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档案管理的目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从评估体系的内容上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涉及组织管理、设施设备、基础业务、开发利用等四个方面,在这些一级指标下,还有多个相互关联的二级指标。抓好了目标管理工作,无疑有利于明确档案部门和档案人员的职责,有利于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利于通过对照目标体系发现不足和改进工作,事实上就等于抓住企业档案工作的关键纲目。
3 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实效性要求
率先实施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绝大部分企业,通过确定管理等级目标、分解落实指标、考评定级,不但档案工作的基础业务抓得扎实,档案管理的硬件大大改善,而且档案工作制度建设迈上正轨,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层次得以提高,各级分管领导养成了重视档案工作的良好习惯。一大批企业通过考核被认定为国家一级、国家二级、省级等相应等级,企业档案工作的水平在我国档案事业中的地位逐步提高。而不重视目标管理的企业,其档案工作由于无切实可行的科学目标,难以抓住重点和明确职责,工作中应付收集、整理和利用都比较困难,更不用说在档案信息开发和现代化管理方面做出成绩来。
二、加强企业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的实践
1 推行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责任制
与一般管理方法所不同的是,目标管理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把组织的合理目标进行科学分解,并细化为各个可以具体操办的指标,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个人身上,将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目标。同时,又进行定期的考核,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反馈给决策层,以便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从而有助于预定目标的实现。
通过多年的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实践,我认为一个值得推崇的方法是,全面推行目标任务责任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并签订目标任务责任书,规范双方工作行为。在企业推行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是对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制度化,是指以工作制度形式将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中的具体任务落实到组织和个人,以双方签订的目标任务责任书为依据,定期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予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考核的结果作为奖惩的凭据。因为在企业档案工作中实施目标管理,不仅涉及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而且涉及各级分管领导和各档案形成单位;不仅涉及经费和设备等物质条件,而且涉及某些领导的工作内容安排。所以,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无疑是一种集团公司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我们可以通过签订目标任务责任书,由企业档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中层部门下达档案工作任务和进行考核,由中层部门负责对基层单位下达档案工作任务和进行考核。这样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任务就可以通过一级抓一级,切实做到层层有落实,不留空白点。在推行目标任务责任制过程中,目标任务责任书的设计应当尽量贴近实际和便于考核。同时由于各部门、分公司的文件形成特点和工作基础不一,在签订目标任务责任书时这些差别应当有所体现。它作为企业内目标管理结果考核的最好材料和上级评估定级的重要依据,理所当然地具有一定的归档保存价值。
2 加强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方案全方位的实施
目标管理的实施阶段是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是目标执行过程的控制管理。那么,怎样搞好企业档案目标管理方案的实施呢?
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提出,为企业档案工作提出了一个近期工作目标,推行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企业档案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提高了档案部门的管理地位,促进了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打开了企业档案工作新的局面。企业集团实行档案目标管理,一般要经历确定目标,实施目标,评价目标成果三个阶段。首先,要搞好企业档案馆(室)内的定员、定编和定岗,具体工作能够量化的要尽可能量化。如:在收集、整理、著录、编研等程序上实行定额、定量、定人;对调阅人次、卷数、咨询服务等无法分解量化的工作,可采取岗位责任制的方法进行管理。其次,要建立健全企业各类档案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岗位责任制,并建立相应措施。如:制定季度、年度目标执行进度表,建立季度考评、年终考评的目标实施检查制度。目标实施检查细则包括:目标项目、目标量化值、对策措施、时间进度、负责人和实施人员、考核标准及检查人。以此监控目标管理方案实施的全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这样使各档案馆(室)、各类档案人员都能明确各自的目标责任和实现目标所必需的权限。再次是各负其责,实行分权化管理。目标即定,分工明确,从企业领导、馆(室)领导到档案员,都要明确自己在实现总目标中应负的责任;领导要放手,委以权限,让他们在权限范围内承担责任,上下级之间形成责任连锁;每一个档案员都为实现目标而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共同去实现目标。
三、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作用
通过“目标管理”的测评、考核,可以促进企业档案工作的建设和发展,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为了实现“目标管理”,增强档案工作的管理意识,企业应建立有集团领导参加的企业档案领导管理体制。许多企业都建立了相应的档案工作领导管理体制,由分管领导亲自管理,把档案工作纳入与企业整体发展的工作日程,重视与支持档案事业的发展,投人_定的资金,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建立企业档案馆。多数企业采取措施,成立企业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对档案工作的决策、监督、执法、调控的力度。为企业档案工作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良好顺畅的发展环境。
2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实现企业档案网络化管理体系。随着企业集团对档案工作认识程度的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逐步得到重视,许多企业相继举办了有中层干部参加的档案专职、兼职人员业务培训班。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人员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知识层次及专业素质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多数企业已形成由集团领导分管、集团办主任主管,专职档案人员负责,兼职档案人员配合的档案工作网络管理体系。为企业档案工作的正常发展提高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3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保证档案材料的系统性。为完善档案管理体制,适应档案工作快速发展变化的特点,多数企业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档案管理制度重新修订、完善、更新汇集成册。规范了企业档案管理方法和程序,档案材料的系统性得到了有效保证。
