,细化相关规章制度,并据此作出总结和分析,以为下阶段的档案管理改革创新奠定基础;保护保管绩效管理标准明确各设施环境构成元素的使用要求,如分设库房、办公以及阅档三室,布置防潮、防火、防虫等工具,配备复印、扫描、刻录等设备,从而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服务建设标准要求员工定时更新、整理、编制档案信息,并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定向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信息的价值与功能。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将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档案绩效管理体系当中,确保信息准确、及时、有效。档案管理信息化涉及到大量的先进技术及设备使用,对员工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此方面的绩效管理,应从设备和人员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分析其现有状况并作出客观评估,进而进行补充和完善。

2.3奖罚并进

事实证明,单纯地依靠绩效考核并不能有效规范与激励档案管理工作,这也是其流于形式的根本原因。对此,高校应将档案绩效管理与其他管理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奖罚并进,通过强硬而又不失人文的手段,引导员工强化责任意识,激励他们自觉做好本职工作。简单来讲,高校应将档案管理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并据此结果确定员工薪酬、奖金、晋升或降级等标准。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行业的工作性质不同,这就决定了其差异化的绩效与薪酬权重比。目前,虽然我国订立了统一的教师工资待遇标准,但是高校都用奖惩自由权,也建立了独立的薪酬体系。高校应赋予档案管理部门一定的薪酬、资源自主决定权,由其根据内部考核结果,给予相应员工适当的奖励或处罚,保证考核工作的公平性、公开性以及公正性。值得提出的是,奖罚并进并非单独的针对某个人,而是包括对部门和个人的双向考核。高校相关管理职能部门,需要对档案部门工作作出客观的评述和总结,指出其中不足,并作出相应处置。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构建档案管理绩效体系十分重要和必要。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之处。因此,作者希望更多学者关注此项研究,客观总结高校档案绩效管理现状,并深刻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改进意见,促进高校档案管理绩效体系构建与完善。

作者:董博宇 单位:董博宇

参考文献:

[1]李丽妍.高校档案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研究[J].读天下,2016(12):125.

篇4

(一)薪酬绩效管理方面

2018年4月,总行成立薪酬管理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部,负责薪酬管理办法及绩效考核政策的制定、绩效管理过程的监督。同时,联社绩效考核平台上线,我行作为第一批推广上线单位参加了联社绩效考核平台操作培训班,并将2018年薪酬绩效管理办法初稿配置系统进行试运行。2018年6月,为促进我行经营管理活动有序进行,建立健全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经过总行业务部门讨论及征求各支行意见后印发了《河南XX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薪酬绩效管理办法》,真正实现按业绩、质量计酬,充分发挥薪酬激励机制,推动各项业务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10月联社新一代人力资源系统薪酬社保模块上线,我行参加了系统操作培训,薪酬模块将实现基础工资的核算,与绩效考核平台结合后将计算出员工总工资,为实现信息化考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档案管理方面

档案管理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人事档案记录了职工从参加工作到退休的全部工作经历,为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整性、规范性,根据联社相关工作要求,组织人员认真做好人事档案再审核工作,主要通过核查翻阅全县职工530余本档案,针对审核发现问题台账,结合人力资源系统中职工自己填写的社会关系、教育学历、奖惩及工作简历等以及人事档案中相关证明材料逐人进行整改完善,并重新审定制作了《人事档案审核专用干部任免审批表》。为总行选拔、任用、考核干部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期的工作,反省自身,在工作和学习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和缺点,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注重细节,把工作做细致,继续拓宽知识面,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篇5

二、 以信息化建设为动力,推进企业档案管理体系改革

一是加强信息化硬件建设。充分发挥计算机检索速度快、运算精确度高、存储信息量大等优势,优质配备档案管理计算机,提高企业档案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建立并完善企业单位局域网,借助局域网开发网上档案业务,实行档案工作网络化,加强档案的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逐步提升档案信息化水平。二是加强信息化资源建设。对纸质档案资料进行收集、筛选、加工,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数码技术对档案进行无纸化录入、保存,转化电子信息形式,便于检索利用、科学管理。加强电子档案资料的归档工作,完善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进一步开发标准化的档案管理系统,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三是加强信息化管理措施。制定档案信息化管理标准,推广档案管理应用软件,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管理,做好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积累、保管、利用,确保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齐全、完整、有效,建立、规范局域网,完善企业档案信息网络,实现企业档案数字化、资源共享化、服务对象与需求扩大化。

