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电力市场建设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1智能电网建设增加电力网络的可靠性。智能电网运用了新的电力技术,弥补了现有电网技术的漏洞,对电网的运作运行能够进行准确的监督,从而减少设备的故障机率,也就降低了效能损失。因此,智能电网的应用对电力市场的发展是一种强有力的支撑,对电力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智能电网的建设对当下电力市场的革新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2.2智能电网建设提高电力市场改革效益。通过智能电网信息的实时传递,能及时地反馈给电力市场中的各方,对维护市场各方的利益有着积极的作用。智能电网系统能实时监控电力系统内用电量的“峰、平、谷”各个时期,电量控制更加便捷,从而合理安排各时段的用电量。智能电网利用新型可再生资源进行发电,在电能传输方面又能降低能耗,因此,在环保节能方面智能电网更胜一筹。2.3智能电网建设增进电力市场的产业化进程。智能电网的建设改变了传统电力行业的模式,同时也集合了不同的行业。智能电网的建设是需要各方的积极参与的,智能电网集合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新型设备”等,不论技术方面,还是电网所用的设施设备,都需要其他行业的支持,使电力市场的产业链逐渐向其他方向延伸和拓展。智能电网的建设,使电网内的电能从输送到入户,形成了高效快捷的产业链。链条上整合了“互联网产业”“新能源产业”“家电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使电力市场在纵深上进行发展,促进了智能电网产业的发展进程,促进电力市场逐步走向市场化和产业化。
3基于电力市场发展背景的智能电网建设
3.1加强信息化建设。基于智能电网建设对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各地区需要不断地加强智能电网建设。电力企业将电网信息化建设,作为新时期的重点,加大通信支撑网与信息平台的投资建设力度,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企业业务与流程中,为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实现跨业务数据应用。除此之外,不断地完善业务应用系统,将云管理与云服务应用到企业业务管理中,以推动智能电网发展,为电力市场的发展,提供助力作用。电力公司不断强化电网规划顶层设计,加大电网投入力度,精简用电报装程序,实行“一证受理”,仅今年以来,业扩办理环节就成功“瘦身”50%,制造业客户平均接电报装时间缩短8.5d。3.2加强自动化建设。智能电网建设工作中,自动化建设是重点内容,以输电、变配电、电力调度为主要方向,建设输电设备在线监测系统与防灾减灾预警系统等,加强直升机与无人机等的推广,以提高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除此之外,还不断地加强智能变电站建设,对老旧智能设备进行改进。逐步的提高区域配电自动化程度,以实现供电区域范围内配电自动化目标。3.3加强互动化建设。智能电网规划发展,将不断地朝向新型能源方向,而智能电网建设也将以常规电源并网以及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等,作为主要内容。智能电网建设,将持续推广新能源接入技术,包括光电或者光伏功率预测技术,力求不断地提升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的精准度,加快资源监测网络的建设以及调度技术的推广。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基础材料核心技术的研发,积极推广与应用国产材料,比如安全控制芯片与电子器件等,以全面带动电力市场的发展,扩大电力市场范围。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市场始于传统的电力行业,智能电网的产生为电力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智能电网的普及应用,电力市场也逐步走向市场化,电力市场的改革随之稳步向前。
作者:韩笑 姚宇 秦若珊 单位: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陈涛.智能电网建设及电力市场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5):38-39.
篇2
1电力市场与智能电网之间的关系
现在世界上的国家普遍立足于减少公众用电成本、提升电力工业效率以及确保电力供应等几个方面积极的改革电力市场。然而由于世界各国电力工业不管是在发展特点上还是在基础禀赋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在改革中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和困难。加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是我国发展电力事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电力市场与智能电网之间具有彼此影响以及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智能电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电力市场的影响,电力市场改革利用开放用户选择权的方式从而对用电的需求进行了优化,并且可以使用户对供电方式进行自主选择,而在这些需求的推动下智能电网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同时,电力市场也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则提供出来,这样就使得市场主体在运行中具备了可靠的保障机制。在未来电力市场发展中智能电网必然会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基础作用,首先,智能电网可以将新的技术支持基础提供给市场的发展,并且将更精准的信息流和可靠的电力流提供出来,这样就可以使市场主体的互动和运营具备一个良好的平台。其次,智能电网改革了传统的系统运作方式和供电用电方式,由于其具有更高的信息全面性和运行灵活性,所以能够对电力商品的多方面价值和特性进行更加细致的刻画,并且确保电力市场交易实现精细化。这对于市场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交易模式的不断创新具有十分有利的作用,从而将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因此电力市场建设将会由于智能电网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2智能电网的特征分析
智能电网对物理电网建设非常关注,其对现代化的通讯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进行了综合应用,并且优化处理电网系统的发送和输出装置,最终将全新的智能新型网络形成。智能电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首先是具有较高的自愈性,智能电网具备对电网系统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在线监测的功能,因为智能电网有效的结合了控制手段和监测手段。一旦电网故障出现,系统就会将故障所在的位置在第一时间找到,同时在最小的范围内对故障的危害进行控制。其次是具有较高的优化性,智能电网的优化主要是对电力的建设、运行以及资产规划等内容进行优化,再次是具有较高的集成性,整个信息网络的过程体现了智能电网的集成性,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集中电力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使之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后是较高的兼容性,智能电网可以使集中发电模式和分散发电模式的需求得到同时的满足。
3利用智能电网建设推动电力市场发展的有效对策
3.1对能源的配置方式进行改善
现在我国的电力网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信息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智能电网的建设使得使用和开采各种新资源的效率得以不断提升。电力企业要想对智能电网的建设进行强化,从而使电力市场发展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就必须要首先解决智能电网建设的实际需求问题,也就是对能源的配置方式进行积极的改善,从而能够向用户更好的输送能源。利用改善能源配置方式这一途径可以使最终用户对各种能源的需求得以满足,从而对电力市场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3.2转变电力系统的供需关系和运行方式
传统电网的发展模式由于智能电网的建设而得到了改变,智能电网的建设使得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现了根本上的提升。双向电力传送技术以及双向通信技术在我国的智能电网中得到了综合应用,而这两项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市场中普通用户存在的各种难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用户可以将使用后剩余的电量通过对储能设备的利用向电网系统进行直接输送,其除了能够使电网系统的安全运行得到充分的保障之外,还能够对电力市场的快速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3.3积极的开展实时电力市场的建设
要想促进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水平的不断发展,企业必须要以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状况为根据,积极的开展实时电力市场的建设。电力市场的实时性是电力市场智能化发展的主要依据,智能电网可以将先进的技术保障提供给电力市场的发展,在电力市场以及智能电网建设相辅相成的发展过程中,势必会对电力市场的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电力系统必须要对自动控制以及超导等技术进行综合使用,在对电力系统损耗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全面的奠定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基础。最后,要想做好实时电力市场的建设工作,还必须要强化客户与发电商之间的关系,只有客户和发电商对电力市场的相关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之后,才可以对电力市场的透明化发展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4结语
总之,电力市场的发展和智能电网的建设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要想使我国的电力市场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电力企业必须要在将智能电网实际特点明确下来的基础之上,对电力市场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之间的关系具有清晰的了解,立足于对能源的配置方式进行改善、转变电力系统的供需关系和运行方式、积极的开展实时电力市场的建设等几个方面,对电力市场的发展水平和智能电网建设进行不断的强化。
作者:赵玥 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廊坊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凤立,吴吉鹏.新能源发展下的我国智能电网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5)
篇3
