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研成果管理的重点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学术界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有不同的见解。笔者认为,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是现代营销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产物,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关系营销的延伸。客户关系管理是为了赢得新老客户,从以前的“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转变,企业通过客户认知(Customer Identifying)、客户识别(Customer Acquiring)、客户保留(Customer Retaining)等途径来发现有价值客户,挖掘潜在客户,有针对性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配备信息化系统作为支持和保障,最终达到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
CRM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其核心是以客户为中心,将客户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通过深入的分析客户信息,挖掘客户需求,完善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使客户需求得到最大的满足同时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其次,CRM是一整套集成化的管理系统,它是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模式的紧密结合,包含了互联网、电子商务、数据库、数据挖掘技术等最新的技术和科技,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和保障。另外,CRM还是一种旨在改善客户和企业关系的机制。
1 汽车4S店在实施客户关系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产品的高度丰富化和同质化,使汽车4S店的竞争从“产品”的竞争转变为“服务”的竞争,能否为客户提供物有所值,甚至是物超所值的消费体验,成为了企业能否赢得新客户、留住老客户、吸引潜在客户的关键因素。
虽然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已引入中国有十几年的时间,越来越受到汽车厂商、汽车4S店的重视,其中虽不乏成效显著的案例,但是,在实施客户关系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了不同程度的普遍性问题。
1.1 缺乏“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
成功的客户关系管理离不开企业自上而下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这一基础。但是实际的运用当中,“以客户为中心”更多的成为一种“口号”,并未落到实处。其中具体表现为: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视CRM为一种满足销售需要的手段,基于交易的数据库与客户进行对话,重视销售数量和利润而忽视了客户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企业在引进CRM的时候,往往只是从形式上引进了软件,并没有把“以客户为中心”的观念系统的灌输给每一位员工。作为与客户最直接、最多接触的一线员工大部分还是停留在以产品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挑选客户、为了促成交易而欺骗客户的行为屡见不鲜。如此,即使4S店的维修质量和技术再好,这些得到“不满意”消费体验的客户也不会再来消费了。
1.2 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的支撑
目前,客户关系管理部门的设置更多是基于汽车厂家对于经销商的要求,不少4S店认为CRM仅仅是客户关系管理部门的部门职责,把CRM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简单的项目,而并没有把CRM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企业文化相匹配,CRM的实施缺乏相应的、统一的管理体系的支撑,这样的CRM显然是“底气”不足的。
1.3 数据的收集环节和分析环节薄弱
客户关系管理的第一步是要客户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客户关系管理是在对客户了解的基础上而展开的。汽车4S店虽然拥有众多客户,但数据的收集环节往往只是停留在对客户的姓名、联系方式、售后保养维修记录等基本资料的收集,对于客户的家庭状态、消费爱好等细节则无较为详尽的记录,这样的客户档案是不全面的,收集的数据是“粗糙”的。如此,也导致了4S店在后期跟进和数据分析时缺乏详尽、全面、有效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另外,由于客户的信息分散在汽车生产厂商、各级经销商,而他们之间又没有相连的数据共享机制,因此零散的、片面的客户信息也造成了管理部门决策时无法对客户有全面了解。
篇2
随着企业的知识创新模式开始由封闭化走向了外部化,也对高校的知识创新模式产生了开放性方向发展的要求。高校是知识生产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实施高校的科研成果商业化战略将对社会产生积极地影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有利于高校本身的发展,实现三赢的局面。
1.高校科研成果商业化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和科研成果商业化可以为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的利益,特别是地方经济。这些好处包括新的就业机会,加速新产品的研发及生产,以及提高教育水品。
例如,欧洲专利局根据它们对经济的贡献,选择了36个在90年代获得专利的发明,授予了2006年度发明家大奖,其中一半专利的基础是公共研究机构的发现。另外25%,其概念的证明是通过与产业合作而得到的。另一个是伦敦帝国学院成功例子,伦敦帝国学院设立的帝王创新科技商品化公司从1997年起获得了超过三千万英镑的盈利,为社会创造了超过1000个工作岗位。
2.高校科研成果商业化有利于提升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当前,企业的创新能力普遍偏低,是制约我国建设创新体系的主要障碍因素。企业的知识获取能力主要体现为高校、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等创新要素的网络化程度。企业创新能力是直接推动区域创新的经济动力,而知识获取能力则体现了知识在各创新组织之间的流动性。有学者指出: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市场能否接受高技术产品以及何时接受,它的扩散速度以及竞争能力都存在不确定性。而选择开放式、合作式创新有助于形成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创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3.高校科研成果商业化保证自身的长远发展。对于高校来说,尽管从科研成果商业化中获得的收益可以弥补公立资助资金的不足,这些资金可以用于这个项目的继续深化研究,也可以用于新的科研项目,从而促进高校本身的发展。但是科研成果商业化所给高校带来的利益首先不是、也不应该是经济方面的。相反,其主要好处是间接地而且是长期的,例如包括:构建研究机构和企业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有利于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而不满足于一次性的合作开发合同;加强研究机构的研究活动:通过企业提供的新技术增强研究机构的竞争力,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企业的问题;因成功的合作关系和获得市场认可的新产品,提升研究机构的声誉;加强研究机构的教学活动:以实践中的例子充实教学内容和材料,帮助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知识和技能,以解决真正的商业问题;吸引,留住和激励对企业感兴趣或有到企业就职机会的科学家;最后还可以促进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人员交流,让企业从高校中聘用新毕业生。
二、高校科研成果商业化的知识产权策略
1.知识产权管理的原则。在开放式创新机制下,创新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动态的系统。首先必须确定本机构进行知识产权管理的目标和高校总体目标的关系是怎样的,知识产权管理必须有总的指导原则,重视高校的知识产权利用的有效管理、科研成果商业化的有效管理,这种管理分别经济和非经济方面的可以获得哪些利益。在知识的创造、申请法律保护和高校的其他工作进行如何的互动,相互优化。知识产权管理必须有总的指导原则,包括重视高校的知识产权利用的有效管理、科研成果商业化的有效管理,这种管理分别经济和非经济方面的可以获得哪些利益。
2.利用专利地图。制定合理的知识产权管理原则,高校可以利用与本机构研究范围相关的专利地图,专利地图就是将专利信息“地图化”,将总申请专利获准件数、各个国家、公司、发明人、各个专利被引用情形、技术生命周期等专利统计分析信息整理成图表。随着专利信息越来越庞杂,越来越难以管理,如何有效地利用它就成为了严峻的问题。专利地图可以对专利信息更高效地解决专利检索分析问题,其最大特点是将专利信息搜索的分析结果以地图的方式汇总,并向最高管理层汇报,纳入企业高层战略管理的视野,为企业专利战略服务。高校如果善用已经公布的专利地图,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进一步加工分析,也可以为自己的研发以市场为导向,让科研成果商业化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3.在高校内部设立科研成果商业化管理机构。如果要确保知识管理和科研成果商业化活动有效的进行,就要设置合理的机制和专业的资源,世界先进的大学大都有专门的科研成果商业化管理机构,美国大约有300所高校设有技术转让办公室;有57个州级中小企业发展中心。这些机构已成为促进美国科技成果产业化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社会力量。
一般的科研成果商业化机构应该配备专业科研成果商业化专家,包括法律,金融和知识产权顾问;制定并执行研究机构与企业和研究成果利用者的合作以及知识产权的运用的策略;帮助认定-评估-并且在适当的时候,保护知识产权;在商业运用和知识产权问题方面提供建议,尤其是研究合同的谈判中给予建议;促进发明和其他研发成果运用,尤其要注意谈判技术转移协议和设立附属公司中的问题。
三、结语
目前中国的高校缺乏对科研成果商业化的重视,因而没有本机构独有的科研成果商业化策略。高校促进科研成果商业化策略的重点首先是以专利地图的利用和分析为依据,制定本机构的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在建设创新型社会的过程中中充分发挥骨干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和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抵抗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促进国民经济再次腾飞。
参考文献:
[1]EPO:EPO Prize winners announced,
[2]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Improving knowledge transfer between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industry across Europe: embracing open innovation Implementing the Lisbon agenda
篇3
1、宣传力度不够。
2、未能及时组织成果鉴定与成果登记。
3、没有积极的协助申报各种奖励打消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4、未做好档案管理及保密工作。
5、科研成果转化难后续开发没有跟上使很多科研成果成为“绝唱”。
6、科研监督不利,假科研假成果泛滥不但浪费了国家稀缺的科研资源,而且败坏了学术风气,破坏了社会公正与诚信。
服务人员的素质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是研管理人基本素质不高。
2、服务管理人员的科研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二、针对问题所应采取的对策
而要解决所面临的这些问题就必须从体制和服务人员的素质两方面入手。
首先作为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如何在管理上、机制上抓好成果管理,对高校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改革创新,适应时展的需要,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1、加大宣传力度,制定相关制度。科研成果产生于科研人员的科技活动过程中,高校应出台科研成果管理办法、科技奖励规定等,促进科研人员多出好的科研成果。管理部门应对成果的上报程序、上报时间做出规定,督促科研人员及时、准确地上报科研成果,既保证科研人员的成果得到及时的奖励,也保证科研成果采集的及时性。
2、及时组织成果鉴定与成果登记。科技成果鉴定是判定科技成果有无、水平高低的重要环节,也是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暂告结束、科研成果可供推广的标志。作为科技成果管理的第一步,管理人员一定要严格把好组织鉴定的质量关。首先,成果管理人员应与项目组加强沟通,及时了解项目完成情况,适时组织成果鉴定。其次,提高鉴定成果质量,管理人员应在组织鉴定时突出重点,抓好拳头项目,保证有水平的成果高质量地通过鉴定。
3、积极协助申报各种奖励。多争取奖励特别是高层次奖励也是成果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报奖宣传工作,要让科研人员了解报奖意义和注意事项、申报要求,增强信心。组织申报专利保护。及时协助科研人员申请专利保护,可以获得对新发明、新技术的拥有权,以免辛苦得来的科研成果被其他机构抢先注册或被侵权。加大成果校内奖励力度。目前由于国家、省、部等部门的奖励来源、奖励数目均在精减,加大了获奖的难度,设立校内成果奖励基金,扩大奖励范围,既可满足科研人员的成就感、荣誉感,又可从物质给予部分回报,从而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
