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物联网行业发展状况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物联网行业发展状况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物联网行业发展状况

篇1

一、智能物流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智能物流近年来在国外发展迅速,其使用获得了良好的成效。例如,美国物流公司Catepillar就具体的物流运送进行了仿真软件设计,其能够很好地利用计算机来对不同的仓库、运输以及客户相关服务进行评判,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实现良好运输,减少成本。 Fisher作为自动控制阀门的专业生产厂商,其在公司内运用了相关的软件,使得其销售额提升了65%,运货量提升了44%,周转率甚至达到了25%。日本一直关注集成物流的仿真设计,因此其相关的研发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二、国内智能物流的具体发展情r

物流行业在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升。但是我国的物流行业因为受自身的经济体制影响,其相配套的基础设施还存在不完善的情况,相关的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受现今技术水平因素的限制以及企业对物流行业的错误认识影响,我国的智能物流行业发展还相对落后,因此物流行业的水平还有待提升,整体规模还受到限制。在现今时代,为了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竞争力、降低相关的投入成本,增加相关产出,相关企业逐步认识到了物流的重要作用,并提升了对物流行业的重视程度。从整体来进行观测,RFID 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现今的物流公司已经逐步加大对物流的重视度。此外,尽管我国的信息平台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而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加强相关平台建设,山东省、浙江省更为普遍。

三、兰州市未来物流智能化发展探析

兰州市未来智能物流从发展方面来说,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和资源化的有效配置,完善物流过程,降低整个过程所带来的资本的耗费;同时不断强化物流过程管理,促进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在智能物流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链接也是愈发密切和复杂,对之管理的难度也愈发加大。

由于现今兰州的物流行业发展水平还相对低下,因此我们应当不断推动物流的现代化建设,实现稳步前进。此外,物流行业也应当针对有效信息加以合理调用与适配,从而降低物流的相关成本。伴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整个行业会变得更为复杂,因此兰州市要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会变得更为复杂,其相关的管理及调度也会复杂,其优化配置水平会不断提高,对资源的管理以及整体调度也会更难。因此要实现行业的不断发展,就必须提升产业的智能信息化水平。

四、兰州市智能物流发展的初步策略

当前的兰州市智能物流的发展应用手段较为单一,诸如传感技术、蓝牙技术以及更多的高新技术还没有彻底应用到智能物流领域。如果能够将更多的高新技术应用到智能物流领域中,那么企业不管是在采购、生产抑或销售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有效发展,这对智能物流发展来说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物联网是智能物流在发展过程中所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智能物流实现跨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通过物联网的发展推动,消费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随地查询到自己的商品物流信息。更进一步来说,这不仅仅是智能物流系统的发展,更是新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总体来说,兰州市的物流行业还处于发展状态,要实现工业4.0背景下的物流智能发展,就需要不断整合资源,不断进行合理配置。现今我国各部门企业只是单纯追求高科技,而没有实现良好的资源配置,它对兰州市的物流行业发展的促进效果较差。因此,在工业4.0条件下,要实现兰州市物流行业的智能发展,就必须利用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方式实现相关管理。

篇2

2015年,全球信息通信产业高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中国信息通信产业更是作为国家经济基础产业得以充分重视,于2014年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提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之后,今年陆续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若干政策措施。

篇3

微博进入平稳增长期,手机微博用户增长保持强劲势头 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路线确定,普及率将达到45%以上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对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结构特征、网络应用和互联网安全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客观地反映了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现状,为政府部门、企业等掌握互联网络发展动态和制定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

事实上,为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1997年,经国家主管部门研究决定,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组织有关互联网络单位共同开展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调查,并于同年11月了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从1998年起,为了使调查工作正规化、制度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每年1月和7月定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从62万到5.38亿,15年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

网民究竟有多大的规模,这是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在普及率达到约四成的同时,中国网民增长速度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放缓的趋势,2012年上半年网民增量为2450万,普及率提升1.6个百分点。

据介绍,1997年我国上网用户数仅为62万人,现在我国上网用户数达到了5.38亿,是15年前的867倍,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7%,即使在增速放缓的当前,最近半年,我国用户数增长了2450万个,平均每天增加13.5万个网民,5天的新增网民数就已经超过15年前的中国网民总数。从国际对比来看,2008年6月底,我国上网用户数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目前,全球每100位网民中,就有24个是中国人。

《报告》认为,当前网民增长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互联网在易转化人群和发达地区居民中的普及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下一阶段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将转向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以及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居民,因而需要关注互联网在这些人群中扩散的障碍。总结过去几年中国网民的增长情况,从2006年互联网普及率升至10.5%开始,网民规模迎来一轮快速增长,平均每年普及率提升约6个百分点,尤其在2008年和2009年,网民年增长量接近9000万。目前,这一增长势头出现减缓迹象。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当前互联网在全民中的普及率不到四成,网民增长还有十分广阔的空间,但是考虑到年龄、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等种种因素,目前我国居民中具备上网条件和技能的人已经基本转化为网民,接下来网民规模增长的难度加大。

手机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显示,在2012年上半年,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80亿,手机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手机上网快速发展的同时,台式电脑这一传统上网终端的使用率在逐步下滑,中国网民互联网接入的方式呈现出全新格局。

图表25: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及其占网民比例

资料来源:《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当前,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移动上网应用出现创新热潮,手机价格不断走低,对于庞大的流动人口和农村人口来说,使用手机接入互联网是更为廉价和便捷的方式。这些因素都降低了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门槛,从而促成了普通手机用户向手机上网用户的转化。

《报告》还显示,2012年上半年,通过互联网收看视频的用户增加了约2500万人,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数据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网络视频用户的人均单日访问时长比一季度增加近10分钟,网络视频在用户规模和用户使用深度上均呈现增长趋势。与整体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的稳步增长相比,手机端视频用户的增长更为强劲,使用手机收看视频的用户已经超过一亿人,在手机网民中的占比由2011年底的22.5%提升至27.7%。在视频网站、运营商等多方积极推动下,用户使用手机终端在线看视频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

《报告》指出,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的发展对中国互联网的普及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中国广阔的农村地区,以及庞大的流动人口来说,使用手机接入互联网是更为廉价和简便的方式。在2012年刚开始上网的新网民中,农村网民比例达到51.8%,这一群体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60.4%,使用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比例只有45.7%和8.7%,而新网民中城镇人口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只有47.2%,这一结果显示出,相比于电脑,手机对农村网民的增长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虽然中国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电子设备的普及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通过电脑使用固网的成本依然较高,在这样的限制下,通过手机终端接入移动互联网是在农村地区普及互联网更加现实的方式。

微博进入平稳增长期,手机微博用户增长保持强劲势头

微博客,是当前互联网的新宠。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74亿,较2011年底增长9.5%,网民使用率为50.9%,比2011年底增加2.2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报告称,微博用户规模已进入平稳增长期。自2011年上半年爆发式增长以来,微博用户增长已逐渐回落。2011年6月底用户数增速为208.9%,网民使用率增加26.4个百分点;2012年6月底用户数增速已低至10%以下(9.5%),网民使用率仅增加2.2个百分点。在网民使用率超过一半的前提下,用户增长的回落,意味着微博已走过早期数量扩张阶段。

手机微博则延续2011年快速增长的势头,截至2012年6月底,其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提升5.3个百分点至43.8%,是使用率增幅最大的手机应用。一方面,手机微博能体现微博内容的即时性和发挥微博应用的自媒体优势,用户体验较好,流失率较低;另一方面,手机微博客户端功能不断增强,例如增加LBS交友、社会化阅读、兴趣社区和通过客户端直接购物等,提升了手机用户使用微博的黏性和使用体验。

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路线确定,普及率将达到45%以上

目前,互联网已深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领域,我国已成为全球互联网大国。但由于技术和历史方面的原因,我国互联网存在网络地址获取量不足、安全可信度较差、服务质量较低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互联网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目前,我国仅拥有约3.32亿个IPv4地址(不含港澳台地区),即使大量应用地址翻译(NAT)等技术延缓IPv4地址消耗,仍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应用需求,还会显著增加网络复杂性和管理难度,降低网络与信息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

从2010年起,不断有研究机构和互联网专家发出警告,IPv4(国际互联网协议第4版)地址短缺从一个科技问题一步步走近社会大众。

2011年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快发展我国下一代互联网产业。此次会议明确了以IPv6(国际互联网协议第6版)大规模部署和商用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的路线图和主要目标。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工作部署,国家发改委2012年2月下发,“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化和规模商用专项”通知这是第一个出台IPv6发展的国家专项,是对国务院的确定发展IPv6路线的细化和落实。

2012年3月29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大政府统筹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创新发展,深化国际合作,加快推进IPv6网络规模化商用,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网络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安全保障、业务应用等领域的重大突破,构建设施先进、节能泛在、安全可信、具有良好可扩展性和成熟商业模式的下一代互联网,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重要保障。

