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新文化价值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Innovative Culture: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and Choice of the New Values
FANG Ben-xin1, WANGLi-min2
(1. College of Humanity and Soci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China; 2. Department of Graduate Cultivation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009,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on the new values visual angle, explores innovative economic changes in the values of the profound economic and cultural impact, Analy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Innovative Culture,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the significance and basic ideas of China’s cultural innovation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Key words:innovative culture; new values; high intellectual capital
1 引言
随着当今全球竞争的加剧与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的增加,文化创新问题正变得越来越突出和复杂化。笔者不久前发表《新价值观与创新文化范式》一文[1],指出文化变迁的过程也是价值观不断演进的过程。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创新性经济的发展,使得工业经济时代以来所形成的以物性和人力资本为基础的传统经济关系变革成以高智力资本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关系,同时也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着企业的价值创造范式及其文化依存状态。正是基于这一背景,笔者以为,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范式――新价值观的提出,不仅能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创新的时代特征及要求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视角,而且也为人们认识创新文化的演进与发展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框架和认知思路。
本文拟在前文理解和研究的基础上,从新价值观视角,进一步探讨创新性经济带来的价值观变化对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创新文化的主要特征以及经济转型中我国文化创新的意义与基本思路。
2 新价值观的核心思想
新价值观是相对于工业经济时代以来传统的价值理论而言的。其核心思想是以当代新技术革命为基础,充分肯定高智力资本在价值生产与价值增值过程中所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种文化范式假设。这一理论把传统的价值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前提,在充分肯定物性资本和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中起主要作用的基础之上,认为那些透过财富转移现象而直接领悟价值脉络的想象力、创意和创造力等隐性的高智力资本,是当代价值生产、价值创造与价值增值的重要源泉。新经济时代,人们对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核心资源的认识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从有形资本积累为核心转向高智力资本积累为核心,高智力资本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使得人们对价值和价值追求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2.1 对价值内涵的重新认识与界定
新经济条件下,高智力资本逐渐成为主导性生产要素,在企业和社会价值创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谓高智力资本,Stewart
从企业的角度,认为是每个人与团队能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的一切“知识”“能力”的总和[2]。Andriessen等 则从国家(区域)的视角将其定义为“可以利用的所有无形资源,它能够产生比较优势,通过整合能够创造未来的利益”[3]。智力之所以成为资本, 一是人力资本概念中的智力比体力更具有增值作用,二是新经济让智力资本得到充分解放并通过高智力劳动超强地释放能量,直接导致高知识含量的企业市场价值远远高于其账面价值。我们将其中的差额称之为隐藏价值,企业的智力资本正是这些价值被发掘出来的主要原因。只有不断地强化和推进高智力资本的开发与管理,有效地发挥已有的智力资本,创造并增值新的智力资本,才能在新经济形势下,为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内在动力,才能创造出更多的、源源不断的社会财富。由此看来,新经济价值某种意义上,就是创新凝聚智力资本攫取隐藏价值的能力。
2.2 追求价值高成长性、高起点扩张及可持续性
高智力资本是最有价值、最有成长性、最具有持续发展的稀缺力量,是新经济的灵魂。创造性是其区别于传统物质资本及其它资本的最主要特点。Rastogi指出,智力资本的本质是以快于竞争对手或产业变化节奏的速度发展和组合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优势以创造价值[4]。决定智力资本价值创造能力的核心因素是智力和知识组合所拥有的创造力以及这种能力的持久性。现代技术赋予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自由与能量,这就为社会经济快速成长奠定了重要的前提基础。创新性经济的发展,创造力的充分释放,使得竞争环境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商业价值的动态性、短暂性空前地凸现出来,组织的核心价值能力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核心价值能力是组织专有的、优异的、扎根于组织之中和适应市场机会的,更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获得超平均水平利润的一种复合性、整合性的能力[5]。在新经济条件下,培育和发展核心价值能力,确立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发展战略意图,并在其指导下实现管理、制度和技术创新,不断围绕价值目标进行流程再造,这是组织实现价值持续提升并最终赢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2.3 追求隐藏价值(高智力资本价值)最大程度地开拓和发掘
隐藏价值通常是指高智力劳动带来的市场价值高于账面价值的差额,换而言之,即高智力资本的价值。隐藏价值是未来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价值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技术的飞跃发展,使得价值创造处于一个复杂性和竞争性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环境之中。“生产性的社会要得以持续,必须既有效率又有创造力”[6]。新经济的竞争是基于时间的竞争和基于顾客需求的竞争。先人一步洞悉新的市场,创造性地拓展新的业务,就能制先机,获取更多的隐藏价值。顾客需求是价值创造的根本源泉,在日趋宽泛的产品和服务选择中,顾客享有更大更多的主动权和价值。需求从本质上来说是来自于人们对生活和生命价值的不懈追求。需求与产品或服务是相互创造的,新产品或服务赋予人们生活和生命以新的属性和范畴,从而产生了需求。新需求产生新价值,新价值隐藏在生活和洞察力的交叉点上,存在于人与世界的关系之中。只有深入到顾客的现实生活中,创造性地解析其生活中所蕴涵的生命属性,触摸其心中不息的生命涌动,进而发掘出有待实现的生命领域,构造出反映顾客认知的新的生命属性,从而为消费者开发出新的需求,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开拓和发掘出高智力资本的隐藏价值。
3 新价值观视野下的创新文化特征
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浪潮冲击下,全球范围内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经济与社会的结构性变革。成功的组织“更多的是由超越现实的抱负和在低投入高产出中表现出的创造性来维系的”[7]。当代的价值创造正遵循一种无法把握但增长潜力强劲的节奏,在发展中呈现出越来越加速扩张的前进姿态。社会财富创造和增长方式的革命性变化,不断改变和深化着人们对价值观的认识与选择,催生和激发着社会创新活力并向文化层面升华。从新价值观的视角透视正在发生急剧变化着的世界,当代新经济文化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3.1 基于顾客需求发现与创造的异质思维
创新性经济奠定的新价值观,本质上是对传统心智模式的一种颠覆和突破。传统的以追求利润、市场份额、用户规模等的价值理念,在新经济面前日益显现并暴露出其阶段性、短视性的问题。价值创造的重点已转移到提供优异的顾客价值上来。随着顾客的日益成熟,顾客需求的内容和结构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提升顾客价值不仅要立足于顾客的现实生活,而且要立志于创造顾客新的生活形式,并通过价值诉求引导顾客的生命认知转向。这就需要人们必须以动态变化的眼光与异质性思维,在顾客的生活世界中不断探寻和感悟价值实现过程,不断构造出能够为顾客接受和满意的新价值。如打散事物原有的逻辑秩序,重构新事物的逻辑结构空间;用个性化的联系或匹配方法,增添新事物的新意味;以发现的眼光洞察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并对事物的变化及其趋势作出准确判断与把握;通过对事物本源的探索或思考,创造出事物之间新的关联性。通过这种异质性思维来发现和创造价值创新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或来自于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各种各样的矛盾、工艺流程的要求,或来自于行业市场的变化、人口的变化、理解力的变化,或来自于关于工艺及服务等方面的新知识[8]。正是这些可能性为人们攫取隐藏价值提供了广阔的现实空间。
3.2 基于对趋势、规律和机会的洞察与把握
新价值观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于价值的认知、理念、思维、判断等的根本性变化,而且也意味着价值的来源、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由想像力和创造力主宰的新经济时代,价值创新的速度和塑造竞争优势的速度被提到相当高度,顾客需求与市场处于瞬息万变的状态之中。新经济的这种混沌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活动的机会价值,其价值实现的高低则取决于人们对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的深刻理解,对于事物本质的洞察、独到的见解和对于趋势、潮流的敏锐把握与认知,以及依此作出的创意和设计的价值。“你必须了解趋势,技术是如何提高的,以及什么样的补充技术能创造客户价值”[9]。美国“火记”(Firemark)创意顾问公司的创办人兼董事长Wellman多年研究创意与创造力的本质,她认为引领新经济市场需求,必须“像艺术家般地思考,掌握你的想象力”,应当具备灵视者看见影像的能力、观察者明察秋毫的能力、炼金师综合大成的能力、愚者赞扬缺失的能力以及智者化繁为简的能力[10]。这五种能力方式是历史上若干最伟大的贡献背后的心智结构―思考技巧,也是当今人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探究并发现隐藏财富和价值的重要法宝。
3.3 基于高智力资本对物产资源的整合与创造