篇2
1.1数据型档案
所谓数据型档案是对事(或物)实际事实的记录。例如,财务凭证档案、物品材料变动记录档案。
这类档案,有以下特点:
(1)过去的都是纸质凭证;
(2)各凭证即使按类别分开,各数据项也很难规范统计;
(3)这种档案的量很大,基本上是做为“历史”记载。在考虑管理时,这类型档案转化成信息和知识的难度很大,所以仍然要独立管理,即按照“历史”记载的思想进行管理。
1.2信息型档案
所谓信息型档案,就是对事(或物)实际过程的记录。例如:会议纪要档案、重要事件记录、文件档案,客户往来帐目文件档案,质量陈述文件档案等。
这类档案,有以下特点:
(1)过去的都是纸质文档;
(2)有些文档可以转成电子文字型,有些只能扫描成数字图片型;
(3)档案量也是很大的,有些可以作知识资源上升其管理,如会议纪要、重要事件记录等,有些则只能做为“历史”存档。
1.3知识型档案
所谓知识型档案就是对事(物)及其运行规律认识(或下结论)的文档资料。
如:科研报告、工艺文件、企业规划计划报告、部门工作总结等。
这类档案,有以下特点:
(1)过去的大多是纸质文件;
(2)有些文件可转换成电子文字型,有些也只能扫描成数字图片型;
(3)档案量也很大,但都是知识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1.4各类型档案对管理的要求
从以上各类型档案的分类分析,可以归成以下几种形式的文档:
(1)“历史”数据型文档
在管理时,按照信息分类存贮、查询使用的方式进行管理
(2)电子文字信息型文档
在管理时,也按照信息分类、存贮与查询方式进行管理
(3)数字图片信息型文档
在管理时,可以按照知识资源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4)知识型文档
在管理时,直接按照知识资源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2、今后企业档案的类型及管理特点
由于今后的档案,已经是在数字化、网络化下产生的,所以类型和管理较之以前的档案有很大变化
2.1档案来源多样化
(1)按内外分,可以分为内部工作产生文档、对外收集的文档、外部主动发给的文档等;
(2)从媒质形式分:可以分为纸质、电子化、数字化
(3)从表达形式分:可以分为文字、数据、图表、语言、图像、视频
2.2档案依然有数据型、信息型、知识型
在今后,数据型主要产生于生产物流系统和财务系统,信息型主要产生于情报系统、办公系统。知识型的产生面就最广。
今后的三种类型档案几乎都是数字化的,并且是有规范的,所以在管理时可以遵循:
(1)数据型按照统计数学模型转化成信息型、知识型文档进行管理
一般来讲,统计的数学模型必须依据管理者或需求者规定的目标进行设计,对数据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统计,形成信息型文档。
再对积累的信息型文档按专家委托分析手段进行汇总判断形成知识型文档。
(2)信息型档案按照需求可直接应用,也可以转化成知识型文档进行管理
有些信息档案(如客户信息)就可以直接按文档看成是知识,进而按知识资源进行管理;有些信息型档案(如数据图表)可按专家委托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形成知识型文档,再按知识资源进行管理。
2.3档案处理的个性化、专家化
由于大多档案来源于专业人员,并都在网上形成或收集,那么这些专业人员本身就是非常好的档案收集者,只是收集整理时,还可能没有比较标准的规范化模板,因此,档案管理者的任务之一是对档案来源进行规范化,即提供给来源者以填写的标准模板。
专业人员按模板提交以后,可以送达档案管理者,也可以直接送达档案管理者委托的审查专家进行审查。这样的处理解决了档案处理专业化的问题。
2.4档案应用的及时化
未来档案管理的关键就在及时应用,尽快产生效益。做到这一点,也并不难,首先就须按上节叙述管理方式,由专业人员和专家委托方式快速整理,再根据档案知识多面性分类,确定相关工作环节或相关工作岗位的需求程度,采取推送方式、订阅方式等,将知识及时地送到需要它的人手中。
3、企业档案知识资源管理的目标
经过前面的阐述和分析,我们已基本说明了档案知识的特点和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要求。但具体该如何推动与实施档案知识资源管理,还需要有更明确的目标定位。
3.1、档案管理必须上升到知识资源管理
作为方向性目标,这里我们重申企业档案管理的需求,目的是要:
解决目前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以前档案管理就是信息时代下的管理,具有通常所讲的信息时代档案管理的问题,即有:收集整理依然是档案管理者的事,这需要大量的专业人 才,也需耗费大量的时间;档案的分类仍然按过去的档案管理的分类方法,最多再加进一些信息管理的规则。这都脱离了实际工作规律或习惯,致使需要的人找不到,或很难找到与工作实际相关的信息;档案中有信息类、有数据类、也有知识类,它们的管理肯定是不同的,但在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中都成了信息,这是不对的;信息时代的档案管理没有真正理解网络化带来的革命。
通过知识资源管理,不仅要解决以上问题,还要做为知识管理的的先导做出样板,推动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迈上知识管理的台阶。
真正发挥企业档案知识的作用
档案知识的作用,归纳起来,在知识经济时代,应该发挥如下作用:
(1)决策支持“宝典”,即成为企业领导或管理高层进行决策的最主要依据和最有效方法;
(2)岗位技能“摇篮”,即成为企业员工学习掌握岗位工作经验,方法的最主要来源;
(3)新品研究“跳板”,即成为每一个新产品研究中的最主要参考资料;
(4)企业竞争“基石”,即让众多的档案知识成为具有知识产权的企业核心竞争知识;
(5)企业历史“窗口”,即发挥传统的档案记载“历史”的作用。
以上作用,特别是前四个作用,正是企业实施知识资源管理提升档案知识作用的初衷!
3.2企业知识资源管理要支持企业管理及其发展战略
任何管理都是企业管理的部份,都要符合企业管理总体战略的全局,企业知识资源管理也不例外,但由于知识资源管理是深入到企业各个环节的基础性管理,那就应该在各个管理环节表现出它的基础支持作用。
支持企业人才战略
企业担负着调整产品结构、开拓扩展、创新管理的一系列重大发展,这个发展中最重要的是人才和人才培养。快速地、高质量地培养出合格的专门人才是企业人才战略的核心目标,而知识资源管理必须担负起培养内容(专门企业技术与管理实战知识,企业文化知识)、培养方式、培养渠道支持的关键工作。
支持学习型企业组织建设
对中大型企业来说,再采取传统塔式、计划审批式管理已经不能释放出广大员工的创造力,而要建设学习型组织,采用学习型组织管理的方式,实现员工自我调节。让员工向工作学习、向问题学习、团体学习,为实现愿景目标,充分调动员工的创新能力。要实现或推动这个学习型组织目标的建设,最主要的就是档案型知识资源的及时支撑,因为这些知识本身就来源于工作、来源于实践、来源于集体共同的智慧。而达到支撑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关键是知识资源要适合员工工作实际,及时有效的提供,也及时有效地沉淀与规范。
支持企业跨地区指挥管理
今后,一般的企业集团大多分布在多个地区,这给各地区机构的指挥调度增加了难度、也会降低效率。能否让大家共享成功的方法,共享失败的教训,是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做到这一点,最主要的是要求档案型经验知识资源的统一管理、及时支撑工作。达到这种支撑的关键是要熟悉管理层的工作内容和过程,适时地把相关经验知识资源配备在工作者的面前。
支持企业员工跨地区协同工作
除了领导层、管理层要共享知识以外,多地区的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而要达到良好的协作,关键就在于知识与信息的沟通。对此,知识资源管理主要地将各地区工作情况、工作成果、工作经验等知识统一管理共享起来,并根据协作要求,用知识资源构成及时的协作空间,让大家在协作时,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信息。
3.3知识资源管理要为今后企业的知识管理打好基础
企业在未来开展全面的知识管理是必然的,而知识管理开始的前提是“有知识可管”,因此,知识资源的管理的进展决定了知识管理启动的时间。
但毕竟知识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部份,在建设和推动时应该协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因此要求:
知识资源管理要明确其地位和作用,要留有充分地接口
其实,这从知识资源管理主要是显性知识管理的特点出发,就可以明确其在知识管理中的地位,同时也要明确它作为工作支持的基础管理,随着与工作结合的深度,知识资源管理也就有其发展的深度空间。
知识资源管理要成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先导
先要“有知识可管”,这是知识管理的前提,也就注定了知识资源管理的先导作用。但能否起到这个作用,还是要看知识资源管理能否解决信息时代档案管理的问题,并能否真正发挥出档案知识的五个作用。
3.4知识资源管理的具体目标具体
上面概述了知识资源管理需求的重要方面,但究竟该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还并不明确。这里,我们按照企业知识资源管理的特点要求,分解列明为:
(1)档案管理知识资源化、信息化