三、 以规范化管理为准绳,推进企业档案管理效能增强

一是强化队伍管理。设立专职档案员和兼职档案员,明确档案管理负责人以及专、兼职档案员的岗位职责,建立以主管领导挂帅、办公室全程参与、档案室具体负责、部门协调联动的四级档案管理网络,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全覆盖。积极参加档案管理专业培训,交流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增强档案管理责任意识,提高业务素质水平,促使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注重信息化队伍建设,加强电子档案管理的培训,培养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电子档案管理技能。将档案管理纳入综合绩效考核范围,实行档案工作成效与档案人员工资挂钩,有效提升档案工作管理水平。二是强化硬件管理。硬件设备管理是档案管理的基础,也是保证档案管理质量的关键。专设档案保管室,配备空调,去湿机、消防器等必备硬件,加强库房“十防”,配齐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现代化办公设施,维护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做到库存档案与系统内电子条目档案一一对应。三是强化流动管理。档案管理是一个流动性的管理过程。重点突出严格性、规范性、时限性,做好档案资料归档、档案资料借阅,即“进出口”双向流动环节。充分发挥绩效考核对档案管理的约束、监督、利用和保护的作用,加强管理人员和阅档人员的双方管理,保障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到档案材料管理关口前移,抓好归档前档案材料检查工作,确保按规定、按要求收集整档。严格执行档案资料限时借阅制,不按期归还档案资料者,及时下发催还通知单,务必在规定期限内强行收回,确保档案资料完好再利用。

篇6

运营管理是对经营过程的计划、组织、运行、控制和优化的活动。通过对操作流程中各项活动进行整理和分析,提高单位运作效率,协调各项活动不断优化。目前,兖矿共享中心运营管理主要负责对公司内部服务。

篇7

1.2业务流程的过程化管控

建设电力客户档案管理系统,不仅要管理好客户档案,还要通过对档案的管理来促进营销业扩流程的管控。为此,从流程、节点、档案的关系入手,通过做到“3个保证”,达到“档案管节点、节点控流程”的目的。(1)保证档案质量。根据不同的业扩流程类别,自动生成必备档案目录。通过对各流程关键节点中档案数量及质量完成情况来限制流程节点的进程,进而对整个流程质量实现全过程掌控。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电力客户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的质量,嘉兴电力局建立了质量审核“三道关”,即本人自查自审、档案收集员审查、稽查监控岗位抽查。(2)保证流程时限。档案流程跟随营销业扩流程实时流转。业务人员在营销系统内触发流程节点后,48h内必须将该节点中产生的纸质档案作电子化处理并发送至档案收集员,否则,系统将通过“时限预警”模块自动进行“归档提醒”,督促业务人员及时完成纸质档案的电子化工作。全自动时限预警功能涉及营销系统内触发的所有业扩流程,并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业扩时限规定,将流程信息生成为红、黄、绿3种状态。时限预警功能的实现为岗位人员、管理人员及时掌控所有业扩在途流程情况提供了一个可视化平台。(3)保证合同有效。针对供用电合同在电力客户档案中的特殊性以及重要性,嘉兴电力局在档案系统中专门增设了合同管理模块。在合同签订环节,由岗位人员对合同签订日期、到期日期、是否自动续签等信息进行确认。系统自动跟踪合同是否有效,对1个月内要到期的合同进行提醒,对7天内到期的合同进行预警,确保合同的有效。

1.3工作绩效的全员化考核

开展全员绩效考核,实现营销业务的闭环管理。以客户档案为切入点,实现了业扩绩效指标的量化考核,建立了供电单位、基层班组和业务人员的三级绩效考核体系。依据智能电力客户档案管理系统应用情况,编制并了《智能电力客户档案系统考核办法》,对供电单位和基层班组的考核细分了环节完成率、归档及时率、纸质档案移交及时性、业扩时限、合同有效和档案质量等6项指标。环节完成率指档案系统中已完成电子档案的环节数除以营销系统中完成的流程数,要求达到98%以上。归档及时率指档案系统中48h内发出的流程环节数除以营销系统已完成产生档案的环节数,要求达到90%以上。纸质档案移交情况指完成营销业务后电力客户纸质档案的移交情况,要求在5个工作日内移交。在途业扩流程超期情况指每个在途业扩流程各环节的时限情况,要求不超过国家电网公司规定的时限。非居合同有效性指非居合同有效情况,要求不超期。档案质量指稽查中心每月不定期对档案的质量进行抽查的情况。同样,对业务人员细化了电子档案归档、纸质档案移交、档案质量、流程时限4大指标,对档案收集员细化了档案收集、档案完整性、档案质量3大指标。利用档案系统的自动分析统计功能,每月都将生成业务人员、基层班组以及供电单位的月度绩效考核分和月度岗位排名。

