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科研经费的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高校科研与政府、企业的合作联系也逐渐紧密,所承担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科研经费也随之大幅度的增长,近来,科研经费数量的多少已成为衡量高校实力的一个重要条件。然而,如何加强科研经费的管理是目前许多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差普遍存在,从政府到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合理管理的制度,使科研经费既能合理的使用又能激发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一、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规范
目前,国家在科研项目支出科目、预算定额等方面还没有制定出科学系统的预算定额标准,科研人员并非财务人员,预算观念淡薄,只把科研预算作为争取科研经费的环节之一,前期可行性调查不到位,不进行足够的调研和科学的测算,编制出的经费预算不准确,预算内容不全面,凭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填列出预算数据,缺乏前瞻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要求。
(二)缺乏全面准确的成本核算
教学资金与科研资金来源于不同的资金渠道,在使用时,要按规定计入各自的成本,但是在实际中,通常很难严格的将两者成本准确核算。高校的科研人员大多是教学、科研双肩挑,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有着密切联系,用于实验教学的材料经常被用于科研项目的实验,例如,教学用固定资产用于科研的使用费,从事科研使用的水电费等支出不计入科研成本,而是全部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科研人员的超比例提取津贴、酬金;在报销费用时,发票中所列的明细项目与实际支出情况不符;在人工费的开支上,虚构人员或假借学生身份套取助研补贴,使项目成本核算难以实现实事求是的原则。高校科研项目的成本只是部分地从科研经费中得到补偿,科研成本严重的挤占、挪用了学校的教育事业经费。
(三)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科研经费的专项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支出不合理,甚至发生违规调账。有的科研人员,为了逃避上缴管理费,将争取到的横向科研经费挂靠外单位,躲避学校对资金的监管;有的为了套出现金,用大量与实际不符的票据报销,如招待费、交通费等;许多项目结题不结账,在项目完成后相当长时间内一些项目负责人还继续使用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列支费用,疏于对结余资金的管理。
因此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普遍存在有效性差的问题,探索科研经费管理的途径与办法已成为提高科研水平,保证科研成果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才能合理分配使用、充分发挥现有科研经费的效益。
二、影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因素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想要有效管理科研经费,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
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工作,应由科研管理部门、财务管理部门、课题负责人三方共同协作编制更为科学合理。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统一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可操作的预算程序,以及科研计划预算编制办法和说明,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原则、编制要求、编制规程提出具体的要求,提高预算的可执行度。对科研人员来说,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经费预算依据科研项目申报书中规定的研究任务进行。编制预算要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预算,按照全额成本支出原则,并且将上报的经费预算在学校财务、科研管理部门备案。对财务部门及财会人员而言,应尽早介入科研项目,及时提供财会服务及进行财会监督,使科研人员及时获得财务信息的支持,编制更科学合理的预算。
(二)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
根据教财[2005]11号文件指出的,“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是科研经费支出的合理组成部分,各高校应通过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确定项目管理费、人员经费、业务费等支出的合理水平”。为了控制具体科研项目的支出金额,在使用科研经费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在建账时,应依据项目预算书中的各类明细支出项目增设相应的明细科目,设置每项明细科目的预算限额。在经费支出的的实际操作、核算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限额制度,对符合规定的且在预算限额内的票据予以正常报销,超出预算限额的支出,就不予以报账。这样项目负责人就能在前期更加详细地对经费项目支出进行合理估计,有效地避免经费的预算内容与实际开支相脱离,增强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
在纵向课题经费开支上,科技部门、财务部门应严格规定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与开支标准,人员经费、管理费、协作研究费,对这三项经费预算比例不能随意调整;人员费不能用于人员奖励,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研究人员的工作量,在批复的预算内据实支出;项目管理费用应在项目管理人员费用和其他规定的行政管理支出;项目中使用学校的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应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合理的分摊计入课题成本。
在横向课题经费开支上,应建立兼顾学校、院系和科研人员个人利益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财务部门要按科研收入的一定比例弥补科研活动中消耗的使用学校教学设备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并在项目结题后进行财务分析,使科研经费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的内部审计制度
1.加强内控制度审计,促使科研经费依法管理。首先要做好科研经费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的审计,看是否包含针对当前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当中存在问题的相关解决原则和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和完善本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使学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2.做好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审计,规范经费使用行为。认真做好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审计,加大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约束力度,严格控制经费的开支范围与标准,有利于防止滥用科研经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审计重点有:学校财务部门是否统一管理科研经费,杜绝科研经费脱离学校监管形成经费使用体外循环等现象;经费报销是否符合规定,票据是否合法真实,签字是否齐全;各项支出是否严格按合同要求,专款专用;项目管理费、劳务费、人员经费开支是否超出规定比例开支;是否有结题不结账,结题后仍长期挂账报销科研经费等变相截留科研经费的违反财经纪律现象。通过一系列措施规范科研经费使用行为,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2.付林,李冬叶.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3.江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若干问题探析[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李红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探究[J].财会通讯·综合(中),2009(1).
篇2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科研领域的日益重视。新产品、新项目的开发已至关重要,是企事业单位生存的关键。医疗卫生行业也在不断的进步,医院要发展、要上等级、要吸引病人、争取好的效益,为了让这些方面跟上社会的大环境,势必要求医院把医生的技术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服务态度第二。医生的技术水平的提高,相对应的也是学术水平的提高,每个医院都会筹资一定比例的科研经费,用于科研项目的研究。
二、我国医院科研经费的现状
科研经费按医院的等级筹资渠道分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和县级。同时也有本院自筹的经费、也有一些药商的赞助。从全国的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专利技术的交易率也只有5%,运行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特别是国家拨付的科研经费,只是看到发表的几篇论文,至于科研成果转化根本不在考虑之列。眼下不管是教育业,还是医疗行业,也是如此现状。很多医院对科研经费长期缺乏监管,产生了混乱的局面,让有些人钻空子、也有些领导的一些不合理和超范围的支出都在科研经费中列支,甚至有些医院的科研项目进度末到一半,经费已用的差不多,科研项目就只能不了了知,随便应付一下交差,反正是国家的钱,最终致使舞弊违法行为的产生,给医院和国家带来一定的损失。
所以说为了合理、有效的使用好这些经费,使它效益最大化,对科研经费的监管致关重要。现在的医院财务制度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末作明确规定,形成了各家医院对科研经费的使用不规范,核算方法和口径也不同。
三、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策略
笔者认为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应遵循政策性原则、计划性原则、节约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此本人有如下思考:
1、建立医院科研项目预算表
对各科室和课题组上报的的科研项目要求上报人先做一个预算,经主管科研的科室负责人、财务科负责人、分管领导审核后,报院长审批,医院才可把此列入医院本年度的科研范围。(同时严禁一个科研结题,又申报其他课题)。本人设计了一个预算表如下:
XX医院科研项目预算表
2、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
预算经过调整确定后,科研经费到位,日常事宜的监管要到位,主要分两个层次,第一主要是非人员成本,第二是人员成本(在科研项目结题时,才可领取)。
(1)科研项目新增的固定资产要按医院财务规定办理出入库手续,按以后是否还有使用价值等情况分全额和部分列入科研成本,即使用医院的固定资产要提取相应比例的折旧列入科研成本。新增的固定资产要由财务科、主管科室、分管领导审核,单位负责人审批。
(2)水、电、药品、卫生材料、消耗材料、调研费、资料费、协作费、鉴定费、差旅费、招待费等费用在符合医院财务制度的同时列入科研成本。严格按其预算进行,对以上的各项费用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由财务科、主管科室、分管领导审核,单位负责人审批。
(3)有条件的医院可应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科研经费的管理,自主开发院内网络系统,在财务科、主管科室、分管领导、单位负责人、课题组五方对科研经费的信息进行共享,监督其是否严格按其预算范围进行开支。没有条件的单位,可再设计一张卡片,一式三份,分别由科题组、财务科、主管科室保管,进行一一登记,三张卡片应保持金额相符。卡片格式如下:
(4)还应提取一定的管理费用,按科研项目的时间长短来定,能促使科研人员提早完成课题。
(5)列支以上费用后,有结余的科研项目方可支取人员补贴,但也只能领取结余的一定比例,剩余比例的发放看其科研项目是否应用于临床,并且其应用于临床的效果,由医院专家组评定后,视效果进行发放。
(6)对有成果推广的课题项目,以及获得国家级和地市级的科研奖励,课题组可提取奖励金额的一定比例,剩余比例作为医院的科研发展基金。
(7)财务科应对科研经费单独建帐,专款专用,科研经费大项目下分设明细课题名称,不同的课题分开核算,一目了然。
四、结语
主管科室应对各个科研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并进行评估,如需要调整期初预算,要经过主管科室、财务科、分管领导审核,单位负责人审批。才可调整预算,所有项目到期均应结题,并如实提交科研项报告,如其课题因无期徒刑特殊情况延迟二年以上的,医院要收回该课题的所有费用,从科研人员的工资中扣回。与企业等单位共同开发的科研项目,金额较大的,结题时要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以便使医院及时纠正不合规之处,杜绝浪费、舞弊等行为。提高经费管理水平,提高经费的使用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丹.浅议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当代经济(下半月),2009;6