据有关专家介绍,基于IPv4的现有互联网,用于标识全球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网络地址约有40 亿个,目前已基本分配殆尽。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地址数量是2的128次方,是现有互联网的1029倍,一个通用的形象说法是:能使“地球上每粒沙子都拥有一个IP地址”。根据业内人士的分析,下一代互联网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一是更大,采用IPv6协议,使下一代互联网具有非常巨大的地址空间,网络规模将更大,接入网络的终端种类和数量更多,网络应用更广泛;二是更快,100M字节/秒以上的端到端高性能通信;三是更安全,可进行网络对象识别、身份认证和访问授权,具有数据加密和完整性,实现一个可信任的网络;四是更及时,提供组播服务,进行服务质量控制,可开发大规模实时交互应用;五是更方便,无处不在的移动和无线通信应用;六是更可管理,有序的管理、有效的运营、及时的维护;七是更有效,有盈利模式,可创造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意见》在明确下一代互联网的重点任务的同时,对下一代互联网进行了描述,6”时代的互联网不仅有IPv6,而且“地址资源足够丰富、设施先进、节能泛在、安全可信,应该能提供更大信息量和多样化的业务应用,更智能地支持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相互联通,为社会生产生活构建更坚实有力的信息基础”。为此,《意见》提出将开展第三代移动通信及后续演进技术、光纤网、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等IPv6宽带接入业务,促进基于IPv6的宽带数据业务商用;积极发展地址需求大、速率快、移动性高的个性化互动业务;建设基于IPv6的三网融合基础业务平台,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融合类业务应用;以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为重点,积极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在教育、农业、工业、医疗、交通、铁路、水利、环保和社会管理等重点领域的应用。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将加大资金投入,带动社会资金投入,分阶段组织实施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重大工程,积极引导电信运营企业、有线电视运营企业、软件研发企业等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下一代互联网。

篇4

二、大数据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定位

现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正在教育领域引发一场全新的革命浪潮,为提升高校培养人才质量和办学水平,使学生更加快乐、高效、智能地学习知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大数据作为互联网时代“万物互联”阶段的推动力也推动着教育的发展,其数据科学思维和技术促进了教育决策的科学化、高校发展的智能化、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大数据技术将重新定义高校就业生态系统,高校知识将更加满足行业需求,学生在校就能接触行业发展的最新消息,学生都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就业中的应用,将突破传统高校就业推荐方式的次元壁,为高校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带来新的机遇。

三、大数据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应用

将大数据应用于高校就业的实际问题,将突破传统的就业方式,为广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便利,最终实现既定的双赢目标。在以往的就业模式中,对于应届大学生的就业,通常是由学校建立关系,然后由用人单位和学生本人进行双向选择,最后签订三方协议。但这种就业模式也存在“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不匹配的问题。为更好地服务社会,协调好学生、高校和企业的关系,应全面实现高校学生培养至企业人才供给的流程化信息服务,从而满足大学生对行业就业信息了解和个性化咨询服务的需求,提高学生就业教育的精准性,从根本上解决师资匮乏、与行业把握不精准的问题。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社会上海量就业创业信息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获取精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从而解决人才培养与市场就业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为了满足上述业务需求,建立采用分层结构的智能就业平台,其通过不同的主题库,以满足学生不同的业务需求。

(一)为学生检测学习服务

大学生首次注册登录时,平台将收集他们的兴趣、专业、特长、爱好等基本信息,为每个用户进行个性化定制职业生涯规划,然后帮助用户设定学习目标,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目标的内容主要来源于企业招聘服务信息库中的招聘需求,从而实现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会应用,学以致用。同时,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会随时更新,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提升目前适合企业的能力。

(二)为企业招聘服务

企业用户通过企业账号登录,不定期向智能平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后台通过企业需求分析,将其招聘需求更新为学生私人定制的学习目标,相当于企业直接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同时,将学生的学习数据通过后台大数据推送到企业分析行业,供企业选择,从而减少招聘过程中人力资源效率低下的问题。

(三)为高校教育理念提升服务

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账号登录,关注本校学生和留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企业招聘的需求信息,使高校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本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准确地教育学生。同时,学校还可以分析自身的优缺点,提高竞争力、知名度、就业率。

篇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1年12月,电子商务类应用稳步发展,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上银行和在线旅行预订等应用的用户规模全面增长。其中团购成为全年增长第二快的网络服务,用户相比2010年增加4590万人,年增速高达244.8%,用户规模达到6465万,使用率提升至12.6%[1]。团购行业经历了2010年全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低门槛迅速扩张式快速发展之后,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发展低谷期。截至2011年末,全国共诞生团购网5877家。其中,2010年诞生2612家,2011年新增3265家。2011年末全国范围内已有1968家团购网站在激烈的竞争中退出市场,占团购网站总量的33.5%。团购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凸现出网站盈利率低、缺乏监管、信用体系缺失、同质化竞争等问题。面对团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各大团购网站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同时相关监管部门也拟在2012年出台团购相关监管措施支持团购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基于SCP框架,即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分析了团购市场结构、行为、绩效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互动作用,对我国独立运营的团购网站的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为团购行业的参与者提供决策的依据,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政策制定的建议。

二、网络团购产业的SCP分析

(一)网络团购的市场结构

市场结构是指特定的行业中具有相同性质的企业在数量、份额、规模上的关系,是决定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的主导因素,主要通过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和进入壁垒指标来衡量。

市场集中度是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常用的衡量指标为行业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根据行业集中度的计算公式及表1得出2011年CR4和CR8数值分别为47.79%、77.19%,依照贝恩对美国产业垄断和竞争类型的划分,我国网络团购产业属于中集中寡占型。团购网站分化明显,其表现为:一方面综合性的大型团购网站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大量中小规模团购企业退出市场。大规模的团购网站竞争优势明显,市场集中度日趋集中。

表1 2011年团购网站销售额数据统计 单位:亿元

进入壁垒方面。团购行业不同于资金密集型的自然垄断行业,进入团购行业所必须的初期资金投入不高;在技术上网络团购具有低技术的特点,作为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交易平台,没有技术上的特殊要求;在我国通常注册一个网站需要在工信部备案,而经营性网站还需要向工商部门备案。但是在实际上,即使没有在工信部和工商部门备案的团购网站还是可以向消费者经营团购业务[5],政策法规壁垒也不高。总之,目前我国团购行业进入壁垒相对较低,随着竞争机制的完善和团购精细化经营的趋势,进入壁垒会不断提高。

(二)网络团购市场行为分析

本文从价格策略、产品策略以及合并与兼并行为三个方面对网络团购市场行为进行分析,由此得出:在价格策略上,目前团购网站更多采取以长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策略化定价行为,表现为低价策略,通过低价实现薄利多销。影响团购价格和成团量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商品本身的性质,另一个是组织团购的目的[6];在产品方面,网络团购提供的产品主要有本地的服务和实物产品,产品差异程度不明显,对新产品的创新开发程度不高。网站经营初期出现了低端的同质化竞争,表现为产品同质、高推广费用和人工成本、低毛利率运营等;在企业合并与兼并行为方面,鉴于企业的合并是支持市场控制力的战略[7]。表2是2011年全年团购网站数量统计。2011年1月至8月团购网站数量由3283个扩张到5039个,9月份达到峰值,10月团购网站数量减幅最大达到1001个,其后网站数量持续递减。团购行业合并行为主要表现为横向兼并,如12月退出的219家团购网站中,部分被排名前十的团购网站兼并。

表2 2011年团购网站数量统计

(三)网络团购市场绩效分析

以下将从市场规模、产品状况、技术和模式创新三个方面来考察团购行业的市场绩效:从团购市场规模来看,《2011年度团购行业报告》显示:2011年国内团购市场交易总额达110亿元,同比2010年实现了550%的增长,全年超过3亿人次参与团购消费。全国团购市场总体量在持续攀升,市场规模效益增加。在团购产品方面,团购产品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差异化和高端化,产品覆盖面广,其中餐饮美食类产品在2010年和2011年均占有团购销售的较大份额。更多团购企业侧重本地生活服务类商品的团购。团购产品地区差异分化。团购技术和模式创新主要体现在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技术的运用,如嘀嗒团首创“在线预约系统”,减少用户因电话预约信息不全、忘记预约等造成的低质量消费体验;团购模式的差异化也开始显现,团购网站开始发展线下商务和互联网的相结合。如聚美优品在限时特卖的基础上,正式向B2C模式进行过渡。

三、团购行业发展建议

基于本文的分析,不难发现团购行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诚信体系尚不完善、市场竞争同质化以及利润空间和用户粘度过低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建议。

