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校人事档案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材料利用分散。组织人事部门只掌握个人履历、政治面貌、学历、职称评定、工资等方面的材料,而教师的教学科研情况材料则比较分散,一部分由各个系室收集,一部分由教学科研处掌握,要了解一个教师的综合情况,就必须到几个部门去了解、去统计。这种分散管理破坏了人事档案内容的完整统一,使之不能全方位地反映教职工的真实面貌。
(2)材料内容过于形式化,空洞无物。比如每年一次的鉴定考核内容基本都是相同的,评语都基本上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努力钻研业务”,“科研能力较强”之类的话语,很难反映一个人的特点和全貌,体现不出个性特色。
(3)部分材料不规范、不完整。应该归档的材料档案里没有,不应该归档的材料却出现在档案里,还有的归档材料书写不规范,形式不统一,有的材料还是复印件,归档纸张大小不一,有的考核材料没有本人签名,部分档案材料中有些人的出生年月,加入党团的时间、学历,以及参加工作时间等前后记载不一致,出现年龄越填越小,工作时间越填越早,学历越填越高等现象,使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大大降低。
(4)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落后。从收集、鉴别、归档整理、保管保密到转递、查(借)阅利用等人事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缺乏一整套系统的规章制度。档案材料的鉴别、编排、装订、查阅检索等一系列环节均为手工操作,工作效率低下,准确性较差,利用率较低,与科学化、现代化的要求差距甚大,计算机、光盘、扫描仪、缩微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尚未在学院人事档案管理中广泛应用,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5)缺乏深入精神。长期以来,档案室只求看好大门、守好小摊,档案不丢便可万事大吉,在思想上形成看家守业的“保管型”思维方式,开拓创新意识欠缺,思路比较狭窄,视野不开阔,仍处于“被动服务”的局面。干部人事档案日常的大量的传统的利用工作是接待利用者的查阅,办理档案借出手续,为个人因办理入党、升学、深造、提干等事宜出具有关证明材料,而很少对档案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再加工或开发汇编,将档案信息转化成可被利用的档案信息。
2.高校人事管理的特点
(1)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复杂性。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结构的复杂性。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中,人事档案的收集、处理和提供利用往往由各单位内部人事机构行使,该机构人事档案来源单一,仅限于本机构人员,内容也较简单;而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其来源要广泛得多,可以来自该社区范围内各类人员,又由于每类人员身份不同,集中起来显得人员复杂,其档案内容也非常丰富多样。
(2)利用者对人事档案需求的多样性。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无论是外资、合资、国有企业招聘新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选拔合格或优秀人才,还是考核、任免、招聘国家公务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社会就业,都不会忽略人事档案的利用。由于利用者类型、利用用途的多样性,他们对人事档案内容、载体、传递方式等方面的需求存在多样性;也使得人事档案不可能局限于单位组织部门使用的狭窄范围,不仅组织上需要,而且许多个人也需要,那些与个人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人事档案,经常会被组织和个人查阅利用,但它们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需求。
(3)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开放性。市场经济的建立,降低了人事档案政治化、神秘化的程度,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方式。可以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方式管理人事档案,还可以将不属于个人隐私内容的人事档案上网,采用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方式,使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外界的人才信息交流,由单一的途径变为开放式的交流模式。
3.高校人事管理新模式的探索
(1)抓好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既涉及国家,又涉及个人的切身利益,对档案管理人员在政治素质、专业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选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时,首先要注重选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强烈的事业心、爱岗敬业和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党性好、作风正、守纪律、保守机密、具有一定工作能力和文字水平,且熟悉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党员干部从事档案工作。其次要经常进行业务培训,使其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探索人事档案管理的规律性和科学性。最后,各级领导要关心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学习和工作,努力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充分调动各部门及兼职档案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人事档案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2)健全工作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头绪多、琐碎繁杂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来制约,就会无章可循、无所适从。因此,应结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和社会现实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并坚持执行,使其真正落到实处。尤其要建立应用计算机管理人事档案的各项制度,特别是对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转递、查阅、保管制度要进一步严格要求,阻止虚假材料进档,避免出现无头档案及死档弃档,完善人事档案整理工作细则,使档案的整理更加科学全面完整,为干部考察任用提供真实、准确、实用的个人信息。同时,强化安全保密管理,杜绝泄密、失密、窃密现象,使档案工作逐步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为高校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3)档案客观真实,突出个性特色。学校人事档案工作除具有一般档案工作的共同属性和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和特殊性。一是管理范围较广,形成档案材料的部门较多;二是建档对象文化层次较高;三是档案的利用率较高。为确保档案材料及时更新和完整齐全,首先,应补充新时期形成的材料,例如将人事调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公积金等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材料纳入个人档案之中。其次,应以收集客观材料为主,如教师教学、科研、学术研究和反映教师思想品德、敬业精神、业务水平、技术专长、工作能力、成就贡献等方面的评价材料,即能真正反映个性特征的内容材料。人事档案收集的渠道不应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通过组织、人事部门收集干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资料,还要通过学校机关各相应管理部门收集当事人的教学情况、科研成果及其他业务方面的材料。通过这样的拓宽渠道来收集材料,才能全方位地立体地反映职工的整体面貌。
(4)人事档案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人事档案管理要把人才档案信息化,把人事档案中的现实记录转化为“活”信息,建立一个丰富强大的数据库,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人才队伍进行统计和定量分析,为组织人事部门提供人才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最主要的部分是人事信息数据库,它主要包括人员的基本情况、人员的职务和职称情况、人员学习培训情况、表现情况及其他情况。它集中了组织、人事部门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全部基础数据,不仅能够重复使用,提高数据的利用率,而且能够消除重复的数据收集存储,减少数据的冗余,是一个结构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完善,可以共享的人才信息资源,可以随时为学校各部门的业务管理提供多功能、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还可以针对本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利用情况,以现实需要为前提,对一些重要、利用频率高的档案原件逐步实现数字化,例如学历、学位证书,近期的干部履历,干部职务任免、职称审批表,各种资格证书,等等。
完整、真实的人事档案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人的德、能、勤、绩,才能更好地为组织人事及学校各项工作服务。因此,学校人事档案工作必须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把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黄小斯.高校人事档案的价值及其管理.集美航海学院学报,1998,(4).