[2]沙莉莉,吴超,王健.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之浅见.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4:20
篇3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科研经费缺乏有效的预算
高校要进行科研并取得科研经费,就必须要根据科研项目所需来编制科研预算。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科研项目预算并不能真实地反应出科研成果所需的项目成本,准确率较低。由于大多数高校申请科研经费是作为高校职工考核的指标,因此,科研的人员就会想办法去争取更多的经费,而且申请人员大多没有具备相应的财务知识,所编制的科研预算只是例行公事。高校的管理部门不参与到科研预算中来,从而起不到指导性的作用。因此,高校的科研经费缺乏有效的预算,不能真实地反应出科研项目的预算。
2.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和监督制度不规范
大多数高校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不重视,并且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比较多样化,不能全部的归入到学校的管理。当科研经费到账后,一般会按比例来提取管理的费用,剩下的费用由科研的负责人来自己支配,这就导致了科研项目的管理和科研经费的管理不符。科研经费的支出尽管有标准来约束,但是,由于经费种类多、来源广,就导致科研经费管理起来难度较大。并且没有合理的监督制度,使得科研经费管理缺乏执行力,导致贪污等现象。
3.高校科研设备的利用率较低
高校往往会用科研经费进行购买设备,设备大多由科研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但实际上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主要是在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比较混乱,登记并不及时,造成了有实无账、有账无实。当科研项目负责人进行调动时,没有进行及时地交接工作,就会导致很多资产没有落到账目上。还有很多设备其实在科研上是可以通用的,但是,不是一个部门或者院系的不同,就必须购买相同的设备,这样就导致了科研经费的浪费。最后高校的科研项目缺乏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这样也会导致科研经费的流失。
4.无法界定高校科研经费运用
高校的科研项目往往会用到很多的设备和材料,这些设备和材料有可能是生活的必须品,也有可能是科研项目的必要工具,这就导致了科研项目经费的无法确定性。科研项目中所需要的设备是否真正的运用在课题上,也无法确定,并且专业的审计人员也缺乏和科研项目的沟通,从而使审计人员不能做出公正的判断。
5.科研经费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高校的科研管理涉及很多的方面,所以,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综合的素质。但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人员只是在自己的项目上进行管理,没有专业的知识。这样会使科研项目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
三、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解决对策
1.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
要使高校建立预算管理的分支部门,进行专业的科研项目预算,并配合财务部门进行控制和核算,帮助科研项目的负责人进行项目的决算。首先,要建立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的模版,让科研的发起人根据模版进行项目的预算。其次,根据科研项目的预算进行核算控制,不是预算内的开支不给支配费用。如有变更,先进行申请之后给予科研经费。最终通过预算,之后进行核算,然后控制,最后,从决算这一流程来提高科研预算的控制能力,进而提高科研项目的全面管理。
2.完善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与监督制度
要明确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管理的职责,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统一的学习科研管理制度,让管理人员充分的认识到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性。根据高校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的配合,制订符合本高校的科研管理制度,明确科研经费的具体使用范围和具体标准。并在科研中进行过程的监督制度,重点放在积极责任、财政的收支等方面。让科研经费的利用更加的合理。定期的组织人员对科研的具体情况进行考评,全面的进行科研管理的科学和规范化。
3.完善科研经费的设备的管理
首先,对科研项目的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备案,使得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项目的设备进行合理的管理,做到有实有账,并把设备进行联网机制,如可通用,就申请借调,这样可以使科研经费不浪费。其次,针对科研项目需要的设备进行统计,制订报表,向高校上级进行申请,如另需要的设备,可以先借调或者再进行申请,明确高校科研项目经费的运用。减少科研经费的浪费行为。
4.完善科研项目管理的人员培训和奖励机制
高校进行科研项目是为了国家的创新力,科研项目的经费是为了更好地使高校进行科学的研究。上级领导应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如预算和最后经费相差无几,就对高校进行奖励,并对科研的过程进行监督,做到科研项目的保质保量。还可以在科研的过程中对科研人员进行相应的考核,并对表现良好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多少主要是由管理人员进行决定的,因此,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导致科研经费的使用量,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人员培训,能全方面的合理的使用科研经费,并配合科研负责人更好地进行科研活动。
篇4
高校的科研经费概况
高校的科研经费,按照经费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纵向科研项目研究经费和横向科研项目研究经费。纵向科研项目研究经费是指国家各部委、地方政府等有关部门直接拨付和通过其他单位转拨的科研经费;横向科研项目研究经费包括以学校名义接受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委托开展的科研项目经费以及境外合作研究项目经费[1]。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科研经费管理意识淡薄,认识不足
高校是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主体,高校应确立由学校、科技处、财务处、资产设备处、审计处、监察处等各个相关职能部门共同行使管理和监督的职责权限的管理制度。但是,就目前而言,大部分高校的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及相关的科研人员都片面地认为,科研经费管理只是科技处一个部门的责任,与其他部门没有任何的关系,只要科技处履行了本部门的职责,制定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相关制度、规定就可以了,科研经费管理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其他管理部门也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没有充分调动各个部门参与的积极性,缺乏全面管理的思想。
2.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合理
科研项目课题经费预算编制是国家科研经费立项的一个重要环节。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否,直接影响着科研经费执行的准确性,也制约着科研经费的管理。但是,现实的情况是,部分课题负责人对国家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财经制度、各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了解不充分、不透彻。预算编制过程没有财务人员参与,对财务成本管理知识欠缺,这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盲目承诺配套资金,支出明细不科学,甚至是在不同渠道重复申报同一项目等。科研项目负责人片面地认为,只要争取到科研项目就可以了,至于预算的编制是否全面、真实反应了科研项目达到预期效果所需要的成本,这些都是次要的[2]。
3.科技处与其他的科研经费管理职能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
学校是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主体,科研经费的管理需要各个部门相互配合,但是,各个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没有紧密的联系,沟通也不及时,造成科研经费的执行监管效率低下。科研项目经费到达高校的财务账户后,财务处通知科技处办理经费入账手续,科研部门不能及时将课题的经费预算明细单传递到财务部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财务部门无法及时办理经费入账手续。
4.科研经费购置的国有资产浪费、流失严重
科研资产的流失,既包括有形资产的流失,也包括无形资产的流失。首先,高校的各个科研项目经费支出中,有很大一部分经费是用于实验设备资源的购置,由于科研经费实行的是专项经费制度,每个项目负责人的课题研究方向不一致,课题内容不同,所购置的科研设备资源也不同,很难实现科研资源的共享,设备利用率低。当然,也有不同系部、不同项目负责人的研究方向相近的,但是由于他们分属于不同的课题、不同的部门,项目负责人也需要重新购置设备。所以,设备资源往往独享,共享性差。其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从名义上说,是由科技处、资产设备处等相关部门共同管理,现实的情况却是缺位管理。购置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都办理了入库手续,财务也已经登记入账。但是,大部分都是由课题组负责保管和使用,当课题组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岗位调整,这些资料也物随人走,没有办理交接手续。第三,高校现行的财务制度中没有针对无形资产管理的具体内容,虽然科技处登记了专利权,但是由于缺少资产入账价值的管理,致使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和形成的无形资产浪费严重,造成高校资产的流失[3]。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1.培养科研经费管理意识,重视科研经费管理
高校的各部门、院、系、部及项目负责人等必须对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充分重视,认识到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做到按要求及时、如实地提供报销资料,保障科研经费工作开展的顺利。
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位,主要是明确经费管理部门及其相关人员的职责,健全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制订相关规章。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会计法》、《税法》、《发票管理办法》等文件、制度和规定,建立适合高校的各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使科研人员能够深入理解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确保各项规定的全面贯彻和落实,提升学校科研管理水平。
2.科学、合理编制科研经费预算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重要环节,就是编制合理的经费预算。首先,科研人员要全面了解《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会计法》等相关规定,适应国家对科研经费管理的新要求,正确认识科研经费预算编制工作[4]。其次,根据项目任务的合理需要,坚持预算编制的“三性”原则。即预算编制的支出内容要紧密围绕科研项目最终要实现的总体目标进行,与项目不相关或者关系不紧密的内容都不能用科研经费安排支出;预算的编制要符合国家的财务制度、财政政策等规定的要求;预算的编制要符合经济合理性的要求。最后,科研人员在编制预算时,必须认真填写科研经费预算表,对各项支出的主要用途和测算理由进行详细的阐述说明,减少不合理支出,避免编制虚假预算、擅自调整、变更预算的问题发生。
3.加强科研经费管理,各职能部门协调沟通
科技处、财务处、审计处等科研经费管理的各个部门要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为目的,有序联动,共同行使监督和管理的职能。科研是一种经济活动,经济活动离不开财务管理,离不开财务监督;资产设备处对利用项目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纳入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审计处和监察处对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年度和结题审计与监督,并作出审计结论,对违规使用经费或经费使用不当者及时予以指导整改。通过明确各科研经费管理职能部门的自身职能,提升科研经费的有效管理和使用效率。总之,在科研经费的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都要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4.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的资产管理,减少浪费
科研经费是专项资金,是由国家下拨的,科研经费是属于国家所有的,而高校是代表国家在行使权力,所以,使用科研经费所购置的资产应当归学校所有。