对于现代社会发展而言,能源过度消耗所导致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而由此引发的资金匮乏也使得社会发展遭遇诸多阻碍。对于电力市场来说,电网运行的稳定与安全不仅是对电力系统执行程序的有效保证,同时对于电能消耗也有着重要的约束作用。随着智能电网的出现,突出了新型能源系统在智能化模式操作下的优越性,同时也使得网络平台成为了电能供应的有效方式。传统针对电力系统电能使用的平衡主要通过设备调节以及电力负荷检测等途径展开,然而这样的方式显然不利于能源资源的利用和稳定,智能电网的出现使得电力市场与用户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在实现电能产业技术革新的基础上也促进了新型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
1 智能电网的概念及其与电力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
1.1 智能电网的概念
由于智能电网本身的使用诉求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针对智能电网的规划与建设不同地区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内容。从广义范围考虑,智能电网的概念主要是指通过物理电网建设来实现的对计算机通讯技术、测量传感技术以及新能源控制技术之间的完整融合,智能电网使用覆盖电能应用的发送、输入以及销售等众多环节,是对电能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也是一体化智能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有效呈现。基于智能电网技术发展下的电力系统能够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电能使用需求,并且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形成了有效的技术保障,是当前节能环保、电能服务以及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在电力供应系统中的集中呈现。基于智能化电网使用背景之下的智能电网概念也得到了我国电力市场的普遍认可,无论是骨干网架构建还是各级电网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均突出了信息通信及数字化电能资源配置对于电力市场发展的积极影响。
1.2 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
1.2.1 电力市场发展与智能电网建设之间表现出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这是由于电力市场受到智能电网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在选择权开放化之后用户便可针对不同的供电方式来进一步达到优化用电的目的。此外,关于电力市场执行制度的革新对于现有市场经济运行也起到了积极的导向意义,通过价格驱动来实现对电力市场主体行为的有效控制与管理,这是双向互动价值在电力系统中的突出体现。
1.2.2 智能电网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电力市场的发展进程。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成为了支撑电力市场模式改革的重要技术力量,而智能电网的出现也为电力市场信息流和电力流的获取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此外,智能电网在电力企业中的渗透也使得传统的供电方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无论是供电系统还是电能使用都显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化,这就更加突出了电力市场发展对于电力产品的积极引导作用,是现阶段促进电力交易便捷化和精细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2 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
从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市场基本运行结构以及系统运作方式的影响分析,基于智能电网建设所带来的电力市场发展已然成为现阶段电力系统运营发展变革的必要趋势,这对电力市场化格局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展开,应积极争取政府广泛支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图1体现了2011~2015年电网智能化逐年投资比例:
图1 电网智能化逐年投资比例图
笔者认为,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可从以下三方面得以体现:
2.1 能源配置方式的变革
智能电网在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必将促进化石类能源消耗和使用频率的减少,在积极促进新能源使用的同时也实现了网络手段辅助下针对电网能源输送的优化处理。不难分析,随着当前电力系统储能技术的日臻成熟,更加实用化的能源资源利用势必将突出智能电网的配置与使用优势,进而最大程度促进电力企业能源资源的相互整合。对于用户来说,用电需求的满足可以通过智能电网的网络终端来实现,这就使得企业用户实现了日常用电的正常供给。
2.2 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供需关系的改变
从智能电网的物理平台建设角度分析,分布范围的扩大也使得用户用电的传统运作模式发生了变化,这一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势必将导致电能领域供需关系的革新,无论是智能电网中的集成双向通信技术还是电力传输技术都进一步促进了日常用电问题的有效解决。智能电网中电力系统实时价格的公布不仅成为融洽电力市场各领域关系的重要保障,同时对于电力系统运行模式也产生了重大变革,这也是当前电力领域孤岛运行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这一模式当中,智能电网被划分为大小不一的孤岛,并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协调与控制来实现多余电量的远程输送,这对缓解电网使用压力以及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旦电网遭遇故障,那其中的独立运行系统便会自动解列,保障孤岛电网的持续运行。
2.3 完善电力市场建设与发展机制
对于电力市场发展而言,智能电网的出现对于电力系统变革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而其中针对电力市场拓展而形成的执行机制建设问题就成为了完善电力企业直流输电以及设备更新的必要手段。智能电网中所使用的自动控制系统在尽可能控制电网损耗的同时也更加突出了电网系统本身的灵活性,这对控制电能交易成本极为有利。基于智能电网建设发展而来的智能电表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这不仅使得用户能够实时获取必要的电力信息,增强了电力用户与电力企业之间的信息互动,同时对于电力市场透明化信息机制的构建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为各环节在各阶段进行投资估算,具体的如图2所示:
图2 各阶段电网建设及智能化建设投资比例图
3 结语
从当前电力企业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不难分析,虽然智能电网由于环境、能源等因素的存在而导致电力系统各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功能不尽相同,而由智能电网建设所带来的电力系统变革却是不容忽视的,这对于电力市场化格局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意义。不同于传统的电网建设过程,智能电网的出现突出了电力市场与网络技术的有效结合,在满足能源使用需求的同时对于节能环保理念的呈现也有积极的导向作用,是现阶段影响深远的电力企业模式变革。不难预测,当前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未来电力市场多元化主体模式的形成必将产生积极的指导和融合作用。除此之外,智能电网引领下的电力市场发展对于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能源产业结构的革新体现出必要的市场调控功能。
参考文献
篇4
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原有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基础上,主要增设了以下专业方向模块主干课程:电力系统经济学基础、电力市场、电力市场营销、电力企业管理。下面分别给出了这四门理论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
(1)电力系统经济学基础。主要侧重于让学生了解各种能源转换成电力并在其传输、分配和利用过程中与之相关联的各种经济关系及其与国民经济有关部门之间发生的经济联系。掌握电力经济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具体技术、系统研究中广泛应用的计算方法和经济学知识。
(2)电力市场。系统地介绍电力市场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使学生了解电力工业和电力市场的整体框架及其市场结构,掌握电力市场运营所需要理解的电力市场的各个细分市场、功能运行及其方式,从而为了解电力工业的管理体制和基本的市场运行规律打下基础。
(3)电力市场营销。该课程立足全面、系统地阐述电力市场营销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主要介绍现代电力营销理论、策略、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树立电力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了解电力市场营销研究、开发、策划和管理及国际电力市场营销与网络营销等相关内容。
(4)电力企业管理。让学生了解电力企业的一般概况和管理的产生与发展;了解电力企业的性质、电力企业管理组织与管理制度、电力企业管理人员的作用及素质和电力企业管理的方法、艺术以及电力企业文化,为进入社会参加实际的经济活动及电力企业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企业管理的素质和能力。考虑到电力系统本身是一个包括使用各种能源的发电站、各电压等级的输电线和各种电压用户的复合体,同时还涉及到系统经济、安全地运行以及日益受到关注的电力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是包括经济、技术和社会为一体的庞大系统,需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的方法解决好有关的技术与经济问题。因此,为加强学生经济优化的思想和系统管理的理念,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电力系统运行与管理中的经济问题,进一步推荐系统工程、决策支持系统、电力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电力工程概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等选修课程。
2.实践教学课程
现代电力工程应用型人才应具有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在实践课程的设置方面注重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并将这种工程意识的培养体现在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之中。图3给出了电力市场与电力营销专业方向模块实践课程体系结构。课程设计包括:发电厂经济运行课程设计、电力营销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该方向各门专业基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综合实验包括:电力经济综合实验、电力市场仿真实验、电力市场信息化案例分析实验。通过综合实验的训练让学生了解专业的知识体系及其每个知识点的工程背景、解决了什么样的工程问题及其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有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材与师资队伍建设
