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心理问题的现状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为了真实地了解当前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现状,进一步关注社区居民心理健康发展,笔者组织带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2010级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深入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的虹桥社区、建新社区、江北社区、东门社区以及南湖的桃源街等社区开展了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问题的调查活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黄冈市黄州区社区居民心理问题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社区居民对于心理健康服务的了解和关心程度不够;社区居民目前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存在认知误区;社区居民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涉及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七成居民希望获得心理健康教育并希望由专业人士进行。
二、社区居民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建立完善社区心理咨询机构
调查中我们发现,黄州城区的心理咨询机构还是十分缺乏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站、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总共不到十家,而且部分居民对心理咨询机构还持有望而生畏的态度。所以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建立是迫切需要实现的问题,只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建立了,人们才能得到有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二)社区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一线城市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发展已相当成熟,人们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已经能坦然接受心理问题的存在。但是在三线城市人们对心理问题还存有认知误区,以致有了烦恼也不看心理医生,觉得看心理医生会让别人误认为自己有精神类的疾病。如果能在社区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让人们都能正确对待心理健康问题,使心理健康观念深入人心, 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的建设工作迫在眉睫,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高校承载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社区心理健康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意与当地高校的结合, 充分利用资源,让大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深入实践学习,在课余时间到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接受社区居民一些简单的心理问题咨询,并为他们讲解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让他们消除对心理问题的误解,坦然接受身边的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当他们自己和身边人有心理问题的时候能够正确处理。
(四)制作心理健康知识小手册和宣传画
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是人们了解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只有让人们正确的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才能使他们对心理健康引起高度重视。由社区联合组织制作《心理健康知识小手册》并发放到居民手中,健康手册中包括心理问题的描述、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法、心理小测试和如何面对身边的心理问题等等。宣传画可以采用漫画人物,生动而形象表现各种问题。然后把宣传画贴在社区的宣传栏和街道的文化栏中,让每一个路过的居民都能看到生动而有趣的宣传漫画,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习心理知识,一举两得。
(五)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是预防心理疾病的又一重要措施。首先,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居民能够就近就便享受文化服务和参加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对文化的强烈愿望。其次,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组织社区各种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居民参与,使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到社区之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社区文明程度。第三,有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社区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协调各单位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增加了交往,得到相互了解,互相协作与配合,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感情交流。人们参加社区文化活动越多,越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自觉维护社区利益,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社区文化建设好了,人们的幸福感才会增强,没有摩擦、没有争吵、没有隔阂,人们的烦恼就会减少,由此心理疾病的发生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随着城市社区管理质量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社区的建设成为了一个国家发展的基本方式,社区和谐则国家和谐。因此,在社会和谐化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各界在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更应该对于基层生活的群众进行心理健康的宣传,使各个层次的居民都可以得到良而有效的心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宇辉主编.浅谈社区文化建设[N].黄石日报,2008.
[2] 刘群芳主编.长沙市某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分析[J].护理学报,2009(5).
[3] 夏勉,江光荣主编.社区居民心理问题图式的结构和内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
[4] 张灵聪,刘影,潘玲娜主编.福建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报,2011.
篇2
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篇3
重庆市是西南地区劳务输出大省,据2011年有关部门统计,重庆约有留守儿童200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增长。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通过对我校幼师专业学生和县内另外两所职业学校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留守儿童几乎占到一半,这样一个比例引起了笔者对在校幼师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再一次的深思。对他们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给他们“特别的爱”。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关系着他们的一生。
1 中职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现状
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普遍是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还未成年的他们经历了人生第一次选择。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资助和关怀也在逐年增加,政府、社会和学校等相关部门出台诸多政策措施对留守儿童进行人文关怀和物质帮助,这些措施都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发展。但研究表明: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家庭环境的影响。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使得他们不能正确地找到自我,不能适应身心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1.1 亲情缺失,无安全感
许多“留守儿童”在幼年时期就被迫与父母分离,他们早期无法与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与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生活,久而久之,这必然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在我校的幼师专业学生中,有一部分住校生经常周末都不回家。当问及他们为何周末没回家时,常听到这样的回答:“家里没人,回家还是我一个人,没意思”、“每次回去都要听爷爷奶奶唠叨,不想回去,学校还好玩一些”。这样的回答总让人内心阵阵酸楚。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这些孩子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这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1.2 关爱缺失,自信心不足
有一次在班上开展“小纸条讲真心话”活动时一同学的纸条让我记忆犹新,孩子这样写到:“当我进入初中的时候,我的爸妈都外出打工了,只有我和我妹妹两个人在家,妈妈他们就把我们托付给大姨,我很不开心!每次看到别人有爸妈在身边,有很多东西时,我很伤心!因为大姨他们很忙,根本没有多的时间来管我们,我经常看到我妹妹躲在一棵树后哭,那时我的心是痛的!”看着孩子内心的无助,想到孩子平时默默无闻,胆小怕事,我默默地告诉自己,一定要给孩子多一份关爱,多一些鼓励,让他们理解父母不一般的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的内心充满关怀,充满阳光。
1.3 有效交流与疏导缺失,性格偏激
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行为的孤僻、性格的任性、脾气的暴躁等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他们往往不能有效克制自我情绪,当遇到挫折和不顺心的事情时,就会表现得过分压抑或者过分的激动,容易走极端。这样就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1.4 学习目标缺失,无上进心
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想法,当初他们都是因为中考落榜才选择职业高中,并不是怀着学技术才来职高的,所以他们自己心里清楚自己学习不好,但又不想那么早吃苦才勉强来职高混日子,等年龄稍微大些再直接找份简单的工作,这就导致了孩子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还有的同学认为,只要平平安安地拿到一张高中文凭就可以了,也好向父母交待。很少的人会为了更高层次的生活而努力。学习动机的低层次阻碍了孩子的进步。
1.5 榜样缺失,道德素养较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当孩子从旁人嘴里听到有关自己父母种种不好的时候,比如父母经常吵架打架、经常抽烟喝酒等等,都会给孩子还未成型的心理蒙上一层阴影,有的孩子便在无形中学习到这样的坏习惯。班上曾经有一个女生常不自觉地就拿了别人的东西,当被发现后她也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就是有时候不能控制自己行为。后来她告诉我,小时候她拿别人的东西的时候她爸爸妈妈都不会批评她,进而形成了习惯。我花了好长时间才给纠正过来。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起着示范的作用,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模范和引导。
1.6 性教育缺失,性心理出现偏差
伴随着生理成熟、心理发展以及与异性的交往,出现了青春期烦恼、情感问题。中国传统教育谈性色变,虽说近几年也开始重视对学生进行性教育,但17、18岁的中职学生刚好处在性教育的盲区。随着网络的发展,像言情和黄色网络、书刊这些传媒工具对他们造成很大的身心影响,网络上一些扑朔迷离的东西,刚好满足了他们好奇的心理,加上家长和老师都反对早恋,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的心理,反其道而行。无人监管的留守儿童更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他们的身心都造成极大的伤害。
2 建立信息平台 更好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2.1 健全亲子关系,满足子女亲情需求
健全的亲子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对世界安全、信任的基本态度,可以满足孩子对亲情的渴求。父母外出打工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以促进孩子的发展。他们容易将“精神上的亏欠”转化为“物质的补偿”,简单地认为多给孩子一点钱就是对孩子的补偿,殊不知得不偿失。不但没能给孩子带来更好的生活,而是将孩子推进了铺张浪费、投机取巧的深渊。在网络广泛运用的时代,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视频通话,让子女和远在外地的父母保持平等的对话与沟通,增加亲子间的互信,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充分重视子女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才是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有力保证。
2.2 有针对性地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应该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学习、生活上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通过对于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的搜集,以及电子档案的建立,可以让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的去关心留守儿童,并且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记录、汇总。此外,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课,定期为留守儿童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利用网络咨询“心灵驿站”等形式,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在网络上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无人倾诉、无处倾诉的问题,解开心灵疙瘩。而不用面对面地接触,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更好地解决了很多孩子害羞,不善于与人交流的弊病。
2.3 通过网络,开展家校联系
加强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同时也可以帮助家长走出许多子女教育问题的误区。而网络则凭借其低成本高效率快速的优势,成为沟通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一座良好的桥梁。
3 校园网络的利用与监管 注意避免网络的不利因素
留守儿童信息平台的建立,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网络联系与交流。未成年儿童没有一个完整的辨识好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学校要对网络的利用权限做相应的授权和限制。比如,只能允许学生进入特定的网络功能应用,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的不利影响中。而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作为每个人的隐私,应该有相应的加密保护,只有相关的心理教师掌握和管理,来尊重留守儿童以及其他家人的隐私权。
总之,留守儿童需要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关怀,虽说他们身上存在若干问题,但我们更应该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赞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同学的理解,老师的关心、家长的疼爱、社会的支持,都是他们寻找美丽人生的基石。而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平台的建立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也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改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蓉华.浅析亲情“缺位”学生个性缺陷的成因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8,(03).
