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档案管理工作特色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作为企事业单位的基本信息架构和基本的信息记录反映,档案记录与管理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及对往经验的总结有着重要的影响,集成化的信息档案数据不仅是人员及事件的实时数据库更是基本的数据测恒保值的重要指标,可以集中反映人员及事件的发展动态及社会群体组织的静态平衡,不仅有着现实的数据指导意义更有着数据保值,现实数据恒定的单位值衡量的意义,由此可见,做好基本的档案信息归类和基本的数据档案分析,对于促进社会组织的现实指导思想有着极大的价值。相对来看,来源于现实数据的实时记录不仅是社会群体组织衡量自身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更是国家对于社会群体组织进行基本数据管理的有力参考,通过实时的档案数据记录,可以对历史进行经验总结,对于现在发展趋势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对于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有效规划,从而促进企事业单位能够保持恒定发展速度和稳定的增长规模。
2 基本档案信息规划操作体系的建立
在档案信息领域发展中,系统的目标是多元化发展步骤的集中表现,同时,目标立足于层次化,具体化是保证针对不同形式下模式组成进行因条件进行目标调整的基本前提。目标的制定是整体系统发展过程的向性规划,对整体任务安排有着引导功能,其具体的定位设计决定着全方位的规划能否顺利实施。针对系统发展模式转变受传统制度制约这种状况, 完善目标的转变,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要把目标与规划工作进行统一,以便更好地对进度进行控制和管理,而且要深入了档案信息状态及发展态势,制定出实际需要的方案,进行实践性操作从而提高对系统目的具体性认识,做出相应的规划安排。2.在相应的进度安排下,运用目标选择对系统进行优化,同时保持其进度不变的情况下继续深入系统实践。并且在设计方案时,需要不断地根据进度进行安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变更。3.由于发展趋势的不断变化,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还要把握好整体效果,顾及好现状,协调多方面积极因素进行配合,实现对过程的整体把握,有利于对进度的更好掌控。同时;建立“规划性”档案信息管理模式,那么在现实数据反馈下下计算机与智能化导向命令要进行充分的互动,计算机居于命令传授的引导位置以准确的指令向智能化操控模式发出命令,使信息计算机的系统思维由被动形态的接受转变成主动状态下灌输,从而提高系统的运营效率。首先,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要摒弃传统的操作思路,以精确的系统语言为引导,提高系统的智能转化,从而保证数据综合分析的准确无误。
3 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
服务工作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社会群体之间、社会物体之间、人与人之间都是通过服务为彼此联系的纽带,维系着彼此的存在与发展,是维持社会机能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档案管理科室及档案管理机构,是历史数据查询的重要地方,同时也是相对社会领域的历史信息汇总记录的地方,对于社会信息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基本职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满足受众者对于历史信息的需要。体现于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立足于服务。要想充分的搞好档案信息的服务的工作就需要有着高素质的人员来担任管理员,只有高素质的人员进行管理工作才能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在档案信息服务结构管理方面,系统管理体系的建设应该以人员为责任主体进行逻辑链条的结构的经营模式链接,人员起着管理发展的直接性引导作用。在实际档案服务主体规范性分析,还需要对信息管理的职能进行从不同角度的细致划分。首先,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出发,管理的客体包括档案信息管理与组织管理,由管理搭配的各个方面协调配合产生的,当各类的服务模式与到其中的时候,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优化管理分析,这样才能保证管理机能的有效运行。
4 档案信息管理的数据创新化需要
在社会知识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对于大型的档案管理中心来说,档案是技术竞争的核心,档案管理是知识效益竞争力的标准。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数据化技术体系的优化管理已经不再局限于档案阅读控制的范畴之中而是人们获得历史数据的战略竞争力的核心。档案的数据化管理以技术和信息的基本化管理为数字化驱动的背景,对常态化数据的运作和绩效评估进行详细的记录,在记录数据的核心前提下,建立数字化管理的体系,将所有的档案类目的项目分化瓦解到相应的管理环节和知识普及之中去,大大提高了档案创新化服务的速度。同时,系统与其他的技术应用模块进行优化搭配,形成垂直管理的计算数据库,提高数据的集成运用性,对各个种类的档案信息进行协调化的搭配管理,形成独具项目个性的管理模式,对提高服务模式的科学性、正确性,提升档案管理中的创新服务的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
5 档案管理的特色化发展趋势
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服务模式改变的时候,也要在创新服务的综合带动下,改变自身发展的方向,树立特色服务发展的目标,建立特色服务体系,综合影响和服务因素,带动特色趋势的发展。其特色趋势发展的方向包含三个带动点,首先要综合开发本单位的特色信息服务,建立特色信息服务体系,在发展改革的过程中树立创新的特色发展模式,确立特色信息发展的引导地位。要努力建设自身的特色信息服务的体系,构建自己独特的信息服务风格,占据信息人才独特培养的培养的地位,形成特色产业服务。在服务项目的选择和信息价值定位的过程中,要统筹全局的发展思路,转变工作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经营,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优化管理档案系统信息,形成自己鲜明的产业特色和档案服务的风格。要规范信息健康发展,减少发展的阻力因素,推动体制的深化改革。要积极发展行业的创新业务,将新的手段技术与服务相结合。但是创新的此举,预示着未来发展的中心和活动行为需要选择,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和未知性,因此要创新产品,一直要做好全面的准备。要对各个相关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客观的预测分析,不可单纯靠人为,从长久发展着手权衡利弊,分析信息的优缺点对于信息来说得多还是失多。在一定的创新规划性指导的情况下,对内容进行一定的量化分析,从而进行特色体系创新机制的建立。
6 结语
新常态下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需要结合于各方面的资源和积极办法进行根本的管理性变革,同时在满足于信息集中化需要的前提下,做好档案服务工作的特色化创新和新特色档案信息服务模式的打造,努力的促进档案管理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2
高校实行两级管理这一有效的管理模还没有较多的经验,发展的时间比较短,二级学院内部具体的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不断的改善,其中包括档案管理相关的工作,以下主要讲述了二级学院内部档案管理存在的几点重要问题。
1.1 不重视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缺乏档案意识
一般情况下,二级院校普遍都是在原有学校的基础之上进行建设,并处于教学重要的第一线,管理水平比较高,但是对于档案管理相关的工作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无论是学校的上级领导还是一些从事日常教学的普通教职工来说,都非常重视教学以及学科科研工作具有的重要作用,但是却忽视了对一些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档案资料具体的管理工作,并且,平时不会特意的收集各种教学的档案资料,只是简单的认为对教学材料进行的档案管理工作只不过是进行适当的整理或者是对资料进行装订,将所有档案管理相关的工作内容看成是自己没有必要承担的额外工作,只是遇到上级领导进行定期检查的时候,组织临时突击,简单的应付各种检查,实际的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漏洞。另一方面,存在部分教师对于档案收集整体以及归档等工作存在非常严重的抵触心理。部分教师认为一些非常重要的教学成果都属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只能自己进行保管,不愿意上交到院校内部的档案部门,还存在部分教师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进行查阅,将一些资料据为己有,这些教师的行为都为如今的档案管理工作添加了更大的困难。
1.2 缺乏准确的规章制度
二级学院内部的档案管理起步比较晚,在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忽视程序化以及规范化具有的重要作用,只是非常习惯的进行一些个案的处理工作,按照自身拥有的工作经验完成管理工作,并没有比较准确的规章制度或者是规范档案管理的实施细则。第一,没有明确的界限。部分二级学校内部的文件资源逐渐开始被列入到档案室中,依然存在大量的档案资料仍然没有被列入到档案室中,这就导致大量有价值的资源没有得到及时的收集与整体,只是非常随意的乱放,无法实现集中管理。第二,管理工作不够细致。一些已经收集的档案资料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管,管理工作非常的混乱,所有的档案资料都混乱的存放在一起,无法实现即时的查找,同时很可能会导致重要的档案资料丢失。第三,没有明确具体的职责分配。部分二级学校内部虽然配备了相应的管理工作人员,同时由相应的领导负责管理,但是具体的管理职责还没有进行明确的分工。
1.3 档案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并不高
二级学院内部受到编制等问题的影响,大部分都没有设立非常专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学校内部的教学秘书负责。二级学校重要的信息中心就是教学秘书,起到了对信息进行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成为了交流的重要桥梁。由学校内部的教学秘书担任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虽然有利于学校内部档案管理相关的工作,但是,教学秘书只是将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作为自己的兼职,自身缺乏较强的档案管理意识同时没有经过比较专业集中的业务训练,对于档案管理需要掌握的一些归档范围、归档的基本元素以及相关的规程序都没有准确的了解,并且,学校缺乏对兼职档案管理进行的专业培训以及专业指导,这些现象都会导致最后的档案管理相关工作非常的混乱,没有准确的工作原则。另一方面,二级院校内部的管理工作涉及到了学校内部运转的整个过程,包含的内容非常的复杂,拥有较大的工作量,这就必然需要教学秘书在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后,继续承担一些档案的管理工作,工作量非常大,整理的内容非常的复杂,这就会导致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会出现较多的失误,教学秘书繁重的工作任务,也可能会导致一些非常重要的材料得不到及时的收集与管理,甚至会出现流失的情况,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非常差,并且没有比较规范的管理准则,使档案管理工作并不完整。