1.专业教材建设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本科教学的质量。为适应新时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素质人才的需要,该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教材采用选购国内外先进教材与自行编写特色教材的组合方式。根据课程体系结构,通过对比相关教材,目前每门理论课程的教材指定一本国内外的先进教材作为讲课教材。另外,根据相关理论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进展,提供5~7本相关教材作为参考教材。理论课程教材与参考教材的选择要求体现现有专业课程与增设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课程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教材内容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力求反映本专业的前沿发展。与此同时,该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我国电力工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电气工程专门人才。实践教材应该体现“设计型、综合型、培训型”的鲜明行业特色,所以,实践教材采用自编教材,编写过程中教材要求突出专业学科特点,注重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目前,这项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之中。
2.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专业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主要在于教师队伍结构优化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电力市场与电力营销专业方向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形成了教学经验丰富、思想活跃、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对教学工作高度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爱岗敬业、团结拼搏、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团队。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3名。为了进一步了解行业特点,掌握行业需求,教师们积极与电力行业各企业、研究院所进行交流沟通,到电力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深入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建立了宜昌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产学研”基地。教学团队还承担了诸如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区域电力系统无功补偿规划等多项相关的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项目,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区域客户直供电进行试点。同时,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科研课题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与科学研究能力相长,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当前,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稳定骨干教师队伍,造就拔尖人才,培养若干名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形成和聚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术创新团队,建成一支整体水平较高、充满活力的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篇5
1 印度电力行业的现状分析
印度的电力工业市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中央政府、邦以及地方的私有公司组成。整个电力行业以中央政府所管辖的发电企业占主导地位;地方的私营电力公司,在整个印度电力市场中,所占比例很小。在全国的输电方面,中央政府下属的印度电网公司负责国家电网的开发并向邦输电,而全国的各个邦,负责本辖区内的电力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维护。
在印度的电力结构中,主要包含了:水电、火电、核电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按照其所占比例的大小,依次是:火力发电、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核电,其装机容量分别为:93398MW、36877.76MW、13242MW、4120MW。在印度,燃煤发电是火力发电的主要形式,占总装机容量的50%;天然气发电和重油发电分别占到9.3%和0.9%。印度在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和核电等方面在近几年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印度在输配电方面,分为西北、东、南、西、北五个区域电网,但是印度的输配电网相对落后, 由于财政投入不足,技术力量薄弱,使印度的输配电网基础设施发展缓慢,无法满足用电负荷的要求,所以经常会出现变压器和配电线的超负荷运转。由于设备落后,输配电线路的损耗巨大,造成供电的质量低下,断电现象频发。
2 印度电力建设市场问题分析
2.1 印度政府国家政策的影响
由于历史原因,在印度当局中还存在对我国敌视行为,经常对印度政府的对外政策进行干扰,我国电建企业进入印度,他们会杜撰各种理由阻碍。他们还巧立名目,要求我国设备供应商在印度本土设立工厂。在已经过去的2009年时,印度当局收紧了劳务人员的签证政策,迫使三千余名在印度从事电建企业的工作人员限期离境,并且规定在印度的每一个项目的中方工作人员的数量,这使得工程缺少必要的工程监管和质量检验,在较短的工期内,工程质量不达标。
2012年7月30日-31日,印度相继发生的两次大面积、长时间停电,在此将印度不堪一击的电力系统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超过6.7亿人口受到停电影响。除了发电能力不足导致的电力短缺之外,印度电力基础设施薄弱、设备老化、电网管理和电厂发展存在短板等早已成为众矢之的,屡屡发生的停电事故倒逼政府对电力系统进行变革,对电力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换代。外界纷纷预测:“这将给占印度电力市场40%份额的中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带来继续扩容的机会。”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随着印度政府内阁批准向进口电力设备征收21%的关税,同时取消针对装机容量1000兆瓦以上的超大型发电厂项目的免税措施后,印度国内“本土制造”的声音愈加强烈,都让中国电力设备企业在印度市场举步维艰。现已经造成了印度一些私营的电力公司的电厂建设已经全面停工,公司频临倒闭危险。
2.2 印度本土设备制造能力较低
现阶段,印度的电力设备制造能力有限,政府当局转变策略,开始鼓励本土电力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企图通过降低设备的税费以提高竞争力;允许国外大型的制造业企业与印度企业合作,建立大型的私营合资企业,提高电力设备的生产能力。
2.3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
在电力工程建设现场,印度人缺乏安全、文明施工的观念,没有配备工程监理人员,现场的设备材料乱堆乱放,到处都是安全隐患。整个施工现场,找不到任何提醒工作人员的警示标志;施工现场工作人员比较懒散,高空作业时,脚手架不规范,危险系数很高等。
2.4 工程管理上的问题
在印度的电建工程中,我国的电建企业主要工作是整个项目管理和主要技术的提供以及汽轮发电机主体的安装工作,印度和我国在项目管理中存在很多的差异。我国自行安装的设备一般都不会出现太大的错误,而印度一方在项目施工管理上问题不少,他们安装的部分,大部分都是在工期和质量缺乏一定的控制下完成的。
在电建工程建设中,中方根据合同的相关要求制定施工计划,合理的安排工程量,基本上都可以如期完成,而印方却很难保质保量的如期完成,还会把责任推到我方的身上。
在对安装好的机械设备,印度方面不按照我国提供的安装调试的方案进行,工程极易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我国的工作人员在发现设备在安装调试上的问题,要求印方及时的给予调整,但是印方整改不及时,不主动。
3 印度电力建设市场的未来展望
3.1 社会经济的发展加速电力建设
随着印度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加大对电力的需求。根据相关数据读印度电力未来的预测,2014--2015年用电量将会达到11820.66亿千瓦时,高峰的负荷达到152758.99MW;在2017--2018年,用电量可达到13990.78亿千瓦时,高峰负荷为218209.569MW;2019-2022年,用电量19245.18亿千瓦时,高峰负荷298563.28MW。根据印度电力部门在未来的五年计划中,电力领域的需求大约有1000亿美元的投资,将会增加7900MW的电力能力。 在未来的投资中,将近有一半的资金用于增加发电能力上,其余的用于输配电电网的建设情况。
3.2 印度国家政策的改变
印度以前是不允许外国公司和本国的私人公司的资本进入电力行业的。近几年,印度本土的市场逐渐放开,准许外国的资本和私人资本进入电力领域,但是准入的条件很高,使其进入电力市场困难较大。针对该问题,印度政府颁布了新的电力法,政府鼓励和国外电力企业合作,引进大量现金、高效的电力设备。这些政策为我们进入电力市场提供了机会。
3.3 印度电厂环境保护的需求
现阶段,在印度几乎所有的电厂都没有脱硫脱硝设施,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环境保护需求的提高,降低火力发电厂对环境污染的呼声将越来越高,所有火力发电厂需增设脱硫脱硝设施将势在必行。
4 总结
综上,重点对印度电力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此外还有我国电建企业和印度企业合作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最后对电力基础设施和配电网以及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展望。印度是我国电建企业对外发展的最大的市场,而印度国内的电力缺口也需要中国企业。
篇6
由于电力企业的特殊性,它的生产过程相对复杂,而且对于生产的安全和稳定性有着相当高的要求。电力行业是一门科学跨越度较大的行业,它有属于传统行业的生产领域,虽然不像高科技企业那样,要求企业在高新科技领域有着创造性的要求,但是它却有在其专业领域覆盖面极广的应用性领域。从它的企业内容和核心科技来看,它既包括传统的发电技术,但同时在其生产应用的一些方面却涵盖了时下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技术。总的来说,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对其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