篇2
桂林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成立于1939年。其前身是国立"汉民中学"(胡汉民是中国元老)。为抗日救国培植青年学生,著名文史学家、词曲学家、教育家任中敏先生于1937年在南京创办了汉民中学,并担任校长。抗战爆发后,学校被迫于1938年2月迁至广西桂林穿山,1944年日本入侵桂林,任中敏校长亲率弟子迁徙数千里,辗转永福寿城,最后到贵州榕江继续办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再度迁回桂林重建学校。现属于桂林市教育局直属单位。现拥有在职教职工人事档案173份,离退休职工人事档案120份,死亡人事档案98份。
1.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人事档案是党政军群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管理所属人员时形成的以各个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的一种特殊的专门档案,是全面地历史地考察和了解一个人的依据,是党的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依据。人事档案管理又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资源优势,更好地为市局选拔和使用人才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材料,就显得更为重要。
2.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2.1干部人事档案改版,改版工作时间紧任务繁重。2014年11月7日刚参加完市局举办的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培训的通知,紧接着2014年11月25日就接桂林市教育局人事科下发《关于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改版工作的通知》,文件上时间要求在2014年12月31日前完成学校在职教职工干部人事档案的改版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全校在职教职员工档案173份,这173份人事档案的重新整理,仅技术加工,规范整理就有相当大的工作量。
2.2人事档案管理硬件不足。本校由于k公条件限制,虽然管理390多份人事档案,但没有实现档案库房、阅档室分开,人事档案库房没有配置去湿机、加湿器、温湿度表等硬件设备。
2.3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本校主要是有学校办公室人事工作人员兼职监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这样势必影响了教育局统一完成干部人事档案改版工作的时间,虽然兼职人员也经常参加市局关于档案管理的培训,但是学习不够系统完善。而这种管理模式,缺乏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管理水平培训与提高,使得本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探讨与深化,自身改革与发展都受到限制。
2.4单位人事部门档案意识不强。为规范各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桂林市教育局印发了由桂林市档案监督指导科唐志红科长编写的《小学校各类档案的整理方法及要求》。但是有时候办公室事情繁杂,未能认真对照制度,及时将需要归档的人事材料及时更新,从而影响了人事档案材料的利用效果。
2.5信息开发利用率差,发挥服务作用程度低。人事档案管理绝不仅仅是单纯保管,而是有一系列服务内容,包括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等。目前,我们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还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和被动服务局面,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往往大多只限于办理退休手续、工资变动审核、干部考察、发展党员等方面,未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2.6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尚未得到有效的应用。计算机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只发挥了简单的档案材料目录的录入作用、打印新档案编码、个人散材料的分类整理等,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功能尚未开发。
3.解决人事档案的管理与利用问题的措施
3.1领导重视,组织得力。单位领导,尤其是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领导,应进一步增强档案意识,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工作在本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将人事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切实解决人事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对人事档案工作定期研究、部署,制定人事档案工作近期或远期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要主动关心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他们在工作中取得了成绩或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时,主管领导应及时给以表扬和认可,同时还要让他们享受同等的升迁机会,这些措施最终可以促进人事档案工作绩效的提高。
3.2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要将人事档案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单位财务计划,保证经费落实;改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实现档案库房、阅档室分开;要为人事档案库房配置去湿机、加湿器、温湿度表等硬件设备。
3.3要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为切实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改版"任务,应当按照政策规定选好配足档案管理人员,这样可以保证人事档案工作的长效性,促进人事档案管理上水平;要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系统地学习党和政府制定组织人事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档案专业理论知识,用档案方面的新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开阔眼界,指导工作,以适应新时期国家教育发展事业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新要求;同时,也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教育他们要坚持原则、严守纪律、遵守制度、保守秘密、严谨认真、要能吃苦、耐劳,甘于奉献。
3.4完善、落实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本校现有收集归档制度、借(查)阅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单位人事档案工作实际情况,继续制定完善人事档案管理鉴别归档制度、转递制度、保管保密制度、检查核对制度等制度,努力形成一个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
在制定制度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要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定期检查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督促其按照制度要求,及时将归档文件,对收集档案材料,从手续是否完备,表述是否准确、精练,观点是否明确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使人事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工作真正做到不丢失、不积压、客观真正地反映事实,保证人事档案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发挥人事档案"见证历史"的作用。
篇3
引言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在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逐渐进入了信息时代,我国的人事制度、用人制度、人才管理制度以及人才使用制度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以便更好的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发展,这就必然导致了学校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上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改革,从而更好的实现学校人事档案资源的优化管理,促进学校不断的发展。
一、信息时代下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学校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的前提,也是组织管理系统中的基本框架,能够有效的保证档案管理的秩序,对提升学校的经济发展和组织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1]。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学校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及时很多学校已经按照国家或者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制定了教学档案管理办法和报关方式等制度,但是对于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资源的制度还是不够完善。而且,在有关调查中,只有一半的院校建立的有关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很多学校都没有制定类似的管理制度,甚至还存在学校根本不清楚人事档案相关管理制度。
(二)管理标准不统一
人事档案是对人才的使用、开发、利用的过程进行记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资源,也是学校对人员进行管理的一种手段,但是,就目前我国各大学校档案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还不够科学合理,尤其是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档案资源管理标准化的程度不够高,无论是在当前的学校档案管理方面,还是在档案软件开发的方面,都缺乏了统一、规范的标准。这就必然导致许多学校在人事档案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其资源整合和共享无法适应当前信息化教育环境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三)人事档案管理的人员队伍素质较低
在信息化时代的环境下,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是比较复杂且乏味的工作,在对档案信息进行整合和共享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将所有的工作环节包括档案数字化、档案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以及信息传输的网络化等内容进行整合和分类管理,这就说明在各个工作环节中要求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较高。但是,在大多数学校,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管理人员队伍素质不够高,其中大多数工作人员沿袭以往的档案管理方式,无法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存在有的工作人员虽然具备了档案管理工作能力,但是缺乏计算机操作能力,使得其管理能力不能够有效的发挥。
二、学校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改善对策
(一)完善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
学校在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完善之前,学校领导一定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了解,明确的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在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性,这样学校才能够更加重视人事档案管理,从而进一步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因此,学校领导需要经常检查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通过及时发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来表明学校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从而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这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是有重要意义的。而且,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改革,对人才的使用制度上和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必然导致相对应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以及制度也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改革,这样学校才能更好的对人才进行合理配置、合理使用、合理流动,从而发挥人才最大的社会价值。
(二)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标准的统一
学校如果希望能够有效的对人事档案进行整合和共享,就需要合理的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同时还需要考虑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以及人事档案本身的特点,制定出适合本学校实施的标准化体系。通过对人事档案管理进行标准化建设,不仅可以使得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人事档案的管理和操作,还能够有效的利用计算机系统将人事档案进行高速、快捷、方便的流动和传阅,从而真正的为利用者服务。
所谓的标准化是指学校人事档案资源整合技术的标准化、人事档案整合的总体标准、人事档案整合的管理标准以及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标准,但是在目前学校人事档案资源整合和共享的过程中,对其标准的设立不够重视,没有对其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组织,因此,学校需要制定出标准要求,才能够发挥出档案资源的整合和应用价值,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标准的统一,最终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和效率。
(三)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
人事档案掌握着人才的信息,所以,学校只有有效合理地利用人事档案这个人才信息资源库,就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人才的作用。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学校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对人事档案进行合理的管理,这样提高了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率,也实现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并且学校想在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过程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不仅需要在设施上花心思,还需要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让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充分了解这些现代化设施的基本操作,并且有效地运用到管理工作中,通过对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培训,让管理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和使用现代化设施设备,不仅要从理论上进行了解,还需要从实践中获得效果,这样才能够为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高效、快捷、便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中,教育领域也逐渐实现信息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这样一来学校对人事管理工作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完善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标准的统一、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等有效措施,可以适应现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需求,促进学校的发展,最终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和效率。
参考文献:
篇4
1.2档案材料单一。
传统的人事档案是以记载收录个人政治面貌为主,家庭出生、社会关系等单一内容为主。记载教职工平时工作表现、文化进修程度、心理健康状况、学生评分高低等方面的材料较少。