一方面,对于科研设备的使用采取有偿使用的手段,实现各院系、部、各课题组之间的实验设备共享。设备的购置要严格实行预算、申报、审批、购置、验收制度,并进行定期的清查。课题组人员工作调动或者岗位调整时,要及时办理资产的变更登记手续,避免科研资产的流失。科研经费购置的资产是高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必须加强对科研资产设备的有效监督和管理。此外,在科研设备经费支出时,财务部门也要充分发挥监督的职能,对设备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经济性仔细审查、考核,从财务管理这一根本层面上减少科研经费中的不合理支出,节约经费,一定程度上保证科研项目的高质量完成。另一方面,高校虽然没有形成对无形资产的具体的管理制度,但是,高校科研形成的无形资产也是要纳入学校财务管理体制统一管理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的数量也会大幅增加,对学校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5]。因此,对高校出台无形资产核算管理办法的要求也更加迫切,以便高校对科研成果形成的无形资产进行有效评估和及时、规范的管理。
结论
总之,高校是我国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是高级人才的聚集地,它承担着培养科技人才、进行科技创新的重任。所以,高校必须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加大审计力度,从而提高科研项目经费的效益,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顺利、健康开展。
参考文献:
[1]史晓凤:《科研事业单位课题经费管理浅论》,《学习月刊》2013年第2期,第35页。
[2]张立伟:《对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思考》,《管理视野》2013年第6期,第133页。
[3]陈庆华、吕海蓉:《高校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财会研究》2008年第16期,第55-57页。
篇5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科研经费收费不科学、流失严重
在高校科经费的收费方面并不科学,直接导致了高校资产的流失。由于高校对科研成果的管理需要一定的费用,国家对科研成果也会收取一定的税金等等,高校会直接向科研人员进行收取或者代收。有些科研人员为了不缴纳这些费用,会想各种办法去应对,例如科研人员自己争取得到的科研支持经费转移到校外单位,或者科研人员在校外自己接手科研项目,不入学校账户,却依然使用学校的科研设备等等。这样,不仅使得高校额无形资产流失,增加科研成本的同时还不能给高校带来科研成果的利益。
2.对科研资产的管理不到位
(1)固定资产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购置的固定资产来看,用于科研的固定资产虽然在购买时有按照正常的固定资产购入程序入账登记,但是入库的时候缺乏正规专业的验收,而且使用的时候基本都是由课题负责人进行使用,也是由他们来进行保管和日常管理,等到科研项目完成后,这些固定资产没有统一收回管理,渐渐的就丢失或者损坏,导致科研固定资产利用率很低,流失率很高。
(2)对无形资产的保护力度不够。无形资产的形成都需要漫长的科研过程,科研的过程就需要一笔可观的科研经费,形成后还需要对这些无形资产进行保护,例如对专利技术进行专利申请,对论文进行公开发表等等。很多高校因为科研经费的预算不足或者对这些无形资产的重视没达到一定的程度,对这些已经形成的无形资产不实施有效保护,就导致无形资产的浪费或者这些无形资产被盗取的情况。
3.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不合理
高校的预算编制一般是通过对上一年预算的执行分析,然后再对下一年的财政支出做重新的预算。预算管理中的预算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存在负面影响。根据财政部制定的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进行的预算,并不是每项预算都一定能执行完,通过预算监督,这些没执行完的预算,财政到年末还是会收回,这些未执行完的预算势必影响到下一年的预算支出,有可能还会减少对下一年预算的财政支出。这样,高校会因为担心影响下一年的科研经费的缩减,所以,在未进行年末财政结算的时候,会增加各种不管是有需要还是根本不需要的业务增加科研经费,向本年度的预算贴近,这样就会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
此外,科研项目经费的财政拨付不够及时。科研经费的财政拨付需要高校提供经费开支的项目申请,需要做很多前期调查工作,例如项目的可行性、项目所能带来的效益等等的调查。这些准备需要大量财力支持,而这些是需要高校现行垫付的。在传统的国库支付制度下,对高校的财政拨付都是实拨资金,高校进行垫付的时候,可以通过各账户间进行调整,保证资金周转。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就没办法进行各账户间的资金调整,一方面需要资金的项目没办法进行垫付,暂时不需要资金的项目又囤积资金,在年度预算结算的时候暂时未使用完的资金又被收归国库。这影响了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4.科研经费的监管体制不足
科研经费监管机制的这种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从外部条件来看,高校在对外部的监督管理方面不够完善,而且在跟高校外部的合作主体协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包括财政、审计、资助主体、资助项目等等。其次,从内部条件来看,高校内部的监督管理方面同样存在不足,这种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费管理跟项目管理不能有效配合。经费不能及时补给项目,或者项目对经费的需求过多。其二,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内部各部门相对分散独立,信息不对称,而且各部门的信息交流有限,资源共享不足,同时也不能够达到统一全方位的监督。科研的经费监管机制第三个方面的不足体现在如何使用科研经费不足上。就现在来看,高校科研经费的项目负责跟经费的审核批准都未分开,没有经过专业或者缺乏实践的分析就审批的经费使用,这就有可能导致项目经费分配不科学,不合理,甚至出现一些不法的使用情况。
二、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1.完善项目经费管理责任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合理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制度,将每个部门需要承担的职责跟责任进行划分,每个部门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付诸行动。从项目负责人角度出发,项目负责人应该合理使用科研经费,办理各项入账以及支出登记跟手续,并且接受相关部门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跟检查,承担对科研经费合法有效使用的责任,以防科研经费的流失。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的保护,防止科研成果的流失,这就需要规范对科研成果的收费制度,以及对科研人员的监督,坚决打击科研人员进行校外的私人的科研行为。对那些规范的对高校科研有贡献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制度,对那些有损高校科研成果以及对高校科研成果造成流失的科研人员进行严厉的惩罚制度等等,来达到对科研成果的保护。
2.加强高校科研资产的管理
从设备的购置方面,要做好预算调查,调查清楚是否已经购置有此设备,或者购置的设备使用度多高,能否达到一定的预期效益,调查清楚后才可以将需要购置的设备加入预算内,这样就能很大程度的节约科研经费。当然,在购置回设备后,还需要对设备进行严格的入库验收,由专门的人员进行保管养护跟调度,使得科研设备能够共享跟得到妥善保管,提高科研设备的利用率。另外,还需要提高对无形资产的重要性的认识,对无形资产进行保护。同时也要将无形资产纳入财务管理当中。只有这样,高校科研形成的无形资产才能有依有据的被有价值的引用,而且高校的科研无形资产会越来越多,被外引用的也会越来越多,将无形资产纳入财务管理当中,更加有利于对高校科研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和管理。
3.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
科研经费的监管机制要顺利有效的实施下去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定项目预算,这也是预算管理的关键所在。要合理制定项目预算,首先政府方面要对科研成本有着更为合理清晰的概念,这样才能未预算体系建立合理的标准跟依据。其次,在预算方面,要本着对本年预算执行的前提下同时为下一年预算编制提供重要合理依据,实行绩效预算。再者,对预算编制的工作人员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进行培养的同时,要将科研工作人员与财务人员进行独立,再统一。独立完成各自工作,在统一进行信息整合,参与预算,用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预算执行。所谓的预算执行,就是依据制定好的预算,进行科研项目的执行,经费的拨付以及经费拨付的监督管理。要执行预算,必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在国家有关规定下,结合项目经费的使用,在进行监督,确保经费的使用合理、合法。另一种方法,是实行科研合同制,以合同的形式来进行科研活动,通过合同的约束力,也能一定程度上确保预算的执行。
4.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
首先,从外部条件来看,要加强高校对外部合作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高校与财务部、审计署以及项目资助部门的协作。财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对高校的基础知识教育工作,也要明确科研项目的经费开支范围跟标准,使得高校科研项目有标准可依,同时也方便了财务部门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核算以及监督等工作的顺利实施。其次,从内部条件来看,要建立更加健全的监管体系以及对内部科研经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要建立更加健全的监管体系,就需要将高效科研经费的项目负责跟经费审批工作进行独立执行。科研经费的项目负责部门负责提供项目所需要的经费标准以及范围,而经费审批的工作则交给专门的审批部门,这样,经过双重的把关,才能确保科研经费的有效投入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科研经费的滥用。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要加强对科研经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同时也要加强其道德素养,用良好的精神风貌以及熟练的专业技能,促使科研经费的高效使用。
参考文献:
篇6
一、企业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
2006年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及各级地方政府下发了一系列文件作为企业管理和使用科研经费的指导。本着政策相符性、目标相关性和经济合理性原则,按照科研项目任务书中科研经费预算的要求,正确管理和使用科研经费是企业的责任。而现实中,因为企业的历史背景不同,所处环境和行业不同,企业文化不同,在政策的执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偏差:
(一)在项目预算的编制阶段
由于科研项目归口不同,企业存在重复立项,共用卡号的现象。相同或相近的项目,企业可以从市里申请财政资金资助,同时还可以作为部委的专项项目再取得一次专项经费的支持。
业务费的预算存在偏差。项目预算大多由科研部门凭经验填写,企业为争取项目虚填乱填预算,或小支出大预算的情况时有发生。例如:燃动费、设备使用费的计算依据不足,且与财务上的核算方法不一致,违背政策相符性原则;虚报材料费和加工测试费,夸大差旅费、会议费、专家咨询费等费用需求,违背经济合理性原则。
劳务费的预算不够真实。劳务费是按照项目组人员的全时工作时间计算到每人每月,同时参加几个项目研究的人员要严格区分在各个项目中的实际工作时间。而科研部门在申请项目时,会有一个科研人员同时参与几个项目,各个项目的工时合计大于全时工作时间的现象出现。
设备购置中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只顾争取科研经费,不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不顾单位有可以替代的设备或通过租借更加经济实惠,而申请专项经费购置,这样的购置后果就是浪费。或者是相同的设备,不同的项目共用,套取科研经费。
(二)在科研专项经费的核算阶段
“专账管理,单独核算”实际操作不规范、不统一。首先是单独设置会计科目不准确,科研经费的归集,有的企业在“主营业务成本”,有的在“管理费用”中,新会计科目“在研支出”似乎并不被企业接受,二级明细科目的设置更是五花八门。其次是没有在会计系统中设置辅助明细账,以便对科研专项经费和自筹经费分别核算。
科研经费支出加计扣除的范围被扩大,造成国家税收流失。按照我国现行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为进行科技开发形成的费用性支出的50%可以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这部分支出指的是企业自筹资金支出,但企业往往是自筹和专项经费不做区分,统统在税前做加计扣除。
实际报销中存在生产成本冲抵专项经费的问题。主要是针对“材料费”和“加工测试费”,科研项目所需要的材料往往和生产用材料一起采购,一起进行库存管理,加工测试费更是难以与日常生产经营发生的加工测试费区分,用生产成本冲抵专项经费的现象时有发生并且难判断。
(三)在科研项目结题阶段
多数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尤其是科研经费内部监督机制缺失。我国目前通常只依靠中介机构来完成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的外部监督,在科研项目结题前,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审计报告。这样以来,企业就把通过审计,拿到审计报告作为目标,而忽视了内部监督的必要性。
企业往往都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经营上,科研并不是企业的主项,所以企业注意的是怎么拿到科研经费,怎么做好项目,更多的关注结果,很少关注科研经费的使用过程。
二、企业科研经费管理未来发展