这点是由电力行业生产目的和应用目的的特点决定的,电力行业在一线的生产和管理工作相对来说十分辛苦,不仅工作时间不规律,同时还要求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工作容量比较大,这就要求一线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工作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工作心态。另外,一线工作人员的健康素质也是考察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
2.电力企业的工作十分强调工作的专业性
电力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企业的生产应用以及管理岗位都需要与电力相关的专业知识作为基本保证,根据企业考察从业人员的最低资格标准,在设备运行及维护方面的工作都至少要求其从业人员平均要有三年的中技从业资格,而且在上岗前必须要接受一年的专业技能培训方可上岗。
3.电力企业的工作内容大多专业且涵盖面广
电力行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电的应用已经作为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被定义在日常生活标准之中,它涉及的专业领域不仅是电力本身,同时还包括电力生成的相关热动、金属材料方面的学问以及现代化技术要求之下的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厂化学等非常专业的领域。这实际上对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4.电力行业的特点客观上要求其工作岗位的稳定性
由于电力工作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使得其岗位上的从业人员要持续在工位上进行日常操作,才能适应其岗位的特殊要求。根据电力特点,技术人员必须在电力运行、电力检修以及日常的操作上达到熟练的程度才可以胜任工作,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这一点会逐渐完善。所以,在这一点上,就对从业人员的稳定性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
二、市场化背景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1.人力资源的结构构成不合理
(1)电力企业的岗位要求与现有的人员素质匹配性较低。在我国的电力企业中,目前存在一个十分明显的状况是很多一种级别的岗位处于空缺,然而在此级别之下的生产人员却有很多处于闲置的状态。这种人力分配难的局面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几乎呈现一种愈演愈烈的发展态势。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设备以及世界电力行业新的发展要求,中国电力行业由于后续教育跟进的不足,出现岗位需求短缺与富余人员过剩的双重矛盾局面。
(2)电力企业的资产流动性不足与人员富余共存。资源的优化配置不仅是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而在电力行业,却出现了企业资产僵化、资金运转不灵的局面。部分资金运转不灵,甚至闲置,十分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不利于企业的扩大发展,同时不断富余的人员的局面也会随着资产问题的日益严重而不断加剧。
(3)二三线员工富余与一线员工的短缺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局面也是造成企业冗员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的供电行业部门多、管理人员多、管理功能重叠,反观一线,工作人员人力不足是目前电力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2.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不足,企业人员素质不足以满足工作需求
企业对人力资源投入不足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企业的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对人力资源认识不够,缺乏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意识,使得本来就十分欠缺的人力局面时时得不到有效的改善。而且在目前的人力培训过程中,由于培训的力度不够、培训制度的缺失、培训流于形式,丧失了培训的效果。
企业人力资源的提高一方面来源于企业的内部培训,通过内部教育使得从业人员提高素质,一方面是通过企业外部招聘。而在企业人员的招聘上,很多电力行业却存在选人的各种弊病。虽然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大部分企业完成了企业体制改革,但是很多企业在选人上依然不顾经济的发展要求而存在许多灰色现象,这使得企业人力素质普遍低下。
3.企业的激励机制缺乏人性化,降低了人力的生产效率
在中国,随着市场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企业采用绩效制的奖罚机制。绩效机制不是不可以运用在企业的激励机制中,但要看具体情况。由于电力企业的职位差别较大、非常规性的任务很多,同时工作成绩不适合量化评判,使得绩效奖罚机制缺乏实施的公平性,这大大打击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思路
1.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改革的重点,实现人才的充分利用是最终的目标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要实现人才的充分合理的使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进行人力资源的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到人员的构成及需求状况,同时也要根据企业岗位的发展要求具体配置人才。在人才的选取方面,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未来,企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要进行科学组合,争取做到“人尽其才”。企业的管理部门只有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人才的合理安排,才能使企业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提高。企业要实行公平、公开及公正的用人自,通过人才的竞争上岗等方式,按照市场化的资源配置要求合理配置人员。在奖惩方式上,不应只采取不合理的绩效工作制,而应通过全面考核以及末位淘汰制等方式,整体评定员工的工作,避免一概而论的评奖机制,以免打消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人员采用、退出机制,推动在职人员职业化的进程。对新旧员工也要采取不同的对待办法,争取做到公平而合理的安排,通过一些优惠政策让员工真切感受到企业的奖罚机制。
2.注重人才的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培训机制,提高企业所有员工的素质
随着市场化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的竞争愈演愈烈。人才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保证企业占据优势的核心元素,所以企业人才的培训要不断地完善起来,建立长期而有效的人才培训体系才是一个谋求发展壮大的企业要做的。人力资源的开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要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中国电力企业的现状,也要注重技术性的培训。同时鼓励员工自我进修,形成崇尚学习的良好风气。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就是要员工对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以及整个企业操作流程了解和熟悉,最后能熟练操作,这就是培训的目的。员工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程度为公司作出相应的贡献,为公司的发展出力,所以也是公司寻求发展、投资未来的一种形式。
篇7
1智能电网的含义和如今建设特点
在全球,各个国家都对电力有着需求量,只不过在量的方面上有着颇多的不同。所以各个国家对智能电网这一新型产业十分的关注,积极的做着这方面的研究。由于各个国家对智能电网的认知程度不同,导致它的概念也不同,但通俗来讲,智能电网应用物理技术,结合电子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测量技术等其他技术来提高电网整体的稳定性和高效性。智能电网的开发和应用在各个环节都有所改变,并实现了优化,能够合理的分配资源,使各个环节之间能够紧密的配合,减少能源的消耗,把电力系统又一次提升到新台面。将电力系统统一化有利于提高智能电网的性能质量,保证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转。另一方面,智能电网属于节能环保型,通过它可以很好的节省资源,提高供电效率,使用户能够更安全更方便的用电。在应用智能电网时,应当了解它的一些特性。自动检查功能,这是智能电网特有的,通过这项功能可以更方便更及时找到系统的漏洞,并及时解决一些出现的突发状况;另外,智能电网利用它的优化性将电网系统优化,提高系统的运转效率,加强设备的保养能力,促进电力市场的发展。还有智能电网能够满足不同地域人们的需求,无论是集中区还是分散区,都可以提供充足的电力。
2智能电网建设和电力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
智能电网与电力市场二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智能电网是保障,电力市场是动力,二者都为对方提供运行发展的需要,使得二者能够更稳更好的向前发展。应电力系统的独特性,它的突变性很大,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变数的出现,一些具体的方案也不能起到一定作用。而智能电网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智能电网利用现代的优化电力设备,提高供电效率和质量,也发挥了智能检测的功效,减少供电运转过程中的失误。再有一点,智能电网的高速发展有利于电力市场的平稳运转,提高电力市场的经济效益。通过智能电网将有关电力的信息收集,掌握好电力的价值,及时更新电力信息,确保电力市场的经济效益,使双方能够更好的发展。在使用智能电网的过程中,能够使人们认识到能源的可贵,拥有节能观念。
3促进电力市场的有效措施
智能电网的有效发展,促进了电力市场的发展,使得电力市场越来越平稳,潜力更大。它的具体模型框架也逐渐形成,并越来越实体化,所涉及面更广。为适应新时期的市场要求。电力市场更加对外开放,并进行了一定度的改革。它将新型环保能源作为主体,以节能为目标,有效的满足了人们的要求,同时也促进了智能电网对新型能源的研究,加快智能电网发展。由于市场需求量的提高,导致客户量的增加,引发而来的便是各种各样的要求。这样便加大了电网系统运转的力度,设备工作量加强,所以理解好电力市场的管理理念,健全市场的管理机制,为智能电网减轻负担,加快发展,提高工作效率。随着电力市场的壮大,一些零售市场也开始出现,所以零售市场与批发市场便会相互接触,从而产生竞争。但如果竞争太过激烈会引发市场的不稳定。那么就需要健全管理机,保证后备电力的供应充足,满足各种时期的电力需求。这也需要智能电网及时的信息配合,以及拥有足够的能力来制造电量。市场的稳定也可以促进电力市场和智能电网发展。
4结语
如今已是科技时代,科技在不断进步,文化和经济在不断发展,各种便利也不断出现,随之我们也有了新的生活方式。所以在电力产业上也有了新突破,如智能电网就为我们带来新风向,将电力市场带向新高度新方向,为社会带来了各种福音。要保证电力市场向正常发展,就要贯彻好管理理念,稳定市场,努力发展智能电网,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作者:陈龙 单位:新疆兵团第四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鲁刚,魏玢,马莉.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09:1~6+22.