这表明,把档案(包括数据型、信息型、知识型档案)按照前述知识资源管理的要求进行资源化、信息化;
(2)知识资源及时支持领导决策
这表明,要把知识资源与领导决策工作结合起来,让知识资源在领导进行决策时很容易获取,很及时提供;
(3)知识资源及时支持员工学习
这表明,要把知识资源与员工的入职学习、岗位学习、深入学习结合起来,提供随时随地地学习的内容、渠道与空间;
(4)知识资源及时支持员工工作
这表明,要把知识资源与员工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让知识资源在工作的不同环节、不同程序上很容易获取,很及时提供。同时,也让实际工作的成果和经验及时转换成知识资源;
(5)知识资源管理IT平台化
从上述目标也看到,知识资源管理必须依托IT网络,用平台来实现,并把平台引进到领导决策、员工学习和员工工作中;
(6)知识资源管理的安全化
篇3
1 档案行政管理的目标
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无意义、无目标的,档案行政管理工作虽然不是人人皆知,但是它也有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而且也有一定的目标。
1.1 实现档案工作的总目标
档案工作的总体目的即是从整体上管理全国各项与档案有关的事务,持续调整档案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其与外部各项事务的关系,推进档案事业的顺利发展,为国家经济和社会运行提供周到的服务和大力的支持。而档案行政管理的总目标,便是办理好那些保存着一切 “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与个体相关的档案事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1.2 维持依法治档的社会秩序
当今时代,我国严格实行依法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档案行政管理单位也必须严格实行依法治档。档案行政管理的又一目标就是维持依法治档的社会秩序,并为其提供组织保障,保证依法治档的新秩序快速有效地建立。
1.3 协调档案事业与其他各事业
档案行政管理单位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信息库,记录了国家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大事小事,是重现历史事实的有效资料,关系到社会其他方面的行进。所以该项工作的第三个目标就是协调档案事业与社会上的其他各项事业,充当这两者之间的桥梁,促进社会各个领域的共同成长。
1.4 促进档案事业不断发展
档案行政管理作为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牵动着整个档案领域工作的开展。因此该项活动的第四个目标就是促进档案工作的不断发展,这就要求该部门自身首先必须健康有序地开展,然后才能推动整个档案领域的前进。
2 档案行政管理的特征
档案行政管理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体系中的构成部分,相应地拥有行政管理的普遍特点,但是除此之外,它还有其他行政管理部门所不具备的特性。所以,该项工作的主要特征包括四个方面:执行性、政治性、权威性和服务性。
2.1 档案行政管理的执行性
在我国,行政机构从属于国家权力机构,是国家权力机构的执行机构,必须以实施党和国家权力机构的方针、政策和路线为前提。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作为我国的行政机关,必须有效执行我国权力机关的一切方针、政策和路线,这正是档案行政管理的执行性所在。
2.2 档案行政管理的政治性
马克思认为,政府机关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实现其阶级使命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国家机关把统治阶级的决定升华为法律规定来进行活动,实现其统治职能。行政机关的职责是实施国家权力机关的政策,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很强的阶级性,行政机关也是如此。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作为国家的行政机构,必然也有一定的政治性。
2.3 档案行政管理的权威性
权威是指把一些人的意志强加于另一些人,是以服从为条件的。国家掌握在阶级统治的手中,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主体。行政管理工作是以国家的名义而进行,它代表着国家的要求,并以国家作为后盾。所有被管理的人员,都应该服从于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管理。本文中所说的档案行政管理活动是国家的行政管理事项,因此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2.4 档案行政管理的服务性
档案行政管理是一项服务性很强的活动,这也是这项工作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档案工作的服务性表现在:服务性是档案工作得以生存和继续发展的前提;服务性是体现档案工作生命机能的本质特性。
3 明确途径
3.1 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发放宣传单页或制作网络短视频来宣传档案行政管理的目标与特征。因为现在有很大一部分公民对档案行政管理这项工作并不清楚,所以他们在这方面也很难积极配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导致这项工作很难顺畅发展。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要积极做好宣传工作,让广大民众都能全面地了解档案行政管理这项工作的目标与特征。
3.2 加强档案意识
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相关部门的服务人员,都要加强档案意识。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加强民众的档案意识,让他们认识并了解到档案行政管理的目标与特征的重要性。也只有不断加强民众档案意识,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明确档案行政管理的目标与特征,让全体人民都清楚明白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从而引起对该项活动的重视,最终能够促进其快速发展。
3.3 转变体制与模式
在我国,依法治档早已实行了二十多年,而且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档案事项的顺利发展,但相应地也暴露出不少弊端。档案行政管理的体制与模式和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渐不相匹配,这项工作未来将如何继续存在和发展,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学术界和许多的专业研究人员都在努力地作出分析、反省、总结和探究。依法治档、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是档案行政管理单位的一项持久而又艰难的使命,也是档案事业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还是明确这项工作的目标与特征的重要方法。在现如今的状况和前提下,只有以行政执法为主导,让行政指导为辅助,创立新的体制和模式,加强运用法律监督和检查的力度,实事求是地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可以从根本上做到依法治档,让档案事业的发展最终达到健康、科学、和谐的标准,使本文所提出的议题真正深入人心。
3.4 强化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与监督的职能
强化相关管理与负责部门的指导与监督的职能,是贯彻落实《档案法》的必然要求,也是明确档案行政管理的目标与特征的重要途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不仅要在宏观上提供指导,使本部门与社会其他各部门协调发展,还要在微观上提供服务,促进档案行政管理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除此之外,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还要加强监督职能,本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提高专业素质,严于律己,并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监督这项工作的开展。
总之,要想明确档案行政管理的目标与特征,必须要有整个国家、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的齐心配合与一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智为,王德俊,胡绍华.档案行政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1.