1.4 特色得不到有效的突出
目前,大部分二级院校内部的档案管理工作大多都是一些学校制定的各种文件,或者是学生上交的毕业论文,档案收集的内容都是相同的,并且,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这将会直接影响二级学院内部开展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二级院校内部的档案管理工作与学校内部的档案管理存在一定的差异,二级学院比较注重的是本学院学生具有的特色,并突出学科专业具有的特色以及优势,具体的档案资料需要充分的反映院校内进行建设的最大成就。这就需要建立一些对学生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保留的具有较高价值的档案,以及一些重点学科建立的各种档案资料,突出研究成果具有的重要意义。但是目前二级院校内部的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仍然没有自身的特色进行突出,没有比较完善的收集工作。
2 建立二级学院内部档案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
想要解决二级学院内部存在的各种档案管理的问题,需要及时建立比较完善的管理模式,结合目前大部分二级学院具体的档案管理现状,对完善档案管理模式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措施。
2.1 加强档案意识,对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
加强对各种档案管理工作以及相关法律内容的宣传以及推广,对于一些从事兼职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组织进行定期的培训或者是专业的指导,有效的提升档案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开办一些档案管理的讲座活动,提升二级院校上级领导以及普通教职工自身具有的档案意识,将档案管理具体的思想内容逐渐贯穿到所有工作细节中。档案主要是根据文件资料逐渐演化而成,如果没有一些重要的有价值的文件资料也不会产生相应的档案管理工作。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培养工作人员拥有较强的档案意识,才能完成比较完善的档案工作。这就需要对二级学院内部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一定的规范,并将档案与管理相互结合,实现档案的有效管理。
2.2 进行统一指导,并逐渐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二级院校内部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双重性,其中,一方面,二级学院属于学校内部的下属部门,具体的档案工作也只是整个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些重要的档案资料需要被列入到学校内部的档案资料中,需要二级学校具体的管理工作人员做好编制工作并将重要的内容进行移交。另一方面,所有的二级学院都属于比较独立的教学单位,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将会受到二级学校内部的直接管理,但是,具体的工作业务仍然会受到高校档案部门及时的监督以及管理。如今,颁布的一些宪法以及规范都为高校内部的档案工作进行了恰当的分类,并为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因此,二级学院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结合高校内部制定的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并充分结合自身具有的特点,制定属于自己的特色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中具体的收集、整理以及移交等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具有制度化的管理是所有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相关工作的关键内容,只有拥有比较完善的制度以及规范才能有效的避免档案管理出现混乱,保证档案管理有条不紊的顺利完成。
2.3 发挥自身具有的特色
在档案管理具体的工作中,二级学院需要充分突出自身具有的特点,并发挥最大的价值。首先,反应二级院校具体发展情况的相关资料都是通过二级学院本身完成管理工作,材料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对高校进行档案归档发挥一定的价值,但是却充分的体现了二级学院资深具体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的具体进度等,彰显了二级学院发展壮大的整个变化过程,这些档案资料对于二级学院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其次,二级学校内部的学科或者是专业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直接决定了档案管理工作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档案管理相关的工作需要突出特色。
2.4 实现网络化的管理
篇3
在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档案资料是医院文化建设过程的见证者和载体,它如实记录下医院在不同时期历经的点点滴滴,通过沉淀和提炼,展现医院厚重、浓郁的文化气息,提升医院软实力,增强医院的综合竞争力,为医院的不断发展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在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医院管理者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在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努力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为医院文化建设服务。
一、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档案管理工作承载着医院文化建设的历史重任,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宝贵信息源泉。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档案资料能够为医院各项重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使医院决策更加科学化。在医院发展过程中,档案资料详实地记录着过往的丰富沉淀,医院领导者通过档案资料能够详细地了解到医院过去或现在的状态,为医院当前和后续领导者做出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在医院文化建设中,档案资料是宝贵的文化素材,把档案中的文化积淀与医院传统特色相结合,将会打造出极具特色的高水准医院文化体系。
2.医院档案资料能够提升医院文化层次,提炼医院精神。医院精神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最终目的,它是医院在长期积淀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为医院的发展增添无形的动力。在医院文化建设中,档案资料完整、详实地记录着医院文化建设整个过程,通过档案资料如实地反馈医院的优良传统,与当今时代相结合,提炼出具有强大生命力、感召力和独特色彩的医院精神。
3.档案管理工作为医院职工优良职业道德的养成提供规范。医院档案资料为医院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发挥着规范作用。规范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使档案资料真实、有效、权威,能够在医院日常工作中切实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同时,能够帮助医院查找原因,分析问题所在,及时改进,优化自身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为医院文化建设发挥积极影响作用。
4.医院档案为医院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服务。医院的文化建设是医院在以人为本人事管理中的全体职工精神和理念的升华,人力资源是医院宝贵的财富,通过对医院职工进行档案记录,真实反映医院职工的状态,形成具有凝聚力的医院文化。同时,人事档案是合理配置医院人力资源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对先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促进包括医院文化在内的医院整体文化的发展。
5.医院档案承载着医院历史记录,为医院文化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医院的文化设不断历经传承,在文化建设中,通过档案资料回溯医院优良的历史文化,为医院文化提供深厚的历史底蕴,继承丰富的文化遗产,增强文化的感染力;同时,档案资料为当前医院文化建设指明新方向和新思路,增强医院职工的担当精神和自豪感。
6.以先进人物和事迹带动医院文化发展,档案资料发挥着重要作用。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应树立典型,发挥先进人物的模范作用,通过先进人物和事迹推动医院文化建设工作。档案资料详实记录着先进人物和事迹,以档案资料为素材,加大宣传教育活动力度,弘扬医院先进文化,增强医院凝聚力。
二、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档案管理工作在医院文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利用医院档案资源是医院文化建设的关键。因此,医院在档案管理上应该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拓展档案资源和素材,注重档案管理宣传工作,树立医院全体员工档案意识。医院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档案管理工作,强化对档案管理的领导,使档案管理成为医院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同时,要采用有效措施优化档案管理方式,探索和研究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此外,要增强全体医院职工档案管理意识,使广大医院职工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医院建设和自身生活的重要影响,促进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为医院文化建设蓄积能量。
