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交通科技与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交通科技与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交通科技与管理

篇1

人际信息沟通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多层次系统网,其中,信息的传递者、信息的接受者和需要沟通的信息是这一系统网中的几个主要方面。信息是容纳在某种形式,即所谓的媒介之中,媒介是对所传递或反馈信息的最适当最有效的一种文字、符号或行为的刺激物。要使信息从传递者传向接受者必须经过一个渠道,即传递渠道或反馈渠道,正常而有效的人际信息沟通既依赖传递渠道的畅通,同时也有赖于反馈渠道对整个活动系统的调整。

教学作为一种人际信息沟通系统,教师是信息发出的主要一方面,学生则主要是信息的接受者的一方。正因为这样,传统上人们倾向把教师确认为“传道、授业”的“传递者”的角色,而把学生确认为“接纳、获得”的“接受者”的角色。但是,由于在整体的教学人际信息沟通系统中,教师和学生分别是相对独立的两个子系统,因而教师和学生并非单纯是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应该说双方都既是信息的发出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接受者;都既有主动的一面,又有受动的一面,构成动态的双向交流的整体系统。教师的信息处理系统重在实现着对整个教学系统的“组织”、“导向”、“监控”等,体现着在教学人际信息沟通中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信息处理系统是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重在实现对各种社会信息能动、积极的“内化”任务,体现着在教学人际信息沟通中的“主体地位”。以知识为主的理性内容和以教师及学生的人格、情感、价值观等为主构成的非理性内容是沟通的信息。教学系统中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情景构成信息的传递媒介,教学中各种理性的和非理性的社会信息正是在这一系统中,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为媒介实现沟通的。另外,教学人际沟通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时常处于各种情景因素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之下。

1、教学人际信息沟通系统的双向性

教学人际信息沟通系统不是简单的单向沟通,而是教师和学生间双向的循环沟通。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来说,他们都既是信息的发出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教师把选择的知识信息进行编码,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作为媒介,传导给学生,并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把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编码,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各种行为表现,又作为一种反馈信息传向教师,教师根据所接收到的学生的反馈信息,一方面进一步组织调整后继的沟通活动,另一方面,在这基础上形成了对学生的评价和期望,这些又作为教师的反馈信息,通过不同形式的媒介传给学生,学生再根据教师对他的评价和期望自觉和不自觉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活动。由此可见,在教学系统中,信息的流动是双向的,没有这种双向的往返流动,也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学系统产生。

2、教学人际信息沟通的情感性

在教学人际信息沟通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作为人际互动的两个主要方面,不仅表现出他们各自的认知活动,而且双方以其特有的复杂的情感活动参与教学人际互动,形成了教学人际信息沟通中丰富而又复杂的“情感场”。这一“情感场”构成教学人际信息沟通中认知活动的背景,影响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展开。因此,教学中既有以知识为主的理性内容的信息沟通,同时也伴随着以教师和学生人格、价值观、情感等为主要内容的非理性信息,二者相伴而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教学活动的整体。教学的情感性因素由人际信息沟通的本质属性所决定。

3、教学人际信息沟通系统中教师的主导性

虽然,教师和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信息加工系统,但在统一的教学整体系统中,由于各自认知特点的不同以及所处的位置不同,教师以其“组织”、“引导”和“监控”的功能体现出他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教师控制教学活动的总方向,通过对内容、方法和步骤的组织,从总体上影响着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

首先,教师闻道在先,是知识信息的占有者,沟通的主要信息,大部分都要先经过教师的编码处理,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才有可能被学生所接纳。因此,教师对教材编码处理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信息接受的效果。

其次,教师选择和安排着信息的沟通媒介(知识的呈现方式)以及信息的沟通渠道(师生人际互动方式),并且通过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着整个系统的运转,使之向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再次,教师的人格、价值观、情感、思维方式以及对学生的评价与期望作为一种动态信息,也影响着学生对知识信息接受的效果。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教师在人际信息沟通系统中的主导作用。

4、教学人际信息沟通系统中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人际信息沟通系统中,虽然学生主要是信息的接受者,但这种接受不是被动的,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认知加工过程。当信息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渠道传递给学生时,信息能否被有效地接受,往往取决于学生当时的自主活动状态。

第一,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中,形成了一定的认识水平和认识需要,教师在对知识信息选择和编码的处理上,必须适应学生当时的认识水平,满足学生的认识需要。如果教师所选择和编码的信息在复杂性和量上高于或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就很难被学生所接受,就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及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难以被学生所接受。

其次,在教学中,学生无论对信息的输入,还是对信息的编码,都带有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性,对于教师所传授的信息,他们不可能完全地接受和理解,也就是说,教师所传授的信息不等于学生所接受的信息,学生总是要对所接受到的信息重新进行分析加工,从而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

第三,从学生认知加工过程本身来说,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能动的参与者,是积极主动地进行认知活动的主体,教学信息,只有在学生主动的自主活动基础上,才能真正被学生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价值系统。

第四、在教学人际信息沟通中,学生总会对教师产生一定的态度,而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信息的接受效果。

二、教学的艺术

课堂教学是一种人际信息沟通系统,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人际信息沟通,乃是提高课堂教学成效的关键。课堂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善于和有效地组织、控制和协调教学系统中的人际信息沟通。

1、课堂教学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气氛为背景

教学人际信息沟通的情感性决定了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积极的情感活动为认知活动背景。课堂教学中,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要充分重视教学的民主性和个性化原则,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民主气氛,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形成师生合作的人际互动情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效的师生人际互动,有赖于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了他的人格、价值观和情感表现及行为方式会直接成为影响学生对教师态度的重要因素,从而影响着学生对教学人际信息沟通中的各种信息的选择和加工。一般说来,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以及这种态度对沟通效果的影响有两种表现形式:

其一、如果学生对教师持肯定态度,那么,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信息也容易产生肯定的态度,沟通渠道畅通;反之,则容易产生否定的态度,信息沟通出现障碍。

其二、对于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如果学生能给予肯定的话,那么,学生也将对教师形成肯定的倾向,沟通渠道也会畅通;反之,则容易形成否定的倾向,亦会出现双方沟通的障碍。

可见,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师、学生和信息三者之间能否协调一致。在信息沟通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积极有效地接受教师所传导的信息,作为信息传递者的教师,必须首先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威信。一方面,他对学生的态度,评价以及对学生的期望都必须是公正的;另一方面,他的情感、价值观等都必须是积极的。只有这样,人际信息沟通才有可能取得良好效果。

2、正视人际信息沟通中师生间信息加工的差异,根据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特点组织教学

教学中教师常犯的一种错误是,一旦选定了自认为合适的教学策略,就认为所传授的信息都必定能够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当教学中出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时,教师往往倾向于从学生身上寻找原因,而忽视对自身“教”的行为的反思和调整,这样,极易形成“单相思”式的灌输。事实上,师生双方在文化程度、经验范围、认知方式以及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差异,客观上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对同一信息作出完全相同的理解。认识过程研究揭示,既使教师的课讲得很好,许多学生,包括学习天分很高的学生,实际理解的东西也比我们认为他们能够理解的东西要少。

教学中,除了作为信息沟通双方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别以外,学生与学生之间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教师树立学生是自我活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的学生观,在选择和编码知识信息时,采用信息媒介和沟通渠道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学”的主体性行为特征,充分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风格,如感知特点、记忆特点思维特点以及他们的需要、动机等差异,有针对性的工作,否则,信息沟通只能是“传而不通”。

篇2

一、儿童福利机构内特殊教育课程设置

特殊教育一般指用一些教学工具和教学,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儿童福利机构内教育的对象是孤儿,缺比之其他的孩子更加缺少家庭的温暖和爱,而且与社会很少接触减少了学习的机会。针对这些孩子的康复教育,应当实行系统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并及时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其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向来进行。

1.小班教学

对于一些有缺陷的孩子来说,每个人的能力水平不同,不应完全依据年龄来分班,而应当根据他们各自的能力水平。按照能力划分班级,进行小班教学,更能方便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同时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对方身上的优点,进而多与人,与主流社会接触。

2.个案教学

特殊教育与正常孩子的教育不同,注重把个案教学作为整体教学的一个补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个案教学中,教师还应创设一个宽松的教育情境,来取得更好的效果。

3.游戏教法

对于有智力缺陷的孩子来说,利用游戏教学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在游戏中孩子们既能放松,又能有很强的学习兴趣。如果把一些知识加入到游戏中,孩子就会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印象深刻。

4.创设良好情境

传统教学中我们一般倾向于比较沉闷的方式,这种形式已经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应该增加互动,参与到学生之中,孩子们也可以有情景表演或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对于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也是有益的。

5.综合教学方法

特殊教育中有很多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平常的工作中也应当多了解各种各样的教学理念,来把这些方法综合运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去,从而综合各方面的优点,以求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6.开设社会实践课

福利机构内的孩子很少和外界与社会接触,所以应当在每周的课程中开设社会实践课,带着孩子们参观社会上的各个机构与自然的景色。这样能让孩子们更好的掌握知识和融入社会。

7.生活自理能力

机构内的孩子大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较差,这种情况我们应当重视起来,在课上和课下教师都应该进行教授和照料,来帮助孩子们培养独立意识和能力。

8.尊重孩子人格

福利机构中孩子的心灵比较脆弱,容易受伤,所以作为教师更应该尊重孩子,避免贴标签的行为,对孩子的身心产生消极影响。要平等看待他们,心中不应有歧视,真正实现教育平等化。