2应用效果

“档案管节点、节点控流程”的客户档案精益化管控模式的推广应用,填补了国家电网公司营销业务支持系统全方位、全过程客户档案电子化管理的空白,实现了电力客户档案、业扩报装流程、全员绩效考核的精益化管控,实施效果显著。

2.1有效提高档案归档质量

智能电力客户档案管理系统与国家电网公司营销业务支持系统联动,对客户档案形成了“自动生成、自动提醒、自动催办、自动考核”的智能化苏敏怡.电力营销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J].市场论坛,2006(8):52-53.周慧.电力客户档案实现仓储管理策略研究及应用[J].广东电力,2011,24(7):77-79.处理流程,档案管理实现了“人管”到“机管”的转变。完成电子卷宗的归档后,纸质档案统一归入总档案室,由专人管理、维护,需要查阅时,只需查阅该户在档案系统中的电子档案,方便快捷,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市电力局稽查监控中心以1个月为周期,对各供电分局、县(市)供电局的档案质量逐一进行抽查。对稽查中发现的问题按性质严重程度分为重要问题和一般问题纳入局精益化评价体系进行评价。系统运行近一年来,档案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涉嫌“三指定”等性质较为严重的问题得到整改,涉及业务规范、档案卷面质量等工作差错且影响程度较轻的问题也得到有效控制。

2.2有效提高档案集约化水平

客户档案统一归集到嘉兴电力局档案室实行集约化管理后,基层营销班组无需再配建标准化档案室,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避免了档案管理重复投资,节约了运营费用。

2.3有效提升业扩服务质量

优化了业扩运行管理模式,尤其是业务同城受理后,各基层供电服务窗口之间无需再进行业务资料的人工传递,人、车辆、时间等均实现了优化配置。同时,日常表计轮换、业务变更等工作也无需再把新档案归到原来的档案盒,大大减轻档案维护工作量。通过对各流程关键节点中档案数量及质量完成情况来管控流程节点的工作质量,档案系统与营销系统共同实现了对档案质量、流程时限、供用电合同的双重监控,对缩短客户工程流程时限、防范合同逾期、提高供电服务满意度大有裨益。业扩流程运转更加顺畅,业扩报装超时限流程比率从2.23%下降到0.26%,合同有效率保持100%。2.4实现工作效率最优化客户档案精益化管控模式的建立,不仅为管好档案创造了条件,更为加强业扩流程管控和实施全员绩效考核提供了手段。建立客户档案精益化管控模式,实时统计业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成绩,每月自动生成业务人员的月度绩效考核分和月度绩效排名,使岗位人员的工作质量一目了然,有利于激发岗位人员的责任心、竞争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有利于实现工作效率的最优化。自实行客户档案精益化管控模式以来,全局平均归档及时率达到95%以上,各业务环节档案完成率达到98%以上。

篇8

一、与企业各项活动同步进行,是现代化企业档案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文件是企业各项活动的伴生物。一方面,企业成立以来,按社会需求和自身目标,制定各项决策并付诸实施,科学管理企业,要求企业从决策到落实的各项过程,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这些程序和标准规定了各个工作阶段相应完成文件。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时代的社会是契约社会,要求企业每一步行动都要留有原始记录,以便将来有所依据和参考。所以企业运动发展的过程即文件的形成过程。

企业文件的形成与企业各项活动同步进行,根据这一特点,企业文件档案工作者总结出很多有效的工作方法,如针对科技文件的形成与企业科技、生产活动同步进行的特点,实行“四同步”的管理措施,其总结为“企业在下达生产计划时,需要提出文件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的要求;检查生产进度情况时,需要与查看文件的形成、积累情况同时进行;验收最终成果时,需要检查文件完整、准确、系统,能否达到归档的要求;工程移交时,需要将整理好的案卷一并移交给建设单位的档案部门,并双方办理移交手续。”

在文件的形成全过程中,把好文件的质量关,保证企业档案的完全完整。

二、将部分档案管理纳入合同管理,是现代化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亮点。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双方签订合同相互约束,是至关重要的。就建设项目工程来说,合同是约束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的法律依据和纽带,有了合同,相互就有了法律保障。在勘察、设计合同内容中,提出了需要给建设方档案部门移交工程的基础性资料;施工承包方合同中,提出了需要给建设方档案部门移交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过程性资料及每个工序的验收资料。并且有施工过程中文件的质量要求、移交的套数及其验收时的有关规定,甚至有纸质版和电子版的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造成建设单位档案部门需花很长时间催收各方资料,给其档案部门的工作造成相当大的被动。因此,各建设项目应将此项管理工作纳入到合同管理之中,在合同中列入相应的条款,约定移交的日期和份数,使档案人员要有一定的主动权,否则,工程一旦交工,资料不齐全、不完整、文件不符合档案的要求,档案人员也束手无策。