2.努力提升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医院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对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众所周知,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专业性较强,它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的档案管理技能,同时要具备相关的医学知识。鉴于此,医院应该着力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各项业务素质,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使档案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到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新趋势,不断增强自身档案管理综合素质,使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做得更加出色,为医院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3.建立健全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档案管理方式,提升档案管理质量和水平。由于部门众多且较为分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在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应该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与之适应的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便捷、有效,为医院开展文化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医院档案工作应善于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推进计算机档案网络电子档案管理进程,优化医院档案的服务方式,建立医院电子档案,使原始档案通过生动、形象的电子图片和信息呈现在人们面前,促进医院档案工作信息化,进而推动医院文化建设。
总而言之,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对医院文化建设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树立档案管理意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情况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素质,积极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信息化,不断丰富档案管理内涵,利用档案资源优势为医院文化建设服务。
篇4
一、艺术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档案的管理首先要从认识上给予重视。首先,管理核心人物就是单位的领导,所以领导对于艺术档案管理的认识程度如何直接决定了这个单位在艺术档案管理中质量的高低,领导的重视是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其次就是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也要从根本上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强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知识的学习。只有做好了这两方面的工作,才能在根本上保障艺术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有法可依的。要严格遵循《档案法》《艺术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艺术档案归档制度》《档案的借阅制度》。根据法律法规完善规章制度,使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能够让法律在档案的管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艺术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各个部门要通力配合,要制定相关人员的工作规范和职责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上纲上墙,真正做到一岗一人,保证艺术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完善制度的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的监督管理规范,利用制度约束工作人员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保证单位的艺术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有效。
三、建立档案归档范围和方法
(一)形式分类法。不同的档案资料进行不同的分类,目前有的资料有文字、图片、视频和数字档案几种形式。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相关的归档分类。
(二)年度分类法。根据档案的归属年度进行一年的分类的方法。
(三)内容分类法。艺术的形式不同归档的类别不同。艺术档案有个人艺术简历、剧目类
以及综合类等。
(四)专题分类法。不同形式、不同年度、不同内容,但同一主题的艺术档案的归类。这些都有利于专题的寻找。对于艺术归档还有一种形式就是书画的归档,书画的归档都需要做专业的装裱,放置在干燥的地方进行存放。
四、艺术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要与时俱进,加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设。首先要做好艺术档案的数据库建立,传统的艺术档案的目录检索册,在信息化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同样需要检索数据库,建立数字化的艺术档案管理档案库是信息化的重要部分。其次要做好日常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录用工作,信息档案的建立不是一日完成的,需要在日程的管理工作中加强数据的归档工作,以确保不同部门的不同档案及时归档进行信息化的综合处理。信息化档案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信息的数据整理管理工作。对于信息化的档案建设,要加强对于艺术档案数据形式的数字化处理工作。
五、挖掘档案宝库,走艺术档案特色之路
艺术档案是一个宝库,档案的优化和挖掘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艺术档案是一个综合的整理过程,但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在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中,作为艺术档案的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本单位的艺术特色,把能够体现艺术特色的档案挖掘整理出来,提高本单位在艺术领域的知名度,促进与各地艺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和传播工作,满足公众对档案的需求利用。
六、提高艺术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
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档案工作人员。档案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工作的成效。对于艺术档案工作人员,首先要在思想上强化意识,培养工作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档案的管理工作繁琐复杂,艺术档案更多的是涉及各个艺术方面的专业性知识,所以就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加强对自身艺术感的培养和档案知识的学习,以及信息化数字管理能力的提高。艺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只有全面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才能更好地做好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
七、加强文化艺术档案的收集
文化艺术档案的内容非常丰富,文学创作,艺术表演,美术、摄影,社会文化,艺术研究,艺术教育,文化交流,个人艺术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艺术材料(包括文字、声像、照片、实物等载体形式),均属归档范围。一是做好对录音带、录像带、照片、唱片、光盘等非纸质载体的艺术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将每一单项(盒或盘)作为一个保管单位,单独编排档号,并采取按年度结合内容的方法分类整理和编号。其中与文字材料有直接联系的应编写互见号或互见卡。为便于利用、保管和安全,我们对文学剧本、导演阐述、剧本审查意见、与剧本内容有关的依据和历史考证材料、取材或者改编前的原作、服装(道具)设计图、演员定妆照(场景)、工作日志和主创人员艺术创作总结以及获部省级奖的证件、复印件,都进行了备份。二是做好个人艺术档案的收集工作。个人艺术档案反映了每个艺术工作者的工作成绩,业务水平和创造能力,它是对艺术工作者进行艺术考核,评定艺术职称,晋级等工作的必要依据。档案工作人员在平时剪报和收集各种资料过程中,对于剧团最近的演出、活动、会议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平时还要做一个有心人,留意报刊、杂志的报道,将相关资料收集起来,并及时归档。用科学的方法对文化艺术档案进行整理、分类、编目立卷、归档以及提供利用。艺术档案的编目,可以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借鉴文书档案、图书资料的编目办法。
总之,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文化艺术中的重要内容,是记录艺术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艺术教育和研究工作的重要数据库,是造福后代的重要财富。在新的时代,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我们要充分认识艺术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要从思想上、方法上、内容上,全面做好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保障实现艺术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俊.我市档案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N].承德日报,2008.