篇8
(一)、国内外成功企业人才开发使用之亮点
国外成功企业经过上百年的发展,积累了更多企业管理方面的经验。纵观世界成功企业无一不是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通过高水平的管理获得高效能的。
国外大型企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拥有高素质的企业家、高水平的人才组合和高质量的管理。
我国民营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是我国经济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一支力量,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决于多种因素,人力资源优势是其最主要的优势之一。那么其它的一些著名、成功的国企呢?答案不二。
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能够吸引大批人才。其不受传统政企关系的束缚,有充分的自,机制也就有了高度的灵活性,主要表现为:机构精干、决策自主、反应灵敏、工作效率高。尤其是在用人机制上,与传统的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因为有充分的用人自,且对人员流动的政策宽松,有着国有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能够吸引大批的人才加盟。
如万向集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将人作为企业重点和核心来管理,在注重设备、科技等方面投入的同时,更注重对人的投入。万向集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提出“两个分配合理性”:一是工作分配的合理性;二是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即做好了事业和待遇的双重留人法。集团将企业的奋斗目标总结为:奋斗10年添个“零”,即通过10年的努力,使日创利润增加10倍,同时员工的最高年收入也增加10倍。万向集团提出了2009年的实现日创利1000万,员工中最高收入突破1000万元。2003年,万向集团员工的最高收入已经达到了402.9万元。
(二)、我局人才队伍现状
1、人才总量的增长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还是相对滞后。从2004年全市电力系统人才工作会议获悉:目前全市电力系统职工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截止2003年底,全市电力系统共有职工3171人,大专以上学历占职工总数的25.1%,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35.1%,均低于省公司7个左右百分点。省公司党组陈积民书记在我局的一个会议上谈到人才强企工作时也提到了丽水局人才总量偏少这个问题。
2、要提前实现企业的“十五”蓝图,专门人才的配备和布局上与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的发展战略不相适应。企业的人才布局,应当根据企业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进行适时调整。
3、企业专门人才队伍的自身结构也不尽合理,企业人才资源的断层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从技术职称上看,我市电力系统拥有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所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较大。电力企业是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大量的工程类技术人员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保证,基本符合电力企业生产需求。
一是经济、会计类人员从数量上看,不算太少,但专业结构不够合理,高级经济师和高级会计师在同类人才总数中所占的比例明显偏低,跟不上电力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政工人员数量和比例明显偏少,同样跟不上电力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会计、经济、统计等专业的人员数量偏少,高级人才缺乏。企业缺乏解决一些重大技术、经营管理问题和进行科研开发工作的人才梯队。
二是业务结构不够平衡:工程技术人员、企业会计、经济和统计的专业人才的比例失调。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要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要进入国际舞台参与国际竞争,专业结构不够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是专门人才的知识面也较狭窄:目前企业尤其缺乏一批既懂生产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复合型人才,这无疑是制约企业走“国际化经营”之路的“瓶颈”。
针对上述现状,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许启鹏书记提出了四点符合丽水电力实际、切实可行的要求其中一条就是要进一步创新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探索建立人尽其才的有效途径,鼓励人才合理流动,打破人才的单位所有、部门所有的状况,实现人才资源共享和贡献与报酬的统一。这是高瞻远瞩地在一个全新的视角提出全新的一个人才使用观点。
这是对于企业目前的自身问题,我们视其为制约人才引进和培养的主观问题,也可以将其作为企业干部人才制度改革的主要问题。这也正是我们感兴趣,在此本人作一浅显、简要的探讨,主要的一点浅见为,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由于我省电力企业的人事管理权限基本上还是全省公司统一管理,所以下文的许多观点是由省公司层面统一带动各级电力企业的一些想法。
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引进市场机制,加强电力企业人才队伍的培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也同样应遵循市场优化配置这个基本准则。所以我们应引进市场机制,逐步实行人事,建立人才进出企业的快速通道,为加强电力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肥沃土壤。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单位人”体制暴露出的最大弊端——不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一方面导致部分职工对单位有着根深蒂固的依赖思想,单位必须包揽生老病死大小一切事务;另一方面,职工用工使用权完全控制在用人单位手中。而创造条件逐步在诸如我们电力等国企业推开人事制,让“单位人”将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人”,可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使人才流动的能进能出、人才使用的能上能下和人才待遇的能高能低得以实现。
人事制度就是以帮助企业全面走向市场为宗旨,企业从培养人才、吸纳人才到推销人才整个渠道,都可以通过人事从而走向人才市场来得到满足,这样,企业就能够真正扩展行为空间,增强行为能力,以提高自身的竞争水平。
(一)、引进市场化的人才是促进电力企业走向市场的客观要求
电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走向市场,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为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选用一批有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因此电力人才的开发急需拓宽渠道,要在坚持德才兼备标准的基础上解放思想,扩大视野,不拘一格地到市场中发现、引进和聘用人才。通过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实现企业的集约化经营。
(二)、加速人才市场化的有序流动是建立有活力的人才队伍的关键
突破国籍、户籍和身份壁垒,以及人事关系对人才引进和流动的限制,树立“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市场用人观,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柔性流动”机制,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建立有活力的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服务。
(三)、向市场要人是企业降低人才培养成本的有效途径
人才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其开发和利用需要政策投入和资金投入。向市场要人才,实行人事制度后,企业根据协议给人才相应的报酬,负责他的失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费用。至于住房、医疗保健等则可由社会承担。企业因此可减轻负担,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四)、全面推进真正的劳动合同制度和岗位聘用机制是向市场要人的基础
人事的实现形式,是一种严格的人事聘用法定契约形式,规定各自的权利、义务以及人事人才服务的项目、内容及责任等。具有社会化、法制化、专业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乃至其保障功能,恰恰又是当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需要的。
(五)、省公司系统推行人事具体方法:分步走,逐步推进
企业人事管理部门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职能,真正积极主动地做到集人才预测、规划、开发、培养、评估于一身,客观公开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企业人才资源的有序开发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第一步:省公司体系新进员工全部进入人事(几年时间内),省公司成立自己的人事公司建立企业内部人才市场。
建立企业内部人才市场是提供人才的供给与需求的互相选择过程中的内部中介服务机构;它的运行模式遵循市场化规则,与人才、用人单位一起融入市场经济运行机体中;它的主要功能是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相关的人力资源服务;它的主要职能是从过去的微观事物中解脱出来,转到规范人才市场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的规划上来。建立内部人才市场的意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利于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和配置。内部人才市场给员工提供了各种“跑道”和动力源,持续激活,看到自己的发展空间,从而把个人愿景与企业愿景有机结合,从而让共同愿景创造出无尽的活力和奇迹。员工在部门之间流动,还可以弱化部门之间壁垒,增强团队精神,提高企业凝聚力。
(2)利于建立市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内部人才市场的建立,引入竞争机制,赛场选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改革人才的评价标准,确立选拔人才新观念,最大限度地拓宽渠道,挖掘各个层面的潜在人才。
(3)利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市场化管理水平。通过在内外人才市场对人才的吸纳、置换、维系、激励和持续不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合理储备、有效配置人才资源总量、层次和布局,激活积淀层员工的潜力,实现企业人力资本增值,促进内部人才流动,降低信息成本。
和多数国企一样,电力企业的历史较长,人员情况复杂,因此,可以考虑采取“老人老规定,新人新办法”试行人事制度。即从某一个时段开始,对新接收的应届毕业生和新调入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统一将其档案和人事关系移交给人事机构管理。企业单位一方面与人事机构签订人事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有关法律责任。另一方面与所属新增人员签订用工合同,建立契约关系。这样,从新增人员中尝试人事制度,有利于总结经验,逐步推开,今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就可以逐步增加人数和人员级别层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员工,真正卸下包袱。