2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2.1充分认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用人形式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人们就业的自由度和流动频率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由原来的“铁饭碗,一端一辈子”变为可自由选择单位高度自由的社会人。人事档案的重要性也减弱了,对人才制约作用已失去效力。这就造成一些人对人事档案产生错误的看法。认为档案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甚至可有可无的思想。这对人事档案的发展及其不利,不能真正发挥人事档案价值的实用性,我国教育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使各学校间教师和学生的流动性更强,同时也对人才信息需求更加急迫。人事档案做为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表现及发展过程,是全面衡量一个人是否能胜任此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人事档案的认识。
2.2改变以往的静态式人事档案管理,增强服务意识
学校的人事档案是记录学校教师在平时教学、科研、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完整反映教师个人的劳动成果和智慧及奖惩经历,也反映了学校办学质量的水平、师资力量,是教师评职称、考核等重要的依据。因此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方式要以人为本,做到为全体教职工服务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并为教职工德、育、体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为每一位教师编制一份个人成长档案,档案资料以学历程度、所学专业、教学课程、论文获奖情况、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有无研究课题等为内容。教师成长目标以邻近相关学校或本地区教师发展水平作为参照物,制定相应的目标管理办法。例如本校各教师的特长、优势,那些是老师的断角,那些是本学校大部分教师都欠缺的,并以动态形式公示。这样教师对自己的状况十分清晰,能够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和不足,做到早准备、早修正。使人事档案的管理切合不同类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发展规律,满足学校教职员工的专业发展需求。
2.3人事档案应转变功能定位,实现“绩效化”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了,现在很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还是按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档案管理方式,在档案功能定位上还是按照“政治化”的管理,是阻碍人事档案发展的绊脚石,功能的单一性,使得人事档案发挥不出应有的“绩效”作用。现在我国高中以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绩效工资改革,绩效改革涉及教师的岗位工资核定、绩效的核算等。而这些改革的依据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人事档案的信息。因此我们在以后的档案工作中必须突出档案的“绩效”信息功能,更好地发挥档案的实用性。
2.4强化档案服务意识,发挥档案功能的多样性
国家教委6号令明确指出:“学校档案工作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人事档案反映了学校教职工和领导的个人的成长历史和业绩,是选拨人才的重要依据。所以,管好学校人事档案对于人力资源开发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客观原因,学校包括社会单位对于人事档案缺乏理解与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只要有个人专门保管即可。没有对人事档案应发挥的作用引起重视。要从“重藏轻用”向多元化的开发利用转变。人事档案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需要我们档案管理者不断探索和发现。由传统的简单的收集整理,向多元化的开发利用转变。人事档案的开发主要包括:一是对人事档案信息来源的发掘及人事信息的收集、整理。如扩大对教师人事信息的收集范围,对学校干部增加收集信息种类等。二是对手里的人事档案信息进行重组、甄别、筛选,增加人事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和利用价值,使得档案信息在学校教学、科研、干部选拨等方面有广阔的用途。三人事档案信息化,建立电子人事档案,并动态化加工和重组,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事档案的要求,使档案信息的收集添加更加方便快捷,对人事档案形成信息化、集约化、动态化管理。
2.5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程度
随着电脑及网络的普及,网上教学、网上信息共享成为一种趋势。信息化已贯穿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国把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在《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提了出来。明确了“十五”期间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和落实情况。人事档案作为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档案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势下,人事档案信息化必须进快实施,并为教育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服务。人事档案信息化可实现干部、教师人事信息的“全文字检索”摆脱以前传统的库房式管理模式。使档案工作者从繁琐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检索等工作中摆脱出来。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了人事档案工作的效率,因此人事档案管理者要重视人事档案信息化培训,加强业务技能训练,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得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更好地为学校、社会单位服务。
2.6健全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规范化的人事档案制度是档案工作人员工作的有效依据,是教职工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对学校其他职位的稳定产生影响。因此人事档案的管理必须紧跟人事工作要求,实现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比较繁琐,涉及的事项较碎,所以要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制约,我们人事档案管理者要依据《干部档案工作要求》并根据本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完善本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贡献。应明确人事档案的接收、保管、查阅等细节,建立电子人事档案信息,实现人事档案网络共享,方便查阅,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篇5
摘要: 学校档案工作是中小学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教学发展历史,收集存储教育教学活动信息的手段,其中人事档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事档案反映了教师教学的过程和成果,是学校选拨优秀教职工的考核依据。
Abstract: The school record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s a means of recording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collecting and storing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personnel files is an important part. Personnel files reflect the process and outcomes of teaching and the basis for the assessment of selecting excellent school faculty.
关键词 : 教师人事档案保管;服务意识;传统管理模式;信息收集
Key words: teacher personnel files custody;service awareness;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l;information collection
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46-02
0 引言
人事档案是以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的。以纸质文件、电子文档形式保存起来以备考察的历史记录。准确的人事档案信息是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重要工具。人事档案在国家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尤其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校教师评定职称、提拨学校教师的重要依据。由于传统人事档案不能满足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要改进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方式和方法。
1 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1.1 传统人事档案模式比较僵硬,属于静态式管理,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管理控制上,带有严重的政治色彩,往往忽视了人事档案的服务功能。要求教职工要无条件的服从档案管理者的要求,即提供档案材料和所需文件,但教职工如果需要查询档案资料或查看档案信息时却需要学校领导批示。只有少数学校领导可以查看,成了领导管理下属的工具,严重制约了人事档案的服务功能。这就造成很多教职工对档案不重视,觉得和自己工作学习没关系,这是我们的人事档案管理者不能很好的将人事档案的“服务”功能发挥出来造成的。
1.2 档案材料单一。传统的人事档案是以记载收录个人政治面貌为主,家庭出生、社会关系等单一内容为主。记载教职工平时工作表现、文化进修程度、心理健康状况、学生评分高低等方面的材料较少。
2 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2.1 充分认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用人形式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人们就业的自由度和流动频率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由原来的“铁饭碗,一端一辈子”变为可自由选择单位高度自由的社会人。人事档案的重要性也减弱了,对人才制约作用已失去效力。这就造成一些人对人事档案产生错误的看法。认为档案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甚至可有可无的思想。这对人事档案的发展及其不利,不能真正发挥人事档案价值的实用性,我国教育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使各学校间教师和学生的流动性更强,同时也对人才信息需求更加急迫。人事档案做为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表现及发展过程,是全面衡量一个人是否能胜任此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人事档案的认识。
2.2 改变以往的静态式人事档案管理,增强服务意识 学校的人事档案是记录学校教师在平时教学、科研、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完整反映教师个人的劳动成果和智慧及奖惩经历,也反映了学校办学质量的水平、师资力量,是教师评职称、考核等重要的依据。因此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方式要以人为本,做到为全体教职工服务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并为教职工德、育、体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为每一位教师编制一份个人成长档案,档案资料以学历程度、所学专业、教学课程、论文获奖情况、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有无研究课题等为内容。 教师成长目标以邻近相关学校或本地区教师发展水平作为参照物,制定相应的目标管理办法。例如本校各教师的特长、优势,那些是老师的断角,那些是本学校大部分教师都欠缺的,并以动态形式公示。这样教师对自己的状况十分清晰,能够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和不足,做到早准备、早修正。使人事档案的管理切合不同类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发展规律,满足学校教职员工的专业发展需求。
2.3 人事档案应转变功能定位,实现“绩效化”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了,现在很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还是按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档案管理方式,在档案功能定位上还是按照“政治化”的管理,是阻碍人事档案发展的绊脚石,功能的单一性,使得人事档案发挥不出应有的“绩效”作用。现在我国高中以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绩效工资改革,绩效改革涉及教师的岗位工资核定、绩效的核算等。而这些改革的依据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人事档案的信息。因此我们在以后的档案工作中必须突出档案的“绩效”信息功能,更好地发挥档案的实用性。
2.4 强化档案服务意识,发挥档案功能的多样性 国家教委6号令明确指出:“学校档案工作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人事档案反映了学校教职工和领导的个人的成长历史和业绩,是选拨人才的重要依据。所以,管好学校人事档案对于人力资源开发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客观原因,学校包括社会单位对于人事档案缺乏理解与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只要有个人专门保管即可。没有对人事档案应发挥的作用引起重视。要从“重藏轻用”向多元化的开发利用转变。人事档案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需要我们档案管理者不断探索和发现。
由传统的简单的收集整理,向多元化的开发利用转变。人事档案的开发主要包括:一是对人事档案信息来源的发掘及人事信息的收集、整理。如扩大对教师人事信息的收集范围,对学校干部增加收集信息种类等。二是对手里的人事档案信息进行重组、甄别、筛选,增加人事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和利用价值,使得档案信息在学校教学、科研、干部选拨等方面有广阔的用途。三人事档案信息化,建立电子人事档案,并动态化加工和重组,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事档案的要求,使档案信息的收集添加更加方便快捷,对人事档案形成信息化、集约化、动态化管理。
2.5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程度 随着电脑及网络的普及,网上教学、网上信息共享成为一种趋势。信息化已贯穿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国把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在《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提了出来。明确了“十五”期间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和落实情况。人事档案作为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档案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势下,人事档案信息化必须进快实施,并为教育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服务。人事档案信息化可实现干部、教师人事信息的“全文字检索”摆脱以前传统的库房式管理模式。使档案工作者从繁琐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检索等工作中摆脱出来。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了人事档案工作的效率,因此人事档案管理者要重视人事档案信息化培训,加强业务技能训练,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得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更好地为学校、社会单位服务。
2.6 健全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规范化的人事档案制度是档案工作人员工作的有效依据,是教职工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对学校其他职位的稳定产生影响。因此人事档案的管理必须紧跟人事工作要求,实现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比较繁琐,涉及的事项较碎,所以要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制约,我们人事档案管理者要依据《干部档案工作要求》并根据本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完善本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贡献。应明确人事档案的接收、保管、查阅等细节,建立电子人事档案信息,实现人事档案网络共享,方便查阅,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2.7 提高人事档案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了。学校人事档案服务对象已从过去单一的服务“少数人”,发展成为一个为全体教职工、学生等各个群体。学校人事档案的任务、工作环境、管理模式等都发生着变化,这些都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广大人事档案工作者要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顺应档案信息化,功能多样化的需求。信息化不仅要求人事档案管理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道德素养,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贺焱.改革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云南档案,2008(03):11.