篇5
城市路灯亮化工程档案管理能够很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工程项目各项工程建设情况以及项目使用情况,这不仅是项目建设管理中的第一手资料,这也是项目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项目展开、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基础。良好的档案管理,有助于增强项目的技术和知识储备,保护好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为亮化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并在关键时刻发挥档案的依据和凭证作用,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合法权益。档案管理工作对于工程项目的前期建设与后期投入使用都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够成为建设过程的许多参照,更是能够为项目的投入使用与经营管理抵御潜在风险。这不仅能够保障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更是对于项目的经济效益的一种有力维护。城市亮化工程是一项工程量大、涵盖主体面广且建设工期较长的大型项目。这不仅会影响一个城市的风貌与发展,好的项目更是能够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前提下也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这对于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很好的实现这些建设目标,项目建设展开过程中涉及的信息资源将会非常重要,而这些资源的搜集、整理与利用过程正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由此可见,一个好的亮化工程管理将会有助于拓展工程项目信息资源,从而让项目更好的展开建设。
2 当前亮化工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档案管理理论基础薄弱,档案管理是一套较为复杂、涵盖的方面非常广泛的管理活动,无论是对于工程建设实况的了解,还是对于工程项目的开发利用,这些都是档案管理的理论基础所在,也是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参照的基础知识。亮化工程档案对于许多档案管理人员来说都是一个十分新鲜的事物,更不用说在执行相关项目时应当如何借助有效的程序、方法、模式与评价标准等来让管理过程很好的完成。理论基础的薄弱是当下亮化工程档案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与完善,档案管理工作将会很难高效的得以展开。
档案管理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成文的针对亮化工程档案管理标准、规章体系或者是法律法规,制度的缺乏极大的增加了档案管理工作展开时的难度与障碍,这是城市亮化工程档案管理中的一个重大缺失,也是当下亮化工程档案管理中一个非常显著的问题。
3 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是亮化工程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展开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它不仅需要从业人员必要的文字、统计、法律等知识,对于亮化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它还需要人员具备足够的环保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还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对整个亮化工程非常熟悉,这对于管理人员的知识层面与专业素养要求是比较高的,大部分现有的档案管理人员都难以达到这个标准,这也进一步造成了亮化工程档案管理专业人才缺乏的现状。
4 解决对策
篇6
一、当前基层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一些基层单位存在着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偏低问题。虽然也经常参加各类档案知识的培训,但在相当多的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还是缺乏系统的完整的档案编研工作理论知识。
(二)由于一些基层单位档案管理资金短缺,造成档案设备陈旧,直接制约了档案服务功能的发挥。这主要是一些基层单位的领导没有对档案管理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
(三)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档案工作激励机制,造成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四)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忧患意识不强,在档案日常管理工作中安于现状,不思创新,工作的主动性不强。
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对策建议
(一)树立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档案管理人员创新档案工作的强大推动力。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也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创新意识成为唤醒、激励和发挥人所蕴涵的潜在本质力量的重要精神力量。创新包括观念创新和方式手段的创新。树立创新意识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清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创新意识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创新档案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方法。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档案工作中要大胆探索,不断开拓新的工作思路,在工作方法和手段上不断创新,来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秩序化。
树立创新意识还包括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吸收和借鉴相关行业的先进经验和和管理方法,来为档案管理工作所用。
(二)增强服务意识
档案工作作为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是一项社会性、服务性、政治性的工作。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利用。档案服务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档案工作的一项具体内容。档案服务是档案工作发挥社会作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重要途径。档案服务是档案部门与外界发生联系的主要环节。要更好发挥档案服务功能,档案管理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要加强与单位各部门的协调沟通。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千方百计的扩大档案的收集力度。
(三)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健全各项档案规章制度
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不断深入宣传《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提高各级领导的档案意识。只有各级领导的重视,才能确保对档案工作必要的资金投入。
健全各项档案规章制度,具体包括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室安全防范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查阅利用制度、具体工作人员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度等,通过一整套健全的规章制度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秩序化。
(四)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鼓励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通过学习培训树立敬业精神。具备敬业精神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敬业精神来源于方案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清醒的认识,才会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档案工作的国家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档案工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的工作。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单调枯燥,只有档案管理人员具备了敬业精神,才能淡泊名利,献身工作,甘于寂寞,以踏实的心态对待档案的分类、整理工作,把档案基础工作做得规范,在平凡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建功立业。
2、通过学习培训树立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转折时期或关键时期的一种清醒的防范意识和预见意识。忧患意识源于自觉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总书记要求全党: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有忧患意识,要有紧迫感,要居安思危。做好档案工作。忧患意识也是一种强大精神动力。它内涵着对事物发展的科学预见和积极建构。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和提高忧患意识和防范意识,对档案工作开展定期自查自纠,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加强安全防范。
3、通过学习培训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掌握过硬的本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才能担负起自身肩负的职责。