[2]谢妩.职高学生心理问题现象分析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
[3]贾文华.亲子关系对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及启示[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7).
[4]贺芬.重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误区及其对策[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28(4).
篇4
(1)学生压力大。当今的学生面临多重压力,如学业压力、家庭压力、交友压力以及就业压力等,相较于过去的学生,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现在大多数高校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导致一些学生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首先是学业压力,由于现在的家长对学业的过分看重,对儿女望子成龙的心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无法正视自己所面临的压力。其次是交友压力。现如今在高校宿舍中舍友不和的新闻屡见不鲜,这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压力。由于舍友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及性格差异,再加之不擅长沟通,导致当前的高校学生交友压力大。最后,学生身上的就业压力也不容小觑。由于独特的家庭模式,独生子女也意味着未来会有庞大的供养支出,因此,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否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能否满意就业,就成为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
(2)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疏忽。尽管当今学生面临各种压力,也可能已经出现了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但各大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正视这种问题,仍然存在短板。高校对学生学业的关注程度远高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这种疏忽必然会导致出现很多社会问题。
(3)学生心理问题复杂。高校学生年纪轻,社会经验不足,对事情的看法会更加敏感和过激。这一时期的学生更易产生叛逆心理以及渴望得到关注,亟须专业心理教师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引导,引导学生正视和矫正心理上的问题,勇敢地说出自己的心理问题,积极进行心理辅导。这一时期学生容易变得暴躁、忧郁以及排斥他人,如果不对这些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疏导并加以解决,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甚至可能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2.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1)聘请有心理学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当前大多数高校仅仅注重聘用专业教师,而对心理教师的聘请需求可有可无,或者让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做心理老师。这样的做法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的作用微乎其微,甚至有时会适得其反。心理学是一个庞大的学科,对心理学的学习也需要到达一定的程度才可以对他人进行心理辅导。因此,高校应当聘请有心理学教师资格证的教师,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辅导。
(2)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高校学生的课程不应当只有专业学科,也要有心理学科。心理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经常遇到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辅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正视自我心理问题,使学生对心理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学生常遇到的学习压力问题为例,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些常见的心理案例,学生在从中能找到平时自己遇到的问题。有可能是学习态度问题,也可能是学习动力无法持久的问题,还有可能是在学习生活中与其他学生不自觉进行比较的问题。然后教师再教授学生一些方法,如转移注意力法。事实上很多问题当你不再那么关注的时候,它也不会再那么突显。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心理咨询,以消除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偏见以及恐惧感,因此,开设一门专门的心理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
(3)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室。高校需要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室,用于学生在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心理问题的时候可以去寻求心理老师专业的、有益的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室应当以舒适为重点,可以在心理辅导室中放一些玩偶、绿色植物、舒适的座椅以及一些可以辅助心理辅导活动进行的道具。心理辅导室应当安排专业的心理老师轮班在心理辅导室等待学生,也可以建立预约制度,使心理辅导更加有效率。
综上所述,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要不断提高,让学生在生活中健康积极成长,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5
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在心理上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现在的状况如何?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访了个别离异单亲家庭及其子女,并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希望通过采取个案访谈的方法,了解到目前离异单亲子女的心理现状。现列举如下三个典型案例,以供下文分析研究。
个案一:甜甜,8岁女童,5岁时父母离异,父亲未主动承担养育责任,由母亲单独扶养。母亲在外地经营饭馆生意,将她托付在老家的外祖父母扶养。她总将“妈妈”挂在嘴边,想念父母,尽管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尽力照顾,可仍希望妈妈能多陪自己学习和玩耍,认为母亲骗自己,总不能践行诺言带自己出去玩。3年前父母离异时她还小,不记得什么事,但很害怕,看到父母拳打脚踢、互不相让,“我趴在床下,不敢说话,也不敢大声哭,怕惹他们生气不要我了”。“他们很长时间不来看我,我想他们就悄悄地哭,哭一会就睡着了。”“很怕他们不来看我,不要我了,我一定好好学习,不惹他们生气,奶奶也这样说。”
个案二:浩浩,17岁男孩,高二学生,父母离异3年,明显感到生活状况的变化巨大。由于房子归属父亲,母亲没有固定的住宅,跟随父亲生活。自母亲离去后,家庭收入剧减,父亲工资低,对他照顾少,沟通交流更少,变得越来越沉默、自闭。朋友也越来越少,不愿与人交谈沟通,包括双亲。心里还是怀念母亲,如果条件允许,想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尽管父亲个人收入少,对自己关心不足,但其他亲人给与物质上很大支持,学费、生活费大部分由姨妈、爷爷奶奶负担。由此心理压力增大,成绩一般,感觉愧对家人,什么也干不好,缺乏改变自我、现状的勇气。“活着好累啊!”他发出如此感慨。
个案三:小刚,18岁男孩,职高学生,12岁那年父母由于家庭暴力离异,判决其由母亲扶养。自述好冲动,总是打抱不平,大打出手。“以前我爸经常打我妈和我,我就赌气,站着看他怎么打,我发誓以后就怎么还给他。以牙还牙,以血还血。我们受够了。”“我和我爸挺像的,长相和脾气都挺像的。”“看到那些欺负人的家伙就生气,免不了动手,也认识了不少社会上的好朋友,他们讲义气,打架也很厉害,从不婆婆妈妈。”其母自小管教不严,与社会上的“混混”来往密切,家人总担心会出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显几分无奈。
通过以上个案,结合现今一些有关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调查,归纳总结离异单亲家庭子女主要存在以下心理问题:
(一)孤独体验较多
从以上三个个案也可看出,离异单亲子女不愿与他人交流内心的想法,我问及:“是否与朋友或同学谈及个人家庭,喜欢谈心吗?”大致的回答都是“不多”、“很少”、“谈学习时间多”或“跟他们没必要谈这些”,等等。甜甜总以哭来排解孤独,或跟爷爷奶奶发火,但又不说什么。浩浩更是少言寡语,喜欢独处,怕被同学嘲笑或看不起。这些孩子在小心维护自己那份自尊,离群索居,自我封闭。
(二)焦虑感受明显
这种心理问题较为普遍,在人与人的交往中缺乏信心,总生活在提心吊胆中,并花费较多时间在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感到焦虑不安。甜甜就很担心父母不来看望自己,甚至会不要自己了。怕没人要自己,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浩浩也表现出这类问题,在与同学、朋友交往中畏缩,不善表达。表面看似沉静,其内心是焦虑而又退缩的。
(三)自我要求过高
如甜甜仅8岁就告诫自己好好学习,不要惹父母不高兴而抛弃自己。浩浩面对亲友的经济支持感到很累,有时感到“透不过气来”,越是着急努力,成绩越不见提高。亲属的殷殷期望令他们感到“很累”,有时还会提出一些过高的要求,也让这些孩子感到无所适从,心理压力很大。
(四)自责倾向突出
他们容易将一切不如意归因于自己不好。甜甜总说“是我以前太调皮了,老惹爸爸妈妈生气才分开,也不想要我了”、“我就不像某某(小朋友)那么乖、听话。”浩浩总感到内疚、不安和失望,对自己的努力成果感到丢脸,觉得自己就是不如别人,怎么努力也不见得长进,还不如就这样算了。
(五)冲动倾向严重
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常常感到压抑、郁闷和烦躁,心里困扰无处排解。一旦爆发出来,能量就越大,极易产生极端行为。小刚这一点上表现突出。“真想大吼几声,痛快打他(指其父)一顿”,“和社会上那些讲义气的朋友在一起,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打谁就打谁,很爽的,有时那是为民除害。”浩浩也表示“真想一走了之,也就没有许多麻烦事了”。
(六)心理和生理依赖强烈
特别是年龄越小的离异单亲子女依赖心理越严重。甜甜总希望父母在身边陪伴自己,“哭得很伤心”“可想、可想他们了”“别的小朋友就不会像我这样”,没有安全感。
二、解决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仅从实施简单的心理辅导是难以解决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必须从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重视心理健康,还强调身体健康、生活态度健康以及环境健康,这是因为心理健康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身体健康、生活态度健康以及环境健康紧密联系、相互交织、互为作用。
(一)重视家庭的心理支持