篇6
高中学校人事档案是存储教职员工信息以及学生个人信息的重要历史记录,其内容主要由有价值的文字、清晰的图表以及其他有存在意义的说明元素组成。学校人事档案既是信息资源的保存体又是信息传播的承载体,对教职员工以及学生的人生具有凭证、依据和参考的作用,同时对学校的教学活动也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完善高中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高中学校人事档案的内容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以及提供利用等管理活动,并以此硐蚪讨霸惫ず脱生提供具有权威性、可靠性的档案信息服务。
一、高中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现状
(1)对人事档案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因为学校的教育水平测定与人事档案管理并不存在直接的挂钩关系,加之学生自身档案意识薄弱,所以易于造成学校忽视学生的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人事档案日常管理工作本身并无实质性内容,值得一提的表面管理工作也就是为了应对上一级部门的检查而进行简单的档案规整和卫生打扫。这样,档案管理工作很容易被忽视,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精准性也令人担忧。
(2)人事档案管理者缺乏专业度。在某些高中学校会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即从事学校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所学专业与档案管理无关。因此,档案管理工作就停留在做表面功夫,缺乏一套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体系,从而使得学生的在校档案模糊、无实际意义,甚至出现学生档案信息被随意篡改的现象。
(3)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由于有些学校对人事档案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再加上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直接导致学校档案管理制度体系的不完善。这种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档案归类不细致,过于简单;其次对于档案的实效期限管理失当,以致堆积过多而混淆了对近期收集档案的处置;再次,对于应当销毁档案的处理没有严谨的流程;最后,档案室的日常工作缺乏明确的责任制度。长此以往,就会出现管理者对档案疏于管理的情况,从而导致档案遗失、归类位置混乱,甚至忽视对档案室日常环境的干燥性处理,使得档案潮湿,档案内容损坏,造成严重后果。
二、完善高中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举措
(1)加强对档案有操作权的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学校应当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内容中,使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要通过宣传引导等形式,增强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内容的认识度,让其明晰档案本身的重大价值以及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样,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直接操作人员才不会以自我感性认知去处理档案收集、整理、归类等相关工作事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档案遗失、无故销毁、随意篡改等情况。
(2)档案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信息数字化是当今时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也就是说现代高中人事档案管理也需要打破“路径依赖”,适应潮流,形成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模式。这样,一方面加强了档案的整体衔接性,避免档案丢失事故的出现;另一方面对于档案管理者而言,工作量也相应减少,档案管理易于可控、可查。此外,学术要专攻,管理也要专攻,从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如果具备与之匹配的专业知识,那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一定会事半功倍,因为只有具备良好专业素质的档案管理者,才能够使日常的档案操作和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细致,面面俱到。
(3)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合理开发利用。高中人事档案管理之所以存在上述弊端,有很大的原因在于缺乏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导致档案操作规范不明确、问责制度不清晰。部分工作人员基于自我意识或者经验来处理档案,短期内问题可能不大,时间一长,档案越积越多,问题则逐一暴露出来。这种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处理方法,很容易导致档案信息的冗长、混乱,档案编目流程烦琐低效、档案存放次序被打乱,档案的盘点操作不科学,对失效档案的管理不及时。所以,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并合理开发利用,让管理者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责可问,是解决档案管理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结束语
档案所代表的是档案所有者在某段期间内所有活动最客观的证明,它的影响力和价值性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学校应当格外重视,并不断完善本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对档案有操作权的相关人员的管理意识,促使档案管理人员树立更加严谨、客观、科学的态度来处理档案,不让档案工作流于形式,而是更具有实际意义。切实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改善档案管理水平,从而推动高中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主要是指对学校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档案管理过程的网络化,对于学校的各类信息尤其是教职工的科研信息、职位调动等信息的存储、处理、检索、传输,以实现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化,最终实现档案资源的科学化管理。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设计人事档案数据库的建设、以及网络信息的建设、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人才建设工作等实现人事档案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2.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加强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适应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自身的需要、加快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式的转变、实现人事信息的高效利用、为学校领导决策的制定提供信息依据三个方面。
(1)适应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自身的需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教学模式已由传统的教师为主的学生参与转化为学生为主教师参与的自主式学习模式,教学管理工作也要做出相应的转变以适应教学模式的转变,人事档案的信息化转变正是这一转变下的产物。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信息的收集和记录更加及时。学校在进行教师人才招聘时借助于学校的建立的网络信息平台招聘信息,并将教师的申请信息进行自动保存,因此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实现了将传统的纸质形式的人事档案的管理转变为网络的信息管理,实现了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对教职工信息的全方位的了解,使得管理工作更加及时、高效。
(2)加快了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式转变。传统的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重心主要是对教师职工的约束和管理,属于行政事务管理,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职工人数也逐年增加,这就使得管理的工作难度增加。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将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重点,对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这就使得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实现信息化,这就可以实现繁杂事务处理的简单化、标准化、高效化。
(3)实现了人事信息的有效利用,为学校领导决策的制定提供信息依据。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将学校人事信息通过计算机平台以数据库的形式呈现,其中用于公开化的档案信息通过信息化平台直接共享,实现了信息的公开化、学校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此外通过共享的信息资源,人事部门可以快速了解教师及学生的最新信息,为领导制定决策提供依据。
二、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人事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当前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发展不均衡、资金投入不足、人才队伍不合理等问题,归根到底是学校对于人事档案管理意识不足,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这一系列问题会严重制约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影响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教育改革过程中充分强调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学校进行教育改革过程中,要高度注意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合理利用人事档案的信息资源加强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更好的指导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
2.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方法的单一性致使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水平受到严重制约。其中主要表现在:首先,管理方式受传统管理方式的局限。传统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以纸质档案的利用和管理为主,虽然在利用范围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纸质档案的收集和记录以及管理工作都由人工操作完成,大大加大了管理在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未能实现现代的信息化技术与管理工作的有效连接,管理效率较低。其次认识档案管理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实现了信息的更新的迅速性,同时教职工数量的增加,使得工作量大大增加,工作人员的开展难度增大,当前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不足,对于计算机技术的了解较少,为了加快学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应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3.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
目前大部分学校没有形成完善的认识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管理责任制未得到有效落实,管理工作的规范化难以实现,部分高校具有档案管理制度,但是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当对人事档案进行查阅、借阅时人事档案存在杂乱无章的问题。
三、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工作中还还存在部分不足,针对问题进行深刻剖析,笔者根据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以下三种有效应对措施,旨在推动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1.转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理念,提高管理工作的重视度
工作理念的转变是加快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重要推动力量。校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是学校人事档案信息建设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强化领导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对管理工作的扶持力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调动学校师生全体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建设工作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人事管理部门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教职工全体对人事档案管理意识,从思想角度加强教职工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在工作开展中使得大家积极参与,同时档案管理人员 需要进一步强化自身服务意识,推动信息价值的实现过程。