篇7
一、传统村落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门头沟区传统村落资源丰富,是北京市完好保存传统村落的典型。门头沟区现有的186个自然村,其中33个村庄依然较完好地保持着古村原貌,在北京市54个古村落中占68%。北京市入选的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有3个在门头沟区,分别是爨底下村、灵水村、琉璃渠村。在已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北京市有21个,其中有12个在门头沟区,即琉璃渠村、三家店村、爨底下村、黄岭西村、灵水村、苇子水村、马栏村、千军台村、碣石、沿河城、西胡林、东石古岩。
在保护传统村落的背景下,门头沟区档案史志局联合区农委、文委、旅游委等多个部门共同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自2014年开始,传统村落档案管理工作在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村书记主管、村委或村官兼任档案员的档案管理网络。2016年,门头沟区档案史志局根据传统村落档案管理内容,结合传统村落中民居修建问题突出、村落传统文化遗失及人口外流等现象,重点对相关信息档案管理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建立村落历史文化遗产档案占41.7%;建立村落发展变化方面档案的占33.3%;建立村落物质肌理档案的占25%。可见,门头沟区传统村落档案建档工作已经初见规模。
二、传统村落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传统村落档案是传统村落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传统村落保护传承的文化支撑。从门头沟区传统村落档案管理情况调查的结果看,目前传统村落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收集不齐全,导致传统村落特色档案明显缺失
传统村落档案有别于其他村级档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按照2013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3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一村一档”和中国传统村落档案管理要求,摸清传统村落家底,记录现状,是传统村落的建档主旨。从门头沟区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魍炒迓涞蛋甘占工作没有制定统一的收集标准和明确收集范围,也没有根据传统村落的特点制定收集重点,从而造成传统村落特色档案明显缺失。从归档内容来看,存在重要的档案收集不全,信息丢失的现象。以首批入选的爨底下村、灵水村为例,档案中村落肌理信息不全,主要街巷布局、特色房屋布局、古树古井古寺庙的方位等信息并没有归档。从档案的载体来看,大部分村落只有单一的纸质档案,少量的照片档案,录音、录像、图纸等载体档案目前尚没有正式列入传统村落档案的归档范围。
(二)保管机制不健全,导致传统村落档案家底难清
作为保管主体的传统村落,其软硬件条件有限,乡镇一级档案部门支持力度不够,加上传统村落牵头单位又没有有效的保管机制,导致传统村落档案保管问题突出。以门头沟区为例,大多数传统村落没有专门的档案室,不具备档案的保护技术、保管条件,档案无法实行分级保管。而乡镇一级行政机关又没有建立相关档案代管机制,致使一部分照片、音像档案散落在个人手中,甚至遗失。同时,涉及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部门之间档案保管要求不统一,档案交叉重复或遗漏缺失,导致档案家底不清。
(三)档案管理共享机制不健全,难以开展有效的档案利用服务工作
随着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深入,门头沟区涉及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部门越来越多,形成的档案信息各具特色。由于这些部门之间缺少统一规划与协调,没有建立起档案资源共享的平台,导致档案管理较为混乱,难以开展有效的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以门头沟区为例,区文委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制定和编制了《古村落保护办法》《门头沟区传统民居修建手册》,对全区33个传统村落中的传统建筑、村落选址和格局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信息建档;区农委则按照传统村落保护的整体要求,为传统村落制定村落档案;区旅游委从发展旅游出发,完成了对传统村落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档。
三、传统村落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传统村落档案是适应传统村落保护而建立的档案,属于村级档案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村级档案,无论是从归档范围、档案门类、档案载体等方面都应具有鲜明的特色。目前,传统村落建档和管理工作仍旧处于探索阶段,建议围绕档案收集、保管、利用工作要求,尽快建立科学规范的传统村落档案管理体系,以便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撑。
(一)明确收集范围,丰富建档门类,增强传统村落档案特色
1.明确档案收集范围。针对传统村落特色档案内容缺失的问题,档案部门要根据传统村落保护的整体要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主管部门协调制定规范统一的档案收集范围,细化村落肌理、村落文化遗产、村落变化等与村落保护传承密切相关的档案归档范围。在规范统一的标准下,强化个性鲜明的特色档案。在收集村落肌理档案上,爨底下村要突出“元宝形”村落的特点;在收集村落历史文化档案上,灵水村要突出“举人村八德”的特色;在收集村落发展变化的档案上,黄岭西村要突出“房屋改建、新农村建设”的特点,以形成个性突出、特色鲜明的档案信息。
2.丰富档案载体门类。传统村落保护是一个立体式、全方位的保护,从物质外形到文化内涵,凡需要传承保留的都在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档案收集管理工作也要全方位入手,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声像、基建等档案门类。具体而言,利用图纸、照片、录像等载体,全方位收集街道走向、房屋坐落、文物古迹、名人名宅等信息资料,完整记录历史原貌和历史文化,丰富传统村落肌理信息。
3.抢救文化遗产档案。村落肌理是物质外壳,村落文化是传承的内涵。门头沟区传统村落千军台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随着历史发展,其村落肌理发生较大变化,物质外壳几近消失,但作为村落保存的古幡会却生生不息,传承着千军台久远的历史文化。可见,在传统村落档案管理工作中,还要特别注意对文化遗产的抢救。建议组织专门力量,对传统村落古稀老人进行走访座谈,全面记录村落历史文化信息,特别是要积极开展对村落“活”档案的收集,诸如口述史、民间传说、村戏等。
(二)建立保管联动机制,确保传统村落档案底数清
篇8
1.1档案管理需要同我国政府角色与职能转变相适应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主要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特色市场经济,我国政府在经济的宏观调控中扮演的角色进一步被削弱。在传统经济体制下的档案管理职能逐渐与社会经济体制相脱离,为促进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政府部门需逐渐放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灵活性。
1.2同现代化公共行政运作形式的转变相适应
建立在传统制度下的行政管理工作能够在其基础上不断进行行政功能的拓展,实际运行中能够借助与系统的管理职能发挥其功效。传统行政运作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对于当前公共行政而言缺少的是分权和间接运作。
1.3同政府观念转变相适应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流通,有利于激发纳税人的积极性,政府部门通过纳税人的税收进行国家的管理及调控。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多端,因此必须提高国家宏观调控及管理的效率及服务理念等。
2.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分析
2.1实现党政合一
当前我国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由各个管理部门共同执行,从大的方面来说就是党和国家。党和国家对于档案的管理因为彼此职能的不同导致管理目标存在一定差异。大多数人都认为当合国家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直接对档案管理工作负责,这只是表面上的,很多人其实不理解这二者在职能上存在的差异,因此在很多人眼中档案管理看似是一件比较神秘的事情,即一般人难以捉摸。因此导致企业及社会相关部门难以通过档案管理中心获得有效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的职能无法得到发挥。
2.2转变后的滞后性
随着社会人才资源总量的不断提升,档案管理机制需要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档案管理工作体制的科学转变有利于我国档案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并非立竿见影,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持续性过程。因此档案管理体制革新后其作用相对滞后,导致很多创新工作难以展开,这也是造成我国档案管理工作比较混乱的原因之一。
2.3实现政、事分开
当前各项系统为提高其效率及功效,首先提高系统的功能性,通过系统的多功能性推动系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我国档案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对管理系统具有政、事部分的情况,管理系统能够在多方面展开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才总量的不断提升,政、事部分的管理系统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的档案管理模式,甚至会造成我国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停滞、档案管理服务质量下降以及人才资源的浪费等。
2.4防止集权过度