篇4
二、理顺体制,打牢基础。针对我区管理干部档案的单位较多,总体情况较好,但部分单位不平衡。为规范全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全区档案管理水平,我们下发了《关于对全区干部档案实行集中管理的通知》,对全区干部人事档案实行相对集中管理,从而理顺了管档体制,进一步完善干部人事档案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为达标升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严格要求,狠抓落实。在全市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立即下发了《关于在全区深入开展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通知》,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将上级文件精神、要求进行了传达,并明确了达标时间、要求和标准。同时,区委组织部严格按照文件,以《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和《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要求为准则,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工作力度,逐份清理干部档案,对所缺材料逐项进行登记、索要,对不能收集的材料要求各单位进行说明。对收集归档的材料,认真细致地进行鉴别,剔除不应归档的材料。整理干部档案,严格按照一级标准,做到“四边齐”,对材料中“三色笔”现象,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复制加工。
我们建立了干部人事档案收集制度、鉴别制度、整理制度、查(借)阅制度、转递制度、保密制度、保管制度、管理人员职责等8项制度,做到制度上墙,完善各种登记薄和台帐。
积极争取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制定了经费预算并得到落实,购置了新式档案盒,配备计算机,更换了密集架,做到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齐全。达到库房、阅档室、微机室和办公室“四室分开”。
篇5
二、圆满性
电子文件要想真正实现价值,一种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保证圆满性,这是档案管理工作者必须要学习并掌握的技能。电子文件的圆满性,即是保持其完整性,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第一,要保持电子文档数量和内容的完整,不应该有缺损,尤其在恢复其原来面貌之后,一定要确保新的电子文件与原来的在内容上有联系而且没有讹误。第二,保证电子文档内部的各个部分都没有缺失,保障文档内部的结构不是割裂的,内容是具有统一性的。第三,要保证电子文件与其上层文件在结构和内容上具有一致性,没有缺损。依据此前保护纸质文件的经验,我们可以得知,要想保证电子文件的完整性,最重要的是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支持,政策上绝对不能松懈,要严格改善现有的管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各种技术措施来采集信息与数据,尤其是在管理电子文件的过程中,要依据其具体内容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在此制度的指导下,收集资料定会较之以前事半功倍,从而更有利于保障电子文件的圆满性。
在处理电子文件保存与运输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必要信息相关项目制定出严格地有规范的要求,并时时根据储存的变化进行登记。搜集到的背景信息数量肯定是繁多而芜杂的,更有甚者出现诸如形式上的图像文字的交叉,所以有必要在规范化管理上有所加强。设计者在设计电子文件系统时,应该充分考虑系统运行过程中自动链接相关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即是其存储在不同的地方,也应该能够共存于同一系统之中,这就对电子文件系统设计提出很大要求。还应该注意的是保持电子文件原有数据的规范管理,要求每一次归档和移交时都应该对元数据进行检查,以免数据流失。
三、易读性
电子文件的可读性是要求文件经过迁移等处理后依然可以为人们识读、可以以理解的方式输出,而且对其真实性无损。这一特性是其保存的价值所在,如果迁移之后的文档不能被继续阅读,那么对其接受者来说就没有任何意义了。电子文件的可读性要想获得保证,必须将严肃对待坚持到管理的全过程。在整理电子文档时,应该根据不同电子文件的不同类型分类整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行之有效的措施,并使用相应的技术规范保障。整理电子文档的有关部门应该每年都进行检查更新,要确保每一份电子文档的读取、处理有完备的保护,设备环境更新时要确认新设备可以读取原来的电子文件,如果不能读取,要及时对就文档进行载体转换工作,同时对原有文档继续保存不低于三年。达到保留期后,可以将原有电子文档清除,重复使用其载体,不可清除的文件应该加密处置。一般情况下,管理人员每两年要对磁盘进行抽样机读检验,每四年对关盘进行抽样机读检验,抽样率不低于10%,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相关档案部门应该将每次抽查结果登记到《归档电子文件管理登记表》中。
四、安全性
篇6
1 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可行性分析
1.1 技术条件
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技术性要求非常强,需要涉及到很多技术,比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采集技术等,这些新型的技术对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非常重要。因此,将这些技术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是档案管理数字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和重要前提。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进程。
1.2 网络基础建设条件
为了进一步实现档案管理数字化目标,需要做好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利用网络对档案进行整理和应用,对档案原始资料有了更好的保护;另一方面是通过网络来实现档案的有效利用。因此,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做好档案管理数字化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网络基础设施主要有网站建设、局域网建设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质量是否达标对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进程是否能尽快实现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它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1.3 资金条件和人才条件
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在实现的过程中非常困难,不是说实现就能快速实现的,是一个比较系统庞大的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的就是资金的投入,高科技的利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才能逐渐向前,因此,档案管理部门需要依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以及对自身的经济实力来实现档案的数字化发展。另外,档案管理的数字化需要涉及到很多的新技术和新知识,这就需要吸引高素质、高技术人才,才能进一步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因此,人才也是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基础和关键。
2 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管理制度的调查和分析
目前的档案管理没有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组织建设不够全面,岗位职责划分不明确等这些都有阻碍了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档案部门需要对这些情况进行分析。因此,档案部门需要建立数字化发展组织体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以及规章制度,建立数字化发展规范,对岗位职责划分明细等。
2.2 硬件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目前的档案管理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计算机以及网络设施不够先进,设备的资金投入不足等。因此,档案部门应该清楚,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是建立在资金的投入上,如果物质基础达不到就很难去实现。实现档案的数字化管理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为前提,主要是数字化管理工作的硬件设备以及硬件条件,比如,网络设施以及计算机等其他辅助设施等。
2.3 技术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目前的档案管理技术方面跟不上,新技术或者新设施的支持不够,严重影响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发展进程。档案部门要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好了解和分析,通过自身的技术发展情况来制定数字化发展战略。由于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特点,因此它的发展需要技术力量的支持,比如,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对它的发展来说都非常重要。
3 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实现措施
3.1 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施目标
通过以上对档案管理数字化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和分析,档案部门需要成立专门的数字化建设小组,制定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的实施目标,并提出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在发展目标制定的过程中,需要把档案管理目前的发展状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制定依据,结合档案部门的实际情况,做好协调,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
3.2 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施要素
制定合理的档案数字化管理发展目标以后,需要根据这些目标确定要实施的要素。在数字化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实施要素占主要成分,需要明确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发展部分或者重点项目。比如,档案数字化信息采集建设、档案目标数字化建设以及信息局域网建设项目等。比如,数字化档案的采集是通过利用文档一体化进行管理,这样可以保证数字化文件的信息完整,不会因为运行环境的改变而被破坏或者丢失等。在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实施要素在实施的方法上也有不同,需要档案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或者实施方法,比如,总结性描述方法、指标体系方法等。
3.3 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保障体系
档案数字化管理的保障体系主要是指档案在数字化发展的过程中实施的管理体制、运行方法以及保障体系等。保障体系为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技术力量、规范制度以及组织机构等方面的保障。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为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现提供有效的保障。
4 结语