二、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特殊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所有的工作者努力地去探索发掘。作为福利机构内的特殊教育更要担负起重要的职责,对于未来的工作,我有以下几点的期望:

1.多媒体工具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教学辅助工具也在更新换代。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量的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对幼儿进行教学,通过图片和音乐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这同时也需要教师更加注重先进的教学方式的学习,设计出更多有意思美观的教案,让孩子们更有兴趣去学习。

2.“正常化”教育模式的探索

对于特殊儿童的“正常化”教育,很多专家和工作者认为,应该改革原来福利机构中的隔离形式,让孩子们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来适应现代的生活。一般的做法是根据特殊儿童的能力选择最适合其发展的环境,如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特殊教育班或特殊学校。尽可能贯彻“正常化”原则,即尽可能减少限制,尽量让特殊儿童与同龄儿童、主流社会文化保持联系和保证儿童的权益。开展家庭寄养这对于机构内的孩子也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地方。

3.关注福利机构内孩子的心理问题

目前大多数的儿童福利机构中孩子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由于他们缺乏正常家庭的关爱与成长环境,所以难免会养成一些不好的习惯。而一个孩子在童年时期心理上产生的阴影和偏差如果不及时纠正很可能会影响其未来。因此在特殊教育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孩子们的心理干预和辅导,最好可以在开展工作时有专业人士指导来保证效果。

三、结束语

儿童福利机构殊教育的课程设置从整体上看还不尽完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到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孩子们应尽到的责任,以及努力思考怎样让教育工作更能让孩子们接受并产生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与坚持。

参考文献:

[1]赵小红.近25年中国残疾儿童教育安置形式变迁――兼论随班就读政策的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2013(03)

篇3

Linux作为一款免费的操作系统,由于其功能强大、安全稳定的特点,Linux相关课程已经成为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而“Linux系统管理”课程更是其中的重点课程之一。为了确保该项课程的教学和学习的质量,我们有必要对“Linux系统管理”课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与改进。使之更能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相契合,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对Linux系统管理的掌握能力,达到即能满足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又能起到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

1 Linux系统管理教学现状

作为一款免费且强大的系统软件,学生在一开始接触Linux的时候往往还有比较高的热情。但是,随着课程学习的深入,学生对Linux系统的不断了解和认识,由于Linux的桌面环境没有Windows系统那么直观、在系统的管理上需要利用命令和配置文件进行等诸多原因,再加上Windows操作系统对当今计算机使用造成的大环境,学生们大部分都已适应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由于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概念,就觉得Linux系统并不容易掌握。而Linux本身也由于知识点多,内容复杂。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很容易产生排斥、厌烦心理。而且对于一般的高职院校来说,其为学生提供的实践环境也比较有限,这也对Linux系统管理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在教学方面,虽然一直采用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依然还是存在理论大于实践的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着重点依然还是在理论知识上,而不是知识的应用。在教学当中也缺乏真实完整的教学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运用有差距,导致许多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在出现问题之后不知道如何解决,教学效果的检验也不完善,使得教学情况的反馈不及时、不真实。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结合市场需求来对自身的教学方法与内容作调整是非常有必要的。

2 教学情景设计

情景教学法就是使学生处在实际问题当中,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对提高学生在Linux系统管理课程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上有很大作用。在Linux系统管理的教学上,我们可以通过情景学习让学生掌握Linux系统的基本安装与维护技能,以及熟练掌握Linux系统管理技巧,我们可以将Linux系统管理的课程大致分为八个步骤,再结合这八个步骤设定八个学习情景,下面对这八个情景进行逐一的介绍。

2.1 界面熟悉情景

这个步骤是学习Linux系统管理的基础,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系统界面的认识以及Linux系统常用组件的基本操作。该情景的学习内容为:某公司新购进了一批电脑,并且希望在这批新电脑上安装Linux操作系统,让学生作为安装系统的工程师进行安装;系统安装好后,要对系统的界面有一个充分认识,了解该系统的一些基本操作,让学生进行系统的登录和退出过程并对系统进行简单的调试操作。

2.2 管理用户组情景

此步骤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用户和用户组的建立以及如何管理设置用户和用户组。该学习情景的学习内容:首先是进行文件和目录的创建与管理。背景设计为某网络公司一个从事Linux系统管理的新手,对于Linux了解还不够深,他想全面了解Linux系统的字符操作界面,以及如何通过命令进行文件和目录的创建与管理操作。其次是用户和用户组的创建与管理。背景设计为在公司安装有Linux系统的一台计算机上有多个人员一起使用。其中ST02为普通用户,创建与用户同名的宿主目录并享有该目录的全部权限以及support的读写权限。ST01是新来的主管,要求对support和manager两个目录具有读写权限。由于个人原因,STO1主管辞去公司职务,因此需要删除该用户。

此步骤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鼠标点击来打开、编辑文本,体验Linux图形界面的应用,熟悉VI三种模式。情景设计为某公司进行招聘考试,内容为从Windows下的处理程序到Linux的全屏幕编辑变化以及VI三种模式的使用,在不同的模式下完成不同的操作以及编辑技巧的展示。

2.4 脚本的编程

此步骤的目的在于,学习基本的脚本编程。情景设计为老师先运行一个简单有趣的编程实例,并且让同学们自己思考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将这个实例的程序编写出来,随后由浅到深进行讲解,最后让同学们亲自动手编写程序脚本。

2.5 用系统工具完成对RPM包的安装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以Windows操作系统作为对照,先在Windows上添加和删除程序,然后再运用图形的方式在Linux当中添加和删除程序。情景设计为某公司进行Linux系统的维护与管理,需要对装有Linux系统的计算机里面的程序进行更新,问题牵涉到在Linux系统应用的安装与删除等问题。

2.6 Linux系统的管理

此步骤的目标在于,管理Linux系统,学习系统的制定与管理。情景设计可套用上一个模板,其着重点为Linux系统的运行级别上,需要学生们根据设定的要求,对应用程序在Linux系统上运行时间进行把握。

2.7 设置网络参数。

此步骤的目标在于,使学生掌握学习系统工具的使用,掌握水平为,能够利用系统工具配置网络参数,并且学习网卡的激活与配置。情景设计为:要求对公司新安装的一批装有Linux系统的计算机进行联网,并建立公司局域网。参数设置:IP:172.16.31.2;NETMASK: 255.255.255.126; GETWAY:172.16.31.1 DNS:172.16.31.124。按照以上所设立的参数建立局域网,并且进行调试。

2.8 Linux下NFS文件的共享

此步骤的目标在于让学生实现Linux下对NFS文件的共享访问。情景设计为在一台装有Linux系统的计算机上,老师事先放好了Linux的系统安装文件(为Linux系统的NFS网络安装提供支持),在实现文件共享前需要建立一个目录/share ,并将该目录用户和用户组都设置为user,其后就让学生自行通过NFS服务把/ share这个文件夹进行共享设置。

3 教学实施

在实际教学内容的实施上,我们的教师首先需要对Linux系统的常用命令进行分类整理,实行分类教学。在应用于Linux初学者的课程当中,在介绍每个类别的命令时,一般介绍其中最为常用的几条。同时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要对Linux系统命令进行介绍和演示,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每一条命令只要介绍2至3种用法即可,以免学生因为命令太多而产生厌烦心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多阶段的教学方法,实际的教学实施方面可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3.1 树立清晰的学习目标

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做的第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所学的“Linux系统管理”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学到哪些知识与技能,以及在日后的工作过程当中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这个阶段,引入相关职业介绍,行业发展状况,使得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更容易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2 建立感性认识

对于大部分刚刚接触到“Linux系统管理”这门课程的同学来说,大部分学生有着明显的不适应感,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信心塑造。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也应该着重加强学生的感知认识,让学生熟悉起来,消除陌生感。淡化理论,以示范和学生模仿为主,将这门课程的门槛降低,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融入。

3.3 理性升华

在做好前两个阶段的精神铺垫之后,就应该引导学生将其注意力转到专业的方向来了。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教师为引领,给出命题,让学生得出结论。教师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3.4 知识深化

这一步主要在于提升学生对自己学习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过不断对重点知识的加强训练,难易合理安排,教师勤于指导等完成教学任务。做到教师给出目标任务、学生完成任务、教师分析问题、学生改善任务结果、教师对结果进行最终评定的“五步法”,使得学生对其所学知识记忆深刻,同时也能够训练同学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巩固所学知识,达到提升技能的目的。课程每半个月可安排一次答疑。答疑的部分可分为课堂知识答疑以及知识进阶答疑。课堂知识答疑就是解答在前半个月的课程教学当中,学生对于自己不理解或者认识不清晰等问题。而知识进阶方面的答疑,则是对课堂知识的扩展,更深入的对“Linux系统管理”这门课程的认识。比如VMware的各种功能、虚拟网络环境架设等深入式的学习。这样既照顾了学习落后的学生,又对学的较好的学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训练。

3.5 做好总结与提高

教师在课程将要结束的时候应带领学生一起对本门课程进行回顾。对于这个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课程当中的各大重点再次进行回顾与讲解。并且让学生自己提问,老师结合实际给予回答,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总结提高的目的。