在现有的经济体制模式下,当今企业经营模式分工都十分明确,对各项工作都会进行有效的统筹规划,档案管理工作也会有比较科学的方案。这种管理模式在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但该种管理模式比较落后,管理方法过于单调,严重束缚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更加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阻碍了管理人员的创新思想,不利于管理工作的发展。
3.我国档案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及建议
3.1加强档案资源的整合统一管理
我国档案管理的主要指导思想为建立集中化管理体制,对我国的档案实行统一管理。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加强档案资源的整合统一管理能够有效解决我国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自为政、管理混乱的状况。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使其在管理过程中能够坚持统一管理的基本思想,确保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完整性,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加强对我国档案资源的开发管理,并对各档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成大档案,逐步优化档案资源管理配置,使得档案资源能够被社会有效共享。
3.2推动档案管理体制的多元化发展
篇9
二、美术类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建档与管理意识淡薄使教学与档案管理脱节作为教学主体之一,长期以来,很多美术和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师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学环节,对教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足,导致教学环节和教学档案管理脱节。在日常教学及科研过程中大量有价值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因为教师缺少有意识的保留与整理,造成相关档案材料的遗失与散落。此外,教学档案来源分散,除上级业务部门和本校下发的各种文件、二级学院的内部文件外,还有大量文件材料散存于一线教师。这也会导致相关教学档案无法归档,对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二)缺乏体现学科专业性的档案管理规范与制度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缺少对美术学科教学和科研特点的了解,缺乏能体现美术专业特色的档案信息收集与管理的规范,档案在管理过程中无论是收集还是分类都没有一个能体现学科特色的机制进行指导和约束,一方面导致部分体现学科特色的档案收集不全,如一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美术档案材料未能及时归档,导致教学资源不完整,影响档案的利用。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即便档案收集上来了,但是没有得良好的分类管理。档案管理的粗放化,这些都是制约美术专业教学档案管理的负面因素。
(三)档案管理偏重于实物化导致信息化管理技术落后部分美术类院系教学档案收录方式更注重于实物材料的收集。教学档案管理手段还是以实体档案为主,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较少、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由于美术学科作品门类繁复,设计各种平面和立体作品需要占用大量空间,同时由于专业特点,作品材料、尺寸大小不一,难以规范,造成实物档案收集、分类和保管的困难。尽管随着数字化的普及,美术院系对于档案管理都进行了相关的数字化改革,但仍然有相当多的美术院系档案管理处于滞后状态,缺乏科学的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归类体系。造成难以对相关档案分类和查阅,影响到相关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三、美术类专业教学档案管理对策
篇10
1 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是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学校服务的工作,它直接记载与反映校园活动。学校档案是指在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和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信息资源。它涉及面广,包括党政、教学、科研、基本建设、仪器设备、会计、特殊载体、学籍档案等,涉及学校的各项日常工作,同时还关系到每个教职工、每个学生,直接记载和反映了真实的校园活动,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并承载着重要的意义。2005年,时任主席连战先生来大陆开展“和平之旅”,北京大学向他赠送了他母亲75年前在燕京大学的学籍档案和照片的复制品。他接受赠品时已经闪动着盈盈泪光。可以说,这份学籍档案加速了两岸同胞和政治家的心理融合。可见,学校档案及其完善的管理为真实、完整地呈现历史提供了保障,并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2 制约当前学校档案工作的主要瓶颈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档案管理事业遵循着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学校档案工作也应顺势而为,向着更高的台阶迈进。然而,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目标的学校中,档案管理工作常常被忽视,处于尴尬的一隅。
2.1 档案有效管理的理念淡薄
这是各层级、各领域档案工作的共性问题。档案的性质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档案工作的显性化。一是档案是事情发生之后的记录,档案工作通常属于“事后之事”,属于社会管理活动的末端环节。二是档案通常由公共组织实施管理,档案工作与个人的直接联系不密切,与个人日常生活的直接联系更少。三是档案一般是非商品性的文档,档案工作不从事物质生产,虽然在关键时刻起作用,但在平常时期静悄悄。加之学校中档案机构地位不明确,档案归档不完整等,均导致档案缺乏有效的管理,广大师生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也缺乏足够认识。
2.2 学校档案制度规范缺乏针对性
目前,国家专门针对学校档案工作制定的法规文件很少,各学校档案室虽按照《档案法》及《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如《档案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查阅利用制度》等,但没有突出学校特色的档案工作制度,比如没有专门的针对师生的档案管理规定,没有单独的学校管理法规,致使制度流于形式。加之制度的落实必须依靠执行,由于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缺失强有力的行政力量,导致各种材料收集不够,档案材料遗漏严重,完整性受到很大影响,而档案的不完整又进一步制约着制度的实施。因此,如何规范学校档案管理并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建设范畴是档案专项法规的应有之义。
2.3 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综合的职业素养
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的,或是教职工家属,或是全职的非专业人士,加之人员变动频繁,导致档案人员业务不熟,在档案归档过程中,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档案整理、档案编研等做得不够规范。
3 加强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应对之策
3.1 依托学校教育氛围加强档案知识的传播
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在已往长期的封闭、半封闭传统中,形成了与广大师生相对隔绝的状态,广大师生也并不了解档案工作,缺乏档案是一种历史文化财富、是一种宝贵的信息资源的档案意识。档案管理要改变已往的工作传统、促进档案在社会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实现价值,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加强档案宣传,向广大师生及社会传播档案利用的情况、作用、价值等档案知识,比如通过学校板报、学校广播、职工集中学习、编发宣传册等,进行档案利用工作的大力宣传,树立全新的档案工作形象,提高广大师生的档案意识。
3.2 出台反映学校特色和规模的档案管理办法
学校领导应该牵头负责,并结合本校特色和规模,制定符合本校的各种综合性的实施办法、细则和规定,制定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和归档要求制度,档案保管、保密、统计、利用、鉴定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以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此外,学校应逐步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和规划、纳入管理制度、纳入各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有关人员岗位责任制;在布置、检查、总结、验收各项工作时,要同时考虑做好档案工作,以提高档案工作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地位。
3.3 档案人员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篇11