新经济的新价值观是建立在高智力资本基础之上的。在高智力资本的作用和推动下,“当代经济方面最重要的事情是一种创造财富的新体系的崛起,这种体系不再是以肌肉为基础,而是以头脑为基础”[11]。人类由以公司为基础的经济体系开始转变为以“网络”为核心的财富体系。知识令资源更具流动性,整合与合作成为当代价值创造的主要特点。整合与合作的过程,是资源充分流动移转的过程,也是财富价值创造过程。基于信息技术平台,不同的价值创造主体联接成为一个巨大的资源和信息库,通过整合把原本相互分离的资源和信息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构造出一个内在和谐的价值系统,实现价值链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新的更有效率的生产、服务、经营以及附加价值生产方式,更好地适应动态不确定的市场环境,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可见知识对传统生产要素资源的整合只是形式,“真正的实质问题,是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知识资本对物产资源的整合关系”[12]。新经济价值创造主体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智力资本对传统生产资源的整合与创造能力。最充分利用高智力资本的,价值创新和适应能力最强,持续性稳定性成长性最好,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进化中的强者,反之便会被淘汰。
3.4 基于创造力释放及竞争力持续的文化生态
新价值观的本质是人的智力和创造力的无穷释放,其目标是建立起释放和激发人性创造力,并转化为现实财富能力的文化与制度。文化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只有在文化制度层面得以落实,才可能创造并实现新经济的持续成长性。当代社会形成过去所未有的基础结构,让新经济蓬勃发展[13]。美国新经济之所以兴盛,正是因为具有强大的被Florida称之为“创意性社会结构”(The Social Structure 0f Creativity)的生态环境作支撑[14]。该结构由三部分构成:第一是适合技术创意与企业的新体系(如热衷于新产业投资的金融体系、高科技的开发公司等);第二是创新以及更为有效的货品与服务生产模型(如让员工能够发挥创意创造力的工作环境、弹性的生产方式等);第三是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文化与地理氛围。因此新经济价值增长必须致力于营造技术创新和创造力发育并茁壮成长的文化生态,搭建起连接技术创意、产品与市场的产业中介平台,不断推进创造性人才的再生产和知识与智力的开发,进一步完善市场环境、知识产权和金融体系建设,从而为知
识和智力转化为资本并持续不断地释放价值能量创造条件。
4 从《胡润百富榜》看我国的创新文化选择
在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自主创新日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主旋律,国家创新体系逐步清晰,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涌现并且迅速成长,各种新兴经济的规模与实力日益壮大起来。我们从每年一度的“中国大陆富豪榜”(简称“百富榜”)中,不难窥出这一令人振奋的活力与趋势。“百富榜”出自于以关注中国富豪而知名的英国人胡润之手,其本意并不在学术研究和学术传播,而在于商业化与娱乐化的目的,其科学性和社会公信力颇值得怀疑。但从财富榜的“游戏”背后分析当代中国的一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轨迹,某种意义上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近年来的“百富榜”中,以互联网和IT等创意产业为代表的新科技富豪,2004年共有8人(8%),2005年50人(8%),2006年33人(6.6%),2007年64人(8%)。这说明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大大促进了我国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年轻的富豪新贵。然而这些骄人的数字背后,也有让人担忧的事情。新科技产业富豪比例偏低,整体增幅不大,甚至2006年还出现大幅下滑的迹象。相比之下,在国家对房地产投资实施数年的宏观调控背景下,房地产仍旧是造就中国富豪最多的行业,而且其个人财富连年大幅增长。一方面,政府大力支持的行业,财富在快速的缩水;另一方面,政府宏观调控的行业,财富却在高速积累。在当前国家竞争根本取决于科技创新实力的状况下,这一令人尴尬的现象,凸现着国家创新文化的缺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贝尔(Bell)就指出,“最终为经济提供方向的并不是价格体系而是经济生存于其中的文化价值体系”[15]。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是一场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让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积累真正建立在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及其贡献上,我们的社会就必须培育和建构起与时代趋势相一致的创新文化。
4.1 价值思维的革命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创新文化决不仅仅是一个概念、一种外在形式,更重要的是一个价值实现的过程。因为任何文化都不仅仅要满足组织目标的实现,而应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即期冀实现新的价值。从传统依赖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投入的传统经济形态,向强调知识、技术和智力对经济增长渗透与贡献的创新性经济转变,这使得原有的社会文化体系和价值结构体系面临挑战,而新价值观正体现了对与时代趋势相一致的新经济文化的认知与定位。新价值观是一种创新发展的新理念,本质上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与传统的价值观相比,传统价值观强调“计划―执行”逻辑,而新价值观则注重探寻机会;传统价值观强调技术和资源,新价值观关注能够撬动资源并整合资源的杠杆;传统价值观强调稳定性和秩序,而新价值观则关注速度和行动;传统价值观强调流程和过程的改进,新价值观关注成果和细节[16]。构建创新文化,必须推动和实现价值理念与思维模式的转换,确立并发展适应新时代所必需的新价值思维。
4.2 制度化新价值观
在世界掀起风起云涌的新经济浪潮和趋势之际,我国的创新性经济一直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这从历年的“百富榜”中即可窥见端倪。究其原因,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核心技术的缺失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另一方面也是制度缺陷所导致的结果。创新文化原本就是一系列制度安排下的产物,建构创新文化,就是要重塑与再造不仅能够释放和激发人性创造力,而且能够将创造力转化为现实财富能力的文化制度体系。新经济的发展既需要效率基础结构 (公共服务、运输、电讯、建设园区、制定规则),也需要创意基础结构(包括研发设施、风险投资、知识产权制度和吸引有创造力的人的愉悦宜人而充满文化享受的生活环境)。效率基础结构与创意基础结构是影响知识流动和价值实现的关键要素。而人的因素才是新经济价值的真正源泉。有思想、知识、技能、管理才能和创造力的人才无疑是决定新经济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存在于消费者当中的有情感、个性、购买力且有需求的顾客,同样关系着新价值的实现,真正的价值存在于顾客消费和使用过程之中。因此在新经济条件下,通过制度创新让创造性人才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释放,让各类人员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应该成为创新文化的核心内容。
4.3 价值创制体系的提升与再造
价值创制体系是创造和实现财富增值的“行为方式”。高智力资本是创新性经济时代财富快速成长的摇篮,但知识、智力、技术与财富之间并没有天然的通道。只有当知识、智力、技术与庞大的用户市场对接时,它才能转化为现实的财富。新富豪的崛起,正是他们抓住了有利时机,实现了从知识、技术到需求创造到最终转化为价值的过程。英国学者Metcalfe指出,创新共有四个层次,分别是机会、资源、诱因及能量[17]。机会代表技术能力与市场认知的组合;资源代表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运用;诱因代表市场规模大小及相关激励与保护措施;最重要的是第四个层面,即创新能量。前三个层次都必须倚赖有创新的能量,才有创新的结果。无论是政府、企业、组织都需要创新能量,必须建构起完整的能够将知识、智力和技术与市场间有机衔接的价值创制体系,不断提升运用高智力资本满足和创造顾客现实与潜在需求的能力。新经济的革命性财富就存在于高智力资本的价值创新之中,这是实现价值持续高增长并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根本手段。
5 结论
新经济时代,随着高智力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要素,人们对于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从价值观的变迁入手,深入剖析了新价值观的核心思想,探讨了创新性经济带来的价值观变化对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并从新价值观视角分析了当代创新文化的主要特征,即基于顾客需求发现与创造的价值思维,基于对趋势、规律和机会的洞察与把握,基于高智力资本对物产资源的整合与创造,基于创造力释放及竞争力持续的文化生态。在此基础上以《胡润百富榜》为例,对我国当前创新性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实施是一场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社会变革,要让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积累真正建立在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及其贡献上,必须从价值思维、新价值观制度化以及价值创制体系等方面推动一场整体性的文化变革。
参 考 文 献:
[1]方本新.新价值观与创新文化范式[J].中国软科学,2006,(11):44-49.
[2]Stewart T.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M]. New York: 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Group. Inc, 1994. 71.
[3]Andriessen D, et al.. Intellectual capitalofthe European Union[R]. Paper for the 7th McMaster World Congress on the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Innovation, 2005. 8-12.
[4]Rastogi P. The narure and role of IC: rethinking the process and value creation and sustained enterprise growth[J].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2003, (4): 227-248.
[5]福克纳・D,鲍曼・C.竞争战略[M].李维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1997.41-44.
[6]理查特・莱斯特,等.破译创新的前端[M].寿涌毅等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155.
[7]哈梅尔・G,普拉哈拉德・C.竞争大未来――企业发展战略[M].王振西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8.165.
[8]Drucker P. The discipline of innov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5, 63(3): 67-72.
[9]张瀛.聚焦新经济[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321.
[10]魏曼・A.天才的五种创意方程式[M].蔡梵谷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20-22.
[11]托夫勒・A.力量的转移[M].刘炳章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9-10.
[12]姜奇平.数字时代的人与商业[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93.
[13]Florida R.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2.
[14]厉无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5-13.