家庭作为子女成长的主要场所,是一个无法替代的学校。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不管是学前期还是学生时期,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讲都是至关重要、不容忽视的。
家庭中进行的心理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孩子性格的养成主要受家庭的教养方式影响。不同的教养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孩子的性格也就差别很大。一些单亲家长由于自己生活环境、收入状况及心理因素的改变,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上产生了消极的作用,诸如简单粗暴地对待子女的教养方式,不太顾及子女的承受能力,简单、粗暴地对孩子的失误进行惩罚。这种教养方式容易使子女产生
逆反心理,或有的孩子从此封闭而无端自责,甚至发展成自卑,很少再鼓足勇气去干某一件事。我访谈的个案中均有反映,甜甜就惧怕父母或家人的责备,自尊极强;浩浩的父亲有时不顺心就训责他,现在他对家里的事情都是态度冷淡,不理不问。单亲家庭的家长,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尤其是影响其心理发展的教育问题上要讲究方式方法,将爱和管教适当结合,使孩子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
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不管是学前教育、初级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有义务为离异单亲家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具有特殊性和脆弱性特点。针对这些学生已出现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 建立离异单亲家庭学生档案,指定专人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2 学校教师应加倍关心和耐心教育离异单亲家庭子女。
3 学校应与家庭共同努力,相互配合。
4 建立健康图书馆,开展健康研讨会,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和保护。
(三)改进社会工作方式方法,社区介入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提高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素质
每个家庭都生活在一定的圈子中,社区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不但是家长工作、生活、交往的主要环节,也是子女成长的重要场所,由于它对家庭影响的直接性,我们有理由重视它在子女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大作用。社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离异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教育:
1 通过社区组织社会工作人员进入社区,与单亲家庭联合成立单亲家庭俱乐部来帮助单亲家庭解决和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2 切实保护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利益,社区应将相关政策落实到具体的单亲家庭中,解决实际困难。
篇6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保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当代大学生是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信息化和网络时代、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在社会发生广泛而深刻变革的新时期出生和成长的。他们深受我国正在经历的“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影响,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显著增强;他们要完成很多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要去面对纷繁复杂、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内心存在诸多疑虑,致使他们的心理困扰增多、心理压力加大、心理问题多发。影响或造成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背景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
1.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四二一”家庭结构,造成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群体性格
当代大学生主要是80后、90后群体,童年的朋友更多的时候不是同辈群体,而是自己的父母,他们是过早成人化的一代,是被催熟的一代。独特的“四二一”家庭结构使得80后一出生就成为家庭的核心,这是他们形成“自我中心”人格的关键因素,而这种“自我中心”使得已经长大成人的他们在面对爱情、婚姻时产生巨大的代内冲突。
2.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失
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成长进步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由于家长对他们的过高期待,过分保护,使其对家长的依赖性强,导致他们认知和情感发育不正常。另外,在高考指挥棒的调遣下,学校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3.大学生未接受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匮乏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并不乐观,很多学校都只是流于形式,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导致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不足,进而使学生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不足,埋下了诱发心理问题的隐患。
4.高等教育的改革拓展了大学生的素质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教育由常规教育向三创教育的转变。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1.心理健康与否的判断
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内心世界与客观环境的一种平衡关系,是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维持。心理是否健康一般采用量表测量,其标准是随着时代变迁和文化背景变化而变化的。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其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可概括为:智力正常,自我评价得当,情绪调控能力强,社会适应良好,人格完整,人际关系和谐,学习动机明确。
2.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正值一个发展时期,是从青少年不成熟的人格状态向成熟状态转变的过程,也是各种矛盾的思想观念发生碰撞、冲突的时期,还要面临复杂的角色转换问题。因而,大学时期正是各类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笔者了解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学业、人际关系处理、恋爱问题、性健康、性格和情绪调节以及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涉及面较广,深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角落。
3.学业问题
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和学习动机功利化;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为很多大学生不能很好地与人和谐相处;恋爱问题则主要体现为情感的迷茫、不正确的恋爱观以及如何应对失恋;性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应,产生了堕落感、耻辱感与性罪恶感,把性与不洁联系起来并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性格和情绪调节问题具体表现在抑郁和情绪失衡。
4.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
(1)网络群体。网络这把双刃剑给一部分大学生带来了困扰。
(2)贫困大学生。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人际关系敏感、自卑和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在贫困生中较为普遍。
三、切实加强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健全制度,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运行
篇7
一、辅导员心理健康现状
以2008年我院专兼职辅导员进行了scl—90测试,作为引子浅谈下我院辅导员现阶段心理健康状况,测试结果如下图:
在23名辅导员中,共有18名辅导员顺利完成了测试,其中测试结果心理健康状况为严重的1名、较重2名、较轻2名,其余13名测试正常,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占参加测试的辅导员的28%,由此可见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确需要引起重视。
二、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管理和考核机制不完善引起辅导员工作倦怠
辅导员的岗位编制有别于专职教师和行政教师,大多是日常性的学生管理工作,因工作琐碎,基础性强等特点,难以定性定量的考核。而教学和科研是考量教师的机制,能够充分的在横向和纵向上对教师进行考核;为此绝大部分辅导员会有这样的心态:我工作的时间很长,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工作业绩却不能像教师那样明显的体现出来,因此辅导员认为只要学生不出事就行了,很少再去进行工作创新,从而导致学生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点不突出,成效不明显。如此一来,显然会影响辅导员的内心的冲突,也容易引起工作倦怠。
2、岗位职责不清晰导致辅导员心理疲劳
目前在我院,辅导员的工作用一句话来概括即为——凡是学生的事,就是辅导员的工作。他们承担了大量的具体事务性工作还要承担很多因为职责不清晰而推到辅导员身上的工作。他们要管理学生的早操、评定各级各类先进、检查学生宿舍、课堂纪律、、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等;此外,还要做好学生与教师/教务处的媒介,传达和布置相关工作和开展活动。在如此繁杂的事务中,辅导员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深入细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辅导员对本职工作热情和兴趣降低,导致工作被动、不动脑、工作效率低下,最终诱发工作心理疲劳和厌烦 。
3、多重角色冲突引发辅导员心理抑郁
和其他教师相比,辅导员的角色更具有多重性的特点,一个辅导员不仅扮演着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还要扮演好“学生保姆”、知心朋友,甚至是心理咨询师等多重角色。在多重角色中转换时,尤其当两个角色提出相反的要求时,往往导致辅导员产生高度的紧张和焦虑。为了成功的在各种角色中转换,辅导员不得不压抑在角色转换中导致的心理冲突,容易引起抑郁。