二、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制度缺乏规范性。目前,部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虽然按照《档案法》和《实施办法》等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但是并没有结合学校综合档案管理的现状,脱离学校综合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如尚未制定师生的档案管理规定、缺乏单独的学校管理法规,从而让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同时,由于学校领导者忽略了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执行力度较弱,缺乏强有力的行政力量,常常出现档案材料收集不全面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综合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二)档案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偏低。当前一些从事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以兼职为主,或者是全职的非专业人士,工作管理人员变动非常频繁,对档案管理业务知识了解较少,常常在学校综合档案管理的划分、整理和编研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学校综合档案管理的水平。
(三)档案使用效率较低。学校档案室是收藏资料和档案非常重要的地方,但是大部分学校的档案室缺乏特色,尚未突出自己的建设特色。同时,还有一部分学校在档案资料的综合利用和开发中缺乏动力,从而导致学校档案资料的使用效率低下。
(四)档案管理手段落后。虽然现代信息化技术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一些学校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所采用的管理手段依然非常低下,信息化程度较低,导致学校综合档案管理无法跟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在综合档案管理过程中以人工为主,工作效率低下,所以一些资料在管理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受天气或者其他原因影响而受到磨损,从而导致学校档案资料失去应用的价值。
三、解决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制定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制度,突出学校发展特色。在学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校领导应该充分发挥带头作用,有效结合本学校的发展特色和规模,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办法、细则和规定,明确划分学校各类档案的归档范围,并严格按照学校综合档案的归档制度进行保管、保密、统计和利用,以便能够更好地实现学校综合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学校管理者还应该积极将档案管理工作全面纳入学校发展的工作计划中,明确划分学校档案管理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和责任,有效提升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在学校综合档案管理过程中,为了从根本上提升档案管理水平,需要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理论知识水平高和政治素养高的档案管理队伍。首先,每一所学校都应该尽量安排两三名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减少兼职文件资料收集员的数量,让学校综合档案管理室指导员督促各处室的档案收集工作,从而保障学校档案管理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其次,不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让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业务技能,为提升学校综合档案管理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由于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非常复杂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所以要求学校综合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因此,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学校综合档案管理的水平,全面记录学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每个事件,以及取得的重要成果,为学校今后稳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此外,学校在综合档案管理过程中还应该进行合理分类,为相关人员进行查找和翻阅提供方便,允许学生进行阅览,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提升学校在学生心中的整体形象,为学校稳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条件。
篇12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突飞猛进。特别是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的运用和飞速发展,互联网+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的新的发展引擎。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一、信息化为传统档案管理带来的机遇
长久以来,提到档案管理,往往使人联想到档案室、档案橱、档案袋、文件夹,与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不搭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给传统档案管理带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
所谓档案管理信息化,通俗地讲,就是在档案管理的入档、保存、查询、利用等各个环节,运用现代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实现方便、快捷、安全地处理、管理、开发利用的过程。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相比,档案管理信息化具有占用空间小、对保存环境要求低、不易损毁、存储方便、查询快捷、易于复制、利于传播、方便共享的优点,通过计算机、服务器就能存储海量的文字、音频、视频等各种介质档案,给传统档案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1.改进储存保管方式,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保管期限。数字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是对传统档案储存、保管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也是有效补充。它能避免传统档案保管受外界环境影响大的弊端,如受潮、虫蛀、灾害风险等,也能杜绝因档案反复查询、借阅等容易造成的遗失、损坏等隐患。原始档案与数字档案相结合,甚至根据保管时效、重要性等选择只保存数字档案,将大幅度节省档案保管场馆与经费,为档案工作开创新局面。
2.方便查询、复制,充分发挥档案的信息功能。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通过提供佐证和相关资料,促进管理的规范化和决策的科学化,而且能为相关领域的调研分析、文献研究提供研究对象和证据资料。尤其应该指出的是,随着对档案的开发利用,随着档案信息共享的提升,“死档案”变成“活数据”,其重要性将获得极大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将极大地方便档案的检索查询、复制引用,从而使档案的信息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在线检索、联网共享将使档案功能产生质的提升。孤立的档案资料,经过信息化的处理手段,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成线成网,实现联网共享,将在大数据、云计算等背景与平台下,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使档案工作和档案功能产生质的飞跃,其重要性将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逐步显现。
二、地方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和主力军,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骨干力量。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在校生规模,地方院校都占全国高等教育的绝大多数。但与全国重点高校相比,地方院校在办学条件、经济实力、政府支持力度等方面都不可同日而语,档案管理工作基础薄弱、投入不足、信息化程度低,难以适应信息化需求。
1.重视程度不够。受办学条件、资金实力等方面的限制,地方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往往起点低,底子薄,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不同程度地存在档案馆藏面积不足,设备陈旧,专业人员缺乏的问题,甚至部分学校的档案管理仅限于人事档案的保管和公文的保存,分布在各个职能部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无从谈起。
2.投入不足。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需要一定的投入,需要经济实力作为支撑。部分地方院校因为扩招和新校区建设,负债累累,有限的财力被优先用于保障教学、科研,作为小配角的档案管理自然投入不足,限制了场馆建设、信息化设备投入、人才引进和培养。
3.信息化程度亟待提高。首先是受管理体制及缺乏标准化的限制,档案分散于各个职能部门,没有实现校内联网、共享;其次是档案管理以传统方式为主、原始档案为主,多数未经过数字化处理,不适应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再次是即使经过数字化、信息化处理,往往不能实现在线查询检索,未与社会联网,没有实现共享,没有充分发挥档案的信息效能。另外,地方院校档案管理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协调、标准规范相对滞后、管理人员素质不平衡的问题,不适应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三、加强地方院校档案管理的重点和对策
加强地方院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必须立足院校实际,根据本校的经济实力和工作基础,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强化特色,逐步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