篇6

一、做好框架设计,全面反映行业发展

全面地反映行业发展和成就,是行业年鉴实用性的基本要求。而框架设计直接影响年鉴内容的全面程度。年鉴的框架是指构成全书的各个基本组成单位,也就是年鉴专栏和栏目的总体。框架设计要从实际出发,了解和掌握行业的全面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尤其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资料来源,来确定年鉴的结构层次,是采用两个层次,还是采用三个或四个层次,使年鉴的框架结构更为合理和完善,更加贴近行业实际。建筑业年鉴采用三个层次的框架结构。第一个层次的栏目有六个:“总论”、“全国工程建设和建筑业概况”、“行业纵横”、“企业经纬”、“信息资料”、“建筑业统计数据与分析”。第二个层次是六个栏目中的分目,如:“信息资料”中的“重点工程”和“调研报告”。第三个层次是各分目之下的条目,如:“重点工程”之下的“北京市重点工程”、“上海市重点工程”等。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行业情况,建筑业年鉴的部分栏目采用四个层次,如:“行业纵横”是第一层次,其下的“各行业建设概况”、“地方建设概况和社团组织概况”是第二层次,“地方建设概况”之下的“北京市建设概况”、“上海市建设概况”等为第三层次,“北京市建设概况”之下的“建筑市场管理”、“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建设科技”等为第四层次。这样的框架结构,对年度行业重要信息资料应收尽收,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行业发展实际,增强年鉴的实用性。

年鉴内容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行业的发展情况做到常编常新,对框架设计做调整和创新,力求符合行业年度发展实际。最近几年,建筑业的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如火如荼。根据这一情况,建筑业年鉴及时调整内容框架,在第一层次“全国工程建设和建筑业概况”下增加了“建筑业信息化建设”的条目,来完善和充实年鉴内容。同时,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一些信息从互联网上获取比在年鉴中查找更为便捷。因此,删除了第一层次“信息资料”之下的“科技实录”。因为“科技实录”中收录的省级工法名单等内容均可在互联网上查到。

做好行业年鉴的框架设计,与时俱进地优化框架内容,全面地收录年度行业信息资料,方便读者在行业年鉴中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年鉴的实用性也就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建筑业年鉴目前收录的内容在记录行业年度人物和国外建筑业发展状况方面还比较欠缺,这是也以后优化完善的方向。

二、以读者为中心,打造实用栏目

年鉴的实用价值与读者数量的多少成正比,内容要多贴近读者,满足读者的需要。行业年鉴在全面反映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应以读者为中心,不断关注读者的需要,不断完善年鉴内容,尤其要打造几个实用栏目。建筑业年鉴这几年根据读者反馈,不断完善年鉴内容,突出行业特色,为读者提供实用信息。针对每一年度行业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汇集各地各部门和大型企业所做的有分量的调研报告,将“信息资料”中的“调研报告”做成重点栏目。其中的各篇文章,不仅对行业难点热点问题有深入透彻的分析,同时结合各地各单位自身情况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读者纷纷反馈,通过建筑业年鉴这一栏目,了解了同一问题在不同地区和企业的情况,对解决同类问题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行业的统计数据是读者关心的一个重要内容。特别是年鉴作为工具书,数据更是必不可少的实用性内容。建筑业年鉴将行业统计数据作为体现实用性的重点栏目,收录年度行业统计数据分析和行业各类统计数据。同时,按年度数据和近几年相关数据进行分类,既方便读者查找上一年度数据,也能按需要查找近几年的数据,特别是与建筑业相关的重要数据。读者对统计数据栏目给予了很好的评价,表示在查找数据时非常方便,对实际工作帮助很大。

三、内容电子化,缩短出版周期

当前,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对传统纸媒造成很大冲击。年鉴作为工具书,虽然不像报纸、杂志和一般图书那样受到很大影响,但如不紧跟形势,则必然会出现在信息时代中实用性不足的问题。年鉴的电子化比较容易实现的是随书发送电子光盘,使年鉴内容能够轻易地通过电脑进行阅读。电子光盘在制作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年鉴内容的完整和易于查找,真正发挥电子版年鉴的便利性。如有条件,还应考虑与网络的进一步融合,提供各年度年鉴的在线查阅,方便互联网读者使用年鉴。建筑业年鉴自2005起开始随书附赠内容光盘,并将1984年至2004年的年鉴也全部制作成光盘,方便读者查阅。

年鉴的出版周期为一年,但出版时间是越早越好。因为读者越早地看到年鉴,特别是行业年鉴,就能及时地了解上一年度行业的情况,掌握需要的资料,也就能更好地发挥年鉴的实用性。因此,缩短年鉴的出版周期就要提前进行计划安排,积极认真做好组稿和编校、印刷等工作,严格按照计划节点完成工作任务,按时出版年鉴,发挥年鉴的时效性,同时也就大大地提高了年鉴的实用性。

上面是结合建筑业年鉴这几年的编纂实践对增强行业年鉴实用性的一点看法。实用性作为行业年鉴的基本要求,只有在编纂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才能不断地提高,行业年鉴也才能不断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7

供应商发展状况

2015年的国内自动化立体库市场,供应商加快了自身的技术发展和管理提升,更多地从技术实力、行业方向以及地理位置等自身特点出发,捕捉和跟进市场需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出现疲软、行业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在开拓新行业、新领域的同时,进一步注重深挖行业市场潜力、开发重点行业,响应热点市场的需求,如电商、烟草、医药、轮胎、服装、冷链、快消品、机械电子、新能源等等。

这一年供应商自身能力建设也在不断加强,能力进一步扩展,集成商、设备供应商界限进一步模糊,原来单一从事集成或设备供应的厂商纷纷向设备供应或集成发展,以期发展成为能力更加完善、实力更加强大的具有综合实力的供应商。面对自动化立体库持续和不断发展的需求,一些以往从事软件工程、输送设备、生产线自动化的企业,采用市场资源共享、联合研制、自主开发等多种方式,积极向自动化立体库市场领域进行拓展。

国内部分知名厂商利用自有资金发展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资本杠杆对发展的重要性,积极谋划运作上市,拓展融资渠道,加快公司发展。

我们预计,自动化立体库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市场容量将不断增大,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供应商企业规模、技术发展、项目管控能力、售后服务能力参差不齐的行业现实客观存在。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行业企业将面临市场和改革的双重发展考验。

产品技术发展状况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物流仓储设备大发展在未来呈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态势,基于供应链系统协同运作的需要,快速、可靠、自动化、智能化、多样性、适应性将是发展的主要方向。高速、高密集存储技术的应用,导致存储设备的多样性快速发展,高密度、高自动化、快速的存储设备将获得快速应用。

随着全新集成技术在系统接口、数据传输、网络通讯以及安全等多个方面的成熟应用,使得仓储物流在物流设备、物流技术以及物流系统方面具有多样性选择。为适应这些发展趋势、满足客户需求.国内多种新技术应运而生,有的已经有实际案例,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

1.轻型高速堆垛机发展应用

轻型高速堆垛机采用走行与升降均为同步带牵引、单深货叉存取形式。主要应用于配送中心、电商、医药等行业立体仓库中,是一种用于完成料箱密集存储、高速存取的自动化设备。在2014年、2015年持续研发基础之上,2016年继续推出更快(走行速度可达300m/min、走行加速度2m/s2、升降速度可达180m/min、升降加速度3m/s2、货叉取放周期最快能达到6s),更高(接近20m左右的超高MiniLoad)的产品。该性能超过国内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应用范围,2016年将从医疗、电商传统件箱类行业,逐步向制造业扩展及推广应用。

2.多层穿梭车技术应用

多层穿梭车是在货格中搬运件箱物料的紧凑型穿梭车技术产品,该穿梭车与固定于立库端部的垂直提升机、连续提升机或提篮式货架自由组合、配合使用,完成件箱物料的快速存取作业。2015年完成研发示范性应用,2016年应用会扩展开来,技术上实现单层直线逐步向垂直与水平方向动态分配(同层转向、垂直换层);传统滑触线供电方式像自主供电方式发展;自身重量进一步减轻等关键创新。走行速度可达140m/min,加速度1.5m/s2,货叉取放周期4s。

2016年应用上将从传统的烟草、电商行业向医疗、制造业拓展。由于作业有效载荷与设备自重比值比较小,意味着大大降低了每个仓储单元存取作业的能耗,穿梭车具备处理变尺寸物料的能力,符合绿色概念发展方向。

3.冷链自动化仓储领域逐步推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消费者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与安全要求和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同时,政府对低温仓储发展与建设也越来越重视,低温仓储得到迅速发展。冷库容积获得10%的稳步增长,也与此同时也急需解决冷库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升,相关企业逐步尝试并推进冷链自动化仓储的建设。

随着国家土地资源稀缺,为适应集约资源、节能环保及绿色发展的趋势及客观要求,迎来了自动化仓储物流的快速发展机遇,目前已在此领域逐步推开。自动化仓储的密级存储、超高冷库技术将逐渐应用,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4.新能源锂电池生产环节规模化应用已推开

随着中国电动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正进入黄金期。为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物流系统主要解决电池化成后至电池单体交付、模块组装前各工序内部及工序间的生产物料、半成品、成品的存储及自动化转运。实现从电池贴膜后自动组盘开始,到常温静置一、OCV检测后自动NC、常温静置二、常温静置三,到成品电池库测试工艺段之间物料的仓储、管理、输送、转运等功能。各锂电池生产企业大规模化的物流应用,也已规模化推开。