2.加强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
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学校加大资金投入,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物质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需要学校配备专用的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等以提高档案信息的搜集、存储、管理、维护的速度,学校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筹资,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以实现人事管理信息的科技化呈现。学校可以将自身教学科研成果作为推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领域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学校的高能力高素质科技人才,树立学校良好教育形象,并推动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篇8
一是学校人事档案内容信息量少。
学校人事档案包括履历材料、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鉴定材料、考核材料、政审材料、入党入团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职务职称工资材料等十大类材料,内容信息量小、实用性较差,不能适应现阶段人才开发的要求。反映个人经历、家庭情况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较多,反映个人工资变动、职称评聘、党团组织的材料比较齐全,而反映个人的德才表现、政绩才能、管理能力的材料较少,能反映个人人才类型、技术专长、心理素质等个性特点的内容更微乎其微,因此人事档案在利用时,只能提供一些肤浅的人才情况,满足不了培养、选拔、使用人才的实际要求。
二是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分散化和非专业化。
体现在各个学校没有统一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人事档案集中管理,各个学校还通常根据各管理部门职能的不同,将教师的有关材料分散在几个部门管理。例如,教务部门管理反映教师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学奖惩情况的教学业务档案材料,科研部门管理反映教师教材开发、、教科研立项的科研档案材料,人事处管理反映教职工社会经历、政治面貌、奖惩、薪酬等情况的人事档案。人事档案的这种分散、非专业管理不仅易造成档案材料的损坏,而且造成人事管理体制的混乱,并且破坏了人事档案的完整性。
三是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方法落后、手段陈旧。
目前很多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局限于纸质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层面上,管理的重心还是实体管理,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而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一些人事档案室的电脑仅局限于打印档案目录,无法进行人事信息的查询和检索,更无法实现对人事信息的筛选、排序、分类、汇总,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由此导致很多人事统计工作只能靠手工完成,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四是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投入不足。体现在人事档案保管的硬件条件不能完全符合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如档案库房多是普通办公用房,有的把档案库房安排在办公楼顶楼、底层或者地下室,档案长期受到高温潮湿的危害;库房门窗多为普通门窗,封闭不严,起不到防盗、防光及控制库房温湿度的作用,没有配置档案安全保管“八防”设施,与档案安全保管要求差距很大。人事档案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高。另外,人员配备不足,档案室很少设置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少数有专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也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兼职人员也无法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导致学校人事档案建设滞后,档案管理只能在低水平层面上进行。五是学校人事档案过度实行内向型、封闭式的模式。受国家人事档案管理政策限制,由于保密观念的束缚,学校很难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开发,更谈不上与其他单位实现人才信息的“互通有无”。
二、如何建立适应现代学校管理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
我们应该从具有个性的人事档案材料入手,加大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投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努力提高人事档案材料的质量。同时,要紧紧抓住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难点问题,改分散多头管理为集中统一管理,建设区域性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加快学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使人事档案向本人有条件地开放,争取早日建立起适应现代学校管理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为人才开发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让人事档案更好地服务社会。
篇9
二、中职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工作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部分中职学校对相关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相关的管理规章及制度缺乏完整性、具体性、系统性,导致制度不健全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中职院校则是相关的制度健全、完备,但是对相关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致使在现实的工作中,许多制度都没有得到落实,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材料收集不齐全,整理不规范
各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国家的有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予以高度重视,在关于执行理解的程度水平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差异。此外,部分中职院校的有关管理人员也不固定,经常发生更换的现象,这就导致各个中职学校,在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整理方面,缺乏严重的完整性、系统性与规范性。
3.新建材料多,失真情况严重
在人事档案中,确保材料的真实,这是院校生存的前提条件。然而,在实际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履历表中所填写的信息不真实现象时有发生,这就极容易导致档案材料的失真,部分单位为了发展与竞争,普遍存在着新建档案的现象,使中职学校人事档案的部分功能被削减,无法实现对人员考察的全面性。
三、加强中职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措施
1.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模式
在中职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对于《档案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干部档案管理制度》等有关的制度,在建立的同时要不断进行完善,使中职学校的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在有关档案登记方面,必须要做到规范化和系统化,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必须依据相关的管理制度,严格依据对档案保管期限及归档范围方面的有关规定来开展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对于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也要注重加强其规范化建设工作,不断推进与深化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工作的改革,使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断朝着具体化、系统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促使认识档案管理制度更加的完善,在服务体制的转变方面,要注重突破传统的服务体制,使服务体制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使人事档案管理建设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2.及时跟进,做到档案的齐全完整
在中职学校人事档案的收集方面,一定要注重定期开展收集工作,与此同时,也要不定期的开展人事档案的整理,并注重将二者结合起来,在人事档案的收集过程中,要不断加强相关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人事档案收集管理的正常、有序、规范的开展与进行,对于人事档案的收集范围也要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事档案的完整性予以保障,有利于推进人事档案管理建设的动态化发展。此外,计划的指定也非常重要,结合收集计划对一些相关资料进行收集,这些资料包括工资普调、表彰奖励、职称评定、年度考核材料等等。为了方便组织人事部门对档案查阅工作的开展,对于零散的材料,要不定期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对于相关的信息要做到及时地掌握,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归档之前,必须注重开展相关的鉴定工作,鉴定工作一定要认真严格进行,杜绝工作人员的掉以轻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的客观性、具体性与真实性,才能为相关查阅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此外,要定期?Σ牧系牡羌怯氪?递制度进行检查,使监督机制不断的完善,使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得到保障。
3.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利用率
篇10
在信息化越来越成熟的今天,办公自动化成为一种潮流,并且使得手动办公的缺点无限放大,然而,由于档案管理领域的特殊性,许多部门单位的档案仍然停留在手动办公、纸质存档的阶段,这种传统的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管理成本高,而且存在着容易丢失,存放不安全,检索慢等缺点。学校的人事档案属于学校内部的重要资料,相比较学校的其他部分,如图书教材管理、教务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绩效管理等还处于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档案中反映的年龄、工龄、职称等要素直接影响到学校各教师或教辅人员的切身利益,一旦丢失或发生错误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加大力度加快进程实现学校人事档案的自动化高效安全管理,势在必行。
2.问题解析
2.1传统方式的弊端
现阶段很多学校的人事档案是按部门放入相应的资料箱(柜),然后在纸质上统计,这种方式属于纯人工操作,极易发生投放失误、丢失、信息不对等、查找不易等问题。而档案是反映学校教工各方面信息的重要甚至是唯一依据,涉及教工的工资、保险、税务、职称、医疗等方方面面,所以一旦发生问题,后果十分严重。另外,随着学校教职员工人数的不断增多,信息量大幅度增加,档案管理成本不断攀升,如果遇到需要批量处理的问题,就需要让相关人员自行上报资料,然后人事部门核实,而每年都存在教职员工多次上报相同或相似信息的情况,人事部门的核实统计工作量也很大。
2.2实现目标
使用计算机平台和Web技术,设计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在学校范围内共享访问,由人事部门初始化录入各教职员工的个人信息,并批量分配教职员工个人专属账号和密码,信息录入完毕之后由教职员工本人凭账号和密码登入系统进行信息核实,核实无误后确认。设计统计模块,可实现按照多条件查询统计,以便学校进行信息批量处理。设计后台管理模块,可实现教职个人信息更新等操作。
2.3主要功能
2.3.1人事部门相关通知和查看。
2.3.2个人信息核实和报错。
2.3.3教职员工的档案信息查看和统计。
2.3.4各单位和个人的信息更新。
2.3.5教职员工的考勤、考核、奖励和惩处管理。
2.4相关技术
本系统采用由Orical公司旗下的Java语言作为系统开发的软件程序设计语言,使用JSP技术作为Web的显示层,使用开源免费的MySql数据库作为数据库后台,并在Apache公司的Tomcat6.0服务器上进行管理,其中还涉及Java Bean技术、JDBC数据库访问技术、JavaScript脚本技术、Struts2.2框架技术等。上述一套技术均开源免费,最大限度地节省了学校使用本系统所需支出的成本,技术细节成熟完善,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领域广泛应用,安全性也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3.系统设计
3.1系统功能设计