篇2
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进行价值认识和价值评判时所持有的根本的、普遍的观点和看法,是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最深层的、最稳定的、取得普遍共识而起主导作用的成分,它所反映的是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系统中最核心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政府和人民共同为之奋斗的价值取向。所谓文化,狭义上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广义上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文化实践路径
由于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驱动力,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文化视域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发挥文化的功能和作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就要运用各类文化形式,从实施文化育人、创新文化载体、完善文化制度三方面生动地表现核心价值观,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认同感和归属感。
2.1 实施文化育人,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召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的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实施文化育人,通过教育引导,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让人们感知它,领悟它,增强认同感。
实施文化育人要坚持不懈地强化理论主渠道作用,运用理论教育人民、凝聚力量,借助新型教育方式,鼓舞斗志、引领风尚。一方面要强化思想理论主渠道的作用,坚持以理论教育引导全员的思想意识。随着西方的后现代主义等社会思潮汹涌而至,多元文化互相激荡,多元价值取向交叉冲击,部分人出现了否定传统价值取向和盲目模仿西方价值取向的倾向,部分人在多元价值取向选择中举棋不定,在价值标准上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在价值取向上更加现实,崇尚个人自由,忽视高尚的精神生活,忘记远大的人生目标。另一方面,创新教育方法,设计“隐形教育”形式。隐形教育是通过无意识的、间接的、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受到影响的道德教育。利用“隐形教育”,借助文学、艺术等多样化形式,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
2.2 创新文化载体,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就需增强其实践性,将核心价值观建设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实践工程,调动多种资源,利用各种手段。其中,在文化领域,创新文化载体是极为重要的方面。“文化载体是指以各种物化的和精神的形式承载、传播文化的媒介体和传播工具,它是文化得以形成和扩散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需要创新文化载体,以此来传播和弘扬内在价值。
当前,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这一新型文化载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作用。提升随着20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数字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传媒技术业已成为当前最新、最有效的文化载体。因此,要立足于高科技发展水平,借助现代传媒多种手段,尤其要利用现代网络传播技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推广和普及。
2.3 完善文化制度,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障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实施教育引导、创新文化载体,而且需要相应的文化制度为依托,做保障。
篇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石油特色文化的道德标尺
在推动企业文化特色化发展中,必须坚守这种“德”,将企业特色文化之大德定位在服务国家战略,将企业特色文化之公德转化为激发员工内心虔诚的道德自觉,维护社会公序良俗。
近年来,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通过总结自身优良传统,结合发展现状确立了“一流团队、示范油田、和谐企业”12字发展目标,着力打造了193井企业精神教育展览馆和101窑洞房艰苦奋斗教育基地,树立了王延明、黄秀梅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并利用建厂 50周年、累计采油1亿吨等契机,对员工开展企业传统和企业精神教育,逐步形成了具有自我特色、时代特色的企业文化发展模式。在传承老一辈的精神基础上,以“创业、敬业、立业、兴业”为企业核心精神,紧紧围绕“突出一个核心,做到两个同步,实现四个结合”的思路开展企业文化工程建设,逐步形成了领导重视、人人参与、全员认同的特色企业文化,确保了该厂原油持续稳产的目标。
在培育创新文化方面,建立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突破自我、挑战极限”为核心的创新文化理念,鼓励在管理、技术攻关上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制订了《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成果实施细则》,完善了《管理、技术创新竞赛管理办法》,大力实施“创新金点子”工程,建立并推行PDCA循环式的自律工作体系,激励、支持、奖励渐进式创新活动,全面提升了全厂员工的自主管理水平。
在培育执行文化方面,建立“担当责任从敬业开始,严格执行从细节出发”的执行文化理念,并将这一理念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最终建立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检查有考核,考核有奖惩”的运行机制和体系。
在培育安全文化方面,大力推广“付出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的本质安全理念,着力在“转变观念、养成习惯、提高能力”上下功夫,通过组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实现安全文化的多样化渗透,实现了思想认识到位,安全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过程监控到位的安全文化格局。
在培育道德文化方面,采油二厂坚持以德治厂,坚持开展经常性的道德教育,普及《员工道德行为规范》教育,通过“身边人说身边事,身边人说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定期举办道德讲堂,并涌现出我市首届道德模范王延明这样的典型。
而在培育廉洁文化方面,采油二厂坚持把廉洁文化建设中的一些好的做法系统化,将系统化的做法制度化,并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制度规范与文化建设并举,提升廉洁从业的约束力。
对采油二厂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
从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企业文化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而言是一个没有终极答案的建设过程,如何切实形成一种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开放式”的特色文化体系,把握时代精神主体赋予的内涵,是石油企业升华企业文化,凝聚智慧、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篇4
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需要,通过—定形式的媒体,广泛而公开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其本质是传播。而媒体无外乎是一手抓“影响力”的传播,一手抓“广告商”的投放。1915年9月15日,《新青年》创刊。这本16开本、文字竖排的杂志,彩色封面,内文黑白印刷,无封底。一翻开封面,背后就是群益书社的图书广告。内文中,同样登载有大量的广告。广告成为这本杂志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现代传播媒介史上的经典文本,《新青年》的广告传播及其实践,对中国五四时期的期刊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即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新青年》广告的文化意蕴及其媒介价值。
一、《新青年》广告
《新青年》一创刊,就通过各种广告来营销。纵览《新青年》1—9卷登载的各种广告,主要包括图书广告、杂志广告、社团广告及其他。图书与杂志广告是《新青年》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允这中间既有自我宣传广告,也有商业广告,更有交换广告。
(一)图书广告 《新青年》图书广告主要包括群益自己出版的图书广告以及其他出版机构的图书有偿广告或交换广告。如《新青年》前期大多登载群益自己出版的教科书或参考书等,后期增加了亚东、中华、商务等出版社的图书或丛书。据统计,《新青年》中广告的各类图书共计达296部。其目标及宗旨是为青年学生宣传新思潮新文化、传播民主与科学,从而更好地开启民智。
(二)杂志自我宣传广告 《新青年》杂志广告包括自我宣传广告和其他杂志广告。而自我宣传广告,主要包括“通告”、“宣言”、‘馆事”、“再版”、“合卷本”、“社告”等。这中间有对杂志的自我褒扬、经营思路传达、营销策略推销,或杂志自我形象构建等,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各种广告达到宣传、推广与促销,扩大杂志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三)其他杂志广告 《新青年》前期,主要以书刊广告为主,从5卷5号开始,书刊广告由大幅减少,杂志广告逐渐增多。到了第7卷第2号后,主要以杂志广告为主。这些广告,非常注重自我宣传与推销,广告策划很到位,广告语也很有吸引力,既增强了其市场号召力,又扩大了《新青年》的社会影响力,并最终达到了促销的目的。
到了后期,在《新青年》的影响下,很多报刊纷纷创刊并在《新青年》上登载创刊号广告。据统计,除《科学》、《东方杂志》等杂志创刊早于《新青年》而没有在《新青年》杂志上广告外,其余有一百多种报刊杂志都被广告过。很多曾和《新青年》因观点不同展开论争的杂志都在《新青年》上作广告,并最终共同成为宣传新文化传播新思想的刊物。
(四)交换广告 “交换广告”指各类报刊之间相互利用对方媒体平台宣传自己的广告。《新青年》上除群益自我宣传广告,还有很多“交换广告”。如《新青年》第5卷第6号登载了这样一个广告:“一、北京大学之‘新潮’二、看‘新青年’的,不可不看‘每周评论’……三、国民公报广告:本报刊发已届十年。现在力图顺应世界潮流,将内容大加改良。采访中外新闻,务极灵确。主张正义,以期促政治之改进,某思想之革新。……特此通告。”既宣传了《新潮》,还广告了《每周评论》、《国民公报》。通过相互间的广告互动效应,拓宽了杂志间各自的宣传渠道,扩大了各自的影响力。
随着《新青年》的影响越来越大,要求交换广告的越来越多,《新青年》对交换广告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刊登的杂志也有所选择,并有规范要求,特别“交换广告的请注意”的消息,说明《新青年》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正不断增强。
(五)有偿广告 《新青年》上还有一类广告——有偿广告。在杂志经营中,广告是杂志第二生命线,无不引起经营者的重视。《新青年》从杂志创刊的第1卷第1号开始,每一期杂志版权页都有这样的文字:“广告价目,另有详章,如蒙惠顾,即行奉告。”《新青年》的广告主要以书刊广告为主,另外也有一些眼镜与医药类的有偿广告。不管是图书广告,还是杂志广告,或是其他商业广告,出版商或运营商都是希望利用《新青年》的影响力,扩大宣传,从而更好地维持经营。这类广告虽然没有太多具体运作详情,但对《新青年》的独立经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社团广告 《新青年》上各种各样的社团、学会,包括研究会等,这些社团学会经常组织各类活动,常在《新青年》上登载很多“简章”、“宣言”、“启事”、“纪略”等章程性的广告。这类广告,大多的是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的思想信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体现了《新青年》对底层大众及弱势群体关注的人本意识,是其社会责任感的显现。
二、《新青年》广告的特点
篇5
引言
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群众文化的表现形式。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导致我国同世界其它国家形成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在联系不断紧密的同时,我国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竞争压力,然而文化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我国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立足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大家应该对群众文化活动形成科学的认识,同时有效实现文化活动管理的创新,促使群众文化活动能够在社会的发展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一、群众文化活动具有的时代价值
(一)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有效推动当代经济的发展
毫无疑问,在经济获得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逐渐变得丰富的当今社会中,群众文化活动已然成为一种难以逆转的趋势,并且在全面推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方面,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极为可靠的保障。因为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速,所以,相应地要不断加强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管理。当今社会中,大多数人都以自我为中心,不断加大的社会竞争压力导致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除了可以缓解快节奏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压力,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在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群众文化活动能够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供有效的参考指导
群众不仅是我国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管理社会的基础,能否有效地对实施社会管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地对群众进行管理。相关实践表明,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一定范围内和社会管理工作存在着相似性,所以,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也可以为社会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相应的策略,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已经慢慢将群众文化活动当作主要参考对象。
(三)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时代教育价值
丰富人们日常的文化生活以及精神生活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目的,利用一些群众文化活动有效陶冶人们的情操,促使人和人之间加强交流和互动。然而,人们所处的地域不同,那么所展现出来的文化活动也会相应的存在差异性。对于国家而言,每个地区具有的这种地域独特性也是一种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能够将各个地区的文化特点有效的显示出来,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其时代教育价值。
二、创新群众文化管理的相关策略
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表现为一种文化形式的客观存在,而且还表现为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所以,在管理群众文化活动方面同样要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只有不断改进以及更新管理群众文化活动的相关措施,才可以促使其在真正意义上将本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一)加大重视思想的力度,不断改善并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相关机制
群众文化活动具有极其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国家应该重视对这种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活动进行政治管理,国家应该对相关部门做出提醒,即尽快将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工作提到日程中,并且对于这类活动,应该在政策上为其提供相应的帮助。对于群众文化活动,政府可以增加对其的资金投入,增加一些基础建设以及供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场所,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除此之外,还应该不断改进并更新对群众文化活动进行管理的相关机制,贯彻落实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政策,要及时打压一些不良风气,为正常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营造出更好的社会环境。
(二)对群众文化活动的思想内容加以创新
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加上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前提条件,所以,文化活动的思想内容应该做到与时俱进。群众是开展群众文化的主体内容,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群众应该建立起创新型思维,即有机地将文化活动的思想内容同与时俱进的精神文明内容结合在一起。同时为了能够保证群众的参与热情,可以有效地融入一些具有民族性质的活动内容;也可以为了迎合广大群众的喜好,适当地将一些流行元素加入到文化活动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有效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且还能让群众文化活动对更多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对群众文化活动方式加以创新,加强建设基础设施的力度
为了能够长期并且有效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就必须要不断改进并且创新其开展形式,同时还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吸引广大群众参与活动的有效手段就是改进并且创新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能够将更多的群众吸引到文化活动当中,从而建立起庞大的群众基础,然而这种庞大的群众基础能够让群众文化活动将其最大的作用发挥出来。
三、结语
群众文化已经拥有悠久的历史,它是群众互相认同的象征,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同时也具备重要的社会功能。群众文化对于社会群体来说是一种交流和娱乐的平台。广大群众能够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团结,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除此之外,它也能发挥出一定的文化价值,可以有效推动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郭利群 .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 今日中国论坛,2013,4(06):33-34.