4、岗位晋升引发辅导员心理焦虑和烦躁
辅导员虽然属于高校教师序列,但与专职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相比,辅导员在科研、职称评定、社会地位、收入待遇等方面仍处于尴尬位置。老辅导员因为缺乏精力继续学习而产生焦虑,虽然有经验可依靠,但随着学生个性特点的发展,经验的作用呀在慢慢的减弱;年轻辅导员尽管有精力继续进修,但是刚参加工作一般均是以稳定过渡为主,且个人事情较多,尽管主观上有进修需求,但实际的操作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辅导员时常为职位的晋升焦虑和烦躁,特别是学生管理工作迎来性格鲜明的、个性张扬的90后,辅导员工作压力越大,焦虑、抑郁情绪越来越严重。
5、价值感缺失引发辅导员心理挫败
高校对于辅导员的价值定位、认同感及待遇上普遍低于同水平的教师和行政人员,辅导员虽然工作极其辛苦,做了很多具体实际的事情,但是他们既没有专业教师的中心地位,也没有行政管理人员的政治前途,使辅导员对自我价值造成缺失。辅导员的实际付出和获得不相符,价值定位不清晰往往容易引发他们的挫折感。
三、如何改善辅导员的心理问题
从总体而言,辅导员的心理问题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内因讲主要与辅导员的人格特点、情绪调控能力、抗挫折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有关;从外因讲主要有校方工作管理体制、绩效考核机制、个人发展的基本需求满足与否等因素。因此,要改善高校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必须要内外兼修,缺一不可。
1、加强情绪控制,适应职业发展需求
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对90后学生来说已经“out”了,因此辅导员一定要加强自我的情绪调控能力,了解现代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技巧来开展工作,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
2、学校重视辅导员的培养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第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从学校层面,从学生角度等多方面开展宣传,提高大家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引起大家重视,同时加强高校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第二,专业培训,保证待遇,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通过对辅导员心理健康、职业指导等方面的培训,加强辅导的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开创学生管理新局面。
第三,明确岗位职责,合理价值定位。学校要制定专门的政策,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把辅导员从繁杂、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更好地发挥其思想教育的职能,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稳定。
第四,加强管理,重视培养。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制度,定期组织辅导员进修培训以及有关学术活动,从而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篇8
当前,有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是研究呈现出“两极少,中间多”的特点,焦点是中小学教师,而对幼儿园教师和大学教师却关注甚少。事实上,幼儿园教师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其心理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质量。因为幼儿期是儿童人格形成的萌芽阶段,幼儿的心理发展很不成熟,自我辨别和自我控制能力较低,但是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倾向于把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应该引起人们的充分关注。
一、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
(一)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决定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研究范式。研究范式主要有两种:大样本研究范式和小样本研究范式。大样本研究范式以随机化程序选择大量被试,对他们进行较少量的心理学测试,从而测验与分析有关的心理特征与发展过程。小样本研究范式对少量的被试进行大量的心理学测试,能对被试的心理活动展开有效的研究。〔1〕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时,大多采用大样本研究范式,而很少采用小样本研究范式。(2)测量工具。研究者通常采用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这类量表通常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健康负向指标为主的量表,另一种是以健康正向指标为主的量表。前者主要有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Maslach职业倦怠问卷(MBI)、一般健康问卷(GHQ)等;后者主要有主观幸福感量表(SWS)、生活满意度问卷(LSS)等。国内学者在研究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时,通常会对国外的这些量表进行修订。(3)指导研究的方法论。最常见的方法论有两种,一种是静态的、横向的研究,另一种是动态的、纵向的研究。研究者在研究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时,主要以前者为主,很少有人采用动态的、纵向的研究方法。(4)研究视角。国内学者主要从评估的角度去考察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与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找出适合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比较有特色的研究方法。国外学者的研究相对比较深入,他们不仅重视用问卷调查、实验等实证的研究方法,而且开始重视日志分析、访谈等质的研究方法,并且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研究。
(二)幼儿园教师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研究表明,很多幼儿园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症状。长期的心理困扰会使幼儿园教师产生一些生理上的疾患,常见的有厌食、失眠、头痛、恶心、心律失常等。(2)职业行为异常。心理问题总会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有些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即存在职业行为异常现象,例如,随意应付自己的工作,对儿童无端责罚、恐吓等。彭驾将教师的不良职业行为概括为怨职型、自我型、异常型、暴戾型、不良型五种类型。〔2〕(3)不良人格。幼儿园教师常见的不良人格主要有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强迫、躯体化、恐怖等。〔3〕(4)心理压力。Kelly和Berthesen(1995)对8位澳大利亚昆士兰公立幼儿园女教师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对她们的日志、图表和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幼儿园教师在很多方面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认为这些压力主要来自时间的压力、满足儿童的需要、应对教学之外的任务、维持早期儿童教育的哲理与实践、不断满足个人的需要、儿童家长的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对早期儿童教育的态度和感知等。〔4〕许多幼儿园教师由于心理压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缓解而形成心理疾病。(5)工作倦怠。Maslach和Jackson(1981)认为,工作倦怠是在以助人为对象的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自我成就感降低的症状。〔5〕研究发现,倦怠不仅会给人们造成情感耗竭、去人性化和自我成就感降低等负面心理影响,而且容易产生睡眠干扰、周期性头痛和肠胃不适等疾病。〔6〕因此,幼儿园教师长期处于工作倦怠状态,会给自身心理健康带来极大危害。(6)人际障碍。幼儿园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有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同事的关系、教师与园领导的关系等。一些幼儿园教师由于对上述关系处理不当,造成了人际关系上的障碍。Katz认为在幼儿园教师的人际关系中,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是造成幼儿园教师人际关系障碍的最主要因素,因为双方在价值观、教育观、行为参考基准和隐私权的维护等方面存在很大分歧。另外,幼儿园教师经常会遇到儿童家长的一些非理性要求,如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教师,这会给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关系蒙上阴影。〔7〕
(三)影响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影响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个人素质。每个人的心理、身体素质以及业务素质都有差异。一些幼儿园教师的综合素质较低,这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很大影响。〔8〕(2)工作角色。与其他职业相比,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比较多元化,他们通常集幼儿园老师、临时父母、保姆、哥哥、姐姐、玩伴等于一身,〔9〕甚至是清洁工、联络员等,他们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随时变换角色,很容易产生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这不仅会使幼儿园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而且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10〕(3)幼儿因素。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探索周围的事物,其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不利于幼儿园教师安排课程。另外,儿童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幼儿园教师总是要担心其安全和健康,这会给幼儿园教师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11〕(4)幼儿园因素。幼儿园教师有很多与教学无关的工作,教学工作也经常被一些无关的事情干扰。此外,课程一般由幼儿园管理者制定,幼儿园教师只负责执行,因此他们很少有教学的自,这不利于设计适合幼儿的课程,也增加了幼儿园教师的负担。〔12〕(5)自我期许。自我期许总是美好的,但是自我期许过高,与现实存在落差时,会导致心理不愉快,甚至痛苦。(6)社会期望。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寄予很高的期望,对幼儿园教师更是如此。这使幼儿园教师负载了更多的精神压力。(7)人际关系。幼儿园教师要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除了每天要处理与园内同事和领导的关系,还要学会处理与幼儿家长的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13〕(8)时间压力。幼儿的年龄和身体特征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必须花大量的时间照料幼儿。台湾学者孙立葳研究发现,很多幼儿园教师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0个小时左右,他们常常因为休息时间很少而身心疲惫。〔14〕另外,幼儿园教师也需要照顾自己的家人,有时还要抽时间进修,搞好自己的专业发展。(9)兼任行政工作。Borg和Riding(1993)的研究表明,行政工作人员普遍会感受到工作压力,〔15〕幼儿教育本身就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如果幼儿园教师兼任行政工作,从长远来看,不但会影响他们的教育质量,而且会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16〕(10)待遇。一方面是物质待遇,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相当繁重,但其工资却很微薄,付出和收入不成比例;〔17〕另一方面是精神待遇,很少有人把幼儿园教师看作是一个“专门化的职业”,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常常得不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18〕