4 教学效果评估方法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以职业要求为导向而设立相应课程和目标已经达成共识。就用人单位来说,他们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要求主要集中在能够进行系统管理和熟悉一到两种开发语言的软件工程师这两个方面。在Linux系统管理的课程评估上也应该着重于在这个方面。

而且,根据高职学生的普遍情况来说,他们一般不太擅长考试。不过,这并不代表他们不懂、不会。因此,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教学评估的时候,除了单一的考试成绩应该还设立其他的考察项目。结合Linux操作系统操作性强的特点,在学习效果评估方面至少要从三方面进行评估。

所谓三方面,就是从教师、学生、小队组员这三个方面进行学习效果鉴定。第一步先从学生层面开始,由学生自己本人给自己做评估;随后教师在根据学生在平时表现及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教师评估;最后结合其所存在小组的成员根据其在队伍当中的表现给出教师评估。第二,教师将这三方面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如果这三方面的评估都是在一个层面上,或者三者的评估结果相差不大,则此成绩就可以作为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第三,如果得到的三方面评估差别比较大,教师应该集齐这三方所有的成员分析探讨其中的原因,如果有必要,可以再一次的进行评估,最终还是要以教师评估作为主导,以此来得到学生的最终成绩。

这种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评估方法即符合了高职学生自身的特点,也能够督促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自觉性,还能够真实的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一举三得。

5 结论

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底子差,在教学方面难度也比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很多。如何将学生培养成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是高职院校所面临的一大问题。而对于当下大多数人都习惯于使用Windows系统而言,Linux系统由于不符合大多数人的使用习惯,很多学生在学习Linux系统管理上会选择退缩,这样严重影响了职业岗位Linux系统管理能力掌握。所以,教师作为Linux系统管理课程的指导者和实施者,对于本专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和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都要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制定好一系列的手段,合理的组织其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与探索,Linux系统管理教学会变得更加有效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冯燕.高职院校《Linux系统管理》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与实现[J].才智,2015(26):366.

篇4

管理类课程是研究科学管理知识体系的一系列系统课程,包括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等,是指导从业者进行科学管理工作的一门实践性、操作性都非常强的综合系统应用型学科。一三五规划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重点改革内容,而管理思想是创新创业思维小可缺少的部分,高等院校学生走进社会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沟通表达能力、基本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流协调能力等管理性素质,走进企业也需要具备时问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等专业管理知识.在高等院校学生中普及管理类通识课程、培养管理意识、丰富经管知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增强问题的思考深度、体会管理思维的独特魅力、感受管理学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也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能够理解管理学知识独立、系统和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深层次涵义,既提高了学生的学识和人文素养,也完善了学生的道德人格情操.因此,在高等院校非经管类专业中普遍推行管理类课程势在必行,本文提出的管理类通识课程体系改革是基于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教育改革模式中的一部分,是在普通高校非经管类专业普及管理类通识教育的一种模式,也是一种适应社会形势的新型课程体系改革探索。

篇5

1 需求分析

教科研管理工作需要处理的业务量较大,且有些业务时间跨度较大,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不便管理。教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个分支,有着手工管理无法比拟的优点,且B/S结构的管理系统便于部署和维护,能够方便教科研工作的参与者以及管理者使用。

1.1 主要业务内容

通过调研得到该校教科研管理工作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1)师资档案管理:对教师的相关基本信息、职称信息、资格证书信息等进行管理。

2)教科研成果管理:教师可以提交诸如论文、教材、专著等成果的备案申请并提交成果佐证材料,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备案,并能够进行成果的查询以及导入导出。

3)课题申报与管理:管理员进行课题的,教师提交申报材料,管理部门审核申报材料并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检查,课题结题后进行课题的备案,能够进行课题的查询导入导出。

4)论文征集与投稿管理:论文征集评选通知,进行论文征集以及审核,能够进行论文投稿的查询及导入导出。

对于前三个功能均要具有审核功能,所有提交的信息必须经过管理员审核通过后方能正式存档,导入导出操作的文件格式主要是WORD文件和EXCEL文件。

1.2 核心业务流程分析

系统主要有三大业务:成果备案、课题管理和论文征集,课题备案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1.3 业务实体与逻辑分析

根据需求分析该系统的主要业务实体有:用户、成果、课题、投稿。业务逻辑是软件的核心,业务逻辑客观存在于软件内部,但是其无法被使用者直观感知,业务逻辑通过界面交互与用户产生联系。课题管理业务逻辑如下:

1)管理员可以以集体消息的形式发出课题申报通知。

2)能够对教师提交的课题立项申请,能够使用模糊查询,进行判断该课题是否已经由他人开展或结题。

3)对于教师提交的课题立项申请,经过审核通过后,教师可以直接打印出课题申报表,以便办理后续手续。提供通用文档的下载。

4)能够利用文件上传功能提交阶段性或终结性课题成果,便于课题的阶段进度检查和结题。

5)能够进行多种条件的查询,可直接进行符合一定格式的打印操作,并可将其导出为WOED文件或EXCEL文件进行保存。

1.4 用例模型分析

业务用例模型,是通过使用业务角色和用例来描述现有流程的功能,用例用于表示现有业务流程定子流程的功能,而角色是与业务流程进行交互的外部实体。

1.4.1 业务角色分析

教师:触发查看课题通知公告、课题申报、修改申报表用例。

管理员:触发立项审核、结题审核、课题查询等用例。课题查询用例主要由三种情况课题申报查询、已备案课题查询、阶段成果查询,每个查询用例均可调用导出文件用例。

1.4.2 用例分析

查看课题信息:教师查看课题通知。

课题申报:教师填写申报表用于申请课题公告中课题的立项。

修改申报:课题立项审核确定可以立项但需要修改申报表,通过该用例进行申报表的修改。

打印申报表:立项审核通过后,使用该功能直接打印出申报表,报请有关部门进行立项。

立项审核:对教师的课题立项申请进行审核,确定是否可以立项以及申报表是否需要修改。

结题审核:课题研究结束后,提交成果资料,该用例对资料进行审核,以确定是否需要完善补充资料。

课题查询:对课题进行查询,主要有:课题申报查询、已备案课题查询、阶段成果查询。

导出文件:进行可以提申报表、阶段成果资料、课题成果资料及符合一定条件(年度、市级课题、省级课题等)的课题列表导出为文件(WORD或EXCEL)保存。

2 系统功能设计

该系统由四个模块构成:师资档案管理、教科研成果管理、课题申报与管理、论文征集与投稿管理。系统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

3 系统实现

本系统在Visual Studio 2008(C#语言)、SQL Server 2005环境下,使用.NET、AJAX等技术实现。系统采用B/S三层体系结构,在系统实现过程中,定义了Common、DALandBLL、Model和TSRIMS四个命名空间。数据访问层主要对应于Common命名空间中用于对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操作的DBOperator类;界面层主要对应于命名空间TSRIMS,该命名空间中包含各种功能界面,用户通过该层实现和系统的交互;业务逻辑层主要对应于命名空间DALandBLL中的成果管理类(FruitsDB)、论文征集与投稿类(PaperDB)、课题申报与管理类(TopicDB)和师资档案管理类(UserDB)。下面以课题功能为例介绍系统实现。

以前台教师用户为例介绍课题管理功能的实现。教师用户的课题管理功能主要集中在功能分类“我的课题”中。我的课题主要有四大功能构成:课题申报、课题进程管理、已完成课题信息、我参与的课题。下面分别对各自的主要界面进行介绍:

1)“课题申报”页面。包含三个选项卡:“课题申报”、“等待审核”、“要求修改”。课题申报中,可以进行课题组成员的添加。等待审核和要求修改均为列表形式显示使用dataGridView控件实现,单击课题名称后打开“成果详细信息”页面。

2)“课题过程管理”页面。包含三个选项卡:“阶段成果上传”、“等待审核”、“要求修改”。阶段成果上传中以列表形式显示进行中课题,点击课题名称将会显示“课题的详细信息”页面,在列表中提供成果上传链接和申请结题链接,点击后进入“成果上传”页面,可以进行阶段成果上传或者课题最终成果的上传。

3)“已完成课题信息”页面。以列表形式显示已完成的课题,点击课题名称查看“课题详细信息”,详细信息中包含课题成果文件下载链接。对于已结题信息,教师可以申请更新信息,课题列表中提供申请更新链接,点击后打开课题更新页面。

4)“我参加的课题”页面用于列表显示所有参与的课题,点击课题名称打开详细信息页面。

4 系统测试

软件开发过程中,由于程序设计人员主观认识以及程序员之间的沟统和协调等因素,在错综复杂的客观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均可能出现错误,所以在软件交付之前,必须进行测试。以便发现程序中存在的错误,进一步发现尚未发现的错误。

在系统登陆界面中,用户输入用户名、密码、验证码即可登陆,由程序自动判断用户类型。登陆测试开始前需要在教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用户表(Users)中存入初始数据,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根据其中的初始数据,即用户名、密码,进行登陆验证,测试结果应该是根据用户类型顺利进入对应的界面;登陆时输入错误用户或口令检查有无提示以及验证码有误时的提示;验证是否可以通过输入具体页面地址绕过登陆界面。登陆功能部分测试用例见表1所示。

5 总结

本系统紧紧围绕使用方的需求分析进行设计实现,量身进行的系统设计,紧密贴合使用方的需要;系统采用B/S三层体系架构进行实现,使各类用户能够随时随地使用系统功能;系统实现之后进行了大量的系统测试,尽量减少了系统中的错误,使系统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 范振钧.基于的三层结构实现方法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7,34(4).