针对科研专项经费管理中出现的以上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国家应该充分发挥其导向性作用,通过政策的制定进行宏观调控,再配合以基础平台建设,引领企业加强和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企业则应该在具体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进行整改,使科研经费的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把科研经费预算的审批作为科研项目立项审批工作的重点。科研项目要经过:申请―审批―立项―实施―审计―验收等过程才能完成,在此过程中,审批是所有工作的重要环节,它的工作重点,一是审核企业申请的科研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有用性,二是审核企业申请的科研经费是否合理。通常是组织专家评审,实践证明,即便是通过专家评审的项目预算,也常常会有确认偏差。因此可以尝试: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更有机会找到真正的专家作评委,提高评审工作的有效性。在科研经费预算中提高“间接费用”的比例,让企业多些可以灵活运用的资金,多些自我协调的余地,不要绞尽脑汁地去做“大预算”,可以相对提高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根据合理性原则,提高绩效支出的比例,更能够调动本企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而劳务费的预算比例可以减少。
(二)出台有关企业科研经费的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应用指引
根据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有关科研经费的会计处理,一般是参照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收入,与科研经费的核算要求并不贴合,有生搬硬套之嫌,企业需要更详细更明确的具体准则作为科研经费“专账管理,单独核算”的工作指南。同样,在我国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18项应用指引中,也没有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做出具体要求,企业需要有配套的内控应用指引来完善企业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制度,这样企业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才能有据可依。
(三)完善科研经费事后监督检查机制,落实企业法人责任,加大处罚力度
在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的监管上,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做法,以国家和州立法的形式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管,而财政部也就是科研项目主管单位并不安排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对科研经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我国以法制来管理科研经费只是开了个头,2012年国科发8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的若干意见》中第一次提到,对在承担科研项目中存在违约、违规的法人单位进行处罚的规定。
(四)进行科研项目平台建设,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
无论科研项目归口于哪个部门,所有项目的申请情况,参与人员信息,进展程度,以及结题项目的绩效评价,都可以在网上查询,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申请科研经费,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企业诚信档案,作为科研项目申批的参考。
(五)企业的自身改进
学习和把握有关科研政策,建立健全企业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以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为线索,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基础,以国家政策为准绳,循序渐进地建立一系列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包括: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结题审计管理制度等等。通过细化的制度建设,一是理顺科研、财务等相关部门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使科研经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篇7
高校科研经费概述
各大高校的科研经费,由于来源渠道上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纵向的科研经费和横向的科研经费。纵向的科研经费主要指的是财政性的拨款,包括国家科技专项经费,例如973计划、863计划以及支撑计划等等,同时还包括国家和地方上的各种基金,比如国家和省部的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学科点、社科重大项目、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等方面的基金,重点实验室运行经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归国留学生基金等等。由于这些财政性的科研经费没有包含创收的成分,在管理和使用上需要严格按照国家专项经费的管理办法,同时依照合同预算来对开支进行规定。横向科研经费主要就是指高校和各种事业单位以及企业进行的横向联合,利用高校对这些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协作、科技成果转让以及技术支持等手段而获得的收入,这是高校在科技创收上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的重要来源。
我国高校在科研经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缺乏科学有效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首先表现为高校在经费管理制度的不统一。由于目前高校科研资金管理制度正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同时科研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不同渠道来源的科研经费在其管理方法上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同时对资金所进行的核算也是不同的。目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以及财务主管部门还没有针对科研经费管理和资金核算问题制定出一个统一的、宏观指导性较强的管理制度,因此在实际的高校科研资金管理过程中,都是参照教育事业的财务制度来进行的。由于财务制度和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上的不统一,这不仅无法起到良好的经费管理效果,同时也会对于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矛盾。
其次是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我国科技部联合相关部委在2001年共同了科研计划实施课题的相关管理办法,对科研经费的支出以及所有和科研课题相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管理作出明确的规定。其中,直接费用就是在对科研项目进行研究过程中可以直接纳入到成本中的费用,包括设备费用、人员费用以及其他科研费用,而间接费用就是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无法对成本进行直接计入的费用,包括各种行政管理费用、服务人员费用、各类设备的使用费和折旧费,而目前高校科研项目研究一般和教学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很多科研支出包括使用费、折旧费、人员费用以及水电费等等都被纳入到了教学事业费用支出,因此对科研支出进行了虚减。
科研经费的运用不合理,使用效率低。首先表现为科研预算编制上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高校科研项目进行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预算,很多在研究中被消耗掉的费用并不是可以事先进行预见的,这就给科研预算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难度,很难进行合理准确的估算;另一方面是由于有些高校研究课题组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对预算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认识不足,导致预算出的编制不够准确和科学,最终导致预算和决算上的巨大差异。
其次表现为科研支出结构不合理。由于很多高校科研人员对于国家的财经政策以及国家政策缺乏足够的了解,对预算的执行意识不强,同时学校的财务部门也对学校的科研项目不够熟悉,对票据报销中的相关性、真实性以及合理性把关不严,导致了科研费用在支出结构上的不合理现象严重。根据2009年山东省对省内的十所高校的265个科研项目经费使用情况的相关审计,发现在费用开支上直接费用仅占到费用总开支的49.8%,而附带的间接费用占到了一半多。
最后表现为科研经费的结余资金过大。根据国家审计署2008年公布的针对16所高校进行的财务收支审计发现,截至2009年初,在13所高校中将近1.73万个科研课题没有按照规定结账,其资金累积达到3.23亿元,导致了大量的账面资金被闲置,同时在使用上的随意性较大,这都给科研项目管理以及财务核算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由于我国在高校科研项目的管理责任上采用的都是课题组负责制,给予了课题负责人在预算范围内较大的经费使用权和自主支配权,很多高校为了对科研项目进行鼓励,往往在经费管理监督方面都采取了宽松的管理方式,绝大部分的经费都集中在课题组负责人手中,对科研项目只收取少量的管理费用。而由于课题组负责人往往都对经费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财务管理办法了解甚少,从而导致了在经费管理方面,出现了较多的随意性和违规性,这样不仅不利于对高校科研经费实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同时也暴露了我国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上的不完善。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
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一个科学有效、合理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基础和关键。我国各个高校应该根据自身在财务管理以及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对科研经费管理方法进行细化,制定一个详细、可以操作的资金核算和管理制度,同时对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重要环节进行具体规定,包括经费预算、费用支出、经费划拨、结题时费用结算、费用结余、课题验收以及各类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环节,保证高校的科研人员以及财务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调动对科研经费管理的积极性,推动在重大科研项目绩效评价上的积极探索。
对经费管理责任制进行强化。随着我国目前高校科研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研体制的改革,高校应该就科研经费管理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增强其经费使用和管理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上实现分级管理,统一领导,并将具体的责任明确到人。在分级管理上,高校财务部门、科研部门、其他相关部门以及科研项目和课题负责人需要在相互配合的基础上实现各尽其责,同时要确定高校校长的统一领导,对各责任主体进行明确,并实行跟踪考核,在建立绩效评估的基础上,对所有管理不善以及计划项目目标完成不力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对经费预算进行细化,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一方面是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和保证费用可以得到合理使用的前提,同时也是监督检查和财务验收的重要依据。高校一旦对课题的经费预算进行审批通过一般不要进行随意的调整,必须要实现严格的执行,同时高校的财务人员需要帮助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研究的合理需要以及相关经费管理办法,坚持经济合理性、政策相符性以及目标相关性等原则,经过科学测算以及充分论证制度之后对项目的预算进行编制。保证所编制出来的预算不但可以满足项目研究工作的需要,同时还能符合财务管理中各类制度的客观规定。
篇8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和高校科研管理的深化,各高校科研事业蓬勃发展,各类科研经费的绝对数量迅速增加,以往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科研管理发展的需要,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不高。随着各高校信息化技术和水平的普遍提高,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科研经费管理并梳理经费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已是势在必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及需求如下:
1.1科研管理工作强度大、管理复杂度高