(四)促进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
在分析和总结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将促进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策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国家的层面上看,国家要完善幼儿园教师制度,维护幼儿园教师的合法权益;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做好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促进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2)从社会的层面上看,应该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对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对其职业给予充分的认可和尊重,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其职业自豪感,并为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氛围。〔19〕(3)从学校的层面上看,幼儿园应该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为幼儿园教师创设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合理的晋升和学习机会;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使评价公平、公正、合理;多组织一些文体娱乐活动,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业余生活。〔20〕此外,由于很多幼儿园教师来自幼儿师范院校,因此,幼儿师范院校应该承担起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任务,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从而在以后的幼儿园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心态。(4)从个人层面上看,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全面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具有正确的工作角色观念,克服由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带来的心理困扰;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合理地调控情感,保持健康的心态;不要对自我期望过高,减轻自我压力;学会与人交往,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要合理分配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21〕
二、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近年来,尽管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但是这些研究还处在探索初期,存在很多问题。
(一)研究目的
很多学者研究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不是关心幼儿园教师本身。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儿童的发展比教师的发展更重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身心健康固然很重要,但是幼儿园教师也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群体,其身心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兴衰成败。因此,研究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不要只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还要考虑到幼儿园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需求。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手段缺乏多样性。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是心理学常用的两种研究方式,两者各有优缺点,很多问题的深入解决必须依靠两种研究方式的有机结合。而目前很多研究仅仅局限于对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很少有人用个案访谈等质的研究方法。(2)研究工具比较单一。很多研究者所用的量表是症状自评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以及生活满意度问卷,但是这些量表引进国内已有多年,存在着常模老化的问题。(3)没有专门测评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量表。研究者普遍应用的量表所适用的对象是普通人群,而且国内一些研究者使用的量表没有本土化,不仅存在文化差异,而且不能体现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4)把对心理问题的测量等同于对心理健康的测量。科学的心理健康测量应该既包括心理健康消极方面的测量,也包括积极方面的测量。我国很多研究者却认为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健康,显然他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缺乏深度。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运用多样化的研究手段,采用既能体现幼儿园教师职业特点,又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研究工具,在对心理健康进行测量时,同时顾及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测量。
(三)研究范围
从总体上看,在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中,主体是中小学教师,对幼儿园教师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对幼儿园教师的研究中,又以公立幼儿园教师为主,很少有人关注私立幼儿园教师;以研究城镇幼儿园教师为主,很少有人研究农村幼儿园教师;几乎所有相关研究的关注对象都是女性幼儿园教师,而男性幼儿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今后在研究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时,应当重视幼儿园教师特别是私立幼儿园教师、偏远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幼儿园教师以及男性幼儿园教师,因为相对而言,他们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
(四)研究内容
(1)局限于研究消极心理。以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关注的是消极方面,很少有人研究积极的方面。Bradburn曾指出,一个人没有消极情绪不一定就有积极情绪。因此,研究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既要研究其消极的一面,也要研究其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积极的一面。(2)国外的研究侧重个别因素,国内的研究侧重综合因素。国外学者的研究相对缺乏整体性,他们只是从具体的某一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虽然研究有一定深度,但是很少有研究者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更多的是进行笼统的总体研究,而很少对某一个具体方面进行非常深入的研究,虽然兼顾了整体性,但是缺乏研究的深度。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国内外的两种研究模式应该有机结合,取长补短。(3)缺乏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提出有关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尽管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标准,但是如果没有基本标准作为参照,既不利于幼儿园教师全面理解心理健康,也不利于他们寻找自我心理健康塑造的方向。因此,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参与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讨论,为衡量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找到相应的参照点。
(五)研究模式
从总体上来看,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并不多,其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还处在探索的初期阶段,没有形成一种比较完善的理论模式和操作模型。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有的研究只是对测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有的研究仅仅探讨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很少有人进行综合、立体化的研究。因此,今后我们应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研究理论体系,进行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彭驾.教师的心理卫生〔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社,1990.