4、加强档案管理及保密工作。有关科研成果的材料,如应归档的鉴定证书、报奖材料的技术资料均应归档保存,并设立本单位的计算机成果库,便于管理和查询。重要的成果材料应与相关的人员签订保密协议书,防止成果信息的外泄。
5、加强信息沟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成果推广是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与企业加强技术合作,优势互补;积极参加政府、社会等各种渠道组织的新闻会、展览会、商品洽谈会或交易会,尤其要注意网上信息的,以促进高校成果的推广应用。
6、健全学术道德规范,建立起严格的规章制度。依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前学术腐败的特点,向学校的管理决策层建议建立严格细致的学术道德规范,并由科研处等特定机构负责监督实施。
其次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科研管理工作者,必须适应这一发展步伐,在激烈的知识和观念竞争中做到游刃有余,始终保持观念领先、素质领先,才能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眼界丌阔、不断创新,更好地为科研工作出谋划策。而且在科学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提高的基础上,也应该对科研管理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传统的单纯申报、登记服务向信息服务、科研过程服务、科研监督几方面转化。具体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研管理人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研管理人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热爱科研管理工作、全心全意地为科研人员服务的思想,提高对科研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科研管理人员要注重提高自身的基本业务素质。首先,必须努力掌握和利用现代信息收集和传播手段。其次,培养适应于科研发展和市场理念的素质。再次,要有与时俱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既要规范高效,又要不断创新。
3、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收集传播手段,服务于科研工作,使科研工作有个高起点。建立自己的科研管理网站,主动出击,广泛收集、整理、利用互联网信息,利用网站和网络协助科研成果转化。
4、要有管理科研成果的先进方法。分利用科研管理信息平台,建立健全电子信息管理系统。
篇4
1.3运行模式上重闭门研究、轻成果转化目前,高校的科学研究基本上还是“躲进小楼成一统”,是在“象牙塔”里的内部循环,为研究而研究、为职称而研究、为待遇而研究是比较普遍的科研现状。许多高校在制订科研成果转化相关条例时,都存在重研究、轻转化的问题,在高校科技管理奖励条例中也存在对民生科技激励不足的问题。多数科研管理者不直接参与研究,不了解研究成果本身,不熟悉成果产出的流程,无市场运行和商业管理的经验,没有有效推广研究成果;作为开发研制者的教师,多数不了解整个生产和商业环节,这极易导致科研成果在转化中难产。研究者、生产者和市场之间没有沟通和融合,高校科学研究和生产推广缺乏理解和沟通,二者形成了相互脱节的“两张皮”:一方面,高校每年推出大量的科研成果无人问津;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导致高校科研成果难以民生化。即使有部分做到了产学研相结合,但其组织形式较为松散,行为具有零散性和短期性,缺乏整体性和持续性。
2改进高校科研管理的措施
在科技惠民重要性日益突显的时代,高等学校必须有与此相适应的科研管理体制、观念取向、评价体系和运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制约科技惠民有效开展的瓶颈,落实科技惠民政策,提高科技产品的惠民效果。
2.1改革科研管理体制,主导科技惠民现行的直线型科层制组织体制与学科交叉、融合的网状结构相互矛盾,需要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资源统筹管理、有利于整合科研队伍、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惠民的管理体制。具体可从以下3方面改革:①效仿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建立科技惠民(或民生科技)中心,突破高校内部和外部的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和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增强科研成果的惠民性。要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大学科技园,放宽条件设置,使教师能到企业兼职或以技术入股,科学地规定利益参与者的参与责任和利益分成,加强民生科技产品的合作开发和转化,将停留在论文层面的科技成果转变成惠民型的现实生产力。②设立高校科研成果信息化平台,以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共享。当今社会知识传播的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和多样化,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信息化平台是目前较理想、较实用的传播工具。高校科研成果信息化平台能够为高校科研成果持有方、科研成果购买方和其他参与者提供详尽的信息服务,可有效提高技术信息供求双方的交流效率。③建立专门的科研成果转化机构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以提供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积极推介高校科研成果,为企业等买方市场提供准确、到位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疏通产学研结合的通道,从而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和惠民程度。
2.2革新科研管理理念,关注科技惠民高校的科研管理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管理部门对科技惠民的认识以及在此引导下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民生观和科技成果的惠民性。因此,要树立以下3种理念:①树立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理念。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研究科学的基地,还担负着服务社会的重任。产业发展促进了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反过来也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也是培养人的过程,我国部分高校通过科技产业培养了一批工程硕士和经营型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既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前沿,也不能忽视科学技术直接面向民生、服务百姓,要“接地气”,多关注具有应用性、实用性的技术,积极开展民生科技的研究、转移和扩散,使科技真正地服务于社会。②树立纵向与横向同等重要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横向项目能有的放矢地解决民生中的实际问题,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做好、做优横向项目可反映一所高校的科研水平。应把“是否满足实际需求、是否解决实际问题和是否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作为衡量科研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③树立只有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才能使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生产力的理念。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数量、质量和速度上。因此,只有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广泛运用科技成果,才能将科学技术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力量,潜在的生产力才能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宣传工作,努力营造科研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浓郁氛围,引导教师树立科技惠民意识,积极承担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研任务。
篇5
一、引言
无形资产本身并不具有实体性,它的存在主要通过知识形态并且是一种很重要的经济资源。由于企业资产的组成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无形资产对企业的发展与壮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一样,企业可以通过对其所拥有的多种无形资产进行谋划与运营,使其价值得到最大的增值。结合电科院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对科研成果资本化运营、科研成果增值交易等可以使电科院的科研成果得到增值的方法进行了研究。
首先,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电科院可以通过使用其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独资创办企业,合办企业,科研成果入股,利用无形资产资本扩张等方式进行资本的运营,使电科院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得到增值。
其次,电科院可以灵活对其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进行市场化交易,使无形资产得到增值。其方式包括通过对其科研成果的转让以及科研成果的许可使用,为电科院带了收益,完成无形资产的增值。
二、科研成果的资本化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1.利用科研成果自办企业。科研单位自办企业,是科研单位使用自身已有的技术、材料和设备并且出资办企业,将其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应用于技术产品的生产,并将生产的产品通过一定的渠道出售从而获得收益。
电科院有着坚实的科研基础,经过多年积累,掌握了较为丰富的科研资源。同时,电科院的研发队伍,具有学历、水平较高、科研思路先进这一特点,并且已经掌握了先进的科研技术。经过长时间累积,使科研设施和科研手段在研究与实践中得到了改进与提高。目前科研单位通过自办企业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用取得的效益来补充科研经费的不足,这一方式得到了国家鼓励和支持。电科院具有国企的背景,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经营风险不大,从银行得到贷款的速度相对较快难度相对较低,企业的资金链便得到了保障,保证了企业日常的良好运转。因此电科院应充分利用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以转化科研成果并实现产业化为目的,创建具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面向市场,为电科院获得盈利。
由于电科院创立的公司系国有独资企业,不设股东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依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行使职权[1]。股东会职权的行使以及公司重大事项的决定,均由董事会操作,董事会成员由电科院派出;监事会进行监督与控制,其成员来自公司委派的成员和职工代表;战略的进行和日常事务管理有总经理负责,总经理由董事会聘任。电科院改变过去由院长管处长,处长管经理的模式,通过派出董事会和监事会代表、制定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等手段加强对自办公司的监管。
对于电科院来说,出资创办企业,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技术优势,将与电力相关的技术产品作为其未来重点研发方向。同时可以利用所拥有的科研成果通过取得银行贷款等方式融资,办理相关注资手续,并向工商、质监、税务等部门提交相关的材料进行注册,完成相应的程序。
电科院自办企业,其益处体现在:(1)电科院自行实施产业化,不存在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模式,所以其新的科研成果转化生产的速度较快,并且有效的减少了产业化过程中的技术障碍。(2)因为电科院有着强大的科研团队,在企业的对技术支持和后续开发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通过快速的对科研成果进行优化升级,更好地迎合市场。
电科院自办企业这一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有:(1)如果电科院自办企业,那么电科院必须解决如建立销售渠道、良好的生产管理、资金的筹措和运作等实际问题。(2)电科院自办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很多来自于科研战线,许多人缺乏企业管理的必要知识与经验,即使具备良好的态度与热情,但大多数都无法成为合格的管理者。(3)电科院自办企业在发展初期,其自身资源,能够取得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与电科院的特殊关系却束缚了经营者的胆略,使企业和管理者失去了做大做强的气势。
2.利用科研成果合作创业。科研院所可以将评估后的科研成果作为资本投入进行企业创业,即合作创业。电科院可以通过合伙制合资企业这种方式进行科研成果的合作创业。合伙制合资企业这种合作形式是通过合同形式而不是股权安排来明确合作中的责任和关系,例如技术研发、管理合同和特许专营权等,其实施共同控制的程度依其合同条款,取得利润也依据合同条款分配[2]。
电科院合作创业的益处体现在:(1)通过签订契约进行合作,其合作方式灵活,能够促使科研成技术快速的产业化。(2)电科院与他人合作能够使电科院将自身的技术优势与他人拥有资金、渠道和经营企业经验等优势形成良好的结合,从而有效避免了科研成果产业化中技术障碍、市场销售障碍的出现。