5.智能仓储发展

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逐步实施,智能制造和智能物流将获得快速发展,其中“智能仓储”也将发挥核心支撑作用。它将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并通过物联网与互联网的支撑,实现纵向、端对端、横向等三项集成,实现仓储物流的智能化以及社会化生产及供给的最新形态:从而达到从技术、组织、模式“三维一体”的仓储物流的创新。

智能化仓储,整个体系通过集成技术或者自动化的智能装备使得整个系统形成一体化,高效益的解决方案。其实,“智慧化仓储”就是在CPS的基础上,所有的物,所有的人,所有的服务都是有感觉,有灵魂,互相之间有智慧发挥,有智慧的合作,最终实现智慧化。

未来仓储也是一样的,仓储每个节点通过互联网实时感觉到所有仓储信息化的过程。在服务互联网和物联网基础上,使得智能物料、智能产品达到有机融合。纵向是整个业务,横向是不同的需求,通过感知层,通过现在云计算、安全云网络或者整个传感层,最后达到整个系统智能应用。终极目的是使系统变得有智慧,借助辅助决策系统,可以自动做事情,具有自治能力。数据可以提炼,最后提炼到决策层面并反向可以干预管理工作,进而形成良性、智慧、可执行、自主的循环体系。

2016年发展趋势展望

篇8

作为高科技与新兴产业融合的物联网产业,投资大、风险高。在探索和实现物联网领域的发展和突破上,上市公司成为了我国物联网产业的重要主体,并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国内对物联网行业竞争力的研究尚不多见,完善这方面的研究,一方面,能增强物联网企业对自身综合实力的了解,明确其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势与劣势,以此来制定竞争战略,完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可辅助政府和投资者对物联网行业内各企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提高对物联网行业整体竞争力的认识,了解行业发展的走向,为制定科学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理论依据与文献综述

企业竞争力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史蒂芬·海默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他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开放且具有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在市场占有、满足顾客需求、创造价值、发展成长等方面与其他企业竞争而形成的一种比较能力。此后又出现了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企业内在成长论,以伯格·沃纳菲尔特为代表的持续竞争优势论等不同的理论流派,他们从不同侧面的特殊性和动力来阐述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和创新性。

竞争力评价方法是对竞争力理论的发展。最早,学者们利用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占有量来评价企业的竞争力。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一指标已无法全面衡量企业的竞争力。于是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直接或间接、多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企业竞争力的综合性评价指标。由于财务绩效指标可间接反映企业市场占有、满足顾客需求、创造价值、发展成长方面竞争力特性。此外,由于因子分析法能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帮助企业专注于关键因素,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利润,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本文将基于财务绩效视角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我国物联网上市公司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当前国内学者对我国物联网产业的理论研究正在深入,如卢涛等(2012)对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施卫东(2012)、王建平等(2011)对物联网产业技术链问题进行了研究,詹正华(2011)、何家凤(2012)等则从财税政策等角度对物联网发展支撑体系进行了研究,但涉足物联网行业的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目前还未深入,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有所探究。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

自2009年8月在无锡首次提出“感知中国”、“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以来,物联网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于2010年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在我国尽管起步时间较晚,但截止到2011年底,国内有物联网相关概念业务的上市公司已达72家。可见近年来物联网在政策扶持下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本研究样本数据来自CCE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为确保数据的有效性,本文对样本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筛选,剔除了17家数据不全的公司,共选取55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市场占有、满足顾客需求、创造价值和发展成长等维度,对样本公司基于财务绩效视角的竞争力进行研究。

(二)变量选取与标准化

基于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本文从市场占有、满足顾客需求、创造价值、发展成长等维度选取有代表性的17项指标作为绩效评价指标,通过SPSS19.0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为了消除指标间量纲和数量级的不同,确保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对样本数据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SPSS在调用因子分析的过程中,会自动对原始数据作标准化处理,所以得到的计算结果都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变量。

(三)指标数据的适用性分析及因子选取

由于指标间的相关性是因子分析的前提,因此在提取公因子之前,本文首先对指标数据进行了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检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是1390.066,显著性水平等于0.000,小于1%,KMO值为0.511,大于0.5。根据Kaiser给出的度量标准可以判定,本文选取的数据基本呈正态分布,可以进行因子分析。成分分析提取原则是因子特征值大于1,选取六个主因子,总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6.541%。并且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处理后,因子载荷矩阵在6次迭代后收敛。因此,本文选取F1为规模因子,F2为投资收益因子,F3为偿债因子,F4为获利增长因子,F5为营运因子,F6为规模扩张因子。六个公因子代表了指标体系的六个不同侧面,通过综合运用它们进行分析与评价,大致能够清晰和全面地了解我国物联网上市公司竞争力的总体状况。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基于样本公司因子得分情况的分析与评价

在研究的物联网样本公司中,在规模因子(F1)上有73%的样本公司的得分小于0,说明多数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业绩波动风险较大,难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自身也不能为其技术创新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在投资收益因子(F2)上有62%的样本公司得分小于0,这些公司获利能力较差,投资价值较低,说明它们的资产管理水平低下,资产利用率较低,投资方向存在问题,从而影响了它们的市场竞争力。在偿债因子(F3)上49%的样本公司得分小于0,说明这些公司对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不高,资产负债率过低,没有利用好负债这一融资工具,发展后劲不足。在获利增长因子(F4)上有76%的样本公司得分小于0,这些公司获利增长能力和成长性都较差,公司在未来可预期的投资回报较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在营运因子(F5)上有65%的样本公司得分小于0,这些公司的资产营运能力较差,急待加强各项经济资源的有效运用及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其总资产周转率,减少坏帐比率,采取折扣等优惠方法提高其应收账款周转率。在规模扩张因子(F6)上有75%的样本公司得分小于0,它们的成长性不强,未来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亟需提高它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表1所示。因此,从整体来看,我国物联网行业仍以中小规模企业居多,行业内两级分化比较严重,整体的规模实力、投资收益能力、偿债能力、获利增长能力、营运能力、规模扩张能力不强,尚有待进一步提高或改善。

(二)基于样本公司综合得分情况的分析与评价

从综合得分情况来看,可以将样本公司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像中兴通讯、大族激光等综合分在1以上,占全部样本公司的3.6%。这类公司综合竞争力较强,有自身突出的竞争优势,但仍有不足。以中兴通讯为例,其在F1上得分最高,但F2、F3、F4、F6上得分均小于0,说明企业综合竞争力强但发展不均衡。所以这类公司所要做的就是结合行业特点进行改进提高,保持优势弥补不足,以进一步增强竞争力;第二类则是像长电科技、积成电子等综合分在0-1之间,排名居中,属于竞争力一般的公司,这类公司占全部样本的40%。这类公司通常发展情况处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应把经营的重点放在从基本的生存做起,加强公司的经营管理,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提升盈利能力与核心经营能力,最终实现提升公司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而余下56.4%的公司的综合得分为负数,其综合竞争力未达到行业整体水平,为第三类竞争力较弱类型,它们的发展情况不够理想,处于行业竞争中的不利位置。这类公司的经营核心在于通过技术改造、管理革新等方法管理好公司资产,至少实现收支平衡,以维持公司的生存。并提升经营管理理念,努力提高经营效率与效益,不断改进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扭转竞争中的被动局面。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物联网上市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我国物联网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

(三)基于各领域综合得分情况的分析与评价

从不同领域分析观察,两极分化现象在二维码和RFID、传输网络及互联网应用服务、软件与系统集成、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内同样存在。比如,同处于云计算领域的中兴通讯和浪潮信息这两家公司,得分差异超过1.5。那么,是否不同物联网领域间的竞争力情况也存在类似差异呢?于是,本文在对各领域的综合得分进行平均值求值后发现,激光扫描器领域分值最高,接下来依次是云计算、金融和保险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家用电器智能控制、IC卡应用、智能交通、二维码和RFID这七个领域。上述这些领域的平均值均大于0,意味着它们的发展水平超过了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其中所包含的公司整体上竞争力也都相对较强。而余下的领域的平均值均为负数,说明它们的发展在整个行业中要显得相对缓慢和落后些,尤其是传输网络及互联网应用服务等少数领域内的公司,其竞争力整体上都较弱,发展也比较滞后,如表2所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物联网行业内不同领域的发展状况也良莠不齐。这也正是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十二五”规划为何在提出要继续加大对金融和保险系统、智能交通、二维码和RFID等发展势头良好领域扶持的同时,也提出要积极加紧对智能电网、智能医疗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发展现状又不太理想的领域进行帮扶的原因所在。

(四)基于综合竞争力影响因子的分析与评价

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各因素对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却又不尽相同。所以,为了更为有效地提升我国物联网上市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必须找出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于是,文章将各公因子对整个分析过程的贡献度大小制作成表3,直观地反映出来。

从表3可以看到,投资收益因子(F1)对整个指标评价体系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规模因子(F2),两者的贡献率比其他公因子的贡献率高出许多。因此可以说,我国物联网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投资价值和规模实力是左右综合竞争力的三个关键因素。正如在前面分析中谈到的,中兴通讯排名第一,主要是其在F2上的得分很高,而这一因子对整个指标评价体系的贡献又很大。由此可以看出,在获利能力、投资价值和规模实力上,各公司间的两极分化必然会最终导致其在综合竞争力上出现两极分化,这三因素对我国物联网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企业经济效益好,投资收益能力强,才能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企业才能有用足够的资金来扩大规模或进行技术研发,并在未来获得持续发展。然而,通过分析各公司在F1、F2上的因子得分情况发现,约71%的公司在F1的得分低于0,约64%的公司在F2的得分低于0,由此可以说明,如今我国物联网行业仍以中小规模企业居多,行业整体的获利能力不是很强,投资价值仍被外界低估,尚待进一步发展。

篇9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中国网民的数量每年都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电子商务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再加上第三方支付平台及其安全性的完善,网络购物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使得网络购物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时尚。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42亿人,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42.9%,与2011年相比,网购用户增长了4 807万人,增长率为24.8%,“8·15电商价格大战”与“双十一”等促销活动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显然,Internet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的消费模式。但随着“云技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网络购物自身的发展,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又将怎样顺应时代的潮流?