第二步:人事员工实现岗位年薪制,和市场接轨
第三步:省公司成立职能主要管辖单位局级(处级)干部和后备干部备案的人力资源部门。
省公司管辖各级单位成立相应人力资源部门,主要管辖本单位中层干部和后备干部备案。
篇9
1.2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
1.2.1电力市场发展与智能电网建设之间表现出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
这是由于电力市场受到智能电网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在选择权开放化之后用户便可针对不同的供电方式来进一步达到优化用电的目的。此外,关于电力市场执行制度的革新对于现有市场经济运行也起到了积极的导向意义,通过价格驱动来实现对电力市场主体行为的有效控制与管理,这是双向互动价值在电力系统中的突出体现。
1.2.2智能电网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电力市场的发展进程。
智能电网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成为了支撑电力市场模式改革的重要技术力量,而智能电网的出现也为电力市场信息流和电力流的获取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此外,智能电网在电力企业中的渗透也使得传统的供电方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无论是供电系统还是电能使用都显得更加灵活和多样化,这就更加突出了电力市场发展对于电力产品的积极引导作用,是现阶段促进电力交易便捷化和精细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2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市场发展的影响
从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力市场基本运行结构以及系统运作方式的影响分析,基于智能电网建设所带来的电力市场发展已然成为现阶段电力系统运营发展变革的必要趋势,这对电力市场化格局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全面展开,应积极争取政府广泛支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2.1能源配置方式的变革
智能电网在新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必将促进化石类能源消耗和使用频率的减少,在积极促进新能源使用的同时也实现了网络手段辅助下针对电网能源输送的优化处理。不难分析,随着当前电力系统储能技术的日臻成熟,更加实用化的能源资源利用势必将突出智能电网的配置与使用优势,进而最大程度促进电力企业能源资源的相互整合。对于用户来说,用电需求的满足可以通过智能电网的网络终端来实现,这就使得企业用户实现了日常用电的正常供给。
2.2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及供需关系的改变
从智能电网的物理平台建设角度分析,分布范围的扩大也使得用户用电的传统运作模式发生了变化,这一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势必将导致电能领域供需关系的革新,无论是智能电网中的集成双向通信技术还是电力传输技术都进一步促进了日常用电问题的有效解决。智能电网中电力系统实时价格的公布不仅成为融洽电力市场各领域关系的重要保障,同时对于电力系统运行模式也产生了重大变革,这也是当前电力领域孤岛运行模式形成的主要原因。这一模式当中,智能电网被划分为大小不一的孤岛,并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协调与控制来实现多余电量的远程输送,这对缓解电网使用压力以及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旦电网遭遇故障,那其中的独立运行系统便会自动解列,保障孤岛电网的持续运行。
2.3完善电力市场建设与发展机制
对于电力市场发展而言,智能电网的出现对于电力系统变革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而其中针对电力市场拓展而形成的执行机制建设问题就成为了完善电力企业直流输电以及设备更新的必要手段。智能电网中所使用的自动控制系统在尽可能控制电网损耗的同时也更加突出了电网系统本身的灵活性,这对控制电能交易成本极为有利。基于智能电网建设发展而来的智能电表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这不仅使得用户能够实时获取必要的电力信息,增强了电力用户与电力企业之间的信息互动,同时对于电力市场透明化信息机制的构建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篇10
0 引言
在电力安装工程中,节电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我们必须要探索高效的节电措施,并开展相关的节电工作,这不但关系到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也关系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电力工程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营是我国社会平稳运行的基本保证,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全可靠地用电,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够得到保障,电力工作者们必须要开展一系列节电研究工作,从而提高各自企业的供电效率和供电安全性,进而提升企业的效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必须要注重节电措施的推广和应用,尽最大可能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1 设计方面
设计优化包括总体策划方案及落实策划条件的加强,项目可循环经济的发展策划,建设工程规范的落实,全面开展调研,对电力建设环境条件进行全面评估,充分发挥设计招标的作用,对于成熟优化的设计方案应及时进行推广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并根据现场条件注重整体策划及设备优化配置,将现场节能降耗贯彻到前期设计方案中,优先选择应用建设节能措施,并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措施,提高设计质量,增加节能降耗率,进而降低施工建设成本。
在电力安装工程之中,为了有效节约电量,我们可以考虑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节电设备,这是一种十分高效的节电方法,能够有效提升节点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供电企业为了维持日常的工作运转,需要采用很多的机械设备,电动机就是最为基础的设备之一,我们可以对电动机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当电动机的负载在40%以下时,我们需要安装限制空载运行的装置,从而保证电力的有效节约,工作人员们应当综合考虑,结合用电特点,对电动机进行调校,当电动机进行轻载荷和重载荷的交替运行时,它的运行效率是非常低下的,也就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电力损耗,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在电动机上安装一个调节装置,自动转换节能器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在电动机上运用转换节能器,它能够在负荷比较低的时候提高自身的功率因数,进而减少电能损耗。
2 施工组织总体规划和施工方面
2.1 总体规划对于工程施工的重要作用
电厂的建设之中,总体规划对于工程施工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工程项目是一项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它是以某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为核心的,具有一定的期限性和个别性,从而保证工作的效率。在火力发电厂的施工组织总体规划过程中,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因素,包括科研立项、招标投标、电力施工、相关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等等,这是比较复杂的工作,因此,一项工程可能会分为多个阶段来进行完成,也就是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工期来进行。
2.2 规划方面
规划方面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这也是电力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管理工作做好,公司的各项工作才能够做到有条不紊,发展思路才能够更加清晰。项目技术管理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方面,在当今的发展形势之下,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越高,公司所配备的技术设备越先进,那么公司的效率也就越高,电力施工企业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依靠现有的科学技术力量不断完善和健全管理工作,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有效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技术管理部门所负责的工作是相当复杂的,这其中高包括协调环节、管理环节和技术环节等等,具有联系上下级、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电力行业高层领导的决策、工程计划的进度安排、施工方案的传递、人力资源的调配都需要通过工程技术管理部门来实现。为了做好各项工作,必须要严格审查施工计划和施工指导书,从而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施工项目的开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十分大型的施工方案,这些方案由于所涉及的事项比较多,所以容易出现纰漏,审核工作者一定要经过多次的审核,并仔细推敲和考察,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项目进质量管理也是必须要注意的工作重点,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够体现出电力施工企业的“达标,创优”的特点,火力发电厂的施工质量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其中,机组的运行质量是一个重要的体现,因此,必须要把这个运行过程控制好。质量管理的模式一般是如下所示:①分析合同,确立质量目标。②分解质量目标。③制定出质量保证措施。④技术质量人员进行过程监督控制,班组进行一级质量验收。⑤专业公司进行二级质量验收。⑥质监部门进行三级验收。
2.3 现场管道焊接质量方面
篇11
(二)一线人才储备不足,缺员明显
由于精益化管理的要求社会和客户对电网企业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供电企业新增用工计划有限,多为高校毕业生,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大部分流向管理层。由于电力行业生产特性及用工特点的限制,线路、配电等登高作业受性别、年龄限制、导致生产岗位断层明显,缺乏懂技术、有经验的青年员工,部分岗位结构性缺员较为严重。
(三)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完善,缺乏复合型人才
供电企业内部市场化程度较低,人员流动单一,人才系统培养的机制,缺乏综合素质强、实践能力过硬的复合型人才,这不仅降低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员配置效率,也阻碍了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四)激励机制不完善,劳动效率低下