〔3〕余欣欣,李萍.广西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136-138.
〔4〕ALISON L KELLY,DONNA C BERTHESEN. Preschool teachers’ experience of stress〔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995, 11(4):345.
〔5〕〔16〕CHRISTINA MASLACH,SUSAN E JACKSON.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 〔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ur, 1981, (2): 99-113.
〔6〕GORTERRC, EIJKMANMAJ,HOOGSTRATENJ. Burnout and health among Dutch Dentists 〔J〕. European Journal of Oral Sciences, 2000, 108(4): 261-267.
〔7〕〔13〕NEEDLE R,GRIFFIN T,SEVENDSEN R,et al.Teacher stress: Sources and consequence 〔J〕.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1980, 50: 96-99.
〔8〕〔19〕〔20〕王福兰,邢少颖.维护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的若干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2,(1-2):82-83.
〔9〕KONTOS S, SREMMEL A J. Caregivers’ perceptions of working conditions in a child care environment 〔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1988, 3(1): 77-90.
〔10〕TYLER D,MCCALLUM R S. Asse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ence and job role and identity among direct servic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s 〔J〕. Journal of Psychoeducational Assessment, 1998, 16(2): 135-152..
〔11〕〔18〕HYSON M.Playing with kids all day: Job stres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M〕. Washington DC: NAEYC, 1984: 51-58.
〔12〕CICHON C J,KOFF R H.Stress and teaching 〔J〕. NASSP Bulletin,1980,64: 91-104
〔14〕孙立葳.幼儿园教师工作压力之研究〔J〕.新竹师院学报,2000,(13):265-278.
篇9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艺考热”的全面兴起,我国艺术类高校毕业生人数猛增。令人堪忧的是,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新成长劳动力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在这种形势下,高速发展的经济对就业的拉动表现出后劲不足的情况,大学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艺考热与就业难的矛盾日益突出,引起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多数艺校采取实习的办法,然而,在实习过程中,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期待着圆梦的艺术类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困难重重,出现了各类心理问题,对其自身就业带来了极大负面的影响。本文针对当前艺术类大学生实习时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展开分析,并对如何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提出建议,以期对促进其顺利就业、长远发展有所裨益。
二、艺术类大学实习生就业心理现状及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所谓大学生就业心理,指的就是大学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而它的产生、变化及发展又与学校、专业、学生年龄、心理素质等密切相关。艺术类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实习过程中,除了会出现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就业心理之外,往往还会表现出有别于普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以“你的就业优势和劣势”为主题的问卷调查中,分析统计结果发现,参与调查的1000名艺术生中,约72%的人对自身就业优势和劣势不甚了解,缺乏科学的职业规划。在对这些艺术生的进一步调查中发现,对未来就业前景充满信心的仅占总人数的23%,更大一部分数量的学生虽临近毕业但对所学专业缺乏信心,认为自己的就业前景渺茫。实习过程中的艺术生,最普遍的心理问题在于期望与收获不成正比,高投入与低回报之间的矛盾是引发学生心理失衡的关键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来讲,可从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和学生自身原因三方面展开分析。
(一)社会原因
从当前整体社会环境来看,“艺考热”持续升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媒体对艺考的报道宣传过于夸大,甚至有意渲染,每年都会用大量版面和精力对艺考进行专题报道,对受众造成只要参加艺考都有“丑小鸭变白天鹅”的可能的误导。其二,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中“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影响,在博士、硕士遍地的当代,没有学历就没有“面子”。在高考体制下,能够进入本科大学深造的学生毕竟数量有限,而艺考对文化课要求相对较低,为这些成绩中下游的学生提供了一条新的出路,成为这些考生的选择。此外,艺术院校不断扩招、艺校就业市场中存在不正之风等,致使艺术生踏上实习岗位后,面对纷繁复杂的就业环境,价值观极易受到冲击,产生抑郁、焦虑、心理失衡等问题。
(二)家庭原因
中国式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个观念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媒体、高校、亲朋好友等周围环境的大肆渲染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送进了艺校,以期实现“明星梦”。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艺术教育需要投入更多物力、人力,这从客观上加大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在父母高期望的背景下,基于实习现状面临诸多困难的艺术生而言,极易产生心理压力。
(三)学生自身原因
实习中的艺术生多在22~24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涉世未深,各方面经验不足,是非辨别能力较弱,心智还未完全成熟。加之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性格多任性、心理较脆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性较强,一旦在择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极易产生心理问题。
三、加强就业指导,促进艺术类大学生就业
(一)完善社会就业制度
从艺术院校来讲,应加大改革力度,明确办学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完善课程体系。从政府来讲,应高度重视完善落实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加大经费投入和资金支持,在国家宏观政策上给予相应倾斜;鼓励艺术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从国家政策层面帮助艺术生消除后顾之忧。从用人单位来讲,应规避各种就业歧视,规范市场秩序,为艺术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重视家庭教育
对于艺术生,家长应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及就业形势这两大实际,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作出科学合理的期望,不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尊重孩子主观意愿,支持学生不断上进。加强与孩子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疏导其实习中产生的心理问题。
(三)学生就业心理自我调适
树立正确的择业价值观,有助于突破心理困境,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准确定位自身就业能力,结合自身特长优势及兴趣爱好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善于在求职过程中扬长避短,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结束语
针对当前艺术生实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心理问题,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高度关注,艺术毕业生也应积极主动地开展自我调适,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就业心态,才能形成最佳的就业状态,才能逐步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
参考文献:
[1]田丽华.艺术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的思考――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10).
篇10
寻找并确定一位身边的问题青少年(烟台市某初中男生杜某),以访谈法为主,记录其心理与行为特征,并深入其家庭进行观察,剖析其问题形成的家庭原因。
二、研究步骤
确定访谈主题、熟悉被访谈人资料、深入了解访谈背景、整理线索、设计问题、罗列问题、进行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研究准备
要想充分了解一个人,必须先从其周遭人群入手,进行深入了解,初步明确潜在问题。通过了解,初步得知被访谈者存在轻微自闭现象,沉迷于网络游戏,叛逆心理严重,并存在早恋现象。
四、访谈提纲
采用非结构式访谈法,即问题的结构和回答的结构都不拘泥于形式,自由多变。按照一定的结构顺序,由事件逐步深入内心进行研究了解。(针对杜某)
(1)学校方面
1.你对自己现在的学习现状满意吗?学习压力大吗?
2.你喜欢现在的任课老师吗?为什么?
3.你跟同学们的关系怎么样?
(2)家庭方面
1.你跟父母的关系是什么类型的呢?
2.如果学习上遇到困难,你会请教父母吗?如果是烦心事呢?
3.你觉得现在的家庭环境,对你的学习有利吗?