截至2013年12月底,中国手机购物用户占网购用户的22.9%,比2011年增长了6.6个百分比,其用户量比2011年高出2.36倍,这些数字都充分说明了手机购物必然成为未来中国网络购物发展的新模式之一(王雪梅,2009;陆敏玲等,2012);另一方面,随着B2C模式弊端的不断暴露,C2B模式的优势就愈加凸显,以反向团购(潘勇,2005;张璇等,2012;袁娜,2013)、线上交易线下消费的O2O模式(吴芝新,2012;王艳江,2012)、预售模式(张力澎,2013)等三大典型C2B模式无疑成为其中最大的亮点。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网络购物的四大主流方向——手机购物、反向团购、O2O模式及预售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一、手机购物

随着3G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已相当普及,手机已经成为网民接入互联网的主要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64亿,较2012年底增加了约4 3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由上年底的74.5%上升至78.5%。而手机网民规模早在2012年6月就超越了使用PC机上网的网民。这种庞大的用户群体就不得不吸引着各大商家步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开拓移动购物市场,重塑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2012年11月CNNIC的《中国手机网民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指出,网购消费者比例只有21.8%,相对于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来说,所占比例相当小,但却是移动互联网最具市场价值的掘金点之一。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便捷性。无论你是懒洋洋地躺在沙发上,还是在排着长长的队伍,甚至是挤着拥挤的公交车、地铁,只要你想购物了,只需拿出手机,轻轻一点,便可轻松购物了。如果我们能够从移动购物中享受到如此大的便利,何乐而不为呢?第二,手机支付及其安全性的完善。小到一张电影票,大到酒店旅游,网民都可以一站式移动消费,而不必手机查询后再移到电脑端支付,这就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提高了购物效率,同时,移动购物的这种特点,也恰恰迎合了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第三,二维码等功能技术的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购物比较等多方面功能,这就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开始转移到移动购物上来;第四,本地化信息动能。本地化信息是移动互联网商业信息模式,是现在传统的PC公司和互联网公司所未涉及到的模式。

但说到底,网络购物就是视觉购物。消费者更倾向于花费更多的时间通过大屏幕来浏览商品。虽然手机屏幕越来越大,但还没有达到消费者浏览大图片的要求,这就有可能成为阻碍手机购物发展的瓶颈。市场调研公司eMarketer表示,相较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屏幕更大,更适合进行购物。但是,不难发现,平板电脑却没有智能手机便捷,因为,你不可能随时随地都带着平板电脑,而手机却是你必备的。Fiore等人提出的Image Interactivity Technology(IIT)——影像互动技术,它能够使产品或者环境图像来模拟实际的产品或者环境。特别地,之后两年,Fiore等人还结合了three-dimensional(3D)virtual models——三维虚拟模型。比如说购买服装,只需要输入自己的身高、体重等信息,IIT和三维虚拟模型技术就可以模拟出穿上衣服的效果。假如此技术也应用到手机端购物,那么消费者就不用担心屏幕大小的问题了。但是,这只是一种假设,还缺乏实验证,需要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电子商务市场的移动革命已经开始,移动电子商务必将在电子商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eMarketer预计,到2016年,美国移动购物规模将达到870亿美元。在不远的将来,手机购物时代必将到来!

二、反向团购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2年度中国网络团购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累计诞生团购网站6 177家,其中56%的团购网站已关闭,团购网站数量缩减至2 695家(如图1所示)。面对团购行业整体下滑的趋势,电商网站不得不寻求新的电商模式。

2013年3月1日电商网站蘑菇街推出的“蘑菇自由团”频道一上线,就引起了消费者火爆反应。数据显示,“自由团”上线两小时就组织了超过5 000个团购,共有20 000多人参与组团。“蘑菇自由团”就是消费者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发起团购,卖家设定团购价格和时间,当团购量达到一定数量时,团购就成功了。这种由消费者发起的团购就是反向团购。

天猫原创品牌茵曼首次参加了双十一预售活动,在双十一之前,共推出六种款式的服装,其中,有两款预售就超过了2万件,效果特别惊人。这种以预售模式为代表的天猫“双十一”营销创新,极大地震动了传统营销模式。

所谓预售模式,就是以消费者的需求来驱动商家生产,即利用网络平台,提前一段时间产品信息,并在短时间内快速聚集单个分散的消费者需求订单,然后给厂商一个集采大订单,厂商可从供应链的前段、后端进行优化,从而更加精确地锁定消费者,进行提前备货,消除库存,进而大大降低产品成本。简单来说,预售模式,就是先收集消费者需求订单,然后再进行生产、流通和销售。

这种模式不但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忠诚度,而且解救了库存忧患,实现了消费者和商家的双赢。但是,考虑到时间成本,预售模式需要商家具备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因为该模式虽有很强的精确性,但是时效性很差。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购买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天,而服装的生产周期一般不会低于15天,这样就会损失一批潜在购买消费者。所以,目前,预售模式只适用于具有快速响应的供应链体系的商家,比如宝缦家纺,它就拥有一条从棉纱、织布、印染、制造到销售的完整供应链体系,产品生产周期仅需要7天。这也许是该模式最大的弊端。

五、结论

互联网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并逐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随着“云技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网络购物自身的发展,现有网络购物模式的弊端愈加清晰,以消费者为中心,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购物体验的模式逐步形成。手机购物、反向团购、O2O模式以及预售模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迎合了他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更符合电商营销方向。因此,这种社交加本地加移动化的购物模式即SOLOMO模式——Social(社交的)、Local(本地的)、Mobile(移动的),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网络购物市场发展的新模式,引领消费者进入另一种消费时代。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

P020130122600399530412.pdf,2013-01-15.

[2] ALBRECHT ENDERS,TAWFIK JELASSI.The converging business models of internet and bricks - and - mortar retailers[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0,(5):542-550.

[3] 王雪梅.3G技术下电子商务时代的“手机购物”模式分析[J].中国商贸,2009,(9):123-124.

[4] 陆敏玲,曹玉枝,鲁耀斌.基于移动商务特征视角的移动购物用户采纳行为研究[J].情报杂志,2012,(9):202-207.

[5] 潘勇.网络交易中的逆向选择与营销策略取向[J].平原大学学报,2005,(1):4-6.

[6] 张璇,王琦.中国网络团购行业发展的瓶颈——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J].中国商贸,2011,(24):101-102.

[7] 袁娜.基于企业微博平台的逆向团购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8] 吴芝新.简析O2O电子商务模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73-74.

[9] 王艳江.浅谈当下电子商务O2O模式新机遇[J].电子世界,2012,(12):23.

[10] 张力澎.电子商务预售:农产品又添一出路[N].新农村商报,2013-05-15(A06).

[1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12/0719/14/86PILUKG00094MS8.

html,2012-07-19.

[1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手机网民上网行为研究报告[EB/OL].http:///hlwfzyj/hlwxzbg/ydhlwbg/201211/P02012

1116518463145828.pdf,2012-11-16.

[13] Fiore,A.M.,& Jin,H.-J.Influence of image interactivity on approach responses towards an online retailer.Internet Research:

Electronic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and Policy,2003(13),38-48.

[14] Fiore,A.M.,Jin,H.-J.,& Kim,J.For fun and profit:Hedonic value from image interactivity and responses toward an online store.

Psychology & Marketing,2005,(220):669-694.

[15] 黄炜,殷聪.中国式网络团购的现状、问题、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12,(8):135-143.

[16] 李晓欣.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网络团购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电子商务,2012,(12):14-15.

[17] 赵春兰.以CRM的视角看电子商务O2O模式的兴起[J].中国商贸,2012,(34):177-178.