供电企业虽然实行全员绩效管理,但在实际工作中全员绩效管理的深度和广度还未达到期望的效果,人浮于事、平均主义、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样等现象依然存在。考核、激励作用没有得到效发挥,无法真正考出“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的差距造成能干事、干成事的员工积极性受到挫伤,缺乏积极向上的内生动力,企业劳动效率不高。
二、供电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的必要性
(一)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通过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人力资源管理新局面;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灵活竞争机制,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用人自主权,竞争上岗,择优录取,形成内部人才的良好流动,盘活人力资源。
(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综合型人才梯队
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员工自主流动自主学习,不断提升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科学开展员工职业生管理,促进员工素质全面提高,充分挖掘员工潜力,达到员工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供电企业内部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主要途径
总体思路:以控总量、调结构、提素质为导向,以盘活存量、解决超缺员为重点,构建统一规范、目标明确、功能完备、流动有序的内部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供电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
(一)盘活人力资源存量计划
严格按机构编制和核准定员配置人员,择优从严控制员工向上级单位岗位流动,鼓励到乡镇供电所、艰苦边远地区工作。实行内部公开竞聘,规范用工需求。针对超职超员人员开展转岗、适岗培训,优先配置到缺员岗位。严格执行退休、退养、退二线等政策,加强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用工规范等工作联动,畅通员工出口。新员工在生产一线工作年限至少满足硕士4年、本科7年、专科10年。用好网络大学和公司培训资源,加大管理、技术、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素质。
(二)强化市场平台基础建设
按照统筹设计、系统规范、持续优化的原则,形成覆盖公司各层级的市场平台,强化信息、流程规范、监控分析、交流互动等功能。一是及时在市场平台超缺员、配置计划等供需信息。及时维护人力资源基础信息库,确保数据信息全面、准确。二是科学开展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以劳动定员为基础,结合经营效益、人工成本、人才素质等因素,从总量、专业、素质三个维度,合理预测本单位人力资源需求,科学编制“十三五”人力资源规划、年度用工计划。三是完善监控系统。建立市场运行看板,接入本单位运营监测中心,实时监控各层级“三定”落实和人员优化配置情况。
(三)完善市场运行激励约束机制
充分发挥薪酬分配在内部市场运行中的激励导向作用。一是建立人工成本与收入、利润、定员、市场占比等挂钩核定机制,强化各单位用工总量自我约束,将职工工资总额与超缺员挂钩。二是加大薪酬分配倾斜力度。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为基本模式,统筹岗位价值、绩效贡献、能力素质等要素,全面完成薪酬分配制度建设任务,强化全员绩效量化考核和结果应用,注重向关键核心岗位、优秀专家人才、绩效突出员工、艰苦边远地区合理倾斜。三是加强市场运行考核评价。各单位内部市场建设运行、盘活存量计划落实、解决超缺员等情况,纳入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人力资源同业对标,考核结果与负责人薪酬和单位工资总额基数核定挂钩。
(四)健全内部市场制度体系
篇12
为了转变电力企业现有的电网方式和公司发展形式,在“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三集是指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和集约化管理,五大是指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是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经验,会指导电力企业更好的开展工作,能够使公司无论在管理方面还是服务质量上都会得到提高,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推行会计集中核算、资金集中管理、资本集中运作、预算集约调控、风险在线监控,切实提高财务管控能力,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各种大的工矿企业以及公司也在迅猛的发展,这就对国家电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整合五大业务模式,统筹公司内部资源,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总部管控能力,压缩公司管理层级,缩短管理链条,建立纵向贯通、横向协同、权责清晰、流程顺畅、管理高效的“五大”体系,大幅度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建设“三集五大”体系,主要涉及电力企业规划、建设、运行、生产、营销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管理理念、简化工作流程,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不断的克服困难、破解难题,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使企业向更好的方向转变。
2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对电力市场营销的影响
通过“三集五大”战略的指导,构建“三集五大”体系是国家电网公司的最主要任务,借助于“三集五大”战略体系的构建提升公司的管理模式。经过观察国家电网公司的经营状况,得知建设“三集五大”体系能够影响电力市场营销,主要表现为以下:
2.1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更加细化了电力市场营销
“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更加细化了电力市场营销原有的营销手段和营销策略,使电力市场营销更加证实有效。
2.2 “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强化了电力市场的营销
市场营销的作用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是至关重要的,“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明确了为什么要营销、怎样进行营销,强化了市场营销的作用。
2.3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快速发展了电力市场营销
建设“三集五大”体系,会更好的发展市场营销,营销方式和营销手段都会得到完善,促进了市场营销的积极性,加快了电力市场营销的快速发展。
3 怎么做才能够使营销适应“三集五大”体系建设
以“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为指导,结合国家电网市场营销的现状,必须完善市场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给企业带来利润。因此,电力市场营销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3.1 电力企业需要不断的使市场营销手段得到完善
电力企业“三集五大”体系制度的引进,要求我们工作要更加的积极、主动,以此来完善市场营销策略,采用新的营销策略,使市场营销的积极性在电力企业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3.2 市场营销模式应该在电力企业中得到优化
基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我们有必要优化电力企业已有的市场营销模式,提高市场营销质量,从而使企业得到积极的效益。“三集”工作要根据“五大”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及时进行优化完善,进一步提升集约化水平。“五大”体系之间要做到有序衔接、相互支撑、协调一致。原因是目前的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模式还有提高和创新的空间。
4 电力企业需要重新构建市场营销体系
目前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体系没有更好的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原因是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且出现构建市场营销体系,领导要亲自参加,听取多方意见,做好宣传,明确职责,深入研讨,有序推进,采纳可行性意见,制定适合公司发展的方案或在规程,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市场营销的积极性。
4.1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下电力市场营销取得的积极成果
“三集五大”体系的构建,使市场营销体系更加的成熟,基于这些,其积极性很容易在电力市场营销中发现,主要表现为下面几方面:
4.2 电力企业的市场量在“三集五大”体系构建中不断扩大
“三集五大”体系重新构建了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体系,完善并且创新了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手段和市场营销方式,扩大了电力企业的市场份额。
4.3 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中不断提升
“三集五大”体系扩大了电力企业整体的经营领域,有效减少了企业的成本,企业的效益得到很好的提高,更进一步促进了电力企业的市场营销。
5 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得到提高
“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非常重视服务质量,对电力企业要求更加严格,使得电力企业能有更高的效益,通过“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电力企业的综合效益有了提升,服务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6 结束语
阅读此文章,我们不难看出,电力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坚持“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还要结合电力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领导带头,各部门协同合作,制定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规程及制度,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整效益。“三集五大”体系的构建,使电力企业市场营销能够更好的发展。
篇13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2-0011-02
我国工业经济经历了从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解决了不少问题, 比如市场的分类和建立、物流渠道、调解机制和中介服务等。电力勘测设计行业在这个时期也经历了一个从计划到市场的过渡过程,勘测设计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到为买方市场。
电力勘测设计市场在大发展时期很难完全走向市场化,一些设计单位仍然处于等活的状态, 其中一些部门甚至一直是上级电力公司分配设计工程的情况。但随着当前设计市场的低迷,这样的局面已经很难保持了,在供小于求的情况下,许多电力勘测设计行业加入到设计市场的竞争中来。那么为了保持盈利,电力勘测设计企业应该怎么做呢?