电科院合作创业这一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有:(1)公司分裂。当电科院与其他投资者合作设立企业,当企业效益下滑时,其内部双方就会产生矛盾,某一方很可能去做有损害企业利益的事。甚至个别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利用非常规手段而侵害公司的利益。(2)对于科技成果的价值如何确定以及升级优化后的技术成果权属分配,这些问题容易引起电科院与合作企业之间的纠纷。
3.利用科研成果入股。科研成果入股是指电科院将其所拥有的科研成果,经过专业评估之后,以股份的形式与其他企业进行利益共享,承担共同的风险,形成一个联合体,同时其利益和责任根据股权结构来明确。
电科院经过多年的发展,拥有大量的先进技术等科研成果,可以将科研成果作为非货币资产对一些需要电科院技术的企业进行作价出资,去获得一定的股份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并按股权获得收益
电科院利用科研成果入股这一模式的益处包括:(1)电科院拥有企业股份,全程参与企业的经营,能按期得到分红;(2)对合作企业来说,面临的风险较小,合作企业所支付的股权知是一种虚拟的价值,如果科研成果转化情况不好,企业收益情况不好,技术股权虽然什么收益,但企业几乎等于没有支出[3]。
电科院采用科研成果入股这一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有:(1)只有当科研成果的价值足够大,在企业中所占股份才能达到一定比例,电科院位才能获得公司决策管理的权力;(2)技术价值评估困难,公允的技术评估价值难以获得,因此科研成果所带来的直接效益无法准确预测。
三、科研成果的交易增值模式研究
1.电科院科技成果的转让。科研成果的交易可以通过出让、许可使用权等方式,从而实现科研成果的增值。权利人在技术型知识产权研发成功后可能由于不具备相应的生产能力,权利人可以通过出售、租赁等方式实现技术型知识产权的价值。
电科院也在长期的工作中掌握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因此电科院可以在对科技成果的运营时通过借助签订、合同进行有偿转让,这是电科院将其所拥有的受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资本通过许可证协议或合同转让等方式允许受让方使用该种无形资本的一种商业交易方式。在这一种模式下,电科院既获提升了社会知名度又得到了继续科研的资金支持,并且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难题和困境得到了解决,实现了资源的最大优化率。而企业借助高校的科技成果改进技术,优化结构,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实现最大投资回报率和获取高额利润[4]。
电科院科技成果转让的优势体现在:(1)这种模式实现了技术成果创造与实施转化的分离,有利于研究创造者与实施产业化者分别发挥各自的优势。(2)交易程序较为简单,电科院与合作的企业只需就价格等相关事宜进行谈判,签署合同就完成了合作。(3)对电科院说,迅速获得现金收入,可以解决资金需求的燃眉之急,所承担的风险也相对较小[5]。
电科院科技成果转让的问题主要是:(1)该技术成果往往只能有一个买主,这使得买家要支付较多的费用,但电科院所得价款却并不多。(2)科研机构的科研与市场实际需求不对口,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可能十分的复杂,其超出了电科院的科研能力。
2.电科院科技成果的许可使用。因为电科院掌握了大量科研成果,因此电科院可以继续对其所有的科研成果的所有权进行使用,同时授权许可其他企业在使用该专利技术。这种方式下科研成果所有权不转移,企业通过支付使用费获得科研成果使用权,高校通过收取使用费获得收益。
电科院科研成果租赁的优势在于:(1)实现了技术成果创造者与技术成果使用者的分离,更好地发挥创造者与使用者彼此的优势。(2)电科院可以向多人多次转移科研成果使用权,同时被许可人交付的科研成果使用费相对较低,而电科院的收费总量却较高,大大提高了双方合作的满意程度。
电科院科研成果租赁的所面临问题是:(1)如果过度许可他人使用技术成果,会造成高技术使用泛滥、被许可人生产的产品滞销。(2)另外,购买方在购买一些保密的科研成果时,必须要对该项技术有全免的了解以及详细的认识,才能够有效地对这些科研成果进行消化。
四、结论与建议
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电科院可以通过使用其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进行独资创办企业,合办企业,科研成果入股,利用无形资产资本扩张等方式进行资本的运营,使电科院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得到增值。
参考文献
[1]左猛杰.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运营模式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2010:28.
[2]朱双庆.技术入股型公司治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46-50.
篇6
2人才培养的精细化
医学人才一直是国内经济发展较为匮乏的人才,并且也是国家一直在扶持培养的对象。加快医院各个学科中人才培养的力度,为医学科研领域注入更多的活力,是国内各个医院努力建设特色学科和发展重点专业的重要内容。论资排辈是医学领域中人才使用的传统原则,而这种原则却阻碍了很多年轻人才的培养空间。因此,医院必须打破过过去传统的错误观念,选拔具有优秀才能、富有创新精神并有道德素养的综合性人才来担当重任,为年轻的一代提供公平公正竞争的机会,建立切实可行的竞争机制,给优秀的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空间。在对人才培养的精细化管理中,笔者认为可以根据医院的人才特征建立医院人才的模型,可以有效的了解医院中人员整体的状况,当评价取得的分值越高,则综合评价的结构就越高,这为医院的人才选拔和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向[3]。
3医院科研精细化的其他方法
3.1科研意识的精细化
各医院之间有不同的评级,每个级别的医院需要根据自身的优势来调动医院内部的医技人员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医院可以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发,建立相应的鼓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医技人员的参与积极性。比如医院可以建立科研基金,给优秀的科研课题提供相应的奖励,奖励的数量与医护人员的科研成果、个人支撑、工资水平直接挂钩,全面树立医护人员投入科研工作的意识进行细化处理,激发其对科研成果的积极性,为医学科研领域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4]。
3.2科研成果的精细化
科研活动的成果需要医学人员积极的参与到科研创造的活动中,并且充分调动自身的医学知识投入到科研调查过程中。虽然如此,但是目前国内的科研成果在临床中的转化率表现并不理想。只有科研成果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才能体现科研成果的价值。因此,这对于科研人员的专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认真的研究相关的科研项目,并且证实其有一定的可行性,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医学事业发展的生产力,体现其科研成果的价值。
4结语
医学领域中的科研管理部门必须认识到采用精细化的管理对于规范医学领域的科研成果有很大的帮助,并且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学习来建立适合医院自身发展优势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也是医院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并且,精细化管理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模式,它涉及到多个环节的优化,需要不断的更新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的生产力,提高医学科研领域中整体的管理水平。
作者:陈一婷 戴姣 董杉 单位: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张倩怡,尹立鹏,李洁,张洪志.精细化理念在医学科研经费管理中的运用与实践刍议[J].科技视界,2015,02:160-161.
篇7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UANG Yuan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rder to better carry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ut forward a kind of suitable for the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onstruct a framework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management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科建设,与此同时,高校科研成果的数量不断增大,产生了大量的科研信息,对科研成果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目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科研管理系统能够保证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进行科研成果管理。[1]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和技术为职业院校科研和管理服务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特点及分类
1.1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特点
(1)应用型研究成果少。与更高层次的高校相比,由于之前高职院校较为重视基础性研究,所以科研成果大多为基础性研究成果。大部分应用性研究成果则体现为论文、专著等,数量虽多但质量及其层次较低。[2]其中,大多为省部级科研科技项目及横向项目,国家级科研项目较少。
(2)技术水平较低。高职院校更注重基础性研究,对应用性研究缺少关注,从而产生多为基础性研究成果。大部分的应用性研究成果倾向于实践的操作性,忽略了理论研究。虽然部分科研成果实用性较高,但由于这些实用性成果没有直接用于产业开发,从而对一些理论研究没有重大突破进展。从整体水平上看,高职院校很少有技术水平较高的科研成果,比较重视应用性研究而忽略基础研究,这就导致科研水平不能朝纵深方向发展。
(3)科研成果转化资金不足。相对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对科研投入较少,而由于经费的不足,使得很多项目无人做,很多经费可能只在项目开发初期就用完了,项目中期成果转化的经费几乎没有,这就造成只对一些投资小的项目研究,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大多产生于一些小规模的项目,经费问题也成为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障碍。
1.2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分类
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根据一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或者科研机构编制的索引工具所收录的期刊,及根据一些学术指标确定的科研论文的类型,并以国家、省、市的出版社或科研机构为标准来划分科研的级别。[3]从科学研究的整体上讲,高职院校的学术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五类: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科研课题、应用成果、技能竞赛。
(1)学术论文:学术期刊论文成果课分为四类,第一类为SCI收录的论文,第二类为EI、ISTP收录的论文、第三类为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第四类为一般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
(2)学术著作:著作可分为5类,第一类为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类为省级规划教材,第三类为一般教材,第四类为公开出版的教辅、实验实训教材,第五类为学校内部使用的教材。
(3)科研课题:科研项目可分为5类,第一类为国家级项目,第二类为省(部)级重点课题、第三类为省(部)级一般课题,第四类为国家级学会、协会课题,第五类为校级课题。
(4)应用成果:应用成果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
(5)技能竞赛:技能竞赛包括国家级,省级,院级技能竞赛。
2 如何构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
2.1 科研成果的管理模式
科研成果的管理关系到整个科研管理的质量,采取四级管理模式较为合理,系统用户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普通教职员工层,部门管理员层,教科研处管理员层和系统管理员层,系统管理员拥有对系统的所有权限。
普通教职员工能够对教职工自己的个人资料进行管理,并能查看相关科研动态信息,并且能够利用系统增加、删除、修改、查询自己的科研项目信息,同时能直接生成统计教职工个人科研工作量的excel表格。在申报课题方面能够上传研究课题的立项、开题、中期、结题等相关资料,只有通过教科研处的管理员审核之后这些资料才有效(图1)。
图1 教职工权限图
部门管理员权限能够新增、删除、查询、修改本部门的所有资料,统计本部门的工作量,生成本部门统计数据表格。同时能够新增、查看、修改动态公告和最新通知等信息(图2)。
图2 部门管理层权限图
科研处管理员能够对教职工的课题申报的整个过程进行管理,能设置科研项目的分类和各种项目的分值,并能查看各个项目分类生成的报表。科研处管理员还能及时科研动态信息(图3)。
图3 科研处管理层权限图
图4 系统管理员权限图
系统管理员的主要任务是本系统的安装、配置、管理和维护工作,为系统的安全运行做技术保障。同时可以对用户权限进行更改,还能对所有用户账号进行新增,删除,查询,修改等操作(图4)。
2.2 科研管理系统的性能
从总体上来,一个合格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要做到以下几点:
(1)准确率。这是衡量系统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系统的准确率低那么在整个项目的申报过程和统计方面就会出错,从而影响整个科研项目。
(2)易用性。对系统管理?T来说,系统的安装,配置,维护操作应该是简单方便。对用户来说要易于操作,在不同的硬件环境下也要易于使用。
(3)健壮性。当系统出现错误提示的时候,用户依然能够正常使用,可以执行错误处理,系统依旧能够正常运行。
(4)安全性。安全性对于系统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已经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系统,同时要对用户的身份进行鉴别,防止非法用户入侵系统,使系统数据库遭到破坏。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权限进行不同的操作,例如教职工用户登录后可以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和密码,提交自己的科研信息,查询科研分数,网上申报项目。部门管理员在权限上只能对本部门的人员情况进行管理,审核人员的申报信息。
篇8
二、我国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科研管理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科研质量。
(一)数量较多、质量较差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科研考核办法或规定大多侧重于量化评价和考核,即所谓的“打分”现象,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一方面,在不少高校的科研评价体系中,往往把教师所承担的项目数量与经费多少常常与个人待遇挂钩,致使许多教师往往热衷于追求项目数量而忽视质量;另一方面,论文和著作数量的多少被当作衡量教师科研水平的主要指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源在于我们的考核体制。在我国的高校,基于职称评定、年度工作量考核的压力“迫使”科研人员不断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而轻视了科研的质量。毋庸置疑,这种片面强调数量的作法与讲求厚积薄发、循序渐进的科研精神是完全相悖的,其直接后果是导致急功近利、浅薄浮躁之风盛行和创新求实精神的丧失。
(二)科研团队建设有待加强
实践证明,有较强科研实力的科研团队是实施重大科研项目的主体,也是申报项目评审中的一个主要因素。当今的重大科研项目,一般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必须依靠多学科联合作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实质性的科研团队建设尚未形成气候,仍有相当多的教师科研活动表现为单打独斗;即使在有些比较注重团队建设的学校,由于尚未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过硬的学科团队,在联合攻关申请重大研究项目方面的表现不尽人意,进而影响科研团队整体水平的发挥,也使得科研领军人物和优秀拔尖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三)科研成果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
所谓科技成果,一般是指在实验或理论上有创造性,有一定科学水平和实用价值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器材、新药物、新理论、新认识等等。现在,不少高校对教师的科研提出具体的量化考核指标,许多教师为了完成科研任务,一味追求数量而不顾质量,不注重社会的现实需求,闭门造车,主观臆断,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形成的科研成果不仅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而且难以进行转化,成为庸俗的文字游戏,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
三、加强高校科研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科研项目管理,提高科研项目申报质量
科研项目管理是指课题从项目申请、立项论证、组织实施、检查评估、验收鉴定、成果申报、科技推广、档案入卷的全程管理。其目的是使科研项目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竞争力。客观上,一个单位能有多少课题立项,尤其是国家级课题立项的多少,不仅反映着这个单位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实力,也体现着这个单位的科研工作者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所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水平与解决能力。为此,我们必须切实做好课题的组织申报工作,不断提高申报质量。
(二)注重科研团队建设
科研队伍建设是高校科研工作中的重点,也是高校学术地位和科研水平的重要保障。没有水平较高且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学科优势就无从谈起。科研队伍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集体,也是人才培训的基地。只有着力建设出一批结构合理而且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才能涵养住优秀人才,并且真正体现和发挥高等院校的科研优势。因此,各级领导要提高对科研团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依据人才现状、学科发展方向组建自己的科研团队,依托团队建设和集体攻关,争取大项目,孕育大成果,不断提高我们文科科研的整体战斗力和创新能力;要优化团队的人才结构,注重对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升,要认真选拔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在科研岗位上挑大梁。
(三)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
管理部门要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意识,要根据科研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不足和制约因素,有的放矢地解决成果转化中的问题和困难。首先,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积极引导和组织科研人员走出学校,加强与社会各界之间的多方位、深层次的接触,深入社会调查研究,到实践中寻找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课题。其次,要努力拓展成果转化途径,一是可以向社会的管理和经济部门提供评估调研、决策咨询等智力支持。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的转轨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得社会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法制建设等都有许多重要的问题急需人们去认真探讨。二是可以进行科研成果的社会普及和推广。社会科学成果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传播、转化为人们的思想,也是科学成果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这种转化可以使社会科学成果走出书斋,走向社会,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进而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增强人们的认识能力,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俞建飞,毛卫华.新形势下高校科研项目申报质量控制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4(2).
篇9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关于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及其实施方法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BLA010108)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2-0045-03
一、高职院校体育科研存在的问题
1.体育科研论文少。笔者对13家体育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刊载论文数量进行了统计,2005~2008年13家体育中文核心期刊上共刊载论文13783篇,而其中有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参与的论文只有444篇,仅占论文总数的3.22%;如果按照第一作者统计,高职院校被刊载的论文数量则更少,所占的比例则更小。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2005~2008年发表的论文数量和所占比例来看,2005年体育教师的发文数93篇,仅占2.61%,2008年体育教师的发文数上升到133篇,占3.84%,虽然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科研热情和发文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体育科研的整体水平还很低,能被体育核心刊物刊载的论文数量还很少,比例还很低。
2.体育科研课题少。笔者对全国和江苏省数量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仅2007年有3项高职体育课题被立项,占2007年体卫美立项总数的3.53%,占2001~2009年体卫美立项总数的0.85%;在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中,2009年仅有2项高职体育课题被立项,占2009年体卫美立项总数的28.57%,占2001~2009年体卫美立项总数的5.7%。
高职院校体育科研存在的问题说明:第一,由于高职院校的科研基础薄弱,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的研究能力弱,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不实用的“形式科研”还未得到解决,这与高职院校应发挥的作用相去甚远。第二,高职体育有待研究的问题较多,有待开垦的研究领域较大。
二、高职院校体育科研问题出现的原因
1.体育科学研究管理的认识模糊。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纷纷成立了体育科学研究所,这为高职院校的体育科研建立了组织保障,但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不少高职院校在积极探索着,科研管理的指导思想比较模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浓缩论,认为体育科学研究所成立后的科研自增大了,但科研管理的主要任务还是琐碎的事务性管理,上传下达、课题的立项、中期检查、课题结项、成果统计、过程管理等,体育科学研究所的科研管理只是学院科研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学院科研管理的浓缩和具体延伸。二是困难论,认为高职院校的体育科研既不如体育院校或本科院校的体育科研,教师的科研能力弱,难以申请到国家或省部级的体育研究课题,更不要说进行高层次的体育研究;同时,又不如本校其他专业系部的科研,缺乏专业系部与企业的密切的合作关系,与企业的横向科研合作比较少。这两种观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对高职院校的体育科研认识模糊,没有积极思考体育科研管理创新的思路,疏忽了体育科研管理除了常规的课题管理外,还与高职院校体育规划、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体育社会服务等体育科研都有紧密联系。
2.参与科研的体育教师还不多。体育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参与科研,这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然而,高职院校大部分从中专校升格或合并而成,教师的科研基础和能力相对较弱,没有经过科研工作的历练,缺少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升格后体育教师们普遍对参与科研不适应,存在片面认识。教师对“要不要搞科研、是不是所有教师都要参与科研”的问题议论纷纷。有的认为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过重,还要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队训练,哪有时间搞科研;有的认为体育教师科研是弱项,让有科研能力的教师从事体育教育科研。结果是两极分化,一方面,大部分教师埋头教学,不愿意参与科研;另一方面,极少数擅长科研的教师远离教学,不愿意接受教学任务,出现教学和科研分离的现象。对体育教师来说,他们因为科研任务比较繁重从而感到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年轻的教师,他们的科研能力相对薄弱,对他们来说在申报科研课题方面感到一定的压力。
3.体育科研评价标准的重心偏移。目前,许多高职院校通常采用成果计数法,到年底按照体育教师的刊物级别、课题研究的级别,赋予不同的权重给予奖励,却没有设立相应的科研成果转化奖。有些体育教师在名利的驱动下,为了评职称而写论文,搞科研,其研究成果往往脱离体育教学实际,缺乏实用价值。有些体育教师进行“形式上的科研”,停留在理论假说阶段,得出的是未经实践检验的结论。加之一些机构卖书号、卖版面、卖奖项等做法,更助长了一些体育教师在科研中的投机行为。究其根源,在对体育科研评价认识上,科研是高职院校体育部获得声誉和资源的重要手段,科研是体育教师获得晋升的重要依据,科研是锦上添花,有科研成果总比没有强。在科研管理实际操作上,存在体育科研评价标准“重数量轻质量、重研究轻转化”的重心偏移现象。