篇6

1.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现状

在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工程建设事业的不断进步,对交通工程项目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与之相应的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在实践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管理过于随意、松散

交通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管理过于松散、随意,比如,难以不能及时出具结算单,未能及时将发票收回、入账,以致于工程成本、经济效益比例出现了严重的失调现象。在当前的新税收政策体制下,要求不能达到查账征收标准的财务账,应当按率征税,这无疑是一项非常大的税收损失。人员流动性非常大,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他们通常在结束一个工程项目后就直接进入到另一个工程建设之中,导致很多工程遗留问题,财务管理工作难度也随之增大。

1.2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对于交通工程项目建设而言,其作为一项非常复杂,而且综合性非常高的工作,上级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具体实施特点及时和质监、技术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从而加强对该交通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力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然实践中却并非如此,当前国内很多交通工程项目在建设资金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不按审核程序办事的现象;同时,挪用建设资金、财务管理人员对预算掌握不准,以及工作盲目性非常大等问题,也非常的普遍。

1.3 政府部门缺乏对成本控制与核算的管理

交通工程项目投标后,中标企业委托项目部管理工程项目,工程通过项目部被分解,交给企业的外部协作单位,成本核算经由项目部制定时,根据外部协作单位进行单项工程的成本核算,并对各种费用支出进行定期汇报,最后再进行项目部汇总。在材料发票开具过程中,根据材料入库的发票、入库单进行入账的确认,对于不及时发票开具,应按照合同单价计算,材料部门对其进行入库单的编制并入账。在交通工程建设中,应根据合同中具体用工以及单位上报人员进行人工成本的控制和核算,并对人工费进行当月的预提入账进行计算,预提费用应在实际的具体结算中进行冲回。定员定编应该做到落实,对机构进行精减,应减少非生产人员,并不断提高其科学水平。

2.加强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有效策略

基于以上对当前国内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想提高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政府部门加强高度重视

要正确把握形势,增强责任意识,围绕中心工作,强化保障服务,努力实现“三年集中攻坚,干部一个不倒”的目标;当前许多建设工程管理公司都直接由政府部门成立,如交通局、交通产业集团,同时也承担相应的交通建设任务,交通管理的传统模式以专门工程指挥部为建设单位,设计环节多、周期长,投资也较大的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如城市高架桥、运河改线、高速公路等项目,由于工程交界面广泛,动拆迁量大,跨越行政区域多,因此需要政府出面,亲任亲为,担任指挥部领导,成立临时机构如运河指、高指等。交通管理的传统模式以项目法人为单位,在经营性的工程项目中,这种方式常被应用。即批准立项后,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策划,建设施工以及资金筹措,在项目工程建成后,项目法人要负责债务偿还、运营管理以及资产保值责任。

2.2 强化财务管理监督

切实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工程建设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关系,形成管理合力,政府部门可以根据交通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交通工程项目财务控制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财会机构,并且配备高素质、业务技能达标的会计人员,,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在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人员安排过程中,由政府部门对企业统一派驻,财务人员的工资、待遇由总公司强化管理,以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正确性。

二加强上岗人员资质检查,政府部门要定期对会计人员的会计证以及其他证件加以核查,对于缺乏经验、理论知识不达标的会计人员,应当定期安排其参加培训,真正赋予他们一定的管理职权,以此改变传统的工程项目经理以施工进度为借口,在不符合财务管理要求的条件下强求财务人员付款的现象发生,以免工程项目完工后出现财务账混乱现象。

三采取激烈机制,政府要针对现代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定期为企业组织各类财务管理工作交流活动,以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在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当制定合理的财务控制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定期对工程项目各种费用支出及时汇报,以此来保证财务工作的有序执行。

四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政府部门要及时发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中的问题和不足,以及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及时予以修正和改进,对财务制度中的各项内容加大其执行力度,并积极提高在职人员的财务控制管理意识,这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内部财务控制管理的有效性。

2.3 创新财务管理观念,加强财务管理

对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要求政府部门要创新财务管理观念,立足实际,建立以统一领导、集中或分级管理为原则的现代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机制,加强财务管理,并在新财务管理体制下,强化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道路工程项目资金应用、财务行为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将传统的分散式财务管理模式逐渐转变成现代的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

另外,交通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专门针对交通工程项目预算工作进行全面的部署和安排,要求在财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交通部门应当制定适应交通行业特点的会计核算方法、财务考核参数和指标。对于分级管理而言,应严格按照中央、地方交通部门行业管理职责、基建项目建设权限,采取分级管理模式,强化预算定额管理修订,预算方案编制和初审的日常工作和非贸易以及非经营购汇人民币限额预算,将财务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

2.4 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化建设

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化建设,特别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切实加强财会队伍建设,为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财会人才支撑,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从成本管理入手,加强内部控制,统筹协调工程建设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关系,积极开展全过程财务控制活动,实现工程项目建设利润的最大化。

二政府部门要加强市场的宏观调控,严格控制工程所需要物资采购,定期派人查库、对账实进行核对,设专人进行管理,以免造成压库、或者物资浪费现象,从而达到预期的财务管理目标。

3.注意事项

1.政府部门要对交通投资项目的机构设置、管理方式以及运作规则都需要规章制度的具体落实,来起到约束作用,政府部门应该出台有关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代建制法规政策、代建市场准入、培育,以及标准合同文本的相关规定。

2.要加强交通项目代建制要逐步进行推广,加强代建制培育,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素质,鼓励项目管理公司、监理公司以及咨询公司联营合并,为了适应代建制的具体要求,各公司部门要加快拓展业务范围。同时政府部门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库,在代建机构组建前,应侧重考查企业专业人员的项目管理经验、项目履历、人员素质及企业信誉等。

3.必须明确成本控制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加强财务管理经验交流会的开展,要及时,有针对性,很受教益和启发,通过会议学习和交流,将促进各单位更加重视财务管理在项目建设管理中的监督作用,切实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从项目管理基础工作做起,努力实现“三年集中攻坚,干部一个不倒”的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是一项非常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但其关系着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与效益实现与否,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管理机制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交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才能实现科学化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继红,蒋凌鹤.浅析公路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J].交通财会,2007,(4):51-53.DOI:10.3969/j.issn.1005-9016.2007.04.016.

[2] 尹玲.加强高速公路工程项目收尾阶段财务管理[J].交通财会,2010,(5):56-60.DOI:10.3969/j.issn.1005-9016.2010.05.013.

篇7

1.增强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普遍都认为数学难学,首先从心理上就对数学惧怕和排斥,这必然导致他们对这门课程没信心,更没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注重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从每个概念的背景入手,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解题的思想和方法.也可以组织兴趣小组,向学生介绍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相关情况,借助这样的机会,结合授课进度,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题目,供学生课后讨论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应适时运用讨论式教学法.讨论课是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是在课堂教学的平等讨论中进行的,这种教学模式是教与学两方面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与学生的经常性的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思想与情感的沟通.总之,通过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从而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注意保持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完整性

首先,要明确哪些部分是难点,哪些部分是重点,在保证内容的连续性的基础上,对重点、难点适当地多花一些时间进行详细讲解.其次,要注意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由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点和内容比较零碎,因此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使得各知识点过渡自然,前后连贯,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注重教学内容的类比联系.类比是指由两个对象内在关系某些方面的相似推出其在结论方面也可能相似的一种推理思维方法,教学中联系已学知识引出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联系、类比研究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类比,使学生了解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数学的思想方法,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和掌握.

3.运用案例教学法

概率统计课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概率与数理统计”课程的中心任务是引导学生从传统的确定性思维模式进入随机性思维模式,使学生掌握处理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实践特点也决定了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通过引入案例分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案例或根据各章节的内容自己设计案例进行讲解,从数量的角度分析事物的变化规律,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意识,也可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方法的理解,促进学生全面看问题,使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应用.以此为基础,要针对概率统计实用性强的特点,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加强实践,把某种思想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理解、深化、巩固和提高的效果,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他们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团结互助的精神.

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应分层次教学

全国高校连续几年扩招以后,各高校均面临着学生迅速膨胀,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同一专业的学生层次差异越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采取有针对性的“分层次教学”势在必行.分层次教学是指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班级,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开设前,要根据数学基础、个人志愿和专业方向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分层,一般而言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对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应进一步地拓宽、加深某些知识点,使他们能深入地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对于对数学要求不太高的学生,教学设计应以教学大纲为基础,采用较为统一的教学安排,使学生掌握后续课程所需的数学知识;而对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应适当增加教学时数,着重培养其学习兴趣,掌握数学思维方法,最终使其具备一定的数学应用能力.须要注意的是,在同一层次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也要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有深入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心理特点,掌握学生个体差异的程度,才能有的放矢地实施分层次教学.

总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大学数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我们应结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内容及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教学手段的实施等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概率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篇8

Design of Course-based Teaching-process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JIAO Li-ping, WU Yi-ping, LI Zhi-ling

(The Military Synthesizes Staff Room of Urumqi Border Cadre Training Unit, Urumqi 830002,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15 teaching-taches of teaching course management are analyzed,the function module, the operation flow and the database structure are designed, whereas the idea of teaching-process information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is proposed, the mode of teaching-process management is innovated.