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纸质档案管理。首先从思想上重视档案工作,提高对档案信息价值的认识,逐步完善档案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条件;其次要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档案标准化建设,按统一标准,及时做好相关档案的入档、采集、保管,把分散在各部门、各院系的档案集中管理;另外,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在很长时间内纸质档案仍是档案管理工作的主体,其特有的法律效力及原始凭证性质非电子档案能够替代,不能因为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趋势而忽视纸质档案的管理。
2.加大信息化投入,强化档案的数字化和电子档案的收集、归档。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投入,配备必要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逐步开展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和信息化处理,实现纸质文件、照片图纸、音像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同时,重视对电子档案、电子文件的采集、归档工作,发挥电子方案方便检索、存储、复制、传播的优势,作为纸质档案的有效补充。
3.逐步创造条件,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通过构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数据库建设,利用局域网和互联网平台,实现校内查询、检索、共享。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数据加密、访问权限、安全通信等手段,实现档案信息的网络共享和在线利用,充分发挥档案的信息功能。
4.突出院校特色,提高档案信息对学校发展的贡献度。无论是综合性院校还是专业院校,虽然发展水平不同,办学历史有长短之分,但都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在办学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培育了自己的重点学科和培养方向。发挥本校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重点做好有特色、本校特有档案的管理工作,如重点学科、特色专业、历史名人、校史沿革等档案管理,能发挥档案的独特价值,为学校的发展提升服务。
参考文献
[1]俞志华,王军宁.数字化时代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78-81
[ 2 ] 孙桂秀. 信息时代档案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J ] . 科技信息,2007(35):481-482
[ 3 ] 郭鸿雁. 加快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J ] . 商丘职业学院学报,2012,11(4):119-120
篇13
一、学校教学档案的意义
档案可以说是一面镜子,反映过去,预示未来。一份档案就是一份历史的见证。教学档案是反映一所学校学生、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情况的原始材料。如学籍档案记载着一个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和发展状况。一所中学的教学档案除了为教学、教改等方面提供便利外,还为学校的课程改革和创建特色校园提供可行的决策依据。中学教学档案管理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以往被忽视的中学档案管理工作正在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一所学校总结办学经验、继往开来的重要依据。中学档案管理的飞速发展一方面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也是素质教育在学校管理方面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所中学教学档案的质量即教学档案的完整性、历史性和连续性直接影响到它的使用价值。在学校中,连续、完整地保存和管理教学档案,适当利用有关材料,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特别有益于创建特色校园,促进学生学习。
人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活动信息都保存在记忆中,只能记住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作为一所中学,从建校之初许多资料都需要录入档案,任何一位校长所熟悉、所参与的都只是某一时期的活动内容。校长们为了使学校各项工作能有效地开展,需要了解学校过去的状况,而学校档案特别是教学档案是其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资料。在充分了解学校历史的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决策才更具科学性和历史性。学校领导只有充分了解学校的师资、校园特色、实验室建设、毕业生情况等多方面信息甚至一个学校办学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才能根据这些信息调整办学方针和教学工作。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管理,是一个相当细致、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教学档案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收集、整理学校教学档案是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应该保证材料来源的真实性和原始性。在学校具体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有的学校凭空编造材料。学校有关工作没有实施或没有完成,为了应付检查而编造虚假材料。有的学校则是材料过后补,记录不及时。这些学校在落实工作中只有实际操作,虽然工作做了很多,成效也很好,有工作过程却没有记录,从计划、方案、措施到工作过程都是事后补的。以上问题造成每年的归档工作不能如期完成,材料收集不齐全,严重影响了教学档案的准确性和原始性。
其次,立卷归档不及时,存在错归现象,且方式老化。立卷归档是将收集整理的档案材料进行分类汇总,为的是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而在中学教学档案管理中,有些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将档案材料归档,甚至出现归错教学档案的严重问题。此外,教学档案管理中还存在方法陈旧、手段落后、不会使用计算机等问题,造成效率低下,让学校教学档案不能得到长期、安全的保存和便捷的使用。
再次,软件材料的整理归档与实际情况脱节。很多学校对电脑软件管理中的档案材料建设不够重视或认识上有偏差,因而,工作过程中,与之相应的软件材料归档不及时或材料组织得不规范、不完整、质量差,没有真实反映出实际工作过程和内容,与教育教学管理实际工作脱节。一些学校认为由教师整理或总结软件材料会影响或冲击教学工作,因而安排一个专职档案员,不仅收集和管理档案,还要编制各项工作材料。这样一来,学校工作的档案软件材料不是出自工作实施者之手,更不是在工作实践中形成的,使得材料与实际工作脱节,造成了实际工作和材料两层皮的现象,材料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大打折扣。
最后,教学档案的日常维护和科学使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可以说,教学档案保存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被保管和利用,可是,现实中常常出现涂抹、篡改等现象,造成档案材料遗失或者信息二次失真,内容失实等问题。
三、加强档案管理的对策
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充分认识到教学档案管理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一套齐全的教学档案对总结工作经验、探索办学规律、开展教研、实行目标管理起着重要作用。如漳平第一中学从1984年开始整理教学档案资料,并建立了教学档案室。学校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改进、发展教育事业的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必须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组建了一支由校领导牵头,办公室主任主抓,各处室领导和兼职档案员参加的档案队伍。
其次,要加强教学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档案员的待遇和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自动化和计算机化的趋势,要求档案管理员不仅要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更要懂得使用电脑软件管理档案。
再次,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档案要围绕中心工作并为之服务。因此,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度。只有有规章制度的约束,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才有保证。漳平第一中学在教学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到了制度化、规范化,定点、定人、定期检查,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教学档案管理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总之,中学教学档案管理是整个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管理中具有不可低估的地位。因此,我们要做好中学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这样,中学教学档案才能更好地为学校的承前启后、不断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信息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