三、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基础性工作。首先,应将企业文件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统计、利用工作,纳入到单位的科研、生产、基础建设、改建、扩建等相关部门的工作计划之中;其次是纳入到有关部门领导负责人的工作议程中;再次,将此项工作落实到科室及相关人员,这样,提高了相关领导及人员对档案的意识。通过这种目标化和责任考核制,可以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目标。将档案工作纳入到各个工作流程中,可以起到相互监督与联系的作用。例如,我公司采购部门为生产二级部门购买了一台设备,当设备运送到现场,采购部门应以书面形式通知设备管理部门、档案管理人员、生产使用单位技术人员,一同进行设备开箱验收,验收完,参与单位要在验收单上签字确认,并由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收集合格证、说明书、质保书、设备的随机文件等,在设备安装调试一个月无任何问题时,设备管理部门应将设备验收时收集的文件材料及验收单向档案部门移交,若文件不齐全,无法与档案部门人员办理交接手续。通过这种方式,对档案收集的完整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总之,建立档案工作体系,降低了档案工作人员的被动性,同时提高了档案工作的工作效率。

篇9

众所周知,组织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绩效管理。绩效考核是档案管理体系的重中之重,目的在于增强组织的运行效率、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推动组织的良性发展,激发其工作热情,确保工作的高效运行,最终使组织和员工共同受益。

(二)绩效考评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助推器

目前,档案部门对档案人员的聘任考评还是以往干部聘任的管理模式,制约了档案工作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建立和完善科学队伍建设的管理制度,如评聘制、考核制、责任制、晋升制、奖惩制、人员管理制等。绩效考评是组织战略管理行为和各种管理制度实施的基础,是档案人员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的体现,能够形成、培育和发展组织价值观,为制定档案部门与人员工作目标提供依据,为工作计划和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信息参考,为保证档案工作健康发展提供客观标准。绩效考评必将成为档案工作发展的推进剂,刺激档案人员加强责任心,保证工作质量,实现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

(三)绩效考评有助于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1.绩效考评是选拔档案管理人才的基础。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能够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标准,增强档案人员甄选标准的有效性,完善科学的引才机制,合理配置档案人员,使档案人员岗位设置和档案队伍建设规划更符合档案工作规范化、科学化要求。

2.绩效考评能完善科学的育才机制。实施绩效考评,明确档案人员岗位职能,对档案人员关键绩效指标进行有效的量化,有计划、与适时地运用档案人员,能使其高效行使管理职能,提高工作绩效,完成档案管理目标任务。

3.绩效考评能营造浓厚的重才爱才环境。只有给档案人员创造提升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良好环境,才能发挥其自身价值并创造价值。随着时间推移,档案人员知识、技能、体力等方面会不适应要求,出现价值减损。绩效考评既能发现和解决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帮助档案人员发现不足,科学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又能有效地进行薪酬激励和人员更新,增强档案人员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二、档案管理人员绩效考评的设计要点

(一)绩效考核的目标要与档案管理的目标一致

绩效考核是与档案管理的目标相连的,它的有效实施将有利于把员工的行为统一到档案管理的目标上来。整个绩效考核体系的有效性还对组织整合人力资源、协调控制员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择适用的考评方法进行考评设计

运用绩效评估不是赶时髦,而是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检查和评定企业员工对职位所规定职责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成绩,从而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没有最好的绩效评价工具,只有最适合你企业的工具。简单实用或复杂科学,严厉或宽松,非正式的考核方式或系统性的考核方式,不同规模、不同文化、不同阶段的公司要选用不同的方式。因此,因地制宜,顺势而为,选择适合企业自己的绩效评估方法,方为明智之举。

(三)进行科学的绩效考评标准设计

一是考核标准要全面。要保证重要的评价指标没有遗漏,企业制定的各种考核标准要相互补充,扬长避短,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考核体系。二是标准之间要协调。各种不同标准之间在相关质的规定性方面要衔接一致,不能相互冲突。三是关键标准要连贯。特别是关键绩效指标KPI应有一定的连贯性,否则不仅不利于考评工作的开展,而且可能导致员工奋斗目标的困惑。四是标准应尽可能量化,不能量化的要细化。只有科学合理的量度方法,才能让员工相信绩效评估的公正性和可行性。倘若绩效量度的内容过于笼统,量度的方法不明确,员工完全有理由认为考核结果是由考核者主观臆断而做出的判定,无任何客观标准和实际意义,只不过是形式上“走过场”,从而产生不满和抵抗情绪。五是根据团队目标制定标准。根据团体工作目标而非个人来制定考核标准,同时针对不同层次员工和不同年龄员工的特点来制定考核标准,使标准具有针对性。