Key words: course; teaching course;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随着教学评估的深入,教学过程逐步规范,准确、有序、高效地进行教学过程管理将成为保证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活动之一[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精确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管理的思想,设计研发基于课程对象的教学过程管理系统,必将会开拓现代教学过程管理的新模式。

1 教学过程管理的内容及课程评价相关要求

课程教学过程管理主要是对课程主要教学环节的管理和监督,通常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包括编制教学日历、集体备课、教案测评、试讲试教、学情调查、课前教学联系、集体听课、领导同行评价、课中联系、学员评教、课后教学联系、课程考试、成绩分析、教学总结以及课程总结等15项环节。目前,院校的课程评价对以上15项的管理仅停留在制度约束、行政督促阶段,虽然少数教学环节活动的质、数量作了明确规定,但缺乏全面的、系统的、有力的监督。如我院课程建设指标体系与质量评价中规定集体听课每学年达到3次登记齐全则为优。

2 教学过程管理评估系统功能模块

主要依据教学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建立以下15个模块:制定教学日历、集体备课、教案测评、试讲试教、学情调查、教前联系、集体听课、各级评价、课中交流、学员评教、教后联系、课程考试、成绩分析、教学总结、学年总结等。除教学日历模块外,每一模块都包括教学活动信息的计划、、信息通知、教学资料上传、情况上报等教学信息生成模块;教学活动信息查询、统计、报表生成、报表转换、报表打印等后期服务模块;时间节点评估、活动频率评估、专家鉴定评估、综合评估等质量评估模块;以及仅仅围绕系统进行的一系列支撑辅助模块,如单位配属、人员管理、课程设置等模块。

3 教学过程管理评估系统系统流程

根据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活动规律,发现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基本相同,即都是围绕着活动计划――组织实施――上报情况――质量评估等四大步骤来进行的,在组织实施环节有的可利用网络来进行,有的必须现地进行。本系统目的在于各环节教学活动信息的监督和流转,因此对于现地实施的不做过多的研究,对于可利用网络实施的提供信息流转平台。所以系统中各环节总体的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4 教学过程管理评估系统数据结构

由于在系统中课程及课程活动信息的数据量会很大,因此可选择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数据库存储数据信息,在数据库中创建了课程、教学日历、教学活动、活动计划、用户管理、单位管理等6个数据表用于存储活动基本信息,并且根据每项活动创建的相应的活动情况反馈信息表12个用于存储活动反馈信息。在数据库概念设计中有3个比较重要的信息实体。

4.1 教学活动实体

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活动非常多,按照《军队院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及《总部院校教学评价方案(试行)》规定系统设置了15项教学活动,这是需在数据库中建立一个存储教学活动信息的数据表,教学活动信息实体E-R图如图3所示。

4.2 教学日历实体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教学日历来进行的,所以应当建一个用于存储教学日历的数据表,具体教学日历实体E-R图如图所示。

4.3 活动计划实体

系统为加强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及时效性管理,对教学活动的计划、组织、实施及情况上报都必须进行详实的记录,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教学活动计划的数据表,具体教学活动计划实体E-R图如图所示。

5 结束语

自2003年教育部开始对我国所有普通高等学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以来,部分高校都开发了教师评价、教学评价等软件系统[2],但对教学过程管理的的软件系统几乎没有,基于课程对象的教学过程管理评估系统使教学制度得以落实,教学环节得以凸显,教学资料得以积淀。通过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可进一步提高教学过程管理的效率,提高过程管理的准确性,使繁杂的教学过程中的信息管理和资料管理变得有序、高效,同时有助于增强教员进行课程建设的积极性,提高我国高校整体教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篇9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

0154-02

一、“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教学目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一)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二)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三)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

按照以上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在我国境内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无论是施工任务的发包还是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材料、设备及服务的采购,基本都需要通过“招标”这种采购方式来确定合适的承包人。因此,工程招标投标知识与合同管理知识,是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核心知识。

在建筑类学校工程管理专业开设“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目的就是给学生传授进入建筑市场就业需要掌握的技能知识,即工程招标投标知识与合同管理知识,培养学生参与或组织工程招标投标的工作能力,以及根据合同内容进行有效的合同管理的能力。

二、“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具体表现为:其一,主观认识上,对课程的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课程具有很强应用性的特点。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到位,缺乏对课程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缺乏对与课程有关的设计性、综合性实践环节的重视和指导。其二,组织管理上,学校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由于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不尽合理,影响了教师针对课程的不同理论内容开展对应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实践教学的效果难以评价、对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不充分等,都影响了“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综合教学效果。其三,实践环节上,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性不强,部分授课教师指导课程实训任务的开展内容过于简单。现在开展“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学校不多,已开展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学校采用的模式太单一,只是简单地模拟某个项目进行投标、召开开标会、进行合同的谈判、草签合同等,并不能涵盖整个课程所涉及的所有内容。另外,学生也普遍觉得实训内容太过简单,不能激发参与的兴趣,教学效果大受影响。其四,教学方法上,未能有效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设计工程招投标模拟系统等。

由于存在上述种种问题,传统“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所培养的学生很少具备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的能力。因此,要提高学生在建筑行业的就业竞争水平,就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转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强调学生的工作态度培养,培养学生“不解释问题,只解决问题”的健康思维方式,以及“把不喜欢的分内事情做好,积极为领导分忧”的工作意识。

三、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改革专家戴士弘教授提出,课程教学设计的目标必须突出能力培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三个基本原则;职业课程的教学必须以能力为本位(大学是以知识为本位),突出能力目标。因此每一次课、每一门课的教学目标都必须有能力目标。本文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按岗位能力设置课程体系,以工程招投标工作流程为项目主线,以招投标任务为载体,设计招投标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内容。

(一)教学情景一:对建筑市场的认识

本教学情景的教学设计,需要学生完成以下任务:学习掌握建设工程招投标程序。通过本教学情景的教学,学生能具备辨析某项目建设程序的合法性的能力;辨析某项目招投标程序的合法性的能力。同时,学生能认识建筑市场的有形化,了解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基本功能,体验工程发包与承包以招投标的方式在交易中心完成的过程,掌握交易过程中对主体资格的要求。

(二)教学情景二:建设工程施工招标准备

本教学情景的教学设计,需要学生完成以下任务:正确组建招标机构和落实招标条件;正确选择招标方式及划分标段;根据实例模拟申请招标;根据实例说出招标文件的组成,模拟编制招标文件;根据实例模拟编制标底。通过模拟完成以上实训任务,学生能具备完成施工招标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的能力,在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掌握施工招标机构的主要职责与构成、招标形式及日程安排、招标申请的程序、招标文件的构成及编制方法等知识。

(三)教学情景三:建设工程施工招标实施

本教学情景的教学设计,需要学生完成以下任务:根据实例说出招标公告的组成,模拟编制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根据实例说出资格预审文件的组成,模拟编制投标人资格预审;模拟发售招标文件;模拟组织现场踏勘与招标答疑会。通过模拟完成以上实训任务,学生能具备完成建设工程施工招标实施阶段各项工作的能力,在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掌握招标公告、投标邀请书的组成内容;掌握投标人资格预审的作用、程序及资格预审文件的编制;了解发售招标文件过程;了解现场踏勘与招标答疑会的工作流程,招标答疑的编制等知识。

(四)教学情景四:建设工程施工投标

本教学情景的教学设计,需要学生完成以下任务:投标报价的策略与技巧应用;根据实例模拟进行现场踏勘及复核工程量;根据实例模拟编制建设工程施工投标文件。通过模拟完成以上实训任务,学生能具备完成建设工程施工投标各项工作的能力,在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掌握建设工程施工投标决策的步骤及相关工作内容;了解现场踏勘的工作方法与工作内容和核实工程量的工作意义、工作方法与工作内容;掌握投标文件的编制要求与内容、编制步骤及注意事项等知识。

(五)教学情景五:定标签约

本教学情景的教学设计,需要学生完成以下任务:根据实例模拟进行接受投标人递送标书;根据实例模拟进行建设工程开标;根据实例模拟进行建设工程评标;根据实例模拟进行建设工程定标签约。通过模拟完成以上实训任务,学生能具备完成定标签约阶段各项工作的能力,在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掌握接受投标人递送标书的流程及记录;熟悉开标会议程序、无效投标文件的界定和投标保证金的规定;熟悉评标的原则及相关法律规定,初步评审、详细评审的工作内容要求;建设工程定标的含义、期限、原则与方式;熟悉合同商务谈判与履行的基本概念、评标资料整理与归档等知识。

(六)教学情景六: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作

本教学情景的教学设计,需要学生完成以下任务:拟定某工程施工合同的主要条款;编制索赔报告。通过模拟完成以上实训任务,学生能具备完成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各项工作的能力,在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掌握工程施工合同的主要条款、索赔报告的内容组成等知识。

四、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注意事项

“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应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以任务为驱动,设计单项技能训练,先训练学生的单项技能,再训练学生的综合技能,实现教、学、做合一的工学结合模式。

其次,引入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现场演示教学,教师辅以讲解、示范。

再次,以真实工程为背景模拟工程招投标各环节,让学生参与实际案例的全过程模拟招投标,全部工作交给学生,由他们自行组织整个模拟过程,老师讲解、评价、考核,注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

最后,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确保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五、结语