4.体育教师科研的条件欠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从事教育科研要比单纯教学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良好的科研环境。然而,高职院校的体育科研启动难度大,一是缺科研队伍中的领军人物。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教授在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所占比例较低,体育教授则更少,有的学院无体育教授,体育科研团队的科研力量薄弱,很难研究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体育科研仅仅局限于体育教育教学科研,省部级课题极少,国家级课题更是凤毛麟角。即便是参与的一些高层次的课题,也只能在其中承担一个子课题或作为一般的实验院校参加,科研质量整体不高。二是缺培训。不少体育教师缺乏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经历与经验,在科研项目的申报上往往无从下手,选题随意性大,难以形成高质量的体育科研项目。三是缺科研仪器。体育教师因仪器、设备等的严重缺乏,不得不以体育理论方面的课题为主,真正解决体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科研则很难开展。
5.体育教师科研的高职特点不明显。高职院校的体育科研本应有自己的特色:其一,高职院校为企业第一线输送高技能人才,行业的定向性和职业性要求体育教育教学不同于本科院校,也不同于其他高职院校,结合本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理应具有鲜明的校本特点。然而,部分院校的体育科研脱离本校实际,没有体育改革研究的激励政策,久而久之,体育教师为了评职称而写论文,为了完成科研任务而进行科研,这样的体育科研成了做表面文章的集合地,不仅不会给学院体育带来好处,还会给学院的体育科研带来隐患。其二,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密切的往来和长期合作关系,理应有面向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服务的体育研究,然而,这方面的科研课题却少之又少。除了教学任务繁重,无暇走出去的原因外,更主要是缺乏体育科研为行业、企业和地方经济服务的意识。
6.科研团队奖励的度难以把握。有些体育教师虽然有科研能力,但还停留在埋头于个人单一研究的层次上,缺少与人合作、沟通的意识,攻关意识不强。体育与许多学科的知识有融合,体育科研仅仅靠一个人的智慧和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个科研团队的集体努力,若缺乏合作与沟通很难成功,更不要说取得好的科研成果了。为了鼓励团队集体研究,如何引导教师们变个人研究为团队研究,如何组织和发挥体育科研团队的作用,科研管理的奖励政策的调整到位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操作上,团队集体研究的科研考核分比个人单干研究的考核分究竟高多少?科研团队的科研考核分如何分配?然而,几年的实践,这一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好。
三、高职院校体育科研问题的对策
1.营造讲实效的体育科研氛围。高职院校形式上的升格到内涵的升格需要一个过程,而内涵的升格必须以科研为依托。不是几个专家、学者就能完成过渡的,必须是全体教师的全方位提升。只有将营造科研氛围作为体育科研管理的突破口,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并建立激励机制,才能引导教育教学第一线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科研、主动研究。因此,高职院校营造体育科研氛围须做好三个到位:一是舆论氛围营造到位,通过宣传、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使全体体育教师充分认识体育科研与学院体育发展、与教学改革、与个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形成人人积极参与科研的氛围;二是鼓励应用研究的制度政策到位,通过提高应用性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奖励力度,引导体育教师结合本校的实际搞科研;三是以校本研究、职业特色研究为目标的考核评价标准到位,形成有成效、能转化的研究有奖励,“假大空的形式科研”无市场的良好科研氛围。
2.树立重视应用的体育科研导向。一些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科研有畏难情绪,认为普通体育教师搞体育科研困难多,找不到合适的课题,实际上,教师们要研究的课题俯拾皆是。这就需要体育科研的管理层去引导,一是引导体育教师增强科研的应用研究意识,掌握应用研究的科研方法,树立脚踏实地的科研精神,逐步提高体育教师群体的教育科研创新能力。鼓励体育教师将科研与体育教学改革相结合,围绕学校体育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体育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研究。与大学生心理保健相结合,体育教师在研究学生心理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征和个性心理差异施教,使其身心健康均衡地发展。二是引导体育教师在问题中找研究课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研究和探索体育教育教学中明显存在的问题,研究和探索将教育理论和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时所遇到的问题,研究和探索教学反思中所发现的问题。总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科学研究,一旦解决了又会产生出新的问题,从而形成了一个推动高职院校体育科学纵深研究发展的“动力链”,形成不断创新良性循环的动力源。三是引导体育教师科研重点放在应用研究和推广研究上,坚持高职院校的体育科研“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小、实”上下工夫。“小”就是面向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着眼于小课题的研究;“实”就是紧贴体育教学实际,解决高职院校体育改革中的应用问题。四是引导体育教师重视成果转化,无论是科研课题的审批还是科研成果奖励,均将科研成果能否被应用作为重要指标。鼓励教师们实现科研成果的直接转化,将体育科研成果用于改进体育教育教学中,提高体育教育教学的效果;鼓励教师们实现科研成果的间接转化,由于体育科研成果具有境域性、特殊性、个案性,学生的基本情况不同,教学条件不同,体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不能搞简单的模仿和移植,或盲目的照搬照抄,能给人以启迪借鉴并能促进教师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就是很大的贡献。
3.建立以校为本的体育科研运行机制。成立高职院校体育科学研究所,从信息收集、过程管理、考核评价、成果转化四个重要方面进行规范有序的管理,建立符合本学院实际的体育科研运行机制,以保障学院的体育科学研究质量。高职院校体育科研以校为本,不是简单地模仿本科院校,更不是机械地管理,而是以解决学院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第一线服务为目标,解决实践中亟须解决的难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注重教师科研意识的养成,将科研工作量纳入到教师业务考核体系中,给体育教师定科研任务,压科研担子,给参与科研的教师在时间上以及教学与科研之间以一定的选择权;第二,引导体育教师重点研究解决本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选题、研究,其成果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可行性,使科研更有针对性,研究成果更具有推广价值;第三,鼓励体育教师参与应用研究和推广研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将一些改革方案、方法、手段,一些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创造性地具体运用到体育实践中去,进行检验、修正、完善,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并在实际中解决各种突出问题。这种课题一旦得到解决,将会直接推动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第四,建立以校为本的体育科研运行机制,科研管理人员做好超前服务工作,提供预测性情报,搜集和整理各种情报源,提出可行性调研报告,保障学院的体育科研落到实处,形成良性循环。
4.建设具有创新精神的体育科研团队。体育科研管理不仅仅是靠行政命令、规章制度及控制管理,还应在激励导向上做文章。在体育科研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中,充分考虑大多数体育教师的接受能力,以调动体育教师参与科研的使命感、成就感。尤其是要形成多支研究型教师团队,实现从零散的自发研究向有组织的团队研究的转变。主要抓好四个环节:第一,有团队目标,专门研究具有本校职业特点的课题,紧密结合本校的体育教育教学实际,每年研究和解决几个实际问题,发挥体育科研对学院体育工作的支撑作用。第二,有团队平台,为体育科研团队构建学术沟通和学习的平台,营造民主的学术讨论氛围,引导成员培养团队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解决本校实际问题的求实精神,实现资源和成果的共享。重视成员的培训和开发,开阔成员的眼界和思维,培养成员对研究领域的敏锐洞察力和对科研任务的高度适应性。让教师了解科研的诸多程序,包括开题、结题的方法、技巧,科研方法的具体操作程序等,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第三,有团队激励,将科研成果是否应用到本校的体育实践中,作为科研项目能否结题的重要指标。鼓励教师将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体育实践中去,并在实际中解决各种突出问题,将科研成果适时反映到教材的更新上,反映到体育教学改革中。第四,有团队指导,将体育科研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尤其是结合职业实用体育教学,安排学生参与未来职业岗位的职业病预防体育保健的研究、职业体育锻炼项目的开发与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职业体育训练的学习积极性,扩大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而且使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提高其动手能力。满足学生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增强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信心,培养实用型人才。
5.增加服务社会的体育科研管理内容。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在争取国家各类高级别的科研项目上处于明显的劣势。但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系非常紧密,普遍与企业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校企合作,及时了解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各种实际困难,力所能及地为企业排忧解难。这类横向课题的确立,为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职学院为办社会服务,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和鲜明的行业特征,不同的高职院校具有不同的行业背景,凭借着多年与企业的密切联系,高职院校有着独特的优势。体育科研工作如何从自身实际和企业的需求出发,课题研究的设计和实施必须融入高职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中去。同时紧贴企业生产第一线,深入到中小企业、农村和基层服务,着眼企业预防职业病的体育保健和职业体能训练等应用课题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体现高职教育为生产一线服务的特点。第一,管理体育教师深入到企业第一线,了解企业的不同岗位对员工的身体素质的要求,充分了解企业状况及职业病的预防与保健的方法与途径等,寻找新的研究课题,从科研立项的源头抓实效。第二,建立校企合作的互通渠道,从体育课题的立项、研究过程到课题结项,均有企业人员参与,使体育课题的研究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第三,搭建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平台,来自企业第一线的体育课题,最终又应用到企业第一线,研究只是服务的一种手段,应用才是研究的目的。体育科研所应积极为体育教师服务,在机制上打通选题、研究到应用的体育科研服务企业的通道。鼓励体育教师研究完成后去企业推广科研成果,指导企业的员工应用,使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具有实效。
6.加大体育科研实效性考核指标的权重。发挥体育科研管理的实效性,还必须经常调整有利于体现体育科研实效性的考核指标。其一,增加体育科研任务的制订、紧密结合体育实践的科研立项、科研成果应用于体育实践、横向项目的完成情况、为企业服务的经历等考核指标。其二,通过与年度业绩、职称评聘结合等考核方式,让体育教师体验到压力与动力并存,认识到科研不仅仅是完成科研工作量,对学院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学生的教育与培养、教师个人的素质提升有着重要作用,从而真正解决体育教师参与科研的动力问题。其三,建立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评价机制,改变以往简单地以论文和课题数量多少来评价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的做法,而将体育教师是否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应用科研成果,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否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列入体育教师科研考核的范围。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对于定性指标尽可能进行量化,以便于评价工作简单、方便、节省时间和费用,便于计算机处理。
高职院校体育科研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在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科研管理重点,只有始终结合本校的职业特色,不断调整体育管理策略,才能发挥本校的体育管理特色,不断研究出新的体育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1]徐元俊.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8(9).