三、GRS在档案管理人员绩效考评中的应用

绩效考评的方法有多种,GRS是最简单和运用最普遍的工作绩效评价技术之一。

(一)GRS简述

GRS(graphic rating scale)也称为图解式考评法、图表评估尺度法、尺度评价法、图尺度评价法、业绩评定法,由美国斯科特公司设计,曾经在美国工商企业中广泛使用。本方法首先是将岗位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选择绩效有关的若干评价要素。其次,以这些评价因素为基础,确定出具体的考评项目(指标),每个项目分成5~9个等级,用数字或者文字表示,如最优、良好、一般、较差、极差或1、2、3、4、5,并对各个等级尺度的含义作出具体说明。最后,制成专用的考评量表。在应用的过程中,考评者根据对下属工作的观察和了解,只需要在量表的每个项目等级评估的尺度上作出记号,待全部项目考评完成后,将各个项目所得的相加,即可得到考评的总结果。

(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确定绩效评价要素。绩效评价要素的确定为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设定了范围,是指标设计的基础。将绩效评价要素分为个体、行为、结果三个方面的要素。个体方面的因素,如判断能力、适应性、积极性等;结果因素与工作成果有关的因素,如工作质量、数量等;与行为有关的因素,如合作程度、工作态度等。

2.确定考评项目。评价要素往往比较笼统,意义并不是十分明确,应按照SMART[具体的(Specific) 、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可以证明和观察(Realistic)、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的方法将绩效考评项目(指标)确立下来。

3.项目等级及考评说明。评价指标通常会显得比较概括和抽象,因此对于一些不太熟悉课堂教学评价的人而言,还具有一定的模糊程度,所以需要制定一个专门的、针对评价指标的操作说明来具体规定相应的指标在评价时的操作要点。将项目的考评根据同评价要点的符合程度分为五个等级,即完全吻合、非常吻合、较为吻合、基本吻合、不吻合,分别赋予10、8.5、7、6、5分。

4.应注意的问题。由于本方法所采用的项目涉及范围较大,可以涵盖员工个人特征、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使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同时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使用方便、设计简单、汇总快捷等。但考评的信度和效度,取决于考评因素及项目的完整性和代表性,以及考评人评分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在考评要素选择确定以及考评人存在问题的情况下,本方法极容易产生晕轮效应或者集中趋势等偏误。

篇10

二、基于信息安全条件下的人力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1.档案数量巨大难以快速数字化。目前,大中型企业中,信息资料经过长年的累积特别丰富,给数字化管理造成了不小的困难。而中小企业,受自身条件的限制,资金投入不足,导致数字化设施、设备等,难以满足人力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需求。2.网络技术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一是系统软件由于设计中存在漏洞,极易被黑客等侵袭,致使信息被窃、流失、损毁。还有磁场等对信息传输的通道造成干扰,影响了信息的传输,留下了隐患,另外就是网络的开放性给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带来冲击。很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忽略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对采购的设备和网络服务供应商限制要求较低,也给黑客等入侵数字档案资料库窃取信息提供了方便。3.人为操作导致的不安全故障。数字化管理需要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的操作,这就对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情况中,很多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年龄偏大,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经常出现一些失误,造成信息丢失、损毁。另外,工作人员在操作上的不良习惯、违规操作等,都会导致安全问题的产生。再加上防护措施不到位、警惕性低,影响了网络安全管理的整体质量。

篇11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261-02

医院各级干部在医院运营中承担着多维度的管理职能,是医院的核心人力资源,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因此干部管理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省卫生计生委直属的公立医院,于2013年10月正式启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试点项目为:任期+竞岗+目标管理,目的是探索建立与事业单位改革方向相适应、绩效管理相匹配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形成科学系统的干部人事制度体系。为给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充分的依据,医院经过积极探索,成功设计并建立干部任期绩效档案库,实现了干部评价信息的客观性、全面性和可追溯性。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主要内容为个人履历、自传、鉴定(考评)、政治历史、入党入团、奖励、处分、任免、工资等文件材料,能记录个人一般信息及成长发展的历史,但是无法直接体现个人的工作业绩,而干部任期绩效档案对干部个人业绩有客观、量化、动态的记录,可作为人事档案的有效补充形式。