档案管理工作在现代社会发展下面临挑战和发展机遇,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明确它以后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才能满足新时展要求。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是档案管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必由之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对它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方案,以保证档案管理数字化的顺利实现。
篇7
一、学校档案管理与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
(一)学校档案
学校各项工作自身应固有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记载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是对学校查考的重要历史凭证依据,是学校发展的宝贵参考资料。
(二)学校档案管理
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管理的学校档案资料详细真实客观的记载着学校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可以清楚地反映学校历史发展的足迹,是认识把握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和凭证。完备的学校档案资料可在对学校工作检查了解评估中以真实原始凭证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特有的重要作用。
(三)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
依据体育工作的特殊性以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把学校体育工作目标落实过程中有价值的体育活动及工作情况以不同的记载形式存留保管,学校体育工作档案是记录学校体育各方面具体工作活动的历史记录凭证,也是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参考依据借鉴。
二、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基本内容与目标任务
(一)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内容
依据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框架及《学院体育工作条例》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大致划分如下几方面进行档案的接收集等管理工作,在每个层面基础上可在细划分。
1.学校体育工作领导组织机构管理及上级有关体育工作文件档案;
2.学校体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档案;
3.学校体育教学条件档案;
4.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和课程设置档案;
5.学校体育相关教学文件档案;
6.学校体育群体活动情况档案;
7.学校体育课余体育训练情况档案;
8.学校贯彻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档案;
9.学校体育教科研、学术交流、竞赛等情况档案;
10.其它相关情况档案。
(二)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目标
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人才,这也就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体育档案管理工作是落实这一目标的具体重要环节,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目标就是以不同的记载形式把学校体育工作目标落实过程中一切有价值的体育工作及活动进行原始记录保存和管理建立建全完整严谨的体育工作档案,否则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落实就没有说服力。
2.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任务
学校体育工作管理与体育工作档案管理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宏观总目标下的微观任务具体落实的环节。任务完成过程大致有以下3个环节构成:任务的确立—完成的过程—最终的结果,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中众多不同任务下人们付出劳动使所确立任务得以完成这一过程中以不同记载方式存留下的有价值的印迹凭证即为档案,如体育教师的教学文件可视为文字印迹,体育竞赛成绩及获奖证书奖牌等可视为实物印迹等……,总之可以记录凭证体育目标实现的具体劳动过程中有价值的印迹即为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任务。体育管理工作层面多项目杂的特点也决定了与之相对应的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任务的多层面项目杂的特性。学校体育工作目标的实现就是由这些多层面项目杂的任务完成来保障的,最终达到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体质不断增强目标任务的实现。
三、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学校中相关部们及主管领导对体育工作档案管理重要性认识有偏差,轻视体育档案的管理工作,对教学等方面的工作下的力度重视的程度远远大于对体育工作档案的管理,从岗位设置人员编制,职责范围及硬件建设上都和体育工作档案管理实际相差有一定距离,严重挫伤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对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规则制度不够健全规范
一些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规则制度不够健全规范,具体体育部室没有专门相关的管理人员来作体育档案管理这项工作,且不能熟知有关我国档案法的相关规定及档案管理相关知识又不熟悉体育工作,如此一来体育工作档案的收集管理就会出现遗漏不规范混杂无序,从而使体育工作档案服务的功能大打折扣,
(三)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不是随意一个人就可承担的,就如教师上岗必须有资格证,医生行医须有行医执照,现实中兼职做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人员不在少数,但缺乏档案管理知识,体育教学及管理方面经验和理论素养,对体育工作档案管理的严肃性、重要性、创新性认识淡薄,在这种层面上进行体育工作档案管理就有可能会使体育工作及活动中有价值的体育工作档案不能及时收集归档管理,使一些有价值体育工作档案缺失造成永久缺憾。
四、提高对学校体育工作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篇8
管理作为一个科学概念,发源于美国,以后推广到西欧、日本,如今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广泛运用。管理的目的就是运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的效果,以实现希冀达到的目标。管理的实践几乎同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自古以来,人们就是结合在一起去完成共同的目标;因此,管理是一种社会责任,是促进工作取得成效的手段。管理的主要职能之一是计划,计划包括决定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决定实现既定目标的全部管理活动。“如果对所要取得的最终结果没有一个确切的了解,那就不可能制订任何有效的计划。”这个观点最终发展成为实用的管理技术――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概念源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可认为是计划职能的一种体现,是实现工作计划的一个行动基础。从内容上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确定实现的最终目标;(2)预测实现最终目标所达到的效果;(3)通过各种措施来执行实施计划;(4)提出和贯彻指导实现预期目标活动的政策。“明确的目标能增进成果,不易实现的目标一旦被接收,其所带来的成果比容易实现的目标所带来的成果还要大。”在实践中,有效的管理要求所有致力于实现最终目标的每一个方面都要有确定的目标。目标管理的最大好处是,它使管理者能够把握住最终达到的目标,这种使命感可转换成为更强烈的动力,推动其尽自身的最大力量把工作做好。
2档案工作的目标管理
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是以国家《档案法》的规定为依据,并按照我国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科学地、全方位地针对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规定目标管理运作目标。从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实现档案管理法律化、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的出发,在档案管理体制建设、计划管理、档案业务建设和档案开发利用等四个方面,对涉及档案管理的领导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业务技术部门、综合管理部门、立卷归档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提出具体的目标管理要求。
档案工作实行目标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强化档案工作的科学管理,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使档案工作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
我国把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确定为国家一级、二级和三级,其内容共包括四个考核范围和十四个考核项目,并将十四个考核项目划分为四十五项具体要求,从而确定了实现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各个方面工作所应达到的目标,这样就使得运作者能够明确达到国家各级档案管理目标的效果,并根据自身管理状况,确定预期管理目标,从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拟订工作计划,制定实现预期管理目标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为最终实现预期目标而努力。
3如何实施档案工作的目标管理
档案目标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档案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运作完成,单靠档案部门是不能做好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的。也就是说,档案目标管理是一个总目标,而目标管理所涉及的各项工作是实现总目标的分目标,分目标实现情况直接影响着总目标能否实现。
具体到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标准及其考核内容来看,尽管其包括了四个考核范围、十四个考核项目和四十五项具体要求,但如果按照部门、职责和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归纳,就能够使档案目标管理工作这个总目标在各个部门的具体分目标中明确起来,从而按照工作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制订工作计划,确定相应对策,把握分目标的实现要求。也就是使单位内部各个部门都能明确本部门在实现档案目标管理的计划中所担负的分目标,并为实现本部门分目标做出努力。
按照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标准及其考核内容所提出的四十五项具体要求,各相关部门应担负的分目标如下:
3.1单位领导决策部门的分目标
(1)确定一名领导分管档案工作,及时解决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2)把档案工作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和管理目标责任制;(3)在制订发展规划、工作计划、经费预算计划和有关规章制度时,要考虑档案工作内容;(4)在安排有关重要工作会议、规范科技项目和主要技术业务活动时,要考虑档案部门参加;(5)在机构建设和人员配备方面,要考虑本单位档案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设立必要的档案管理机构,建立档案管理网络,配备足够的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并定期进行必要的培训;(6)要在档案队伍稳定方面采取一定的保障措施,使档案管理人员享受与科技管理人员同等待遇。
3.2组织人事部门的分目标