经分析和走访,本系统分为以下五个模块:人事信息模块、信息查看和报错模块、后台管理模块、查询统计模块和人事考核模块。其中,人事信息模块主要是针对学校人事部门的各种通告、新闻的和查看,可以参照各信息实例中设置置顶、重要、悬浮滚动、普通等级别;信息查看和报错模块主要实现个人信息、部门信息的查看,如果发现信息有误可以提交纠错申请,由人事部门核实后进行更新;后台管理模块主要是实现信息的更新、删除冗余等操作,另外也加入维护系统的功能。查询统计模块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单个查询和多条件综合检索,并可以实现分类汇总统计。人事考核模块主要实现学校内部各项人事考核指标的个人完成程度,是学校行政信息化公开的重要体现。
功能模块图如下:
3.2数据库设计
良好的数据库设计对于一个高性能的应用程序非常重要,就像一个空气动力装置对于一辆赛车的重要性一样。如果一辆汽车没有平滑的曲线,将会因阻力太大而无法疾驰。关系没有经过优化,数据库无法尽可能高效地运行。应该把数据库的关系和性能看作是规范化的一部分。
本系统采用MySql5.5作为数据库后台,共设计20个数据库表,表内主外键设计以及触发器的设置都严格遵循关系型数据库的第三范式。
3.3关键技术设计
3.3.1采用唯一码来作为教职员工的个人编号代码,放置信息冗余重复和同名员工的信息重叠,并且,由于该唯一码由系统自动生成,和个人的身份信息并无任何关系,从侧面保护了员工的个人信息。
3.3.2如遇到个人信息有误,需要填写纠错申请,然后等待人事部门审核更新。有效防止个人密码丢失后被恶意篡改个人信息的发生。
3.3.3对于需要批量检索的数据,可以按照多个条件联合检索,并支持模糊查询技术。
3.3.4信息分页,当遇到检索的内容条目很多时,可以自动分页实现多页显示。
4.总结
本系统通过软件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了学校人事档案的自动化管理,在系统中加入人事考核和人事新闻模块,使得人事部门的办公可以在本平台上实现一体化。本系统具有高效、快速、方便、易用、集成度高、安全性好等特点,可以大幅提高学校的信息化、自动化进程,提高办公效率,增强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降低由于重复填报个人信息所带来的额外的工作量。相信本系统的应用可以给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更多的效益和价值。
参考文献:
[1]Kathy Sierra.Bert Bates,Head First Java.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2]李相国等.Java实例精通.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篇11
人事档案是在人事管理活动中主要由人事、组织、劳资等部门在培养、选拔和调配等人事工作中的记录材料,记载了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客观记录和反应了个人成长经历、家庭基本情况、社会关系及个人德、能、勤、绩等各方面的材料。高校人事档案是人事部门对教职工管理的重要凭证和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高校对教职工的考核、调动、人才的选拔等重要人事活动都要以人事档案为基础。高校人事档案对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人才选拔、党政管理都有着重大作用。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就是将信息技术和成熟的档案管理软件运用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来,实现高校人事档案信息的综合管理和利用,提高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为高校培养、选拔人才、建立人才信息库提供数据基础。然而医学院校的人事档案管理有着其特殊性,表现在:一般高校只是单纯由院系组成,人员主要是教职员工;医学院校不仅是由院系组成,还有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教职工不仅承担各院系的教学工作,还承担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医疗工作,其人事档案有着人员众多、分布广泛、专业性等特点。医学院校的人事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不仅对学校科研、教学人才的建设、人才库信息资源的利用、共享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医疗人才的梯队建设、医疗科研人才的选拔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医学院校人事档案实现信息化存在的困难
信息化作为当今社会的大趋势,它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档案管理工作者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的管理方法,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档案信息的利用率,更好地为学校的人事工作服务。然而,大多数医学院校对人事档案的管理还处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基本上还采用原始的手工方式,局限于纸质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层面,管理的重心还是实体管理,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而实现人事档案的信息化。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仅限于统计档案数目和打印档案目录,无法对人事档案内记录的重要信息进行录入、存储和检索,更无法实现对人事信息的筛选、排序、分类和统计,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这也直接导致了大量涉及人事的数据统计工作只能依靠手工完成,造成了反复劳动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医学院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有其特殊性,院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人数庞大,分布分散,要实现信息化存在的困难众多,例如:
2.1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落后
一些医学院校对人事档案的管理还处在传统的手工保管模式,跟不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虽然学校对档案部门配备了计算机,但档案部门对计算机的应用尚处在初步阶段,甚至只限于简单的利用EXCLE表格等办公软件对各下级单位档案数的统计等,缺乏使用档案信息软件对人事档案信息进行录入和人事档案资源利用。在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下,管理工作仍然是手工操作,导致人事档案信息储存少或几乎没有,从而大大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利用,影响了工作效率。尤其是医学院校这种比一般院校要人数庞大、分布分散的特殊院校来说,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
2.2人员配备、软硬件设施投入不够
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任务,需要通过档案部门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院校的人事档案部门都存在人员配备不足的情况。虽然配有专门的部门或者专人,但对应庞大的档案数,配备的人员严重不足;并且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不仅要求管理人员不仅精通档案管理业务,也要求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人事档案部门的计算机、打印机等硬件设备落后,并且缺乏扫描仪、微缩设备等这类档案信息化必备的硬件设施。实用的档案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利用更为缺乏,无法实现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资源的利用。
2.3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不够
要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档案管理过程的网络化,对人事工作中产生的各类信息,特别是对教职工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产生的丰富档案信息,进行存储、加工、检索、传输,为学校人事档案工作提供即时、高效的服务。只有实现了人事档案资源的共享,才能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和利用效率。但目前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信息的管理只停留在使用简单的EXCLE表格等办公软件对各下级单位档案数、人员数的统计等,缺乏档案信息软件对信息进行录入,对人事档案资源的利用仅限于查询各下属单位的档案数、人员基本情况等信息,利用率太低,无法实现对人事工作提供信息化的基础数据支持。
3.医学院校人事档案实现信息化的途径及办法
3.1转变管理模式,提高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现代化意识
要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必须转变当前传统的管理模式,摆脱陈旧的管理思路,切实提高人事档案工作质量和效率,需要学校及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提高现代化意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信息储存技术、多媒体技术、安全保护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用信息管理的理念创新工作理念,加强对人事档案信息的综合分析,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档案资源的开发,进一步提高信息利用率,促使人事档案资源数据库建设成为学校组织、人事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库和参谋部,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3.2培养档案业务和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投入
要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不仅要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扎实的业务知识,更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练运用信息化设备的能力。医学院校要重视复合型档案人员的培养,这是推进医学院校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推动人事档案建设的关键。同时加大人事档案信息化的软硬件设施投入,营造现代化档案管理平台,把传统的手工保管模式转变到服务现代人事管理和助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重点上来,实现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3.3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加强保密安全
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最重要的部分是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它主要包括档案人员的基本情况、职务和职称情况,学习培训情况、表现情况以及其他情况。它集中了组织、人事部门开展管理工作所需的全部基础数据,利用率高,而且能够消除重复的数据收集存储,减少数据的冗余,是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可共享的人才信息资源,可随时为医学院校各部门的业务管理提供多功能、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但是,人事档案信息一旦实现了资源共享肯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常发生在传输、录入、存储、调用等等过程中。因此,进行信息化管理必须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和信息技术两方面的安全。一方面,完善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制度,对档案的保管;档案材料的整理、归档;档案信息的保护、传输以及利用要制定统一严格的流程,尤其是对管理人员对信息资源库权限的控制,采用授权验证入库制度,防止无关人员的随意进入;按照相应访问者的身份,设置对人事档案资料相应的访问权限。另一方面,要加强安全技术和开发安全软件,防止非法入侵。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共享依托了相应的网络技术,加大了人事档案信息泄密的风险,所以必须采用相应的安全技术,例如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VPN技术、跟踪监测技术、网络病毒防治技术、数据资源备份等对资源数据进行安全保护,同时增强计算机防范病毒侵入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化解医学院校人事档案资源的安全保密与档案资源利用、共享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12
The Us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lectronic Records
in Personnel Management in Schools
CHEN Yating[1], XIAO Man[2]
([1] NO.1 Middle School Affiliated to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23;
[2] Faculty of Light Industry,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 With electronic recor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the use of various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continue to promote and popularize, school teachers and personnel records management also need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paper-based records management tools, to further standardize and progressive realiz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management.