目前国内建立干部任期绩效档案库的单位非常少,基本无可借鉴的经验,笔者所在的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在设计和建立绩效档案库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研讨并明确建立档案库的目的和作用,以此为导向确定建立和管理的原则,创新设计档案编号,制定合理便捷的管理流程。经过一系列的设计和筹备,全面建成干部任期绩效档案库,建档率达100%,正式启用后运行正常有效。在此,结合我院建立干部任期绩效档案库的实践经验,探讨各单位建立任期绩效档案库的思路和做法,为各单位管理干部评价信息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一、绩效档案库的设计要点

1.分析目的和作用。档案作为信息资源,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其价值体现在为医院发展大局和群众健康服务之中{1}。建立干部任期绩效档案库最终目的是规范和健全干部的管理工作,但是各单位具体情况均不相同,同一家单位在不同发展时期对干部队伍的管理要求也会不同,所以启动建档工作,首先要分析本单位目前干部管理的现状、优势和不足、确定本单位建立绩效档案库的原则和思路。

我院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应紧紧围绕改革试点项目研讨建档的目的和作用,创新性地开展这项工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积累可复制的经验。经过调研,首先明确我院干部评价信息现状和建档的目的和作用,简要分析如下:

2.明确原则和方法。通过调研分析,基于我院有较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因此有较全面的干部评价信息,对于应完善之处,可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通过顶层设计得以实现。对于任期绩效档案库,我院希望其能有效地实现信息整合,能够满足各部门对信息的需求,充分达成共享,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链{2},但是如何将散在于各部门的信息进行整合建档,应先明确建档的原则和方法。我院建立绩效档案库遵循以下三项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即应建立每位在任干部的任期绩效档案。二是完整性原则,档案应包含干部任职期间每年的工作业绩和奖惩情况。三是便捷性原则,档案编号和资料归档应条理清晰、科学设计档案编号、方便查找。

3.设计类别和编号。为实现干部任期绩效档案的科学性,我院档案编号方法如下:一级类目依据医院干部岗位特点,分为四个类别,即行政管理、临床(含医技)管理、护理管理和党务管理,分别冠以字母简称:XG、LG、HG、DG;二级类目参照人事档案案卷编号中的汉语拼音字母编号法,为干部姓名首拼音字母,与医院人事档案编号相同;在同类干部姓名首拼音字母相同时,设计三级类目,为二位制阿拉伯数字,按照任职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另外,干部如兼任不同类别管理职务,每类均建立任期绩效档案。我院依据此种方式对全院中层干部进行编号,一般情况下档案编号由干部类别、姓名组成,编写格式为:类别―姓名,如:XG-LHJ;出现同类干部姓名首拼音字母相同时,增加三级类目,编写格式为:类别―姓名―序号,如:XG―LHJ―01。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检验,我院原创设计的档案编号方法完全符合《档案编制规则》中规定的唯一性、合理性、稳定性、扩充性、简单性这5项要求。

4.理清内容和要求。建立干部任期绩效档案库是医院管理的一项变革和创新,然而在变革和创新的过程中,应制定明确的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变革,并将这些变革与日常管理工作紧密结合{3}。结合我院工作实际,从任期绩效档案需求出发,经过研究讨论,明确归档内容为四大类评价信息:一是绩效考核类,包含部门月度管理绩效考核结果、部门年度管理绩效考核结果、科主任月度绩效考核结果、中层干部年度考评结果。二是评先奖励类,包含院级及院级以上获得的奖项和表彰。三是处分处罚类,包含因违规违纪行为受医院通报批评以上处分、对负次要及以上责任的三级及以上医疗安全事故、年度不良执业行为的处分。四是其他类,目的是为干部评价信息的扩充提供一个渠道,包含党政联席会督办件明确要求记入绩效档案的事项;医院红头文件明文要求记入绩效档案的事项。

5.确定来源和时限。确定归档内容来源的原则为“谁管理、谁负责”,即主管部门负责提供相应的档案资料,对于存在部门之间交叉的评价信息,应在顶层设计时商议明确。对于不同档案资料的归档时间,我院依据实际情况,明确了每个归档材料的上报时限,即:每年的4、7、10和次年的1月上报上一季度的资料;每年的2月上报前一年度资料,上报日期均为以上月份的5日前。