(1)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建立与本单位工作相适应的综合档案管理机构;(2)配备足够、胜任的档案管理人员和文书人员,并在人员知识结构方面有所保证;(3)在职称评定和福利待遇方面,档案人员与科技管理人员相同;(4)在对干部和科技人员进行业务考核、晋级、职称评定和奖励评审中,要考虑其在日常工作中的立卷归档责任感和实际业绩。
3.3计划、财务等综合业务部门的分目标
(1)把档案工作列入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项目计划;(2)在单位事业经费中列入档案工作专项经费。
3.4文书部门、业务技术部门的分目标
(1)将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列入有关人员的岗位职责,纳入有关工作程序,并作为考核干部工作实绩的内容;(2)确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密级和保管期限;(3)熟悉本部门以单位办文、行文的基本情况,建立本部门文书档案预立卷制度;(4)考虑档案部门参加有关重要会议和重要科技活动;(5)在各项技术业务活动中实行档案“四同步”管理;(6)保证档案的归档率达到98%~100%,完成率95%~100%;确保归档文件材料准确可靠;(7)保证归档案卷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3.5档案部门的分目标
(1)对下属档案部门和文书立卷、科技文件立卷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2)提出档案管理长远规划、年度计划、财务计划和培训需求;(3)宣传贯彻、组织实施国家和专业系统有关档案管理规章制度;(4)归档案卷质量达到规定要求;(5)建立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组织实施档案管理网络活动;(6)建立有关档案管理全过程的管理规章制度;(7)建立符合国家要求的档案保管环境,满足库房容量和安全保护要求;(8)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9)建立5种以上查找途径的适用检索工具,档案著录符合国家规定;(10)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开展档案资料汇编和信息加工,把档案部门建设成本单位的档案信息中心。
篇9
一、医院档案管理应明确管理内容并制定具体的管理目标
在医院档案管理中,要想提高档案管理效果,就要对档案管理的内容有足够的了解,并根据档案管理内容制定具体的管理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医院档案管理应明确档案的类别。在医院档案管理中,档案资料主要可以分为基建档案、人事档案、病例档案和医疗技术档案等多种内容,针对不同的档案资料,其管理侧重点是不同的,要想提高档案管理的实际效果,就要明确档案的类别。
(二)医院档案管理应提高全面性。考虑到医院档案管理内容较多,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只有提高档案管理的全面性,才能使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取得积极效果,满足医院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
(三)医院档案管理应提高针对性。基于医院档案类型多的特点,在档案管理中,应根据不同的档案内容采取不同的档案管理措施,保证医院的多种档案资料都能得到有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整体效果。
二、医院应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在医院档案管理中,为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通常会制定档案管理制度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依据。但是随着档案信息的变化,以及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重心的变化,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应增加管理内容。随着医院档案管理内容的变化,医院档案制度也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其中主要应增加相应的管理内容,使医院档案管理能够更加完善,进而满足医院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
(二)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应提高可行性。在对医院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的过程中,应注重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制度的可行性,使医院档案管理能够在具体执行中具有良好的指导性。
(三)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应提高科学性和合理性。医院档案管理制度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更好地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服务。因此,提高档案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十分重要的。
三、医院档案管理应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医院档案管理只有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才能提高档案管理的实际效果。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医院档案管理应增加信息化手段。基于医院档案管理的实际需要,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增加信息化管理手段,不但可以强化医院档案管理效果,还能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效率。
(二)医院档案管理应配备必要的网络化设施。为了方便医院档案信息的查询和调阅,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应配备必要的网络化设施,实现档案信息的网络查询和调用,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整体效果,减少管理成本。
(三)医院档案管理应构建高效的电子管理系统。构建高效的电子管理系统,是提高医院档案管理效果的关键。其中电子管理系统应成为医院档案管理的重要着力点,应通过增加电子设施和集成网络系统为突破口,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整体效果。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做好档案管理不但有助于提高医院管理质量,同时还能为医院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持。结合医院档案管理实际,要想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整体效果,就要从明确管理内容并制定具体的管理目标、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以及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等方面入手,确保医院档案管理能够得到全面有效的开展,最终满足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崔美兰.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促进医院发展[J].兰台内外,2014(01).
[2]曾雪兰.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医院,2014(05).
[3]于金玲.浅谈医院档案管理中的数字化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5).
篇10
作为我国档案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档案工作,实施目标管理是必然选择。这不仅仅是学校档案工作外界环境的必然要求,更是学校档案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学校档案目标管理的评估体系的完备性要求涉及组织管理、设施设备、基础业务、开发利用四个方面,抓好了目标管理工作,无疑有利于明确档案部门和档案员的职责,有利于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有利于通过对照目标体系发现不足和改进工作,事实上就等于抓住学校档案工作的关键纲目。
目前不少学校领导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导致档案事业建设降低到了教育改革的附属地位,经常以一种对当前教育改革是否有用的实用主义来衡量档案事业。依法归档的意识不强,基层的领导不能深入实际解决档案收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档案收集方式仍然依靠档案管理部门主动索取,而依靠有关部门主动移交的可操作性不强,致使档案移交工作迟迟不能落到实处,甚至材料收集不齐全,直接影响到收集工作的开展。教职工依法治档的观念淡薄。由于档案违法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具有间接性、隐蔽性,这导致了人们忽视或轻视档案违法行为。因其后果不如刑事案件、行政案件、民事案件等所造成的后果那样,直接、明显地危及国家、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给国家、人民带来直接、明显的危害和损失。同时,学校对教职工的评价考核也没有把依法治档作为其中一个条件。把档案资料的收集、移交看成是一种负担,甚至不当一回事,学期或学年结束,该交的档案资料也没有整理移交,需档案管理人员多番催促。
二、问题的解决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要建立一套更具人性化色彩的管理机制,重视和了解档案馆中每一个工作者的个性、需求与期望,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形成一种互相尊重、协调合作的关系,使被管理者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管理者实现管理目标。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施展才能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个人潜能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促进档案馆的全面发展。学校档案馆要推行真正的知识管理,就必须努力促成员工与组织之间的高度和谐,共同发展,因为档案馆整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必须借助于每一个成员知识的积累、更新和开发利用,以每个人的点滴进步汇集成档案馆的整体提高,将是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不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做好档案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掌握的知识门类较多,不仅要涉猎文书、基建、财会、音像、照片等相关知识,而且要具备现代管理知识,即要求档案工作者要具备较宽广的知识面。要做一名新时期的合格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但要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各种专业知识,而且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其它知识,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知识,以提高收集、处理、传播信息的能力。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电子档案水平的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者还要具有较高的电子计算机软件技术和外语应用能力,迅速提高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满足学校工作需要的各种能力。学校要注重提供拓宽档案人员的视野的机会,鼓励档案管理工作者参加档案编研专业培训班的各种业务培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学习、交流等,使档案工作者有更多机会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
(三)加强档案工作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实施阶段是学校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是目标执行过程的控制管理。那么,怎样搞好学校档案目标管理方案的实施呢?