随着各高校科研经费的不断增加,原有的手工加Excel管理科研经费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一方面,科研项目数量和项目金额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国家对各类财务制度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样就使得科研管理工作的强度非常大,不仅无法实时取得必要的管理数据,也经常为了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而付出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
1.2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有待理顺,科研经费管理中各类用户分工不够明确
在各高校中科研经费开支审批由各项目组负责,科研主管部门只偏重于组织和争取项目或提取管理费,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和项目的收益关注不够;财务部门只负责执行,对科研经费的筹集、投入和使用过程缺乏全程的管理和监督。另外,科研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缺乏数据共享的平台与基础,这些管理制度没有理顺,各类用户之间的分工不明确,使得科研资金缺乏学校的有力监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1.3科研经费拨款流程管理不规范,科研主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在原来的科研经费管理方式下,部分科研经费可以通过财务部门直接入账,部分经费通过科研主管部门进行划拨,两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手段,且无法实现共享,这就导致科研经费的管理比较松散,科研主管部门对科研经费的实际情况缺乏全面的了解,在每年进行科研经费统计的时候,科研主管部门与财务部门对实际到款的统计额存在差异,对外公布时会给领导或其他使用者带来困惑。
1.4 科研经费下拨的流程复杂,从到款到入账时间间隔长
在以往的科研经费下拨流程中,需要教师在科研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来回盖章,同时在项目经费的确认过程中教师与科研主管部门、财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并且流程较为复杂,导致科研经费从学校账户下拨到教师项目账户的时间间隔长,教师对此多有抱怨。
为了满足科研经费管理的需要,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进一步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和科研服务的水平,本文提出了一个适合各高校管理现状的科研经费管理流程。
2科研经费管理中的3种流程
为了实现校内所有科研经费的网上划拨和管理,实现科研经费的校内闭合管理,本文提出了适合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的3种经费管理流程,其总体经费认领及拨款流程如图1所示。
2.1流程一:教师网上认领汇款,科研主管部门审核后财务部门入账
对于某些项目经费,教师与合作单位的关系密切,往往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自己项目经费的到款情况,我们针对此情况,提出了教师直接在网上进行汇款认领的流程,教师可以在网上查询到自己的到款并且与自己的项目进行匹配,后续工作将由科研主管部门与财务部门在网上快速协作完成,不仅不需要教师反复跑路,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同时还加快了科研经费下拨的速度。
此类经费管理的工作流程如表1所示。
2.2 流程二:教师网上认领并填写分拨信息,科研主管部门审核后财务部门入账
对于打包和需要分拨的经费,教师以往都是通过提交纸质的《科研经费分拨单》或其他单据来实现经费的划拨,而在新流程中,教师可以在网上做汇款的认领及分拨单的填写,该数据填写后,可以作为后续科研经费分拨的重要依据,减少了教师填写纸质《科研经费分拨单》的环节,并且规范了科研经费分拨的管理制度。
此类经费管理的工作流程如表2所示。
2.3 流程三:教师网上打印入账单,院系审核后财务部门入账
对于横向的经费,我们还设计了一种快捷的入账流程,教师可以从网上直接打印入账单,由院系签字盖章后直接到财务部门入账,这种流程适用于那些希望科研经费能快速入账的项目及教师。
此类经费管理的工作流程如表3所示。
3科研经费管理流程在清华大学的实践及其使用效果
上述科研经费管理流程从2008年5月开始在清华大学正式启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分步实施,该流程的使用已经逐步步入正轨并对清华大学的科研经费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主要使用效果如下:
3.1 利用信息化手段简化管理,有效减轻了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项目管理是科研经费管理的基础,通过建设和实现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科研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统一并简化了科研院各个不同管理部门之间对项目管理的管理方式,有效地减轻了科研人员的工作量,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关注于科研项目的获取、中期检查、结题、经费监督等全过程管理。
3.2 梳理财务流程,明确在科研经费管理各个环节中各部门的职责
通过对科研经费管理流程的梳理,明确了合同、预算管理中各个环节各部门的职责,其中科研院负责合同的签订、项目建立、中期检查、结题、经费的划拨、预算的申报与审核,财务处负责经费的入账、开具票据、预算的控制与审计等工作。
3.3 规范科研经费拨款流程,实现科研主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
新的科研经费拨款流程涵盖了所有的科研项目,并且在3种流程中都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科研主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对于每一条科研经费入账信息,都会通过该科研项目的编号进行关联,实现了财务数据与科研项目数据的整合。
3.4 以用户为中心,简化科研经费下拨流程,缩短从到款到入账时间间隔
在上述3种科研经费拨款流程中,教师可以直接在网上认款、填写分拨信息,不用填写复杂单据、来回盖章跑路,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同时教师可以方便地使用各种流程实现经费的入账。实践证明,新的科研经费拨款流程不仅节约了教师的大量时间,对于需要分拨的科研经费,将到款到入账之间的时间间隔从两周缩短到两天;对于横向的项目可以实现隔天入账甚至是当天入账,大大缩短其时间间隔,教师反映良好。
3.5科研主管部门可以实时掌握科研经费到款情况,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实现了科研主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财务部门可以实时看到科研项目的详细信息,科研主管部门可以实时查看科研经费的到款情况,解决了以往科研主管部门对科研经费到款数据掌握不准确、不实时等问题,有利于科研主管部门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侯胜华.新形势下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12):54-56.
[2]李彤.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分析[J].计算机世界,2007(14).
[3]陈维忠.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商业经济,2005(3):114-115.
篇9
一、目前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经费预算编制不规范。目前,国家在科研项目支出科目、预算定额等方面还没有制定出科学系统的预算定额标准,科研人员并非财务人员,预算观念淡薄,只把科研预算作为争取科研经费的环节之一,前期可行性调查不到位,不进行足够的调研和科学的测算,编制出的经费预算不准确,预算内容不全面,凭以往的经验和估计填列出预算数据,缺乏前瞻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要求。
(二)缺乏全面准确的成本核算。教学资金与科研资金来源于不同的资金渠道,在使用时,要按规定计入各自的成本,但是在实际中,通常很难严格的将两者成本准确核算。部队高校的科研人员大多是教学、科研双肩挑,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有着密切联系,用于实验教学的材料经常被用于科研项目的实验。例如,教学用固定资产用于科研的使用费,从事科研使用的水电费等支出不计入科研成本,而是全部在教育事业费中列支;科研人员的超比例提取津贴、酬金;在人工费的开支上,虚构人员或假借学生身份套取助研补贴等。
(三)内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在部队高校中普遍存在科研经费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科研经费的专项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支出不合理,甚至发生违规调账。有的科研人员,为了逃避上缴管理费,将争取到的横向科研经费挂靠外单位,躲避学校对资金的监管;有的为了套出现金,用大量与实际不符的票据报销,如招待费、交通费等;许多项目结题不结账,在项目完成后相当长时间内一些项目负责人还继续使用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列支费用等。
因此部队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普遍存在有效性差的问题,探索科研经费管理的途径与办法已成为提高科研水平,保证科研成果质量的关键所在。只有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才能合理分配使用、充分发挥现有科研经费的效益。
二、影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因素
部队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的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想要有效管理科研经费,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科研管理部门要制定统一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可操作的预算程序,以及科研计划预算编制办法和说明,对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原则、编制要求、编制规程提出具体的要求,提高预算的可执行度。对科研人员来说,科研经费预算的编制,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经费预算依据科研项目申报书中规定的研究任务进行。编制预算要对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进行预算,按照全额成本支出原则,并且将上报的经费预算在学校财务、科研管理部门备案。
(二)建立和完善全额成本核算制度,规范科研经费的使用。在使用科研经费的过程中,财务部门在建账时,应依据项目预算书中的各类明细支出项目增设相应的明细科目,设置每项明细科目的预算限额。在经费支出的的实际操作、核算过程中,严格执行预算限额制度,对符合规定的且在预算限额内的票据予以正常报销,超出预算限额的支出,就不予以报账。这样项目负责人就能在前期更加详细地对经费项目支出进行合理估计,有效地避免经费的预算内容与实际开支相脱离,增强了预算编制的准确性、科学性。
在纵向课题经费开支上,科技部门、财务部门应严格规定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与开支标准,人员经费、管理费、协作研究费,对这三项经费预算比例不能随意调整;人员费不能用于人员奖励,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研究人员的工作量,在批复的预算内据实支出;项目管理费用应在项目管理人员费用和其他规定的行政管理支出;项目中使用学校的现有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应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合理的分摊计入课题成本。在横向课题经费开支上,应建立兼顾学校、院系和科研人员个人利益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以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财务部门要按科研收入的一定比例弥补科研活动中消耗的使用学校教学设备耗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仪器设备和房屋的使用费或折旧费等。并在项目结题后进行财务分析,使科研经费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的内部审计制度
1.加强内控制度审计,促使科研经费依法管理。首先要做好科研经费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的审计,看是否包含针对当前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当中存在问题的相关解决原则和制度。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和完善本校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使学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
2.做好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审计,规范经费使用行为。认真做好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审计,加大科研经费财务管理的约束力度,严格控制经费的开支范围与标准,有利于防止滥用科研经费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科研经费使用合规性审计重点有:学校财务部门是否统一管理科研经费,杜绝科研经费脱离学校监管形成经费使用体外循环等现象;各项支出是否严格按合同要求,专款专用;项目管理费、劳务费、人员经费开支是否超出规定比例开支;是否有结题不结账,结题后仍长期挂账报销科研经费等变相截留科研经费的违反财经纪律现象。通过一系列措施规范科研经费使用行为,以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慧芝.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篇10