篇6
WANG 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of Hubei Minzu University, Enshi, Hubei 445000)
Abstract The undergraduates' values education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in the multi-cultural context. In this paper,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of undergraduates' values education is analyzed and explored, and the ways to improve this education are presented. Mechanism of education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 students' value education was further explored.
Key words multi-cultural context; values education; involution; mechanism improvement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党的十进一步提出应当关注、关心、关爱以及鼓励和支持青年人群,体现了国家对青年的高度重视。大学生是青年人群中的生力军,就更应该响应党的号召,服从党的领导,将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念、人生观念、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间在各个领域内的交往也愈加频繁,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进而产生了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与融合,逐渐出现了多元文化的趋势。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下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必定受到影响,因此,我国必须创新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方式,不断完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教育体系,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1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
多元化如今已经成为潮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是对社会变化反应最快的高智力群体。大学生通常能够最先预感到多元文化的变化,并在价值观上有所改变。当面对这些复杂的思想和文化的冲击时,在思想认识以及价值观方面的反差常常会使大学生们感到困惑和迷茫。
1.1 正面影响
大学生接触的社会文化多种多样,属于复杂多元结合体。这些文化的内容和方式繁多,对大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助于大学生提高价值选择的能力,多元文化的碰撞有助于大学生思想的更新,以及社会理解能力的提高。
1.2 负面影响
大学生由于缺乏辨别的能力,不能正确利用有效的文化,盲目崇拜非主流的文化,价值观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更易模糊,大量的新文化、新知识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趋于复杂化。模糊的价值观在引导理想实现的过程中,对社会的向往以及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对于传统文化和新文化之间的矛盾,不同程度上又带来了多元文化的模糊性。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容易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想要追求的是什么,结果丧失理想,放弃追求。
2 多元文化视野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方法
根据多元文化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国各大高校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系作为基本的内容,不断创新价值教育的方式方法,做到与时俱进,坚持理论和实践、灌输与疏导、教育和管理、言教和身教,这些原则要相互融合,努力提高学生们的辨别能力,加强抵制诱惑的能力,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坚持党的路线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就是大学生的党建工作,只有以党建来进行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培养出一批优秀的积极分子,才能为大学生的成才做好铺垫。因此,各大高校必须以培养中国特色优秀接班人为目的,确实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的党建工作,把党的分部建在班上,做到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的分组,三年级有党的支部。采取有效的措施把重点放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注重党员应遵守的纪律,做好榜样,带动同学们的共同进步。
(2)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校园文化是课堂之外的潜在教育力量,校园文化能够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以及感情还有道德的情操等,对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主导,建设鲜明特色的校园,并充分发挥校训的凝聚作用,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在文化载体的方面不断创新,使大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得到正确的价值引导。
(3)充分利用新兴信息渠道发挥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以及思想,同时,也影响人们的政治态度和道德方面。如何通过网络和传媒发挥出有效的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目前各大高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转变教育的观念和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技术,能够增强教育工作的效果和趣味。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网站的建设,并且加强网络的维护和管理,有效利用网络进行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
(4)注重大学生自我教育。学生是教育和教学中的唯一对象,是受教育的本体,学生对教育的认知和教育的变更方面,在容观的世界中已经具备了主动性及能动性,主体性会表现得更加明显。进行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作用是前提条件,关注大学生自我教育,只有真正激发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教育。要重视每个大学生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要充分重视大学生教育的主体性。
3 创建多维一体式的学生价值观念教育模式
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初步形成、变化以及发展的过程中,都会有其本身的发展规律。学生心理因素的变化可以总结成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学生的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等方面,这些都是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所必要的条件,这是一种从可观角度可见的因素,我们又可以生动地称之为输入端。大学生在内部思想以及外界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刺激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态度和价值观念,我们又可以将其称为输出端,通过输出端和输入端的相互协调配合,判断出学生实际的心理内部思想,通过对两端的调节可以切实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得大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
增强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教育,主要考虑到现代教育形式的多元化教育方式以及现代的社会文化背景,按照新型的教育方式以及创新的教育思路,使得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工作更加适应新时代下的教育体制,不断完善与大学生思想变动相契合的多维一体式教学机制。
创建一套较为科学的、高效的教育运行机制,需要改善大学生在价值观思维观念的重要方式。首先我们需要提升教育机制的建设,对各种教学资源和内容加以合理的综合性的运用,对教育体制当中的各种关系加以协调,从而建立出一套上下一致、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管理有效的价值观教育工作制度,并且还需要对此项体制加以科学严谨的实施。要慢慢建立起较为健全的政党工作以及政工分配制度,学习和宣传的制度、报告和核检制度、评估和管理制度等,不断地完善各项制度,要达到遵循制度办事、依靠制度管人,运用具体的制度规范以及价值观的教育运行体制。
篇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共建融合教育的现实意义
社会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形成融合教育是目前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及教育发展的共同需求。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校园教育及大学生素质都有所提高,对未来高校培养输送社会所需要的全面综合型人才也更为有利。
(一)对价值冲突的化解与文化安全维护
目前,社会转型所产生的价值冲突与外来文化思潮争夺无处不在,它为校园教育文化发展带来了诸多矛盾,所以此时有必要在校园文化体系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引领校园文化价值导向,整合各种价值冲突。高校所处的文化环境特殊,校内校外文化环境也有不同,所以当社会上一元价值论所引起的“社会失范”现象严重影响到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时,就很容易导致他们在未踏入社会前就陷入迷茫,这无论对他们的思想境界还是心智发展、人生阅历积累都有一定负面影响。当然,开展融合教育的另一大现实意义也在于让大学生明确自身在未来的社会价值,让他们明白自己在未来成为社会人的责任意识与奉献意识,让他们知道他们之于国家、之于社会层面所存在的意义,这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社会、个人”三位一体的综合发展价值理念。因此,一定要开展融合教育来净化高校校园文化氛围,早日形成大学生的社会文化价值追求思维,帮助他们在思想和知识层面同步成长。
(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这种融合思维来拓宽自己的工作路径,进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实现实效性发展机制。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是与校园文化、社会文化、家庭文化的多重交融,它更加注重围绕校园文化所展开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网络与实践教育作为第二课堂,希望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思想向良性方向发展。为此,高校也会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升级校园文化活动,将诸如五四青年节、劳动节等等重大节日与校园文化思维结合起来,利用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其中,一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被动式接受教育”的弊端,实现“主动探索式教育”。让大学生在融合教育过程中实现自我思想教育和自我能力提升,真正做到以融合教育为新内核的思政教育内外化统一。
(三)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高校校园文化讲究培养内容和培养何种人才类型,因此它配合新素质教育正在实现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带来的是指引大学生朝着何种方向发展,它就是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风向标。高校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为了抵御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所存在的不良思潮,让大学生更加热爱祖国文化,培养他们强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给他们创造一个具有包容性、科学性、人文性、思想性的多位一体校园文化环境。以他们为基础核心来实现全面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他们的自我人生价值作为终极目标来体现融合教育的现实意义[1]。
二、融合教育创建思路与契合方式
为高校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要有效契合高校本身的物质文化创建路径,做到遥相呼应,实现校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文化形态共建机制。
(一)融合教育的创建思路
1.挖掘高校物质文化基础价值从高等教育目标———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高校为大学生所提供的物质文化资源已经相当全面,但有些高校对自身物质文化基础的挖掘还并不到位。因此高校为了有效迎合核心价值观理论,实现融合教育的全面开展,就应该构建4点思路。第一,合理设置专业学科课程,尤其要重视思政教学与文化教学的有机结合,例如在语文、地理、外语教学中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思想,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学习的思维方式;第二,要建设拥有高思想觉悟的教师队伍,只有教师拥有足够高的思政水平,学生才有可能受到良好的融合教育指导;第三,要丰富校内现代化软硬件设施,包括对计算机室、图书馆、实验室相关数据资料、藏书以及基础设备的丰富,要实现校园网的全面覆盖,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内学习及舆论空间;第四,要美化卫生校园环境,始终保持校内景色充满活力和生机,让大学生感觉到自己能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学习而愉悦。笔者认为理想的校园美化环境可以培养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良好的言行举止,对他们身心健康的向上发展也有益无害。2.凝练文化精神引领融合教育价值所谓文化精神就是指高校所蕴藏的丰富精神财富,它也是整个学校师生为达到共同理想目标的一种亚文化力量。具体来说它就包括了高校的教育模式、办学质量、价值规范与校内文体活动组织。应该从大学生一入学开始就突出校园文化精神灌输,同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融合教育体系,在军训、新生入学典礼等等活动中有所体现。大学生在校期间,高校还应该从校训、校风、校徽、校歌、学风等方面来培育和塑造大学生,凝练以融合教育为基础的精神文化教育,帮助他们树立信仰,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灵魂,从深层次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而在大学生即将毕业阶段,还应该在诸如社会入职心理咨询交流、客座讲座、就职辅导教育活动中结合融合教育,培养和坚定他们的意志品质,让大学生明确自身未来发展的方向,包括他们对社会的责任与使命。