二、绩效档案库的实现步骤

1.建立方法。首先应确定档案柜的存放和标识,如单位有条件,可设立专门档案室,我院因新大楼正在施工,档案柜暂时放置在独立的办公区域里,由档案管理员专人管理。对于信息变动较大的标识,如《中层干部一览表》,我院特别定制一面开口的亚克力薄型方盒,内置《中层干部一览表》,可定期进行更换。其次是确定合适的规格和内容。依据实际情况,我院采用的是塑料档案盒(31cm×23cm×1.5cm),归档资料是用拉杆夹按年度顺序存放,为便于区分,对于不同类别干部的档案资料,采用不同颜色的拉杆夹,XG为黄色、LG为蓝色、HG为绿色、DG为红色。每份档案均填写案卷目录,案卷目录可打印或用钢笔正楷填写,所有归档材料,都写明具体页数,如需变更或修改时,由档案管理员注明。

2.管理流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只有认真、规范,才能使干部的人事档案全面、真实、连续,为开发干部档案的信息资源、发挥干部的积极作用起到大力的推动作用,为领导发现、培养、提拔、重用干部提供有力的依据{4}。同样对于干部任期绩效档案的管理,也应科学、规范,我院按照动态性、规范性、安全性原则,制定任期绩效档案库的管理流程,以维护其正常、高效的运转。一是收集归档流程。设立兼职档案管理员一名,负责任期绩效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编目、归档保存,归档资料实行“季度归档”及“年度归档”制度,每季度第一月归档上一季度资料,每年2月份归档上一年度资料,档案管理员按时更新档案内容,登记案卷目录,保证绩效档案资料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二是借阅运用流程。任期绩效档案运用时必须严格执行借阅制度,职能部门因工作需要借阅,需填写《借阅档案申请表》,报分管院长审核,经院长审批后方可借阅。对于借阅的档案,借阅者应保证档案的完整及注意安全保密,严格按照规定时间返还。三是存档保管流程。干部任期绩效档案库管理部门定期(暂定为3年)将绩效档案资料移交给人力资源部,人力资源部按照人事档案管理要求进行存档保管,原则上任期绩效档案需保管至干部离职、辞职、调动或退休。

三、建立和管理的经验体会

1.建立任期绩效档案库首先要明确目的。建立任期绩效档案库虽然管理成本不太高,但是各单位决定开展这项工作首先要明确需要达到的目的,再确定建档的覆盖面、建立和运行的模式和需要给予的支持,避免运行时出现诸多问题。

2.归档内容必须紧密结合实际管理现状。不同单位干部管理模式和重点均不相同,归档内容也要因地制宜。首先,应梳理本单位所有的干部评价信息;其次,依据本单位管理导向,筛选出重要有代表性的评价信息作为归档内容。如发现干部评价信息不全面,应依据管理实际,设计并运行新的干部评价体系。

3.以制度的形式将档案管理工作常态化。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各单位在进行调研论证后,需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将此项工作用制度的形式固化下来,成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

4.与干部人事档案有关联但应独立建档。干部任期绩效档案不同于干部人事档案,是现有干部人事档案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形式,各单位在设计档案编号、归档内容和管理流程时,要注意既可以有一定的相关性,又同时保持绩效档案库的独立性,不能混淆。

5.依据管理导向适时动态调整归档内容。建立任期绩效档案库后,既要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动态、规范的管理,同时应周期性地进行优化和调整,特别是归档内容,应依据干部管理导向定期进行动态调整,保证其适宜性。

6.绩效档案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更有价值。绩效档案对干部的评价信息是起到整合、优化的作用,虽然这些信息短期内也可以从管理部门中获取,但是较长的周期,各部门的评价信息就逐渐难以集中,所以干部任期绩效档案需要积淀2~3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通过干部绩效档案反映干部不同时期的工作业绩。

通过精心设计和规范管理,干部任期绩效档案可以动态、客观地反映干部履职能力,可作为干部选拔培养、竞争上岗、任用免职等人事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各单位也可通过建立任期绩效档案库,梳理整合本单位干部评价信息,依据管理需求,开发设计新的干部评价体系,以进一步健全本单位干部业绩评价体系。总之,建立干部任期绩效档案库的目的应是规范和健全本单位干部的管理工作,通过干部评价体系的完善促进干部队伍建设,这才是建立干部任期档案库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

注释:

{1}李成修,林乐良,于复德,等.医院综合档案的管理与利用[J].中国医院,2009.13(10):58-58

{2}赵明娟,孙海霞,王晓冬,浅谈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作用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7):58-58

{3}李玉红,浅析综合性医院档案管理运行机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1):11-12

{4}杨小清,橇眨石星,卫生系统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矛盾分析与对策[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4):1783-1784