1.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
目前我国高校多采用科研项目归研管理部门管理,科研经费归财务部门管理的方式。但是财务部门往往并不熟悉项目管理,只有在项目开支时才对项目情况有一定了解,不利于科研项目经费的规范管理;而科研管理部门对项目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指导,造成预算编制不合理,后期项目经费管理不到位,出现经费使用不当、超支、报销不合规等现象。
1.2学校管理不到位,教师过于依赖学校管理
学校虽然进行科研项目管理,但学校往往采用直线职能制约的管理组织结构,不利于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而且部门之间职能不明确,存在职能交叉现象,造成学校管理不到位;项目负责人重视专业技术,但对经费管理不精通,对学校管理过于依赖。
1.3科研项目结余资金管理不规范
科研项目结题不结账现象普遍存在,结余资金管理不规范,长期挂账,资金浪费,为课题重复申请提供了机会,甚至课题负责人随意支取,虽有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影响国家科研投入的使用效果。
2.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2.1科研项目与科研经费综合化管理
科研主管部门、财务部门、项目负责人、院系等多部门联动,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各部门各司其事、各负其责。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预算书,监督审查项目决算,在权限范围内规范课题组合理使用科研经费,保证科研经费合理使用。科研管理部门从项目初评、立项、执行、结题等各个环节跟踪检查,保证科研项目任务有效落实,完成预期目标,推动项目成果转化。项目负责人应按规定使用科研经费,努力提升科研成果水平。各部门各负责人应密切配合,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力争实现科研项目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
2.2科研项目分类管理
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级别不同、重要性不同,因此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应有的放矢,分类管理。对国家重点支持的、有望取得重大突破的科研项目应重点支持,对项目研究进度、预算执行情况全程跟踪管理,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通报项目负责人,提出相应对策,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对一般纵向科研项目及横向项目也应规范管理,力争实现科研成果新突破。
2.3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约束机制
科研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应加强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与监督,并贯穿项目全过程。财务部门与科研管理部门之间也应加强沟通交流,即时了解项目经费使用情况,杜绝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科研经费合法合理使用。
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内部管理办法,与国家管理办法相配合,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项目经费的管理和监督。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项目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应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人员给予处罚。对科研项目执行良好,成果突出的项目给予奖励。负责人在做好项目管理的同时也应积极配合,接受各方的监督检查。
2.4加强科研经费结余资金管理
高校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校内科研经费结账管理办法,明确结余资金的用途,对科研项目结余资金加强管理,专款专用,不得跨项目使用经费。
2.5加强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管理
除项目管理办法或项目合同另有规定外,凡使用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均属于学校的国有资产,必须纳入学校资产统一管理。项目负责人必须配合高校财务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做好资产的保管、维修、报废、清查等工作,特别是在项目结题时,应及时做好清理、移交等手续,以防止产生账外资产和国有资产流失。学校资产部门应有权调配仪器设备,在学校财力有限的情况下,避免重复购置,妥善安排实验时间,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达到资源共享。
总之,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否科学与规范,科研经费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影响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通过对高校科研经费的规范管理,提高高校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保证高校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高校科研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晓春.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一点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3).
[2]杨明.论德国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筹措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7(12).
[3]傅雅慧,张亚超,刘爱国等.科研经费优化投入动态管理机制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8).
[4]李红宇.提升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有效性因素探析[J].财务与管理,2008(7).
篇11
(一)科研管理人员经费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现阶段科研管理队伍管理水平不高,制约着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随着国家、地方财政和医院对医疗科研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医院获得的科研经费成倍增加,而科研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步伐。医院的科研管理团队包括科研部门、财务部门、人事部门、总务部门等,有些医院的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年龄老化,学历不高,新招聘的刚毕业的大学生缺乏经验,从医疗护理部门抽调到科研管理部门的人员,缺乏科学研究的实践,无法为科研项目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科研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合作精神,各部门之间因沟通不畅,主次不分,经常为科研项目预算、经费使用进度、项目结题等问题产生矛盾。各部门之间不能发挥管理团队的整体优势,不能高效开展工作,从而影响了医院科研管理团队为科研服务的能力。
(二)科研经费监督控制不利
医院科研处、财务部、医院审计机构对科研经费监督不够,科研经费管理控制不到位。科研管理部门缺乏对科研项目经费的全过程管理,需要预算调整的项目未按照规定程序报批,导致科研经费预、决算不符。医院财务部门未设置专职人员管理科研项目经费,不了解科研项目各节点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对原始凭证审核不严格,物资采购无申请单、材料费无明细清单也能入账。医院审计部门对经费管理监督措施乏力,科研项目负责人通常为专家教授或科室主任,他们对科研经费使用的权限较大,有些支出项目不经过科研部门和院领导的审批就直接到财务部门报销,并且对经费审查有抵触情绪。医院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检查科研经费时,对科研管理人员抹不开面子,导致医院内部审计大打折扣,无审计部门的医院对科研经费的监督就更弱了。
(三)科研经费管理方法落后,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缺乏高效的手段,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医院非常重视HIS系统的开发,却很少关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科研管理部门人员少,在研课题项目多,没有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辅助,他们只能粗放化管理,注重课题立项管理,忽视科研经费管理,重视科研项目成果管理,忽视科研项目绩效评价。
二、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科研管理团队服务水平
人才是医院科研活动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科研管理团队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科研发展水平。医院应从优秀的科研人员中选拔科研管理人员,补充到科研管理队伍中,他们不仅具有权威性和领导力,还可从宏观到微观,做好医院中远期科研发展规划,同时理顺科研项目管理流程。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团队的培训制度,通过参加培训和学习,掌握了解国家科研管理部门及单位制定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还可通过科研管理信息系统中经费使用导航和制度汇编了解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流程、财务报销制度等。科研部门在科研项目管理全过程中应起主导作用,财务部门应设置懂科研业务流程的人员管理科研项目经费,牢固树立为科研一线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我单位在经历了多次科研部门人员调整后建立了以科研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为首的科研管理团队,使科研管理水平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科研水平获得了发展,医院的竞争力也相应得到了提升。
(二)加强科研经费各环节的管理控制活动,确保科研经费管理制度贯彻执行
1、在课题申报环节,重点保证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有效性
医院应适时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向切实制定医院科研经费配套办法,向符合医院科研发展方向的项目重点倾斜。科研经费专职财务人员应充分了解科研项目情况,积极配合项目组测算各环节使用的经费数额,根据单位制度客观的确定国家经费和单位配套经费的比例,科学的编制项目预算中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项下的各类支出额度。
2、在课题经费使用环节,重点加强科研经费使用的流程管理
项目负责人应按照规范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流程使用经费,经费使用时,首先由使用人填写申请单,科研部门负责对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审核,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经费支出的来源审核,经项目负责人或院领导签批后执行;经费报销时,财务部门对票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审核,经项目负责人或院领导签批后入账。费用签批要科学合理设置审批权限,在预算内开支的经费,一定限额内的项目负责人拥有签批权,超限额的由院领导签批。
3、在科研经费使用中控制预算的执行率
科研管理部门要针对预算偏差提出合理的调整方案,确需调整的科研项目应按规定报委托部门审批。对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组织项目负责人和财务部门沟通协商,并形成一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使得项目经费预算执行得到落实。
在课题经费使用环节,还需加强科研物资的管理。科研物资的采购应由医院总务部门按照国家政策统一集中招标采购,总务部门对物资采购的送货单、实物和发票要认真审核,核对无误后将货物转交课题组使用,实验室设一名技术人员专门负责物资管理,减少科研人员采购物资的负担,提高科研物资的使用效率。
4、在结题环节,重点加强项目决算的编制和结题后科研经费的结转
财务部门专职科研经费管理人员应了解科研项目整个过程的经费预算情况,融入到科研项目的各个环节,及时配合项目负责人做好课题决算,预算经费分专项经费和自筹经费的决算时要准确科学的分类填报。对已结题有剩余经费的科研项目医院给予结题项目半年到一年的后续研究期,到期解除限定后按会计制度规定办理结转。
(三)建立科研经费管理绩效评价机制,促进科研经费管理能力的提升
科研项目管理的科学绩效指标可保证科研项目的成效,使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医院科研部门要制定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项目资源、项目管理和科研产出对科研项目进行科学评价。科研经费管理是项目管理的组成部分,重点考核科研项目的预算执行率、经费使用情况、经费结余率。通过医院科研项目评价小组综合评定,最终得出每一科研项目的绩效分值,医院将按绩效分值与课题经费配套比例、完成课题奖励挂钩,对绩效分值低的科研项目课题减少下次经费配套比例、减少本课题完成奖励金额直至为零,对绩效分值高的课题要加大奖励力度,并对以后的课题申请经费配套比例给予政策倾斜,逐步形成良性的科研绩效评价机制。