(二)契合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的融合教育也要讲求契合方式,本文认为应该从价值观念导向、文化建设两点来着眼看问题。首先是价值观念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是一次对指导地位与思想基础的巩固,它基本满足了时代需要,明确了我国高校融合教育的价值观念导向。在现有资源基础层面,我国高校一直在以专业为基础形成融合教育课程体系,实现对大学生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理论的多元化思政教育,并在师资、教学资源、评价等方面给予了制度上的优越保障。也为大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党团社团主题活动,给予大学生更多深入社会、联系时代、学以致用的机会。以上都是深入系统学习,高度概括和浓缩时展的价值观念正面引导,它为高校融合教育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校园文化给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也契合了国家社会时展的实际需求。其次是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系统的契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毋庸置疑的,它的关键就在于精神层面的融通与制度层面的共享,达成一种核心价值理念与师生行为互动、环境渲染的作用。例如在精神融通层面,各个高校就坚决贯彻自身办学理念,明确学风和高校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来引导学生学、文明、和谐的真正价值,同时鼓励自由交流,师生共享平等权利,教育管理绝对公正、一视同仁,而且要建立健全的学校管理法治规范。在如此基础上,融合教育就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友善教育奠定了扎实理论实践基础。所以在这里,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阵地,它发挥了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作用,也是它联接了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成为一条纽带,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网络媒体活动提高了高校融合教育建设的自主性,并获得了最好的环境渲染和教育融合效果[2]。
三、基于主体互动理念的融合教育建设优化途径
所谓主体互动就要求主体需求与价值均衡要始终保持平等、自由、公正、民主,在以上状况下实现对主体情感、意志、认知和行为的自觉转变,并相互作用。在高校中,主体互动能够有效激发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的积极能动性,而且主体互动也并非单一一方行为,它是双方或多方的相互作用及影响过程。因此在这种互动条件下所引发的教学过程更有实践价值,它也会不断提升高校师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的自觉学习能力。以下从两个方面简要探讨一下高校基于主体互动的融合教育优化途径。
(一)教研实践文化活动
主体互动强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高校教研、实践教学等教育文化活动中,并形成融合教育的有效联动。以党团课的互动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学之前搜集各类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素材,然后在课上将这些素材与理论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形成问题机制,对应教学重点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在课堂上分组讨论,形成互动教学机制。在这里,教师辅助学生解决他们无法达成共识的疑难问题,由此再衍生出诸如座谈会、辩论会、演讲会等分支教育形式,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活跃性。教师在这里只作为引导者出现,引导学生明确融合教育学习内容的重点、时序与对象,并将这些关键点落实到相应环节上,为他们重整素材,以便于帮助他们展开辩论,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此教学方法可以解决传统中大学生厌倦思政教育课程的心理问题,因为一方面它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提高了参与度,同时也贴近了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这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也是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生活的融合,这种更贴近学生内心的情感融通教学理念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认知、强化他们的意志、完善他们的行为与人格。
(二)网络教育方式
互联网多媒体平台已经成为高校目前宣传思政教育的新阵地,所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引入到校园文化中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简单来说,高校就可以通过手机媒体来构建微信公众平台,以大学生最喜欢的方式来传达声画教育内容,并同时满足大学生共享社会资源、自由发表言论的客观需求。体现高校融合教育的平等与民主。例如南方某高校就建立了以系为单位的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平台上建立聊天群、定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及相关新闻。更重要的是这里成为了该系传播校园文化的阵地,例如每周末所组织的各种图书馆读书会活动、聚餐活动、体育文化活动包括思政课程安排都可以在这里看到。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传播正能量,将融合教育传播到大学生的生活当中,让大学生随手就能看到最新鲜的校园文化动态,随时随地都能到感受和学习融合教育内容,形成一种学习意识和习惯,并拥有了自我发表言论的自由空间。可以说,以手机新媒体为主的融合教育网络传播方式并非盲目的轰炸式传播,它的传播更有针对性和自主性,所带来的教育效果也已经被普遍认可[3]。自党的十以来,我国就倡导全党全社会的价值共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形成全新融合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价值共识。它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中所含有的独特人文价值理念,也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实现了对现代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所以高校应该鼓励和大力推广这种全新融合教育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每一名大学生的思维行为中,实现未来共建和谐中国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唐开鹏,陆晶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研究———从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视角[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35-37.
篇8
2.1课堂教学文化的含义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来说,每天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课堂教学文化是师生在课堂上生活方式的体现,是影响、决定课堂中师生教与学活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表现,“是围绕课程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建构的关于“教与学”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①课堂教学文化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土壤”,是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
2.2课堂教学文化的特征
(1)特殊性。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谓特殊文化是指“只有少数人参与的文化成分,换言之,仅适合于某些具有某种特征的个人或团体参与的文化。”②课堂教学文化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课堂教学是在特定时空里进行的,构成课堂教学文化主体的是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和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教师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并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获得教师资格的知识分子。学生是达到一定年龄、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儿童。其次,特殊的文化活动。教师以知识为载体向学生传授文化,学生学习并掌握文化,这一教育活动不同于其他活动。最后,特殊的行为规范。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着特殊的行为规范,如显性的课堂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行为规范,隐性的师生达成的共识。
(2)情境性。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情境性文化。首先,课堂教学文化主要发生在教室这一特殊空间和一堂课这一特定时间里。课堂教学文化是受一定时空的影响,具有特殊的环境背景。其次,课堂情境极为复杂和不断变化的,每一个课堂都是一个真实的情境。最后,课堂教学文化的情境性还表现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情感的融合和课堂氛围的营造上。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言语、动作和情感的交流,相互理解和信任,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
(3)惰性。“就文化自身来讲,都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当新的文化要素或形式兴起、传播时,大多要受到旧有文化的排斥和抵制,不管新文化怎样有价值,它都要受到旧文化的反对。”③新课程改所要求的课堂教学转型,其本质是文化的转型、课堂教学文化的重构。文化的惰性使得师生习惯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文化,习惯了过去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思维模式。当面临一种新的教育生活时,这种观念上、行为上的差异使他们处于一种困境中,新旧文化的冲突,使师生有意无意的抵制新的文化模式。
(4)隐蔽性。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但它渗透于课堂之中,时刻左右人的行为而不为人们所觉察,但是在人的行为活动中却时时表现出文化的存在。“在很多时候,与人关系最密切的东西往往是对人而言最陌生的东西。因为,它已成为人习以为常、不假思索的生活内涵。”④课堂教学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已经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内化于师生的行为,无声无息的制约着人的行为而不为人所知。
(5)滞后性。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来说,每天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文化就是他们在课堂上的生存方式。课堂教学文化一旦形成,支配着师生的课堂教学行为,对文化中的主体产生持久的影响。由于文化的长期性、隐蔽性及对人行为的控制性。所以一旦一种文化模式形成之后就会形成持久性。由于文化持久性的存在,新课程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很难一下渗透到当前课堂教学文化中去,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融合过程。
3新型课堂教学文化的建构
3.1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控制着课堂教学的进度和速度。学生属于被控制者,只能被动的学习。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形成以“支配—服从”为普遍特征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并且不再把主要责任理解为传播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与管理知识,不再把责任理解为塑造而是引导”。⑤人文价值教育理念认为,要摒弃那种强调师道尊严,知识授受的“主——客”、“我——他”的关系,而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努力构建以对话教学为基础的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主——主”、“我——我”的师生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看成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石。
3.2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关注的是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和上级安排的教学任务,而不是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进行的,“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都由教师决定。在忽视生命的课堂中,学生的生命价值受到压抑,不断贬值。人文价值教育理念认为,要树立起生命教育的理念。从生命的层次、动态生成的角度重新全面地审视课堂教学,不应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体,看成只能接受教师指令的无生命的工具,而要把学生视为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将学校生活视为师生生命中一段重要的成长经历,真正把课堂变革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3.3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就是“满堂灌”。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作为组织者的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减少教学中的强制性,让学生自主活动,积极探索,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利弊,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根据教材内容、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扬长避短,综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3.4教学过程
篇9