电力勘测设计企业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适应市场,保持盈利,作者认为可以在企业内外两方面参考下面两点措施建议。
一、建立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薪酬分配机制
电力勘测设计企业要加强内功修炼,除了改变原来传统的管理方式,完善设计程序,提高工效外,要进行薪酬分配的改革。
随着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勘测设计单位逐渐由原来 的“纯”事业单位转为“自主经营、自负营亏”的企业化管理性质的“半”事业单位。勘测设计单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知识密集型单位,而且其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人才。但是,目前勘测设计单位面临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员工频繁流失。技术员工流失的原因,主要是受行业内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其传统的薪酬管理模式已经显示出较大的不适应性。因此,加强薪酬管理是当前勘测设计单位长足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薪酬管理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员工心目中,薪酬不仅是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的自身价值,代表单位对员工工作的认同。由此看来,勘测设计行业的发展需要建立一支素质一流、结构合理、具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而最重要的保障环节就是建立起对外具有竞争力、吸引力,对内具有公平性和激励性的薪酬制度。
1. 薪酬设计的原则
薪酬设计的原则一是战略原则。设计薪酬时必须从战略的角度进行分析,必须体现单位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要与国家发展战略和交通建设规划结合起来。二是公平原则。这是薪酬设计的最主要原则。薪酬设计要透明、公正、公平,让单位内部员工认可。三是竞争原则。薪酬水平在市场上要有竞争力,力争不低于全国同行业、同地区分配标准,能够吸引和留住所需人才。尤其在一些关键人才的薪酬标准上应当等于或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和竞争对手水平。四是激励原则。要根据员工的能力和贡献大小适当拉开收入差距,以充分调动积极性,激发核心管理人和技术骨干的工作积极性。五是合法原则。合法是建立在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尤其税法是决不可违反的,必须严格遵守。
2. 建立薪酬分层管理
薪酬分层管理设想根据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任职资格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将岗位分为:管理、技术、后勤服务三大类。对于设计院领导层宜采用年薪制,由月基薪和年终风险收入组成,其绩效考核指标包括单位的年产值、资金回收率、利润率、中标率、精品项目个数、客户满意度等。对专业技术人员采用绩效工资制,由基本工资、项目奖金、年终效益奖和福利等组成,其绩效指标除产值指标外,还包括设计质量、技术创新数量、论文的数量和后期服务质量等。对后勤服务人员宜采用岗位工资制,由基本工资、月绩效工资、年终效益奖金以及福利等组成,绩效指标主要是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包括计划工作完成率、工作态度、内部满意度等方面。无论是何种岗位的人员,都应结合工作要求,使每个员工都能承担起职务工作责任,重在贯彻公平与效率的基本原则,使通过职务工作显示出才干与业绩的人员获得更高报酬。
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电力勘测设计单位要走出去,受我国电力行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近年来新开工建设规模呈逐年下降态势,国内电力设计行业生产能力过剩的局面凸显,行业竞争加剧。对此电力勘测设计行业要将目光投向海外,拓展市场空间,做国际总承包项目,寻找企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1. 在境外市场寻求机遇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电力行业建设企业寻求出路的时候,整个电力行业要注意到,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潜在发展空间为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境外市场中,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刚性需求;东欧、拉美等新兴市场的潜力较大。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承包商普遍调整经营战略,中国企业凭借自身优势进行项目合作的机会增大。同时,与国内电力行业工程总承包开展比较薄弱的情况不同,国外电力工程总承包市场的成熟度较好,工程建设很多采用总承包模式,市场前景广阔。
2. 合作提升“双赢”砝码
勘测设计单位要进一步提高与窗口单位及发电集团开展战略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加强与窗口公司和高端客户群的密切合作和交流。比如紧密合作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能源集团、哈尔滨电站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重点窗口单位举办技术合作交流会等活动,在海外电力市场开发过程中各方应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选定目标市场,进行重点开发,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实现双赢。同时,需加强对目标市场的前瞻性研究,对重点技术课题进行重点开发、共同拥有知识产权,形成核心竞争力。交流与研讨,更密切了合作关系。
3. 以客户为本提供高效服务
为服务好客户,设计行业在“走出去”项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使用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比如:同一个国家项目开发和执行尽量采用同一个生产、经营团队;经营丰富的老员工和年轻员工在同一个项目上采用双主设人制度;在外部技术方案评审和重要会议之前,请所有参建过以往该国家项目的设计人和工代一起参与院内评审和讨论;注重对项目所在国家各方面情况的总结,包括建筑材料、风土人情等资料;收集国外标准,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消化、吸收并用于具体工程,使之转化为生产力。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利用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高效服务。比如,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优质的工代服务是确保设计意图正确实施的重要措施,也是控制工程工期和造价的重要环节。除了采用常规的工代现场服务、现场巡查等方式外,还利用信息化手段,采用远程视频实现院内和国外现场的及时沟通,指导问题的处理。
4. 发挥以设计为龙头的总包优势
通过设计优化,降低了工程造价成本。通过运用三维设计手段,精细化设计,消除碰撞、优化管道,使采购与供货一次到位;在满足合同与强条的基础上,优化设计,节约了总承包商成本。通过将设计部纳入项目部管理,在土建施工图出版前,设计与项目组矩阵集中;将设计作为采购的全过程技术支持;推行精细化三维设计与项目材料采购管理软件融合使用等介入,实现设计与采购深度交叉融合。同时通过设计与调试的深度交叉工作,开展项目系统运行说明书的相关工作,适应项目进入调试阶段的要求。
现场项目管理方面,可以将设计工代纳入项目现场部的统一管理,编制工地服务计划,将主要专业主设人派往工地做设计工代参与现场项目管理,及时解决设计方案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施工符合设计技术要求,同时便于设计人员熟悉施工工艺,促进设计水平的提高。
5. 多途径有效控制风险
风险是影响海外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将风险降低到最低,要建立一套比较全面的海外项目风险控制体系。在国外市场调查中,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了解、掌握工程建设原材料市场的价格涨跌幅度和趋势,当地的人工价格水平、在项目报价时规避风险;重视国外工程项目信息收集、筛选,了解当地金融、法律、工程建设规范要求和劳工政策;积极与国内一些有国外市场开发和项目实施经验的单位沟通,吸取经验和教训;咨询驻外使馆商务参赞,了解项目所在国的各种环境影响因素;在前期项目开展过程中,认真听取律师的反馈意见;积极与银行、外贸公司等相关单位联系,听取他们的建议;同时,还认真听取院内设计部门涉外项目经验人员的意见,做到充分利用各方资源,降低项目风险。
三、结语
电力勘测设计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电力勘测设计企业要与时俱进,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设计模式,要不断调整经营思路,做出最适合当前市场形势的改革,才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勘测设计企业的经营之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