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开展模拟各项与招标及投标有关的工作,可以使学生系统地练习建筑市场开拓、招标、施工单位的投标策略、投标,以及模拟开标过程、评标、合同谈判、合同签订等一系列过程,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基本技能的水平,同时使学生树立职业人意识和正确的工作态度,从而可以很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目的。因此,应继续探索并完善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课程教学设计,使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琳琳,张原,王幼松.《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建筑经济,2010(7)

[2]解本政.工程造价专业招投标模拟实验室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1(5)

[3]沈央珍.以提高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学生活动模块[J].中国职业技术教

篇10

0 引言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加强网络教学资源体系建设,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纲要》从资源体系、平台建设及共享方面提出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当前,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尤其受到教育部门以及各高校的充分关注,也一直是教学改革的热点。

现阶段,关于教学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①资源管理及其标准化。以IMS、AICC、IEEE等国际组织制定的技术标准为基础,参考SCORM(可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开展数字资源标准研究[1];②面向开源软件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开发。在著名的开源平台Sakai、Moodle、Claroline上搭建资源管理系统,并对开源软件实施二次开发[2];③高校辅助教学平台开发。

资源管理系统一般以平台为载体,在网络平台上集中大量优秀课程,课程之间多采用线性结构组织,如天空教室网络教学平台、爱课程网等。从课程层面看,每门课程作为一个教学结点,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进度、习题、视频等。从教学角度,每门课程不是孤立的,从课程体系出发考虑每门课程的教学意义更大。现有资源管理系统中,探索课程体系或一个课程模块中课程之间联系及相关课程间知识点关联度的研究较少。目前,大多教学资源管理系统较少以课群为单位建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相关课程共性资源共建与共享。以课群为基础进行教学资源建设,在高校精设课程、压缩学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背景下有重要意义。

1 资源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教学资源管理系统面向教师和学生,实现资源上传、检索、、下载等基本功能。同时,系统基于课群设计,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1.1 需求分析

为深入了解管理系统需求,笔者选取大连、鞍山两地高校的60教师和1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主要结论如下:

(1)教师在教学中有资源管理需求的比例达74.5%;教师较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资源检索,主要以文件夹形式进行资源组织与管理;绝大多数教师期待通过有效的资源管理系统进行资源检索和管理。

(2) 使用资源管理系统的教师中,68.1%的教师认为现有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或辅助教学系统操作较为复杂。

(3)教师对资源管理系统关注不够或不愿使用的原因主要有:资源更新不够及时,资源可用性差,资源重复率高。

(4)61.6%的学生会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的视频、试题、课件等进行学习,69.4%的学生认为系统应通过简化操作、及时更新资源来吸引用户。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大多资源管理系统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如何重构和完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是本文重点研究内容。

1.2 系统设计

(1)功能设计。资源管理系统功能设计需重点考虑如下问题:①资源管理系统应具备资源库管理、资源检索功能;②以课程群为核心,增设课群管理模块,实现课程添加、课程审核、添加课程资源等功能,有效实施课群内部资源共享[3];③设置配置管理模块,实现用户及角色管理。每个模块下细化若干个子功能模块,系统功能架构如图1所示。

(2)角色设计。将系统参与者划分为教师、学生、系统管理员和课群负责人等角色,各角色及功能如表1所示。

(3)数据库设计。根据需求分析及功能设计,设计用户表、资源表、文件表和课程表等。受篇幅限制,具体数据库表省略。

2 系统实现

2.1 运行环境

客户端运行环境,选择Windows 7、Windows 2000、Windows XP等操作系统,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资源管理系统。服务器端系统运行环境为Windows 7 sever,支持Internet防火墙,该服务器具有校园网内独立IP地址,可实现校园网范围内登录访问。

2.2 主要功能模块

本系统核心模块为资源库管理、资源检索和课群管理。系统导航菜单中包括新闻公告、最新、资源上传、资源检索和课群管理等功能项。

(1)配置管理模块。配置管理模块的功能为角色管理、用户注册和用户登录。角色管理实际上是对系统用户权限进行设定。未注册用户可以执行模块中的注册功能,按照注册界面提示要求填写信息,提交后通过验证即可。注册用户登录成功后,根据角色赋予的操作权限进行操作。

(2)资源检索模块。资源检索分为关键字检索和高级检索两种。关键字检索可以按资源名称、作者、内容描述、所属课程等进行精准搜索。用户在进行关键字检索时,可以设定检索素材的类型,如图片、音频、视频、动画、大纲、课件等;高级检索是指通过导航菜单中的资源检索选项分层次逐级检索,需要通过导航进入检索页,该页包括多媒体资源和课件资源的分类描述。

(3)课群管理模块。课群模块主要包括4个功能:①课群描述,帮助用户了解该课群的内容和特点;②课程添加,将系列课程加入到课群,其中课群内课程按知识点进行规划;③课程资源,将管理系统中的资源加入相应的课程中;④课程检索,用户可按课程搜索资源,方便查询,以课程为单位组织资源。

2.3 技术实现

管理系统从逻辑上划分界面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使用 Struts、Spring 和 Hibernate 等框架实现。界面表示层负责将用户数据提交到业务逻辑层,处理后返回结果[4]。业务逻辑层使用Spring技术,以Spring封装,利用Hibernate技术实现数据访问,Hibernate只需实现正确的对象关系映射,提高开发效率。

3 系统应用

本文以Java Web编程系列课的课群为例,说明资源管理过程和应用效果[5]。

3.1 课群概述

Java、Web系列课程组成的课群在网络编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各课程衔接紧密,共性内容较多。从知识领域看,该课群涉及客户端开发与服务器端开发,具体包括Web应用程序运行原理、Web运行环境、主流开发工具Eclipse、Servlet、JSP、JDBC、JSTL等内容。在应用层面,从博客、社交网站到电子商务中的C2C、B2B等,都涉及Java Web技术。

考虑Java Web知识领域、应用范围、编程前期基础,Java Web编程课群包括:《C语言》、《数据结构》、《Java语言程序设计》、《Web编程基础》、《Web高级编程》、《UML系统分析设计》、《XML技术与应用》、《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等课程。同时,根据新技术的出现不断调整。

3.2 实施过程

(1)划分课程边界。划分课群中各门课程边界的目的在于合理设计课程间的衔接关系,整合课群中的同类知识点,按递进关系分配到不同课程中,提高资源建设效率。该项工作由课群负责人或专业课教师在系统设计之初依据教学大纲完成。

(2)添加课程到课程群。在课群管理模块中,由课群负责人建立课群,由具有教师角色的用户向课群中添加课程,在课程描述页面对课程进行完整描述,说明该课程在课群中的作用,审核通过后,新课程添加成功,显示在课群管理页面中。

(3)添加资源到课程。添加到课程中的资源可以为文本、图片、动画、音频或视频等。该过程实际上是按课程组织资源的过程,将独立的大纲、课件、视频、试题等添加到具体课程中。在添加过程中,可以先实施检索,查找到符合课程的资源后再进行添加。

3.3 应用效果

Java、Web编程课群涉及内容广泛,课程内容以程序设计语言为基础,需围绕Web开发实际需求和开发流程,按照课程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6]。

(1)合理安排课程间重复知识点及交叉内容,作好课程衔接。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中,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表达式、常用函数等多门课程中均有涉及,学生修读完相关课程后,可通过系统提供的教学资源进行自学。如学习完C++的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表达式后,便可以自学Java、JavaScript中的相关内容。

(2)经典算法合理分布到不同课程中。算法在C++、Java中都有涉及,在数据结构课程中也有系统介绍。学生学习数据结构时,涉及多种排序算法,学习枯燥。可依据不同难度将算法分散到不同课程中,有利于学生学习。

(3)形成了清晰的学习线索。C语言和数据结构是所有计算机课群的基础课,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思想,为深入学习Web开发基础(包括Java 语言程序设计、Web 编程基础)、J2EE开发(XML、UML、Web高级编程等)作好准备。

明确定位每门课程在课群中的意义,按课群资源组织引导学生快速掌握Java Web开发所需的核心技术,实现课程教学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变。课群还兼顾了与其它课程(如企业职前教育课程、专业实习)的衔接,满足软件人才市场的需求。

篇11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256―04

一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个行业领域的经营管理活动迅速朝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迈进,社会对人才的信息文化和信息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介绍信息对企业和社会所带来的变革,探讨信息社会中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要求学生能系统地掌握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并具备在实践中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在信息社会工作、生活、学习所必需的信息能力与信息素养。有鉴于此,许多高校的管理、金融、财会等商科专业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纷纷将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不同于传统学科,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汇集管理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等学科于一体的复合型学科,具有学科内容跨度大、覆盖面广、理论要求高、实践性强等特点,由此决定了课程教学存在很多难点,教学方法也各有所侧重,经过文献分析和座谈调研,笔者了解到在商科类专业管信教学中普遍存在三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有的偏重系统的理论讲授,有的强调案例教学、有的重视实验教学。综合看来,这几种方法都有各自优点,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对于偏重理论讲授的方法而言,主要是教师按教材章节的顺序进行系统的理论讲授,由于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使用过实际的信息系统,对管理信息系统缺乏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学生很难体会到管理信息系统理论及其对实践的重大指导作用,会觉得理论非常空洞抽象,这种“从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方法,经实践证明效果最差。

强调案例教学的方法则主要以案例分析、讨论教学为主,力求以典型综合的案例反映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过程,但已有的一些案例教材大部分是有关国外企业的案例,学生对企业的背景知识了解较少,对其经营管理流程不熟悉,并且缺乏与已有专业知识的联系,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交流讨论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