从上世纪末至今,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逐步提升,中国正发生着精英化考试转向全民化考试的巨大变革。在这一进程中,新与旧的考试价值观不但相互交织而且对抗剧烈,由此派生出一系列考试新生态与新文化,国家考试和国家教育考试受到全社会空前关注。人们的考试价值观正随着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发生悄然变化,社会的考试文化也随之解构与重组。所以,厘清现代考试价值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考试文化问题,不但是考试机构的责任,也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们在理论与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考试价值观的嬗变与开新
价值是指事物的意义,价值观是关于什么样的事物是有意义的看法、观点、态度[1]。本文讨论的考试价值观仅指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它会随着历史发展不断丰富和深化,需要我们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进行提炼和概括。
1.考试价值观的形成
考试价值观的形成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积淀密切相关。我国考试在周代就有了雏形,到了西汉,士人富余,为让贤能者脱颖而出,统治者创造了考试这种方式,并使其成为国家制度:政府举办考试,士人接受考试[2]。在我国长达1300多年的考试史中,考试扮演着决定人们社会阶层的角色,也成为强制性脑体分工的手段。由于考试制度与社会政治血肉相连,考试价值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考试文化便应运而生。
总体来看,考试价值可分为考试的社会价值和考试的人本价值两大类。历朝历代考试形式与制度虽有所不同,但其终极目的都是为统治者选拔人才,选拔性是考试社会价值的重要内容。参加考试的人出生背景虽各不相同,但人们考试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功利性是考试人本价值的主要内容。考试是人们从社会底层通往社会上层的天梯,以“读书做官”为内核的考试价值观大行其道,以“学而优则仕”为动因的考试文化也被社会普遍接受,“读书―应试―做官”成为读书人的人生三部曲。中国传统考试价值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考试文化延绵千年,经久不衰,考试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逐渐转换成一种传统、一种习俗、一种心理,甚至化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构成一种极难冲破的社会氛围和社会价值体系[3]。
中国传统的考试核心价值观在浓厚的功利性色彩笼罩下,也有意无意地附带着其他文化内涵:如为防止考生弄虚作假,设计出十分严密的防作弊措施,隐含了追求客观的文化因素;考生不论身份贵贱都能报名考试,隐含着追求公平的文化因素;采用层层选拔式的考试方式,隐含着竞争择优的文化因素,等等。历朝历代统治者大力弘扬的考试价值观以及由此构建的考试文化,都对当代中国的考试价值观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甚至仍然是中国现代考试价值观的本和源。
2.考试价值观的嬗变
19世纪中叶,中国跨过近代的门槛,封建社会逐渐崩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慢慢形成。在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起源于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与西方的平等思想相交融,考试目的逐步开放,由为做官转向为升学就业;考试对象逐步开放,由面向士人转向面向大众;考试内容逐步开放,由考八股文章转向考科技知识;考试形式逐步开放,由单一的闭卷考试转向多种形式的多样化考试……
在近代以来的一百多年中,考试的社会价值观从单纯的选拔性嬗变为平等基础上的选拔性,考试的人本价值观也从单纯的功利性嬗变为竞争基础上的功利性,“追名逐利”的考试核心价值观逐步被“公平公正”的考试核心价值观所取代。考试价值观的嬗变使考试文化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着变化,当人们在剧烈的竞争中意识到竞争规则重要性的时候,“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就被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了,人们对考试对象应具备开放性、考试机遇应具备均等性、考试标准应具备统一性、考试程序应具备严密性的诉求与愿望愈来愈强烈。这时期,“竞争”成为考试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彰显“平等、民主、客观、竞争”的考试文化成为社会的文化主流。
3.考试价值观的开新
现代公民社会与知识经济双重巨浪的推波助澜,不但撼动了传统考试价值观,而且动摇了传统的考试文化。现代公民社会使考试不再仅仅是一种与知识分子有关的制度,而成为与社会所有公民紧密相关的制度;知识经济使考试不再是决定人们就业性质、生存形态和社会阶层的唯一标准。在人类历史上,考试价值观此时才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开新,仅包含功利、平等、民主、客观、竞争已不适应时展的需要了。
在现代社会,论从政治理国家,美国前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韩国前总统卢武铉等都没经过考试获取高学历文凭,但他们治理国家的政绩却是有口皆碑的。论当代引领科技的先驱人物,比尔・盖茨、乔布斯等也都没拿到本科文凭便开始创业创新,但他们都因创造性的成就而载入世界文明史册。现代社会选拔人才,将从以知识为主要标准发展为以能力为更高标准;向社会上层移动不是靠知识的考试,而是靠能力的发挥;人的命运更不是决定于学历高低知识多寡,而是决定于人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决定于人的品德意志,决定于人的创造创新。我们在梳理人类进步与考试价值的关系时发现,只有考试的社会价值观与人本价值观高度统一,才能正确地还原考试的真正价值。当社会普遍意识到,决定人的才华不仅仅是知识的时候,作为检验知识水平的考试,相应地只是被作为选拔人才的“参照”手段之一。同时,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物质更加丰富,人们享受教育的权利不断扩大的当下,人们对考试的诉求也更加“多元”。因此,我们在“功利”、“竞争”、“平等”、“民主”、“客观”等考试价值观的基础上,增加“参照”和“多元”的因素,以使考试的社会价值观与人本价值观达成最大限度的“和谐”。基于此,我们认为“和谐”应该成为当代考试的核心价值观。
二、用考试核心价值观引领考试主流文化
核心价值观主导社会准则和是非标准,要使其成为人们坚守的底线和信仰,需要文化的支撑。所以,我们研究价值观不能不研究文化,文化的最深层次就是价值观[4]。价值观的缺失,将使得人们对考试活动认识模糊,没有共识。在国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用以和谐为核心的考试价值观来引领与之相适应的考试文化显得尤其重要。
1.对考试文化的认识
考试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反身评价活动。考试文化是考试活动在精神、心理、观念上的反映,它是由考试理念、考试制度和考试价值等内容构成的一种相互交叉渗透的文化体系,它深刻影响着考试的社会心理、考试的行为规范和考试的价值观念,是教育文化的亚文化,是民族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试文化的内容可以分三个方面,即考试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考试精神文化指人们对考试宗旨、价值的认识以及对考试的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考试氛围和考风考纪等,它是考试核心价值观的直接体现。考试制度文化主要包括考试活动的规范、规则、章程、奖惩等,它还包含考试的具体组织方式等,是体现考试文化宗旨和价值的关键所在。考试的物质文化是考试文化的物质基础,如考试组织管理系统和考试环境等,它在考试文化中起保障作用。我们倡导的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的考试文化,就是试图达成人的需求、发展与社会准则、规范的高度统一,从而赋予考试以时代新内涵。
2.考试核心价值观与考试文化的关系
考试核心价值观与考试文化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考试核心价值观在理念层面体现了考试的本质,是人们举办和参与考试活动的内在支柱。考试文化应该以各种围绕考试活动的实践来体现考试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考试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决定考试文化的内涵与发展走向,考试文化需要通过不断变化与革新来体现考试价值观的精髓。
以和谐为核心的考试价值观相对抽象,它需要内涵丰富的考试文化来支撑。为了实现和谐考试,需要建设内涵十分丰富的考试文化。传统考试文化中的公平公正、择优拔尖、平等客观仍需要坚守和完善,但与此同时,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考试并不能考出一个人的本事和能力、社会选才用人不再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人才对未来道路的选择自由而多元的背景下,考试文化的内涵建设更加迫切,考试文化的外延拓展将对社会风气产生导向作用。在考试文化建设中,一个显著变化就是考试将由选拔人才的主导性标准转变为参照性标准,不但社会选拔人才如此,就连最看重高考成绩的高校招生,也正在不断扩大自主招生的比例,以推荐、笔试、面试与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因素有机结合的形式录取人才。在美国等西方国家,选拔人才更是看重人的道德品行、综合实践能力和平时的学业水平,升学考试的成绩并不占有绝对的比重。因此,我们在建设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的考试文化的时候,应该顺应时代需求,把尊重人的兴趣爱好、提升人的学习幸福感放在重要的位置。
3.建设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的考试文化
当时代带领中华民族走出追求功名和竭力竞争的考试价值观的时候,建设和弘扬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的考试文化显得任重道远。
首先,建设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的考试文化的时机已成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得到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数量与社会需要已基本匹配。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正在逐步缓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强度升学竞争,“只要想上学必定有学上”的全民教育时代正在到来,这使人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爱好达成和谐成为可能。在知识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社会分工愈来愈细致,在脑力劳动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体力劳动绝不会消亡,脑体劳动的价值既不是顺挂更不能倒挂,而应当互补共生,使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与人们的多样性职业选择达成和谐成为可能。
其次,建设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的考试文化是以人为本的要求。“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两大久治不愈的顽疾,过去无论下什么猛药都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考试指挥棒下的竞争价值观在作祟。竞争价值观下的考试文化,催生了大量人与教育的不协调,人与考试制度规则的不协调,甚至人与人的不协调。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的考试文化,满足人的兴趣爱好,尊重人的个性特长,力求自然人与社会人的协调共生,让人的创造创新能力充分释放出来。
三、教育考试机构在考试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价值观与文化关系的研究表明,价值观建设必须立足于文化建设,政府和考试机构大力发展考试文化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各级考试机构应通过提供优质的考试服务,建设良好的考试文化,帮助人们树立和谐的考试价值观,形成和谐的考试社会氛围。
1.强化考试文化建设,促进考试机构转型
在我国漫长的考试发展过程中,建立了自上而下组织严密的考试专业机构,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考试机构文化,考试机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着社会考试文化的发展方向。当前,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用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的考试文化来指导考试实践。
一是要彰显考试机构的特色文化。考试机构承担着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的重任,考试机构的文化内涵必须鲜明清晰。当我们向社会亮出“公平公正”、“科学高质”、“平安和谐”等考试机构文化内涵的时候,既对考试系统内部的行为提出了要求,也对社会进行了考试文化的承诺和宣扬,对社会考试价值观以及考试风气氛围等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是要提高考试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当前,招生考试机构代表国家承担着“考试设计与命题”、“考试实施与管理”、“考试评价与服务”以及“招生设计与实施”等系列化业务链功能与任务,因此,在体制和机制上应该促进它的专业化建设。为强化招考机构代表国家行使职权和管理的作用,招考机构应实行参公管理,招生考试系统人员应实行相应的聘任制与专业技术制公务员改革。
三是要尝试考试服务的转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准入”,招生考试机构可以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大考试社会化改革的力度,从证书考试等项目入手,放权给社会组织,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管理、创新和促进考试和谐发展上来。
2.重视考试理论研究,加快考试制度改革
我国是世界第一考试大国,考试资源十分丰富,从事招生考试的专兼职工作者亦已形成一支庞大的队伍。然而,我国从事考试研究的专业人员还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对招生考试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把握还不够;高校师范类专业与考试学有关的课程很少;接触考试工作最频繁的教师,对考试的认识大都依靠自我摸索和经验总结。招生考试缺乏理论指导在我国是十分普遍的现象。从宏观上看,缺乏科学的招考理论指导,决策者在制定考试政策时往往科学性不强;从微观上看,对考试社会学、测量学等研究不深入,在设计考试种类和方法时也缺乏信度与效度。在社会转型日益加快、人口流动日渐频繁的当下,仅就高校招生考试而言,诸如异地高考、一年多考、考试科目与门类等问题,都需要我们结合国情,采用科学理论来设计政策。今后,政府在对招生考试制度进行顶层设计时,应该更多地听取考试理论专家的意见,各级招生考试专业机构应当把培养国内外一流的招生考试专家学者作为机构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3.把握考试发展方向,推进考试信息化进程
当选择性、参照性成为考试文化的重要内涵时,考试的外延自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人们对考试的目的与宗旨的认识正在发生质的改变。纵观发达国家考试的发展,考试的甄别正在淡化,诊断性与发展逐步增强,招生考试的方法与手段也在与时俱进。在信息化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科学设计学科考试标准、开发超大容量考试题库已迫在眉睫。国家应该制定日程表,让国家教育考试、公务员考试等国家考试全部采用网络化考试的形式,使考试不再拘泥于统一的时间和空间,使一年多考甚至一次多考成为可能;加快国家考试社会化进程,让国家考试更加标准化、规范化、人性化,使考生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自,从而彰显考试参照性和选择性的新文化因素,彰显考试文化的和谐核心价值。
参考文献:
[1][4]袁贵仁.关于价值观与文化问题[J].河北学刊,2005(1).