Key words personnel management; records management; electronic information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档案管理也随着传统的纸质管理发展到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特别在高校和企事业单位中,这种电子化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优化管理方法,促进档案的科学管理。尤其在教育行业,档案电子的管理显示出明显的优势,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学校人事信息的管理电子化。
1 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定义
档案信息电子化是利用计算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利用的一个过程,可以使其转化为可供利用的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①档案电子化可以对档案进行系统的管理,减少了对文献整理的时间,有益于各单位间的信息交换,提高了社会和经济效益。其说明的是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通过计算机对档案文献材料进行处理,将传统的纸质材料变为电子形式,以此方便使用者对材料进行查阅、修改、复制、传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 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作用
(1)档案信息电子化可利用软硬件设施便捷进行档案管理。电子化档案管理的工作都是在计算机上操作,利用互联网进行档案文件的查阅、修改、复制、传送等工作,摒弃了传统的档案处理工作需要翻阅大量的纸质文件的繁琐,只需要网络传送就可以解决档案的保存、传输及多次产出,解决了空间和时间的难题。电子化信息保存需要资源和空间。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图文处理、扫描拍摄等软硬件相继产生,为档案管理提供便捷。
(2)档案信息电子化可让档案信息实现共享。电子文件不再是传统的纸质文件,而是利用计算机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存在,管理信息数据的人可以利用,其它数据信息可以共享,在单位内部部门之间甚至不同管理单位都能使用档案的数据,不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同时,学校拥有数据库后,对整体教师管理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能通过数据对教师采取全面的评价等等。
(3)档案信息电子化可将使档案数据仅编辑一次便可多次重复使用,降低传统的纸质档案文件出版经费成本。传统的手工编制的纸质档案出版需要很多的经费,国家拨给档案部门的经费又是有限的,靠单位解决更是不现实的事情,这样可能会造成档案工作人员辛辛苦苦编制的成果无法出版,信息电子化只需一次的投入,编辑好,保存好,可多次打印使用,降低了出版经费。②而今管理人员只需要将数据整理好,便可作为蓝本多次重复使用,无论是打印或者出版,都便捷许多。
3 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主要是包含教师、教辅人员、行政人员及后勤人员的人生档案,内容涉及到家庭背景、政治面貌、职称、业绩、考评成绩等等综合指标。人事档案数据庞大、琐碎并复杂,使用频繁。因此,教师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学校信息化的重中之重。信息技术引起档案管理工作革命性的改革和创新,在学校人员档案信息化管理中,面临着缺乏资金投入以及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人力资源缺乏等多种问题。同时,由于学校涉及的工作内容单一,行政机构简单,教师的人事管理不太规范,人事档案管理是比较欠缺并容易忽视的部分,尤其是档案管理电子化更需要普及和优化。
学校人事档案管理软硬件设施落后,手段单一,缺乏互通性,无法共享。大部分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仍然使用传统的手工输入,再加上目前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知识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处于一个初级的操作水平。虽然有的单位做了一些改变,投入资金改进了设备,但多是应付检查,或者没有给予重视,更不用说普及了。在学校中,管理人员采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el、wps、powerpoint等软件处理数据,整理档案,数据零散,无系统的数据资源库和集成软件,使用者使用起来非常不便,导致重复工作极多,任务繁重。由于历史的原因,档案工作的基础设施较差,各类档案目录、内容兼容性不强,无法互通使用;各个部门各自为政,资源不共享,规定不统一,并不能全面实施、进行标准化的工作。档案资料的科学性、数据性、可查询性和共享性未能达到现代科学管理的要求。
档案管理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需进一步提高。档案电子信息化,对其管理的人员是核心,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能力,未能达到档案电子化管理的水平要求,对办公软件操作不熟悉。目前大多人事部门职员都是教师兼任,对行政工作不精通,也有的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学校没有专职技术人员,对档案信息管理都是临时兼职,缺乏系统培训和专业知识,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业务培训,不能满足现代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操作软件,因此对档案信息管理不能胜任。
电子档案信息的安全性、真实性和法律效力有待巩固和加强。电子文件的存储基础是硬件,而传输软件是网络,因此对网络管理尤为重要,与传统笔录方式比较,信息网络在安全性方面存在以下弱点(即使现代网络加强了安全保护措施):数据可能被复制和盗取;数据可能丢失和无法复原;数据可能被恶意乱用等。因此,这些弱点给保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③纸质文档形成后,一般具有相应的稳定性,不易被篡改,而电子文档具有相对独立性,随着电子科技的飞速发展,篡改、伪造新的文档不是难事,纸质文档变成电子文档后,原始性被破坏,相应的真实性和安全性也令人质疑。而纸质文档通常带有法律效力,而电子文档在这个方面大打折扣。
4 如何加强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在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针对以上几点现状,分析不足,加强档案信息电子管理可以采取的措施如下:
(1)学校要培养先进的现代信息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意识。思想决定命运,意识决定成败。说明意识的重要性,意识的提高,需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并且应用与实践。有专业意识的人一般是专业的人员,专业的人才做专业的工作,其意识会比普通人高,如设备管理和操作,软件维护和开发,完善这些都需要人才的引进和利用。使各类档案信息数据能相互转化,资源共享,简化教师管理流程,给学校管理提供可靠、真实、快捷的依据。同时制定使用规范制度,让软硬件开发和使用有依据,成规范,尽量没有漏洞。
(2)学校要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当前,学校许多人事专员不精通专业知识的技术,提高档案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因此,学校对专业人员进行定期专业素质培养,有计划和针对性地组织人员外出进修,让他们综合学习国内外先进的信息学、档案学、信息网络技术、数理统计、管理学等知识,掌握信息管理技术,这才是健全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核心要求。
(3)学校要提高电子设备投入。如可以采购先进的电脑、数码设备、扫描仪和专业软件,在硬件方面达到数据库管理的需要;同时应用专业的管理软件,对数据进行科学管理。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方便地使用这些设备和软件,提高工作效率。
(4)增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电子数据文件容易被修改,如果没有对修改操作进行专业处理外,电子数据改动在计算机不会残留任何改动痕迹,虽然我们可利用电子信息安全技术为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或者将电子文档利用水印技术处理,但是实现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后,这些数据通常会在网络中进行传输,在网络上进行传递就有被非法截获的风险,所以对在网络中进行传输的档案数据必须进行多次加密,确保电子档案数据安全。④如果将已完成的电子文稿用“只读”和加密的模式保存,电子文稿不能被轻易改动,就能跟纸质文档一样规范,具有法律效力。同时,在维护电子档案数据时,要与时俱进,不能注重了安全性之后,过于陈旧。因此,要保持严谨、严肃的态度,不断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维护,电子化的手段可以很方便地达到这个目的。
(5)加强各单位之间的合作。当今社会是一个高速信息化的社会,各单位之间的信息可以共享,因此,各单位间可以利用档案电子化的共享,达到互相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总而言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档案工作发展的新里程碑,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样的,人事管理利用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手段也需不断改进。加大电子设备和软件的投入,以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管理和考核,提高档案专业人员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创新发展和研发新的应用功能和领域,通过档案科学管理发展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人事管理快速地发展。在电子信息化时代的学校教育中,加快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促进档案科学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更能有益于学校管理的规范化,进而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通讯作者:肖满
注释
① 冯雪菊.档案信息电子化[J].办公室业务,2013(1):108-109.