Exploring of New Business Models of Online Shopping in China

XUE Yang-yang1,CHEN Mei-mei1,XUE Jian-kai2

(1.Glorious Sun 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 200051,China;

篇10

应用技术大学培养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明确,要适应社会需要,不仅在办学定位上应坚持应用型的方向,而且其专业设置也应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兴专业和新的专业培养方向为主体,主要培养工程应用型、技术应用型、服务应用型、职业应用型、复合应用型等专业人才,突出应用型和实践性,直接面向社会经济生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二、云南工商学院专业设置情况

云南工商学院自建校以来,坚持关注国内外应用科技前沿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实际的路子,积极凝练学科方向,提升应用型科研水平,重点开展管理学、计算机应用科学、汽车应用技术、本土艺术发展、滇西青年创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培养了一批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优秀应用型人才。

1.积极开展专业设置调研

学院根据《云南工商学院战略发展规划》和《云南工商学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积极组织开展专业调研与社会需求调研,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信息,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积极开展同行、同专业调研,了解国内外同行、同专业的发展基础、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找出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积极开展社会调研,了解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对本专业的需求信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求,积极培育学科专业增长点;利用校际交流、教师出国访学等机会,积极开展国外同行、同专业发展状况调研,学习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积极开展相关学科专业发展状况调研,明确专业建设和专业交叉融合发展的方向。目前,学院已经形成了涵盖管理学、工学两大学科专业群,积极建设教育学、艺术学、经济学和文学等6个学科的办学格局。

2.坚定遵循专业设置原则

围绕滇中产业新区建设、云南新兴产业中的汽车及先进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需求、云南省现代服务业及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建立起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布局。按照“巩固优势、突出特色、优化结构、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专业建设中突出特色与优势。推进专业群建设重点建设工商管理类、计算机类、机械类、土木类、设计学类等专业群。

3.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学院在专业设置过程中不断贴近市场,随时对市场进行分析研究,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建立招生、就业联动机制。

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中,主动适应云南、西南、东盟经济圈经济发展的需要,每年派出人员进行市场调研和反馈,不断完善培养方案,调整专业结构,丰富专业内涵,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桥头堡”人才建设提供服务。

三、云南区域经济发展专业需求分析

在《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在“十三五”期间要以发展畅通、快捷、安全、大容量、低成本交通运输为目标,构建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动铁路、公路、航空等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我省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发挥好在“孟中印缅”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中的主体省份作用。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广应用集成制造、柔性制造、精密制造等先进制造模式,积极支持骨干企业建设“数字车间”、“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顺应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全面实施“云上云”行动计划和“互联网+”行动,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平台作用,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引导要素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培育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的新业态。大力发展医疗、护理、健康养老、健康保险、中医药医疗保健、健康体检和咨询、健康文化等健康服务,提高生活服务品质。着力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交通物流综合配套设施和口岸,以及与周边国家传统的经贸基础,联动国内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经济圈等发达地区市场,积极拓展与南亚东南亚乃至非洲和欧美的经济贸易往来,深化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经贸合作。

根据目前云南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在交通建设与服务、制造业、国际贸易、基础建设、电商等方面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

四、云南产业升级专业需求分析

1.“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在“十三五”期间要加快“八出省、五出境”铁路骨架网、“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主骨架网建设,面对云南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道路建设的测量将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这将导致急需大量的道桥和测绘专业人才。

2.在云南“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推进信息、科技在建筑业生产、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应用、渗透和融合,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信息科学相关专业的发展大有可为。

3.规划中指出,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即:现代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根据全面实施“云上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呈贡云南大数据中心、旅游数据中心及交易平台、林业大数据中心及交易平台等项目建设,推动政务云、旅游云、教育云、卫生云、科技云、产业云等一批示范云建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离岸数据中心、超级计算中心,推进大数据开放共享,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积极发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技术产业。

4.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重要物流节点、口岸、综合交通枢纽等物流、仓储基础设施和通道建设,加快推进现代物流基地、示范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国际物流发展,加快机场、铁路、高等级公路、口岸、园区之间的连线和多式联运设施建设,强化集疏运服务功能,构建便捷、高效的跨境物流体系。加快物流信息化、装备现代化和标准化建设。可见在未来物流行业将是一大发展机遇,同时也急需更多的物流专业人才。

5.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充分发挥城市设计在完善城市空间形态、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提高城市运营效率等方面的综合作用,聚焦城市重点区域,编制完成城市色彩、生态廊道、建筑立面、景观照明等专项规划。因此,“城市管理、环境设计、风景园林”等专业也将带来新的需求。

6.推进健康云南建设。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加强临床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带动整体疾病诊疗水平和医院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大健康范专业也会出现新的增长需求。

7.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多元投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服务保障机制、动态调整机制、供需协调机制。扩大财政支出中对公共服务支出的比重,建立多元化的供给制度,集中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支出,逐步缩小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等规划将为“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带来机遇。

五、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增设专业取得新发展

云南工商学院在近几年新专业的申报中,紧密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展,不但弥补了学院在经管类、护理、机械交通、建工专业群建设上的不足,完善专业建设与学科布局。同时带动各重点专业将教学、师资资源辐射到相近专业,带动其他专业的培育和成长。

专业设置是应用技术大学生存的基础。应用技术大学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区域产业结构和地方支柱产业对应用技术大学专业结构的改革与调整影响很大,反过来说区域产业结构是应用技术大学专业结构调整及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上必须立足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柱产业的大局出发,考虑和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专业结构布局。

参考文献:

[1]傅正泰.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与管理问题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姜大源.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理论、策略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颜莉芝.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研究[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5]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理论与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6]《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篇11

近年来,平板电脑、手机、方便携带的笔记本电脑等移动数码设备的需求量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增长。各种无线通信技术,例如2G、3G、4G、WIFI、蓝牙、热点共享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伴随定位技术的发展和行业应用,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使用移动设备获取信息成为了可能。2000年以来,这些发展衍生了新的研究领域:位置服务(LBS)和移动营销(mobile marketing)。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网民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年增长率为19.1%,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由2012年底的74.5%提升至81.0%,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手机依然是我国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用户上网设备向手机端转移、使用基础环境的改善和上网成本的下降三方面是手机端高流量应用使用率激增的主要原因。

如今,在高端餐饮模式持续走低,中低端餐饮竞争日益加剧的时候,餐饮企业希望通过利用位置服务与移动营销结合来满足拓宽企业客源,及时维护客户关系,更快处理客户投诉与企业相关的活动或折扣信息等。根据中国餐饮行业协会的《2014中国餐饮行业发展简析》指出,2012年我国餐饮O2O在线用户规模为0.98亿人,相比2011年大幅增长58.1%。未来几年,随着网民规模的扩大,移动端支付的便捷安全、网上消费习惯的逐渐养成,网络购买和预定更加高效、方便,以及互联网巨头的推动,我国餐饮O2O在线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2亿人。

研究文献综述

(一)研究文献来源

通过对移动营销和位置服务的相关文献研究发现,搜集移动营销与位置服务类似的关键词横跨国内外多个学科的期刊上。参考文献的查询主要是基于关键词搜索:如移动营销、LBS、移动推销、移动广告、移动商务、手机营销、无线营销、mobile marking、mobile business 、LBS advertising、mobile advertising。本文主要查询的电子数据库包括: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Emerald管理学全集数据库、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期刊数据库、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全文数据库、德国Spring-Link全文电子期刊、谷歌学术等。

(二)国内外位置服务与移动营销研究现状

位置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又称定位服务,LBS是由移动通信网络和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在一起提供的一种增值业务,通过一组定位技术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如经纬度坐标数据),提供给移动用户本人或他人以及通信系统,实现各种与位置相关的业务。实质上是一种概念较为宽泛的与空间位置有关的新型服务业务。

位置服务LBS起源于早期的军事定位,其商业应用最早起源于1993年11月美国詹尼弗・库恩事件,当她被绑架后用手机拨打了911电话,但是911呼救中心无法通过手机信号确定她的位置。由于这个事件,导致美国的FCC(美国通信委员会)在1996年推出了一个行政性命令E911,要求强制性构建一个公众安全网络,即无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通过无线信号追踪到用户的位置。随着E911的推出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欧洲、北美、日本、韩国等都相继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商业位置服务。在我国,最早的位置服务商业应用是中国移动在2001年移动梦网品牌下面的业务“我在哪里”、“你在哪里”、“找朋友”等。随后其他通信营运商如中国联通等也推出相关业务。

从查询的文献情况看,研究位置服务的文献相对于移动营销来说要多,2000年处于起步阶段,当年有10篇文章发表,到2007年达到179篇,2013达到615篇,但前期发表的位置服务的文章大多集中在自然科学的运用方面,如测绘技术、网络开发、地理信息等。最近几年来位置服务结合管理科学、医学、农学等交叉研究的文章数量开始上升,大多是位置服务与相关行业的结合,研究具体行业中的应用或技术开发。如位置服务与物流技术结合,用于追踪包裹行程。位置服务与地图结合,可依据顾客位置提供一定半径内的餐饮、娱乐、折扣信息等。位置服务与公用事业技术结合,可以快速查找自来水或燃气的爆管信息等。研究主要关键字包括:位置服务技术、位置服务系统、位置服务终端、位置服务策略、手机位置服务等。

目前,国内外对移动营销或者无线营销有多种定义说法,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出现,但需要明确的是手机营销不等于移动营销,手机营销只是移动营销的一个环节,本文列出了目前一些研究机构或者相关的专业协会给出的定义:

Manecksha(2000)指出移动营销是一种能直接与任何个人,通过任何网络anytime和任何装置any device,在任何地点anywhere,在任何时间anytime进行沟通的新兴营销方式。

移动营销协会(MMA,Mobile Marketing Association ,2006、2009)提出:移动营销是组织通过使用任何的无线媒介(wireless media,主要是手机和平板电脑)作为信息传递和回应的载体、跨媒介营销传播的即时沟通程序,移动营销针对终端用户即消费者对时间和地点的敏感性的个性化互动,提供最适合消费者的营销信息。

艾瑞咨询集团(iResearch)在的《2011年中国移动营销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移动营销是指依托于移动互联网进行、在移动终端呈现给用户的、以各种移动媒体形式产品、活动或服务的促销或者品牌信息的营销方式。该集团根据移动广告的广播形态,将移动营销分为PUSH和PULL两类,在PUSH类中又细分为互动营销和手机报刊两大类,互动营销主要以短信、彩信为载体可以互动为特点,手机报刊主要以手机报或会员刊为载体。在PULL类中又细分为客户端和移动网页两大类,客户端主要以移动客户端(APP)为载体,如旅游客户端、购物客户端、地图客户端等等,移动网页部分主要以WAP或HTML5网页为载体。根据移动广告的表现形式,又可以分为文字链、图片、视频、动画、二维码、其他等方式。

我国研究移动营销的文献在2000年左右几乎没有,到2007年开始受到较多的关注,当年有56篇相关文章发表,最近两年来以此关键词发表的文章数量直线上升。2013年达到138篇,研究的关键字主要包括:移动营销策略、移动营销渠道、移动营销案例、移动营销手段、移动营销模式等。

基于位置服务的餐饮消费模型

随着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人们在餐饮消费中信息的获取和价值的判断越来越依赖网络,同时,位置导航的便捷,使得餐饮消费的决策时间更为迅速便捷,支付更多元化。根据目前整个消费环境的变化和市场调研,本文将餐饮的消费者进行分类,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的三种消费类型中,本文提出了基于位置服务的餐饮消费模型,如图1所示。一个典型的、完整的基于位置服务的外出就餐流程全过程如下:

第一,人们根据自己记忆中的信息选择餐馆,如果这个结果不满意,则会进入相关的信息平台或利用相关工具进行查询,如:查看朋友微博、微信、大众点评网、口碑网、团购网、美团网、食神摇摇等,这中间可以通过大众点评类的餐饮信息平台,也可以是消费者熟悉或收藏的感兴趣或关注的餐厅个性化的APP工具,或者消费者直接到地图导航中查看附近的餐馆。

第二,在信息平台或工具中进行筛选比较,选定目标餐馆。

第三,从地图服务中确定餐馆位置,路径导航。

第四,前往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根据位置的变化或实时的道路交通状况变换目标餐馆。在前往目标的过程中,可利用企业提供的APP工具(部分餐饮企业提供)合理安排时间,提前预定包间或网络点餐,减少到店的等待时间。

第五,到达目标餐馆。未提前点餐的顾客根据餐馆微博、微信或者社交媒体中网友的推荐意见综合自身的消费偏好等因素综合考虑,然后点餐。

第六,开始消费。部分客户通过微博晒照片或邀请好友加入等功能开始分享菜品、就餐环境等信息,成为信息的主动传播者。

第七,支付。现金支付或者电子支付,目前餐饮企业常见的电子支付方式主要是通过刷卡(包括信用卡、储蓄卡、企业消费卡)或利用第三方支付工具如支付宝、财付通等实现在线支付。

第八,消费完后的网络分享点评。部分消费者会对企业的就餐环境、菜品的味道、色彩、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餐饮企业对投诉和意见如何处理、是否有活动或折扣、人均消费金额等做出评价,供朋友或后续的消费者参考。

基于位置服务的餐饮移动营销构架设计

根据上面的模型可以看出,在整个餐饮消费过程中,餐饮商家进行移动营销时应该注意下面的几点:

第一,营销应该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人们对于美食的信息不应该只是在想吃饭的时候才获取的,在日常中,如果充分利用客户的碎片时间来营销,把餐饮企业的相关信息不断输入和强化,会将客户潜在的需求转为现实的购买力。所以,餐饮企业营销的第一环就是有针对性的影响客户,更应该主动积极。

第二,基于移动网络的方便和实时性,获取信息位置更自由灵活,客户对信息的获取相比以前更主动积极,过往客户的体验能及时影响消费决策。

第三,如果餐饮能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如及时的微信语音回复与互动,营销可以更精准。

第四,互动频繁性更高,客户与商家之间、客户与客户之间的互动更便捷频繁,这就需要商家及时响应,根据我们调查,好的餐饮企业会重视所投放的网络平台上客户的反馈,及时处理客户抱怨,陈述消费事实等,从而达到影响客户消费意愿的目的。

第五,支付便捷,支付的电子化,尤其是伴随手机支付的逐渐普及与推广,对商家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通过获取客户手机号码的方式绑定客户,建立精确的客户消费档案,方便后续的营销广告定向投放。

第六,影响客户决策因素的多样性增强,客户获取信息的多元化和及时化,使得客户消费决策的改变成本更低,也许客户在前往已经预定了座位的餐馆途中临时改变,而这种改变可能是电子地图在途中提示客户附近有另一家餐饮企业有相关的折扣活动。

基于以上的消费流程分析,本文将餐馆的营销架构看成是一个不间断的循环,餐饮企业的整个营销活动是连接了消费前到消费后的整个过程,分为三个营销阶段,具体如图2所示。

(一)信息与影响阶段

这一阶段,客户有消费意愿并开始做信息查询与评估,并对商家做出选择的阶段。商家营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证客户能随时随地搜寻到商家的相关信息并及时获取已经建立客户关系的客户的查询、评价、定位等相关动态,并及时跟进,从而达到影响客户消费决策的目的,企业可以采取的营销活动包括:

1.维护客户关系。定期不定期地与客户保持联系是维护客户关系重要的手段,如各种节日、生日,商家的新品上市等都是很好的时机。用微博、微信、短信或者其他点对点的联系更能保证客户的及时关注与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2.公共关系。商家通过日常的公关活动能提升在移动平台中的曝光率,带来更高的关注度。如在美团网上推出团购,或者借助当地平面媒体如报纸等的报道,发起对新菜品的网络免费试吃与评价活动,借以获取客户的不同偏好。

3.广告。将大众广告和定制广告结合,大众广告吸引新客户,定制广告有针对性的发送给老客户,这样既可以避免乱投广告,又可以提升广告的实际效果,更加精准。

4.导航。导航是餐饮移动营销中的重要平台,当客户有餐饮消费需求时,导航能根据客户设定的一定消费半径,及时提醒客户附近的消费信息,哪个商家有优惠活动、折扣力度等等,这些相关信息的提供对于消费者的最终决策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商家可以利用导航资料与客户资料结合建立商家的消费半径分析,确立更精准的商家营销定位。

(二)强化阶段

这一阶段是客户开始消费的阶段,从走进餐馆到买单结束。在这一阶段中,商家营销的工作就是强化客户的消费意识,并将这种意识通过网络及时传递给其他客户,企业可以采取的营销活动或方式包括:

1.进店扫描与现场分享,进店扫描二维码可以即刻建立商家与客户的联系,消费中,如果客户现场网络分享菜品并及时评价,商家可以奖励积分或者其他优惠。

2.鼓励电子支付,支付手段的便捷化同时为商家绑定客户提供了捷径。新兴的在线移动支付使得餐馆能直接与客户建立联系,通过团购支付或者电子优惠券等吸引客户尽可能选择移动支付,如支付宝和财付通等。

(三)反馈与建立营销标杆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客户离店到评价完毕、商家对客户的评价回馈、建立与更新客户档案。餐饮商家对客户的消费做出评估,如果是新客户那么就同时建立客户档案。如果是老客户,商家及时更新客户相关档案(如通过手机支付发现客户联系方式的改变,客户询问过的但当天无法提供的菜品等),分析出客户的消费半径、个人偏好等,积累信息,并整理客户个性化的信息和相关服务,企业可以采取的营销活动或方式包括:

1.消费评价。餐饮企业对消费过程整体评估,从客户网络信息咨询、位置导航、点菜、分享、支付到消费者评价一整套完整的消费环节做评估。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餐饮企业并不拒绝新的营销手段和平台,许多企业也实际在美团网等网站上投放了相关的广告,但是却没有及时进行后续客户的来源分析,没有对究竟多少客户使用了美团卷消费、客单的消费额等相关的基础数据进行统计,这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企业关注网络,但是网络实际给餐饮企业带来多大的效果并无实际的数据来支撑,后续的网络决策大多凭感觉。