(四)建立完善的科研项目信息系统,提高科研经费管理效率
科研项目信息系统的建立可有效解决医院在研课题多、管理人员少、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难落实的弊端,能极大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效率,规范科研项目管理的流程,保障科研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科研经费管理模块是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子系统,包括经费使用导航、预算管理、经费管理、绩效评价、结题管理、统计查询等功能。会计核算系统和科研项目管理系统信息共享同步运行,财务信息适时传输到科研项目管理系统,课题负责人可随时查询自己负责的科研项目财务收支及结余情况,还可查询科研项目预算执行情况,掌握预算数与支出数的差异。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可设置业务提醒,提高各环节的管理控制。预算申报时,无财务部门审核意见,系统将提示请财务部门审核,经费使用时,无经费申请单及各环节人员网上签批,系统提示某部门未签批财务无法报销,结题时系统自动提醒需要结题的项目,项目负责人需提出申请组织项目验收,经项目主管、财务部门、科研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方能对外申报。
三、结束语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通过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研项目信息系统来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还要通过加强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来管理科研项目,充分发挥科研管理人员能动性,管好用好科研经费,鼓励科研人员多出成果,实现医院科研水平的跨越,以科研促进医疗的持续发展,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适用新医改下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
参考文献:
[1]蔡秀芳.公立医院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3(9)):79-81
篇12
柔性是相对刚性而言的。刚性是指那些应遵循的法律、法规、标准、定额等内容;柔性是指在执行这些规章制度时,执行者出于自身的特点或不确定性,灵活而经济地做出相应的调整策略。
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公办院校的科研经费呈现出高增长态势。一般来说,大的经费分为三块:政府性课题经费即纵向经费,社会横向课题经费,校内科研配套立项经费。这三块经费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不可或缺的经费来源。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些经费的使用充满了“刚性”,特别是政府性课题经费,在各类规定中充满了禁止性监督管理的规定;另一方面,课题经费使用单位及个人又过于强调经费使用的“柔性”。因此,笔者就如何在遵守国家内部审计监督规定的同时柔性地管理、使用各类科研经费作一探讨。
二、大学科研经费监督管理的国际比较
(一)美国大学科研经费监督管理情况
美国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最大的特点是严格预算审计监督。有关机构对于科研经费有很具体的审计监督条款,对经费成本控制较严,将经费预算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前者包括工资等;后者则相当于我们的科研管理费,如管理成本。间接成本的提取比例一般为直接成本的50%~70%。此外,美国的科研项目可以明确地支出人员费用。
(二)英国大学科研经费监督管理情况
从2005年开始,为解决高校可持续发展问题,英国出台并逐步推进研究项目全成本核算方法,即要求每个研究项目按“直接发生成本”、“直接分摊成本”、“间接成本”及“其他成本”的方法计算成本,对研究项目实行透明成本核算。
(三)澳大利亚大学科研经费监督管理情况
在项目经费管理上,研究经费由财务部门负责管理。其特点:第一,项目经费严格按照立项论证过程中提出的预算方案执行,没有进入预算的开支禁止报销;第二,进入学校的研究开发经费与项目主持人个人经济收入无关,做到真正的专款专用。
(四)我国科研经费监督管理情况
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科学研究活动严格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开展研究工作所需要的经费通过国家科学事业费或专项科研经费形式划拨。这期间科研经费管理主要基于当时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定进行,并且一般以法人研究机构而不是课题组为财务核算单位。这一阶段是“虽无监管措施,但科研经费最守法”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各类研究计划开始尝试合同制管理,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经费资助渠道的项目合同管理规定。该管理规定对经费管理提出了较明确的要求,但是已明显削弱了对经费的监督。
近年来,一部分科研人员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种科研经费“私有化”的倾向,他们认为,个人申请到的科研经费仅仅是入公家的账,实际上应该是“包干形式”的私有资产,即只要能够按照科研项目的要求顺利结题,那么整个项目经费的使用则由自己说了算。一个时期以来,科研经费管理薄弱的现象不断蔓延,以科研经费购置小汽车等用于个人消费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经费托管单位也放松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尤其是放松了对纵向课题经费的管理,对科研经费支出内容没有约束,结题时相关部门也不审计,以致“教授夫人成了财政部长”这一离奇现象成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针对上述情况,相关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对这些管理规定又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修订,明确要求项目结题时必须有依托单位内部审计部门签章。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财务管理办法》,国家科技部以及相关部委制定了《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办法(试行)》、《863计划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科技部、国家计委、财政部、经贸委联合了《关于国家科研计划实行课题制管理的规定》。2005年,科技部下发了《关于严肃财经纪律,规范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经费使用和加强监管的通知》,提出了8项“严禁”,为我国科研经费最严厉的监管措施,即:1.严禁提成人员奖励支出;2.严禁直接提取管理费;3.严禁挤占挪用经费;4.严禁自行调整预算;5.严禁套取经费;6.严禁长期挂账报销费用;7.严禁提供虚假配套承诺;8.严禁脱离依托单位监管。这些规定是国家对研究经费使用的刚性规定,是不可违反的;柔性管理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之上。其中,违反1、2、3、5项,审计定性为“直接扩大科研经费开支,并直接导致国家科研经费的损失”;违反其他各项,审计定性为“间接导致国家科研经费的损失”。
三、柔性管理策略
大学科研经费柔性管理的策略是“沉淀资金效益最大化,行为合法化”。柔性管理基于政府性课题经费(国家纵向经费)、社会横向课题经费、校内科研配套立项经费这三个不同来源渠道进行的。不同科研经费所要求的刚性是不一样的,即被审计监督的力度是不同的。在审计监督的权限上,纵向科研经费由拨入单位负责,一般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审计较严格,处罚较严厉;而横向科研经费则由大学内部审计机构负责,审计较松,以教育为主,一般不处罚。
(一)国家纵向经费的柔性管理
一般来说,国家纵向科研经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下达的各类基金项目经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专项经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专项经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国防科研项目(纵向项目部分)经费等。
上述项目有着严格的刚性要求。目前国家实行课题制管理,从立项申报、课题审批、资金拨入、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整个过程有着十分严格的刚性要求,每一阶段的审计都很严格,每一步都必须符合国家的规定。但是对于有些大学,这些资金量较大,如“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的纵向科研经费量少则几千万,多则数亿、数十亿元。其柔性管理有两个方面:
1.利用其沉淀资金周转
一般来说,纵向经费往往是分次拨入,即从立项投入,中期检查经费拨入,结题经费结算。这样,巨额的纵向科研资金就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余额,沉淀于大学财务账户。目前,由于大学的快速扩张,许多大学陷入了财务困境,资金困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大学财务困难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所以,巨额的纵向资金沉淀可以“借用”于日常的教学费用支出,这种支出并不违背国家对纵向科研经费的刚性要求,几乎每个大学都有这种支出行为,这是一种通行的做法,也是大学的理财惯例,国家审计、内部审计一般都视其为“合理支出”。由于大学财政拨款机制存有弊端,即当年学费收缴上交财政专户以后,返还给大学时存在时间延迟,因此,“借用”科研经费用于日常公用费用的支出是纵向科研经费最大的柔性管理法则,其使用效用也最高。
2.利用其配套资金的延迟
在纵向经费申请立项时,许多国家部门要求管理单位配套一定比例的资金,共同构成整个科研项目的资金总额。有些项目要求国家拨入纵向科研经费时,管理单位必须一并拨入,不得延迟。从实际情况看,许多高校并没有严格遵守这一看似刚性实际不刚的规定,主要原因是:国家部门很少检查相关管理单位配套资金的入账时间以及金额,只是查看配套资金文件以及相应的承诺文件。因此,从大学内部审计来说,及时足额地拨出项目规定的配套资金是履行管理单位的义务。但是,从科研项目研究进展的情况出发,以不影响科研项目的开展为前提,适当的延迟配套资金的拨入应该是可行的,这种做法也是普遍的。在审计实践中,内部审计机构一般提出“注意及时筹集、配套资金”的建议。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拨入的做法完全有别于那种在申报科研项目时承诺及时足额地拨入配套资金,而实际因各种原因(财务实际困难、虚报项目金额)未给于配套的情况。
(二)社会横向课题经费的柔性管理
一般来说,社会横向科研经费包括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四大类技术合同所涉及的经费。横向科研经费合同一般以商业合同的形式订立、确认,一般情况下,此类科研成果应用于商业目的,所有的经费刚性要求均以合同形式来确定。通行的做法是,经费包干的形式,即,首先确定科研成果的各种规定性的要求,然后商定科研经费金额,而对于如何使用这些经费不做要求。对横向科研经费的审计监督,如果不是大量的转入转出资金,大学内部审计一般不作硬性规定。
横向科研经费的柔性管理无论是在空间上、时间上还是金额上都较充裕。所谓柔性管理的充裕是相对于管理单位以及课题负责人两方面而言的。对于学校而言,由于此类资金没有或者少有刚性规定,并且此类项目数量多、金额大,因此,大学财务可以将此类项目资金用于除日常教学费以外的其他支出,如用于固定资产支出、贷款支付等。
在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实践中,通常做法是,科研经费的合同由课题负责人对外签订,大学相关部门只是审查同意盖章,经费到大学财务账户后,大学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后,对该项目的经费支出一般不再做审核及审批性的管理。课题负责人一般为本校科研人员,以本校名义成立课题,大学承担一定的风险,在实施科研项目时,使用本校资源,包括水电费,仪器设备等,因此,不少大学按照有偿使用的原则,对科研项目提取一定的管理费。按照商业价格收取一定比例的科研经费是合理的,有助于大学社会横向科研的健康发展以及良性循环。
虽然多数高校制定了专门的横向经费管理办法,但是个别学校由于资金缺乏、怕出事等原因,过多地套用纵向经费管理办法,管得过严。纵向经费管理有严格的预算编制与审批程序,明确的开支标准和范围,特别是对个人消费部分是严格禁止的,如果横向经费管理简单套用,会导致有些科研人员直接与企业私下合作,学校得不偿失。
(三)校内科研立项的柔性管理
对于管理者来说,这一部分具有几乎无限的柔性,即,当资金出现困难时,可以压缩科研经费的投入量,延缓购置大型固定资产的付款时间等。而对于课题负责人个人来说则必须按照大学的有关规定使用经费。由于目前多数大学财务资金困难,学校对科研经费的投入十分有限,因此从柔性管理角度看,对这一部分资金可以视为柔性较大、刚性较小,可以根据本校的财力状况,适时安排、调整。内部审计一般仅对此类科研项目进行抽查审计,不做严格要求。
四、结论
柔性管理重在度,过度则违反了审计监督管理规定的要求;不足则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笔者从审计监督管理者、科研经费管理单位、课题负责人的角度,分析了科研经费管理的刚性与柔性的关系及其度量,分析了其可行性与合规性。总结了目前大学科研经费通行的柔性监督管理方法,即:在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针对不同情况,最大限度地发挥科研经费的资金效益。不足的是,未对经费柔性管理策略的风险及定量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 赵嶷娟.中美高校科研经费比较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6(5):47.