学校实行档案目标管理,一般要经历确定目标、实施目标、评价目标成果三个阶段。首先,要搞好学校档案馆内的定员、定编和定岗,具体工作能够量化的要尽可能量化。如在收集、整理、著录、编研等程序上实行定额、定量、定人;对调阅人次、卷数、咨询服务等无法分解量化的工作,可采取岗位责任制的方法进行管理。其次,要建立健全学校各类档案管理制度、工作程序、岗位责任制,并建立相应措施。如:可制定季度、年度目标执行进度表,建立季度考评、年终考评的目标实施检查制度。目标实施检查细则包括目标项目、目标量化值、对策措施、时间进度、负责人和实施人员、考核标准及检查人。这样可以监控目标管理方案实施的全过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使各档案馆、各类档案人员都能明确各自的目标责任和实现目标所必须的权限。最后,要各负其责,实行分权化管理。目标即定,分工明确,从校领导、馆领导到档案员,都要明确自己在实现总目标中应负的责任;领导要放手,委以权限,让他们在权限范围内承担责任,上下级之间形成责任连锁;每一个档案员都为实现目标而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共同实现目标。
(四)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是学校档案管理的趋势。但这一管理形式并没有形成应有的理论和程序,加之各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千差万别,有效利用学校计算机系统推进档案的数据化管理应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有效、有序地实施。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加工、组织,最终将原始档案信息转换成适合输入到计算机存储的信息形式,是应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目录检索、档案信息输出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现代档案工作人员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收集、整理、归档,而要熟练操作计算机,规范准确地使用档案管理。要建立目录检索、主题词检索、分类检索、题目检索、时间检索、音序检索等多种检索系统。在建立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性、连续性,保证电子档案的系统性。要注意对收集的信息内容定期进行补充、校正。可以直接从各处室收集整理资料,以减少工作的重复。电子档案管理不能替代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只有做到档案基础工作与档案现代化兼顾、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并进,才能利用计算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档案管理。
(五)注重档案管理规范化
规范化管理档案的前提是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保证文书工作的规范化,力求及时、准确、安全、高效。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收文处理的程序: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承办、催办、归档,要按部就班,井然有序,体现整理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同时还要将档案工作做在平时,及时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规范,做到及时收集、有序存放、定期归档、多次核对、年终汇总。
对于特殊类型的档案材料要实行定期整理,为每年一度的文书立卷归档工作奠定基础。例如,一些重要文件:规定、制度、请示、报告、处分、决定、总结、人事任免,等等,在制发的同时,还要留下两份进行归档。上级下发的文件办理完毕后也要对号入座,随时归档。为了便于随时查考材料,凡是每年移交给校档案室的档案,都要保留一套副本。对于一些教育教学材料要定时与各科室联系,将有关短期内形成的材料收集,以免造成档案材料不必要的损失。
(六)不断提高档案利用水平
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是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学校档案部门来讲,仅仅为学校重点工作提供文件资料是不够的,必须提供将档案信息深加工的编研材料,使利用者不必亲自查阅大量的档案原件就能获得全面、简洁、准确的信息内容,为领导决策、教育管理、教学实践等活动服务。要做好这项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新:一是改变档案编研工作机制,要出精品就必须有高素质的编研队伍,单靠档案人员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而通过“开门”搞编研,档案部门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学校各项管理,了解各方面信息,从而使服务工作进一步贴近学校中心工作。二是选择编研课题要“适销对路”,注重现行效益。档案编研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节奏地进行,要按照先易后难、急用先编、照顾现实、考虑长远的原则,选择的编研课题要对现实工作有指导性。可以多搞一些短小精悍的编研成果,以快报、简介、图表等形式出现,更好地服务学校当前的工作需要。三是编研工作必须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进行。这工作的关键就是选题,题目选择是否恰当关系到整个编研成果的价值大小。
另外,档案管理人员要经常学习《保密法》,以安全保密法规为准则,完善管理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好保密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凡涉及政策性保密和知识产权保密、组织、人事、财务等工作的,都要求十分注意保密问题。因此,档案管理必须做好保密安全和保密鉴定工作,档案的自动化、信息化处理和利用更要重视安全保密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走向知识资源管理,不仅仅能达到学校档案管理的预期目的,还将带给学校新的价值。这种转变可以提高领导的决策质量和决策效率,及时地把相关的知识信息配置在决策的各个环节上,使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保障,这种知识资源管理通过知识的沉淀使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有了稳固的基础,通过应用和创新使学校更具竞争性。
参考文献:
[1]潘连根.数字档案馆的知识管理[J].浙江档案,2005,(12).
[2]陆玲珠.我对教学档案管理的认识[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4,(1).
篇11
一、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性和需求分析
(一)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性。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有利于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促进经济建设的良好发展,并最终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的需求分析。提高我国的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各行各业都有着其实际的需求。当前已经入信息化社会,各行各业信息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已经明显滞后于社会整体进程,只有提高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才能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高效服务。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当前时展的必然要求。
二、档案管理的现状以及科学化管理的策略探究
(一)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从当前我国的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在诸多层面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档案资料归档过程中对信息的归集缺乏重心等。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的价值还缺少充分的认识,如完整地收集档案的信息,就必然会影响档案自身的价值。
对档案进行管理没有注重相应管理制度的完善建立。由于缺乏完善以及科学的档案管理机制,使得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缺少理论的指导,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规范性目标就很难有效实现。没有了完善的制度就会制约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培养,并很难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些层面的问题的存在对档案管理效果有着很大影响。
再者,没有注重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水平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有专业化的人员,但是在实际中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有限,没有注重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的加强,在文化素质以及思想道德水平上都相对比较低,这些都会影响档案管理的整体效率。还有就是档案管理理念相对比较落后,这些也会影响管理工作的效率。
另外,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没有注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情况下,档案管理没有注重信息化的建设,这会从根本上影响管理水平和效率。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在数据上缺乏完整性,档案的共享度不高,以及软硬件的设备建设方面还没有得到有效完善,这些都会影响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档案科学化管理的策略探究。加强对档案科学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就要从多方面加以重视。
第一,加强对档案管理科学化观念的转变。要想将档案管理的质量水平提高,就要充分注重从思想观念上及时转变。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所以在档案管理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就要充分注重理性的分析,在思想观念上跟上时展步伐,要创新档案管理体制,及时更新管理制度,不断优化档案管理服务意识,实现档案服务的公益性以及社会性。
第二,对档案管理的科学化目标的实现,就要从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上进行落实。档案管理人员在自身的专业化水平素养上要不断提高,不断加强档案管理理论以及业务技能的学习,注重专业化的培训,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一些基础知识技能。在对档案的编目以及文书立卷等方面都要做到熟练操作。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政治素养。
第三,加强档案管理的标准化目标的实现。在对档案的管理发展过程中,要从多方面重视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发展目标。在对档案的移交以及检查审批的工作实施过程中要注重优化档案资料的保管环境以及保管条件。在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要加强投入,保障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业务的正常运转。
第四,档案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发展的重要方向,只有实现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目标,才能与时代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在传统的纸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管理的效率相对比较低,影响了档案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处理,就能促使档案信息共享功能的充分发挥。
第五,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对档案的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注重管理制度的完善制定,结合实际细化管理措施,形成良好的档案管理氛围。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档案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档案管理过程中只有充分注重档案管理的效率的提高,才能保障档案管理的整体质量。在具体的管理工作实施中,要紧密地结合实际情况运用相应的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丽艳.浅析做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6(13).