[2]杨学为,等.中国考试制度史资料选编[G].合肥:黄山书社,1992:5.
[3]史永标,李明霞.考试源流[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7:6.
Construction of Examination Culture in the Core Value Transformation
MAO Jian-guo
篇10
一
新闻漫画即新闻和漫画的结合。
漫画家庸非创作过大量新闻漫画,他认为“新闻漫画是一种新闻性和艺术性结合的‘纪实漫画’,它通过漫画语言去报道、评论新近发生的事实。”漫画家沈同衡说:“举凡国际国内时事,无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带有新闻性题材的漫画,都可以包括而统称为‘新闻漫画’。”
新闻漫画在我国历经几度兴衰。在“”时期虽然被报纸打入“冷宫”,几乎绝迹,但仍顽强地坚持下来,在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中站稳足跟,显放异彩,成绩斐然,成为新闻战线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新闻漫画在新闻领域的影响不断提高。
要了解新闻漫画在新闻报刊的应用,看看广东和深圳的几份主要媒体,应该是有借鉴意义的。《南方都市报》、《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晶报》、《深圳晚报》经常刊载时政经济、社会生活的漫画,画幅所占版面均三栏以上,有时超过四栏,顶天立地。漫画作者庄锡龙、邝飚、王建明等为群众所熟知,很有影响。新闻漫画虽然在各报中应用情况有所不同,有的重视,有的不太重视,有的视为“不可缺少”,有的是可有可无,但完全不用新闻漫画这一形式的则没有。
二
我国著名新闻人安岗这样论述:“报纸要有漫画,漫画同新闻照片一样是报纸形象的宣传。没有漫画的报纸很可能就失掉了一部分读者,或是减弱了一些吸引力”,“漫画是我们新闻报道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从新闻学的角度来看新闻漫画,来看新闻漫画的新闻价值。
新闻漫画和新闻报道其它形式一样必须要具有新闻报道的特征:真实性、时效性和新鲜性。用文字的新闻报道是以文字作报纸的宣传形式,新闻漫画则是以漫画作报纸的形象宣传。他们异曲同工,各显其能,但对报纸新闻来说基本相同,表现方式不同而已。新闻漫画毕竟是画,而不是直接的新闻表述,它的新闻价值不但具有新闻的共性,还应具有“画”在报纸版面上可以实现的自身价值。
第一、监督性。新闻漫画的价值是由报纸的特性所决定的。新闻漫画的价值的判断总要看其对社会的意义如何,包括针对性、指导性、思想性、影响性等等。新闻漫画善长于通过讽喻手段宣传主题思想,和其他绘画不一样之处是它的宣传功能大于它的欣赏功能。新闻漫画的内容,不管是从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反映现实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歌颂性漫画,还是从鞭挞腐朽抨击落后现象和针砭时弊的批评性漫画来看,用讽刺与幽默的漫画语言对事物和问题加以评论。漫画作者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对新闻的敏感,通过漫画画面把党和国家的政策体现得准确明白,起到对群众的启发、引导、鼓舞作用,促进社会的和谐团结。新闻漫画的倾向性鲜明,有的可以直接影响舆论,有的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感染着读者,这就是新闻漫画的价值所在。
还有一类新闻漫画比新闻更直接。有些报纸如《羊城晚报》在1984年便在头版开辟《新闻漫画》专栏,由漫画家方唐主笔,一画一文,每日选取当日新闻作画。 这个新闻漫画专栏在全国新闻界颇有影响。由于新闻漫画都是当地群众所关心的问题,新闻漫画的观点,容易得到读者的认同,深化了新闻报道的含义,引发读者去联想,对扶正祛邪,警醒世人,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剂。漫画被称作是“笑的武器”。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的新闻漫画往往是通过读者会心一笑发挥作用的。随着人们文化素养、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对体现高级思维能力的幽默艺术高要求与日俱增,面对繁荣的经济,丰富的物质,劳动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人们需要一种能转移紧张兴奋,调节神经的文化来调剂、。报纸登载一幅幅有滋有味的新闻漫画适合人们的口味。幽默可以驱去疲劳,逗乐惬意,使剑拔弩张的生活化为轻松豁达。用理性的话说是从物质转化为精神,从而提高人们的劳动、工作的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
记得当年报纸宣传培养人才,尊重人才,尊重知识时,漫画家方成画的《武大郎开店》令人叫绝。画面是个店堂,四张餐桌没有顾客,几个营业员伏桌打盹,前面一个矮小粗壮的店小二昂首站着,对面是个比他高出半身的书生,低着头来找工作,店小二高声说:“我们掌柜的有个脾气,比他高的都不用”。谁看了漫画都不禁笑出声来,画面的场景是虚拟的,而谁都不会否认这在生活中大量存在。读者从笑声中得到感悟,明白问题的所在,而且心平气和地联想到现实,这张漫画成了一幅经典作品。新闻漫画处于新闻和艺术的结合点上,和文字报道评论相比,其长处是可以揉合进美学因素,在执行新闻宣传任务时,起到文字报道和评论难以起到的作用。新闻报道评论要求准确鲜明,新闻漫画可以鲜明又含蓄,在含蓄中见鲜明,让读者舒舒服服地接受新闻所表达的立场、观点,而这种立场观点是用“尽在不言中”的漫画形象表达出来。
2008年,深圳市政府推出当年提升市民幸福的十大民生措施,《深圳特区报》重拳出击,加强报道,在市民中广泛宣传,由于计划中有待实现的措施现实中还不存在,新闻图片也无能为力,而新闻漫画则可以把措施的愿景和实现的美好画面表现出来。报纸用一整版的版面,组织画家把十大措施画成新闻漫画,传达到每个家庭。市政府还把这版新闻漫画印成彩色挂图在各社区张挂,使十大措施深入民心,温暖民心。新闻漫画成了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的好教材。
夸张、变形、比拟、暗示的幽默新闻画是政治民主的一种体现,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滑润剂,这种滑润剂是其它新闻形式难以承担的,而新闻漫画却可以在不直陈不把事里挑明的情况下给人值得琢磨和玩味的东西。“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种滋味有的虽然苦涩,但却有着悠长的余味。
第三、可受性。可受性也可说成是群众性。新闻漫画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形式。报纸是宣传群众的,换句话说报纸是办给群众看的。报纸在坚持弘扬主旋律的原则下,一定要考虑群众的思想、情感、兴趣、爱好和求新求知的欲望。而新闻漫画能为报纸满足一部分的这种需要。它为群众着想,反映群众的心声,用形象告诉群众反对什么,提倡什么。它在艺术内容的表现上可不拘于新闻事实的表面如实报道,可扬长避短,发挥戏谑和讽刺,嬉笑怒骂皆成画,既时效新鲜而又热情风趣,使人们在愉快中得到精神享受,领会党的政策,又使用群众生活中的可能的身边事进行创作,离人们近,离生活近加之奇思妙想很容易成为最受欢迎的群众爱看的新闻形式之一。
新闻漫画所以能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为读者所接受,是因为它贴近生活,分辨美丑,幽默和风趣能给人一块心情愉快的精神园地。
第四、娱乐性。新闻漫画的幽默感必然产生与生俱来的娱乐性。作家秦牧说:“现在有种奇怪的现象,我们一些很正经的出版物却很难同一些古典的,外国的东西竞争。其中原因也许很多,但一点很明显的,即他们都有较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性。”新闻漫画在强调其严肃性和思想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漫画具有的趣味性,新闻的政治性不能代替漫画的艺术性。
任何艺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娱乐性,人们看小说、看电影、看美展都是为求娱乐而进行的一种娱乐活动。艺术作品通过群众的这种娱乐活动,寓教于乐才能取得效果。漫画素以幽默讽刺为重要特征为读者所青睐。这是漫画较其它美术作品在娱乐性方面的一个先天优点,所以娱乐性也是新闻漫画的艺术性的体现。
目前,漫画除去直接和新闻结合的称为新漫画者外,在报纸上还有很多值得提到的如幽默画、文配画、风情漫画,诗配画。《深圳商报》王建明所作的“一文一画”的漫画坚持数年之久,其中包括政治、时事、社会、经济、世相人情诸多方面,影响很好,已经成商报的一个名牌栏目,广受欢迎。类似的这些漫画都是让人“会心的笑”“快乐的活”“努力的干”,为报纸吸引大批读者。
应该提出的是,娱乐性包括版面装潢美。这些要靠新闻漫画,漫画插图,漫画肖像,诗配画,漫画图表,漫画刊头,漫画提花,题图甚至动漫画广告,这些在报纸上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要闻版上用漫画,能产生特殊视觉张力。
经济版没有新闻漫画,则显得呆板,不惹读者看,而配经济漫画,版式立马活起来了。
社会生活版一幅抢眼的画、人物夸张、动态可笑,内容出人意表,此版即刻像活水一样流淌。
国际时事用上漫画,思想则更鲜明,针对性更强,但时下画时事漫画的少。
专刊版配以漫画插图则版秀、图佳、文美。特别时兴的封面版配漫画特写更让人赏心悦目。
篇11
人文价值教育是一种在全世界都有重大影响的教育主张和实践。它起源于印度,目前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建立了“国际人文价值教育学院”。“人文价值教育”主张:人类有五大人文价值,包括“真理”、“正当行为”、“和平”、“仁爱”及“非暴力”。其目标是通过对这五大价值及其子价值的关注和渗透,让每个学生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2 课堂教学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2.1 课堂教学文化的含义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来说,每天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课堂教学文化是师生在课堂上生活方式的体现,是影响、决定课堂中师生教与学活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表现,“是围绕课程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建构的关于“教与学”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①课堂教学文化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土壤”,是课堂教学存在、运行、发展的“元气”,是课堂教学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
2.2 课堂教学文化的特征
(1)特殊性。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谓特殊文化是指“只有少数人参与的文化成分,换言之,仅适合于某些具有某种特征的个人或团体参与的文化。”②课堂教学文化的特殊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课堂教学是在特定时空里进行的,构成课堂教学文化主体的是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和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教师是经过层层选拔的,并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获得教师资格的知识分子。学生是达到一定年龄、身心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儿童。其次,特殊的文化活动。教师以知识为载体向学生传授文化,学生学习并掌握文化,这一教育活动不同于其他活动。最后,特殊的行为规范。课堂教学活动中存在着特殊的行为规范,如显性的课堂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等行为规范,隐性的师生达成的共识。
(2)情境性。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情境性文化。首先,课堂教学文化主要发生在教室这一特殊空间和一堂课这一特定时间里。课堂教学文化是受一定时空的影响,具有特殊的环境背景。其次,课堂情境极为复杂和不断变化的,每一个课堂都是一个真实的情境。最后,课堂教学文化的情境性还表现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情感的融合和课堂氛围的营造上。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言语、动作和情感的交流,相互理解和信任,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
(3)惰性。“就文化自身来讲,都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当新的文化要素或形式兴起、传播时,大多要受到旧有文化的排斥和抵制,不管新文化怎样有价值,它都要受到旧文化的反对。”③新课程改所要求的课堂教学转型,其本质是文化的转型、课堂教学文化的重构。文化的惰性使得师生习惯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文化,习惯了过去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思维模式。当面临一种新的教育生活时,这种观念上、行为上的差异使他们处于一种困境中,新旧文化的冲突,使师生有意无意的抵制新的文化模式。
(4)隐蔽性。课堂教学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它,但它渗透于课堂之中,时刻左右人的行为而不为人们所觉察,但是在人的行为活动中却时时表现出文化的存在。“在很多时候,与人关系最密切的东西往往是对人而言最陌生的东西。因为,它已成为人习以为常、不假思索的生活内涵。”④课堂教学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已经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内化于师生的行为,无声无息的制约着人的行为而不为人所知。
(5)滞后性。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来说,每天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课堂是师生生活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文化就是他们在课堂上的生存方式。课堂教学文化一旦形成,支配着师生的课堂教学行为,对文化中的主体产生持久的影响。由于文化的长期性、隐蔽性及对人行为的控制性。所以一旦一种文化模式形成之后就会形成持久性。由于文化持久性的存在,新课程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很难一下渗透到当前课堂教学文化中去,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融合过程。
3 新型课堂教学文化的建构
3.1 师生关系
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控制着课堂教学的进度和速度。学生属于被控制者,只能被动的学习。教学形式较为单一,形成以“支配—服从”为普遍特征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并且不再把主要责任理解为传播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与管理知识,不再把责任理解为塑造而是引导”。⑤人文价值教育理念认为,要摒弃那种强调师道尊严,知识授受的“主——客”、“我——他”的关系,而要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努力构建以对话教学为基础的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主——主”、“我——我”的师生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看成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基石。