重视实验教学的方法则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为授课重点,容易偏离课程目标,仅从计算机技术的角度,把管理信息系统看作是程序设计课程,而不能认识到更多的是从管理的角度去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无法从深层次去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实质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有效地为管理服务。

针对上述三种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做了总结与思考,认为在管理信息系统教学中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都体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但如何将三者结合起来,使理论不再抽象,案例切合实际,实验突出重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需要在教学方法及手段上有所创新,因此进行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实践。

二 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新的认知理论,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建构主义以其巨大的张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学校教育实践中也有了更多的应用。目前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流派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等,这些流派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有共同的观点:第一,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第二,知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第三,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针对建构主义理论的阐述,已有大量文献可供参考,本文不再赘述。下面仅对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及对管信课程教学的意义做简要分析。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提倡建立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即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由此,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综上所述,笔者总结得出了管理信息系统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教学情境的建构者,主要职责是案例设计、任务设计、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实施、教学模式的设计及教学评价。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诸如人机学习、人书学习、师生学习、生生学习等,通过立体式的交互学习网络,协助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

笔者认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商科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是该课程涉及的概念广,内容具有前沿性、发展快,反映信息社会的新情境、新问题较多,必须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二是该课程内容至今还在不断变化和调整以反映不断出现的技术变革及所引起的管理上的创新,通过协作学习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其深入探索知识的热情:三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能更好的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在一起,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三 管理信息系统建构主义教学实践

建构主义所提倡的学习是基于真实问题情景下的探索学习,因此问题情境的构建,学习环境的设计构成了建构主义教学的核心。在具体的管信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围绕这个核心,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可以归纳为十六字“案例引导、任务驱动、内外结合、评价反馈”,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分别阐述这三个阶段的实施过程。

1 案例引导

案例引导即情境建构阶段,案例设计分为三个环节,课前、课中和课后。在每章授课前由引导案例引出本章问题,学生在问题驱动下,获取知识(概念、理论、解决方案);在课中结合基础知识点案例进行知识或思维拓展,课后借助综合案例题和复习题进行巩固;学生也可登录网络教学平台通

过案例分析题和网上自测检验学习过程,整个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反复不断的真实情境问题分析思考中了解和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体系。

因此,在案例设计过程中一般包含有某些管理、决策或疑难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等多种形式,实现对问题的充分认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也要求学生自己去收集身边的信息化案例,如超市的收银系统、银行存取款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校园一卡通等,用课余时间搞社会调研,相互交流调研体会,开展小组讨论,通过教师引导、自学学习和协作学习建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完整的理论体系。

2 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即实践体验阶段,主要目的是设立不同层次的上机实验任务,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仅停留在理论层次是不够的,实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上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到能力(技能)的转化。但以往的上机实验过于强调计算机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经营管理中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其实对于商科专业,上机实验关键问题不在于是否学会编程,而在于如何运用所学的信息管理理论和专业知识,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参与到信息化实践中,并借助于信息系统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为此笔者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在上机实验中设置了四种不同层次的任务:常规任务、综合任务、专业任务和开发任务。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常规任务即按角色模拟操作使用典型的信息系统,通过操作建立起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校在课程教学中配套购买和引进了一批教学用信息系统软件如ERP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物流与电子商务软件等,这些软件系统都具备模拟真实的商业数据,学生可以扮演经理、部门主管和业务员角色,体验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并结合所学理论进行认知。

综合任务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分析的能力,了解系统开发的流程,具备一定的系统建模、需求分析和数据库设计的能力。在该项任务设计中为避免过于复杂的业务需求对学生认知造成障碍,教师可以以学生所熟悉的、业务流程相对简单的系统为背景进行分析,如图书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超市管理系统等。实验任务主要包括:了解系统调查的基本方法、业务流程图、组织结构图及数据流程图的绘制、实体联系模型图的绘制、数据库的基础知识等。通过综合任务的上机实验使学生初步接触系统的分析设计方法,掌握获得系统模型的方法步骤,能够进行需求分析、自主的数据库设计,具备一定的信息系统开发和数据处理能力。

专业任务则需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突出专业领域的信息化应用,设立相应的上机实验内容,使任务设计更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如对物流专业强调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应用、对人力资源专业突出绩效评估的分析、对会计专业加强财务决策分析,将相关实验任务的提交、分析、解决与学生的专业背景知识联系起来,使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专业有更紧密的对位关系,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围绕“真实问题”,进行探究学习,利用有关知识和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学习到的新知识。

开发任务即组建项目团队,遵循软件生命周期理论和软件工程规范进行信息系统开发设计。该任务对商科类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考虑到学生精力和课程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可将该任务供有计算机专长的学生选择完成。

3 表达交流和评价反馈

内外结合即表达交流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案例分析、上机实验所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这样的交流包括课堂内和课堂外两个层面。由于时间限制课堂内的交流较为有限,一般由教师引导,分组讨论为主,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课堂外的交流则通过网上教学平台,设立不同主题的论坛,学生根据兴趣参与其中,教师或助教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不断的互动与交流开拓学生视野,帮助其知识的建构,也使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伙伴和引导者。

评价反馈主要是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将学习效果同步反馈。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协作学习,关注学生对知识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因此,在考核评定中,我们更多的采取形成性评价和参与度评价,在每个阶段设立详细的评分点,了解学生学习成效,督促其进行自我反思,不断补充和完善已有的知识体系。总结性评价如期末笔试所占比较少,为40%左右,并在题型设置上以问题解决、综合应用的主观题为主如判断辨析、图表分析、案例分析等,重视对学习能力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经常相互交叉和交互推进的,理论融入案例,实验突出专业,不断的激发学生将已有的知识体系与新的知识进行建构,建立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同时在教学中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将新的技术、方法融入到教学中,通过全方位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文试图通过基于建构主义的课程教学实践,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理论、案例和实验三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为解决单一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解决思路。在实践中,要使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还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 教师需具备复合型知识。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要求担任该课程的教师具备系统的经济管理知识、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一定的信息化实践经验,并能时刻关注信息管理的前沿,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拓展视野,把从实践中得来的真知和鲜活的案例充实到教学中去,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 前导课程要扎实。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要求的前导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管理学、程序设计等。如果学生对这些前导课程的知识准备不足,缺乏相应的认知,则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降低。

3 教材选择要合适。根据建构主义的要求,建立以情境构造、思考讨论为中心的教材体系是建构主义是否顺利达成的另一个要点,因此选用的教材既要有丰富的案例设计,又能在课后设置大量思考题、讨论题可供教师组织教学选用或学生自主学习内容拓展,教材应尽量避免纯粹理论上的演绎。

4 注重引入网络教学。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开放的体系,知识的建构课堂外和课堂内同等重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提供涵盖教学各环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网络课件和学习资料,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也为及时的评价反馈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1]潘玉进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在教育上的启示[J]东北师范大学,2000,(4):90―91.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科教育,1998,(3):21―24.

[3]李宗卉.建构主义理论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7,(4):93―95.

[4]艾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l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篇12

结论:氯吡咯雷与阿司匹林对急性心绞痛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氯吡咯雷 阿司匹林 联合治疗 急性心绞痛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35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312-02

急性心绞痛是心脑血管内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而且治疗的预后较差,以往的保守疗法是口服阿司匹林片,而近几年相关文献报道氯吡格雷的应用能明显缓解急性心绞痛的临床症状[1,2],为了评价氯吡咯雷与阿司匹林对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回顾性总结我单位收治急性心绞痛患者66例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研究资料对象来自于2011年3月-2013年4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66例资料,其中包括男性40例,女性26例,年龄范围为49岁-68岁,平均年龄为(58.3±9.4)岁,所有患者入院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持续性的胸痛(持续发作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现象。统计资料入选标准:经临床心电图诊断,患者至少有2个相邻肢体导联的ST段抬高超过1mm,而血清检测结果显示患者血清中的肌酸磷酸激酶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现象(多降为正常生理水平的50%以上)。统计资料排除标准:排除存在意识障碍等无法配合调研的患者,排除同时合并其他类严重的内科疾病患者。66例资料按照用药不同进行分组:单纯选择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30例资料为对照组,选择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36例资料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急性心绞痛患者在使用不同药物治疗后的疗效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用药方法。观察组患者选择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用药:在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日剂量为100mg)基础上再服用氯吡格雷(日剂量为75mg),而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阿司匹林(日剂量为100mg)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服药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四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另外,对于特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表现的病情,可以针对性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或者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等进行治疗。

1.3 疗效标准。根据《心脑血管类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急性心绞痛疾病的疗效标准:患者在类似的劳累程度状态下,其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而硝酸酯类药物使用量减少80%以上者疗效结果为显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而硝酸酯类药物使用量减少50%-80%者疗效结果为有效;其余视为治疗失败。

1.4 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对分类计数资料的组间疗效比较方法选择X2值检验,以0.05为检验标准,双边检测方法比较疗效结果组间差异性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7%(显效23例+有效1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显效12例+有效9例),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统计结果中:单纯选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有9例患者(30%)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该统计结果与文献类似,说明对急性心绞痛疾病的阿司匹林传统疗法还有较大的改善余地。对于心绞痛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溶栓和抗凝血,阿司匹林能够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环氧化酶的作用而发挥强大的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3]。另外,阿司匹林抗凝血的特点是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其用来治疗急性心绞痛具有一定的疗效。氯吡格雷能够通过选择性的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结果而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心脑血管血栓形成,从而预防脑卒中复发。本研究统计结果也说明了:氯吡咯雷与阿司匹林对急性心绞痛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据相关文献[4,5]报道:在患者发病24小时时间内能够给予两药物的联合应用,其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而且早期的联合治疗会使患者90天内卒中发生风险降低32%,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