五、访谈结果整理
青春萌动的岁月,中学生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通过对杜某的访谈研究,我们得知杜某有以下问题:
(1)自闭的烦恼
杜某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喜欢与人交往,更不喜欢分享和参与活动。在访谈的最初过程中,很难彼此建立起信任关系,曾几次试图终止谈话。
(2)厌学的情绪
“我不爱上课,不爱学习,每次一看见课本我就烦。一想起来爸妈那种我不学习了就什么也干不成了的样子,我就非常反感。”访谈中杜某激动地说。
(3)早恋的苦涩
“我感觉周围的人都不理解我,只有她(都某女友)知道我在想什么。她跟我一样都是‘坏孩子’,所以她特别理解我,我也特别理解她。”
六、访谈结果分析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长要改变教育观念,既不能一味地迁就孩子,也不应简单地将高压、暴力作为教育的手段。
由于叛逆行为而导致的厌学行为,主要有以下因素:
1.学生自身原因
①人生目标不明。由于中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对自己的未来并没有一个恰当的规划。因而盲目地将学习视为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压力,而没有意识到学习是为了自己的人生奋斗。
②心理意志薄弱。父母对子女的宠爱引发了孩子的过分依赖性,生活中遇到困难或压力,例如学习成绩下滑等,不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解,而是抑郁不前无法接受。
2.家庭方面原因
①父母对子女的高期望值,是孩子厌学情绪的源头。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如果只是一味地按照“天才儿”的方式去培养和要求孩子,势必会引起孩子心理上的厌烦和反抗,久而久之,堆积的压力就会让孩子产生厌学心理。
②父母的不科学教育方式,促使了孩子厌学行为的发生。科学的教育方式,既不是一味的妥协溺爱,也不是简单的粗暴行事。需要父母自身加强一定的学习,如发展心理学的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我向杜某提问:你如果考试考得不好,你父母会这样对你?杜某说曾有一次父母就罚他在雪地里站了一天。我恍然明白了他为什么那么讨厌学习。
总之,青少年时期存在许多心理及行为问题,多种原因共同作用造成了这一局面。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究其本质进而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学校以及家庭方面都要做出自己相应的努力。当前的素质教育制度,已经开始为培养积极健康的青少年心理做出了良好的表率,也为减轻学生负担、减少青少年心理问题及行为开启了光明的大门。对于学生家长来说,要充分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现状,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帮助他们健康茁壮成长,消除不良心理及行为,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参考文献:
篇11
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关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我国学者班华教授曾指出:设置心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早在1997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的通知,明确规定在初中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教育,内容包括:正确看待自己、磨练心理品质等,课时安排为每一个内容4学时。教育部要求1998年秋开始在部分省市进行实验,取得经验后自1999年秋开始在全国实施。教材选用主要是各省自编,没有全国材。虽然各省市、学校越来越意识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问题。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及展望三个角度来探讨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现状
国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涵研究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取得的理论成果也不是很多,现将部分学者的观点呈现如下:
于学兰(1997)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服务对象心理发展需求的阶段性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心理常识课、成才指导课、健康教育课、心理卫生讲座和团体辅导课、心理辅导活动课。姚本先、方双虎(2002)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关于心理健康发展、心理素质提高方面的全部教育性经验(含种族经验和个体经验)。课程包括独立型和融合型两大类。其中独立型课程又分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课程;融合型课程也可分为学科课程中的融合、活动课程中的融合和环境课程中的融合。也有学者提出了综合课程的构想。叶一舵(2003)认为,目前国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致可分为三种取向:第一,学科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心理素质所包含的内容作为构建课程的主线,强调心理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第二,以经验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让学生获得经验和体验作为课程的支点,强调活动、实践和心理训练;第三,以问题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把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作为课程的切入点,强调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学者曹梅静、王玲(2004)则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形式,因为它以绝大多数心理正常的学生为对象,以提高其心理素质、维护其心理健康为目标,以团体教育、团体训练为主要方式来开展各项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突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性目标。还有学者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提出的见解。李慧生(2006)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理解为团体心理辅导与学校教育特殊情景相结合的产物,应兼具科普、团体辅导和活动课的特点。从上述文献中不难看出,人们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课程。它是独立型课程与融合型课程的综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综合,经验取向课程、学科取向课程与问题取向课程的综合。
长期以来,以知识本位为特征的课程思想一度占主体和核心地位,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形式化,而忽视了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的陶冶,没有把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实施。就目前来看,通过课程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呈现以下特点:
大部分省市、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发展速度上城市发展快于农村。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看,其方式主要是有两种:一是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知识;另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即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以教师为主、知识为主,让学生直接获得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课程的实施看,主要是依赖地区教育部门和学校自发开展,受到教育者的观念、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影响。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地方性课程,没有国家统一规定的教材。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系统、易操作,各地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中小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编制了相应的教材和参考书。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操作。
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问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在我国历史短暂,经验不足,因而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有关部门的领导或学校的校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缺乏深入的了解,虽然近几年有教育政策导向,认识到应试教育的不足,提出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但现行的应试教育使他们疲于应付中考、高考和各种各样的考试,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推广到应有的程度。不少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摆设”形同虚设,应付各种检查。正如有人所说,“上级检查时重要,平常教学中次要,抓统考升学时不要。”课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虽然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认为有开课的必要,但是在具体落实课时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它,把它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最大的困难之一。
(二)教材存在的问题
在教材价值取向上的偏差。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价值取向是学科本位的或社会本位的,这种教材可以说把什么都考虑到了、考虑好了,惟独忽视了学生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存在价值。这种“无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摆不准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一切为了学生的心理成长这一基本主题,严重压抑了学生心理发展的主体性,阻碍了个性的健康发展。
在教材基本内容上的失重。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随意性大,呈现出无序状态,过于强调中小学生非智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性发展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智能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相当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的状况是“匆匆上马,急急推出,草草收场,皆大欢喜”。
在教材个性特色上的缺失。为数不少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套用一般教科书的写作路子,没能实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忽略了突出中小学生的活动、体验与践行,缺乏灵活性与开放性,缺少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本应具有的“个性”与特色。 (三)课程目标、内容存在的问题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过于理想化倾向比较普遍。理想化倾向表现为,从课程的目标来看,有些目标过于理想,有些目标过于原则、空泛,不太符合中小学生的实际状况。如“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等这些提法,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目标无可厚非,但没有体现出目标的行为化、具体化和操作化。而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根据课程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注重心理学学科知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拘泥于心理学学科知识的选择,忽视了选择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经验和使中小学生获得心理体验的各种文化。
(四)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缺乏理论指导,使评价在实际操作中比较混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无提高,用考试的定量方法来评价,是难以反映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为考试只能看出学生掌握心理学知识的程度,而学生了解这门知识,了解了心理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并不能等同于心理健康水平就提高了。所以单靠考试等定量的方法不足以评价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的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的内容涉及学生行为的改变,包括个人的动机、态度、兴趣、自我观念、思想等。一般来说,个体的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我们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就可以了解个体的心理特质。但是有时候却未必如此。如有的人心里想的和口里说的不一样,有的人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评价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又长期的工作,要把评价工作做好,需要花人力、物力和时间,而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奇缺,资金有限,时间也不够,这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带来了困难,使评价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如设备、经费、辅导人员素质等的评价,或者学生自助作业的收集,等等。
三、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展望
(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