3.2 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关注的是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和上级安排的教学任务,而不是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进行的,“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都由教师决定。在忽视生命的课堂中,学生的生命价值受到压抑,不断贬值。 人文价值教育理念认为, 要树立起生命教育的理念。从生命的层次、动态生成的角度重新全面地审视课堂教学,不应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体,看成只能接受教师指令的无生命的工具,而要把学生视为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将学校生活视为师生生命中一段重要的成长经历,真正把课堂变革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3.3 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就是“满堂灌”。新型的课堂教学文化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作为组织者的教师,就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主要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减少教学中的强制性,让学生自主活动,积极探索,不断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利弊,教师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根据教材内容、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扬长避短,综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3.4 教学过程
传统课堂教学不只是一种知识传递过程,更是一种师生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首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次要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课堂教学要再现学生真实的学习情景。人文价值教育理念下我们要把课堂看做是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营造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优化知识的呈现方式及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没有压抑的气氛中快乐地体验学习,将主体性化作学习的动力。
4 结束语
新型课堂教学文化的建构是一个长久而复杂的过程。人文价值教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仁爱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文化的新理念。课堂教学而文化建构的目标是挖掘人的学习潜能,实现人的学习本性,满足人的学习需要,从而去传播知识、优化生命、美化生活。
注释:
①李秀萍.教学文化:师生生活方式的建构及呈现.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8:48.
篇12
历经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彰显出了它独特的魅力,在各个时期都产生过重要的价值影响,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标识。核心价值观是指特定时期里国家、社会及个人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民族烙印。正是由于它要随着时代潮流的变化而不断升华,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每一时代提出的核心价值观都需要有一个倡导、培育和践行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如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历史文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
1.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无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国家责任感,都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民族文明和觉悟,这种精神对近代抗击外来民族的侵入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意识支持。而在当代的价值意义,弘扬这种精神,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热情,激发爱国情怀,提升民族主体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天人和谐协调发展的精神。纵观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文化,有不少思想家和哲学家都提出了一致的“天人观”,这是中国古代儒道两家不同学派思想的不谋而合,说明了我国古代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平等的思想。古人主张把大自然视为人类的朋友,追求天人和谐的理想境界,对当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和谐思想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进而形成了厚德载物、民胞物与的泛人道主义的道德观。
3.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精神。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重视人的道德修养,重视社会的道德教化及以德治国。在个人道德修养体现对人生的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的探讨中,首先在义与利的关系上,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重义轻利,崇尚道德修养。这种精神为当代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人们提供了很好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对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唯利是图等不正之风,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同时还能帮助解决市场经济中的社会道德和人生价值取向问题,可以通过传承和弘扬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净化现代社会的风气。其次,在恪守信用方面,主张诚信为本。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都充分证明了诚信对古代人们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讲仁爱、讲信义的思想有助于信誉市场的建立,有助于规范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
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追求和价值理念看当代的社会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离不开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宝贵的精神资源、思想资源,值得挖掘、弘扬和利用,我们要从中找到其核心价值,延续中华民族持续发展、国家繁荣昌盛的当代价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的思想源泉和强大的理论基石。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升华
1.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可以说,离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三个层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从国家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传统文化主张的“民本”、“民惟邦本”、“仁政”、“礼仪之邦”的追求,“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理念具有共通点;从社会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与传统文化的先人强调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不患寡而患不均”、“修法治,广政教”的思想相一致;从个人层面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有其文化根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坦荡荡”、“与人为善”、“扶贫济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文化传统思想集中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每个中国公民的价值要求上。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的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华传统文明,但绝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创新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坚持指导思想,结合当今社会现实问题,把涉及国家、公民、社会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不仅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内涵,也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3.正确处理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区分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优秀文化。这就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结晶,在悠长的历史长河中,人民的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不同,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价值观念的冲突和矛盾,特别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在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后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过去曾产生过积极作用的一些文化是不是符合时展的需求,我们都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仔细甄别,从时代特征出发,以是否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是否有利于社会和人的健康发展为标准,来决定取舍。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如传统文化的尚和合、重民本、讲诚信、求大同等价值追求,不仅是古代优秀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符合现代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的。另一方面,对于那些阻碍社会进步和人全面发展的“糟粕”,应坚决加以批判和抛弃,如传统文化中的“三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虽然在封建社会已是一种常态,但这种专制思想极大压抑了人的自由发展;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尤其在清末发展成的“八股取士”更是束缚了人的思想,严重扼杀了创造力。这些与现代倡导的“自由”与创新精神是完全相背离的,应毫不犹豫的批判。
三、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努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树立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外来文化蜂拥而至,伴随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侵入,对广大青少年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很多人面对各种思想和价值观不知所措,以至于扭曲了是非判断的价值标准,严重影响了青年一代主流意识的形成。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不自信。我们应该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历史,为我们的文化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树立文化自信要辩证的看待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既要坚信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坚定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自信心,又不能故步自封、自高自大。要充分挖掘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价值,让其不断适应当代社会和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求。
2.确立文化自觉,创新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文化事业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比起世界文化强国,我们差距仍很大。这就需要我们要有正确对待文化的态度,要有文化的“自知之明”,确立文化自觉。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同样要有文化自觉,既要加强传统优秀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又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坚持文化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结合起来,把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结合起来,创建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坚持为指导,加强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融合,运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其次,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如网络媒体、电视公益广告、报刊杂志、标语口号、学校讲座等,在全社会开展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我们应当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伟大使命,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融于时代特征,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我们日常生活行为中自觉奉行的价值标准和信念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廖立勇.文化强国与当代青年的文化自觉[N].中国青年报,2011.
篇13
在这里,你需要跟随专业教练完成26个基本姿势,这些姿势都是从哈他瑜伽中精选后组合而成。配合呼吸做,不会感到气喘嘘嘘,10分钟后便大汗淋漓。出汗可以带走体表的毒素,净化神经系统。传统的哈他瑜伽和阿斯汤嘎瑜伽以姿势使练习者出大量的汗,从而达到排出体内垃圾的目的,高温瑜伽的气温环境代替了大量辛苦的练习,单纯的坐卧也会出汗。所以现在很多明星都用高瑜伽减肥,国内尝试这种瑜伽体系的人也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