对急性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生活指导:心理护理方面要主动、热心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治疗存在疑虑的要热心进行解答,消除患者内心的焦虑感与恐惧感;另外通过向患者讲述治疗成功案例,增强患者对治疗的自信心。在生活护理方面:需要医护人员在饮食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技术知识:嘱咐患者日常生活中多吃低盐、清淡、易于消化的食物,忌食过冷、过热或者刺激性较大的食物,避免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刺激;另多吃水果蔬菜以保持新陈代谢的通畅。另外也要教会患者进行自我状态调整,例如通过放松肌肉和心理压力等方法来保持心理状态的稳定等。

参考文献

[1] 李莲.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的作用和安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09(13):1031-1032

篇13

Conception and Design of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ject

CHEN Li1, ZHANG Yu-mei2

(1.Yinchuan Energy College, Yongning 750105,China; puter Department, Ningxia Finance Economics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 In 2011,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decided to continu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elfth Five Year" period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ject"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and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the project for the "quality engineering" further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ject" project, which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its reporting management. To establish a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is school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ject reporting management system is mainly to the project members, project content, project results and project author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c integration, so as to establish a highly efficient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University projects. In this paper, the system design, the idea to b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d its design and design of a more detail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further improve.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ject"; project reporting;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全国各高校之间竞争更是如此。“本科教学工程”的继续实施也对高校项目申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且广泛应用的21世纪,要想有效提高高校项目管理工作效率,引进现代化管理工具与方法已成为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对高校内项目申报加以管理有助于对该校教研工作相关情况进行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则为该项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策略,“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则是基于此背景来进行构思与设计。

1 系统总体设计

教研项目的申报、评审、检查以及结题验收等均包含大量信息,而这些信息需在学校、学院间进行上传、处理与反馈,但目前这些重要信息仅被分散保存于计算机、文件柜或抽屉中,甚至部分信息尚未形成文字,部分资料缺乏完整性,造成“信息孤岛”的大量形成,这对高校项目申报的高效科学管理形成了一定的阻碍[1]。

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应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并将项目计划、人员、合同、成果、资金以及设备等诸多方面均涵盖在内,与人事、办公、财务及设备等部门相关的业务系统。本管理系统从项目的申报、审批、开发、成果以及查询、统计等全过程实现计算机管理与信息共享。本系统主要功能包括:项目相关信息的添加、删除与修改;各阶段基本信息查询;报表生成;相关文档的新建、保存以及调用等,以实现文档的自动化管理、快捷查询与修改,为项目研发后期提供参照。

2 本管理系统开发平台

本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并依据MVC模式来实现管理系统数据层、视图层与业务逻辑层。该模式将应用程序划分为三部分,即模型,视图与控制器。其中,系统核心数据与逻辑关系包含于模型中,并将应用程序所有数据进行封装,一个数据层可为多个视图层提供数据并重复使用,这就极大地增加了代码重复利用率[2]。而视图层则是将数据层中数据及各数据间逻辑关系通过特定形式将之呈现于系统用户。同时数据层也可以各种不同形式的视图层来加以表现,每一视图层均包含一个更新操作。一旦用户执行更新操作,该视图层则会从数据层中重新获取数据,并同时进行更新后呈现给系统用户。业务逻辑层基于数据层与视图层之间,数据层中数据的传播则由业务逻辑层来实现控制,从而确保数据层与视图层之间得以保持对应关系,以满足系统用户的实时性需求。本管理系统中对MVC具体实现步骤如下:系统用户通过browser将请求发送给web服务器,服务器端运行的Servlet接受该请求。Servlet为Java服务端应用技术,本系统中Servlet主要功能相当于程序中的业务逻辑层,Jsp页面则相当于视图层,JavaBean则相当于数据层。业务数据层通过调用所对应的数据层来对用户请求加以处理,并将相应的视图层返回至用户。

3 数据库设计

本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库来实现对数据的管理,以方便对数据、文档进行管理与快捷查询。在本项目申报管理系统中,数据库设计极为重要,其设计质量的高低、数据结构的好坏将对系统的顺利运行产生直接影响[3]。数据库设计指的是对特定应用环境仅最优数据模式的构造,并实现对数据库与应用系统的构建,以确保其能够得以有效储存数据,确保各类用户需求的满足。

本管理系统采用的是SQL SERVER 2000为底层关系数据库,功能相对强大,既可满足数据处理系统与商业web站点的最大存储数据需求,还可为小企业或个人提供简便实用的数据储存服务,其数据表主要包括:1)用户信息表。该表用于对用户详细信息的记录,主键为userid,用户level字段值不同则其权限也相应地存在差异;2)系部信息表。该表用以对学院系部所有详细信息的记录,depid为其主键,与用户信息表为主外键关联的关系;3)项目信息表。该表主要用于对各申报项目申请审核与结题审核等情况的记录,userid为其主键。同系部信息表类似,该表与用户信息表为主外键关联的关系;4)日志查看表。该表主要用于对进入该网站用户进行的所有操作加以记录,以便于追踪与管理系统安全性的保障;5)梅花树形表。该表主要用于后台管理界面梅花树形菜单的设计。

4 功能模块设计

本管理系统由4大模块组成,包括研发管理、过程管理、查询统计以及系统管理模块,每一模块均包括子模块。研发管理模块为本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用于对项目进度的管理,内容繁多,主要包括概要设计、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管理、维护、进度计划、进度控制以及进度调整等子模块。过程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立项管理、结项管理、项目的计划与监控、项目配置管理、人员管理等子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则主要包括项目新增、打开、项目权限管理、项目代码管理、项目文档管理以及系统退出等子模块。本管理系统各模块均各自形成相应文件,其内容文件名均会填入所对应的项目信息表[4]。进度管理中进展报告极为重要,也是整个项目进行调整与监控的重要参考。为便于用户及时对各项目相关信息的了解,本系统的查询模块由4部分组成,包括基本信息查询、进度查询、计划查询与项目设计查询模块,各子模块的主要功能为其所对应信息查询的实现。

5 “本科教学工程”申报管理系统安全设计

为防止非法用户对系统的入侵,确保管理系统的安全,本管理系统分为四个层次:即教务处,二级学院用户、教师级(学生级)用户以及普通用户,其中,教务处为最高级用户[5],而普通用户通常为未经注册的浏览用户。登录系统用户间其信息不相互公开,已注册用户可申报项目,并需上传项目相关申报书及实施协议书。其申报具体流程为:注册用户所申报项目应首先由二级学院加以审核,二级学院用户将教师(学生)用于项目申请而上传的申报书于下载后加以审核,审核通过后由二级学院用户在该申报项目中增添批注,该步骤完成后将申报书重新上传;而对于未通过二级学院审核的项目申报或申报书需进行修改时,该教师(学生)个人项目管理栏中则会出现相应的提醒。

教师(学生)所申报项目在经由二级学院审核并通过后再由教务处加以审核,其审核流程类似于二级学院。教务处对申报项目审核结果主要包括通过、需修改与不通过三种。上述三种结果中的任何一种管理系统均会在该教师(学生)登录系统时进行提醒。申报项目在经由教务处审核且通过后方可对该项目进行开展,在项目结束后该教师(学生)必须根据该项目申报时的相应流程依次向二级学院、教务处申请,在经由教务处审核并通过后方可结项。

6 开发技术

对任何web程序而言,文件上传均是实用性最强的功能。例如,于email所使用的文件上传将附件加入消息中,在技术支持站点则可使用文件上传功能来实现对用户发来的缺陷文档与错误日志进行接收,而想web中采用文件上传功能则可通过web界面实现文件在各用户间的共享。本项目申报管理系统中,所采用的是jakarta apache所提供的commonsfileupload组间 来实现文件的上传。通过该组件只需在表单的字段中定义一个文档类型的input,与此同时,将不同编码方案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加入form表中即可。

在本项目申报管理系统中,通过利用文件上传这一功能来实现将用户所申报项目的实施计划书上传至服务器文件夹。二级学院、教务处在对该申报项目进行审核时可从服务器将相应的计划书下载下来,在审批后将审核意见以批注形式添加于计划书中并重新上传至服务器。

7 总结

“本科教学工程”实质为“质量工程”的后续补充与发展,且截至目前已取得较好的成果,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亟待解决。当前各高等院校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实为教研与人才的竞争,而教研项目数量与要求的不断增加也就给高校教研项目申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通过对高校教研项目申报实施科学高效管理方可确保其申报项目的有序顺利进行与完成。本文仅对该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及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初步构思与设计,其应用于实践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本管理系统的应用于高校师生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因而推广前景良好[6]。此外,因高校申报项目学科门类繁多,且各学科间管理流程也不尽相同,因而本系统接下来所需考虑的应是对其进行进一步优化与完善使其不断满足各学院各学科个性化的管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海永,郑永前.基于Ajax的智能检索在Web搜索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8(23):1288-1290.

[2] 陈翔宇,叶岩明,陈临强,等.基于CakePHP的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时代,2013,7(11):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