社会及教育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的法规,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和规范化。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首先体现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时方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课时可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时间中安排。”学校领导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意义的认识、重视程度以及合理的制度是课时保障的重要条件。其次是选定或组织编制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和参考教材。学校管理层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定合适的主要参考教材。
(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材编写指导思想上,应凸显“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理所当然应直指人的心理成长、发展与自我实现,因而教材的建设不应当是“物本”的,而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把人视为自身心理发展与建设的主人,把人的主体性发展作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从人的心理需求发展,一切为了人的心理健全发展,一切服务于人的心理潜能开发,一切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怀人的价值和使命,关照人的精神和信仰,真正确立“人”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在教材内容选择上,要坚持以“实”为本,即联系实际、体现实用、突出实践、注重实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目标来确定适当的教材内容。在教材编写组织上,宜采取“多元优化、积极整合”的策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建设应以心理化取向为基础,以教育化取向为主干,以生活化、问题化取向为依托,建构整合化、网络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编写趋向。
(三)注重课程的可操作化
篇12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企业的薪酬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
1.1政企不分,政府干预过多
以前的计划经济,政府就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大小事务,政府都要予以干预,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效率低下,造成许多的浪费,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特别是薪酬水平的制定,职工的工资水平以前一直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虽然通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这种现象已有所改善,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这一计划经济的后遗症还未完全治愈。
1.2官本位,工资与职位高低挂钩
传统薪酬逼迫员工“向上爬”,在这种薪酬体系下,员工所受到的激励就是不遗余力地“往上爬”,而不论他最终爬上去的这个岗位是否真的适合他去做。同时,企业也一厢情愿地认为,在低一级职位上千得好的员工在高一级职位上必然也会干得很出色,于是,晋升就成了许多企业优秀员工的一种最主要的激励方式。
1.3水平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我国的改革开放,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国外的资金,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我国企业来说,这是个机会,同时也是挑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对人才的争夺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外企从国企高薪挖人已不是新闻,这必然对我国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不利,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本土企业怎样与外资企业抢夺人才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4考核不科学,激励作用发挥不大
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惩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通过不断调整,使其心态和行为向有利于公司的积极方向变化,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决定是否通过晋级满足员工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
2薪酬管理新模式
市场经济是按照竞争规则运行的经济,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大量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员工的企业,在竞争中就能够获胜。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参与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付诸行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本水平高的人,是损失不起的人才,人才重置成本越高。然而,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的透明度越来越高,对于个人来说,人才流动的成本越来越低。所以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难度加大,企业能否留住人才则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前提。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薪酬,因为能否制定出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对于吸引、维系和激励优秀人才为组织服务,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对组织的归属感,促使员工完成组织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支付多少薪酬,怎样支付便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而我国旧的薪酬管理体制已不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它的激励性已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大打折扣,我国企业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展壮大,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薪酬管理的新模式。
3企业薪酬管理新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克服“唯薪酬论”和“薪酬无用论”
所谓唯薪酬论,指相当一部分企业将薪酬当成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或至少是最重要的手段。他们想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认为只要支付了足够的薪水,便能很容易地招聘到一流的员工,员工也不会轻易离职。在企业界,薪酬往往成为企业管理员工的法宝,加薪成为他们对付员工的最得心应手的手段。
所谓薪酬无用论,指一些企业总在强调,薪酬在吸引、保留以及激励人力资源方面并不是很重要,只要有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发展前途、良好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以及给员工提供发挥能力的机会,薪酬水平比其他企业低一些没什么关系。换言之,内在报酬比外在报酬对于员工的激励性要强得多。
篇13
1我国企业薪酬管理现状分析
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企业的薪酬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
1.1政企不分,政府干预过多
以前的计划经济,政府就是企业的主人,企业的大小事务,政府都要予以干预,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效率低下,造成许多的浪费,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特别是薪酬水平的制定,职工的工资水平以前一直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虽然通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开放,这种现象已有所改善,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这一计划经济的后遗症还未完全治愈。
1.2官本位,工资与职位高低挂钩
传统薪酬逼迫员工“向上爬”,在这种薪酬体系下,员工所受到的激励就是不遗余力地“往上爬”,而不论他最终爬上去的这个岗位是否真的适合他去做。同时,企业也一厢情愿地认为,在低一级职位上千得好的员工在高一级职位上必然也会干得很出色,于是,晋升就成了许多企业优秀员工的一种最主要的激励方式。
1.3水平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我国的改革开放,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国外的资金,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对我国企业来说,这是个机会,同时也是挑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对人才的争夺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外企从国企高薪挖人已不是新闻,这必然对我国企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不利,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本土企业怎样与外资企业抢夺人才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4考核不科学,激励作用发挥不大
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惩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规范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地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通过不断调整,使其心态和行为向有利于公司的积极方向变化,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决定是否通过晋级满足员工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
2薪酬管理新模式
市场经济是按照竞争规则运行的经济,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拥有大量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员工的企业,在竞争中就能够获胜。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作为一种资本参与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认识到这一点并且付诸行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本水平高的人,是损失不起的人才,人才重置成本越高。然而,另一方面由于信息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信息的透明度越来越高,对于个人来说,人才流动的成本越来越低。所以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难度加大,企业能否留住人才则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前提。
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薪酬,因为能否制定出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制度,对于吸引、维系和激励优秀人才为组织服务,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对组织的归属感,促使员工完成组织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支付多少薪酬,怎样支付便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而我国旧的薪酬管理体制已不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它的激励性已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大打折扣,我国企业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发展壮大,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科学的薪酬管理的新模式。
3企业薪酬管理新模式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3.1克服“唯薪酬论”和“薪酬无用论”
所谓唯薪酬论,指相当一部分企业将薪酬当成是激励员工的唯一手段或至少是最重要的手段。他们想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认为只要支付了足够的薪水,便能很容易地招聘到一流的员工,员工也不会轻易离职。在企业界,薪酬往往成为企业管理员工的法宝,加薪成为他们对付员工的最得心应手的手段。
所谓薪酬无用论,指一些企业总在强调,薪酬在吸引、保留以及激励人力资源方面并不是很重要,只要有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发展前途、良好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以及给员工提供发挥能力的机会,薪酬水平比其他企业低一些没什么关系。换言之,内在报酬比外在报酬对于员工的激励性要强得多。
总之,一方面要承认,较高的薪酬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尤其是低收者还是有较明显的激励作用。但在另一方面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于企业中的高素质人才——“金钱不是万能的”,加薪产生的积极作用也同样遵循边际收益递增然后递减的规律。
3.2薪酬管理必须纳入企业战略
说到薪酬的作用,通常强调的往往是人才吸引、保留、激励以及开发,但是吸引、保留、激励以及开发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显然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长远规划。因此说到底,薪酬体系的设计同薪酬管理必须围绕企业战略以及远景目标进行。拿成本来说,许多企业以薪酬成本最低化作为一个重要目标。为此,他们宁愿不使用一流人才,或眼睁睁地看着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人才流失。著名管理学大师范查尔斯·汉迪提出,新的企业生产率和利润公式应当变成1/2×2×3=P,即采取用原来一半的人,提供双倍的薪酬,但是得到3倍产出的方式来创造价值。