篇13
随着我国科技驱动战略向纵深发展,国家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越来越多,渠道越来越广,项目也越来越泛。目前,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主渠道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纵向科研项目,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横向科研项目,以及其他带有科研性质(包括本单位)的资金投入,如高校引进人才资助、科研启动费、项目配套费、课题预研(扶持)费等。大规模的科研经费的注入,为提高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流是健康的和积极的。但是,这些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如科研经费的使用严重游离既定的用途和范围,用于个人或集体活动、福利发放,视为单位或个人创收,自由支配;科研经费积压或长期闲置,科研项目重复申请,一项内容同时申请多个项目,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的项目反复申报,将原有项目改头换面再度申报等,导致科研资金严重损失浪费;科研经费使用违反财务制度规定,频发违法乱纪现象,如挪用、贪污、套现、张冠李戴、移花接木、公款私存,假发票、假票据、巧立名目虚假报销等,将科研经费作为小金库,用于“三公”(出国、用车、公务招待)消费;有的高校和有的项目主持人(及相关团队成员,下同)将科研经费用于质押、作经营资本金、炒股和炒贵金属等,用于购买(含首付)和装修商品房、买车、修车和保养车辆,用于家属国外学习与旅游,个别高校甚至与有关单位签订假科研协议,借科研经费之名洗钱和转移资金,如此等等。这些现象绝非个别高校的个别现象,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实,有的高校特别严重。最近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十五个典型案例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沛清私存公款、套取科研项目经费案就是典型一例。近年来各地方审计机关也对部分高校进行了财经法纪审计,审计发现的科研经费弊案、串案和窝案越来越多,有关责任人已受到纪律和法律的惩罚,但是这种现象仍有继续蔓延之势,故对科研经费实施有效管理控制和严格审计监督势在必行。
二、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存在问题成因分析
上述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个人原因与单位原因,认识原因与制度原因,管理原因与社会原因等。集中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长期以来,高校管理者和科研项目主持人认识存在偏差,认为科研项目是主持人经过努力争取来的,科研活动是个人劳动贡献,是不可复制的智力创造,理应得到补偿,认为科研经费是补偿其贡献的主渠道,认为只要主持人完成了科研任务,科研经费的使用理应由主持人自主支配,即留有一定的自由使用空间是正常的和合理的,否则不利于调动教师从事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故明显放松了对科研经费的控制和管理(而高校的其他经费,如业务费、办公费等没有放松,所以使用起来较科研经费要规范得多)。
第二,高校由于拼科研,鼓励教师多拿项目、快拿项目,也有意无意地给主持人一些“甜头”,所以有章不循,有规不守,认为科研项目申请标书虽规定了经费的使用范围和用途,但实际操作起来肯定存在差异,因此给主持人自由裁量权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这等于给主持人乱用经费贴上了合理化的标签。这也是目前科研经费游离使用范围和标准的重要原因之一。申报时,主持人只考虑项目论证和如何拿下项目,而对经费使用考虑不周,也是导致后来使用混乱的原因。
第三,高校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存在严重漏洞,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失去应有的监督和控制,成为主持人的“自由王国”,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高校只问主持人有无结项,有无发表相应的论文,只过问成果,而不问过程,更不过问经费,仿佛只要有成果就一俊遮百丑,能够容忍一切,这种思维和管理体制不能不说是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违法乱纪的温床。管理和监督的失控还表现在:一般科研项目的主持人,特别是重大或重要项目的主持人都是本院校的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有的科研项目负责人本身就是学校领导,学校对这个群体的管理和监督往往难度较大,对其一些出格行为往往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认或迁就的态度,这就毁内部控制与管理于无形,也起到很糟的“示范”和“引导”效应。
第四,财务报销中缺乏有效的把关。财务是科研经费使用的总开关,由于财务部门怕得罪人,怕影响科研人员积极性,怕领导怪罪,对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票据听之任之,使科研费用报销中假发票盛行,科研人员可以轻易地虚列业务,骗取资金,使一批科研人员通过项目发了财,搞乱了科研经费管理秩序。有的高校财务人员曾经向领导提出过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问题,但领导不重视、不发话、不作为,财会人员也不愿意说多,怕“干涉学校主流业务”、“影响学校科研发展”,只要领导点了头、签了字,什么都给报,长此以往,积重难返。
第五,内部审计缺位。审计监督是规范科研经费合理使用和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有的高校内部审计形同虚设,没有健全的审计机制,对发现的问题不闻不问,没有及时制止和问责,使上述问题愈演愈烈。有的学校尽管制度上规定重大业务(报销)要经领导签字或需要内部审计介入,如用科研经费购买仪器设备、聘请外部专家、大量发放劳务支出、与外单位联合设计攻关等等,这往往是违法乱纪的多发和频发部位,但是如果审计监督主动退出,就等于制度规定没有落实和检查环节,制度执行的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三、加强科研经费管理与审计的若干对策
如何杜绝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频生乱象,还科研经费本来面目,真正发挥高校科研经费强化科技、提高核心竞争力、服务经济社会的应有作用,笔者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要加强正面引导和宣传,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培育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职业道德。从事科学研究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崛起,而不是通过科研发财,赢得薪金外的第二份收入。高校教师应遵循基本师德规范,对所掌控的科研经费,对纳税人血汗钱负起应有责任,不仅要完成科研任务,而且要管好、用好科研经费。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此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除了组织正面学习和宣传外,对科研经费违法乱纪的人和事也要进行通报批评警告,以营造健康良好的科研氛围。
二是明确科研经费的性质,它属于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即使是私营业主设置的横向课题,其经费进入了学校大账便成为公款,不得随意占用、挪用和化公为私,要像管理财政资金那样管好和用好科研经费,各高校应高度重视,各教师应有高度责任意识。在项目立项时,项目单位、学校应与主持人签订责任书,明确科研经费使用范围、用途和责任,对违法乱纪的责任和后果也应在项目书中一并告知。同时,科研项目经费的预算应是相对刚性的,不留自由活动的空间;对经费使用的自由裁量权应压缩到最小限度;对科研过程中进行预算变更的,要严格把关,严禁将“死钱”变活钱,将公款变私款,将科研经费变为“接近生活”的经费。
三是加强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高校对科研经费应制定具体可行的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机制,控制不合理、不合法票据的流入,加强程序控制、手续控制、纪律控制和信息控制,将科研经费使用情况连同项目完成情况一并列入考核和评价范围,将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乱象控制于萌芽状态。
四是加强财务监督,即建立健全柜台监督制度,对不合规的票据、不合规的业务、不合理的支出,坚决退回不予办理,对屡查屡犯者要通报批评,并适时采取控制报销、冻结经费、暂停使用等措施以示警告,对违法乱纪行为应通知纪律检查部门予以戒免,情节严重者应停止项目执行。
五是加强对科研经费的内部审计。高校内审部门应对科研项目经费的规范性、合法性实施审计监督,特别是对经费多、跨期研究、多单位参研的项目要进行更加全面、及时和连续性的审查监督,为科研项目健康运行保驾护航,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信息反馈制度,将有关审计信息及时反馈给主持人本人、科研管理部门和有关校领导,对科研经费使用管理中存在明显违法乱纪现象的人和事,要进行审计追究和问责,以构筑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健康有序运行的预防、教育、惩戒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 审计署公布15起违法违纪案件处理情况[EB/OL].人民网财经栏目(.cn),201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