2.建立客户关系。所有精准营销的前提是能和顾客保持互动,及时沟通,了解客户需求以及他们需求的变化,只有这样商家才可以及时调整自己,才能够真正满足客户需求。

3.消费半径分析。客户从信息平台查看到商家的位置,从而使商家可以逐步建立自身消费半径分析,了解所面对客户群体的分类。

4.重点客户群建档。确立自身重点客户,从消费金额、次数以及推荐客户等诸多要素分析,建立重点客户群。

5.确立营销标杆。以上所有的步骤都是为餐饮企业建立属于自己的营销标杆,标杆中的每一步都是为客户需求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及时把握消费者的变化,使餐饮企业所有的营销活动在竞争中都能物有所值。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基于位置服务的餐饮企业餐饮移动营销是电子商务移动化的趋势,餐饮企业在营销活动中的核心就是将餐饮企业的营销活动纳入客户完整的消费活动中,通过在线服务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并反馈分析,从而提高整个营销活动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cn/

2.中国餐饮行业协会.2014中国餐饮行业发展简析[EB/OL],http:///newsshow.asp?cid=3&id=1331

3.艾瑞咨询集团.2011年中国移动营销行业发展研究报告[EB/OL],http:///upload/doc/2011年中国移动营销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篇12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金融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各种“宝”类产品占据了商业银行一定的业务市场份额。在2013年9月,继北京银行与ING集团合作开通了全国第一家直销银行后,直销银行在中国便快速发展,多家金融机构试水直销银行,使之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大格局下又一新兴事物。直销银行是个舶来品,对于其概念、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等在国内外都没有明确的定义。笔者认为直销银行就是无实体网点、不设柜台、不发放实体银行卡、目标客户精准、24h营业、通过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随时随地办理业务互动的银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为我国直销银行的发展营造了一个有利的市场环境,促进直销银行将成本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本文就是探究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直销银行的发展对我国存款理财化的影响,这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直销银行发展现状和存款理财化发展现状

直销银行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快速发展。随着2013年9月北京银行与ING Direct在北京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开启了国内的直销银行业务后,直销银行的在中国的发展便势如破竹。

(一)我国直销银行发展的现状

截止到2015年4月,我国已经有23家直销银行成立,在这23家直销银行中有12家直销银行是依托于母银行的品牌优势开展的,取名为“XX银行直销银行”如“北京银行直销银行”,其余11家则使用了独立的名称如“小马Bank”。前者在前期推广中比较容易,但是缺点在于会让用户混淆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等;后者则推成出新,让客户眼前一亮。

目前上线的直销银行中包商银行、台州银行、南粤银行、宁波银行、浙商银行、浦发银行、兰州银行这7家直销银行目前只有PC客户端,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徽商银行、恒丰银行、长沙银行和工商银行6家银行则只推出了手机APP,剩下的10家采用了PC客户端和手机APP共同开发的。

(二)存款理财化的发展现状

最近几年,由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对金融业的金融服务产品的多样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商业银行开展的传统存贷款业务等表内业务已经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创新不断,为理财产品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和平台,促使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的重要业务之一。根据《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在上一年度的银行业发展具有:资本市场低迷、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较差、银行业存款“活期化”趋势较上年同步放缓等特征。在上市银行中,2012年末大型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占比为51.48%,比2013年末上升了1.35个百分点。

三、直销银行发展对存款理财化的影响

作为储蓄大国的中国,受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和人们持币偏好等因素的影响,居民的储蓄存款不断增长。2003年~2014年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在平稳中增长;而储蓄增长率基本都保持在13%以上的稳定增长中。仅在08年股市动荡引起的资金回笼导致2009年经济增长率下降了0.3个百分点时,储蓄存款出现较大波动。在2011年之后经济增长率和储蓄存款增长率都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增长趋势。

直销银行在2013年开始在中国金融环境中试水的,发展时间短。本文便选取2010年至2014年的数据对我国储蓄存款变动趋势做分析。我国近五年的储蓄存款变动趋势趋于一致:2、6、9、12月都是增长的高峰期,1、4、7、10月都是呈现下降趋势,即其变动呈季度性变化,每个季度都有一个高峰期一个低峰期。同时,五年里我国活期储蓄存款每年的变动也是有规律的:每个季度都有高峰期和低峰期。其中3、6、9、12月是增长高峰期;4、7、10月是低峰期,甚至呈现负增长的趋势。而我国2010至2013年全年的定期储蓄存款变动情况,全年中定期存款的变动相比储蓄存款总额和活期存款总额的变动更趋于稳定。通过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直销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的存款理财化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

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我国居民进一步增强了投资理财意识。但是我国存在着实际利率出现负利率的现象,所以在存款利率上限没有放开的情况下,这一现象会削弱居民和企业手中的财富。而存款理财化的推进,又会促使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加快,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发展。

而直销银行的发展对存款理财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销银行相对于传统的商业银行在网点进行业务办理的方式相比,服务渠道更广,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业务办理更加贴近客户的需求;利用高效有序的电子终端设备为顾客提供服务,可以增强客户体验,让客户24小时足不出户就能够办理金融业务;直销银行不发放实体银行卡,通过电子账户与多家银行合作,减免手续费,给客户更多优惠。

四、直销银行发展对策建议

通过对上文的分析,在现有发展模式和阶段的影响下,未来国内直销银行有如下几个发展方向。

(一)准确定位不同类型直销银行

对于区域性银行来说,直销银行可以帮助其突破跨区域经营政策的限制;对于股份制银行来说,直销银行补充其网点;而国有商业银行更多将直销银行定位于非本行的客户,向非本行客户直销。

(二)注重独立品牌塑造

在独立品牌塑造的基础上其将提供更具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以区别于传统银行和同类平台的业务。

(三)打造移动化综合服务平台

直销银行可以以移动端服务为主对用户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简单清晰的界面。

参考文献

[1]ECBS.lectronic Banking,European Committee for Banking Standards[S],2001.

[2]韩刚.德国“直销银行”发展状况的分析及启示[J].新金融.2010(4):23-26.

[3]巴曙松,吉猛.从互联网金融模式看直销银行发展[J].中国外汇.2014(2).

篇13

一、沈阳市目前物业公司管理现状

本报告结合实际情况,在对沈阳市市已实施物业管理的部分小区和有关物业管理公司、业主委员会的物业服务管理行业发展状况广泛调研后,对沈阳市物业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沈阳市物业服务管理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目前,沈阳市的物业管理工作在全省是领先的,在全国处于中上等管理水平,但与深圳、广州、上海等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当前存在的问题是:

1.物业管理立法滞后,理论体系不够健全

2.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形成

3.物业管理收费难且不规范

4.物业管理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

5.物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并缺乏专业人才

6.物业管理经营内容不全面

二、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加上传统物业公司发展成互联网+大型现代管家式物业服务公司意愿的实证分析(业主角度与物业公司角度),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Logistic模型估计,对样本采用Enter方式得出Logistic物业公司可否发展成互联网+大型现代管家式物业服务公司模型的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大多数变量的作用与预期的结论一致,结论如下:

1.业主对物业公司现状的满意度比较低

2.物业公司对其自身的发展前景堪忧

3.不同层次业主的需求

4.业主对基于“互联网+”概念的智能化住区的期盼值较高

5.物业公司发展成互联网+大型现代管家式物业服务公司是必然趋势

三、发展互联网+大型现代管家式物业服务模式的建设措施

1.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协调企业内外资源

目前物业公司普遍存在公司规模小、公司实力弱、公司经营模式单一和公司亏损等问题。像这些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继续正常运行的物业公司,可以考虑被兼并重组。而像某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公司则可以选择性的兼并这些小规模物业公司。公司实行股份制管理模式。这样既可以解决小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又可以使兼并重组的公司具有公司规模大、公司实力强、公司经营模式多样化、公司经营成本低等优势。物业服务可以按照互联网思维,即社会化思维,通过社会化、市场化的途径,众包协作,按照管作分离的模式,物业服务企业只做各类物业管理和服务的专业的组织者、监管者,将物业基础管理事务、业主服务需求发包给他们去作业落实,从而让所有管理和服务事务都能专业地实施。从而提高服务效率、提高顾客响应速度。使互联网+大型现代管家式物业服务公司做得更大、更强,实现规模效应,增强自身竞争力。

2.互联网+管家式物业服务运作平台

二十一世纪Internet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越来越离不开的平台。例如网上电子商务、社会信息数据库等。“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又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因此,可基于“互联网+”概念创建居住区“互联网+物业服务”模式以提供智能化服务,紧跟行业发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实现信息网络化。将传统的线下服务与线上服务有机整合到一起,实现线上获取信息、浏览预约,线下跟踪服务的智能化体制。“互联网+物业服务”模式提供的智能化服务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a.创建基于互联网的短信信箱系统,实现与业主群组的双向、实时、快捷、低成本的沟通。

b.创建基于互联网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c. 创建全方位监控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3.丰富企业服务内容

如今业主更关注物业服务的内容、服务的质量、服务的品味等,以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全新理念的物业服务已进入现代居住区,它不仅要安排整个家庭的日常事务,更兼具私人管家的身份,向业主提供物超所值的服务。例如:

a.管家式服务:接送朋友或孩子、代收邮件快递、照看老人

b.家政服务:清洁服务、代买服务、衣物洗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