[2]赵振东,袁芳,姜斌.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术科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9).
[3]汪康乐,邰崇禧,陆升汉.创新是体育科学发展的主体精神[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
[4]金琼.体育信息的定题服务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
篇10
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为贯彻落实这一讲话精神,财政部、教育部共同决定把提升高校创新能力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积极促进协同创新,通过政策项目引导及体制机制创新,鼓励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协同合作。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工作,争取在重要领域有实际性突破。这种协同创新既能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又能促进科技进步及管理创新,从而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知识在高校这片热土上得到开拓发展,科技得以创新进步。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水平影响着科研成果转变为生产力的质量、速度及效率。一直以来,高校与科学研究院、企业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协同创新关系,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资源共享及利益同分,致使大量的资源被浪费。当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都是科研活动的主体,科研人员多,因而其中的关系复杂。产学研协同创新受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高校要加强科研管理工作,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特点,转变科研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服务质量,推进高校整体发展。
1高等学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当前形势下,重管理、轻服务、机关官僚作风浓厚、科研管理人本观念淡薄是很多高校存在的问题。科研管理人员思想及认识存在偏差,对自身定位不准确,在工作中时常有推诿责任的情况出现,缺少服务精神,不愿意倾听科研人员的建议,不重视科研人员的需求。管理目标没有与市场相结合,致使产出与投入不符,没有为社会做出太多实际性的贡献。对于知识产权不够重视,对于所获的科研成果没做好保密及保护工作,没有通过申请专利,而是以交流、论文等形式公布于众。另外,申请了专利权保护的,通常因为实施周期长、专利年费多等原因而放弃,使得科研成果没有能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人才流动造成知识产权流失,也给高校科研工作造成了损失。
1.2管理体制不完善
高校科研活动开展主要是在基地平台及自身学科专业内,学科与院系间交流合作少;各学科间缺乏有效协作,影响了学科的交叉融合;科研设备利用率低,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在校外进行跨学科、群体化、大规模的科研活动更为困难。大学整体的科研实力因此受到削弱,交叉学科的发展受到影响,教师跨学科研究受到阻碍[1]。高校科研管理体制难以实现知识共享,部门间难以做到协同合作,科研机构、科研管理机构与外界难以建立有效联系,缺乏与市场的交流,因此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受到了阻碍,科研成果无法走向市场,高校创新协同得不到发展。
1.3资源投入不足
资源投入不足的表现主要有两点:第一,投入的科研管理经费少。经费投入不足致使无法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无法开展更多的科研项目、无法使科研成果产业化等,高科技依赖于高投入,经费不足影响着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二,投入的管理人才资源不足。为了促进科研工作的发展,科研管理机构需不断寻找知识转化的机制、开拓科研市场,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才资源,并且需是懂市场、会管理的人才。目前高校离“走出去”还有很远的距离,如何推进科研与市场相结合,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1.4信息化程度不高
如今已是信息化的时代,科研管理部门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合理组织、调控,从而促进科研管理工作。虽然信息技术已在各大高校科研管理中得到应用,但实际运用中存在许多问题。许多高校科研管理中,在数据库建设及管理软件开发上存在不足,不能合理地协调软硬件的开发,因而达不到数据共享的目的,从而影响了更深层的信息处理。
2加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
2.1转变科研管理理念,提高管理创新意识
2.1.1开展创新服务
科研管理部门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全方位的、优质的创新服务,提高科研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科技进步、科学繁荣发展。2.1.2增强市场意识,转换管理思维转换科研管理人员的态度及思维十分有必要,政策的改变只需要以公文的形式,但如果想依赖政策来发生实际性的变化,就必须转变人们的态度及思维。科技工作应以社会及市场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促进与企业、社会的合作,不断完善管理模式,建立市场传导机制,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2.1.3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提高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转变科研人员轻专利、重论文及重科研成果鉴定的观念。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完善高校专利管理制度,提升专利服务水平,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提高科研工作对社会的贡献。
2.1.4加强科研管理工作力度
高校对于国家重点科技、重大项目应给予重视,加强对项目的管理,充分发挥项目管理职能,从而保证项目顺利开展。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科研人员的认知,注重申报的同时注重科研研究,做好项目计划,保证项目在合同规定期内完成。所以,转换管理理念,部门间加强协作,加强管理工作,合理利用科研经费,促使科研成果得到有效利用。
2.1.5加强企业间协同合作,促进科研成果
产业化高校科研工作的难点之一就是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转化科研成果的有效途径便是建立技术创新体制。高校要完善科技产业政策,为科研营造宽松的环境,推动科研发展。加强与企业间的协同合作,以互赢互利为原则,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2.2完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机制
2.2.1建立科研创新团队
在高校内及校外创建科研创新团队,凝聚科研力量,大力引进优秀人才,提高科研成果产出效率,从而增强科研实力。引进高端人才,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加强与国外优秀科研团队的交流协作,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起到引领学科的示范作用,进而促进学院整体工作的开展。高校科研队伍做好整合、集成工作,促进学科间的合作、融合和发展。
2.2.2加强与其他高校交流协作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社会及政府的相关资源,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协作,互补互助,共同申报项目及攻关科研课题,共享实验室设备,共同建立国家重点科研基地,争取有重大科研突破,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除此之外,注重知识产权管理,避免由于科研人员流动而造成科研成果及无形资产流失[2]。
2.2.3加强知识产权管理,鼓励知识产权运营
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首要保障是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政产学研之间合作协同更需加强知识产权管理,确定知识产权权利人,明确产权的权利、责任、风险及收益处理,保证权利归属者的利益。另外,股票期权的基础是知识产权。与企业合作时,高校在科研产业化、成果转换的过程中,其中的知识产权条款必须在合同中明确,如合作时是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必须明确科研技术占企业资本的比例,相关技术科研人员的股份比例以及开发时收益比例。对于知识产权的纠纷问题要及时有效地解决好。
2.3实现并完善科研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2.3.1利用网络完成资源整合
网站是现代信息交流及的重要平台,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可以利用网站下载资料,、公开科研信息,在线进行科研服务。现如今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科研管理网站也应跟上时展的趋势,有效管理科研工作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使科研管理逐渐走向国际化。
2.3.2加强科研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管理
由人及计算机等组成的信息系统,能有效地传递、收集、加工、储存、使用及维护信息。科研管理可以利用这一系统来完成信息的整合及配置,完成信息的收集、及利用,实现自动化管理。以共享服务、共享资源、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目的,合理安排日常管理,提高管理技术水平[3]。促进信息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资源共享,让信息、数据资源能在日常工作、项目管理、专利申请、科学决策、评估、授权中得到有效运用,更好地分析和掌握产业化运用的状态及数量,更好地评价、鉴定科研成果。
2.3.3构建、完善科研管理工作体系
人才资源控制及项目控制体现了高校科研机构的建设和科研管理工作。从高校实际情况、发展的特色出发,制定发展的方向,选择合适的课题,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解决科研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制定预算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做好经费的核算工作,明确科研责任制。把系统方法运用于项目评价中,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综合指标系统。把握住科研项目进展的关键环节,采取有效策略,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开展。人才是一切科研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所以要加强人才资源的控制,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从而提高科研管理的有效性。对于有发展潜力及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要大力发展培养,鼓励扶持到国外更高端的学校学习,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
2.3.4建立科研管理团队,加强科研管理人员培养工作
高校科研管理团队的建设及发展直接影响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知识科技创新。所以高校的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个优秀的高校科研管理团队,来不断提高校内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研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理论知识,提升科学专业技能,不断提升科研管理人员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服务的质量。大力开展科研管理活动,加强科研人员间的交流沟通,多听取其他科研人员的意见、建议,参到与科研实践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及管理的能力,争取建立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科研管理团队。转化管理的模式,把被动管理转化为主动管理模式,提高科研工作的管理意识,及时有效地为科研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全方位的综合服务。除此之外,高校应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合理的奖罚制度可以提高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责任心、创造力,增加管理人员对高校管理的满意度,从而提升幸福指数。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制,防止科研管理人员推诿工作或者办事效率低,增强团队间的团结协作,管理人员应各尽其责,为科研管理工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要正视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转变科研管理理念,提高管理创新意识,利用网络完成资源整合,加强科研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管理,构建、完善科研管理工作体系,建立一支优秀的管理团队,提高高校创新能力及科技水平,从而促进高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小琼.协同创新背景下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4(286):129,131.