篇12

1.2医院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当前,医院普遍都存在“重医疗,轻档案”的现象。有的医院虽然已经配置了相关的档案管理科室及自动化管理设备,但由于没有一个良好的档案管理工作氛围,很多科室仍缺乏对档案管理的重视,不注重对本科室档案的日常管理,科室的档案管理人员未能积极主动地做好档案管理工作,进而影响到整个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医院的日常计算机信息开发与培训往往只重视培训医疗技术人员,却常常忽视对人事档案相关业务开发及管理人员能力的培训。

1.3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

许多的医院都是人事科或院办统一负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除自身工作外,还兼有很多除档案管理外的工作,无法全心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去,另外,受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限制,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缺乏安全完整且水平很难得到进一步提升。

2加强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健全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体系

首先要明确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在充分了解医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医院信息平台,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有针对的制定一套健全的电子信息管理分工方法及完善的档案工作流程,以明确职责,信息不断升级、更新,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行之有效。明确考核量化标准,应用计算机管理,医院分管领导、人事科长和人事科员都能更加重视起来,这样才能在制度完善的情况下利用电子信息得到有效的执行和实施。

2.2重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培养,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

人才的培养是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有效手段,在新医改时期下人事档案管理需要一支具有较强的综合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既要懂得卫生管理,又要懂得计算机应用与数据维护。加强这方面的能力培养,能够优化人才结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充实和提高整体业务人员水平,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信息系统管理需要相应的高素质人员去操作。因此,要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及安全性,则应不间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综合能力。除了鼓励档案管理人员主动学习外,还应组织参加一些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加强自学能力。要培养创新意识,做到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迎接新事物新挑战。

2.3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人事档案管理的软硬件建设

要实现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除了相关制度保障,必要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也是必备条件之一。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应该是以电子档案为起点和中心,所以,加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实现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自动化,这是新医改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而信息化除了计算机,也需要相应的配套软件,加强局域网建设,引进和开发相应的档案管理软件,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其包括人员性质(干部、工人、合同制、劳务派遣等)、学历、职称、职务、考勤、绩效工资、综合统计等,并实现数据查询与维护。真正实现计算机管理,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电子化、网络化。另外,还要重视档案信息的安全,这也需要相应软件系统的完备。

篇13

室藏档案数字化。以建立数字化档案室为依托,聘请专业扫描公司对保存30年以上的档案全部进行电子扫描。录入数据1万余条,其中案卷级目录3000余条,文件级目录7000余条,实现了档案检索、查询、打印一体化。

管理制度规范化。按照数字化档案室要求,重新梳理了局队档案管理规范,制定完善了档案收集、整理、归档、查阅等工作流程。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今年重新完善了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包括《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建立起了一整套科学化、制度化、可操作性强的档案管理制度。

服务功能专业化。将档案数字化与局队文件柜处理系统紧密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数据库系统将零散的统计数据转化为有效的数据信息资源,提高统计数据利用效果。

(王海星)

通州局队

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作

为保障全年投资任务的顺利完成,通州局队通过把项目负责人“请上来”和统计人员“走下去”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项目情况,帮助项目单位解决相关问题,做好投资统计工作。

多方座谈:找问题,促进度。通州局队联合通州区发改委共同召开房地产重点项目及委办局牵头项目座谈会,深入了解项目进展及目前遇到的问题。通过座谈会的形式消除项目单位的统计误区和盲点,实现投资重点项目上报数据准确可靠;了解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力争通过区政府及各委办局的协调,尽早解决项目面临困难,实现项目顺利推进。

实地走访:看现场,查项目。通过“走、看、聊”的方式,到项目现场实地勘察,了解项目施工进展,与项目单位沟通,了解具体情况。通过与乡镇主管领导交流,重点掌握各乡镇全年投资任务的进度、下一阶段投资计划及目前在施项目情况,保证乡镇投资项目“应统尽统”。

总结汇报:勤沟通,汇情况。一方面,通州局队将走访、座谈掌握的相关信息与相关委办局进行沟通,实现信息的平行交流;另一方面,将掌握的情况纳入各月投资形势分析材料中,将相关情况通过统计资料的形式向区领导进行汇报。

(赵开艳)

延庆局队

创新绩效考核体系

为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延庆局队以平衡计分卡理论为支撑,创新建立“战略实现”绩效考核体系,全面提升统计队伍工作效能。

战略地图,“三维度”勾勒发展蓝本。延庆局队从利益相关者、实现路径和保障措施三个维度,围绕统计调查、统计服务、统计宣传、依法统计四个方面,通过梳理各项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间的逻辑关系,搭建全方位立体式战略地图,为推进延庆统计各项工作奠定框架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