篇13
一.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1958年,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就在这座千年古镇诞生了,从而翻开了中国陶瓷高等教育的新篇章。现在,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等10个院部近40个专业,有硕士、本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多层次的培养形式,并向海外招收攻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留学生。截止2012年3月,有在校本专科、研究生、留学生共计15000多人,户籍档案在校的在1万左右。
通过景德镇陶瓷学院保卫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从无到有、从简单到细致、从单一到全面,逐步发展起来,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但是,与兄弟院校的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相比,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科学的管理方法
目前,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学生户籍管理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虽然严格按照《档案法》和公安部门有关户籍本文由收集整理管理的法规来进行,但是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都比较落后,学生的户籍资料还是以户籍卡片和简单的excel电子表格的形式存管,至今没有实现与景德镇市新厂派出所管理系统的完全对接。导致在查询和检索学生户籍档案和信息时,如补办身份证、查询原始户籍资料等,办理人要先到学校新校区户籍室查询,没有的话,还要到老校区进行查询,如再无的话,则再到景德镇市新厂派出所查询手工档案底存;即便是在学校新校区一次性查询到,也仍需到老校区开具相关手续再到新厂派出所办理最后的手续,整个办理的过程十分繁琐,且需要在多个地点往返和询问,费时费力。
2、没能适时完善管理制度
如今,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出现新的变化,首先,我国现行的大中专院校学生户籍管理办法规定与前几年的已经有了质的变化,新生入学时,可以不在原籍办理户口迁移,上学期间,学生户籍档案不在学校,毕业时也无需再迁出;其次,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在校生规模与前几年相比呈现倍数递增的趋势,相应的户籍档案的管理工作量也大量增加;第三,由于各种原因转学、退学、休学、开除的学生也逐年呈现上升态势,其户籍档案的清退和保管工作有一定的难度;第四,许多的毕业生在户籍档案挂靠学校2年后没有及时迁移,导致管理工作压力增加等。以上情况都要求工作中的管理制度相应作出调整,如在学生入学前,除了在入学通知中重点标注户籍迁移实行自愿原则之外;将是否进行户籍迁移对大学生将来毕业、就业、工作等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列表;尤其是户籍迁移后,大学生的城市户籍身份是无法回转为农村户籍身份,因而可能丧失很多惠农政策的优惠;以供学生和学生家长综合考虑,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扭转农村籍学生“跳龙门”的户籍概念。而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制度还是上个世纪制定的,没有及时根据当前的工作环境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和完善。
3、全程化管理程度低浅
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的管理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入学检查,入户审批,查询、补办、检索等,毕业检查派遣。在第一、二个环节上,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已经完全到位,而在学生户籍档案入户的过程中以及在校期间的查询等,尤其是毕业后的查询、补办等环节还处于比较低浅的水平阶段,甚至有的环节还处于缺失状态,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在校生和毕业生。以往离校2年以上的学生需要调出个人户籍档案,由于学生个人不清楚自己离校时户籍的去向,也不清楚应该如何查询和办理。往往是先询问之前的班主任或熟悉的老师,由其代为去学工处毕业分配办公室和保卫处户籍管理询问。而毕业2年以上学生的户籍档案在新校区是无法查询,既无电子档案又无纸质档案,故要回到老校区保卫处;老校区主管该项工作的人员不是只承担此项工作,若因其他事项外出,则使得查询人或办理人无法及时查询和办理。这样的非全程化管理不仅不利于学生户籍的日常管理,也不利于非正常未调离户籍档案的清理,导致户籍档案越压越多,管理成本和问题增加。
4、不能及时创新管理
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的管理如何适应当前大学生就学和就业的需要是景德镇陶瓷学院还没有全面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创新方面就更谈不上。如新校区处于浮梁县湘湖镇,而户籍管理又归属于珠山区新厂派出所,办理相关工作需要先在新校区确认相关基本手续后,再到新厂派出所办理后续的手续,给学生以及学校户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麻烦。如能在管理属地和权限上申请由新厂派出所托管至湘湖镇派出所,则能有效的化解这一问题。又如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学生户籍档案管理科设在保卫处,而学生人事档案管理设在招生就业处,如能实现类似政府办证大厅的办公模式,将学生户籍档案和人事档案的办理设立联合办公室,将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办事效率,也能更好的为广大学生服务。
二.对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生户籍档案管理改革的思考
基于以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生户籍档案管理的情况,做出如下的思考:
1、加强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政策的宣传
为了让学生便于自己户籍档案的迁移和相关利益的维护,一定要通过各种形式来加大对其的政策宣传,让条件成熟的学生不用将户籍档案迁移到学校,这样可以减少由于迁移过程的程序带来的错误而影响其户籍档案的管理。所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保卫处户籍管理科应主动与招生毕业处直接联系,在招生宣传材料、新生报道须知、学生离校须知等材料上,通过纸质和网络等形式,对学生和学生家长宣传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政策,告之学生及其家长在不同的情形下,迁移户籍档案到学校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利益;迁移过程中的主要程序和办理注意事项;在校期间遇到不同的情形需要户籍档案证明和查询等,如何办理;毕业时如何办理户籍档案的挂靠和迁移等,让学生及家长全面认识和了解我校对学生户籍档案的管理工作。
2、逐步运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方法
在依法严管的同时,一定讲究科学管理。科学有效的管理,不但是高校学生户籍档案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可逐步对现有的户籍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电子化管理,将每年新进的学生户籍档案必须实现纸质档案扫描入档,并借助学校信息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开发自用性的学生户籍档案管理系统,将学生纸质档案的内容进行实时的录入,这样可以保证纸质户籍、扫描户籍、户籍电子信息系统的三位一体,以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日常工作中,将之前积压的户籍档案按照学生毕业的年份,逐年电子化,改变现有户籍档案案卷目录和卡片目录的单一化,逐步使学生户籍档案管理走上现代化的轨道。
3、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1)收集制度
新生在到校报到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材料不全或材料遗失等情况,当前还出现了冒名顶替入学、学生户籍迁移证和身份证信息不一致等情况,这些都使得学生户籍建档工作遇到一定得难度。因而必须有严格的收集制度来保证所收集的学生档案是真实可靠的,如果这第一步没有做好,势必影响到后面各个环节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此,诸如增加新生班主任作为兼职档案管理员的制度,可以用以在收集环节来加强对档案识别的力度。
(2)立档和整档制度
结合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可以以学年度来分阶段实施相应的立档和整档管理。学年初,对新生进行立档,实行分学年度按院系分卷建档制度,学年末,对本届毕业生的毕业生分配名册、户口迁移证存根、常住人口登记表等整理归档。另外,每个学期期间,对中途退学、转学者的户籍档案进行及时的整理,注明时间、去向以及原因,以备查考。
(3)使用制度
在具体的工作中还常遇到学生需要户籍档案办理相关事宜的情况,甚至包括在校期间临时要迁移户籍档案回原籍等情况,所以加强使用制度的建立非常必要。尤其是学生出国深造、毕业后需要结婚生子或是贷款买房、考公务员等的需要,学校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开设“绿色通道”,为学生提供使用上的便利。
4、加强全程化管理
在入学检查、入户审批、毕业检查派遣等环节之外,加强查询、补办、检索等环节的工作,利用各种政策条件和技术手段,实现在景德镇陶瓷学院新老校区内,学生户籍档案办理、查询、办理等的“一站式”管理,强化全程化管理。如在新校区户籍管理科设置远程身份证办理系统,由学校户籍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确认和照片拍摄,通过网络传输照片和相关基本信息到新厂派出所的服务平台,减少办证学生来回办理的时间,也减少办理资料的丢失和错误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