篇11
近年来,我国科学界和科研管理部门在积极探寻绩效评估的方法和途径,特别是随着我国政府对科研投入的加大以及科学研究的竞争加剧,要求引入绩效管理这一已被国外经验证明行之有效的科研管理手段的迫切性也日益增强。合理的科研项目绩效管理对提高地方高校的科研质量意义重大,这已成为地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共识。限于地方科研以及学科自身的特点,当前科研项目的绩效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同时也存在着有待完善的空间。
一 地方高校科技项目及绩效管理的特点
地方高校的科研不但具有科研队伍的多层次性、科研任务的多重性、科研方向的多元性等高校科研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科研目标的实用性和科研内容的地域性等特点。基于此,本文研究地方高校科研项目的绩效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1.科研内容的地域性
与重点高校比较而言,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有一定的差距,尤其在国家级项目的竞争上处于劣势,这样地方高校很难形成长期的、专一的研究方向。因此,地方高校许多科研人员致力于研究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的科研项目,以此争取地方政府部门科研经费的支持。地方级科研经费定位于解决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科学技术问题,这样地方高校科学在研究上无形中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2.科研目标的实用性
科研水平不高和缺乏竞争力是一直困扰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主要问题,这也导致了立项、经费争取上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一方面需要地方高校将有限的科研力量集中地投入到匹配的科研方向上,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目标应该更定位于实用性。具体而言,科学研究需要注重提高科研队伍整体实力,使其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明确的人才培养功能;此外,科学研究还需要注重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依靠科学成果解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以科研业绩来提高社会知名度。
二 地方高校科技项目绩效管理的方法及其难点
1.地方高校科技项目绩效管理的方法
考核科技绩效管理的方法主要是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的优点在于减少了非关键性因素的干扰,从而提高了效率以及效益。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并给各指标赋予不同权重。最后,将各指标的不同等级得分与其权重系数相乘得出该指标的最后得分。评价指标体系是由各级各项评价指标及其相应的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这样既避免了同行评议法缺乏定量化分析的弱点,同时又受专家的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学术偏好、人情关系以及官僚意识残留等因素干扰;也避免了模糊评价法过分侧重于定量分析,而缺乏对一些无法定量化的、指标的定性分析。综合上述方法的优劣,关键指标考核方法较其他方法而言,更加符合高校科技项目绩效评估的现状。
2.地方高校科技项目绩效评估的难点
第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障碍。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原因在于一方面科研过于偏重理论化研究,缺乏与地方特点的结合,这样造成科研成果在理论上成立,但不符合当地实情;另一方面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研究方式过于形式化,为按期完成目标,人为地拔高或降低科研成果。此外,在实际的科研管理工作中没有完善的科研项目成果约束机制,以至于即使达不到预期的科研成果,也无法追究相关的违约责任。
第二,科研投入产出效率不容易被衡量。科研人员的科研投入是通过脑力劳动来实现的,有时为了保持思维的连贯性和实验的延续性,经常需要加班加点,这样导致其工作时间无法估算。而对科研产出的衡量由于对科学研究绩效评估的产出概念还存在分歧,导致科研成果的每一种社会价值也有多种表现形式,目前还没有形成被广泛接受和认同的评估体系。
第三,学科之间的壁垒。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优势学科,在无法统筹兼顾所有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优势学科在项目申报上会比普通学科更具有竞争力。一方面,加大对优势学科投入有利于进一步发展优势学科;另一方面,由于资源有限,所以这也会压制普通学科科研。这两者的均衡是目前合理绩效评估的一个难点。因此,怎么区分与学校职能管理机关的权限划分,协调与科技处、人事处等单位的关系,探讨项目管理、人才流动以及机构组建等具体问题已成为科研管理工作中需要优化的难题。
三 改善地方高校绩效管理的思路
1.运行评价激励机制,提高科研积极性
要正确评价科研水平,也要正确评价组织、管理和服务工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促进协同合作。如大连理工大学的科技奖项包括科技成果奖、科研项目奖、校企合作贡献奖、成果转化贡献奖、科研创新团队津贴奖、科技工作贡献奖等。
2.科研成果的社会效应与经济效应相结合的原则
各级各类科研奖励评审、职称评聘等工作应当与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挂钩,如将从事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或科技推广取得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或在文化、教育、卫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较为显著的社会效益并得到学校和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认定,并以此作为科研考评管理的基本原则。科研的目的是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科研成果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科研的投入才有价值。因而,合理的科研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结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准确满足科技发展目标和需求;同时,评价指标体系不能脱离科研目标的大范畴,需要契合科研项目的研究成果。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要着力考察各项科研产出指标并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学科的差异性。因而,在执行绩效评价时根据具体学科进行定量分析,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所以,在对科研项目评估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对科研成果进行定量评估,而且需要结合定性分析。
4.利益群体间的协调与合作
地方科技处和科研院是各科研人员之间、项目与科研人员之间、各学院之间的匹配、协调与管理的机构。地方科技处或科研院需要关注的重点是加强人才之间的合理竞争、保障科研项目的顺利有效进行以及如何合理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5.结合学科的实际情况,酌情考虑考核指标的权重
地方高校科技项目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是同行专家进行定性、定量评议的重要基础数据和规范。因此,评估指标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实用和可操作,会直接影响项目绩效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可靠性、公正性和权威性。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科技项目绩效评估工作的难度,由于受项目学科、研究阶段、研究领域、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国内外开展此项管理工作时间并不太长,评估指标的制定是难以尽善尽美的。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考核权重新予以调整。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研项目和经费的绩效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绩效评估对促进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提高科研效益的意义重大。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不仅直接影响着科研项目的完成质量和水平,关系到地方高校学术风气的发展,影响着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事关我国科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地方高校科研方向不集中,各个学科的科研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学科间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差异很大。地方高校需从优势科研方向出发定位,一要从学校科学研究的实际出发,分析科学研究的优势和所拥有的科研实力,已经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其社会反响;二要依据现有科学研究基础,从学科的前沿地带和跨学科角度确定科研方向,经过努力能够形成一定的研究特色,并能在某一领域产生较大的影响;三要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出发,确定在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研究方向。以往的实践中,我国有关机构和研究人员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要构建完全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和特点的绩效评估方法尚需不断地探索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吴述尧.国家目标为基础研究导向愈益成为科学发展的国际趋势[J].中国科学基金,1999(5):317
[2]王志刚.论地方高校科学研究的定位——高校办学特色系列研究之五[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91
[3]杨道建、赵喜仓、陈海波.科技计划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篇12
一、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科研成果是指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在它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发挥之前,它的研究价值可能仅占1%,甚至是0。因为我们知道科学研究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研究价值体现在哪儿?从应用的角度看,体现在所研究的问题能对社会或实际工作产生重大的意义或作用;从理论角度看,研究问题的提出应当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可见,研究成果的转化是科学研究价值的有效平台、是检验科研价值最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
(一)成果转化周期长、转化率过低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如何转化,是长期以来困扰社会科学界的一个问题。社会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能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特别是对基础理论研究是否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社会科学成果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对策研究,都是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是转化的方式、途径与自然科学的成果有所不同。
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速度慢,转化率低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仅降低了研究意义,而且为重复研究埋下了隐患。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为例:1999年—2004年共立693项,截至2005年年底已结668项,结项率为96.39%。1999年—2005年共出版了9本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汇编内容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已经结项的,部分优秀研究成果的6000字左右的摘要,其中1999年—2000年收录了28篇、2001年收录了39篇、2002收录了43篇、2003年收录了45篇、2004年收录了43篇、2005年收录了50篇,另外,2002年—2003年资助出版了三本书,包括5项研究成果,华南师范大学《美国体育社会学》、上海大学体育学研究中心《日本体育产业研究》、首都体育学院《体育经营学》、体育信息科研所《体育赛事经营管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学院《美国体育管理理论与实践》。9本汇编共包括251项研究成果,转化率为37.57%。当然,部分研究成果通过或政策应用等形式也进行了转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以研究成果摘要汇编的形式还是以论文或政策应用的形式进行转化的仅仅是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二)成果转化途径单一、专业性不强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公开出版发行的方式面示学术界与社会。这是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的最主要、最常见的形式;2、以内部报告的形式,为党和国家、政府部门、地方省市和企业的决策提供政策依据和正确的理论方法,服务于社会;3、以在学术研讨会议上发言或提交论文的方式,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4、以学术评价、评论的方式,向学术界和社会介绍和阐释社会科学成果的研究内容、研究状况、研究水平、学术成就以及研究的得失,推动学术交流与学术争鸣;5、以教学演讲、电视访谈、影视制作、网络文章等方式,进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大众传播媒体,多方面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播科学知识、传承文明、教育青年与民众的功能,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三、制约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因素
(一)学术环境影响
就社会科学自身而言,一些研究人员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对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热情不高;有的学者有意无意地远离实际,认为只有搞纯学理研究才是有学术水平和学术品位,看不上做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的人;有的学者的应用研究急于求成,深入研究不够,研究质量不高。这些都造成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困难。科研成果推广应采用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战略。同时,现有的成果管理的评价机制,还没有将成果的转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内容。以学术价值为评价重点的取向,有利于学者不断提高其学术水平与学术质量,但由于评价的结果大多用于评奖、专业考核和评职称等项工作,也加剧了一部分研究人员重成果写作不重成果应用、重学术界反响不重社会影响的倾向。
(二)社会环境影响
就其外部而言,完备的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制度与机制还未形成;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有效渠道和途径还需进一步拓展和规范化、制度化;对社会科学成果应用中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待改进;一些实际部门的同志对社会科学的学术贡献和实际作用仍缺乏深入的了解,重视不够。
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策支持