[2]计晓丽.提升设备档案管理水平的理论思考[J].科学中国人, 2016(24).
篇12
一、新常态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与事业单位发展的关系
事业单位作为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技术服务的组织,似乎难以将档案管理与单位发展联系起来。实则不然,事业单位若要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则需要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梯队,以及发现和挖掘具有可塑性的领导管理人才。档案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激励职能,但往往被忽视。
2.传统档案管理形态下的消极因素
传统人事档案管理严格规范流程,导致传统档案管理自我孤立,与其他职能部门协同激励职工实现组织目标。
3.传统档案管理落后于体制改革内在要求
体制改革就是要人力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和有效配置,也是对当前档案管理提出的内在要求。这就意味着,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需要建立起工作目的、手段、评价的新常态来。这一新常态需要与体制改革后新的用人机制相适应,也需要与新的人事晋升制度相适应。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新常态
1.人事档案管理目的的新常态
人事档案管理目的应适应新常态的需要,其中的“新”就体现在从传统重视静态管理,逐步转变到“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并举的轨道上来。不难理解,“管理目的”构成了事业单位管理者的价值取向,面对体制改革这一现实背景,管理者应审时度势,调整单位的内控机制,以及在实施一系列管理职能之前首先明确管理目标。
2.人事档案管理功能的新常态
通过管理创新,使得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在手段上需要打破固有的职能结构封锁。在保留重视程序的基础上,档案管理人员应与其他业务部门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使得档案管理能真正发挥出助力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功能,以及从原有的刚性管理逐渐走向制度化管理和柔性化管理相结合的态势中来。这一管理手段新常态的建立,不仅能确保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有序展开,又能使得人事管理与“自由度”日益增强的市场环境相适应。
3.人事档案管理评价的新常态
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旧差异还在于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绩效的评价上。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一项管理工作需要建立在闭环状态下,从而做到有始有终和前后照应。随着档案管理目的的调整,与之相照应的评价机制也应发生改变,进而使新的评价机制能适应新常态的需要。在新的“目的—手段—结果”的内在逻辑下,工作绩效评价中的“新”,应与是否与动静结合的档案管理目的相契合,还应与是否灵活合规完成了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相匹配。
三、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建构
1.阐释人事档案管理向新常态转变的意义
推动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向新常态转变,不仅需要依赖档案管理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得到管理层的重视。只有这样,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才能在制度和管理创新下,实现助力单位发展的目标。管理层的重视和被管理层的认识取决于他们是否能理解档案管理向新常态转变的意义,因此应将档案管理问题加以阐释并纳入常规管理的内容。
2.转换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
组织人事部门作为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其中的工作人员则是具体完成档案管理的主体。长期以来,组织人事部门在单位的职能地位一直较高,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工作人员的主动意识。因此,为适应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事业单位应在常规业务学习和党建工作中,通过多个途径来转换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上的主观意识。实践表明,实施“走出去”战略十分必要,促使档案管理人员到兄弟单位进行经验交流,使他们能深刻感受到体制改革对事业单位的影响,这些都将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3.充分挖掘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促进功能
在动态视角下看待人事档案管理的功能,其中主要包括助力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梯队的培养,以及发现和挖掘具有可塑性的领导管理人才。这就要求,需要在管理手段上进行优化和创新。为此,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在熟练掌握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党委决策认真完成单位员工基础信息的录入工作。
4.完备评价指标下实施档案管理绩效评价
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绩效的评价,应结合档案管理目标来展开。在新常态下,组织人事部门应在党委的领导下完备评价指标,完备的重点应放在对人事档案管理功能的实现程度上。由此,这里需要建立组织人事部门、其他业务部门、党委等三方参与下的评价模式,并增大其他业务部门在评价中的权重。
四、问题的拓展
在档案审核过程中,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责任和要求。在档案审核工作开始之初,及时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审核的标准、程序和要求。二是重点明确。在全面整理每一卷档案的基础上,把干部“三龄一历”(年龄、党龄、工龄和学历学位)核定作为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重点,逐项审核清查,做到全面收集材料、仔细鉴别材料、规范整理材料,认定干部的“三龄一历”时间清楚,事实准确,说服力强。三是目的明确。把档案工作的准确、真实作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逐人逐项审核确定,力求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人事档案管理目的、手段、评价等三个环节进行新常态分析后认为,档案管理的内容应由理解人事档案管理向新常态转变的意义、转换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意识、充分挖掘人事档案管理的发展促进功能、完备评价指标下实施档案管理绩效评价等四个方面组成。
参考文献:
[1]沈全保.浅析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5(8).
篇13
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指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的方式,实现档案资料的整合与信息化管理。这种方式将纸质档案变成数据录入计算机储备内存之中,实现了档案信息的数据化与虚拟化,而借助于网络方式,可以实现档案在部分范围内的有效共享,因此具有的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转变了传统档案管理中的弊端,促进了档案管理行业的发展。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一)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出现成功的扩宽了人斡容符合科研主题与要求的内容。而这种智能化的展现,不仅体现在主题篇目的搜索之中,还体现在文章内容的搜索之中,因此是一种能否全方位满足搜索者需求的方式,因而能最大程度的为科研内容提供只能化服务,促进科研发现。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策略
(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信息意识
在现实社会中,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等行业对于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并逐渐深入到探索实践领域之中。而这样的档案管理方式的转变就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转变传统管理理念,树立起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理念。具体来说,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应当积极进行信息化概念与操作的学习,积极进行转变,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操作水平,努力跟上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的发展步调,树立正确客观的信息化意识,特别是大龄老职工更是要正确认识档案信息化转变的意义与价值。
(二)制定发展目标,建立管理标准
针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转变,档案部门应当建立起严谨的管理标准,制定具体的发展目标。首先,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明确自身进行转变的具体目标,站在企业自身特点的角度进行合理计划与审定,制定贴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长期与短期信息化发展目标,从而规范企业档案管理部门转变的方向与步调,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而针对这样的长期和短期目耍档案管理部门也应建立起严格严谨的管理标准,从档案操作、档案使用、档案安全维护等多个角度入手,建立起具体的条例规范,更好的指导管理人员的工作。
(三)更新管理设备,培养管理人才
要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还需要依靠信息化,因此档案部门应当配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电子设备,如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等各种设备,同时也需要聘请专业人士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软件与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全方位保障档案信息化设备的安全性与操作性,解决设备上的不足。而另一方面,档案部门还应积极吸收专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入职,为老员工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信息化管理技术提升的学习与培训机会,全方位的提高职员质量与能力,为档案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小结
档案管理的工作的信息化是档案行业发展的必然,而现在档案行业正处于传统向信息化的转变过程之中,因此需要档案部门予以重视,保障档案部门在转变过程中能够不走弯路,更有效的完成转变工作,促进档案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