制定政策,建立适宜科研成果转化的新体制;增加经费投入,设立成果转化基金;探讨建立科学、客观、可操作的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既要拓宽视角、转变观念,提高对成果转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也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国家和社会科学界在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建设。
(二)完善推广方式及途径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尤其自身独特方式与途径。按成果的性质及应用范围,其推广的方式与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包括应用基础):通过公开,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报告,专题讲座和出版专著等方式,进行推广;2、实用性研究成果:通过咨询、报告、和提供有关部门进行试用等方式,进行推广;3、拓展互联网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应用
扭转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困境,要求既要大力宣传社会科学研究的成就与社会贡献,又要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为社会和大众提供高质量、多形式的优秀成果;逐步纠正当前学术界的不良风气,改变的被动因素,增强研究人员的主动研究意识;增强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联合协作,以其不断改变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氛围,继而不断提高研究质量。
参考文献:
篇13
目前,高校社科类成果评价标准均由各高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自主制定,且围绕着“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基本指导思想开展工作。为了通过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提高社科类科研成果质量,教育部曾于2006年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教社科[2006]5号),明确了指导思想。各高校在诸如“科研成果评价制度”、“科研奖励办法”等管理文件中也都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给予政策倾斜和加大扶持力度。这些对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增加、各高校对科学研究工作重视程度提高,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数量不断增加,出现了一些创新性差、水平低的科研成果。这类成果对推动学术发展无任何意义,只会鼓励善于钻营的人在科学研究中投机取巧,而对真正潜心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是一种变相压制,是科研发展的阻力。如何通过制定科学、公正客观、系统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引导并激励科研人员产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避免科研成果“泡沫”的产生,是科研管理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科研成果评价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和研究部分高校人社科类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总结成功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对如何完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提高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质量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建议、意见,以期对有关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一、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分析
目前,在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方面,许多高校科研管理部门采用定量分析的评价方法制定政策。具体程序包括:确定评价指标,对不同级别的论文、著作、项目标定不同的权重分值,建立评价体系;将科研成果按规定折合分值,多项成果分值累加,得出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量并以此为依据给予奖励。
在论文成果评价方面,通常分为普通期刊论、论文集论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ISSHP(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会议索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论文、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论文、《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期刊论文、本校认定的权威学术期刊、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检索论文等几个等级。著作一般分为学术著作、学术译著(中译外)、学术译著(外译中)、词典工具书等级别。权威学术期刊由本校专家依据本校具体情况研究确定,一般从大家公认的学术价值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期刊中产生。著作成果的分值标准依据著作级别、获奖级别来确定。
在科研项目方面,纵向项目依照项目来源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校级等几个级别,级别不同,每万元科研项目经费折合的科研工作量的标准不同。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重点、一般项目,省部级项目包括中央、国务院各部门批准立项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批准的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横向项目单独分类,依据项目经费的数额折合工作量。
相关政策的优点在于政策的实施可以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评价方法简单明确、易于操作、相对客观。从相关政策条例实施的情况来看,效果明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提高了学校的科研水平。从激励的角度分析,对达到预期目标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论文成果质量鉴定不严格
在定量评价的成果评价制度中,依据的刊物级别,分为普通期刊论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CSSCI或CSCD期刊论文、几大国际检索论文(SCI、SSCI、EI)等几个等级,这种分级评价方法有其合理性,如分级清楚、标准统一、论文容易归类、管理,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科研成果水平等级,但并非所有核心期刊论文都能体现其内在水平。原因有二:
其一,核心期刊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引文法是根据期刊所载论文被引次数的多少评价论文质量,引文法测定的核心期刊虽然能够反映该学科的内容和水平,但文献被引频次要有一个时间跨度才能反映出来,即当前核心期刊的学术价值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代表当前所价值。此外,论文是否被引用不仅与论文质量有关,也与该论文选题是否为当前研究热点、学科发展趋势及该领域研究人员数量息息相关。一般情况下,应用性的学术期刊被引用的频率低于理论性期刊。
其二,受利益驱使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部分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质量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有些期刊主办单位为了经济利益收取高额的版面费或碍于人情关系,从而降低了所刊发论文的质量标准。这些论文看似发表在级别较高的刊物上,实则是花钱买来的,或是依靠人情关系刊发的,论文质量并不高。因此学术期刊级别不能完全体现论文质量。
(二)图书类成果质量鉴定不科学
图书著作形式可分为专著、编著、编等几类,其中专著的独创性最高,产生的是原创作品,其学术价值最高;编的独创性最低,产生的是演绎作品。科研人员都希望自己出版的图书认定为著作,如今图书出版社大多为企业化管理,重视经济效益,对所出版书籍,只要没有违法行为,没有版权纠纷,能够提供足够的出版资金,可在图书著作形式认定方面、学术价值等方面放松要求,因此部分图书成果分类界定标准不统一。对高校科研管理者而言,只要是公开出版物,若非相关专业的权威人士,对出版物的学术水平高低难以界定。
(三)研究报告类研究成果要求不规范
一些立项项目以研究报告作为结题成果形式,而用来结题的研究报告的应用价值只是一些单位出具的证明作为报告实际价值依据。由项目负责人本人找单位出具相应证明比较容易,并不具有说服力,一个项目批复的资金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最终的结项成果如不严格鉴定实则是对资金的巨大浪费。
(四)科研项目级别界定不规范
一些纵向项目级别界定明确,也得到多数高校的认可,但一些随机立项项目,学(协)会类项目、各类项目子课题、自筹经费项目、各类横向项目,项目来源规范性不强,真实学术水平有待严格甄别。通常立项项目级别依据项目来源单位级别来确定,如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即为省部级项目,这类项目属于常规项目,每年固定时间统一申报,有一定规律性。一些随机申报项目,项目来源单位级别界定不明确,申报时间无规律,因此项目级别界定缺乏规范性。如一些学(协)会类项目,各高校对学(协)会项目来源级别认定不统一。在子课题级别的认定方面,各高校也标准不一,认定标准严格的高校要求在获批的总课题立项书中明示该子课题的名称及子课题的负责人,才能认定该子课题成立,相应级别按低于总课题一个级别确定。认定标准宽松一些的高校则只需总课题负责人出具该子课题立项证明即对该子课题予以认可。
三、完善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制度的方法与途径
(一)制定科学、客观、公正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
科学、客观、公正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是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基础,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一个人的公平感来自于对自己劳动贡献与报酬比与别人的劳动贡献与报酬比的比较和评价”。如果人们对评价过程或评价结果感到不公平就会采取降低效率、降低积极性及降低努力程度的方式回应,这会对整个高校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政策制定者在制定科研成果评价政策时要以推动学校科研水平为出发点,真正立足于提升学校学术水平,制定科学、公正、客观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高校各级领导往往既是科研带头人又是行政管理者,既是科研管理制度制定者又是受益者,在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制定过程中难免会向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倾斜,特别是在我国官本位意识严重的环境中,权威期刊的认定经常由领导的意见决定。即使采用由学校各学院、系、部教师推荐的方式,推荐主体也经常从自身利益出发选出自己容易发表又相对学术性不是明显较弱的核心刊物。这种方式确定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难言权威性、公正性,往往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不利于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应该认识到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对学校发展,对科研人员科研的重要意义,要真正站在有利于促进学校学术、科研发展的角度,公开、公正、公平地研究确定科研成果评价标准。
(二)注重评价体系的长效性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要出高水平的科技论文和科研成果,需要教师沉下心来,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和积累,去除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因此,在制定科研成果评价政策时要改变重短期目标轻长期目标,重数量轻质量,重立项轻管理,重结果轻积累、重科研经费轻项目级别的科研管理观念和舆论导向,鼓励“慢工出细活”,减少急功近利、“短平快”。并通过调整或改革科研考核、科研奖励、职称评定等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出高水平科研成果,营造学术气氛。
(三)注重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多样性与合理性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价值的体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评价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定量评价或定性评价都不能完全客观、准确地对成果本身作出评定,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准确地反映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定量评价是将科研成果依据刊物级别、被引用次数等标准折合成分值,再根据分值确定科研成果的价值。定性评价最常用的是同行评议法,其中包括实行公开评议与匿名评议。在科研成果评价中,如果单纯采用同行评议的定性评议方法,受成果价值的潜在性、模糊性,评议专家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学术偏好、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干扰,容易导致评价标准的自由度过大,给主评人人为地拔高或贬低某一成果带来方便,而导致评价失去科学性。同时,科研成果评价是一种主观评价,如果只通过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是否是专著,还是编著等简单划分来确定成果的价值,也不够科学。因此采用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解价值的指标并量化,设定可比的分项指标量、详细的定量标准,消除或削弱评价中的主观因素的干扰,使同行评议能在更规范、更清晰的条件下运作,可以尽量减少评估误差,促使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更科学、客观、准确。
2.同类相比原则。
科研成果价值的多样性决定了对特殊的知识内容、价值、功能,用同一标准判断很难确认其特殊价值,因此,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必须分类进行。可按学科内容、形式、研究方向分类,对同类科研成果采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评价,这样才会相对公平,分类越细,可比性就越强,标准越易确定,评价结果越准确、公正。
3.排除偏见,容许异议。
在评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主评人的学术道德、学派、与被评人之间的恩怨而导致的偏见,可能造成对成果价值的放大、缩小、虚夸、否定,也是科研管理机构在组织评审专家时必须关注的问题。由于评价的复杂性、主观性、主评人所处环境及心理因素的干扰,为避免偏差,应允许在一定时间内对评价结果提出异议,当出现异议时要重视异议,这样有利于增强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克服评价的主观偏向性。
(四)抓好项目申报评审工作
项目研究是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条件,没有项目经费的支持与资助,大量的实地调研与资料查询研究很难开展,高水平的成果亦很难产生。因此,在立项支持方面要尽量评出优秀的项目申请书,选出优秀的项目研究人员,将有限的资源配置给最优秀的项目,这样才能为以后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打下良好基础。一些限额申报的项目,经常要经过层层评审,在层层评审过程中排序结果受人为因素的影响严重,尤其是在标准模糊的情况下,某人与学校学术委员会的成员或领导关系好,或者评审人员本身就是项目申请人,评审排序自然靠前,这样的排序不是依靠项目的研究意义取得的,自然不能选出优秀的项目立项。因此,在项目书评审中应采用匿名评审的形式,尽量减少非学术因素对项目评审的干扰,真正让高水平项目脱颖而出。很多高校在成果认定中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匿名评审产生的项目给予较高的评价,就是因为评审相对公平,评出的项目不是靠人为因素产生的,而是靠项目申报书自身的质量取得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